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钢中铌的高速分析

低合金钢中铌的高速分析

一、低合金钢中铌的高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欧强[1](2020)在《中国铌资源需求趋势分析及供应风险研究》文中指出铌是重要的战略新兴矿产,且有“工业味精”之称。主要用以生产高强度低合金钢级铌铁(铌铁合金HSLA)、铌化学品、铌合金和金属等。我国是全球铌资源第一大消费国,但受资源约束,中国几乎没有可供经济开发利用的铌矿资源,且全球范围内没有经济可行的替代品,铌资源保障程度低。随着我国钢铁产业升级和产品调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铌资源需求将持续增长,解决我国铌资源的安全供应问题极为迫切。首先,本文从铌资源的需求入手,详细分析铌资源的主要消费领域。通过分析各部门的消费情况,得出受全球疫情的影响短期中国铌的需求增速将放缓,但仍将保持着快速增长。分析发现,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着铌资源,全球范围的铌消费国竞争着有限的铌资源,因而资源供给和贸易渠道对供应风险研究至关重要。在供给环节,通过分析储量、矿山铌产量、中国铌资源生产,分析其中的风险因素;在贸易概况分析,研究世界主要贸易格局发现中国和巴西铌资源贸易关系紧密,进而着重分析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关系及巴西的供应不稳定因素,然后探讨铌的定价机制和铌资源两次资源回收与利用,并分析整个贸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其次,在风险评价研究时,从铌资源的全产业链角度出发,找出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存在的供应风险,选出对供应风险影响较大,且便于量化的指标。引入熵权法思想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每个指标的风险值进行量化分析,结合评价指标的权重,对铌资源的供应风险进行测算。最后,通过铌资源各部门的需求分析,发现铌资源消费从2018年的2.02万吨,到2025年需求量将达到2.97万吨,年平均增速为6.72%。高于全球铌资源平均增速。中国铌资源需求量快速增长,将会对中国铌资源的供应造成巨大压力。供应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铌资源的供应长期处于高风险状态。总结出供应风险长期过高的主要原因;我国铌资源矿产品进口集中度过高中国铌资源资源匮乏、需求量大,导致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主要资源国巴西基础设施不健全、铁路、公路和港口系统发展滞后;矿山生产集中度高,生产地区及市场呈现寡头垄断;定价权缺失,价格波动增加供应风险;主要资源国不稳定,给供应风险带来不利因素。

马春杨[2](2017)在《含铌尾矿中有价组元富集与分离方法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内蒙古地区的白云鄂博矿是世界瞩目的集稀土、铁、铌、钛等重要元素于一体的多金属共(伴)生矿,但多种金属共(伴)生的特殊性质仍然限制着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如何实现有价金属元素之间的深度分离成为攻克白云鄂博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难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高温模拟实验,结合热力学分析、成分分析和物相分析,探讨不同温度和还原剂条件下含铌尾矿中金属氧化物选择性还原的热力学条件以及铁、铌、钛、稀土等元素的迁移、分离、富集行为规律。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如下结论:(1)利用碳热还原焙烧和磁选可以实现白云鄂博含铌尾矿中铁氧化物的选择性还原及其与其他矿物的初步分离。焙烧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的铁的分离,但在1150℃温度条件下,含碳球团开始熔融,局部出现熔渣,并在金属铁相周围发现碳化铌生成。(2)1500℃下发生碳热还原反应后,含铌、钛、稀土的黄绿石相分解,所形成熔渣中的铌氧化物部分被还原为碳化铌,碳化铌吸附在铁液滴的周围并向其中溶解扩散。渣中铁液滴聚合及沉降过程中,碳化铌聚集于渣铁界面处。碳化铌生成的同时伴随有少量碳化钛生成,稀土氧化物不发生还原反应。通过控制碳的添加量可减少碳化铌的生成,使大部分的铌以及全部的钛和稀土以黄绿石相、铝酸钛相及基体相富集于渣中。(3)以硅为还原剂可以实现铌精矿中铁氧化物和铌氧化物的选择性还原,冶炼得到铌品位在10%以上的铌铁合金及含钛的稀土富渣。

刘铖霖[3](2019)在《铌对高碳钢正火态和退火态组织的影响》文中认为铌作为钢中最典型的微合金化元素之一,可显著改善高碳钢的组织和性能。但是关于铌对高碳钢组织影响的研究还不深入,铌在高碳钢中的存在形式也不明确。因此对铌对高碳钢的应用设计了碳含量为0.86%不含铌和碳含量为0.86%铌含量为0.04%的两种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正火热处理和退火热处理实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高碳钢的先共析渗碳体和球化渗碳体组织,研究铌对珠光体相变的影响规律和铌对传统退火工艺下渗碳体的影响,探究出铌对高碳钢组织的影响。并通过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方法,探究出铌在高碳钢中的存在形式及其规律,揭示出铌的偏聚和对珠光体片层间距影响的原因。本文还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从理论层面计算出铌在高碳钢奥氏体和高温渗碳体中的分配焓,探究铌的存在形式。通过实验与理论的结合,探寻铌在高碳钢中的存在状态及其对奥氏体的影响。针对含铌钢和不含铌钢的正火态组织进行金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含铌钢的金相组织出现少量的先共析渗碳体,而含铌钢则不会出现。通过XRD衍射分析发现,由于加入0.04%的铌,由过共析钢变为了亚共析钢,使共析点向右移动,原来的二次渗碳体组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铁素体组织;本文还利用电子探针观察了铌在高温相中和退火态下的存在形式,得出铌的偏聚和碳化铌的析出是导致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的根本原因。通过900、925、950℃下的淬火态组织电子探针分析时发现铌在高碳钢晶界处的含量要明显高于晶内含量,而随着温度的升高,铌在晶界的偏聚量和偏聚位置是先增加后减小的,通过研究铌在钢中的固溶度,发现铌偏聚的量是和碳化铌析出成反比的;在对正火前高温时900、925和950℃进行了分析,发现铌偏聚的规律性与淬火态基本相同,优先偏聚在晶界处,但由于冷却速度较慢,存在铁素体和渗碳体,铌原子进行了充分扩散与析出,偏聚量要明显小于淬火态,而碳化铌的量要明显增加。在研究传统退火工艺时发现,铌的加入可显著简化传统退火工艺的复杂程度,对比含铌与不含铌钢的730、760和790℃下的球化状态发现,不含铌的高碳钢只有在730℃下才能完成大部分渗碳体的球化状态,而含铌钢在不同温度下都能表现出良好的球化状态,在730℃保温3小时时,渗碳体表现为最佳的球化状态。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实验的方法研究了Nb在高碳钢奥氏体中的偏聚行为,运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运用广义梯度近似,PW91泛函这种形式,计算了Nb在γ-Fe(C)晶胞和Fe3C之间的分配行为和占位情况,并且分析了Nb占据γ-Fe(C)晶胞面心位置的态密度、布居数、差分电荷密度。计算结果表明Nb原子取代奥氏体面心和顶角位置的几率相同,Nb原子易于取代Fe3C的4c位置的Fe原子,Nb在γ-Fe(C)和Fe3C之间的分配焓是负的,说明Nb易于偏聚到γ-Fe(C)晶胞。Nb在γ-Fe(C)中的电子结构分析表明,Nb原子失去电子,Fe原子即得到电子又失去电子,C原子得到电子,说明Nb固溶于γ-Fe(C)晶胞成键作用较强,这种键合作用增强了γ-Fe(C)晶胞的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近,计算可行。

