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雷小华[1](2022)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发展成就、历史经验及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回顾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发展成就,可以总结相互尊重是准则、合作共赢是遵循、守望相助是传承、包容互鉴是保障等四大历史经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双方将提升更紧密的战略互信伙伴关系、经贸伙伴关系、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构建创新和数字伙伴关系、人文交流伙伴关系、多边主义伙伴关系等七大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国家将致力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朝着建立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出新步伐。
甘代军[2](2022)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文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全球整体利益和人类未来命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为把握世界局势和人类前途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国际关系的发展现状、困境及中国外交经验,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行动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针对国际社会存在的价值根基、价值理念和价值目标的冲突,为世界提供了化解价值冲突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抓住了人类解放的过程性、阶段性的本质特征,通过阐述人类摆脱物质条件、政治条件和思想观念等束缚的方法和对策,指明了人类走向解放的现实路径。
马倩[3](2021)在《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文中提出政治话语研究包含两个基本主题:一是权力主体间基于权力争夺的冲突和对抗,二是权力主体间基于利益协商的合作性社会实践(Chilton&Schaffner2002)。外交话语是政治话语研究的重要领域,关注作为外交实践工具的话语如何反映并塑造外交意识形态和国际政治现实。国际关系中的外交话语实践根据以上两个主题可大致分为对立型外交话语和合作型外交话语。长期以来政治外交话语的研究主要关注话语的对立性特征,而对合作型外交话语的研究和系统性解读不足。从认知语言学的空间概念化视角来看,合作型外交话语应呈现与对立型外交话语不同的空间表征形式,Chilton(2004)话语空间理论以二元分界的空间概念化仅适用于后者而不能解释前者。本研究从话语空间建构视角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对合作型外交话语进行解读。鉴于二元分界式空间概念化的局限性,本研究借鉴Chilton(2004)提出的三维度(空间、时间、价值),并基于Kaal(2012,2015,2017)从政党话语的时空指涉范围反观政党世界观的话语空间分析路径,拓展话语空间的内涵和研究框架;通过分析中国“和合”话语的“空间-时间-价值”(STV)表征形式,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模式,以丰富认知视角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主要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价值维度各有哪些话语表征?(2)中国“和合”话语建构了什么样的话语空间?三个维度之间是什么关系?(3)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在话语空间表征上有何差异?为回答上述三个研究问题,本文以中国领导人68篇多边外交演讲为语料,遵循“文本特征→概念化表征→话语空间整体表征”的自下而上的分析步骤,以质性分析为主、量化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语料分析。研究发现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和合”话语在空间维度以包容性的空间“满格”表征反映全局视角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存,在时间维度以延展性的时间“满格”表征反映广阔的历史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价值维度以相应识解策略反映共同价值取向,与时空“满格”相呼应。第二,中国“和合”话语的三维度表征共同形成延展包容的话语空间,以“和合”话语空间模型可视化呈现,三维度之间体现以价值维度为核心的两两交互关系。第三,合作型外交话语和对立型外交话语基于不同的空间概念化呈现不同的话语空间表征,前者在共同价值导向下以整体性、弱界限划分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外向扩展的包容性表征;后者在价值对立导向下以内外分界的空间概念化方式建构话语空间,总体上呈现内向压缩的对抗性表征。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上对Chilton(2004)的话语空间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拓展框架以探究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特征,最终得出“和合”话语空间模型,丰富了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外延;实践上将合作型外交话语与对立型外交话语置于平等地位,扩大了话语空间研究范围,克服了前期话语空间研究偏重于关注政治话语对立性特征的局限性。研究结果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语言学话语分析理据支撑,并对政治话语分析实践、外交话语翻译实践、中国价值观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课题组,黄进[4](2021)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现代国际法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核心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包括国家主权观、国家安全观、国家利益观、国际体系观、国际和平观、国际合作观、全球治理观和全面发展观八个方面。在这一思想指引下,中国积极践行和维护国际法治,坚持多边主义,推动解决全球性挑战与国际性问题。这一思想不仅继承与发展了中国的国际法政策与实践,促使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中国是国际法律秩序稳定、可预期、可信赖的维护者、建设者与贡献者;而且提高了中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让中国的主张和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作为中国国际法治观念与思想的集大成者,不仅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而且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不仅有助于推动国际合作与共赢的实现,而且有助于推进国际法的普遍性与包容性。
