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油茶”——桂林独特的民族风味茶与人体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金乾伟[1](2020)在《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茶艺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文中提出油茶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早年基于改善现实生活饮食之需要,普通百姓创造性利用打砸茶叶,改造成以浓香的油茶,配以炒米花、花生米、酥黄豆等食粮,佐以葱花、香菜、青菜等制作成营养均衡的日常饮食。伴随现代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如今又增加了猪下水、鸡鸭肉菜等,与时俱进地提升了打油茶的品味和情趣。同时再吸收中原茶道,注入了礼仪审美文化,成为新时代特色鲜明的民族风味茶饮。
郑新胜[2](2015)在《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民俗是民族文化中具有生动形象和丰富内涵的承载体,是民众世代享用的精神资源,其物化的形态、内在的意蕴,与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生态环境、审美风尚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对民俗的调查、收集、归类和分析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审美文化的视域对民俗进行宏观深入研究的还很不够。本论文从民俗学与美学相关联的角度对民俗及其审美的重要问题作专题研究。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是具有鲜明审美特性的客观存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形成一种从问题出发的对民俗整体的新阐释。本论文从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民俗审美的发生等处着眼,关注的焦点是民俗的审美价值、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民俗审美的构成要素等主要问题。民俗实践表明,民俗的审美是由其内涵的意蕴和构成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前者如民俗审美中的有序性与整饬性、浪漫性与愉悦性、想象性与象征性、神秘性与超越性、混融性与民族性、叙事性与抒情性等的基本特性,后者如民俗中的主题与题材、模仿与取意、节奏与韵律、色彩与线条、材质与工艺等的具有某些艺术性特质的构成要素,而具体体现于民俗的各种分类形态中。论文侧重研究“民俗美”其何以为美的内在依据及其形态表现,它包括具有特定功利价值、审美价值的意蕴和具有形式感的形象体系,是在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中内容和形式完整统一的,并且还具有可以引发主体审美情感的审美特性。民俗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民俗审美意识和素养,重视借鉴民俗审美中的资源,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并在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徐宏[3](2015)在《瑶族茶与治未病》文中提出瑶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活中流传和总结了很多茶与治未病的方法。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分别从瑶族茶的饮用时节、茶的种类、以及瑶族特色茶3个方面阐述了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瑶族茶的保健防病作用。
毛墨林[4](2015)在《平地瑶特色饮食“恭城油茶”的历史与科技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茶及茶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文明一个独特的现象,它不但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且对世界文明史的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物质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畴。居住在八桂大地的人们,均有“打油茶”的习惯,不但苗族、瑶族打油茶,壮族、侗族也打油茶,甚至汉族也不例外,并因此而诞生出独具风格的油茶文化,成为祖国茶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虽然广西各族人民打油茶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均具有古朴醇厚的风格,他们把油茶的烹制过程称之为“打”,其独特奇异的“打茶”技艺堪称一绝。“打油茶”的兴起,尤以恭城为甚,恭城瑶族男女老少一日三餐均离不开油茶,午餐以油茶为主餐,早晚则饮食油茶,可以提神开胃。油茶是当地人强身健体的神奇秘方,并由此成为一种极具地缘特色的饮食产品,成为了一条连接广西各族人民之间友谊的纽带。本文拟通过调查研究恭城油茶制作方法的改良,从历史学和民族学的角度分析恭城瑶族是如何实现由传统的制作油茶到如今极具恭城特色的浓缩油茶的改变,探寻作为恭城特色的恭城油茶在恭城平地瑶族饮食文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恭城油茶不仅仅是最初瑶族人民为了适应环境所创造出来的一种食品,如今更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被烙印成恭城符号,推动着瑶族的传统饮食文化向前发展。恭城油茶目前已经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研究恭城油茶,对理解恭城油茶在恭城瑶族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对进一步传承与保护恭城油茶的特色饮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和旅游价值,
唐咸明[5](2014)在《晚清民国以来桂东北地区打油茶习俗探析》文中提出油茶是将茶叶、生姜、猪脂等捣烂再加盐和水煮沸之后茶汤的称谓,是生活在广西桂东北地区侗、瑶、苗、壮等民族群众喜爱的日常饮食。打油茶是桂东北地区各族民众日常交往和待客的主要方式。打油茶及油茶礼仪反映了中华传统茶文化在民族地区的独特传承和演变情况,构成桂东北地区油茶文化的主要内涵。
