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须做好国民经济这篇大文章(论文文献综述)
薛璟[1](2018)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做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分析科学把握,有助于为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清除思想障碍,探寻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优越性,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本文首先进行基本概念梳理,对新时代以及新时代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明晰了新时代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继而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关于企业改革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从我国学界相关理论成果中汲取理论资源,从西方现代企业理论中找寻理论镜鉴。接着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探索进行总结与归纳。梳理了我国国有企业从国营企业到国有企业,从政府附属物走向独立市场经济主体,从经济效益低下到逐步壮大走向世界舞台所走过的艰辛探索历程,吸取对当前国企改革的有益指导。文章的第二章,对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从机遇与挑战并存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包括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动力转化、创新发展、主要矛盾转变等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也存在着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发展“三期叠加”,产品竞争力弱等多重挑战。由此更加明确了国有企业作为巩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的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历程和基本经验的研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和发布的重要文件为研究脉络,梳理不同年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走过的历程与不同阶段具备的时代特征,并且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国有企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发展作出的新要求进行详细分析,展现了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将会以更大的改革决心和勇气,推动国有企业向着更高层次和更大目标迈进。通过对国有企业发展历程的梳理,为下一阶段继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总结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文章的第四章,首先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成就的评判标准进行了明确,继而对近年来国有企业发展所取得的优越成就和亟待解决的矛盾与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就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有利于更加精准地认识当前的不足之处,及时总结得失成败是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必经之路。文章的第五章,针对新时代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应坚持的原则与实践路径,即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国企改革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局部调整与全局规划相统一,坚持企业自主与政府监管相协调,坚持制度保障与法律规范相适应的原则,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国有企业正确的改革方向,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改革突破口,加快探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新举措,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继续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理念,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壮大国有企业实力,加快推动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同时注重完善国企改革相关法律法规,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把改革的每一环节建设紧紧相扣。结语是要进一步提升和归纳。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引下,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要有更加坚定的改革决心和理论勇气推动国有企业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浴火重生。
何灏洋[2](2016)在《甘肃省政府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工作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传统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甘肃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工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工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建成了以石油化工、电力、有色、机械、电子、纺织、食品、医药、建筑材料近10个大类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基础产业基地。今天,按照甘肃新近提出的规划,正在开始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甘肃工业转型升级的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在借鉴其他同行研究理论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实际和需要,对甘肃传统工业发展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同时围绕甘肃传统工业形成的比较优势,对甘肃省政府推动甘肃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工作对策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制定实施省级传统工业转型发展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传统工业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实施四项重点任务,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等。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组[3](2016)在《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5)》文中认为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更好地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发布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报告主要以专题形式汇集和反映该年度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并探讨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报告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力求突出主线和重点,希望能够刻画出报告期内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轨迹,从而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2015年的年度报告设立了以下主题:1.关于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2.关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关于十三五规划和五大发展理念4.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5.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6.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7.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王赋[4](2016)在《关于山西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文中提出各位代表: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山西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
