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式降尘减速机

一种水冷式降尘减速机

一、一种水冷式除尘变径管(论文文献综述)

司桐[1](2021)在《燃煤烟气污染物(SO2/NOx/PM)喷淋-鼓泡法一体化深度脱除研究》文中提出煤燃烧带来热能的同时产生了大量SO2、NOx及颗粒物等污染物,针对日益严格的环保需求,电厂往往是通过单一技术升级来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然而,各单元设备之间缺乏污染物一体化控制概念,能效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燃煤锅炉污染物(SO2、NOx、PM)一体化控制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提出的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下,具体研究了新型湿式吸收塔同时脱除SO2、NOx和颗粒物的性能,并进行了 5000 Nm3/h燃煤烟气示范工程试验平台的参数设计及试验测试。同时,结合量子化学中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从微观反应角度对镁基吸附剂SO3吸附进行了模拟计算,揭示了烟气组分在吸附过程中对吸附位点及吸附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1)结合喷淋塔和鼓泡反应器各自优势,搭建了基于臭氧氧化的喷淋-鼓泡法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实验台,研究了其同时脱硫脱硝性能。实验发现,钙基和氨基两种吸收剂下,喷淋-鼓泡吸收塔较现有喷淋塔或鼓泡反应器均能够提高脱硫、脱硝效率。在液气比4 L/m3,浸液深度100 mm,O3/NO摩尔比1.0的工况下,钙基吸收剂下喷淋-鼓泡吸收塔较相同条件下的喷淋塔或鼓泡反应器脱硫效率分别提高11%和13%,脱硝效率分别提高17%和18%。O3/NO摩尔比对脱硫效率几乎没有影响,但O3/NO摩尔比由0增大至1.0时,脱硝效率显着提高。液气比和浸液深度的增加均能提高脱硫脱硝效率,但此时必须考虑浆液循环泵和增压风机所增加的电耗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入口烟气中SO2浓度增加对脱硫效率的降低影响较小,证明了喷淋-鼓泡吸收塔具有较为宽泛的燃料适应性。(2)湿式氨法吸收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较高的副产物利用率和运行过程中不易发生堵塞等优势,但同时会产生大量颗粒物,因此重点研究了氨法吸收过程中喷淋-鼓泡吸收塔的颗粒物排放特性。实验发现,喷淋-鼓泡吸收塔较现有喷淋塔或鼓泡反应器能减少颗粒物的排放,颗粒物的主要成分为(NH4)2SO4,颗粒物粒径呈单峰分布且主要以PM1.0的细颗粒物为主。烟气中SO2的存在可显着影响颗粒物的生成,且颗粒物的生成量随S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对整体粒径分布无影响。液气比和浸液深度的提高均可降低颗粒物的排放。(3)针对SCR及臭氧氧化过程中产生的SO3易引起后续“烟羽”的现象,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SO3在镁基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机理。通过多方位的吸附角度构建不同的吸附构型,最终优化得到SO3吸附在MgO(001)表面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对常见燃煤烟气组分如O2、SO2等对MgO(001)表面吸附SO3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MgO(001)表面中的O顶位的吸附活性高于Mg顶位,SO3在MgO(001)表面形成的类似硫酸根结构是吸附的关键。(4)设计了规模为5000 Nm3/h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全流程试验平台各脱除单元配置参数,进行了高温除尘器联合SCR脱除试验研究、臭氧前置氧化NOx与SO2吸收试验研究,喷淋-鼓泡法SO2、PM2.5脱除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高温除尘器出口颗粒物浓度约在8 mg/Nm3附近,氨逃逸量维持在3 mg/Nm3附近,大幅降低了高浓度飞灰对催化剂磨损、堵塞及中毒的危害。在O3/NO摩尔比为1.0下,喷淋-鼓泡吸收塔较只喷淋或只鼓泡SO2脱除效率提高11%和25%,NOx脱除效率提高28%和37%。长期运行表明,吸收塔出口 PM、SO2和NOx日平均排放浓度分别约为5 mg/Nm3、20mg/Nm3和25mg/Nm3,满足超低排放要求,体现了三级脱硝(低氮燃烧、SCR和臭氧预氧化技术)、两级除尘(高温过滤、喷淋-鼓泡吸收)和两级脱硫(喷淋吸收、鼓泡深度脱除)的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理念。(5)超低排放是当前燃煤电厂面临必须的环保要求,不同的技术路线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劣势,目前的能效评价方法往往注重环保指标与经济指标。为研究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与现有传统控制路线在能效上的差异,建立了 3层15因素的能效多属性综合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从环保性、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效益等评价指标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的综合能效性能更优,具体表现在满足超低排放的环保限值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同时,评价结果还能够具体体现造成其某一指标不良的亚级影响因素,为工业选择和优化控制路线提供了指导方法。

朱鼎辉[2](2019)在《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风量空调系统以其优异的节能特性,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中。但是由于缺少系统全过程调试,在我国变风量空调系统少有成功案例。调试之所以无法在我国大规模开展,原因在于管理体系的缺失和技术体系的不足。鉴于此,本文从管理和技术两个角度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调试展开研究。首先,本文依据我国实际工程情况,明确了建筑机电系统调试的工作目标,设计了建筑机电系统调试管理体系。在调试管理体系中,规范了调试组织架构,将调试工作分配到每个单位个体。将调试工作流程分解为前期准备阶段、调试进程阶段和后期服务阶段,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并设计了一系列协调监管机制辅助工作开展。其次,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形式与特点,建立了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技术体系,将技术流程分解为调试启动阶段、调试准备阶段和现场调试阶段,明确了调试技术内容及技术要求,对实际工程具有指导借鉴意义。接着,分析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定静压控制法在实际工程中的调试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提出一种给仿真支撑调试的方法,其实现过程分为5步,分别是数据收集、模型建立、模型准确性校核、控制方案设计和最优控制方案选择。最后,将提出的仿真支撑调试的方法利用Modelica语言基于Dymola平台应用于某一实际工程案例。结果表明,对于该系统来说,将定静压点置于P5,压力值设定为228Pa为最优控制方案。

