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雷达探测野战电线(论文文献综述)
祖光然,裴扬,侯鹏[1](2020)在《飞机战伤抢修评估与设计方法综述》文中认为飞机战伤抢修(ABDR)是提高飞机生存力与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战伤抢修技术研究覆盖飞机全寿命阶段。回顾了战伤抢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别从战伤评估、战伤抢修设计、战场维修与保障等3方面总结了战伤抢修体系要点,重点综述了战伤抢修预评估技术、战伤现场评估技术、战伤抢修设计准则与原则、战伤抢修设计与评价方法、战场快速维修技术、战场保障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与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体系对抗与智能化作战环境,结合目前战伤抢修需求,提出了包括先进材料结构飞机战伤抢修技术、直升机战伤抢修技术、飞机战伤评估智能技术等战伤抢修技术研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孙毅,宋乐,王桂芝[2](2020)在《2019年国外地面无人自主系统发展综述》文中认为2019年,世界军事强国在地面无人自主系统装备及技术领域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并在发展规划、重点型号项目、新兴自主驾驶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美国陆军作战能力发展司令部地面车辆系统中心正在确定陆军对轻型、中型和重型机器人战车的未来需求;英国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战场快速跟踪军用机器人项目;俄罗斯空降部队演示火星A-800履带式无人车;以色列完成无人车用锂离子电池全地形外场试验。结合以上情况,对国外地面无人自主系统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张家浩[3](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张蕊[4](2018)在《基于激光点云的复杂三维场景多态目标语义分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以其稳定的环境感知能力已成为获取三维空间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能够快速获取大规模自然场景的三维点云数据。激光点云含有被测场景物体表面丰富的语义信息,具有海量、高密度以及高精度等特性,已成为用来理解、分析和语义解译三维自然场景的一种主要数据类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无人驾驶、全球制图、智慧交通、文物保护、虚拟现实以及基础测绘等领域。近年来,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复杂场景多态目标语义分割技术的研究也已取得长足的发展;然而,现有算法还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过度依赖于人工定义的特征,提取语义类别单一;(2)数据预处理复杂,计算量大,算法复杂度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3)跨平台性差,公开基准数据集短缺;(4)激光点云通常只包括三维坐标和反射强度信息,缺少丰富的光谱信息以及点与点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另外,由于真实自然场景复杂,三维目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遮挡等现象,研究自动化、智能化、鲁棒的复杂三维场景多态目标语义分割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复杂场景多态目标的快速、高精度、自动语义分割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针对三维点云数据的无结构、海量、分布不均匀等特性,为提高点云数据的检索速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索引数据结构Kd-OcTree,该索引是后续点云数据处理算法的基础。为解决现有单一索引结构在管理海量、分布不均匀点云时出现的树结构层数过多、结构不平衡以及存在大量无点空间等问题,该方法首先构造全局KD树(K-dimensional tree)确保整体索引结构的平衡;然后,在其叶子节点再构造八叉树局部索引,使得后期数据处理中能够采用分块处理策略对海量点云进行快速检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索引不仅构造速度快,而且能够提高邻域搜索的速度,降低CPU和内存消耗;更重要的是,在构造全局KD树时,根据分割维度重构了点云之间的邻域关系,能够对基于体素的地面点滤除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对于复杂自然场景中的单一目标分割,选取了其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构成成分——建筑物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的建筑物平面分割算法易出现平面过度分割、共面点归属误判、过度依赖人工定义特征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d-OcTree两级索引的建筑物平面精细特征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模糊聚类生成多个点簇,然后在各个点簇中采用广义Hough变换根据采样间隔进行峰值探测,提取初始平面;再针对过分割问题,根据点云法矢夹角和欧氏距离进行近似面片合并;最后,通过邻域点的辅助判断方法优化分割效果,对共面点进行重新归属判断使得边界点被正确划分到所属平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可行,而且平面分割效果很好、速度较快,所采用的阈值个数少,主要有法矢夹角阈值和距离阈值,自动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3.为进一步提高复杂场景三维目标语义分割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并能够同时提取多个语义类别,提出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方法。充分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基于二维图像的语义分割中所表现出的优势,构造并精调了一个融合三维点云与二维影像数据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该模型首先对二维影像数据进行语义分割,得到初步的场景分割结果;然后根据二维影像与三维点云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多视点图像分割结果映射到相应的三维点云;最后采用前面提到的建筑物平面分割算法对场景中建筑物进行精细特征分割。分割结果表明,构造的融合三维点云与二维影像数据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适合于大规模场景和高分辨率影像,能够准确、高效地一次分割出复杂场景中20个语义类别,且各个语义类别的特征均无需人工定义,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得到了质的飞跃;而用于细化处理的混合算法能够进一步有效提取建筑物的精细特征。