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aleomagnetism and paleoclimate chang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论文文献综述)
苗青[1](2021)在《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上新世以来的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浪滩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柴达木盆地的西部,是盆地重要的盐类沉积中心,其盆内沉积物深受构造运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详尽地记录了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以及青藏高原隆升在本地区的响应。本研究选取柴达木盆地西部较早进入成盐期的大浪滩地区干盐湖为研究对象,借助于黑ZK-01钻孔岩芯等资料,在较高分辨率古地磁测年基础上,探讨上新世以来该地区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所指示的气候环境演化信息,辅以其他古气候古环境代用指标(岩性、孢粉等)的综合对比分析,重建研究区上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化规律,并关注古气候突变事件在本地区的响应;同时与大浪滩地区其他钻孔岩芯记录和长时间尺度典型气候变化记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黑ZK-01钻孔沉积样品的古地磁年代测试,建立了黑ZK-01孔的年代标尺,即B/M界限深度为147m,M/G界限深度为694m。2.本研究主要采用湖泊自生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指标。从结果来看,δ18O值与δ13C值的整体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都为逐渐偏重。其中δ18O值的指示意义比较明确,指示了湖泊蒸降比的变化。δ13C值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值高低不仅湖泊盐度有关,还与总溶解无机碳(TDIC)与大气CO2的交换程度有关。3.以古地磁年代框架为基础,通过钻孔沉积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分析,结合岩性和孢粉资料,将该孔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化分为六个阶段:在4.553-3.596 Ma B.P.期间,大浪滩地区气候为相对温湿,但4 Ma B.P.之后开始有向温暖偏干转变的趋势;在3.596-2.581 Ma B.P.期间,气候逐步偏干,并于第四纪到来之前就开始沉积蒸发岩矿物石膏;在2.581-1.778 Ma B.P.期间,气候温暖偏湿,并从持续沉积的蒸发岩层可以看出,沉积环境逐步趋于稳定,整体上较为温暖,但有小尺度的干旱事件发生;在1.778-1.072 Ma B.P.期间,干旱程度进一步加强,蒸发岩矿物石盐和石膏都大量沉积,表现为温偏干的沉积环境;在1.072-0.781 Ma B.P.期间,沉积环境持续干旱化,蒸降比变高,温度呈下降趋势,气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冷暖交替,但仍然以干旱化为主;在0.781-0.267 Ma B.P.期间,中更新世以来,气候干旱程度进一步加强,湖泊萎缩,进入盐湖阶段,总体表现为冷干的气候特征。4.通过将黑ZK-01孔岩芯沉积物所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与ZK-336孔和梁ZK-02孔的岩芯沉积物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好的可比性,并探讨了该地区的气候环境变化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5.通过与洛川黄土-古土壤气候曲线和LR04δ18O标准曲线的对比,识别出的多次氧同位素特征事件,但也有其特殊性,表明盆地气候变化除反映了全球性气候变化外,也反映了青藏高原隆升对盆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有其区域性特征。
张则东[2](2021)在《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文中提出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近年来的发展重心东移,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环境理论作为参考依据,因此对北京东部平原区的古环境进行研究,将对该地区的发展建设提供重要指示意义。本文通过运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气候地层学方法,辅以北京平原区已有的地层研究结果,首先对研究区目标钻孔ZK4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建立钻孔年代地层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钻孔沉积物进行孢粉、粒度、磁化率分析,重建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历史。其研究成果如下:(1)北京ZK4钻孔地层层序综合划分出5个单元,从下至上依次是:上新统天竺组(N2t)(400.5-308m);下更新统泥河湾组(Q1n)(308-116.6m);中更新统周口店组(Q2z)(116.6-72m);上更新统马兰组(Q3m)(72-22.6m);全新统(Q4)(22.6-0m)。(2)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植被重建从早到晚共划分出8个阶段:其中植被演替过程为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洼地→针叶林-草原→草原→针阔混交林-草原;对应的气候变化规律为寒冷干旱→温暖较湿→温凉偏湿→寒冷较干夹温暖偏湿→温凉湿润→寒冷偏干→温和略湿→温暖湿润。(3)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研究点的沉积环境变迁大致划分出12个主要的演变过程:从早到晚分别是河道→泛滥平原(夹河道)→河道(夹湖沼相与泛滥平原)→河道→泛滥平原→河道(夹泛滥平原与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湖沼相)→河道→泛滥平原→河道→湖沼相→泛滥平原(夹河道)。(4)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环境磁学特征共划分出9个阶段:从早到晚磁化率指示的古气候历程为主体温暖湿润,晚期突变为冷干→冷干与暖湿交替→温凉偏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冷干与暖湿交替,局部炎热潮湿→早期暖湿,晚期冷干→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再过渡为冷干气候→早期由冷干突变为温凉偏湿,晚期冷干与暖湿交替→冷干突变为温和偏湿→温和偏干,局部较湿。