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纪的青春品质——专访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何兆发教授

跨越世纪的青春品质——专访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何兆发教授

一、跨世纪青年的素质问题——访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何肇发(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维[1](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王翀[2](2005)在《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当前我国广泛开展的城市社区建设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制度发展背景,在社区空间,既自发地生成着成员个体利益的各种诉求,又承载国家(政府)行政不作为部分的具项,尤其是现代社会,社区成为国家与社会在地域管理上的一个过渡地带,一个共有交涉的公共空间。 本文从正确地反映社会的公共需要,引入现代管理机制的角度出发,以“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为主题,在社会激烈转型的背景下,为适应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迫切需要,研究什么是社区公共空间,如何加强社区公共空间管理建设,以及在当前信息化进程中社区公共空间的变迁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社区公共空间研究,将更合理、有效地把握社区公共空间的效率、效益,促进现代民主社会有序运转。全文共分九章进行论述。 第一章首先从经济改革、社会转型与我国城市社会管理变革入手,揭示了深化社会管理的挑战,指出社区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必要的社会自我管理制度。分析了现代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必然性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区公共空间建构,在理论框架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框架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对社区理论、社区管理理论、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上的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研究和“管理”与社会研究等理论分别进行综述,并回顾了我国相关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构成了本文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以及拟突破的重点。 第三章对社区公共空间概念、构成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首先分析社区范围内具公共性的实在之物。并籍助于市民社会理论中的公共领域的概念,使公共领域概念从理想化转向实务化,对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使之进入社区场域并赋予实在的居民事务的功能。本文认为,社区公共空间是具有地域意义和赋有实际社会功能的公共领域类型。它是以国家——社会相对分离为生存基础,以自主参与为核心,以权利互为平衡为原则,以居民事务为内容,以信息网络为手段,以舆论监督为常态的这样一个具有社区场域的公共领域。在此基础上,考证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互联网传播三种不同传播手段状况下社区公共空间的不同社会性形态,并分析了信息时代社区公共空间的结构变迁和网络给社区公共空间带来的变化。对网络社区与实体社区公共空间进行了场域的解析。 第四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构成展开深入研究。从现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实社区管理的经验出发,对社区公共空间管理构成进行逐级分解,建立如同关系树的层次结构。用理念层面的研究与制度层面、机制层面、管理相关者层面的研究相结合,揭示在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和信息化推进社区公共空间无限扩大的社会变革、转型过程中,社区公共空间管理所应确立的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制度、动作机制和管理相关者等保证因素和结构维度。最终得出四个层面的20个构成因子。 第五章运用本文业己建立的社区公共空间理论框架,对理念维度的因子分析,得出的四个因子,即民主和参与意识因子、组织自治理念因子、社区民主推进因子、自治认识水平因子;制度维度的因子分析,得出的居代会制度因子、民间组织制度因子、党群组织制度因子、议事协商制度因子;机制维度的因子分析,得出管理合理性及规范有序化因子、信息网络化因子、环境治安因子、物理空间质量因子、楼群设计合理性因子、社区服务发展机制因子、网络讨论支持因子、管理经费因子;以及管理相关者维度的因子分析,得出专业管理者综合素质因子、热心者及信息化水平因子、文化和收入条件因子、性别因子,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解释。 第六章对社区公共空间管理构成问题按类型、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水平的Means过程分析,证明了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是有显着差异的,而且也是相关的。这说明了以舆论为常态的社区公共空间存在的必要意义,社区公共空间是为社区各类主体交流有可能达成的共识而存在的。只有不断扩大的公共空间,才能给各类社区主体提供场域,来充分表达他们的不同意见。另一方面,在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和管理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各类主体必然的差异。MeanS过程分析实现了一个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质的飞跃过程,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七章运用本文所建立的理论框架分析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的规范管理的影响因素。社区公共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然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指出影响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的规范管理的主要有四大因素,即社会结构、宏观社会环境、传播手段、政策法规等。然后,分别对这四大因素及其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第八章在前七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杭州市三个社区信息化试点网站的考察、实际评估,在网络社区对实在社区的公共空间在权利管理空间、信息管理空间、公共服务管理空间等方面的扩大和网络社区搭建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经验分析、数据调研?

