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论文文献综述)
耿春亮[1](2015)在《《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民国初年的“四大副刊”之一的《晨报副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同时也是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阵地之一,理清它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及其它各流派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状况,对于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情况,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理论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对《晨报副刊》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之间关系的专门研究却付之阙如。有鉴于此,为真实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本文在充分参考借鉴学术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1918年至1926年间《晨报副刊》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部分代表性文本的清理研析,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人事谱系、思想理论资源以及在面对现实的对苏关系等重大问题时各种政治势力如何运用这些思想理论资源来展开辩驳。本文首先对《晨报副刊》的人事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中窥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本人在《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事谱系中处在关键地位,该副刊上所刊发的马克思主义文本的书写者几乎都与李大钊有密切的关系。他们通过会晤等方式对共产主义研究产生兴趣,因同校同学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凭借学会的渠道而在中国有组织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本文进一步对《晨报副刊》上所发表的若干典型文本进行了研讨分析,初步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部分思想理论资源。在欧洲社会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安部矶雄的着作成为书写者的范本;他们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理解,不少来源于同一时期日本学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阐释;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解读,离不开河上肇等日本学者对《资本论》的简明解读,甚至对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领袖的认识也受到日本学者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唯一的影响源,考茨基、柯尔、Ensor等欧美理论家、学者的作品,也是他们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1925年10月至1926年初,《晨报副刊》上演了“联俄与仇俄”之争。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将其纳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视域,进行了独到的历史考辨。通过系统解读参与“联俄与仇俄”之争的各派政治势力的言论,本文发现随着争论的深入,自由主义者、研究系逐渐倾向于国家主义派,认为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苏联是帝国主义国家,中国不应与之联合;而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则认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中国应与苏联联合,应以共产主义作为中国的出路。
万永彪[2](2020)在《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李大钊主张向十月革命学习,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主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建党思想,聚焦“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形成了其建党思想。因此,深入探究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深刻内涵、鲜明特点以及当代价值,不仅有助于全面揭示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理论体系,而且也为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长期以来,学界对李大钊从事的事业、思想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地位与作用、思想等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仍有可以拓宽和挖掘的领域,尤其是在其建党思想领域,截止目前此方面尚没有系统性的论着问世。因此,借鉴学界同仁已有的成果,采用逻辑分析、概念史研究、新文化史研究等方法,力图在对李大钊原着深度解读、阐释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总结李大钊着作、论述、实践活动中带有规律性、个性化的建党思想结构及鲜明特点,更为全面地把握李大钊建党思想内涵和体系,以求对当前加强党的建设有所指导,是本论文的主旨。李大钊以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建党思想为指导,借鉴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党建设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建党思想,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等层面,系统阐述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这样的党、建党为了什么”等问题,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工农大众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社会革命变革的根本力量”“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其崇高目标是挽救民族和振奋国群”等一系列重要主张、论断和观点。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斗争形成伟大的实践。李大钊不仅在理论上阐明在中国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原则,而且积极主导参与中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建设。五四运动以后,李大钊不仅参与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想的论辩,而且积极领导、指导和参与北京、天津、唐山、内蒙等地方党团的建设,积累丰富的建党经验,成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深邃宽广的思想视野和亲力亲为的党团建设,展现李大钊建党思想历史的继承性、鲜明的时代性、非凡的实践性、卓越的预见性等鲜明特点。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升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同盟军思想、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也为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大钊建党思想是时代的产物、革命的产物,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即使放之于今天的中国,也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王良青[3](2014)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虽然是在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其后掀起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但是其实践却是始于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等早期的中国知识精英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当前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命题已经展开了多学科、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全方位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视域,有助于深化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及其发展壮大中的意义。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作出了开创性探索。这一探索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执政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全文的主体部分包括绪论和正文的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理论和现实的意义,选题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相关概念的的界定及历史考查。第一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主客观条件,以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第二章论述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包括:唤起民众的觉醒意识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撰写文章、翻译经典着作解释马克思主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出版通俗刊物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论战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社团、讲堂、学堂、补习学校、课堂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各种纪念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第三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对农民问题的关注,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第四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局限性。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以下特点:探索大众化的过程由自发到自觉、探索大众化的内容上囿于’阶级斗争”的视域、探索大众化的模式上,深受苏联的影响。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够,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掌握传媒的资源不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缺乏有力的机制,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度;经费短缺、民众文化水平低,加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第五章论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面临的挑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把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充分利用各种执政资源,建立各种保障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
