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张艺谋生气想到的——谈谈我国影视创作的价值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1](2013)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不断拓展和改写着人们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知。这一切对文学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传媒化和市场化的语境中,新世纪文学出版经历了深刻的观念变迁和全面的市场转型,迅速成为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流力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文学生态的整体样貌,使新世纪文学呈现出新的时代质素。针对上述社会文化背景,本文从文学出版的角度探讨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变化状况,对新世纪文学生态进行了重点研究。有别于传统的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与流派等出发进行探讨的文学研究范式,本文引入生态观念,并从传媒视域观照文学,将文学放在市场化、产业化、传媒化的视野下进行审视,通过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并重、宏观论述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之间的多元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而结合文学出版在文学生产、传播和接受中的文化功能、媒介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论述文学生产向市场开放的演变过程,阐明了在媒介力量的影响下,文学生产、文化传播、市场消费等各环节多元互动的生态状况。本文首先从时代语境出发,详细论述了新世纪以来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以及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等社会文化环境特点,辨析了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时代变迁规律,全面阐述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到90年代深入探索、促进出版转型,再演变到新世纪深化改革、出版市场化的历程,强调了文学出版观念对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形塑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中“出版主导”的时代特征,集中论述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出版功能调整,对编辑角色、作家心态、读者趣味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并以主旋律文学、通俗文学以及纯文学等文学空间的分化为例,深刻说明了媒介权力在文学领域的渗透与扩张。具体而言,本文以文学畅销书生产和纯文学生产作为实践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文学畅销书生产领域,本文通过大量文学畅销书的市场运作案例,论述了文学畅销书生产机制走向成熟的特点和表现,并以趋附影像的影视化写作、追逐时尚的类型化写作以及注重市场效应的名家写作等现象,分析文学畅销书生产从独立的个性化创作走向社会化、潮流化的商业化书写的趋向,论述了通俗文学繁荣发展中的大众化、娱乐化、快餐化等创作和阅读风尚;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畅销书运作策略,对民营书业在新世纪畅销书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在纯文学生产领域,重点研究相对小众化的纯文学的创作和出版状况,通过都市写作的繁荣、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等纯文学的审美探索,分析了文学出版对纯文学生产的现实规约,并重点阐述了新世纪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出版潮流与文学“年选”现象。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以畅销书和长销书的关系为例,深入分析了新世纪文学生产、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品牌战略是文学出版建构市场形象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强调文学出版应坚持“内涵式发展”,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并从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入手,阐明了建构健康文学生态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文学出版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之路,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文学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学出版体现了市场的浮华和喧嚣,又容纳着多元艺术的自由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文学出版不能单纯用市场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而应着眼于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大众审美的需求,大力支持文学精品的生产,不断提升通俗文学的文化品位,积极引领文学走雅俗共赏的道路,从而实现“雅”与“俗”、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以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建构和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环境。
翟传鹏[2](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王月[3](2011)在《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新世纪以来发表、出版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期刊、出版、网络和影视四种媒介对新世纪文学生产的影响入手,具体分析四大媒介如何次场间相互交错,并借政治、经济之力,内爆媒介场的权力以影响新世纪文学的样貌、成规,以及对新世纪文学未来走向产生的影响。同时,试图展现新世纪文学生产过程中整个文学生产机制的动态运作。保持文学研究与文学现状的同步进行,实现对当下文学现实的干预。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介绍目前新世纪小说的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期刊样貌,主要分析文学期刊的生存环境和改版模式及其对新世纪文学样貌的影响。第二章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出版策略,主要分析新世纪以来出版政策、出版环境的变化,畅销书的市场策划,获奖书的抢滩出版,并以“21世纪文学大系”的出版为例探析政治权力与市场经济对文学出版的影响。第三章影视媒介与新世纪文学生产,主要从影视与出版的互动式消费,作家影视双栖的影像化书写,青春文学的动漫元素几方面探讨视图媒介的发展对新世纪文学的影响。第四章网络平台与新世纪十年文学,主要分析网络写手、网络读者和网络运营者的不同触网心理,导致网络写作的产业化和集团化,以此探讨网络平台对新世纪文学书写的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指出尽管媒介愈加丰富,媒介间关系日益复杂,媒介场内文学生产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也随之呈现出来,但拥有大量消费者的文学作品依然是那些贴近民众生活,关注社会基本矛盾和人的基本生活欲求,表现人性永恒主题的作品。
