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生行善要突出政治

教学生行善要突出政治

一、教学生做好事要突出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傅金兰[1](2016)在《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 ——对一所小学少先队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各个国家进行政治教育的方法各异,但都会致力于培养其所需要的接班人这一目标。学校也因此成为对儿童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中国,每个儿童都要被赋予一种政治身份——少先队员,他们在学校里需要被引导和训练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因此占据了儿童的大部分生活。少先队教育通过“队—团—党”这样一个组织衔接,在儿童的日常学习生活植入正规的组织活动进行政治价值和信念的熏染,使儿童由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所需要的政治人。这种以政治认知和情感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少先队教育,深刻地反映了国家已经广泛地介入到儿童的生活世界。论文把少先队置于一个我们不能熟视无睹的“有血有肉”的学校空间里,选取一所小学,对儿童在这一阶段政治身份的赋予过程进行深度描述,描述儿童对学校政治教育的冲突与妥协,纠结与困惑,并对他们在这一生活场域中的“心路历程”进行德育学层面的剖析,以揭示儿童的政治生活实况。全文分为七个部分。论文以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为主要线索,以儿童政治身份的发生过程为主要内容进行深描。论文从儿童政治身份的准入标准入手,展现入队标准对儿童心态和行为的影响。队前教育是要让所有成员都接受和消化入队的标准、方法、价值和角色,这是儿童社会化的开始,也是学校对儿童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始。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学校利用各种少先队仪式对儿童进行政治启蒙与道德教育,这些政治仪式教育让儿童的生活平添了更多的政治色彩。重大政治生活事件在少先队组织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少先队代表大会、纪念仪式活动、“手拉手”活动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正式开启了儿童政治生活的大门。但现实中儿童在参与这些重大事件的过程中却显示出一种被动与无奈。学校中的惯习化检查活动使儿童的生活充满了被动与勉强,这些政治色彩涂抹了儿童的大部分学习和玩耍的时间与空间,使学校生活也增加了更多的规范性与严肃性。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目标直指政治接班人的培养,这一培养过程必然会产生各种竞争性活动,这些活动也几乎主宰了大多数儿童的学校生活。学生群体本身被受到竞争鼓励的评分制度分割成了许多可以控制的小单元。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也成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学校的这种培养机制导致了儿童政治身份分层的显性化——他们开始进入一个充满身份符号的世界。学校通过竞争的方式赋予队员身份差别的合理性。儿童被类别化为“一道杠”、“两道杠”、“三道杠”以及“无杠”的学生。学校试图通过少先队干部群体与榜样群体来实现对普通学生的管理,通过角色期待来规约儿童成长的“正确”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告知了儿童在他的行为方式中他所应当遵守的规则及应担负的“责任”。儿童则致力于对教育者所提出要求的服从或内化,以达到教育者的角色期待目标。纵观儿童被赋予政治身份的过程,学校所进行的政治身份教育符合了社会的政治需要,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儿童干部群体参加各种队组织活动逐渐培养起组织能力与政治活动能力,养成参与意识,这对儿童的道德养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总体上,尽管儿童会参与各种活动以展示自己,但他们对自身政治身份的赋予是“无法选择”的。从访谈和调查的结果来看,儿童对无论是作为“单数的我”还是作为“复数的我”,他们对自己的身份终究是处于迷茫的状态。而且不适当的儿童政治身份教育会造成一定的道德损失、儿童政治身份认同的脆弱以及儿童生活的官僚化与利益化等消极影响。因此学校政治教育不能为了把社会体系所确定的政治思想、观念、意识、行为方式等传授给儿童而仅被作为一种教育训练过程进行。学校政治教育也不能仅止于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者角色安排。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和建构权利,他会对他所经历的外在事件做出自己的诠释和理解,他会通过自身的价值判断做出认同或拒斥的选择。学校也应有选择地过滤儿童的经验,即在进行政治教育时应考虑儿童成长的特点,应促成有利于儿童道德生活的空间。

郭沅鑫[2](2012)在《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调解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和拼搏。因此,无论是从新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巩固党在新疆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现实出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论文着眼于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回顾了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通过分析和研究,试图回答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观念意识、领导方式、组织设置等,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和历史考察,主要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新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程,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现实研究,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并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第一部分中,绪论从基本概念入手,简要叙述目前学术界对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公共组织建设等理论,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还特别阐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既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有所了解,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建设为当前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中,第三章总体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新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农牧区、城市社区、高校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要性、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结束语部分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罗正鹏[3](2015)在《当前中国教育危机探究 ——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文中认为危机是客观存在的,危机的爆发总是给人们带来损失,甚至导致灾难。然而,危机也蕴含着发展的可能,只要妥善应对,也可以变危机为生机。所以,要重视危机的研究。研究危机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危机,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危机。也就是要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危机意识,产生适度的危机感,增强对危机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从而提高人们防范和化解危机的能力。加强对教育危机的研究,也可以为防范和化解教育危机探寻新的途径与方法,使教育变得安全有序和充满生机活力,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注入正能量。本研究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着眼于人的全面自由和健康优雅发展,以主体教育思想、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和诺丁斯的关怀思想等基本理念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研究法、哲学解释学等方法,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危机现象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其原因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在应对化解方面作了深入的思考。本研究认为,我国当前存在这样一种教育危机:由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和人的主体性弱化,造成个体层面的人的异化突显、分离加剧和素质不如人意,以及社会层面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平等的两极分化和不适应社会要求。如果这些情况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和改善,会使人口素质不断下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将会严重威胁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种危机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从观念层面来看,主要是对人的误解和忽视、对教育的误读误解,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从制度层面来看,主要是学校制度、考评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不合理;从实践层面看,主要是大一统思想的误用、人生安排的不合理、教育者素质的制约等。虽然这种教危机的表现很多,原因也很复杂,但其化解还是可能的,我们也有化解危机的良好条件。因为,几十年来,人们思想不断解放,我国国力稳步增强、政治日益开明。比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权入宪的新现实、新教育思想的实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科技进步的推动,经济发展的保障,教育深化改革的条件更加成熟。通过对我国当前教育危机的深入研究,本文从观念转化更新、制度改革完善、实践落实保障几个方面对教育危机的化解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相信能够对我国教育危机的化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期待着更多的人关心教育实践、关注危机研究,也期待着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能够注重高位入手、顶层设计,追求对人的终极关怀,强调切合实际,确保基础支撑,从而创造美好人间,并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生活、度过美丽人生,进而实现人的美好存在。