李双英[3](2019)在《云式除尘技术在FCC催化剂生产装置尾气除尘中的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催化裂化(Fluid Catalytic Cracking,FCC)工艺是石油炼制过程最基本的工艺之一,是在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重质油发生裂化反应,转变为裂化气、汽油和柴油等的过程,这其中FCC催化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FCC催化剂制备工艺中喷雾干燥和焙烧工艺是两个重要的过程,所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颗粒,经急冷塔和吸收塔处理后可去除一部分催化剂颗粒,但受处理设备效率的限制,仍无法有效捕集部分粒径较小的催化剂,细颗粒随尾气排放到空气中。所以,本文经过对FCC催化剂生产现场实地调查及技术方案论证后,设计一套云式除尘系统对喷雾干燥和焙烧工艺的含尘尾气(50000m3/h)进行处理,以实现尾气中细颗粒物的高效捕集。本文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标定了原系统的出口粉尘浓度,结果显示,系统排放的粉尘浓度均值为95.93mg/m3,最高可达279.5mg/m3。开展试验研究,对FCC催化剂粉尘颗粒进行物性分析,获得粉尘颗粒堆积性、粒径分布、亲水性等基本特征。其次,针对FCC催化剂现场工况条件,对云式除尘系统进行整体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工艺路线设计、云式除尘系统设计、除尘管道选型、引风机选型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等五部分内容。再次,结合现场试验,对云式除尘系统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风机频率和雾化水量对云式除尘系统出口粉尘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风机频率的增大,出口粉尘浓度呈现下降趋势,而随着雾化水量的增加,出口粉尘浓度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当系统引风机频率大于40Hz、雾化水量为1.23.52m3/h时,出口粉尘浓度均低于标准值20mg/m3,最佳雾化水量在2.52m3/h,此时出口浓度出现最低值6.49mg/m3。最后,针对云式除尘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设备表面振动和凹陷、系统出口烟气含湿量较高、存在间歇性带水等问题,开展了系统调试与问题分析,完成了系统的整体优化。此外,应用效果和第三方检测结果表明,系统外排粉尘浓度的均值为8.78mg/m3,均满足国家最新的环保标准(≯20mg/m3)。此外,采用云式除尘技术后可为企业节约设备投资成本1154万元,每年可为企业节约运行成本237.72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着。总体而言,云式除尘技术能够良好的应用于FCC催化剂生产装置尾气治理领域,可实现细微粉尘的高效捕集,为FCC催化剂行业生产尾气的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吴雨蒙[4](2019)在《烟草粉尘爆炸特性研究及其生产环境风险评估》文中指出近年来,工贸行业粉尘爆炸事故多发,尤其是2014年昆山中荣粉尘爆炸事故,以及2016年深圳光明新区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粉尘爆炸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烟草粉尘是可燃爆有机粉尘,卷烟厂在卷烟生产工艺中会伴生有大量的烟草粉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探究了不同粒径、浓度等工况下烟草粉尘的爆炸特性,并采用自主设计的粉尘云演化观测装置探究了烟草粉尘的分散特点,对标准反弹喷嘴进行了优化设计。结合实验测得的各工位烟草粉尘爆炸特性参数与卷烟厂实际生产环境,运用系统安全评价原理和方法,全面分析烟草生产工艺中存在的粉尘爆炸危险,对具有风险隐患的场合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本文主要的结论与创新之处如下:(1)烟草粉尘的爆炸烈度烟草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可达到8.376bar,最大爆炸指数Kst值为90.7bar·m/s,爆炸程度属于较弱或中等型。爆炸压力一般随着粉尘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但实验中随着烟草粉尘粒径的增大,出现了大粒径粉尘比小粒径粉尘的爆炸压力更大的情况。这是由于小粒径烟草粉尘间的团聚现象,导致实验样品之间粒径的区别不明显。随着浓度的增大,烟草粉尘的爆炸压力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爆炸浓度为500g/m3。(2)烟草粉尘在20L球仓内的分散实验采用标准反弹喷嘴对烟草粉尘进行分散时,被分散的粉尘呈左右对称分布。随着粉尘粒径的增大,20L球仓内粉尘云演化至均匀度最佳的时刻有所提前,因此对应的点火延时时间也应提前。粉尘浓度越小,越容易聚集在20L球仓内壁上,导致实际粉尘浓度比形式浓度小;随着烟草粉尘浓度的增大,壁面聚集的粉尘量逐渐减小,粉尘云的演化速度加快,粉尘达到分散度均匀和沉降的时间均提前,因此点火延迟时间应提前。针对粉尘经反弹喷嘴分散后在空间内的不均匀现象,对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出“碗形”反弹喷嘴。经爆炸压力与粉尘分散实验验证,优化后的喷嘴在爆炸压力实验重复性与对粉尘的分散效果上更佳。(3)烟草粉尘的爆炸感度烟草粉尘的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一个最佳的浓度值,该浓度值下的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最小,不同粒径的烟草粉尘该浓度最佳值不同。分散压力对烟草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比较复杂。随着分散压力的升高,烟草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存在一个最合适的分散压力,使粉尘云的分散效果达到最佳。实验中,20kPa左右的分散压力对0.1g烟草粉尘样品的分散效果最佳。堆积厚度对烟草粉尘的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堆积厚度的增加,烟草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下降速度减慢。小粒径粉尘的团聚现象与大粒径粉尘堆积密度小导致烟草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随粒径效应的变化很小。随着粒径的增大,烟草粉尘的爆炸下限浓度逐渐增大,其中爆炸下限浓度的最小值为1020g/m3。由于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测试装置的点火能上限为2000mJ,在多次改变浓度和粒径后,均无法点燃烟草粉尘。因此判定烟草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在2000mJ以上。(4)对烟草加工场所进行了爆炸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大部分工位的爆炸可能性及爆炸后果严重程度属于一般级别,但仍要注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避免爆炸危险环境的产生。少部分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位可以结合相应的整改建议,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张聪聪[5](2018)在《高炉熔渣风淬热能的炼铁产业链内利用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炼铁及炼钢过程产生大量的高温熔融冶金渣,作为有望替代目前普遍采用的水淬法达到节能节水增效益的热能干法回收与利用工艺一直是钢铁行业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其中高温冶金渣换热空气的高效高价值稳定利用是影响其工业化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从数量、热品质及与钢铁产业的匹配方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解决熔渣换热高温空气的利用问题为主要目标,探讨换热空气助燃高炉煤气热风炉和锅炉工艺,为炼铁工艺提供技术参考。首先,对换热空气和高炉煤气的产量以及热风炉利用工艺中的用量进行计算,得出热风炉的利用率分别为37.17%和27.3%,同时对工艺可行性分析,得出目前的除尘技术无法使热空气达到热风炉工艺的含尘量要求这一关键技术难题。其次,针对热风炉工艺含尘量的问题,提出新型涡旋除尘系统,并进行了Fluent数值模拟,得到除尘效率为74.59%,含尘量为25.41 mg·m-3,达不到10mg·m-3的热风炉标准,但适合用作高炉煤气锅炉的前置除尘操作。