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今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几点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秦俊,任胜洪[1](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民教育实践的回溯与愿景前瞻》文中指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农民教育与党和国家建设紧密联系,且在不同历史阶段侧重点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民教育史呈现出凸显农民参与主体性、与物质生产条件紧密联系、目标不断升级、内容具有丰富性和教育方式具有独特性、实践性等特征。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民教育发展,提出未来农民教育应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精准施策、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和建立健全巩固农民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等建议。
孙雪[2](2020)在《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因集体化的农田水利建设创造出“徐水经验”,得到毛泽东的青睐,所进行的“共产主义试点”,更一度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在环境史、革命史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值得进一步关注和考察。安肃(徐水)县由于西部群山环抱、山土薄瘠,东南临近淀泊、地洼土碱,境内漕、瀑、萍三条河流河身狭小、源短流急,气候寒暑皆烈,降水不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使农业生产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自然条件的有限性,水、旱、风、雹、虫等灾害的频繁发生,都影响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近代以来,在灾害与战争的消耗中,徐水陷入了深刻而持续的自然与社会危机之中。全面抗战以来,徐水军民更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中共积极介入徐水后,处于游击区的徐水党政军民互助合作坚持生产,使张瑞合作社发展成晋察冀合作社的一面旗帜。解放战争期间,以集体化为导向的生产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贫困与灾荒的历史包袱,“组织起来”成为人民的选择。围绕农业生产,徐水的党政军民开展起生产救灾、互助合作,走上了“大家发财、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使大规模的群众性集体化劳作成为可能。1957年冬—1958年春,徐水县通过全县统一规划领导,实现了水利化。经过陈正人的总结,“徐水经验”初步形成。1958年3月成都会议上毛泽东批示“徐水的经验普遍推广”,徐水成为领导大跃进的先进典型而受到全国瞩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徐水开展起全县范围的“劳动大协作”和“全民食堂化”,呈现出“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特征,被盛赞为共产主义性质的萌芽。伴随着毛泽东视察徐水,“徐水经验”得到质的提升与固化,其核心“三化”在北戴河会议上作为“人民公社”的特征而内化、泛化到全国;暴得大名的徐水则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开展起“共产主义试点”的实践,出现许多过火行为,遭到“冷处理”而黯淡收场。当然,“共产主义试点”的失败不足以否定徐水人民的浩大实践,对“徐水经验”的考察则有助于理解中共前三十年的集体化理想传承与变迁。
李文奥[3](2020)在《解放战争时期合江地区土地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伪满时期,当时的“伪三江省”也就是解放后的合江地区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成为伪满进行经济掠夺和军事侵略的重镇。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合江省的土地改革以1945年9月初创为序幕,1946年6月清算土地标志其正式开始,持续到1948年3月,改革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与合江地区人民群众休戚与共,共同解决土地问题。首先,在合江解放区初创时,面对当时国民党土匪、特务的内部威胁,中共合江省工委在合江省政府控制区内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分配敌伪土地的改革措施,清算了一批汉奸恶霸,初步发动了群众,增强了共产党在合江地区的实力。其次,“五四指示”和“七七决议”出台后,中共合江省委书记张闻天提出“一个中心(发动群众),三项任务,(剿匪、生产、支前)”,即放手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为中心,完成消灭土匪、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等紧急任务。在张闻天的领导下,合江地区的清算分地、煮“夹生饭”开展起来,随后的“砍挖运动”起出了地主浮财,合江地区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最后,随着《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合江地区土地改革发展到平分土地阶段,运动中全省各级党组织有效贯彻了贫雇农路线,部分领导亲自调查农村情况,以农村实际入手,具体进行分地。虽然少数区域出现了“扫堂子”严重侵犯了中农利益,但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抵制了“扫堂子”,从而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在土改过程中,合江地区各级党委和民主政府结合各地区实际,吸取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经验,积极学习东北局“七七决议”、党中央“五四指示”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精神,正确掌握运动方向,防止“左倾”,合江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得以胜利完成,给合江地区带来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合江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解放后合江省不同阶段的土地改革过程进行论述和分析,以了解土地改革对合江省发展的作用,并指出其意义。