王晓丽[4](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指出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李云凤[5](2014)在《当代电影批评转型及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发展,我国电影业也朝着商业化方向转型发展,人们的电影观念变得更加多元,因而电影批评也自觉或被迫地做出调整和转型。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批评,经历了三次转型:由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的转型、由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由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的转型。本文主要描述和分析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批评转型发展进程,进而对当代电影批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第一章着重探讨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的转型及其问题。70年代末80年代初,社会变革发展和文艺政策的调整,为电影批评从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的转型提供了条件。这一转型首先从电影与政治关系的反思开始,推进到对电影本体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在实践批评层面则表现为电影观念、批评观念、批评话语、批评依据的理论资源、批评对象等各方面的变化。使电影回归艺术领域,使电影批评成为分析、解读电影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的手段,帮助电影艺术家总结创作经验和认识艺术规律,帮助电影观众更好地欣赏、理解电影,是这次转型的重要成果。其中暴露出的问题是电影本体观念不够普及,对电影的票房价值存在片面化的理解,以及未能更好地消除政治批评的干扰。第二章着重探讨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及其问题。文化批评的兴起是80年代中期的文化热潮、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引进以及新一代电影批评工作者的崛起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电影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在文化学、文化批判、文化启蒙及文化分析等四个向度上展开。文化批评开启了对电影进行批评分析的新角度和新思路,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如文化批评的接受问题及与电影创作实践的脱节,批评西化带来的批评语境错位问题等。第三章着重探讨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的转型及其问题。中国加入WTO给电影业带来的挑战,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电影产业发展的推进,以及商业大片拍摄热潮带动的国产片市场回暖,为电影批评向产业批评的转型提供了契机。在电影观念层面,转型主要体现为电影作品观向电影产品观的改变以及电影发行观念向电影营销观念的改变。在批评观念层面,则体现为批评标准、批评方法和批评对象的改变。产业批评以票房高低为电影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引进了定量分析法、调查法等,与市场营销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结合,分析电影市场、产业经营与运作、电影院线及影院建设等。转型带来的问题主要是电影批评的学科边界遭遇了挑战,以及产业标准与其他批评标准的协调问题等。第四章对第一次转型中关于电影本体、电影特性问题的认识进行梳理,侧重于对电影批评理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如对戏剧及戏剧式电影结构认识上的误区,对戏剧化的不同理解,电影与文学的关系,电影文学、电影剧本的特性、作用及门类归属问题,对巴赞长镜头理论及照相本体论的误解,将蒙太奇理论与长镜头理论的人为对立等。第五章则选取电影批评转型中的典型症候问题,即对商业电影的批评,侧重于对电影批评实践中的问题的探讨。社会学批评、艺术批评和文化批评三种批评范式,对商业电影的批评都存在问题。在社会学批评中,主要是意识形态分歧、民族主义立场以及不符合实际的道德批判对商业电影的干扰。在艺术批评中,真实性与虚假性、类型化与创新的矛盾一直纠缠着对商业电影的批评。在文化批评中,则存在矫枉过正、以偏概全,以及对商业电影的商业属性和“媚俗”性的错位批判。第六章意在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电影批评,试图从电影批评学的层面,对如何正确认识与评价电影批评的学术价值、宣传价值、自我表达及交流价值,以及学院批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三种电影批评形态进行探讨,是对电影批评学科建设的思考。学术价值虽然事实上已经成为学院批评的主要价值,但学界对这一价值的研究却很薄弱。学界对电影批评的宣传价值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自我表达及交流价值长期受到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学界对其评价还存在一定的分歧。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对学院批评、媒体影评和网络影评的价值认定及其存在的合法性。当下中国电影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刚刚起步,能力和经验都还很缺乏,差强人意是正常的。批评界应该对电影产业多一份宽容、理解,少一些苛责、冷嘲,多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少一些空洞的批判。批评者应当把电影批评场域当作一个平等交往和自由对话的公共领域,着力促成具有积极、建设性意义的公众舆论的形成,营造有利于电影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舆论氛围,最终促成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吴丹[6](2018)在《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新媒介的影响下,社会的转型已经成为不争的文化事实。新媒介的全方位渗透,不但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更多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对世界的感知。在强势的新媒介语境下,文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之一,也必然会发生变化。由此,以新媒介为出发点,研究当下文学自身如何存在以及其存在状况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第一,把文学置于新媒介的视域下进行考察。笔者结合新媒介及其语境延伸所形成的“媒介文化”进行考察,以见出文学得到新媒介助力得以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商业性市场等因素;第二,对文学转向所产生的文学后果进行研究,考察新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三,对文学主体的转变进行研究。在文学中,无论是作家、作品或是读者,都处于世界之中,都离不开主体。因此,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之于世界的关系之中。基于以上思路,全文的具体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本文对于“文学”、“文学研究”内涵的理解,并对研究对象的范畴进行界定,在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空间及其价值所在。第二,在第一章中通过“走进中心的新媒介”、“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等方面,指出随着新媒介的技术发展,新媒介权力的日益扩展使得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得以生成,新的文化格局得以形成。第三,通过艺术家←作品→世界这一场域,分析新媒介产生的影响力以及文学自身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认为在新媒介的作用下,文学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以“日常生活”为表征。借鉴赫勒的“日常生活”理论,本文把当下文学的“日常生活”存在形式分为“文学的自在存在”和“文学的自为存在”两个方面。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类型的小说文本及其变化进行具体的分析,认为在新媒介时代中中国当代文学在“日常生活”的表征下,其实质是激发人的物质“欲望”需求和精神的“欲望”诉求。相应地也反映出新媒介下文学的自由性和不自由性。第四,通过欣赏者←作品→世界这一场域,阐述了文学受众对新媒介的接受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转变,探讨了文学受众脱离了传统阅读的范式而产生新的特征。在这里,阅读的“主体”作为更类似于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此在”,成为“大众受众”中的一员。经过以上具体的探寻、分析,本文认为:第一,从文学自身来看,在新媒介“权力中心”的语境下,“日常生活叙事”已经逐步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一种新的“宏大叙事”,“现实”成为了作家热心注目的问题,“写实”也成为了相对应的叙事策略。同时对这一文学变化,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从“去历史化”到“务实”的转变,这一去魅的本身客观上是否也落入了另一种“魅”的圈套?第二,从文学和新媒介的关系来看,新媒介使文学自身有了全新的维度,促进了文学的形式多样化和个性丰富性。同时也指出,无论新媒介给予文学以多大程度的“自由”,但在大众媒介的笼罩下,文学“写什么”、“怎么写”都不可避免地有着大众媒介的积极参与和呼应。第三,对新媒介下的文学如何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认为文学存在的本质乃是人对自身所在的世界中的反思,新媒介下的文学存在之核心在于生命如何在“自在”之中保留“自为”,在于如何在“自在”和“自为”之中走向人类的“为我们存在”。
