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达斡尔族满达双语现象形成的多元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朝克[1](2017)在《论满语同其他语言的比较研究及其学术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满语同本语族语言、满语同蒙古语族语言间进行比较研究的论着有不少,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的这段历史时期里,我国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族语言专家学者做出来相当好的学术成绩,而且关系到满语口语和书面语,也关系到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强有力地推动了满语比较研究,拓展了满语研究视野,给满族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胡艳霞[2](2012)在《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语言关系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语言学的研究,综合运用语言学、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清代满族与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共同的语言发生学基础以及平行互动(满-蒙语言关系)、深层渗透(满-达语言关系)、全面传承(满-锡语言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语言关系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分析民族关系对语言关系的影响,揭示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实质,探讨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历时演变及表现形式,总结语言演变规律。首先,进行历史背景分析,分别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历史接触及民族关系进行了考察。从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的角度,探讨清代统治者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以作为各个时期不同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基础,为探讨语言关系的演变做铺垫。其次,进入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主体部分的研究。从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接触过程及语言本体的词汇、语音、语法等几个方面分别对满族与蒙古族、满族与达斡尔族、满族与锡伯族的语言关系进行探讨。此部分的研究力求做到分析深入、总结全面,对一些学术界争议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总结在清代多民族共存的政权下,语言关系的发展规律。本文在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之后,跳出已有的思维模式,根据各自不同特征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进行分类,具体划分为清代满语与蒙古族语言的互动关系、满语与达斡尔族语言的渗透关系、满语与锡伯族语言的传承关系等三个类型。以清代满族与东北其他少数民族关系为线索,用可靠的语言材料说明在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民族关系中,满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并存、互补、交替的一般情况,重点说明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共同的经济文化生活是不同民族彼此交融和不同语言文化相互作用的前提。论文共由六章构成:第一章,绪论。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对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方面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第二章,清代满族与东北疆域的少数民族关系。叙述了清代东北疆域的划分和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等统治机构的建立、管辖范围及职责,满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及满文的创制发展历程,以及清代满族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第三章,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及其民族语言关系。从清代政治、社会、文化政策几方面分析其对民族关系及语言关系的影响。第四章,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从时间跨度与空间分布上论述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的语言接触过程。第五章,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表现形式。采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对满族与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共同的语言发生学基础,以及平行互动(满-蒙语言关系)、深层渗透(满-达语言关系)、全面传承(满-锡语言关系)等几个方面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与概括。第六章,总结。对全文各章节的观点以及文章创新、不足和今后需要继续努力的部分进行了说明。通过以上的研究,笔者希冀勾划出一个清晰而深刻的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发展脉络,相信这一探索无论在语言学领域还是在满学研究领域都将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意义,从而可以为民族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例证和借鉴,并试图对民族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实证材料和理论支持。
其其格[3](2010)在《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研究论文索引(1991)》文中研究说明〔编辑说明〕为了使广大研究北方民族学的学者及其感兴趣的读者能方便快捷地查阅有关中国北方古、现代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论文、文章、信息资料等,我们从2004年第2期起开始将凡涉及北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学科的论文及资料篇目汇集成索
丁石庆[4](2008)在《清代达斡尔语言与满汉文化》文中提出有清一代,达斡尔族与满族发生了较为密切的接触,其结果于清代中期在达斡尔族中形成了广泛的达——满双语现象,尤其在达斡尔文人武士中还逐渐形成了以效仿满洲文化,追逐"国语骑射"为时尚的心理趋势。与此同时,在满族与汉族深入接触,并受汉文化影响日渐深远的时代背景下,也通过满族间接地接触到了汉族文化。对达斡尔族在这个历史时段的语言与文化的情况学界少有涉及,尤其满族文化在其中所起的重要的中介作用更是无人问津。本文试就此论题进行初步探究,并就其中具有重要价值的话题展开讨论。
