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化银电极直接测定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研究—干扰离子的掩蔽与消除(论文文献综述)
颜韵[1](2020)在《基于COD重铬酸钾回流法检测的丁黄药浓度检测初步探讨》文中认为选矿作业中,为了保证回收率,浮选药剂的用量习惯于重拉重压、多药多油的药剂制度,实际浮选过程中药剂只要保持在一定浓度就能使矿物上浮,传统的药剂制度往往会造成药剂的浪费。浮选时黄药用量多以g/t为单位,但黄药的浓度才是浮选的关键,目前关于黄药的浓度检测鲜有人涉足,黄药的及时检测不仅可减少药剂的浪费,又能节约废水处理的成本,减少对生态环境、水体、人体健康的危害。目前黄药检测多数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其他仪器分析方法,本文避开仪器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采用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回流法对黄药浓度进行检测。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丁黄药,通过模拟废水试验和实际矿浆体系试验对COD重铬酸钾回流法检测丁黄药浓度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重点研究了丁黄药在水中与在实际矿物中其浓度与COD的关系,分析了丁黄药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COD影响的原因,初步探讨了COD检测丁黄药浓度的可行性。模拟废水试验结果表明,水中只存在丁黄药时,水样COD与丁黄药的浓度成正相关,水样COD值随丁黄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丁黄药浓度较低时,丁黄药水溶液COD值(y)与丁黄药浓度(x)的关系为y=5.49+1.35x。水中只存在松醇油时,受松醇油在水中溶解度、黏性等影响,水样COD的变化不稳定,松醇油浓度较低时,其水溶液的COD值(y)与浓度(x)的关系为y=30+0.28x1.49;松醇油浓度较高时,两者关系为y=16.5+195e-x/208。水中丁黄药与松醇油混合时,混合溶液的COD无明显规律,与单一药剂的试验结果也无相关性。混合溶液的COD值与丁黄药和松醇油的相互作用有关,COD测定结果也受试剂用量和取样量、仪器清洗等影响。以大红山铜矿为例,在浮选过程中,通过测定COD对丁黄药的浓度进行检测。矿中只存在丁黄药一种药剂时,矿中COD与丁黄药浓度成正相关,可根据COD值计算出丁黄药的浓度。矿浆中只存在松醇油一种药剂时,矿中COD与松醇油浓度无明显关联,两种药剂同时存在时,矿中COD变化不规律,药剂与矿物之间作用复杂,通过单一COD指标检测混合药剂中丁黄药浓度需进一步研究。本论文突破了仪器分析的检测方法,对采用COD法检测丁黄药浓度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丁黄药浓度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黄梦萍[2](2020)在《纳米改性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检测COD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mg/L表示。还原性物质主要以有机物为主,COD过高,会导致水生生物缺氧死亡,水质变臭腐败,若灌溉农田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苯等具有较强毒性的有机物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的伤害,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致畸性的风险。因此,快速准确检测COD能够反映水体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水处理工艺,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国标法检测COD是在强酸介质下,利用过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并加热消解2h,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未被反应的重铬酸钾,通过消耗的重铬酸钾量来计算化学需氧量。虽然国标法使用广泛、重复性好,但存在检测时间长(>6h)、使用试剂多、操作复杂、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目前电化学法检测COD原理在于电解水产生羟基自由基,而羟基自由基氧化能力极强,能够使污水中的还原性有机物氧化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引起工作电极上响应电量的变化,计算可得COD值。此法检测时间短(5-30min)、操作简单,但一般电极抗·OH氧化腐蚀能力差,掺硼金刚石(BDD)虽能抗·OH,但BDD价格昂贵,导致电化学法检测COD不能工业化应用于水质检测中。目前电化学法的关键在于研制出抗·OH能力强且价格合理的电极。本论文通过研究一种能抗高氧化还原电压条件下产生的·OH氧化腐蚀的电化学电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电化学检测COD的条件,并最终形成能替代国标法检测COD的创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石油废弃物为原料,采用热裂解反应一步法复合基底材料,制备纳米改性石墨烯电极,能够抗·OH,优化了热裂解反应条件如:石油废弃物含量、反应时间、冷却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使碳原子重排形成单层石墨烯,达到石墨烯的最佳吸附效果。(2)研究了不同基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分析碳化硅晶片、二氧化硅晶片、铜片、钢带四种基底材料的循环伏安行为、析氧电位、标准曲线斜率及线性、循环使用次数以及电极有效使用寿命等因素,考察不同基地材料电极性能,最终确定二氧化硅晶片为最佳基底材料应用于电化学检测COD。(3)研究了电化学检测COD条件优化,以葡萄糖为标准物质,在2.5V电压下,以0.5mol/L Na2SO4为支持电解质,进行恒电位稳态极化15min以检测梯度浓度葡萄糖溶液,通过建立葡萄糖溶液浓度与电量之间的标准曲线,从而得到COD与电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测定水样电量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到COD值。检测范围为1-60000mg/L。(4)研究了建立的电化学法对各大湖泊水域、养殖厂、食品厂等真实水样进行检测,并与与国标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COD的相对误差范围在0.20-7.00%之间,且绝大多数水样的相对误差在5.5%以内,符合国家规定的10%以内的要求,可实际应用于COD的快速检测。
陈卓[3](2020)在《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掺硼金刚石(BDD)涂层电极具有电势窗口宽、析氧过电位高、背景电流低、稳定性高等特性,在对实际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具有目标降解物范围广、电流效率高、能耗低、耐酸碱腐蚀性强等优势,在电化学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论文针对当前BDD电极常用基体材料Si和Nb存在的机械强度差、导电性低(Si基体)和价格昂贵、膜基结合力较弱(Nb)等问题,选用廉价的高导电石墨作为基体材料,通过优化过渡层和沉积工艺等,制备出高质量石墨基BDD涂层电极;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石墨基BDD电极的中试废水处理系统,并以实际工业有机废水研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BDD涂层电极制备与表征:分别采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HFCVD)和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icrowave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MPCVD)研究在预镀覆金属Nb和Mo的大尺寸石墨基体(Φ100 mm)上沉积BDD涂层的均匀性和质量,结果表明在金属Nb过渡层制备的BDD涂层膜基结合力、质量优于金属Mo过渡层,HFCVD法制备的BDD涂层均匀性更优,表明金属Nb过渡层结合HFCVD法有望制备出符合大规模工程应用要求的高质量BDD涂层电极;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渗透显色检测(PI)、机械划痕处理等测试技术,重点比较不同丝基距(沉积温度)、碳源浓度、沉积时间等参数对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结构的影响,获得优化工艺参数:860℃(丝基距Df-s-s 8 mm)、3%CH4通量、8 h沉积时间,所获得BDD涂层无孔洞、裂纹等缺陷损伤,完整覆盖石墨基体;厚度约8μm,晶粒尺寸约5μm,轮廓分明、均匀致密,呈典型的柱状晶结构;涂层纯度高,XRD衍射花样表明仅有金刚石相,Raman光谱中仅存在金刚石和与硼掺杂相关的特征峰。