4.为保留三维点云数据的空间信息,减少数据预处理的步骤以及避免二维图像与三维点云数据之间的映射过程,构造并训练了两个直接处理原始三维点云数据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针对三维点云的无结构、离散特性,采用一个9维向量描述点云特征,并将点云特征描述子按照三维坐标进行排序,然后采用预处理之后的基准数据集对两个三维卷积神经网络结构进行训练和测试。在构造网络结构过程中,根据三维点云的数据结构特点,设计了较大的卷积核;另外,为提高模型对三维目标局部特征的学习能力,多次将提取的全局特征与局部特征进行融合。对比实验和可视化效果表明,在具有挑战性的斯坦福三维点云基准数据集上,本文构造的两个模型与现有的基于三维点云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语义分割模型相比分割效果相当、甚至优于现有的方法。本博士课题依托于国家自然基金的项目支撑,致力于对大规模复杂场景多态目标的语义分割技术展开研究,重点是通过使用深度学习技术提高语义分割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处理并进一步拓展点云数据的应用领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长芹[5](2017)在《军事作业医学关键问题与美军发展借鉴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围绕新的战略空间展开的综合国力竞赛愈发激烈,其竞争范畴已远远超过了国土疆域限制、地理空间限制,将在更高、更大、更深的地球和宇宙空间展开,人类所面对的环境将不再是以前简单的单一环境,而是涵盖了海洋、极地、极高海拔地区、外层空间等超越主权边界,甚至超越生理和物理范畴的新疆界、新环境。随着人类活动的环境范围不断扩大,接触到的环境因素势必更加复杂,其对人的工作能力、装备的环境适应性以及人机整体作业效能将会产生严重影响。我军虽然开展特殊环境医学研究多年,但至今仍不能很好的解决高原环境带来的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难适应问题;面对海上作战的现实威胁,渡海作战急需提升作战人员的抗晕抗呕吐能力,解决长远航心理焦虑问题;面对未来激烈的太空竞争,在缺氧、加速度、微重力和辐射的宇宙环境条件下,如何提升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功能和机体抗辐射能力,依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日常训练和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时候,如何提高耐力和体能,依旧没有简单有效的办法;现代高科技战争中,由于精神、心理、认知等方面对遭遇环境的强烈不适应,我军也没有理想的应对手段,总体而言,科研基础和实力比较薄弱,尚不能满足军事医学向―能力医学‖拓展的需求,离打赢未来战争、适应新战争形态还有一段距离。同时,对于军事作业医学本身,还缺乏系统研究,其概念内涵、研究范畴、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展规律尚未明确。为此,本研究围绕这些问题,利用文献调研、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专家咨询、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系统解决军事作业医学领域五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一是解决边界问题,研究确定军事作业医学的内容范畴;二是解决逻辑问题,论证军事作业医学与军事预防医学、特殊环境军事医学、劳动卫生学、军事医学应激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三是解决规律问题,系统梳理军事作业医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综合分析其发展规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四是解决借鉴问题,美军由于一直遵从“从科学到士兵”的原则,其军事作业医学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研究分析美军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可以解决我军的具体问题;五就是解决瓶颈问题,通过借鉴美军的做法和经验,遵循军事作业医学的发展规律,提出适合我军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分为军事作业医学基本理论研究、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历程与演化规律研究、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借鉴研究、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军事作业医学基本理论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军事作业医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证提出了―军事作业环境‖―健康和效能问题‖―医学措施‖三个维度,分析了军事作业医学关注的时间域与空间域、军事作业医学的关注对象和研究目的,提出了军事作业医学的军事、医学和社会功能。围绕―成熟学科‖的条件,从七个方面论证了军事作业医学尚不能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它是一个大的研究领域,论述了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围绕军事作业医学三个维度,将军事作业医学涉及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类划分,提出将其分为军事作业环境危害因素评估研究、健康和效能威胁评估与预测研究,以及军事作业医学措施研究三个大的研究领域,一方面解决了军事作业医学研究的边界问题,另一方面捋顺了军事作业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为后续系统跟踪和深入研究提供框架基础。第二部分是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历程与演化规律研究。首次系统梳理了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脉络,提出军事作业医学并非军事医学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是始于军事史,发端于军事的需求、战争的推动,成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于军事医学研究的高级阶段,是一部围绕―人‖应对各种极端环境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建设的发展史。利用系统分析的手段和自组织他组织演化思维,论证了军事作业医学成长的规律和深层次逻辑,提出了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螺旋式发展模型,其中战争地域性和武器装备发展决定军事作业环境范畴、战争形态变化使人效能提升凸显为军事作业医学优势领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是推动军事作业医学进步的直接动力,为后续开展军事作业医学理论研究和科研布局提供决策参考。