梁冠华[5](2021)在《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文中认为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行为体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国家身份的相关热度正日渐升温。此外,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文学科研究日益呈现出注重交叉与应用研究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社会现象及参与社会管理的巨大热情。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对国家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话语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愈发呈现出增长之势。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主要涵盖了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对身份进行整体述评以及对其建构过程的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功能类、策略类和关系类。所用理论视角主要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框架内展开,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现有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思路受限,惯用一种理论阐释问题而较少涉及跨学科性的交叉研究;也有研究方式尚待破执,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要,适当运用各种语料库处理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针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国家话语范畴内的国家领导人话语,具体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演讲话语为研究对象,一则尝试结合语料库研究方式解析语篇所构建的中国多重国家身份;二则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拓展思维域度,以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并辅以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了国家身份建构及其话语修辞策略的语篇分析范式。国家话语的国家身份相关研究视角广阔,论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的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的动机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式,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语篇具体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四种国家身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根本动机一方面在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另一方面亦兼具世界情怀,着力兼顾全球以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直接动机是使国际社会各方在达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行动共同体为驱动力,切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于行动。在微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戏剧主义修辞的同一理论和抽象理论,详细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怎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在结构安排上,论文顺次从内容同一、形式同一和辞格同一这三个层面探究国家身份建构的内部话语机制,即修辞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容同一策略分别包含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三种实现路径。相应地,与内容同一相辅相成的形式同一策略则从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此外,在辞格同一策略内,我们发现了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三大主体隐喻辞格,即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旅程隐喻。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身份的建构从来不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而是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内在结构可视为身份的“自我”构建,相应地,外在结构即为身份的“他者”构建。因此,论文虽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石探究中国国家领导人由内在自建国家身份的话语策略机制,但并未忽略外在的他建效果。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中国国家形象同论文所探讨的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的结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身份的自建效果已经得到了他者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现实理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理论上,将西方修辞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建立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颖分析模式,有利于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学术资源;(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以一种模式进行研究的单一方法,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话语研究过于主观的诘难,为政治话语的阐释增加具体的实证支撑,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在研究视角上,将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侧重对受众的单向劝说转为开展与受众的双向认同。在语篇的分析中,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演讲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是如何合理调度相关的修辞资源来实现国家身份的有效建构;(4)在研究价值上,面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突破性地选用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外交演讲,使本项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增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增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国际话语新秩序的建构。
张璇颢[6](2020)在《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此关键时期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不仅能从其悠久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凝炼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然性,还可以通过分析其科学内涵来得出这一思想的主要特征,并且根据其实践路径来解读该思想对于中国和全世界的时代价值。首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关心万物之间的平衡发展,提倡普惠共存。中华传统文化中讲信修睦、守望相助的优良基因决定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和衷共济、和合共生。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为基础,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影响,进一步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积极加强同联合国相关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多方合作,在禁毒、维和等领域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彰显了大国地位。其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加强,实现合作共赢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一直追求的价值理念。