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yloid B-72 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

Acryloid B-72 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

一、Acryloid B-72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化蕊[1](2021)在《出土彩绘石质佛造像表面沉积结壳的清洗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逐渐深入,彩绘石质佛造像大量出土,是研究佛教发展、佛教艺术和石刻造像工艺等方面的重要实物材料。受埋藏环境影响,石质佛造像表面广泛产生了质地坚硬的沉积结壳,沉积结壳的成分结构与造像石材相似,并且由于胶结材料老化降解,彩绘贴金装饰在埋藏环境中变得疏松脆弱,加大了沉积结壳的清洗难度。基于上述现状,本文从文物材质及沉积结壳形成机理入手,引入聚乙烯胺(PVAm)凝胶清洗材料进行酸性清洗,并且对构建出土石质文物清洗工作的量化评价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研究以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和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的彩绘石造像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多种分析检测方法,调查分析了文物本体材料和沉积结壳的成分及结构,根据文献记载与模拟实验,探究了彩绘的制作工艺。结合埋藏环境土壤中钙镁盐及湿度等影响因素,探究了沉积结壳的形成机理。这不仅为文物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更为清洗研究提供了基础。基于以上研究,清洗材料需要能够有针对性地清洗沉积结壳,并且不损害包括彩绘装饰层在内的文物本体的要求,化学清洗法可以针对沉积结壳选择清洗剂。通过清洗带有沉积结壳的采集石块样品,初步筛选出了效果良好的弱酸清洗剂。结果显示,乙酸在清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表现均优于其他清洗剂。进一步调节清洗剂的浓度与酸碱度,在模拟石块样品上进行了清洗实验,测试清洗效率与模拟样品表面形貌变化,得出了清洗规律。由于沉积结壳主要物相与石材本体相似,均为方解石与白云石,形成机理表明,沉积结壳内部具有与石材相似的晶体结构,因此通过分析乙酸在清洗过程中,测试对大理石(含白云石)、汉白玉(含方解石、白云石)、石灰石(含方解石)3种石块样品,清洗效率的差异,可以得出乙酸对沉积结壳的清洗效果。清洗经过主要有化学清洗作用与物理清洗作用,化学清洗作用是弱酸溶解沉积结壳从而去除,物理清洗作用是由于清洗剂的渗透性,破坏石材结构导致表面晶体脱落,并且在清洗过程中,物理作用的影响要大于化学作用。为了有效控制清洗剂的渗透与扩散,减小清洗剂物理清洗作用对文物的损害,引入了 PVAm凝胶材料。筛选实验结果表明,PVAm凝胶的可去除性,流变性都适合于在雕刻石质文物的凹凸表面进行局部清洗,并且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仍然能保持凝胶态,可以用于酸性清洗。进一步对PVAm凝胶的结构、酸碱度、粘度、对清洗剂渗透的控制性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机理与规律。结果表示,PVAm凝胶的化学结构会随溶液的酸碱度不同而改变,从而影响凝胶的可剥离性,其中弱酸性的凝胶更好去除。PVAm凝胶的酸碱度会和酸液一致,并且PVAm凝胶与溶液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能够维持在文物表面,达到局部清洗的目的。添加PVAm凝胶后明显减弱了清洗剂的渗透性及扩散性,使清洗反应能够维持在局部表层,提高了清洗的控制性。此外,还探究了 PVAm凝胶与乙酸复合清洗材料的化学结构及清洗机理。通过使用水解于不同浓度及酸碱度乙酸的PVAm凝胶,在模拟样品上进行清洗实验,评估了清洗效率、模拟样品表面形貌及色度改变、模拟样品孔隙率和吸水率等水理特征改变,得到PVAm凝胶清洗材料的最佳配比,明确了清洗工艺。并且,在小块文物上实施的清洗实验,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最后,为了探索文物保护工作的标准化研究,尝试构建了出土石质文物清洗工作评价体系。该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成权数,结合灰色聚类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价模型,是一套可以量化评分的评价体系。此套体系在河北临漳邺城佛造像的清洗工作评价中应用,结果表示该体系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出清洗工作的总体效果,可以指出清洗方法中具体的不足之处,并且能够在清洗方法的选择上提供参考。

李开坤[2](2021)在《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低阶煤具有含水量高、挥发分高等特点,直接燃烧浪费了大量的富氢组分且污染环境。基于热解的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可提取煤中的高附加值组分,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针对目前低阶煤存在的综采过程中碎煤比例大,现有热解工艺焦油产率不高且含尘量较高等问题,浙江大学提出了以半焦为热载体的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技术,通过流化床煤热解炉和循环流化床半焦加热炉的有机结合,实现大规模碎煤颗粒的热解分级转化,获得高产率焦油和高品质煤气。分级转化产品用途广泛,焦油可通过加氢工艺制取轻质液体燃料,有助于缓解当前我国石油对外依赖逐年增长的能源风险。半焦可用于大容量煤粉锅炉的混合燃烧或生产型煤用于供暖,也可通过水焦浆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气,实现热解半焦的高效低污染利用。高品质热解煤气可用于制取替代天然气或合成化工产品。通过不同利用方案的灵活组合,实现低阶煤资源的梯级利用。目前,焦热载体对流化床热解产物分布和影响规律的认识尚不充分,同时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的全流程模拟及技术经济性分析缺乏深入、可靠的评估,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和系统流程模拟,为焦热载体条件下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应用提供参考。首先,以我国典型低阶煤-新疆润北煤为原料,在小型鼓泡流化床反应器上开展了不同热解温度(500-800oC)、不同热载体(石英砂、焦热载体:原煤=1:1、2:1、3:1和5:1)以及模拟热解气气氛下的流化床热解实验研究,获得了焦热载体条件下温度、热载体种类及比例和热解气气氛对煤流化床热解产物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热载体的半焦在流化床热解过程中影响煤颗粒的加热过程,对热解一次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煤中酚类的析出和裂解、羧基的裂解和焦油中重质组分的分解,从而提高焦油和煤气产率,降低半焦产率。中低温时焦热载体的裂解促进作用更为显着,而较高温度时高温裂解作用占据主导地位。焦载体条件下的半焦拥有更为发达的孔隙结构,但燃烧性能变差。随着焦载体添加比例的增加,煤气产率逐渐增加,而焦油产率先增加后降低,在添加比例为2:1时达到峰值;半焦产率则逐渐降低。焦热载体条件下CH4产率的增加来源于煤中脂肪族结构,而H2和CO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焦油中酚类的分解和大分子物质的缩聚。研究发现作为热载体的半焦具有一定的固硫作用。焦载体添加比例从1:1增加到5:1,焦油中重质组分含量下降了约6个百分点,焦油品质提升,焦油中的酚类分解为芳烃类物质。热解气气氛下,焦载体对CH4和CO2重整的催化作用以及H2对热解的促进作用使得半焦产率低于惰性气氛,而焦油和热解水产率相对较高。然后在1MWt双流化床试验装置上开展了两种煤样不同热解温度(580oC、630oC和680oC)的中试试验研究。研究发现,两种煤样均适合于双流化床热解工艺,热解炉和循环流化床半焦加热炉之间的物料循环正常,系统运行稳定。热解炉运行温度能够通过调节双炉之间的物料循环量以及燃烧加热炉的炉温来控制。两种煤样在630oC时焦油产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0.84%和13.27%,均超过格金干馏分析的90%。研究工况下,煤气品质较高,组分中CH4含量丰富,体积占比约为35%-40%,CO和H2体积份额在25%-35%之间。焦油组分中沥青质占比40-50%,提高热解温度可以促进沥青质和饱和烃的裂解,生成芳香烃和其他非烃类物质。热解炉二级旋风飞灰比电阻满足高温静电除尘运行要求,实际工业应用中可根据需要布置高温电除尘以获得更高品质的油气。在试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调节双炉运行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热解产品的品质调控,进一步验证了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技术的可行性,为下一步是示范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调控经验。利用Aspen Plus,构建并模拟了耦合2×660MW超超临界半焦煤粉炉发电的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在模拟方案中,半焦送入煤粉锅炉发电单元通过超超临界参数蒸汽发电,焦油提酚后采用非均相悬浮床加氢工艺合成石脑油和柴油,所需的H2全部来自于煤气深加工环节,热解废水送入酚氨回收单元。根据市场行情和产品特点设计了三套不同的煤气深加工路线。在方案A中,煤气首先经过Selexol单元脱硫净化,净化后的煤气送入甲烷水蒸气重整单元,经变压吸附单元提取焦油加氢所需的H2后用于合成甲醇,重整所需热量通过燃烧甲醇合成单元和焦油加氢单元的尾气提供;在方案B中,将部分净化后煤气送入甲烷水蒸气重整单元,与未重整净化煤气混合后进入CO变换单元,经变压吸附单元先后脱除CO2、提取CH4和H2,其中H2全部用于焦油加氢,此方案重整热量来自提H2后尾气与焦油加氢尾气的燃烧。方案C则需要燃烧部分煤气提供重整热量,剩余煤气经重整、变换、脱除CO2后,利用变压吸附技术提取H2,除用于焦油加氢外全部作为产品输出。针对三套方案的技术路线,开展了全流程系统模拟和技术经济性分析,并与超超临界发电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和经济学性能参数的对比。结果显示,在双流化床热解系统给煤量为628t/h的情况下,三套方案均可产出10.33t/h粗酚、24.80t/h石脑油和31.46t/h的柴油。同时,方案A还可联产甲醇65.34t/h和净发电1314.48MW,火用效率为51.15%;方案B联产替代天然气(Synthetic Natural Gas,SNG)35699.12Nm3/h,供电约1445.86MW,火用效率为51.98%;而联产17.60t/h H2和净发电量为1292.73MW的方案C拥有最高的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为56.33%和53.99%,比同等规模的超超临界电厂分别高出10.51和11.19个百分点。三种多联产方案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不大,其中方案C略高(约69.23亿元人民币),比超超临界电厂投资约高21亿元人民币。方案A、B和C的税后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3.24%、21.83%、29.52%,均高于超超临界电厂的17.56%。其中方案C的投资回报期最短,为5.06年(静态)和5.74年(动态),经济效益优势最为明显。从抗风险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三套多联产方案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是年运行时间和原料煤采购价格。当年运行时间骤减和煤炭价格上涨时,三套方案仍然具有较为可观的财务状况,其中方案C收益率的变化幅度最小,抗风险能力最强。三套方案在能量利用效率、经济性和抗风险能力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市场前景好、产品方案设计灵活。

