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血清Ⅱ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治(论文文献综述)
何晓花[1](2021)在《鸭疫里默氏杆菌GL001858和GL001859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提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又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是主要的易感动物。因为该菌导致的高致病性、接触而大规模传染,使得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变成了眼下危害养鸭业的一种主要疾病,世界各地养鸭产业也因该病的爆发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8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一个鸭场一旦发生此病,难以彻底根除。据研究报道,本菌主要的常见血清型至少有21个,但互相之间的交叉保护性对于各血清型菌株基本上很少或者无明显出现。目前国内已有商业化的油乳剂灭活疫苗,为本病的防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油乳剂灭活疫苗的成本高、接种雏鸭的应激反应较大,更重要的是,接种的樱桃谷鸭和北京鸭等肉鸭到上市日龄时体内还可能有油乳剂疫苗感染残留,存在食品安全上的风险,而接种弱毒疫苗就不存在上述缺点和风险。研制安全有效的弱毒活疫苗,尤其是基因缺失活疫苗,是未来此病疫苗的发展方向。本实验室前期构建了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1型WJ4株17个带不同标签的Tn4351转座子随机突变库,利用STM技术筛选获得了101株对雏鸭致病性降低的转座子插入突变株,其中GL001858基因插入突变株WJ4(Tn::GL001858)对雏鸭的致病性显着减低,用此突变株免疫雏鸭2周后,攻毒保护率达100%。Real-time PCR结果表明,其下游的GL001859基因的表达也受到影响。为了查明GL001858、GL001859基因在鸭疫里默氏杆菌WJ4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分别构建了GL001858、GL001859基因缺失突变株,并评估这两个基因作为构建弱毒疫苗株缺失靶基因的可行性。先用PCR扩增GL001858基因左、右同源臂连入自杀质粒313,构建重组自杀质粒313-GL001858-LR,采用接合转导的方法,将重组自杀质粒313-GL001858-LR导入鸭疫里默氏杆菌WJ4中,通过抗性筛选、蔗糖筛选和PCR鉴定获得GL001858基因的缺失株WJ4ΔGL001858。然后用PCR扩增GL001858 ORF,基于E.coli-RA穿梭表达载体p RES2将扩增产物进行连入,再基于接合转导将互补质粒p RES2-GL001858送入缺失株WJ4ΔGL001858,经抗性筛选和PCR鉴定获得回复株c WJ4ΔGL001858。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构建获得了GL001859基因的缺失株WJ4ΔGL001859。生物学特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缺失株WJ4ΔGL001858和野生株WJ4在TSB中的生长曲线无显着性差异。Vero细胞的粘附和入侵结果表明缺失株WJ4ΔGL001858对Vero细胞的粘附和入侵能力与野生株相比,显着性降低;缺失株WJ4ΔGL001859对Vero细胞的粘附和入侵能力与野生株WJ4相比,也表现为显着性降低。蛋白酶水解试验结果表明,缺失株WJ4ΔGL001858的蛋白酶水解能力与野生株WJ4无明显差异。雏鸭的致病性实验结果表明,缺失株WJ4ΔGL001858和WJ4ΔGL001859对雏鸭的半数致死量均大于1010CFU,且缺失株WJ4ΔGL001858感染雏鸭后其血液中细菌载量显着低于野生株,缺失株WJ4ΔGL001858和WJ4ΔGL001859感染肝、脑组织中,细菌载量低于野生株,但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GL001858基因和GL001859基因均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毒力相关。107、108、109、1010CFU缺失株WJ4ΔGL001858免疫雏鸭2周后的攻毒保护率为100%、100%、100%和83%;107、108、109、1010CFU缺失株WJ4ΔGL001859免疫雏鸭2周后的攻毒保护率为80%、44.4%、100%和100%。本研究对于鸭疫里默氏杆菌弱毒疫苗的研制,及该细菌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程龙飞,刘荣昌,傅光华,万春和,陈红梅,施少华,傅秋玲,黄瑜[2](2020)在《环丙沙星对噬菌体RAP44裂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明环丙沙星(CIP)对噬菌体裂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影响,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CIP对鸭疫里默氏杆菌RAf71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亚MIC CIP下,测定不同浓度噬菌体RAP44对RAf71生长的影响、RAP44噬菌斑的形成、增殖效果、不同噬菌体株对RAf71的裂解效果。将RAf71人工感染番鸭,比较噬菌体(皮下注射噬菌体1×109pfu/只)、CIP(治疗剂量,浓度为250 mg/L CIP饮用)、噬菌体和治疗剂量CIP联合、噬菌体和减半治疗剂量CIP联合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CIP对RAf71株的MIC为16μg/mL,亚MIC的CIP可以使噬菌体RAP44对RAf71的抑制作用提高2~8倍,不影响噬菌斑的形成,能促进RAP44的增殖,使部分噬菌体株获得对RAf71的裂解能力;RAP44可以降低RAf71株攻击引起的死亡,治疗剂量CIP与RAP44合用能起到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死亡率。研究表明,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噬菌体和CIP具有协同作用。该研究为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崔文玉[3](2020)在《山东省潍坊市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单因子血清制备》文中指出鸭传染性浆膜炎(Duck infectious serositis)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传染病,常呈急性、败血性,曾经被称为新鸭病(New ducks syndrom)、鸭败血症(nuekseptieemia)和鸭疫综合症(Anatipestifer syndrome)等,家鸭、野鸭、雏鹅、火鸡和野鸡及多种其他鸟类易感。病变主要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纤维素性肺炎,俗称“三包”。另外,病变中也常见气囊炎、关节炎、结膜炎、脑膜炎等症状。目前,疫苗预防和抗菌药治疗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因此,对临床收集的疑似病例进行RA的分离鉴定、耐药性检测、病原血清型的分型对临床养殖过程中选择高敏感度药物、合适疫苗等具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一、RA单因子血清的制备该试验选用7株山东省主要流行血清型RA标准品制备了7种免疫原,对14只2Kg左右的雄性家兔进行免疫后心脏采血制备抗血清。经检测,抗血清与本血清型菌体的凝集效价结果均可达到1:4800。多次交叉吸收试验后,得到1型、2型、6型、7型、10型、11型、13型7种单因子血清,7种单因子血清的效价分别是1:1600、1:1600、1:3200、1:800、1:3200、1:800、1:1600。制备的7种RA抗血清均只能同一血清型RA菌体抗原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而与其他血清型RA菌体抗原均无交叉反应现象,显示这7种单因子血清特异性较好,可用于鉴定RA临床分离菌株的血清型。二、山东省潍坊市RA临床分离株的分离鉴定山东省潍坊市是山东省重要的养殖大市。本研究病料来自山东省潍坊市临床为疑似浆膜炎的病死鸭。