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夺取农业生产更大丰收(论文文献综述)
姚瑞丽[1](2021)在《萧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64-1980)》文中指出
田野[2](2020)在《驻马店“75·8”洪水救灾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频繁发生各类灾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灾、抗灾、救灾经验。1975年8月驻马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水灾害,台风带来的极端降雨天气以及水库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发了严重的水库垮坝事故,境内1座大型水库-板桥水库、1座中型水库-竹沟水库和24座小型水库相继垮坝。洪水在驻马店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两万多人死亡,几百万人围困于洪水之中并遭受疾病的侵袭,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经济损失极为严重。灾害发生后,在中央、省、地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自上而下迅速成立了救灾指挥机构,专门负责不同阶段的救灾工作。同时,制定了明确的灾情分类标准,以农业损失、房屋倒塌情况为依据,将受灾情况具体分为毁灭性灾害、特重灾、重灾、轻灾四种类型。救灾是一项整体性工作,但在不同阶段,工作重心有着明显的不同。驻马店地区“75·8”洪水救灾工作总体分为以处理险情为主、以临灾救助为主、以恢复生产为主三个阶段。在处理险情阶段,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解决了驻马店地区严重的洪水形势。在临灾救助阶段,集中力量解救被洪水围困的受灾群众,投放生活物资,并建立临时住所。在恢复生产阶段,通过农业复产复种以及发展副业,来推动生产救灾。驻马店“75·8”洪水救灾工作有着明确的形式及特点。物质救灾、医疗救治、号召动员、灾后重建是此次救灾工作的四种主要形式。物质救灾包括发放救灾粮、救灾衣物、救灾款;医疗救治包括派驻专业医疗队伍、发动乡村赤脚医生、拨发医药器具、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灾后重建则包括复建农田基础设施、修复受损水库及河流堤坝、重建房屋。同时,通过表彰先进模范,树立救灾典型、开展“四大讲”“五大讲”、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思想理论学习的方式对受灾群众进行号召动员,实施精神救灾。此次救灾工作的开展有着突出的特点。救灾部署带有着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同时,大规模的群众动员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驻马店地区“75·8”洪水救灾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灾后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恢复与发展,社会秩序处于稳定状态,受灾地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得到增强。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救灾工作有着泛政治化的倾向,救灾过程中出现了违犯财经纪律的问题,另外,在救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此次救灾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党的领导是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救灾工作的基本遵循,救灾工作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管理与监督是提高救灾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同时,救灾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信息也必须做到公开透明。
刘亚军[3](2020)在《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富春为共产党工作50余年,其中将近35年从事财政、工业、计划工作,具有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他是共产党经济工作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计划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我国经济建设一线的指挥员,又是共产党不可多得的经济理论家。在中国共产党经济建设的各个时期,李富春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确评价李富春的经济思想,继承他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研究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对于再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过程,丰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丰富和完善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对于总结和吸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入研究,也有一定意义。最重要的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记录和总结,纠正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独立性较差的错误认识,肯定其历史价值与功劳。本论文研究采取纵横结合的结构,以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形成的四个时期为经,三大主要经济思想的内容和贡献为纬对其经济思想进行系统论述。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包括政策措施、理论和哲学理论逻辑三个部分。其经济思想既有其长期深耕经济一线的实践总结与升华,也有对他人经济思想的借鉴与发展,兼容并蓄形成了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与主导,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以及围绕核心与两翼展开的其它经济思想的思想体系。论文写作思路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济理论为其提供依据,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提供思想渊源。其次,以纵向思维梳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萌芽、确立、发展与经受考验曲折发展和成熟四大时期的过程,阐述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发展脉络;其经济思想的发展过程划分的依据是其主要经济思想和经济思想精髓的发展过程,而其中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是李富春所有经济思想中的主体,这一思想是李富春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二部分以横向思维系统地对三大主要经济思想进行理论阐释和分析,这三大主要经济思想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第三部分对李富春经济思想进行综合述评。首先,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其特点在内容上包括: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其特点在方法上包括:李富春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重视实践性,强调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五个方面。其次,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包括综合平衡的辩证法,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勤俭节约的方法论。第三,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同时,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即经济理论体系性不强,一些经济思想没有充分展开论述。第四,阐述了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李富春的经济思想中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因而对其经济思想当代价值进行理论思考包括: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要正确把握李富春的经济思想,必须坚持科学态度,贯彻三条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分别是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本论文在研究时主要采取的是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分析与综合方法。