周营[7](2014)在《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文中认为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历来是我国电影艺术创作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交叉于文学和电影剧作理论研究的综合问题。现实中的人是复杂的,电影又恰恰是表现人与人性的,所以电影创作者对人物的塑造在某些程度上说决定了影片的艺术品格。尤其是反面人物形象,因其独特的内在品质及错杂的性格,使影片的故事情节构成一种戏剧冲突对立状态下的动态平衡,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交锋也使影片更具戏剧张力。反面人物,是相对于正面人物而言的,他们违背了人们心目中善良的标准、违背了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准则及法律规范;反面人物又是一个流动变化和相对的概念,每一部电影作品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反面人物的存在依据及对其立场判断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够成立。同时,对反面人物内心活动及性格形成的刻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问题与矛盾,揭示真实生活的多义性,引起观众的反思。这便是反面人物在电影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反面人物的界定是在对为人“好”与“坏”的判断标准之下进行的,在其形成之初就带有一定的主观印象。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不仅影响了国人对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判断,还影响了中国电影宣扬正义、惩恶除奸的总体价值走向。观众对角色的解读有了预设的立场,主要源自创作者更多的是对既定结果的认同而忽略了角色“好”与“坏”形成过程的塑造,“好”与“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刺激的诱因,这是角色形成的深层意义,也是使角色性格丰满立体的重要依托,如果失去了这一表现阶段,影片对人物角色的界定就会死板且失准,形成一个模式化的象征符号。文学是人的文学,电影是人的电影,避免简单化的构成,使人回归为“人”,研究并梳理华语电影中反面人物形象发展流变是极为必要的。华语电影从诞生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无论是文化史观还是中国电影史观,都揭示出中国电影独具的民族特质及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新中国诞生之前,中国电影的人物形象是比较单一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或呈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或呈观念由相争到认同的融合状态。在影片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服务于不同的叙事需要,因要表现压迫和反压迫的故事主题,人物形象常常善恶分明,具有脸谱化倾向。而在影片的时空表现上,环境造型为人物造型服务,重指示性而轻表现性,表演程式化、表象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人们把社会现实仅仅规定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现实,这样一来,社会现实就变成一种被缩小的片面的现实,其真实性也大打折扣。《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以阶级和阶级斗争为纲来规定文艺活动,要求文艺作品只能反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按照这个理论,所有的对象主体都被规定为阶级观念的符号。这种理论要求人完全适应阶级斗争,服从阶级斗争,一切个性消融于阶级和阶级斗争之中。电影作品作为文艺创作产物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人物形象成为了符号的代言体。而在1949-1979年这个时间段,各种人物形象都成了阶级的代表、路线的代表、政治的象征。反面人物尽可能地集中反动阶级的丑恶特征,汇集反动阶级可能有的恶。一直到新时期,华语影片的反面人物才有了更为深刻和立体的表达。新生代电影人对以往概念化表现反面人物的方式极为不屑,对反面人物的塑造方式更加注重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合理性。他们率先从中国电影的审美传统中脱离出来,彻底打碎了“正面”与“反面”的概念定义,从现代西方的审美观念中汲取营养,关注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记录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凸显的矛盾和困惑,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生存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由于转型期的社会多种思想相互冲击、融合,传统与现代意识互相碰撞,人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有了新的变化,“审丑”和“审美”列到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更重视“丑”的表现意义,大胆地呈现从前被批判和被打击的人物,以全新的视角来展现人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认同,和过去相比更具有人文关怀性。在这样的创作中,引出了灰色人物,即传统文艺作品人物评价体系中并不覆盖的部分,主要是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之间临界状态的人物形象。随着电影创作发展的不断成熟,反面人物形象也越加丰满复杂,类别繁多,对于影片的作用也变得立体,因此,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对反面人物的叙述方式也出现多样化的特征。起初,反面人物充当故事情节的简单矛盾源,主要是负责激化事件矛盾、使故事情节紧张、揭露社会问题、服务正面形象的功能性人物。反面人物形象的脸谱化与单一化是此类型反面人物的主要问题。到了80年代中期,人们对充当简单矛盾源的反面人物角色有了深刻的反思,电影人意识到二元对立思维的局限性,即便是要表现社会中的等级制和阶级斗争思想,也要跳出政治立场的苑囿,重新用客观的角度塑造反面人物形象,使他们在同样充当故事情节矛盾源的同时也变得复杂、立体、合理。这时的反面人物形象增加了隐喻功能,表现社会人复杂而隐秘的个性和情感,从政治发声走向伦理人性。电影人通过反思和深入挖掘,逐渐将单一的政治判断转化为多元的道德判断,再到复杂的人性判断,这种改变表现了大众对反面角色的宽容、理解和隐忍。“新反派”的出现,更是通过不同层次的人物性格弱点隐喻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以及探究人的存在价值。如果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失了顿悟、自省和批判,那么灵魂将无所依托,生活将失去意义。从第六代导演起,电影作品不再钟情于象征空间意义上的“宏大叙事”,而是关注现实生活中底层人物或边缘人物的执着与失落,以及在失控的生活节奏下所表现出的狂躁与孤独,重点表现复杂的人性。通过揭示灰色人物混乱的人格人事,深入挖掘当下社会非正义一方丧失道德准则的多方面原因。这些表现灰色人物的华语电影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留足了展示的空间,能够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做深层次的阐释,在表现非正义人生的时候渗入温情与良知,使以往的反面形象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且富有感染力。当前华语电影中反面人物形象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电影创作者对反面人物理解程度的深浅,决定了反面人物的意义和价值,虽然研究界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意识到人物形象单一的问题,也有很多研究成果问世,但是研究与实践仍然分离。当前的电影业有大量的同类型同题材作品扎堆,使人物形象缺乏吸引力和创新性。如果华语电影无法突破反面人物形象的单一性,就无法挖掘电影中现代人的欲望与禁忌。因此,华语电影创作者塑造反面人物形象需要深入生活,零距离感受生活,摆脱先入为主和想当然的处理方式,才有可能使反面人物不依赖于刻意的情节架构和惯性理解模式,而形成一个丰富的、具有真实感和说服力的生命进程。