无菌采集病料肝脏、脑等组织,接种于改良版马丁固体培养基(含血清)上,倒置于烛缸中,37℃培养18-24 h后进行观察,选取单个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进行镜检,形态为阴性、单个或链状排列的短状杆菌;生化试验检测,该菌与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反应等现象均符合RA的生化特性。纯化培养疑似菌株后提取菌株核酸进行PCR检测,仅试验组提取核酸中获得长度约为809 bp的目的片段。使用制备的7种单因子血清对23株临床分离RA菌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这23株菌只属于3个血清型:1型、2型和11型,其中1型和2型为该地区的优势血清型,分别占分离菌株的43.4%(10/23)和47.8%(11/23)。三、23株RA分离株的耐药性检测对23株RA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与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潍坊地区分离到的23株RA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耐受力极强,仅有少数菌株对其较敏感;23株中有21株分别检测到了aac(6’)-Ib、ant(3")-Ia和aph(3’)-IIa三种介导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钝化酶基因、16S RNA的甲基化酶armA。另外,检测qnra、qnrB、qnrC、qnrD RA质粒介导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4种qnr基因和2种外排泵基因QepA和oqxAB,结果显示仅少数菌株检测到了qnrS基因,其它的qnr基因和外排泵基因均未检测到。
宋海港[4](2020)在《江苏地区水禽源重要病原菌的临床检测及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部分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水禽疫病并没有因为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并且多种病原继发或并发使得细菌病病情更加复杂,加之部分地区药物敏感性监测、综合性防治措施和流行病学数据尚不完善,因而造成抗生素药物的乱用和滥用,在生产养殖中给水禽细菌病的预防和控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快速检测江苏地区水禽源的4种重要病原菌,根据大肠杆菌F1菌毛A亚基基因(fimA)与P菌毛C亚基基因(papC)、鸭疫里默氏杆菌外膜蛋白(OmpA)基因(ompA)、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溶血素基因(hlyA)、沙门氏菌肠毒素基因(stn),合成5对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的PCR方法。于2017~2019年采集江苏10个地级市水禽规模养殖场的768份样品,其中包括临床健康肛拭子样品510份,临床发病水禽组织样品258份。运用PCR方法对4种水禽重要病原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江苏地区水禽样品大肠杆菌F1菌毛基因与P菌毛基因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74.21%(570/768)和0.78%(6/768),沙门氏菌平均检出率为5.60%(43/768),鸭疫里默氏杆菌平均检出率为2.73%(21/768),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平均检出率为7.42%(57/768)。表明江苏地区水禽细菌性疾病中大肠杆菌的发病率最高,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感染也不容忽视,该结果为水禽源细菌病的防控提供一定参考数据。大肠杆菌在水禽细菌病中极为重要,因此为了揭示大肠杆菌各个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对以上检出大肠杆菌阳性的355份肛拭子样品和213份组织样品,运用PCR方法检测其中所含有的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因子的基因(温度敏感性血凝素基因Tsh、溶血素E基因hlyE)和大肠杆菌毒力岛基因(ETT2毒力岛ECs3703和ECs3737基因、HPI毒力岛irp2基因和LEE毒力岛eaeA基因)。通过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从肛拭子样品获得342株大肠杆菌,共有12种毒力基因组合,表型分别为F1+(217株),F1+ETT2+(56株),F1+HlyE+(3 株),ETT2+HPI+(15 株),F1+ETT2+HPI+(13 株),F1+HPI+Tsh+(1 株),F1+ETT2+HPI+Tsh+(7 株),F1+E-TT2+LEE+Tsh+(8 株),F1+P+ETT2+Tsh+(2 株),F1+ETT2+LEE+Tsh+HlyE+(3 株),ETT2+(6株),F1+HPI+(11株),从临床发病组织样品共获得206株大肠杆菌,共有13种毒力基因组合,分别为 F1+(13 株),F1+ETT2+(39 株),F1+HlyE+(2 株),F1+E-TT2+HPI+(100 株),F1+HPI+Tsh+(7 株),F1+ETT-2+HPI+Tsh+(7 株),F1+ETT2+LEE+Tsh+(5株),F1+P+ETT2+Tsh+(4 株)F1+ETT2+LEE+Tsh+HlyE+(3 株),ETT2+Tsh+(2 株),Tsh+(7 株),ETT2+HPI+(4株),通过比较发现临床健康水禽和发病水禽分离株的基因组合共有15种,上面前10种基因组合是相同的,但比率不同,临床健康水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肛拭子分离株中仅单一基因F1+菌株高达63.45%,其次是F1+ETT2+占比16.37%,而发病水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组织分离株中占比率最高的基因组合为F1+ETT2+HPI+占比率高达48.54%,其次为 F1+ETT2+占比 1 8.93%。为分析水禽源大肠杆菌的药物敏感性,选取13种抗生素对以上地区获得的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总体上临床健康与发病水禽源分离株对13种药物的敏感度差异不大,超过70%以上的水禽大肠杆菌分离株对强力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超过70%以上的水禽大肠杆菌分离株对磷霉素、多黏菌素B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99.7%大肠杆菌分离株为多重耐药,最常见的耐药组合为强力霉素+四环素+新霉素+复方新诺明,不同地区、不同养殖场对药物的敏感度呈现一定的差异,但对强力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具有普遍性。为了研究带有不同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差异,将分离已知毒力因子的大肠杆菌(F1+菌株、F1+ETT2+菌株和F1+ETT2+HPI+菌株)各一株,分别测定其对一周龄雏鸭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表明,毒力基因为F1+ETT2+HPI+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毒力最强(LD50 为 2.88×108 CFU/0.5 mL),其次是F1+ETT2+菌株(LD50 为 6.92×108 CFU/0.5 mL),F1+菌株毒力相对最弱(LD50为4.28×109 CFU/0.5mL),测定结果表明,水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强弱与其所含的毒力基因数量呈正相关,其含有的毒力基因越多,毒力就相对越强。
