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生·情怀·才艺——着名作家苏书阳专访

理想·人生·情怀·才艺——着名作家苏书阳专访

一、理想·人生·情操·成才——着名作家苏叔阳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叶郁[1](2018)在《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文中提出体育报告文学以真实性和批判性为特质,以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为基础,是体育领域的深度调查报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为体育改革提供新的历史机遇,体育报告文学与体育改革潜在的一致性使其有充分的理由建构一种历史性的文学叙述,表达对当代中国体育的探索与思考。赵瑜的《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篮球的秘密》是80年代至今体育文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以创作者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基础,以体育体制批判为主题一以贯之,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中国体育改革的曲折性与艰难性,呈现体育目标和体育发展战略的转变,透视体育价值观的更迭并对其有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访谈法等,研究四部作品在中国体育领域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四部作品的文本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评价和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意义等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四部作品是体育文学领域的独特存在。文本内容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基础,文本主题以创作者赵瑜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情感认知,以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为精神依托,表达个人的体育观点和思考,突破单一的“赞歌论”和“宣传论”转向对体育的全面记录,在文本特色和文本结构上均呈现出独特性。(2)四部作品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文学思潮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创作者独特的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知识分子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3)四部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刺激并丰富了体育争论的思潮,让体育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促进“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生成。每部作品都引发了体育、新闻、文学领域的广泛讨论,从体育主管部门到普通读者,从理论研究者到体育参与者,从主流权威的《人民日报》到专业的《中国体育报》成不同程度的争议,意见不一。体育价值观形成和国家体育宣传的社会效应密切相关,80年代,国家单一主体的宣传方式带来社会体育价值观的单一化,大部分民众沉浸在国家政治宣传的金牌大国的迷梦中,社会公众和国家主流意见一致,很难形成社会集体反思争论思潮,不利于体育长远发展。《强国梦》率先打破国家主流的宣传方式,形成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念,让体育“战线”之外的人认识体育也存在问题,让“战线”之内熟视无睹的的人认识这是一个问题。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88》将《强国梦》纳入其中。(4)四部作品呈现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演进。80年代,国家寻求快速强大的路径,体育的政治价值占支配地位,体育发展理念出现失衡。基于此,《强国梦》和《兵败汉城》从外部宏观批判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失衡的体育理念问题。90年代,体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从外向内转化,体育体制与社会改革的冲突日益凸显,改革重点逐渐转向体制问题,但体制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改革目标不明确,体育改革深陷“双轨制”带来的权力和利益纠缠问题。《马家军调查》将批判矛头从协调发展的理念问题深入体育内部的责、权、利问题,突出关注人的价值。(5)四部作品凝聚知识分子对体育发展的集中“谏言”。对中国体育发展忧思陈情以期实现对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国体育领域一批学者率先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思考“举国体制”的时代性发展特色,提出深化体育改革的路径完善“举国体制”。四部作品以此为科学基础,将知识分子的社会思考传播至全社会,引发全社会的反思,平息民众对金牌的狂热追捧,在客观上形成了“公共舆论”的聚合空间和上下交流的公共空间,客观上形成对公权力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联动,形成了全社会的舆论压力,促使主管部门加速改革的步伐。(6)以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为典型代表,深入分析总结出普遍规律,以促进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为:契合时代语境——文本内容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协同推进体育均衡发展,加强科学基础——大力发展体育学术和体育文学理论研究,实现启蒙价值——形象记录并传达多元体育信息,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主体对体育感知与深入了解。

武兆雨[2](2016)在《《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文中提出文学期刊以组织和选择的方式生成并记录着一个时期主流的文学面貌,当代文学创作格局的形成、当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当代生产机制的运行均与文学期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复杂的关联性中,当代文学期刊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为当代文学制度的考察提供了有效性样本,因此从文学期刊角度考察文学史复杂面貌,从文学期刊发展状态来观照文学的发展事实和发展态势是研究当代文学的一种必要性工作。本文以《当代》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当代》创刊至今的发展历程,考察《当代》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构建,通过《当代》文学生产过程透视当代文学生产制度,整体性观照《当代》与中国当代文学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对当代文学的考察。第一章通过史实、史料对《当代》的文化品格作以论述。在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中,《当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全社共建下诞生,其创刊号做出了“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的整体定位,并确立了《当代》杂志“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的基本格局。通过对创刊号的考察,确认《当代》“直面人生、贴近现实”的现实主义立场的话语资源为革命现实主义,杂志意图在未来发展中构建广阔的现实主义风格,其整体性的现实主义追求使之在实践中显示出以深邃的历史意识为指导,清醒地认识和理解现实关系的变化,准确体察和把握社会生活,真实地揭示各种社会矛盾的整体倾向。第二章具体考察了《当代》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的互文性关系,杂志在对思潮的选择与舍弃间形成整体面貌,突显个体风格。《当代》在实践中比较重视的文学思潮包括八十年代的改革文学、九十年代的官场文学和新世纪以来的底层文学,贯穿三个时代和三种潮流的内在线索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显现出《当代》的现实主义精神内涵。杂志对先锋文学、现代派文学、新状态等的忽略源自以上潮流与《当代》宏阔、雄浑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差异。《当代》所构建的不仅仅是各成一派的文学潮流,它也丰富了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脉。第三章通过文本分析辨明《当代》三十余年发展历程中的现实主义流变。首先,《当代》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塑造上呈现出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初期作品中对典型人物的极度突出并明晰分类,到九十年代弱化类型化的典型并将赋予主要人物以道德和文化意义,再发展到新世纪出现多个人物形象并置,强调人物日常经验的真实性,又注入超越日常经验的宏大精神意义。其次,在结构形式上,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以二元对立的形式为主流,当现实主义文学不断自我更新,新的文学结构模式在摸索中逐渐产生,多元共生的结构在新世纪以后成为最基本的内部形式,这种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共生的过渡是《当代》现实主义作品结构的大致流向。最后,在艺术技巧上,由最初借鉴西方创作技巧到日渐融合。第四章论述《当代》的文学生产机制。首先,通过编辑理念、主要编辑、稿件处理等考察《当代》在生产活动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以及《当代》在这种“限度”下对文学自身“意义”的最大化追求。其次,通过《当代》与文学奖及《当代》与文学批评甄辨文学评介主体力量的转化。最后,分析《当代》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第五章分析《当代》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所作出的理性探索。在生产理念上改变以作者为中心转向以读者为中心。在生产实践上,与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等新媒介文学进行互动。探索刊企合作、畅销书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当代》在文学期刊衰退的整体背景下保证自负盈亏,并在市场化的实践中坚守了直面人生、关注现实的主体风格。第六章讨论现实主义对《当代》的启示与反思。一方面,《当代》的编辑实践在现实主义边界中左右彷徨,时而探索广阔丰富的现实主义,时而固守传统的现实主义,杂志受到传统现实主义的固守和困囿大于探索广阔现实主义而产生的失误,传统现实主义追求使《当代》选发的作品显示出一种片面要求宏观覆盖性的倾向,消解了复杂的审美差异,对意识形态话语的倾斜使其受到与之强势共谋的责难。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赋予杂志以庄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使之在混动纷繁的市场经济大潮和迅速的科技力量革新中葆有生命活力。