林朝赐,刘玉芳,罗小梅,蓝燕,何建栋,杨春,陈春芬[6](2012)在《“方便油茶”的加工工艺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对方便油茶的配方、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传统油茶的用料、加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同时提出制作方便油茶的用料及加工工艺技术方案,为今后开展方便油茶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袁尧清[7](2010)在《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资源群是指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占据一定地理空间的某一类旅游资源单体集群,它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比旅游资源单体大得多。区域旅游资源群之间各种作用形成、运动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一定强度的空间效应,这种空间效应反映了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制约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变。较好地进行区域旅游整合开发能更好地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克服它在旅游发展中产生的诸多消极因素,使区域旅游发展更具有效率与效果。因此,对区域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进行研究对于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湘西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等级高,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类型主要有石英砂岩峰林、喀斯特、丹霞等地质旅游资源,它们分别以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质旅游资源群、红石林岩溶地质旅游资源群、万佛山丹霞地质旅游资源群为代表。这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地缘相近,旅游资源具有趋同性也有异质性,在其旅游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空间效应。对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充分认识以及优化是促进该区旅游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作者以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为案例,对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基于空间效应的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进规律、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战略、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主要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区域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反映了区域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状况,影响了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制约了区域旅游开发与发展的效率,也制约了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对区域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能使我们从深层次理解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配置区域旅游发展要素,更好把握区域旅游发展规律,正确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策略。(2)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是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基础,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是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优化。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准确洞察区域旅游地间旅游空间作用关系,认清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机理,这为正确制定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战略与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区域旅游整合开发能使区内各旅游单元形成良好合作,优化配置区域旅游发展要素,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而促进旅游空间效应优化。(3)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发展中最主要存在四种空间效应。本区域客流集聚指数与旅游业区位商、赫芬达尔指数、区域基尼系数均表明,本区旅游业集聚效应大,但近年来集聚效应有减缓趋势;武陵源景群对红石林景群与万佛山景群的替代效应比较强,红石林景群与万佛山景群间的替代效应强度属中等水平;武陵源景群对其它两大景群屏蔽强度大,但近年来有减缓趋势;本区各景群间的旅游经济溢出指数尽管很长一段时间呈现负数,但溢出指数与溢出水平却都增长很快,这说明该区旅游发展势头好,区域旅游合作初有成效。(4)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演进是其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作用的结果,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区域旅游发展是一个由均衡→不均衡→均衡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均衡化是本区域旅游发展的最理想状态。