王卓昊,胡紫萌,吴坤,徐正军,魏丹,郭庚霖,李敏,董永毅,张炜[5](2019)在《苏北及周边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文中提出2018—2019年对苏北及周边地区多个设点连续采样255份鸭和鹅组织病料。通过细菌培养、染色及种属特异性基因的检测,分离得到30株鸭疫里氏杆菌。用1型、2型阳性血清对其进行血清型鉴定证实,15株为1型,未检出2型,其余15株为未定血清型。采用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分离菌株对多黏菌素B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氨苄西林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阿莫西林中度及高度敏感,对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高度敏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菌株中,利福平的耐药性呈现离散分布,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多西环素、氟苯尼考耐药性呈现集中分布,同样属于1型鸭疫里氏杆菌的菌株中,耐药性的差别也较大,提示为不同菌株所引起。结果表明,近期苏北及周边地区鸭疫里氏杆菌的流行呈现多血清型特点,可同时感染雏鸭雏鹅,耐药情况较严重,特别是出现了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王正中[6](2019)在《鸭疫里默氏菌二价灭活苗的研制(血清2型和11型)》文中指出鸭疫里默氏菌病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该病常发于18周龄的雏鸭,感染鸭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心脏、肝脏、气囊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目前已报道有21种血清型,且相互之间无交叉保护性。疫苗接种成为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首先对20132018年分离的227株鸭疫里默氏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其主要流行血清型已经变化为2型、11型。同时发现了新的血清型,该血清型目前呈小范围流行。随后,从血清2型流行地区菌株中选出23株、血清11型流行地区的菌株中选出24株进行了复壮,经细菌的分离鉴定后保存并用于后续研究。分别选择出3株强毒株对其毒力进行了评估。结果为血清2型菌株RCAD0383、RCAD0385、RCAD0570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34×104CFU,1.40×107CFU,1.74×106CFU;血清11型菌株RCAD0191、RCAD0306、RCAD0436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89×105 CFU,3.29×104 CFU,4.37×104 CFU。从而选择RCAD0383、RCAD0570、RCAD0306、RCAD0436作为后期试验的攻毒菌株,攻毒剂量均为100×LD50。选择7株血清2型和9株血清11型鸭疫里默氏菌分别制备为灭活油乳剂疫苗,将其接种于7日龄雏鸭,并于21日龄时采用攻毒菌株进行攻毒保护的测定。在7、14、21日龄称量其体重并采集分离血清,使用间接ELISA测定其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血清2型、11型疫苗均在免疫后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且有较高的保护率。同时,注射该疫苗对鸭的正常生长无任何影响。从而筛选出保护率最高的疫苗株RCAD0570(血清2型)、RCAD0352(血清11型)。随后测定了其最佳免疫剂量,结果为血清2型RCAD0570的最佳免疫剂量为10100 CFU/0.5 mL/只,血清11型RCAD0352的最佳免疫剂量为5×109 CFU/0.5 mL。最后评估了白油佐剂、水佐剂、铝佐剂制备的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白油佐剂疫苗的抗体水平为最高,保护率为8/10、9/10。该疫苗适用于实际生产。综上,本研究发现鸭疫里默氏菌血清2型、11型成为新的流行血清型。同时,依据疫苗免疫保护效果,成功筛选出鸭疫里默氏菌血清2型、11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制苗用菌株RCAD0570、RCAD0352。最后,研制出鸭疫里默氏菌不同佐剂二价灭活疫苗,确定鸭疫里默氏菌二价灭活油乳剂疫苗可获得80%、90%的保护率。
雷云[7](2017)在《共表达RA OmpA与鸭IL-2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免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目前已呈世界性流行,是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RA的血清型众多,且不同血清型之间有少数存在有较低的交叉保护作用,再加上临床治疗抗生素药物的频繁滥用及用药量的不合理,导致RA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和食品卫生安全,因此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RA外膜蛋白A(OmpA)在不同血清型RA中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制成一种针对多血清型的RA疫苗;而IL-2具有免疫增强、免疫治疗及免疫预防等作用,在构建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方面显现良好的应用前景。结合二者的优势,本实验将RA OmpA与鸭IL-2基因进行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 DNA3.1(+)-d IL-2-OmpA,将其免疫健康雏鸭后通过检测雏鸭的免疫指标,评价d IL-2-OmpA融合蛋白诱导雏鸭产生免疫效果,并探讨鸭IL-2对RA核酸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为将来研发安全、廉价、高效的新型RA疫苗奠定基础。1.RA贵州株的分离鉴定及OmpA与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为了解RA贵州分离株OmpA和16S rRNA基因序列的相关性以及与RA血清型分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通过PCR技术对12株RA分别扩增OmpA和16S rRNA基因,对其构建系统进化树和分析其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12株RA分离株OmpA基因分属在2个基因群,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9%-100%和98.4%-100%;OmpA蛋白中有规律的变异位点为100(R/G)、143(S/P)、145(T/I)和268(S/P)。12株RA分离株16S rRNA基因同属1个群,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100.0%。结果表明,12株RA贵州分离株OmpA和16S rRNA基因序列所属的基因群无明显相关性,并且与RA血清型的分型也无直接关联。2.三穗鸭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为了解三穗麻鸭d IL-2基因的分子差异和遗传变异水平,本实验根据Gen Bank发表的鸭d IL-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三穗麻鸭颈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方法扩增三穗麻鸭d IL-2基因并进行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测序结果表明,三穗麻鸭d IL-2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全长为423 bp,共编码140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式为C695H1125N175O226S13。序列分析发现,三穗麻鸭与绿头鸭、番鸭、绍兴麻鸭的IL-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3%);与其它水禽IL-2蛋白氨基酸序列相比,在29(N/D)、32(K/T)、49(D/N)、58(T/K)、90(K/N)、105(M/T)、122(N/K)和129(Q/R)存在8处氨基酸位点变异,仅有L66、C68、E72和F127这4个氨基酸是三穗麻鸭和人与其它动物IL-2所共有保守位点。旨在为进一步研究d IL-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开发疫苗免疫佐剂奠定基础。