郑丽华,尚才众,王昕军,贾云刚,吴建国,许晓明,张胜勇[4](2018)在《厚壁含铌微合金钢JCO双面三层四丝高速埋弧焊管生产工艺》文中研究指明设计BNS级抗H2S腐蚀钢管的焊缝金属、JCO成型工艺,确定其焊接方法及热输入,分析BNS级钢板及其钢管的交货状态,并评估该BNS级钢管的抗H2S腐蚀性。分析认为:BNS级钢具有良好的抗SCC、HIC性能;硬度对抗H2S腐蚀性能的影响较大,钢的强度级别越高,其抗SSC性能越差;焊缝金属的硬度和氢裂敏感性随微合金钢中铌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铌含量低于0.03%时不利作用消失;降低钢中Mn S夹杂物或将其全部转化为球状夹杂物对抗HIC裂纹有利;BNS级钢管的焊缝金属有大量细密的针状铁素体时,其抗H2S腐蚀效果最好。

周文彬[5](2010)在《铌在高碳当量灰铸铁中的作用及在制动盘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铌作为一种微量元素在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铌在铸铁中的应用也受到关注,被认为是生产高温耐磨铸铁的重要合金元素之一。本文系统研究了铌在高碳当量灰铸铁中的行为、铌对高碳当量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制等科学问题,以及铌的加入方式等工艺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铌在高碳当量灰铸铁制动盘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铌在高碳当量(CE=3.8~4.6%)灰铸铁中的存在形式有固溶与富铌相两种,部分铌固溶于灰铸铁基体中起到强化作用。铌与碳、氮元素具有很强的亲和力,部分铌析出Nb(C,N)、NbC等硬质相。高碳当量灰铸铁中富铌相主要有三种形态:方块状的NbC富铌相、独立存在的条块状(包括Y型、V型或条棒型等)铁碳铌复杂相、以及与珠光体中渗碳体构成统一整体的渗碳体型铁碳铌化合物。当铌含量较低时,富铌相常以条块状的Y型、V型或条棒型形态存在。当铌含量较高时,富铌相主要以方块状的NbC富铌相形态存在。铌不改变高碳当量灰铸铁石墨组织的基本形状(仍保持片状),但会细化石墨组织。高碳当量灰铸铁中添加微量的铌,较长的粗片状石墨逐渐转变为较短的卷曲状、细片状石墨,初生石墨消失,石墨片数逐渐增多。铌降低高碳当量灰铸铁的共晶转变温度,使高碳当量灰铸铁的过冷度变大,具有细化共晶团、细化和稳定珠光体的作用,缩小珠光体片层间距,但对珠光体量基本没有影响。铌净化共晶团晶界,增加共晶团之间的结合力,提高高碳当量灰铸铁的强度、硬度,改善韧性。随着铌含量的增加,珠光体基体显微硬度增加,强化作用增强,高碳当量灰铸铁凝固组织细化。高碳当量灰铸铁添加0.1%Nb左右,强化效果最明显。高碳当量灰铸铁加入0.1%Nb左右进行微合金化,生产的制动盘具有理想的卷曲状的A型石墨片,石墨量较多,保留了高碳当量灰铸铁优良的蓄热性、导热性和减震性;略微提高了硬度、楔压强度,弥补了高碳当量灰铸铁力学性能的不足;适当地提高了高碳当量灰铸铁的抗疲劳性和抗热裂性;均匀弥散分布的Nb(C,N)硬质相,有效地改善了高碳当量灰铸铁的耐磨性;还具有较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和铸造性能,使之成为中高档轿车制动盘的理想材料。

李忠义[6](2021)在《X70和X90管线钢强韧性能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X70和X90的优化以及对管线钢显微组织、工艺和性能的研究,本文认识到在更高强度管线钢的开发和优化中需要充分发挥铌和其他合金元素的晶界强化作用,合理地设计晶界强化、晶内第二相强化和显微组织组成。理解关键合金元素的作用机制,充分地发挥各合金元素的作用、最有效率地使用合金元素是本文的目标。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同时提升对促进更高强度等级管线钢更快进入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首先,本文以X70M管线钢为研究对象,从9.5 mm规格逐步到20.6 mm厚度规格,化学成分设计基本不变,但是随着厚度的增加,板卷和钢管的强韧性能尽量提高或保持相近的水平。精简化学成分设计的17.5 mm厚度规格X70获得了 535 MPa的屈服强度、663 MPa的抗拉强度,-60℃冲击功KV8大于350 J;因为成分简单、强韧性能优异,使X70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分析解剖对象,便于在成分、显微组织、轧制和冷却工艺等方面找出对提高管线钢强韧性能最有效的因素并应用于X90的开发和优化。其次,本文在X90的开发过程中实践了上述减量化的设计方法。增加铬钼镍铜等合金元素的含量来开发X90,虽然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强度,但也会降低材料韧性。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轧制变形期间的奥氏体亚动态再结晶使实际变形量减小了,这制约X90性能的提升。通过降低合金含量,优化轧制规程设计,采用快速冷却低温卷取工艺,开发出了符合技术要求的高韧性X90板卷。第三,本文将X70、X80和X90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研究了管线钢的显微组织特征:它们的相同点是显微组织类型相近,通过不同取向针状铁素体的分割作用以及丰富的位错胞状结构有效地细化了晶粒;不同点在于针状铁素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含量的相对比例、晶粒大小、位错密度等。管线钢中除了 10~100nm尺寸不等的TiN、Nb(C,N)复合析出物外还存在10 nm及以下尺度的圆形析出物。在X70钢中观察到的尺寸约5 nm的椭圆形析出物确认是碳化铌。通过三维原子探针试验在X70钢中发现碳、铌和磷元素在晶界的偏聚,铌元素的偏聚程度最大,磷、碳次之。晶界处铌的最大原子百分含量达到0.29和0.47at.%,是基体中铌含量0.039at.%的7.5~11.9倍。电子能量损失谱测试结果表明,铁在晶界处的3d电子占据数比在晶界内的高,表明晶界结合得到了增强。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由于铁的3d轨道和铌的4d轨道的相互作用,晶界系统的电子态密度分布向低能区域移动,晶界处铁的3d电荷增加,这为晶界结合提供了更多的电子,从而增强了晶界结合,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李楠[7](2013)在《低硅含铌铁水提铌的研究》文中认为铌是一种重要的微合金化元素,钢中加入微量的铌就能显著改善钢的强度和韧性。