王永进[3](2021)在《凉山24种橄榄油的组成分析及其对高脂牛肉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橄榄油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四川凉山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橄榄引进和育种基地,虽然油橄榄的种植已有多年,但针对其橄榄油的组成特性却鲜有报道。本文以凉山栽培的24种橄榄油为研究对象,对其组成成分进行系统性研究,同时对其多酚组成和含量进行鉴定分析。以橄榄油作为食用油,进一步研究其与高脂牛肉共同消化过程中对脂质氧化的影响。首先,对24种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微量伴随物和氧化稳定性等基本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橄榄油间的组成成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油酸含量在54%~80%之间,多酚含量在50.83~502.03 mg GAE/kg之间,角鲨烯含量在3121.58~10709.32 mg/kg之间,生育酚含量在129.13~460.02 mg/kg之间,含油率在5.28%~21.06%之间,氧化稳定性在2.40~20.50 h之间。通过进一步的主成分和聚合分析,可将24种橄榄油分为五类:第一类(品种2、9、20、23和24)的特点是油酸、多酚和生育酚含量较高;第二类(品种16)的特点是生育酚含量较高,亮度较低;第三类(品种3、5和8)的特点是含水率较高,氧化稳定性较低;第四类(品种6、11、13、14、15、17、18、19和21)的特点是含油率较高,酸值较低;第五类(品种1、4、7、10、12和22)的特点是角鲨烯较高,油酸较低。其次,利用UPLC-QTOF-MS对24种初榨橄榄油的酚类提取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结果表明,在24种橄榄油中共初步鉴定出33种单体酚类物质,并对16种多酚单体进行标品定量。根据化学结构将16种单体酚类物质分为5类:裂环烯醚萜类、酚酸类、酚醇类、黄酮类和木脂素类。其中,以3,4-DHPEA-EDA、3,4-DHPEA-EA和p-HPEA-EDA等裂环烯醚萜类物质的含量最高。此外,通过对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发现裂环烯醚萜类物质的含量与提取物的DPPH、FRAP、ABTS和ORAC等自由基清除能力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最后,以多酚、生育酚、甾醇和角鲨烯等微量伴随物指标,利用热图分析将24种橄榄油分成4类,其中富含多酚的橄榄油与高脂牛肉消化过程中的脂质氧化呈显着负相关(p<0.05)。进一步研究低(100 mg GAE/kg)、中(300 mg GAE/kg)和高浓度(600 mg GAE/kg)橄榄多酚的橄榄油对高脂牛肉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影响,当多酚含量达600mg GAE/kg时,其对脂质氧化产物(尤其是丙二醛)的抑制效果最强。此外,发现3,4-DHPEA-EDA和3,4-DHPEA-EA两种多酚的含量在消化过程中显着下降,且脂质自由基总量(尤其是烷基自由基)的生成也被明显抑制(p<0.05),进一步证明橄榄多酚对高脂牛肉在消化过程中的脂质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富含多酚的特级初榨橄榄油可以作为高脂饮食的健康用油。

李耿[4](2021)在《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一种二萜合成酶的催化机理探究》文中研究表明萜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最大的一类,目前已有超过五万余种已知化合物被发现。自从一个多世纪前萜开始被研究以来,这类化合物展现出了巨大的结构多样性和生物活性的多样性。与陆生植物相比,海洋生物(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及其微生物等)通常长期生活在高压,高盐,缺氧和无光的苛刻环境中,进化出了强大的化学防御系统,来源于海洋的萜类化合物常常被观测到具有抗炎或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活性,成为活性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因此,这也吸引了众多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目光。本学位论文中,作者完成了来源于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另外,基于13C和2H同位素标记技术,作者研究了一种来源于放线菌的二萜合成酶的酶催化机理,并对酶表达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探索。在采自广西涠洲岛软珊瑚Sarcophyton ehrenbergi样品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本论文共报道30个化合物,包括28个西松烷型二萜、2个甾体。这些化合物共有了17个新化合物,其中包含6个罕见的6、19位成,-不饱和内酯的西松烷二萜。据文献调研,此类化合物在海洋中目前仅有4例,而且本文通过可靠地验证(X-ray单晶衍射/TDDFT-ECD计算),纠正了两个化合物的错误结构,总结出了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并对相应的圆二色谱确定,不饱和丁内酯的绝对构型的经验规则应用范围做出改进,这将对该类化合物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自海南西瑁岛的软珊瑚Klyxum flaccidum两批样品,通过正向硅胶柱、凝胶柱、HPLC分离手段进行分离,运用质谱、核磁、旋光、X-ray单晶、TDDFT-ECD计算等手段,对样品中的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总计共分离得到38个化合物,其中有22个新化合物(2个新骨架化合物),16个已知化合物。该样品中主要分得的化合物骨架类型为eunicellin,属于C2,C11位环化的西松烷型二萜。两个新骨架结构是自然界中首次发现的具有6/5/8/3四环新颖二萜骨架化合物。本文也对新骨架化合物可能的生源合成途径进行了推测和解释。课题组与药理活性筛选实验室合作,对所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生物活性筛选,并得到了一批对炎症因子TNF-有较好抑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例如化合物2-2、2-19、2-22、2-23和3-21,它们与阳性药的抑制活性水平相当。这些研究不仅增加了对上述生物样品的化学成分了解,而且为上述化合物进一步的成药性研究供了理论基础。因本文作者对上述分离得到的C2,C11位环化的西松烷型二萜的生物合成途径感兴趣,在导师的引荐下,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远赴德国波恩大学Jeroen S.Dickschat教授的生物化学实验室研究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合成。在德期间,作为在中国课题的延续,作者总结了过去十年(2010-2020)所有的C2,C11位环化西松烷,将它们重新归类,并出了合理的生物合成假说。该假说根据二萜的碳骨架和氧化方式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讨论和生物活性总结。迄今为止,尚未有人详细研究过这类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除此之外,本论文还报道了一种来自于放线菌Catenulispora acidiphila的新型二萜环化酶(Ca CS),并且阐明了多个不同骨架的酶表达二萜产物。借助新颖的同位素标记手段,作者对这些化合物的生源合成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索,也用同位素标记的特殊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绝对构型。此外,通过运用化学合成的具有反应性受阻特性的底物类似物6,7-双氢-GPP,从而导致了脱轨产物的产生,酶促级联反应机理也进行了更深入研究。

孟令武[5](2021)在《过渡金属催化邻二醇选择性转化合成苯甲醛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在,鉴于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和温室气体带来的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全球安全。因此,开发清洁和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已成为许多研究者的首要目标。其中,减轻能量短缺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催化C-C键氧化断裂是生物质高值化应用的重要途径,对精细化学和制药工业来说也可提供一种有效合成手段和制备方法;所以,设计开发多相催化反应体系用于1,2-二醇C-C键的高效氧化裂解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论文中,以过渡金属催化1,2-二醇的C-C键裂解合成苯甲醛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发了氧化镍(Ni Ox)和负载型纳米氧化钴(ComOn/C-N)催化体系,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催化邻二醇高效、高选择性氧化裂解的反应过程。首先,采用不同前驱体于空气下煅烧后使之生成氧化镍作为催化剂,以氧气为氧源进行1-苯基-1,2-乙二醇的选择性氧化断裂反应。结果发现,将草酸镍在300℃焙烧处理制备出的氧化镍(Ni Ox)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反应过程不需要另外加入碱性助剂。经条件优化实验后,使用Ni Ox当作催化剂体系,在0.3MPa的氧气下,反应温度140℃反应3小时后,原料1-苯基-1,2-乙二醇的转化率可达到97.5%,且主要目标产物苯甲醛的选择性为96.7%左右。进而,通过对催化剂开展XPS以及H2-TPR表征和分析,表明Ni Ox具备高活性的关键是催化及表面上Ni3+物种的存在。另外,对催化剂进行了XRD、BET、SEM、TEM、FI-IR、TG等表征测试,并结合实验数据,提出了氧化镍催化1-苯基-1,2-乙二醇选择性氧化裂解的反应机理。最后,通过对固体催化剂循环实验的考察,发现经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使用氨气对不同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进行处理,合成碱性双功能固体催化剂,以氧气为氧源考察氢化苯偶姻的的选择性氧化裂解过程。结果发现,硝酸浸泡后炭黑负载金属钴经氨气处理所得的催化剂(ComOn/C-N)于接近常温下具有很高催化活性,采用甲醇作溶剂,在0.3 MPa的氧气压力下,反应时间4 h后,氢化苯偶姻的转化率和产物苯甲醛的选择性分别可达96.6%和100%。通过NH3处理后,经硝酸浸泡的炭黑表面增加了吡啶N,吡咯N,借助氧化钴与表面碱性中心间的协同作用,该催化剂在低温时可以活化氧气分子成活泼氧物种,从而加快氢化苯偶姻的选择性裂解反应。最后论文探究了催化剂类型、溶剂类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于氢化苯偶姻选择性氧化裂解的影响。结合对催化剂的XRD、XPS、FI-IR、SEM、TEM等表征结果分析,合理的解释了NH3进行处理后的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性质与反应结果之间的关系。