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引发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动,中国自进入世界强国时代以来,国际影响力空前增大,引领了全球经济增长并全面参与全球治理,树立了良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最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金融危机、恐怖主义、核威胁、人口问题、生态问题等全球性社会风险亟需有效治理。由此,习近平分别从政治领域、安全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生态领域五个维度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还将“中国梦”与“世界梦”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现存问题与未来发展相结合,有效提出了解决世界问题及危机的“中国方案”,同时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的科学模式新变革,为实现全人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贡献了世界价值。
杨琪琪[7](2020)在《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文中提出在风云变幻的21世纪,互联网技术融入到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空间最具发展活力的新领域,又充斥着利益争夺、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网络战、网络霸权等网络安全问题,“数字鸿沟”扩大的网络发展问题,以及网络体系不公正、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网络空间治理问题。因此,如何确保网络安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如何实现网络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持续健康发展,使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全人类?如何完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推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成效?这些问题成当前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另外,我国在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如何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速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在承担大国责任贡献中国力量过程中又如何有效规避各种发展风险?面对国内外网络发展势态,习近平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成为引领互联网时代发展方向的行动纲领。加强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针对当前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内容的全面性,文章在广泛收集、整理和归纳习近平与之相关的系列讲话及会议报告基础上,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现实背景、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形成过程、构建原则、构建路径以及理论的重大意义等方面对习近平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鉴于“网络空间”是时代的重要特征,网络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仅重要而且紧迫。第二,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主要由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世界历史理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和平外交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所组成。第三,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作为中国提出的网络全球治理战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网络空间的逻辑演进,其经历思想孕育和形成阶段发展为国际共识。特别是习近平提出的“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成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指南。第四,这一论述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从理论层面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从现实层面看,对国际而言,有利于引领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提升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成效。对中国而言,有利于开辟中国网络外交新境界,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有力回击“中国网络威胁”论等质疑。通过对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进行系统性探究,有利于促进该理论研究朝着更加系统全面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其中构建主张内容的研究有利于实现理论结合实际,使人们在整体上进行理解、把握和运用,从而使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更好地指导实践。
王静文[8](2020)在《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国别与区域治理逐渐走向全球治理。为了更好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治理问题,国际发展委员会主席勃兰特于1990年在德国最早提出“全球治理”理论。发端于西方的全球治理理论,将治理主体从传统的国家中心拓展到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共同治理的模式,治理的对象从一国事务拓展到全球事务,同时引发了全球治理目标、方法和价值的重构,成为“解释世界”的新范式、全球治理的新指引。但是,基于“西方中心论”的全球治理理论及实践,其霸权逻辑和“单边主义”倾向使全球治理实践走向困境。21世纪以来,全球治理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全球经济、政治、气候、网络等治理赤字日益凸显,使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受到严重冲击。西方治理理论已无法应对与日俱增的治理难题,国际社会也迫切要求变革全球治理体系。随着负责任大国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国际社会渴望聆听中国声音,期待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承“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于2015年首次在公开场合明确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并在多个场合和重要文件中阐述,逐渐形成了代表多数国家意愿和面向未来的,兼具中国精神并体现中国方案的全球治理观。本文以习近平全球治理观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从全球治理的主体、客体、方式、价值维度全面分析习近平全球治理观及其当代价值。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以论述研究现状和提出研究问题为主,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相关概念、思路和方法、内容和创新点等。第二章阐释习近平全球治理观形成的理论、实践基础,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相关治理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球治理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全球治理理论;而中国在不同时期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以及习近平在从政中形成的治理经验,则构成了其实践基础。