王云枫[4](2019)在《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伴随着的是一批又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青年是一个民族的未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与培养。建党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中国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逆境中成长、在磨砺中进步,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的经验既具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普遍共性也具有特殊的历史特性。总结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经验,对探索新形势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问题,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民国以来,政治腐败,战争不断,资本主义救国理论解决不了中国的现实问题,政治变革的要求和世界资本主义引发的危机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现实条件,加上十月革命的影响,新兴的新知识分子逐渐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通过日本和苏俄传入国内,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提供了理论来源。建党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伴随着的是对救国道路的不断探索,一方面,他们积极探寻新的理论来指导改造中国的实践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他们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通过各种手段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在这个过程中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建党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大多信仰过其他主义,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救国实践归于失败之后,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进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真正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建党时期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值得现在借鉴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当然这是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所限制。新时代条件下,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借鉴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有益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为党培养新时代接班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提供有益借鉴。
黄自立[5](2019)在《《反杜林论》的汉译传播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哲学治思》文中提出本文因“其功不在禹下”的典故,展开《反杜林论》的汉译传播及其哲学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治思”价值的分析。为此,文中考据了建国前的9个《反杜林论》译本,并将这9个译本梳理为四类具有标志性的译本(群),即首译文《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1930年代译本、吴亮平全译本、建国前夕译本,其中吴亮平全译本同时隶属于1930年代译本。这四类译本(群)在翻译主体、传播特点、时代价值上各有不同,在不同层面上为中国革命的哲学而治思。本文通过对这些译本翻译出版信息的具体考察、对《反杜林论》哲学内涵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规律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回顾,拟定了四个层面的哲学“治思”之义,并分为四章论述。前言首先对文章论题的选定进行了论证,说明可以从治思的层面谈《反杜林论》哲学及其汉译传播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同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内在关联、内在层次。一方面,本文意在说明《反杜林论》汉译本在传播逻辑、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上的相互呼应。《反杜林论》的汉译出版提供了《反杜林论》传播的物质载体。《反杜林论》的翻译出版顺应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潮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启蒙、指引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反杜林论》的汉译传播既为现实革命提供理论武器,也为观念革命提供思想更新。第一章从《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翻译出版说明《反杜林论》哲学在早期治思的层面: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是对《反杜林论》的节选,该部分主要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相关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文章的核心论点,唯物史观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汉译底本来自河上肇的日译文,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东方世界的传播潮流;《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译者为中国国民党人徐苏中,体现了资产阶级对社会改造理论的早期探索。《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原典来源,其汉译出版丰富了唯物史观的材料,参与了时代理论的发展。第二章分析了《反杜林论》在1930年代的集体问世,凸显了作为方法论的文本价值,展现了《反杜林论》在1930年代之后的治思层面:阐释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在1930年代成为传播潮流,中国知识界展开唯物辩证法论战,这使得《反杜林论》的唯物论哲学和唯物辩证法被深入探讨和广泛传播;中国社会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展开对社会性质和历史等问题的讨论,中国革命需要进一步解决共产主义如何在中国实现的问题,《反杜林论》等理论原典为中国知识分子研究中国社会问题提供方法依据;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所面临的急迫形势更是需要对革命的方法论进行探索,《反杜林论》1930年译本为中国共产党人贡献了方法论资源。第三章围绕建国前得到广泛流传的唯一一个全译本即吴亮平译本展开论述,因《反杜林论》鲜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同时阐述了完备的哲学理论,故认为该译本在哲学治思上:疏通总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该章对比分析了吴亮平译本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表明《反杜林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理论源泉,《反杜林论》全译本的汉译出版是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丰富。《反杜林论》全译本的理论完备性决定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疏导价值,《反杜林论》的哲学内涵为中国共产党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予了充分的借鉴。第四章从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总体意义来看,《反杜林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汉译传播发挥了哲学治思的价值,是:中国化的革命武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评价《反杜林论》文本,注重对《反杜林论》哲学的学习和运用,在革命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反杜林论》在中国的传播是《反杜林论》世界性传播的一部分,《反杜林论》哲学在中国革命中不断焕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生命力。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逐渐确立起学习《反杜林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具体思路,通过对《反杜林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实情况的具体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本文的写作方法主要有二。一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注重实事与实证。这意味着在世界观上首先放弃自我心智,尽可能融入事实主体,以事实为心灵、智慧、知识的出发点,由真我而论真知,以自我之衰微观历史之宏大。二是“致广大而尽精微”。也近似于胡适所说的“学问如造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这两点是行文的初念,间以传统为学路径和西方学术方法杂而用之。同时还出于对论文格式要求和读者视角的考虑,从材料中挖掘出了相应的时间性关联,在行文中进行了一点诗意的筑造。但由于能力和时间有限,没有尽善尽美。
霍贺[6](2014)在《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胡秋原是一位具有相当影响和极具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少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自由、民主和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奠定了思想上的自由主义底色。进而钟情于五四后期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激进革命学说,视其为救国救民之道,并一度投身于革命风潮之中。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由理念的痴迷,又让他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面前,陷入迷惘与困顿。为此,作为文化人的他,从文艺和史学理论方面的路径入手,对自己思想上的迷惘作一厘清。他首先参与“文艺自由论辩”,成为“人道主义文艺观”的主要提倡者;继而以《读书杂志》为阵地,组织开展了在民国思想史、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抗战爆发后又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在此期间,他从比较中西文化的视角探索抗战建国之道,提出了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主张。因他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政权抱有深刻的疑虑和不信任,1949年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此后多年致力于文化和文化史方面的研究,但仍不忘情政治,并以其特有的家国情怀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思索,也是台湾思想文化界颇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大陆改革开放后,他也是最早来大陆探访的文化名人之一。可以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许多重要问题上,胡秋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理应据有其一席之地。然而,尽管他在思想文化界颇为活跃,也有一定影响,但却是个不得志的“失败者”。他毕生对“超越之路”理想的求索,希望调和两个极端、谋求“中间道路”的愿景,一直处在不断碰壁之中。不过,也正因为这样,胡秋原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也成为中国历史上那个时代很多像他那样抱此理想的一代知识人命运的写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像胡秋原这样立场暖昧不明的“中间人士”,一个政治上的失意人和失败者,以往学界关注和研究都相当薄弱,对他们历史所起的作用和价值也缺少公正客观的评说,笔者主要为弥补此缺陷而作。对胡秋原及其思想的研究既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考察的基本视角。本文对胡秋原思想的研究,以系统梳理其思想形成和发展演进的脉络为基线展开,重点考察他从“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演变过程,展现其对中国出路的思考和探索。他的历史哲学或探索中国出路的哲学视角:大体以1932年出版的《唯物史观艺术论》、1935年自立思想后撰写的《历史哲学概论》、1953年完成的《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为标志;经历了“先超越期”、“超越前期”、“超越后期”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文化史观”和“理论历史学和超越前进论”三种观念形态,其思想演进轨迹由折衷调和,逐渐转向“自立体系”。在“先超越期”,受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胡秋原,崇尚自由民主,不满现状,与当时大多数具有挽救民族危亡情怀的热血青年一样,对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创的社会主义充满憧憬,被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所吸引,成为社会主义的追随者,进而投身革命运动的洪流,以期实现救国理想。然而,大革命的种种挫折,让胡秋原对其一度追随的“主义”产生怀疑,他开始独立思考中国社会问题,探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价值与马克思主义并不冲突,试图对当时被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进行折衷调和,提出了“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相结合,以求重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他以“自由人”相标榜,指出“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引发了“文艺自由论辩”。在“中国社会史论战”中,他企图修正唯物史观,提出了从秦至清的中国是“专制主义”社会的观点。在“超越前期”,胡秋原的研究兴趣由文艺史转向社会史。1934—1937年间,通过对欧美和苏俄的四年考察,他认为无论是西方对外侵略的帝国主义,还是苏俄的武力革命和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模式,都不是中国立国的前途。基于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立场,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并自立文化史观,以构建其历史哲学。他从文化层面探索新中国建设的理论依据,痛感百年来的传统派、西化派、俄化派在立国问题上的各执一端,提出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既不是“旧文明的复活”,也不是“全盘西化或苏维埃的文明”,而是“由中国创造,为中国进步,表现中国特点的现代文明”。中国应当建立的是独立自由、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现代宪政国家。抗战胜利后,针对当时知识分子堕入现实主义的倾向,胡秋原认为急需一种精神革命加以纠正,这也促使他在思想上再次转向。在综合前两期思想的基础上,他对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进行修正,构建“超越后期”的历史哲学,他称之为“普遍的历史哲学或理论历史学”。至此,胡秋原的思想基本成熟和定型。此后他又将该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外历史,分析历史因革损益和兴衰成败,探求国家与社会出路,进而得出所谓文化上的“超越前进论”,即中国需要超越传统、超越西化、超越俄化而前进,这是他学术思想的归宿。胡秋原的历史哲学与文化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但他立足民族文化,会通中西,发扬自尊精神,探索建设民主宪政国家的努力,则是后人应当重视的。