本文在多重地层划分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地层学手段对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并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确定了各地层单元之间的界线,发现各种手段下的划分结果彼此间都具有很好的比对性,并且在多重地层比对分析的时候识别了磁性地层中布莱克极性亚时的存在。在此年代框架下,本文以孢粉反映的古气候为主,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为辅,对比发现磁化率反映的古气候历程和孢粉反演的古气候演变规律基本一致,再结合粒度指示的沉积环境特征,定性描述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对比资料,更丰富了第四纪以来对于北京东部平原区中长时间尺度下的古环境研究,并促使了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成果在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还可为北京东部平原区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环境的建设发展作出需求导向,并为该地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以及提出比较合理的发展建议。
马兆颖[3](2021)在《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指出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是正在发育的青藏高原和正在破坏的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构造转换带,也是青藏高原最新的、正在形成的组成部分。该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隆升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及活动规律方面,而对区域沉积特征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清水河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后缘,紧邻六盘山造山带,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序列齐全,以河湖相粉砂、黏土、冲积扇砾石层以及风成黄土沉积为主要沉积特征,能够完整的记录相邻六盘山构造带中段最新隆升的历史。本论文以盆山耦合理论为指导,在清水河盆地中选择代表性剖面,系统开展沉积学、年代学和环境学相结合的基础地质研究。以晚更新世-全新世多个典型剖面为基础,光释光和碳十四测年相结合,建立起有精确年代数据支撑的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全新世沉积序列。在沉积旋回框架的制约下,恢复不同演化阶段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在地层岩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剖面古气候指标研究,建立起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两期古湖发展、消亡的过程及消亡模式,探讨其与构造、气候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通过研究,可以为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的沉积演化历史提供可靠的地层学、年代学和环境学证据。研究认为:(1)清水河盆地主要由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水洞沟组以及全新世河湖相三套地层组成,并且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与水洞沟组之间,以及水洞沟组与全新世沉积层之间均为侵蚀不整合接触;(2)萨拉乌苏组沉积起始时间约为144~120 ka B.P.,而沉积结束的时间约为50 ka B.P.,水洞沟组沉积时代约为25~15 ka B.P.,清水河盆地内全新世沉积开始时间约为14~11 ka B.P.,晚更新世两期不整合面对应的沉积间断分别发生在~50-25 ka B.P.和~15-11 ka B.P.;(3)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清水河盆地内以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相和滨浅湖相沉积体系为主。晚更新世水洞沟期,清水河盆地内以冲积扇、河流相、泛滥平原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物源体系与萨拉乌苏沉积时期基本一致。晚更新世末-全新世沉积时期,湖盆经历了早期的波动后,彻底退出了清水河盆地,盆地内发育冲积扇、泛滥平原、河流相和沼泽相沉积,物源体系与萨拉乌苏组和水洞沟组保持一致;(4)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古气候演变过程与全球气候演变过程基本一致,在145~75 ka B.P.处于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背景,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5阶段,而在75~58 ka B.P.和25~15 ka B.P.则处于相对寒冷干旱的气候背景,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MIS4和MIS2阶段。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以相对干旱的气候为主,在~14 ka B.P.和~7-6 ka B.P.处于相对短暂的温暖湿润气候背景;(5)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晚更新世以来频繁且显着的构造抬升,造成了清水河盆地内晚更新世萨拉乌苏期与水洞沟期之间的沉积间断(~50-25 ka B.P.),以及水洞沟期与全新世之间的沉积间断(~15-11ka B.P.),两期沉积间断驱动了清水河盆地的发展、消亡过程。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带晚更新世(~58-25 ka B.P.)的构造抬升驱动了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古湖的解体。晚更新世末(~14-11 ka B.P.)的构造抬升则驱动了清水河盆地内湖泊沉积体系的彻底消亡,进入了全新世河流体系演化阶段。同时,晚更新世寒冷干旱的气候背景(深海氧同位素MIS2阶段)以及全新世期间相对干旱的环境也是湖盆萎缩的重要原因。构造与气候之间具有协同演化的关系,共同驱动了清水河盆地内古湖的发展与消亡过程。
