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西、赣东北寒武系下统荷塘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薛耀松,俞从流[1](1979)在《浙西、赣东北寒武系下统荷塘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为了探索沉积相与生物相的关系,1963—64年间,李蔚秾、薛耀松、丘金玉、俞从流、杨万容、唐天福和朱兆玲等先后对浙西、赣东北寒武系进行了三次野外调查,测制了二十多条剖面。1964—1965年,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了薄片鉴定,各剖面都作了比较系统的化学分析和光谱半定量分析,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编写了有关浙西寒武系若干专题和“浙西寒武系下统”的研究报告初稿,就“节头虫(Arthricocephalus)在浙西的发现”作了简
张磊[2](2014)在《华南峡东及浙西早寒武世(黔东世)生物群及其与古环境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指出从晚前寒武到早寒武世,古海洋的海水地球化学,生物面貌都经历了巨大的转折,并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板块的重新拼合、生物绝灭和后生动物群的发展等。在此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前寒武动物群的消失和带矿化骨骼的后生动物群的爆发。后生动物群的爆发不仅包括分异度和丰度的爆发性增长,食物链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复杂,而且其生活环境也从氧化程度良好的滨浅海向地球化学特征上显示仍然缺氧和硫化的台内盆地和斜坡地区辐射。这一进程必然离不开其海洋水体环境和初级生产力的支持。新一轮的氧化进程如何开始?大洋循环重新开始了吗?半深海和深海地区的缺氧程度到底如何?初级生产力水平如何演化?是否足以支撑生物的大爆发?目前已有的数据仍然不足以完全回答这些问题,特别是关于东南边缘海、斜坡和盆地的数据仍然很少。在本文中,我们在秭归水井沱组黑色岩系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后生动物化石和小壳化石,在浙西荷塘组,我们也在黑色页岩中经处理得到了少量小壳化石和疑源类。我们分析了两地的沉积环境及古氧相,以及该时期的初级生产力特征和水平,具体如下:1、古生物特征:笔者在在秭归邻近的多个剖面中采获大量化石,经过初步研究和结合前人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水井沱生物群的概念:所谓水井沱生物群,是指包括海绵动物、开腔骨类、古杯类、腕足动物、软舌螺、腹足类、单板类、叶足类、节肢动物等10多个门类的化石,部分分类不明化石及微古植物化石的生物类群,早期即水井沱组下部以三叶虫如Zsunyidiscus等、海绵、高肌虫、叶虾等为主,偶见放射虫化石,具有贵州牛蹄塘组底部松林动物群的特点。上部灰岩中的开腔骨类、古杯类、腕足、单板类等化石与鄂西北和陕南的“西蒿坪动物群”面貌相似,海绵、高肌虫、腔肠动物楔叶虫和拜如尼亚虫则具有贵州牛蹄塘组上部遵义动物群的特点,属于非典型的布尔吉斯型动物群(海绵动物因为缺乏足够的挖掘除外)。尽管对该动物群仍需进一步研究,此次水井沱生物群的发现也完善了峡东鄂西地区早中寒武世生物群中缺失的一环。至此,包括岩家河生物群、水井沱生物群、石牌动物群、京山布尔吉斯型页岩动物群在内的鄂西地区早中寒武世生物群系列已经初步建立。在浙西荷塘组黑色页岩中,我们也找到了少量小壳化石,与传统产出于黑色硅质页岩中的碳酸盐岩夹层或者结核当中不同。我们的研究显示:a.小壳化石无疑在深水相区也是存在的;b.传统的弱酸处理方法限制了小壳化石在硅质岩中的报道。c.除此之外,这些小壳化石的组成与特征与水井沱组上部灰岩结核中产出的小壳化石以及鄂北陕南地区Rhombocorniculum cancellatum带生物特征一致,表明了其时代,以及地层之间可以很好的进行相互对比。因此,这些广泛分布于华南的小壳化石类型如有希望取代仅仅只在浅水地区出现的"Rhombocorniculum cancellatum zone"而成为新的小壳带化石分子。2、古氧相演化及特征:在古氧相演化及特征方面,通过对秭归罗家村剖面水井沱组、浙西志棠及新塘坞剖面荷塘组地球化学、草莓状黄铁矿以及TOC的研究,我们发现总体上位于台内盆地、台地边缘或斜坡上部的两套黑色岩系都处于缺氧甚至硫化的环境下,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在处于台内盆地的秭归地区,其古氧相演化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阶段Ⅰ下部比较缺氧,上部缺氧程度下降,而阶段Ⅱ相对比较稳定,缺氧程度没有太大的变化。阶段Ⅰ和阶段Ⅱ都偶尔可能有洋流将富氧的表层水带入水和沉积物界面附近,以支持底栖生物的生活;在水井沱组的上部即阶段Ⅲ时,缺氧突然扩大,导致TOC、微量元素富集、生物稀少。之后,在阶段Ⅳ时水体中氧含量迅速增高,TOC含量下降,底栖生物富集,环境处于贫氧或者富氧的环境中,表明海水氧化时间的扩大和缺氧的结束。总体来说,水井沱组以阶段性的缺氧程度的减弱为特征。而在处于台地边缘至斜坡带的浙西荷塘组,其古氧相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底部的阶段Ⅰ和顶部的阶段Ⅲ都处于缺氧甚至硫化的阶段,化石特征显示仅有偶尔有洋流将氧气带入底层水体并促使生物的发展,而在其中部含灰岩条带、结核或者巨厚层灰岩的阶段Ⅱ则处于有氧的状态。说明该地区直到荷塘组结束时,其总体特征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只有中段有短时间向贫氧至氧化好转。