邢小龙[6](2020)在《河南地区老酵面团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种复配研究》文中认为老酵面团是一个复杂的生化体系,面团风味物质的种类与含量是影响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团风味物质的产生除受使用原料、发酵方式影响外,更重要的是由于面团内部微生物发酵的作用。由酵母菌、细菌及霉菌等发酵菌群组成的混菌发酵体系,通过对面粉的发酵产生糖类、醇类、酸类、酯类及CO2使制备的馒头产生适宜的口感和风味。研究表明,面团发酵过程中内部微生物菌群及代谢物质是在逐渐变化,经过这一动态变化过程,最终形成了发酵面制品特有的质构和风味,然而关于微生物菌群及风味代谢物变化规律的研究仍比较缺乏。河南是我国面制品制造大省,传统老酵面团在河南历史久、分布广、种类繁、数量多,然而各地区、不同地形环境老酵面团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尚不明确,以及面团优势菌种间的互作关系仍未知晓。因此,本研究对河南地区不同地形(平原、山区、盆地)环境老酵面团微生物进行鉴定分析,研究面团发酵过程中菌群动态变化与风味物质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复配核心菌种研究面团乳酸菌对酵母菌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明确河南地区不同地形环境老酵面团微生物菌群组成,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技术对32份老酵面团中的细菌菌群和真菌菌群进行了分析。细菌主要是以乳酸菌为主,其中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三种地形环境样本中均为优势菌种,而在盆地样本中最为突出;平原样本中分布较多面包乳杆菌(Lactobacillus crustorum)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山区样本以类食品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limentarius)为次优势菌种,部分样品还含有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明登乳杆菌(Lactobacillus mindensis)、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真菌主要是以酵母菌为主,其中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为优势菌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32个老酵面团中均有较高的占比,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在盆地样品中有广泛的分布。在部分山区样本中含有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和库德里阿兹威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l)。2.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气质联用(GC-MS)技术,研究面团在发酵过程中,其内部菌群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发酵阶段菌群结构的差异及其对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老酵面团在发酵过程中共鉴定到131种挥发性香气物质,这些化合物随着发酵进程在不断更替变化。不同发酵阶段,各样品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均存在差异。第一阶段(0 h)主要是以醇类和醛类物质为主;第二阶段(3 h)醇类、酯类风味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有所增加,伴随着酸类物质相对含量降低,此时是面团发酵香气物质形成的关键阶段;第三阶段(9 h)各类风味化合物质的代谢和积累呈现最大化,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这些差异存在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是造成面团香气成分差异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老酵馒头风味特异性的主要原因。老酵面团微生物菌种与馒头挥发性风味物质间相关性分析表明,乳酸菌与苯乙醛、苯乙醇、苯甲醛、γ-壬内酯具有较高的正相关系数,而与2-乙基己醛、癸醛、己酸、己酸乙酯等成负相关;片球菌与乙酸己酯、2-戊基呋喃、(E)-2-庚烯醛、庚醇、乳酸乙酯等成正相关,与α-己基肉桂醛、壬醛、2-乙基己醛、癸醇等呈负相关;醋酸菌与己酸、癸酸乙酯、(E)-2-庚烯醛、己酸乙酯、2-乙基己醛等呈正相关,与苯甲醛、γ-壬内酯、1-辛烯-3-醇呈负相关;酵母菌主要与苯乙醛、2-戊基呋喃、(E)-2-辛烯醛、(E)-2-庚烯醛、己酸乙酯、甲酸己酯、癸酸乙酯等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系数。3.为了弄清面团发酵中乳酸菌对酵母菌所起作用,将老酵面团乳酸菌与酵母菌进行重新组合研究复配菌种对馒头品质产生的影响。乳酸菌与酵母混合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显着增长2~10倍;乳酸菌在面团发酵完成后数量出现1.5~20倍的增加,其中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和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增长显着,Lactobacillus fermentum能明显促进酵母菌增殖。添加乳酸菌后面团产生较多的乳酸,p H值均降低,特别是Pediococcus pentosaceus和Lactobacillus fermentum,乙酸、酒石酸和丁二酸在测试面团及馒头中均有较高的含量,是复配面团中产生的主要酸类物质。添加Pediococcus pentosaceus后,馒头的比容增加,硬度值降低,同时面团中气体的产生量显着增加。从感官评定总体评价来看,Pediococcus pentosaceus复配发酵馒头得分最高,对馒头品质起到了改善作用,更受测试者偏爱。4.为了进一步探明面团发酵过程中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Pediococcus pentosaceus的互作机制。采用转录组学技术解析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Pediococcus pentosaceus共发酵条件下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及风味物质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角度分析Pediococcus pentosaceus对酵母菌代谢的促进作用。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添加Pediococcus pentosaceus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共鉴定到383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KEGG pathway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涉及参与氨基酸代谢、糖代谢及脂肪酸代谢等代谢途径。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与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共发酵过程中,能够促进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与糖酵解及TCA循环相关基因(PFK27,PDC1,PDA1和CIT2)的表达上调,从而提高风味物质代谢及面团中气体(CO2)产生的能力。酵母Ehrlich途径相关基因(ARO9,GDH1,PDC1)表达上调表明Pediococcus pentosaceus能够提高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氨基酸的代谢能力,促进发酵过程风味物质合成。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在面制品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能量、CO2及中间代谢产物,促进酵母发酵及面团气体的生成,氨基酸代谢有助于面制品风味物质的产生。

麻荣荣[7](2020)在《重结晶过程中淀粉与米饭中典型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常温方便米饭是快速经济时代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一类主食产品,具有常温储存、易于携带、食用方便等优势。然而常温方便米饭产品因长时间储藏且储藏温度较高,导致其极易发生诸如典型风味物质损失、脂类氧化水解产生不良风味等风味劣变的问题,制约其工业化发展,因此增加典型风味物质保留、减缓挥发,是延缓其风味劣变的关键。淀粉是大米的主要组分,糊化的淀粉在长期储存的条件下会发生分子有序化重排的结晶行为(即重结晶行为),并具有与配体物质例如风味物质复合的能力。然而目前淀粉重结晶行为与米饭风味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以研究大米淀粉与米饭中风味物质复合物的形成规律为切入点,系统研究淀粉重结晶成核、晶粒堆砌生长过程以及重结晶晶体与风味分子的相互作用,并基于淀粉重结晶调控的理论基础,开发风味保持度高的常温方便米饭产品。发现了直链淀粉具有与米饭中典型风味物质形成复合物的能力,并就相关风味物质的缓释行为进行研究。首先筛选出分属于不同种类的五种风味物质作为米饭中典型风味物质的代表,分别为2-乙酰基-1-吡咯啉(2-AP)、己醛(HEX)、1-辛烯-3-醇(OCT)、γ-癸内酯(DEC)、2,3-丁二酮(BUT);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技术(DSC)、热重分析(TGA)、13C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13C CP/MAS NMR)、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证明直链淀粉与五种风味物质复合物的形成,其复合物分别呈现V6I-、V6II-、V6II-、V6III-、B-型结晶结构。采用Hyperchem软件对上述不同风味分子在淀粉分子链中的可能存在形式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形成V-型复合物的风味分子可进入直链淀粉的螺旋空腔,而形成B-型复合物的分子主要分布于直链淀粉的分子链间。最后,采用气相色谱法(GC)分析直链淀粉对风味分子的保留率及控释作用。结果显示上述五种风味物质的保留率与其溶解度、疏水性等性质有关,分别为12.16%,8.72%,24.26%,38.24%,8.18%;其在直链淀粉基质中的释放速率主要受自身饱和蒸气压、溶解度、沸点及疏水特性影响,依次为2-AP>HEX>OCT>BUT>DEC。淀粉重结晶的成核过程能够复合风味物质,影响其保留。通过控制降温速率的方法制备淀粉与风味分子复合的不同重结晶晶核,联用DSC、XRD、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GC等技术,系统分析了不同降温速率下所得重结晶的晶核与风味分子间的复合行为。DSC结果表明,快速降温处理所得重结晶晶核热稳定性更低,螺旋簇排列更疏松,致密性差,完美性低;XRD和ATR-FTIR结果表明,快速降温处理使晶核的相对结晶度降低,长程及短程有序程度均呈降低趋势;且随降温速率增加,晶核的晶胞体积呈增大趋势,说明快速降温所得晶核螺旋排列松散,晶体结构疏松;分子模拟结果发现快速降温处理使B-型和V-型淀粉的重结晶分子体积增大,这与DSC和XRD结果一致。GC结果表明,快速降温可提高各风味分子的复合量。综上可知,快速降温条件下所形成的不完美晶核有助于其对风味分子的保留,这主要与降温的速率会影响淀粉在重结晶的成核过程中分子链的迁移,进而影响其结晶结构有关。晶核的不同导致晶体生长过程中晶粒堆砌行为的变化,从而影响风味物质复合及保留。选取形成V-型和B-型结晶的2-AP和BUT分子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研究由晶核所影响的晶粒堆砌生长过程中其与淀粉的复合行为。联用DSC、XRD、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技术,分析淀粉重结晶生长过程的晶粒堆砌变化、成核模式、晶胞参数及晶层结构等。XRD结果表明,快速降温使平均晶粒尺寸均降低,晶胞体积更大,说明快速降温所导致的不完美疏松晶核诱导形成完美性差、异质性高的重结晶晶体。