戴联荣[3](2005)在《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文中指出论文用文化生态的观点和方法,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大学生态存在的问题和建构大学生态的框架理路,核心的观点,就是强调大学生态应建立在一个适宜知识人生存、能够激发其生命潜能、智慧和人格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同时要建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敬畏知识人价值追求的大学内、外生态的平衡发展环境。只有尊重知识人的文化特质,并营造促使其生长的人文氛围,才有可能化育、提升一代一代大学人的综合文化素质。 论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态的内涵和结构,包括大学内部生态结构和大学外部生态结构。大学内部生态,又分为精神生态、制度生态和物质环境;大学外部生态则分为法律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生态、国际文化生态。论文结合丰富、翔实的现实和历史的文本材料,阐述了大学内生态与外生态之间的共生关系,并指出这种共生关系,旨在凸显大学的法律主体、自主管理、学术自由、多元文化交流的生态存在,这是知识人的精神生长的重要生态基础,也是大学精神复归的迫切需要和重要的文化环境支持。 论文接着试图用文化生态概念与高等教育现存的理念结合起来,构筑新的大学精神、学术理念、管理理念。明确提出大学“生态管理”及其评价的新理念;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党的领导权力的平衡理念;研究型大学,应该打破大学垂直型学术组织结构,建构以多形态课题组为核心的扁平网络结构——这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既与时俱进,又不丧失传统;有利于凸显知识人的民主、科学、自由、独立、创新的精神和生命体验;有利于避免大学行政化、亲缘化和功利化。 论文还对一些重点大学的知识人进行了深入的质性访谈,积累了鲜活的、有说服力的教育体验素材,并结合学理分析,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新理念:大学一方面要实行专业教育的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其发展潜能;另一方面,通识教育与大学生态的理念息息相通,特别注重知识人对精神生态的体验——即对大学内、外生态深切体验、互动,并全面发展知识人的智慧和人格。从大学生态的文化进化看,大学师生的人格与大学内、外生态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是相互依存、激发、包容的,共处在一个有机的、开放的、异质性的、自主的、共存共荣的体系中。由师生的科研、社会活动、个人交往的体验,以及课程学习——这样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的纽带,形成师生彼此人格成长和创新的重要的文化源头——文化人格、不断超越自我和环境的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共生环境中化育、熏陶出来的。 论文指出,大学重视生态知识和生态伦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会用生态哲学、文化哲学来反思人的自我主宰观念和行为的缺失,重视人的心灵安顿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存在,重视通过改变人自身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来弘扬文化生态精神,寻求人的发展的精神、物质和行动的和谐,人的均衡、个性化的发展,这就需要加强生活体验、生态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这是大学生态——大学精神——通识教育的建构所共同追求的人格的终极目标。 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侧重精神的、人文意义上的生态理论分析,主张把学理的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现象教育学的方法综合起来思考。

陈璐[4](2011)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和社区居民构成的日益复杂化,社区已经由过去的单纯居民居住点,转变为各种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人与社会的交融点和社会生活的支撑点,这就使社区文化建设成为了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区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动力功能,社区文化本身又具有社会沟通、心理凝聚、价值导向、行为规范、文化传承和协调的作用,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问题,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文化,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迅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都是利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各类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更是快速发展。因此,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文化为目标,以科学技术给社区文化带来的创新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借鉴国外社区文化的建设经验,就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是本文研究背景介绍;对本研究涉及的“社区”、“社区文化”概念进行解释;提出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指出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现状,分别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概况及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外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概括。第三部分,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形成与内涵进行了阐述;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阐述;对科学发展观与社区文化建设相关性进行论述。第四部分,对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对策进行探讨,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社区文化的原则、社区文化的建设目标、核心价值,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李晓玉[5](2002)在《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来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统包统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开始分化并回归于社会及社区,社会成员原有的“单位人”属性逐渐向“社会人”属性过渡,社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的地位、价值、功能等日渐凸显出来,社区居委会建设问题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的关注。 居委会在成立之初,确立了其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居委会的功能却严重错位。它承担了过多的行政职能,成为了政府的附属机构,而其本身的自治功能却已经严重地淡化了。