在秭归水井沱组上部,我们还观察到了纹层状的黑色碳酸盐岩/泥页岩韵律以及地球化学指标和草莓状黄铁矿指标的矛盾之处:地球化学指标如V/(V+Ni), U/Th, V/Cr以及Ni/Co等总体上都显示快速降低的特征,与此同时,化石记录开始骤然增多,不仅是生物的丰度还是分异度都有大幅的上涨;而黄铁矿指标显示的结果则正好相反,不止是一个草莓状黄铁矿指标显示其中值和平均值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表明底层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甚至硫化的环境。高精度的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体氧含量明显的波动情况。这种在有氧和缺氧至硫化之间的波动意味着:a.底层水正常化的开始,也就是说氧化海水的规模和深度正在不断扩大。b.从另一方面说氧化海水并没有永久性的占领这一区域,或者说底层水环境并没有永久性地得到改善,不同类型或者来源的水团也尚未得到充分的流动和混合。c.这种含氧地层海水与缺氧海水在地区上的反复角力同时也控制着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化石的保存条件。在区域上,像秭归水井沱组这种缺氧的减弱和氧含量的扩大进程在华南其他地区可以与之很好的对应,例如云南昆明玉案山组、贵州遵义和湖南三岔一带牛蹄塘组等:无论是生物还是地球化学特征都表明其古氧相特征在最初的缺氧事件之后一段时间内有一个明显的转折。在转折发生之前,生物稀少,缺氧程度较大;而在转折之后,生物无论是丰度还是分异度都明显增加,地球化学特征也显示缺氧程度有明显的减弱。并且,其转折发生的时间也比较有规律,滨浅海的云南昆明地区的玉案山组氧化事件明显早于台内盆地的秭归水井沱组,表明了含氧海水从浅水向深水地区扩大的趋势。而在皖南到浙西的荷塘组,地球化学证据似乎指向相反的结论:其底层环境处于,或者说至少长时间处于硫化状态,有氧或者富氧只是暂时的,筇竹寺晚期到沧浪铺早期而并无像云南、峡东或贵州那样有明显的由缺氧向氧化底层水体转变的迹象。总而言之,华南早寒武世的海洋历史是一个持续充氧的过程,也是生物辐射和爆发的关键期,云南澄江一带水体进入长期氧化的时间大约在筇竹寺阶中期;贵州底层水由长期缺氧到长期充氧的转折时间可能略晚于云南,在秭归发现的小壳化石同样表明该地区进入长期充氧的时间晚于澄江动物群大规模出现的时间段。而与之相对比的是位于台地边缘或斜坡带的浙西地区,尽管在早期以及中晚期,生物证据表明底层海水曾经处于偶尔充氧的状态,但这种改善毕竟非常短暂,整个荷塘组绝大部分时间还是处于缺氧甚至硫化的状态之下。直到荷塘组顶部,筇竹寺阶末期至沧浪铺阶,海水环境的转变始终没有到来,上层含氧的海水活动未能大幅度地影响和改善底层环境。受海水含氧量的控制,生物的爆发和辐射也未能到达这一区域,因此在该区域内的化石相当有限。这种截然不同的对比表明了早寒武世早期的缺氧事件发生后海洋环境的恢复状态和进度,以及含氧水团的活动范围和程度。3、初级生产力:宏体和微体藻类(包括疑源类)以及微生物席是前寒武纪—寒武纪海洋有机碳的三大主要生产者。它们的繁盛对于大气氧含量的增加、消费者的食物供应以及黑色岩系及其伴生的能源和矿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对峡东秭归地区水井沱组和浙西志棠剖面荷塘组的地球化学和TOC研究表明早寒武世早期海洋长期处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状态,在特定环境下,陆源输入对初级生产力增长具有刺激作用。峡东地区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同样表明该时期初级生产力水平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下。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相关性分析显示初级生产力的几个指标似乎都主要受控于有机质埋藏环境及底层水体的古氧相特征。对黑色岩系中镜质体和惰质体的统计结果发现它们与其他初级生产力指标关系不明显。关于有机质的来源,水井沱组、荷塘组及牛蹄塘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被细菌改造过后的蓝细菌或者藻类残余,其母质主要来源于细菌藻类等低等水生物。这与早寒武世初期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底栖藻类,蓝细菌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的宽川铺组有着明显的区别。
谢国梁,刘水根,沈玉林,颜青,张如鹏,王茜[3](2015)在《赣东北荷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探讨赣东北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以野外荷塘组页岩实测剖面、露头地质调查资料及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为基础,对研究区页岩的分布与沉积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及页岩气保存条件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赣东北地区荷塘组页岩的储层物性条件较好.结果表明:赣东北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页岩沉积厚度一般在25200m,分布较广泛,主要为深水陆棚相沉积环境.页岩的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有机碳含量高,达0.54%11.40%,平均为5.75%,热演化程度高(Ro为2.35%4.90%,平均为3.22%),达到过成熟阶段.页岩脆性矿物含量高,主要为石英及少量的长石、碳酸盐矿物.黏土矿物含量中等,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伊/蒙混层,不含蒙脱石.页岩微孔隙类型主要为矿物晶间孔、有机质孔、粒间溶蚀孔及微裂缝.页岩的孔隙度平均为2.2%,渗透率平均为0.006mD.根据中国海相页岩气有利区的评价标准,优选出赣东北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磨盘山、上饶2个区块.