程春梅[8](2012)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探讨中国20世纪百年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如何与政治合谋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衍变之路。贞节观念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社会群体给予“贞节”的解释是不同的。笔者从古代至20世纪文学的阅读经验中发现,贞节观念从古至今的衍变说明了它身上承载了很多文化、政治、社会心理等复杂内容,贞节观念已经不仅代表贞节本身,而且是影响与制约社会上男女两性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从20世纪初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潮流接轨开始,文学中的贞节观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也有了曲折辗转的衍变历程,贞节观念的这种衍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社会风气中呈现出复杂各异的面貌。论文在第一章中主要是回顾东西方贞节观念的历史衍变过程,从历史上来梳理贞节观的来龙去脉。中国、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历史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对贞节观念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婚姻制度及各种与贞节有关的习俗,有的甚至绵延至今。西方国家大多受基督教等宗教影响,历史上也曾经有严酷的贞节制度,但随着西方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及性解放运动带来的影响,贞节的绳索逐渐松绑,西方人突破了贞节观对人情欲的束缚,获得了崭新的男女两性关系。当20世纪初西风东渐,慢慢地贞节不再成为一个全球性太过沉重的话题,东方社会也逐渐摒弃了严酷的贞节制度,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性关系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初期至五四时期贞节观念上历史的觉醒,人们打破性禁忌的坚冰,从理论批判到文学形象的塑造,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揭示传统贞节观的劣根,宣传西方新的性解放思想,一潭死水开始初泛微澜。在这其中,最突出的是清末狭邪小说等世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中所体现出的这种世纪初贞节观念的变化。狭邪小说中以妓院为中心描摹世态,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封建道德传统相左的思想倾向。鸳鸯蝴蝶派小说很多已把男女的婚姻自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量表现年轻人挣脱封建传统礼教桎梏的艰难,展示了当时小市民的婚恋观、贞操观,他们既不满于父母专制的包办婚姻,又希望获得父母恩准他们的自主婚姻,既渴望婚姻自由不容人干涉,又不能像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青年人那样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鸳鸯蝴蝶派小说是新旧交替时代青年的情感真实写照。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现代文学30年中除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之外的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状况。如果说激情飞扬的五四时期令千百年来由根深蒂固的传统贞节观念一统天下的中国社会死水微澜的话,那么这30年表现出来的便是勇敢的反抗与犹疑徘徊双重奏的30年,现代文学中的贞节观念表现出的极为复杂的情态是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总体来说,男女作家们在表现这一主题时遵循了非常不同的创作思路。面对传统中国典型的贞节观念造成女性的千年苦难,角度的不同认识的不同使男女作家在对题材的把握上也存在差异。男性作家往往从客观的角度深刻地揭示这种苦难的社会根源,而女性作家往往会以感性的笔调,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抒写这种苦难的哀痛。另一方面,男性作家笔下那些被传统贞节观束缚的女性大多数是弱者形象,是无法自救逆来顺受的可悲可怜的社会牺牲品,而在女性作家笔下,这些受害者往往表现出顽强的个性,惊人的生命力,她们的抗争闪耀着追求人性的精神光辉。从作家本身的贞节观念来看,现代文学中男性与女性作家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男性作家受社会整体上男性中心主义习惯思维的影响,他们一面表现着传统贞节观压迫下女性的悲苦,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却不自觉地在赞美维护这种贞节的观念,所以有时候他们的贞节观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态度。而相对来说,女性作家对传统贞节观的反抗性更为强烈,态度更为坚定。第四章主要梳理了贞节观从革命文学开始经过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发展到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这一长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新的畸变现象,这种畸变直到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便是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学写什么不写什么不断受到规范,开始追求女性的忠贞纯洁,爱情是有小资情调的不能提,性是有伤风化的东西不能表现,那些追求性解放的女人便是落后的反动的,当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并取得了政权之后,性的正面描述就基本消失了,这部分地是缘于男权主义与极左政治相结合给文学中贞节观带来的深刻影响。20世纪的文学从最初赞美勇敢猛烈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的现代女性,到此时竟然出现了极端的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学创作规则,这种变化的答案就隐藏在20世纪中国走的现实道路中。革命,抗战,救亡,就存这为拯救国家危机进行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文学逐渐地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空间,变成了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即变成了革命的宣传工作,因而不可避免地,中国20世纪文学进入了很长时间的与政治纠结在一起受规整的发展时期,它严重地受到政治的制约,深刻地反映着政治对它的严格要求,20世纪文学由此走上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贞节观念与政治合谋的曲折衍变之路。第五章论述的是新时期文学如何对贞节观进行再度的反省。在古代传统与革命传统双重影响下的新时期文学又接受了一场西方思想的启蒙,极端保守的贞节观念得到了松绑,但松绑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彻底获得解放,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迂回曲折。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求稳定不求激进,所以对于些在贞节观念上表现新锐的作品往往会采取规训的方式以期减少思想影响。但社会毕竟是从极端的一元慢慢趋向多元发展,不同的音调开始获得发声的机会,尽管这样的一些突围不断的受到来自主流的批判与规训,但并没有阻挡作家们从小心翼翼到义无反顾的突围,直到走向另一个极端:性泛滥,特别是1990年代后被认为是一个欲望叙事的时代,这是新时期文学中贞节观发展的另一种走向。总体来看,在20世纪初在国门开放、人心思变的五四前后以及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时期,知识界流行的是谴责封建贞节观残害中国女性的罪恶史的文学表达,新知识分子憎恶封建贞节观,他们与当时流行于西方的性解放思潮相呼应,拥有较为开放的性观念。但毕竟古老的因袭沉重而顽固,在社会的下层以及保留着古老传统的封建大家族里,这股清新的风气吹来后仅现若有若无的涟漪,前者表现在大量描写农村贞妇惨剧的新文学作品中,后者体现在凌叔华等作家描写“高门望族精魂”的一系列作品中。另一方面,从左翼文学开始便已经埋下了“禁欲”的种子,到了延安文学、建国初社会主义文学时期我们会看到“解放”的婚姻观念与“保守”的性观念并存,“禁欲”因为有严酷的战争而获得了“正当”的理由。