同时,综合分析了因军事作业医学的自身特殊性,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例如,药物在军事作业医学提升面前发挥作用有限,伦理学的监控使得药物应用和人效能极限研究受到严格限制。第三部分是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借鉴研究。系统分析了美军重视开展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背景和环境,以及当前科研重点与发展趋势,综合分析了其主要做法和启示。提出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研究思路从―各方击破‖到趋向于将―人‖作为整体和核心,其发展趋势围绕人行为学研究、能力增强研究和人与系统的集成研究等展开;提出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特点是:重视顶层设计对军事作业医学研究领域进行重点部署,科研规划系统全面;根据发展需求设立相关组织机构,科研制度严谨灵活;科研机构定位明确,科研布局科学系统;科研体系军民融合,机构之间合作紧密;科研机制运行科学,科研力量和投入经费充足。第四部分是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对策建议研究。围绕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规律,系统分析了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需求、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研究提出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需要在七个方面有所作为和突破:(1)我军需要首先重视军事作业医学学科建设,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学科领域,改变以往―单科独斗‖的局面,打通学科领域内研究方法、研究理念和科学认识,合并同类项,在学科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壮大;(2)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全面系统的科研规划;(3)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进行技术评估,开展技术预测和规划研究,确定重点发展方向,凝练研究思路;(4)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管理,以军改为契机,优化组织结构体系,对科研机构从顶层进行整合、重组、再定位,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能任务和科研方向,系统规划,加大投入;(5)充分贯彻―军民融合‖的战略,在科研单位之间、科研任务申请和承担,以及科研资源共享领域,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以研究任务和方向牵引,形成成系统、成片区、成气候的科研体系,促进军地研发力量的融合协作,培养创新型、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方阵;(6)优化现有科研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有效的监督制度,灵活的用人机制,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对有潜质的研究领域进行持续性投入;(7)在现有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基础上,健全科研大设施,形成科学合理的大设施共享机制,构建人-机-环综合实验虚拟系统、我军虚拟军人生理数据库系统,以及覆盖全军的、动态军人体能和健康监测系统和军人作业能力综合数据库系统。
侯俊峰[6](2017)在《伊春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风险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黑龙江省伊春林区的森林火灾为研究对象,通过来自于中国气象数据共享网以及伊春气象观测点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伊春林区50多年来森林火灾发生时间、过火面积、气候因子、起火原因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对伊春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伊春林区50多年来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41次;在年度分布上,伊春林区的森林火灾70年代发生森林火灾最多,在1961~1967年、1972~1978年、1980~1987年处于高发阶段,1987年以后开始减少,到90年代末期降到最低值。2000年以后火灾略有回升,2010年以后,发生森林火灾很少。(2)伊春地区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森林火灾多发生在5℃以上的温度,气温在10℃~1 5℃的时候是火灾发生概率最高的时刻,30℃以上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降低。(3)森林火灾发生的空间分布上,伊春林区森林火灾多发生在乌伊岭局、友好局、嘉荫县几个地区,火灾发生次数主要在北部地区,火灾受灾面积也与发生次数大体相当。其中,重特大森林火灾主要集中在乌伊岭局、汤旺河局和嘉荫县。(4)伊春林区更多的森林火灾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通过起火原因分析可以得出,人为火占森林火灾的87%。加强火源管理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中之重。(5)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伊春林区各区局的森林火灾进行风险评估可以看出,伊春林区北部地区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区,需要引起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6)根据伊春林区各区局逐月气象指数、风险指数、密度指数和火灾受灾率可以看出,伊春林区每年的3~6月、10~11月为火险高发期。(7)伊春林区火灾风险评估维持在中低水平,由此可见,近30年来伊春林区的防火工作取得一定成绩。