丁石庆[5](2008)在《莫旗达斡尔族语言兼用现状的历史背景分析》文中指出基于莫旗达斡尔族语言调查样本数据分析基础之上,对该旗达斡尔族的达汉双语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莫旗达斡尔族的语言兼用现象由来已久,清代的满达兼用现象为达斡尔族兼用汉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末以来,达斡尔族接受汉语教育及由此形成的对汉语及汉文化高度的认同,则为达汉双语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苏德[6](2005)在《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个案》文中提出内蒙古地区实行的“蒙—汉—外”双语教学,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特殊类型,同时也是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既是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又是制约内蒙古民族教育质量的瓶颈。它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影响着蒙古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强盛。民族语文和汉语、外语教学有机结合,构成了内蒙古民族教育的最鲜明的特色。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文的基础上,学好汉语和一门外国语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甚至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蒙汉双语教育是我国整个民族教育事业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省份,其蒙古族教育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蒙—汉—外”双语教育步入了正确而迅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篇博士论文中,笔者试图以民族语言学、语言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重点抓住影响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分析、专题研究和实验探索,研究发展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类型和模式问题,形成多方案的发展“蒙—汉—外”双语教学的科学思路和因地制宜地发展“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决策理论,力图为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发展制定科学而有效的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咨询服务。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中笔者首先说明了选题的缘起及基本构想,分析了蒙古族双语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状况,同时也概括介绍了有关民族双语教育的一些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并阐明了本研究的基本方法,充分说明了它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一章相关概念的阐释及其理论基础。文章首先对研究所涉及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如文化与文化变迁的概念、民族教育的概念,特别是对“双语”、“双语教育”、“蒙汉双语教学”等基本概念做了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构建全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中探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蒙古族文化变迁。其中,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历史背景,文章详细论述了蒙古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变迁的全过程,并以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变迁为线索,穿起整个蒙古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文章以教育史的视角出发,简要回顾了蒙古族教育,特别是内蒙古地区“满蒙”及“蒙汉”双语教学从古代至近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沿革,深入分析了新世纪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中对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和蒙语、蒙汉双语和蒙汉外三语的态度以及对(英、日)外语的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内容,并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另外还采用主客位研究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民族教育参与者和研究者的不同观点。 第五章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实验研究。本章首先阐述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可行性实验研究的现实背景,然后通过具体统计分析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卡一中和内蒙古师大附中的“蒙一汉一英”双语教学改革的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实验假设、实验对象和实验结果,提出蒙古族中小学“蒙一汉一英”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结论及启示,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六章进行了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不同模式的理论分析。该部分在前面现状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影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的分析以及对蒙古族教育历史上的双语教育模式的演变过程、我国现阶段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模式的论述,提出并论证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理论。 第七章探讨了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分析。本章通过地理和经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对双语教学的影响的阐述,分析论证了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 第八章主要阐述了内蒙古地区“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前景与策略研究。本章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基本趋势的概括,剖析了对实施“蒙一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论述了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的启示及发展对策。关键词多维视野双语教学“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蒙古族中小学