旅游极化与扩散是本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进的根本方式,旅游空间格局演进的根本动力是区域旅游地旅游竞争优势变化,主要动力是区域旅游空间作用强弱变化,重要动力是旅游需求与供给变化。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共生单元达成质参量兼容状态,促使生成够用的共生能量,选择与构建合理的旅游共生界面,是形成旅游共生均衡的条件。(5)制定合理的整合开发战略是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的重要基础。对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六相”即政府愿景、社区愿景、市场愿景、物质条件、管理条件、最佳效益,以及从其中甄选出整合开发的SW0T要素及战略强度进行分析,构建可持续发展战略、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差异化发展战略与区域旅游创新战略等整合开发战略模式,是本区旅游整合开发是否合理,能否正确实施的关键;实施战略动态平衡管理,才能使本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战略不断与环境、内部条件变化相适应。(6)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整合开发模式是能提高本区旅游发展效率,增强旅游竞争力,使本区旅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模式。旅游空间拓展整合,能使区域旅游发展单元“资源共享、位势叠加”,取得整体优势与综合优势;旅游产品整合,是通过构建具有柔性化、个性化、多类型与多层次的旅游产品组合,使本区域既能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又能突出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地旅游生命周期调控与整合,能推动本区旅游生命周期健康地可持续演进;旅游形象整合能使本区旅游形象得以凸显;旅游市场整合营销模式能提高本区旅游营销效率,使其获得更好的旅游经济效益。
王荷珣[8](2007)在《贺州市客家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以贺州市八步区芳林村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论文研究的是贺州市客家的饮食文化。在简要介绍客家饮食文化总的概况,提出选贺州客家饮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和意义后,文章首先分析贺州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及其种类特点。广西贺州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客家居民为全市总人口的26%,堪称广西客家大市。贺州客家人虽然生活在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但它的道德观念、思想言行、生产生活、民风习俗等文化行为主要是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贺州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是祖祖辈辈客家人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创造贺州客家人自己的文化中,将本地饮食与中原菜系相结合,不断实践、不断组合、提炼、升华形成的。为了适合不同的口味,勤劳质朴的客家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粗粮野菜变成了盘中美餐,烹调出不同口味的菜肴,形成了独具贺州特色的客家菜,它蕴含了中原饮食文化传统的修养、经验,又在艰苦岁月中吸收了古越文化精华,它伴随着贺州客家人的发展而发展,成为贺州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贺州客家饮食这个大家族里,可以分成许多的类别,主要有主食类、菜肴类、食品类、小菜类、小吃类、点心类等。贺州客家菜享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有别于其他菜系最显着的特点主要有:在取料方面,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在刀功方面,客家菜犹如地道的客家人性格——粗犷而质朴;在烹制方面,客家菜多煮焖,多汤水,少炸烤;在风味方面,客家菜讲究鲜香、脆嫩,突出主料,酥软香浓。论文以贺州市八步区芳林村为调查研究个案。在八步上游不远之处的芳林,背靠山岭,临江与石碑河穿淌其间,如今是一个被人誉为山环水秀、地肥人杰的地方。众多的芳林族谱家谱记载了客家人与本地人团结合作的壮举。文章从客家肴馔文化、客家饮料文化、客家饮食习俗文化、客家饮食器具文化四个层面对贺州市八步区芳林村的客家饮食文化进行介绍。芳林村客家饮食民俗古风浓厚,当地客家人从天人相应、食治养生与五味调和的思想观念出发,选择了一个独特的饮食结构,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它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芳林村客家人的主食有大米饭、品种丰富的粥、各式各样的米制品、最重要的杂粮——番薯。客家风味小吃更是种类繁多,客家粄、客家腌菜总计有百种以上,是芳林村客家饮食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芳林村客家人的百菜酿,则更是贺州客家饮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餐桌风味,客家人迁入芳林村后,吸取了当地各民族菜酿的特色,将菜酿文化发挥到了极至。能做出这么诱人美味的佳肴,高超的烹调技艺、烹调方法多样更是客家人引以为自豪骄傲之处。芳林村客家人的烹调技艺有四大特色:一是刀工巧妙,寓趣于味,富于美感;二是汤菜考究,变化无穷,别有特色;三是调味独特,偏于甜酸,突出清淡;四是烹调细腻、雅致大方,色、香、味、形俱佳。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聪慧的芳林村客家人更是将这两种文化发扬光大,别具独特韵味的擂茶,醇香清雅的米酒,其味其效让人惊叹,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客家人不同季节的饮料。芳林村客家人的饮食习俗从整体上与当地其他汉民族是一致的,大都体现的是农耕民族的特点,但长期以来村里客家人以从事耕织和手工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又形成了与汉民族其他民系在饮食节俗礼仪文化上同中有异。