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镜防振独立地基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廉晓洁[1](2016)在《电子显微分析仪器稳定运行的环境因素分析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实验室的选址和布局、实验室周边环境等方面对影响电子显微分析仪器稳定运行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表明:机械振动、环境磁场和接地电阻是影响电子显微分析仪器分辨率的重要因素;对于机械振动,可采取独立防振地基来起到隔振作用,振幅减小40%以上;对于磁场干扰,采取低磁阻屏蔽层来屏蔽外界磁场,可使实验室磁场强度下降33%以上;对于接地方案,选用垂直接地体为主、辅以水平接地体的复合组网方式,接地电阻达到0.798Ω;经过以上方案,可使实验室的机械振动、环境磁场强度和接地电阻均符合电子显微分析仪器安装要求。
廉晓洁[2](2012)在《电镜实验室磁屏蔽和防振措施》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电镜室安装环境的振动和磁场测试超标的问题,分析了振动、磁场干扰的原因和特性,采用增大电镜基础结合缓冲垫层的方法来隔振,通过低碳钢板和纯铁板双层材料磁屏蔽技术来防磁,实践结果满足了电镜安装的要求。
薛青,李亚东[3](1991)在《电镜防振独立地基的设计》文中提出电子显微镜属于高精密仪器,是探测物质微观世界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保证仪器正常运转,能在高分辩率状态下工作,建造防振独立地基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少电镜不能工作在最佳状态,达不到仪器指标要求,就是因为防振工作没有做好的缘故。我们通过调查和计算设计了两种方法——打拉法和橡胶法,供大家参考。
祝文娜[4](2019)在《基于泡沬的吸振复合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吸振器作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造价低廉且性能稳定的吸振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活动的振动控制中。吸振器突出的优点是不影响受控系统的工作环境,只对附加的子系统进行改变,但传统的动力吸振器一般只能控制振动系统单一频率上的振动,且附加的子系统对振动系统控制的振频范围较窄。本文制备了以三种不同泡沫为基体的多种结构的复合吸振试样,通过研究不同结构复合试样的振动响应情况以及复合试样对钢条的吸振情况,对复合试样吸振频段的规律进行研究达到拓宽吸振频带的目的。本文将通过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分别以弹性层厚度、质量层厚度为变量,分析单层复合吸振试样本身的振动响应情况、试样对钢条的吸振性能影响。以吸振量作为复合吸振结构吸振性能的评价标准,研究弹性层厚度与质量层厚度对单层复合吸振试样吸振量的规律及吸振频段情况。经过测试发现弹性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最优的吸振效果出现在A型单层复合吸振试样的弹性层厚度为15 mm时,吸振量为5.31 dB。质量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最优的吸振效果出现在A型单层复合试样的质量层厚度为12 mm时,吸振量为6.75 dB。其次,对双层复合吸振试样进行了振动响应测试分析以及该试样对钢条的吸振性能分析。分别以弹性层厚度、质量层厚度为变量,探究三种泡沫类型的双层复合吸振试样对钢条的吸振量及钢条上谷值的固有频率变化规律。经过测试发现,三种类型泡沫的双层吸振复合试样上出现了三个响应峰,质量层厚度变化的双层复合吸振试样出现了两个谷值。质量层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最优的吸振效果出现在A型双层复合试样的质量层厚度为12 mm时,一阶吸振量为4.22 dB,二阶吸振量为6.18 dB。最后,对A型复合吸振试样的吸振效果进行优化设计。分别研究了双层复合试样中质量层在上层试样中变化、单层复合试样中质量层在左侧试样中变化以及单层复合试样中弹性层在左侧试样中变化的振动响应情况,研究了复合吸振试样对钢条吸振量及钢条谷值频率的变化。经过测试发现,无论单一试样的质量层与弹性层如何更换,钢条只出现了一个谷值。
谢晓峰,孙奕韬,柯磊[5](2020)在《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工艺施工与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是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属于大科学工程装置范畴,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国际上首个集极低温、超高压、强磁场和超快光场等极端条件为一体的综合极端条件用户实验装置。因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须实现科研指标的"极端性",其基建配套也须具备更高的精密性,比如设立无磁区域、多方案减振、设备独立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数千平米的超净室等。对装置建设过程中工艺施工环节的工程管理创新性方法进行了经验总结,并对相关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马清,高尚,刘海涛[6](2020)在《高性能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勘测及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各种高性能电子显微镜的出现,环境影响成为其性能发挥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结合本校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选址调研,讨论了建筑物选址、电磁干扰、地面振动、噪声和环境波动等环境因素对高性能电子显微镜性能发挥的潜在影响。通过分析上述因素的来源特征及影响,针对电镜室设计,提出了经济有效的解决和缓解策略,为高性能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的设计和后期施工奠定了基础。
时金安,胡书广,夏艳,周武[7](2020)在《单色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实验室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球差校正技术以及电子束单色器技术的出现,电镜的空间分辨率和能量分辨率都有了革命性的提高。然而这些技术的出现只是使仪器的精度提高并不是使仪器对环境的要求更宽松。相反,为了达到更高的精度,仪器对于实验环境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所以环境的稳定性经常成为仪器精度的限制因素。本篇文章介绍了如何针对超高能量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单色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而建造一套满足要求的实验室。其中包括微振动控制、磁场干扰、温度波动、噪声和独立接地电阻以及洁净度等对电镜性能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法。