丁石庆[7](2003)在《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 ——达斡尔族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双语族群的语言文化划分为母语文化、双语文化、方言文化三个子系统,以中国人口较少的北方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语言作为分析样本,充分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及田野调查材料,运用描写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方法,构建了一个语言文化的类型解释模式,将双语族群的语言文化系统纳入或还原至原生与次生的文化环境中,试图阐释人类各种文化组成部分中,语言文化的特殊性、自成体系性、其类型上的多样性、语言文化演变历程的浑沌衍变规律,以及双语族群在其语言文化演变历程中所一般采用的调适与重构方法。 论文共十章,大致可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介绍选题的目的、论文的基本思路与框架、选题的学术研究价值、写作原则与方法等。论文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语言学研究理念和采纳“特定环境适应说”文化定义的理由,阐述了以语言与文化“同构”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描写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语言学手段,以及文化人类学及非线性思维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典型的全民性双语族群—达斡尔族的母语文化、双语文化、方言文化进行个案课题研究的多重学术价值。 第二部分(第二章):以导论部分建立的理论与方法论框架为基础,分三个层次阐述了对语言的文化本质的认识。第一层次,语言文化及其构成体系、各系统的特点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语言文化及其相关概念切入,将语言文化划分为母语文化、方言文化、双语文化等类型或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的特征及其功能加以阐述:所谓母语文化即指本民族固有语言文化,具有一定的保守性、稳定性等特点;双语文化指在兼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异质语言文化的融合形式,具有双重性、兼容性等特点;方言文化指各种语言在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基于方言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亚文化特征的语言文化系统,具有地域性、变异性等特点。第二层次,达斡尔族母语文化的源与流:从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和资料论述契丹语言文化与达斡尔族母语文化之间的源流关系。第三层次,达斡尔族的语言文化的结构及演化特征: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了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主要特征,认为母语文化是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主流,并贯穿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历史的始终;清代中期始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出现了达斡尔一满双语文化现象,而自清末以来则主要表现为在全民性达斡尔一汉双语文化现象,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各方言区局部的、具有各地方特色的方言文化现象。 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根据文化的“特定环境说”及“语言与文化同构”的基本理论,运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词汇材料以及其他旁证材料,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等三个层次解析了达斡尔族母语文化的基本特征,认为达斡尔族母语文化系统反映了达斡尔族多元的传统经济生产模式、以父系家族关系为中心的社会制度和以具象思维及多神信仰为特征的观念体系。 第四部分(第六、七章):以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史为纵轴,具体分析了达斡尔族社会各转型时期母语文化与异质语言文化之间接触、交流、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双语文化现象,其中包括清代达斡尔族与满族的民族关系和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达满双语文化现象、清末以后达斡尔族的达汉双语文化现象、民国时期达汉蒙双语文化现象等,并论述了达斡尔族在双语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选择与调适、认同与借鉴、整合与重构等方面的方法与整体文化品格。 第五部分(第八、九章):综合学术界对达斡尔族方言划分的意见,将达斡尔语言划分为布特哈、齐齐哈尔、海拉尔、新疆四个方言,并就各方言区的语言变异现象和亚文化特征以及各方言区具有地域特色的双语文化现象进行了描述与综合分析。 第六部分(第十章):系全文的结语部分,分三个层次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一层次,运用浑饨学的原理分析和概括了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发展规律;第二层次,总结了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史的几个重要启示。重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拥有大量优秀的双语人群、复合型双语思维优势等;第三层次,概括总结了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四个发展趋势:l、母语文化趋于弱化;2、双语文化日益泛化;3、方言文化渐显个性;4、非母语文化发展迅速。 本文首次尝试将双语族群的语言文化系统划分为母语文化、双语文化及方言文化三个子系统.同时将上述三个子系统的发展衍变历程视为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过程.并对具体的浑淹演变轨迹进行了新的文化诠释。
丁石庆[8](2001)在《论清代“达呼尔文”的历史文化价值》文中认为本文叙述了清代达斡尔族使用的一种借源文字是在满文字母基础上形成的“达呼尔文”。通过这种文字形式记录了大量的达斡尔民间文学作品,同时用这种文字形式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开创了达斡尔族书面文学的历史,拉开了达斡尔族教育的帷幕,并在此基础上传承发展了达斡尔族大语文化,“达呼尔文”在达斡尔族文化进程中功不可没。
丁石庆[9](1994)在《论达斡尔语方言的亚文化特征》文中提出论达斡尔语方言的亚文化特征丁石庆据我国史学界及民族学界的有关研究成果,达斡尔族系辽代契丹族之后裔。由此可知,15、16世纪前的达斡尔族文化基本承袭了契丹的文化衣钵。达斡尔族在南迁之前,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以及其它诸因素,其社会文化基本保持相对...