最后,根据高炉煤气锅炉的设计参数进行计算,表明利用现有高炉煤气锅炉能够100%的全量利用炉渣换热空气,锅炉的运行也能适应热空气助燃的条件,为高温渣风淬回收热能利用提供了高效高价值稳定利用的途径保障。针对熔渣换热空气含尘量大的特点,提出简易除尘锅炉燃烧末端精除尘的优化利用工艺,并开发了适应高含尘的燃烧器,为该工艺的实施提供了关键设备保障。通过以6500t·d-1,规模的炼铁高炉为对象,对热风炉和高炉煤气锅炉工艺以及整体工艺的技术经济进行评价,年经济效益为6384.46万元/年,每日可节约标煤182 t,产生显着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唐锦芸[6](2018)在《钢厂精炼车间除尘系统改造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筑、航天、航海工程等领域展翅腾飞。这使得我国的钢铁生产工业成为目前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国民经济产业。但是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我国对钢铁工业的环保工作越来越关注,钢厂生产区的污染状况也就凸显出来,这就带来了钢铁除尘系统的新发展阶段。本文中主要通过实地检测并分析车间内烟气的排放量及规律,重新设计并改造了除尘系统,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建立模型,研究了不同结构情况下,污染烟气流场结构对于流体的流动特性。设计出了适用于安装空间狭长,排烟需求量大的情况下,能达到整个风罩内均匀吸送风的新型侧吸均风罩以及解决了实际改造中,由于管道并联造成的轴流风机压力不匹配时均风罩无法吸风的问题。新型喇叭形射流吹吸风口就是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部件。通过模拟,确立了吹吸风口的开口角度和加设挡板的位置,使得新型吹吸风口满足了在减少吸入外界野风时,还能提高均风罩对管道内烟气的捕集效果的要求。精炼生产车间除尘系统的改造设计改造方案如下:将车间内原有的2#、3#除尘器并联,并在1#和5#电炉的出钢侧新型增侧吸均风罩,以及管道内部需要部位加设了新型喇叭形射流吹吸风口。新设计的除尘系统及关键部件在投产一段时候后效果明显,通过了当地环保部门和生产厂家的验收,该项目改造可为日后相似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张学军[7](2018)在《湿式电除尘器在三河电厂燃煤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雾霾日益严重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PM2.5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环保议题,国家对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要求更加严格,重点地区电厂粉尘浓度要求限值20mg/m3,而目前运行机组除尘设备不能满足粉尘排放标准,需要进行升级改造,采用新的技术才能实现。三河电厂位于京津冀重点控制区,为实现国家环保要求,对1、2、4号机组选用了三个厂家的湿式电除尘器环保进行改造,实现了高品质绿色发电计划,烟气粉尘排放浓度运行值均低于5mg/Nm3,4号机组低于1mg/Nm3,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要求,成为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和河北省煤电机组环保改造示范项目。本文首先对三河电厂的1、2、4号机组选用的山大能源公司SD264型柔性布湿式电除尘器、龙净环保WBE210/1-2型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菲达环保FW163-2型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的改造布置方式、主要技术参数以及系统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对改造后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找出了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保证了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效率;接着从煤粉及灰份成分、锅炉燃烧因素、低温省煤器投入运行、干式电除尘因素、湿法烟气脱硫因素、湿式电除尘器本体、烟塔合一因素以及热工测量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湿式电除尘器粉尘排放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从电耗、物耗、粉尘排放量、PM2.5和SO3去除率等方面对三河电厂选用的三种湿式电除尘器进行了经济性与最佳运行方式分析。

张昱威[8](2016)在《天然气滤芯测试装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输送管道中的污染物杂质会对管道及沿途仪表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危害,滤芯是去除天然气污染物的主要设备,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管道与设备的安全。本文研究了天然气滤芯测试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对天然气滤芯测试和新型天然气滤芯的研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有天然气滤芯性能测试标准尚有待完善之处。在分析滤芯实际工作条件与运行状况的情况下,提出将容尘效率测试加入到天然气滤芯性能测试中,并给出了滤芯容尘效率测试的方法和流程。该方法更符合天然气滤芯在实际工况下的过滤效率。利用Fluent对不同风管模拟,发现圆形风管在同等条件下,颗粒的沉降率低于方形风管,更适合作为测试系统风管。对两种不同形式的混匀组合装置进行对比,在给定的长度下,同孔板与多孔扩散板的组合相比较而言,变径管与多孔扩散板组合的混匀效果更优。对滤芯测试段流场模拟,为试验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根据常用天然气滤芯性能参数设计了天然气滤芯测试装置,对于装置的流量、阻力、管径等参数进行了计算,并对相关测量设备进行计算和选型,该装置能测试滤芯的流量压差性能、清洁过滤效率、稳态效率以及容尘效率等指标。为天然气滤芯测试系统的建造提供了参考依据。基于PLC编制了一套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减少人工操作所用时间,自动调节试验系统的风量,并对温湿度、压力、流量等数据进行采集。设计的滤芯测试系统软件,使试验环境参数以及采样数据等可视化、滤芯性能检测便捷化,软件还具备试验数据存储和试验报表输出功能,便于试验结果的查询和分析。

董宏飞[9](2016)在《焦化厂循环风机在线振动监测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钢通钢集团公司是一所钢铁联合企业,旗下焦化厂共有焦炉4座,配备了两套干熄焦系统年处理焦炭约110万吨,年产蒸汽约66万吨,直接经济效益约为2300万元/年。本文介绍了干熄焦系统的循环风机在干熄焦工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说明了循环风机机构和工作原理;详细介绍了风机的振动的分类和导致原因,并对风机动平衡、喘振和临界转速等名称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还对风机典型故障的查找和排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循环风机故障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部分,通过对现场环境的了解和循环风机运行特点的研究,特别是对循环风机振动特点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这一特点,选取了合适的轴振动保护变送器并确定此变送器安装位置;针对变送器的特点和上位机的特点,选取了合适的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所需要的卡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循环风机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完毕之后,在实际运行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例举比较典型的、能说明在线监测系统特点的三个例子:1、二期循环风机转子轴断裂故障分析;2、二期循环风机不对中故障分析;3、一期循环风机轴瓦振动故障分析。循环风机振动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是一项系统、复杂的课题,而风机的在线检测系统对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确保了风机的安全运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并能做到预知维修,减少了设备事故在干熄焦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损失。

