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

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

一、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任小琴[1](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赵立娟[2](2014)在《通过符号意义转向走出消费主义误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重点引用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批判理论,将符号学引入消费,进一步对消费主义进行剖析。本文在研究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发现消费主义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及某些积极意义,并借鉴中西方对消费主义理论的研究基础,发现消费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物——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本的积累以及资本扩张都刺激了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产、生活的需求已无法满足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欲望的满足,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对“物”的符号意义追求上来,更加强调商品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价值需求。通过商品的符号意义彰显个人的身份地位、社会财富等。那些拥有大量财富、具有消费能力的人为了获得欲望的满足而进行炫耀性、奢侈性、浪费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虚荣心的满足,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从本质上讲消费主义是一种与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相关的。它将人们对消费欲望的追求当作幸福的实现,以资源的浪费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片面夸大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这种错误的、歪曲的消费价值观最终将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造成不可逆的负作用,同时也将对人类的精神价值造成缺失。本文结合对中西方国家摆脱消费主义误区进行的理论与探索实践,提出建立良好的符号消费价值观是走出消费主义误区的正确路径。良好符号消费价值观的建立需要我们重新赋予消费新的符号意义,以最少的物质资源消耗,获得最强的精神价值、最为丰富的符号意义。良好的符号消费价值观是以真正的幸福作为人生的至高目标,是真实的、正当的、真诚的,要求我们走适度消费、绿色消费道路。良好的符号消费价值观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一系列良好的消费价值观引导人们进行正确消费,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赵跃[3](2020)在《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世界最大的艺术家聚集区宋庄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变迁,以及宋庄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考察中国艺术区发生和发展的本土化实践之路,从艺术界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的实践策略。宋庄的研究价值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矛盾性,变迁中的艺术实践调动了本土文化中的“关系世界”,系统与个人能动性的交互在各个维度被激活,“变迁的危机”“历史的矛盾”“重构的试错”等。在本土与全球、现代与前现代、精英与大众、制度与精神、自由与公平、消费与审美的文化冲突中理解宋庄,有助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复杂性的深刻自觉,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代艺术界和当代中国。本文将问题聚焦在艺术界的关系交互和文化系统的再生产上。从最初的画家村的“乌托邦”想象,到市场繁荣下“艺术家社区”的生态变迁,再到政府主导下的“艺术创意小镇”的不断自觉,宋庄的每一个时期都在“关系世界”的参照中进行着创造性的文化交互和文化再生产。从“乌托邦”的建构与实践,到“自觉的错位”和“期待的不对等”;从系统的功能分化,到“官民共创”的创造性实践;从时代中的“艺术区消亡”,到“艺术超链接”的实践创新,宋庄作为一个时代的缩影,从艺术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人在面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时的行为模式和精神图示。本文希望从艺术界关系交互的实践策略出发,为了解中国艺术界的变迁动因以及当下文化实践提供一种人类学的视角。宋庄的历史实践表明,艺术的创造是一张网,而人的能动性和社会系统的衍化高度“混融”。艺术实践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我观照”的能力,艺术开始真正回归日常生活。而艺术界的意义在于,宋庄用近30年的实践证明了艺术在社会变革中的强大作用和对未来发展的重要启发意义,那就是艺术界是一个有关希望和创造的想象共同体,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我们不断在本土文化的“关系网络”中寻找精神自觉和文化生态的和谐,以不断生产希望和勇于创造的精神面对未来的风险和挑战。这也是中国人用自己的实践反思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更是本土艺术界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

林密[4](2012)在《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与空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独特的西方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研究对于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意义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价值。尽管他们各自的现实视野、研讨方式、思想资源与解放策略等各不相同,但都共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立场,延续了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焦点问题,即资本主义的社会权力关系构架如何实现自我再生产。不同的地方在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研讨主要是从严格的政治经济学视野当中展开,即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中探讨资本主义运动的界限,而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明确地将关注焦点转向了生产过程之外的社会生活当中,因而表现出明显的理论异质性。因此,以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为主题,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与逻辑变迁,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我们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和逻辑把握,更好地评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研究。从整体上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空前提下,依据资本主义的时代变迁,以社会关系再生产为中心视轴,先后凸显出以下的三个批判视角——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与空间。它们既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三个重要维度,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先后表现出来的时代主题。首先,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意识形态维度。这是本论文上篇的论述主题。卢卡奇从泰勒制生产过程分析起步,借助韦伯的思想资源,将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合理化过程分析,推进到了社会生活的其他层次当中,涵盖了政治构架、法律与心理意识等层面,揭示了一个巨大的、无所不包的物化意识结构。这一物化现实,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现实的压迫与奴役现实,构成了无产阶级丧失主体意识、暂时遗忘历史使命的重要原因。克服的方法,正是一种植根于社会总体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批判。与此同时,葛兰西基于美国福特主义的研究,揭示了福特主义实质上已经成为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这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与控制的过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与思想意识日趋一体化,成为一个意识形态的霸权结构。对于无产阶级解放策略而言,争夺文化霸权就成为了关键。在战后消费社会特征日益明显的时代,阿尔都塞将这种意识形态霸权的塑造过程推进到生产过程之外的社会生活当中,引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言说。此后,有关意识形态的研讨就全面地拓展到生产过程之外,并且逐渐走出了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视野,成为一种结构与主体的关系叙事。