宋明义[4](2009)在《浙西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硒与重金属的表生地球化学及环境效应》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黑色岩系中石煤等矿产资源被广泛地开发利用,赋存其中的重金属和稀散元素在表生条件下释放出来,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潜在威胁,已引起政府和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浙西地区广泛分布着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丰富的石煤、黄铁矿、磷块岩等矿产资源被开采利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此,研究矿化黑色岩系在开采和表生作用过程中元素的释放迁移、转化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深刻影响,为土地科学利用和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大量和细致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对西石煤矿山废煤堆、矿坑废水、土壤、农作物等的环境地球化学以及对东带龙游、诸暨地区和西带安吉、开化地区等代表性石煤矿山风化剖面的特征进行研究,揭示了Hg、Cd、Cr、Pb、Ni、As、Cu、Zn等重金属以及有益元素硒在矿山废煤堆的释放、迁移和转化规律,重金属在土壤剖面各层次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活性,研究了重金属和硒元素在废煤堆、地表水、沉积物和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系统分析和评价了石煤矿山开采给浙西地区带来的环境影响,并对石煤中硒的迁移规律以及富硒土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建立了重金属和硒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迁移和转化模式。在风化剖面上,与新鲜石煤成分相比,西带SiO2、Al2O3、K2O、Na2O、TFe2O3变化不大,MnO在表层明显减少;东带风化剖面显示出SiO2在表层发生富集,K2O在中间层发生富集,CaO、MgO在中间层富集和在表层亏损十分明显。在不同的剖面上,Mn、Co、Mo的富集达到最高,部分元素REE、Cr、Cu、Th、Pb、Ba以及Ti也有一定的富集。其中以Mo最为典型,在各个剖面上的富集都是很高的。研究表明,常量元素在岩—土界面之间变化明显,表明风化淋溶作用常量元素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岩—土界面附近。浙西地区黑色岩系微量、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①Sr/Ba0.00427-0.041,Co/Ni在0.054-0.371,均<1,P2O5与Y、La-Ce、U-Th以及Co/Zn-(CO+Ni+Cu)等关系图均显示正常海水和热水混合的沉积特征;②不同地区风化剖面自下而上,从弱风化层到强弱风化层直至表土层,∑REE逐渐升高,向上迁移明显,表现出较强的表层富集能力。③从稀土模式上可以看出,上述三个碳质硅质岩剖面LREE/HREE>1,稀土元素北美页岩的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为左倾,轻稀土元素表现为中度富集;而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则出现明显右倾,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表现为富集,反映了典型的热水沉积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不同剖面的稀土数据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和北美页岩标准化的分布型式,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和密切的成因联系。淋溶实验研究发现,大多数重金属淋溶初始阶段都是快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其中在酸性条件下Cd、As、Cr、Cu、Zn、Ni滤出率很快达到最高,以后很快减少,尤其是Cd、Zn、Ni起始阶段速度较高,很快地速度便降下来,7天的淋出量分别占淋溶柱对应元素总量的10.40%,9.66%,9.19%;而Hg、Pb滤出速度缓慢,以后逐渐增多,但总量并不高,如Hg的7天淋出量仅占总量的0.11%。Se在碱性条件下7天的滤出量占总量的0.69%,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升高,具有较大的潜在利用价值。通过对工作区岩相古地理研究,认为造成东西两带富硒土壤pH和土壤地球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东西两带地质背景、沉积环境和沉积相不同。其中西带荷塘期沉积环境属于台沟相,石煤层厚度大,碳酸盐层所占比例较少,石英/粘土比值为0.65,P2O5、CaO含量较低,黄铁矿含量高达9.3%;而东带荷塘期沉积环境属于台地相,石煤层厚度小,碳酸盐层夹层较多,石英/粘土比值为0.30,P2O5、CaO含量高,黄铁矿含量为4%。风化削面对比研究发现,重金属在剖面上迁移的表现形式,与地形地貌、风化沉积作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源岩地区,石煤层主要发育风化剖面,富阳、常山、龙游以及诸暨等地石煤矿山风化剖面,重金属元素以迁出为主,表土层多数元素出现贫化,其中以Cd、Zn、Ni的贫化率最为明显,表明这些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在表生条件下迁移性极强,大部分随水、风等介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迁移。而在沉积区主要发育土壤剖面,如西带的安吉、开化,东带的龙游等河谷平原黑色岩系风化物堆积区,重金属元素以累积形式为主,与剖面C层相比,Cd、Cu表层富集程度为最高,前者富集系数2.07~9.91,后者0.65~4.74;其次为As、Hg、Ni、Pb、Cr,表层出现富集明显。剖面分析和元素形态分析发现,东、西两带土壤重金属活性组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1)西带活性组分含量高,其中Cd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占总量的46.13%,Ni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占总量的4.48%。重金属含量超标如此严重,Cd、Ni对生态环境应具有较大的危害。(2)东带重金属活性组分低,Cd离子交换态(含水溶态)占总量的17.9%,Ni离子交换态(含水溶态)仅占1.79%,有效态的绝对含量不高,对环境的危害很小。通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和利用高精度测试手段,首次在浙西地区发现大规模的富硒土壤,分布在龙游、安吉、诸暨等地区。该地区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沃,总面积506.8km2。根据现代沉积学理论分析,确认浙西地区富硒区硒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荷塘组黑色岩系。其中东带富硒土壤形成特点:第四系沉积区与源岩风化区距离较远,沉积区为一长条形盆地,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呈弱碱性—碱性,土层厚,土壤质地为重壤,Cd、Hg含量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三级标准,Ca、Mg、Se含量较高为特征。