汲安庆[3](2016)在《求用·求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无法绕开的一个独特存在。求用、求美、求在的浑然相融,是他语文教育本体思考的精魂。求用其表,求美其里,求在其魂。纵观其一生的着述,由实向虚,由外向内,由物向人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辨。谋求语文的应用性,却极度反感唯实唯利;建构语文的科学性,却不忘美的浸润与提升;关注语文学科的现代化发展,亦不忘追求人的坚韧而美好的存在。这在那个“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的时代,堪称空谷足音。关于语文课程建设,他的指向灵肉一致,陶养成人的课程灵魂观,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混融自在的语文性质观,注重精深理解与自由表达相谐的语文课程目标观,以及追求课程与人相融,“滚雪球”式学养积淀,历史与现实打通,学习与生活打通,问学与自学结合等极具现代感的语文课程美学观,集西方“儿童中心”“社会中心”“学问中心”课程论之所长,而又有本土化的个性建构,对当下如何更好地建设、发展语文课程,颇具启示意义。至于现代语文教材,是在他那里奠基、开拓,也是在他那里走向成熟与辉煌的。作为开明派的精神领袖,他领衔编着的语文教材《国文百八课》《文章讲话》《文心》《开明国文讲义》等均成为一时之选,备受历代学者称誉。这些教材既关注语文知识系统性的建构,亦不忘学生的心理需求、认知结构;既聚焦陈述性知识精致、恰当地呈示,亦不忘程序性知识如何巧妙贯穿与渗透;既致力于教者思想、体验的优化和传授,亦不忘学生的思想呼应与言语实践,这使他的语文教材不仅有理性思考的深度,而且还有人文关怀的温度,主体创造的高度;不仅具有古代文选本的审美内质,更具有现代教材的理性品格。民国时期,因为处于白话与文言、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转型的接口,语文阅读教育方面的争鸣尤为炽热。阅读以语体文为主,还是以文言文为主?侧重应用文,还是文学文?强化默读,还是诵读?读书是装饰,致用,还是其他?阅读教学注意得意忘言,还是得言忘意……面对这些问题,夏丏尊均作出了细致深入而又高屋建瓴的思考,并形成了广涉中西、博通古今,生命融合、养成能力,多元共生、意在读外的语文阅读教育思想,为现代语文教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写作教育思想是在“国文退化”“抢救国文”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历史语境中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学者相较,他的写作教育思想除了有融于生活,服务自我的应世取向,更有营构美境,诗意栖居;思若泉新,为我而存的应性取向。不仅密切关注“多读,多作,多商量”的切实功夫,而且还会自觉探讨何以如此的缘由,以及怎样如此的智慧。不仅倾情摸索写作的规矩、技法,而且还不倦地呼吁关注写作主体的态度、真情与人格的陶冶,谋求知、情、意素养的浑然统一,力图使言由心生,文从道出成为言语表现的健康生态。因此“诚意正心,阳明兼得”成了他写作教育思想最为精粹的写照。关于语文测评思想,一言以蔽之:遵路识真,化为关怀。抨击命题罔顾时代需求,无视学生知识实际,关注检测服务于学生将来的进修与生活;警惕大而无当的随意、任性,讲求检测的精细化、科学化;摒弃知识的机械识记,能力的无聊操练,建构素养本位下融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态度、探索兴趣,人格素养于一炉的立体考查;既注意他测,亦不忘自测、互测、混测,形成检测的动态化、优质化,并构成对目标设定、课堂教学的有力互动。这使他的语文测评思想不仅具有科学的效度、信度、梯度,更具有人文的热度、广度和深度。然而,由于种种浅读、误读,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正本清源,祛蔽扬美,重塑其语文教育思想的经典地位,使之更加有力地指导当下的语文教育实践,便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的研究正是由此展开。

万水[4](2016)在《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对学界"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呼应,本文从活跃于1980年代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份文艺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入手来考察1980年代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巨大,它所刊发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共22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共9篇。本文认为在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联和作协是文学体制的执行性实体机构。《当代文艺思潮》作为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刊物,其性质当属文学体制的一部分。本文将《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大致分为四个类别:理论文本、史论文本、评论文本与方法论文本。在理论文本方面,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关于左翼文学理论的讨论,通过开辟"马列文艺思想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纪念《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等专栏,刊发了相当一部分对已有结论提出商榷和另辟蹊径的文章,这些文章给传统左翼文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一个多元共生局面的形成。其次,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用"启蒙人道主义"代替了"阶级论",迅速突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抑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窠臼,将人道主义认同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以是否表现了完整的"人性"为标准来对当代文学进行重新审视。但是,《当代文艺思潮》所倡导的"人道主义"难以突破"启蒙人道主义"的局限。再次,关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对创作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重尊重,体现了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以及对文学研究本体性的回归。又次,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人学、人类学本体论研究思路和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以上讨论构成了一个倡导"人的觉醒"的系列。今天来看,《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高扬人的价值的文章,无疑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使之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文章也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二元对立思维的窠臼。最后,关于"现代主义"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国外文艺思潮之窗"栏目以及刊发如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等文章推动了 "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在史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回顾与展望——评论家笔谈、答问》以及围绕它们所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参与了"进化论"和"断裂论"的文学史观在1980年代的形成与传播。在新时期文学应该承续五四文学还是"十七年"文学的问题上,《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各执一词,特别是主张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的文章不可避免地跌入了"本质主义"和"整体主义"的陷阱。在评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表现出比同时期的同类刊物更加大胆的特点。但也留下了缺乏时间距离而产生的"沉淀"性不足的缺憾。但是,对以王蒙的作品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的肯定,对以刘索拉、徐星的作品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的深入分析,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寻根文学"的关注,对新锐批评家的重视,对青年批评家的提携,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它们都体现了文学观念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的巨大变革。在方法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文艺学与社会科学"、"美学与文艺学的现代化问题"、"文艺学、美学与其他科学"、"文艺学与现代科学"、"文艺新百科"等栏目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文章,给予庸俗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沉重的打击,打破文学艺术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面,唤醒了文艺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但也存在着生硬"横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过高估计方法的作用的弊端。通过对《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我们发现:1980年代的文学观念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单质化、纯粹化。至少是左翼文学观念与"新启蒙"文学观念并存。"新启蒙"文学观念应该处于主潮的位置,它在1980年代的形成是"体制"内变革的结果。作为"新启蒙"文学观核心观点的文学的人学属性和文学的自律性,在1980年代中期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却缺乏反思。传统左翼文学观并没有对"新启蒙"文学观形成打压之势,相反,持左翼文学观的人士在对待"新启蒙"文学观的时候,大多数是采取交流和探讨的态度,而且对"新启蒙"文学观的一些核心观点,他们也是接受的。