唐法浙[5](2010)在《南阳市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中国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要想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搞好农村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和中国“十一五”规划都将物流行业振兴放在了重要位置,而《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更是把发展农村物流列为九大重点工程。就目前我国物流现状来看,物流在农村的发展在部分地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总的来说,农村物流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很落后,实践经验很不充足,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发展农村物流,是非常可行的,也是极其必要的。农村物流的发展形式是多样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南阳市地处豫西南,土地面积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地形有山地、平原和丘陵三种,是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典型代表。以南阳为例,构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本文将结合南阳市的事实情况,构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从现实出发,综合各种理论知识,大胆创新,构建一个基于现实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以期对农村物流活动的实践有所帮助是本文出发点和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南阳市农村物流的现状,指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发展的最大阻力在于物流的城乡“二元”结构,并总结研究农村物流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物流网络构成的要素和构建内容上入手,构建一个点线面相结合,由三个平台,两个主体和两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再次,研究农村物流网络优化的模型和算法。提出了四个辅助模型,并最终给出基于现实路网路径最短的物流优化模型。研究k-means聚类算法和该算法基于物流配送的改进,结合最短路算法和重心法,得到一个解决农村物流网络优化问题的算法。最后,根据南阳市的实际情况,采集各种数据,用Mapinfo软件仿真模拟路网,结合:matlab软件编程实现南阳市农村物流网络优化,并给出了优化后的结果。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构建了以三个平台、两个主体和两个职能部门为基础的南阳市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并对南阳市的农村物流网络进行了优化,选出了配送中心的位置。从结果分析看,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达到了优化目的。
庄岁林[6](2007)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甚至出现了绝对值的下降。“三农”问题成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虽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也先后出台了七个“一号”文件支持“三农”的发展,但以前的“一号”文件都只是侧重于某一个方面,“三农”问题也只是从局部在缓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我国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起点。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将开创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新纪元。经验研究表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其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这符合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预期。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与投资需求为现实出发点,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理论出发点,对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以及农村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主要观点与结论如下:(1)新农村建设归根结蒂是解决农村地区的投资与发展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发展的首要推动力,而投资进而增加农村的资产存量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投资最重要的两条渠道为政府财政与农村金融,前者主要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后者主要帮助农村微观经营主体(农户和企业)融通资金进而解决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与金融必须形成合力以支持新农村建设。(2)通过对农村金融理论的回顾与比较,认为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市场机制本身是一个良好的机制,竞争是一种发现信息、减少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的过程。但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有时会出现失效,因此需要政府对金融市场的间接监管,提供良好的授能环境,建立与维护市场框架和市场秩序,在竞争性市场的边际之外发挥作用。(3)以1978年~2005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论是:农村生产总值的增长、农村存款、农村贷款这组序列是协整的,农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农村金融(农村存款、农村贷款)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在进行的8对Granger因果检验、16种关系中,只验证存在以下四种关系,即农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对农村贷款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民收入对农村存款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存款的增长对农村消费增长的速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存款的增长对农村投资的增长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4)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制度历史沿革的分析,认为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存在如下特征:机构调整表现出反复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在两个不同层次上表现为“二元”性;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以政府制度供给为主导,强制性制度变迁压制着诱致性制度变迁;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不相适应。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评价是:2000年以前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始终没走出“以农兴工”的政策格局;农村金融改革缺乏系统性构想,监管者和金融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协调,供给难以满足需求;非正规金融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5)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反思,认为我国长期以来的金融改革主要遵循金融机构观,其局限性在于,它仅仅着眼于既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所谓改革,忽略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农村金融体系到底应承担何种功能等基本问题的回答。如果继续依照金融机构观指导农村金融改革,则改革必然走入死胡同,而运用金融功能观的思路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演化趋势,使农村金融体系更好的适应外部环境对其功能要求的变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6)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面,通过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模式——“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比较研究,以及农信社组织制度模式——“总分行”、“单元行”的比较研究,认为应明确的将股份制作为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选择,并按照总分行制度的组织模式建立全国性的垂直型农村信用社体系,成立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总行—省农村商业银行—县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与机制完善要相互协调,信用社改革应该与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相配套。