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和平谈判”

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和平谈判”

一、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和平交涉”(论文文献综述)

陶海洋[1](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认为《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闫立光[2](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日一衣带水,两千多年来,和平友好是主旋律,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仅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近代,日本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曾一度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特别是1931年至1945年间进行的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由此产生和引发的系列战争遗留问题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转变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为恢复发展中日邦交关系和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在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区政权初步处理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灵活性的政策、采取多元化的举措,开展了努力推进该问题解决的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阶段,更多侧重于微观维度的考察,而从宏观维度系统探究较为薄弱。加之,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四十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因此,无论是着力于学术研究点而言,还是基于时间节点来说,全面检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总结经验,启迪未来,十分必要,也意义深远。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承继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系统分析、历史分析、交叉研究等方法,多源爬梳、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和国外的部分史料等,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重向度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逻辑,进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并为今后更好地解决问题给出了启示、提出了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分六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分析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分类的方式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述评。在该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由此,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这一研究、如何进行研究等问题。第二章是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概述。本部分主要阐释了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重点对作为本文研究的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内涵、基本特点等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其投降的性质、国民党挑起内战影响对日罪行的清查、战后世界冷战及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背景根源。其次,在明确本文研究的内涵之后,从历史认知、战争赔偿、领土争端、日遗化武、日本战犯与日侨等方面论及了该问题包括的基本要素。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上,概括了该问题所具有的特点。这一章节主要回答了是什么的元问题,为下面开展研究提供了逻辑前提。第三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依据及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主要依据什么,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在什么实践基础上解决该问题。国际上形成的涉及处理战后遗留问题的法律性文件、惯例以及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发表或签署的相关文件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历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相关论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对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早期处理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解决该问题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较为详细地回顾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借助民间外交灵活解决日侨回国问题,坚持人道主义原则改造审判酌情释放以宽大处理日本战犯问题,着眼大局对日提出并解决国家层面战争赔偿问题,通过临时集中掩埋初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等方面。之后,简要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成效及其对于中日恢复邦交关系具有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五章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国共产党对新与旧、历史与现实并存或凸显的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应对与处理的推进实践。其与上一章节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这一章节仍然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系统回顾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驳斥纠正日本右翼势力错误的历史认知问题,深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应对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以及表态支持民间对日索赔问题等方面的实践。之后,简要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成效及其对于维护历史事实、和平正义、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扞卫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这一章节,首先对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历史进程总结出其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着眼中日发展大局、始终重视民间友好力量、始终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以贯之地同日本右翼势力做坚决斗争,争取日本友好力量的支持与人民的理解,遵循国际法推进领土争端问题的和平解决,制定多元化保障措施彻底销毁日遗化武,加强党和政府对民间索赔工作支持力度等前瞻性启示和建议。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在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无论是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还是恢复和发展中日邦交关系,抑或是扞卫和平与正义来讲,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系统梳理和透视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基本经验,提出启示建议对于今后最终解决问题或有所裨益。