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铌的需求量将不断提高,含铌微合金钢已经成为世界钢铁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包头白云鄂博矿含有全国95%以上的铌储量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但由于其铌品位低及特殊的矿产资源共生关系造成铌的冶炼困难,制约了铌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包钢铁水中含有0.015%0.02%铌元素,但是在转炉炼钢过程中,被氧化吹入钢渣中未能充分有效的利用。为了能够充分利用铁水中的铌资源,提出了脱硅-提铌-铌渣直接合金化方法。通过采用中频感应电炉,底吹氧气并加入一定碱度的造渣剂,吹炼包钢含铌生铁,将铁水中硅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同时抑制铌的氧化,得到低硅含铌半钢;随后,分别采用二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作为氧化剂,对低硅含铌铁水铌进行选择性氧化提铌,确保在提铌过程中铌能够氧化进入渣中而磷不氧化,以期获得收得率高,铌磷比大于20的铌渣。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脱硅保铌实验表明:熔池反应温度在1350℃,造渣剂的碱度1.52.3之间,脱硅的终点含量控制在0.15%附近进行脱硅保护铌实验,能够实现硅氧化而铌不氧化,高碱度炉渣有利用脱硅保铌,但同时抑制了锰元素的氧化。(2)使用二氧化碳提铌实验表明:在中频感应炉中,二氧化碳是铁水提铌的有效氧化剂;反应温度在1350℃,初始硅含量在0.06%附近时,铌开始氧化;铌的氧化率达到82%,而磷基本不氧化,脱碳反应剧烈;铌渣中氧化铌的质量分数为4.92%,铌磷比达到49.1,提铌过程中铌渣的碱度在0.35以上铌磷比能达到20以上。(3)固氧提铌实验结果表明:在真空碳管炉中,合适的Fe3O4加入量为5%10%,合适的温度范围是1350℃1400℃;低硅含铌铁水中初始硅含量控制在0.12%左右,铌的收得率达到95%,收得铌渣中氧化铌的质量分数为0.61%,铌磷比为2.54。

贾连军[8](2013)在《Fe-C-B-Cr-Nb系耐磨堆焊层的组织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工业的生产节奏及效率越来越快,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的磨损失效问题日益严重,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磨损件的堆焊修复,可以使受损的零部件再次正常使用,这样就减少了工件的更换次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因此,研究耐磨堆焊材料,提高材料自身耐磨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自制药芯焊丝,使用药芯焊丝自保护堆焊方法在Q235钢板上制备Fe-C-B-Cr-Nb系耐磨堆焊金属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RD物相测定、宏观硬度测试、磨料磨损试验、冲击韧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CaB6、B4C及铌铁加入量变化对耐磨堆焊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次试验所得到的堆焊金属显微组织主要由奥氏体+少部分马氏体+(Cr,Fe)7(C,B)3等组成。B元素可以使Fe-C-Cr系合金的共晶点左移,降低共晶区域的含碳量,随着CaB6及B4C加入量的增加,堆焊金属中一次析出物数量增加,体积增大。Nb元素在结晶过程中有细化晶粒的作用,铌铁的加入使得堆焊金属中除上述组织外,还有部分NbC出现。提高铌铁加入量,堆焊金属中一次析出物体积尺寸减小,数量相对增加。堆焊金属中硼、碳和铌元素含量的增加,其宏观硬度近似线性增加。不含硼元素的堆焊金属平均宏观硬度为53.0HRC,含硼量最高的堆焊金属平均宏观硬度可达到58.8HRC。堆焊金属的含铌量由0增加至1.93%时,其宏观硬度由54.0HRC提高到57.8HRC。Fe-C-B-Cr系堆焊金属在磨粒磨损过程中,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是显微切削和局部断裂剥落。堆焊金属的耐磨粒磨损性能随药芯焊丝中CaB6加入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药芯焊丝中CaB6加入量达到3.0%时,堆焊金属的耐磨性最好,相对耐磨性是Q235基体的3.3倍。继续提高焊丝药粉中CaB6加入量,堆焊金属内析出过多脆硬一次碳硼化物,失去基体的保护,磨损时剥落较多,耐磨性下降。堆焊金属的耐磨粒磨损性能随药芯焊丝中B4C和铌铁加入量的增加,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药芯焊丝中B4C加入量达到6.0%时,堆焊金属的耐磨性最好,相对耐磨性是Q235基体的4.3倍。药芯焊丝中铌铁加入量达到6.0%时,堆焊金属的耐磨性最好,相对耐磨性是Q235基体的3.46倍。SEM断口分析可知,堆焊金属冲击试样主要为脆性断裂。堆焊金属内析出的硬质相与共晶基体的结合强度较低,这些硬质相的边缘或尖角位置容易造成应力集中或位错塞积,增加解理萌生点数量,降低材料的韧性。当碳硼元素含量较低时,堆焊金属组织内析出碳硼化物硬质相的数量较少,堆焊试样冲击断口以穿晶解理断裂为主;提高堆焊金属内碳硼元素含量,析出硬质相数目增加,断裂机制以沿晶断裂为主。铌元素的添加不仅使得一次碳硼化物体积减小,同时还能细化共晶奥氏体晶粒,提高堆焊金属冲击韧性。

耿宽宽[9](2015)在《加热工艺对低碳稀土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物理冶金技术的发展,低碳高铌钢成为目前钢铁材料中最广泛应用的钢种。铌、钛在钢材加热过程中是否能较为充分的固溶对随后的轧制过程中组织与性能的控制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低碳高铌钢中添加少量稀土,可以降低铌、钛的平衡固溶温度,促进铌、钛在钢中的固溶,这对节省能源和提高铌、钛的利用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对不同稀土添加量对铌、钛固溶以及奥氏体晶粒大小的影响还少有报道。本文以含微量稀土的低碳高铌钢为研究对象,对比含稀土与不含稀土的情况下,稀土对低碳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以及对比不同稀土添加量对低碳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为正确制定低碳稀土高铌钢的加热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了低碳高铌钢不同加热条件下Nb、Ti的固溶量,采用光学显微镜获取低碳高铌钢的原始奥氏体组织,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未固溶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情况。以此来分析不同加热工艺、不同稀土含量对低碳高铌钢奥氏体晶粒大小及分布、Nb和Ti的固溶、未固溶的第二相颗粒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含稀土的实验钢随着均热温度的升高、均热时间的延长,铌固溶百分量分别由13.9%升高到51.4%,钛的固溶百分量由10.5%升高到41.0%;添加稀土的实验钢在不同工艺下铌、钛固溶百分量变化不大,分别在70%和55%左右。在1250℃均热1h时,添加稀土量为64ppm的实验钢的平均晶粒尺寸比不添加稀土的实验钢的平均晶粒尺寸小13μm;在1250℃均热1h时,稀土含量为64ppm的实验钢与未添加稀土的实验钢相比,铌固溶的百分含量提高了54.1%,钛固溶的百分含量提高了44.9%。在1280℃均热1h时,添加稀土的实验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大小与不添加稀土的基本相同,而铌、钛固溶的百分含量是添加稀土的比不添加稀土的分别高25.5%和13.7%。不同稀土含量的两种实验钢在相同的温度下铌、钛固溶的百分含量基本相同,并且在1250℃均热40min后基本达到平衡。两种含稀土的实验钢在均热温度不超过1250℃时晶粒都较小且相差不大,当加热到1280℃和1300℃时,高的稀土添加量更能细化低碳高铌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稀土含量为40ppm的实验钢的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要比稀土含量为6ppm的实验钢分别小8.4μm和28.1μm。