我们能看到对婚姻自主、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宣传作品,但已经很少看到对爱情的叙说,更少看到对情欲的描写,人们把这些个人的情愫都抛在一边,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了统一思想有利于取得革命胜利的政治洪流中。这时连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主人公都极少出现,主人公变成了英雄的工农兵,而这些没有接受过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工农兵主体所尊崇的贞节观念仍然是传统的。这种状况在新时期文学中得到了反拨,甚至又发展到了另一个性泛滥的极端。但实际上对这种所谓“性泛滥”我们也勿需用“全民道德沦丧”的惊呼来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因为在社会转型期,泥沙俱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一种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能觉察到那种生机与死寂并存的尴尬。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贞节观的角度切入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打通了20世纪文学中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研究脉络。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贞节观深深地与政治相纠结的发展轨迹,对这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做整体研究是本文倾力进行的重点所在。二是迄今未见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完成的对贞节观念在20世纪文学中的衍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因此本论文在理论视角和研究对象方面有突破。三是本论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综合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大的人文社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进行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突破。
欧阳丽花[9](2019)在《文化记忆视野下的第六代电影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第六代电影为研究对象,在解读电影文本的基础上,以“第六代电影如何参与转型时期文化记忆建构”为切入点,结合转型时期的时代背景,探讨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记忆。力求融合文化学、记忆学、电影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思想史的观点与方法,对第六代电影如何认同自我,又选择了什么方式记忆,以及记忆了什么做出分析归纳,以此呈现第六代电影在中国转型社会断裂中的记忆功能。第六代电影在参与转型社会的文化记忆建构中,建构了一个执着于寻找身份认同的第六代;建构了一个撕裂自我的传统之子;建构了一个向死而生的“废弃物”影像。论文由四部分组成,以总分总布局、层层推演递进、立论结合的思维结构展开论述,论文主体以“谁在记忆,如何记忆,记忆了什么”为逻辑一体。第一章是承上启下的内容,基于对文化记忆与第六代电影的关系为切入点,为第六代电影通往文化记忆寻找路径,为第六代电影进行文化记忆阐释寻找“缘”和“故”。为论文的主体即“我是谁,我何以成为记忆的主体,我记忆了什么”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石。第二章分析第六代电影所处的位置,即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密切相关,所处的位置影响或决定着第六代电影的自我认同。阐述了第六代电影是一个在转型裂变的不确定中,在第五代影响的焦虑中,寻找“确定”的、有别于“他者”的自我形象。期间,呈现了一个寻找身份认同的第六代电影。第三章分析时间建构的第六代电影即解决第六代电影如何记忆、如何成为这样的我自己。第六代电影在与转型社会框架互动中,在保持时间的连贯性中为转型时代立碑而成为时代之子,在保持身份认同的统一性中成为了承担转型时代记忆使命的传统之子。由此,第六代电影以一种撕裂自我的方式建构时间,以追求绝对复原现实的艺术电影至“反商业电影”的方式进行转型时期的记忆提取。在撕裂自我的矛盾运动中,成就了不同凡响的传统之子。第四章阐释废弃物的影像记忆,即解决第六代电影记忆了什么的问题。基于“我是谁决定我记忆什么,而记忆了什么又建构了我是谁”的思路,阐述第六代电影将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工业文明的“剩余物”进行存储功能的创伤性记忆书写。以不消失、不移动、不流动、不交流不敞开的创伤性记忆表达他们强烈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创伤性记忆符号对时间进行了回忆的稳固,呈现了第六代电影的记忆良知,使第六代电影成了一个能触及时代回忆的坚硬核,成了一个向死而生的废弃物影像记忆。论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呈现出一个互文共建的关系,谁在记忆决定了记忆方式和记忆内容,但记忆方式和记忆内容又建构了第六代电影的身份认同。第六代电影在与转型社会互动中,建构了一个转型时期执着于寻找、撕裂自我、向死而生的废弃物影像记忆,表明了第六代电影是一个检验言说空间的知识存在。同时,也使第六代电影与前几代电影进行了区间性区别。通过分析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记忆不仅能回忆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也能认识到一个不同凡响的第六代电影,理解到第六代电影是一个努力寻找、时间建构、对民族历史赋予深情和敬意的一代电影。
梅德顺[10](2016)在《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式美术教育入手,就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百年对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和发展做出比较研究。尤其对英属马来亚处在殖民统治时期结束前(即是1957年国家独立前),华侨美术社团的活跃与西方美术主义的共同接触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末对马来西亚高等艺术教育制度的影响,留下三大美术教育发展的问题现状来对中华教育思想的传播进行比较研究。其一,从初期英殖民政府手工艺技艺取向的主流美术教育为统治策略,间中领先与替换了在华侨美术教育原有理念的本质,导致技艺取向与审美取向的对峙,促使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在此夹缝下的美术课程实施深感困惑与挑战;其二,是马来西亚当地华侨社会受其殖民地的国家教育政策约束与后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身份认同的问题,同时营造出南来或二代画家极力融入殖民文化的潮流以及共同创造出本土南洋美术文化的努力来作出改变;其三,英殖民政府教育部师训体制对美术课程教育目标转化了艺术教育的共存与多元文化发展的目标,间接引进与交汇了马来亚伊斯兰同化教育政策和技职教育的目标。针对这三大问题的出现,本文试图透过比较研究解开与探析英殖民政府统治结束前后50年间,中国艺术教育体制的传递带给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实施所引起民族性被同化的深远影响,尤其在美术设计人才方面的培养,美术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承,以及美术课程结构的设置,启发了马来西亚各大艺术大专院校的办学动力,进而崛起了东西方高等美术教育学制的设置和教学体系等实施状况做出一个宏观层面的比较,从其历史与社会学角度得出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的变迁与传承之意义。
二、由张艺谋生气想到的——谈谈我国影视创作的价值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张艺谋生气想到的——谈谈我国影视创作的价值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文学出版与文学生态研究 |
一、研究问题缘起 |
二、研究背景与成果综述 |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出版的时代语境 |
第一节 多元共生的思想文化态势 |
一、全球化时代的影响 |
二、当代文化的多元互渗 |
第二节 “众声喧哗”的传媒景观 |
一、引导和“操纵”文学消费 |
二、催生和制造“文学事件” |
三、参与和“推进”文学批评 |
四、策划和组织文学评奖 |
第三节 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 |
一、20世纪80年代:解放思想,回归出版本质 |
二、20世纪90年代:多元探索,促进出版转型 |
三、新世纪以来:深化改革,全面走向市场 |