赵娜娜[4](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锐[5](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提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樊荣[6](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1949-1966)》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高素质农民的需求巨大而迫切,农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研究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和理论成就,对进一步提高新时代农民教育的有效性,增强农民的政治认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理论、现代国家建构理论和政治认同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比较研究法等,将史实叙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立足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的社会背景,深入探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从阶级意识、国家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和文化生活四个方面对农民进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全文共有八章内容,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界定核心概念,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必要性与实践框架。主要阐述了在建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治运动进行农民教育,努力将农民培养成为“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推动乡村社会的变革。第三章,阶级意识教育与乡村秩序重建。主要是通过土地改革运动和集体化运动,阐释了农民阶级意识教育所经历的培育阶级观念——明确阶级归属——确证阶级地位——强化阶级信任——坚定阶级意志的过程,实现了对农民政治观念的重塑,推进了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第四章,国家认同教育与农民新型国家观念的确立。从新型国家的归属意识教育、政治权威认同教育和国家利益观教育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的国家认同教育,培育了农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实现农民对新型国家政治权威的认同。第五章,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与农民农民思想的革新。本章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通过农业合作社运动、人民公社运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向农民尤其是乡村政权中的党员干部灌输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使农民实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从思想革新到行为改变的认同过程,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第六章,文化生活教育与农民新生活理念的塑造。中国共产党结合农民的生产生活和思想实际,对农民开展了识字教育、生产技术教育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塑造了农民的新生活理念,加快了乡村社会新风尚的形成。第七章,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当前启示。主要剖析在新型国家建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经验与失误,及其对新时代农民教育发展的启示。第八章为结论,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方向。本文尝试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第一,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视野。首先,理论视域有所创新。本文将农民教育置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的历史背景之下,运用政治认同理论分析框架,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国家发展目标的不同,选取阶级意识、国家认同、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三方面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国家建构、政治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农民教育实践之中。其次,尝试综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农民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主,吸收了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现代国家建构和政治认同等理论,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作整体的透视和分析,力求改变目前有关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研究的碎片化状况,使研究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最后,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宽。本文不局限于研究农民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本身,而是将研究进一步延伸到明确农民教育的作用效果,避免了过去或孤立地研究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或单纯地描述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变迁状况的不足,有利于客观评价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经验。第二,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的新内容。目前,学术界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研究涉足不多,对其重要性和特殊性未给予充分地重视。首先,本文以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为背景,以政治运动为主线和载体,从国家——农民双向互动视角,勾勒出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演变进路及其实践效果,实现研究的全景式、动态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其次,将政治运动纳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的视野,分析其作为农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教育实践演进的依托,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思想与实践运动的统一。再次,将文化生活教育纳入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着重研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施农民教育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生活实践的特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进一步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侧重某一运动时期或仅研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某一个方面的局限性。