刘业伟[5](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郑飞[6](2015)在《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文中提出论文以当代文学阶段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为分析对象,以1949年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文本为依托,按照历史发展的自然时间顺序,梳理了当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探究知识分子六十余年来的精神演变历程。绪论对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方面做了阐述,结语简要总结了论文。论文主体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在对现代文学阶段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和“十七年”大学书写背景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论述了“十七年”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论文选取当时两部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红路》和《勇往直前》为例,借以分析当时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情状和知识分子在当时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红路》虽然表面写的是大学,但实际上却是对当时盛行的“红色叙事”的简单模仿,它塑造的大学不过是阶级斗争场的延伸;《勇往直前》略有进步,它至少较为真实地描写了当时的大学生活。两位作者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十七年”时期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价值观,前者的被肯定和后者的被批判则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的大致生存境况;第二章以八十年代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文本为依托,论述了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创作于五六十年代却到八十年代才出版的《大学时代》和《大学春秋》;八十年代新出现的《马兰草》、《起步》和《生命与爱情》。上述作品都与各自时代的文学思潮保持着同步,前者有明显的“红色叙事”痕迹,后者则与八十年代初期盛行的“伤痕”和“反思”思潮相暗合。这种同步其实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自身独立意识的缺失,加之这一时期的创作实绩,笔者将八十年代定位为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休整期;第三章讨论的是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九十年代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取代了之前较为一致的启蒙思潮,“人文精神讨论”的兴起,知识分子地位的边缘化,走出阶级斗争阴影不久的大学随即遭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些都影响了九十年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袁越和马瑞芳各自创作的“大学三部曲”规模宏大、场面广阔,还涉及到了之前鲜有提到的大学阴暗面,创作笔法也基本摆脱了之前的“红色叙事”模式,人物、语言、情节等都有所突破;《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更是以另类的书写和夸张的艺术形式,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的金钱化与欲望化倾向,开创了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的新模式,也打开了新世纪同类小说创作的大门;第四章关注的是新世纪以来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仅就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来看,新世纪是其创作的高潮期,随着文艺环境的宽松、言说媒介的丰富,这一时期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创作人数和作品数量都激增、文本质量也显着提升。包括大学师生、专业作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大学书写中来,他们或平实叙述,或调侃讽刺,或虚构夸张,从而构成了新世纪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的精彩图景。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聚焦大学阴暗面并由此展开思索的作品,如《大学纪事》、《大学门》、《教授变形记》等。创作的繁荣和反思的加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世纪以来虽然知识分子被更加边缘化,其自身所固有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却并未因此而减弱。

张颖[7](2014)在《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文中指出文学经典的相关讨论自1980年代以来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和逻辑出发就文学经典问题展开长期对话,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催生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至今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仍有着巨大的话语容量和探讨空间。但在现有的讨论中,许多研究忽视了“文学经典”问题在国内出现的语境,同时缺乏对较长时段的文学经典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造成了学术研究中关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是由西方文化研究带来的伪问题还是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发展必须解决的节点、“文学经典”作为评价标准是否还具有适用性、当下文学研究是否进入了“后经典时代”以及文学经典的戏仿大话是经典的“终结”还是“新生”等问题至今缺乏基本的共识。文学经典理论建构亟待完善。近四十年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与其身处的媒介文化语境直接相关。以媒介体制、技术和传播内容等为主要因素的媒介文化是文学经典在当代传播的具体语境,也是研究者思考文学经典问题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1980年代以来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以来三个阶段对论争的发生及发展、论争方式与形态、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梳理,以立体呈现近四十年间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文化语境和总体状况,系统分析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得失,进而阐明文学经典在当下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和理论适用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描述和总结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论争”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对19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历史、动态和立体的分析。第一章,中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从中西“经典”词源流变分析入手,以时间为序分五个阶段对西方文学经典研究谱系和理论资源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思考国内文学经典问题的重要参照。在此基础上对20世纪以来国内出现的文学经典危机进行历史回溯,并对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中媒介文化作为新的影响因素出现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完整的历史线索。第二章,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主要讨论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建构为中心的相关论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下,1980年代的报刊出版等活动共同决定了媒介文化的精英化和启蒙性的特征,并参与到了以启蒙话语为主要价值指向、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为中心、以作品重读和文学史重写为主要形式的文学经典论争过程。当代文学的写作和传播、西方文学作品及理论的大量翻译都参与到了现代文学经典秩序建构的过程中,与潜滋暗长的大众文化一同构成了对经典建构的挑战。在官方/民间/精英、古代/现代/当代、中国/西方等多组力量的对比与互动中,1980年代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初步重建了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秩序,为当代文学和文化提供了可以继承和颠覆的传统。第三章,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主要讨论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1990年代的文学经典研究在文学研究学院化和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全方位的文化建构;另一方面,以视觉形式为主要媒介、以消费为主要表征的大众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经典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使得文学经典在不断扩展其影响范围的同时,其标准和文本的权威性都受到了挑战和质疑,文学经典的合法地位已不再单纯地借由文学史来确立,文学批评的转型、精英知识分子内部的分化加剧,制约文学经典建构的因素变得多元而复杂。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侵蚀和消解着经典建构的努力。第四章,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本章在以社会文化的媒介化为总体特征的语境中分析2000年以后国内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特征和趋势。媒介技术的发展作为2000年以后社会文化的重要变革性力量,开启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电子媒介传播,推动社会文化走向了媒介化、全球化。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论争一方面将关注点转向了当代文学,在媒介的推动下,以层出不穷“文学事件”为主要表现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关于文学经典认知的混乱。同时,带有总结性和建构性的文学经典研究活动以当代文学60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事件为契机展开;另一方面,在长期讨论的基础上,研究者积极展开了本土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探索,文学经典作为文学和文化价值判断的体系重获理论活力。结语,文学经典的理论重构。总结了 198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价值意义及不足,强调了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重建是理解和解决文学经典论争的关键。对文学经典理论的重建应该充分考虑其本土性、复杂性和历史性,借鉴现有的理论资源,在社会媒介化和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从文学经典理论、文学经典秩序和文学经典阐释三方面入手,构建中国经典理论和实践体系。