SAXS结果显示,分形特征均属质量分形,不受风味分子性质及冷却速率的影响;同一储藏时间降温速率高的样品晶层厚度更小,且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少,体系结构更疏松。DSC结果显示,在0.34°C/min的降温速率下,B-型结晶的成核模式趋于瞬间成核(n<1),而在3.04°C/min的降温速率下,成核方式趋于不断成核(1<n<2),而重结晶速率则由0.0502d-n降至0.0160 d-n,说明BUT分子对淀粉分子链迁移的阻碍作用增强,反映淀粉对风味分子的保留作用变大。V-型晶体在重结晶过程中变化较小,说明若要提升与淀粉形成V-型复合物的这类风味物质的保留,应在重结晶初期加以控制。重结晶淀粉也可与风味分子产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其保留。采用FT-IR、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LCM-Raman)、13C CP/MAS NMR等技术,系统研究了BUT和2-AP分子与B-型和V-型重结晶淀粉的相互作用。FT-IR和LCM-Raman结果表明,两种风味分子均可与重结晶淀粉产生氢键相互作用,且对其水分子环境有影响,但作用模式并不完全相同;13C CP/MAS NMR结果表明,风味分子的涉入影响重结晶淀粉晶胞中的水分分布微环境的同时还改变了重结晶淀粉结晶区的分子链构象,且2-AP分子可能进入V-型重结晶淀粉的单螺旋空腔,使得淀粉分子链禁锢性增强。分子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BUT分子可与B-型和V-型重结晶淀粉的分子链产生相互作用,但进入两类重结晶淀粉的螺旋空腔及簇间的概率较小;而2-AP分子可选择性的穿插于B-型重结晶淀粉的双螺旋内壁和淀粉簇与簇之间所构建的空腔内部,与V-型重结晶淀粉主要作用形式是与其单螺旋的疏水性空腔结合。基于调控淀粉重结晶的成核形态及晶体生长过程可增加风味物质保留的原理,形成了高品质常温方便米饭的新型制备工艺。采用快速气相色谱电子鼻(FGC E-Nose)、气质联用(GC-MS)技术结合感官评定法分析不同降温速率对米饭整体风味的影响,结果发现快速降温处理的样品与新鲜米饭整体风味更接近,并获得了最优的感官评价,表明降温速率的增加有助于方便米饭风味的保持;进一步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分析确定了八种对米饭感官有积极贡献的有益风味物质,包括(E,E)-2,4-癸二烯醛、2-丁基-2-辛烯醛、1-己醇、2-丙基-1-戊醇、2-丁基呋喃、香叶基丙酮、2-乙酰噻唑和2-AP。基于以上研究结果,通过快速降温结晶技术,复配米饭中的有益风味物质,开发了质构特性与市售产品相当,且风味品质良好的常温方便米饭产品,并参考米饭制品的行业标准(SB/T 10652-2012),对所制备产品的理化指标、污染物指标、微生物指标及食品添加剂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产品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王科炎[8](2020)在《原子层沉积法制备负载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催化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大多数工业生产过程来说,优选的催化剂是非均相催化剂(通常是固体催化剂)。通过传统方法(浸渍法、离子交换法和沉淀法等)所制备的非均相催化剂在颗粒尺寸和组成上是不均匀、不可控的,这就导致了活性材料的浪费以及潜在不良副反应的发生。原子层沉积(ALD)技术由于其独特的自限制生长机制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传统方法相比,通过ALD技术制备的催化剂具备诸多优势,包括分散的颗粒分布、均匀的组成、较低的残留盐污染以及在复杂多孔载体上的均匀负载。截至目前,ALD已经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应用到了非均相催化领域中,例如合成活性催化剂、改性催化剂载体、引入促进剂、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等。因此,ALD技术在非均相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基于ALD的应用现状,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ALD技术在非均相催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例如ALD前驱体种类和数量的限制以及ALD过程的低沉积速率等。此外,由于贵金属催化剂的成本过高且资源有限,对于低成本且兼具优异性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催化领域中的挑战。因此,设计相应的ALD工艺来合成高质量的非贵金属基纳米材料并探究其在非均相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即是利用ALD技术优异的特性制备了非贵金属Ce和Cu基纳米材料,并探索了其在非均相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合成了三(N,N’-二异丙基乙基脒)合铈配合物,并通过核磁氢谱、碳谱、元素分析、熔点测试及热失重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表征分析。然后以该配合物为前驱体,O3为氧源通过ALD技术进行了薄膜沉积实验,优化了ALD工艺过程,并进行了成膜过程的机理探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和足够的热稳定性,满足作为ALD前驱体的要求。此外,相应ALD过程的沉积速率达到2.8?/cycle,且所沉积CeOx薄膜材料具有高纯度以及光滑的表面。DFT结果表明,一个完整的ALD-CeOx循环可能包括以下过程:三(N,N’-二异丙基乙基脒)合铈?在SiO2表面发生配体交换反应?生成新表面||-A*和|-B*?在新表面上与O3发生配体燃烧反应?生成Ce-OH基团继续参与到下一个循环中。(2)在薄膜沉积实验的基础上,以TiO2为载体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了CeOx/TiO2复合催化剂,并以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苯酚作为探针反应测试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然后,通过相应的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形貌、组成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LD-CeOx/TiO2光催化剂对于降解苯酚即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又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充分地证明了该ALD-CeOx工艺可以应用于催化剂的制备。此外,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CeOx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在TiO2表面,在不改变TiO2的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的情况下使其具有更强的光吸收能力,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子的分离和转移,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3)选择合成了二(N,N’-二仲丁基乙基脒)二铜配合物,并通过具体的ALD沉积实验验证了该配合物和O3作为ALD-CuO前驱体组合的可行性。此外,还通过调整前驱体的脉冲时间和清洗时间、沉积温度和循环数等工艺参数优化了该ALD工艺过程,并对薄膜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N,N’-二仲丁基乙基脒)二铜和O3是一对高效的前驱体组合,相应ALD过程的沉积速率达到2.5?/cycle,且所沉积的CuO薄膜材料具有很高的纯度以及光滑的表面。(4)在薄膜沉积实验的基础上,以TiO2为载体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了CuO/TiO2复合催化剂,并以光催化水分解产氢作为探针反应测试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然后,通过相应的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形貌、组成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LD-CuO/TiO2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充分地证明了该ALD-CuO工艺可以应用于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表明CuO亚纳米颗粒被成功地沉积在TiO2表面,并具有均一的颗粒尺寸以及良好的分散性。此外,该ALD-CuO的负载过程基本不会改变载体TiO2的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并且能有效地促进光生电子的分离和转移,减少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进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韩刘杨[9](2020)在《小白礁Ⅰ号沉船饱水·脱水加固木材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饱水木质文物是水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木材保存状况评估与科学保护意义重大。饱水考古木材在长期浸泡过程中发生降解反应,导致木质文物性能发生劣变,现有木材理论难以适用。由于木材各类型细胞间的天然构造差异、考古木材的非均匀降解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的显着变化,同时对饱水考古木材的样品获取、制备及测试分析都存在很大困难,与健康木材相比,全球范围内关于饱水木质文物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报道仍较少。因此开展饱水考古木材细胞壁结构、性能与脱水加固研究,揭示其结构与性能的相互关系,阐明不同加固剂对饱水考古木材加固性能的影响规律,将为构建适用于饱水木质文物的木材科学理论体系奠定研究基础,为饱水木质文物的合理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论文以小白礁I号沉船饱水考古木材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大含水率/基本密度法结合其微观构造对饱水考古木材进行降解程度分级;并使用衰减全反射红外成像法(ATR-FTIR imaging)、共聚焦拉曼成像法(Raman imaging)、湿化学法等表征手段分析了饱水考古木材木纤维细胞壁的化学结构变化;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开发了适用于饱水考古木材细胞壁力学性能测试的非包埋制样方法,准确获取了饱水考古木材细胞壁的力学性能;通过动态水分吸附仪解析了饱水考古木材的吸湿性、吸湿滞后性并使用Guggenheim,Anderson,and De Boer(GAB)模型和Generalized D’Arcy and Watt(GDW)模型对吸湿等温线进行了拟合分析。随后,在综合国内外饱水考古木材脱水加固方法基础上,选择了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和非还原糖为加固剂对小白礁I号沉船船体不同部位的不同降解程度样品进行加固处理,系统研究了其木材构造特征、保存状态与加固剂种类对其加固处理颜色的影响以及饱水考古木材脱水加固处理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考古木材精细构造对其力学性质和吸湿性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不同脱水加固方法对饱水木质文物性能的改善效果,为构建适用于饱水木质文物的木材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前期基础,并为建立饱水木质文物精细结构与性能检测体系以及加固剂加固效果评估方法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归纳如下:1.