罗云,黎刚,徐维海,程俊,刘建国,颜文[4](2022)在《南科1井第四系暴露面特征及其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珊瑚礁地层中的暴露面是海平面变化的忠实记录,对地层层序的划分和研究珊瑚礁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手标本观察与薄片鉴定、碳氧同位素和矿物组成分析,识别了南沙美济岛南科1井第四纪生物礁碳酸盐岩地层中的典型暴露面,剖析了主要暴露面与海平面变化及珊瑚礁发育演化的关系。在南科1井(NK-1)第四纪地层中典型暴露面附近以出现大量溶蚀孔穴和红褐色或锈黄色钙质结核为特征,其碳氧同位素偏负,并富集Al、Th、Fe和稀土元素,具有典型碳酸盐岩风化壳的特征。南科1井全新世礁体发育在晚更新世暴露面之上, AMS14C和U-Th年龄数据证实美济岛全新世珊瑚礁生长时段与南海其他珊瑚岛礁一致,主要发育在8.2~4.7ka时期,该时段海平面的缓慢上升为珊瑚礁连续垂向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Sr同位素和古地磁年龄标定的南科1井更新世地层中的主要暴露面时代与南沙永暑礁和西沙群岛珊瑚礁地层中的暴露面时代基本一致,主要暴露面对应于全球第四纪低海平面时期。
高立家[5](2021)在《基于区域沉积记录的许家窑遗址年代学及古环境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泥河湾盆地丰富的古人类活动和详实的古环境演变记录使泥河湾盆地成为探讨古人活动与古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区域。虽然一些学者试着探究了泥河湾区域古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区域古人类活动、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三个主要地质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清晰。位于泥河湾盆地的许家窑遗址在空间上离西侧的大同火山群较近并且地层剖面中含有湖相沉积层,所以,许家窑遗址成为泥河湾遗址群中探讨古人类活动与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事件相互关系的分析样区。本文从区域的沉积记录入手,通过古地磁、光释光测年方法构建的区域年代框架;通过磁化率和粒度的数据来分析区域的湖退-湖侵记录;基于磁化率和金属元素的数据来分析区域的火山活动记录;采用孢粉数据来分析区域的古气候环境演变。通过以上分析确定了许家窑遗址的年代及其古环境特征,并探究了许家窑遗址与古环境的相互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湖退-湖侵历史、火山活动历史、和古气候变化历史,综合探讨了泥河湾盆地区域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与古人类的关系。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许家窑2剖面古地磁样品的退磁结果分析表明许家窑2剖面的最老年龄不超过78万年;通过对许家窑遗址剖面文化层上部和下部层位相接近的湖相砂黏土层样品的光释光测年显示许家窑遗址的年代为138.1±12.7Ka。(2)通过对许家窑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的磁化率、粒度、金属元素分析显示许家窑遗址典型记录了一次火山活跃期和一次湖退,该火山活跃期和湖退期对应均在0-2m的深度。(3)通过对许家窑遗址剖面孢粉数据分析揭示了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记录的古环境历史,可将许家窑遗址剖面分为4个孢粉带,呈现暖干-冷湿-暖干的变化,文化层对应层位孢粉组合显示为寒温带针叶林植被类型,利用共存分析法定量定量分析了许家窑遗址时期的古气候:即许家窑遗址时期年均温为3.8℃-10.2℃,年降水量为403.4 mm-1133 mm。(4)通过许家窑遗址剖面和许家窑2剖面比对建立了两剖面的联系,即遗址文化层顶部(2.8m)对应许家窑2剖面2m处。结合光释光和古地磁测年结果显示许家窑遗址剖面记录的火山活动发生的时间和古湖消亡的时间一致,大约在11万年之后。(5)在对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磁化率、粒度、金属元素、孢粉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许家窑遗址与古环境的关系。古环境与许家窑人的生存、分布与发展密不可分。特别是古气候变化、地壳运动及火山活动、古湖及河流演化深深影响了许家窑人的生存、分布与发展。许家窑人生活在古湖消亡及河流发育这一环境演变之时,湖滨及河流可以为许家窑人提供水源和食物。许家窑人生存时期之后发生了一次火山活动,这预示着当时地壳物质的剧烈运动,这说明地壳的剧烈运动和火山活动虽不是导致许家窑人灭亡的直接原因但会成为制约许家窑人在此生存的重要因素。许家窑人生存在寒冷湿润的气候,寒冷的气候使许家窑人在此艰难的生存,而湿润的气候可能会孕育大量的动植物资源,这也为许家窑人提供食物和一些生存所需的资源。(6)通过对许家窑遗址研究和查阅泥河湾盆地各遗址文献的基础上探究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遗址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湖退-湖侵及火山活动影响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尤其在早于0.90 Ma BP和晚于0.09 Ma BP之后表现的最明显。在早于0.90 Ma BP时期(即第一期湖退之前时期),随着泥河湾古湖湖水的上涨和古湖面积的扩大导致古人类不得不往更远离古湖和更高的地方迁移。在晚于0.09 Ma BP时期随着古湖的消亡,桑干河的发育水位越来越低,古人类遗址的分布也逐渐靠近古湖的中心,分布的海拔也越来越低。
李娜娜[6](2021)在《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是全球特殊的地理单元之一,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介于3169-4649 m,受南亚、东亚、高原季风、西风环流等共同影响,对气候响应灵敏,气候环境较为复杂,加之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湖区内沉积物成为研究古环境演化和高原隆升的良好信息载体。因此,借助色度及粘土矿物指标来记录青海湖地区的沉积环境,探讨色度及粘土矿物的古气候意义,发挥其揭示古环境变化的精确性及可行性,可丰富青海湖周边及类似高寒区第四纪以来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使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能在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以厚度10 m的青海湖地区大水溏剖面(QDST)为研究对象,利用CM-5分光测色计及Rigaku D/Max 2500 PC X射线衍射仪测得232个土壤样品的色度参数(a*、b*、L*、C*、h*)及粘土矿物含量,分析了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并辅以SC/D(粒度敏感指标)、磁化率、Rb/Sr、CO32-、有机质、p H值等指标,结合OSL测年,恢复了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的古环境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a*、b*、C*自剖面底部向上呈波动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态势,均大致呈下层古土壤高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温湿气候,低值示冷干气候;L*、h*自剖面底部向上先急剧减小后微升,且存在下层古土壤略低于上层古风成砂,表明,其高值示冷干气候;L*可反映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降水量;h*高值指示冷干气候、低值指示温湿气候。