(7)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改革方面,通过分析农发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农发行,应该积极调整其职能定位,完善和创新农发行的运行机制,包括:完善粮棉油收购融资:放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开办农村综合开发等中长期贷款;实行政策性和经营性业务分开管理的体制改革;创新同业协议存款模式;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尝试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营运作;进行内部改革;建立财政补偿机制;立法明确农发行的权力与义务,保障其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运营。(8)中国农业银行改革方面,认为农业银行从支农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改革目标和模式的特殊性。通过对农行股改的“分拆”方案与“整体改制、择机上市”方案的深入比较分析,认为后者更符合农行自身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实际情况。强调农行必须业务下乡,定位县域经济,服务“三农”。(9)邮政储蓄改革方面,认为现阶段人民银行将邮政储蓄资金推向市场,邮政储蓄必须为自己吸收的存款寻找出路,因此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是必然的选择。但对于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定位尚存在争议,目前只能肯定的是邮政储蓄银行应不同于普通的商业银行,筹建邮政储蓄银行必须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进行。(10)农业保险改革方面,认为要发挥农业保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保险人和农民必须形成良性互动。在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上,应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互助保险与商业保险为两翼,并采取政府支持+商业化运作的方式运营。农业保险改革发展的对策:加强相关立法,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条例》;将支持农业保险财政政策形成制度;制定农业保险风险转移分摊政策,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科学地确定保险费率等。(11)基于河南、湖北两省的调查数据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虽然农村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重,非正规金融借贷发生率普遍高于正规金融,但是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规模存在金额多次重复累计的情况,而且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多投于非生产性用途,而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资金一般投于生产性用途,非正规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仍不及正规金融。在农村非正规金融改革建议方面,认为应该创建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的制度平台,把非正规金融纳入法制的轨道,给非正规金融一个合法的、与正规金融公平竞争的活动平台,从而减少其在躲避管制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也可减少其采取不正当手段破坏社会法制和道德环境所带来的危害。(12)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突出反映为七大矛盾,农村金融创新迫在眉睫。尤其要加快农村金融机构创新,大力发展在农村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布局:同时要创新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交易工具,完善金融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赵继红[7](2007)在《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清镇市为例》文中认为县是区域的基本行政单元。县域经济的研究是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研究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问题,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县域经济决策者们也好从更高和更新的层次来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获得县域竞争优势,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是针对当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提出的一项实践课题。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要素、相关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模式和措施。并以清镇市为实例,在认真分析制约清镇市核心竞争力提升要素的基础上,就清镇市如何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出了建议。研究的基本结论: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是资源、环境和能力的函数。C=f(R,E,A);②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借鉴六种模式;③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应着力培育七种竞争力;④清镇市可立足自身要素优势迅速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符自和[8](2005)在《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问题研究 ——以湘西州泸溪县为例》文中提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既是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贫困地区资源稀缺,农民素质偏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农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再加上农业比较收益的低下,以及第一产业就业空间极其有限,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自然而然地演变为如何合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因势利导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 纵观国内外理论界,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其文献资料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关于劳务经济的深入研究,却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问题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问题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湘西自治州泸溪县为例,概述了劳务经济的起源和发展,比较深入地考察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贫困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现状,阐述了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意义。笔者着重剖析了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受贫困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的制约。二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有限。三是受相关体制和政策影响。四是受思想观念及认识的制约。五是劳务用工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的用工信息,加上政府组织上的不到位,农民外出务工尚处于自发、盲目状态。为此,笔者针对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如优化劳务输出环境,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等。
张兴[9](2005)在《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提出近几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专家、学者对此反应褒贬不一。我们要从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入手,分析其利弊得失及其与国民经济发展现状的联系,对政策措施加以调整。