颜桂花[4](2015)在《高校德育人本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德育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互、心灵沟通的生命运化过程,是使人向善并善于善的教育,它更直接关注人及人的发展。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着地位和作用被日益凸显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的矛盾,认识的偏差和实践操作的欠科学加剧了这一现状。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明确高校德育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又需要在其指引下的科学实践。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和学习思考,基于目的善和手段善的统一,从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对高校人本德育的理论基础、内容构建、方法途径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这一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既有的德育理论体系,为高校德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照。本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教育人学思想、高等教育哲学思想、道德与人的本体性关联的分析和借鉴,从核心理念、实践理念、目标理念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建构,明确提出高校人本德育是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价值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建构的实践观,旨在培养具有积极道德自我的现代公民的德育。紧扣人本德育主题,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第二,运用实证和“在场”的方法,从人本的视角探讨“实然”与“应然”两者的融合或背离。重点分析学校工作中存在的妨碍学生道德成长的问题和现象,为寻求解决路径提供现实依据。第三,从我国高校德育内容演变的轨迹、学生品德发展状况、时代特征与高校使命中寻找价值内容构建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从国外德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优秀伦理道德思想中寻求思想借鉴与道德智慧,构建以责任、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以“君子人格”、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为“上扬性”内容的多维性高校人本德育内容。第四,在理论和内容构建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实践的探索。阐述了德育实践过程中交往对话是基础、情理交融是重点、整体把握是关键的基本理念;对语言说服、榜样示范、奖惩强化等德育基本方法从心理学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艺术教育、经典导读、主题教育活动三种基本实践形式的以美辅德、以文养德、以行促德的作用进行了考究;对课程育人、师德育人、管理育人等人本德育实践途径的综合运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说。

易春秋[5](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周继成[6](1966)在《教学生做好事要突出政治》文中研究说明 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了学习王杰的活动,好人好事不断出现。但是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学生做好事是为了表扬。受到表扬的人就高兴做好事,被有受到表扬的人就不高兴做好事;教师表扬过的事就做,教师波表扬过的事就不做。有的学生在扫地时要向周围看看,看老师是不是看见他在做好事。因为受表扬的面总是有限的,有

高春梅[7](2012)在《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发展和逐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魅力的本民族文化,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也是这个民族得以世代生存、发展的根本。但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那些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面对各种文化交流的频繁与强势文化的先进性特点,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诸多的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对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来说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达斡尔族是北方的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达斡尔族因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在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只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这种方式加速了达斡尔族文化的失传、消失和断裂,无论是语言、宗教、艺术、体育、服饰还是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传统文化,都已经逐渐淡出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甚至于有的已经完全消失,出现了根的断裂。而民族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没有足够重视民族学校的这一功能的发挥,使得民族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弱化,通过对一所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的五位教师和两位学生的达斡尔族文化的体认研究,了解在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人面对本民族文化的断裂与传承的现状的内心感受、态度、情感、认识的主观体验。运用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和解释人类学的“深描”方法,理解、解释和描述达斡尔族文化对达斡尔族人的生命成长的影响过程。本论文以研究者的工作单位,黑龙江省Q市(化名)卜奎民族中学(化名)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作为个案,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田野观察、日记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访谈原汁原味的细节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因为我们知道观念和情感的形成不是平生生成的,而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描述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文化体认主要是以深层次的文化背景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与解释。在对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主体认知、民族情感体验及民族文化传承的分析基础上,对他们的民族认同,民族身份认知和对本民族语言、宗教、艺术、体育等文化方面的态度进行人类学解释。洞察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自觉发展状态的困境,了解达斡尔族教师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趋向,寻求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与路径。在研究访谈的基础上,引用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教育视角,以民族学校传承场域的实践操作为研究基础,为民族学校传承达斡尔族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和新思路。从达斡尔族主体文化认识的特点分析达斡尔族文化传承之根本是本民族主体的文化自觉,即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是达斡尔族本族内传承为重点,并要得到国家意志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对其达斡尔族文化的断裂现象做以真实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的图景记实,以期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现象的启示。