四探针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极导电性良好,纵向电阻率2.4×10-1Ω·cm,明显优于相同条件制得硅基BDD涂层电极;循环伏安扫描(CV)曲线结果显示该电极具有较大电势窗口(2.8V),并保持较高电化学反应活性稳定性。(二)电化学废水处理示范性装置设计、研制与验证:以瑞士WaterDiam公司的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液装置为原型,根据本课题制备的大尺寸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特点,解决了电极密封结构、传质系统、电路系统等重点部分的设计,成功研制出基于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模块化电化学废水处理中试装置;以实际火炸药生产废水为目标降解物,对其进行了验证演示,重点关注了COD和氨氮降解效率以及能耗等。实验结果表明:经过5 h电化学氧化处理,该废水色度变化明显,由深黄色转变至无色,其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为96.2%、83.3%,单位能耗Esc为0.07542 kWhkg-1 COD、Ec为75.08333 kWhm-3。本课题的实验结果表明石墨基BDD涂层电极和设计的模块化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有望为电化学处理实际工业废水的工程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吴迪[4](2019)在《(生物)电化学阴阳两极耦合实现焦化废水同步除碳脱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焦化废水被认为是成分最为复杂和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其特征为化学需氧量高、氨氮负荷大以及毒性强等。生物法常用于焦化废水的处理,却面临着除碳脱氮效率不高的困境,这是由于废水中存在高浓度的酚类、氰类、氨氮以及难降解物质导致可生化性低。为了达到排放标准,焦化废水的传统处理工艺需要耦合多个不同的生化反应器以依次去除有机物及氮类污染物,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碱用于中和硝化过程及其它好氧过程所产生的酸,从而大幅度地增加了建造及运营成本。近年来,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因其反应速率快、效率高、易于操作以及避免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电化学法通常包括生物电化学废水处理及电催化废水处理。为了克服传统工艺的瓶颈,本研究尝试提出利用新型电化学方法,包括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ll Cell,简称MFC)技术(一种典型的生物电化学技术)以及电氧化(Electro-Oxidation,简称EO)和电絮凝(Electrocoagulation,简称EC)相耦合的电化学工艺,在无额外投加碱源的情况下实现焦化废水同步除碳脱氮。首先,本研究报道利用单个双室MFC反应器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以在零碱耗的情况下有效除碳脱氮。与传统好氧生物反应器(Aerobic Biological Reactor,简称ABR)相比,本研究构建的MFC具有更高的化学需要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COD去除率及总氮(Total Nitrgoen,简称TN)转化率。在水停留时间为125小时下,MFC中COD及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8±3.6%和97.9±2.1%,远高于ABR中的73.8±2.9%和50.2±5.0%。研究发现MFC中焦化废水主要污染物的降解率也高于其在ABR中降解率,包括酚类化合物(苯酚、2-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4-甲基苯酚和2,4-二甲基苯酚等)以及含氮杂环化合物(喹啉、吡啶、吲哚和异喹啉等)。研究证实了MFC强化除碳脱氮效果一方面归因于该体系的自身pH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在于MFC中异养生物、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丰度增加。电流密度与COD和TN去除率之间相关性研究表明,从阳极到阴极的电流强度是影响焦化废水处理中MFC性能的关键因数。其次,本研究证明了EO-EC耦合体系对焦化废水中COD去除及脱氮效率均优于单个EO或EC反应器。配水结果表明,EO-EC体系能够去除68.4±2.7%的COD以及92.0±0.7%的TN(操作条件:PbO2阳极,2 mA cm-2;铁阳极,1 mA cm-2;反应时间:6小时),比单一EO反应器(43.4±3.1%;64.3±1.4%)和EC反应器(19.6±2.9%;19.6±2.1%)具有更优的效果。初步机理研究表明,苯酚和硫氰酸盐(主要COD贡献者)和氨氮主要通过PbO2电极直接氧化去除;由体系中所产生的氯活性基团所主导的间接氧化对氨氮的转化起到了部分作用。铁阳极在耦合体系中可能作用包括:生成用于去除污染物的絮凝体、调节有利于氧化反应的体系pH、以及生成可与次氯酸盐反应产生自由基的二价铁等方面。能耗分析表明,与单一的EO或EC反应器相比,耦合的EO-EC体系用于除碳脱氮的单位能耗更低;另外,体系的单位能耗与施加于PbO2阳极及铁阳极的电流密度密切相关。
苏婷[5](2019)在《基于低变质煤的煤基电极材料结构性能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拥有丰富的低变质煤资源,通过中低温干馏技术获取焦油、煤气和兰炭产品是对低变质煤炭资源合理有效的分级提质与清洁转化方式。煤炭在开采、运输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煤,而现有的粉煤热解技术由于油尘分离等关键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应用,因此,以粉煤为主要原料,采用成型热解技术制备煤基电极材料是一种比粉煤直接燃烧利用具有更高价值的科学有效的利用途径。煤直接液化残渣是煤炭液化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重油和沥青类组分的煤基废弃物料,利用率较低,成型过程中以其为粘结剂,可将廉价原料和煤基废料整合制备煤基电极材料,同时获取气相和液相产物,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对我国低变质粉煤资源的分级提质与增值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孙家岔低变质煤(SJC)与去灰后的煤直接液化残渣(D-DCLR)为原料制备煤基电极材料,主要研究了热解条件和活化剂用量对煤基电极材料的抗压强度及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KOH活化与微波强化技术对煤基电极材料表面结构与吸附性能、电化学性能进行了优化。