武文山[8](2013)在《精密设备环境振动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精密设备加工与测量精度的提高,振幅较微小的环境地面振动已逐渐成为影响设备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精密设备环境振动的测试和评价方法,结合当前大多数精密设备均采用精密隔振器这一现状,从地基振动测试与处理、隔振设备性能测试、隔振台的振动要求与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分析并对比了现有的基于振动限值的环境振动评价方法,重点分析了VC标准的优势。阐述了在环境振动测试中,传感器的选择方法及其安装所遵循的原则。提供了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及时频域分析等多种振动信号处理技术,具体使用中需根据测试目的合理选择。对典型气浮隔振系统的结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隔振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实验方案测试其动力学性能,重点研究了传递率测试中提高信噪比的方法。在地基振动测试数据处理中,采用独立分量分析法,通过构造工频参考信号解决了测试信号中引入工频干扰的问题;采用数值积分及多项式拟合的方法,解决了由加速度信号转化为速度信号时引入的趋势项问题。对于安装了隔振系统的精密设备,隔振台面成为其实际作用地基,本文提出了基于VC标准的隔振地基评价方法,以上海某洁净室的地基评价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李国平[9](2010)在《面向精密仪器设备的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学位论文结合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精密设备系统主动隔振基础理论研究”(No.599085)进行精密仪器设备隔振平台振动主动控制理论与实验研究。针对项目的研究任务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理论研究、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了精密仪器设备主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研制了用于该隔振系统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对该隔振系统中的功率流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然后采用免疫控制方法完成了精密仪器主动隔振系统的隔振器设计,搭建了主动隔振系统的模拟实验台,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本学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国内外主动隔振技术在隔振方案设计、驱动器与传感器、功率流传递特性和控制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以电镜类光学仪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平台隔振形式的多自由度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在研究典型一级主动、被动隔振系统的振动位移传递率的基础上,针对常用的二级主动隔振模型,考虑以不同参数作为反馈控制变量时,分析隔振系统在单坐标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传递率。第三章,在分析超磁致伸缩材料工作特性的基础上,研制了用于精密仪器主动隔振系统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对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力和位移输出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实验测试与分析,并建立了基于磁机耦合原理的驱动器磁滞非线性模型。第四章,建立了精密仪器主被动隔振平台系统的功率流传递模型,对于采用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隔振平台-基础主动隔振系统,采用四端参数法推导出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函数,对该函数进行数值仿真计算,详细分析了各控制器反馈参量对系统功率流传递特性的影响。第五章,根据人工免疫系统的思想设计出免疫反馈控制器,并将该控制器用于精密仪器的主动隔振系统中。针对精密仪器隔振平台的控制模型,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了对所设计的主动隔振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时域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第六章,研制了以工业PC机为核心的精密仪器模拟隔振平台实验系统,完成了相应的软硬件系统开发,并对隔振实验台分别进行被动隔振、主被动复合隔振的实验研究。第七章,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作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张佳乐[10](2019)在《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力学特性对比试验研究及成因分析》文中认为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具有较高孔隙比、中压缩性、高灵敏度等独特的工程特性,对粤西沿海和海南岛北部的经济活动和工程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迫切需要对湛江组黏土的区域分布规律、力学效应以及其强结构特性的成因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统计分析了湛江典型黏土的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湛江组黏土的区内对比,以及湛江组黏土与其他地区一般黏土的对比分析。