陈太勇[3](2017)在《两大战间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1919-1929)》文中研究说明日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天赐良机,以日英同盟为藉口,以夺取德国在远东的根据地为最低目标,对德宣战。一战期间日本趁美英列强无暇东顾,趁火打劫,企图攫取在华优势地位,在对华政治和经济上都采取了武力扩张战略,战后初期亦延续了战时传统,在巴黎和会上大力推行理想主义外交,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不久,美英重返亚洲,逐渐加大了对日遏制,发起了召开海军军缩会议的倡议。因与美英实力悬殊,日本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试图把华盛顿会议作为外交战略转向的试金石,但遭遇滑铁卢。美英的遏制大大挤压了日本对华扩张的战略空间,日本只能进行大幅度的战略收缩,"退守"满蒙,暗中扶植奉张,以退为进,扩大了对满蒙的渗透。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对华扩张战略明确转向,从武力扩张转为温和扩张,从显性渗透转为隐性渗透,在华盛顿体制下推行协调中的扩张政策,隐性渗透成了这一时期日本对华扩张的主旋律。地处东满腹地的间岛乃日本以朝鲜为跳板进入东满的唯一门户,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日本觊觎已久,企图伺机控制。日俄战争甫一结束,日本就开始了对间岛的多方渗透,军事扩张、领权扩张、政治扩张等多管齐下,强行设立了非法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大肆推行军事扩张。但清政府态度强硬,大力抵制,坚决扞卫间岛主权。日本见攫取间岛主权并不现实,遂决定关闭派出所,转而开设领事馆,把非法的军事机构转为了符合国际公法的"领事机构",同时设立大量的民生机构,以民生之名行政治扩张之实,朝鲜"三·一运动"后,日本利用马匪,蓄意制造了两起珲春事件,嫁祸中方,出兵间岛,发动了 "庚申年大讨伐"。在善后交涉上,日本对北京政府和奉系政权威逼利诱,提出各种无理要求,企图长期驻兵东满。但因中国官民的强烈抵抗,交涉屡陷僵局。美英列强对日本入侵东满也颇为不满,国际舆论对日极为不利。其后,美国发起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倡议,日本担心美英联合对日进行"总清算",开始进行战略收缩,佯允撤军,采取了"边撤边谈"与"半撤半留"的策略,在国际上大造撤军声势,暗地里却在东满要塞留驻重兵,并"以警代军",大幅推进了东满警察机构的扩张,为日后的卷土重来奠定了一定的军事基础。在"珲春交涉"期间,直奉关系日益恶化,大战迫在眉急,日本与奉系政权的交涉也因第一次直奉战争的爆发而不了了之。1922年3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直军没有出关攻奉,并未危及日本的满蒙利益,故日本政府采取了 "暖昧中立"之策,并未明确援奉。而军部则不欲中立,推行"有限援奉"之策,但援奉力度并不大,仅限于强固张之满蒙势力,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败直胜而告终。其后,直系不断壮大,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行动,日本政府认为直系的统一行动严重危及了其满蒙利益,其对华政策开始与军部合流,由"暖昧中立"转为"援奉倒直"。军部也加大了援奉力度,由"有限援奉"转为"全面援奉",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共同援张逐鹿中央政权。为了达到间接倒直的目的,日本利用直系内讧,制定了策反冯军的秘密计划和干涉预案,通过驻华军政组织的间谍活动,成功策反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从内部瓦解了 系。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受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反奉反帝运动此起彼伏,如雨后春笋,不可抑止。1925年下半年接连爆发了浙奉战争、郭松龄反奉战争和国奉战争,掀起了反奉反帝运动的高潮。浙奉战争爆发后,郭松龄于滦州举兵反奉,意图推翻张作霖在满蒙的统治,终止内战。滦州兵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暂时静观"的策略,军部则采取了 "分段干涉"的政策,即两次警告、两次会谈、三次兵力集结。连山战役前后,关东军联合支那驻屯军、独立守备队等蛮横阻击郭军东进奉天。辽河战役开始后,军部的干涉政策由"分段干涉"转为了全面干涉,日本政府也随之采取了"适机干涉"之策,与军部的干涉政策合流,开始全力援张倒郭。从本土和朝鲜大规模增兵奉天。在日本的蛮横干涉下,郭松龄兵败,冯军也因日军的干涉不能北上援郭,在国奉战争中铩羽而归,反奉战争彻底失败,奉张借日援起死回生,入主中央,结束了第二次直奉战争以来在北京政府有名无实的状态。其后,日本撮合了直奉勾结,进攻国民军,使国民军不得发展,迫使冯玉祥下野,打着"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幌子在币原的"协调路线"下不断谋求向中国的进一步侵略,企图暗中借奉张之手向南方扩大渗透,攫取在整个中国的话语权。但张作霖在入主北京政府后,就开始亲近英美,企图利用英美势力来牵制日本的侵略,日奉关系开始走向破裂,这让日本颇为不满,日本开始寻觅新的在华代言人。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开始了第一次北伐,次年初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国民政府此举让日本觉得有机可乘,亟欲拉拢蒋介石,把蒋扶植为新的在华代理人。故在英国向日提出由英日共同武力干涉北伐要求之时,遭若槻礼次郎内阁拒绝。日本并不愿为英国火中取栗,而是采取了"消极静观"之策,暗中积极关注国民党内部的动向,企图坐收渔翁之利,以取代英国在长江流域优势地位,进一步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日中经济圈这一对华扩张的新目标。虽然军部对币原喜重郎的"不干涉政策"颇为不满,暗中采取了积极的干涉政策,但并没有影响到日本政府"扶蒋抗英"的大计。然而,1927年3月23日发生的"南京事件"及4月3日发生的"汉口事件"使若槻内阁所主张的这一对华政策新目标流产。以田中义一为党首的政友会借机发起了倒阁运动,大肆攻击若槻内阁的对华政策,指责币原喜重郎的不干涉政策乃"荒谬之举",全盘否定了币原的协调路线,成功迫使若槻内阁总辞职。4月20日,田中义一出任总理大臣,田中甫一上台就开始推行对华"强硬外交",干涉北伐。6月27日,田中内阁召开了第二次东方会议,制定了"满蒙分离"政策,将中国本土和"满蒙"加以"区别",以确保日本在满蒙的特殊权益,提前启动了大陆政策。为了干涉北伐,分离满蒙,阻止中国统一,田中内阁三次出兵山东,大兵压境,对济南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攻击,制造了 "济南惨案",占领了大半个胶东半岛。蒋介石为了北伐大业,决定暂避日军锋芒,绕道京汉线继续北伐。1928年5月底,各路北伐军开始全线进攻奉军,奉张见大势已去,只能退回关外,但在皇姑屯遭到日军爆杀身亡,日奉关系愈发紧张。张学良继帅位后开始与南京国民政府和谈,田中内阁极力阻止中国统一,多次向张施压,欲图做最后的挣扎,实现满蒙分离,但未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易帜,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田中大陆扩张政策部署的两大悬案(铁路问题及土地商租问题)随着中国的统一无果而终,田中内阁也随之倒台,日本迎来了第二次"币原外交"。但军部一直在伺机打破华盛顿体制的束缚,亟欲重新夺回满蒙"特殊权益",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15年战争的因子始滥觞于此。