宁凯[8](2018)在《新时代大学的文化自信教育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个行业的后备力量,其文化自信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问题、增进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提高大学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论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实验法开展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教育、以文化人等相关文献,充分借鉴和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精华,并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第二章理论基础,介绍和提炼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断、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论文的策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中华文化的优秀品格与当代价值,总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品格,及其对大学生开展文化自信教育中的现实价值,为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调研,编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问卷》共13题,包括6个单选题和7个多选题,用于对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以及大学生对文化自信教育的态度进行调查。调查共收集来自于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学院等五所大学的有效作答被试4803人。调研结果对发现问题、查找成因、制定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五章新时代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文化迷茫、价值迷失、制度缺失、创新乏力、形式主义等五个问题。第六章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归纳为近代历史文化思潮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大学自身存在的短板等几个方面。第七章大学实施文化自信教育的教育实验,介绍在哈尔滨某大学开展文化自信教育等组干预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进行“以文化人工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国学课程教育、文化讲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和文化研讨会等措施,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十分有效的。第八章新时代大学改进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效策略,提出了新时代大学改进文化自信教育的六个方面措施:一是以全面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二是以文化自觉培育为根本,推动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三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深化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四是以细化大学教学为手段,加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五是以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为突破,促进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六是以机制和氛围建设为保障,巩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新时代大学的文化自信教育要统筹设计,系统地落实各项措施,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最终形成一整套运行良好、成效显著的文化自信教育的有机方略。

吕遊[9](2018)在《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理想信念是指引大学生砸砺奋进的灯塔。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越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越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越指日可待。论文以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以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列宁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邓小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现代性危机和时代价值为研究视角,以历史、比较、实证等分析方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进程,分析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形成的规律与特点,分析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提出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理论与现实参考。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指大学生群体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理解党、相信党、支持党、永远跟党走的坚强信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的坚定信心。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是以科学的大学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树立正确和科学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学生共产主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6-1989年是其提出时期,1989-2002年是其发展期,2002-2012年是其成熟期,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是其新时期。理想信念的形成既是一个从本我到超我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自我内化的再创造过程,还是一个内化价值见证实践的交互性过程。自我、自主、情感、责任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基础,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要素结构,迷惘、偏差、往复、上升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基本特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认知、认同、内化的过程。当前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严峻的问题和挑战。从教育对象而言,当前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们既聪明伶俐,又感性任性;既个性张扬,又卓尔不群;既情商很高,又精致功利,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存在远大理想与当下现实的内在紧张、美好理想与脆弱信念的内在冲突、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内在矛盾。从时代背景而言,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面临市场化、理性化、个体化、信息化等现代性挑战。从思想思潮而言,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原教旨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唱衰中国论等多种论调影响。从教育本身而言,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存在问题。应对问题和挑战,必须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一要创新教育理念,贯行整体育人与个性发展、主流倡导与多元包容、价值引导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二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势与发展教育。三要创新教育机制,推动教育教学机制、教育管理机制和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创新,面向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四要创新教育方式,要推动以思想政治课为主渠道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建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网络教育宣传平台和阵地,依据大学生特点推进自主参与探究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五要创新教育环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培育创新大学精神,营造立志报国的学习环境;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德向善的人文环境。