贾珍珍[7](2016)在《信息战的哲学视界》文中提出人类科学技术恶用的历史,乃是战争形态不断推陈出新的历史。可以说,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便是确立了信息科学以及信息技术以龙头地位,从而掀起了全球性的信息化浪潮,改写了材料或者能源主导社会的时代篇章。这一事件对军事领域的影响,就是引发了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改弦更张,让一个全新的概念——信息战响彻世界上空,也使我军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军事领域所发生的一切,从来就没有逃离过哲人的眼光。面对信息战的到来,当今世界不管富国还是穷国,大国还是小国,强国还是弱国,其军队建设都有一个共同的走向,即致力于实现信息化。为什么信息战会成为未来世界的基本作战样式?信息战的物质基础、科学内涵、领域分布到底是什么?打赢信息战究竟需要怎样的技术和智力支持?从哲学的角度考察信息战的源与流、矢与的、本与末等等诸种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认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正确应对未来军事革命与挑战,将不无重要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世界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的密切关系为宏阔背景,以中国特色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为借鉴,以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哲学专业领域的长期成果积累为基础,运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分析方法,运用系统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注重军事社会历史事实,注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着眼应对军事斗争准备的未来机遇与挑战,就信息战的物质基础、战争本质、领域分布、装备创新、智力支持、艺术空间诸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考察分析,力争在哲学的俯瞰下,将一个全景透视的信息战展示在世人面前。简言之,本文旨在回答两大问题:第一,信息战是什么?文章回顾了人类战争中武器装备从材料对抗、能量对抗到信息对抗的漫长历史,根据香农信息论的本源意义和科学界的普遍理解,对物理信息、生理信息和心理信息作了基本的逻辑区分,相应地界定了物理信息战、生理信息战和心理信息战的大体范围及其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尽管在过去的30年来,有很多人围绕着信息战的特点、规律、战法展开过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却没有较为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谓的信息战,并非他们津津乐道的那般模样,而对于信息战的理解,应当有更宽广、更宏阔的视野。第二,如何打赢信息战?文章以战斗力构成三要素为依据,围绕装备研发,分析比较了理论延展的装备创新、适应需求的装备创新和创造需求的装备创新三类装备创新模式的利弊优劣,进而提出了跨越式发展和非对称发展两条在技术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基本思路;围绕人才队伍建设,考察了体能、技能、智能因素在武器装备发展不同阶段所占据的地位,分析了个体智慧正在让位于集体智慧的时代大潮,进而论证了现代智库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围绕作战方式创新,探讨了信息技术发展与战争艺术空间拓展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战争艺术空间压缩与扩张的辩证法,指出了未来战争艺术空间全维拓展对人类提出的更高要求。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孙子就指出,“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后来的中国兵家则将此思想概括为“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则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由此看来,物理信息战只是初步的、基础的,当然也是必要的。从物理信息战控制能量的精准杀伤出发,经过生理信息战针对不同个体的选择杀伤,最后达致心理信息战对不同思想观念意识的围剿,进而实现对人的思想控制——那才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最终走向,也是人类战争的最高境界。
黄毓森[8](2016)在《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文中指出当化学能的战场释放接近极限,电磁能的未来军事应用必将更加令人瞩目。相较于传统身管火炮,脱胎于能量革命的电磁轨道炮,具有诸多性能优势,蕴含着巨大的战争潜能。在军事技术革命愈发深入的今天,从能量革命的角度对以电磁轨道炮为代表的电磁能武器的内在发展机理进行史学、哲学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方法,探讨电磁轨道炮相较于传统身管火炮的技术优势、技术瓶颈、战争潜能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路。论文以大纵深的历史视角,通过全面分析相伴人类战争实践数千年的重要工具——兵器的发展历史,以能量革命为切入点,从炮弹革命、膛线革命、撞针革命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电磁轨道炮与传统身管火炮最根本、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能量来源的变革,从化学能到电磁能,发展起来的不仅是一种新型武器装备,更是开启了一扇从化学能武器到电磁能武器的变革大门。紧随能量革命的是炮弹革命、膛线革命、撞针革命三项技术上的重大革命——电磁轨道炮要从实验室走向战场,这三个方面的技术革命是必不可少的。在对这四个方面革命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基本遵循“电磁轨道炮的革命之处——革命带来的新优势——存在的技术瓶颈”的论述思路。本文最后着眼未来战争,以电磁轨道炮为观察视角,对下一代的战争进行了展望,剖析电磁轨道炮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与定位,以及对现有军事理论、军事体制编制的变革等,进而对电磁轨道炮的未来发展形成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认知与把握。通过对电磁轨道炮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了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进路建议,为我国实现军事技术的“弯道超车”,走好中国特色精兵强军之路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
姜立军[9](2016)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集成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大历史性课题,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我军建设的总目标。中央军委[2011]4号文件中提出按照“集中部署、集成建设、集约保障、科学管理”的思路,加快建设现代营房,提高综合保障能力,促进正规化建设。基于此背景,现代化营区建设将面临一场全新改革。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营区集成化建设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现代化营区建设的理念,深入探讨现代化营区建设,形成新理论体系。