李新文[4](2019)在《媒体视角:1927-1931年《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到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是日本逐渐走上武力侵华道路、预谋发动侵略中国东北战争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展开了相较以往更加积极的侵略活动,并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为其实施侵华战争进行准备。《申报》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民营大报之一,以其对时局特有的敏感性对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进行了关注,并刊发了大量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实报道。这些报道不仅记录了日本在东北进行侵略活动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将之作为当时重要的时事政事焦点,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意欲侵吞中国东北领土的阴谋。东方会议期间,《申报》对其进程和内容保持了密切的关注,从会议公开的文件以及日本媒体的报道中,觉察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野心;皇姑屯事件发生后,《申报》在对事件过程进行报道的同时,还跟踪报道了时人对事件幕后肇事者的调查情况,认定日本关东军就是制造事件的凶手,并准确地分析出日本欲借该事件侵占中国东北的图谋;东北易帜期间,《申报》对日本屡次以警告和恐吓的方式阻挠易帜实现的情况予以高度关注,展示出日本为不使其侵略计划受到影响而无理干涉中国内政的蛮横形象;中东路事件期间,《申报》对日本“中立”名义下不断增加东北驻军、发动军事演习、营建军事建筑、制造挑衅事件等各类侵略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揭露日本乘中苏冲突之机大肆扩张其在中国东北侵略权益的实际情况;1931年以后,《申报》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各种准备活动进行了更加积极的报道和分析,并通过万宝山事件、朝鲜排华事件和中村事件,预见性地分析了日本即将发动侵华战争的阴谋。总结1927年-1931年9月《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活动的报道,可以发现《申报》始终坚持着揭露日本侵略阴谋、认清日本侵略真相、反对日本侵略的价值导向,并在对时局的认识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洞察力和预见力,不仅揭露出日本为侵略中国东北进行了长期的预谋和精心的准备活动,而且发表大量时事评论为如何应对日本侵略积极出谋划策、呼吁国人关注和抵制日本侵略,这些,都显示出这一时期的《申报》作为中国近代报刊舆论界的突出代表,一直都在努力实践其总经理史量才所制定的“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的办报宗旨,在当时民族危急的时刻,积极发挥媒体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并忠实履行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谈笑[5](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王云翠[6](2011)在《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文中研究表明在战前日本的对外扩张进程中,其侵略阵营内部尚存分歧,特别是在日本陆军内部,更是呈现派阀林立的态势,这对日本的内外战略抉择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本论文将依托国内外学界的既有研究成果,通过研读大量文献资料,来梳理日本陆军派阀的发展演进历程,由此将陆军派阀对战略抉择的影响真实地揭示出来。日本陆军创建之初,“乡党性”色彩浓厚,伴随“长州阀”与“非长州阀”的力量消长,“改革派”与“信念派”的矛盾冲突开始逐渐展开,“改革派”迅速居于优势,“横断阀”逐渐形成。此后,随着青年将校“革新”运动的高涨,以及“幕僚革新派”内部的分化重组,“皇道派”与“统制派”进而形成,为争夺对陆军的主导权,加之内外战略分歧,双方展开了激烈纷争,“统制派”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围绕侵略策略的选择,“统制派”逐渐分化为持全面扩大侵华、急速“南进”主张的“扩大派”、“南进派”,以及主张对华“不扩大”、实施“先北后南”战略的“不扩大派”,“扩大派”态势强硬,“不扩大派”的战略构想未能付诸实施,并迅速失势。在战略抉择的演进中,“统制派”、“扩大派”和“南进派”作为日本陆军派阀的主流势力,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从总体上决定战略抉择与演进。“统制派”制霸陆军,不仅使日本的法西斯体制初步确立,更推进了“总体战”体制的构筑,以及以“南北并进”为核心的对外战略抉择;“扩大派”、“南进派”将英、美视为首要假想敌,谋求迅速称霸远东,进而将侵略势力延伸至太平洋地区,推行“对华一击”、急速“南进”的强硬扩张战略,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同时,“皇道派”、“不扩大派”和“北进派”居于非主流地位,虽最终目标与主流派趋于一致,但却以不同的战略顺序和策略手段将其向前推进。“皇道派”的“国家革新”运动、对苏备战和对华“提携”构想,为军部独裁体制最终确立和日后的战略演进奠定了基础;“不扩大派”谋求以怀柔方式控制中国,战争、谋和的路线并存于日本侵华战略中,一定程度上分化了中国的抗日营垒;另外,“不扩大派”作为“统制派”内部的“北进派”,主张全力建设“满洲国”,谋求“北进”苏联的战略胜算,压服苏联,再向太平洋地区扩张,但“北进”尝试接连受挫,使“北进”战略暂缓,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南进”战略的全面实施。可见,在实现最终战略目标的方式手段上,陆军派阀的主流与非主流势力存在巨大分歧。主流势力握有对战略抉择的主导权和决策权,对战争全局予以整体上的规划和运筹,并进而对战略演进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非主流势力的战略构想最终虽未能实施,但其构想中的怀柔方式和渐进、策略因素不仅更具谋略性,而且在日本内外战略的具体演进中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可谓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因此,日本陆军内部各派阀的战略构想,均以确立军部的领导地位、侵略控制中国为前提,并以各自的方式途径,从多个侧面,对当时日本的战略抉择与总体的战略演进发挥了不同程度的推进作用。

曲晓燕[7](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指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韩立娟[8](2017)在《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71年的《中日修好条规》是近代中国与日本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是中、日两国近代国家间外交的开端。本文将对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这一历史阶段的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进行研究。考虑到中日关系发展中的重大历史性事件以及美国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我们把这一历史时期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中日修好条规》签订至中日甲午战争前(1871—1894)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之后,美国的“黑船”来访也给日本上了生动的一课。为了摆脱像中国一样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命运,日本采取主动的态度,并向欧美列强“拜师学艺”,要以列强为蓝本,实现富国强兵。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首先遭殃的就是“紧邻之处”的台湾、琉球和朝鲜。而此时的清帝国却在半殖民地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外交处处被动,“夷务步步不得手”。在日本走上扩张道路之初,美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们所表现的是纵容和支持。19世纪70年代,美国先是在琉球问题上放任和偏袒日本,在日本侵略台湾的问题上更是乐观其成。直至80年代,日本入侵朝鲜之时,“美国政府对于日本的帮助已经不亚于一个同盟了”。美国在70、80年代对日本扩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华盛顿未来的远东政策。第二阶段:从中日甲午战争至日俄战争(1894-1905)这一阶段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大大加深。1894年日本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1900年日本伙同西方列强一道出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1904-1905年日本又发动了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而美国对日本的侵华行动表现出来的是持续配合。