陈文龙[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农村老年人是我国老年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随着物质养老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强烈。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既是满足农村老年人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途径又是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有效举措,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体现。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能够形成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多。既要努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又要努力满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论文突破以往研究背景较为单一的局限,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置于农村地区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国家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多重背景下深入研究,充分凸显了新时代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论文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为主题,指出了其发展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所在,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内容形式、主要成就、重要作用和问题不足,强化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提升了论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论文选取了分别来自中国东、中和西部三个地区的、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三个个案,在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加强了论文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从机制与体制、文化与心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产生问题与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着“研以致用”和“服务社会”的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从营造社会氛围、夯实物质养老基础、突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为老服务功能、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寻找突破口和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以期推进新时代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在文章结尾部分,论文指出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应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深厚感情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此外,本部分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赵娜娜[5](2019)在《“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公共食堂是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伴生物和重要构成内容,是一种曾经轰轰烈烈地改变中国农民传统生活方式的“新生事物”。它从1958年夏的迅速兴起到1961年初的悄然解散,走过了近四载的曲折历程。本文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典型区域之一——河南省新乡专区武陟县作为特定的考察区域,梳理出河南省武陟县“大跃进”时期农村公共食堂的建立、巩固、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考察19581961年间武陟县公共食堂兴起的背景、政策调整、强行恢复、艰难维持以及最终解散的过程,力求对三年困难时期武陟县公共食堂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河南省是开展公共食堂最早的省份,武陟县又是河南省兴办公共食堂最早的县之一。本文根据武陟县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原始资料,包括当时保存下来的会议记录、调查报告、工作汇报、运动总结等资料,概述了该县县委主导的农村公共食堂兴衰的大致过程。通过这些档案中的大量细节,可以揭示县委、公社干部和大、小队干部、普通社员对公共食堂各自不同的立场以及彼此的互动,探讨各阶层的态度对农村公共食堂兴起、调整、解散所起的作用。这些档案资料,证明了中央、省委、地委宏观政策在地方贯彻的权威性和延续性,以及公共食堂在基层实践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农村公共食堂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改变全县群众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生活饮食习惯,取消私有小灶,集中到大食堂集体就餐,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触及社员生活的方方面面。1958年7月,中共武陟县委在新乡地委的要求下开始筹备公共食堂,县委要求各乡镇上报创办大食堂(农忙食堂)的经验。接着,中共武陟县委树立詹店公社、城关公社两个典型,推广经验。8月23日,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公共食堂在全县普及。11月初,县委采取一些措施对全县公共食堂进行了巩固提高。随着公共食堂的成立,全县也普及了供给制和集体福利事业。1959年初,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的弊病不断暴露出来。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了初步整顿,如实行“计划用粮、以人定量”;“允许社员在家吃饭”、自愿参加食堂;缩小食堂规模等。因为家庭副业是公共食堂的逻辑延伸,在初步整顿食堂的同时,县委还要求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等措施来增加社员口粮。这些措施,使食堂初期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公共食堂的整顿工作,因为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而被迫停止下来。庐山会议后,武陟县再次出现大办公共食堂的高潮。公共食堂的强行恢复,“五风”盛行,加上反瞒产运动,给农村造成了很大破坏。1960年初,武陟县委对公共食堂进行再整顿。但这些措施不足以改善公共食堂的困难局面,全县普遍出现了浮肿病、人口外流、中毒事件、非正常死亡等严重的困难。县委不得不推行粮食增量法、代食品运动等措施维持公共食堂的运行。1961年初,中共武陟县委根据上级精神,在农村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摸清了基层民众对公共食堂的真实态度,明白了停办食堂的好处,找到了食堂停伙的善后办法,在此基础上解散了全县的公共食堂。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是在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领导、有步骤地分批分期散伙的,并且在食堂解散前和解散过程中甚至解散后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并非“一哄而散”。