第二章 “出版主导”的新世纪文学生态 |
第一节 文学关系的转型 |
一、编辑角色的转换 |
二、作家心态的裂变 |
三、读者趣味的凸显 |
第二节 出版策划的形塑 |
一、全程策划:注重整体打造 |
二、“概念”先行:引领创作潮流 |
三、丛书出版:追求规模效应 |
第三节 文学空间的分化 |
一、主旋律文学:象征资本的市场转化 |
二、通俗文学:作家与市场共谋的“盛宴” |
三、纯文学:回归“常态”与经典的缺失 |
第三章 大众消费与文学畅销书生产 |
第一节 日趋成熟的畅销书生产机制 |
一、畅销书与畅销书排行榜 |
二、文学畅销书生产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畅销书生产与审美风尚 |
一、影像文化的强势影响与影视化写作 |
二、消费时代的审美趣味与类型化写作 |
三、名人的市场效应与名家写作 |
第三节 民营书业与畅销书运作 |
一、民营书业的发展历程 |
二、民营书业的畅销书运作 |
三、“盛大模式”:网络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双刃剑 |
第四章 审美探索与文学出版的规约 |
第一节 原创追求与审美经验的多向开掘 |
一、都市写作的繁荣 |
二、乡土咏叹与“民间叙述” |
三、宏大历史的“日常叙事” |
四、“身体的盛宴”与思想探索的困境 |
第二节 “长篇潮流”与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
一、文学出版的“长篇潮流” |
二、文体创新的现实取向 |
第三节 文学“年选”与艺术实践的有限包容 |
一、从“选本”到“年选” |
二、“年选”出版与艺术抉择的限度 |
第五章 文学出版的突围与健康文学生态的建构 |
第一节 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
一、畅销、长销与文学出版的价值定位 |
二、品牌战略与出版产业的“内涵式发展” |
三、全球化时代文学出版的品牌战略 |
第二节 建构与发展健康的文学生态 |
一、文化自觉与文学编辑的价值引领 |
二、健康生态与文学出版的“双赢”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
三、文学性的泛化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期刊样貌 |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生存环境 |
一 其它媒介的挤压 |
二 定位同质化 |
三 销售渠道残缺 |
第二节 向新媒介靠拢的改版模式 |
一 用数量较量出版社 |
二 影像化选文沾光影视 |
三 选文网络与增强读者交流 |
第三节 《十月》不变的制胜传统 |
一 现实主义传统 |
二 培植文学新人 |
小结 |
第二章 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出版策略 |
第一节 文学出版的生存环境 |
一 文学出版的政策环境 |
二 文学出版的市场环境 |
第二节 畅销书的市场策划 |
一 难以预测的畅销主题 |
二 借其它媒介销售宣传 |
三 从文化品牌到文化产业 |
四 以图书为起点的产业链的形成 |
第三节 获奖书的抢滩出版 |
一 各种获奖书的出版 |
二 21世纪文学大系的出版 |
小结 |
第三章 视图媒介与新世纪文学的影像化书写 |
第一节 影视与出版的互动式消费 |
一 图书对影视的影响 |
二 影视对出版的影响 |
第二节 影视双栖的影像化书写 |
一 电影化的主动想象 |
二 强调人物对话的描写 |
三 重视画面感的呈现 |
四 注重情节冲突的设置 |
第三节 青春文学的动漫元素 |
一 女性作品中的漫画元素 |
二 男性作品中的电玩元素 |
三 近期作品中的网游元素 |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平台与新世纪十年文学 |
第一节 各怀心事的网络平台 |
一 网络写手的触网缘由 |
二 网络大众的双重身份 |
三 网络经营者的产业运营 |
第二节 网络写作的产业化 |
一 网络写作与传统出版 |
二 网络写作与影视改编 |
三 网络写作与游戏改编 |
第三节 网络写作的集团化 |
一 文学产业化的必经环节 |
二 类型文学的产品超市 |
三 有预谋的危险与失控的可能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
三、想象力的匮乏 |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
第一节 “笑”的盛宴 |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
一、视听的奇观化 |
二、人物的日常化 |
三、叙事的类型化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
二、有意味的形式 |
三、戏剧性的妥协 |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
一、艺术性的追求 |
二、类型化的转向 |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
余论 |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5)当代电影批评转型及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的转型 |
一、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转型发生的条件 |
1.社会变革发展及文艺政策的调整 |
2.电影界对变革电影创作及批评现状的渴望 |
二、政治批评向艺术批评转型的过程 |
1.电影批评理论层面 |
2.电影批评实践层面 |
三、转型的意义与问题 |
1 电影本体观念和本体批评未能普及 |
2.意识形态观念对电影艺术批评的困扰 |
3.对电影票房价值的片面批评 |
第二章 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的转型 |
一、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转型发生的条件 |
1.电影创作中的文化反思潮 |
2.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引进热潮 |
3.中青年电影理论及批评队伍的崛起 |
二、艺术批评向文化批评转型的演进 |
1.文化学向度 |
2.文化批判向度 |
3.文化启蒙向度 |
4.文化分析向度 |
三、转型的意义与问题 |
1.文化批评的接受问题及与电影创作实践的脱节 |
2.批评西化带来的批评语境错位问题 |
第三章 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的转型 |
一、产业批评:一再被延宕的转型 |
1.转型的第一次契机 |
2.转型的第二次契机 |
二、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转型发生的条件 |
1.中国加入WTO给电影业带来的挑战 |
2.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电影产业发展的推进 |
3.商业大片拍摄热潮带动的国产片市场回暖 |
三、文化批评向产业批评转型的过程 |
1.电影观念和批评观念的变革 |
2.电影产业研究和批评热 |
四、转型的意义与问题 |
1.产业批评的学科边界问题 |
2.产业标准与其他批评标准的协调问题 |
第四章 对电影特性的认识问题 |
一、电影与戏剧的关系 |
1.对戏剧及戏剧式结构认识上的误区 |
2.对戏剧化的理解问题 |
二、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
1.作为艺术门类的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
2.电影文学、电影剧本的特性与门类归属 |
3.电影文学、电影剧本的作用 |
三、蒙太奇与长镜头之争 |
1.对巴赞长镜头理论及照相本体论的误解 |
2.将蒙太奇理论与长镜头理论的人为对立 |
第五章 关于商业电影批评问题 |
一、社会学批评视域下的商业电影批评问题 |
1.意识形态分歧和民族主义立场的困扰 |
2.对商业电影的道德批判 |
二、艺术批评视域下的商业电影批评问题 |
1.商业电影的真实性与虚假性问题 |
2.类型化与创新问题 |
三、文化批评视域下的商业电影批评问题 |
1.文化批评的矫枉过正和以偏概全 |
2.文化批评对商业性和“媚俗”的批判 |
第六章 电影批评的价值功能问题 |
一、学院批评及其学术价值 |
1.学术价值的凸显与学院批评的兴起 |
2.学院批评的价值与问题 |
二、媒体影评及其宣传价值 |
1.对宣传价值的再认识与媒体影评的发展 |
2.媒体影评的价值与问题 |
三、网络影评及其自我表达与交流价值 |
1.自我表达及交流价值与网络影评的兴起 |
2.网络影评的价值与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媒介:观照中国当代文学的必要视角 |
二、对“文学”与“文学研究”内涵的探讨和反思 |
三、研究的空间和意义 |
第一章 新媒介及其中心权力的生成 |
第一节 走进中心的新媒介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文化语境 |
第三节 文化生产机构的转变 |
小结 |
第二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生存模式 |
第一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在存在” |
第二节 文学作为日常生活的“自为存在” |
第三节 文学的“他律性”彰显 |
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介下的个性化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断裂:文学“日常生活”的出场与呈现 |