刘瀛弢[10](2004)在《网络时代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日益引起各方关注。国有资产可分为非经营性、经营性和资源性三大类。据测算,在可统计的12万亿元的非经营性和经营性国有资产中,65%属于国有企业中的经营性资产,35%由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一直处于被动跟进状态,至今没有一个改革总体目标和规划方案。其中,科研机构相对问题多、情况复杂,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此项研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系统分析方法,结合案例,系统研究了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涵、理论和现状,归纳并分析了推进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三种力量。通过全面剖析案例,比较与优化选择,探讨了适合于网络时代背景和中国国情的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为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分析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这项研究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了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在剖析中国农业科学院这一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开拓性的管理模式构想,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系统分析了推进改革的三个主要动力:以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战略重组为目的的科研机构改革;以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和数字化资源为支持的信息技术发展。 2、提出了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要按照渐变稳定、逐步转轨的方法,对目前包罗万象、统一按非经营性进行管理的科研机构国有资产,依据设定的标准进行界定和剥离,构建“一个主体、两种系列、三类资产、适度缓冲”的“科研机构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模式”。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不变,分别作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直接管理主体和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并对界定困难的过渡性国有资产以短时期缓冲为原则,实施非经营性、经营性和过渡性三类资产分类管理。 3、分别构建了三类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模式,并指出三类模式的管理特点: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目标是保值,追求使用效能;重点是构建“财政资金—国有资产—体化模式”,依据国有资产存量,以财政资金作为增量进行投入,特别是大型科研仪器设备购置管理;手段主要是开发基于数据库的管理信息系统;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目标是增值,追求利润;重点是构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运营公司—具体企业三层次模式”,廓清各层次之间的责、权、利,切实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手段是重点加强与工商、税务等行政管理部门的数据共享; 承认存在“过渡性资产”这一模糊地带,管理目标是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分化,加快过渡;重点是构建“资产调剂中心”模式,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的管理;手段主要是找出控制点,设计规范可行的网上办公流程。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的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只是一种探索,一个雏形,必须在理论上不断研究,实践中不断改进,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先进技术,实事求是的推进改革,才能建立起一套高效率运行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框架体系。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须做好国民经济这篇大文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须做好国民经济这篇大文章(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来源 |
一、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时代 |
(二) 国有企业改革 |
(三) 新时代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要求 |
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理论来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企业改革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 我国学界相关成果的理论资源 |
(三) 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资源借鉴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理论探索 |
(一) 邓小平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理论探索 |
(二) 江泽民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理论探索 |
(三) 胡锦涛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理论探索 |
第二章 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背景与重要意义 |
一、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 |
二、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国际挑战 |
(二) 国内挑战 |
三、新时代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 |
(一) 巩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
(二) 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适应以供给侧改革为基调的经济新常态 |
(三)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提高中国经济开放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
(四) 新时代把全面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推向新征程 |
第三章 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历程与实践经验 |
一、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历程(2012——2018) |
(一) 2012: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二) 2013: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
(三) 2014:以法治为引领,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和市场竞争秩序 |
(四) 2015:以“顶层设计”和“规划蓝图”为引擎,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提速 |
(五) 2016:以加强企业党的领导为统领,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
(六) 2017: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七) 2018: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开辟国企改革新境界 |
二、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经验 |
(一) 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革方向 |
(二) 党的领导为国企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
(三) 以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为内生动力 |
(四) 试点先行与典型引路相结合 |
(五) 及时将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 |
第四章 全面认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现状 |
一、明确国企改革评价标准与明辨改革有关争论 |
(一)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