李智华[10](2016)在《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工程的设备监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阶段,国家不断加大对发电厂建设的投资力度,而锅炉安装作为特种行业之一,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会对安装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这将贯穿于锅炉安装的整个施工过程,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锅炉投运后的安全,而设备监理是保障锅炉设备安全、平稳运行的有效手段。本文将设备监理这一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模式,应用于某电厂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建设工程实践当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的设备监理工作进行了整理,总结了相关的设备监理经验,其研究实践,有益于保障该项目的工程质量,并对其他工程项目的设备监理工作提供了借鉴的意义。本文课题的研究工作,主要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本文对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工程的设备监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锅炉设备监理的主要工作,归纳了锅炉建设的常见问题,总结了设备监理的主要预控环节和一般的控制措施,从而为对锅炉建设工程的设备监理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课题开展所依托的某电厂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工程的相关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和质量标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明确了本项工程的个性因素,从而为本文课题研究的设备监理理论与工作的实践应用提供了背景依据。最后,结合课题研究某电厂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对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的设备监理工作进行了研究,将该项目分为“工程设计与设备采购”、“设备制造与设备安装”、“设备调试与合同完成”等三个阶段,分别从这三个阶段的工作实际出发对设备监理的工作进行了研究。针对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水冷壁防磨改造工程的关键技术与监理重点问题开展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磨技术方案与施工监理要点。

二、一种水冷式除尘变径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水冷式除尘变径管(论文提纲范文)

(1)燃煤烟气污染物(SO2/NOx/PM)喷淋-鼓泡法一体化深度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我国能源现状
        1.1.2 SO_2、NOx及颗粒物的危害
    1.2 燃煤烟气污染物控制研究现状
        1.2.1 烟气脱硫技术
        1.2.2 烟气脱硝技术
    1.3 燃煤烟气多污染物一体化脱除研究现状
        1.3.1 氧化法
        1.3.2 催化法
        1.3.3 吸附法
    1.4 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
        1.4.1 高温烟尘过滤技术研究现状
        1.4.2 湿式吸收塔研究现状
    1.5 全系统能效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2.1 实验台介绍
    2.2 喷淋—鼓泡吸收塔设计背景及特点
    2.3 实验方法及过程
        2.3.1 臭氧浓度的测定
        2.3.2 实验步骤
        2.3.3 预实验
    2.4 吸收剂和数据表征方法
        2.4.1 吸收剂种类
        2.4.2 实验数据的表征方式
    2.5 颗粒物的微观表示方法
        2.5.1 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
        2.5.2 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臭氧前置氧化的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钙基吸收剂下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3.2.1 O_3/NO摩尔比的影响
        3.2.2 液气比的影响
        3.2.3 浸液深度的影响
        3.2.4 入口SO_2浓度的影响
    3.3 氨基吸收剂下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3.3.1 O_3/NO摩尔比的影响
        3.3.2 液气比的影响
        3.3.3 浸液深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淋-鼓泡法氨基下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脱除方式下的颗粒物排放特性
    4.3 颗粒物的成分组成和形态特征
    4.4 运行参数的影响
        4.4.1 SO_2浓度的影响
        4.4.2 液气比的影响
        4.4.3 浸液深度的影响
    4.5 SO_3排放性能测试
        4.5.1 试验过程及方法
        4.5.2 试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烟气组分对镁基吸附剂吸附SO_3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5.1 引言
    5.2 量子化学概念
        5.2.1 量子化学基本方程
        5.2.2 密度泛函理论
    5.3 计算方法与分子构型
    5.4 SO_3在MgO(001)表面的吸附
    5.5 O_2的影响
        5.5.1 O_2在MgO(001)表面的吸附
        5.5.2 SO_3在O_2/MgO(001)表面的吸附
    5.6 SO_2的影响
        5.6.1 SO_2在MgO(001)表面的吸附
        5.6.2 SO_3在SO_2/MgO(001)表面的吸附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5000 Nm~3/h燃煤烟气全流程示范工程试验研究
    6.1 背景介绍
    6.2 试验内容及方法
    6.3 设备参数及技术指标
        6.3.1 高温除尘系统
        6.3.2 SCR脱硝系统
        6.3.3 换热系统及臭氧发生器
        6.3.4 喷淋-鼓泡吸收塔及DCS控制系统
    6.4 试验过程
        6.4.1 整体调试和设备运行情况
        6.4.2 长时间连续运行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高温除尘的燃煤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路线能效综合评价方法
    7.1 引言