邱晓丹[7](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高冠龙[8](2017)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然而由于“左”的思想未得到彻底纠正,经济工作中出现了以“左”的经济部署、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新冒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思想解放的深入,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也开始起步。为了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有中央各部门和地方相关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李先念在会议开幕时发表重要讲话,该讲话成为指导此次会议和国民经济调整的纲领性文件。4月6日至28日,会议围绕着国民经济调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大主题展开了讨论。关于国民经济调整,与会者主要对调整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即为什么调整、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具体来说,首先,会议通过分析形势、摆出矛盾、找出原因,逐渐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性、国民经济出现比例失调的原因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从而初步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达成了一致。其次,以李先念在会议开幕时的讲话为基础,会议从比例关系、规模结构、社会政策三个方面对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会议提出,此次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应是:调整比例关系,贯彻农、轻、重的方针;调整规模结构,精简基本建设和引进项目;调整社会政策,改善人民生活。最后,会议围绕着如何开展调整进行了讨论。会议提出为做好调整工作,应着重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党的领导、做好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经过讨论,对于即将进行的国民经济调整,与会者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上初步达成了共识,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开展。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会议主要对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即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的整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会议指出当时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在于过于集中,要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企业的积极性为原则,首先对企业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对外经济贸易体制进行改革。这些改革的核心都是中央对地方和企业进行放权让利。会上不仅有改革设想和建议措施,广东省主要负责人还为使广东在对外开放中“先走一步”进行了努力。会议提出当时我国的企业尚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因此应以建立、健全责任制为核心开展企业整顿,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企业的增产节约。会议围绕着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发表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讨论了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以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的环境。同时会议还讨论了与之相关的如何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以及如何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会议讨论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问题中,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有利于巩固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果,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整顿企业、实现企业的增产节约,能从根本上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此次会议决定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会后,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大量吸收了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讨论成果,并在会议精神的指导下逐步展开。但由于经济工作中“左”的思想并未根本清除、对经济工作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以及本位主义思想等原因,会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决定并未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但会上关于企业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改革设想则得到了较好贯彻落实。尽管会议精神和部分观点并未得到很好贯彻,但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仍有着重要历史意义。此次会议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党和政府高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并为国民经济调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认识基础,从而推动了调整和建设进程。此次会议的主要特点在于:既有问题意识,又有攻坚决心;既有务实,又有务虚;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但此次会议也有着自身的历史局限,主要是没有从根本上纠正经济工作和思想中的“左”的错误,没有充分发挥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作用,以及没有采取措施保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但这些并不能影响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李娜[9](2017)在《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5年,为改变全国政治和经济动荡的局势,纠正“文革”运动的“左”倾错误思想,邓小平对全国的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全面整顿以铁路作为突破口,被迫中断于“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全国的交通、工业、农业、军队、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工作。虽然整顿工作未能从根本上纠正“文革”运动的“左”倾错误思想,但它试图扭转运动期间倒退的国民经济和混乱的社会秩序,使整顿成为党中央领导人民进行拨乱反正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尝试,也使其成为中国当代历史进程重大转折的前奏。本文以1975年福建的经济整顿作为研究课题,探究地处东海之滨的福建在1975年是如何紧随中央步调开展经济整顿工作,剖析整顿前夕中央和福建“文革”运动的形势走向,概述福建经济整顿的整体脉络和特点,并思考整顿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良性互动和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现代化的发展前景,希冀为福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教训。