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要在明确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涵、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以理想信念的形成机制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不断提升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赖湘[10](2020)在《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奉献是一种道德理性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体现,奉献更是一种整个社会真情、友爱、美好品德之善良无私的高尚品质,是超然物外的德性文化培植的结果。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奉献意识,不仅能引导大学生提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纯良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有担当、有理想、有德性、有素质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青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更是践行奉献意识的主力军,理应肩负起积极践行奉献意识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培育和践行奉献意识不仅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推动作用,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校不仅应该着重培育大学生的奉献意识,而且应该确立奉献意识的培育目标,研究奉献意识培育的思路与方法,重视奉献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加以展开:第一部分,梳理与综述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问题的研究现状,阐释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问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辨析奉献、奉献感、奉献精神等相关概念,阐述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基本内涵,包括含义、特征等内容。第三部分,阐述奉献意识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功能,主要从个人视角与社会视角两个角度分别加以展开。第四部分,阐释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结构要素,主要包括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载体以及培育环境等四个方面。第五部分,论述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包括内在过程运行机制与外在过程运行机制两个层面。第六部分,讨论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培育原则、培育途径以及培育方法等。

二、教学生做好事要突出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生做好事要突出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 ——对一所小学少先队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过程
第一章 儿童政治身份的引介
    一、政治身份准入标准
        (一) “星级评价”的实施
        (二) 对“星级评价”的审视
    二、政治意识启蒙:队前教育
        (一) 队前教育的“上层指导思想”
        (二) 轰轰烈烈的队前教育活动
        (三) 政治身份之钥:入队申请书
    小结: 政治身份授予的“前奏”
第二章 仪式与儿童政治身份的塑造
    一、入队仪式:政治身份的正式赋予
        (一) 仪式参与者
        (二) 旗帜的传递
        (三) 佩戴红领巾
        (四) 宣誓与呼号
        (五) 新老队员代表发言
        (六) 学生心目中的入队仪式
    二、升旗仪式:政治身份教育的日常化
        (一) 升旗仪式的时间与空间
        (二) 谁能成为升旗手与护旗手?
        (三) 国旗下的讲话:政治话语的表达
        (四) 每周之星:追求卓越
        (五) 学生心目中的升旗仪式
    三、日常惯习化仪式
        (一) 作为惯习的仪规
        (二) 少先队仪式活动训练
    小结: 少先队仪式与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
第三章 儿童政治身份的展演——参与政治活动
    一、少先队代表大会
        (一) 少代会提案
        (二) 大队长工作报告
        (三) “身份面纱”:我是少代会代表
    二、少先队常规政治活动
        (一) 纪念活动:烈士陵园扫墓
        (二) 主题活动: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
        (三) 惯例活动:跨校“手拉手”互动
    三、大队部建制化的政治培训
    四、少先队小干部“常规政治任务”:检查工作的开展
        (一) 常规检查内容
        (二) 规约与惩罚
        (三) 检查中的“斗智斗勇”
        (四) 少先队干部:检查者的身份
    五、一个诱人的话题:少先队员“民主参政”
    小结: 儿童参与政治活动有多大的自主性?
第四章 少先队小干部的选拔与培养
    一、队干部竞选:政治身份的分层
        (一) 竞选流程
        (二) 投票
        (三) 竞选词
    二、少先队员评优:优秀队员身份的遴选
    三、少先队干部的直接培养者——大队辅导员
    小结: 从群体活动到个别培养
第五章 儿童政治身份的符号标志
    一、少先队员符号标志:红领巾
        (一) 红领巾的象征意义
        (二) “神圣”的红领巾
        (三) “被遗忘”的红领巾
    二、“杠”:政治身份符号标志
        (一) 政治身份的类别化、典型化
        (二) 被遗忘的“一道杠”——身份的“遮蔽”
        (三) 作为角色模型的孩子——“在其位,担其责”
    三、符号的变异——符号教育功能的式微
    小结: 榜样符码:角色期待与政治教育
第六章 儿童对自身政治身份的迷茫
    一、我是谁:少先队员的自我表达
    二、真的认同吗:他者眼中的“我”
    三、“好少先队员”自画像:理想中的“我”
    四、“复数的我”:“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五、归属与游离:组织生活中队员的变化
        (一) “敬业”的儿童积极分子
        (二) 沉默的大多数
    小结: 身份认同——政治教育治理术
第七章 儿童政治身份赋予的得失成败
    一、党务活动的预演
    二、学校政治身份教育的“成与败”
        (一) “成
        (二) “败
    三、政治教育的理想选择与限度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组织、政党和政党的组织结构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二、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和变迁
        (二)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角色
        (三)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稳定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拟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一、关于组织建设的一般理论
        (一) 国外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二) 国内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三) 毛泽东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四) 邓小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五)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
        (六)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贡献
第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
    一、和平解放前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 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二)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 “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的基层组织普遍瘫痪
        (二) 军队接管地方工作,加强社会稳定
        (三) 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及整党建党
        (四) 全面整顿中党的基层组织状况
    四、历史转折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 徘徊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二) 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族团结
        (三) 整顿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发展的领导
    五、改革开放以来至西部大开发之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三) 强化“双语”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六、新世纪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目标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新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发挥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领路作用