从规划、设计、配套、安全、信息、生态等多方面研究现代化营区发展方向,这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国防建设大局、推动和促进军队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归纳总结我军前三代营区的建造背景、特色和不足,阐述了建设现代化营区的必然性并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进行了论证;(2)系统研究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新军事变革给营区带来的重大转变,对现代化营区建设的正规化、体系化、特色化进行了分析,构建出适应信息化条件的我军现代化营区的理论框架;(3)在深入研究现代化营区规模和功能等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大营区”概念,阐释了大营区规划、实施方略和内容控制,分析研究了大营区规划的目标和策略,确定了我军大营区建设的性质和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了营区建设的理论体系;(4)从营区功能、可持续性、技术体系、后勤保障为切入点阐述了营区建设集成化,实现了营区功能集中、生态优化,设施设备集成共享,为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营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5)以信息化和军营集成化建设为依据,结合某营区的建设实践,在分析我军营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化营区建设应遵循正规化、系统化、特色化,并具有地方性和时代性特色。论文的创新点:一是创建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集成化建设的基本理论体系;二是提出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手段;三是提出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建设功能要素的整合原则。
王凯[10](2015)在《瀚海》文中指出引子"几亿年前,这是一片海。几千万年前是原始森林。到了几百万年前,它成了沙漠。你们知道一个地方为啥会变成沙漠不?"钟军把脸贴在车窗上自问自答,"因为干旱,还有风。""没准以前还有恐龙呢,始祖鸟什么的,嘎嘎叫着飞,从天上掉下一个
二、激光雷达探测野战电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雷达探测野战电线(论文提纲范文)
(1)飞机战伤抢修评估与设计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战伤抢修技术体系发展现状 |
2 战伤抢修评估方法 |
2.1 飞机目标毁伤评估 |
2.1.1 战伤抢修预评估 |
2.1.2 现场评估 |
2.2 战伤抢修性效能评估 |
3 战伤抢修设计理论与方法 |
3.1 战伤抢修设计准则 |
3.1.1 固有抢修性设计准则 |
1)战伤评估类设计准则 |
2)战伤修复类设计准则 |
3.1.2 外部抢修性设计准则 |
3.2 战伤抢修设计原则 |
3.3 战伤抢修设计评价方法 |
4 战伤抢修维修与保障 |
4.1 战伤抢修过程 |
4.2 抢修训练相关技术 |
4.3 战场快速维修技术 |
4.4 战伤抢修保障 |
5 战伤抢修研究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6 结论 |
(2)2019年国外地面无人自主系统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加速推进军用地面无人自主系统发展 |
1.1 通过系统化布局手段快速推进地面无人自主系统发展 |
1.2 美英继续加强军用地面无人系统重点型号和项目的研制、部署与升级改造工作 |
2 后勤支援型、武装型自主无人车成为地面无人自主系统装备发展重点 |
2.1 自主无人车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
2.2 多款后勤支援无人车即将正式列装部队 |
2.3 武装型地面无人自主系统发展受到高度追捧 |
3 技术进步推动地面无人自主系统快速发展 |
3.1 以色列完成车用锂离子电池全地形外场试验 |
3.2美国将组网技术用于陆军机器人 |
3.3新兴自主驾驶技术取得突破 |
4结束语 |
(3)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中国工业遗产 |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综述 |
1.3.2 国内综述 |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
1.7.1 研究创新之处 |
1.7.2 研究未尽事宜 |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
2.1 体系结构总述 |
2.1.1 体系建立依据 |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
2.2.1 信息采集标准 |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
2.3.1 信息采集标准 |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
2.4.1 信息采集标准 |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3 信息模型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
3.1.1 信息采集标准 |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学术成果 |
鸣谢 |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
(1)封面 |
(2)基本信息 |
(3)生产工业流程 |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
(5)重要设备遗产 |
(6)测绘图 |
(7)照片 |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
(4)基于激光点云的复杂三维场景多态目标语义分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统计分析的分割方法 |
1.2.2 基于投影图像的分割方法 |
1.2.3 其他传统的分割方法 |
1.2.4 基于二维图像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 |
1.2.5 基于三维点云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 |
1.3 研究目标 |
1.3.1 点云空间关系的建立 |
1.3.2 建筑物平面分割 |
1.3.3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态目标语义分割方法 |
1.4 内容安排 |
第2章 激光点云应用场景与深度学习概述 |
2.1 激光点云应用场景 |
2.1.1 室内场景点云 |
2.1.2 室外场景点云 |
2.1.3 不同场景点云对比 |
2.2 深度学习技术概述 |
2.2.1 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 |
2.2.2 深度学习多态目标语义分割基准数据集 |
2.2.3 深度学习的应用 |
2.2.4 深度学习与激光点云的结合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LiDAR点云混合索引Kd-OcTree的构建 |
3.1 两级混合索引结构的确定 |
3.1.1 全局KD树索引 |
3.1.2 局部八叉树索引 |