江莲桂子[10](2019)在《微量元素对铬钼钢性能影响及热处理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型机械设备的升级,机械零件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铬钼碳钢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整体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目前已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汽车和石化行业,用于制造传动轴和紧固件等零部件,经适当的热处理加工后,它具有很高的硬度、韧性、塑性和耐热性。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合金钢性能的影响也不一样,本文通过研究35CrMo合金钢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其塑性、韧性以及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从而提高综合性能。在35CrMo合金钢中添加微量合金元素Ti,探究微量合金元素对合金钢性能的影响,为铬钼碳钢更好地在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改变淬火及回火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对35CrMo合金钢进行不同的热处理加工,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硬度计等仪器观察分析热处理后的组织成分及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当淬火温度为900℃,淬火保温时间为60min,回火温度为500℃,回火保温时间为90min时35CrMo合金钢组织最好性能最优。(2)对于42CrMo合金钢,在工厂热处理工艺参数的基础上,增加退火工艺,并研究不同的退火、淬火和回火温度对42CrMo合金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在真空电弧熔炼炉中将42CrMo合金钢和微量Ti元素进行重熔得到试样,通过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对试样成分进行分析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断面形貌,最后利用硬度计对42CrMo合金钢力学性能测试,发现添加微量Ti元素后42CrMo合金钢的组织得到细化,塑性、强度等力学性能都有所提高。热处理中的新工艺与钛元素结合相关物质的形变,产出新型的材料结合物,这种新工艺能使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从而提高金属材料在工业上的应用。图[25]表[15]参[97]

二、低合金钢中铌的高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合金钢中铌的高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铌资源需求趋势分析及供应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矿产资源供应安全
        1.2.2 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铌资源需求特征分析
    2.1 铌的性质及用途
        2.1.1 基本特性
        2.1.2 应用领域
    2.2 各国铌消费概况
    2.3 各消费部门需求趋势分析
        2.3.1 部门需求预测法
        2.3.2 建筑及大型钢结构
        2.3.3 汽车工业
        2.3.4 油气管道
        2.3.5 不锈钢
        2.3.6 铌化学制品消费情况
        2.3.7 铌金属和合金消费情况
    2.4 中国铌需求趋势
    2.5 铌的替代品
3 供给特征分析
    3.1 铌成矿介绍
    3.2 全球铌储量分布
    3.3 铌矿山的开采供应情况
    3.4 中国铌资源生产
    3.5 铌资源二次资源回收与利用
4 贸易特征分析
    4.1 贸易情况概述
        4.1.1 全球铌资源贸易
        4.1.2 中国与巴西贸易关系密切
    4.2 巴西的铌资源
        4.2.1 巴西投资环境及和资源政策
        4.2.2 巴西企业生产情况
    4.3 铌资源的历史价格
        4.3.1 铌铁价格
        4.3.2 铌精矿价格
5 铌资源供应风险评价
    5.1 供应风险的理解
    5.2 评价指标的建立
    5.3 基于熵权法的供应风险评价
        5.3.1 熵权法介绍
        5.3.2 供应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3 供应风险值计算
        5.3.4 评价结果分析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含铌尾矿中有价组元富集与分离方法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铌资源概况
    2.2 铌提取工艺研究现状
    2.3 利用白云鄂博含铌尾矿制备铌铁工艺开发现状
第3章 含铌尾矿中铁氧化物的预还原与初步分离
    3.1 实验方法
    3.2 热力学分析
    3.3 还原过程物相变化
    3.4 磁选过程元素的分离与富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熔融条件下铌精矿中有价金属的选择性还原与分离
    4.1 实验方法
    4.2 碳热还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与分离
    4.3 铝热还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与分离
    4.4 硅热还原过程中元素的迁移与分离
    4.5 白云鄂博尾矿中有价组元分离与富集工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铌对高碳钢正火态和退火态组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碳钢的发展历程
    1.3 合金元素在高碳钢中的作用
        1.3.1 常用微合金元素在高碳钢中的应用
        1.3.2 铌在高碳钢中的作用
    1.4 铌的加入对高碳钢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4.1 铌对高碳钢珠光体的影响规律