这种角色的冲突,使居委会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解决这种角色冲突,重新构建社区居委会,还原居委会的本来属性,这是本文的中心所在。本文的选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运用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以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问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与写作有关的概念回顾了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发展轨迹。文中明确指出,社区居委会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其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第二部分进行了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的理论基础和动因分析。从理论角度分析,公民社会理论为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居民自治提供了理论指导,社会 J\硕士学位论文 父贞》罗NIASTER’5 THE狠 资本理论为社区居民参与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公共选择理论则要求政府合理界 定自身的权限,进而为合理确定居委会的职能提供依据。从动因角度分析,社 会制度的变迁是社区居委会重塑的外部动因,而居委会自身存在的问题则成为 其重塑的内在动因。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探讨了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的路径选择 及举措构想。这一部分首先规范了社区居委会的属性,指出社区居委会是一个 兼具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的居民组织。其次,从职责和事务性的工作两个层面, 界定了居委会的职能,同时也分析了从居委会剥离出来的职能的归属问题。再 次,提出构建执行层与操作层相分离的居委会组织,包括确立居委会的组织规 模,构建新的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培育和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中介组织。 再次,在承认了政府对社区居委会建设的推动作用的基础上,合理地界定了政 府的作用范围。最后,提出应大力推进相关制度改革,包括改革选举制度,推 进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法制化,建立与完善社区社会保障体系。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本文归纳总结了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的理论基础,为 居委会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这种总结归纳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这在以 往的文章中是很难看到的。同时,本文的第三部分提出了一系列有建设性的重 塑举措,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推进社区居委会改革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 指导意义。在写作方法上,能够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相结合,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彭阳[6](2009)在《长沙市岳麓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社区文化是我国当前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试图对城市社区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探讨,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独特功能,使精神文明建设由抽象走向具体。本文选题以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模式为研究重点,在简单描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基本方法与思路的基础上,分析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社区文化建设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概述了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和问题,借鉴国内外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岳麓区实际情况,从软硬件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居民意识培养等角度分析了社区文化建设中现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用志愿者组织、市场公益互补等理论方法进一步阐述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关系。研究表明,社区文化建设具有社会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其发展应遵循相应的原则。论文最后针对岳麓区实际,提出了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对策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培养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朱毅蓉[7](2002)在《城市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人”向“社区人”转变。在这样的社会样式转换之后,社区文化成为“社区人”越来越依赖的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也是增强人们社区归属感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对它的重要性,人们并未充分认识,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可问题也不少:既有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有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参与的不足。对社会学视野下的社区文化研究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历程的考察与现实分析,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经验,使得上述问题得以从物质环境、精神价值、组织体制和运作机制三个层面来解决。