在这一阶段,美日关系是和睦的。至于中国,它只是被列强宰割的对象而已,要在美日之间起牵制作用是不大可能的。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列强发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由此确定了美国远东政策的基调。美国不再满足于跟在英国炮舰后面“分取杯羹”,而是确立了与英、俄、日都不相同的独立扩张政策。美国积极谋求在华权益,但却不主张在中国占领土地,而且还宣称要维护中国在一定程度上的完整和独立。“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以及西奥多·罗斯福插手日俄冲突表明美国已经正式登上了列强在华争夺的竞技场。第三阶段:从日俄战争后至“九一八”事变前(1905-1931)日俄战争后,远东国际关系的发展完全违背了美国的初衷。东三省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并对美国关起门来。为了阻止美国势力进入东北,日本开始联合昔日的对手俄国。1907年日俄协约签订,标志着美国扶日制俄政策的失败,日美矛盾取代日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主要矛盾。日俄战争后,英法等列强鉴于欧战在即,在亚洲采取暂时维持现状的政策,日本利用列强被迫“容让”的有利时机,加紧扩大侵华权益。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政局震荡,日本又伺机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东部内蒙古地区。及至一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中国山东,并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进攻趋势,无论是晚清政府,袁世凯政府,还是段祺瑞政府都试图引入美国势力来制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遗憾的是,美国各届政府都不想为了中国利益而去引起美日冲突。美日妥协的结果是1908年的《罗脱——高平协定》,以及1917年《兰辛—石井协定》。然而美国对中国的最大出卖还是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同意将德国原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美国对日本的退让趋势一直持续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日本在远东的扩张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华盛顿体系在远东建立的新均势使中国又回到由列强共同控制的局面。第四阶段:从“九一八”事变至日本无条件投降(1931-1945)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确立了联美抑日的外交路线,美国因而在中国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日本决心以发动侵华战争来达到独霸中国的目的。“九一八”事变后,美国的远东政策并没有新的进展和变化。只有罗斯福上台后,于1933年对中国的棉麦贷款和1936年的中美白银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对抗日本的考虑。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美国却以中立主义的形式继续对日本奉行妥协姑息的政策。直到1938年日本近卫首相发表“东亚新秩序”声明,以及随后日本宣布退出《九国公约》,美国的态度才开始改变,实施了相应的对华援助政策。如1939年2月达成的中美桐油借款。但是美国真正意识到中国在保卫美国全球利益中的重要性,是到日本开始南进和三国轴心成立之后,这时美国才开始公开地援助中国和制裁日本。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美国长期奉行的对日姑息妥协政策彻底终结。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从根本上结束了中国军民孤军奋战的局面。从积极支持中国抗战到与中国并肩作战的角色转换使美国对华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梳理1871——1945年美国因素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和鲜明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一章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鲜明特征,以及中国历届政府处理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杨小慧[9](2019)在《《上海泰晤士报》日本形象虚假宣传报道研究(1937-1942)》文中研究指明《上海泰晤士报》1901年由美国人创刊于中国上海,成立之初顺应了美国在沪侨民需求,拥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作为一份美国商业报刊,该报早期为了获取多国的资金援助不惜舍弃报方品格、数次变换报道立场。1914年日本蛮横出兵侵略青岛,国内“排日”风潮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中,日本外务省便买下《上海泰晤士报》作为自身言论宣传阵地,九一八事变后该报彻底沦为日本的傀儡报刊。《上海泰晤士报》受日方经济渗透、控权和独占的影响,自一战之后便成为日本人操控的英文报刊,动员和利用舆论工具为日本的侵略活动张目。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该报完全沦为日本政府的宣传机关,直到太平洋战争后为日本政府接办,1944年正式宣布停刊。《上海泰晤士报》既是侵华时期日本最主要的在沪宣传工具,也是记载了日本残暴罪行的如山铁证。本文在此背景下尝试探索《上海泰晤士报》在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一段历史时间内,是如何站在军国主义侵略者的立场,在报道中为日本建构战时虚假形象、建构了怎样的虚假形象以及在这些形象的背后体现出日本政府如何企图利用《上海泰晤士报》来配合其军事侵略进行舆论宣传,进而控制当时在华侨界的舆论环境。本文的第一部分对问题缘起和研究思路进行基础梳理;第二部分对《上海泰晤士报》与近代日本官方关系做细致阐释,通过对该报的出生变革、经营管理、消息来源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这份报纸在战时如何受到日本政府钳制及原因;第三部分是《上海泰晤士报》对交战时期日本形象的宣传报道研究,该报通过对战时日本军事形象和领导人形象的刻意美化建构其一个虚假的日本军国主义“强军”形象,颠倒黑白、希望以此来唤起日本军民的战争意识;第四部分为《上海泰晤士报》对日本与华外交形象报道分析,该报通过营造东亚的虚假和平景象来恶意干预中国民众的战争意见、妄图削弱中国抗日军民的抵抗决心和意志。第五章将日本放置于国际社会,分析该报对战时日本国际形象的报道:从日本与德意法西斯的狼狈为奸、到与英美的里应外合、掩盖侵略事实,甚至在国际上大肆进行欺骗性宣传,威胁世界和平,《上海泰晤士报》为日本政府建立出“得道多助”的虚假国际形象、扰乱国际社会秩序。最后一章总结在《上海泰晤士报》对日本形象进行多样而失真化报道的背后,体现出日本政府这些宣传行为的原因:企图通过炫耀武力来鼓舞日本官兵的侵略意志、通过粉饰太平太弱化中华民族的反战情绪,甚至通过树立“得道多助”的国际形象,误导他国对这场非正义战争的客观认知。

臧运祜,宋志勇,胡澎,唐利国,崔金柱,马晓娟,张生,张连红,王卫星,张慧卿[10](2018)在《“日本侵华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笔谈》文中提出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石,向来为学术界所倚重。近期,北京大学徐勇、臧运祜教授主持编撰的《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46册)大型史料丛书,由社科文献出版社隆重推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7月6日,该套丛编的部分编者与南京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会聚金陵,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召开座谈会,围绕日本侵华以及南京大屠杀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展开深入研讨。本刊约请与会学者发表见解,以期进一步推动相关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和平交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和平交涉”(论文提纲范文)