总体而言,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由物及心)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逐渐将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的重要维度-意识形态凸显出来了。其次,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日常生活维度。这是本论文中篇的论述主题。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日常生活研究,在逻辑上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两个理论主题都共同指证了如下的事实: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发生的领域已经冲出传统马克思主义主导视野下的经济生产过程,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正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列斐伏尔与鲍德里亚等人转向了对日常生活的研究的重要原因。他们共同指认了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全面异化的现象,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沦为资本逻辑的操控客体。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欲望、心理、生理与想像都变成了消费控制的对象或手段。不仅如此,人们满足欲望的方式也是被社会隐性操纵着。因此,所谓的社会主体在本质上已经论为一种被消费意识形态控制和塑造的“主体幻象”。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阶层正以他们各自的方式、不自觉地参与并保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从而使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组织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人们正是通过消费的方式不自觉地认同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合法性,资本主义正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殖民,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合法性的生产与再生产。因此,在列斐伏尔等人看来,日常生活中所有异化现象的实质正是资本主义逻辑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掌控。进而言之,资本主义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重心已经由马克思视野中的生产方式再生产,过渡为生活方式再生产。第三,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空间维度。这是本论文下篇的论述主题。在马克思的资本分析思路之中,空间维度并不是一个理论逻辑上的重大缺失。从马克思有关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思路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战后呈现出来的“空间转向”在很大程度上是马克思资本分析思路的时代拓展和深化。随着战后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社会冲突与矛盾等问题的凸显,列斐伏尔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核心机密已经不再是他前期所指认的那样基于对日常生活的殖民,而且是对空间的殖民。资本主义幸存的秘密在于通过占有空间,并生产和再生产空间。正是在空间视域之中,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等批判主题实现了融合,同时也将人的意识形式与生活想象、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维度也纳入其中。在空间的视域之下,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总体性过程就更加明显了。哈维继承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思路,紧紧抓住资本积累与阶级斗争的核心视角,推进和完善了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分析。一方面,哈维从宏观的全球资本流动与劳动分工、中观的城市化过程研究、微观的身体过程这三个视域,揭示了资本积累的时空策略及其内在矛盾;另一方面,哈维的过程-关系辩证法与社会生活多环节相互内化于过程之说,不仅为整体的空间分析提供了框架,同时也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模型。总体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研究,激活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并将之推进到马克思所未遭遇的时空境遇当中,并为我们在新的时空语境之中探索未来可能性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曹楠楠[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张心[6](2016)在《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城市问题频发的时期:城镇规模的扩大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社会矛盾加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特色和民俗文化严重流失;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大量见证城市发展、塑造城市风貌并维系市民认同感的城市遗产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各界对城市遗产价值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都有所提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遗产保护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各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有序进行,城市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另一方面,过度追求规模与速度、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急进式”建设和改造加速了城市中承载集体记忆的场所的大量消失,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日渐被通俗化、雷同化的城市风貌所取代:缺乏人文关怀的保护手段和过度消费的利用方式将城市遗产隔离于绝大多数公众的生活之外,日益严重的“孤岛化”“绅士化”现象加剧了蕴含于城市遗产中的传统人文生态的丧失和社会适应性的衰退。以人为核心、注重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使城市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被赋予了缓解城市特色危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本论文基于人本视角对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回答“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以及“怎样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三个问题,结合实例为处理好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探索可行的途径与方式。在城市遗产保护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坚持保护的公益属性,尊重公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公众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满足公众全面发展的合理需求,推动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的衔接,促进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基于对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这一解读,本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主题与选题背景进行介绍,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中的第一、二章内容,分析了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性与现实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这一问题。首先,城市遗产保护是城市治理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层面所明确的社会发展战略核心,理应成为开展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其次,城市遗产是当代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由人创造、传承,并能够反作用于人。其所具有的“城市”属性体现在分布的集聚性、价值的公共性、功能的日常性以及应对外界冲击的脆弱性,历史信息价值、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等也都与人的生活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对城市遗产进行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以人为本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要求。第三,当前我国城市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既由于历史遗产所不得不经受的自然损耗和寿命时限,更在于一些“人为”的毁损行为。