采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氮气等温吸附仪等分析手段对煤基电极材料的表面形貌、官能团组成、微晶结构、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等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将制备出的煤基电极材料应用于氰化废水的综合处理。在常规热解条件下制备煤基电极材料,D-DCLR的加入有效提高了材料的抗压强度。在10%-50%范围内,D-DCLR的加入量越大,气相与液相产物收率越大,煤基电极材料的产出率越低。采用JMP统计学分析软件对煤基电极材料的碘吸附性能进行优化,确定当D-DCLR添加比例为20%,热解终温为800℃,升温速率为10℃·min-1时,煤基电极材料碘吸附值可达401.22mg·g-1,抗压强度为4.59MPa,微孔率为27.69%,比表面积为46.181m2·g-1。采用KOH溶液浸渍的添加方式可以改善煤基电极材料的孔隙结构,提高材料的微孔率。KOH添加量越大,孔隙率越高,煤基电极材料的产出率越低,抗压强度降低,20%KOH添加量试样煤基电极材料的微孔率为79.15%,比表面积为452.08m2·g-1,碘吸附值可达835.16mg·g-1,抗压强度为2.75MPa。材料具有双电层电容特性,导电率良好,内阻为0.8341Ω。热解活化过程中温度是微孔形成的关键因素,温度越高,微孔率越大。常规热解活化过程微孔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300℃-400℃,是煤料中初始孔隙的形成过程,为KOH进入活化位点提供途径。第二阶段发生在500℃-800℃的深度热解活化过程,为煤基电极材料微孔形成的主要阶段,KOH可能转化为K2CO3/K2O进而转化为钾起到活化作用,在700℃-800℃的高温下对材料进行插层穿孔,促进微孔结构的生成。采用微波热解活化方式制备的煤基电极材料具有多层蜂窝状孔隙结构与良好的连通性、较低的迂曲度。KOH添加量为15%时,煤基电极材料的微孔率为78.67%,比表面积423.69m2·g-1,碘吸附值可达859.12mg·g-1,电容较大,电阻为0.5179Ω。煤基电极材料的产出率相比于常规热解整体偏低,热解气中H2的含量较少,焦油中轻质组分含量较大。微波热解初期,煤料中的水分、矿物质和极性基团将微波能转化为热能形成“热点”促进煤中大分子结构的断裂,此阶段微孔形成量较少。热解中后期的升温主要依赖于固体焦自身与微波场间较强的介电响应能力,大量的微孔结构在此阶段集中形成。同时,活化剂对固体焦的插层穿孔作用有助于煤基电极材料孔隙结构的生成。以常规和微波热解活化得到的煤基电极材料为阴阳极,在2V外加电压条件下采用电吸附技术处理氰化废水,微波活化后的试样离子去除效果更佳,CNT、CN-、Cu、Zn、SC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0.34%、79.64%、95.15%、72.31%与70.96%。
姚迪[6](2018)在《基于煤基电极的电化学技术处理氰化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二维、三维电化学体系处理氰化提金废水,重点研究了主电极材质、外加电压对各离子去除规律及化学反应特征的影响,并进一步对煤基电极结构进行优化。采用SEM-EDS、FT-IR、N2吸附仪以及XPS等对极板及过程的沉淀物的形貌、组成、结构等进行分析表征,研究结果对我国黄金行业含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果表明,活性炭填充不锈钢网(CM)及煤基电极(CB)为主电极的处理效果要优于以不锈钢网(M)为主的电极。外加电压为电化学处理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2V时废水中离子的去除主要归因于电吸附与富集沉淀作用,而4V时则主要以阳极氧化与阴极沉积为主。三维体系的处理效率高于二维,在三维体系中,当外加电压为4V,处理时间为5h,极间距为10mm,活性炭粒子投加量为2g时,以CB为主电极,废水中CNT、Cu、Zn、CN-及SCN-的去除率分别为94.14%、94.53%、98.14%、98.55%与93.13%。采用KOH溶液对夹杂碳纤维的煤基电极(CBCF)进行活化处理,随着KOH浓度的增加,CBCF表面性能、孔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KOH浓度为15mol/L时,煤基电极材料的碘吸附值高达782.32mg/g,比表面积为412m2/g,总孔容为0.213 cm3/g,微孔孔容为0.179 cm3/g,中孔孔容为0.034 cm3/g,微孔率高达84.04%。采用三维体系,当电压为4V,处理时间为5h,极距为10mm时,废水中各离子的去除率均高达94%以上。以CBCF为主电极,活性炭颗粒为粒子电极,采用动态三维体系处理氰化废水,研究表明,动态处理有利于加速传质,提高反应速率,其处理结果明显优于静态条件。当采用3片主电极,极距10mm,电压4V,流速30ml/min,处理2.5h,浓度比为1,活性炭粒子投加量为2g时,废水中CNT、Cu、Zn、CN-、SCN-的去除率分别为97.03%、95.79%、99.82%、99.42%及94.19%。
高颖[7](2015)在《超声波强化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Fenton试剂的投加量较大而导致处理成本高,因此,该项技术始终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近年来,强化Fenton试剂,降低Fenton试剂处理成本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超声波的振动和微射流作用可以起到搅拌和传质的作用,能够和Fenton试剂产生协同效应,不仅可以减少Fenton试剂的投加量,而且能够缩短反应时间。本课题以Fenton试剂为主体,以苯酚废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超声波强化Fenton试剂的试验研究。本课题采用静态试验研究单独H202试剂、Fenton试剂、单独超声波、超声波/H202、超声波强化Fenton试剂、超声波/Fenton/活性炭法对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反应规律和影响因素等,以及超声波对Fenton试剂的强化作用、活性炭在超声波/Fenton/活性炭法中的作用以及超声波、Fenton试剂和活性炭的协同作用,同时确定了超声波/Fenton/活性炭法的最佳条件。单独使用H202处理苯酚废水的效果较差,苯酚的去除率仅为10%左右,而Fenton试剂对苯酚和COD去除效果很好。当pH值为3,反应时间为30min,FeS04 ·7H20投加量为800mg/L,H202投加量为1.5Qth,苯酚废水初始浓度为50mg/L时,苯酚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单独采用Fenton试剂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是药剂投加量大、处理成本高。单独超声波和超声波/H2O2组合处理苯酚废水的效果都不理想,而超声波和Fenton试剂组合的处理效果较好。当pH值为3,反应时间为60min,FeS04 ·7HH20投加量为800mg/L,H202投加量为Qth,苯酚废水初始浓度为50mg/L时,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证明了超声波强化Fenton法可提高反应速率,减少Fenton试剂用量,并且缩短反应时间。在超声波强化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的过程中加入活性炭:当pH值为3-5,反应时间为60min,活性炭投加量为40g/L,FeS04·7H2O投加量为800mg/L,H202投加量为Qth,苯酚废水初始浓度为50mg/L时,处理效果最好。正交试验确定各因素的影响效果显着性依次为:FeS04 ·7HH2O投加量、pH值、活性炭投加量、H202投加量、反应时间。最佳试验条件为:FeS04·7H20投加量为800mg/L、pH值为3、活性炭投加量为30g/L、H202投加.量量为0.5Qth、反应时间为30min。在H2O2投加量为Qth、FeS04·7H20投加量为800mg/L、活性炭投加量为20g/L、反应时间为30min、pH值为3时,苯酚去除率可达到98.03%,COD去除率达到90.91%。并通过对比试验验证了活性炭在超声波/Fenton/活性炭体系中吸附作用较弱,最后对超声波、活性炭和Fenton的协同作用进行试验研究。