(1)《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概述
    2.1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产生根源
        2.1.1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其投降的性质
        2.1.2 国民党挑起内战影响对日罪行清查
        2.1.3 战后世界冷战及美国对日政策转变
    2.2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主要内涵
        2.2.1 历史认知问题
        2.2.2 领土争端问题
        2.2.3 战争赔偿问题
        2.2.4 日遗化武问题
        2.2.5 战犯日侨问题
    2.3 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基本特点
        2.3.1 历史的延续性
        2.3.2 内容的广泛性
        2.3.3 处理的复杂性
        2.3.4 较高的敏感性
第3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依据及基础
    3.1 法律依据
        3.1.1 处理战后遗留问题的国际法律文件
        3.1.2 解决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国际惯例
        3.1.3 中日两国签署的带有法律性的文件
    3.2 理论基础
        3.2.1 毛泽东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2.2 邓小平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2.3 江泽民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2.4 胡锦涛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2.5 习近平关于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论述
    3.3 实践基础
        3.3.1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早期处理
        3.3.2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处理
第4章 邦交正常化之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
    4.1 灵活解决日侨回国问题
        4.1.1 制定日侨回国的方针计划
        4.1.2 进行日侨回国事宜的沟通
        4.1.3 集中分批地协助日侨回国
    4.2 宽大处理日本战犯问题
        4.2.1 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改造日本战犯
        4.2.2 组织开展对日本战犯的侦讯工作
        4.2.3 陆续地审判与宽大释放日本战犯
    4.3 对日提出战争赔偿问题
        4.3.1 酝酿和确定对日索赔政策
        4.3.2 同日方交涉战争索赔问题
    4.4 初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
        4.4.1 设立日遗化武处理机构
        4.4.2 初步集中深埋日遗化武
    小结
第5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
    5.1 驳斥纠正历史认知问题
        5.1.1 严正批评日本右翼错误历史言行
        5.1.2 强化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记忆
        5.1.3 推动中日双方开展共同历史研究
    5.2 深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
        5.2.1 促使日方承担销毁化武责任
        5.2.2 协助日方开展化武销毁工作
        5.2.3 敦促日方加快销毁遗弃化武
    5.3 应对中日领土争端问题
        5.3.1 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5.3.2 坚定不移维护钓鱼岛主权权益
        5.3.3 促使双边协商解决钓鱼岛争端
    5.4 表态支持民间赔偿问题
        5.4.1 明确民间受害者的对日索赔权
        5.4.2 支持民间受害者对日索赔诉讼
    小结
第6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6.1.2 始终高度重视民间友好力量
        6.1.3 始终着眼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6.1.4 始终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6.2 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现实启示
        6.2.1 一以贯之地同日本右翼势力做坚决斗争
        6.2.2 争取日本友好力量的支持与人民的理解
        6.2.3 遵循国际法推进领土争端问题和平解决
        6.2.4 制定多元化保障举措彻底销毁日遗化武
        6.2.5 加强党和政府对民间索赔工作支持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3)两大战间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1919-1929)(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学术前史回顾
        (二) 关于一战后初期日本对华经济及政治扩张的策略转向的研究
        (三) 关于20年代初期日本在东满的扩张政策及满蒙经营的研究
        (四) 关于两次直奉战争时期日本对华政策的研究
        (五) 1925年三次军阀混战与日本干涉一题的研究
        (六) 关于北伐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研究
    三 思路、方法与材料
第一章 一战后初期日本对华扩张的战略转向
    第一节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重建时期日本外交的战略转向
        一 日本的参会动机与"联合外交"战略的形成
        二 巴黎和会与日本理想主义外交的实践
        三 海军军缩会议与日本现实主义外交的抬头
        四 山东问题与日本外交战略的明确转向
    第二节 一战后初期日本对华经济扩的战略转向
        一 战后初期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战略的悄然转向
        二 华盛顿会议前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战略的调整
        三 "新四国银行团"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战略的再调整
        四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战略转向的完成
    小结
第二章 20年代初期日本的东满扩张战略
    第一节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扩张战略
        一 日俄战争后间岛战略地位的变化
        二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军事扩张
        三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领权扩张及政治扩张
    第二节 日本制造"珲春事件"的动机
        一 朝鲜"三·一运动"的爆发
        二 "三·一三运动"与日军的入侵计划
    第三节 "珲春事件"与"庚申年大讨伐"
        一 "珲春事件"前夜日本的情报战略
        二 第一次"珲春事件"与"佣匪战略"
        三 第二次"珲春事件"与"间岛出兵"
        四 "庚申年大讨伐"与"珲春大屠杀"
    第四节 围绕"珲春事件"的中日交涉
        一 日本与北京政府的交涉
        二 日本与奉系政权的交涉
        三 日本对华交涉的策略转向
    第五节 日本的撤军与善后交涉
        一 日军的"明撤暗留"之策
        二 "以警代军·以军充警"之策
        三 "边撤边谈"之策
        四 "头道沟事件"与增警阴谋
    小结
第三章 两次直奉战争时期日本军政两界干涉政策的分歧与合流
    第一节 直皖战争后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