本论文使用的小白礁I号沉船遗址出水的饱水考古木材由柚木Hopea sp.(Giam)和坡垒Tectona sp.(Teak)两个树种组成。依据解剖构造和最大含水率/基本密度可将样品分为中度降解和轻度降解饱水考古木材。中度降解样品的木材细胞壁胞间层和细胞角隅完整,但细胞壁因微生物降解而出现孔洞。轻度降解样品的细胞壁结构虽发生略微变形,但并未明显降解。2.饱水考古木材木纤维细胞壁发生降解,其中半纤维素降解程度最高,纤维素次之,木质素最为稳定。半纤维素降解程度随着饱水考古木材降解程度升高而升高,木纤维完整细胞壁的糖类物质减少,木质素相对含量升高,半纤维素(木糖)侧链乙酰基发生断裂,木质素β-O-4连接键发生了部分断裂。化学结构的改变导致纤维素晶体尺寸略微缩小(从32.5?减小到30.8?)、结晶度大幅降低(从36.7%降低到17.0%)、细胞壁中介孔数量急剧增多。3.使用非包埋法制备的样品可准确获取饱水考古木材细胞壁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坡垒考古木材木纤维细胞壁纵向弹性模量与对照样品相比降低了29.2%,硬度比对照样品减少了23.7%。柚木考古木材的弹性模量与对照样品相比降低了13.3%,硬度比对照样品减少了12.3%。考古木材细胞壁中半纤维素等糖类物质相对含量的降低和化学结构的改变是导致细胞壁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4.木材细胞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改变造成饱水考古木材吸湿性增大。中度降解饱水考古木材的平衡含水率和吸湿滞后性均高于轻度降解饱水考古木材。饱水考古木材吸湿性增高是由于单层水分子吸附容量、单层水含量以及饱水考古木材从周围环境吸收和保持水分子的能力随着降解程度的升高而增大。5.饱水考古木材的构造特征与降解程度以及不同加固剂是影响其加固处理后颜色变化的重要因素。饱水考古坡垒经加固后色差变化比柚木显着。加固剂的增重率对饱水考古木材加固前后色差变化也有显着影响,中度降解考古木材因其较大的增重率,导致其加固前后颜色的变化较轻度降解考古木材更明显。此外,加固剂分子量及其分子结构间差异也造成了考古木材处理后色度学参数变化规律的不同。三氯蔗糖和海藻糖加固后的饱水考古木材尺寸稳定性与PEG相近甚至更优。6.PEG、三氯蔗糖和海藻糖均可渗入考古木材木纤维细胞腔中,不仅填充于细胞腔,且进入考古木材细胞壁孔隙中甚至与细胞壁发生相互作用。加固剂在细胞壁中的分布规律:越靠近细胞腔,加固剂的浓度越大。三种加固剂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考古木材木纤维细胞壁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对于坡垒而言,经PEG、三氯蔗糖、海藻糖加固处理后的考古木材弹性模量值比未经处理的考古木材分别高15.3%、43.9%和31.9%,硬度值比未经处理的考古木材分别高34.8%、49.5%和6.4%;而柚木的弹性模量相应数值分别高6.9%、25.4%和29.1%,硬度相应数值分别高9.3%、25.9%和13.6%。可见,三氯蔗糖和海藻糖的加固效果优于PEG,而三氯蔗糖的效果最好。加固剂对木材颜色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三氯蔗糖和海藻糖较适用于饱水考古木材的脱水加固材料。

周麟麟,刘桂华,王希平[10](2019)在《试谈青州香山汉墓陪葬坑彩绘陶器的保护与修复》文中研究指明2006年6月,山东青州市谭坊镇大赵村香山之阴在建设取土时发现一处陪葬坑(图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潍坊市博物馆、青州市博物馆经过三个月的联合发掘,共发掘出土两千余件彩绘陶器、铜器、铁器,其中陶器数量最多,此次发掘被评为"200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1]。从发掘到后期室内整理经历近十年时间,共保护修复彩绘陶器一千余件。

二、Acryloid B-72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ryloid B-72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彩绘石质佛造像表面沉积结壳的清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出土彩绘石质佛造像的基本情况
        2.1.1 出土彩绘石质文物的埋藏原因及价值
        2.1.2 出土彩绘石质文物代表性遗址
        2.1.3 出土彩绘石质文物常见本体材料
    2.2 石质文物沉积结壳的成因及清洗研究
        2.2.1 结壳的成分结构及成因
        2.2.2 结壳的清洗方法
        2.2.3 出土石质文物清洗评价体系
    2.3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创新性、研究方法
        2.3.1 选题意义
        2.3.2 研究内容
        2.3.3 选题创新性
        2.3.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 出土彩绘石质佛造像保存现状及沉积结壳研究
    3.1 分析方法与测试条件
        3.1.1 表面信息观察
        3.1.2 无机材料的成分与结构分析
        3.1.3 有机胶结材料成分与结构分析
        3.1.4 埋藏土壤中离子组成分析
    3.2 出土彩绘石质佛造像材质分析
        3.2.1 造像石材
        3.2.2 造像彩绘颜料
        3.2.3 造像彩绘胶结材料
        3.2.4 造像彩绘工艺探讨
    3.3 出土彩绘石质佛造像表面沉积结壳及形成机理讨论
        3.3.1 造像病害情况
        3.3.2 沉积结壳成分及结构
        3.3.3 沉积结壳形成环境
        3.3.4 沉积结壳形成机理讨论
    3.4 小结
4 沉积结壳清洗材料研究
    4.1 清洗剂研究
        4.1.1 实验材料方法及测试仪器条件
        4.1.2 清洗剂初筛
        4.1.3 清洗剂清洗效率
        4.1.4 清洗剂对样块表面影响
    4.2 凝胶研究
        4.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4.2.2 凝胶筛选
        4.2.3 PVAm凝胶清洗材料化学结构
        4.2.4 PVAm凝胶清洗材料粘度
        4.2.5 PVAm凝胶清洗材料酸碱度
        4.2.6 PVAm凝胶清洗材料中溶液渗透性
        4.2.7 PVAm凝胶清洗材料清洗机理
    4.3 小结
5 PVAm凝胶材料清洗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5.1.1 模拟样品制备材料
        5.1.2 模拟样品制备方法
    5.2 PVAm凝胶材料清洗效率
    5.3 PVAm凝胶材料清洗的表面影响
        5.3.1 表面形貌
        5.3.2 表面色差
    5.4 PVAm凝胶材料清洗的水理结构影响
        5.4.1 孔隙率
        5.4.2 吸水率
    5.5 文物清洗案例
        5.5.1 清洗经过
        5.5.2 清洗效果
    5.6 小结
6 出土石质文物清洗评价体系研究
    6.1 出土石质文物清洗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1.3 评价体系中指标含义
    6.2 出土石质文物清洗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6.2.1 层次分析赋权
        6.2.2 模糊灰色聚类
        6.2.3 等级评分依据
    6.3 出土石质文物清洗评价实例
        6.3.1 评分来源
        6.3.2 模糊灰色聚类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出土石质文物清洗评价体系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一: 出土石质文物清洗效果评分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1 绪论
    1.1 中国能源背景
    1.2 中国低阶煤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1.2.1 低阶煤资源概况
        1.2.2 低阶煤利用现状
    1.3 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
        1.3.1 技术背景
        1.3.2 煤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技术
2 焦热载体条件下煤热解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2.1 焦热载体条件下煤热解多联产技术
        2.1.1 浙江大学的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工艺
        2.1.2 大连理工大学的DG工艺
        2.1.3 德国的LR工艺
        2.1.4 俄罗斯的ETCH-175 工艺
    2.2 半焦对煤热解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2.3 Aspen Plus在煤炭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2.4 本文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2.4.1 本文研究工作的必要性
        2.4.2 本文研究内容
3 实验原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装置
        3.1.3 实验参数的确定
        3.1.4 实验操作流程
    3.2 测试分析设备及方法
        3.2.1 产物产率计算
        3.2.2 煤和半焦的工业元素分析
        3.2.3 焦油组分分析
        3.2.4 半焦表面官能团分析
        3.2.5 半焦比表面和孔结构分析
        3.2.6 半焦燃烧特性分析
4 焦热载体条件下低阶煤流化床热解实验研究
    4.1 焦热载体条件下温度对流化床热解的影响
        4.1.1 前言
        4.1.2 对热解产物产率特性的影响
        4.1.3 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4.1.4 对半焦组成的影响
        4.1.5 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4.1.6 对半焦比表面积的影响
        4.1.7 对半焦燃烧特性的影响
        4.1.8 对焦油性质的影响
    4.2 焦热载体与原煤比例对流化床热解的影响
        4.2.1 前言
        4.2.2 对热解产物产率特性的影响
        4.2.3 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4.2.4 对半焦组成的影响
        4.2.5 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4.2.6 对半焦比表面积的影响
        4.2.7 对半焦燃烧特性的影响
        4.2.8 对焦油性质的影响
    4.3 焦热载体(3:1)条件下模拟热解气气氛对流化床热解的影响
        4.3.1 前言
        4.3.2 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4.3.3 对煤气组分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1MWt双流化床低阶煤热解分级转化联产焦油半焦煤气试验研究
    5.1 前言
    5.2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5.2.1 试验装置
        5.2.2 试验过程
        5.2.3 试验煤种
        5.2.4 样品分析