        (二) 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抵御分裂渗透的战斗堡垒
        (三) 密切党同农牧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四) 农牧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主心骨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风的组织者
    二、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 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弱化趋势
        (三)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足
        (四) 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亟待提高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 巩固民族团结,确保边疆和谐稳定
        (二) 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三) 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四)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五) 提高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的必要条件
        (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
    二、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 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使社区党组织建设复杂化
        (二) 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
        (三) 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四) 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
        (五)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
        (六) 思想认识的滞后影响着社区党建的发展
    三、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
        (一) 明确社区党组织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区稳定的政治责任
        (二) 调整社区党建职能定位
        (三) 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四) 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
        (五) 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
        (六) 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 面对边疆地区复杂环境特殊要求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文化的需要
        (三)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二、当前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二) 领导体制有待完善
        (三) 党的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四) 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五)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
    三、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 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
        (二)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三) 提高执行能力和治校水平
        (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七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新疆地区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
        (一) 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 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三) 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基础的迫切需要
    二、新疆地区企业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 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党组织边缘化
        (二) 对企业党建的认识仍然滞后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 科学定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二)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三)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四) 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结束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3)当前中国教育危机探究 ——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假设和方法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教育危机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主体教育思想
        一、时代背景
        二、基本内涵
        三、启发借鉴
    第二节 诺丁斯的关怀思想
        一、产生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启发借鉴
    第三节 终身教育思想
        一、思想背景
        二、基本内容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内涵
        三、启发借鉴
    小结
第二章 教育危机的主要表现
    第一节 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弱化
        一、学生主体性表现
        二、教师主体性表现
        三、家长主体性表现
        四、管理者主体性表现
    第二节 个体层面不如人意
        一、人的异化突显
        二、人的分离加剧
        三、素质问题突出
    第三节 社会层面令人不满
        一、教育机会不平等
        二、教育发展不平衡
        三、教育产出不理想
    小结
第三章 教育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思想观念不合时
        一、对人的误解和忽视
        二、对教育的误读误解
        三、价值取向重功利化
    第二节 制度设计不科学
        一、学校制度不完善
        二、考评制度不全面
        三、相关制度不健全
    第三节 实践落实不相宜
        一、大一统思想的误用
        二、人生安排的不合理
        三、教育者的素质制约
第四章 教育危机化解的可能
    第一节 思想观念变革更新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二、人权入宪的新现实
        三、新教育思想的实践
    第二节 教育改革持续推进
        一、教育方面的新举措
        二、教育领域的新成就
        三、教育形态日益丰富
    第三节 社会发展全面进步
        一、教育国际化的新发展
        二、科技进步的积极影响
        三、经济发展提供新保障
    小结
第五章 教育危机化解的思考
    第一节 观念转化更新
        一、人的基本认识
        二、正确理解教育
        三、明确几种关系
    第二节 制度改革完善
        一、健全学校制度
        二、完善考评制度
        三、改革就业制度
    第三节 实践保障落实
        一、增强主体地位
        二、保障主体权利
        三、支持教育独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4)高校德育人本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基本命题
    第三节 相关视域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二章 高校人本德育的理论基础及内涵解读
    第一节 高校人本德育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人本德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教育人学思想为人本德育提供了理论借鉴
        三、高等教育哲学为人本德育提供了理论启示
        四、道德与人的本体性关联为人本德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节 高校人本德育的丰富内涵
        一、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二、目标理念:培养具有积极道德自我的现代公民
        三、实践理念:价值引导下的自我建构
第三章 人本视野中的高校德育现实审视
    第一节 目标指向:众人眼中的高校德育
        一、领导眼中的德育:德育是否最重要?
        二、教师眼中的德育:德育是否有效?
        三、学生眼中的德育:德育是否有用?