同时,本章还探讨了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形成过程。第三章是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系统阐释。本部分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重要讲话文本为依据,从主体、客体、方式和价值四个要素全面剖析了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第四章以全球治理要素为分析的理论依据,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具体领域为研究对象和案例,依照理论与实际统一的原则,分析了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具体实践。习近平的全球治理观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梳理和剖析新时代习近平全球治理观,裨益于我们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球治理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更为我们正确评价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与实践提供指南。
姚科敏[9](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杨伟宾[10](2019)在《习近平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论述及其国际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但同时受到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抬头的影响;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但同时面临着保守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情况;全球治理越来越需要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同时面临着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挑战。面对这些情况,人类应该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需要有与之对应的新的价值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迈进了强起来的伟大征程,需要不断创新国际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以适应新时代新征程,这亟待新的价值观念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着眼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于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现实基础。在理论上,全人类共同价值有三方面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这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根本理论来源,决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想,这是涵育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土壤,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中国智慧中国立场;三是西方文化中的世界主义学说,这是形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积极因素,表明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世界意义。在实现中,全人类共同价值有三方面基础,一是二战后联合国的有效运行,联合国现已有效运行了70多年,虽然一直存在各种问题,但已形成一系列得到国际社会基本认可的原则和机制,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生成提供了实践基础;二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个国家的外交理念和实践是相互统一的,没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也将没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传播与认同;三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形态,这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提出、发展、认同的现实条件。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定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存在的条件,不能离开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从一般意义上谈论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价值主体、划定了时代边界。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价值导向;同时,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道义性确证,为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提供助力。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其内容、特征和功能上。从内容上讲,“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其主要内容,它反映了中国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和平、发展”是人类的生存价值观,“公平、正义”是人类的社会价值观,“民主、自由”是人类的政治价值观,三个层次互为条件,相互融合。需要指出的是,六个内容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深具全新的理论内涵,即便是字面一致,也非西方概念的翻版、再版。全人类共同价值富有兼容性、开放性、时代性、共建性等特质;全人类共同价值对当前全球治理具有价值凝聚功能,对于各国的行为具有价值引导功能,为维护全球治理体系、化解全球治理难题、走出全球治理困境,推动国际体系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价值指南。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重理论意蕴。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等;蕴含了深厚的政治学理论意蕴,可以从国家的起源和形式、国家利益等角度进行解读;蕴含了深厚的国际关系学理论,体现了国家安全、世界格局、全球治理等多重意蕴;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意蕴,内涵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矛盾、教育内容、思想与行为等基本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的辩证统一,坚持中国特色与探寻世界意义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特色,全人类共同价值探寻其世界意义,二者相辅相成。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论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二者人性论基础不同,理论特质不同,实践结果不同。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提升其国际认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真做好三个方面的分析,即主体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提升路径分析。在主体方面,我国要平等对待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的各个主体,合理划分主体类型,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在影响因素方面,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抬头、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等旧观念都影响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认同;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国应该在积极推动国际传播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客观性认同、在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理性认同、在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合理性认同。