梁大位[10](2014)在《农业学大寨始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声名鹊起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地处太行山区黄土高坡,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植被稀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主要集中在当地虎头山一侧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上。800亩耕地零零星星散布成4700多块,每块耕地的面积平均不足0.18亩。这些山坡小地缺边少堰,难以蓄水。三天不下雨禾苗就发黄,一旦下点儿急雨就会把地全都冲毁。耕地面积零散、土地资源贫瘠,粮食产量一度在低水平徘徊。大寨村1952年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夺取农业生产更大丰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夺取农业生产更大丰收(论文提纲范文)
(2)驻马店“75·8”洪水救灾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1、救灾 |
2、救灾工作 |
3、“75·8”洪水 |
4、驻马店地区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灾荒、救灾的研究 |
2、关于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实践的研究 |
3、关于“75·8”洪水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田野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重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一、“75·8”洪水成因及灾情影响 |
(一)灾害成因 |
1、自然因素:台风导致创世界纪录降雨 |
2、人为因素 |
(二)灾情影响 |
1、人口伤亡严重 |
2、工农业受损 |
3、基础设施瘫痪 |
4、疾病疫情的爆发 |
二、救灾机构的设立及灾情分类 |
(一)救灾机构的设立 |
1、中央、省级救灾机构 |
2、地、县级救灾机构 |
3、社、队救灾机构 |
4、军队救灾机构 |
(二)灾情分类 |
三、救灾工作的三个阶段 |
(一)以处理险情为主的阶段 |
1、疏:扒开阻水工程,加快泄洪速度 |
2、堵:加固河堤库坝,排除潜在险情 |
(二)以临灾救助为主的阶段 |
1、坚持“救人第一”,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 |
2、投放生活物资 |
3、建立临时住所安置灾民 |
(三)以恢复生产为主的阶段 |
1、恢复灾后农业生产 |
2、依托社队集体发展副业 |
四、救灾工作的形式及特点 |
(一)物质救灾 |
1、食品救济 |
2、衣物救济 |
3、发放救灾款 |
4、其它救济 |
(二)医疗救治 |
1、派驻专业医疗队伍 |
2、发动乡村赤脚医生 |
3、拨发医药器具 |
4、开展消毒防疫卫生工作 |
(三)号召动员 |
1、表彰先进模范,树立救灾典型 |
2、开展“四大讲”、“五大讲”鼓舞灾民信心 |
3、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思想理论学习 |
(四)灾后重建 |
1、复建农田基础设施 |
2、修复受损水库、河流堤坝 |
3、重建房屋 |
(五)救灾工作特点 |
1、大规模的群众动员 |
2、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 |
五、救灾工作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救灾工作成效 |
1、推动了灾区生产生活的恢复与发展 |
2、稳定了灾区社会秩序 |
3、增强了受灾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
(二)救灾工作存在的问题 |
1、救灾工作存在着泛政治化的倾向 |
2、发生了违犯财经纪律的问题 |
3、救灾信息出现一定的偏差 |
六、救灾工作的启示 |
(一)党的领导是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救灾工作的基本遵循 |
(三)救灾工作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
(四)加强管理与监督是提高救灾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 |
(五)救灾工作应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理论缘起 |
(二)实践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际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考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结构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历史分析方法 |
(三)比较分析方法 |
(四)分析与综合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思想 |
(二)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理论依据 |
(一)毛泽东经济思想 |
(二)党的其他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 |
(三)党的经济理论工作者的思想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思想渊源 |
(一)中国古代重视民生的思想 |
(二)中国古代重视轻重之术的思想 |
(三)中国古代重视义利观的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与确立 |
(一)经济思想的萌芽 |
(二)经济思想的确立 |
二、经济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一)经济思想的发展 |
(二)经济思想的曲折发展 |
(三)经济思想的成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富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容 |
(一)产业发展及相互关系 |
(二)“公私合作、公私两利”的方针 |
(三)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 |
(四)依靠科技发展生产 |
二、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特点 |
(一)注重市场经济规律 |
(二)以农业为基础 |
(三)具备前瞻性与战略眼光 |
三、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原则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坚持群众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富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发展思想 |
(一)农业生产与建设 |
(二)工业建设与布局 |
(三)产业之间相互关系 |
二、计划工作的思想 |
(一)计划工作部门的建设 |
(二)计划工作管理制度 |
(三)正确认识计划工作中的几大重要关系 |
(四)计划工作遵循的方针与原则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
(五)李富春对计划经济思想的科学认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 |
一、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来源 |
(一)李富春对“大跃进”影响的思考 |
(二)李富春对“大跃进”教训的反思 |
二、李富春国民经济调整思想的内容 |
(一)农业调整思想 |
(二)工业调整思想 |
(三)商业调整思想 |
(四)工作方法调整思想 |
(五)计划工作调整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特点与精髓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内容特点 |