(二) 习近平新“三个有利于”标准 |
(三) 厘清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有关争论 |
二、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 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得到明显增强 |
(二) 国有企业布局更加优化,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
(三) 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明显改善 |
(四) 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有序推进 |
(五) 自主创新意识与科技创新实力明显增强 |
(六) 社会责任意识与贡献能力不断提升 |
三、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仍存在的问题 |
(一) 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政企职能未完全分开 |
(二) 企业内部改革活力不足,垄断行业改革进展缓慢 |
(三) 企业缺乏有效监管,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强化 |
(四)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竞争环境有失公平 |
(五) 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仍需充分发挥 |
(六) 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及核心竞争力仍需继续增强 |
四、我国国有企业发展现存问题的成因 |
(一)政府行政干预制约企业市场化进程 |
(二) 既得利益集团长期固化,阻挠改革进程 |
(三) 内部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根深蒂固 |
(四)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不够公开透明 |
(五) 企业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不同步 |
(六) 企业鼓励创新机制及创新环境发展不健全 |
第五章 新时代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与实践路径 |
一、新时代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国企改革实际相结合 |
(二) 坚持党的领导与企业管理相融合 |
(三) 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 |
(四)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 |
(五) 坚持局部调整与全局规划相统一 |
(六) 坚持企业自主与政府监管相协调 |
(七) 坚持制度保障与法律规范相适应 |
二、新时代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路径 |
(一) 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确保国有企业正确的改革方向 |
(二) 推动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
(三)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创新发展 |
(四)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探索国资监管新举措 |
(五) 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深化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六)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甘肃省政府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工作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办法 |
二、甘肃省传统工业发展现状 |
(一)传统工业的基本特征 |
(二)“十二五”期间甘肃传统工业发展情况 |
(三)甘肃传统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三、甘肃省政府推动甘肃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工作对策体系 |
(一)制定实施省级传统工业转型发展规划 |
(二)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
(三)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 |
(四)实施四项重点任务 |
四、保障措施 |
(一)持续深化改革 |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三)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
(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
(五)强化运行协调 |
(六)优化发展环境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① |
(一)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 |
1.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 |
2.地租理论 |
3.利润率下降规律 |
4.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 |
(二)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新理论的评介 |
1.对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流派的研究 |
(1)激进政治经济学 |
(2)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
(3)调节学派 |
(4)生态马克思主义 |
2.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成果的翻译和传播 |
(1)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解读和比较分析 |
(2)探讨资本主义起源、现实和未来的研究 |
(3)深入剖析新自由主义及其危机的相关研究 |
(4)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问题 |
二、关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① |
(一)为什么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 |
(二)如何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
(三)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四)中国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学科发展状况 |
1.经济学教育的 “西化”问题 |
2.政治经济学学科发展及专着出版概况 |
三、十三五规划和五大发展理念⑥ |
(一)关于经济发展 “新常态” |
(二)关于五大发展新理念 |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三)补齐短板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四、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① |
(一)关于 “混合所有制”的讨论 |
(二)关于国有企业分类问题以及进退问题的讨论 |
(三)关于完善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问题的讨论 |
1.健全激励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
2.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研讨 |
3.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中党的领导 |
五、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① |
(一)“新供给经济学”的观点 |
(二)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需求侧的观点 |
(三)对 “供给学派”的批评 |
(四)准确把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 |
六、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① |
(一)美元的霸权地位 |
1.美元霸权地位的根源 |
2.美元霸权地位的未来发展趋势 |
3.人民币国际化 |
(二)全球分工体系 |
1.国际产业转移 |
2.全球价值链 |
3.全球生产网络 |
(三)世界贸易体系 |
1.国际贸易理论 |
2.经济结构与贸易失衡 |
(四)全球治理 |
1.生态问题 |
2.金融监管问题 |
(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1.“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 |
2.风险与挑战 |
3.政策建议 |
七、当代资本主义研究③ |
(一)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现状 |
(二)新自由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矛盾 |
(三)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趋势 |
(4)关于山西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5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