“建设性破坏”、扭曲遗产价值的利用及不当的保护方式即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建设与遗产管理中的人本观念薄弱,特别是忽视广大普通民众在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作用和全面发展需求。因此,以人为本也是破解现实困局、实现“遗产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多赢的现实抉择。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章,论述了如何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及城市遗产保护机制中针对现实问题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即回答了“怎样实现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城市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广大普通民众,这些群体或个人的立场、诉求和参与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产生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普通民众在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参与较少且缺乏实质性参与,保护意识和能力仍待提升,合理需求与合法权益时常难以得到保障。增强普通民众与政府部门的良性、有效互动是尊重民生诉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并协调各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具体方式。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规则不明、政府态度模糊及民众无力的症结,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到实处有赖于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动力保障,适度“授民以权”并吸收第三部门的力量引导、规范公众的参与行为。同时,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通过媒体、文物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培养、提升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推动城市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部分。论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并非一味地只讲保护不讲发展,或是消极、笼统地对城市范围内的历史遗存进行保存,而是促进城市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真正衔接,使“活起来”的城市遗产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7](2009)在《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文中认为第一章品牌与名牌战略的相关知识通过行业内外品牌的比较,深深感到煤炭装备制造业在经营观念上缺乏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极为淡薄。为了尽快在煤炭装备制造业树立与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有效地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首先要对品牌的基本概念与品牌培育和经营有关的知识有深刻了解。

赵耀[8](2018)在《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文中认为新时期以来,美学理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后实践美学”不仅为美学研究引入了生存论的维度,而且对“实践美学”的学理欠缺也进行了必要的学理反思。同时,“实践美学”内部也分化发展出“新实践美学”及“实践存在论美学”等谱系学派,通过对“实践”内涵与外延的修正实现理论的自我更新和阐释效力的持续提升。新世纪以来,美学研究更加凸显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特别是随着西方新近成果的译介及社会现实的迅猛变化,“生活美学”、“认知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人类学美学”、“网络美学”、“政治美学”、“环境美学”、“乐感美学”等成为新的学术生长点,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对美学现象的多重阐释功能。这一方面彰显了美学理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学术研究的困难。因此,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研究就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而是应该从方法论革新的角度思考从整体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概况的有机把握与规律认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关于“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论断提供了重要的可借鉴性资源。即在研究过程中不应被历史的偶然性因素所干扰,应该“按照现实的历史叙述本身的规律”对历史进行必要且合理的修正。从这样的指导思想出发,对新时期美学的研究就应不再拘泥于大量的难以有效梳理的文献资料,而是应该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承载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美学话语;不应再满足于线性的发展观念,而是应该着重探究与所处时代有着多重矛盾与思想碰撞的美学话语,深入历史的细部,在个人与时代、个性与潮流多重碰撞的性灵挣扎中还原历史的本真;不再迷信于经典化的权威观念,拒绝任何将美学话语脱离具体历史情境的固化观念,在动态比较的话语生成脉络中探寻新时期美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因此,选取美学论争作为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抓住了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紧扣学理的发展脉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学论争中突显的问题意识和辩驳话语可以有效透视出美学家们的理论希冀与现实愿景,特别是贯穿论争始终的一系列问题在当下的理论实践中仍尚未完全终结,成为连接过去和当下的重要话语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时间跨度之大、参与讨论人数之多、涉及问题领域之广,对新时期美学论争进行整体把握难免易于陷入观点淹没的困境之中。因此,选取一个贯穿论争始终的切入点,以点带面地透视出新时期美学论争的发展脉络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策略。本文认为,“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杂糅的矛盾体是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不二选择。从理论形态上来说,新时期美学是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过渡,但是在具体演进的过程中,并非是一蹴而就地完成从古典到现代的转换,而是出现诸多难以简单概括的矛盾性问题和无法忽视的结构性悖论。毋庸置疑,新时期美学之所以会多次出现持续性的论争,除政治性因素和西方话语影响之外,美学家们告别古典的努力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这种告别古典的努力却总是受到传统观念的集体无意识羁绊,陷入古典的轮回惯性之中。新时期美学的话语资源和建构方式虽然极富现代性特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屡次回归古典,难以真正意义上切断与古典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告别古典是全体美学家们共同的努力方向,一种集体性的理论追求;另一方面,古典的审美理想又具有异常强大的诱惑力迫使美学理论不断回归传统。一方面,融入现代是新时期美学家们共同的理论希冀,另一方面,在现代的融入过程中却又遭到比西方社会更为复杂的矛盾重重的现代性。因此,从“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充满悖论的矛盾语境切入新时期美学话语的研究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在对新时期美学论争中所凸显的“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特征进行宏观概括之后,有必要从微观角度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纵观新时期美学论争始终,“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是支撑“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这一矛盾性语境的三个重要支点,是进一步深入新时期美学论争的三个重要维度。“学理的论争”主要聚焦于新时期美学几次有广泛影响的学术争鸣。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够凸显论争各方理论内核与价值取向的观点,相对客观地捕捉论争的焦点问题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剥离出论争的核心分歧。同时,不再局限于对论争本身的观念重复与表层叙述,将研究的视野推向各方理论观念的思想来源追溯与学派传统探究,并从其相对稳定性的价值追求中透析论争中存在的普遍性弊端与重要理论收获,从论点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双重逻辑思维的比较中评判各方理论的成败得失。“学术的历史”主要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整体流变入手,着力展现新时期美学理论在融入现代语境后所面临的悖论性困境与阶段性调整。具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首先,从新时期美学论争的自身演进中探寻美学理论构成历史的方式。