    第二节 价值引导:高校教育实践对学生的道德影响
        一、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二、学校集体生活中的引导
        三、科技信息手段运用中的引导
    第三节 实效追问:学生行为剖析
        一、来自高校毕业生“跳蚤市场”的思考
        二、来自学生考试舞弊现象的思考
        三、来自学生日常行为的思考
    第四节 高校德育现实的理性审视
        一、从价值取向而言,德育价值认识不足,学生为本被忽视
        二、从内容与过程而言,德育重纪律规训,轻品德养成
        三、从形式与结果而言,德育重形式效应,轻实际效果
        四、从实施主体而言,教师育德意识不强,教育引导不够
第四章 高校人本德育内容的合理构建
    第一节 德育内容构建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专门的德育课程教学是否必要
        二、德育课程的内容与传授方法
    第二节 德育内容构建的依据
        一、德育内容构建的历史依据
        二、德育内容构建的现实依据
    第三节 德育内容构建的思想资源
        一、合理吸收国外德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二、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伦理道德思想
    第四节 高校德育内容的多维性构成
        一、高校德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
        二、高校德育内容的“上扬性”构成
第五章 高校人本德育实践的路径展开
    第一节 高校人本德育实践过程的基本理念
        一、交往对话是基础
        二、情理交融是重点
        三、整体把握是关键
    第二节 高校人本德育基本方法的心理学分析
        一、语言说服
        二、榜样示范
        三、奖惩强化
    第三节 高校人本德育的基本实践形式
        一、艺术教育:以美辅德
        二、经典阅读:以文养德
        三、主题教育实践:以行促德
    第四节 高校人本德育实践的综合运用
        一、课程育人
        二、师德育人
        三、管理育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时事政策教育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小结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小结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二、调整中的波折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小结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小结
结语
    一、历史评价
    二、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7)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背景
        (二)国家民族文化发展政策背景
        (三)研究者个体的特殊经历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一)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现实价值
        (二)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实践价值
        (三)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二)关于民族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三)文化体认与文化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四)关于达斡尔族文化相关文献的研究
    二、达斡尔族与达斡尔族文化的概述
        (一)达斡尔族概述
        (二)达斡尔族文化概况
    三、研究设计
        (一)取样
        (二)兼有“局内人”与“局外人”身份的优势
        (三)研究信度和效度
        (四)研究伦理道德
第二章 民族情结: 生命的体验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
        (一)胡拉斯·林
        (二)莫德·杰
        (三)克音·荣
        (四)莫日登·力
        (五)额斯日·夫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两位达斡尔族学生
        (一)敖勒·胜
        (二)毕力杨·丽
    三、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生命事件
        (一)胡拉斯·林:我的民族情
        (二)莫德·杰:她在做有益传承的事
        (三)克音·荣:留下的都是美好记忆
        (四)莫日登·力:他成长于达斡尔族地区
        (五)额斯日·夫:因为我的特殊的名字而被关注
        (六)敖勒·胜:伴随达斡尔族摇篮曲成长
        (七)毕力杨·丽 :长得像达斡尔族的女孩
    四、我的生命之歌
    讨论与分析
第三章 民族文化:主体的认知
    一、喜忧参半的民族身份
        (一)国家的民族识别
        (二)民族身份的历史记忆
        (三)民族身份失去往日的光环
        (四)家族标志——“哈拉·莫昆”在弱化
        (五)不断被强化民族身份的地方
        讨论与分析
    二、失去一种语言,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
        (一)孩子们不会说达语
        (二)只能听老人说“达语”了
        (三)只能在特殊的场合说“达语”
        讨论与分析
    三、悄悄消失的达斡尔族的萨满文化
        (一)萨满教就是“迷信”
        (二)萨满教是“跳神治病”
        (三)“祭敖包”是萨满活动的一个仪式
        讨论与分析:
    四、达斡尔族文化象征符号的弱化
        (一)“乌春”对我来说就是“空白”
        (二)“扎恩达勒”是没有歌词的曲调
        (三)“鲁日格勒”是在家跳着玩的舞蹈
        (四) 曲棍球与达斡尔族的千年之缘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民族文化传承(一):“在路上”
    一、阿尔丹·霞:孤单并不独孤的行者
        (一)“那是因为根在断裂”
        (二)“在路上”
        (三)缘于她儿子的一句话
        (四)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结
        (五)甜蜜的悲哀
        (六)传承的艰难来自于民族文化拥有者
    二、斡嫩·钧 :坚守一份希望
        (一)神秘小屋
        (二)“一切源于民族感情”
        (三)卜奎民族中学是培养民族情感的熔炉
    三、毕力杨·仁:老校长的民族文化心路
        (一)“丢失也是一种进步”
        (二)“我们养过两头牛”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也能上去”
        (四)“我给上过达斡尔语课”
        (五)“特殊的歌咏比赛”
    四、毕力杨·臣:为民族就是为人类
        (一)人生的第一个兴奋点
        (二)学会工作就是党的事业
        (三)为自己的民族服务,不是狭隘的民族情感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民族文化传承(二):卜奎民族中学的足迹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化积淀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脉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时代风貌
        (三)成长记忆:我的卜奎民族中学之旅
    二、系统再造:重大校园活动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弘扬
        (一)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历史文化的盛筵
        (二)恢复办学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
    三、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强化与创新
        (一)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
        (二)民族体育运动会
        (三)民族文化课程
        (四)校园环境文化
        (五)校刊《海纳百川》
        (六)毕业生纪念画册
        (七)民族文化研究室
    讨论与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8)新时代大学的文化自信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文化
        (二)文化自信
        (三)以文化人
    五、文献综述
        (一)关于“文化自信”的文献综述
        (二)关于“文化自信教育”的文献综述
        (三)关于“以文化人”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
        (一)文化自觉理论产生基础
        (二)文化自觉理论概述
    三、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理论
        (一)集体主义教育理论概述
        (二)集体主义教育的目的
        (三)集体主义教育的方法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社会学习理论核心内容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
第三章 中华文化的优秀品格与当代价值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和当代价值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国革命文化的优秀品格和当代价值
        (一)对中国革命文化的基本认识
        (二)中国革命文化的优秀品格
        (三)中国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品格和当代价值
        (一)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认识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品格
        (三)新时代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意蕴