(一)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为核心 |
(二)以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国民经济调整思想为两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方法特点 |
(一)坚持将农业放在基础地位 |
(二)注重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
(三)重视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作用 |
(四)极具实践性的经济理论 |
(五)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精髓 |
(一)综合平衡的辩证法 |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三)勤俭节约的方法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地位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灵活运用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局限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李富春经济思想精髓的当代价值 |
(二)李富春经济思想特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内容的当代价值 |
三、李富春经济思想当代价值的理论思考 |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理论基石 |
(二)人民群众历史观理论基石 |
(三)实事求是唯物论理论基石 |
(四)实践基础认识论理论基石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1 农民教育释义 |
1.5.2 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 |
1.5.3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 |
1.5.4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理论 |
1.5.5 现代国家建构理论 |
1.5.6 政治认同理论 |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必要性与实践框架 |
2.1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背景 |
2.1.1 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
2.1.2 建构社会主义新型国家 |
2.1.3 新型国家建构推动乡村变革 |
2.2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现实之需 |
2.2.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需要 |
2.2.2 为建构新型国家培养乡村干部人才的需要 |
2.2.3 形塑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需要 |
2.3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实践框架 |
2.3.1 农民教育的目标导向 |
2.3.2 农民教育的内容 |
2.3.3 农民教育的载体选择 |
第3章 阶级意识教育与乡村秩序重建 |
3.1 新中国乡村新政权建设的需要 |
3.1.1 农民传统宗法观念亟待改造 |
3.1.2 新型国家政权向乡村的下移 |
3.1.3 乡村政权建设需要重塑农民的政治观念 |
3.2 阶级意识启蒙教育:土地改革运动 |
3.2.1 培育阶级观念:诉苦运动 |
3.2.2 明确阶级归属:划分阶级 |
3.2.3 确证阶级地位:实现翻身 |
3.3 阶级意识的深化:集体化运动 |
3.3.1 强化阶级信任:动员入社 |
3.3.2 坚定阶级意志:赋予权利 |
3.4 农民确立阶级意识与乡村秩序重建的互构 |
3.4.1 阶级结构的变化:消灭地主阶级 |
3.4.2 权力结构的变革:贫雇农成为新的政治精英 |
3.4.3 乡村政治文化嬗变:乡村秩序重建 |
第4章 国家认同教育与农民新型国家观念的确立 |
4.1 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的需要 |
4.1.1 国家观念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
4.1.2 新型国家观念的确立需要国家认同教育 |
4.1.3 国家认同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
4.2 国家认同教育的全面展开 |
4.2.1 新型国家的归属意识教育 |
4.2.2 新型国家的政治权威认同教育 |
4.2.3 新型国家利益观的认同教育 |
4.3 国家认同教育转变了农民的国家观念 |
4.3.1 培育了农民的爱国主义情感 |
4.3.2 形成了农民对国家权威的认知 |
第5章 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与农民思想的革新 |
5.1 制度与思想实现统一的需要 |
5.1.1 制度认同教育是制度与思想相互依存的纽带 |
5.1.2 新与旧的交锋:新中国制度与思想的更迭 |
5.2 集体化运动中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
5.2.1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
5.2.2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
5.2.3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 |
5.3 社会主义制度认同教育革新了农民的思想 |
5.3.1 牢固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
5.3.2 社会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
第6章 文化生活教育与农民新生活理念的塑造 |
6.1 农民传统的文化生活现状需要改变 |
6.1.1 传统社会心理束缚农民观念的更新 |
6.1.2 乡村封建迷信盛行阻碍农民思想解放 |
6.2 文化生活教育的基础:文化启智 |
6.2.1 冬学的扫盲识字教育 |
6.2.2 农村业余学校的生产技术教育 |
6.3 文化生活教育全面展开:移风易俗 |
6.3.1 破除迷信观念的教育 |
6.3.2 开展禁毒、禁赌、禁娼教育 |
6.3.3 改造游民、巫婆神汉特殊群体 |
6.3.4 进行新婚姻观教育 |
6.4 文化生活教育更新了农民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
6.4.1 民间信仰的移易 |
6.4.2 择偶观和婚姻仪式的变革 |
6.4.3 现代生活方式的养成 |
第7章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教育的经验总结与当前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历史经验 |
7.1.1 教育思想和实践运动相统一 |
7.1.2 新观念与农民诉求的统一 |
7.1.3 政治教育嵌入文化教育 |
7.1.4 农民教育的日常生活化 |
7.1.5 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失误 |
7.2 对新时代农民教育发展的启示 |
7.2.1 国家发展目标、教育目标、农民利益诉求相互协调 |
7.2.2 农民教育主体间实现互动 |
7.2.3 营造农民教育的生活化氛围 |
7.2.4 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首要任务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
0.2 研究意义 |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
0.2.2 文学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
0.5 论文大纲 |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
1.1.2 文学的主动性 |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1.4.2 “谁当主角”? |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
3.3.1 “落后”人物集锦 |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
4.3.3 加入全球化 |
5. 美丽新世界 |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
5.3.3 纯文学的失落 |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相关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五、创新点和难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由来 |