徐信华[7](2010)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文中认为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视角,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总结其历史作用、特点、历史经验,分析其历史局限,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绪论部分对选题作详细说明,界定相关概念,分析选题缘由和意义,综述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基本框架。第一章描述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概况,将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区分为中央报刊、青年及学生报刊、工农报刊,介绍其代表性刊物的创刊、发行与发展等基本情况。第二章从总体上阐释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第三章考察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撰稿人,简要地分析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读者群体,提出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以思想进步的青年为直接阅读者,以广大的工农群众为间接阅读对象,兼顾向其他受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第四章梳理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青年及学生报刊、工农报刊的主要内容,对报刊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实际等方面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第五章集中评析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历史作用、特点、历史经验及历史局限。(一)分析中央报刊、青年及学生报刊、工农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并对各种不同类型报刊所刊登文章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直观地展示其历史作用。(二)提出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具有鲜明特点:在思想宗旨上,强调无产阶级立场;在内容功能上,定位明确清晰;在出版发行上,充分利用了公开和秘密两种形式;在读者群体上,具有发散性和广泛性;在不同区域中的发展不均衡,因而对各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也有区别。(三)总结其历史经验,即:把握中国社会革命发展趋势,服务于社会变革的需求,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重理论阐释的通俗化和生活化,让马克思主义真正接近大众,为大众所认同;植根于对实践的研究和调查,使马克思主义走进大众;强调自我建设,构筑了巩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注重对基本理论的阐释和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密切联系工农群众,坚持依靠群众办报。(四)剖析其历史局限,即: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理论准备有所不足;注重通俗性和口语化,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群众需求;无法完全按计划出版和发行,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顺利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最后是结束语,主要是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若干启示,即:要充分利用新媒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将理论严整性与宣传通俗性结合起来;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结合起来;要培养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的放矢以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效果。
肖华平[8](2014)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从小到大并实现从局部执政向全国范围执政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革命力量由弱至强并实现局部胜利向全面胜利转换的重要时期。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世纪新阶段,客观审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全面总结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政治、理论和实践意义。客观、全面地把握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条件,是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独特的历史条件: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从领导核心、依靠力量、基本途径、价值目标等方面,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代主题,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艰巨的历史使命,也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地区的早期传播,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成熟的稳定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保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优化,也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大众化的先导,是初始时期;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体实践的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七大至新中国建立的时期,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解放战争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的时期。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每一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实践内容和实现方式,形成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研究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历史地分析、客观地把握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力量形成、结构和特质,即要准确把握“谁来化”的问题。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组织下,形成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巨大合力。其中,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延安时期上升为大众化意义上的主体,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决定性力量;来自于人民大众的先进分子,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承担着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和组织作用,是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量;知识分子在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实践中,转变为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的阐发者和宣传者,是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研究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历史地分析、客观地把握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政策来统一、提高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即要准确把握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什么”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至延安时期的全部理论成果,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支撑,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正确的政策、策略和方针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研究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历史地分析、客观地把握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即要准确把握“如何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是联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化的桥梁;延安时期异常丰富而有效的实现形式,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成辉煌成就的重要条件。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系统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为延安时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文本;中国共产党通过创建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实现了对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不同层次的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共产党通过架构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体系,有效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解读了党的政策方针,教育、组织和发动了最为广大的人民群众。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总结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本文认为,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的历史经验有:通过批判和清算教条主义错误,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民大众;着力于构建大众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通俗化转变;大力构建多层次的教育渠道,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务实推动马克思主义融入实践,实现理论与大众的情感交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研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旨归,就是要指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功实践表明: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坚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就是要坚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坚持通过关注和改善民生来落实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