王万鹏[8](2014)在《中国现代经典小说作家与《红楼梦》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现代小说生成的文化生态是复杂且多元的,其中既有“欧风美雨”吹拂滋润的外在因素,也有中国小说古今之间内在的血脉传承与联系。作为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历史丰碑,《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对现代小说而言,在某种意义上,《红楼梦》具有源头、原型和范式的意义。有关《红楼梦》与现代文学关系的研究是“五四”后兴起的新话题,近年来渐有趋于热门的势头,但大多研究仍然停留在单篇(部)研究,并且多从叙事内容和人物比较的层面展开论述,在广度、深度和系统性方面尚显不足。本文从文学生成的文化生态视角,在回溯中国小说的现代化进程及其浓郁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形成史的基础上,通过对《红楼梦》接受与中国现代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之间双向互构关系的探析与梳理,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文本细读法,立足小说文本,从整体上展开论述,力求通古今之变,以期正文学之本,清流变之源,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小说创作问路导航。本论文共九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从学术史的角度对涉及该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评述并分析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学史上的“红楼情结”,同时对本论文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进行阐述,生态视野、回归文本和互文结构是本文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最大创新。文章第二部分,结合对文化生态理论的爬梳,简要论述了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实际运用和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生态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混合特征,在重点分析文化生态与文学艺术关系的基础上,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考察《红楼梦》对现代小说具体文本和现代小说整体文化精神的影响。文章第三部分,以“怎样做父亲”的困惑入题,着重分析了曹雪芹和鲁迅的“审父”意识,并对他们的文化反思精神进行了论述。文章第四部分,从“雅俗变奏”的视角对同为通俗小说大家的曹雪芹与张恨水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指出尽管《金粉世家》被时人誉为“民国《红楼梦》”,但因两位作家的不同文化立场和文化选择,作品在精神境界上依然有着巨大差别。文章第五部分,从文学真实性与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角度,分析了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对《红楼梦》在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作为现实主义典范之作传播的广泛影响,指出《红楼梦》有着现实主义的因子,但不纯然是现实主义。文章第六部分,以“成长烦恼”作为考察焦点,指出《红楼梦》和《家》分别代表了 “拒绝成长”和“渴望长大”的两种“成长”类型,并指出虽然《家》被称作“现代《红楼梦》”,但二者在文学精神诉求方面截然不同,根本区别在于:《家》是“青春的革命激情书写”,《红楼梦》则是“成年的青春回忆书写”。文章第七部分,在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视角的对照中,对中国小说史上两位同为“旗籍”作家,又同为“文化反思”小说作者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立场进行了全面考察。文章第八部分,从性别文化角色倒置的角度就《红楼梦》对张爱玲“梦魇”般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重点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审母”意识的同时,分析了史上最“神似”《红楼梦》的小说杰构《小团圆》。文章第九部分,作为论文的“结语”,主要论述了《红楼梦》影响在当代的延续,呼吁《红楼梦》研究回归正途:把《红楼梦》看成一部小说,把曹雪芹当成一个作家。

鲁美妍[9](2011)在《当代知识分子小说60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价值综论》文中研究表明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经过60年的发展历程,以其大量真实复杂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富有深度的历史文化反思和对现实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敏锐呈现,成为一道风影独特的文学景观。从小说创作主题来看,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经历了理想、现实、欲望等多重变奏,其形态从单一逐渐发展为多元,主题意蕴也从简单走向复杂,知识分子小说的批判反思功能在主题深化的过程中日渐显露,深刻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命运、价值和精神的嬗变。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一方面源于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之间始终保持密切复杂的关联,形象塑造常常取决于政治意识形态的更变,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群体自身在不断变换的社会形态中经历着不断地分化和自我人格的重塑,因而,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的面貌更为复杂多样。从启蒙者到被改造者身份的蓦然倒置,从归来者的荣光到市场经济下的边缘人,从为民请命的立言者到欲望时代中的迷失者,当代知识分子经历了“反右”、“文革”、市场经济改革三个历史阶段后,社会地位与历史命运几经转折颠簸,始终充满了悲剧色彩。对于作家而言,知识分子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创作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存在同一性关系。知识分子与时代、政治、经济、大众之间的关系变化,在知识分子小说叙事中都有所体现。知识分子小说叙事视角的变化、叙事声音的选择以及作家叙事立场的选择都与知识分子现实生存境遇、心灵轨迹的嬗变有着密切关联。以80年代中期为界,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策略发生了从建构到解构的骤变,意味着作家的叙述立场由“自赏”变为“自审”,也是当代知识分子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发生巨大改变的结果。在叙事风格方面,当代知识分子小说也经历了从写实到反讽的明显转型,显现了作家创作思想和小说艺术的不断成熟。从思想价值来看,首先,当代知识分子小说是作家以文学的形式对国家政治经济变革的呼应和记录,是时代风云变幻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其次,当代知识分子小说是作家对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现实生存状态以及精神世界的全面观照与揭示。第三,当代知识分子小说是中国社会、政治、文化反思的重要组成,是当代知识分子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祛魅的见证。从审美价值来看,当代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多变,造就了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另外,当代知识分子小说在自我精神拷问和直面现实这个两个层面对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当代知识分子小说是当代作家追求理想、寻找自我、记录生命与成长的心灵凝结。当代作家无论是在时代动荡和生存挤压的政治夹缝中,还是在浮躁夸张、泥沙俱下的消费时代,都不曾丢弃对理性、理想和批判的坚持,都没有停止对灵魂深度的追索和拷问,这是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对于文学和社会最重要的贡献。

许海燕[10](2009)在《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文学研究(1990-2005)》文中认为电影文学是一种发展中的新兴的文学类型,它兼有电影与文学的双重特性,包括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小说、电影故事、电影连环画等主要表现形式。本文将1990-2005年中国电影文学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阶段,从电影文学创作和评奖机制、电影文学作家作品、电影文学的传播及电影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等方面,对十几年来电影文学的发展进行详细梳理,归纳电影文学现象背后的深层规律,通过分析电影文学存在的问题来探寻解决途径,以促进电影文学的健康发展。本文除“绪论”与“结论”两部分外拟有七章。绪论部分强调电影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视角,它是“电影与文学关系”研究的一个切入口,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部分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纵向历史性比较、横向(平行)对照和点面结合。第一章对电影文学的本体进行了界定,并回溯了中外电影文学发展历程。第二章概述九十年代以来电影文学的创作状况,认为已经形成主旋律电影文学、艺术电影文学和商业电影文学三种创作形态的互融共生,通过对“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奖剧本的评析来检阅电影文学创作实绩。第三、四两章是电影文学作家作品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职业编剧和作家兼职编剧两个作者群体创作情况进行描述,职业编剧着重于剧作特色的总结,作家兼职编剧关注作家介入电影这一现象对电影、文学带来的影响。第五、六两章研究电影文学的传播,这一研究路径得益于近年来文学研究视野的开阔,“文学与文化研究”、“文学的传播与接受”、“文学与出版”、“文学与期刊”等等已经成为文学研究新的理论生长点。本文以中国电影出版社和《电影文学》期刊社进行重点个案分析,既较全面客观地总结九十年代以来电影文学传播状况,又指出这两个重点分析对象的独特之处。论者从而推断,随着出版业的改革中国电影出版社已经失却电影文学出版的优势地位,而电影文学期刊正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第七章对电影文学的理论和批评研究加以概括,并就其中较有新意的理论、观点作出一定阐释。结论部分对本文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论,作者提出随着电影机制改革的深入和电影产业化的迅速推进,电影文学的前景充满希望,电影文学剧本在电影创作中的基础地位仍应重视,电影小说将取代电影文学剧本成为电影文学出版的最重要样式。目前电影文学的研究成果有限,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数据统计等基础性工作,故而本文的优长在于对电影文学现象进行了细致详实的罗列、梳理。鉴于作者理论功底尚浅,对问题的阐释往往不能切中肯綮,希望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能够得以解决。