        一 "援张拉吴"战略
        二 日本军政两界在援奉策略上的分歧
    第二节 第一次直奉战争与日本的干涉
        一 战争前夜日本的"暖昧中立"
        二 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有限干涉"之策
    第三节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日本干涉政策的调整
        一 直奉初战后日本间接倒直政策的形成
        二 军部援奉政策的转向
        三 直奉再战前夜日本军政两界干涉政策的合流
    第四节 第二次直奉战争与日本的干涉
        一 江浙之战的爆发与日本的即时干涉
        二 直奉大战的全面爆发与日本军政两界的积极干涉
        三 日本的策冯战略与北京政变
    小结
第四章 郭松龄反奉与日本的干涉
    第一节 从浙奉战争到滦州兵变:全国反奉战争的爆发
        一 浙奉战争的爆发
        二 滦州兵変
    第二节 从"暂时静观"到适机干涉:日本政府的外交作秀
        一 "暂时静观"之策的确立
        二 "适机干涉"之策的施行
    第三节 从"分段干涉"到"全面干涉":军部的实力援奉
        一 日本军部干涉政策的出台
        二 连山战役与日军的"分段干涉"
        三 辽河战役与日军的全面干涉
    第四节 从"阻冯北上"到"援李倒冯":日本对国奉战争的干涉与反奉战线的崩溃
        一 "策李还奉"与"援李倒冯"
        二 出兵天津与"阻冯救郭"
    小结
第五章 北伐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深化
    第一节 一次北伐时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向
        一 若槻内阁的"消极静观"与对华政策新目标
        二 田中的上台与"积极对华政策"
    第二节 田中内阁初期的侵华政策
        一 第二次东方会议的召开
        二 "满蒙分离"政策的确立
        三 "满蒙分离"政策的深化
    第三节 第一次山东出兵与北伐受挫
        一 出兵细则与干预方案的确立
        二 日军进兵济南与北伐受挫
    第四节 第二次山东出兵与"济南惨案"
        一 蒋介石访日与"箱根会谈"
        二 二次北伐与第二次山东出兵
        三 日军的无差别攻击与"济南惨案"
        四 中日交涉与第三次山东出兵
    第五节 北伐的继续与日本侵满政策的再调整
        一 "五·一八觉书"与"武力解决主义"
        二 北伐的告成与日本的"弃张"之策
    小结
第六章 南北统一与日本的干涉
    第一节 日奉关系的恶化与日本对奉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日本对"南北和谈"的干涉与日奉会谈的破裂
    第三节 田中对华政策的转向与田中时代的终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4)媒体视角:1927-1931年《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申报》对日本东方会议和大连会议的报道
    第一节 近代以来日本的侵华阴谋和对中国东北的觊觎
    第二节 《申报》对东方会议的报道
    第三节 《申报》对大连会议(旅顺会议)的报道
第二章 《申报》对日军与皇姑屯事件之关联的报道
    第一节 报道皇姑屯事件及日方肇事嫌疑情况
    第二节 报道日本反对党就皇姑屯事件质询田中政府
第三章 《申报》对日本阻挠东北易帜的报道
    第一节 报道国奉谈判初期日本阻挠易帜
    第二节 报道易帜延期后日本的干涉活动
第四章 《申报》对中东路事件期间日本侵略活动的报道
    第一节 报道日本当局表态中立、暗中支持苏联
    第二节 报道日本在中东路事件期间的军事活动
第五章 《申报》对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活动的报道
    第一节 报道1930-1931年6 月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
    第二节 报道万宝山事件、朝鲜排华事件和中村事件
    第三节 报道1931年7-9 月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布局和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1927-1931 年《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报道索引
附录2 1927-1931 年《申报》时政报道内容格式说明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5)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创新
        一、研究内容创新
        二、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中方主体
        二、外方主体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一、借款法律关系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三、合伙法律关系
        四、买卖法律关系
        五、租赁法律关系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一、公私混合主体
        二、私法性的内容
        三、公法性的内容
        四、契约涉外因素
        五、国际经济因素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第一节 概念辨析
        一、契约与条约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第二节 法理比较
        一、法的形式比较
        二、法律关系比较
        三、法的实施比较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一、1840年至1870年
        二、1870年至1894年
        三、1894年至1912年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一、时代背景
        二、时代分期
        三、契约特点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一、法律地位优势
        二、经营实力优势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一、定义
        二、形式演变
    第二节 契约结构
        一、契约首部
        二、契约尾部
        三、契约附件
        四、契约正文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财务条款
        二、管理条款
        三、格式条款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一、定义
        二、分类
        三、特性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性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一、定义
        二、分类
    第二节 主要条款
        一、一般条款
        二、法律条款
        三、商务技术条款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三、主要参与人物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三、中方赴美谈判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第四节 事件后续
结语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附录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一) 说明
参考书目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二、报刊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一) 着作
        (二) 论文
    五、外人论着
        (一)中文
        (二)英文
后记

(6)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问题与目标
    二、研究现状、学术价值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日本陆军派阀纷争之缘起与渐趋升级
    第一节 日本陆军派阀之缘起
        一、阀族的传统