超声波强化Fenton法对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很好,处理条件相同时,苯酚和COD去除率较单独Fenton试剂有所提高,在单独Fenton试剂基础上提高了处理效果,同时节省了药品用量,为Fenton法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超声波/Fenton/活性炭法处理苯酚废水也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王宇[8](2014)在《有色矿山浮选废水的检测与净化回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硫化矿浮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浮选药剂和金属离子,浮选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回用会影响选矿指标,直接排放废水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黄原酸盐(俗称黄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俗称乙硫氮)和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俗称黑药)是有色金属硫化矿浮选中经常使用的有机浮选药剂。本文研究了浮选废水中同时存在这三种浮选药剂时分别检测其含量的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此方法可以代替传统COD回流法,为矿山企业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浮选药剂检测方。应用此方法即可以检测浮选过程中矿浆浮选药剂的含量,便于控制加药量,提高选矿指标;也可以检测废水中药剂含量,便于废水回用于浮选过程。本论文研究了去除这些浮选药剂和金属离子的净化方法,为矿山设计废水的治理工程提供依据。乙硫氮和黄药对酸和热的稳定性较差,根据此性质可以分离三种药剂达到分检的目的。废水中微量乙硫氮的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05mg/L,乙硫氮在0.017~1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6%;废水中微量25号黑药的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03mg/L,25号黑药在0.01~8.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6%;废水中微量乙基黄药的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06mg/L,乙基黄药在0.02~1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8%。本论文研究了混凝沉降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对人工模拟废水及实际废水中的浮选药剂和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混凝沉降法对金属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好,不能完全除去浮选药剂,需与其它方法联合使用;化学氧化法对浮选药剂的去除效果较好,但对pH条件要求较高,适合作为废水排放的深度净化工艺;吸附法对浮选药剂的去除率较高。本研究确定了PAC混凝沉降—颗粒活性炭吸附工艺的优化条件:pH=8、PAC用量30mg/L、PAM用量2mg/L、活性炭用量为150mg/L。经此工艺处理后的铅锌矿浮选废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浮选药剂含量大幅度降低,起泡性减弱。此工艺处理后的浮选废水进行回用试验,结果表明回用时浮选指标较佳,与清水浮选时指标接近,可以100%回用。
闫亮[9](2012)在《离子选择电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大多采用仪器分析法和化学容量分析法,由于环境监测部分监测需要在野外环境进行,采用离子选择电极的方法,所需仪器简单、快速、便利,能够达到检测要求,本文就离子选择电极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齐文娟[10](2010)在《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多元酚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多元酚是酚类化合物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制造、橡胶、石油化工、木材纤维、医药、农药等诸多领域,因此它易于进入环境。但由于多元酚是一种有毒且难降解的物质,进入环境后,容易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因此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同时也是环境检测的重要指标。目前,有关多元酚的测定方法很多,但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的方法并不多。动力学荧光法因不受仪器读数的限制可获得更高的灵敏度,用于环境中低浓度多元酚测定的报道不多。本论文对动力学荧光法用于环境中多元酚的测定进行了研究,并成功用于环境中多元酚的测定,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活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多元酚的研究及应用1、动力学荧光分析法测定间苯三酚基于在稀H2SO4介质中,间苯三酚对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吡啰红B使其荧光猝灭具有显着的活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间苯三酚的动力学荧光分析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800.0μg/L,检测限为0.41μg/L,回收率为98.3%~103.2%。该方法用于测定废水中痕量间苯三酚。2、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废水中痕量邻苯二酚在稀硫酸介质中,邻苯二酚对钒(V)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黄具有显着的活化作用,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邻苯二酚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5.0~180.0μg/L,检出限为2.8μg/L,RSD为2.3%~2.5%,加标回收率为96.7%~101.7%。用于环境废水样中邻苯二酚的测定。二、阻抑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多元酚的研究及应用1、废水中痕量邻苯二酚的动力学荧光测定法在稀硫酸介质中,邻苯二酚对钒(V)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吡啰红Y具有显着的阻抑作用,催化反应速率的减慢与邻苯二酚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该方法测定邻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10.0~1500.0μg/L,检出限为7.8μg/L,RSD为2.42%~2.71%,加标回收率为98.3%~103.3%。2、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对苯二酚的研究研究了在稀H2SO4介质中,痕量对苯二酚对钒(V)催化KIO4氧化吡啰红Y的反应具有显着的阻抑作用,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对苯二酚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5mg/L,检出限为0.006mg/L,加标回收率在98.8 %~101. 6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 5%~2.9 %。该方法用于水样中对苯二酚的测定。3、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间苯二酚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间苯二酚对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丁基罗丹明B的反应具有显着的阻抑作用,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间苯二酚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1.8 mg/L,检出限为0.0034 mg/L。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间苯二酚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9%~2.3%。
