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陕西黄龙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论文文献综述)
季燕南,季强,吴文盛,董颖,郭震[1](2020)在《人类从哪里来?——(2)中国化石人类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回顾了中国化石人类学的研究历史,阐述了中国古人类化石发现的时间、地点、特征及分类,充分肯定了中国化石人类学研究在国际古人类学研究中所作的贡献及科学地位。介绍了中西学者对于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认识差异和不同观点,分析了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①长期以来,中国乃至亚洲一直没有发现海德堡人化石,绝大多数观点认为海德堡人从来就没有到达过亚洲,因此亚洲不存在海德堡人阶段;②古老型智人或现代人的定义或概念不明确,有观点认为古老型智人就是"早期智人",又有观点认为古老型智人是指介于直立人与现代人之间的古人类,定义混乱。建议将中国人类演化历史划分为6个阶段,即前南方猿人阶段、南方猿人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先驱人—海德堡人阶段、智人阶段。
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2](2008)在《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文中指出
王令红,李毅[3](1983)在《陕西黄龙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文中研究指明黄龙人头盖骨是1975年在陕西省黄龙县徐家坟山的南坡挖到的。它出土于黄土层与红色土的交界处,从地层上看,可能属于更新世晚期。 该头盖骨保留了额骨和顶骨部分。从颅穹隆起程度、眶上区和颞区发育程度以及额鳞倾斜程度来判断,它属于晚期智人阶段。与晚期智人一般特征相比,它的矢状脊较突出,头骨骨壁较厚,额结节较不发育,前囟点位置较靠后。黄龙人头盖骨上现代特征和较原始特征的混合表明它代表了晚期智人中的一种过渡性的类型。
原海兵[4](2010)在《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综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河南安阳殷墟大司空和刘家庄北地两处遗址的晚商时期中小墓出土的人类遗骸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性别组成、年龄结构、骨骼发育程度、骨骼病理创伤、居民的行为习惯、人种特征、种系来源、流向等问题,从多个角度对殷墟中小墓商代晚期居民的骨骼标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往报道的古代居民材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这一地区古代居民人种地理分布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归纳和概括。研究表明,在以大司空和刘家庄北地遗址为代表的“大邑商”的各商邑内部可能存在明显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并表现出以妇孺居多的人口现象。这些居民骨骼发育普遍较为纤弱,性别差异相对较小。人群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骨骼疾病状况,创伤也较多,流行跪坐姿势。人种特征的研究表明,殷墟中小墓居民中的多数个体的基本种系特征表现出“古中原类型”居民的特点,少数则表现出“古东北类型”居民的特点。殷墟中小墓人群的人种构成较为多元,来源也较为多样。结合黄河中下游地区先秦时期古代人群的材料以及中原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材料中大量存在的北方文化因素分析,我们认为在先秦时期可能存在一次北方人群大量迁徙至中原地区的人群流动现象。虽然目前发现的这样的人类学材料并不丰富,但相信随着更多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补充,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也将有助于我们从人种学的角度来理解华夏民族形成的历史脚步。
向家红[5](2019)在《《先秦历史及考古发现》汉英翻译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日益加强的文化输出,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在文化交流和推广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应地,历史类文本的翻译也应更加重视。目前推动我国历史学文本翻译的主要有国家的文化推广政策、商业利益及学术研究,例如将一些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考古发现及文物保护等相关的文献译为英语。历史文本的翻译活动相当活跃,因此,分析和研究这类文本的翻译难点及翻译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实践期间曾参与过一个与历史类文本相关的翻译项目。结合该项目,作者对历史类文本的翻译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翻译这个项目的时候,作者也充分运用了翻译理论——功能目的论。在它的理论框架中有三个重要的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信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最为重要,因为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译文的目的以及在读者当中的预期效果;同时,译者还必须要兼顾译文的连贯性和对原文的忠诚性。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作者详细阐述了本项目中所遇到的难点,例如术语、专有名词、长难句、文言文等。同时,结合功能目的论,作者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如直译与意译、拆分和重组、增补法等。最后,本报告也介绍了本次项目完成后的反馈情况和作者对该项目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翻译工作所提出的一些建议。