二、理想·人生·情操·成才——着名作家苏叔阳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想·人生·情操·成才——着名作家苏叔阳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持续推进体育文学发展战略
        1.1.2 以体育故事为载体大力发展体育文化
        1.1.3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背景下加强学科融合
        1.1.4 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下改革不断深化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学具有时代性
        1.3.2 体育文学概念研究综述
        1.3.3 体育报告文学发展研究综述
        1.3.4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研究热点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简论
    2.1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系列作品简述
    2.2 四部作品的内容阐释
        2.2.1 从体育“大事件”透视中国体育发展
        2.2.2 从体育“人”的视角探寻体育的本质
        2.2.3 从体育“世界”思考体育存在的问题
        2.2.4 从体育“问题”探究体制和文化关系
    2.3 四部作品的评价
    本章小结
3.赵瑜体育报告文学文本解读
    3.1 文本主题分析
        3.1.1 主题一:体育体制
        3.1.2 主题二:金牌
        3.1.3 主题三:人的主体性
        3.1.4 主题四:改革
    3.2 文本特色分析
        3.2.1 创作模式变化:从“冠军文学”到“问题文学”
        3.2.2 关注对象变化:从“体育理念”到“体育自身”
        3.2.3 作品立场转化:从关注“政治”到关注“人民”
        3.2.4 审美风格变化:从“冷峻尖锐”走向“理性多元”
    3.3 文本结构分析
        3.3.1 文本主题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3.3.2 文本的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
        3.3.3 文化反思的多元性
    本章小结
4“文化菱形”视域下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4.1“文化菱形”分析框架
    4.2 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
        4.2.1 思想解放热潮下民众关注政治热情高涨
        4.2.2 市场经济转型下社会发展转向以人为本
        4.2.3 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体育全面深化改革
    4.3 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
        4.3.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发展战略
        4.3.2 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体育强国”战略
        4.3.3 内部失衡背景下的“协调发展”战略
        4.3.4 政策工具视角下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
    4.4 文学思潮和出版体制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
        4.4.1“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发展方针
        4.4.2“文学干预社会”的文艺思潮
        4.4.3“市场经济盛行下文学去魅”的社会思潮
        4.4.4“网络社会下文学神圣感失落”的发展态势
        4.4.5 文学出版体制和专业审稿人
    4.5 创作者的独特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
        4.5.1 以个人体育经历为基础
        4.5.2 创作主体独特的文学创作经历
    4.6 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
        4.6.1 知识分子启蒙意识深化的共性表达
        4.6.2 创作主体个性的凸显表达
    本章小结
5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的社会评价及分析
    5.1 社会媒体评价
        5.1.1《人民日报》:从正面支持到关注度为零
        5.1.2《中国体育报》:从反响强烈归于平淡
        5.1.3 其他:支持和反对意见意见“势均”
        5.1.4“兴奋剂”章节披露再次引发热议
    5.2 读者评价
        5.2.1 《强国梦》批评和称赞意见
        5.2.2 《马家军调查》评价呈现地域、年龄、职业差异
    5.3 官方反响
        5.3.1 《强国梦》:国家体委“震惊不已”
        5.3.2 《马家军调查》:国家体育总局“尊重事实,不要炒作”
    5.4 研究者评价
        5.4.1 新闻研究领域评价赵瑜是“独立新闻人”
        5.4.2 文学领域肯定四部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
        5.4.3 体育领域认可四部作品的舆论价值
    5.5 历史评价
    5.6 负面评价
        5.6.1 体育领域:“没有开出治病良方”
        5.6.2 文学领域:报告性太强挤压文学性
    5.7 四部作品社会评价的演进凸显社会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5.7.1 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分类
        5.7.2 四部作品记录了体育价值观的转变过程
        5.7.3 从“一元”到“多元”的宣传方式转变
        5.7.4 四部作品对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有启蒙意义
    本章小结
6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析
    6.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分析
    6.2 四部作品整合公共舆论表达群众体育需求
        6.2.1 20 世纪80年代是文学公共性凸显的年代
        6.2.2 集中表达作家、知识分子、媒体的体育思考
        6.2.3 四部作品对社会公众的启蒙价值
    6.3 四部作品实现对体育公共权力的“民间约束”
        6.3.1 公共舆论对体育主管部门的压力
        6.3.2 借助新闻媒介形成监督
    6.4 四部作品拓宽了公共舆论与权力机关的意见交流平台
        6.4.1 集中表达参加主体的各方意见
        6.4.2 主管部门和民间意见私下交流
    本章小结
7.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及构想
    7.1 契合时代语境——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7.2 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规律
    7.3 加强科学基础——促进学术争鸣
    7.4 实现启蒙价值——传播体育文化
    7.5 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感知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体育类政策
附件2:作者赵瑜访谈提纲
附件3:文学评论家和作家 访谈提纲
附件4:体育记者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5:体育学者、教练员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6:读者 访谈提纲
附件7:访谈记录
附件8:科研情况