        二、毕业学校之差异
        三、策略分歧与派阀观念
    第二节 藩阀之争主导下的明治陆军派阀
        一、近代日本陆军的创设
        二、“长州阀”与“萨摩阀”之矛盾
        三、“长州阀”之权威
    第三节 大正期陆军派阀的矛盾冲突
        一、“长州阀”的衰落
        二、“改革派”与“信念派”之矛盾冲突
        三、“改革派”优势地位的确立
第二章 大正末昭和初期日本陆军派阀的分化重组
    第一节 “驱长”运动之高涨
        一、“横断阀”的结成
        二、“体验派”与“概念派”之冲突
        三、“幕僚革新派”与“基层将校革新派”的策略分歧
    第二节 “革新”理论的行动化
        一、“一夕会”和“樱会”
        二、军内外“革新”势力渐趋联合
        三、“昭和维新”
    第三节 “满蒙问题”的解决
        一、“国家改造先行论”与“确保满蒙先行论”
        二、“石原构想”
        三、陆军中央与关东军之策略分歧
第三章 “皇道派”与“统制派”矛盾纷争
    第一节 “皇道派”的全盛时代
        一、“荒木人事”
        二、“皇道”理念
        三、荒木的国策要纲与继任掌门人真崎
    第二节 “统制派”的崛起之途
        一、“幕僚革新派”的分化
        二、渐进的“国家革新”方案
        三、“统制派”与“皇道派”决裂
    第三节 力量消长与矛盾激化
        一、“永田人事”
        二、“士官学校事件”与罢免真崎
        三、“皇道派”的反击
    第四节 纷争之白热化
        一、“二·二六事件”
        二、处理意见之分歧
        三、“统制派”制霸陆军
第四章 “扩大”与“不扩大”之争
    第一节 “不扩大派”的登场
        一、石原莞尔“不扩大”思想之出笼
        二、“不扩大派”渐趋形成
        三、“不扩大”之实质
    第二节 “扩大派”的强硬态势
        一、“不扩大派”与“扩大派”的矛盾分歧
        二、出兵华北
        三、增兵问题的争执
        四、“不扩大派”与“扩大派”纷争之实质
    第三节 “不扩大”之后续
        一、反对战局全面扩大
        二、石原莞尔的“东亚联盟论”
        三、“不扩大”战略未付诸实施之原因
    第四节 对华“和平”谋略
        一、推进对蒋“和平”工作
        二、对汪工作
        三、谋划“蒋汪合流”
第五章 “南进”与“北进”之抉择
    第一节 “北进”图谋
        一、“满洲国”建设计划
        二、“北进”战略之强化
        三、“对苏开战论”
    第二节 全面“南进”
        一、“南进”国策的正式确立
        二、三国同盟的缔结
        三、“南进”战略的推进
    第三节“战”、“和”之争
        一、石原莞尔与东条英机的矛盾纷争
        二、“反东条运动”高涨
        三、战败前的“和平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8)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顾
        (一) 有关美国对华政策以及中美关系史的研究
        (二) 有关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史的研究
        (三) 有关1945年以前美日关系及中美日三边关系史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本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国对中日关系的早期介入(1871—1894)
    第一节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与美国的反应
        一、美国对东亚的早期扩张
        二、美国对日本谋求与中国立约的启示
        三、《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后美国的反应
    第二节 美国与日本“征台之役”
        一、美国人对台湾的早期关注
        二、李仙得及美使德朗对挑起日本“征台”的作用
        三、美英等国的“局外中立”
        四、李仙得与中日交涉
        五、美国官方对日本“征台”的态度
    第三节 日本吞并琉球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一、“球案”发生前欧美列强对琉球的企图
        二、日本对琉球的吞并
        三、李鸿章邀格兰特调停“球案”
    第四节 日本侵略朝鲜过程中的美国因素
        一、日本“征韩论”的提出
        二、“江华岛事件”与《日朝修好条规》的签订
        三、美国与朝鲜签订《1882年条约》
        四、各国争夺朝鲜的开始
        五、美国与在朝鲜的中日抗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对日本侵华行动的持续配合(1894—1905)
    第一节 甲午战争中美国对日本的偏袒和支持
        一、日本的战争准备和1894年夏中日在朝鲜的冲突
        二、美英各国在挑起中日战争中的作用
        三、战争进程及美国的斡旋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列强的反应
    第二节 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和美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一、《马关条约》后日俄在朝鲜的争夺
        二、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美国变为一个亚洲强国及美、日、英的结合
        四、海约翰的“门户开放”通牒及各国的反应
    第三节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美日联合行动
        一、庚子事变之爆发及日本与列强出兵中国
        二、美国发表第二次“门户开放照会”
        三、日本借机扩大侵略的野心及美、英等国的反应
        四、《辛丑条约》签订及日本与列强分赃
    第四节 美国与日俄战争以及它们争夺中国东北的斗争
        一、美国资本扩张与沙俄企图独占中国东北的矛盾
        二、美英两国在日本准备进攻俄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罗斯福调停日俄战争与《朴茨茅斯条约》的签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对日本侵华行动的有限制约(1905—1931)
    第一节 日本对美国在中国东北经济扩张的排斥和抵制
        一、日本在中国东北权益的巩固和扩张
        二、哈里曼投资中国东北铁路受挫
        三、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商业利益受损
        四、第一次日俄密约及美国远东外交的孤立
    第二节 东三省引进美资及清政府联美外交的失败
        一、司戴德来华与中国东北改制
        二、筹设东三省银行借资未果
        三、日本阻挠新法铁路修建
        四、唐绍仪访美及美日签订《罗脱—高平协定》
    第三节 “金元外交”与美日在中国东北的争夺
        一、美国“金元外交”的提出
        二、美国与湖广铁路借款合同
        三、锦瑷铁路与诺克斯“满洲铁路中立化”计划
        四、第二次日俄密约的签订及日俄的进一步勾结
        五、币制实业借款与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
    第四节 辛亥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政策及美国的态度
        一、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强的“中立”与日本武装干涉的企图
        二、列强拒绝承认南京临时政府
        三、日本干涉中国抉择共和制及美国的“共同行动”原则
        四、日本参加“善后”借款与美国退出六国银行团
        五、美日在承认北京政府问题上的分歧
    第五节 一战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扩张及美国的对策
        一、中国联美限制战区的努力与日本侵占山东
        二、美国对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反应
        三、美日与中国参战问题上的“府院之争”
        四、美日关于中国的《兰辛—石井协定》
        五、威尔逊、日本与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
    第六节 华盛顿会议:美国对日本侵华政策的初步遏制