芳林村客家饮食的习俗文化反映了芳林村客家人居住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客家人的文化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构成和客家个性的载体。村里客家人在岁时岁令中最注重的是“四季八节”,每逢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月半、重阳节、冬至这八个节日,客家人的食俗活动较为隆重,其他的岁时令节则淡化很多。古人很早就认为,最早的礼仪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芳林村客家人对中原古文化的传承是很到位的,尊师重道,尊老知礼,热情好客,祭祀礼节自不必说,饮食也有礼仪和禁忌。古语有云:“美食不如美器”,无论是烹制还是盛装,美食也要精致的餐具来烘托,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从芳林村客家饮食器具文化中,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其独特的内涵。通过对贺州市八步区芳林村客家饮食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意义,而且对当前特别是今后贺州的餐饮事业、旅游事业乃至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一是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和揭示贺州客家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的规律及其现状;二是可以加深认识和了解贺州市客家人的历史文化成就及其对缔造贺州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三是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贺州市客家人和本地其他汉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增强贺州市各民族的凝聚力;四是有利于海外华人的爱国热忱的阐扬;五是可使贺州市新一代客家人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先辈的优秀品德;六是有利于促进贺州市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
黄淑美,欧阳中一[9](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张文文[10](1996)在《“打油茶”——桂林独特的民族风味茶与人体健康》文中研究说明 茶源于中国,传播于世界。远古时代,我国茶叶始由药用进入人类利用领域,后与人们的生活饮食和精神生活相联系。从原始饮用法分立出茶的食用、药用两大饮茶文化系,流传开来,再经过多地区、多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相融合,形成多种饮茶文化分支流派,呈现
二、“打油茶”——桂林独特的民族风味茶与人体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打油茶”——桂林独特的民族风味茶与人体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茶艺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江侗族打油茶提升了日常生活品味 |
(一)普通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实践创造 |
(二)三江侗族打油茶创造文化内涵 |
二、三江侗族打油茶现代语境中的审美提升 |
(一)现代语境中的打油茶与时俱进 |
(二)肉食组合改进油茶美食品味 |
三、礼仪加持成就了独特的打油茶民族饮食 |
(一)三江侗族打油茶吸纳中原茶艺必要性 |
(二)新时代编创民族民俗打油茶饮食文化 |
四、结语 |
(2)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 |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实质 |
第二章 生命活动:民俗审美的发生 |
第一节 民俗审美的史前信息 |
第二节 民俗审美的生态环境 |
第三节 民俗审美的地域风格 |
第三章 民俗的审美价值探寻 |
第一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内涵 |
第二节 民俗中的“善” |
第三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实现 |
第四章 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 |
第一节 合序整饬之美:民俗审美的有序性与整饬性 |
第二节 乐生悦情之美:民俗审美的浪漫性与愉悦性 |
第三节 天人贯通之美:民俗审美的神秘性与超越性 |
第四节 神思兴象之美:民俗审美的想象性与象征性 |
第五节 多元共生之美:民俗审美的混融性与民族性 |
第六节 明德中和之美:民俗审美的叙事性与抒情性 |
第五章 民俗审美的构成解析 |
第一节 主题与题材 |
第二节 模仿与取意 |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
第四节 色彩与线条 |
第五节 材质与工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平地瑶特色饮食“恭城油茶”的历史与科技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理论 |
第四节 田野点概况 |
第二章 中国茶文化发展与恭城油茶的历史起源 |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恭城油茶的历史起源 |
第三节 恭城平地瑶油茶历史起源的成因动力分析 |
第三章 恭城油茶制作的科技与历史文化进步 |
第一节 恭城油茶的制作概述 |
第二节 制作工具、材料及技艺的科技进步 |
第三节 茶叶及其他辅料的选择与创新 |
第四节 平地瑶油茶风俗文化 |
第五节 平地瑶族油茶歌的传唱 |
第六节 恭城油茶对当地文化及其产业的影响 |
第四章 恭城油茶文化发展及其困境 |
第一节 恭城油茶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
第二节 恭城油茶文化保护及其产业发展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晚清民国以来桂东北地区打油茶习俗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桂东北地区油茶饮食文化的起源 |
二、晚清民国时期桂东北油茶文化的发展变迁 |
三、建国以来桂东北地区油茶文化的普及和嬗变 |
四、结语 |