(2)QDST剖面存在8种主要粘土矿物,其含量变化特征明显,能记录一定的古环境信息,揭示不同沉积层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特征。剖面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I)含量占主导(67.10%),高岭石+绿泥石(K+C)组合(27.13%)及绿泥石(C)(16.95%)次之,高岭石(K)(10.18%)和蒙脱石(S)(0.39%)含量较低。粘土矿物含量高低为:伊利石(I)>高岭石+绿泥石(K+C)>绿泥石(C)>IC/S>高岭石(K)>绿蒙混层(C/S)>伊蒙混层(I/S)>蒙脱石(S)。其中QDST剖面绿泥石(C)和伊利石(I)高值指示冷干气候;蒙脱石(S)高值指示降水量增加;剖面高岭石(K)含量高值指示水热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高岭石+绿泥石(K+C)含量可反映青海湖地区气候的干旱程度;伊/蒙混层(I/S)矿物可用来表示QDST剖面形成以来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3)QDST剖面色度参数与粒度、磁化率、地化学元素、有机质、p H值等典型古气候替代指标对应良好。结果显示:a*、b*与有机质呈显着正相关,a*与p H值呈显着负相关,L*与p H值的峰谷区对应较好;a*、b*、C*与磁化率、L*与Rb/Sr均呈显着负相关,L*与碳酸盐呈显着正相关且与SC/D值变化态势一致;碳酸盐对L*贡献较大。(4)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整体向冷干方向发展,且经历了温湿-冷润-温润-凉干-温润-温湿-凉干-温凉-冷干的环境演变过程,进一步可划分为:a*、C*较高、b*最高、h*低,伊利石(I)、绿泥石(C)含量相对较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蒙脱石(S)含量最多,气候整体较为温湿的末次冰期间冰阶(32.0-23.3 ka);a*、b*、C*低、L*、h*较高、伊利石(I)含量全剖面最高,高岭石(K)含量低,气候整体偏冷润的末次冰期冰盛期(23.3-15.2 ka);a*、b*较低、L*最低,伊利石(I)和绿泥石(C)含量低,高岭石(K)含量较高,气候整体温凉偏湿的末次冰消期(15.2-10.4 ka),该阶段记录的典型冷暖气侯事件较多;以及色度参数及粘土矿物曲线谷峰变化明显,气候冷暖波动频繁的全新世(10.4ka至今)。色度与粘土矿物反演的青海湖地区末次冰期间冰阶(32 ka)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与典型夏季风指数(EASMI)与利用石笋资料重建的氧同位素EAδ18O指标对应良好,特征吻合度较高,反演的古环境演变结果一致。
李金国[7](2021)在《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剖面实测、系统古地磁样品采集测试分析及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对达连河组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及古气候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达连河组载磁矿物为低矫顽力的磁铁矿,岩石磁组构为典型流水作用下的沉积组构。古地磁交变退磁测量区分出了明显正极性和极性反转。在地理坐标下,平均方向为Dg=357.1°,I=59.2°,k=13.1,α95=6.6°。在地层坐标下,Ds=1.9°,I=56.2°,k=11.3,α95=5.7°。达连河组特征剩磁分量在95%置信水平下通过了C级倒转检验。古地磁极位置为:λp=80.4°N,φp=300.2°E,dp/dm=5.9/8.2;视古纬度为Φ古=36.8±7.0。磁倾角发生了浅化,校正后古地磁极位置为:λp=83.0°N,φp=138.8°E,dp/dm=8.3/9.7;古纬度为Φ古=53.1±9.0°,在95%置信水平下,与现今纬度一致,依兰盆地在达连河组沉积形成以来未经历明显的纬向运动。在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将达连河组古地磁磁极性倒转序列与国际地层磁极性倒转序列对比结果表明:下部含煤-油页岩段对应国际地层伊普里斯阶(Ypresian),年龄为56.0Ma—47.8Ma。中部油页岩段与国际地层卢泰特阶(Luteian)相对应,年龄为47.8Ma—41.2Ma。上部砂页岩段对应国际地层巴顿阶(Bartonian),年龄为41.2Ma—37.8Ma。有机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结果表明:依兰盆地始新世气候演化呈现始新世早期为温暖湿润气候,到始新世中晚期气候出现明显变冷趋势,这与自始新世早期到中晚期,全球气候从温室向冰室过渡的气候演化特征相一致。同时,依兰盆地不同阶段的气候变化对其沉积环境及沉积矿产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下部含煤-油页岩段(早始新世)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沉积物呈现高TOC(平均值为39.44%)、高TOC/TS(平均值为53.03)、负偏有机碳同位素(平均值为-26.57‰)以及高TOC/TN(平均值为35.15)的特点,温暖湿润的气候与陆生高等植物的有机质来源是下部含煤-油页岩段形成厚层煤的重要因素。基准面周期性的上升与下降导致沉积环境在湖泊和泥炭沼泽之间变换,在沉水、挺水植物、浮游生物的有机质输入的影响下,与陆生高等植物的混合有机质来源是形成油页岩、泥岩的关键因素。中部油页岩段沉积初期(中始新世早期)仍然延续了早始新世温暖湿润的气候,沉积物表现为高TOC(平均值为4.97%)、较高TOC/TS(平均值为15.00)、相对负偏有机碳同位素(平均值为-25.58‰)以及较低TOC/TN(平均值为3.40)的特点。温暖湿润气候和水生植物和藻类体占据主导的有机质来源是形成油页岩的重要条件。始新世中晚期气候持续变冷,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湖盆整体抬升,沉积物向湖中心进积,形成上部砂页岩段。