武陟县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浪费了大量粮食,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剥夺了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恶化了干群关系,而且把社员置于非常恶劣的饮食环境中。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产物,它给武陟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认真总结这一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米海玲[6](2019)在《河北省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发生在我国农村的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运动,是我党大规模改造农村社会经济制度的实践。河北是农业大省,临城县又属于晋冀鲁豫革命老区,具有较为深厚的互助基础,所以其农业合作化运动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从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背景来看,临城县虽具有较长的互助基础,但却流于形式并没有形成气候。土改之后临城县的农民群众得到了土地和房屋,但是却出现了劳力畜力及农具等方面的困难,为此农民群众再次重新要求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与此同时,党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开展步骤方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在中央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以及各级党委的重视下,临城县也积极的开展了合作化运动。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互助组阶段、初级社阶段和高级社阶段。互助组期间,农民群众主要通过简单的相互结合,来解决生产中的劳力畜力不足等困难,是社会主义的萌芽阶段;初级社阶段,农民以土地等入股合作社,通过共同劳动来统一分配收入,是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阶段;高级社阶段,生产资料完全归集体所有,统一使用劳力和分配收入,实现了对农业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相比较其他地方上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来说,临城县合作化运动开始于较为雄厚的历史基础之上,具有一定的组织、思想及水平等优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在每个阶段都出现些问题。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微观的考察,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长河中所起到的历史作用。分析和研究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过程,可以更好的认识临城县开展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从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吸取经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为我国农村发展开辟新的路径提供重要的现实启示。
郭志炜[7](2019)在《集体化前期农民的农业收入及其分配研究(1950-1957) ——以山东省东平县刘所村为例》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掌握全国政权后,开始在农村推行全面集体化,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纳入合作社。农民的收入是否增加,不仅是一个生产问题,也是一个分配问题。在集体化前期,农村的农业收入是否有增加?生产条件改善如何?农业收入分配的政策有哪些?这些政策在基层社会是如何运行的?村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何变化?本文利用山东省东平县刘所村的村庄档案,对农村的收入和分配问题做一个微观的研究。刘所村与华北地区的其他农村一样,在中共建国前农民之间就存在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东平县利用40年代末战争支前、抗洪修堤造成的后方劳动力短缺,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刘所村的农业合作化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农业生产合作化只是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这并不会带来农业收入的大幅增加。因为对农业收入影响更大的还在于生产力方面,而这一时期刘所村除了水利有所改善,其他肥料、种子、农药等与以前相比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通过研究发现1950—1957年刘所村的农业产量在25万斤至32万斤之间波动,这种波动与自然灾害密切相关。刘所村村民的农业收入主要受三个分配政策——农业税、统购统销、集体提留——的影响。农业税政策最初带有浓厚的根据地色彩,计算复杂,1951年以后改为有免征额的比例税制,简便易行。农业税在刘所村的实行与政策基本一致,这从侧面反映了 50年代政策的贯彻较好,没有在基层变样走形。从农业税率来看,农民的负担变化不大,但是农业税总额在农业产量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8%上升至15%左右。这是因为当时的农业税是以常年产量为基础,而评定的常年产量经过多次调整而增加了,农业税也随着增加了。统购统销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开始遭到了农民各种各样的“抵制”,粮食“三定”之后才渐趋稳定。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配制度调节了高收入,补贴了低收入,不同农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缩小。合作社“土劳分益”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实施时常常被打破,因为农民的“借支”和“超支”,加重了合作社的负担,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按需分配”。集体化前期刘所村内部的贫富差距,经历了从扩大到缩小的过程,但是高收入者都很少。农业收入除了受阶级成分的影响外,还与家庭消费人口与劳动人口之比有关。