3.2 Kd-OcTree两级混合索引的构建 |
3.2.1 Kd-OcTree混合索引的逻辑结构 |
3.2.2 Kd-OcTree混合索引的数据结构 |
3.2.3 Kd-OcTree混合索引的构造算法 |
3.3 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
3.3.1 测试数据 |
3.3.2 构造索引速度测试 |
3.3.3 邻域搜索速度测试 |
3.3.4 索引结构对三维目标感知效果的影响 |
3.3.5 阈值敏感度测试 |
3.3.6 不同索引结构CPU、内存消耗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物平面精细特征自动分割算法 |
4.1 建筑物平面分割 |
4.2 算法描述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初始平面分割 |
4.2.3 平面分割效果优化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测试数据 |
4.3.2 阈值敏感度分析 |
4.3.3 算法对比分析 |
4.3.4 建筑物平面精细特征分割结果可视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深度学习和二维图像的多态目标语义分割 |
5.1 基于二维图像的多态目标语义分割 |
5.1.1 点云描述子 |
5.1.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
5.1.3 二维图像与三维点云之间的映射关系 |
5.1.4 精细特征提取方法 |
5.2 研究方法 |
5.2.1 DVLSHR模型构建 |
5.2.2 二维图像到三维点云的映射 |
5.2.3 三维建筑点云的精细分割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数据集 |
5.3.2 评价标准 |
5.3.3 DVLSHR模型训练 |
5.3.4 多态目标初步语义分割结果 |
5.3.5 映射结果可视化 |
5.3.6 基于三维点云的建筑物精细特征分割 |
5.3.7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深度学习和三维点云的多态目标语义分割 |
6.1 基于三维点云的多态目标语义分割 |
6.1.1 三维点云语义数据集 |
6.1.2 基于点云的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
6.2 研究方法 |
6.2.1 点云特征描述子 |
6.2.2 三维深度卷积网络结构 |
6.2.3 输入点集的顺序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实验环境 |
6.3.2 评价指标 |
6.3.3 网络体系结构验证 |
6.3.4 多态目标语义分割结果可视化 |
6.3.5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军事作业医学关键问题与美军发展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一)打赢未来战争亟需解决新的军事作业医学问题 |
(二)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尚不能满足向“能力医学”拓展的需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军事作业医学基本理论研究 |
一、概念与内涵 |
(一)国内对军事作业医学阐述 |
(二)国外对军事作业医学的阐述 |
(三)内涵与功能界定 |
(四)军事作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二、军事作业医学主要研究范畴与方法手段 |
(一)军事作业环境危害因素评估研究 |
(二)健康和效能危害评估与预测研究 |
(三)军事作业医学措施研究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历程与演化规律 |
一、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一战到二战前,1914 年-1938 年) |
(二)快速发展阶段(二战到现代局部战争前(1939-1949 年)) |
(三)全面发展阶段(现代局部战争至今(1950 年-)) |
二、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影响因素与演化规律 |
(一)战争地域性和武器装备发展决定军事作业环境范畴 |
(二)战争形态变化使人效能提升凸显为军事作业医学优势领域 |
(三)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是推动军事作业医学进步的直接动力 |
三、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军事作业医学领域存在科学难题 |
(二)伦理学问题限制军事作业医学发展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情况研究 |
一、发展背景 |
(一)面临复杂国际形势的迫切需求 |
(二)实现未来发展愿景的战略需求 |
(三)信息化战争形态对人效能的需求 |
(四)面临预算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需求 |
二、科研重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
(一)自然作业环境生理建模和监测研究 |
(二)特殊人工作业环境生理学研究 |
(三)人体生理预测与仿真数据库构建研究 |
(四)人效能优化研究 |
(五)未来发展方向 |
三、主要做法与启示 |
(一)顶层设计重点部署,科研规划系统全面 |
(二)组织机构按需设立,科研制度严谨灵活 |
(三)科研机构定位明确,科研布局科学系统 |
(四)科研体系军民融合,相关机构合作密切 |
(五)科研机制运行科学,科研力量经费充足 |
(六)科研设施先进可靠,科研数据完善有效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现实需求 |
(一)我国军事战略部署向多维环境拓展 |
(二)战争形态变化迫切需要开展人效能优化研究 |
(三)新型武器操作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
二、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 |
(一)多维极端环境将带来的健康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
(二)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医学问题亟需突破 |
(三)社会科技发展为人效能优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
(四)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领域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三、对策建议 |
(一)论证学科范畴,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体系 |
(二)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全面系统的科研规划 |
(三)开展技术评估,确定科研重点发展方向 |
(四)建立组织机构,明确科研机构使命任务 |
(五)加强军民融合,形成合作密切的科研体系 |
(六)优化科研机制,加大科研力量经费投入 |
(七)健全科研大设施,构建共享综合数据库系统 |
四、小结 |
第五部分 讨论与结论 |