以广东湛江某钢铁工程土样为研究对象,对湛江组结构性黏土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无侧限压缩试验和固结试验,分析土体在不同受力阶段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最后,从地质学的角度分析湛江组黏土的强结构性成因。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天然含水率w高,天然孔隙比e较大。w统计平均值为49.27%,最大值达52.75%;e统计平均值为1.41,最大值为1.503。液限wL较高,wL为58.17%~66.83%,平均为62.33%,明显要高于天然含水率。湛江黏土压缩系数av为0.26MPa-1~0.5MPa-1,平均0.38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湛江组黏土的天然含水率、液限、压缩系数及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其孔隙比有着良好的相关性。(2)当孔隙比e相同时,湛江组黏土的压缩系数a1-2远小于一般软黏土;而其无侧限抗压强度qu则远大于一般软黏土。湛江组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孔隙比拟合曲线的斜率大于一般软黏土,说明强结构性对于湛江组黏土的强度影响较大。(3)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三种围压条件下的极限莫尔圆两两之间的公切线并不完全重合,湛江组黏土的抗剪强度包线呈折线形,表明土体围压小时处于超固结状态。湛江组黏土的内摩擦角φcu分布在16.4°~19.9°之间,平均18.03°。湛江组黏土的黏聚力Ccu分布在25kPa-78kPa之间,平均51.89kPa,变异系数最大可达0.27,因而在工程应用中不宜直接取经验值使用。(4)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湛江原状黏土灵敏度值St介于4.13到4.68之间,属高灵敏度土。湛江组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普遍较高,分布在135到162 kPa之间,平均值为152 kPa,灵敏度普遍较大,这一点充分反映出湛江组黏土的强结构特性。(5)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的原状土与重塑土高压固结对比试验研究。天然原状土的压缩曲线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分段性,即存在拐点,拐点前应力水平较低时曲线斜率小呈平缓型,拐点后曲线斜率发生突变呈陡降型,表明土样在压缩过程中存在结构屈服应力,它直接影响着天然土体的变形性状和强度特性。而重塑土样的压缩曲线基本上可近似为一条直线,压缩性随着压力变化不大,这是由于重塑样已经基本失去了先期固结压力和土的结构强度。(6)从地质学的角度,主要包括湛江组黏土的形成条件,湛江强结构性黏土空间分布特点,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沉积过程,分析了湛江组黏土的强结构性成因。
二、电镜防振独立地基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镜防振独立地基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显微分析仪器稳定运行的环境因素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室的选址和布局 |
2 防振、防磁措施 |
2.1防振措施 |
2.2 防磁措施 |
3 配电及接地方案 |
3.1 配电方案 |
3.2 接地方案 |
3.2.1 接地电阻估算 |
3.2.2 接地电阻测量 |
4 结束语 |
(2)电镜实验室磁屏蔽和防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振设计及措施 |
1.1 振动对电镜室产生的影响 |
1.2 减振方案及措施 |
2 电磁屏蔽设计及措施 |
2.1 杂散磁场对电镜室产生的影响 |
2.2 磁屏蔽方案及措施 |
3 结语 |
(4)基于泡沬的吸振复合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振动的处理方法 |
1.2.1 控制振源振动 |
1.2.2 隔离振动 |
1.2.3 动力吸振 |
1.2.4 修改结构 |
1.3 吸振器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1 吸振器原理及分类 |
1.3.2 单自由度动力吸振器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3 自调谐动力吸振器研究历史及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2 弹性材料真密度测试 |
2.2.3 弹性材料模量测试 |
2.2.4 固支梁振动测试系统 |
2.3 吸振结构位置测试 |
2.4 复合吸振结构的制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层复合吸振结构吸振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1 三种泡沫材料的性能表征 |
3.1.1 弹性层泡沫微观结构表征 |
3.1.2 弹性层泡沫材料真密度及孔隙率测试 |
3.1.3 弹性层泡沫材料弹性模量测试 |
3.2 A型单层复合结构的吸振性能的研究 |
3.2.1 弹性层厚度对A型单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3.2.2 质量层厚度对A型单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3.3 B型单层复合结构的吸振性能的研究 |
3.3.1 弹性层厚度对B型单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3.3.2 质量层厚度对B型单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3.4 C型单层复合结构的吸振性能的研究 |
3.4.1 弹性层厚度对C型单层复合试样中吸振性能的影响 |
3.4.2 质量层厚度对C型单层复合试样中吸振性能的影响 |
3.5 三种泡沫类型的单层复合试样吸振性能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层复合吸振结构吸振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4.1 A型双层复合结构的吸振性能的研究 |
4.1.1 弹性层厚度对A型双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4.1.2 质量层厚度对A型双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4.2 B型双层复合结构的吸振性能的研究 |
4.2.1 弹性层厚度对B型双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4.2.2 质量层厚度对B型双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4.3 C型双层复合结构的吸振性能研究 |