陈刚[8](2019)在《新中国初期涪陵县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爱国丰产运动或称爱国增产运动、农业增产竞赛运动等,说法较为不一。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一运动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所发生的。这一时期,国家财政经济面临严峻形势、抗美援朝战争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压力,同时在各行各业还客观地存在着一些浪费现象,这都不得不使中国共产党以“增产节约”的方式来改善国家的困难局面。本论文所考察的农业爱国丰产运动是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年后的1951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发出“增加生产,厉行节约,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号召后,在农村地区开展起来的生产运动为论述主体,并将其置于这一时期在全国普遍开展的互助合作运动的“组织起来”语境和抗美援朝运动下的“爱国主义”话语体系之下进行考察。“组织起来”是解决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分散与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引导和组织农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方式;爱国主义是运动中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保家卫国的过程中农民逐渐形成起来的,中共在运动中以此为号召部分地实现了民众对中共所建立的新政权的政治认同。本论文试图摒弃传统中共党史研究宏大叙事的偏向,立足于重庆市涪陵区档案局馆藏档案、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和重庆版《新华日报》、《西南政报》、《川东报》等,以政治社会史的研究范式,将农业爱国丰产运动中的“人”作为考察和论述的中心,更多地关注运动中的“人”的活动。本论文主要考察和论述的内容有:首先,以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引入,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农业爱国丰产运动与大生产运动的历史渊源,以展现出历史的延续性。在考察延安大生产运动时,笔者选取运动的组织形式、劳模运动、普通民众和运动成效为论述要点,以此对应本论文的第二、三、四、五章,以期更多地展现出历史的延续性。同时,以时间先后为序,详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来龙去脉,并引出本论文所考察的涪陵县开展这一运动的相关情况。其次,考察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相关组织力量,包括运动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青年团及妇女团体等。具体阐释运动相关领导机构的设置、方针政策的制定、农业技术的支持、抗灾救灾、协助宣传教育、带头增加农业生产、解决妇女特殊困难和发动妇女参加互助组织等相关情况。并以涪陵县1952年第一届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为主体,具体论述在制定的劳模评奖标准中的“变”与“不变”,劳模的发现与培养,劳模的表彰及劳模群体、个体的相关情况,以及当“丰产旗帜”树立起来后如何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宣传推广,以影响和发动更多的农民“组织起来”、爱国增产。再次,对农业爱国丰产运动中的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考察,分析农民群众参与运动的心理动机、不愿参加运动的思想顾虑、纷繁复杂的其他思想倾向等多重心理动向,以及中共对农民的思想顾虑和错误心理倾向所采取的各种因应及应对措施。最后,考察运动的成效及历史经验与启示。总的说来,在“组织起来”和爱国主义双重语境下的农业爱国丰产运动,其功效与作用是第一位的,它有效地促进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也对农民的思想意识进行了有效改造,使农民开始孕育出社会主义意识。但是,这一运动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可谓之“双面效应”。当然,中共在运动中都一一予以了纠正,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敢于正视矛盾和善于解决矛盾。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这一运动的开展使中共取得在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丰富经验,包括注重加强农村政治工作、注重发展农村经济、注重造就农村工作队伍和注重实施农业奖励政策等。毋庸置疑,这些经验的取得对现今农业、农村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另有结语部分对涪陵县开展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全过程作总的梳理,并对运动中所展露出来的历史的延续性、运动的多维性和群众的可塑性等问题进行学理性的探讨。
王昉,韩丽娟[9](2017)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中的信用管理思想》文中认为信用是农村金融的基础。若农民信用不固,则任何通过外力构建的农村金融组织都将难以为继,20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演变即体现了这一点。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农村在思考传统合会运作及其信用管理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方合作金融思想,形成了一股商资主导的以培育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的农村金融浪潮。但由于农信社的内部约束和银行的外部约束并未有效提升农民信用,信贷效率低下,通过商业银行培育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方式遭到废弃。后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合作金库主导的农村合作金融,偏重于合作资金的供给,对合作社信用疏于监督,最终导致合作金融体系难以发挥效果。本文将基于这一线索,透过信用管理思想的发展演变,观察和思考信用体系对于合作金融在近代中国由兴至衰的内在影响。
张志强[10](2017)在《陈翰笙的教育活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翰笙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跨越三个世纪、四个时代。他漫长的茶寿传奇人生,在我国教育、科学和革命史上创造了诸多奇迹,留下良多佳话。作为享誉世界的大学问家和学者,陈翰笙农村经济和历史方面的成就,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而唯独教育方面还没有人论及。因此本文希冀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辨正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广泛搜集一手材料,同时借助间接资料,并将之整理,通过仔细研读并加以分析,谨慎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事件的前因后果,认真研究陈翰笙的教育活动和历史,以期对我国的教育问题有所启发。本文通过对陈翰笙在北京大学的教学实践,创办艺文中学的教育尝试,学术与革命的完美结合,婉拒高位的做官态度,有教无类的外语教学,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指导等主要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论述,最后总结出陈翰笙的教育活动的主要特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善于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并联系实际确定课题,注重资料的完整与真实,强调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主张研究工作必须对革命和建设有用;注重一手资料并强调外语的重要性;不惧政治风险、有教无类的教育特色。陈翰笙漫长的茶寿人生过于波澜壮阔,略显神秘复杂,非一般人所能窥探其崖际,本文仅就其教育方面,力争全面搜集资料,做一较为系统的整理研究。