丁石庆[10](1994)在《达斡尔语方言成因试析》文中研究说明达斡尔族自清朝中期以来形成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已使不同地区的达斡尔族在诸多方面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这种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嬗变而成的区域性文化,具有其鲜明的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达斡尔语内部语言分化现象在认识上存在着一定分歧。多数人认为,各地达斡尔族间语言上的差异,应视为方言间的不同。但在如何划分方言的区域和数量上有些不同。如存在着两分法(1、海拉尔方言;2、齐齐哈尔方言)、三分法(1、布特哈方言;2、齐齐哈尔方言;3、海拉尔方言)、四分法(1、布特哈方言;2、齐齐哈尔方言;3.海拉尔方言;4新疆方言)、六分法(1、布特哈方言,2、齐齐哈尔方言;3、伊犁方言;4、海拉尔方言;5、呼兰方言;6、瑷珲方言)等不同。此外,
二、清代达斡尔族满达双语现象形成的多元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代达斡尔族满达双语现象形成的多元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论满语同其他语言的比较研究及其学术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满语与本语族语言的比较研究 |
一、满语与蒙语族语言的比较研究 |
(2)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及基本框架 |
一、选题意义 |
二、基本框架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 |
一、满—蒙语言关系研究 |
二、满-达语言关系研究 |
三、满-锡语言关系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问题与切入点 |
第二章 清代满族与东北疆域的少数民族关系 |
第一节 清代东北疆域及驻防设置 |
一、清代东北疆域 |
二、东北疆域的驻防设置 |
第二节 满族统治地位的确立与满文的创制与发展 |
一、满族统治地位的确立 |
二、满文的创制与发展 |
第三节 满族与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的民族关系 |
一、满族与蒙古族 |
二、满族与达斡尔族 |
三、满族与锡伯族 |
第三章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及对民族语言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八旗制度 |
一、驻防八旗与东北少数民族 |
二、建立专门的蒙古八旗 |
第二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联姻制度 |
第三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教育政策 |
一、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满学 |
二、蒙古官学、翻译与典籍的编撰 |
第四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其他相关制度 |
一、宗教制度 |
二、理藩院 |
三、其他相关制度 |
第五节 清代东北疆域的治理政策之下的民族语言关系 |
第四章 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 |
第一节 满-蒙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 |
一、蒙古语处于强势阶段 |
二、满蒙语互相影响阶段 |
三、满蒙语接触弱化——满语受到汉语影响迅速汉化的阶段 |
第二节 满-达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 |
一、达斡尔语对满语的认同阶段 |
三、“达呼尔”文字的创立与满语满文并存阶段 |
第三节 满-锡语言关系的历时演进 |
一、锡伯语对满语的认同阶段 |
二、锡伯语全方位接纳满语阶段 |
三、锡伯语独立发展的阶段 |
第五章 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的层次特征 |
第一节 共同的语言发生学基础 |
一、从借源文字看蒙古文、满文、达斡尔文与锡伯文 |
二、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结构的异同点 |
第二节 平行互动:满-蒙语言关系特征 |
一、满语与蒙古语语音对应关系 |
二、满语、蒙古语词汇的互补相融关系 |
第三节 深层渗透:满-达语言关系特征 |
一、满语与达斡尔语语音对应关系 |
二、达斡尔语言中的满语借词 |
第四节 全面传承:满-锡语言关系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重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
后记 |
(3)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研究论文索引(1991)(论文提纲范文)
人物研究 |
民 俗 |
教 育 |
语言学 |
(5)莫旗达斡尔族语言兼用现状的历史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莫旗达斡尔族语言兼用的历史背景 |
二、莫旗达斡尔族对汉语及汉文化的认同 |
三、莫旗达斡尔族全民汉语文教育的背景 |
(6)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二、理论范式与方法论 |
三、研究策略与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相关研究动态 |
五、研究内容和研究基础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阐释与有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化与文化变迁 |
一、对文化本质的探究 |