二、在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发展成就、历史经验及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发展成就 |
(一)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历程 |
1.从冷战敌对到睦邻互信时期 |
2.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十年” |
3.建设命运共同体“钻石十年” |
(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携手发展,互利共赢 |
1.中国-东盟双边贸易规模跨越式扩大 |
2.中国-东盟双向投资快速增长 |
3.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持续深化 |
4.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 |
5.次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
(三)中国-东盟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和谐共生 |
1.传统人文交流不断深化 |
2.新兴领域交流不断拓展 |
3.多元人文交流格局形成 |
二、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历史经验 |
(一)相互尊重是准则 |
(二)合作共赢是遵循 |
(三)守望相助是传承 |
(四)包容互鉴是保障 |
三、新形势下中国-东盟关系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
1.五个“家园”建议为双边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
2.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双边利益融合带来新机遇 |
3.RCEP促进双边合作升级发展 |
4.新技术加速涌现不断拓展双边合作新领域 |
(二)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面临的新挑战 |
1.美国“印太战略”对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
2.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 |
四、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前景展望和路径 |
(一)提升更紧密的战略互信伙伴关系 |
(二)提升更紧密的经贸伙伴关系 |
(三)打造更立体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 |
(四)建设更紧密的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 |
1.推进生态环保合作 |
2.推进公共卫生合作 |
3.深化减贫交流合作 |
(五)构建更紧密的创新和数字伙伴关系 |
1.深化科技创新合作 |
2.深化数字经济合作 |
(六)构建更紧密的人文交流伙伴关系 |
(七)构建更紧密的多边主义伙伴关系 |
五、结 语 |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把握世界局势与人类命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把握世界局势的科学方法论。 |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掌握人类命运的新价值理念。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时代困局提供了行动方案 |
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时代经济困局提供了行动方案。 |
第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国际政治困局提供了行动方案。 |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世界安全困局提供了行动方案。 |
第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破解世界生态困局提供了行动方案。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化解国际社会的价值冲突提供了中国方案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人类解放指明了新的路径方向 |
(3)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重要概念定义 |
2.1.1 外交话语:对立型VS.合作型 |
2.1.2 话语空间 |
2.1.3 中国“和合”话语 |
2.2 政治话语研究 |
2.2.1 话语与政治 |
2.2.2 政治话语研究视角 |
2.2.3 认知视角的政治话语研究 |
2.3 话语空间研究 |
2.3.1 话语空间理论形成、发展及引介 |
2.3.2 相关研究 |
2.3.3 适用性和局限性 |
2.4 合作型外交话语研究 |
2.4.1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领域 |
2.4.2 语言学领域 |
2.5 现有研究局限及本研究创新点 |
2.5.1 现有研究的局限 |
2.5.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 |
3.1.1 源流与内涵 |
3.1.2 对中国外交话语的影响 |
3.1.3 对话语空间研究的观照 |
3.2 话语空间研究的理论拓展 |
3.2.1 话语空间三维度 |
3.2.2 话语空间分析路径 |
3.2.3 本研究话语空间分析拓展框架 |
3.3 认知识解 |
3.3.1 认知识解理论概览 |
3.3.2 认知识解与话语空间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语料构成 |
4.3 分析步骤 |
4.4 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维度表征 |
5.1 空间指示 |
5.1.1 空间范畴表达 |
5.1.2 空间指示的“满格”表征 |
5.2 人称指示 |
5.2.1 自我中心指称VS.异我中心指称 |
5.2.2 指示中心——“我们 |
5.2.3 人称指示的空间“满格 |
5.3 空间性隐喻 |
5.3.1 容器隐喻 |
5.3.2 空间隐喻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间维度表征 |
6.1 时间指示 |
6.1.1 时间范畴表达 |
6.1.2 时间“满格 |
6.2 时间性隐喻 |
6.2.1 旅程隐喻 |
6.2.2 潮流隐喻 |
6.2.3 建筑隐喻 |
6.3 情态的时间植入 |
6.3.1 “要”的时间植入 |
6.3.2 “将”的时间植入 |
6.3.3 “应该”的时间植入 |
6.3.4 情态时间植入的未来导向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价值维度表征 |
7.1 价值性隐喻 |
7.1.1 色彩/画卷隐喻 |
7.1.2 游戏隐喻 |
7.1.3 关系隐喻 |
7.2 图式化 |
7.2.1 行动链图式 |
7.2.2 平衡图式 |
7.3 凸显 |
7.3.1 句型凸显 |
7.3.2 语义凸显 |
7.4 转喻 |
7.4.1 部分代整体 |
7.4.2 整体代部分 |
7.4.3 行为代行为体 |
7.5 级阶调整 |
7.5.1 详略度 |
7.5.2 变焦 |
7.6 观察点 |
7.6.1 引用 |
7.6.2 客观化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和合”话语的话语空间 |
8.1 “和合”话语空间建构 |
8.1.1 空间“满格”:“包容互鉴、和谐共处” |
8.1.2 时间“满格”:“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8.1.3 共同价值表征:“互利共赢” |
8.1.4 “和合”话语空间模型 |
8.2 三维度互动关系 |
8.2.1 时间-空间 |
8.2.2 价值-空间 |