孙建华[9](201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 ——兼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全新地提出和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和“社会思潮”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为经,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思潮的斗争为纬,构建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的逻辑框架。本文要义主要有三:其一,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的逻辑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形成的,能够指导和规范其自身的实践和理论创新活动,并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孕育、萌发、攀升、形成及其不断丰富和发展深受中国社会特定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民族特色及其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只有随着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才能适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历史任务的要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思想先导与理论支撑。其二,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与各种教条主义、机会主义的错误思想路线及其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斗争中,凝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显着特征。进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中,回答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入、传播及其“中国化”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等相关问题;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刻画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心路历程,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按照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运用、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其三,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认知和诠释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具体化、中国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区域和民族的思想智慧共同浇灌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其成为了全世界不同民族与国家共同享有的一种世界性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人类历史上一切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哲学,其世界性意蕴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价值和民族化情结必然始终共存于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运用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长河,共同表达着无产阶级的解放全人类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世界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的具体之道、实现形式和发展形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性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特殊性相结合、与中国革命特殊实践相结合、与中国特殊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并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才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也才有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百年凤愿的希望,从而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重大历史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的相结合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进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也就要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任务而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就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发展提供旺盛的生命力,从而继续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使之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发展形态。
尹德树[10](2013)在《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文中指出本文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从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四个递进的文化层面,以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新文化的创建历史考察为主,兼顾逻辑论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构建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即文化视域。从文化视域看: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文化属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中国化的成果,不论过程还是成果,都包含着鲜明的文化特征,具有典型的文化属性。第二,马克思主义是在文化传播、文化选择、文化融合和文化创新这样一个呈递进关系的文化逻辑框架内,完成其早期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第三,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大问题中,不能简单僵化地对两者进行比附,为了“契合”去找证据,而应该从二者共有的文化精神实质出发,分析它们走向融合的可能性。第四,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具有完整的哲学逻辑体系,它的形成使中国文化走出了中国近代文化选择的“两难”境地,为中国文化的发展确立了基本方向,实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超越。传播与选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展开的逻辑起点。中国进入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观念的封闭保守和落后,已经成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最大的障碍,即使到了鸦片战争之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之时,中国思想界还在拘泥于“夷夏之辨”和“体用之争”中。先进的中国人正是看到了中国的落后根子就是思想观念的落后之后,才义无反顾地举起了“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在中国掀起了反对封建传统文化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的新文化运动。伴随着上世纪初的文化激荡,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其思想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别是满足了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使先进的中国人选择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为指导创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后,中国的革命与社会建设才在这种新文化的引领下,一步一步走向了胜利和辉煌。融合与转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展开的关键环节。相对于中国文化来讲,马克思主义属于异质文化的一种,马克思主义要想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并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就必须同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气质,这就是文化的融合与转化。突破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展开的理论走向。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是运动和发展的观点,是毛泽东考察中国文化发展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既然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不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处在运动和发展中的,敢于破旧立新,不断地推陈出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维度展开的理论走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体系的构建,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距近百年,但是我们毫不怀疑两种文化都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都具有先进文化共有的文化品质,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传承与创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许多立场、观点和方法,至今仍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二、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论文提纲范文)
(1)《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旨趣 |
1.1.1 “晨报副刊”称谓的由来 |
1.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释义 |
1.1.3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1.2.1 1920—194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步 |
1.2.2 1950—197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开始 |
1.2.3 1980—19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进展 |
1.2.4 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新进展 |
1.3 研究范围、方法及主要内容、创新之处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事谱系: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社会关系 |
2.1《晨钟》创办及《副刊》的设置 |
2.1.1 《晨钟》的创刊 |
2.1.2 《晨报》副刊的设置 |
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群体分析 |
2.2.1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年龄构成 |
2.2.2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地域分布 |
2.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学缘结构 |
2.3 马克思主义文本书写者的聚合路径 |
2.3.1 以会晤的形式产生对共产主义的兴趣 |
2.3.2 以同校的关系而关注马克思主义 |
2.3.3 以学会的关系而关注世界社会主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文本群分析 |
3.1 关于欧洲社会党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文本 |
3.1.1 安部矶雄的《最近欧洲社会党之运动》 |
3.1.2 安部矶雄的《战争中社会党的态度》 |
3.1.3 Ensor的《各国社会党之情形及社会主义概论》 |
3.1.4 托洛茨基的《新共产党宣言》 |
3.2 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文本 |
3.2.1 河上肇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
3.2.2 堺利彦的《马氏唯物史观概要》 |
3.2.3 贺川丰彦的《马氏唯物史观的批评》 |
3.2.4 高列夫的《无产阶级的哲学》 |
3.3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本 |
3.3.1 河上肇与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 |
3.3.2 考茨基的《马氏资本论释义》 |
3.4 关于无产阶级领袖生平的文本 |
3.4.1 河上肇的《近世社会主义鼻祖:马克思之奋斗生涯》 |
3.4.2 尾崎士郎、茂木久平的《西洋社会运动者评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政与外交: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联互动 |
4.1 赤白对立:关于苏联国家性质的分歧 |
4.2 仇友之别:苏联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影响 |
4.3 余论:时人评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回眸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初状态 |
5.1 历史回眸:对《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几点认识 |
5.2 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仍可拓展的研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 李大钊建党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2.1.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 |