二、文化变迁 |
第二节 何谓“民族教育”——民族教育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
第三节 “双语教学”或“三语教学”和“蒙汉双语学生”概念辨析 |
一、“双语教育”及“双语教学”的涵义 |
二、本文所讨论的“蒙—汉—外”双语教学及“蒙—汉—外双语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 |
三、“蒙汉双语(或三语)学生”概念的界定 |
四、母语、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共同语、族际语及双语关系 |
第四节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研究的有关理论基础 |
一、关于双语教学的四大基础领域 |
二、语言学、心理学理论与“蒙—汉—外”双语教学改革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蒙古族社会文化变迁 |
第一节 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历史写真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多元一体化教育 |
二、民族教育的多元一体化的文化取向 |
三、落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教育”的思想 |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蒙古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多元文化的顺应 |
一、蒙古族概况 |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现代多元文化的顺应 |
第三章 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
第一节 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古代蒙古族教育 |
二、近代蒙古族教育 |
三、中华民国时期的蒙古族教育 |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蒙古族教育 |
第二节 新世纪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剖析 |
一、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概况 |
二、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
三、对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三节 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满蒙双语教育发展历程 |
二、蒙汉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 |
第四章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
第二节 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内容及其分析 |
一、对汉语的态度 |
二、对蒙语的态度 |
三、对双语和三语教学的态度 |
四、对(英、日)外语的态度 |
第三节 主客位研究——民族教育参与者和研究者的观点 |
一、主位研究——民族教育参与者的观点 |
二、客位研究——研究者的观点 |
第五章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
第一节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实验研究的现实背景 |
一、可行性实验研究的现实背景 |
二、可行性实验研究的总体设想 |
三、实验假设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实验研究案例1—科左后旗甘旗卡一中双语教学改革实验 |
一、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 |
二、实施计划 |
三、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四、甘旗卡一中2004年高考质量分析 |
五、分析与讨论 |
六、结果与对比 |
第三节 实验研究案例2—内蒙古师大附中“蒙-汉-英”双语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 |
一、师大附中“蒙-汉-英”双语教学实验班的课程设置及配套措施 |
二、对师大附中“蒙-汉-英”双语教学实验班实验成果的分析 |
三、全区蒙授实验班高考情况比较 |
第四节 蒙古族中小学“蒙-汉-英”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蒙-汉-外”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成功的原因分析 |
二、“蒙-汉-外”双语教学实验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实验研究案例3——“蒙-汉-英”双语教学改革在大学的实验及其经验 |
一、研究背景、研究方案及完成情况 |
二、研究课题取得的有关成果及社会评价 |
第六章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不同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教学模式与蒙汉双语教学模式 |
二、影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理论分析 |
一、蒙古族教育历史上的双语教育模式的演变过程 |
二、我国现阶段的少数民族学校的双语教学模式 |
三、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理论分析 |
第七章 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分析 |