在共时性的横向梳理中揭示为何会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某种占据主流的美学话语并引发持续性的学术争鸣,在历时性的纵向比较中说明某种美学话语的观念来源及思想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在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其次,从美学理论话语的自身独特性质,特别是中国新时期美学理论话语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角度揭示美学论争自身所存在的张力与冲突。“学者的心灵”主要展现新时期美学家在美学论争中凸显的矛盾心态与灵魂撕裂,他们不仅在“士大夫情怀”和“浮士德动机”之间摇摆不定,而且在群体观念与个人意识之间难以求得平衡,不仅承载着历史理性的建构渴望,更难以拒绝非理性的生命狂欢。基于此,“学者的心灵”重点揭示美学家们在亲历中国美学理论话语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需要指出的是,“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并非绝对孤立的,相反是相互联系且相互包含的。没有对学理论争的精准透析,就难以实现对学术历史的客观把握,没有对学术历史的理性评判,更无法完成对学者心灵的深度剖析,而学者的心灵更是打开学理论争所承载文化因子密码的钥匙。因此,“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者是有机统一的,恰恰需要对三者的综合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新时期美学发展历程的深度透析,欠缺任何一个维度都会对研究本身造成伤害。因此,在宏观上以“古典的惯性”与“现代的幻象”切入新时期美学论争,在微观上以“学理的论争”、“学术的历史”、“学者的心灵”三个维度予以支撑,无论在理论层面的逻辑论证还是在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分析皆具备一定程度上的可行性。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通过对既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的归纳与评判,论证选取“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研究路径的合理性与优势性,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成果。第一章选取“超越美学”、“生命美学”、“存在论美学”三个有代表性的“后实践美学”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重点揭示“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反叛与超越过程中所凸显的自身矛盾性,以及由此展现的结构性悖论。在论争现场的还原与反思中,透析新时期美学理论形态从古典到现代的艰难转型和美学学人的复杂矛盾心态。第二章选取“新实践论美学”、“新实践美学”、“实践存在论美学”三个“实践美学”谱系学派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从不同角度展现“实践美学”在新时期的分化发展过程中所流露的自我更新的渴望与学理开拓的艰难。第三章选取“日常生活审美化”、“身体美学”、“认知美学”、“别现代”四个美学新话语的相关论争,通过对论争核心内容的梳理,揭示新时期美学话语不同的理论趋向中的共同性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剥离出各种不同理论倾向背后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追求,特别是这种一致性追求过程中所呈现的差异性实现方式。结语重点探讨新时期美学研究终结古典惯性与超越现代幻象的具体可操作性路径,通过对科学化美学研究路径学理依据的分析,说明美学研究科学化对中国美学实现自我深化,完成学术形态由古典到现代转型的重要作用与现实意义。

田芯[9](2013)在《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众消费行为的伦理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问题。消费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消费理念、消费方式等诸多伦理问题的变迁和觉醒。“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体现了我党科学发展和谐之美的治国理念。当人们的消费行为被引导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消费方式时,才会在意识上真正关注消费行为的积极性。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研究,立足“十八大”有关消费指导的伦理学新视角,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立场出发,以和谐社会构建的时代化背景为切入点,在多学科消费理论基础上,将当代人消费行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评价为研究内容,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消费领域面临的重大前沿性问题进行综合性剖析,揭示消费与社会、消费内部各主体之间的道德关系,明确社会消费的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建立消费价值观、消费方式、消费文化、法律法规、社会制度几方面的协调机制,通过其良性运作促进中国社会消费的伦理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目的是实现传统消费伦理范式的科学转换,构建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适度的消费伦理规范与评价。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首先,从“自然资源在人类毫无节制的消费中几近枯竭”的全球性灾难的阐述,到我国发展现状的分析可见,消费行为存在诸多的伦理矛盾困惑,使人们难以对个人消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消费和谐”是自然生态和谐、社会生态和谐的基础,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前提。其次,对国内外消费行为的伦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可借鉴的有价值的参考。再次,针对问题研究,指出此项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并设计出综合性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概念的界定。消费伦理是指在整个消费活动中,以善恶和促进社会进步为标准来评价、调节消费主体在消费中的相互关系和价值取向以及在行为、品质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其次,对马克思主义消费伦理思想和西方消费伦理思想的追溯,对彼此的共性和各自的独特性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不同社会、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行为等伦理问题的社会影响。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提供可借鉴的伦理理论指导和发展决策思路。第三部分,中国可持续发展消费伦理的困境。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存在的伦理问题表现特征的阐述。首先,将大众消费行为在生态发展、文化传承、价值选择、政府职责、消费理念、消费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伦理问题现状呈现出来。其次,阐述上述问题的具体表现特征和伦理评价标准的争议焦点。第四部分,中国可持续发展消费伦理困境的根源。针对第三章的提出的伦理困境,运用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找到困境根源的结论。第五部分,中国可持续发展消费伦理走出困境的路径。针对居民消费行为在生态发展、文化传承、价值选择、政府职责、消费理念、消费教育等方面存在伦理问题的分析结论,提出走出困境的途径和方法。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深化消费伦理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通过对中西方消费基本理论的研究、评价和借鉴,立足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多元视角,深化理论研究内涵,扩充学科研究外延,满足消费伦理时代评价标准的现实需求;针对我国大众消费行为在伦理评价方面的几个争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何家欢[10](2016)在《儿童文学:讲述主体与对象主体 ——1980-2010年代儿童文学童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现代童年想象是伴随着“五四”时期对“人”的发现和对“儿童”的发现而发生的,在此之后,中国儿童文学逐渐走向了创作的自觉。然而,由于受到社会现实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干预,在很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内,作家对“儿童”的书写意在传达观念,儿童的主体性未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被认可和呈现。直到1980年代,伴随着儿童文学对儿童个体成长的书写和观照,才逐步确立了儿童在儿童文学中的主体地位。1980-201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迅速成长和发展的三十年,在这一时期,儿童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和成熟,并在创作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观念性转变。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在确立儿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儿童主体性的自觉建构。在这一时期的不同阶段,由于受到不同的历史与话语的干预和影响,儿童文学作品中被建构的童年和儿童主体显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本文将1980-2010年代儿童文学中的童年叙事作为研究对象,以儿童文学童年叙事的不同发展阶段为线索,以不同阶段作家的精神视野和作家对儿童主体的建构为中心,从历史、文化和美学等角度考察和审视了1980年代前期、1980年代中后期、1990年代和新世纪初至当下这四个时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呈现不同时期儿童文学中童年叙事的差异,分析不同话语对作家建构儿童主体的影响,寻找不同时期儿童文学对话关系变化的线索与轨迹。