该区农产品富硒程度高,重金属含量低。西带富硒土壤形成特点:第四系沉积区与源岩风化区距离较近,地形坡度较陡,沉积区为一开放的河谷地带,土壤类型为渗育型水稻土,土层薄,呈弱酸性—酸性,颗粒相对较粗,地球化学以富Cd、Ni、Se、Zn、As、S、Fe,低Ca、Mg为特征。通过系统对比,首次发现,浙西富硒土壤中S、Org.C、CaO、MgO、Cd、Zn、Ni、Hg、As、Se与源区石煤相比具有较高的继承性。其中,S、Org.C、CaO、MgO对土壤的酸碱度和理化性质等具有深刻的影响。安吉富硒土壤中S、Org.C含量仍高于龙游,而龙游土壤中CaO含量仍高于安吉,显示出龙游土壤呈碱性,安吉土壤呈酸性的差别,表明两地区土壤中的氧化物和微量元素等与其源岩地质背景仍有较密切的联系。相关分析发现,在浙西富硒区不同母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有效硒含量与土壤pH密切相关;在相同母质和相同类型的土壤中,有效硒含量与土壤硒总量极显著相关。根据因子分析原理,应用最大正交旋转求得该区土壤中指标的最终因子载荷,F1、F3分别反映了沉积区富硒土壤中Se与Cd、Cu、Zn以及与MgO的原生共生组合特征。研究发现,龙游富硒区土壤偏碱性,P、Ca、Zn、Mn含量丰富,由于磷酸盐、碱性环境对Se活化的促进作用,Ca、Zn、Mn对Cd的拮抗作用以及碱性环境对Cd的固化作用,使作物根部对Se的吸收增加,对Cd等重金属的吸收大大减少,使得该区农产品成为低镉高硒的天然富硒农产品。而安吉富硒区由于S、Org.C等地质高背景,土壤呈酸性,Se多被土壤粘粒吸附活性较低,加上Ca、Mn含量较低对Cd、Ni拮抗作用不明显,因此,导致农产品中Cd、Ni超标而Se含量相对不高的现象。通过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东西两带土壤元素的活性组分含量、农产品硒与重金属的含量和生态效应三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其中,西带富硒区稻米中硒含量仅达到富硒临界值,与农业部粮食卫生限量标准值相比,农产品Cd、Ni含量超标严重(Cd 0.26~0.63mg/kg,Ni 0.5~1.0mg/kg),但同时也达富锌、富硒水平。实地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健康状况良好,并未出现“痛痛病”等地方性疾病。由此推断是人体内部Se、Zn对Cd、Ni的拮抗屏蔽作用,影响了人体对Cd、Ni的吸收。相反,东带稻米、莲子等农产品中Se含量高,Cd、Ni低,表现出高硒低重金属的特点。首次在东带发现龙游天然优质富硒大米和富硒莲子。这些农产品硒含量高,重金属在农业部食品卫生限量范围之内,体现出富硒农产品的保健性与安全性的统一。富硒土壤研究成果,经过近年来富硒农产品规模开发利用,已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长期食用这些农产品的当地居民,表现为精力充沛、健康长寿,发硒含量是正常人发硒0.28mg/kg的1.79~3.75倍。综合上述黑色岩系风化剖面研究、淋溶实验研究、土壤剖面研究以及元素形态分析研究等,表明浙西下寒武统荷塘组黑色岩系地区Cd、Zn、Ni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但在碱性环境相对固定;而Se在碱性条件下迁移能力强,在酸性环境较为稳定。根据这一特点,选择相对碱性地区开发富硒土壤,为贫瘠山区生产天然优质富硒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张玉玺[5](2019)在《苏北及周缘下寒武统碳质页岩沉积模式及页岩气地质意义》文中提出早寒武世是全球生物、气候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整个扬子地区在早寒武世期间沉积了一套富有机质页岩,其有机碳含量高,是我国目前页岩气勘探的重要目标层系之一。开展早寒武世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学研究,不仅能为早寒武世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过程恢复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能为苏北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选取江苏盱眙地区最新完钻的XYZ-1井下寒武统碳质页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周缘地区野外剖面以及中上扬子地区的对比,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观察、分析测试[包括元素地球化学、有机碳(TOC)、总硫(TS)、XRD分析、氩离子-场扫面电镜(FE-SEM)等技术手段]等资料,开展研究区下寒武统幕府山组碳质页岩段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地球化学和储层特征的系统研究。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XYZ-1井钻遇的幕府山组为一套黑色、深灰色碳质页岩夹薄层状碳酸盐岩的层序。以XYZ-1井底部发育厚度为8.1 m的“石煤层”作为标志层与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地层对比表明幕府山组属于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幕府山组发育水平层理(纹层)、浊积纹层、韵律层理、粒序层理、软变形层理、双向交错层理,小型浪成波纹交错层理等原始沉积构造。其中,浊积层理(纹层)集中发育在上部岩性段。滑塌浊积水道砾岩成分为碳酸盐岩,钙质胶结,具正粒序,底部冲刷接触。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研究区幕府山组沉积期整体反映了属于局限陆棚-潮坪-台地体系。潮坪体系发育潮间带泥坪、混合坪相,局限陆棚体系以水下扇中扇-外扇、滑塌浊积水道、局限陆棚相沉积为主,推测南部的南京台地提供了碳酸盐岩碎屑的物源,北部的胶辽台地提供了陆源碎屑的物源。以元素地球化学、有机碳(TOC)、以及总硫(TS)作为资料,对研究区早寒武世的古气候、古盐度、氧化还原条件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V/(Ni+V)平均值为0.72,Ni/Co的平均值为6.98,U/Th的平均值为1.30,V/Sc的平均值为61.66,氧化还原指标表明整体为缺氧的沉积环境。利用Mo、U、V等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富集和黄铁矿形态及粒径资料分析可知,在幕府山组底部和顶部存在两次较为强烈的硫化事件。幕府山组碳质页岩的TOC平均值为5.02%,其中84.6%的样品大于2%,脆性矿物含量介于32~88%之间,平均为59.75%,发育有机孔、无机孔和裂缝三种主要孔隙类型,其中有机孔主要发育在TOC大于2%的层段,无机孔以粒间孔、粒内孔和溶蚀孔为主,孔径大于2μm,最大可达50μm;微裂缝广泛发育,其中,构造裂缝的缝宽一般20~500 nm,成岩裂缝长度大于10μm,缝宽50 nm~200 nm。缺氧/硫化的沉积条件又为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提供了保障。下扬子地区具有良好的烃源岩条件和储层条件,具备页岩气勘探的潜力。通过以上研究,论文取得的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1.早寒武世幕府山组碳质页岩形成于局限、缺氧的海湾环境。与中上扬子相比,其还原环境持续时间较长,并在晚期达到第二次高峰。研究认为该区主要由浅海-潮坪-台地体系构成,南京台地和胶辽台地可能分别为滁河凹陷提供了碳酸盐岩碎屑和陆源碎屑。特殊的成因环境为页岩气成藏奠定了良好地质基础。2.缺氧硫化事件是碳质页岩TOC富集的主要原因。硫化事件层段碳质页岩TOC最高达到21.27%,孔隙类型多样、脆性矿物含量高。与中上扬子对比,该区具有更好的生烃条件,也具有良好的储集能力,具备页岩气勘探的潜力。