杨彦峰[8](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绝对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对周边地区的气候地理格局演化有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因其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东亚季风、西风环流和印度季风共同控制这一区域的气候系统,使其形成复杂的气候地理格局。自新生代以来,伴随着青藏高原剧烈的构造隆升,许多凹陷盆地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开始形成,这些盆地有着新生代以来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记录,这给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去研究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气候演化过程。尖扎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抬升的产物,在其境内发育有连续的晚中新世风成堆积物,偶尔出现短暂的湖泊、河流沉积,已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磁性地层学和环境磁学研究,是旋回地层学研究的良好载体。本文以尖扎盆地加让剖面~361m厚的晚中新世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基于旋回地层的轨道调谐,目的是建立尖扎盆地加让剖面沉积地层的绝对天文年代标尺,提取尖扎盆地中蕴含影响古气候演化的地球轨道参数的主导周期,为进一步进行海陆对比和深入研究古气候环境演化提供基础数据。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加让剖面古气候替代指标频率磁化率(χfd)数据序列深度域的频谱分析表明:3~361m层段存在稳定的代表长偏心率周期的~26m沉积旋回,代表短偏心率周期的~6.7m沉积旋回、斜率周期的~3m和~2.5m沉积旋回以及岁差周期的~1.4m和~1.2m沉积旋回也有所体现,但相对较弱,并不稳定。基于识别出的沉积旋回,利用稳定的长偏心率405 ka周期对3~361m深度域的频率磁化率(χfd)数据序列进行天文调谐,结合加让剖面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建立了约11.758~5.890 Ma的绝对天文年代标尺。经过天文调谐的频率磁化率(χfd)数据序列时间域与古地磁年代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我们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比较可靠。(2)在建立天文年代标尺的基础上,对加让剖面频率磁化率(χfd)数据和南海底栖有孔虫δ18O数据进行时间域的频谱分析显示,在~7.2 Ma存在明显的周期转变。在~7.2 Ma之前,~41 ka的斜率周期为主导周期,在~7.2 Ma之后,~100 ka的短偏心率周期为主导周期。因此,我们认为亚洲内陆气候和东亚季风在7.2 Ma之前由~41 ka的斜率周期主导,在7.2 Ma之后受控于~100 ka的短偏心率周期。(3)通过对尖扎盆地磁化率与西南太平洋底栖有孔虫δ18O、浮游有孔虫Mg/Ga、重建的古海表温度和东南大西洋底栖有孔虫δ18O以及全球δ18O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在~7.2 Ma之前,41 ka斜率周期通过调节南极冰盖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影响亚洲内陆气候和东亚季风演化;~7.2 Ma之后,100 ka的短偏心率周期通过调节北极冰盖周期性的变化,来影响亚洲内陆气候和东亚季风演化。此外,尖扎盆地磁化率以及碳酸盐含量与秦安剖面磁化率对比分析,指示在~8.5~7.2 Ma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对尖扎盆地古气候演化有显着的驱动作用。
王攀,张培新,杨振京,董贤哲,宁凯,周庆胜[9](2021)在《宁波沿海平原Z02孔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文中认为宁波沿海平原第四纪沉积物属于海陆交互沉积,记录了良好的古气候变化信息,是研究古气候冷暖变化、沉积物沉积特征的良好载体。对位于宁波沿海平原东南部的Z02孔进行14C和古地磁测年,根据钻孔岩性、孢粉组合、有孔类和介形类组合、粒度等环境替代指标特征,确定了Z02孔第四纪地层划分,揭示了研究区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变信息。结果表明:Z02孔全新统与上更新统界线位于30.5 m,上更新统与中更新统界线位于82.65 m,第四系与下白垩统界线为90 m,中更新统沉积较少,下更新统全部缺失。Z02孔晚更新世经历水动力条件变化过程为中能-中低能-中能,沉积相为冲湖积-河漫滩-河流-湖沼-冲湖积-湖沼-河漫滩,全新世经历的水动力条件变化为中低能-低能-中能,沉积相为滨海-浅海-海沼。Z02孔记录了宁波沿海平原早中更新世处于构造抬升风化剥蚀阶段、晚更新世由温暖湿润到干燥、全新世由温湿到干凉的变化过程。该研究为我国亚热带东部沿海地区的古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有益信息。
殷天涛[10](2020)在《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文中研究指明库米什盆地位于东天山南缘,邻近塔里木盆地罗布泊地区、吐-哈地区,为一天山内部山间盆地,自晚第四纪以来,其沉积环境经历了不同的演化过程,在特有的气候、物源、构造条件下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产,目前研究主要针对地层、矿床特征等方面;截止目前,仍有一些科学问题亟待解决,如:该地区富集的盐类矿产其物源来自哪里?其在成盐过程中经历了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变化?晚第四纪经历了多期次气候变化,该地区盐矿成盐所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如何?因此深入研究、分析以上问题,对于完善我国西北地区盐矿成矿理论,以及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以AMS14C测年、碎屑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气候环境指标等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层格架,进一步分析了盐矿成矿环境、成因,并对相关气候环境以及成盐作用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利用AMS14C测年,建立了库米什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年代地层框架:经分析得出库米什盆地约35000a B.P.开始化学沉积,自14860a B.P.~至今主要由两层石盐组成,即14860a B.P.~8150a B.P.的粒状石盐层以及8150a B.P.至今的表层盐壳。2.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碎屑物质主要来自盆地周缘石炭纪末-二叠纪初的碰撞事件及岩浆活动:利用碎屑锆石U-Pb定年进行物源分析,结果表明碎屑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锆石年龄段主要涉及加里东期,海西期,通过与周缘构造事件进行对比,表明海西期的碎屑锆石物源受控于南天山石炭-二叠纪碰撞造山等事件,成为库米什盆地碎屑物质的主要来源。3.研究区自晚更新世-至今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古气候、古环境指标揭示自下部粒状石盐层至表层盐壳,虽间有冷湿气候,但总体是一个逐步干旱的过程,蒸发浓缩进一步加剧;在此基础上结合稀土元素,推测研究区记录了风成沉积,这为干旱化提供了证据。4.研究区盐类富集受控于区域气候、构造、物源等条件:综合分析盐矿成因,成盐初期,在冷湿、干旱波动气候条件下,盆地周缘盐类矿物质运移至盆地低洼处开始富集,后期在强烈蒸发干旱气候环境下,致使盐类物质不断富集成矿。5.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识到自晚更新世-全新世,研究区成盐作用与晚第四纪冰期与冰期结束后的干旱气候(间冰期)是分不开的:总体而言,在14860~8150a B.P.间有冷湿气候,而后进入全新世,气候快速回暖,趋向干旱,下部重硫同位素、咸水环境可能是对冷湿气候之后,气温快速回升的响应。