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分析了儿童文学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对话关系的实现途径,通过对百年儿童文学童年叙事的历时性考察,阐释了中国儿童文学在1980年代前未能确立儿童主体地位的历史现实因素,和198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童年叙事中儿童主体性的建构过程。第一章讨论了1980年代前期,在“社会寓言”构架下中国儿童文学的童年形塑。新时期之初,虽然中国儿童文学还停留在1950年代形成的文学创作模式中,但新的时代已经给儿童文学创作指定了新的坐标和新的方向。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借助于对“教育性”和“特殊性”问题的讨论,对“文革”时期的创作指导理论以及创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和纠正。对于新时期之初的儿童文学创作者们来说,驱除蒙昧、疗治社会是他们的共同愿望,作家们在创作中,通过“师者”视角表达了驱除蒙昧、疗治社会的愿望,并借助对教师形象的塑造,寻回了知识分子失落已久的“启蒙者”身份。伴随着对“文革”反思的深入,儿童文学中出现了一些张扬个性,追求精神独立的少年、儿童形象,这样一种观念上的儿童主体性的建构,预示着儿童文学即将脱离社会规训的束缚,走向对儿童成长自为性的书写道路。第二章分析、阐释了1980年代中后期,在启蒙和成长视域下儿童文学对儿童主体意识的建构。1984年前后,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开始由以教育性为指针向追求文学性的创作观念进行转变。在此过程中,“少年文学”概念的提出,在有效拓展了儿童文学的书写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同时,也表明书写儿童成长的主体性已经得到了作家的普遍认同。在1980年代初涉文坛的青年一代作家的作品中,特殊的历史境遇和时代精神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作家们既敏感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同时也对自己童年的苦难经历有着深刻而清晰的记忆,这形成了他们创作中的批判反思视角和开阔的人生视野。在启蒙精神的影响下,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儿童开始拥有了主宰自我成长的权力。他们在对既定秩序的反叛中,在苦难之境的成长中,彰显了人的主体性。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体现了新时代对“人”的理解。儿童文学参与了新时代对“人”的建构,但儿童文学中儿童的成长在某种程度上仍被置于国家民族和社会人生的层面加以考量,儿童文学作家对儿童精神特点和童年文化价值的理解则还处于认知的初期,尚未形成一种明确的共识。第三章论述了1990年代市场经济语境下儿童文学对儿童主体和文学对话关系的建构。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将作家从政治话语中解放出来,同时也将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生产指向了市场和受众,对儿童文学创作者而言,儿童读者的地位得到了迅速提升。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明显向“童年本体”的方向发生倾斜,实现了由“文学性”向“童年性”的过渡与确认。由此,“童年”成为了独立的文化主体,其和成人社会文化之间平等、分立的格局日益清晰地呈现出来。这一时期,一种风格幽默的,以儿童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童年叙事方式在儿童文学创作中逐渐崭露头角。对游戏和童年日常生活的书写,表达了作家对童年快乐生活的追忆和想往,体现了作家对儿童游戏精神的认同,还原了儿童的生活特点和精神特质,是成人理性精神与童年诗性精神的深层次的对话与融合。第四章分析、阐释了新世纪初至当下,在消费文化和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儿童文学对童年的书写和对童年精神的重构。在以消费文化为主导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商业化写作的涌现、大众传媒的延伸、以及后现代文化的影响,都将儿童文学推向了新的发展空间。以营利为目的的类型化写作将儿童文学创作指向了一种模式化的文学生产路径,类型化儿童文学作品的大量涌现为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益空间对儿童文学作家构成巨大的诱惑,是为了利益而媚俗,还是为了艺术而执着于儿童文学的难度写作,将是他们面临的现实而艰难的选择。童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文化的存在。面对消费文化和大众传媒语境下成人文化对童年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占,儿童文学创作应该保持对消费文化的清醒认知与理智反思,实现对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语部分认为,1980—2010年代儿童文学童年叙事的发展离不开其所身处的文学语境和文化语境,特殊的历史境遇和转型中的社会文化语境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作为儿童文学书写的对象,对“儿童”和“童年”的书写投射着作家在一个时代的想象空间,反映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潜在的对话关系,体现了成人社会对儿童的文化赋权。身处消费时代,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审视和反思,我们的儿童文学正在建构和传递着一种怎样的精神价值,又该如何通过儿童文学去安放人类共同而永恒的童年精神。

二、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通过符号意义转向走出消费主义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对消费主义的研究
    1.3 论文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
第2章 消费主义的符号学解读
    2.1 消费主义符号学的理论研究
        2.1.1 消费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
        2.1.2 鲍德里亚对消费主义的符号学研究
        2.1.3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思想研究
    2.2 对现有符号消费的反思
第3章 消费主义符号学意义转向的必要性
    3.1 异化消费的危害
    3.2 符号本质属性的不可克服性
    3.3 人的求胜心理的不可克服性
    3.4 我国基本国情决定转向的必要性
第4章 国内外摆脱消费主义误区探索之启示
    4.1 国内外的道路探索
        4.1.1 西方国家摆脱消费主义探索之借鉴
        4.1.2 我国摆脱消费主义探索之启示
    4.2 理论与实践探索之启示
第5章 通过符号意义转向摆脱消费主义弊端
    5.1 赋予消费新的符号意义
    5.2 建立良好符号消费价值观
        5.2.1 转向以追求幸福为目标的消费方式
        5.2.2 转向正确的符号消费方式
        5.2.3 转向真实、正当、真诚的消费方式
第6章 建立良好符号消费价值观的途径
    6.1 建立良好符号消费观的理论途径
        6.1.1 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1.2 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1.3 正确处理好人自身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
    6.2 建立良好符号消费观的现实途径
        6.2.1 积极引导个人建立良好符号消费观
        6.2.2 充分发挥企业的创造者作用
        6.2.3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
        6.2.4 合理发挥社会道德的引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关键词界定和阐释
        三、由宋庄引发的问题
        四、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界40年
        五、宋庄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宋庄及相关研究综述
        一、宋庄的社区生态及文化问题研究
        二、宋庄作为现代艺术空间的研究
        三、宋庄艺术产业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艺术区的人类学及社会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为什么以艺术界角度研究宋庄艺术区
        二、“关系世界”:实践论的中国方案
        三、艺术界中的“三种关系”和“四个维度”
        四、“宋庄世界”:自觉、衍化与再生产
        五、作为“信息媒介”的实验民族志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内容
        一、全球化背景中的现代艺术“乌托邦”
        二、市场与官民共创下的“艺术家社区”
        三、社会经济“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四、不断自觉中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章 全球化背景中的艺术“乌托邦”
    第一节 “盲流”艺术家与“盲流”画家村
        一、“盲流”艺术家:“我别无选择”
        二、重要的不是“艺术”,也不是“职业”
        三、圆明园画家村崛起的“真相”
        四、中国现代艺术的全球化与“戏谑”化
    第二节 圆明园的“遗产” 宋庄的“资源”
        一、圆明园画家村“最后的时光”
        二、圆明园画家村的真正“遗产”
        三、艺术家眼中的宋庄精神
        四、重新理解艺术“乌托邦”
    第三节 艺术家、村民与基层组织
        一、一位小堡村民的文化艺术观
        二、联防队与艺术家
        三、谁成就了“乌托邦”?
        四、谁的“乌托邦”?