(6)“方便油茶”的加工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备 |
1.2 供试原料 |
1.3 试验处理方案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7)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质旅游资源研究现状 |
1.3.2 旅游资源群研究现状 |
1.3.3 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现状 |
1.3.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2.1 博弈论 |
2.2 系统科学理论 |
2.2.1 系统论 |
2.2.2 协同论 |
2.2.3 耗散结构理论 |
2.3 生态理论 |
2.3.1 种间竞争与生态位理论 |
2.3.2 共生理论 |
2.4 区域经济理论 |
2.4.1 地域分工理论 |
2.4.2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
2.4.3 核心—边缘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地质旅游资源概述 |
3.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大地构造背景 |
3.1.1 研究区范围 |
3.1.2 自然地理环境 |
3.1.3 大地构造背景 |
3.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的地层岩性特征与地质发展史 |
3.2.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地层与岩性特征 |
3.2.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地质发展史 |
3.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的形成 |
3.3.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发育内在机理 |
3.3.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发育外部动力系统 |
3.3.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发育模式 |
3.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景观类型与特征 |
3.4.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景观类型 |
3.4.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景观特征 |
3.5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价值分析 |
3.5.1 美学价值 |
3.5.2 科学价值 |
3.5.3 生态学价值 |
3.5.4 休闲康体价值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条件结构 |
4.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景区(点)空间结构分形测算 |
4.1.1 景区(点)空间结构分形测算方法 |
4.1.2 景区(点)体系网格信息维数测算与分析 |
4.1.3 景区(点)体系关联维数测算与分析 |
4.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竞争比较优势空间结构 |
4.2.1 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背景比较 |
4.2.2 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资源量值与品质比较 |
4.2.3 旅游者对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感知比较 |
4.2.4 三大地质旅游资源群空间竞争态势比较 |
4.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场的空间结构 |
4.3.1 旅游场概念、特征及其形成 |
4.3.2 旅游场分析方法 |
4.3.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场场强分析 |
4.3.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场位势分析 |
4.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空间效应过程的空间条件结构 |
4.4.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空间效应过程的阻尼分析 |
4.4.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景区(点)空间拓扑分析 |
4.4.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可介入分析 |
4.4.4 高速交通网络化的时空收敛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 |
5.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业集聚效应 |
5.1.1 旅游业集聚效应内涵与特征 |
5.1.2 旅游业集聚效应形成的机理 |
5.1.3 旅游业集聚效应的测度与分析 |
5.1.4 旅游业集聚效应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 |
5.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间旅游替代效应 |
5.2.1 旅游替代效应内涵与特征 |
5.2.2 旅游替代效应形成的机理 |
5.2.3 旅游替代效应测度与分析 |
5.2.4 旅游替代效应对区域旅游发展影响 |
5.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间旅游屏蔽效应 |
5.3.1 旅游屏蔽效应内涵与特征 |
5.3.2 旅游屏蔽效应形成的机理 |
5.3.3 旅游屏蔽效应测度与分析 |
5.3.4 旅游屏蔽效应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 |
5.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间旅游经济溢出效应 |
5.4.1 旅游经济溢出效应内涵与特征 |
5.4.2 旅游经济溢出效应形成的机理 |
5.4.3 旅游经济溢出效应的分析 |