        5.2.5 试验工况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煤气产率和组成特性
        5.3.2 焦油产率和组成特性
        5.3.3 半焦组成特性
        5.3.4 热解炉飞灰特性
        5.3.5 半焦燃烧加热炉底渣特性
    5.4 本章小结
6 低阶煤双流化床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的Aspen Plus模拟和技术经济分析
    6.1 前言
    6.2 双流化床热解耦合粉煤炉电力、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多联产系统的全流程模拟
        6.2.1 方案介绍
        6.2.2 双流化床热解半焦加热分级转化单元
        6.2.3 半焦煤粉炉发电单元
        6.2.4 气体净化单元
        6.2.5 焦油加氢单元
        6.2.6 蒸汽甲烷重整单元
        6.2.7 CO变换单元
        6.2.8 变压吸附单元
        6.2.9 甲醇合成单元
        6.2.10 废水处理单元
    6.3 计算方法
        6.3.1 常规组分的能量和火用计算
        6.3.2 煤的能量和火用计算
        6.3.3 系统效率计算
        6.3.4 经济性指标
        6.3.5 基本假设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方案A:联产甲醇、电力和液体燃料系统的模拟结果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6.4.2 方案B:联产SNG、电力和液体燃料系统的模拟结果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6.4.3 方案C:联产H_2、电力和液体燃料系统的模拟结果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6.5 不同方案技术经济性结果对比
        6.5.1 不同方案的产品能量分布
        6.5.2 年运行时间和煤炭价格对方案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和未来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教育经历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3)凉山24种橄榄油的组成分析及其对高脂牛肉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油橄榄的种植现状
    1.2 品种和产地对橄榄油组成的影响
        1.2.1 脂肪酸组成
        1.2.2 微量伴随物
    1.3 品种和产地对橄榄油酚类物质的影响
        1.3.1 酚类物质组成
        1.3.2 多酚的组成和含量
        1.3.3 多酚组成的分析方法
    1.4 肉类在消化过程中的脂质氧化
        1.4.1 肉类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的生成路径
        1.4.2 肉类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产物的健康危害
        1.4.3 肉类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影响因素
    1.5 天然酚类物质对肉类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影响
        1.5.1 香料及草药来源的酚类物质
        1.5.2 水果及蔬菜来源的酚类物质
        1.5.3 其他来源的酚类物质
    1.6 立题背景及意义
    1.7 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橄榄油基本指标的测定
        2.2.2 橄榄油脂肪酸的测定
        2.2.3 橄榄油微量伴随物的测定
        2.2.4 氧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的测定
        2.2.5 橄榄油多酚的鉴定分析
        2.2.6 橄榄油和高脂牛肉的体外消化
        2.2.7 脂质氧化产物的测定
        2.2.8 消化物中多酚的测定
        2.2.9 消化物中自由基的测定
        2.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橄榄油组成成分分析
        3.1.1 油橄榄的含油率和含水率
        3.1.2 橄榄油的紫外吸光度和色泽
        3.1.3 橄榄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和不皂化物
        3.1.4 橄榄油的脂肪酸含量
        3.1.5 橄榄油的主要微量伴随物含量
        3.1.6 橄榄油的氧化稳定性
        3.1.7 橄榄油的特征分析
    3.2 橄榄油多酚组成及抗氧化能力分析
        3.2.1 橄榄油酚类提取物的定性分析
        3.2.2 橄榄油酚类提取物的定量分析
        3.2.3 橄榄油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3.2.4 橄榄多酚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3.3 橄榄油中影响高脂牛肉脂质氧化的关键活性成分
        3.3.1 高脂牛肉样品的基本成分测定
        3.3.2 不同组分特征橄榄油样品的筛选
        3.3.3 橄榄油特征组分对高脂牛肉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影响
        3.3.4 橄榄油特征组分与脂质氧化产物的相关性分析
    3.4 橄榄多酚对高脂牛肉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产物的影响
        3.4.1 不同多酚含量橄榄油的选择
        3.4.2 橄榄多酚对脂质初级氧化产物的影响
        3.4.3 橄榄多酚对脂质次级氧化产物的影响
    3.5 橄榄多酚对高脂牛肉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的作用分析
        3.5.1 消化过程中多酚组分的变化
        3.5.2 消化过程中自由基含量的变化
        3.5.3 消化液中自由基种类的分析
        3.5.4 消化过程中多酚起抗氧化的潜在机制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一种二萜合成酶的催化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构以及部分化合物的生源途径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一种肉芝软珊瑚属珊瑚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肉芝软珊瑚属(Sarcophyton)珊瑚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的研究近况
        2.1.1 西松烷二萜
        2.1.2 Sarcomililate型二萜
        2.1.3 Sarinfane型二萜
        2.1.4 Sarcotroane型二萜
        2.1.5 Capnosane型二萜
        2.1.6 Sarsolenane型二萜
        2.1.7 Lobane型二萜
        2.1.8 小结
    2.2 肉芝软珊瑚(Sarcophyton ehrenbergi)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2.2.1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与结果讨论
        2.2.2 生物活性测试
        2.2.3 实验部分
第三章 2,11-Cyclized Cembranoids骨架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以两种Klyxum属珊瑚为例
    3.1 2,11-cyclized cembranoids的研究近况(2011-2020)
        3.1.1 2,11-cyclized cembranoids简介
        3.1.2 2,11-cyclized cembranoids立体化学和生物合成途径假说
        3.1.3 Solenopodin A类二萜
        3.1.4 Labiatin A类二萜
        3.1.5 Eunicellins类二萜
        3.1.6 小结
    3.2 软珊瑚Klyxum flaccidum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3.2.1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与结果讨论
        3.2.2 生物活性测试
        3.2.3 实验部分
第四章 来自放线菌Catenulispora acidiphila的二萜合成酶Catenul-14-en-6-ol Synthase的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4.1 萜类的生物合成
        4.1.1 萜类的定义
        4.1.2 异戊二烯焦磷酸 (IPP)的形成——甲羟戊酸 (Mevalonate,缩写为MVA)和非甲羟戊酸途径
        4.1.3 C_5单元的聚合
        4.1.4 萜类合成酶
        4.1.5 同位素标记技术在探究二萜合成酶生物合成机理的应用
    4.2 来自放线菌Catenulisporaacidiphila的二萜合成酶Catenul-14-en-6-ol Synthase的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4.2.1 前言
        4.2.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2.3 实验部分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重要化合物谱图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过渡金属催化邻二醇选择性转化合成苯甲醛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C-C键的裂解
        1.2.1Csp~2Csp~2键的裂解
        1.2.2 C(sp~3)-C(sp~3)键的裂解
    1.3 1,2-二醇的C-C键好氧氧化
    1.4 此论文选题的意义和探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主要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设备和实验进程
    2.4 产物的解析步骤与数据
第三章 黑色氧化镍催化1,2-二醇C-C键裂解
    3.1 引言
    3.2 催化剂的制备
        3.2.1 草酸镍的制备
        3.2.2 氢氧化镍-Na OH的制备
        3.2.3 碳酸镍的制备
        3.2.4 前驱体碳酸氢镍的制备
        3.2.5 氢氧化镍-NH_3·H_2O的制备
        3.2.6 其他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的制备
        3.2.7 NiO_x的制备
    3.3 反应底物的制备
        3.3.1 底物1,2-双(4-氟苯基)-1,2-乙二醇的制备
        3.3.2 1,2-双(4-溴苯基)-1,2-乙二醇的制备
        3.3.3 1,2-双(2-氯苯基)-1,2-乙二醇的制备
        3.3.4 1,2-二对甲苯甲酰-1,2-乙二醇的制备
        3.3.5 1,2-二(吡啶-2-基)乙烷-1,2-乙二醇的制备
    3.4 催化剂的表征
        3.4.1 镍基催化剂的XRD