二、硫化银电极直接测定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研究—干扰离子的掩蔽与消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化银电极直接测定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研究—干扰离子的掩蔽与消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OD重铬酸钾回流法检测的丁黄药浓度检测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药检测的意义 |
1.1.1 黄药的性质及用途 |
1.1.2 黄药检测的意义 |
1.2 黄药浓度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滴定法 |
1.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1.2.3 电化学方法 |
1.2.4 毛细管电泳法 |
1.2.5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2.6 气相色谱法 |
1.2.7 液相色谱法 |
1.3 COD检测理论基础及优势 |
1.3.1 重铬酸钾标准回流法 |
1.3.2 高锰酸钾测定法 |
1.3.3 库仑法 |
1.3.4 密封法 |
1.3.5 微波辅助消解法 |
1.3.6 超声波辅助消解法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试验研究方法 |
2.1 试验试剂 |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试验方法 |
2.3.2 重铬酸钾回流法 |
2.3.3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水中丁黄药COD值试验 |
3.1 COD测定试剂及操作检查 |
3.2 水中单一丁黄药COD值试验 |
3.2.1 低浓度丁黄药对水体COD值影响 |
3.2.2 低浓度丁黄药的COD值数据分析与标准曲线拟合 |
3.2.3 较高浓度丁黄药对水体COD值影响 |
3.2.4 较高浓度丁黄药的COD值数据分析与标准曲线拟合 |
3.2.5 高浓度丁黄药对水体COD值影响 |
3.2.6 高浓度丁黄药的COD值数据分析与标准曲线拟合 |
3.3 水中单一松醇油COD值试验 |
3.3.1 松醇油浓度对水体COD值影响 |
3.3.2 低浓度松醇油对水体COD值影响 |
3.3.3 高浓度松醇油对水体COD值影响 |
3.4 水中丁黄药与松醇油混合的COD值试验 |
3.4.1 松醇油浓度300mg/L时丁黄药浓度对混合溶液COD值的影响试验 |
3.4.2 松醇油浓度200mg/L时丁黄药浓度对混合溶液COD值的影响试验 |
3.4.3 松醇油浓度100mg/L时丁黄药浓度对混合溶液COD值的影响试验 |
3.4.4 松醇油浓度50mg/L时丁黄药浓度对混合溶液COD值的影响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中丁黄药COD值的影响因素 |
4.1 取样量与试剂用量 |
4.1.1 校核试验 |
4.1.2 样品测定试验 |
4.1.3 空白试验 |
4.1.4 标定试验 |
4.2 反应温度和时间 |
4.3 水样浊度对COD测定的影响 |
4.4 其它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矿浆体系COD值试验 |
5.1 矿浆原始COD值测定试验 |
5.2 矿中单一药剂COD值试验 |
5.2.1 矿中单一丁黄药COD值试验 |
5.2.2 矿中单一松醇油COD值试验 |
5.3 矿中丁黄药与松醇油混合COD值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2)纳米改性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检测COD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化学需氧量概述 |
1.2 COD检测方法概述 |
1.2.1 重铬酸钾法 |
1.2.2 高锰酸钾法 |
1.2.3 紫外吸收法 |
1.2.4 臭氧氧化法 |
1.2.5 光催化氧化法 |
1.2.6 电化学催化氧化 |
1.3 国内外电极的研究现状 |
1.3.1 纳米金属材料 |
1.3.2 玻碳电极 |
1.3.3 DSA电极 |
1.3.4 PbO2电极 |
1.3.5 BDD电极 |
1.4 电化学分析法 |
1.4.1 循环伏安法 |
1.4.2 线性伏安法 |
1.4.3 恒电位法 |
1.5 本课题的研究 |
1.5.1 研究方向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改性石墨烯电极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2 分析测试方法 |
2.2.3 电极的制备 |
2.3 结果讨论 |
2.3.1 不同基底材料制备电极性能 |
2.3.2 不同石油废弃物含量 |
2.3.3 不同反应温度 |
2.3.4 不同反应时间 |
2.3.5 不同冷却时间 |
2.4 小结 |
第三章 纳米改性石墨烯电极的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2.2 分析测试方法 |
3.3 结果讨论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
3.3.2 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 |
3.3.3 电极氧化性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化学法检测COD的条件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2.3 恒电位法检测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检测条件优化 |
4.3.2 检测范围与检测限 |
4.3.3 重复性、稳定性分析 |
4.3.4 氯离子干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纳米改性石墨烯电极在检测实际水样COD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2 实验过程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际水样验证 |
5.3.2 减少电化学法检测COD偏差的方法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工业化效益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水环境现状 |
1.1.2 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
1.2 电化学高级氧化法 |
1.2.1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简介 |
1.2.2 电极材料的选择 |
1.2.3 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有机废水应用研究进展 |
1.2.4 应用废水处理的BDD涂层电极的现状 |
1.3 BDD涂层电极的CVD法制备 |
1.3.1 金刚石制备原理 |
1.3.2 MPCVD法 |
1.3.3 HFCVD法 |
1.3.4 基体材料的选择 |
1.3.5 过渡层的选择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其意义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3 论文的创新性 |