李灵革[8](2004)在《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指明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影从它诞生之日起,便确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一种是想像与虚构的思路,一种是纪实与记录的思路。纪录片所遵循的是后一种创作思路,它存在的首要因素就是真实,它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纪录片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了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 中国纪录片诞生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秋,它一出现便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便与祖国的命运血脉相连,它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舞旗呐喊。尽管中国纪录电影在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远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敬业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们在二十世纪近百年历史之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画面。这些画面,绘成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漫漫长卷;这些画面,不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努力奋斗的各种状态,它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现实价值。 本论文将纪录片试图在历史学与纪录片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一个研究中国纪录片历史发展的专着。透过它,一方面理清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探讨纪录片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出纪录片在各个历史时代的作用与意义,为以后的纪录片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跨世纪青年的素质问题——访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何肇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世纪青年的素质问题——访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何肇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1.创新之处
        2.主要限度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社会组织
        4.社会分工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2)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经济改革、社会转型与我国城市社会管理变革
    1.2 城市社区建设是现代城市社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3 现代城市社区管理面临信息化与公共空间挑战
    1.4 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本文的创新点
    本章小结
2 社区公共空间研究评述
    2.1 社区与社区管理研究综述
    2.2 市民社会理论与公共空间研究
    2.3 场域的概念
    2.4 “管理”与社会研究
    2.5 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章小结
3 社区公共空间概念与形态
    3.1 社区公共空间的概念
    3.2 人际传播的家庭公共空间与社区广场公共空间
    3.3 大众传媒时代的社区公共空间
    3.4 网络社区公共空间形态
    3.5 社区公共空间常态:公共舆论
    3.6 网络社区与实体社区公共空间的场域分析
    本章小结
4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构成的因子分析
    4.1 公共空间与社区管理构成研究的立足点
    4.2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体系构成因子分析方法
    4.3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体系构成指标体系
    4.4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体系理念层面因子分析
    4.5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体系制度层面因子分析
    4.6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体系机制层面因子分析
    4.7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体系管理相关者因素层面因子分析
    本章小结
5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构成的因子解析
    5.1 理念维度
    5.2 制度维度
    5.3 机制维度
    5.4 管理相关者维度
    本章小结
6 社区公共空间的Means过程分析
    6.1 Means过程原理
    6.2 按类别对各问题进行Means过程分析
    6.3 按年龄对各问题进行Means过程分析
    6.4 按受教育程度对各问题进行Means过程分析
    本章小结
7 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我国社区公共空间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7.2 社会结构与社区公共空间管理
    7.3 宏观社会环境与社区公共空间管理
    7.4 传媒手段与社区公共空间管理
    7.5 政策法规因素与社区公共空间管理
    本章小结
8 社区公共空间的信息化建构实践
    8.1 社区管理信息化的公共空间讨论
    8.2 梅特卡夫增值法则与社区公共空间拓展
    8.3 城市网络社区搭建模式的比较
    8.4 社区公共空间信息化建设调研
    8.5 网络社区公共空间的实体管理模型
    8.6 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以杭州为例)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本文的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Summary
引论
    第一节 论文题目的选择背景和价值
        一、大学精神——人格教育的传统不可缺失
        二、知识人的精神、心灵的文化生态适切性建构,是大学管理的关键
        三、中国人文传统复兴依靠大学精神、人文传统的复归
        四、大学生态是适合知识人的心灵自由、多样学派争鸣的特殊教育环境
    第二节 关于研究方法
        一、把学理的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综合起来建构框架
        二、侧重从精神的、人文意义上的生态分析
    第三节 关键概念的厘定和边界
        一、生态
        二、大学生态
        (一) 大学生态概念的厘定和内涵
        (二) 大学生态的文化特性
        (三) 大学生态与大学环境、大学文化有明显区别
        (四) 大学生态的结构
        三、大学生态共生
        (一) 共生的内涵
        (二) 大学生态共生法则
        四、文化人格
        (一) 文化人格的价值和特性
        (二) 文化人格的结构
        (三) 适应性人格与非适应性人格
        (四) 文化人格与大学生态共生的机制
        五、知识人
        (一) 知识人的内涵
        (二) 知识人与知识分子、教师概念的边界
        (三) 大学知识人的特征:知识的生产与创生
    第四节 大学发展与大学生态生长的关系
        一、尊重大学传统与大学改革创新的关系
        二、大学的针对性与大学性格的关系
        三、知识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四、人文与科学的关系
        1、建构“共有文化”——人的文化化,是和谐的文化生态统一体
        2、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合的摆动