一、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伊春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对森林火灾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森林火灾风险评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地理环境 |
2.2 气候条件 |
2.3 森林资源 |
2.4 社会经济状况 |
2.5 林火发生情况 |
2.6 森林防火期 |
3 研究方法 |
3.1 资料来源 |
3.1.1 查阅文献与分析资料的方法 |
3.1.2 上网及文献检索 |
3.1.3 实地调查的方法 |
3.2 数据统计及处理方法 |
3.2.1 森林火灾相关因子的来源及计算方法 |
3.2.2 数据统计的表格和图形的制作方法 |
3.3 分析方法 |
3.3.1 森林火灾密度的计算 |
3.3.2 平均年森林火灾受害率的计算 |
3.3.3 森林火源指数的构建方法 |
3.3.4 各区局森林火灾风险指数及评估等级 |
3.3.5 各区局逐月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
3.3.5.1 月气象指数计算 |
3.3.5.2 各区局森林火灾风险指数计算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伊春林区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 |
4.1.1 森林火灾次数的时间分布 |
4.1.2 森林火灾面积的时间分布 |
4.1.3 森林火灾的空间分布 |
4.2 伊春林区森林火灾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影响分析 |
4.2.1 气温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 |
4.2.2 相对湿度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 |
4.2.3 风速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 |
4.2.4 降水量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影响 |
4.3 伊春林区森林火源的分布与管理 |
4.3.1 伊春林区森林火源的种类 |
4.3.2 伊春林区森林火源的时间(季节)分布 |
4.3.3 伊春林区森林火源的空间分布 |
4.3.4 伊春林区森林火源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
4.4 伊春林区各区(局)森林火灾比较及风险分析 |
4.4.1 各区(局)的森林火灾密度及等级 |
4.4.2 各区局的森林受害率及等级 |
4.4.3 各区局森林火源种类排序及森林火源指数 |
4.4.3.1 各区局森林火源种类排序 |
4.4.3.2 森林火源指数及等级 |
4.4.4 各区(局)森林火灾风险指数及等级 |
4.4.5 各区局逐月森林火灾风险评估 |
4.4.5.1 各区局逐月森林火灾密度 |
4.4.5.2 各区局逐月森林火灾受灾率 |
4.4.5.3 伊春市逐月气象指数 |
4.4.5.4 各区局逐月森林火灾风险指数及等级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森林防火的调查问卷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7)信息战的哲学视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信息战的物质基础 |
2.1 人类社会的存在 |
2.1.1 物质存在 |
2.1.2 能量存在 |
2.1.3 信息存在 |
2.2 信息体系的演进 |
2.2.1 系统、体系与体系作战 |
2.2.2 古代人力信息体系 |
2.2.3 近代电讯信息体系 |
2.2.4 当代计算机信息体系 |
2.3 武器装备的对抗 |
2.3.1 材料对抗 |
2.3.2 能量对抗 |
2.3.3 信息对抗 |
第三章 信息战的战争本质 |
3.1 信息战的政治目的 |
3.1.1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
3.1.2 霸权主义的现实表现 |
3.1.3 规制霸权主义的载体 |
3.2 信息战的暴力内涵 |
3.2.1 战争存在的暴力基础 |
3.2.2 物理信息战的暴力表现 |
3.2.3 信息战中暴力表现的新面貌 |
3.3 信息战的实力支撑 |
3.3.1 战争力量的内涵 |
3.3.2 战争实力的分类 |
3.3.3 信息战的实力特点 |
3.4 信息战的博弈特性 |
3.4.1 战争博弈的组织性 |
3.4.2 战争博弈的对抗性 |
3.4.3 战争博弈的破坏性 |
第四章 信息战的领域分布 |
4.1 物理信息战领域 |
4.1.1 物理信息战的内涵 |
4.1.2 物理信息战的发展 |
4.1.3 物理信息战的影响 |
4.2 生理信息战领域 |
4.2.1 生理信息战的内涵 |
4.2.2 生理信息战的发展 |
4.2.3 生理信息战的影响 |
4.3 心理信息战领域 |
4.3.1 心理信息战的内涵 |
4.3.2 心理信息战的发展 |
4.3.3 心理信息战的影响 |
第五章 信息战的装备创新 |
5.1 装备创新的时代内涵 |
5.1.1 创新的含义 |
5.1.2 装备创新的含义 |
5.1.3 需求与装备创新的关系 |
5.2 装备创新的发展模式 |
5.2.1 理论延展的装备创新 |
5.2.2 适应需求的装备创新 |
5.2.3 创造需求的装备创新 |
5.3 装备创新的弯道超车 |
5.3.1 装备创新的瓶颈 |
5.3.2 装备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
5.3.3 装备创新的非对称发展 |
第六章 信息战的智力支持 |
6.1 从体能较量到智能较量 |
6.1.1 体能较量 |
6.1.2 技能较量 |
6.1.3 智能较量 |
6.2 从个体智慧到群体智慧 |
6.2.1 我国古代幕僚:个体智慧 |
6.2.2 德国总参谋部:集体智慧 |
6.2.3 现代智库:专业智慧 |
6.3 军队人才发展的建设方略 |
6.3.1 智力基础:科技素质 |
6.3.2 智力依托:工程机制 |
6.3.3 智力表现:技战融合 |
第七章 信息战的艺术空间 |
7.1 古代战法变换塑造的单一维度 |
7.1.1 战争艺术的基本内涵 |
7.1.2 战法变换的历史选择 |
7.1.3 战法变换的艺术表现 |
7.2 近代装备革新带来的大幅拓展 |
7.2.1 装备革新的社会基础 |
7.2.2 装备革新的战争实践 |
7.2.3 装备革新的艺术表现 |
7.3 现代智能较量创造的广袤空间 |
7.3.1 现代战争的信息迷雾 |
7.3.2 智能较量的复杂环境 |
7.3.3 智能较量的艺术表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科技革命年表 |
附录 B 美军未来信息作战环境描绘 |
(8)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电磁轨道炮研发历史的研究 |
1.2.2 关于电磁轨道炮技术前沿的研究 |
1.2.3 关于电磁轨道炮未来进路的研究 |
1.3 体系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独创点 |
第二章 能量革命 |
2.1 从化学能到电磁能 |
2.2 电磁能的新进步 |
2.2.1 响应时间更短 |
2.2.2 突防能力更强 |
2.2.3 打击范围更广 |
2.3 电源系统的技术瓶颈 |
2.3.1 高功率发电技术 |
2.3.2 电源小型化技术 |
第三章 炮弹革命 |
3.1 从高爆弹到动能弹 |
3.2 动能弹的新亮点 |
3.2.1 杀伤能力更强 |
3.2.2 附带损伤更少 |