        3.4.2 催化剂的BET表征
        3.4.3 草酸镍的热重曲线
        3.4.4 催化剂的红外谱图
        3.4.5 NiO_x的 SEM和 TEM
        3.4.6 NiO_x的 XPS表征
        3.4.7 NiO_x的 H2-TPR
    3.5 黑色氧化镍NiO_x对1,2-二醇的C-C键裂解研究
        3.5.1 不同催化剂催化1-苯基-1,2-乙二醇的C-C键裂解
        3.5.2 不同前驱体的催化剂对1,2-乙二醇的C-C键裂解的影响
        3.5.3 催化剂的不同煅烧温度对1,2-乙二醇的C-C键裂解的影响
        3.5.4 从NiC_2O_4到NiO_x的生成过程的猜想
        3.5.5 不同溶剂对1-苯基-1,2-乙二醇的C-C键裂解的影响
        3.5.6 反应时间对1-苯基-1,2-乙二醇的C-C键裂解的影响
        3.5.7 反应时间对1-苯基-1,2-乙二醇的C-C键裂解的影响
        3.5.8 催化剂循环稳定性研究
        3.5.9 黑色氧化镍对其他1,2-二醇的C-C键的氧化裂解研究
    3.6 反应机理的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在温和条件下Co_mO_n/C-N高效催化1,2-二醇的C-C键的氧化裂解
    4.1 引言
    4.2 催化剂Co_mO_n/C-N的制备
        4.2.1 CB(HNO_3)的制备
        4.2.2 Co_mO_n/C-N的制备
        4.2.3 不同活性物质的催化剂的制备
    4.3 催化剂的表征
        4.3.1 催化剂的XRD表征
        4.3.2 催化剂的BET表征
        4.3.3 催化剂的SEM表征
        4.3.4 催化剂的EDX表征
        4.3.5 催化剂的XPS表征
        4.3.6 催化剂的红外光谱图
    4.4 Co_mO_n/C-N催化氢化苯偶姻的C-C键裂解反应过程
        4.4.1 不同的催化剂对氢化苯偶姻的C-C键裂解的影响
        4.4.2 不同溶剂对氢化苯偶姻选择性氧化裂解的影响
        4.4.3 反应温度对氢化苯偶姻选择性氧化裂解反应的影响
        4.4.4 Co_mO_n/C-N的循环稳定性
        4.4.5 验证Co-N键的存在
        4.4.6 不同活性金属的对比实验
        4.4.7 Co_mO_n/C-N催化不同1,2-二醇的C-C键裂解
    4.5 1,2-二醇C-C键裂解的机理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实验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反应底物的NMR谱图
附录 B 反应产物的GC谱图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河南地区老酵面团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种复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老酵面团的起源及分类
        1.1.1 老酵面团的起源
        1.1.2 老酵面团的种类及应用
    1.2 老酵面团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其研究方法
        1.2.1 老酵面团菌群结构
        1.2.2 微生物菌群研究方法
        1.2.2.1 传统分离鉴定技术
        1.2.2.2 高通量测序技术
    1.3 老酵面团发酵过程中风味形成机制
        1.3.1 老酵面团风味形成途径
        1.3.2 老酵面团风味物质检测技术
    1.4 老酵面团微生物互作研究
    1.5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河南地区老酵面团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老酵面团样品的采集
        2.3.2 老酵面团pH和总酸度(TTA)的测定
        2.3.3 老酵面团乳酸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与保存
        2.3.4 老酵面团乳酸菌、酵母菌的测序鉴定
        2.3.5 测序结果的比对及菌种确定
        2.3.6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老酵面团pH值和总酸度(TTA)
        2.4.2 传统平板分离细菌的鉴定结果
        2.4.3 传统平板分离真菌的鉴定结果
    2.5 小结
第三章 老酵面团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及对风味物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发酵面团及馒头的制备
        3.3.2 老酵面团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3.3.2.1 DNA提取和PCR扩增
        3.3.2.2 Illumina Miseq测序
        3.3.2.3 数据处理
        3.3.3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离及萃取
        3.3.4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3.3.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基于高通量测序老酵面团菌群差异分析
        3.4.1.1 样本测序评估与多样性指数分析
        3.4.1.2 老酵面团细菌菌群组成分析
        3.4.1.3 老酵面团真菌菌群组成分析
        3.4.2 老酵面团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
        3.4.2.1 细菌菌群动态变化规律
        3.4.2.2 真菌菌群动态变化规律
        3.4.3 老酵面团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差异分析
        3.4.4 老酵馒头风味物质组成分析
        3.4.5 老酵面团菌群与馒头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老酵面团乳酸菌与酵母菌复配对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菌种培养、收集与复配
        4.3.2 复配面团和馒头pH值、TTA、有机酸的测定
        4.3.3 乳酸菌复配面团发酵性能测定
        4.3.4 馒头品质特征与感官评定
    4.4 统计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5.1 复配面团中酵母菌与乳酸菌计数
        4.5.2 pH值、TTA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4.5.3 不同乳酸菌复配面团的流变发酵特性
        4.5.4 复配馒头品质特性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复配面团共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转录组学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菌种培养与收集方法同4.3.1
        5.3.2 面团的制作与发酵方法同4.3.4
        5.3.3 样品总RNA的提取
        5.3.4 测序文库构建及测序
        5.3.5 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5.3.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转录组测序结果
        5.4.2 碳水化合物代谢分析
        5.4.3 氨基酸的转运与代谢分析
        5.4.4 其他风味物质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5.4.5 酿酒酵母差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
    5.5 小结
第六章 本研究主要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论文创新点
ABSTRACT
参考文献

(7)重结晶过程中淀粉与米饭中典型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米饭风味概述
        1.1.1 米饭风味物质种类
        1.1.2 米饭风味物质的形成
        1.1.3 米饭风味物质的测定方法
        1.1.4 米饭风味的影响因素及调控
        1.1.5 常温方便米饭的风味研究现状
    1.2 淀粉概述
        1.2.1 淀粉分子结构
        1.2.2 淀粉结晶结构
        1.2.3 淀粉晶层结构
    1.3 淀粉重结晶概述
        1.3.1 淀粉重结晶本质
        1.3.2 淀粉重结晶控制
        1.3.3 淀粉重结晶利用
    1.4 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研究概述
        1.4.1 淀粉与风味分子复合的研究现状
        1.4.2 淀粉与风味分子复合的研究方法
        1.4.3 淀粉与风味分子复合的影响因素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淀粉对风味分子的复合及控释行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米饭中典型风味物质的筛选
        2.3.2 直链淀粉提取
        2.3.3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的制备
        2.3.4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的XRD分析
        2.3.5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的DSC分析
        2.3.6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的TGA分析
        2.3.7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的FT-IR分析
        2.3.8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的~(13)C CP/MAS NMR分析
        2.3.9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结合模型的建立
        2.3.10 空气-基质分配系数(K)和保留率(R)的测定
        2.3.11 动态顶空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米饭典型风味物质筛选
        2.4.2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结晶结构分析
        2.4.3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FT-IR分析
        2.4.4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热特性分析
        2.4.5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13)C CP/MAS NMR分析
        2.4.6 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模型
        2.4.7 直链淀粉对风味化合物的控释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淀粉重结晶成核与风味分子复合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淀粉-风味分子重结晶样品的制备