第一节 地理和经济生态环境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
一、民族教育生态学研究的意义 |
二、确立与强化民族教育生态意识,优化双语教育生态环境 |
三、民族地区人口数量、结构与区域分布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民族文化传统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
一、民族文化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
二、跨文化方面的特殊性——文化差异与双语教学 |
第三节 民族心理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
一、蒙古族学生在认知和非认知方面的特殊性与双语教学 |
二、蒙古族学生在个性方面的特殊性与双语教学 |
第八章 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前景与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
一、“蒙-汉-外”双语教学发展的深远意义及其基本趋势 |
二、“蒙-汉-外”双语教学发展的可喜成绩 |
第二节 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理论分析 |
一、对于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的分析 |
二、蒙古族中小学“蒙汉外三语”学习起始时间及时间分配的争论辨析 |
第三节 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条件分析及发展对策 |
一、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
二、“蒙-汉-外”双语教学改革应注意解决的相关问题及发展对策 |
第四节 内蒙古地区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启示及其未来展望 |
一、“蒙-汉-外”双语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
二、“蒙-汉-外”双语教学对提高蒙授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作用 |
第五节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一、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作者声明 |
附录1 有关民族学校“双语”或“三语”教学的政府文件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民族学校双语教学调查问卷(学生) |
民族学校双语教学调查问卷(教师) |
民族中学“双语教学”(蒙、汉、外)调查问卷 |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3 全日制蒙古族中小学蒙、汉、外三语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
附录4 锡盟蒙古族中学“三语”教学实验实施方案 |
附录5 内蒙古师范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
附录6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汉双语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 |
(7)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 ——达斡尔族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导言 |
1.1 论题缘起与基本思路 |
1.1.1 语言学—人学 |
1.1.2 文化——“特定环境适应说” |
1.1.3 “同构”——语言与文化结构自相似观 |
1.1.4 语言思维模式探究——文化语言学的终极目标 |
1.1.5 非线性思维科学——语言文化研究的新维度 |
1.2 论题的学术研究价值 |
1.2.1 达斡尔族—中国境内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 |
1.2.2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学术研究价值 |
1.3 写作原则与主要方法 |
1.4 其他须说明的问题 |
二 语言文化:初始与演化 |
2.1 语言文化概说 |
2.1.1 语言文化及其子系统 |
2.1.2 语言文化各子系统的性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
2.1.2.1 母语文化 |
2.1.2.2 双语文化 |
2.1.2.3 方言文化 |
2.2 当今世界与中国语言文化发展的“特定环境” |
2.2.1 文化全球化形势下的跨文化语言交流趋势 |
2.2.2 中国多元一体的文化环境下的语言关系 |
2.3 达斡尔族母语文化源流 |
2.4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结构及演化特征 |
三 母语文化:传统经济结构的重建 |
3.1 早期物质文化的“特定环境”及其相关史料记载 |
3.1.1 对早期物质生产活动的专类记载 |
3.1.2 对早期物质生产活动的综合记载 |
3.2 渔业文化的母语重建 |
3.2.1 渔捞词汇特点 |
3.2.2 渔业生产活动的其他相关材料 |
3.2.3. 与东北渔猎民族渔业词汇的初步比较分析 |
3.2.4 渔业文化的“原始景象” |
3.3 猎业文化的母语重建 |
3.3.1 狩猎词汇特点 |
3.3.2 猎业生产活动的其他相关语料 |
3.3.3 狩猎业形成的动因及发展的综合分析 |
3.3.4 猎业文化的“历史再现” |
3.4 牧业文化的母语重建 |
3.4.1 畜牧词汇特点 |
3.4.2 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其他相关语料 |
3.4.3 牧业文化的“真实图景” |
3.5 农业文化的母语重建 |
3.5.1 关于“达斡尔”一词的讨论 |
3.5.2 农耕词汇特点 |
3.5.3 农业生产活动的其他相关材料 |