        3、人文知识人心态与文化生态的变异
        4、大学精神的重建,正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复兴之基
        五、大学与政治的关系
        1、大学外部环境是否宽松,政治因素对大学的干预是否过多
        2、大学是否具有清醒、完整的政治意识
    第五节 海内外研究的相关情况概述
        一、有关生态、文化生态、共生的研究
        二、有关文化人格的研究
        三、有关大学教育生态的研究
        1、泛教育理论
        2、生态教育的观点
        3. 生态艺术教育的观点
        4、学科生态管理的概念
        5、大学生态的观点
    第六节 论文的逻辑思路和框架
        一、论文第一章——大学内生态
        二、论文第二章——大学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关系
        三、论文第三章——知识人的文化人格
        四、论文第四章——建构知识人体验的大学通识教育
    第七节 论文的收获或创新,以及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态
    第一节 大学精神生态——知识人的精神家园
        一、优选和拥有大学知识精英:精神家园和物质条件共在
        1、寻找直接影响人类精神花朵结果的“那一支队伍”
        2、营造安顿探究心灵的氛围
        二、兼容精神的自由生长——尊重大学生态共生法则
        1、尊重知识人的内在和外在自由
        2、大学是最适宜舞识人生存的社区
        三、弘扬大学知识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的融合
        1、敬业、尊重、科学,体现了人文精神
        2、敬业精神的基础是兴趣
        3、敬业的关键是尊重教育人,不是“管住人”
        4、大学教育的内核是科学精神
        四、体悟大学知识人的精神境界
        1、知识人的精神境界和洞察力的价值
        2、人格唤醒的教育
        五、追随大学师从环境
        1、博爱、大爱,是师从环境之本
        2、兼容并包不同人格的学生
        3、发现和提携英才
        六、习得大学知识人的话语生态隐喻
        1、大学话语生态能打开人的思维和精神世界
        2、克服教材的程式化对思维方式的顺应作用
        3、大学的人文教学观念是激发人的探究和创造精神
        七、尊重大学知识人愉快体验多样学派
        1、科学要有多元生态、多种学派共生
        2、愉快体验适切学术氛围,利于生成式思维发展
    第二节 大学制度生态:适宜知识人的文化生态管理理念
        一、大学知识人的文化生态管理理念
        1、文化管理——精神、道德的导引
        2、避免干涉知识人活跃因子的生长
        3、有所为,有所不为
        4、遵守规则生态
        二、大学知识人的生态评价理念
        1、遵循民心——公平向性
        2、注重公开、有序的外部生态因子的信息评价
        3、尊重评价过程中知识人的自我修复、调节和反馈过程
        4、激发人的潜能和发展的路向
        5、重视对学术创新“蘑菇氛围”的评价
        6、宽容人才的异质性
        7、重视个人经验的动力和生命的超越价值
        8、平衡人文知识产品以质为主和学术评估良知的尺度
        9、绿色大学评价不能忽视人文因子
        三、凸显大学知识人的学术权力
        1、公开招聘学科带头人
        2、教师岗位聘任
        3、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党的领导权力的平衡关系
        四、构建大学知识人的扁平式发展平台
        1、淡化大学学术组织的行政意识
        2、重视大学学科平台的理念和价值
        3、由院系的垂直型学术基层组织向扁平型学科平台发展
    第三节 大学物质环境:知识人的人格濡化
        一、大学校园环境的生态观
        1、大学的本意应为随园
        2、人化自然之环境都事实上构成了大学生态的主要现实存在
        二、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理念
        三、大学园林:精神审美价值
        1、中国式大学校园自然——人文景观的调查和分析
        2、美国式大学自然——人文景观的典型文本分析
        3、大学自然——人文景观对知识人的精神濡化价值
        四、校园建筑是一首教育爱的诗
        1、大学建筑:凝固的宗教音乐
        2、大学建筑有情感交流价值
        3、中国大学校园建筑设计的审美文化——生态原则
        五、大学空间:适切的城市边缘存在
        1、大学的空间为交流而存在
        2、大学精神生态塑造人的灵性
第二章 大学内生态与外生态的关系
    第一节 大学生态与法律生态
        一、大学要有法可依,立法精神要保证学术生态的自由生长
        二、行政机关要依法尊重、保证大学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空间
        三、确立和保护大学教授教依法治学
        四、确立和维护大学生的权益
    第二节 大学生态与政治生态
        一、政治生态不越位
        二、始终保护学术争鸣这个常态的学术生态环境
        三、中国政治生态的建设需要大学培育智囊者、参与者的智慧和人格
    第三节 大学生态与文化生态
        一、“宽容、宽松和宽厚”的文教政策
        二、一个国家,忽视精神的力量是会受到惩罚的
    第四节 大学生态与道德生态
        一、政府的道德行为,是营造社会道德生态环境的主体力量
        二、大学知识社区是教化道德传统和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
        三、文化生态:道德学习的重要“孵化场域”
        四、大学生的道德学习与教育:文化生态的整合与体悟
    第五节 大学生态与国际社会文化生态的关系
        一、大学生态的文化吸纳和创新价值
        二、中国的文化传统要通过大学生态与国际文化生态的网络传播出去
        三、制衡国际单边力量的文化越界
    第六节 重视借鉴现代大学的历史经验:文化生态共生才能孵化大师
        一、教育文化传统是由文化生态气候滋润而成
        二、大学知识人群体的文化生态体验:宽松、民主、自由、独立、诚信
        三、大学生态是发达国家科学创新和科学发现的“孵化器”
第三章 文化人格
    第一节 知识人的理想文化人格
    第二节 文化人格共生
        一、提倡多元化的人格发展观和教育观
        二、宽容和尊重人格的多样性,特别是非适应性人格的生存价值
        三、批判性、独立性、创新性人格的生长、共生环境
    第三节 人格发展的社会文化生态机制分析
        一、中国人性格生成、变化的文化生态理论
        二、人格的个人行动建构模型和意动走向
        三、人格——制度——民族精神的生态建构
        四、自立人格的生态适应机制
    第四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整体观
        一、从人的生存状态整体考察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人格成长的文化生态压力
第四章 建构知识人体验的大学通识教育
    第一节 大学生态是一种体验的通识教育
        一、通识教育是和谐的、生长的教育观
        二、建构体验的通识教育整体框架
    第二节 大学通识教育遭遇功利主义侵染
    第三节 台湾大学与北京四所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台湾大学通识教育
        二、北京四所高校的通识教育
        三、台湾与北京高校通识教育的异同比较
    第四节 大学生态的通识体验
        一、人格的浸润与大学精神和氛围
        二、知识人的后天社会经验积累——获得性遗传的价值
        三、知识人的政治生态位与大学班集体的尊重体验
        四、知识人对父母反哺的张力
        五、知识人的知遇与单位文化气氛