2.1.2 十月革命的胜利 |
2.1.3 民国初年政党建设的实践 |
2.1.4 中国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 |
2.2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基本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 |
2.2.2 列宁建党思想 |
2.3 李大钊的自身文化背景 |
2.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
2.3.2 日本留学经历 |
2.4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发展历程 |
2.4.1 民国初年超政党思想的政党观的形成 |
2.4.2 “府院之争”时期政党观的提高与变迁 |
2.4.3 十月革命后创建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思想的形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党的性质:建立什么样的党 |
3.1.1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
3.1.2 建立工人阶级的、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 |
3.2 党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原则:怎样建立党 |
3.2.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 |
3.2.2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坚实保障 |
3.3 党的基本纲领:建党为了什么 |
3.3.1 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革命的方向 |
3.3.2 挽救民族、振奋国群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崇高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实践 |
4.1 李大钊与北京、天津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4.1.1 李大钊与北京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4.1.2 李大钊与天津党团组织的创建与发展 |
4.2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创建及工人运动的开展 |
4.2.1 李大钊与唐山党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4.2.2 李大钊与唐山工农运动的开展 |
4.3 李大钊与其他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创建 |
4.3.1 李大钊与内蒙古、东北地区党组织的创建 |
4.3.2 李大钊与晋、豫、陕、甘等地党组织的创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及地位 |
5.1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特点 |
5.1.1 历史的继承性 |
5.1.2 鲜明的时代性 |
5.1.3 非凡的实践性 |
5.1.4 卓越的预见性 |
5.2 李大钊建党思想对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影响 |
5.2.1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认识 |
5.2.2 对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认识 |
5.2.3 对农民同盟军思想的认识 |
5.2.4 对武装斗争思想的认识 |
5.3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建党思想 |
5.3.1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陈独秀建党思想 |
5.3.2 李大钊建党思想与蔡和森建党思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当代价值 |
6.1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 |
6.1.1 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这个“拯救中国的导星”不动摇 |
6.1.2 不断增强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
6.2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际有机结合 |
6.2.1 必须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的情状”和“实境” |
6.2.2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 |
6.3 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6.3.1 强固、精密的组织是无产阶级政党战斗力的保障 |
6.3.2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6.4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6.4.1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6.4.2 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
6.5 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6.5.1 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革命的目标 |
6.5.2 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选题的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二) 现实依据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与本论题相关的主要观点简介 |
四、相关基本概念 |
(一)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
(二) 马克思主义者概念及其判断的标准的历史考察 |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必要性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观件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素养 |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念 |
(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爱国情怀 |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条件 |
(一) 探索的理论依据 |
(二) 探索的文化基础 |
(三) 探索的语言载体 |
四、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
(一)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需要 |
(三) 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需要 |
(四) 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 |
第二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
一、唤起民众的觉醒意识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
(一) 唤起民众的重要性 |
(二) 唤醒民众的方法 |
二、撰写文章、翻译经典着作解释马克思主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
(一) 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翻译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二) 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生平事迹 |
(三) 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
三、出版通俗刊物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载体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出版期刊客观有利条件 |
(二) 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动下出现了出版、发行期刊的热潮 |
(三)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期刊宣传马克思主义 |
四、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流派的论战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 |
(一) 与实用主义代表胡适的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 |
(二) 与张东荪、梁启超等为代表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 |
(三) 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
五、社团、讲堂、学堂、补习学校、课堂等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平台 |
(一) 成立各种社团宣传马克思主义 |
(二) 开设工人补习学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 马克思主义进课堂 |
六、各种纪念活动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 |
(一)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相关纪念活动 |
(二)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三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
一、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
(一) 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作用 |
(二) 利用各种形式在工人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
(三) 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
二、促进了对农民问题的关注 |
(一) 农民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性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
(二) 方法手段与农民特点的一致性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实效的关键 |
(三) 解放农民的任务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一致性是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 |
三、促进了党组织的发展与壮大 |
(一)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 |
(二) 党的组织的发展壮大 |
第四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和局限性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
(一) 探索大众化的过程由自发到自觉 |
(二) 探索大众化的内容上囿于“阶级斗争”的视域 |
(三) 探索大众化的模式上,深受苏联的影响 |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局限性 |
(一)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够,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度 |
(二) 掌握传媒的资源不够,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度 |
(三) 缺乏有力的机制,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度 |
(四) 经费短缺、民众文化水平低,加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 |
第五章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价值 |
一、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面临的挑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 |
(一) 面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
(二)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
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把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
(一) 与时俱进完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
(二) 引导大众有效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 |
三、不断创新方法手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
(一) 针对不同受众对象,釆用不同的方法措施 |
(二) 在宣传的手段,要把传统传媒与现代传媒结合起来 |
四、充分利用各种执政资源,建立各种保障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保障 |
(一) 执政的组织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
(二) 执政的理论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
(三) 执政的群众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群众基础 |
(四) 依托执政的人力资源建立支稳定优秀的宣传队伍 |
(五) 执政的历史资源为大众化的推进提供历史借鉴 |