3.RA OmpA基因与d IL-2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为了解RA OmpA与IL-2融合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质粒的蛋白表达情况。本实验以RA贵州分离株血清2型OmpA基因和三穗麻鸭d IL-2基因的克隆质粒DNA为模板,设计并合成带有linker的特异性引物,利用SOE-PCR方法扩增d IL-2-OmpA融合基因。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成功构建pc DNA3.1(+)-d IL-2-OmpA融合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将其转染禽细胞DF-1进行Western-blot检测发现,d IL-2-OmpA蛋白分子量为57 k Da。结果表明,融合表达质粒pc DNA3.1(+)-d IL-2-OmpA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后续的动物免疫试验研究提供了基础。4.重组质粒pc DNA3.1(+)-d IL-2-OmpA对雏鸭感染RA的免疫保护研究:为了解重组质粒pc DNA3.1(+)-d IL-2-OmpA对雏鸭感染RA的免疫效力,本实验选取10日龄的三穗麻鸭70只,随机分成5组即pc DNA3.1(+)-d IL-2-OmpA组、pc DNA3.1(+)-OmpA组、pc DNA3.1(+)组、灭活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在免疫后的不同时间段采集鸭血分离血清,应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RA抗体水平。同时选取血清1型和2型RA菌株测定毒力后分别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组和灭活疫苗组均能诱导免疫鸭产生RA抗体,其中pc DNA3.1(+)-d IL-2-OmpA组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c DNA3.1(+)-OmpA组,差异极显着(P<0.01)。以血清1型和2型RA菌株分别进行感染试验鸭,pc DNA3.1(+)-d IL-2-OmpA组、pc DNA3.1(+)-OmpA组和灭活疫苗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6.67%和66.67%,33.33%和50%,83.33%和100%。结果表明,pc DNA3.1(+)-d IL-2-OmpA、pc DNA3.1(+)-OmpA均能产生免疫保护效果,其中d IL-2作为免疫佐剂对重组质粒pc DNA3.1(+)-d IL-2-OmpA在雏鸭体内的免疫起到免疫增强作用。重组质粒免疫雏鸭对血清1型和2型RA具有较弱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为将来研发安全、高效的新型RA佐剂疫苗提供参考依据。综上所述:本试验成功克隆了血清2型RA OmpA基因和三穗麻鸭d IL-2基因,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d IL-2-OmpA和pc DNA3.1(+)-OmpA免疫雏鸭,能刺激鸭体内产生RA特异性抗体,对血清1型和2型RA均有一定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其中d IL-2作为免疫佐剂可以促进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1(+)-d IL-2-OmpA的免疫保护效果。
陶敏捷[8](2017)在《应用信号标签诱变技术筛选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内存活相关基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Riemerella anatipestiferinfection)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家鸭、鹅、火鸡及其他禽类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当前危害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养鸭业的一种主要疾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其病原鸭疫里默氏杆菌是黄杆菌科里默氏杆菌属的代表种,目前已确定的血清型至少有21个,且各血清型之间交叉保护性低或无,给本病的预防控制带来较大困难。目前人们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子致病机制还知之甚少。本研究通过构建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WJ4株携带不同标签转座子的随机突变库,以筛选和鉴定与鸭疫里默氏杆菌在鸭体内存活相关的基因。本研究分别构建了鸭疫里默氏杆菌WJ4株17个带不同DNA标签的转座子随机突变库,共含有5100株突变株。先通过接种库接种雏鸭后进行负筛选,初筛得到不能从回收库中检测到的突变株63株,经多次复筛最终筛查到了20株不能从回收库检测到的突变株。利用反向PCR的方法对这些突变株的转座子插入基因组中的位置序列进行了鉴定,其中17株突变株已鉴定了转座子插入的基因。选取其中的两株突变株7-295和16-284,将野生WJ4株的相应基因扩增并克隆到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RES1上以构建相应的互补质粒,然后通过接合转导的方法将互补质粒分别导入相应的突变株中,获得了两株突变株的互补菌株c7-295和c16-284,最后比较野生WJ4株、突变株7-295、16-284和基因互补株c7-295、c16-284的生长曲线和菌血载量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野生株、两株突变株及其基因互补株的生长曲线无显着性差异;雏鸭接种细菌后24小时,突变株7-295和16-284接种鸭的血菌载量为0,而互补株c16-284接种鸭的血菌载量较突变株有一定的回复;但回复株c7-295接种鸭的血菌载量并没有回复。本研究通过构建鸭疫里默氏杆菌WJ4株的信号标签转座子突变库,筛选到了17个潜在的与WJ4株在鸭体内存活相关的基因,并对其中两个突变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子致病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丁云竹[9](2017)在《鸭疫里默氏杆菌双重PCR方法的建立及50S L27转座子插入突变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文中指出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主要感染鸭、鹅等多种禽类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是由黄杆菌科里默氏杆菌属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感染鸭会出现生长缓慢,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肉品质下降,及高死亡率等症状,在养殖和疾病的治疗等方面给我国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确认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至少有21个,公布在GenBank上的就有9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全基因序列。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编码基因超过2000个,而目前已研究的只有其中的极少数。现阶段控制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主要方法是注射疫苗和抗菌性药物,而绝大部分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株对卡那霉素有抗药性,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转座子随机突变库,来筛选和鉴定鸭疫里默氏杆菌对卡那霉素耐药相关的基因。试验一是根据鸭疫里默氏杆菌CH3株dnaB基因和16S rRNA的序列设计引物,构建了双重PCR检测方法。采用方阵法对双重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改造,优化的反应退火温度为60℃。