    第五节 以全球精神生态体验为复归的通识教育前景
        一、培养多样文化的沟通、理解和宽容精神和能力
        二、提倡传统中国哲学和生态思想的教育,提倡新的人文主义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1 被访人的基本情况
附录2 被访人所属学科与年级的分布
附录3 操作中的访谈问题提纲
衷心铭谢

(4)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社区的涵义
        1.2.2 社区文化的涵义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
        1.6.1 研究对策建议上的创新
        1.6.2 社区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
第2章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2.1.1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概况
        2.1.2 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2.2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 社区文化发展不协调
        2.2.2 管理模式与社区发展需求不适应
        2.2.3 主体不突出,缺乏统筹规划
        2.2.4 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性
        2.2.5 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
        2.2.6 经费筹集制度不健全
        2.2.7 社区文化建设功能弱化
        2.2.8 宣传力度不够
    2.3 发达国家社区文化建设成功经验借鉴
        2.3.1 美国的社区文化建设
        2.3.2 法国的社区文化建设
        2.3.3 日本的社区文化建设
    2.4 国内社区文化建设成功经验借鉴
        2.4.1 政府为主导,重视社区文化建设,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
        2.4.2 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2.4.3 改革创新是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
第3章 科学发展观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3.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成与内涵
        3.1.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形成
        3.1.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3.2 科学发展观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3.2.1 社区文化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
        3.2.2 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
        3.2.2 科学发展观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第4章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对策探讨
    4.1 社区文化建设的原则
        4.1.1 总则
        4.1.2 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原则
        4.1.3 社区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4.1.4 社区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原则
    4.2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目标
    4.3 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4.3.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4.3.2 以人为本的思想
        4.3.3 建立社区文化服务体系
        4.3.4 文化环境及配套设施
        4.3.5 精神价值层面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一、 城市社区居委会的概念界定及轨迹回眸
    (一) 城市社区居委会的基本概念
    (二) 新中国社区居委会的演进轨迹
二、 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的理论基础及动因分析
    (一) 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的理论基础
    (二) 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的外部动因
    (三) 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的内在动因
三、 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的路径选择及举措构想
    (一) 科学规范社区居委会属性
    (二) 切实调适社区居委会职能
    (三) 重新构建社区居委会组织
    (四) 合理界定政府作用范围
    (五) 大力推进相关制度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长沙市岳麓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相关理论简介
    2.1 城市社区文化的基本定义
    2.2 城市社区文化的区位理论
    2.3 城市社区文化的社会体系理论
    2.4 城市社区文化的社会互动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先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借鉴与分析
    3.1 上海杨浦区社区文化建设经验
    3.2 北京西城区社区文化建设经验
    3.3 新加坡社区文化建设经验
    3.4 先进社区文化建设经验归纳与分析
第四章 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基本情况与特点
        4.1.1 增加投入,加强阵地建设
        4.1.2 不断创新,释放文化效力
        4.1.3 打造品牌,服务文明建设
    4.2 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认同,参与意识不强
        4.2.2 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不足和硬件设施落后
        4.2.3 社区文化工作的队伍不适应当前工作需要
        4.2.4 社区文化教育功能较弱
    4.3 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主要领导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4.3.2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缺乏持久力和吸引力
        4.3.3 政府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长远的统筹规划
第五章 推进长沙市岳麓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5.1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5.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5.1.2 以“文”化人的原则