        一、海军竞赛与裁军要求
        二、《五强海军条约》和《四强协定》
        三、中国问题和《九国公约》
        四、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日矛盾升级与中美联合抗日(1931—1945)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对日本侵略行径的绥靖与限制
        一、日本侵华引起的国际危机及美国最初对事变的反应
        二、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声明
        三、1933年的中美棉麦借款及日本的反应
        四、日本的《天羽声明》与美国的赫尔照会
        五、日本破坏中国币制改革与《中美白银协定》的订立
    第二节 卢沟桥事变以后美国开始实施“援华抑日”政策
        一、“七七事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的道义谴责与绥靖
        二、美国向“援华制日”政策的初步转变
        三、太平洋战争前夕的美国对华援助
        四、美日谈判与摊牌
    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中美两国最终走上联合抗日道路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与国际反法西斯联合国家阵线的形成
        二、美国对华军事合作与援助
        三、美国对华贷款、租借援助与修约
        四、大国合作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五、美国远东战略的调整与日本无条件投降
    本章小结
综论 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作用评估及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鲜明特征
        一、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阶段性特征
        二、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研究中日关系中美国因素的历史启示
        一、中国“以夷制夷”战略的得与失
        二、居于主导地位的大国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
        三、必须高度重视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9)《上海泰晤士报》日本形象虚假宣传报道研究(1937-194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上海泰晤士报》的研究现状
        (二)抗战时期在华外报的研究现状
        (三)近代报刊涉日报道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样本界定
    四、研究概要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概要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日本政府控制《上海泰晤士报》
    一、《上海泰晤士报》概述
        (一)《上海泰晤士报》成立之初
        (二)《上海泰晤士报》与近代日本官方
    二、日本政府钳制上海舆论
        (一)身处孤岛的上海新闻界
        (二)日本政府控制《上海泰晤士报》原因探究
    三、日占时期《上海泰晤士报》经营管理
        (一)《上海泰晤士报》的发行情况
        (二)《上海泰晤士报》的广告特点及历史成因
    四、日本同盟通讯社与《上海泰晤士报》消息来源
        (一)《上海泰晤士报》的主要消息来源
        (二)战时日本同盟通讯社的历史任务
第三章 《上海泰晤士报》战时日本国内形象虚假宣传报道
    一、渲染日本帝国主义“强军”形象
        (一)夸大日本“胜利”
        (二)恶意抹黑交战国形象
    二、刻意美化日本领导人形象
        (一)广田弘毅:标榜“日中亲善”
        (二)平沼骐一郎:高呼“稳定新秩序”
        (三)近卫文麿:假意“和平东亚”
第四章 《上海泰晤士报》日本与华外交形象虚假宣传报道
    一、煞有介事的“领导者”:建立伪“满洲国”
        (一)昭告伪“满洲国”
        (二)吹嘘“满洲国”经济
        (三)粉饰“满洲国”十年“成就”
    二、威逼利诱的“和谈者” :日本政府对蒋诱降报道
        (一)夸耀日方诱降气焰
        (二)弱化蒋介石抵抗力量
    三、野心昭昭的“主导者”:扶植汪精卫南京政权
        (一)假仁假义:扶植“新中国政权”成立
        (二)欲与汪伪政府“共建新东亚”
第五章 《上海泰晤士报》战时日本国际形象虚假宣传报道
    一、勾结法西斯:作为德意的“盟友”形象
        (一)德国立场:从调停到联日
        (二)世界公敌: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联盟
    二、从施压者到挑衅者:日本之于英国
        (一)日本政府施压于战时英国
        (二)天津事件:日本挑起东方慕尼黑阴谋
    三、从拉拢者到对抗者:日本之于美国
        (一)示好美国政府、掩盖侵略真相
        (二)兵戎对峙: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六章 《上海泰晤士报》建构虚假日本形象的原因探析
    (一)控制本国意见、欺瞒在沪日本民众
    (二)控制交战国意见、恶意扭曲侵略历史
    (三)控制第三国意见、威胁世界和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日本侵华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政治外交编》概述
从档案史料看东京审判对日本侵华罪行的认定
    一、对我国东北的决策过程
    二、对华北的侵略
    三、对南京大屠杀罪行的调查与法庭证据
“日本战争社会动员”史料的搜集、整理与思考
档案史料中的日本侵华思想战
日本对华殖民经济侵略研究的主干性史料——《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殖民经济篇》介评
    一、编纂情况介绍
    二、史料特征与价值
    三、史料运用与批判
《日本侵华史料丛编·军事战略篇》述评
    一、按专题分类、按时序汇编
    二、由专家进行解说、史料均标注出处
    三、涵盖时段长、涉及内容广
在“时一空”结构中把握抗战史新资料的内涵*
英国档案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新史料
日本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及其价值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藏南京沦陷前后档案史料及价值

四、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的“和平交涉”(论文参考文献)

  • [1]《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D]. 闫立光. 吉林大学, 2019(10)
  • [3]两大战间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1919-1929)[D]. 陈太勇. 武汉大学, 2017(08)
  • [4]媒体视角:1927-1931年《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报道研究[D]. 李新文.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6]日本陆军派阀与战略抉择[D]. 王云翠.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8]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871-1945)[D]. 韩立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9]《上海泰晤士报》日本形象虚假宣传报道研究(1937-1942)[D]. 杨小慧. 上海大学, 2019(03)
  • [10]“日本侵华史料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笔谈[J]. 臧运祜,宋志勇,胡澎,唐利国,崔金柱,马晓娟,张生,张连红,王卫星,张慧卿.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18(03)

标签:;  ;  ;  ;  ;  

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和平谈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