二、发展今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几点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今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几点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民教育实践的回溯与愿景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农民教育的主题演进 |
(一)以唤醒农民革命意识为核心的启蒙教育阶段(1921—1949年) |
1.早期个别共产党人发起的农民教育 |
2.有组织地开展农民教育 |
(二)以兼顾扫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的双驱教育阶段(1950—1977年) |
1.农民教育中扫盲教育地位的确立 |
2.农民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确立 |
3.“文革”时期艰难发展的农民教育 |
(三)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教育阶段(1978—2001年) |
1.开办农民技术学校和编写农科教材 |
2.教育培训与技术资格认证的结合 |
(四)以就地和转移就业为核心的职业教育阶段(2002—2011年) |
1.面向农业产业需求的职业教育培训 |
2.面向城镇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培训 |
(五)以培养可持续能力为核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阶段(2012年至今) |
1.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导向 |
2.深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民教育实践特征 |
(一)农民教育中凸显农民参与主体性 |
(二)农民教育实践与物质生产条件紧密联系 |
(三)农民教育目标不断升级 |
(四)农民教育内容具有丰富性 |
(五)农民教育方式具有独特性和实践性 |
三、未来农民教育愿景 |
(一)农民教育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 |
(二)精准施策以完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
(三)建立健全巩固农民教育成果长效机制 |
(2)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山河为患:徐水的自然环境与居民的生计选择 |
(一) 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结构 |
(二) 连年被灾之下的生计选择与社会关系 |
第二章 “大家发财”:集体化导向在徐水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
(一) 抗战与灾荒中的党政军民互助合作 |
(二) 解放战争时期徐水的土改、救灾与生产 |
第三章 “铁打的江山金饭碗”:新中国成立后徐水的集体化实践 |
(一) 救荒、治贫、共富:上下互动中的集体化理想与实践 |
(二) 改土、造田、治水:1957年徐水农田水利建设的浩大实践 |
(三) 生活、劳动、战斗:1958年徐水生产生活方式的急剧调整 |
第四章 从沸腾到冷却:“徐水经验”的幕后与台前 |
(一) 陈正人与“徐水经验”的初步总结 |
(二) “沸腾的徐水”:毛泽东的徐水之行 |
(三) 北戴河会议与“徐水经验”的泛化和异化 |
(四) “徐水经验”的冷处理及时人的反思 |
结论: 中共集体化理想的传承与变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解放战争时期合江地区土地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三)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研究重难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基本观点、研究重难点 |
四、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一)创新之处 |
(二)可预期成果 |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伪满时期合江地区农村概况 |
一、伪满时期合江地区农村阶级关系和日伪入侵 |
(一)伪满建立前后农村阶级关系及其变化 |
(二)非法收买、武力强占土地 |
(三)日本移民入侵 |
二、日伪对合江地区农村的经济掠夺 |
(一)扶植地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
(二)强迫农产品“出荷” |
(三)压迫性财税政策 |
(四)强制征用劳动力 |
第二章 合江根据地初创阶段的土地改革 |
一、合江根据地的优势和初步建立过程 |
(一)合江根据地的优势 |
(二)合江省根据地初步建立的过程 |
二、合江动荡不稳的社会状况 |
(一)社会动荡 |
(二)严重的匪患 |
(三)孙西林被暗杀事件 |
三、反奸清算及其成果 |
(一)反奸清算 |
(二)减租减息 |
(三)分配敌伪土地 |
第三章 合江根据地建设阶段的土地改革 |
一、中央及东北局重要指示精神 |
(一)“五四指示”对“减租减息”的改变 |
(二)“七七决议”回归群众路线 |
(三)“五四指示”和“七七决议”的意义以及对合江地区工作的影响 |
二、合江地区的落实情况及其遇到的问题 |
(一)合江省清算分地前的形势 |
(二)对省内各级政权的民主化改造,建立群众组织 |
(三)合江省清算分地的过程和出现的问题 |
三、改进措施 |
(一)合江地区煮“夹生饭”运动的背景 |
(二)合江省煮“夹生饭”运动的过程和影响 |
第四章 彻底清算分配阶段的合江土地改革 |
一、群工会议对上一阶段的总结 |
二、“砍挖”运动 |
(一)“砍挖”的含义 |
(二)合江地区“砍挖”运动的指示依据 |
(三)合江省“砍挖”运动的过程与影响 |
三、彻底平分土地 |
(一)合江地区平分土地的政策依据 |
(二)合江省的平分土地运动 |
(三)平分土地对合江地区的积极影响 |
四、合江省平分土地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纠正 |
(一)打击面过大,不团结中农 |
(二)严重侵犯城市工商业 |
(三)无差别打倒地主富农 |
(四)运动中存在打人、杀人现象 |
(五)合江省委对“左倾错误”的纠正 |
第五章 对合江地区土地改革的评析 |
一、合江地区土地改革体现的思想 |
(一)改革从具体实际出发 |
(二)坚持党的领导,较为彻底地坚持党的方针 |
(三)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
二、合江地区土地改革的意义 |
(一)封建半封建势力被基本消灭 |
(二)有力支援了中国共产党的解放战争 |
(三)培养了新的共产党干部 |
(四)推动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老年人 |
2.1.2 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 |
2.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
2.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