雷帅[6](2020)在《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文中指出刘家洼遗址作为春秋早中期芮国的又一处都邑性遗址,相比于较早的芮国梁带村遗址,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更为复杂。对探讨芮国后期的社会结构、政治格局、生业模式、人口变迁及人地关系等内容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遗址内共探明4处墓葬,其中东区3处,西区1处。在对东Ⅰ区和西区墓葬全面发掘后,发现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出土遗物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的社会阶层差异及特殊的文化因素。本文在生物考古学理念的指导下,对采集自刘家洼遗址东Ⅰ区墓地43例人骨进行了人口学、古病理学、颅骨形态学、种族类型学、稳定同位素分析及人种成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并以刘家洼组人骨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先秦时期北方地区各主要族属人种材料的梳理,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对刘家洼组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和流向进行了系统分析。此外还从文化及体质特征两方面出发,试图对该组人群的种系构成因素进行探索。刘家洼遗址人口结构严重失衡,男女两性比例为0.25:1。死亡年龄以中年期最多,其次为青年期及壮年期,最后为老年期,且该组标本中未发现15岁以下的未成年个体。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及龋齿率表明,该人群中生业模式以发达的农业为主,并辅以畜牧业;在其它口腔及骨骼疾病的表现方面,刘家洼组居民与复杂社会经济模式下生存的人群及社会阶层较高的人群更为相似。种族类型学及种系成分分析显示,黄河中游“古中原类型”土着居民对刘家洼组人群基因贡献率最大,虽然刘家洼人群与同时期相关地域内的周人、秦人及晋中南人群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交流与互动,但归根结底这些人群在体质特征上的共性,则都主要来源于对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土着居民的继承。其次“古华北类型”人种基因对刘家洼人群种系的构成也具有较大贡献率,这方面主要来源于与戎狄及北方长城地带土着人群的交流与融合。此外,刘家洼人群表现出的与现代蒙古人种北亚或东北亚类型相似的偏阔面型,也应是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基因的影响。最后,由于地望或其它因素,黄河上游“古西北类型”人种在刘家洼种系特征的形成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陈星灿[7](1999)在《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文中研究指明
杨福新,任剑璋,张景昭,刘林[8](1998)在《陕西志丹县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文中指出1991年5月20日,杨福新同志在陕西志丹县开展化探地质调查中,发现该区有古人类活动的迹象。并根据群众所提供的线索,发现由金鼎乡广中寺村民冯钟乾筑窖时掘出后又被抛弃的头骨,实属一具较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并对发现处进行了实地考察。8—10月份发现者将标本曾送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石兴邦教授、西北大学薛祥煦、刘士莪教授等处鉴定。同年12月任建璋和杨福新再次前往发现地点,详细测定了地层剖面,采集了含人化石层的热释光年代样品。1992年7月邀请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研究所人类室副主任赵凌霞同志前来陕西,对化石标本进行了初鉴和测定。1995年
卓海昕[9](2017)在《陕西蓝田地区更新世黄土沉积与地貌及其揭示的古人类生存年代和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田地区地处秦岭北麓,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交汇地带,受亚洲季风环流的影响,气候条件适宜、四季分明。第四纪以来,该地区堆积了大量黄土沉积,发现了大量更新世古人类活动的证据。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蓝田县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的蓝田直立人化石,是整个东亚地区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为东亚地区古人类的演化及旧石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证据。然而,时至今日,除陈家窝和公王岭两个地点外,其他地点发现的旧石器均无地层记录、缺失相应的年代数据,研究工作薄弱,导致蓝田地区更新世古人类活动的年代序列和整体面貌无法被掌握。通过多年野外实地考察,本人及所在课题组于蓝田灞河右岸的横岭塬上新发现旷野旧石器遗址点及相关的黄土沉积8处,在这些地点的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均发现有原生层位的旧石器遗存。本文选取其中出露较好的4个剖面(吉家湾、甘峪沟、刁寨和姜湾)进行了地层学和年代学研究。根据土壤地层、磁性地层和光释光年代学的研究结果,研究剖面中,赋存有旧石器的地层分别对应于黄土高原标准剖面的S4、S3、S2、L2、S1和L1。同时,上述地点发现的中晚更新世以来的的旧石器打制技术并未发生较大变化,蓝田地区中更新世直至末次冰盛期古人类活动连续。此外,根据4个剖面所处的地貌部位及各剖面中发现的旧石器层位,可以认为自中更新世晚期(0.4Ma)以来,蓝田地区的古人类能够在海拔至少为1000m、相对高程至少为400m的山间地带活动;在L2形成或更早的时期,蓝田地区的古人类已经可以翻越横岭塬。可见该地区的地貌条件不足以限制中更新世以来的古人类活动范围。综合秦岭南北所有旧石器遗址点的研究发现,蓝田地区和洛南盆地的旧石器工业技术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古人类活动的时间区间上具有交叉性和同步性,中更新世以来上述两个区域的古人类可能属同一族群,且两个区域的古人类极有可能存在相互交流或迁徙。结合已有的考古发现,本文通过ArcGIS软件对蓝田地区与洛南盆地之间的东秦岭地区进行了数字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可能存在着两条潜在的“秦岭通道”,其中北侧通道可能由于早更新世之后东秦岭的抬升而关闭,南侧通道则拥有在整个更新世期间都能够让古人类通行的条件。
张行[10](1992)在《试论泾渭河流域旧石器文化及与邻区的关系》文中指出 泾河、渭河是黄河中游的两条支流。渭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在陕西省老潼关附近直接注入黄河;泾河则在陕西的长武、郴县一带汇合了众多的树枝状分布的支流之后,折向东南,最后在关中盆地注入渭河,故为黄河的二级支流。两河流域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在甘肃华池县赵家岔首次发现我国第一块旧石器后,又陆续出土了不少古人类材料和旧石器。至今,在甘肃、陕西两省已有近二十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使我们有可能对泾渭河流域的旧石器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及与邻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