(2)《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的文化品格
    第一节 《当代》的创刊
        一、创刊背景:社会转折时期的文艺新生
        二、创刊过程:历史推动中的全社共建
        三、创刊号的定位意义:反映当代生活、实行百花齐放
        四、基本格局的确立:文学种类齐全、长篇纪实突出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立场:直面人生,贴近现实
        一、话语资源:革命现实主义
        二、理论建设:广阔的现实主义
        三、现实主义实践的“当代性”
第二章 《当代》与当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 《当代》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伤痕反思文学:阔大叙事空间的开掘
        二、改革文学:时代整体节奏的把握
        三、寻根文学:与“改革”粘合的倾向
        四、现代派文学:浅尝后的离场
        五、先锋文学:彻底的缺席
    第二节 《当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式微中的强势爆发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艰难”的共同“分享”
        三、官场文学:激浊扬清与洞幽探微的全面登场
        四、“新写实”和“新生代”:现实主义审美差异下的有效舍弃
    第三节 《当代》与新世纪文学思潮
        一、生态文学:自然伦理的即时关怀
        二、底层文学:强势潮流的热切推动
        三、非虚构文学:暧昧的到场者
第三章 《当代》的现实主义流变
    第一节 人物塑造:从类型化的典型性到经验化的真实性
    第二节 结构形式:从对立到共生
    第三节 艺术技巧:从借鉴到融合
第四章 《当代》文学生产机制
    第一节 编辑话语:文化领导权的隐性表达
        一、编辑理念:在“限度”内最大化“意义”
        二、主要编辑:薪火相传的现实主义话语
        三、稿件处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指导
        四、编作互动:尊重作者群体
        五、编读互动 :强化读者意识
    第二节 文学评介:民主化诉求
        一、《当代》与文学奖 :持久与创新
        二、《当代》文学批评:渗透与导向
        三、文学评介主体力量转化
    第三节 刊社共生的出版机制
        一、社办期刊
        二、书刊互动形式
        三、刊社共生意义
第五章 《当代》的生存策略
    第一节 文学期刊的困局
    第二节 生产理念转变:以读者为中心
    第三节 《当代》与新媒介文学互动
        一、《当代》与影视文学文本
        二、《当代》与网络文学文本
    第四节 市场营运机制的探索
        一、刊企合作
        二、畅销机制的借鉴
        三、《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创办
第六章 启示与反思
    第一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困囿
        一、广阔现实主义的现实限度
        二、现实主义的内在桎梏
    第二节 《当代》的现实主义价值
        一、《当代》现实主义的精神价值
        二、《当代》现实主义的市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当代》创刊号封面、画页、目录
    附录二:《当代》历任主编
    附录三:《当代》部分稿酬单、手稿
    附录四:《当代》文学奖评选结果
    附录五:《当代》作品出版成书情况
    附录六:《当代》(2000-2009)作品影视改编情况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求用·求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何曾只道是寻常
    一、选题的缘起
        1、名课瑕疵,根在何处
        2、岂止“形式论”这一美点
        3、重塑夏丐尊语文教育思想经典
    二、相关文献综述
        1、范围:涉及语文教育多领域
        2、方法:“肉、骨、神”兼备
        3、追求:价值重构,多维阐扬
    三、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不断强化语文的言语性
        2、忠实地扞卫语文的体性
        3、大力推动语文的科学化
        4、使语文生命化得以可能
        5、有效实现语文教学审美
    四、研究的方法
        1、论述与多重背景结合
        2、注意流脉的成因分析
        3、把握隐秘的思想互文
第一章 三位一体:求用·求美·求在—夏丐尊语文教育本体思考之研究
    一、求用:进窥学问,应付生活
        1、能力:价值总摄,多方养成
        2、学养:学贯中西,丰富知识
        3、习惯:注意打通,化为食粮
    二、求美:诗意浸润,守住本心
        1、阅读:玩绎美点,润泽心身
        2、写作:既要求通,更要求好
        3、生活:趣味点染,诗意栖居
    三、求在:言语表现,确证自我
        1、守望:与书相伴,与写共生
        2、积累:广事吸收,蓄势待发
        3、表现:忠于情思,自己造辞
第二章 灵肉一致,陶养成人—夏丐尊语文课程思想研究
    一、课程: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1、学科形态与教育蓝图
        2、经验、活动及其他
    二、语文课程思想中的诸范畴
        1、灵魂:灵肉一致,陶养成人
        2、性质:工具、人文、言语相融
        3、目标:基于形式的阅读与写作
        4、内容: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
    三、指向灵肉一致的成“人”之美
        1、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察
        2、兼收并蓄,根在立人
        3、成人之美,美在何处
第三章 科学活用,文质彬彬—夏丐尊语文教材编制思想研究
    一、体大思精,追求科学的尊严
        1、循序渐进,建构体系
        2、互相配合,丝丝入扣
        3、生活中心,养成能力
    二、突出形式,扞卫语文的体性
        1、形式知识的多维渗透
        2、引进语文学的新成果
        3、注重知识,不忘趣味
    三、注重化用,强调自我的确证
        1、抽绎通则,用到别处
        2、辩证扬弃,自铸新论
        3、基于学生本位的多元追求
第四章 博观约取,丰富生活—夏丐尊语文阅读教育思想研究
    一、为何读:多元共生,意在读外
        1、应付生活,改进生活
        2、文化认同,自我确证
        3、沉浸醲郁,无为而读
    二、读什么:广涉中西,博通古今
        1、中国文化,世界事项
        2、理法书·工具书·作法书
        3、职务书·参考书·趣味书
    三、怎么读:生命融合,养成能力
        1、依类定法,力求经济
        2、循序渐进,营养自我
        3、点线结合,立体阅读
第五章 诚意正心,阳明兼得—夏丐尊写作教育思想研究
    一、为何写:与写共生,为我而存
        1、融于生活,服务自我
        2、营构美境,诗意栖居
        3、思若泉新,为我而存
    二、写什么:抒写自我的发达情思
        1、忠于内心,自由发挥
        2、精致厚化,复合情思
        3、融会贯通,培育发达
    三、怎么写:形之于外,求之于内
        1、勉力求通,不忘求好
        2、知行合一,熟能生巧
        3、努力修养,文从道出
第六章 遵路识真,化为关怀—夏丐尊语文测评思想研究
    一、关于语文测评的构想
        1、写作:以翻译、评改为标准
        2、理解:考标点、分段与常识
        3、语汇:聚焦理解和运用能力
        4、其他:书法、格式与讹写等
    二、走向科学的大测评观
        1、动态:多管齐下,鉴明得失
        2、立体:立足体性,着眼全人
        3、精妙:尺幅千里,不忘意趣
    三、超越测评,确证自我
        1、平台:思想对话,生命生长
        2、引线:引爆积累,幸福言说
        3、契机:深化思想,确证自我
结语
附录: 夏丐尊先生着述年表简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体制内的革新者——《当代文艺思潮》概况
    第一节 《当代文艺思潮》发生场域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与编者、作者群体
    第三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风雨人生"
    第四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编刊思路与栏目设置
第二章 左翼文学理论探讨——《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一)
    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马列文论研究的趋势
    第二节 反映论文学观与典型理论的作用和时代命运
第三章 人的觉醒——《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二)
    第一节 人道主义讨论
    第二节 "主体性"与"向内转"
    第三节 实践美学与凡俗的文学观
第四章 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命运——《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三)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第五章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革新——《当代文艺思潮》之方法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1982-1984:"方法论热"的预热
    第二节 1985-1987:"方法论热"的升温及其余绪
第六章 断裂进化与继承传统——《当代文艺思潮》之史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进化论"与"断裂论"的文学史观
    第二节 左翼传统与五四传统
第七章 作家、作品、批评家评论——《当代文艺思潮》之评论文本研究
    第一节 作家、作品评论
    第二节 对评论家的评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当代文艺思潮》总目录(1982-1987,共三十三期)
附录二:《当代文艺思潮》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文章一览表
后记