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双重PCR技术能准确检验鸭疫里默氏杆菌,对检测的所有不同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株均能扩增出364 bp和627 bp两条特异的目的片段,而对鸭致病性大肠杆菌、鸭源禽巴氏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黄杆菌等对照菌株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PCR方法对细菌HXb2基因组DNA和菌液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7.33 ng/mL DNA和2.9×103CFU/mL细菌。利用建立的双重PCR检测了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的肝脏和脑组织中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细菌分离法符合率分别为100%(9/9)和77.8%(7/9),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用于检测肝脏组织中鸭疫里默氏杆菌。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既可以对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疑似菌株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也可以直接用于临床样品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检测。试验二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的卡那霉素药敏试验。试验选取了贵州大学送检的17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双重PCR鉴定、血清学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分别属于1、2、5和15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且所有分离自贵州大学不同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株都对卡那霉素耐受。此外,本实验室常用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如CH3、HXb2、Yb2和WJ4等也均对卡那霉素耐受。试验三是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Yb2株为受体菌,将质粒pEP4351转入大肠杆菌BW19851,构建得到BW19851(pEP4351)作为供体菌,通过结合转导的滤膜接合转移法技术将质粒pEP4351导入受体菌鸭疫里默氏杆菌Yb2株中,使转座子Tn4351随机插入鸭疫菌株的基因组中。由于Tn4351上有红霉素抗性基因和Yb2对多黏菌素耐药,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鸭疫和大肠杆菌BW19851对红霉素和多黏菌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红霉素0.3μg/mL和多粘菌素125μg/mL进行阳性接合子的筛选。构建的随机突变库,通过卡那霉素抗性实验来对突变株进行筛选,初步寻找到鸭疫卡那霉素抗性减弱的突变株,对突变株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检验,以确定突变株是否对卡那霉素失去耐药性或耐药明显减弱。对验证后的突变株结果观察,筛选到了卡那霉素耐药性明显减弱的突变株DK-2。采用基因组步移法扩增测定转座子的插入位点在核糖体50S的L27亚基。PCR扩增野生株的50S L27基因ORF,连入大肠杆菌-鸭疫里默式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RES51,得到互补质粒pRES-50S-L27,然后通过接合转导的方法将互补质粒导入突变株DK-2中,通过红霉素和多黏菌素抗性筛选和PCR检测鉴定,得到了互补菌株cDK-2。然后测定野生株、突变株和互补株的生长曲线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株、突变株及其基因互补株的生长曲线差异不大;但DK-2的MIC比野生株Yb2和cDK-2低8倍左右。回复株cDK-2和野生株Yb2的卡那霉素药敏片直径为0,对kana是耐受的;而突变株DK-2的卡那霉素药敏片直径为10mm,表现对kana有低度敏感。另外,与野生株Yb2和互补株cDK-2相比,突变株DK-2对新霉素和利福平等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增加。总之,本研究通过构建鸭疫里默氏杆菌Yb2株的Tn4351随机突变中,筛选到了与卡那霉素耐药性相关的基因50S L27。本研究对进一步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50S核糖体及50S L27亚基的功能等奠定了基础。
元丽花[10](2017)在《鸭疫里默氏杆菌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是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本病呈急性或败血症感染,主要引起各种炎症,目前已成为养鸭业重点预防的传染病之一。本文就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福建省血清Ⅱ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血清Ⅱ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鸭疫里默氏杆菌GL001858和GL001859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进展 |
1.1.1 概述 |
1.1.2 流行特点 |
1.1.3 国内分离株的血清型 |
1.1.4 防治及临床诊断方法 |
1.1.5 相关毒力因子 |
1.2 当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研究进展 |
1.2.1 灭活疫苗 |
1.2.2 弱毒活疫苗 |
1.2.3 亚单位疫苗 |
1.2.4 基因工程疫苗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鸭疫里默氏杆菌GL001858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菌株及其培养方法 |
2.1.2 主要载体与工具酶 |
2.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实验动物 |
2.2 方法 |
2.2.1 菌株的复壮 |
2.2.2 氯化钙法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3 鸭疫里默氏杆菌基因组的提取 |
2.2.4 GL001858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2.2.5 WJ4ΔGL001858缺失株回复株的构建 |
2.2.6 WJ4株GL001858基因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7 YL4强毒攻毒保护实验 |
2.3 结果 |
2.3.1 WJ4株GL001858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2.3.2 缺失株WJ4ΔGL001858回复株的构建 |
2.3.3 WJ4株GL001858基因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2.3.4 强毒攻毒保护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鸭疫里默氏杆菌GL001859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及其培养方法 |
3.1.2 主要载体与工具酶 |
3.1.3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 |
3.1.4 主要仪器 |
3.1.5 实验动物 |
3.2 方法 |
3.2.1 菌株的复壮 |
3.2.2 氯化钙法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3.2.3 鸭疫里默氏杆菌基因组的提取 |