2.2.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2.4 习近平关于养老问题的相关重要论述 |
2.2.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思想 |
2.2.6 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
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与现实条件 |
3.1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3.1.1 新中国的成立为其创造了历史前提 |
3.1.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期奠定了制度根基 |
3.2 改革开放为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创造了现实条件 |
3.2.1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3.2.2 改革开放给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主要成就和重要作用 |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 |
4.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
4.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
4.1.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4.2.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
4.2.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日趋厚实 |
4.2.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平台载体日趋坚固 |
4.2.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开始有了法制保障 |
4.2.5 农村老年人参加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增强 |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
4.3.1 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 |
4.3.2 维护农村老年人家庭幸福 |
4.3.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4.3.4 推动国家向前进步 |
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5.1.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老年人文化建设 |
5.1.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自身呈现明显不均衡现象 |
5.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
5.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基础薄动力弱 |
5.1.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尚未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
5.2 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
5.2.1 体制机制:国家层面 |
5.2.2 文化与心理:社会层面 |
5.2.3 家庭层面 |
5.2.4 个人层面 |
6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 |
6.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中的三个个案 |
6.1.1 案例选择的相关说明 |
6.1.2 三个个案 |
6.2 三地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实践的启示 |
6.2.1 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
6.2.2 将农民养老与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
6.2.3 县(区)级党委政府予以高度重视 |
6.2.4 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
6.2.5 文化养老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
7 新时代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
7.1 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7.1.1 加大舆论宣传动员的工作力度 |
7.1.2 大力培育孝老敬亲的村风民俗 |
7.1.3 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战略 |
7.2 大力夯实物质养老基础 |
7.2.1 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人物质养老保障水平 |
7.2.2 大力发展产业兴村 |
7.2.3 积极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就业 |
7.2.4 大力实施“以养促建”行动计划 |
7.3 加大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突出其为老服务功能 |
7.3.1 加大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
7.3.2 充分考虑照顾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权益 |
7.3.3 充分凸显农村文化建设为老服务功能 |
7.3.4 加大农村老年人文化民生建设 |
7.4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 |
7.4.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
7.4.2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
7.5 寻找有效突破口 |
7.5.1 借助健康乡村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
7.5.2 借助农村老年教育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
7.6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
7.6.1 领导与管理机制 |
7.6.2 分工与协作机制 |
7.6.3 保障机制 |
7.6.4 援助机制 |
7.6.5 学习推广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
(5)“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公共食堂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武陟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状况 |
第一节 武陟县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社会状况 |