8.2.3 价值-时间 |
8.3 本章小节 |
第九章 两类话语空间建构对比讨论 |
9.1 两类话语空间对比 |
9.1.1 空间维度对比 |
9.1.2 时间维度对比 |
9.1.3 价值维度对比 |
9.1.4 总体差异 |
9.2 话语空间建构与国际话语权 |
9.2.1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变迁:对立型话语空间转向合作型话语空间为主 |
9.2.2 西方霸权话语:对立型话语空间作为合法化工具 |
9.2.3 话语空间建构——透视话语议程设置 |
9.3 本章小节 |
第十章 结论与启示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启示 |
10.3 局限与展望 |
参引文献 |
附录 |
(4)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
(一)时代背景 |
1. 国际关系与全球治理深刻调整 |
2. 国际法治成为人类发展美好愿景 |
3. 中国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阶段 |
(二)理论渊源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 |
3. 现代国际法理论 |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的核心理念与主要内容 |
(一)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内涵 |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法意义 |
(二)主要内容 |
1. 国家主权观 |
2. 国家安全观 |
3. 国家利益观 |
4. 国际体系观 |
5. 国际和平观 |
6. 国际合作观 |
7. 全球治理观 |
8. 全面发展观 |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的中国实践 |
(一)中国维护国际法治的实践 |
1. 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致力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
2.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原则,致力于和平发展、维护区域与世界稳定 |
3. 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推动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
(二)中国发展国际法治的实践 |
1. 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打造经济合作平台 |
2. 力促达成《巴黎协定》,倡导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
3. 倡导“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三)贡献国际法治实践 |
1.“一带一路”倡议践行合作与发展的国际法治观 |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国际法治的人权维度提供鲜活的实践范式 |
3. 中国积极倡导参与《巴黎协定》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4. 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治理为国家安全观作了出色阐释 |
四、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的贡献与意义 |
(一)对中国的贡献 |
1. 继承与发展了中国的国际法政策与实践 |
2. 提高了中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
3. 促进了中国国内法治化进程 |
(二)对世界的意义 |
1. 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
2. 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 |
3. 有助于推动国际合作与共赢的实现 |
4. 有助于推进国际法的普遍性与包容性 |
(5)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源起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综述 |
2.1.1 政治话语的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研究述评 |
2.2 国家话语研究综述 |
2.2.1 国家话语相关概念 |
2.2.2 国家话语研究述评 |
2.3 身份研究综述 |
2.3.1 身份认知初探 |
2.3.2 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4 国家身份研究综述 |
2.4.1 国家及国家身份认知初探 |
2.4.2 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戏剧主义修辞 |
3.1 引言 |
3.2 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概述 |
3.2.1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
3.2.2 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研究成果 |
3.2.3 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对国家话语研究的意义 |
3.3 修辞动机 |
3.3.1 动机与行为 |
3.3.2 动机与否定 |
3.3.3 戏剧五位一体 |
3.4 辞屏 |
3.4.1 “辞屏”的概念 |
3.4.2 “辞屏”的特点 |
3.5 同一 |
3.5.1 同一与分离 |
3.5.2 同一与实质 |
3.5.3 同一的方式 |
3.6 国家话语、国家身份与修辞认同三元合一的研究合法性探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多重国家身份的建构 |
4.1 引言 |
4.2 中国声音 |
4.3 中国身份 |
4.3.1 新兴大国 |
4.3.2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4.3.3 负责任大国 |
4.3.4 东方文明大国 |
4.4 国家身份建构动机 |
4.4.1 根本动机:利益共同体 |
4.4.2 直接动机:行动共同体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内容同一策略 |
5.1 引言 |
5.2 同情同一 |
5.2.1 以构建“家族质”实现身份认同 |
5.2.2 以构建“几何质”系紧合作纽带 |
5.2.3 以构建“方向质”付诸共同实践 |
5.3 对立同一 |
5.3.1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
5.3.2 地缘政治危机频现 |
5.3.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
5.4 无意识同一 |
5.4.1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
5.4.2 表达美好人格的词语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形式同—策略 |
6.1 引言 |
6.2 规约形式同一:文体结构 |
6.2.1 绪言:称呼与问候语 |
6.2.2 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3 基于共同利益的行动倡议叙述 |
6.2.4 关于中国形势、中国道路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5 中国方案、中国举措叙述 |
6.2.6 结尾:致谢与祝福语 |
6.3 重复形式同一:叙事 |
6.3.1 叙事对主题的导引 |
6.3.2 叙事构筑情感认同 |
6.4 递进形式同一:修辞推论 |
6.4.1 完整修辞推论 |
6.4.2 省略大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3 省略小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4 省略结论的修辞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辞格策略 |
7.1 引言 |
7.2 建筑类隐喻 |
7.2.1 建筑隐喻描述 |
7.2.2 建筑隐喻说明 |
7.3 拟人类隐喻 |
7.3.1 拟人隐喻描述 |
7.3.2 拟人隐喻说明 |
7.4 旅程类隐喻 |
7.4.1 旅程隐喻描述 |
7.4.2 旅程隐喻说明 |
7.5 其他隐喻 |
7.5.1 疾病类隐喻 |
7.5.2 文化类隐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发现 |
8.1.1 主要观点:话语、互动、同一三位一体 |