韩乃仁[6](1996)在《浙江江山古生物地层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据215篇有关江山的古生物学、地层学研究成果,简述了浙江江山古生物地层的研究历史.概述了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古生物研究的现状.提出应进一步研究这些保存完好的化石的细微构造及生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测试地层的物质成分和划分岩相.加强对石炭系、二叠系的研究,以便对江山古生代地层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任玥,时国,乔丹,陶菁[7](2019)在《浙江江山下寒武统荷塘组的三叶虫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浙江江山下寒武统荷塘组上段产三叶虫化石3属6种:Hunanocephalus sp.,Hunanocephalus ovalis,Hunanocephalus (Duodingia) constricatus,Sinolenus sp.,Shabaella jiangshanensis,Shabaella convexa。Hunanocephalus为早寒武世筇竹寺期Hunanocephalus-Husuaspis带的典型分子,可以与同期湖南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的Hunanocephalus带、四川秀山水井沱组的Sichuanolenus带进行对比。Sinolenus和Shabealla两属则见于湖南龙山沙坝的水井沱组和石牌组,荷塘组和该两组的所属时代相当,属筇竹寺晚期至沧浪铺早期。荷塘组结合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由石煤层和磷块岩组成,含小壳化石和藻类化石,结合岩性特征指示沉积环境为静水滞留海盆地;上段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硅质页岩,三叶虫化石主要产于粉砂岩与硅质页岩中。粉砂岩以及页岩主要呈灰色、灰白色或者灰绿色,发育微细水平层理,有连续的韵律层出现,三叶虫化石未见明显的弯折或破碎,结合岩性特征指示沉积环境水体较深呈弱还原性,反映出早寒武世荷塘组上段为陆棚斜坡相台地环境。
朱文博,张训华,王修齐,曲中党,黄正清,周道容[8](2020)在《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泥页岩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以浙西江山—桐庐地区为例》文中指出以往研究认为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暗色泥岩热演化程度普遍过高,制约了油气成藏,最新野外调查发现在浙西江山—桐庐地区存在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围绕该相对低值区域,以浙西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最新钻探的井下资料分析结果为基础,分析了江山—桐庐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地质地化特征及页岩气勘探前景。该区荷塘组处于有利沉积相带内(深水盆地—陆棚相),具有沉积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脆性矿物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适中、微孔隙微裂缝较发育等特点,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藏物质基础。并以"高中找厚"(寻找高有机质丰度泥页岩沉积较厚区域)、"高中找低"(在普遍高热演化程度环境中寻找较低值区域)、"强中找稳"(在强构造背景中寻找地层稳定、埋藏较深区域)为原则,同时避开岩体以及岩浆活动较强烈的区域,优选出常山—开化地区为页岩气有利勘探区。
叶舟[9](2006)在《中、下扬子区盆地发育特征及其含油气性研究 ——以洞庭、鄱阳、弋阳及金衢盆地为例》文中提出中、下扬子地区大地构造条件复杂,构造属性的认识尚不统一,洞庭、鄱阳、弋阳及金衢等陆相盆地的油气地质勘探与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本文以板块构造学说、“盆山耦合”思想、石油与天然气的有机成因论、层序地层学理论、(含)油气系统理论等为依据,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对研究区野外地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地球化学等资料的研究,针对研究区4个盆地的构造发育演化特征、沉积充填情况及含油气性进下了探讨。在各盆地发育的控制因素和油气地质特征等方面做了较具建设性的工作,得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认识。主要包括: (1)赣江断裂带是一系列中、新生代红盆的控盆断裂系,沿断裂带发育着鄱阳、清江等十几个盆地,它具有明显的多期变形活动特征,自早燕山期起赣江断裂带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江绍断裂带则是弋阳、金衢等红盆的控盆构造带,它主要经历了晋宁期初次碰撞挤压—造山、加里东期走滑平移、海西—印支期相对稳定、早燕山期再次碰撞挤压—造山及晚燕山期伸展等5个发展阶段。 (2)洞庭盆地的发育与周缘雪峰山、九岭—幕阜山隆起密切相关,它们主要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以来的4期盆山耦合过程:1)燕山早中期的盆山耦合过程;2)燕山晚期的盆山耦合;3)早喜马拉雅期的盆山耦合;4)晚喜马拉雅期盆山耦合。 (3)受赣江断裂带活动性质的影响,鄱阳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史,主要包括中白垩世拉分盆地形成期、晚白垩世早—中期左行走滑张扭断陷盆地发育期、晚白垩世晚期右行走滑伸展盆地发展期、古近纪坳陷盆地发展期和新近纪-第四纪改造残留阶段等5个发展阶段。 (4)受江绍断裂带早燕山期碰撞挤压及晚燕山期伸展断裂活动的影响,弋阳盆地和金衢盆地有着相近的发育历程。弋阳盆地主要经历了燕山早期(T3-J)准前陆盆地、燕山晚期(K)断坳盆地和喜山期(E-Q)抬升剥蚀—局部充填等3个发展阶段;金衢盆地主要经历了中白垩世伸展拉张、晚白垩世拗陷和白垩世末期萎缩等3个发展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两盆地在“红层”盆地之前,都经历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火山—沉积断陷盆地。 (5)白垩纪以来,各盆地主要发育了一套陆相红色碎屑岩沉积建造。随着断陷盆地的发育消亡,沉积环境由山麓—河流—湖泊—河流(—山麓)呈有规律
黄仁波[10](2016)在《浙江江山北部前泥盆纪锆石年代学与沉积指向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文中指出浙江江山北部,地处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江南造山带东段,紧邻江山—绍兴断裂带,出露有较完好且研究程度较高的前泥盆纪地层,因而成为研究江绍断裂带之南东的华夏地块东部前泥盆纪古地理的重要窗口。本文描述了来自江山北部塘里、石龙岗、新塘坞及上横塘等剖面河上镇群、休宁组、雷公坞组、杨柳岗组及印渚埠组陆源碎屑岩7件及火山碎屑岩1件锆石样品的特征和LA-ICP-MS U-Pb锆石测年、含年龄数据858组的分析结果,以及发育于与锆石样品产出或相邻层位的河上镇群、休宁组、灯影组、大陈岭组、杨柳岗组、华严寺组、宁国组及砚瓦山组中的沉积指向构造,包括斜层理、波痕、叠层石倾斜柱体、同沉积褶曲、同沉积断层与滑脱构造等共计48项的构造要素实测和校正数据。根据这些新资料,采用碎屑锆石年代学与沉积指向性构造相结合的研究途径和方法,探讨了江山北部沉积基底地势、沉积物搬运方向和陆源碎屑源区的古地理特征,期望主要对华夏地块东部古地理研究有所推进。获得的主要认识及其意义包括如下五方面。