(六) 执政的经济资源为大众化提供物质保障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 |
后记 |
(4)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2 研究现状综述 |
3 研究思路 |
4 主要研究方法 |
5 相关概念界定 |
6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章 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者介绍 |
第2章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条件 |
2.1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背景 |
2.1.1 民国以来的政治经济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
2.1.2 初具共产主义理想的新知识分子活跃于历史舞台 |
2.2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理论来源 |
2.2.1 来自日本渠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规模传播 |
2.2.2 五四前后苏俄革命理论的传入 |
第3章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成长历程 |
3.1 青年在对救国道路的不断探索中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
3.1.1 .早期革命先驱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过程中的思想引领 |
3.1.2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进步团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青年产生积极影响 |
3.1.3 .具有革命理想的有志青年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激励 |
3.2 在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争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
3.2.1 .反对封建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 |
3.2.2 .反对实验主义,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2.3 .反对无政府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立场 |
3.2.4 工学主义、新村主义失败后的思想觉醒 |
3.3 立足社会实际,在实践中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
3.3.1 .组织优秀有志青年留学活动,开阔青年眼界 |
3.3.2 .成立专门的宣传机构,在团体中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
3.3.3 .创办学校,进入讲坛,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培养 |
3.4 投身革命洪流,成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 |
3.4.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出现 |
3.4.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4章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
4.1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历史经验 |
4.1.1 加强理论修养,增强思想认同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内在核心 |
4.1.2 投身社会实践,强化实践砥砺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外在保障 |
4.2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过程中的局限性 |
4.2.1 主观思想落后于客观实际 |
4.2.2 组织党建活动不够成熟 |
4.3 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现实启示 |
4.3.1 重视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素养,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4.3.2 突出实践锻炼环节,在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反杜林论》的汉译传播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哲学治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传播逻辑、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呼应 |
二、从现实革命到观念革命的哲学治思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东方探源:《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首译传播 |
第一节 从传播渠道看科学社会主义在东方的传播 |
一、《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日译与汉译 |
二、河上肇译本与科学社会主义在日本的早期传播 |
三、汉语译本与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第二节 从译者主体看中国各阶级基于社会改造的理论探索 |
一、徐苏中选择《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个人经历 |
二、中国国民党刊载《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现实背景 |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知识分子的探索与论争中传播 |
第三节 从文本内容看《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唯物史观传播 |
一、作为唯物史观对近代历史观的革命性推进 |
二、作为原典哲学对早期阶级史观传播的完善 |
三、对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关系的说明 |
第四节 《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源引 |
一、引入于无产阶级革命晨曦初照时 |
二、在救亡思潮中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 |
三、体现出科学社会主义哲学基础的思想光辉 |
第二章 无产阶级革命的方法论阐释:《反杜林论》在1930 年代的翻译传播 |
第一节 《反杜林论》在1930 年代的翻译出版 |
一、1927 年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 |
二、《反杜林论》在1930 年代的翻译出版 |
第二节 《反杜林论》1930 年代译本的比较分析 |
一、类比分析:《反杜林论》1930 年代翻译出版的时代性 |
二、对比分析:《反杜林论》1930 年代译本的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反杜林论》在1930 年代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传播 |
一、《反杜林论》唯物论思想的运用 |
二、《反杜林论》唯物辩证法的论争 |
第四节 《反杜林论》1930 年代译本对中国共产主义的哲学阐释 |
一、1930 年后进一步解释中国革命性质的现实需求 |
二、1930 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对《反杜林论》哲学的运用 |
三、对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社会调查的方法指导 |
第五节 《反杜林论》1930 年代译本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方法论贡献 |
一、在革命危局中彰显暴力革命论的理论价值 |
二、为中国共产党肃清错误思想建立方法论前提 |
三、为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道路提供唯物辩证法依据 |
第三章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体蓝本:《反杜林论》吴亮平译本的翻译出版 |
第一节 《反杜林论》吴亮平译本的翻译出版 |
一、社联与《反杜林论》全译本的问世与传播 |
二、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的主体准备 |
三、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的历程 |
第二节 《反杜林论》吴亮平译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充实 |
一、吴亮平译本问世前的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与认识状况 |
二、《反杜林论》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课书的对比分析 |
三、《反杜林论》吴亮平译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 |
第三节 《反杜林论》吴亮平译本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疏通价值 |
一、表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
二、坚持以科学原则认识自然的唯物哲学 |
三、表明以事实为前提的价值哲学 |
四、阐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行动哲学 |
第四章 中国化的革命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对《反杜林论》哲学的理论创新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重视对《反杜林论》哲学的学习 |
一、《反杜林论》及相关文本的翻译出版 |
二、中央苏区对《反杜林论》的学习与传播 |
三、各地方组织的《反杜林论》学习与传播 |
第二节 毛泽东赞誉、研读与融造《反杜林论》哲学 |
一、考析毛泽东赞誉吴亮平“其功不在禹下” |
二、毛泽东对《反杜林论》的研读与推介 |
三、毛泽东对《反杜林论》哲学的融合创造 |
第三节 其他中国共产党人对《反杜林论》的学习与哲学借鉴 |
一、艾思奇对《反杜林论》的学习与哲学借鉴 |
二、徐特立等中国共产党人对《反杜林论》的学习与哲学借鉴 |
第四节 《反杜林论》哲学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 |
一、从世界革命到中国革命的火种传递 |
二、《反杜林论》哲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开创提供源流 |
三、《反杜林论》哲学为建党、建军、统一战线提供理论依据 |
四、《反杜林论》哲学为解决革命进程中的难题提供思维参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一、大陆地区 |
二、港台地区 |
第三节 当前的不足与本文的创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年时代的问学与求索 |
第一节 少年志向 |
一、家世与家学 |
二、明道救世 |
三、科学报国 |
第二节 追溯与调适:青年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
一、初识马克思主义 |
二、普列汉诺夫的信徒 |
第三节 “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和阐述 |
一、“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背景 |
二、“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
小结 |
第二章 “文艺至死是自由的、民主的”——“自由人”的文艺思想 |
第一节 “人性论”与“阶级论”之间:胡秋原与“普罗文学运动” |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文艺自由论辩”的背景 |
二、“文艺自由论”的先声:“革命文学运动”中人道主义的诉求 |
第二节 错位的文学对抗:“自由人”与“文艺自由论辩” |
一、艺术正确与历史困境:“自由人”的文艺观 |
二、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辩:“自由人”与“左联”的“战争与和平” |
小结 |
第三章 超越左右的尝试及其理论探讨——以“读书杂志派”为中心的考察 |
第一节 《读书杂志》的创办、宗旨与社会影响 |
一、《读书杂志》的筹办和发行 |
二、“读书杂志派”及其思想倾向分析 |
三、道不同不相为谋——“读书杂志派”与“左联”的分歧 |
第二节 超越左右的理论探讨——“读书杂志派”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
一、“中国社会史论战”缘起 |
二、“读书杂志派”的社会史观 |
第三节 书生问政——“读书杂志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
一、“读书杂志派”与“闽变” |
二、和而不同——“读书杂志派”与“第三党”在“闽变”中的思想分歧 |
三、对中国出路的初步思考 |
小结 |
第四章 比较中西文化——自创“文化史观” |
第一节 比较中西文化思考中国出路 |
一、基于民族主义的立场辨析西方文化的价值 |
二、对苏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批判 |
三、对中国近代文化危机的思考 |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诠释和“文化史观”的构建 |
一、为何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 |
二、“文化史观”的构建 |
第三节 践行书生问政 |
一、全民抗日的主张 |
二、抗战建国的诉求 |
小结 |
第五章 “超越前进论”——思想的归宿 |
第一节 观望与选择 |
一、武汉观望与离开大陆的心态 |
二、婉拒中共邀请北上的原因 |
三、栖身香港对中国前途的再思考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文化史观的再诠释 |
一、思想核心:理论历史学 |
二、思想归宿:超越前进论 |
小结 |
结论: 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再评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说明及其研究现状分析 |
二、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