        5.1.3 软硬件并举的原则
    5.2 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环境层面
        5.2.1 切实满足社区群众现实需求
        5.2.2 进一步理顺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协调关系
        5.2.3 形成稳定规范的管理机制
    5.3 社区文化建设的精神价值层面
        5.3.1 打造特色社区文化
        5.3.2 推进社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5.3.3 增进社区的社会团结,培养居民的主体性精神
    5.4 社区文化建设的运作机制层面
        5.4.1 培育和扶持各类社区团队组织
        5.4.2 进一步稳定壮大文化骨干队伍
        5.4.3 充分发挥领导者的主导作用
    5.5 岳麓区梅溪湖街道阳明山庄社区文化建设实例
        5.5.1 统一居民思想认识,号召其参与社区管理
        5.5.2 提高居民个人素质,促进杜区文化建设
        5.5.3 加大资金和硬件投入力度
        5.5.4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5.5.5 开展特色文化活动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城市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 社会学视野下的社区文化研究
    (一) F·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
    (二) 20世纪美国的社区文化研究
    (三) 20世纪中国的社区文化研究
二、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分析
    (一) 城市社区文化的历史演变
    (二) 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文化的涵义与内容
三、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社区文化的本质:社区文化的内化与外化
    (二) 社区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三) 社区文化的社会化运作问题
    (四) 社区文化发展的支持性体系
四、 对策性研究
    (一) 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环境层面
    (二) 精神价值层面
    (三) 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体制和运作机制层面
注释
参考文献
综述

(8)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总序 纪录片下的中国
第一篇 诞生与萌芽
    第一章 中国早期纪录片(1905年--1931年)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动荡中的中国大地
        第二节 反映斑澜壮观的社会现实
        第三节 早期纪录片的美学特质:“文以载道”的现实主义风格
        第四节 早期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地映照社会的初步演变
    第二章 铁蹄下的怒吼与抗争(1931年--1945年)
        第一节 抗日烽火与国防电影
        第二节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第三节 美学特征:鼓动民众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反映激烈动荡中的中国
    第三章 新时代的黎明与曙光(1945年--1949年)
        第一节 反映现实 纪录胜利
        第二节 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第三节 美学特征:纪录胜利
        第四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反映社会剧烈变动
第二篇 发展与曲折(1949年--1966年)
    第四章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第二节 新的世界 新的发展
        第三节 美学特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的主要作品
        第二节 文革时纪录片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第三节 美学特征:为政治服务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一幅延续十年的离奇文化图像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第一节 逐步发展的纪录片
        第二节 纪录片的多元功能
        第三节 八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多元化与人性化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第三篇 突破与局限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年--至今)
        第一节 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九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第三节 纪录片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第四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第四篇 台湾与香港的新闻纪录影片
    第八章 1949年以来台湾新闻纪录片简况
    第九章 1949年以来的香港的新闻纪录电影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四、跨世纪青年的素质问题——访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何肇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2]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D]. 王翀. 浙江大学, 2005(02)
  • [3]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 戴联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05(12)
  • [4]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研究[D]. 陈璐.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5]当代中国城市社区居委会重塑探析[D]. 李晓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02(02)
  • [6]长沙市岳麓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彭阳.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06)
  • [7]城市社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D]. 朱毅蓉. 福建师范大学, 2002(02)
  • [8]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李灵革. 浙江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跨越世纪的青春品质——专访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何兆发教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