2 实验设备及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装置 |
2.2.1 镀覆过渡层的TCVD装置 |
2.2.2 制备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MPCVD装置 |
2.2.3 制备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HFCVD装置 |
2.3 实验表征方法 |
2.3.1 石墨基BDD电极的结构表征方法 |
2.3.2 石墨基BDD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2.3.3 化学需氧量(COD)及氨氮(NH3-N)的测定方法 |
3 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 基体表面预处理 |
3.2 石墨基BDD涂层电极沉积 |
3.2.1 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MPCVD法沉积 |
3.2.2 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HFCVD法沉积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过渡层的比较对石墨基BDD涂层表面形态的影响 |
3.3.2 MPCVD法和HFCVD法制备石墨基BDD涂层表面形态的比较 |
3.3.3 沉积时间对石墨基BDD涂层表面形态的影响 |
3.3.4 碳源浓度对石墨基BDD涂层表面形态的影响 |
3.3.5 基体温度对BDD涂层表面形态的影响 |
3.3.6 其他性能检测与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4 电化学废水处理示范性装置研制及验证 |
4.1 电化学废水处理示范性装置的研制 |
4.1.1 国内外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开发现状 |
4.1.2 电解池及电极密封结构设计 |
4.1.3 电化学废水处理装置布局 |
4.2 电化学废水处理示范性装置的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生物)电化学阴阳两极耦合实现焦化废水同步除碳脱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焦化废水污染的概述 |
1.1.1 焦化废水来源及其特征 |
1.1.2 焦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
1.1.3 焦化废水治理技术 |
1.2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简介 |
1.2.1 电絮凝 |
1.2.2 电渗析 |
1.2.3 电催化氧化 |
1.2.4 电催化还原 |
1.3 微生物电化学技术简介 |
1.3.1 微生物燃料电池 |
1.3.2 微生物电解池 |
1.4 (生物)电化学在焦化废水领域的研究进展 |
1.4.1 电化学技术在焦化废水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2 生物电化学技术在焦化废水领域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器材和试剂 |
2.1.1 实验器材 |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反应器的构建和电极材料预处理 |
2.2.1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构建 |
2.2.2 电氧化-电絮凝反应器的构建 |
2.2.3 电极材料预处理 |
2.3 微生物的驯化 |
2.3.1 MFC阳极细菌挂膜 |
2.3.2 MFC阴极细菌驯化且挂膜 |
2.4 测试与分析方法 |
2.4.1 样品采集和保存 |
2.4.2 反应器电压数据的监测 |
2.4.3 水中亚硝氮、硝态氮及氨氮的测定 |
2.4.4 水体中挥发酚及苯酚的测定 |
2.4.5 水样BOD5及COD的测定 |
2.4.6 焦化废水中有机成分、氰离子、硫离子及硫氰根的测定 |
2.4.7 水样pH的测定 |
2.4.8 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简称CV) |
2.4.9 分子生物学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微生物燃料电池实现焦化废水同步除碳脱氮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反应器的构建、接种与运行 |
3.2.2 焦化废水的性质及预处理 |
3.2.3 实验原理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序批式下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焦化废水除碳脱氮的情况 |
3.3.2 连续流下微生物燃料电池对焦化废水除碳脱氮的情况 |
3.3.3 反应器pH的变化及其影响 |
3.3.4 分子生物学分析 |
3.3.5 电流密度与除碳脱氮效率的联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氧化-电絮凝耦合体系处理焦化废水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反应器的构建与运行 |
4.2.2 人工配水及焦化废水的性质 |
4.2.3 实验原理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EO-EC体系对人工配水除碳脱氮的情况 |
4.3.2 EO-EC体系下焦化废水特征污染物的转化规律 |
4.3.3 EO-EC体系对实际焦化废水处理的情况 |
4.3.4 EO-EC体系的能耗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低变质煤的煤基电极材料结构性能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低变质煤概述 |
1.2 煤基多孔材料 |
1.2.1 煤基多孔材料的种类 |
1.2.2 煤基多孔材料的制备 |
1.2.3 煤基多孔材料的应用 |
1.3 煤基电极材料 |
1.3.1 煤基电极材料的概述 |
1.3.2 煤基电极材料的工艺过程 |
1.3.3 煤基电极材料的吸附应用 |
1.3.4 煤基电极材料前景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实验程序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样品制备 |
2.3 试剂及实验设备 |
2.4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4.1 煤基电极材料的成型 |
2.4.2 煤基电极材料的热解活化 |
2.4.3 氰化废水的处理 |
2.5 评价指标 |
2.6 溶液中离子测定方法 |
2.7 分析及表征 |
2.7.1 热重分析 |
2.7.2 热解气组成分析 |
2.7.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2.7.4 抗压强度 |
2.7.5 碘吸附值 |
2.7.6 红外光谱分析 |
2.7.7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2.7.8 BET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2.7.9 X射线衍射分析 |
2.7.10 电化学性能测定 |
2.7.11 三维网络模型孔隙结构分析 |
3 常规热解条件煤基电极材料结构性能研究 |
3.1 共热解特性分析 |
3.1.1 共热解过程 |
3.1.2 热重分析 |
3.1.3 红外光谱分析 |
3.1.4 共热解机理分析 |
3.2 D-DCLR加入量对热解产物的影响 |
3.2.1 热解产物收率 |
3.2.2 热解气组成分析 |
3.2.3 热解焦油组成分析 |
3.3 D-DCLR加入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1 宏观抗压强度 |
3.3.2 微观抗压强度 |
3.3.3 强度演变分析 |
3.4 JMP吸附性能优化实验 |
3.4.1 实验设计及响应结果 |
3.4.2 收率及抗压强度分析 |