    第四节 “劳模”书记与艺术“乡绅”
        一、“教父”“宋江”与“乡绅”
        二、“泥瓦匠”“书记”与“劳模”
        三、书记与“乡绅”的合谋
        四、“乌托邦”的“破碎”
    第五节 “后现代”世界与“前现代”社群
        一、索探“给宋庄艺术家的公开信”
        二、《纽约时报》眼中的方力钧
        三、“春卷店老板”的无奈
        四、全球化与“小江湖”
    本章小结
        一、“乌托邦”:精神的实践性
        二、期待和参照:艺术界的再生产
        三、自觉的“错位”
        四、“后现代艺术界”的逻辑:回归本土实践
第二章 “官民共创”的“艺术集聚区”
    第一节 从“小堡生态”到“中国宋庄”
        一、胡书记的“苏荷”情结
        二、“文化造镇”的顺势而为
        三、“中国宋庄”的“百年畅想”
        四、“宋庄模式”的精神:尊重与共生
    第二节 从“自然集聚”到“野蛮生长”
        一、最赚钱的行当:艺术
        二、宋庄的“淘金时代”
        三、“艺术地产”与“艺术集聚”的背后
        四、宋庄生态的“流变”与“共生”
    第三节 艺术节、艺术区与促进会
        一、从“宋庄路”到“打开宋庄”
        二、从“链接”到“跨界”
        三、画廊、美术馆与“签约”艺术家
        四、促进会、艺术组织与“品牌宋庄”
    第四节 原告与被告
        一、住农家小院的“美梦”与“噩梦”
        二、城乡二元结构里的“宋庄”
        三、“赢了官司,输了信用”
        四、10 年后风波再起
    本章小结
        一、“关系世界”里的“自觉错位”
        二、衍化源自于“期待的不对等”
        三、“熵增”“焦虑”与“调试”
        四、创造力:动能性与系统性的辩证
第三章 “新常态”中的“艺术区孤岛”
    第一节 艺术区里的“陷阱”
        一、艺术区的“二次消亡”
        二、艺术区没落的背后
        三、“破碎”的“艺术区孤岛”
        四、艺术品产业的真相
    第二节 现代艺术的“三岔口”
        一、“小时代”的“落幕”
        二、现代艺术“招安论”背后的尴尬
        三、现代艺术的危机和分裂
        四、现代艺术到底在表达什么?
    第三节 “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本土模式
        一、“前现代”艺术“回潮”的背后
        二、宋庄里的“山东模式”
        三、市场、价格、流通与消费
        四、“圈子”与“潜规则”的破灭
    第四节 想象的创造力共同体
        一、宋庄的多重复杂性
        二、宋庄里的“隔”与“不隔”
        三、宋庄“无画廊”的真相
        四、对艺术界“边界”的再理解
    本章小结
        一、功能分化与多重复杂性
        二、现代艺术合法性的两难和机遇
        三、前现代文化复兴的深层逻辑
        四、在后现代社群中理解“共同体”
第四章 不断自觉的“艺术创意小镇”
    第一节 从“中国宋庄”到“特色小镇”
        一、宋庄的新机遇
        二、“特色小镇”背后的发展逻辑
        三、褪色的“明星小镇”
        四、宋庄的时代挑战
    第二节 当代艺术家的“第三体系”
        一、对艺术家群体的误解
        二、“重要的还是艺术”
        三、“没有传统,没有现代,只有当下生活”
        四、“第三体系”的人类学内涵
    第三节 作为“信息媒介”的民营美术馆
        一、美术馆“公共性”的背后
        二、美术馆职能的衍化
        三、树美术馆的“艺术微循环”
        四、艺术信息的“超链接”
    第四节 艺术价值生态建构的路径自觉
        一、宋庄艺术家的“微拍自救”
        二、艺术价值生态的参考模型
        三、网络大V与“艺术品登记认证系统”
        四、宋庄的两种危险和两种机遇
    第五节 文化理性在艺术创作中的自觉
        一、符号里的时代
        二、年轻人的艺术与生活
        三、从符号迷信到文化理性觉醒
        四、人类学眼中的艺术自觉
    第六节 艺术传播属性的不断自觉
        一、艺术品如何走入大众消费
        二、直播、微拍点燃民间热情
        三、艺术工艺品化、IP开发与场景设计
        四、符号消费和“新复制时代”里的“艺术灵韵”
    第七节 艺术界公共性的深度自觉
        一、品质、创作、生活
        二、艺术教育与社群文化的集聚
        三、艺术技能的获得与公共性的再理解
        四、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本章小结
        一、“艺术+”的超链接生态
        二、艺术的人类学精神
        三、宋庄价值重构的多重路径
        四、公共视野与艺术理性
结论:在本土实践中理解后现代艺术界
    一、从宋庄理解“后现代文化”的逻辑
    二、“自觉错位”是动态的,也是常态的
    三、作为风险管理模式的文化系统
    四、人是核心,关系是本质
    五、艺术是一种全面自觉的能力
    六、创造是一张网
    七、艺术实践的本土思维
    八、艺术界:一个有关创造与希望的想象共同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与空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1、本研究的缘起
        2、研究的意义与旨趣
    二、关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问题域设定、研究进路与研究综述
        1、关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问题域设定
        2、社会再生产问题的研究进路
        3、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焦点问题、总体策略与方法
        1、本文的研究焦点
        2、总体研究策略与方法
        3、关于本文的其他说明
上篇 意识形态:从阶级关系到主体关系
    第一章 从生产到意识的物化过程与资本主义再生产
        第一节 物化的社会结构与物化意识
        一、物化:从生产过程到意识结构
        二、物化意识与总体性图景的消隐
        第二节 社会-历史的总体性与“辩证的总体观”
        一、社会-历史的总体性
        二、“辩证的总体观”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构架
        第三节 阶级意识与历史主体的生成
        一、作为“总体的主体”的阶级
        二、社会再生产视野中的阶级意识
        三、历史主体生成的曲折性与必然性
    第二章 作为总体生活方式的福特主义及其霸权问题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组织结构的新变化
        一、葛兰西对福特制的全面考察
        二、作为一种“全面的生活方式”的福特主义
        第二节 再生产视域下的霸权概念及其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拓展
        一、葛兰西霸权概念的出场语境
        二、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及其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拓展
        第三节 阵地战与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对文化霸权的争夺
        一、霸权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
        二、知识分子问题
    第三章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
        第一节 “一种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理论”
        一、“意识形态是永恒的”
        二、作为历史基本结构的“意识形态”
        三、“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
        第二节 劳动力再生产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一、劳动力的再生产问题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第三节 阿尔都塞的困境:主体何以可能?