4.3.1 弹性层厚度对C型双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4.3.2 质量层厚度对C型双层复合试样的吸振性能的影响 |
4.4 三种泡沫类型的双层复合结构吸振性能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A型复合结构吸振性能的优化设计研究 |
5.1 对A型双层复合结构吸振性能的优化设计研究 |
5.2 对A型单层复合结构吸振性能的优化设计研究 |
5.2.1 左侧试样质量层变化对A型单层复合试样吸振性能的研究 |
5.2.2 左侧试样弹性层变化对A型单层复合试样吸振性能的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工艺施工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装置建设的科学依据 |
2 装置园区规划设计原则 |
3 装置特殊工艺施工内容(工程技术方案) |
3.1 抗电、磁干扰 |
3.1.1 配电站和分界室 |
3.1.2 磁体的无磁环境 |
3.1.3 独立接地 |
3.2 设备及建筑物的减振 |
3.2.1 建筑物远离振源 |
3.2.2 建筑物四周设立隔振沟 |
3.2.3 设备基础四周设立环圈缝 |
3.2.4 设立防振独立地基 |
3.2.5 利用不同回填材料减振 |
3.3 工艺管线的气密性 |
3.4 屏蔽室和超净室 |
3.5 其他特殊工艺 |
4 装置特殊工艺管理体系 |
4.1 甲方现场工艺对接管理方法 |
4.1.1 事前管理——充分组织协调,架起科研与基建的对接桥梁 |
4.1.2 事中管理——建立健全反馈机制,保证各方沟通渠道顺畅 |
4.1.3 事后管理——明确责任归属,以案例完善工艺施工方案 |
4.2 甲方现场科研工艺全过程管理建议 |
4.2.1 图纸设计环节需科研人员全过程参与 |
4.2.2 工艺现场需及时对接,形成有效“纠错”管理机制 |
4.2.3 所有工艺施工内容应纳入总包合同范围 |
5 结语 |
(6)高性能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勘测及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电镜室选址 |
1.1 建筑要求 |
1.2 环境因素 |
2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
2.1 EMI及其影响 |
2.2 EMI消除措施 |
3 振动 |
3.1 振动来源及其影响 |
3.2 地面振动的缓解 |
4 噪声 |
4.1 噪声来源及其影响 |
4.2 噪声的缓解 |
5 环境波动 |
5.1 环境波动及其影响 |
5.2 缓解措施 |
6 设计建议 |
6.1 选址先行 |
6.2 远程操作 |
6.3 功能分区 |
6.4 长远规划 |
7 结论 |
(7)单色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实验室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微振动控制 |
2 电磁场屏蔽 |
3 精密温控 |
4 噪声控制 |
5 独立接地 |
6 洁净度控制 |
7 总结 |
(8)精密设备环境振动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环境振动评价、测试与分析方法 |
2.1 环境振动评价方法与VC标准 |
2.2 振动测试方法 |
2.3 振动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典型隔振器动力学性能测试 |
3.1 隔振器原理 |
3.2 超精密隔振器简介 |
3.3 隔振器动力学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地基振动测试与处理 |
4.1 测试设备的选择 |
4.2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地基信号去工频处理 |
4.3 加速度与速度之间的转化 |
4.4 精密设备典型地基测试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VC标准的隔振地基评价方法 |
5.1 VC标准的优势 |
5.2 三分之一倍频程速度谱的计算方法 |
5.3 VC标准下隔振器对地基要求的计算 |
5.4 基于VC标准的隔振地基评价方法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面向精密仪器设备的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振动主动控制与主动隔振 |
1.2.1 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
1.2.2 主动隔振技术 |
1.3 国内外主动隔振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精密设备微幅隔振技术的研究 |
1.3.2 主动隔振技术中驱动器与传感器的研究 |
1.3.3 主动隔振技术中功率流传递特性的研究 |
1.3.4 主动隔振技术中控制策略的研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精密仪器主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2.1 精密仪器的允许振动值与振动环境分析 |
2.1.1 精密仪器的允许振动值 |
2.1.2 电镜类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振动激励环境的分析 |
2.2 精密仪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2.3 一级隔振系统主被动隔振传递率分析 |
2.3.1 被动隔振系统 |
2.3.2 主动隔振系统 |
2.4 二级主动隔振系统的振动传递率分析 |
2.4.1 主动隔振驱动器不同安装方式的动力学分析 |
2.4.2 不同参数作为控制变量时的振动传递率分析 |
2.4.3 加速度反馈时的振动传递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输出特性与磁滞模型研究 |
3.1 磁致伸缩机理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特性 |
3.2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结构与磁路设计 |
3.2.1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结构 |
3.2.2 相关磁路参数设计 |
3.3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热变形的抑制与补偿方法 |
3.3.1 恒温水冷却法 |
3.3.2 热变形抵消法 |
3.3.3 柔性铰链机构补偿法 |
3.3.4 软件补偿法 |
3.4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静态特性测试 |
3.4.1 电流-输出位移特性 |
3.4.2 电流-输出力特性 |