二、Paleomagnetism and paleoclimate chang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leomagnetism and paleoclimate chang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论文提纲范文)
(1)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上新世以来的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项目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柴达木盆地古气候古环境研究进展 |
1.3.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在湖泊沉积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柴达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特征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大浪滩地区基本概况与钻孔位置 |
2.2.1 大浪滩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2.2.2 黑ZK-01钻孔的地理位置 |
第三章 大浪滩地区黑ZK-01钻孔年代框架的建立及沉积序列划分 |
3.1 年代框架的建立 |
3.2 钻孔岩性地层及沉积序列的划分 |
第四章 沉积物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分析 |
4.1 碳氧同位素分析原理 |
4.2 实验测试方法 |
4.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
4.3.1 碳同位素 |
4.3.2 氧同位素 |
4.4 实验结果 |
第五章 大浪滩地区上新世至中更新世的古气候古环境重建 |
5.1 大浪滩地区上新世至中更新世的古气候古环境重建 |
5.2 与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其他钻孔记录的气候变化对比 |
5.3 与长时间尺度典型气候变化记录的对比 |
5.4 上新世以来大浪滩地区气候环境变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成果 |
致谢 |
(2)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第四纪地层划分研究现状 |
1.2.2 第四纪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现状 |
1.2.3 北京平原区第四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与水文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特征 |
2.2.2 第四纪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3.1 ZK4钻孔样品采集 |
3.2 样品实验与分析方法 |
3.2.1 古地磁测试及分析 |
3.2.2 孢粉鉴定及分析 |
3.2.3 粒度测试及分析 |
3.2.4 磁化率测试及分析 |
第四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ZK4钻孔地层特征及年代序列 |
4.1 岩石地层 |
4.1.1 岩芯描述 |
4.1.2 岩石地层综合划分 |
4.2 磁性地层 |
4.2.1 古地磁测试结果 |
4.2.2 磁性地层综合划分 |
4.3 ZK4钻孔年代地层综合分析 |
第五章 孢粉分析与古气候重建 |
5.1 ZK4钻孔孢粉分析结果 |
5.2 孢粉组合带划分及其特征 |
5.3 中更新世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规律 |
5.3.1 中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2 晚更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3.3 全新世植被演替及气候变化 |
5.4 孢粉反映的古气候及其指示的气候地层 |
第六章 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
6.1 ZK4钻孔粒度分析 |
6.1.1 粒径组成特征 |
6.1.2 粒度参数特征 |
6.1.3 频率分布曲线特征 |
6.1.4 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6.2 中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6.2.1 中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2 晚更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6.2.3 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变分析 |
第七章 磁化率特征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 |
7.1 磁化率测试结果及其特征 |
7.2 磁化率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
第八章 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1 中更新世以来古环境演变综合分析 |
8.2 区域资料对比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位置与交通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4 区域地层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序列 |
3.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3.2 晚更新世萨拉乌苏组和水洞沟组沉积序列及时代 |
3.3 晚更新世以来马兰黄土及时代 |
3.4 全新世沉积层及时代 |
3.5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综合地层序列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演化及构造意义 |
4.1 岩相古地理重建 |
4.2 构造意义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古气候背景 |
5.1 古气候指标综合分析 |