第二节 新媒介与“80后”:“青春小说”的生发与分化 |
第三节 新世纪写实:“底层”日常生活的现实观照 |
第四节 另一种存在:“民间”的精神之旅 |
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介下的女性文学存在 |
第一节 林白、陈染:女性“身体”的出场与言说 |
第二节 “美女作家”:消费下的“身体”坠落 |
第三节 “摒弃”身体的外向女性书写 |
第四节 摄影镜下的女性“声音” |
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介下的文学受众之存在 |
第一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接受机制 |
第二节 新媒介下的受众心理机制 |
第三节 文学受众阅读方式的转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7)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反面人物的界定和价值 |
一、 对“反面人物”的界定 |
二、 反面人物在电影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二章 中国社会语境中对“正”与“反”观念的判断 |
一、 中国社会语境下判断人性“好”与“坏”的方式 |
二、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表达渠道 |
三、 对“正”和“反”的判断存在误差值 |
四、 对以往定义“反面人物”尺度的反思 |
第三章 华语电影反面人物形象的发展流变 |
一、 1905-1949:中国电影起步期的反面人物 |
二、 1949-1979:左倾思想支配下的反面人物 |
三、 1979-2000:新时期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 |
四、 2000——当下:新生代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 |
第四章 新时期华语电影反面人物的角色类型 |
一、 反面人物身份类型分类 |
1、 轻律政尊严:警匪对抗关系中的反面人物身份 |
2、 受金钱蛊惑:利益贪欲下的反面人物身份 |
3、 为权力迷失:政治历史图景中的反面人物身份 |
4、 被情欲支配:家庭伦理中的反面人物身份 |
5、 任恶念膨胀:灵异魔幻世界中的反面人物身份 |
二、 反面人物身份的融合贯通与重叠交叉 |
第五章 新时期华语电影对反面人物的叙述方式 |
一、 反面人物充当故事情节的简单矛盾源 |
1、 初级功能:反面人物充当影片的简单矛盾源 |
2、 政治发声:判断人性的善恶美丑依托于政治立场 |
3、 脸谱化与单一化:此类型反面人物的主要问题 |
二、 反面人物形象增加隐喻功能 |
1、 反面人物形象塑造对脸谱化的突破 |
2、 从政治发声到伦理人性的转变 |
3、 新反面人物的出现:用人性弱点隐喻更广阔的社会人生 |
三、 反面人物是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反映 |
1、 用反面人物反抗社会的不合理 |
2、 用灰色人物表现“失爱”的时代 |
3、 反面人物引发观众对法律、道义和欲望的重新解读 |
第六章 当前华语电影中反面人物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 |
一、 当前华语电影反面人物叙述空间的裂隙 |
二、 少数作品塑造反面人物的方式有迎合产业市场的嫌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与贞节观相关的问题 |
三、前人关于贞节观的不同论述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野蛮与文明:回眸东西方贞节观的历史衍变 |
第一节 东西方国家贞节观的衍变 |
一、古代中国及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贞节观衍变状况 |
二、西方国家的贞节观衍变状况 |
第二节 东西方贞节观念的比较 |
一、东西方贞节观的共同点 |
二、东西方贞节观的差异 |
第二章 桎梏与呐喊:中国人在贞节观念上的觉醒 |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社会贞节观状况 |
一、新文化运动中对贞节观的理论批判 |
二、打破性禁忌的坚冰 |
第二节 清末民初文学中的贞节观衍变 |
一、狭邪小说等清末世情小说中的贞节观 |
二、鸳鸯蝴蝶派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三、清末谴责小说中的贞节观 |
第三章 反抗与徘徊:贞节观衍变的现代标本 |
第一节 他们的目光——现代男性作家笔下的贞节观 |
一、为旧礼教牺牲品叹惋:鲁迅、叶绍钧、杨振声、柔石等作家的创作 |
二、新女性的命运挽歌:鲁迅、王统照、曹禺、巴金等作家的创作 |
三、另类理想新女性:胡适、茅盾、杨振声等作家的创作 |
四、湘西世界别样的人生故事:沈从文的创作 |
五、直面欲望:郁达夫、张资平及新感觉派的创作 |
第二节 她们的体验:现代女性作家的贞节观 |
一、在母爱与情爱的天平上:陈衡哲、冰心、冯沅君、苏雪林的创作#112 |
二、“五四”女儿的艰难出走:庐隐、白薇、丁玲等的创作 |
三、描述那些“高门巨族的精魂”:凌叔华的创作 |
四、乱世男女的凡俗人生:张爱玲、苏青、梅娘的创作 |
五、悲悯的女性情怀:萧红的创作 |
第四章 红色迷雾与黑色魔影:贞节观新的畸变 |
第一节 埋下畸变的种子:左翼文学中的禁欲倾向 |
一、革命加恋爱与青春一起飞扬 |
二、那些被革命理性压抑了的爱情 |
第二节 传统观念与革命战争的结合:延安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一、延安文学中丁玲的创作 |
二、延安文学的双葩:赵树理与孙犁 |
三、延安其他作家和作品 |
第三节 规训中的畸变:“十七年”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一、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下 |
二、争取婚姻自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
三、社会主义的爱情新篇章 |
四、社会主义文学中贞节观的畸形变异 |
第四节 登峰造极: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 |
一、“爱的文学”遭遇灭顶之灾 |
二、充满“无性人”形象的革命样板戏 |
三、闪耀着人性之光的地下文学潜流 |
第五章 灵与肉:新时期文学对贞节观的再度反省 |
第一节 迂回的挑战与持续的规训 |
一、对封建道德与革命传统的反思 |
二、面对规训的迂回突围 |
第二节 反思婚姻与爱情 |
一、寻找爱情的位置 |
二、追问婚姻、爱情、家庭与道德 |
第三节 书写人欲:从苏醒到狂欢 |
一、人欲的苏醒 |
二、“性禁忌”的魔盒开启之后 |
三、“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 |
第四节 政治与性的另类叙事 |
一、行走在“性禁地”的边缘 |
二、对政治与性的再叙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文化记忆视野下的第六代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目标 |
第一章 文化记忆与第六代电影 |
一、电影与文化记忆 |
二、文化记忆中的第六代电影 |
三、第六代电影的文化记忆 |
第二章 寻找身份认同的第六代电影 |
一、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
二、转型社会框架下的“第六代” |
三、影响的焦虑 |
第三章 时间建构的第六代电影 |
一、建立时代纪念碑的主体 |
二、历时性记忆的第六代电影 |
三、共时性记忆的第六代电影 |
第四章 废弃物的影像记忆 |
一、废弃物 |
二、与世界隔离的创伤性记忆 |
三、通向世界入口的身体记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选题的依据 |
1. 历史的事实 |
2. 实证可考 |
三、研究背景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五、研究方法与结构 |
六、研究涉及的范围与关键词汇的选用 |
七、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20世纪初叶中马艺术教育的形成比较 |
第一节 20世纪中马艺术教育思潮的雏形 |
一、中国美术教育目的为扞卫中华民族产业的传承 |
1.沿袭晚清工艺传习所的工艺美术教育 |
2.民国时期工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工艺教育 |
3.华侨教育受到中华教育思维的影响 |
二、马来亚殖民时期西洋美术的文化孕育与雏形 |
1. 英殖民地政府主流教育促成手工美术 |
2. 沿革英殖民地时期旅居画家艺术的传播 |
三、中马两国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异同比较 |
1. 历史文化的差异诞生了共同的艺术语言 |
2.复杂的时代背景拉近了艺术符号的距离 |
第二节 中国艺术运动为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的研究重点 |
一、中国新美术运动兼收并蓄的中西艺术思潮 |
1. 水墨书法与西方艺术精神思维的融汇 |
2. 洋务运动与西画教育东渐形成的渊源 |
二、先驱画家参与马来西亚抗战画展的教育启发 |
1. 华侨美术社团与研究会创办的力量凝聚 |
2. 以中国抗战思潮传播中的南洋互动关系 |
三、中马两地艺术活动的开展研究意义之比较 |