地层学方面,江山北部的河上镇群火山岩年龄为819.3±4.7Ma,应属骆家门组,可能缺失虹赤村组和上墅组;休宁组一段、二段和三段沉积时间分别不早于754±14Ma、707.3±9.1Ma和688±11Ma年龄:雷公坞组沉积时间应晚于688.8±8.7Ma,并可能是华南新元古代两冰期的后一期冰期沉积。从而补充了江山北部乃至浙西北前埃迪卡拉纪(前震旦纪)地层年龄的新数据,有益于加深对江南造山带东段沉积地质历史及古地理演化有关时间制约的认识。碎屑锆石年代学方面,江山北部河上镇群上部—印渚埠组顶部的碎屑锆石以650-900Ma年龄组为主,含有少量~2500Ma、~1800Ma以及Grenville期(1400~900Ma)和泛非期(650~500Ma)的碎屑锆石;碎屑锆石年谱以821Ma~738Ma年龄主峰为特征,与闽西北-赣中东部、赣东北、皖南南部、浙西北东部的碎屑锆石年谱特征相似,具有源区上的亲缘关系,而与闽西南-赣南的年谱特征则差异显著,不具有源区亲缘关系。从而,弥补了江山北部前泥盆纪碎屑锆石年代学资料的空白。沉积指向性构造方面,包括江山北部在内的浙西北地区自拉伸纪晚期—成冰纪(南华纪)至早古生代,具有主体向北西—北北西倾斜的沉积基底地势,陆源碎屑来自其南东—南南东方向。由此揭示了晋宁运动以来前志留纪浙西北地区的古地势、沉积基底倾斜特征以及陆源碎屑的搬运和源区方向,为浙西北地区古地理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江山北部陆源碎屑源区位置方面,前志留纪陆源碎屑源区(剥蚀区)最可能的位置应处在浙江中部地区(含江绍断裂带),至少在688Ma~478Ma期间浙中地区很可能还发育有沉积,这些沉积应是在加里东期和/或印支期造山运动之后被剥蚀而现今未见其出露。由此揭示,与华夏地块西部陆源碎屑为现今华南之外来源不同,华夏地块东部应存在剥蚀区;进而提示,对华夏地块陆源碎屑的源区问题应予再研究。古地理及其变化方面,江山北部在河上镇群上部至休宁组一段沉积时期,发育了以北西流向为主的河流体系;自休宁组二段至砚瓦山组沉积时期,包括江山北部在内的浙西北地区存在北西—北北西方向倾斜的坡向地势,并可能延伸至皖南祁门牛屋山—泾县北贡一带。而江山北部陆源碎屑物源区(浙中地区)可能的古地理及其变化特点表现为:河上镇群上部—休宁组一段沉积时期,剥蚀区范围较大;至休宁组二段三段沉积时期,剥蚀区范围缩小,其北部地带发育滨海相沉积;新元古代冰期期间,剥蚀区范围呈增大—缩小、沉积区范围缩小—增大的趋势;到震旦纪,随着海侵剥蚀区范围趋小,在其北部发育滨海相沉积;随着早古生代海侵,在其北部有滨海相沉积带,还可能发育浅海—斜坡相沉积相带,剥蚀区呈缩小趋势,至宁国组沉积时期,剥蚀区因长期夷平作用而其范围很小,甚至完全被海水淹没。这些框架性认识为华夏地块东部古地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思路。
二、浙西、赣东北寒武系下统荷塘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西、赣东北寒武系下统荷塘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华南峡东及浙西早寒武世(黔东世)生物群及其与古环境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1.1.1 晚前寒武-早中寒武世生物事件及生物群 |
1.1.2 晚前寒武-早中寒武世海洋古氧相历史 |
1.1.3 晚前寒武-早中寒武世黑色岩系、古海洋生产力及植物群研究 |
§1.2 存在的问题 |
1.2.1 生物群的时代延限、组成特征和地理分布 |
1.2.2 古氧相的演化和对比 |
1.2.3 古海洋生产力和初级生产者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主要的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的创新点 |
§1.4 工作量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3.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
§3.2 震旦系至早古生代区域地质构造及沉积古地理发展史 |
§3.3 峡东及浙西震旦至寒武系地层概况 |
3.3.1 峡东震旦及寒武系地层 |
3.3.2 浙西震旦及寒武系地层 |
第四章 研究区水井沱组及荷塘组岩石特征,地层划分和对比 |
§4.1 宜昌水井沱组及浙西荷塘组简介 |
4.1.1 宜昌水井沱组 |
4.1.2 浙西荷塘组 |
§4.2 剖面描述 |
§4.3 岩石分段特征 |
4.3.1 岩石特征 |
4.3.2 分段特征 |
§4.4 生物地层与对比 |
第五章 早寒武世水井沱生物群研究 |
§5.1 水井沱生物群的研究历史和含义 |
§5.2 水井沱生物群化石组成及特征 |
§5.3 峡东水井沱组化石分段特征及对比 |
5.3.1. 分段特征 |
5.3.2. 与牛蹄塘生物群和“西蒿坪动物群”的对比 |
§5.4 峡东鄂西早中寒武世生物群系列及其意义 |
第六章 峡东早寒武世水井沱组古氧相特征与对比 |
§6.1 简介 |
§6.2 水井沱组的缺氧地球化学特征 |
6.2.1 地球化学特征 |
6.2.2 草莓状黄铁矿 |
§6.3 峡东水井沱组生物特征与古氧相 |
§6.4 水井沱组上部缺氧和有氧的快速转换 |
§6.5 扬子板块古海洋的氧化进程 |
§6.6 华南早寒武世生物辐射特征与水团活动 |
第七章 下寒武统的有机质富集特征及古生产力研究 |
§7.1 与下寒武统缺氧环境相关的初级生产力替代指标 |
7.1.1 地球化学指标 |
7.1.2 惰质体和壳质体 |
§7.2 初级生产力指标的有效性评价 |
§7.3 华南下寒武统富有机质沉积特征,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来源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赣东北荷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页岩分布与沉积环境 |
2.1 页岩分布 |
2.2 沉积特征 |
3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 有机碳含量及有机质成熟度 |
3.3 有机质类型及显微组分 |
4 页岩储层特征 |
4.1 矿物组分特征 |
4.2 储集空间及吸附含气性 |
4.3 页岩的保存条件 |
5 页岩气有利区评价 |
6 结论 |
(4)浙西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硒与重金属的表生地球化学及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黑色岩系的研究现状 |
1.2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2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1.2.3 研究方案及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矿床地质特征 |
第三章 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和沉积环境 |
3.1 区域寒武系地层划分 |
3.1.1 下寒武统地层对比与层序划分 |
3.1.2 东西带地层剖面对比研究 |
3.2 古地理和沉积环境 |
3.2.1 古地理环境 |
3.2.2 沉积模式 |
3.2.3 沉积相 |
3.2.4 沉积环境 |
第四章 黑色岩系中石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4.2 浙西地区黑色岩系石煤中的氧化物 |
4.3 浙西地区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及参数特征 |
4.4 浙西地区东西带地球化学的差异性 |
4.4.1 西带地球化学特征 |
4.4.2 东带地球化学特征 |
4.5 小结 |
第五章 黑色岩系表生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
5.1 源岩风化剖面特征 |
5.2 源岩风化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特征 |
5.3 小结 |
第六章 黑色岩系中石煤的淋溶特征 |