        (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四章 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
    二、调查问卷编制说明
    三、数据处理
    四、调查结果
    五、调查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广泛的认同
        (二)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改进文化自信教育的应有之策
第五章 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迷茫
        (一)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广泛认同
        (二)大学生对西方文化认知存在误区
        (三)大学生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关注不够
    二、价值迷失
        (一)大学价值观念出现偏离
        (二)大学网络文化疏于规范和管理
        (三)环境建设重“硬件”轻“软件”
    三、制度缺失
        (一)制度文化意识相对薄弱
        (二)制度管理重“规范”轻“养成”
        (三)制度文化存在价值缺陷
    四、创新乏力
        (一)文化鉴别不力
        (二)文化创新不足
        (三)治理偏行政化
    五、形式主义
        (一)文化自信教育的“文本化”现象
        (二)文化自信教育的“物表化”现象
第六章 大学在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我国近现代历史文化思潮的影响
        (一)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损伤
    二、市场经济文化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侵蚀
        (二)市场经济的利己性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阻碍
        (三)市场经济的活动手段性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削弱
        (四)市场经济的他律性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冲击
        (五)市场经济的文化商品化对大学文化自信教育的挑战
    三、西方文化的冲击
        (一)以个人为主的功利主义的侵蚀
        (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危害
        (三)手段多样的文化渗透与扩张
    四、大学自身存在的影响因素
        (一)对文化自信教育重视不够
        (二)文化建设水平不高
        (三)课程结构不合理
        (四)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基础偏低
第七章 大学实施文化自信教育的教育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实验控制
    二、实验过程
        (一)《大学生文化自信问卷》编制
        (二)“以文化人工程”的文化自信教育实验干预方案
        (三)教育实验设计
        (四)教育实验假设
    三、实验结果
第八章 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改进的有效策略
    一、以全面发展理念为引领,实施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坚持整体育人,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提供动力
        (二)坚持以文化人,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提供手段
        (三)坚持以人为本,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提供保障
        (四)利用重要论述和巨大成就,促进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二、以文化自觉培育为根本,推动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树立辩证的文化观
        (二)坚持传承发展,树立全面的文化观
        (三)坚持良性互动,树立互鉴共进的文化观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深化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化价值认知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文化价值认同
        (三)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文化价值践行
    四、以细化大学教学为手段,加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五、以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为突破,促进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加强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
        (二)加强以挖掘革命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
        (三)加强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自信教育工程建设
        (四)丰富活动手段提升文化自信教育工程质量
    六、以机制和氛围建设为保障,巩固新时代大学文化自信教育
        (一)加强各项机制改革创新提供发展保障
        (二)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三)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明确行为规范
        (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实现陶冶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青年学生: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1.1.2 崇高理想:指引青年学生奋进的灯塔
        1.1.3 坚定信念:决定青年学生向上的高度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分析视角
        1.3.1 特殊群体教育的分析视角
        1.3.2 现代性危机的分析视角
        1.3.3 时代价值的分析视角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理想信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1.3 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2.2.2 列宁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2.2.3 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2.2.4 邓小平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2.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思想
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发展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渊源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1919—1949)
        3.1.2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1949—1956)
        3.1.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1956—1966)
        3.1.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1966—1976)
    3.2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与实践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提出(1976—1989)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1989-2002)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成熟(2002-2012)
        3.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新时期
4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4.1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调查说明
        4.1.1 调查问卷说明
        4.1.2 深度访谈说明
    4.2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
        4.2.1 聪明伶俐但感性任性
        4.2.2 个性张扬但卓尔不群
        4.2.3 情商很高但精致功利
    4.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现状
        4.3.1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远大理想与当下现实的内在紧张
        4.3.2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美好理想与脆弱信念的内在冲突
        4.3.3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内在矛盾
    4.4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现代性挑战
        4.4.1 市场化日益改变大学生的价值基础
        4.4.2 理性化日益改变大学生的信仰基础
        4.4.3 个体化日益冲击大学生的群体依赖基础
        4.4.4 信息化日益改变大学生的信息交换基础
    4.5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多元性挑战
        4.5.1 西方自由主义的挑战
        4.5.2 原教旨主义的挑战