        1.4.2 铌对高碳钢渗碳体的影响规律
    1.5 元素在钢中偏聚行为的研究现状
        1.5.1 偏聚的分类
        1.5.2 影响偏聚的因素
        1.5.3 元素偏聚现象的表征手段
        1.5.4 铌在高碳钢中的偏聚
    1.6 第一性原理在钢铁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1.7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实验材料
    2.3 热处理实验及方法
        2.3.1 铌在高碳钢中的固溶与原始奥氏体晶粒观察
        2.3.2 正火热处理工艺
        2.3.3 铌在正火态下存在形式的观察
        2.3.4 铌在高温奥氏体相中的存在形式观察
        2.3.5 退火热处理工艺
    2.4 分析测试方法
        2.4.1 显微组织观察(OM)
        2.4.2 X射线衍射仪分析(XRD)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4.4 电子探针分析(EPMA)
    2.5 硬度测试
    2.6 第一性原理方法简介
        2.6.1 第一性原理方法
        2.6.2 密度泛函数理论
        2.6.3 Materials Studio软件及应用模块简介
第三章 铌和加热温度对高碳钢正火态组织的影响
    3.1 铌对高碳钢正火态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3.1.1 高碳钢中物相的确定
        3.1.2 正火态显微硬度
    3.2 加热温度对试验钢组织的影响
        3.2.1 正火温度对原始奥氏体相晶粒的影响
        3.2.2 正火温度对铌微合金化钢组织的影响
    3.3 正火温度对铌的存在形式的影响
        3.3.1 铌在高碳钢中的定性分析
        3.3.2 全固溶温度下铌的存在形式
        3.3.3 铌在高温奥氏体相中存在形式的研究
        3.3.4 铌在正火态下存在形式的研究
    3.4 讨论与分析
        3.4.1 铌对共析点的影响
        3.4.2 铌对高温奥氏体相晶粒的影响
        3.4.3 加热温度对含铌钢正火态组织的影响
        3.4.4 铌在高温奥氏体相向正火态常温相转变时的存在变化
        3.4.5 铌对珠光体片层间距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铌对高碳钢退火态组织的影响
    4.1 铌对高碳钢退火态下渗碳体形貌的影响规律
        4.1.1 铌对传统退火工艺的实验结果分析
        4.1.2 退火态下微观组织分析
    4.2 退火组织的能谱分析
    4.3 含铌钢最佳球化渗碳体的研究
    4.4 退火态显微硬度
    4.5 分析与讨论
        4.5.1 铌对退火组织的影响
        4.5.2 温度对球化渗碳体的影响规律
        4.5.3 保温时间对含铌钢渗碳体组织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铌在高碳钢中分配行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5.1 计算模型与方法
        5.1.1 计算方法
        5.1.2 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5.2 铌原子在γ-Fe和 Fe_3C晶胞模型中的分析
        5.2.1 Nb原子在γ-Fe(C)和Fe_3C中的占位分析
        5.2.2 Nb在 γ-Fe和 Fe_3C中的分配行为研究
    5.3 Mulliken电荷布居数
    5.4 重叠聚居数
    5.5 态密度分析
    5.6 差分电荷密度分析
    5.7 讨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厚壁含铌微合金钢JCO双面三层四丝高速埋弧焊管生产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焊缝金属的设计
    1.1 硫和硫化物夹杂
    1.2 BNS级抗H2S腐蚀钢限制镍含量的原因
    1.3 铌对焊缝和热影响区组织性能的影响
        1.3.1 铌对焊缝组织性能的影响
        1.3.2 铌、焊接热输入、冷却速率的影响
        1.3.3 铌含量对抗SSC、HIC的影响
    1.4 焊材的适配
2 JCO成型
    2.1 预弯
    2.2 折弯
        2.2.1 上模曲率R和进给步长
        2.2.2 上模宽度和下模开口
        2.2.3 管筒开口距离和管筒轴测量数据
3 焊接和金相
    3.1 铣边
    3.2 热输入和显微组织
4 交货状态
    4.1 钢板的交货状态
    4.2 钢管的交货状态
5 抗H2S腐蚀性评估
    5.1 硬度和焊缝抗H2S性能
    5.2 抗SSC、HIC检测
6 结论

(5)铌在高碳当量灰铸铁中的作用及在制动盘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铌及其在钢铁材料中的作用
        1.1.1 铌的性质
        1.1.2 铌在钢中的作用
        1.1.3 铌在铸铁中的作用
    1.2 制动盘及其性能要求
        1.2.1 制动盘的材质与功用
        1.2.2 制动盘的失效形式
        1.2.3 制动盘的性能要求
        1.2.3.1 蓄热性与导热性
        1.2.3.2 强度与抗热疲劳性
        1.2.3.3 硬度与耐磨性
        1.2.3.4 抗震性
    1.3 铸铁制动盘发展趋势
    1.4 本课题简介
        1.4.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4.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案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技术路线
        2.1.1 实验材料
        2.1.2 成分测定方法
        2.1.2.1 光谱分析法
        2.1.2.2 化学分析法
        2.1.2.3 红外碳硫仪分析法
        2.1.3 技术路线
        2.1.3.1 铸造工艺
        2.1.3.2 成分检验工艺
        2.1.3.3 分析试样的检验工艺
    2.2 实验过程
        2.2.1 铌铁加入方式对比实验过程
        2.2.1.1 实验目的
        2.2.1.2 实验方案
        2.2.1.3 试样制备
        2.2.1.4 分析测试
        2.2.1.5 铌的加入方法
        2.2.2 高碳当量灰铸铁加铌实验过程
        2.2.2.1 实验目的
        2.2.2.2 实验方案
        2.2.2.3 试样制备
        2.2.2.4 分析测试
        2.2.3 高碳当量灰铸铁不同铌含量实验过程
        2.2.3.1 实验目的
        2.2.3.2 实验方案
        2.2.3.3 试样制备
        2.2.3.4 分析测试
        2.2.4 铌铁溶解扩散实验过程
        2.2.4.1 实验目的
        2.2.4.2 实验方案
        2.2.4.3 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2.2.4.4 试样制备