(5)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一、为何选择丁玲?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文研所的筹备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一、文讲所的恢复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一、活跃的课堂
        二、多彩的课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二、在办学中发展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一、文研所时期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三、九十年代
        四、新世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理论学习
        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文讲所前期
        二、文讲所后期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八十年代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三、新世纪高研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六、史料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致谢

(6)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价值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综述与可行性分析
        一 研究综述
        二 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文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一 文本选取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大幕微启:“十七年”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转折之期
        一 现代文学中的大学书写概要
        二 当代文学初期的大学书写背景
    第二节 初期创作风貌
        一 阶级斗争战场的延续:《红路》
        二 阶级斗争大潮里的不和谐音符:《勇往直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短暂休整:八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固守与开拓:《大学时代》与《大学春秋》
        一 固守:二元对立的人物塑造
        二 开拓:中间人物的塑造及大学生活的再现
    第二节 顺应文学主潮:《马兰草》和《起步》
        一 来自象牙塔尖的控诉:《马兰草》
        二 反思畸形的象牙塔:《起步》
    第三节 退守传统:《生命与爱情》
        一 浪漫的传奇故事
        二 传统的故事讲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幕拉开:九十年代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走出“红色叙事”圈套:“大学三部曲”
        一 大学的首次立体式展示
        二 大学阴暗面的初步触及
    第二节 打开“潘多拉”魔盒:《欲望的旗帜》和《丽娃河》
        一 金钱化了的大学
        二 丑陋的大学教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戏上演:新世纪以来的大学书写
    第一节 在场与回望
        一 “在场者”的感与悟:《大学炼狱》等
        二 “过来人”的念与思:《黄花堆积》等
    第二节 深刻的反思
        一 大学理念的崩坏:《大学纪事》等
        二 师德的丧失:《教授变形记》等
        三 招生的腐化:《招生办主任》等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949年以来主要大学题材长篇小说故事梗概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7)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中心问题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经典论争溯源
    第一节 什么是“经典”
        一、汉语中的“经典”流变
        二、西方“经典”流变
    第二节 近代以来西方文学经典理论溯源
        一、俗语文学:现代经典的建构
        二、文学经典的文化功用
        三、回归正统:经典的重评与重构
        四、文化与社会:文学经典研究的范式转变
        五、“拓宽”还是“扞卫”:文学经典的危机
    第三节 国内“五四”以来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颠覆与重构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
        二、媒介文化:新时期新问题
第二章 1980年代启蒙媒介文化影响下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第一节 文学经典论争:作为问题的凸显
        一、“经典”一词在研究中的使用
        二、作品“重印”、“重评”中渐次展开的文学经典研究
        三、“重写文学史”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建构
    第二节 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与文学经典论争场域的重建
        一、1980年代社会分化中的媒介转型
        二、启蒙媒介文化的形成
        三、出版活动的复苏与文学话语场域的重建
    第三节 以出版为依托的现代文学经典建构
        一、以史料挖掘重启文学经典研究
        二、以“重评”展开的文学经典讨论
        三、以“重写文学史”确立的现代文学经典
        四、在“影响的焦虑”中被质疑的文学经典
        五、西方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竞争
    第四节 文学经典的解构性话语力量的潜滋暗长
        一、“人民”话语中的大众
        二、通俗文化中的大众话语权
        三、文学期刊的分流与启蒙话语的分化
第三章 1990年代媒介文化大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第一节 市场化进程中的媒介文化转型
        一、媒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二、媒介功能拓展与分化
        三、媒介文化生产机制转变
        四、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向
    第二节 文学研究转型与文学经典论争的学术语境
        一、“经典”作为研究话语使用的总体状况
        二、文学经典论争主体的转变
        三、不断重写的文学史中文学经典的变动
        四、文学批评的转型对现代文学经典的解构
        五、激活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西方理论话语
    第三节 “百年文学经典”建构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一、选本引发的经典论争
        二、“文学大师”之争
        三、“百年文学经典”之争
    第四节 媒介文化大众化对文学经典的冲击
        一、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建构的冲击:以金庸小说经典化为例
        二、视觉文化对文学经典文本的冲击:文学经典影视改编之争
        三、消费文化对文学经典价值的冲击
第四章 新世纪:媒介化社会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第一节 文化媒介化
        一、信息网络化
        二、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三、媒介化时代文学经典的境遇
    第二节 关于当代文学经典的论争
        一、“大师事件”引发的时代与经典关系论争
        二、“伟大的中国小说”:作家参与下的当代文学经典论争
        三、被“炮轰”的文学界:媒介对文学经典论争的策划和影响
        四、当代文学60年回顾与当代文学经典建构的反思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与理论探索
        一、文学经典“危机”
        二、文化研究引发的文学经典理论反思
        三、本土化的文学经典理论探索
结语:文学经典理论的重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中国现代经典小说作家与《红楼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绪论
    一、斩不断的“红楼情结”
    二、现代小说与《红楼梦》关系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三、研究视域选取与研究方法创新
第一章 《红楼梦》与现代小说的文化生态
    一、中西文化的对抗与融通:现代文学的文化生态构成
    二、近代以来《红楼梦》的经典化与正典效应
    三、《红楼梦》与现代小说美学特征的契合
    四、《红楼梦》与现代小说文化生态的双向互构
第二章 鲁迅与《红楼梦》:“怎样做父亲”的困惑
    一、失父与审父:曹雪芹对父权文化的重新认识
    二、救孩子与救民族:鲁迅“救孩子”的呐喊与“无路走”的困顿
    三、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体认与文化反思的诉求
第三章 张恨水与《红楼梦》:通俗与高雅的变奏
    一、通俗文学观念中的“雅俗之辨”
    二、章回体传承过程中的“古今之变”
    三、《红楼梦》与《金粉世家》的雅俗变奏
第四章 茅盾与《红楼梦》:现实主义与“红楼梦主义”
    一、茅盾的文学观与红学观:“背红”与“删红”
    二、茅盾小说的“红楼”基因
    三、现实主义与“《红楼梦》主义”及其影响
第五章 巴金与《红楼梦》:“成长问题”的文化思考
    一、《家》与《红楼梦》的渊源
    二、《家》并非现代版《红楼梦》的缘由
    三、关注“成长问题”:拒绝成长与渴望成长的不同选择
第六章 老舍与《红楼梦》:平民与贵族文化视角的对照
    一、老舍的“《红楼梦》情结”
    二、富有民族特征的语言风格与京味儿
    三、民间与贵族:文化立场与文化视角的比较
第七章 张爱玲与《红楼梦》:性别文化角色的错位
    一、张爱玲生命中的“红楼梦魇”
    二、性别文化角色的错位: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的“对照”研究
    三、《小团圆》:一部“神似”《红楼梦》的现代小说
结语
    一、《红楼梦》的影响“魔力”在当代的延续
    二、《红楼梦》作为新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液