    7.2 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
        7.2.1 评价体系的建立
        7.2.2 评价指标的筛选
        7.2.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7.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7.2.5 模糊综合评价
    7.3 能效分析
        7.3.1 能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7.3.2 层次分析法
        7.3.3 多属性模糊综合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风量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1.2.2 调试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第2章 建筑机电系统调试管理体系
    2.1 调试目标
    2.2 调试组织架构
        2.2.1 业主
        2.2.2 调试顾问
        2.2.3 总承包单位人员
        2.2.4 设备供应商
        2.2.5 物业管理单位人员
        2.2.6 设计单位人员
    2.3 建筑机电系统调试管理体系
        2.3.1 调试工作流程
        2.3.2 沟通协调机制
        2.3.3 故障/缺陷处理机制
        2.3.4 数据记录机制
        2.3.5 文件呈送机制
        2.3.6 测试仪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技术体系
    3.1 变风量空调系统概述
        3.1.1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组成
        3.1.2 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量控制方法介绍
    3.2 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技术流程
        3.2.1 调试启动阶段
        3.2.2 调试准备阶段
        3.2.3 现场调试阶段
    3.3 系统检查
    3.4 单机测试
        3.4.1 冷水机组
        3.4.2 冷却塔
        3.4.3 水泵
        3.4.4 空气处理机组
        3.4.5 VAVBOX
    3.5 子系统平衡调试
    3.6 系统联合调试
        3.6.1 定静压点调试
        3.6.2 送风温度调试
        3.6.3 集成控制逻辑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真支撑变风量空调系统定静压点调试方法
    4.1 仿真支撑定静压点调试方法技术路线
    4.2 模型建立
        4.2.1 Modelica语言介绍
        4.2.2 送风机模型
        4.2.3 VAVBOX模型
        4.2.4 风道模型
        4.2.5 自控模型
        4.2.6 边界条件的设置
        4.2.7 初平衡调试
    4.3 模型准确性校核
    4.4 定静压控制方案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际案例仿真分析
    5.1 工程概述
    5.2 基于实际数据的模型构建及模型校核
        5.2.1 送风机模型构建
        5.2.2 VAVBOX模型构建
        5.2.3 风道模型构建
        5.2.4 边界条件设置
        5.2.5 模型准确性校核
    5.3 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设备调试检查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云式除尘技术在FCC催化剂生产装置尾气除尘中的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FCC催化剂发展现状及工艺
        2.1.1 FCC催化剂发展现状
        2.1.2 FCC催化剂种类及生产工艺
    2.2 工业颗粒物捕集技术
        2.2.1 传统式颗粒物捕集技术
        2.2.2 复合式高效细颗粒物捕集技术
        2.2.3 FCC催化剂装置尾气处理工艺
    2.3 云式除尘技术
        2.3.1 技术原理
        2.3.2 研究进展与工业应用
第三章 项目概况及方案比选
    3.1 项目概况
    3.2 喷雾干燥工艺概述
    3.3 粉尘理化性质研究
        3.3.1堆积性实验
        3.3.2亲水性实验
        3.3.3 粉尘颗粒粒径分析
    3.4 技术方案比选
    3.5 方案可行性论证
    3.6 系统设计基础条件
        3.6.1 现场勘查
        3.6.2 公用工程条件
        3.6.3 设计条件
第四章 云式除尘系统及自动化设计
    4.1 云式除尘系统设计
        4.1.1 工艺系统设计
        4.1.2 主体设备设计
        4.1.3 清洗系统设计
        4.1.4 设备防腐及选材
    4.2 除尘管道的设计
        4.2.1 除尘管道设计计算
        4.2.2 系统的压力损失
    4.3 风机的选型
        4.3.1 选型参数及计算
        4.3.2 其他注意事项
    4.4 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4.4.1 控制点的设计
        4.4.2 仪表元件的设计
        4.4.3 上位机程序设计与要求
        4.4.4 参数设定表设计
        4.4.5 自动控制原理图
第五章 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5.1 调试过程
    5.2 粉尘浓度标定
        5.2.1 标定仪器
        5.2.2 烟尘仪使用方法
        5.2.3 计算公式
    5.3 应用效果分析
        5.3.1 系统入口粉尘浓度标定
        5.3.2 系统出口粉尘浓度标定
        5.3.3 风机频率对出口粉尘浓度的影响
        5.3.4 雾化水量对出口粉尘浓度的影响
    5.4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情况分析
        5.4.1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
        5.4.2 问题分析与解决
    5.5 第三方检测结果
    5.6 效益分析
        5.6.1 经济效益分析
        5.6.2 环境效益分析
        5.6.3 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图

(4)烟草粉尘爆炸特性研究及其生产环境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烟草粉尘研究现状
        1.2.2 粉尘爆炸特性实验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烟草粉尘爆炸特性实验研究方法及设备
    2.1 粉尘爆炸特性实验内容
    2.2 实验样品
        2.2.1 烟草粉尘样品来源
        2.2.2 粉尘试样的制备
        2.2.3 粒径分布
        2.2.4 粉尘含水量测试
    2.3 实验设备及原理
        2.3.1 烟草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实验
        2.3.2 烟草粉尘的爆炸下限实验
        2.3.3 烟草粉尘的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实验
        2.3.4 烟草粉尘的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实验
        2.3.5 烟草粉尘的粉尘云最小点火能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烟草粉尘的爆炸烈度及分散特性实验