        2.2.4.5 分析测试
第三章 铌在高碳当量灰铸铁中的存在形式研究
    3.1 铌在高碳当量灰铸铁中的存在形式
    3.2 不同富铌相形态之间的内在关系
    3.3 富铌相的热力学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铌对高碳当量灰铸铁凝固组织的影响
    4.1 铌铁溶解扩散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4.1.1 扩散实验的冷却曲线
        4.1.2 金相对比及分析
        4.1.3 显微硬度测试及分析
    4.2 铌对共晶团的影响
        4.2.1 铌对共晶团大小的细化作用
        4.2.2 铌对共晶团晶界的净化作用
    4.3 铌对珠光体组织的影响
        4.3.1 铌对珠光体的细化作用
        4.3.2 铌强化基体的机理分析
    4.4 铌对石墨组织的影响
        4.4.1 高碳当量灰铸铁加铌实验
        4.4.2 高碳当量灰铸铁不同铌含量试验
        4.4.3 铌影响石墨组织的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铌对高碳当量灰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铌对高碳当量灰铸铁硬度的影响
        5.1.1 高碳当量灰铸铁中铌含量与显微硬度的关系
        5.1.2 高碳当量灰铸铁中铌含量与硬度的关系
        5.1.3 铌对高碳当量制动盘耐磨性的影响
    5.2 铌对高碳当量灰铸铁楔压强度的影响
    5.3 铌对高碳当量制动盘抗热疲劳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铌在高碳当量制动盘中的应用
    6.1 铌在高碳当量PQ35 后制动盘中的应用
    6.2 铌在高碳当量荣威制动盘中的应用
    6.3 铌在高碳当量制动盘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X70和X90管线钢强韧性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管线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2 国内管线钢的最新进展
        1.2.1 X80管线钢
        1.2.2 X90和X100管线钢
        1.2.3 大应变管线钢
    1.3 管线钢的显微组织
        1.3.1 贝氏体
        1.3.2 针状铁素体
        1.3.3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1.4 管线钢的化学成分
        1.4.1 碳锰元素
        1.4.2 微合金元素铌钒钛
        1.4.3 合金元素铬钼镍铜
        1.4.4 其他元素磷硫氧氮
    1.5 管线钢的热轧工艺
        1.5.1 控制轧制
        1.5.2 再结晶和激活能
        1.5.3 未再结晶温度和终轧温度
        1.5.4 控制冷却
    1.6 材料的强韧化机制
        1.6.1 细晶强化
        1.6.2 固溶强化
        1.6.3 析出强化
        1.6.4 位错强化
        1.6.5 韧化措施
    1.7 性能控制的难点
        1.7.1 落锤性能
        1.7.2 屈强比
        1.7.3 包辛格效应和应变时效
    1.8 研究内容和意义
2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测定
    2.3 变形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试验
    2.4 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检测
    2.5 EBSD电子背散射衍射
    2.6 TEM透射电镜
    2.7 三维原子探针
    2.8 电子能量损失谱
3 X70的强韧性能和优化
    3.1 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优化路径
    3.2 X70优化思路的试验验证
        3.2.1 X70试验钢的TTT和CCT曲线计算
        3.2.2 X70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试验
        3.2.3 X70变形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试验
    3.3 9.5和14.7mm厚度规格X70管线钢工业试制
        3.3.1 热轧工艺要点
        3.3.2 力学和冲击性能
        3.3.3 显微组织
    3.4 17.5×1550mm规格X70管线钢工业试制
        3.4.1 成品卷化学成分
        3.4.2 强韧性能和显微组织
    3.5 X70的工业试制结果分析
        3.5.1 板卷的力学和冲击性能
        3.5.2 钢管的力学性能
        3.5.3 显微组织
        3.5.4 抗氢致裂纹和抗硫化物应力腐蚀性能
        3.5.5 屈强比
        3.5.6 包辛格效应
        3.5.7 韧性
        3.5.8 讨论
    3.6 本章小结
4 X90的强韧性能和优化
    4.1 X90的试制
        4.1.1 X90试验钢的TTT和CCT曲线
        4.1.2 X90双道次变形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试验
        4.1.3 X90的轧制和冷却工艺
        4.1.4 试制板卷性能
        4.1.5 试制钢管性能
        4.1.6 X90板卷和钢管拉伸性能特点
        4.1.7 X90板卷和钢管的韧性性能特点
    4.2 X90管线钢强韧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4.2.1 强韧性能和显微组织
        4.2.2 影响强度性能的轧制因素
        4.2.3 影响强韧性能的冷却因素
        4.2.4 影响制管前后强度变化的因素
        4.2.5 优化措施
    4.3 X90的优化
        4.3.1 X90化学成分和轧制工艺参数调整
        4.3.2 显微组织
        4.3.3 试制钢管性能
    4.4 X90的轧后冷却工艺分析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结果和分析
        4.4.3 工业试制结果和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X70、X80和X90管线钢的显微组织分析
    5.1 晶界特征分析
        5.1.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1.2 实验结果和分析
    5.2 铌钒微合金化X80中的析出物
        5.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2.2 实验结果和分析
    5.3 铌微合金化X70、X80和X90中的析出物
    5.4 X70钢中铌的晶界偏聚