3.5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动态特性测试 |
3.5.1 动态位移输出特性 |
3.5.2 动态驱动力输出特性 |
3.5.3 滞后响应特性 |
3.6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磁机祸合模型的建立 |
3.6.1 磁致伸缩模型 |
3.6.2 磁化模型 |
3.6.3 磁机耦合模型 |
3.6.4 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
3.7 本章小结 |
4 精密仪器隔振系统中功率流的传递特性研究 |
4.1 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方程 |
4.2 隔振平台系统中功率流的传递模型 |
4.3 精密仪器隔振平台系统的导纳分析 |
4.3.1 隔振平台A导纳分析 |
4.3.2 中间质量C导纳分析 |
4.3.3 隔振元件B导纳分析 |
4.3.4 隔振元件D导纳分析 |
4.4 功率流传递特性的仿真计算及分析 |
4.4.1 隔振平台系统中功率流传递方程 |
4.4.2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择 |
4.4.3 相关计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精密仪器隔振系统的免疫控制研究 |
5.1 人工免疫系统的控制机理 |
5.1.1 生物免疫系统调节原理 |
5.1.2 人工免疫系统的反馈控制模型 |
5.2 精密仪器隔振平台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 |
5.3 免疫PID控制器的设计 |
5.4 隔振系统的免疫PID控制仿真研究 |
5.4.1 免疫控制器的S函数实现 |
5.4.2 隔振系统的Matlab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6 精密仪器模拟隔振平台的实验研究与分析 |
6.1 模拟隔振平台主动控制实验系统 |
6.1.1 模拟隔振实验台的结构设计 |
6.1.2 实验系统测控硬件设计 |
6.1.3 实验系统测控软件设计 |
6.2 模拟隔振平台振动控制实验研究 |
6.2.1 冲击激励隔振实验 |
6.2.2 正弦激励振动隔振实验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力学特性对比试验研究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意义 |
1.3 湛江组结构性黏土的工程特性 |
1.4 湛江组结构性黏土的分布状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基本物理指标统计分析 |
2.1 引言 |
2.2 湛江组结构性黏土基本物理特性指标及相关性分析 |
2.2.1 湛江组黏土物理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2 湛江组黏土物理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湛江组结构性黏土与一般软黏土物理特性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的三轴试验 |
3.2.1 常规三轴试验分类 |
3.2.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3.2.3 试样来源及物理力学指标 |
3.2.4 试验结果分析 |
3.3 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1 试验原理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土样 |
3.3.4 试验数据处理原理 |
3.3.5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的高压固结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土样及其物理参数 |
4.2.3 试验结果分析 |
4.3 考虑土的结构性的沉降分析与计算 |
4.3.1 地基最终沉降量的组成 |
4.3.2 湛江组结构性黏土的原位压缩曲线确定方法 |
4.3.3 考虑土的结构性的沉降计算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湛江组黏土强结构性的成因分析 |
5.1 引言 |
5.2 湛江组黏土分布 |
5.2.1 湛江组地层分布 |
5.2.2 湛江组黏土的结构、构造 |
5.3 湛江组黏土地质条件 |
5.3.1 湛江组黏土的沉积环境 |
5.3.2 湛江组黏土的沉积过程 |
5.4 湛江组黏土强结构成因分析 |
5.4.1 影响土微观结构的因素 |
5.4.2 湛江组黏土强结构的成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等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电镜防振独立地基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显微分析仪器稳定运行的环境因素分析与对策[J]. 廉晓洁.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16(12)
- [2]电镜实验室磁屏蔽和防振措施[J]. 廉晓洁. 物理测试, 2012(01)
- [3]电镜防振独立地基的设计[J]. 薛青,李亚东.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1(04)
- [4]基于泡沬的吸振复合结构的优化设计研究[D]. 祝文娜.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5]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工艺施工与管理研究[J]. 谢晓峰,孙奕韬,柯磊.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0(05)
- [6]高性能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勘测及设计策略研究[J]. 马清,高尚,刘海涛. 广东化工, 2020(20)
- [7]单色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实验室设计[J]. 时金安,胡书广,夏艳,周武. 电子显微学报, 2020(06)
- [8]精密设备环境振动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D]. 武文山.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9]面向精密仪器设备的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D]. 李国平. 浙江大学, 2010(08)
- [10]湛江组强结构性黏土力学特性对比试验研究及成因分析[D]. 张佳乐.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