    3.1 烟草粉尘爆炸压力实验
        3.1.1 实验操作流程
        3.1.2 粒径对爆炸特性的影响
        3.1.3 浓度对爆炸特性的影响
    3.2 烟草粉尘分散实验
        3.2.1 实验装置及原理
        3.2.2 实验操作流程
        3.2.3 粒径对烟草粉尘分散效果的影响
        3.2.4 浓度对烟草粉尘分散效果的影响
        3.2.5 不同喷嘴构型对粉尘分散效果的影响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草粉尘爆炸感度实验
    4.1 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实验
        4.1.1 实验操作流程
        4.1.2 浓度对烟草粉尘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4.1.3 分散压力对烟草粉尘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4.1.4 粒径对烟草粉尘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4.2 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实验
        4.2.1 实验操作流程
        4.2.2 实验数据结果
        4.2.3 粉尘层厚度对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4.2.4 粒径对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4.3 烟草粉尘爆炸下限实验
        4.3.1 实验操作流程
        4.3.2 实验结果
    4.4 粉尘云最小点火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烟草加工场所粉尘爆炸风险评估
    5.1 主要工艺情况
    5.2 各工位粉尘爆炸特性参数的测定
    5.3 各工艺段点火源风险分析
    5.4 风险评估
        5.4.1 风险定级
        5.4.2 烟草加工场所风险定级
        5.4.3 风险评估结论
    5.5 对策措施与建议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高炉熔渣风淬热能的炼铁产业链内利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炉熔渣的来源与特性
    1.2 高炉熔渣余热回收方式
    1.3 熔渣余热利用及其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3.1 熔渣换热空气利用现状
        1.3.2 熔渣换热空气除尘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高炉熔渣换热高温空气利用途径探讨
    2.1 引言
    2.2 高炉炼铁及相关环节余能的产生与利用
        2.2.1 高炉炼铁过程中余能的产生
        2.2.2 高炉炼铁过程中余能的利用
    2.3 热风炉利用熔渣换热高温空气助燃工艺
        2.3.1 工艺系统
        2.3.2 热风炉余能利用计算
        2.3.3 热风炉余能利用结果分析
        2.3.4 可行性分析
    2.4 高炉煤气燃气锅炉利用熔渣换热高温空气助燃工艺
        2.4.1 工艺系统
        2.4.2 燃气锅炉余能利用计算
        2.4.3 燃气锅炉余能利用结果分析
        2.4.4 可行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温除尘工艺探讨和助燃工艺计算
    3.1 引言
    3.2 高温除尘技术探讨
        3.2.1 高温除尘系统构想
        3.2.2 流体动力学分析
        3.2.3 流体中尘粒动力学分析
        3.2.4 流体中尘粒的截留机理
        3.2.5 高温除尘器数值模型建立
        3.2.6 高温除尘器数值模拟结果
    3.3 含尘高温空气利用途径与高温除尘技术的匹配
        3.3.1 含尘高温空气助燃热风炉与高温除尘技术的匹配
        3.3.2 含尘高温空气助燃高炉煤气锅炉与高温除尘技术的匹配
    3.4 高炉煤气燃气锅炉工艺及计算
        3.4.1 燃气锅炉特点
        3.4.2 锅炉设计参数和组成
        3.4.3 热量计算基础
        3.4.4 锅炉的热力计算
        3.4.5 热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换热高温空气全量助燃燃气锅炉工艺的技术经济性评价
    4.1 引言
    4.2 技术性评价
        4.2.1 锅炉容积
        4.2.2 锅炉负荷
        4.2.3 燃烧规则
        4.2.4 通风阻力
    4.3 经济性评价
        4.3.1 评价分析方法
        4.3.2 经济效益计算
        4.3.3 静态投资回收期
    4.4 环境效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钢厂精炼车间除尘系统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1.2 精炼车间工艺流程及有害气体排放规律
    1.3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及含尘气体治理办法
    1.4 除尘器工作原理
        1.4.1 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1.4.2 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6.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6.2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某钢厂精炼车间概况
    2.1 钢厂精炼车间现状及存在问题
    2.2 相关工艺参数及资料
        2.2.1 自然条件
        2.2.2 除尘系统主要设备参数
        2.2.3 电炉改造后各阶段产生烟量
        2.2.4 主要设备配置参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炼车间除尘系统改造方案设计 及优化分析
    3.1 设计原则
    3.2 设计标准及内容方案
        3.2.1 设计标准
        3.2.2 设计方案内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侧吸均风罩设计及模拟
    4.1 侧吸均风罩需求分析
    4.2 侧吸均风罩设计
    4.3 结果及分析
        4.3.1 不同模型速度分布规律
        4.3.2 最优设计下背压得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射流吹吸风口设计及模拟
    5.1 射流口需求分析
    5.2 喇叭形射流吹吸风口设计
    5.3 结果及分析
        5.3.1 同一背压下的流速压力分布规律
        5.3.2 不同背压下的流速分布规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与建议
    6.2 本文的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湿式电除尘器在三河电厂燃煤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湿式电除尘器技术
        1.2.1 工作原理
        1.2.2 基本结构型式
        1.2.3 布置形式
        1.2.4 极板材料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现状
        1.3.2 玻璃钢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现状
        1.3.3 纤维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湿式电除尘器在三河电厂应用
    2.1 三河电厂除尘改造简介
    2.2 山大柔性布湿式电除尘器在1号机组应用
        2.2.1 1 号机组湿式电除尘器简介