        5.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5.4.2 实验结果和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微量铌对X70管线钢铁素体晶界的强化作用研究
    6.1 实验材料和方法
    6.2 实验结果和分析
        6.2.1 显微组织和晶界特征
        6.2.2 铌的晶界偏聚
        6.2.3 能量损失谱和3d电子占据数
        6.2.4 晶界偏聚
        6.2.5 电荷分布
        6.2.6 电子态密度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低硅含铌铁水提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铌的特性和用途
    1.2 国内外铌资源及利用现状
    1.3 直接合金化工艺
    1.4 二氧化碳在炼钢工艺中的应用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背景
        1.5.2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2 含铌铁水选择性氧化热力学
    2.1 含铌铁水元素选择性氧化热力学
    2.2 二氧化碳提铌热力学分析
3 含铌铁水脱硅保铌实验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案
        3.2.1 实验设备
        3.2.2 实验原料
        3.2.3 实验条件
    3.3 操作过程
    3.4 脱硅保铌实验结果
        3.4.1 脱硅实验半钢成分元素分析
        3.4.2 脱硅实验典型炉次结果
        3.4.3 造渣剂碱度对硅、铌选择性氧化的影响
        3.4.4 热力学分析典型炉次脱硅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二氧化碳提铌实验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备
        4.2.2 实验原料
        4.2.3 实验条件和操作
    4.3 二氧化碳提铌实验结果及分析
        4.3.1 二氧化碳提铌半钢成分结果
        4.3.2 温度对二氧化碳提铌过程的影响
        4.3.3 初始硅含量对硅、锰和铌去除率影响
        4.3.4 铌渣分析
        4.3.5 碱度对提铌效果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固氧提铌实验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设备
        5.2.2 实验原料
        5.2.3 实验过程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1 预备实验结果
        5.3.2 半钢及渣的成分分析
        5.3.3 固氧提铌结果热力学分析
        5.3.4 不同氧化剂加入量对铁水中元素氧化的影响
        5.3.5 温度对终点硅、锰、磷、铌含量的影响
        5.3.6 初始硅含量对硅、锰、铌氧化率的影响
        5.3.7 不同铌加入量对铌收得率的影响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Fe-C-B-Cr-Nb系耐磨堆焊层的组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常用耐磨材料及其研究现状
        1.2.1 奥氏体高锰钢
        1.2.2 低合金耐磨钢
        1.2.3 镍硬铸铁
        1.2.4 低铬白口铸铁
        1.2.5 高铬铸铁
        1.2.6 耐磨硬质合金
        1.2.7 双金属复合耐磨材料
    1.3 耐磨堆焊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耐磨堆焊材料合金体系
        1.3.2 常见耐磨堆焊材料
    1.4 影响堆焊层组织及性能的因素
    1.5 材料韧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及设备
        2.2.1 药芯焊丝的制备
        2.2.2 堆焊工艺的选择及堆焊试样制备
        2.2.3 堆焊金属成分与显微组织分析
        2.2.4 堆焊金属性能测定
第3章 CaB_6对 Fe-C-B-Cr 堆焊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3.1 Fe-C-B-Cr 典型堆焊金属组织结构特点
    3.2 热影响区组织结构特点
        3.2.1 熔合区组织结构特点
        3.2.2 过热区组织结构特点
        3.2.3 相变重结晶区组织结构特点
        3.2.4 不完全重结晶区组织结构特点
    3.3 CaB_6对堆焊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3.4 CaB_6对 Fe-C-B-Cr 堆焊金属性能的影响
        3.4.1 堆焊金属的硬度及耐磨性
        3.4.2 Fe-C-B-Cr 堆焊金属磨痕分析
        3.4.3 CaB_6对 Fe-C-B-Cr 堆焊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B_4C 对 Fe-C-B-Cr 堆焊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1 B_4C 对 Fe-C-B-Cr 堆焊金属组织的影响
        4.1.1 B_4C 对 Fe-C-B-Cr 堆焊金属成分的影响
        4.1.2 B_4C 对 Fe-C-B-Cr 堆焊合金组织的影响
    4.2 B_4C 对 Fe-C-B-Cr 堆焊金属性能的影响
        4.2.1 Fe-C-B-Cr 堆焊金属的硬度及耐磨性
        4.2.2 Fe-C-B-Cr 系堆焊金属磨痕分析
        4.2.3 B_4C 对 Fe-C-B-Cr 堆焊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铌铁对 Fe-C-B-Cr-Nb 堆焊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5.1 铌对 Fe-C-B-Cr-Nb 堆焊金属组织的影响
        5.1.1 铌对 Fe-C-B-Cr-Nb 堆焊金属成分的影响
        5.1.2 铌在铁基合金中的存在形式
        5.1.3 Nb 对 Fe-C-B-Cr-Nb 系堆焊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5.2 铌铁对 Fe-C-B-Cr-Nb 堆焊金属性能的影响
        5.2.1 Fe-C-B-Cr-Nb 堆焊金属硬度和耐磨性
        5.2.2 Fe-C-B-Cr-Nb 堆焊金属磨痕分析
        5.2.3 铌铁对 Fe-C-B-Cr-Nb 堆焊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加热工艺对低碳稀土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低碳高铌钢概述
        1.1.1 铌钢的发展历史
        1.1.2 低碳高铌钢成分设计
        1.1.3 低碳高铌钢用途
    1.2 铌、钛在钢中的应用
        1.2.1 铌在钢中的作用