8.1.2 研究发现:回答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三问”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和现实依据 |
(一)理论来源 |
1.中华传统“和”文化及“天下观”伦理的思想传承 |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影响 |
3.中国共产党诸位领导人外交理念的历史启示 |
(二)现实依据 |
1.“全球化”所引发的交流合作 |
2.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动 |
3.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一)政治领域 |
(二)安全领域 |
(三)经济领域 |
(四)文化领域 |
(五)生态领域 |
三、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完成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统一 |
(二)实现了人类希望与挑战的同步思考 |
(三)探索了全球治理体系的科学模式新变革 |
四、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实践路径 |
(一)全面落实并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 |
(二)支持并倡导国际执法合作 |
(三)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四)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
(五)传导绿色发展理念 |
五、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 |
(一)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
1.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
2.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
3.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
(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世界价值 |
1.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
2.提出了解决世界问题及危机的“中国方案” |
3.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的革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提出的现实背景 |
(一)网络空间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第五空间” |
1.网络空间的兴起 |
2.网络空间的特点 |
3.网络空间的发展态势 |
(二)网络空间存在诸多难题倒逼全球携手治理 |
1.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
2.数字鸿沟加剧全球网络空间发展不平衡 |
3.网络空间治理体系不完善 |
(三)中国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
1.拥有互联网创新驱动新契机与国际网络治理的良好态势 |
2.面临参与网络竞争与提升网络话语权的现实困境 |
二、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理论 |
1.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 |
2.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和平外交理论 |
1.毛泽东、周恩来的和平共处战略思想 |
2.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重要论断 |
3.江泽民、胡锦涛迈向新世纪的外交理论 |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 |
1.“以和为贵、明利尚义”的价值观 |
2.“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谐观 |
3.“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世界观 |
三、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及逻辑演进 |
2.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过程梳理 |
(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
1.尊重网络主权 |
2.维护和平安全 |
3.促进开放合作 |
4.构建良好秩序 |
(三)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 |
1.构建网络设施共同体,实现互联互通 |
2.构建网络文化共同体,实现交流互鉴 |
3.构建网络经济共同体,实现共同繁荣 |
4.构建网络安全共同体,实现有序发展 |
5.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实现公平正义 |
四、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一)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2.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二)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1.提升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成效 |
2.引领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 |
3.破除“中国网络威胁论” |
4.开辟中国网络外交新境界 |
5.实现中国网络强国的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治理 |
2.全球治理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二、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形成基础和过程 |
(一)理论基础 |
1.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的指导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治理思想的继承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色 |
4.西方全球治理理论的扬弃 |
(二)实践基础 |
1.中国在不同时期参与全球治理的经验 |
2.习近平在长期从政中积累的治理经验 |
(三)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形成过程 |
1.全球治理观的初步形成(2012-2015年) |
2.全球治理观的系统阐释(2015年-至今) |
三、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主要内容 |
(一)治理主体:主张多元、多边与平等参与 |
1.核心主体——主权国家 |
2.重要力量——国际组织 |
3.重要参与者——跨国公司和公民个人 |
(二)治理客体:主张兼顾多域的广泛治理 |
1.全球经济治理 |
2.全球安全治理 |
3.全球气候治理 |
4.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
(三)治理方式:倡导新的治理原则与机制 |
1.基本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
2.主要原则——多边合作机制与平台 |
3.关键原则——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
(四)治理价值: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 |
1.价值基础——和平与发展 |
2.价值理想——合作共赢 |
3.价值旨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具体实践 |
(一)全球经济领域的实践 |
1.亚投行——中国推进全球经济多元治理的里程碑 |
2.“一带一路”——中国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新倡议 |
(二)全球安全领域的实践 |
1.构建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全球安全治理格局 |
2.保障全球核安全,推动核安全国际合作 |
(三)全球气候领域的实践 |
1.推动气候治理南南合作 |