        3.3.2 不同降温速率处理
        3.3.3 重结晶晶核热特性分析
        3.3.4 重结晶晶核长程有序结构分析
        3.3.5 重结晶晶核短程有序结构分析
        3.3.6 不同降温速率淀粉成核分子模拟
        3.3.7 复合量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重结晶晶核样品的制备
        3.4.2 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晶核的热稳定性
        3.4.3 晶核长程有序结构分析
        3.4.4 晶核晶胞结构分析
        3.4.5 晶核短程有序结构分析
        3.4.6 不同降温速率淀粉成核分子模拟分析
        3.4.7 不同处理复合量的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淀粉重结晶生长与风味分子复合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淀粉-风味分子重结晶样品的制备
        4.3.2 重结晶热特性的测定
        4.3.3 结晶结构测定
        4.3.4 晶层结构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晶核影响的晶粒堆砌变化分析
        4.4.2 不同晶核影响的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重结晶晶粒热特性分析
        4.4.3 淀粉重结晶成核模式分析
        4.4.4 不同晶核影响的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重结晶晶胞参数分析
        4.4.5 不同晶核影响的淀粉-风味分子复合物重结晶晶层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结晶淀粉与风味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重结晶淀粉样品的制备
        5.3.2 重结晶淀粉与风味分子复合样品的制备
        5.3.3 重结晶淀粉与风味分子相互作用判断
        5.3.4 重结晶淀粉与风味分子作用方式判断
        5.3.5 重结晶淀粉与风味分子作用位点判断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重结晶淀粉与风味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5.4.2 风味分子在重结晶淀粉晶胞中分布模式分析
        5.4.3 重结晶淀粉与风味分子作用区域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淀粉重结晶调控的高品质常温方便米饭开发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快速降温结晶米饭样品的制备
        6.3.2 FGC E-Nose分析
        6.3.3 感官评定分析
        6.3.4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P-SPME-GC-MS)分析
        6.3.5 基于淀粉重结晶调控的常温方便米饭开发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快速降温对米饭风味的影响分析
        6.4.2 PCA和 PLSR法分析米饭有益及劣变风味物质
        6.4.3 基于快速降温结晶及积极风味物质的常温方便米饭开发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基于SPME-GC-MS检测米饭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附录 Ⅱ: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原子层沉积法制备负载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原子层沉积(ALD)
        1.2.1 原子层沉积(ALD)概述
        1.2.2 ALD的原理及特性
    1.3 ALD在非均相催化中的应用
        1.3.1 合成活性催化剂
        1.3.2 改性催化剂载体
        1.3.3 引入促进剂
        1.3.4 提高稳定性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CeO_x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三(N,N’-二异丙基乙基脒)合铈的合成与表征
        2.2.4 配合物热性能测试
        2.2.5 ALD沉积CeO_x薄膜及其性能探究
        2.2.6 反应机理探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三(N,N’-二异丙基乙基脒)合铈的合成与表征
        2.3.2 配合物的热性能
        2.3.3 ALD沉积CeO_x薄膜及其性能探究
        2.3.4 反应机理探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eO_x/Ti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CeO_x/Ti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3.2.4 苯酚溶液标准曲线
        3.2.5 光催化降解苯酚
        3.2.6 催化剂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苯酚溶液标准曲线
        3.3.2 光催化降解苯酚
        3.3.3 催化剂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uO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二(N,N’-二仲丁基乙基脒)二铜的合成与表征
        4.2.4 ALD沉积Cu O薄膜
        4.2.5 薄膜性能探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二(N,N’-二仲丁基乙基脒)二铜的合成与表征
        4.3.2 ALD沉积Cu O薄膜
        4.3.3 薄膜性能探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u O/Ti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CuO/TiO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5.2.4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5.2.5 光催化水分解产氢
        5.2.6 催化剂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5.3.2 光催化水分解产氢
        5.3.3 催化剂的表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9)小白礁Ⅰ号沉船饱水·脱水加固木材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饱水考古木材结构及性能研究现状
        1.2.2 饱水考古木材脱水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构成与技术路线
2 饱水考古木材解剖构造变化与降解分级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备与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解剖构造
        2.3.2 最大含水率和基本密度
    2.4 本章小结
3 饱水考古木材细胞壁化学成分及结构变化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木材化学成分变化
        3.3.2 饱水考古木材细胞壁化学成分分布与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饱水考古木材细胞壁力学性能变化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现有力学性能检测方法探讨
    4.5 本章小结
5 饱水考古木材吸湿性能变化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备与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饱水考古木材的降解程度
        5.3.2 不同降解程度饱水考古木材的吸湿性
        5.3.3 化学降解和有效羟基数量增多
    5.4 本章小结
6 饱水考古木材脱水加固处理对其颜色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饱水考古木材加固对体积的影响
        6.3.2 饱水考古木材加固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
    6.4 本章小结
7 脱水加固处理对饱水考古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试验设备与测试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微观构造
        7.3.2 加固剂分布
        7.3.3 考古加固木材力学性能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四、Acryloid B-72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彩绘石质佛造像表面沉积结壳的清洗研究[D]. 韩化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焦热载体条件下双流化床煤热解联产焦油半焦煤气技术的研究[D]. 李开坤. 浙江大学, 2021(01)
  • [3]凉山24种橄榄油的组成分析及其对高脂牛肉消化过程中脂质氧化的影响[D]. 王永进.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中国南海两种软珊瑚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研究和一种二萜合成酶的催化机理探究[D]. 李耿.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5]过渡金属催化邻二醇选择性转化合成苯甲醛及其衍生物的研究[D]. 孟令武.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6]河南地区老酵面团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种复配研究[D]. 邢小龙.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7]重结晶过程中淀粉与米饭中典型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研究[D]. 麻荣荣. 江南大学, 2020(01)
  • [8]原子层沉积法制备负载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及性能研究[D]. 王科炎. 江南大学, 2020(01)
  • [9]小白礁Ⅰ号沉船饱水·脱水加固木材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韩刘杨.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10]试谈青州香山汉墓陪葬坑彩绘陶器的保护与修复[J]. 周麟麟,刘桂华,王希平. 海岱考古, 2019(00)

标签:;  ;  ;  ;  ;  

Acryloid B-72 的裂解气相色谱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