6.1 石煤堆的基本特征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6.2.2 淋滤实验与测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滤出液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
6.3.2 石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特征 |
6.4 小结 |
第七章 富硒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7.1 样品采集、分析与测试 |
7.2 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7.2.1 东带典型富硒区 |
7.2.2 西带典型富硒区 |
7.2.3 影响富硒区土壤硒有效性的因子分析 |
7.2.4 土壤类型对硒与重金属的影响 |
7.2.5 土壤硒与重金属形态分析 |
7.2.6 东西带典型富硒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7.3 小结 |
第八章 生态系统中硒和重金属的环境效应 |
8.1 矿坑水和地表水 |
8.2 农作物 |
8.3 硒和重金属的生态环境效应 |
8.3.1 东带环境效应 |
8.3.2 西带环境效应 |
8.4 黑色岩系地区富硒土壤的形成模式 |
8.5 硒和重金属的迁移模式 |
8.5.1 硒的迁移模式 |
8.5.2 重金属迁移模式 |
8.6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9.1 主要结论 |
9.2 问题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完成的项目 |
二、制定的标准 |
三、出版的专著 |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苏北及周缘下寒武统碳质页岩沉积模式及页岩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区域地层和沉积特征 |
第三章 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沉积特征 |
3.1 苏北及周缘地区下寒武统地层对比 |
3.1.1 苏北及周缘地区下寒武统特征 |
3.1.2 XYZ-1井幕府山组地层归属 |
3.2 XYZ-1井幕府山组沉积相特征 |
3.2.1 岩性组成 |
3.2.2 典型沉积构造 |
3.2.3 幕府山组沉积相序列 |
第四章 沉积环境及沉积模式 |
4.1 样品分析方法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 |
4.2.2 微量和稀土元素 |
4.3 古盐度及古气候 |
4.4 氧化还原条件 |
4.4.1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 |
4.4.2 黄铁矿分析 |
4.4.3 硫化事件 |
4.4.4 扬子区硫化环境对比 |
4.5 沉积模式 |
第五章 页岩气地质意义 |
5.1 TOC分布及垂向变化 |
5.2 储层特征 |
5.2.1 幕府山组页岩矿物组成 |
5.2.2 幕府山组页岩孔隙结构 |
5.2.3 与中上扬子地区对比 |
5.3 有机质发育控制因素 |
5.3.1 有机质与陆源输入 |
5.3.2 有机质与氧化还原条件 |
5.3.3 有机质与海平面变化 |
5.3.4 有机质与古生产力 |
5.4 有机质富集模式 |
第六章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浙江江山下寒武统荷塘组的三叶虫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与地层剖面 |
3 化石属种描述 |
4 地质意义 |
4.1 地层时代分析 |
4.2 沉积环境分析 |
5 结论 |
(8)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泥页岩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以浙西江山—桐庐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构造背景 |
2 泥页岩沉积特征 |
2.1 岩相古地理特征 |
2.2 展布特征 |
2.3 沉积环境分析 |
3 泥页岩有机地化特征 |
3.1 有机质类型 |
3.2 有机质丰度 |
3.3 热演化程度 |
4 泥页岩储层特征 |
4.1 矿物组成特征 |
4.2 储集空间及物性特征 |
5 页岩气勘探前景及风险 |
5.1 勘探前景 |
5.2 勘探风险 |
6 结论 |
(9)中、下扬子区盆地发育特征及其含油气性研究 ——以洞庭、鄱阳、弋阳及金衢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手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手段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油气勘探简况 |
2.2.1 湖北、湖南及江西地区 |
2.2.2 浙江地区 |
3 区域地质背景 |
3.1 区域构造特征 |
3.1.1 区域构造格局 |
3.1.2 地质发展简史 |
3.2 区域地层 |
3.2.1 地层区划 |
3.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3 赣江断裂带的活动性初探 |
3.3.1 盆地发育概况 |
3.3.2 活动性探讨 |
3.4 江绍断裂带的活动性初探 |
3.4.1 盆地发育概况 |
3.4.2 活动性探讨 |
4 沉积盆地研究进展 |
4.1 研究的意义 |
4.2 国外研究简况 |
4.3 国内研究简况 |
5 洞庭盆地 |
5.1 研究基础 |
5.1.1 油气勘探历史 |
5.1.2 勘探工作量及勘探程度 |
5.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5.2 构造发育特征 |
5.2.1 构造格局 |
5.2.2 盆地与周边造山带盆山耦合关系 |
5.2.3 沅江凹陷构造单元划分 |
5.3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 |
5.3.1 地层发育特征 |
5.3.2 洞庭盆地的沉积环境分析 |
5.3.3 沅江凹陷沉积相研究 |
5.3.4 层序地层格架 |
5.4 沅江凹陷含油气性及成藏要素分析 |
5.4.1 油气显示特征 |
5.4.2 油气成藏的主要地质因素 |
5.5 沅江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划分与成藏分析 |
5.5.1 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及其特征 |
5.5.2 沅江凹陷古近系含油气系统成藏分析 |
5.6 小结 |
6 鄱阳盆地 |
6.1 研究基础 |
6.1.1 勘探历程 |
6.2.2 地质研究历史及现状 |
6.2 区域地质背景 |
6.2.1 大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
6.2.2 地层发育特征、地层划分对比 |
6.3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6.3.1 沉积环境 |
6.3.2 沉积相 |
6.3.3 地震层序分析 |
6.4 盆地发育演化 |
6.4.1 盆地剖面结构 |
6.4.2 盆地内部构造单元划分 |
6.4.3 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特征 |
6.5 源岩 |
6.5.1 烃源岩的发育层位 |
6.5.2 烃源岩发育区带 |
6.5.3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6.5.4 油源对比 |
6.6 储层发育特征 |
6.6.1 有利的储集相带 |
6.6.2 有利的储盖组合 |
6.6.3 储层成岩特征 |
6.6.4 储层的物性特征 |
6.6.5 有利储层分布 |
6.7 成藏条件分析 |
6.7.1 盖层条件 |
6.7.2 圈闭条件 |
6.7.3 后期构造破坏作用 |
6.7.4 烃类热演化及运移聚集特征 |