        1.2.2 钛在钢中的作用
        1.2.3 铌、钛在钢中的固溶
        1.2.4 铌、钛在钢中的析出
    1.3 稀土在钢中的应用
        1.3.1 稀土元素概述
        1.3.2 稀土在钢中的研究
        1.3.3 稀土在钢中的作用机理
        1.3.4 稀土钢的发展前景
    1.4 课题的提出
2 材料制备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其制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样制备
    2.2 实验内容与目的
    2.3 实验方案与技术路线
        2.3.1 实验钢再加热温度的选择
        2.3.2 组织观察
        2.3.3 扫描电镜试样制备
        2.3.4 萃取复型试样制备
        2.3.5 铌、钛固溶的测定
3 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
    3.1 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铌、钛固溶的影响
        3.1.1 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铌固溶的影响
        3.1.2 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钛固溶的影响
    3.2 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奥氏体组织的影响
        3.2.1 实验钢的奥氏体组织
        3.2.2 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奥氏体平均晶粒大小的影响
        3.2.3 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奥氏体晶粒分布的影响
    3.3 均热温度和均热时间对未固溶第二相的影响
    3.4 小结
4 稀土含量对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研究
    4.1 稀土含量对铌、钛固溶的影响
        4.1.1 稀土含量对铌固溶的影响
        4.1.2 稀土含量对钛固溶的影响
    4.2 均热温度对奥氏体组织的影响
    4.3 稀土含量对奥氏体组织的影响
        4.3.1 稀土含量对奥氏体平均晶粒大小的影响
        4.3.2 稀土含量对奥氏体晶粒分布的影响
    4.4 稀土含量对未固溶第二相的影响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微量元素对铬钼钢性能影响及热处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低合金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合金的发展情况
        1.2.2 低合金钢的合金化
    1.3 合金元素在铬钼低合金钢中的作用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试验材料和设备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流程
    2.3 正交试验概述
    2.4 力学性能试验
        2.4.1 夏比冲击试验
        2.4.2 洛氏硬度试验
    2.5 显微组织分析
        2.5.1 金相显微镜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5.3 X射线衍射仪(XRD)物相分析
    2.6 热处理试验设备
        2.6.1 热处理试验炉
        2.6.2 真空电弧熔炼炉
    2.7 本章小结
3 35CrMo钢的热处理工艺优化
    3.1 工厂原始热处理工艺
    3.2 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3.2.1 淬火加热温度的确定
        3.2.2 淬火保温时间的确定
        3.2.3 淬火介质的确定
        3.2.4 回火加热温度的确定
        3.2.5 回火保温时间的确定
    3.3 35CrMo钢的热处理工艺优化
        3.3.1 正交试验指标和因素水平的确定
        3.3.2 正交试验正交表确定
        3.3.3 正交实验的极差分析
        3.3.4 正交实验的方差分析
    3.4 35CrMo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的影响
        3.4.1 淬火工艺对试验钢组织的影响
        3.4.2 回火工艺对试验钢组织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42CrMo钢的热处理工艺与钛的微合金化性能分析
    4.1 42CrMo钢的热处理工艺
        4.1.1 工厂原始热处理工艺
        4.1.2 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4.1.3 42CrMo钢的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2 42CrMo钢与钛的微合金化
        4.2.1 钛的微合金化原理
        4.2.2 化学成分
        4.2.3 显微组织
        4.2.4 力学性能
        4.2.5 断口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低合金钢中铌的高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铌资源需求趋势分析及供应风险研究[D]. 欧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2]含铌尾矿中有价组元富集与分离方法的探索性研究[D]. 马春杨. 东北大学, 2017(06)
  • [3]铌对高碳钢正火态和退火态组织的影响[D]. 刘铖霖.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1)
  • [4]厚壁含铌微合金钢JCO双面三层四丝高速埋弧焊管生产工艺[J]. 郑丽华,尚才众,王昕军,贾云刚,吴建国,许晓明,张胜勇. 钢管, 2018(01)
  • [5]铌在高碳当量灰铸铁中的作用及在制动盘生产中的应用[D]. 周文彬. 上海大学, 2010(01)
  • [6]X70和X90管线钢强韧性能优化研究[D]. 李忠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7]低硅含铌铁水提铌的研究[D]. 李楠.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3(06)
  • [8]Fe-C-B-Cr-Nb系耐磨堆焊层的组织与性能[D]. 贾连军. 吉林大学, 2013(09)
  • [9]加热工艺对低碳稀土高铌钢奥氏体化行为的影响[D]. 耿宽宽.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5(08)
  • [10]微量元素对铬钼钢性能影响及热处理工艺研究[D]. 江莲桂子.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低合金钢中铌的高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