        一、意识形态:封闭的永恒结构抑或矛盾与冲突之战场?
        二、从阶级分析走向抽象主体
中篇 日常生活: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
    第四章 “晚期资本主义”的日常生活与文化逻辑
        第一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旨趣
        一、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旨趣
        第二节 作为社会再生产中介的家庭与文化工业
        一、关于权威与家庭的研究
        二、文化工业批判
        三、文化:动态过程中的社会功能定位
        第三节 需求被控的消费时代与单向度的人
        一、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消费:虚假意识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二、沦为工具的理性与主体的衰弱
        三、否定的力量与新实践的可能性
    第五章 “消费被控的官僚社会”与日常生活批判
        第一节 资产阶级社会的日常生活转型与日常生活批判转向
        一、日常生活的时代转型
        二、日常生活的理论化
        三、日常生活的概念界定与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研究的前后转变
        第二节 “消费被控的官僚社会”批判
        一、从日常生活异化到消费异化
        二、消费控制的策略:欲望的制造、引导与符号化
        第三节 “工人阶级是革命的吗?”
        一、日常生活批判视域中的历史主体
        二、“消费控的官僚社会”中的主体塑型
        三、基于社会关系再生产视域下的工人阶级革命问题再考察
    第六章 从“消费被控”到被迫的“符号消费”
        第一节 从“消费被控”到消费被符号操控
        一、物的体系与消费社会批判的新起点
        二、“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
        第二节 “被迫消费”或消费意识形态批判
        一、制造“主体性”幻觉的魔术师:广告
        二、消费的“政治”功能及其“温柔的强迫性”实质
        第三节 从社会关系再生产到差异的再生产
        一、“物”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地位与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人的差异化再生产
        三、走向物-符号的差异再生产
下篇 空间:从空间中的生产到空间生产
    第七章 空间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空间视域
        一、作为资本运动客观前提的空间
        二、基于社会关系视角的空间分析
        三、资本矛盾运动中的空间问题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空间性:再生产研究的空间拓展
        一、意识形态的空间性
        二、日常生活的空间性
        第三节 空间研究何以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研究视域
        一、传统社会理论的空间“近视”与“远视”
        二、空间的社会过程本质与资本主义研究
    第八章 资本主义幸存与空间生产
        第一节 再生产理论的拓展:从日常生活到空间
        一、资本主义危机本质新思路:关系再生产
        二、空间与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
        第二节 再生产视域中的空间生产
        一、空间的辩证法:从几何-物质性空间到社会-生产性空间
        二、空间的社会性: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及其与生产的关系
        三、“空间生产的历史方式”:社会历史的空间界划
        第三节 资本主义空间及其矛盾
        一、空间与资本主义再生产
        二、资本主义空间的矛盾及其后果
        三、走向社会主义空间
    第九章 资本积累的时空机制与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新架构
        第一节 资本积累的时空机制及其内在矛盾
        一、空间与资本积累机制的研究拓展
        二、空间视域对于资本积累研究机制的推进
        三、资本积累时空机制的内在矛盾
        第二节 过程辩证法与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方法论模型
        一、哈维对辩证法的重构:关系-过程辩证法
        二、社会生活是多环节的且相互内化于过程之中
        第三节 空间研究与对“可能世界”的探寻
        一、空间研究与历史变革主体之思
        二、“战斗的特殊主义”
结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研究的推进
    1、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思想简论
    2、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及其层次
    3、探索未来的可能性:走向一种“社会主义共同文化”
参考文献
后记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生存危机
        二、 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诉求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二、 国内研究成果概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以人为本: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要求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与当代内涵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
        二、 以人为本的当代内涵
    第二节 城市遗产属性的人本特征
        一、 城市遗产的分类
        二、 “城市”属性的具体内涵
        三、 “城市”属性的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遗产价值的人本解读
        一、 历史信息价值
        二、 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
        三、 科学、艺术与教育价值
        四、 使用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
第二章 以人为本: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抉择
    第一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当代发展
        一、 保护视野不断扩大
        二、 保护内涵日益深化
        三、 保护方式和成果逐渐与公众生活衔接
    第二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现实困境
        一、 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二、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尖锐
        三、 城市遗产保护方式存在误区
        四、 城市遗产保护困境背后的人本缺失
第三章 以人为本与城市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
    第一节 政府
    第二节 营利性组织
    第三节 非营利性组织
    第四节 公众
        一、 “本地型”公众
        二、 “外地型”公众
第四章 走向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兴起、内涵与目标
        一、 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兴起
        二、 公众参与的目标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及特征
        一、 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
        二、 舆论参与
        三、 志愿服务参与
        四、 民间资本的投资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
        一、 增强公众的实质性参与
        二、 适度“放权”与“维权”
        三、 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新时期美学研究范式及评价
    二、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及可行性分析
    三、拟解决的学术问题及预期效果
第一章 “后实践美学”的崛起
    第一节 “超越”的渴望:关于超越美学的论争
        一、批判与建构
        二、探索与争鸣
        三、反思与积淀