3.2.4 GL001859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3.2.5 WJ4株GL001859基因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3.2.6 强毒攻毒保护实验 |
3.3 结果 |
3.3.1 WJ4株GL001859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3.3.2 WJ4株GL001859基因突变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3.3.3 强毒攻毒保护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环丙沙星对噬菌体RAP44裂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菌毒株及培养方法 |
1.3 试验动物 |
1.4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1.5 CIP与噬菌体RAP44对RAf71株的生长抑制试验 |
1.6 CIP对RAP44噬菌斑形成的影响 |
1.7 CIP对RAP44增殖的影响 |
1.8 CIP对不同噬菌体的影响 |
1.9 CIP联合RAP44对RAf71株感染的治疗作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CIP对RAf71的最低抑菌浓度 |
2.2 不同浓度CIP对RAP44裂解能力的影响 |
2.3 不同浓度CIP对RAP44噬菌斑的影响 |
2.4 不同浓度CIP对RAP44增殖的影响 |
2.5 不同浓度CIP对各噬菌体株裂解能力的影响 |
2.6 CIP和RAP44联合应用对RAf71株感染的治疗效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3)山东省潍坊市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单因子血清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历史 |
1.2 病原学 |
1.2.1 分类和命名 |
1.2.2 形态结构 |
1.2.3 培养特点 |
1.2.4 理化特性 |
1.2.5 血清型 |
1.3 分子生物学 |
1.4 流行病学特征 |
1.5 主要症状和病变 |
1.6 诊断 |
1.6.1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6.2 实验室诊断 |
1.7 耐药性研究 |
1.7.1 细菌的耐药性 |
1.7.2 .耐药机制-氨基糖苷类 |
1.7.3 耐药机理-喹诺酮类 |
1.8 防治 |
1.8.1 药物防治 |
1.8.2 疫苗免疫 |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药物及培养基 |
2.1.2 主要试剂 |
2.1.3 电泳缓冲液 |
2.1.4 琼脂糖凝胶配制(0.8%) |
2.1.5 RA标准菌株 |
2.1.6 实验动物 |
2.1.7 实验室仪器设备 |
2.1.8 病料采集 |
2.2 方法 |
2.2.1 RA单因子血清的制备与应用 |
2.2.2 RA的分离培养 |
2.2.3 细菌的染色镜检 |
2.2.4 生化鉴定 |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6 RA分离菌株血清型的鉴定 |
2.2.7 RA的耐药性试验 |
3 结果 |
3.1 RA单因子血清的制备 |
3.1.1 7种RA抗血清的血清凝集效价 |
3.1.2 7种RA单因子血清特异性实验 |
3.2 细菌分离培养及形态观察结果 |
3.3 生化鉴定结果 |
3.4 PCR鉴定结果 |
3.4.1 PCR扩增结果 |
3.4.2 扩增产物克隆质粒的双酶切结果 |
3.4.3 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分析 |
3.5 23株RA血清型鉴定结果 |
3.6 临床分离RA菌株药敏试验结果 |
3.7 分离株RA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 |
4 讨论 |
4.1 RA的分离鉴定 |
4.2 RA分离株的血清型 |
4.3 RA的耐药性检测 |
5 结论 |
6.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江苏地区水禽源重要病原菌的临床检测及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部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水禽生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致病菌 |
1.1 大肠杆菌 |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 |
1.3 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
1.4 沙门氏菌 |
2、大肠杆菌主要毒力基因 |
2.1 大肠杆菌菌毛 |
2.2 溶血素 |
2.3 温度敏感性血凝素 |
2.4 毒素 |
2.5 毒力岛 |
3. 大肠杆菌耐药性 |
3.1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 |
3.2 耐药基因的转移方式 |
3.3 多重耐药的产生和对策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水禽源常见致病菌PCR检测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水禽源大肠杆菌菌毛基因PCR检测 |
2.2 水禽源沙门氏菌的PCR检测 |
2.3 水禽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4 水禽源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PCR检测方法建立 |
2.5 临床样品的PCR快速检测 |
3 讨论 |
第二章 水禽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
2.2 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毒力基因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水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毒力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 生长曲线的测定结果 |
2.3 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苏北及周边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病料来源 |
1.1.2 主要试剂 |
1.1.3 菌株和血清 |
1.2 细菌分离鉴定 |
1.2.1 细菌分离 |
1.2.2 细菌鉴定 |
1.3 全菌凝集试验 |
1.4 药敏试验 |
1.4.1 抗生素选择及参考标准 |
1.4.2 试验方法 |
1.4.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分离菌株 |
2.2 鉴别培养 |
2.3 革兰染色镜检 |
2.4 血清凝集试验结果 |
2.5 药敏试验结果 |
3 讨论 |
(6)鸭疫里默氏菌二价灭活苗的研制(血清2型和11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鸭疫里默氏菌的研究概况 |
1.1.1 鸭疫里默氏菌的病原学 |
1.1.2 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型 |
1.2 鸭疫里默氏菌疫苗的研究概况 |
1.2.1 鸭疫里默氏菌灭活疫苗 |
1.2.2 鸭疫里默氏菌弱毒疫苗 |
1.2.3 鸭疫里默氏菌亚单位疫苗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2013~2018 年鸭疫里默氏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调查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菌株和血清 |
2.1.2 试验试剂及配制 |
2.1.3 试验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病原的分离 |
2.2.2 PCR鉴定 |
2.2.3 血清型鉴定 |
2.3 试验结果 |