第一节 “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一、“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形势 |
二、“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三、1977、1978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 |
第二节 经济工作中出现新冒进 |
一、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中“左”的错误 |
二、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 |
三、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政策 |
四、新冒进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民经济调整的酝酿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民经济调整的酝酿 |
第四节 中央工作会议的筹备与召开 |
一、中央工作会议的筹备 |
二、会议名单及分组 |
三、会议的主要经过 |
四、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会议的指导意义 |
第二章 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讨论 |
第一节 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 |
一、如何认识我国的当前形势 |
二、如何认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性 |
三、如何认识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原因 |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 |
一、调整比例关系,贯彻农、轻、重的方针 |
二、调整规模结构,精简基本建设和引进项目 |
三、调整社会政策,改善人民生活 |
第三节 调整国民经济的主要原则 |
一、调整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 |
二、调整国民经济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 |
三、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做好宣传工作 |
四、调整国民经济的前提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章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
第一节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
一、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权力过于集中 |
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 |
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放权让利于地方和企业 |
第二节 对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 |
一、以建立、健全责任制为核心开展企业整顿 |
二、多种途径实现企业的增产节约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环境 |
第四章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与评价 |
第一节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 |
一、国民经济调整在争论中推进 |
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开始起步 |
第二节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评价 |
一、会议的历史意义 |
二、会议的主要特点 |
三、会议的历史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史料来源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的背景 |
第一节 邓小平1975年整顿是“文革”进程的选择 |
一、林彪集团覆灭后国内政局的变化 |
二、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与邓小平的复出 |
三、1972年周恩来整顿汇聚的民心基础 |
第二节 1975年经济整顿是福建“四化”建设的环节 |
一、“批林批孔”运动对福建经济的负面影响 |
二、四届人大的召开与福建军民的生产热潮 |
三、中央四号文件的颁布带动福建经济计划的制定 |
第二章 整顿的开端——铁路运输 |
第一节 步履维艰的铁路运输 |
一、铁路运输事故频发 |
二、铁路治安问题突出 |
三、工业用煤积压严重 |
第二节 大刀阔斧的铁路整顿 |
一、省委宣传贯彻中央九号文件 |
二、福州铁路分局整顿的举措 |
三、徐州铁路经验的推广和解决铁路系统的派性问题 |
四、省公安厅铁路运输“安全正点”工作的落实 |
第三节 焕然一新的铁路面貌 |
一、安定团结局面的初步形成 |
二、铁路为工业发展服务——以铁路专用线基建为例 |
三、铁路运输效率大幅度提升 |
第三章 工业企业的整顿 |
第一节 钢铁工业的整顿 |
一、钢铁工业的持续欠产 |
二、钢铁工业整顿的开展 |
三、钢铁工业整顿的成效 |
第二节 企业的整顿 |
一、省企业整顿座谈会后的整顿形势 |
二、省冶金工业局工作组推动整顿的深入 |
第三节 纺织工业的整顿 |
一、纺织工业产值的回落 |
二、纺织工业整顿的重心 |
三、纺织工业整顿的成效 |
第四章 农业整顿 |
第一节 整顿前福建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
一、农业产值增长存在地区差异 |
二、农业生产条件面临困境 |
第二节 农业整顿的内容 |
一、全省行动普及大寨县 |
二、放宽养猪农业政策 |
三、组织农田基本建设群众运动 |
四、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
第三节 农业整顿的意义 |
一、提高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水平 |
二、调动机关单位支援农业的积极性 |
三、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 |
第五章 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的若干问题思考 |
第一节 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的特点 |
一、理论学习运动加深纠“左”的难度 |
二、“左”倾思想阻碍落实干部政策的实施 |
三、反派性斗争难以根除派性势力的干扰 |
第二节 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工业整顿“学大庆”运动的负面影响 |
二、农业“普及大寨县”运动的负面影响 |
三、学习“朝农经验”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奠定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加速农业改革步伐 |
二、助推工业企业发展 |
三、对外开放萌芽初现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农业学大寨始末(论文提纲范文)
声 名 鹊 起 |
扭 曲 变 味 |
头 雁 浮 沉 |
四、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夺取农业生产更大丰收(论文参考文献)
- [1]萧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64-1980)[D]. 姚瑞丽. 安徽大学, 2021
- [2]驻马店“75·8”洪水救灾工作研究[D]. 田野. 武汉大学, 2020(04)
- [3]李富春经济思想研究[D]. 刘亚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研究(1949-1966)[D]. 樊荣.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7]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D]. 高冠龙.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1975年福建经济整顿研究[D]. 李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10]农业学大寨始末[J]. 梁大位. 百年潮,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