5.2 晚更新世以来清水河盆地古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
5.3 构造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南科1井第四系暴露面特征及其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样品与方法 |
3 结果 |
3.1 南科1井第四纪珊瑚礁地层与年代 |
3.1.1 第四纪珊瑚礁地层 |
3.1.2 年代测试结果 |
3.2 矿物组成与碳氧同位素 |
3.3 主微量元素 |
4 讨论 |
4.1 南科1井第四系暴露面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地球化学特征 |
4.2 南科1井上部220m的年代学框架 |
4.3 南科1井记录的全新世礁体生长与南海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4.4 南科1井更新世珊瑚礁对南海及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
5 结论 |
(5)基于区域沉积记录的许家窑遗址年代学及古环境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古人类与环境的研究 |
1.2.2 区域火山活动历史的研究 |
1.2.3 区域湖退-湖侵历史的研究 |
1.2.4 区域古人类活动历史的研究 |
1.2.5 许家窑遗址古环境研究 |
1.2.6 许家窑遗址年代学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泥河湾盆地区域概况 |
2.1 泥河湾盆地概况 |
2.2 区域主要地质地貌事件 |
2.2.1 区域火山活动 |
2.2.2 区域湖退-湖侵 |
2.3 区域古人类活动 |
2.4 许家窑遗址区域概况 |
第3章 许家窑遗址剖面年代学分析 |
3.1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的描述 |
3.1.1 许家窑遗址剖面的描述 |
3.1.2 许家窑2剖面的描述 |
3.2 许家窑遗址剖面古地磁年代学分析 |
3.2.1 古地磁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
3.2.2 古地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2.3 古地磁样品的年代学分析 |
3.3 许家窑遗址剖面光释光年代学分析 |
3.3.1 光释光测年基本原理与应用 |
3.3.2 光释光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3.3 光释光样品的年代学分析 |
第4章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历史 |
4.1 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
4.1.1 磁化率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
4.1.2 地球化学元素样品的采集与实验 |
4.1.3 粒度样品的采集与实验分析 |
4.2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对区域火山活动历史的响应 |
4.3 许家窑遗址典型剖面对区域湖退-湖侵的响应 |
4.4 许家窑遗址剖面的古气候记录分析 |
4.4.1 孢粉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4.4.2 孢粉鉴定结果及孢粉带划分 |
4.4.3 古气候定性分析 |
4.4.4 古气候定量分析 |
第5章 火山活动、湖退--湖侵对区域古人类的影响 |
5.1 火山活动、湖退-湖侵与许家窑遗址 |
5.2 火山活动、湖退-湖侵对区域古人类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许家窑遗址典型孢粉鉴定图版 |
附录B 古人类遗址年代统计表及其参考文献 |
附录C 论文图表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土壤色度及粘土矿物研究进展 |
1.3.1 土壤色度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1 国外研究进展 |
1.3.1.2 国内研究进展 |
1.3.2 粘土矿物揭示环境信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水文 |
2.4 植被土壤 |
3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测定 |
3.2.1 土壤色度 |
3.2.2 粘土矿物 |
3.2.3 粒度 |
3.2.4 磁化率 |
3.2.5 地化学元素 |
3.2.6 有机质含量 |
3.2.7 土壤p H值 |
3.2.8 年代 |
3.3 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
3.3.1 土壤色度主要研究方法 |
3.3.2 粘土矿物主要研究方法 |
4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特征与古气候意义 |
4.1 剖面概况 |
4.2 QDST 剖面土壤色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2.1 土壤色度参数变化特征 |
4.2.2 色度参数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
4.3 QDST 剖面粘土矿物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3.1 粘土矿物含量特征 |
4.3.2 粘土矿物物源分析 |
4.3.3 粘土矿物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
4.4 其它气候环境指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1 粒度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2 磁化率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3 地化学元素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4 有机质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4.5 土壤pH值变化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
4.5 QDST剖面气候环境指标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
4.5.1 色度参数与有机质、pH 值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
4.5.2 色度参数与 SC/D 值、磁化率及地化学元素相关性及对比分析 |
5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及对比 |
5.1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过程重建 |
5.2 末次冰期冰消期典型特征冷暖事件研究 |