        4.5.3 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
        4.5.4 唱衰中国论的挑战
    4.6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4.6.1 教育机制存在问题
        4.6.2 教育内容存在问题
        4.6.3 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5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机制
    5.1 理想信念形成的心理机制
        5.1.1 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从本我到超我的社会化过程
        5.1.2 理想信念的形成是一个价值自我内化的再创造过程
        5.1.3 理想信念的形成是内化价值见证实践的交互性过程
    5.2 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结构特点
        5.2.1 心理基础:自我、自主、情感、责任
        5.2.2 要素结构:个人、家庭、学校、社会
        5.2.3 基本特点:迷惘、偏差、往复、上升
    5.3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
        5.3.1 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5.3.2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5.3.3 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6 创新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6.1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理念
        6.1.1 整体育人与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6.1.2 主流倡导与多元包容的教育理念
        6.1.3 求知求真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6.2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内容
        6.2.1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6.2.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6.2.3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教育
        6.2.4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势与发展教育
    6.3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机制
        6.3.1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组织机制
        6.3.2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评价机制
        6.3.3 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6.3.4 面向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6.4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
        6.4.1 推动以思政课为主渠道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6.4.2 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6.4.3 建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网络教育宣传平台和阵地
        6.4.4 依据大学生特点推进自主参与探究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方式方法创新
    6.5 创新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环境
        6.5.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6.5.2 培育创新大学精神,营造立志报国的学习环境
        6.5.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崇德向善的人文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10)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价值
    1.2 大学生奉献意识研究的现状述评
        1.2.1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基本内涵
        1.2.2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的主要功能
        1.2.3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结构要素
        1.2.4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
        1.2.5 关于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作模式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基本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基本内涵
    2.1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含义与特征
        2.1.1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含义
        2.1.2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特征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奉献
        2.2.2 奉献感
        2.2.3 奉献精神
第3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的主要功能
    3.1 基于社会视角奉献意识的主要功能
        3.1.1 规范社会秩序
        3.1.2 教化社会道德
        3.1.3 促进社会和谐
    3.2 基于个人视角奉献意识的主要功能
        3.2.1 感召道德信念
        3.2.2 树立正确三观
        3.2.3 规范个人行为
第4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结构要素
    4.1 培育主体
        4.1.1 国家
        4.1.2 社会
        4.1.3 高校
        4.1.4 家庭
    4.2 培育内容
        4.2.1 道德自我
        4.2.2 价值理性
        4.2.3 公共意识
        4.2.4 公共能力
    4.3 培育载体
        4.3.1 教学载体
        4.3.2 文化载体
        4.3.3 管理载体
        4.3.4 媒体载体
    4.4 培育环境
        4.4.1 家庭环境
        4.4.2 校园环境
        4.4.3 社会环境
        4.4.4 网络环境
第5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行机制
    5.1 内在过程运行机制
        5.1.1 内在驱动力机制
        5.1.2 能动反映选择机制
        5.1.3 心理调控能力机制
    5.2 外在过程运行机制
        5.2.1 构建激励机制
        5.2.2 构建评价机制
        5.2.3 构建保障机制
        5.2.4 构建三位一体协作机制
第6章 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的运作模式
    6.1 培育原则
        6.1.1 遵循多样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原则
        6.1.2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6.1.3 注重生活与塑造理想相结合原则
    6.2 培育途径
        6.2.1 客观方面
        6.2.2 主观方面
    6.3 培育方法
        6.3.1 从引导到自我引导转变
        6.3.2 从显性教育到隐性教育转变
        6.3.3 从共性教育到个性教育转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教学生做好事要突出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政治身份的赋予 ——对一所小学少先队的田野考察[D]. 傅金兰.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1)
  • [2]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郭沅鑫. 武汉大学, 2012(05)
  • [3]当前中国教育危机探究 ——基于以人为本的视角[D]. 罗正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8)
  • [4]高校德育人本化问题研究[D]. 颜桂花.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5]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6]教学生做好事要突出政治[J]. 周继成. 江苏教育, 1966(04)
  • [7]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D]. 高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4)
  • [8]新时代大学的文化自信教育策略研究[D]. 宁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04)
  • [9]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D]. 吕遊.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10]大学生奉献意识培育研究[D]. 赖湘. 南昌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教学生行善要突出政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