2.3.1 病原的分离鉴定 |
2.3.2 血清型鉴定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鸭疫里默氏菌血清2 型、11 型灭活油乳剂疫苗的研制 |
3.1 试验材料 |
3.1.1 菌株和试验动物 |
3.1.2 试验试剂及配制 |
3.1.3 试验仪器设备 |
3.1.4 软件 |
3.2 试验方法 |
3.2.1 鸭疫里默氏菌血清2 型、11 型菌株复壮 |
3.2.2 攻毒菌株的筛选及其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
3.2.3 灭活油乳剂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
3.2.4 免疫保护试验 |
3.3 试验结果 |
3.3.1 鸭疫里默氏菌血清2 型、11 型菌株复壮 |
3.3.2 攻毒菌株的筛选及其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
3.3.3 灭活油乳剂疫苗的检验 |
3.3.4 免疫保护试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鸭疫里默氏菌血清2 型、11 型二价灭活疫苗的研制 |
4.1 试验材料 |
4.1.1 菌株和试验动物 |
4.1.2 试验试剂及配制 |
4.1.3 试验仪器设备 |
4.1.4 软件 |
4.2 试验方法 |
4.2.1 灭活疫苗制备与检验 |
4.2.2 最佳免疫剂量的测定 |
4.2.3 不同佐剂RA二价灭活疫苗的比较 |
4.3 试验结果 |
4.3.1 灭活疫苗的检验 |
4.3.2 最佳免疫剂量的测定 |
4.3.3 不同佐剂RA二价灭活疫苗的比较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共表达RA OmpA与鸭IL-2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免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文献综述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疫苗研究进展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RA贵州株的分离鉴定及OmpA与 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
1 材料 |
1.1 病料来源 |
1.2 试验动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2.2 生化鉴定 |
2.3 PCR扩增 |
2.4 血清型鉴定 |
2.5 药敏试验 |
2.6 动物致病性试验 |
2.7 RA OmpA及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离菌培养和形态特征 |
3.2 生化特性试验 |
3.3 PCR鉴定 |
3.4 血清型鉴定 |
3.5 药敏试验结果 |
3.6 动物回归试验结果 |
3.7 RA OmpA基因的序列分析 |
3.8 RA 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
4 讨论 |
第二章 三穗麻鸭白细胞介素-2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引物设计 |
2.2 三穗麻鸭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与培养 |
2.3 三穗麻鸭淋巴细胞的总RNA提取 |
2.4 三穗麻鸭dIL-2 基因的RT-PCR扩增 |
2.5 三穗麻鸭dIL-2 基因的克隆 |
2.6 三穗麻鸭dIL-2 基因的序列分析 |
3 结果 |
3.1 三穗麻鸭dIL-2 基因的RT-PCR扩增 |
3.2 三穗麻鸭dIL-2 基因重组质粒的鉴定 |
3.3 三穗麻鸭dIL-2 基因的测序结果 |
3.4 三穗麻鸭dIL-2 理化性质分析 |
3.5 三穗麻鸭dIL-2 蛋白亲疏水性分析 |
3.6 三穗麻鸭dIL-2 蛋白跨膜区域分析 |
3.7 三穗麻鸭dIL-2 蛋白二级结构分析 |
3.8 三穗麻鸭dIL-2 蛋白三级结构分析 |
3.9 三穗麻鸭dIL-2 基因相似性分析 |
3.10 三穗麻鸭dIL-2 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RA OmpA与dIL-2 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1 材料 |
1.1 主要材料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设计引物 |
2.3 OmpA基因的PCR扩增 |
2.4 dIL2OmpA融合基因的SOE-PCR扩增 |
2.5 克隆质粒pMD-OmpA和pMD-dIL-2OmpA的构建 |
2.6 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OmpA/pcDNA3.1(+)-dIL2OmpA的构建 |
2.7 重组质粒pcDNA3.1(+)-OmpA/pcDNA3.1(+)-dIL2OmpA的鉴定 |
3 结果 |
3.1 OmpA基因的PCR扩增 |
3.2 dIL2OmpA融合基因的SOE-PCR扩增 |
3.3 pMD-OmpA和pMD-dIL2OmpA的重组质粒鉴定 |
3.4 pcDNA3.1(+)-OmpA和pcDNA3.1(+)-dIL2OmpA的重组质粒鉴定 |
3.5 目的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 |
4 讨论 |
第四章 重组质粒pcDNA3.1(+)-dIL2OmpA对雏鸭感染RA的免疫保护研究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主要材料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RA菌株复苏 |
2.2 RA攻毒菌量测定 |
2.3 重组质粒提取 |
2.4 动物免疫试验 |
2.5 免疫效果评价 |
2.6 攻毒保护试验 |
3 结果 |
3.1 攻毒菌量的测定 |
3.2 重组质粒浓度 |
3.3 ELISA检测抗体水平结果 |
3.4 攻毒保护试验 |
4 讨论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二 各种培养基、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
附录三 测序序列信息 |
(8)应用信号标签诱变技术筛选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内存活相关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研究进展 |
1.1.1 细菌的培养 |
1.1.2 血清型 |
1.1.3 毒力相关因子研究 |
1.1.4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
1.1.5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
1.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疫苗研究进展 |
1.2 转座子诱变 |
1.2.1 转座子诱变技术 |
1.2.2 转座子诱变技术的应用 |
1.2.3 信号标签诱变(STM)技术 |
第二章 应用信号标签诱变技术筛选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内存活相关基因 |
2.1 材料 |
2.1.1 实验菌株、质粒和实验动物 |
2.1.2 载体和酶 |
2.1.3 抗生素 |
2.1.4 主要试剂与溶液 |
2.1.5 主要仪器 |
2.1.6 其他常用试剂 |
2.1.7 引物的设计 |
2.2 实验方法 |
2.2.1 TSS一步法制备感受态细胞 |
2.2.2 WJ4株携带信号标签的转座子随机突变库的构建 |
2.2.3 随机突变库的筛选 |
2.2.4 突变株转座子插入基因的鉴定 |
2.2.5 突变株 7-295 和 16-284 基因互补株的构建 |
2.2.6 突变株 7-295、16-284 与基因互补株C7-295、C16-284 的生物学特征 |
2.3 实验结果 |
2.3.1 鉴定各标签间的交叉反应 |
2.3.2 血清1型WJ4株对卡那霉素和头孢西丁的最小抑菌浓度 |
2.3.3 随机突变株的鉴定 |
2.3.4 随机突变库动物实验筛选结果 |
2.3.5 鉴定插入基因 |
2.3.6 插入基因的序列比对 |
2.3.7 突变株 7-295 和 16-284 基因互补株的构建 |
2.3.8 突变株 7-295、16-284 与基因互补株C7-295、C16-284 的生物学特征 |