第三节“中学西用”美术教育在新时代夹缝中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中国西学仿照与引入西方美术教育的雏形与发展 |
二、马来西亚契机并存的时代美术教育所面对的挑战 |
三、中马两国美术教育办学际遇的挑战研究之比较 |
第二章 20世纪二战前后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策略比较 |
第一节 中国新式高等美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刘海粟为中国美术教育奠定标杆 |
1. 刘海粟借洋兴中的美术教育思想与远见视界 |
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梁实用美术的创新美术课程 |
1. 颜文梁实业求存思想为美术教育拓展新局面 |
第二节 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南洋风的目标 |
一、林学大为马来西亚纯美术定下南洋思想新概念 |
二、南洋首二代华裔先驱画家共创南洋美术风格 |
第三节 中马两国高等美术教育实施发展意义比较 |
一、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意义的共同点 |
二、中马高等美术教育东西艺术融合走向多样化 |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理念与实施比较 |
第一节 新中国教育课程体制艺术教育一脉相承发展的利弊 |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质 |
二、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的多元课程规范衔接 |
三、中国艺术院校百年中西合并办学发展的利与弊问题探究 |
第二节 马来西亚二战前后继承东方艺术教育新理念的反思 |
一、首间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的反思 |
二、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理念延续的挑战 |
1. 移植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办学的存在问题 |
2. 1967年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的创办目标的取向 |
3. 1968年吉隆坡美术学院的创办目标与理念 |
第四章 中国对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与发展历程的比较 |
第一节 印象中国与融合南洋色彩的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深思 |
一、移居侨民身份认同与美术特征对峙的挑战 |
1. 多重艺术情感的身份认同意识 |
2. 强烈祖国情怀的美术创作符号再现 |
二、早期中国南来华侨画家融合南洋色彩的题材 |
1. 华侨画家为移居家园增添南洋气息 |
2. 五一三种族事件后的美术创作气氛 |
三、中国艺术教育百年历程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比较 |
第二节 中马水墨传统绘画技法与跨媒介艺术火种的碰触 |
一、中国水墨传统技法在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的传承 |
1. 独立前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美术学校国粹画科设立的意义 |
2.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课程与科系的设置结构 |
3. 独立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水墨画科的追随 |
二、马来西亚水墨画媒介的艺术创新与转型 |
三、中马两国现代水墨画家创作理念与风格异同之比较 |
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相关文献回顾 |
1.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文献 |
2. 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文献 |
3. 吉隆坡美术学院文献 |
4.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 |
5. 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的专题研究 |
附件二:20 世纪中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 |
附件三:20 世纪中马各高等艺术院校资料简介与综述 |
附件四:中马艺术院校招生宣传资料 |
附件五:中马高等艺术院校章程(节选) |
附件六:20 世纪中马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概况综述(部分节选) |
附件七:20 世纪中马艺术教育工作者兼画家的高等艺术教育背景概况综述 |
附件八:20 世纪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美术师资习艺来源状况综述 |
附件九:采访中马两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工作表和采访文稿(节选) |
(一)苏州美专校友严定宪访谈录 |
(二)苏州美专校友陈士宏访谈录 |
(三)苏州美专校友唐令渊访谈录 |
(四)苏州美专校友尢玉淇访谈录 |
(五)前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谢有锡访谈录 |
(六)槟城锺灵独中美术主任陈昌孔访谈录 |
(七)槟城槟华女子独立中学美术老师刘达勇访谈录 |
(八)雪兰莪巴生兴华中学美术主任谢金聪访谈录 |
(九)柔佛麻坡中化中学美术老师陈培仁访谈录 |
(十)槟城资深水彩画家兼钟灵国民型中学退休美术老师蔡传仁访谈录 |
(十一)与锺金钩院长会见冯健亲院长的访谈录 |
附件十:中马高等艺术院校创办人或校长相关私人来往书信内容(节选) |
一、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
二、马来西亚艺术院校的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
附件十一:马来西亚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
一、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
1 大马美育渐入佳境 |
2 绘画在当代艺术进程中的定位和前景与创作动机 |
二、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锺金钩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
附件十二:其他相关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发展的重要文章 |
一、陈世集:《小谈星洲木刻版画与创作》 |
二、刘抗,《刘海粟与中国的近代艺术》 |
附件十三: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与吉隆坡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
附件十四:20 世纪国际时事发展形势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史料对照汇编总表 |
附件十五:20 世纪中国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历程年表 |
四、由张艺谋生气想到的——谈谈我国影视创作的价值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出版与新世纪文学生态研究[D]. 张春. 南京大学, 2013(05)
- [2]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3]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 王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4]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5]当代电影批评转型及其问题研究[D]. 李云凤.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6]新媒介视域下的文学存在 ——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为例[D]. 吴丹. 河南大学, 2018(12)
- [7]新时期以来华语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类型及其流变[D]. 周营. 吉林大学, 2014(09)
- [8]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D]. 程春梅. 山东大学, 2012(12)
- [9]文化记忆视野下的第六代电影研究[D]. 欧阳丽花.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 梅德顺.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