一、公共食堂兴办前的经济状况 |
二、公共食堂兴办前的政治形势 |
第二章 兴起的背景 |
第一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原因 |
一、“大跃进”运动 |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二节 公共食堂兴起的条件 |
一、“合伙吃饭” |
二、部分农民的积极拥护 |
三、粮食大丰产 |
第三章 一哄而起 |
第一节 公共食堂的建立与普及 |
一、公共食堂的筹备 |
二、推广经验 |
三、人民公社的成立和公共食堂的普及 |
四、公共食堂的大致面貌 |
五、食堂化的实质 |
第二节 供给制与其他各项福利事业 |
一、供给制 |
二、各项福利事业的建立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一、出现问题 |
二、公共食堂的巩固提高 |
第四章 初次整顿 |
第一节 食堂出现了问题 |
第二节 有限的政策调整 |
一、整顿人民公社 |
二、整顿公共食堂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一、开展多种经营和副食品生产 |
二、救助灾荒队 |
三、安排穷队发展生产 |
第四节 东石寺样板食堂 |
一、基本概况 |
二、初步整顿 |
第五章 强行恢复 |
第一节 庐山会议后公共食堂的再恢复 |
一、庐山会议的召开与公共食堂的转向 |
二、反右倾,办食堂 |
三、继续“大跃进” |
四、“五风”的再度泛滥 |
五、反瞒产私分 |
第二节 、再次整顿 |
一、学习林县 |
二、整顿措施 |
第三节 公共食堂的被迫坚持 |
一、保粮运动 |
二、安排社员生活 |
第四节 生存危机 |
一、口粮标准一再压低 |
二、中毒事件 |
三、人口外逃、浮肿病和非正常死亡 |
第五节 “渡荒”难度 |
一、艰难的维持 |
二、保人保畜 |
第六章 决策解散 |
第一节 中共中央政策的转向 |
一、宣传贯彻“十二条” |
二、宣传贯彻“六十条(草案)” |
第二节 调查研究 |
一、群众疾病调查 |
二、供给制不得人心 |
三、公共食堂存在的问题 |
四、解散食堂的经验 |
五、调查研究与公共食堂的解散 |
第三节 决策解散 |
第七章 公共食堂的教训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口粮标准看武陟县公共食堂与“大饥荒”的关系 |
一、供给不足 |
二、分配不均 |
第二节 公共食堂的弊端 |
一、浪费了大量粮食 |
二、挫伤了社员劳动积极性 |
三、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的剥夺 |
四、恶化了干群关系 |
五、公共食堂饮食环境恶劣 |
第三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原因 |
第四节 公共食堂失败的教训与启示 |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二、正确认识共产主义 |
三、应重视调查研究 |
四、必须健全党内民主 |
五、必须尊重个人自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河北省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4.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章 河北省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背景 |
1.1 临城县的基本历史概况 |
1.1.1 土地状况和农业生产力水平 |
1.1.2 阶级状况和干部队伍状况 |
1.1.3 民众的思想状况 |
1.1.4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劳力互助情况 |
1.2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及党内不同意见的出现 |
第2章 河北省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进程 |
2.1 互助组阶段 |
2.1.1 互助组的建立和发展 |
2.1.2 互助组的领导管理及优越性 |
2.1.3 互助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2.2 初级社阶段 |
2.2.1 初级社的建立和发展 |
2.2.2 初级社的经营管理及优越性 |
2.2.3 初级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2.3 高级社阶段 |
2.3.1 高级社的建立和发展 |
2.3.2 高级社的经营管理及优越性 |
2.3.3 高级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第3章 河北省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
3.1 对农业生产方面的影响 |
3.2 对农民思想观念的影响 |
3.3 对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集体化前期农民的农业收入及其分配研究(1950-1957) ——以山东省东平县刘所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前史 |
(1) 关于集体化时代的整体史研究 |
(2) 对农业合作化运动历程的研究 |
(3) 集体化时代其他方面的研究 |
(4) 山东地区的合作化运动研究 |
(5) 有关农业税的研究 |
(6) 对统购统销政策的研究 |
(7) 集体化时代的收入和分配研究 |
三、资料情况 |
1、刘所村村庄档案 |
2、东平县档案馆 |
3、资料汇编和地方志 |
四、篇章结构 |
(1) 相关概念辨析 |
(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社会生态 |
一、东平县的区域概况 |
1、行政区划 |
2、地理环境 |
二、近代东平县的经济状况 |
1、人口的增减变化 |
2、近代东平县的农工商业 |
3、近代东平县的人民生活 |
三、五十年代东平县的农业制度变革 |
1、土地改革 |
2、生产互助运动 |
3、农业生产合作社 |
四、刘所村的区域概况 |
1、村庄概况 |
2、地理环境 |
3、革命历史 |
第二章 集体化前期刘所村的农业生产 |
一、土改后的秩序重建与经济影响 |
1、结束土改、分配果实 |
2、民主建政,颁发土地证,恢复生产 |
二、农业生产的传承与变迁 |
1、传统农业生产的延续 |
2、包工制:合作社的劳动制度 |
三、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
1、生产条件 |
2、自然灾害 |
四、1950—1957年的农业产量评估 |
第三章 农业税政策及其村庄实践 |
一、农业税政策的变化 |
1、新农业税政策的推出 |
2、农业税政策的调整 |
3、农业税政策的稳定 |
二、农业税政策的运行 |
1、查实地亩、评定产量 |
2、调整时期农业税的计算 |
3、稳定时期农业税的确立 |
4、农业税的征收 |
三、农业税总额的变化和比重 |
1、1950—1957年农业税总额的变化 |
2、农业税在农业收成中的比重 |
第四章 农业收入中的统购统销 |
一、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 |
1、统购统销政策的主要内容 |
2、粮食统购统销中的“三定” |
二、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
1、余粮户的粮食统购 |
2、缺粮户的粮食统销 |
三、统购统销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
第五章 合作制下的集体分配 |
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配政策 |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配 |
1、夏秋预分 |
2、年终决分 |
三、刘所初级社的分配 |
1、夏秋预分 |
2、年终决分 |