3.5.4 农业文化的“区别性特征” |
四 母语文化:父系家族社会关系的再现 |
4.1 哈拉、莫昆名称与自然环境 |
4.2 哈拉、莫昆:氏族内部规约 |
4.3 哈拉、莫昆制度的社会作用 |
4.4 哈拉、莫昆与传统居住方式 |
4.5 哈拉、莫昆与亲属称谓制度 |
4.5.1 氏族制度与亲属关系 |
4.5.2 亲属称谓的语义结构特点 |
4.5.3 亲属称谓所反映的社会结构特点 |
五 母语文化:语言思维及价值观念模式的浇铸 |
5.1 母语结构与母语思维基础 |
5.1.1 合成词的构词理据及其思维特点 |
5.1.2 其他构词方式的理据及其思维特征 |
5.2 母语思维延伸的起始点 |
5.2.1 语言联想及词义引申的文化规约 |
5.2.2 民歌衬词的文化规约 |
5.2.3 抽象词语的文化规约 |
5.3 多神信仰及其相关的价值观念 |
5.3.1 诸神名称及其文化认知根基 |
5.3.2 与信仰相关的价值观念 |
六 双语文化:达—满族际语言关系的历时衍化 |
6.1 清初达斡尔族社会转型及达—满族际关系 |
6.2 达斡尔语言中的满语成分 |
6.2.1 达斡尔语中的满语借词 |
6.2.2 满语借词的音义“本土化” |
6.2.3 满语借词的文化功能 |
6.3 清代达—满双语文化发展历程 |
6.3.1 达—满双语文化现象的社会文化基础 |
6.3.2 清代达斡尔人姓名的“满洲化” |
6.4 清代“达呼尔文”的形成与发展 |
6.4.1 “达呼尔文”的由来 |
6.4.2 “达呼尔文”的应用 |
6.4.3 “达呼尔文”的历史文化价值 |
6.5 清代达斡尔族的达—满双语书面文学 |
6.5.1 清代达斡尔族的满语文学 |
6.5.2 清代达斡尔族的“达呼尔文”文学 |
七 双语文化:达—汉—蒙族际语言关系的历时衍化 |
7.1 清代达斡尔语与满—汉语言关系 |
7.1.1 达斡尔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 |
7.1.2 清代达斡尔族人名系统中的汉文化 |
7.2 清末达—汉族际语言关系 |
7.2.1 清末达斡尔族社会转型及达—汉族际关系 |
7.2.2 汉语借词的“达斡尔化” |
7.2.3 达斡尔族姓名的“汉化” |
7.3 “达呼尔文”文学语言中的汉文化 |
7.4 民国时期达斡尔族社会转型与达—汉—蒙族际语言关系 |
7.4.1 达斡尔人与《蒙古秘史》研究 |
7.4.2 民国时期达斡尔族双语人名系统衍变 |
八 方言文化:环境变迁与语言变异 |
8.1 达斡尔语方言成因 |
8.2 达斡尔语方言及其分布格局 |
8.3 达斡尔语方言变异 |
8.3.1 方言的语音变异 |
8.3.1.1 各方言元音系统比较 |
8.3.1.2 各方言辅音系统比较 |
8.3.1.3 其他方面比较 |
8.3.2 方言的语法变异 |
8.3.3 方言的词汇变异 |
九 方言文化:区域性族际关系的共时考察 |
9.1 各方言区语言使用情况的田野调查 |
9.1.1 布特哈方言区 |
9.1.2 齐齐哈尔方言区 |
9.1.3 海拉尔方言区 |
9.1.4 新疆方言区 |
9.2 达斡尔语方言的亚文化特征 |
十 语言文化:历史与现实 |
10.1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浑沌衍变历程 |
10.1.1 非线性思维科学与文化语言学研究 |
10.1.2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的浑沌演变历程 |
10.2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史启示录 |
10.2.1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史纵横谈 |
10.2.2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史启示录 |
10.3 达斡尔族语言文化发展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渔猎民族渔业词汇简明对照表 |
附录二: 东北渔猎民族猎业词汇简明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达斡尔语方言成因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1、布特哈方言 |
2、齐齐哈尔方言 |
3、海拉尔方言 |
4、新疆方言 |
四、清代达斡尔族满达双语现象形成的多元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满语同其他语言的比较研究及其学术价值[J]. 朝克. 满族研究, 2017(02)
- [2]清代满族与东北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D]. 胡艳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3]中国北方民族文化研究论文索引(1991)[J]. 其其格.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0(04)
- [4]清代达斡尔语言与满汉文化[J]. 丁石庆. 满族研究, 2008(02)
- [5]莫旗达斡尔族语言兼用现状的历史背景分析[J]. 丁石庆.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8(03)
- [6]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个案[D]. 苏德.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 [7]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 ——达斡尔族个案研究[D]. 丁石庆.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8]论清代“达呼尔文”的历史文化价值[J]. 丁石庆.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1(03)
- [9]论达斡尔语方言的亚文化特征[J]. 丁石庆.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 1994(05)
- [10]达斡尔语方言成因试析[J]. 丁石庆.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