    三、《红楼梦》对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真实影响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当代知识分子小说60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价值综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本文的结构和写作思路
第一章 当代知识分子小说发展的总体脉络
    第一节:断裂与消隐:十七年知识分子小说的衰落
    第二节 重放的鲜花:80知识分子小说的发展
    第三节 走向成熟:90年代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轨迹
    第四节 再度繁荣:新世纪以来知识分子小说创作概观
第二章 理想·现实·欲望: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的主题嬗变
    第一节 革命·青春·成长:十七年知识分子小说主题解读
        一、青春:理想与生命激情的承载者
        二、革命:成长的完成时
        三、成长:从小资产阶级到革命者的破茧之路
    第二节 伤痕·反思·社会理想:80年代知识分子小说的苦难书写与精神价值的重构
        一、苦难的叙写:从"人生之痛"到"精神之殇"
        二、反思的深化:从感谢苦难到深刻自省
        三、理想:希望与虚妄同在
    第三节 物欲·沉沦·理想的乌托邦:90年代知识分子小说主题解读
        一、理想主义的幻灭和物质挤压下的"烦恼人生"
        二、知识分子精神的浮躁与沉沦
        三、寻找精神的乌托邦
    第四节 精神危机与救赎——新世纪知识分子小说的基本主题
        一、知识分子不断加深的精神危机
        二、新的价值追求与迷失
        三、自我救赎的可能
第三章 当代知识分子形象的异变
    第一节:改造者·主人翁·成长者:十七年知识分子形象的嬗变
        一、"改造"型知识分子
        二、主人翁形象
        三、成长型知识分子
    第二节 受难者·奉献者·开拓者:80年代知识分子形象的崛起
        一、受难者形象
        二、奉献者形象
        三、开拓者形象
    第三节 人格残缺者·迷失者·寻梦者:90年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变异
        一、人格残缺者形象
        二、欲望中的迷失者形象
        三、精神的"寻梦者"形象
    第四节 新世纪的知识分子形象
        一、新一代"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分子类型
        二、新一代的教授
        三、困境与突围
第四章 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转型
    第一节 当代知识分子小说叙述视角的流变
        一、十七年到80年代初知识分子小说政治视角的选择及其人称的变化
        二、80年代中期以来:人性视角的确立及叙事人称的变化
    第二节 从建构到解构:当代知识分子小说叙事策略的演变
        一、建构:十七年至80年代初期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策略
        二、解构:8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分子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三节 从写实到反讽:当代知识分子小说叙事风格的演变
        一、写实风格的确立和深化
        二、反讽:当代知识分子小说叙事风格的发展与成熟
        三、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小说"反右"、"文革"的反讽叙事
第五章 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的价值与缺失
    第一节 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的价值
        一、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的思想价值
        二、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的审美价值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小说的创作缺失
        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扁平化、浅薄化、符号化
        二、小说情节的庸俗化
        三、作家审美能力的弱化
第六章:挣脱与皈依——当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小说的人格深度模式初探
    一、新与旧: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模式
    二、挣脱与皈依:当代知识分子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行为模式
    三、作为"历史中间物"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文学研究(1990-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关于电影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节 电影文学概念考察
        一、电影文学经典定义
        二、电影文学众议
        三、本文中电影文学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电影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电影文学萌芽期(1905-1924 年)
        二、电影文学形成期(1924-1931 年)
        三、电影文学发展期(1931-1949 年)
        四、“十七年”电影文学(1949-1966 年)
        五、“文革”电影文学(1966-1976 年)
        六、“新时期”电影文学(1976-1989 年)
    第三节 电影文学研究的国际境遇
第二章 电影文学创作与评奖机制
    第一节 九十年代以来电影文学剧作概述
        一、主旋律电影剧作高峰迭起
        二、艺术电影剧作的艰难突围
        三、商业电影剧作渐入佳境
    第二节 电影文学剧本的政府评奖机制
        一、政府评奖活动的观念更新
        二、“夏衍电影文学奖”获奖剧本评析(1996-2002 年)
第三章 电影文学作家作品(职业编剧篇)
    第一节 电影文学作者的构成及生存状态
        一、电影文学作者的总体状况
        二、电影编剧的历史与现状
        三、职业电影编剧的培养
    第二节 主旋律电影编剧王兴东
        一、王兴东电影剧作特色
        二、王兴东与编剧维权
    第三节 艺术电影编剧芦苇
        一、芦苇的电影观
        二、芦苇电影剧作特色
    第四节 商业电影编剧冯小刚
        一、商业电影编剧的创作心态
        二、冯小刚与“贺岁片”
        三、冯小刚的电影观
        四、冯小刚电影剧作特色
第四章 电影文学作家作品(作家兼职编剧篇)
    第一节 作家与电影的关系
    第二节 刘恒电影剧本创作
        一、刘恒的电影观
        二、刘恒电影剧作特色
    第三节 刘震云与电影小说
        一、电影小说《手机》解读
        二、当代作家与电影小说的未来
    第四节 “晚生代”作家的电影生活(朱文与李冯比较研究)
        一、朱文与艺术电影
        二、李冯与商业电影
        三、电影生活是“晚生代”作家的自由选择
第五章 电影文学图书出版(以中国电影出版社为例)
    第一节 新中国电影文学图书出版
        一、1949-1955 年电影文学图书出版
        二、1956-1966 年电影文学图书出版
        三、1973-1989 年电影文学图书出版
    第二节 九十年代以来电影文学图书出版
        一、电影文学剧本图书出版急剧降温
        二、电影小说图书出版稳步上升
        三、电影故事图书出版空间狭窄
        四、公益性质的电影连环画出版
    第三节 电影文学图书出版现象的反思
第六章 电影文学期刊(以《电影文学》为例)
    第一节 电影文学期刊的发展
        一、电影文学期刊历史变迁
        二、重要电影文学期刊
    第二节 《电影文学》研究
        一、《电影文学》成长历程
        二、九十年代以来《电影文学》成绩与挑战
第七章 电影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一节 电影文学理论
        一、电影文学理论历史成果
        二、九十年代以来电影文学理论新进展
    第二节 电影文学批评
    第三节 电影文学史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四、理想·人生·情操·成才——着名作家苏叔阳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D]. 刘叶郁.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2]《当代》(1979-2014)的现实主义文学建构与生产机制[D]. 武兆雨.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3]求用·求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 汲安庆.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3)
  • [4]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D]. 万水.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5]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6]中国当代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研究(1949-2013)[D]. 郑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6)
  • [7]媒介文化视域中的文学经典论争 ——近40年来国内文学经典论争史[D]. 张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3)
  • [8]中国现代经典小说作家与《红楼梦》关系研究[D]. 王万鹏. 兰州大学, 2014(12)
  • [9]当代知识分子小说60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学价值综论[D]. 鲁美妍.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10]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文学研究(1990-2005)[D]. 许海燕. 苏州大学, 2009(06)

标签:;  ;  ;  ;  ;  

理想·人生·情怀·才艺——着名作家苏书阳专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