四、刘齐高级社的分配 |
1、夏秋预分 |
2、年终决分 |
五、集体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乡村经济制度变迁下的农业收入 |
一、国家、集体和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分成” |
二、刘所村的农业收入状况 |
三、刘所村村庄内部的贫富变化 |
四、不同身份农民的收入状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新中国初期涪陵县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特色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历史的延续:从大生产运动到农业爱国丰产运动 |
一、大生产运动的实践经验 |
(一)互助组织的组建 |
(二)劳模运动的开展 |
(三)普通民众的参与 |
(四)运动的成效与偏差 |
二、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演进历程 |
(一)土改运动前后的农村形势 |
(二)“组织起来”发展农业生产 |
(三)爱国主义旗帜下的丰产运动 |
三、涪陵县从土改运动到农业丰产竞赛 |
(一)土改运动与互助合作的兴起 |
(二)爱国公约与爱国捐献的推进 |
(三)增产节约与生产竞赛的高涨 |
小结 |
第二章 组织的力量:运动中的党、政府、青年团与妇联 |
一、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 |
(一)设置领导机构 |
(二)制定方针政策 |
(三)提供技术支持 |
(四)组织抗灾救灾 |
二、青年团的积极协助 |
(一)带头增加生产 |
(二)助力宣传教育 |
三、妇联的重要支持 |
(一)发动参加互助合作 |
(二)解决生产实际困难 |
小结 |
第三章 树立旗帜:农业丰产劳模评选运动及其前后 |
一、中央到地方农业丰产奖励政策的制定 |
(一)农业部颁布奖励办法 |
(二)西南区制定奖励标准 |
(三)川东区发布丰产指示 |
(四)涪陵县提出丰产要求 |
二、农业丰产劳模的生成与形塑 |
(一)劳模的发现及典型化 |
(二)劳模的教育及培养 |
三、农业丰产劳模的表彰与劳模群体 |
(一)县一届劳模大会的召开 |
(二)劳模的群体结构与特点 |
(三)典型:徐树廷及其互助组 |
四、农业丰产劳模经验的总结及推广 |
(一)由下至上的总结 |
(二)以点带面的推广 |
小结 |
第四章 运动中的农民:动机、情感与态度 |
一、参与运动的情感动机 |
(一)感恩共产党 |
(二)向往美好生活 |
(三)追求经济利益 |
(四)从众、随大流 |
二、不愿参与运动的思想顾虑 |
(一)政治压力 |
(二)顾虑怀疑 |
(三)自满麻痹 |
三、纷繁复杂的其他心理倾向 |
(一)迷信保守 |
(二)自卑依赖 |
(三)依靠等待 |
小结 |
第五章 运动评析: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成效及经验 |
一、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功效与偏差 |
(一)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功效 |
(二)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偏差 |
二、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的历史经验 |
(一)加强农村政治工作是重要前提 |
(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重要目标 |
(三)造就农村工作队伍是重要保证 |
(四)实施农业奖励政策是重要方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研)课题及获奖情况 |
(9)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中的信用管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
二、传统信用约束思想与西方合作金融思想的传入 |
(一) 民国学者对合会性质的认识和讨论 |
(二) 对合会运作及其信用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
(三) 西方合作金融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与信用约束思想的发展 |
(一) 内部约束思想 |
1. 信用管理的内容。 |
2. 信用管理的推行。 |
(二) 外部约束思想 |
四、合作金融系统的构建与信用约束思想的深化 |
(一) 以合作为本位的信用约束思想 |
(二) 信用管理的失效 |
五、总结 |
(10)陈翰笙的教育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主旨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资料来源 |
六、章节安排 |
第一章 执鞭北大创办艺文(1924-1950) |
第一节 年轻海归执鞭北大 |
一、欧美通史 |
二、欧美史学史 |
三、美国宪法史 |
四、兼顾革命 |
五、有口皆碑 |
第二节 创办艺文自编教材 |
一、创办艺文中学 |
二、编纂英文教材 |
第三节 脱离主流不忘教育 |
第二章 垂青讲台有教无类(1951-1977) |
第一节 婉拒高官甘当人梯 |
一、婉拒高官 |
二、甘当人梯 |
第二节 设帐课徒有教无类 |
一、有教无类 |
二、灵活授课 |
三、选编教材 |
四、学生至上 |
五、桃李芬芳 |
第三章 烈士暮年 壮志杏坛(1978-1997) |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 |
一、端正思想 |
二、论文选题 |
三、材料搜集 |
四、润色字句 |
第二节 儿童教育 |
一、幼儿园教育 |
二、中小学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英文短篇选读 |
2、英美短篇时文选读 |
3、陈翰笙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四、发展今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几点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民教育实践的回溯与愿景前瞻[J]. 秦俊,任胜洪. 成人教育, 2021(10)
- [2]回望“天堂”:“徐水经验”研究[D]. 孙雪. 山东大学, 2020(01)
- [3]解放战争时期合江地区土地改革研究[D]. 李文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D]. 陈文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5]“大跃进”时期河南省武陟县农村公共食堂研究[D]. 赵娜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6]河北省临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D]. 米海玲. 湘潭大学, 2019(02)
- [7]集体化前期农民的农业收入及其分配研究(1950-1957) ——以山东省东平县刘所村为例[D]. 郭志炜.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新中国初期涪陵县农业爱国丰产运动研究(1952-1953)[D]. 陈刚. 西南大学, 2019(12)
- [9]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中的信用管理思想[J]. 王昉,韩丽娟.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7(04)
- [10]陈翰笙的教育活动研究[D]. 张志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