6.7.5 区带评价及油气藏预测 |
6.8 小结 |
7 弋阳盆地 |
7.1 油气勘探及研究简况 |
7.2 区域地质背景 |
7.2.1 基底构造特征 |
7.2.2 盆地构造单元特征 |
7.2.3 断裂体系 |
7.2.4 地层发育特征 |
7.2.5 构造发展史 |
7.3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
7.3.1 沉积环境 |
7.3.2 沉积相 |
7.4 源岩 |
7.4.1 分布层位 |
7.4.2 有机质丰度 |
7.4.3 有机质类型 |
7.4.4 有机质成熟度 |
7.5 储层发育特征 |
7.5.1 层位 |
7.5.2 储层类型及特征 |
7.6 成藏条件分析 |
7.6.1 埋藏史 |
7.6.2 地热史 |
7.6.3 生烃史 |
7.6.4 运移、聚集史 |
7.6.5 圈闭条件分析 |
7.7 小结 |
8 金衢盆地 |
8.1 勘探及研究简况 |
8.2 区域地质背景 |
8.2.1 区域构造特征 |
8.2.2 盆地构造特征 |
8.2.3 地层发育特征及地层对比 |
8.3 沉积环境与相分析 |
8.3.1 沉积环境分析 |
8.3.2 沉积相分析 |
8.3.3 层序地层格架 |
8.4 盆地发育演化 |
8.4.1 盆地发育史 |
8.4.2 盆地动力学分析 |
8.5 烃源岩 |
8.5.1 烃源岩的展布及特征 |
8.5.2 有机质丰度 |
8.5.3 有机质类型 |
8.5.4 有机质成熟度 |
8.6 储集及盖层条件分析 |
8.6.1 储集条件 |
8.6.2 盖层条件 |
8.6.3 油气显示特征 |
8.7 含油气系统初探 |
8.7.1 上震旦统至中奥陶统(Z_2-O_2)含油气系统 |
8.7.2 石炭系至二叠系(C-P)含油气系统 |
8.7.3 上三叠统至中、下侏罗统(T_3-J_2)含油气系统 |
8.8 小结 |
9 研究区主要盆地地质特征对比 |
9.1 盆地构造特征 |
9.1.1 盆地形成机制 |
9.1.2 盆地几何学特征 |
9.2 盆地充填特征 |
9.2.1 地层发育特征 |
9.2.2 沉积环境和相 |
9.3 盆地含油气性 |
9.3.1 烃源岩发育特征 |
9.3.2 保存条件 |
9.3.3 油气显示情况 |
9.3.4 油气勘探潜力 |
9.4 小结 |
10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图版 |
(10)浙江江山北部前泥盆纪锆石年代学与沉积指向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及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一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古地理研究现状 |
2.1 研究区及其地理位置 |
2.2 地质概况 |
2.2.1 浙西北及江山北部地区地质概况 |
2.2.2 浙中-浙东南地区地质概况 |
2.3 浙江地区古地理研究现状 |
2.3.1 浙西北地区 |
2.3.2 浙中-浙东南地区 |
第二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3.1 样品产地与剖面特征 |
3.2 样品制备、实验与年龄选取方法 |
3.3 样品描述与实验结果 |
3.3.1 Jt-1样品描述与实验结果 |
3.3.2 Jt-2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
3.3.3 Jt-5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
3.3.4 Js-4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
3.3.5 Js-7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
3.3.6 Js-8-2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
3.3.7 Jx11-3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
3.3.8 Jht-1样品描述与测年结果 |
3.4 前寒武纪地层年龄 |
3.4.1 河上镇群年龄 |
3.4.2 休宁组与雷公坞组可能的最大沉积年龄 |
3.5 小结 |
3.5.1 锆石LA-ICP-MS U-Pb测年数据特征 |
3.5.2 碎屑锆石年谱特征与古地理意义 |
第三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沉积及同沉积指向构造研究 |
4.1 定义与意义 |
4.2 数据处理方法及其野外检验 |
4.2.1 指向构造数据的处理方法 |
4.2.2 方法性检验——以南京汤山地区斜层理为例 |
4.3 指向构造类型、产地及地质特征 |
4.4 指向构造特征描述与意义 |
4.4.1 斜层理、波痕及叠层石 |
4.4.1.1 斜层理特征描述 |
4.4.1.2 波痕特征描述 |
4.4.1.3 叠层石柱体保存特征描述 |
4.4.1.4 沉积及古地理意义 |
4.4.2 同沉积褶皱与断层特征与意义 |
4.4.2.1 同沉积褶皱特征描述 |
4.4.2.2 同沉积断层与滑脱构造特征描述 |
4.4.2.3 古地理意义 |
4.5 小结 |
第四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讨论——古地理意义 |
5.1 江山北部沉积基底地势特征 |
5.2 江山北部与邻区碎屑锆石年谱对比 |
5.3 江山北部陆源碎屑源区——浙江中部为最可能的源区位置 |
5.4 江山北部陆源碎屑源区(浙江中部)古地理若干特征 |
5.5 小结 |
第五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四、浙西、赣东北寒武系下统荷塘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浙西、赣东北寒武系下统荷塘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 薛耀松,俞从流. 地层学杂志, 1979(04)
- [2]华南峡东及浙西早寒武世(黔东世)生物群及其与古环境协同演化研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 2014(02)
- [3]赣东北荷塘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区评价[J]. 谢国梁,刘水根,沈玉林,颜青,张如鹏,王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5(04)
- [4]浙西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硒与重金属的表生地球化学及环境效应[D]. 宋明义.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5]苏北及周缘下寒武统碳质页岩沉积模式及页岩气地质意义[D]. 张玉玺.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6]浙江江山古生物地层研究述评[J]. 韩乃仁.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6(03)
- [7]浙江江山下寒武统荷塘组的三叶虫及其地质意义[J]. 任玥,时国,乔丹,陶菁.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9(04)
- [8]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荷塘组泥页岩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以浙西江山—桐庐地区为例[J]. 朱文博,张训华,王修齐,曲中党,黄正清,周道容. 石油实验地质, 2020(03)
- [9]中、下扬子区盆地发育特征及其含油气性研究 ——以洞庭、鄱阳、弋阳及金衢盆地为例[D]. 叶舟. 西南石油大学, 2006(01)
- [10]浙江江山北部前泥盆纪锆石年代学与沉积指向构造及其古地理意义[D]. 黄仁波. 南京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