3.4.3 热解气组成分析 |
3.4.4 方差分析和效应检验 |
3.4.5 优化预测和验证 |
3.5 最优煤基电极材料结构表征 |
3.5.1 红外光谱分析 |
3.5.2 扫描电镜分析 |
3.5.3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4 常规热解活化煤基电极材料结构性能及微孔形成过程 |
4.1 热重分析 |
4.2 KOH添加方式 |
4.2.1 产物收率 |
4.2.2 抗压强度 |
4.2.3 碘吸附值 |
4.3 KOH添加量对热解气组成影响 |
4.4 KOH添加量对煤基电极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4.4.2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4.4.3 扫描电镜分析 |
4.4.4 电化学性能 |
4.5 煤基电极材料的微孔形成过程 |
4.5.1 温度对孔隙结构的影响 |
4.5.2 温度对官能团分布的影响 |
4.5.3 温度对微晶结构的影响 |
4.5.4 温度对形貌的影响 |
4.5.5 微孔形成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5 微波加热条件下KOH对煤基电极材料结构性能影响研究 |
5.1 微波升温过程 |
5.2 热解产物收率与组成 |
5.2.1 热解产物收率 |
5.2.2 热解气组成 |
5.2.3 热解焦油组成 |
5.3 煤基电极材料性能分析 |
5.3.1 碘吸附值 |
5.3.2 抗压强度 |
5.3.3 电化学性能 |
5.4 煤基电极材料的结构表征 |
5.4.1 红外光谱分析 |
5.4.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5.4.3 扫描电镜分析 |
5.4.4 X射线衍射分析 |
5.5 三维网络模型孔隙结构分析 |
5.6 微波热解活化过程分析 |
5.6.1 热失重行为及产品分布 |
5.6.2 微观形貌演变 |
5.6.3 官能团特征分析 |
5.6.4 微波热解活化及成孔过程 |
5.7 氰化废水处理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基于煤基电极的电化学技术处理氰化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含氰废水来源及处理方法 |
1.1.1 氰化废水综述 |
1.1.2 传统的处理方法 |
1.2 电化学方法处理废水进展 |
1.2.1 方法分类 |
1.2.2 电化学方法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3 三维体系处理废水 |
1.3.1 二维及三维电极体系 |
1.3.2 三维体系机理 |
1.3.3 电极材料选择 |
1.3.4 三维体系处理废水的发展现状 |
1.4 动态体系处理废水 |
1.5 本文研究工作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电极制备 |
2.3.2 废水处理过程 |
2.4 数据分析及表征 |
2.4.1 离子去除率的计算 |
2.4.2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测定方法 |
2.4.3 煤基电极材料的分析表征 |
3 电压因素下氰化废水处理的对比研究 |
3.1 外加电压2V时结果分析 |
3.1.1 溶液中各离子的去除率 |
3.1.2 阳极板的SEM-EDS分析 |
3.1.3 阴极板的SEM-EDS分析 |
3.1.4 粒子电极的SEM-EDS分析 |
3.1.5 XRD分析 |
3.2 外加电压4V时结果分析 |
3.2.1 溶液中各离子的去除率 |
3.2.2 阳极板的SEM-EDS分析 |
3.2.3 阴极板的SEM-EDS分析 |
3.2.4 粒子电极的SEM-EDS分析 |
3.2.5 XRD分析 |
3.3 体系的机理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4 KOH浓度对夹杂碳纤维煤基电极材料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
4.1 收率、抗压强度及碘吸附值曲线分析 |
4.2 红外图谱分析 |
4.3 SEM图谱分析 |
4.4 N2吸附曲线及孔径分布 |
4.5 电化学性能分析 |
4.6 电化学技术处理氰化废水 |
4.7 本章小结 |
5 动态模拟过程处理氰化废水的研究 |
5.1 静态与动态下离子去除率对比分析 |
5.1.1 实验条件 |
5.1.2 离子去除率 |
5.2 动态过程电压的影响 |
5.2.1 阳极SEM-EDS |
5.2.2 阴极SEM-EDS |
5.2.3 粒子电极SEM-EDS |
5.2.4 不同电压下极板的XPS分析 |
5.3 时间的影响 |
5.4 浓度的影响 |
5.5 流速的影响 |
5.6 电极数量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7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 |
(7)超声波强化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高级氧化法处理苯酚废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高级氧化法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 |
1.2.2 Fenton试剂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 |
1.2.3 Fenton试剂强化法处理苯酚废水 |
1.2.4 超声波强化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 |
1.3 存在问题分析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与材料 |
2.1.1 试验装置 |
2.1.2 试验材料 |
2.2 试验仪器和药剂 |
2.2.1 试验主要仪器 |
2.2.2 试验主要药剂 |
2.3 试验废水水质特征 |
2.4 试验方法与分析方法 |
2.4.1 试验方法 |
2.4.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3.1 单独使用H202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3.1.1 H_2O_2的理论投加量 |
3.1.2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1.3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1.4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 Fenton试剂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3.2.1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2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3 FeSO_4·7H_20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4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2.5 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强化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4.1 单独超声波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4.1.1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2 超声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1.3 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 超声波/H_2O_2法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4.2.1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2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3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 超声波强化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4.3.1 pH值对试验效果的影响 |