5.3 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环境演变对比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第3章 岩石学特征及样品采集 |
3.1 达连河组岩石学特征 |
3.2 样品采集 |
第4章 岩石磁学实验与结果分析 |
4.1 磁性物质 |
4.2 热磁曲线(k-T曲线)理论基础与测试结果分析 |
4.3 等温剩磁(IRM)理论基础与测试结果分析 |
4.4 磁化率各向异性(ARM)理论基础及实验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古地磁退磁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退磁实验原理与样品制备 |
5.2 结果分析 |
5.3 特征剩磁稳定性检验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地层对比与达连河组地层年代的重新厘定 |
6.1 区域地层对比证据 |
6.2 达连河组地质年代重新厘定 |
6.3 小结 |
第7章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
7.1 依兰地区始新世古纬度范围 |
7.2 始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
7.3 区域古气候特征与全球气候对比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绝对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天文旋回理论 |
1.2.2 旋回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古气候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论文工作量统计与在校期间的工作经历 |
1.4.1 论文工作量统计 |
1.4.2 在校期间的工作学习经历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概况 |
2.2.2 构造背景 |
2.3 尖扎盆地演化历史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剖面概况 |
3.2 沉积相的划分 |
3.3 数据选择与处理 |
3.4 地层年代学研究方法 |
第四章 地层旋回结果分析 |
4.1 深度域的频谱分析 |
4.2 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
4.3 时间域的频谱分析 |
第五章 晚中新世尖扎盆地轨道尺度上的古气候变化 |
5.1 尖扎盆地古环境演化驱动机制的探讨 |
5.1.1 古环境演化对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
5.1.2 古环境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
5.1.3 古环境演化对地球轨道驱动的响应 |
5.2 晚中新世东亚季风主控周期的探讨 |
5.2.1 东亚季风的演化历史 |
5.2.2 不同地球轨道参数周期对东亚季风的调控作用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不足之处与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宁波沿海平原Z02孔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沉积地层 |
2.2 年代学分析 |
2.3 粒度特征 |
2.4 有孔类、介形类化石特征 |
2.5 孢粉组合特征 |
3 讨 论 |
3.1 宁波沿海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 |
3.2 宁波沿海平原第四纪古环境演变 |
1) 早中更新世: |
2) 晚更新世: |
3) 全新世: |
(10)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层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矿床特征 |
3 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系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 |
3.1 沉积特征 |
3.2 物源分析 |
4 库米什盆地表生盐系地层时代框架 |
4.1 ~(14)C测年原理 |
4.2 样品、实验方法及流程 |
4.3 分析结果 |
4.4 地层时代讨论 |
5 晚第四纪盐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
5.1 样品与方法 |
5.2 分析结果 |
5.3 矿物学分析 |
6 古气候与古环境恢复 |
6.1 元素地球化学 |
6.2 硫同位素 |
6.3 碳、氧同位素 |
6.4 卤水化学分析 |
6.5 古盐度分析 |
7 成矿机制及气候响应 |
7.1 成矿物质来源 |
7.2 成矿环境 |
7.3 盐矿成因 |
7.4 成盐作用对气候的响应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Paleomagnetism and paleoclimate chang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达木盆地大浪滩地区上新世以来的碳氧同位素记录及古环境研究[D]. 苗青.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2]北京东部平原区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变化[D]. 张则东.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3]清水河盆地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D]. 马兆颖.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4]南科1井第四系暴露面特征及其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J]. 罗云,黎刚,徐维海,程俊,刘建国,颜文. 热带海洋学报, 2022
- [5]基于区域沉积记录的许家窑遗址年代学及古环境演变研究[D]. 高立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色度和粘土矿物记录的末次冰期间冰阶以来青海湖地区的环境演变[D]. 李娜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12)
- [7]依兰盆地始新统达连河组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李金国. 吉林大学, 2021(01)
- [8]青藏高原东北缘尖扎盆地晚中新世地层绝对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D]. 杨彦峰. 长安大学, 2021
- [9]宁波沿海平原Z02孔第四纪地层及古环境演变[J]. 王攀,张培新,杨振京,董贤哲,宁凯,周庆胜. 应用生态学报, 2021(02)
- [10]新疆库米什盆地晚第四纪盐矿成因及气候响应[D]. 殷天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