5.4.4 旅游经济溢出效应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空间效应的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空间格局演进 |
6.1 基于空间效应的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进的动力机制 |
6.1.1 空间格局演进的根本动力:旅游地旅游竞争优势变化 |
6.1.2 空间格局演进的主要动力:区域旅游空间作用强弱变化 |
6.1.3 空间格局演进的重要动力:需求与供给变化 |
6.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地成长与再成长分析 |
6.2.1 基于"P-E"法的旅游地成长阶段判定 |
6.2.2 旅游地成长分析 |
6.2.3 旅游地再成长机制 |
6.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进的一般规律 |
6.3.1 极化与扩散 |
6.3.2 共生均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 |
7.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六相分析" |
7.1.1 "六相分析"法的内涵 |
7.1.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六相分析" |
7.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SWOT定量化分析 |
7.2.1 SWOT要素甄选 |
7.2.2 SWOT要素强度计算与分析 |
7.2.3 战略强度分析 |
7.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战略的确定 |
7.3.1 整合开发战略指导思想及目标 |
7.3.2 整合开发战略模式 |
7.3.3 整合开发战略的动态平衡管理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模式 |
8.1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原则 |
8.2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的驱动机制—APT模型 |
8.2.1 利益引力(Attraction)驱动 |
8.2.2 环境压力(pressure)驱动 |
8.2.3 整合条件推力(Thrust)驱动 |
8.3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模式 |
8.3.1 旅游空间拓展整合开发模式 |
8.3.2 旅游产品整合开发模式 |
8.3.3 旅游生命周期调控与整合模式 |
8.3.4 旅游形象整合模式 |
8.3.5 旅游市场整合营销模式 |
8.4 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整合开发的保障体系 |
8.4.1 经济基础保障 |
8.4.2 组织保障 |
8.4.3 制度、法规保障 |
8.4.4 技术保障 |
8.4.5 人力资源保障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贺州市客家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以贺州市八步区芳林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独树一帜的客家饮食文化 |
第一章 贺州市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及其种类 |
第一节 贺州市客家饮食文化的生成 |
第二节 贺州市客家饮食的种类及其特点 |
第二章 芳林村客家肴馔文化 |
第一节 芳林村的概况 |
第二节 芳林村客家主食 |
(一) 大米饭 |
(二) 粥 |
(三) 米制品 |
(四) 番薯及其制品 |
第三节 芳林村客家小吃 |
(一) 客家粄 |
(二) 客家腌菜 |
第四节 芳林村客家菜酿 |
第五节 芳林村客家菜的烹饪方法 |
第三章 芳林村客家饮料文化 |
第一节 芳林村客家茶文化 |
(一) 擂茶 |
(二) 凉茶 |
第二节 芳林村客家酒文化 |
(一) 客家米酒的种类 |
(二) 客家米酒的制作工艺 |
(三) 客家米酒的用途 |
第四章 芳林村客家食俗文化 |
第一节 岁时节日中的客家饮食文化 |
(一) 春节食俗 |
(二) 元宵食俗 |
(三) 清明食俗 |
(四) 端午节食俗 |
(五) 中元节食俗 |
(六) 中秋节食俗 |
(七) 重阳节食俗 |
(八) 冬至节食俗 |
第二节 客家饮食中的礼仪与禁忌 |
第五章 芳林村客家饮食器具文化 |
(一) 炊具 |
(二) 餐具 |
(三) 酒具 |
(四) 茶具 |
(五) 其他用具 |
结论:研究贺州市客家饮食文化的现实意义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打油茶”——桂林独特的民族风味茶与人体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三江侗族打油茶茶艺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J]. 金乾伟. 农业考古, 2020(02)
- [2]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D]. 郑新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3]瑶族茶与治未病[J]. 徐宏.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04)
- [4]平地瑶特色饮食“恭城油茶”的历史与科技探究[D]. 毛墨林. 广西民族大学, 2015(10)
- [5]晚清民国以来桂东北地区打油茶习俗探析[J]. 唐咸明.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4)
- [6]“方便油茶”的加工工艺技术研究[J]. 林朝赐,刘玉芳,罗小梅,蓝燕,何建栋,杨春,陈春芬. 广西农学报, 2012(04)
- [7]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 袁尧清. 中南大学, 2010(01)
- [8]贺州市客家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 ——以贺州市八步区芳林村为个案[D]. 王荷珣.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 [9]《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1991-2004年目录索引[J]. 黄淑美,欧阳中一. 农业考古, 2005(04)
- [10]“打油茶”——桂林独特的民族风味茶与人体健康[J]. 张文文. 农业考古, 19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