三、选题意义、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四、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概况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产生与分布 |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出现 |
(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分布 |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其他政治性报刊之比较——以上海地区为例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概况 |
(一) 《新青年》的演变及其发行 |
(二) 《共产党》月刊的创刊和发行 |
(三) 《向导》周报的创刊和发行 |
(四) 《前锋》月刊的创刊和发行 |
(五) 《热血日报》的创刊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概况 |
(一) 《先驱》的创刊与发行 |
(二) 《中国青年》的创刊及发行 |
(三) 《中国学生》的创刊与发行 |
四、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报刊概况 |
(一) 《劳动界》、《劳动者》与《劳动音》的创刊及宗旨 |
(二) 《劳动周刊》、《工人周刊》与《中国工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工人报刊的发展 |
(三) 《中国农民》与《犁头周报》——农民报刊的创办与发展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首要任务 |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 |
(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重要使命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 |
(一)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
(二) 积极推介马克思主义书报刊物 |
(三) 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优秀人才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撰稿人及读者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及对象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撰稿人 |
(一) 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 |
(二) 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 |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其他主要撰稿人 |
(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主要撰稿人群体特征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读者群体 |
(一) 直接阅读对象:思想进步的青年 |
(二) 间接读者群体:广大工农 |
(三) 其他受众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构成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的主要内容 |
(一) 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二) 阐释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 |
(三) 宣传科学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专政 |
(四) 介绍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和知识 |
(五) 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经验 |
(六) 宣传中国革命斗争的政策和策略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的主要内容 |
(一) 关注引导现实青年运动 |
(二) 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 |
(三)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和革命统一战线策略 |
(四) 总结劳动运动经验,普及劳动运动知识 |
(五) 研究学生运动,刊布学生活动信息,总结学生运动的策略 |
(六) 研究反帝运动的方法策略,号召学生投入反帝运动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报刊的主要内容 |
(一) 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启发工农的阶级觉悟 |
(二) 宣传工农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
(三) 关注工农运动实际斗争,总结工农运动的经验教训 |
(四) 重视对工农情况的调查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评析——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 |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分析 |
(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学生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
(四) 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 |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经验及其局限 |
(一)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 |
(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范畴界定 |
(一)延安时期 |
(二)陕甘宁边区 |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的总体分析 |
(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分析 |
(三)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分析 |
(四)对“延安时期党的理论学习和宣传研究”的分析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条件 |
一、前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
(一)五四时期: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方向 |
(二)建党和国民革命时期:初步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模式 |
(三)土地革命时期:艰难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发展 |
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赋予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特质 |
(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艰巨的时代使命 |
(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广阔的实践平台 |
三、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地区的早期传播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
(一)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思想基础 |
(二)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组织基础 |
(三)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准备了群众基础 |
四、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
(一)稳定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量 |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命线 |
五、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一)共产国际与中共的互动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
(二)共产国际“七大”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了发展条件 |
(三)共产国际的解散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发展契机 |
第三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
一、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始时期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基础 |
(二)哲学大众化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导 |
二、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展开时期 |
(一)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
(二)全面展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三、党的七大至新中国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化时期 |
(一)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心任务 |
(二)不断发展的革命形势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化发展 |
第四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 |
一、人民群众: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力量 |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的科学内涵 |
(二)延安时期“大众”主体的生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走向高潮 |
二、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量 |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核心主体的形成 |
(三)中国共产党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量 |
三、知识分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骨干力量 |
(一)延安时期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及其特征 |
(二)知识分子群体从“化大众”主体向“大众化”主体的嬗变 |
第五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 |
一、全面把握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 |
(一)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容的结构分析 |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理论支撑 |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 |
三、毛泽东思想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 |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内容 |
四、党的政策策略是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
(一)党的政策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
(三)党的政策策略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 |
第六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途径 |
一、系统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编译的基本条件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编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
(三)经典着作编译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辩证互动 |
二、创建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 |
(一)干部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
(二)社会教育:马克思主义普及教育的主阵地 |
(三)国民教育:马克思主义基础教育的主阵地 |
三、构架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 |
(一)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导渠道 |
(二)文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载体 |
第七章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 |
一、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
(一)批判和清算教条主义错误,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指导革命实践 |
(三)构建大众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式的通俗化转变 |
(四)创建多层次的教育渠道,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效果 |
(五)融入实践,实现情感交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