2.4 讨论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鸭疫里默氏杆菌双重PCR方法的建立及50S L27转座子插入突变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鸭疫的研究 |
1.1.1 病原介绍 |
1.1.2 血清型及检测方法 |
1.1.3 鸭疫PCR检测方法 |
1.1.4 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
1.1.4.1 外膜蛋白A |
1.1.4.2 TonB依赖受体 |
1.1.4.3 铁载体相互作用蛋白 |
1.1.4.4 辅溶血素和溶血素 |
1.1.4.5 其他可能与鸭疫里默是杆菌相关毒力蛋白 |
1.2 细菌的耐药性研究 |
1.2.1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理 |
1.2.2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
1.2.3 细菌耐药性的遗传机制 |
1.2.4 细菌耐药性的检测方法 |
1.3 基因盒-整合子系统 |
1.4 细菌卡那霉素的耐药机制 |
1.5 50S核糖体蛋白质L27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及病料样品 |
2.1.2 载体和酶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 |
2.1.4 主要仪器 |
2.1.5 抗生素 |
2.1.6 引物的设计 |
2.2 试验方法 |
2.2.1 鸭疫里默氏杆菌16S rRNA和dnaB基因的双重PCR方法建立 |
2.2.1.1 基于16S rRNA和danB单重PCR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 |
2.2.1.2 双重PCR反应体系及条件的优化 |
2.2.1.3 双重PCR特异性试验 |
2.2.1.4 双重PCR敏感性试验 |
2.2.1.5 双重PCR重复性试验 |
2.2.1.6 临床样品的检测 |
2.2.2 贵州大学鸭疫里默氏杆菌双重PCR、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 |
2.2.2.1 血清型鉴定 |
2.2.2.2 血清型鉴定 |
2.2.2.3 kana药敏片鉴定 |
2.2.3 Yb2株转座子突变库的构建及卡那霉素耐药基因的筛选鉴定 |
2.2.3.1 细菌培养及PEP4351转入BW19851 |
2.2.3.2 鸭疫里默氏杆菌Yb2株和大肠杆菌E.coli BW-19851药敏试验 |
2.2.3.3 多粘霉素和红霉素对Yb2株和E.coli BW-19851的MIC测定 |
2.2.3.4 接合转导 |
2.2.3.5 鉴定缺失Kana抗性突变株 |
2.2.3.6 基因组模板的制备 |
2.2.3.7 转座子插入位点鉴定 |
2.2.4 构建突变株DK-2的回复株 |
2.2.4.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4.2 高保真扩增DK-2的11-50S基因 |
2.2.4.3 重组质粒提取 |
2.2.4.4 酶切 |
2.2.4.5 目的片段的回收 |
2.2.4.6 构建回复质粒 |
2.2.4.7 突变株DK-2回复株的筛选 |
2.2.4.8 检测DK-2、cDK-2和Yb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2.2.4.9 检测DK-2、cDK-2和Yb2的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4.10 检测DK-2、cDK-2和Yb2的生长曲线的药敏试验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鸭疫里默氏杆菌16S rRNA和dnaB基因的双重PCR结果 |
3.1.1 基于16S rRNA或danB单重PCR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结果 |
3.1.2 双重PCR反应条件优化结果 |
3.1.3 双重PCR方法特异性结果 |
3.1.4 双重PCR方法敏感性试验 |
3.1.5 双重PCR方法重复性试验 |
3.1.6 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 |
3.2 贵州大学鸭疫里默氏杆菌双重PCR、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
3.3 Yb2转座子随机插入卡那霉素耐药基因的筛选鉴定 |
3.3.1 鸭疫里默氏杆菌Yb2株和大肠杆菌E.coli BW-19851药敏试验结果 |
3.3.2 Yb2株和E.coli BW-19851对红霉素和多粘菌素B的MIC测定 |
3.3.3 转座子插入的阳性突变株PCR鉴定 |
3.3.4 Genome Walking结果 |
3.3.5 插入位点序列分析结果 |
3.4 突变株DK-2的回复株构建结果 |
3.4.1 DK21150S基因的克隆 |
3.4.2 回复质粒的鉴定 |
3.4.3 缺失突变株回复株鉴定 |
3.4.4 DK-2、cDK-2和Yb2的对卡那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3.4.6 检测突变株、回复株和野生株的药敏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鸭疫里默氏杆菌16S rRNA和dnaB基因的双重PCR方法 |
4.2 贵州大学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 |
4.3 Yb2转座子随机插入卡那霉素耐药基因的筛选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鸭疫里默氏杆菌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 |
1.1 形态结构 |
1.2 培养特性 |
1.3 理化特性 |
1.4 血清型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 |
3.1 临床表现 |
3.2 病理变化 |
4检测方法 |
5鸭疫里默氏杆菌疫苗 |
5.1灭活疫苗 |
5.2弱毒疫苗 |
5.3亚单位疫苗 |
5.4核酸疫苗 |
四、福建省血清Ⅱ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治(论文参考文献)
- [1]鸭疫里默氏杆菌GL001858和GL001859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 何晓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环丙沙星对噬菌体RAP44裂解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影响[J]. 程龙飞,刘荣昌,傅光华,万春和,陈红梅,施少华,傅秋玲,黄瑜. 中国家禽, 2020(08)
- [3]山东省潍坊市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单因子血清制备[D]. 崔文玉. 山东农业大学, 2020
- [4]江苏地区水禽源重要病原菌的临床检测及大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和部分特性研究[D]. 宋海港. 扬州大学, 2020(04)
- [5]苏北及周边地区鸭疫里氏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 王卓昊,胡紫萌,吴坤,徐正军,魏丹,郭庚霖,李敏,董永毅,张炜. 畜牧与兽医, 2019(12)
- [6]鸭疫里默氏菌二价灭活苗的研制(血清2型和11型)[D]. 王正中.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7]共表达RA OmpA与鸭IL-2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免疫研究[D]. 雷云. 贵州大学, 2017(04)
- [8]应用信号标签诱变技术筛选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内存活相关基因[D]. 陶敏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5)
- [9]鸭疫里默氏杆菌双重PCR方法的建立及50S L27转座子插入突变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D]. 丁云竹.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10]鸭疫里默氏杆菌研究概况[J]. 元丽花. 农技服务,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