2.扞卫《巴黎协定》权威 |
(四)全球网络空间领域的实践 |
1.力促多边多方参与全球网络空间治理 |
2.推动互联网领域新治理制度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习近平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论述及其国际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世情国情的变化需要新的价值观念的引领 |
1.1.2 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亟待打造新的对外价值话语体系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 |
1.5 基本概念 |
1.5.1 价值 |
1.5.2 价值观 |
第2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 |
2.1 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的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 |
2.1.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想 |
2.1.3 西方文化中的世界主义学说 |
2.2 全人类共同价值生成的现实基础 |
2.2.1 二战后联合国的有效运行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 |
2.2.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为其提供了现实支撑 |
2.2.3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形态为其提供了现实条件 |
第3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定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
3.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共同价值存在的条件 |
3.1.1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共同价值提供了主体 |
3.1.2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划定了时代边界 |
3.2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 |
3.2.1 以以西方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西方模式导致当前世界出现四大赤字 |
3.2.2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全新的价值观基础 |
3.3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助力 |
3.3.1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道义性确证 |
3.3.2 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提供助力 |
第4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
4.1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内涵 |
4.1.1 “和平、发展”是人类的生存价值观 |
4.1.2 “公平、正义”是人类的社会价值观 |
4.1.3 “民主、自由”是人类的政治价值观 |
4.1.4 三个层面内容互为条件相互融合 |
4.2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特征 |
4.2.1 兼容性 |
4.2.2 开放性 |
4.2.3 时代性 |
4.2.4 共建性 |
4.3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功能 |
4.3.1 价值评判功能 |
4.3.2 行为引导功能 |
4.3.3 体系维护功能 |
第5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多维解读 |
5.1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意蕴 |
5.1.1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
5.1.2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政治学理论意蕴 |
5.1.3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关系学意蕴 |
5.1.4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意蕴 |
5.2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5.2.1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关系 |
5.2.2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论的本质区别 |
第6章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认同 |
6.1 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的主体分析 |
6.1.1 确立主体间的平等关系 |
6.1.2 合理划分主体类型 |
6.2 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影响 |
6.2.2 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抬头的影响 |
6.2.3 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等陈旧观念的影响 |
6.3 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认同的提升路径分析 |
6.3.1 在积极推动国际传播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客观性认同 |
6.3.2 在深入参与全球治理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真理性认同 |
6.3.3 在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中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合理性认同 |
结语培育和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在第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发展成就、历史经验及前景展望[J]. 雷小华.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22(01)
- [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意义[J]. 甘代军.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2(01)
- [3]合作型外交话语的话语空间建构研究 ——以中国“和合”话语为例[D]. 马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J].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课题组,黄进.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21(01)
- [5]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D]. 梁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6]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 张璇颢. 延安大学, 2020(12)
- [7]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D]. 杨琪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8]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研究[D]. 王静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10]习近平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论述及其国际认同研究[D]. 杨伟宾.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