3.2.3 战勤负担更轻 |
3.3 射弹系统的技术瓶颈 |
3.3.1 制导系统环境适应技术 |
3.3.2 射弹系统整体契合技术 |
第四章 膛线革命 |
4.1 从线膛炮到开膛炮 |
4.2 开膛炮的新优势 |
4.2.1 发射武器更多样 |
4.2.2 弹药变换更灵活 |
4.2.3 升级空间更广阔 |
4.3 导轨系统的技术瓶颈 |
4.3.1 抗烧蚀技术 |
4.3.2 抗刮削技术 |
第五章 撞针革命 |
5.1 从撞针式到电钮式 |
5.2 电钮式的新特点 |
5.2.1 衔接智能控制平台 |
5.2.2 实现能量精确调控 |
5.2.3 遂行多元作战任务 |
5.3 控制系统的技术瓶颈 |
5.3.1 能量控制技术 |
5.3.2 高速连射技术 |
第六章 电磁轨道炮与未来战争 |
6.1 变革海战攻防模式 |
6.1.1 遂行水面反舰任务 |
6.1.2 支援两栖登陆作战 |
6.1.3 强化舰艇末端防御 |
6.2 构建空防立体盾牌 |
6.2.1 打击临近空间目标 |
6.2.2 担负战略反导任务 |
6.2.3 升级战机格斗兵器 |
6.3 强化陆军突击能力 |
6.3.1 变革岸防部署战略 |
6.3.2 拓展炮兵火力半径 |
6.3.3 提升战车破甲能力 |
第七章 关于我国电磁轨道炮发展进路的思考 |
7.1 警惕被动锁定 |
7.2 基于利基战略的电磁轨道炮发展进路 |
7.3 慎防“星”装备成新鸡肋 |
7.3.1 符合国力实际 |
7.3.2 符合战场实际 |
7.3.3 符合部队实际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电磁轨道炮发展大事年表 |
(9)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集成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4.1 相关概念解析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1.4.4 论文创新点 |
1.4.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军营区建设的历史演进 |
2.1 我军三代营房的发展沿革 |
2.1.1 简易式的一代营房 |
2.1.2 山、散、洞式二代营房 |
2.1.3 制式化的三代营房 |
2.2 我军三代营房的发展制约 |
2.2.1 营区规划建设体系非组织性 |
2.2.2 功能分配不合理 |
2.2.3 基础设施陈旧 |
2.2.4 军营特色建设缺失 |
2.3 我军新时期营区建设的指向性 |
2.3.1 新营区建设的宏观指向 |
2.3.2 新营区建设的中观指向 |
2.3.3 新营区建设微观指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军现代化营区建设的理论建构 |
3.1 现代化营区建设的正规化 |
3.1.1 正规化的背景 |
3.1.2 正规化的目标 |
3.1.3 正规化的途径 |
3.2 现代化营区建设的体系化 |
3.2.1 探索理论 |
3.2.2 整体规划 |
3.2.3 统筹建设 |
3.3 现代化营区建设的特色化 |
3.3.1 集中指挥的机关式营区 |
3.3.2 平战结合的部队式营区 |
3.3.3 信息保障的基地式营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军现代化营区规划的系统化 |
4.1 大营区规划体系地提出 |
4.1.1 大营区规划的释义 |
4.1.2 大营区规划的原则 |
4.1.3 大营区规划的特色 |
4.2 大营区规划的实施方略 |
4.2.1 适宜性规划 |
4.2.2 以人为本的规划 |
4.2.3 前瞻性规划 |
4.3 大营区规划的内容控制 |
4.3.1 营区的规划结构布局 |
4.3.2 营区功能的分区组织 |
4.3.3 营区的构成关系协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军现代化营区建设的集成化 |
5.1 营区功能的集成化 |
5.1.1 营区整体功能的集成 |
5.1.2 营区建筑功能的集成 |
5.1.3 营区训练功能的集成 |
5.2 营区可持续的集成化 |
5.2.1 生态军营——建设低碳环保新营房 |
5.2.2 文化军营——培养官兵的“飒爽气魄” |
5.2.3 宜人军营——营造宜人舒适的营区空间 |
5.3 营区技术体系的集成化 |
5.3.1 营区指挥系统网络化 |
5.3.2 营区检测系统智能化 |
5.4 营区后勤保障的集成化 |
5.4.1 营区后勤的生活保障 |
5.4.2 营区后勤的应急保障 |
5.4.3 营区后勤的社会保障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某营区集成化建设实践 |
6.1 建设理念 |
6.1.1 体现“三集原则” |
6.1.2 突出“军事中心” |
6.1.3 体现“以人为本” |
6.2 构建合理分区 |
6.2.1 综合办公区 |
6.2.2 公寓生活区 |
6.2.3 文体场馆区 |
6.2.4 技术保障区 |
6.2.5 军事训练区 |
6.2.6 生活服务区 |
6.3 综合技术保障 |
6.3.1 集约式军营管网 |
6.3.2 生态式军营技术 |
6.3.3 信息化后勤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瀚海(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第一章时光之炉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二章乌鸦掠过发射架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三章空箱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四章残骸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第五章此页无正文 |
1 |
2 |
3 |
4 |
5 |
6 |
7 |
尾声 |
四、激光雷达探测野战电线(论文参考文献)
- [1]飞机战伤抢修评估与设计方法综述[J]. 祖光然,裴扬,侯鹏. 航空学报, 2020(06)
- [2]2019年国外地面无人自主系统发展综述[J]. 孙毅,宋乐,王桂芝. 飞航导弹, 2020(01)
- [3]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4]基于激光点云的复杂三维场景多态目标语义分割技术研究[D]. 张蕊.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8(12)
- [5]军事作业医学关键问题与美军发展借鉴研究[D]. 李长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7(12)
- [6]伊春林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风险评估研究[D]. 侯俊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信息战的哲学视界[D]. 贾珍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8]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D]. 黄毓森.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9]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军营区集成化建设研究[D]. 姜立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10]瀚海[J]. 王凯. 当代,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