(一)持续出台有效措施,努力做好稳增长工作 |
(二)综改区建设成效明显,“三个突破”全面推进 |
(三)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
(四)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着 |
(五)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
(六)积极对接主动争取,国家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
二、2016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安排和主要任务 |
(5)南阳市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农村物流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以及重难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重难点分析 |
第2章 南阳市农村物流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南阳市概况 |
2.2 南阳市农村物流现状分析 |
2.2.1 基础设施现状 |
2.2.2 管理机制现状 |
2.2.3 整体布局 |
2.3 南阳市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发展阻力分析 |
2.3.1 问题综述 |
2.3.2 物流城乡"二元"形态破解思路 |
2.4 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的意义 |
第3章 南阳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框架构建 |
3.1 农村物流概述 |
3.1.1 物流和配送 |
3.1.2 配送的一般分类和作用 |
3.1.3 物流网络 |
3.2 农村物流网络的组成要素 |
3.3 南阳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内容 |
3.3.1 整体规划 |
3.3.2 物流网络通道建设 |
3.3.3 信息化建设 |
3.3.4 农村物流企业的培养建设 |
3.3.5 农村物流信用机制建设 |
3.3.6 政府的统筹调控 |
3.4 农村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 |
3.4.1 点线面的构成 |
3.4.2 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框架结构 |
3.4.3 农村物流中心布局形态 |
3.4.4 布局的原则 |
3.4.5 南阳市农村物流网络整体布局规划 |
第4章 南阳农村物流网络优化 |
4.1 问题的假设 |
4.1.1 单位的归一化模型 |
4.1.2 公路可通达性及其模型 |
4.1.3 路况加权及其模型 |
4.1.4 需求量计算模型 |
4.2 农村物流网络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
4.3 农村物流网络优化问题的算法 |
4.3.1 K-means算法及其基于配送物流特点的改进 |
4.3.2 模型求解算法要用到的两个小算法 |
4.3.3 模型求解算法 |
4.4 南阳市农村物流网络优化问题实现 |
4.4.1 数据来源和必要的假设 |
4.4.2 实现方法 |
4.4.3 优化结果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5.2 以后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1.3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不足 |
2 新农村建设:投资与发展 |
2.1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内涵与原则 |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背景 |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
2.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
2.2 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与资金来源渠道分析 |
2.2.1 农业资金匮乏及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
2.2.2 新农村建设投资需求的范围界定与规模估算 |
2.2.3 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分析:财政与金融为主要力量 |
2.3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支持的新要求 |
2.3.1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 |
2.3.2 促进农业办产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
2.3.3 实现农村工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
2.3.4 推动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
3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 |
3.1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理论回顾 |
3.1.1 金融发展理论 |
3.1.2 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
3.2 农村金融的理论研究 |
3.2.1 三种农村金融理论的比较分析 |
3.2.2 农村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
3.2.3 农村金融发展的评价与衡量指标 |
3.3 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3.3.1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3.3.2 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 |
4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及金融市场供需分析 |
4.1 农村金融体制变迁 |
4.1.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初始环境 |
4.1.2 改革开放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演化 |
4.1.3 对改革开放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评价 |
4.2 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与供给 |
4.2.1 农村金融需求的内容及主体行为特征分析 |
4.2.2 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
4.2.3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的供给体系重构 |
5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银行业金融机构 |
5.1 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理性反思 |
5.1.1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制度和功能缺陷现状 |
5.1.2 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的理性反思 |
5.2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5.2.1 2003年以前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历程 |
5.2.2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争论 |
5.2.3 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争论的点启示 |
5.2.4 我国农村信用社模式选择 |
5.3 塑造农发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形象 |
5.3.1 2005年以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过程 |
5.3.2 农业发展银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5.3.3 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方向 |
5.4 积极推进农业银行综合改革 |
5.4.1 1978年后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历程 |
5.4.2 农业银行改革问题的深入探析 |
5.4.3 股改"分拆方案"与"整体改制、择机上市"之争 |
5.4.4 农业银行改革:定位县域经济,服务"三农" |
6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非银行业金融 |
6.1 加快邮政储蓄体制改革 |
6.1.1 改革开放后邮政储蓄的改革历程 |
6.1.2 邮政储蓄发展面临的问题 |
6.1.3 邮政储蓄改革的国外经验借鉴 |
6.1.4 邮政储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建立邮政储蓄银行 |
6.2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
6.2.1 1982年以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
6.2.2 农业保险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6.2.3 美国农业保险的经验与启示 |