        2.2.2 山大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参数
        2.2.3 山大柔性布湿式电除尘器结构及其组成
        2.2.4 设备启机与停运
    2.3 龙净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在2号机组的应用
        2.3.1 2 号机组湿式电除尘器简介
        2.3.2 龙净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主要技术参数
        2.3.3 龙净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结构及其组成
        2.3.4 设备启机与停运
    2.4 菲达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在4号机组的应用
        2.4.1 4 号机组湿式电除尘器简介
        2.4.2 菲达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技术参数
        2.4.3 菲达金属极板湿式电除尘器结构及其组成
        2.4.4 设备启动与停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湿式电除尘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3.1 机组启动燃油影响阳极导电性
    3.2 电场投运逻辑条件不合理
    3.3 湿式电除尘器不能进行在线冲洗
    3.4 电场接线柱螺母松
    3.5 下雨导致绝缘箱温度低
    3.6 湿式电除尘器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处理
    3.7 冲洗水门存在不严内漏
    3.8 电场跳闸
    3.9 补水箱水位低
    3.10 排水箱系统冒汽
    3.11 2 号湿式电除尘器水泵安全运行优化
    3.12 4 号湿式电除尘器排水箱PH计数值偏差大、入口管堵塞
    3.13 本章小结
第4章 粉尘排放指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4.1 煤粉及灰份因素
        4.1.1 煤粉成份和灰份参数分析
        4.1.2 不同位置灰份分析
        4.1.3 灰份粒径分析
        4.1.4 灰份化学元素成分分析
    4.2 锅炉燃烧因素
    4.3 低温省煤器因素
        4.3.1 低温省煤器投入的影响
        4.3.2 低省投入后对湿式除尘器入口粉尘浓度的影响
    4.4 干式电除尘因素
        4.4.1 干式电除尘高频电源改造影响
        4.4.2 二次扬尘的影响
        4.4.3 利用锅炉总煤量信号优化电场控制
    4.5 湿法烟气脱硫因素
        4.5.1 湿法烟气脱硫除尘机理
        4.5.2 提高脱硫塔除尘效率分析与研究
    4.6 湿式电除尘器本体因素
        4.6.1 气流分布对湿式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影响
        4.6.2 湿式电除尘器参数调整
        4.6.3 某电场停运因素
        4.6.4 湿式电除尘器定期在线冲洗因素
    4.7 烟塔合一因素
    4.8 热工测量因素
        4.8.1 热工氧量因素
        4.8.2 表计在线校验因素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性分析和最佳运行方式
    5.1 湿式电除尘器电耗
    5.2 湿式电除尘器物耗
    5.3 粉尘排放量
    5.4 PM2.5和SO3去除率
    5.5 最佳运行方式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天然气滤芯测试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国内天然气管道发展现状
    1.3 天然气管道内污染物的危害及去除措施
    1.4 气体滤芯性能指标
    1.5 国内外气体过滤测试研究发展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天然气滤芯性能试验方法
    2.1 气体过滤试验方法
        2.1.1 计重法
        2.1.2 计数法
    2.2 各国空气过滤器标准对比
        2.2.1 GB/T 14295-2008标准测试方法介绍
        2.2.2 EN 779-2012标准测试方法介绍
        2.2.3 ANSI/ASHRAE 52.2-2007标准方法介绍
        2.2.4 各标准方法对比
    2.3 天然气滤芯测试方法介绍
    2.4 天然气滤芯测试方法改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滤芯性能试验系统数值模拟
    3.1 模拟软件介绍
        3.1.1 Fluent模拟求解过程
        3.1.2 控制方程
        3.1.3 湍流模型
        3.1.4 算法的选择
    3.2 圆形风管与方形风管模拟比较
        3.2.1 气液两相流模拟
        3.2.2 模型与边界条件的设置
        3.2.3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3.2.4 流场分析
        3.2.5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 混匀装置的模拟
        3.3.1 模拟目的和意义
        3.3.2 不同混匀装置的模型
        3.3.3 混匀装置分析及比较
    3.4 滤芯测试段模拟分析
        3.4.1 物理模型简介及网格划分
        3.4.2 多孔介质模型的引入
        3.4.3 计算及边界条件设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滤芯测试平台装置及选型计算
    4.1 滤芯测试装置系统计算
    4.2 风机选型
    4.3 发尘部分
        4.3.1 气溶胶的选择
        4.3.2 气溶胶发生器
        4.3.3 粉尘发生器
        4.3.4 空压机选型
    4.4 采样部分
        4.4.1 粒子计数器
        4.4.2 等速采样
        4.4.3 稀释器
        4.4.4 采样孔
    4.5 流量测量装置
    4.6 滤芯压差测量装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滤芯试验系统控制
    5.1 控制任务和对象
    5.2 控制方法
    5.3 系统的控制硬件设计
        5.3.1 温湿度传感器
        5.3.2 压差传感器
        5.3.3 电磁阀
        5.3.4 PLC选型
        5.3.5 I/O地址分配
        5.3.6 RS485/RS232转换
    5.4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5 人机界面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和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附件

(9)焦化厂循环风机在线振动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目前行业内振动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风机的振动及原因分析
    2.1 通钢焦化厂干熄焦工艺流程介绍
    2.2 风机的机构及性能介绍
        2.2.1 风机的结构
        2.2.2 风机的原理
    2.3 风机振动分类
    2.4 风机振动原因
        2.4.1 风机不平衡
        2.4.2 风机喘振
        2.4.3 风机转子的临界转速
    2.5 风机典型故障查找及排除
        2.5.1 风机振动过大
        2.5.2 风机轴中心位移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故障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
    3.1 概述
    3.2 监测系统故障信息采集对象和部位的确定