二、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一)要坚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 |
(二)要坚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 |
(三)要坚持通过关注和改善民生来落实人民大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体地位 |
(四)要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形式的创新发展 |
(五)要坚持对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附表 |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 ——兼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 |
四、相关范畴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渊薮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 |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二、理论的运用与发展相结合 |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思想 |
一、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
二、反对绝对化和神圣化 |
三、坚持民族特色多样性 |
四、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前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可能性 |
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 |
二、社会思潮的演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奠定了思想基础 |
三、进化论的传播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 |
四、马克思主义契合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需求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一、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的最初记载 |
二、资产阶级对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的译介 |
三、早期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四、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李大钊的传播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特点 |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轨迹 |
三、中国化思想的基础及其孕育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萌发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必然性 |
一、改造中国社会的客观需要 |
二、先进知识分子的主观愿望 |
三、十月革命成功的深刻影响 |
四、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
五、大量宣传刊物及团体出现 |
第二节 建党前后"三次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社会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无政府主义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最初萌发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群的初步形成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及其困惑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萌发期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迷茫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性回归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攀升 |
第一节 《反对本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本本主义"的由来及其危害 |
二、《反对本本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第二节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的缘起 |
二、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缘起 |
二、唯物辩证法论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攀升期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逐步凸显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逐步明确 |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形成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之形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形成与提出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哲学依据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正式提出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 |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产生背景 |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第三节 世界性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中国化情结 |
一、理论世界性的价值诉求 |
二、理论民族化的价值诉求 |
三、世界性与民族化的统一 |
四、中国化:民族化在中国的具体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属性 |
二、论文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和意义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西文化碰撞中传入中国 |
第一节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嬗变 |
一、传统文化的危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嬗变的必然性 |
二、近代中国多重危机爆发对新文化构建的诉求 |
第二节 西方文化的传入 |
一、第一次西学东渐 |
二、第二次西学东渐 |
三、西学东渐带来的文化思考 |
第三节 西学东渐大潮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一、中国人初知马克思主义 |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三、土地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四、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第二章 文化选择: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实现中国化的逻辑进路 |
第一节 器物文化的选择: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 |
一、“经世致用”:被西学赋予了新的时代涵义 |
二、“西学中源”:为中体西用找到学理依据 |
三、“中体西用”: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及其内在的结构性矛盾 |
第二节 制度文化的选择:由制度鼎革到辛亥革命 |
一、“资政新篇”:制度文化选择的第一次尝试 |
二、“君主立宪制”:制度文化选择的第二次尝试 |
三、“民主共和制”:制度文化选择的第三次尝试 |
第三节 观念文化的选择:从保守到开放 |
一、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从保守走向开放 |
二、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 |
三、从“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选择”:从全盘西化走向社会主义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选择:从谬误到科学 |
一、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再到马克思主义 |
二、从无政府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
三、从“两难”文化范式到马克思主义文化范式 |
第五节 中国化思想的选择:从幼稚到成熟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芽 |
二、大革命时期“右倾”思想的错误选择 |
三、土地革命时期三次“左倾”思想的错误选择 |
四、中国化思想的选择 |
第三章 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融合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 |
二、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上的相通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 |
一、救亡图存的需要 |
二、文化重构的需要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融合的文化进路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破”与“立” |
二、新启蒙运动的学术“中国化”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 |
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近代文化的激烈碰撞 |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形成 |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促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
第四章 文化创新:新民主主义文化实现中国新文化发展的历史超越 |
第一节 超越传统的文化认知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新认知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对中国革命的新认知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对文化创新的新认知 |
第二节 超越传统的逻辑架构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起点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展开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逻辑归宿 |
第三节 超越传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超越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主题内涵的确立 |
四、新民主主义文化基本内容的阐述 |
结语 |
一、文化视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维度 |
二、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态度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论文参考文献)
- [1]《晨报副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8-1926)[D]. 耿春亮. 清华大学, 2015(07)
- [2]李大钊建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万永彪. 河北大学, 2020(02)
- [3]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D]. 王良青.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5)
- [4]建党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研究[D]. 王云枫. 湘潭大学, 2019(02)
- [5]《反杜林论》的汉译传播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哲学治思[D]. 黄自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从“自由的马克思主义”到“新自由主义”—胡秋原思想研究[D]. 霍贺. 南京大学, 2014(05)
- [7]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研究 ——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视角[D]. 徐信华. 武汉大学, 2010(05)
- [8]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肖华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2)
-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研究(1899-1940) ——兼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 孙建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4)
- [10]文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D]. 尹德树.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李大钊; 反杜林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列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