    第二节 “生命”的激情:关于“生命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的置换与双向的建构
        二、“生命”的考辨与“历史”的追问
        三、资源的驳杂与消解的危机
    第三节 “存在”的执迷:关于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本体论”的考辨
        二、“存在论”的得失
        三、“后实践”的困境
第二章 “实践美学”的分化
    第一节 “情感”与“实践”:关于新实践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建构
        二、理论价值
        三、理论争鸣
        四、理论局限
    第二节 “突创”与“实践”:关于新实践美学的论争
        一、概念的厘定与结构的划分
        二、“终结”的抗争与“创新”的可能
        三、学理的推进与论争的偏转
        四、静态思维与工具倾向
    第三节 “生存”与“实践”: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
        一、理论的提出
        二、理论的争鸣
        三、论争的缺失
        四、学理反思
第三章 新话语的生成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关注: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论争
        一、核心分歧
        二、浅表平移
        三、一体两面
    第二节 “感性身体”的考察:关于身体美学的论争
        一、译介与评析
        二、质疑与支持
        三、影响与变异
        四、收获与缺失
    第三节 “审美机理”的揭示:关于认知美学的论争
        一、论争现场
        二、理论收获
        三、路径更新
    第四节 “中国特色”的概括:关于“别现代”的论争
        一、建构与争鸣
        二、价值与意义
        三、缺失与空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后记

(9)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难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难点
第2章 可持续发展消费伦理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消费伦理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消费的概念
        2.1.2 消费伦理的内涵
        2.1.3 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
    2.2 可持续发展消费伦理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消费伦理思想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西方消费伦理的相关思想
第3章 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困境
    3.1 消费文化变迁的伦理困惑
        3.1.1 现阶段的消费文化发展状况
        3.1.2 传统消费文化的迷失
    3.2 消费主义的伦理误区
        3.2.1 消费主义的蔓延
        3.2.2 奢侈消费的负值效应
    3.3 生存消费伦理失度的后果
        3.3.1 超越自然界消费的生态环境
        3.3.2 消费异化的生存迷惘
    3.4 消费教育发展的伦理忧患
        3.4.1 消费伦理教育落后
        3.4.2 消费伦理教育体系不和谐
第4章 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困境根源
    4.1 传统消费文化传承与变异
        4.1.1 文化价值观与中国人的消费行为
        4.1.2 传统文化之滥觞
    4.2 消费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
        4.2.1 消费主义的人性悖谬
        4.2.2 大众消费的符号化认同
    4.3 市场经济下的消费伦理诉求
        4.3.1 大众消费的低碳意识淡薄
        4.3.2 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价值观的伦理桎梏
    4.4 消费伦理教育的社会支持缺失
        4.4.1 消费教育的社会文化偏颇
        4.4.2 家庭、学校和社会消费教育脱节
第5章 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消费伦理走出困境的路径
    5.1 遵循科学发展的消费伦理原则
        5.1.1 消费适度性原则
        5.1.2 消费全面性原则
        5.1.3 消费公平性原则
    5.2 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消费主张
        5.2.1 继承传统文化“黜奢崇俭”的消费理念
        5.2.2 注重传统文化“精神至上”的消费追求
        5.2.3 加强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消费引领
    5.3 厘清消费主义的精神实质
        5.3.1 消费主义的理性认识
        5.3.2 奢侈消费“符号价值创造”的客观评价
        5.3.3 “新奢侈消费”理念的文化提升
    5.4 健全消费经济伦理发展的协调机制
        5.4.1 完善良性循环的消费结构
        5.4.2 建立消费活动与生态环境共融的发展目标
        5.4.3 形成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重的消费行为
    5.5 规范大众消费行为的伦理教育引导
        5.5.1 家庭内化的消费态度评价
        5.5.2 学校主渠道的消费教育规范
        5.5.3 社会支持的消费环境净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10)儿童文学:讲述主体与对象主体 ——1980-2010年代儿童文学童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讲述主体与对象主体:儿童文学对话关系的实现
    三、历史视域下的童年想象与童年叙事中儿童主体的建构
第一章“社会寓言”构架下的童年重塑
    第一节 断裂后的回归与儿童文学秩序的重建
    第二节“师者”视角的选择与“启蒙者”身份的复归
    第三节 反思中前行:新生时代的童年形塑
第二章 启蒙与成长视域下儿童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一节 儿童文学“本质”的探寻与艺术话语的转向
    第二节 现实反思与童年情结:1980年代儿童文学作家的精神空间
    第三节 启蒙视角下儿童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四节 成长叙事的“现实原则”与精神向度
    第五节 童年的本体性观照与代际间的精神对话
第三章 市场经济时代儿童文学对话关系的建构
    第一节 儿童文学生产的转型与理论话语的更新
    第二节 寻求对话:幽默化的童年书写与儿童文学游戏精神
    第三节 走向日常化生命体验的儿童主体意识
第四章 消费时代的童年文化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
    第一节 消费时代的儿童文学与童年文化
    第二节 类型化叙事与文学复制时代的审美幻象
    第三节 童年的“消逝”与童年精神的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四、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2]通过符号意义转向走出消费主义误区[D]. 赵立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2)
  • [3]宋庄:中国艺术界的当代实践[D]. 赵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与空间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D]. 林密. 南京大学, 2012(08)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6]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D]. 张心. 山东大学, 2016(10)
  • [7]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A].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下册), 2009
  • [8]新时期美学论争现场透析与学理反思[D]. 赵耀. 吉林大学, 2018(12)
  • [9]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研究[D]. 田芯. 大连海事大学, 2013(06)
  • [10]儿童文学:讲述主体与对象主体 ——1980-2010年代儿童文学童年叙事研究[D]. 何家欢.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走出文化消费的误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