6.2.4 农业保险改革的方向 |
6.3 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 |
6.3.1 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与发展的逻辑分析 |
6.3.2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描述 |
6.3.3 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正规的比较研究:基于河南、湖北两省调查的实证研究 |
6.3.4 规范和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对策 |
7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创新 |
7.1 金融创新的内涵 |
7.1.1 金融创新的含义 |
7.1.2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创新内容的要求 |
7.2 农村小额信贷服务创新 |
7.2.1 小额信贷与反贫困 |
7.2.2 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 |
7.2.3 小额信贷的盈利性和可持续性 |
7.2.4 小额信贷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监管问题 |
7.2.5 中国的小额信贷 |
7.3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最新动向 |
7.3.1 农村金融机构创新 |
7.3.2 农村金融工具创新 |
附录 |
问卷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清镇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1 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理性思考 |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
1.1.1 县域经济的概念 |
1.1.2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 |
1.2 县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
1.2.1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产业经济三个阶段依次发展 |
1.2.2 县级行政区经济向区域化经济发展 |
1.2.3 注重经济效益向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转变 |
1.2.4 政府经济行为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
1.3 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制约因素的系统分析 |
1.3.1 资源优势没有很好转化为竞争优势 |
1.3.2 “环境优势经济”的打造缺乏有力措施 |
1.3.3 “竞争力”的培育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 |
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2.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支撑 |
2.1.1 比较优势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错位发展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核心竞争能力理论 |
2.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辨析 |
2.3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分析 |
2.3.1 自然优势 |
2.3.2 人文资源 |
2.3.3 软硬环境 |
2.3.4 创新能力 |
2.3.5 产业集群 |
3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培育 |
3.1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 |
3.1.1 发挥县域比较优势 |
3.1.2 构建县域竞争优势 |
3.2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模式探索 |
3.2.1 资源优势型 |
3.2.2 环境优势型 |
3.2.3 主导产业型 |
3.2.4 全民创业型 |
3.2.5 民营经济型 |
3.2.6 产业集群型 |
3.3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
3.3.1 资源竞争力培育 |
3.3.2 环境竞争力培育 |
3.3.3 企业竞争力培育 |
3.3.4 产业竞争力培育 |
3.3.5 政府竞争力培育 |
3.3.6 人才竞争力培育 |
3.3.7 创新竞争力培育 |
4 清镇市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案例分析 |
4.1 核心竞争力的资源要素分析 |
4.1.1 自然资源条件分析 |
4.1.2 区位资源条件分析 |
4.1.3 人文资源条件分析 |
4.2 核心竞争力环境要素分析 |
4.2.1 硬环境分析 |
4.2.2 软环境分析 |
4.3 核心竞争力能力要素分析 |
4.3.1 经济实力分析 |
4.3.2 人才竞争力分析 |
4.3.3 产业集群程度分析 |
4.4 提升清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
4.4.1 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升资源竞争力 |
4.4.2 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和对策,提升产业竞争力 |
4.4.3 抓住龙头企业并搞活中小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 |
4.4.4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提升环境竞争力 |
5 结论和讨论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8)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问题研究 ——以湘西州泸溪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2 主题与方法 |
1.3 结构与内容 |
2、农村劳务经济的概念及其特征 |
2.1 农村劳务经济的概念 |
2.2 农村劳务经济的特征 |
3、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的积极作用 |
3.1 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的积极效应 |
3.2 贫困地区农村必须走发展劳务经济之路 |
4、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的现状 |
4.2 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
5、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的制约 |
5.2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的制约 |
5.3 相关制度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 |
5.4 思想观念及认识的制约 |
5.5 劳务用工信息网络建设滞后 |
6、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 |
6.1 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
6.2 优化劳务输出环境 |
6.3 加大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 |
6.4 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劳务用工的信息网络建设 |
6.5 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
7、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9)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
1.中国巨额外汇储备潜藏的非市场风险成本 |
2.中国购买外国国债的机会成本 (以美元国债为例) |
二、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
1.堵塞“热钱”的来源渠道, 防化金融风险 |
2.进一步完善国民经济的体内良性循环, 增强对外经济交往的用汇能力 |
(10)网络时代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的意义 |
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4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内涵界定 |
1.1 国有资产内涵界定 |
1.1.1 国有资产的概念 |
1.1.2 国有资产的分类 |
1.1.3 国有资产的形成 |
1.1.4 国有资产的状况 |
1.2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内涵界定 |
1.2.1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内涵 |
1.2.2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 |
1.2.3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
第二章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国家拥有资产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1 国家财产权体系 |
2.1.2 国家拥有非经营性资产的理论 |