4.3.2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3 FeSO_4·7H_20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4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5 初始浓度对试验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波/Fenton/活性炭法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5.1 活性炭在超声波/Fenton/活性炭法中的作用 |
5.1.1 活性炭吸附饱和曲线的测定 |
5.1.2 活性炭吸附饱和处理 |
5.1.3 对比试验 |
5.2 超声波/Fenton/活性炭法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 |
5.2.1 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2 FeSO_4·7H_20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3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4 活性炭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5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6 初始浓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3 正交试验 |
5.4 超声波、Fenton试剂和活性炭协同作用的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有色矿山浮选废水的检测与净化回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浮选废水的来源 |
1.3 浮选废水的危害 |
1.4 浮选药剂 |
1.4.1 浮选药剂的产生和发展 |
1.4.2 浮选药剂的分类 |
1.4.3 硫化矿捕收剂 |
1.5 废水中微量浮选药剂的分析现状 |
1.5.1 废水中黄药的分析检测现状 |
1.5.2 废水中黑药的分析检测方法 |
1.5.3 废水中混合药剂的检测方法 |
1.6 浮选废水的处理方法 |
1.6.1 混凝沉降法 |
1.6.2 氧化法 |
1.6.3 吸附法 |
1.6.4 生物降解法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废水中混合药剂的快速分析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设备 |
2.4 废水中微量乙硫氮的测定方法 |
2.4.1 反应原理 |
2.4.2 实验方法 |
2.4.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4 结果与讨论 |
2.5 废水中微量25号黑药的检测方法 |
2.5.1 方法原理 |
2.5.2 实验方法 |
2.5.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4 结果与讨论 |
2.6 废水中微量乙基黄药的检测方法 |
2.6.1 方法原理 |
2.6.2 实验方法 |
2.6.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6.4 结果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拟浮选废水净化处理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 |
3.3 实验设备 |
3.4 混凝沉降法 |
3.4.1 PAC混凝沉淀实验 |
3.4.2 明矾混凝沉淀实验 |
3.5 氧化法 |
3.5.1 次氯酸钠氧化实验 |
3.5.2 氧水氧化实验 |
3.5.3 Fenton试剂氧化实验 |
3.6 吸附法 |
3.6.1 粉末活性炭吸附实验 |
3.6.2 颗粒活性炭吸附实验 |
3.6.3 天然硅藻土吸附实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际浮选废水回用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 |
4.3 废水回用工艺流程 |
4.4 废水回用的浮选实验 |
4.5 经济核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多元酚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酚类化合物测定的意义 |
1.2 解决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
第二章 动力学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 |
2.1 荧光法简介 |
2.2 动力学荧光分析法简介 |
第三章 动力学荧光分析法测定间苯三酚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样品分析 |
第四章 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废水中痕量邻苯二酚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废水中痕量邻苯二酚的动力学荧光测定法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对苯二酚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间苯二酚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3 结果与讨论 |
7.4 样品分析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四、硫化银电极直接测定工业废水中氰化物的研究—干扰离子的掩蔽与消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OD重铬酸钾回流法检测的丁黄药浓度检测初步探讨[D]. 颜韵.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纳米改性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检测COD的方法研究[D]. 黄梦萍.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3]石墨基BDD涂层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陈卓.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生物)电化学阴阳两极耦合实现焦化废水同步除碳脱氮的研究[D]. 吴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低变质煤的煤基电极材料结构性能的优化研究[D]. 苏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基于煤基电极的电化学技术处理氰化废水的研究[D]. 姚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7]超声波强化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试验研究[D]. 高颖.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7)
- [8]有色矿山浮选废水的检测与净化回用研究[D]. 王宇. 东北大学, 2014(05)
- [9]离子选择电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闫亮.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S1)
- [10]动力学荧光法测定多元酚的研究及应用[D]. 齐文娟. 淮北师范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