    3.3 轴振动保护变送器
    3.4 数据采集系统
    3.5 控制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循环风机在线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4.1 二期循环风机转子轴断裂故障分析
    4.2 二期循环风机不对中故障分析
        4.2.1 机组故障停机前振动特点
        4.2.2 数据分析
        4.2.3 故障原因
    4.3 一期循环风机轴瓦振动故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工程的设备监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设备监理的研究现状
        1.2.2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
        1.2.3 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工程设备监理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难点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锅炉建设工程设备监理的理论和方法
    2.1 锅炉设备监理的相关理论
        2.1.1 设备监理的一般理论
        2.1.2 锅炉设备监理的主要工作
    2.2 电厂锅炉设备建造的有关问题
        2.2.1 锅炉设备的分类
        2.2.2 锅炉的炉型选择
        2.2.3 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和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2.3 电厂锅炉设备监理预控的主要环节
        2.3.1 作好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核
        2.3.2 作好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查
        2.3.3 作好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的审核
        2.3.4 配合施工单位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2.3.5 督促施工单位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3.6 作好锅炉本体及附件进场的验收工作
    2.4 设备监理的原则与一般控制措施
        2.4.1 安全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2.4.2 质量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2.4.3 进度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2.4.4 投资控制的原则与措施
        2.4.5 合同管理的原则与措施
        2.4.6 信息管理的原则与措施
        2.4.7 组织协调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某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工程概况
    3.1 某33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工程概况
    3.2 工程建设的相关目标
        3.2.1 工程质量目标
        3.2.2 计划进度目标
        3.2.3 安全施工目标
    3.3 锅炉设备监理的依据文件与标准
        3.3.1 有关的工程文件
        3.3.2 行业相关的标准与规范
        3.3.3 设备相关的标准与规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程设计与设备采购阶段的监理工作
    4.1 工程设计与设备采购阶段的监理工作概述
    4.2 工程建设的设计方面的监理工作
        4.2.1 对锅炉设备的选型与设计的监理工作
        4.2.2 对机组的电袋除尘器选型的监理工作
        4.2.3 对锅炉的设计中缺少脱硝系统的监理工作
    4.3 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与工期控制方面的监理工作
        4.3.1 存在的问题
        4.3.2 监理措施
    4.4 工程建设的设备采购方面的监理工作
    4.5 有关技术资料的监理工作
        4.5.1 对技术资料的一般监理要求
        4.5.2 对技术资料提交的基本监理要求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锅炉水冷壁防磨改造工程的技术分析与监理
    5.1 设备制造与设备安装阶段的监理工作概述
    5.2 锅炉水冷壁防磨技术改造的监理工作
        5.2.1 锅炉设备概述
        5.2.2 锅炉整体布置
        5.2.3 锅炉物料循环过程
        5.2.4 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防爆技术分析
        5.2.5 技术改造与监理措施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备调试与合同完成阶段的监理工作
    6.1 设备调试与合同完成阶段的监理工作概述
    6.2 防止炉膛爆炸的监理措施
    6.3 防止流化床炉结焦的监理措施
    6.4 防止燃油系统着火的监理措施
    6.5 防止重要辅机损坏事故的监理措施
    6.6 防止四管爆破的监理措施
    6.7 防止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的监理措施
    6.8 防止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的监理措施
    6.9 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的监理措施
    6.10 防止主汽、再热蒸汽超温事故的监理措施
    6.11 防止床温过高的监理措施
    6.12 防止床压异常的监理措施
    6.13 防止人身伤亡的监理措施
    6.14 对相关的合同和技术资料移交的建立措施
    6.1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一种水冷式除尘变径管(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煤烟气污染物(SO2/NOx/PM)喷淋-鼓泡法一体化深度脱除研究[D]. 司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变风量空调系统调试的案例研究[D]. 朱鼎辉. 天津大学, 2019(01)
  • [3]云式除尘技术在FCC催化剂生产装置尾气除尘中的设计及应用[D]. 李双英. 兰州大学, 2019(08)
  • [4]烟草粉尘爆炸特性研究及其生产环境风险评估[D]. 吴雨蒙.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5]高炉熔渣风淬热能的炼铁产业链内利用工艺研究[D]. 张聪聪. 天津大学, 2018(06)
  • [6]钢厂精炼车间除尘系统改造设计[D]. 唐锦芸. 西南科技大学, 2018(10)
  • [7]湿式电除尘器在三河电厂燃煤机组中的应用与研究[D]. 张学军.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8]天然气滤芯测试装置研究[D]. 张昱威.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9]焦化厂循环风机在线振动监测系统研究[D]. 董宏飞. 东北大学, 2016(06)
  • [10]33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设工程的设备监理研究[D]. 李智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2)

标签:;  ;  ;  ;  ;  

一种水冷式降尘减速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