2.1.3 国家拥有经营性资产的理论 |
2.1.4 国家拥有资源性资产的理论 |
2.2 产权理论研究 |
2.2.1 产权的基本概念 |
2.2.2 产权的性质与基本功能 |
2.2.3 产权理论的发展阶段回顾 |
2.2.4 产权理论的比较研究 |
2.2.5 产权理论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 |
2.2.6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产权理论基础 |
2.3 国外产权理论研究要点的借鉴 |
2.4 我国产权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三章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
3.1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 |
3.2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问题 |
3.2.1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主要问题 |
3.2.2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方面的主要问题 |
3.2.3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方式方面的主要问题 |
3.3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比较与借鉴 |
3.3.1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3.3.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
3.4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分析 |
3.4.1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宏观层面的对策 |
3.4.2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实践层面的对策 |
3.4.3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操作层面的对策 |
第四章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创新的动力分析 |
4.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 |
4.1.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回顾 |
4.1.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分析 |
4.1.3 基于产权理论的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
4.1.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分析 |
4.1.5 国有资产体制改革与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创新 |
4.2 科研机构改革驱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创新 |
4.2.1 科研机构改革的回顾与分析 |
4.2.2 国外科研机构管理机制借鉴 |
4.2.3 科技体制改革与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创新 |
4.3 信息技术引导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手段创新 |
4.3.1 利用信息技术是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的内在需求 |
4.3.2 利用信息技术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
4.3.3 网络时代的电子政务 |
4.3.4 信息技术推动管理系统的发展 |
第五章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模式构建 |
5.1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定位 |
5.1.1 从国有资产管理到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 |
5.1.2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
5.1.3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构想 |
5.2 网络时代科研机构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模式构建 |
5.2.1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构想 |
5.2.2 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构建“财政资金-国有资产一体化模式” |
5.2.3 实施产权管理,经营性资产采用“三层次”模式管理 |
5.2.4 重视过渡资产管理,构建“资产调剂中心” |
5.2.5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模式设计 |
5.3 科研机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构建 |
5.3.1 公共财政要求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 |
5.3.2 建立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构想 |
5.3.3 科研机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 |
5.3.4 科研机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重点 |
5.4 科研机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构建 |
5.4.1 科研机构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形成方式 |
5.4.2 科研机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5.4.3 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途径 |
5.5 承认过渡性资产,加强非经营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过程管理 |
5.5.1 过渡性资产管理的概念 |
5.5.2 过渡性资产管理的成因与变化 |
5.5.3 过渡性资产的管理和运作 |
5.5.4 重视无形资产管理 |
第六章 网络时代国有资产信息管理研究 |
6.1 信息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
6.1.1 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 |
6.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6.1.3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6.2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想 |
第七章 科研机构国有资产分类管理案例分析 |
7.1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现状评析 |
7.1.1 资产总量与结构 |
7.1.2 改革情况 |
7.2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有资产管理管理模式与操作重点 |
7.2.1 管理模式设计 |
7.2.2 目前的操作重点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须做好国民经济这篇大文章(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问题研究[D]. 薛璟. 山东大学, 2018(12)
- [2]甘肃省政府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工作对策研究[D]. 何灏洋. 兰州大学, 2016(06)
- [3]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5)[J].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组.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03)
- [4]关于山西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N]. 王赋. 山西日报, 2016
- [5]南阳市农村物流网络体系构建研究[D]. 唐法浙. 大连海事大学, 2010(08)
- [6]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研究[D]. 庄岁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7]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清镇市为例[D]. 赵继红. 贵州大学, 2007(05)
- [8]贫困地区农村发展劳务经济问题研究 ——以湘西州泸溪县为例[D]. 符自和.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7)
- [9]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 张兴.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5(02)
- [10]网络时代科研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D]. 刘瀛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