二、陕西黄龙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西黄龙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论文提纲范文)
(1)人类从哪里来?——(2)中国化石人类学研究历史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研究历史 |
1.1 20世纪20—30年代 |
1.1.1 河套人 |
1.1.2 北京直立人 |
1.1.3 山顶洞人 |
1.2 20世纪50年代 |
1.2.1 资阳人 |
1.2.2 丁村人 |
1.2.3 长阳人 |
1.2.4 柳江人 |
1.2.5 马坝人 |
1.3 20世纪60年代 |
1.3.1 蓝田人 |
(1)陈家窝子。 |
(2)公王岭。 |
1.3.2 元谋人 |
(1)大那乌村。 |
(2)郭家包。 |
1.4 20世纪70—90年代 |
1.4.1 许家窑人 |
1.4.2 大荔人 |
1.4.3 和县人 |
1.4.4 巢县人 |
1.4.5 金牛山人 |
1.4.6 郧县人 |
1.4.7 夏河人 |
1.4.8 汤山人 |
(1) 1号头骨。 |
(2) 2号头骨。 |
1.5 21世纪以来 |
1.5.1 田园洞人 |
1.5.2 郧西人 |
1.5.3 木榄山人 |
1.5.4 许昌人 |
1.5.5 似海德堡人 |
2 中国人类化石及其产地 |
3 研究现状 |
3.1 中国人类化石研究概况 |
3.2 中国人类演化历史阶段的划分 |
3.3 似海德堡人头骨化石的发现 |
4 讨论与结论 |
(2)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
(一) 以蓝田直立人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
1.蓝田直立人及其旧石器文化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收获。 |
2.洛南盆地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及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群石器工业和聚落形态的综合研究 |
(二) 以大荔人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
(三) 以黄龙人等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
1.黄龙人 |
2.河套人 |
3.金鼎人 |
4.禹门口洞穴遗址 |
5.宜川县龙王辿遗址 |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
(一) 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和主要考古活动 |
(二) 陕西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主要收获 |
1.前仰韶时期各地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1) 渭水流域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现: |
(2) 汉水上游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现: |
(3) 丹江上游老官台文化遗存的发现: |
2.仰韶时期各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
(1) 北首岭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2) 半坡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
(3) 庙底沟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4) 仰韶晚期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3.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4.客省庄文化阶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三、动物考古学和环境考古学研究回顾 |
(一) 动物考古学研究回顾 |
(二) 环境考古学研究 |
1.陕北环境考古 |
(1) 黄土高原环境考古 |
(2) 沙漠环境考古 |
2.关中环境考古 |
(1) 旧石器时代早期 |
(2) 旧石器时代中期 |
(3) 旧石器时代晚期 |
(4) 新石器时代 |
3.陕南环境考古 |
(4)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安阳殷墟自然地理概况 |
1.2 殷墟商代晚期人骨研究简况 |
1.3 本文研究材料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方法、手段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殷墟中小墓古代居民的人口状况 |
2.1 大司空遗址商代人口状况 |
2.1.1 性别与年龄鉴定 |
2.1.2 性别构成 |
2.1.3 年龄结构 |
2.2 刘家庄北地遗址商代人口状况 |
2.2.1 性别与年龄鉴定 |
2.2.2 性别构成 |
2.2.3 年龄结构 |
2.3 殷墟两遗址与其他遗址人口状况的比较 |
2.3.1 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
2.3.2 总体死亡年龄分布的比较分析 |
2.3.3 男、女两性死亡年龄分布特点分析 |
2.3.4 平均死亡年龄状况的比较分析 |
2.4 大司空、刘家庄北地两遗址中的其他死亡人口 |
2.4.1 人为原因特意安排的死亡人口状况 |
2.4.2 非特意安排的死亡人口状况 |
2.5 小结 |
第3章 殷墟中小墓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 |
3.1 四肢长骨发育程度的研究 |
3.1.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2 上肢长骨各相关指数的观察与测量 |
3.1.3 下肢长骨各相关指数的观察与测量 |
3.1.4 长骨各相关指数与其他各组的比较分析 |
3.1.5 小结 |
3.2 身高的推算研究 |
3.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小结 |
第4章 殷墟中小墓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 |
4.1 骨骼损伤(trauma) |
4.1.1 骨质压痕 |
4.1.2 骨质砍创 |
4.1.3 线状骨折 |
4.1.4 塌陷性骨折 |
4.1.5 孔状骨折 |
4.1.6 压缩性骨折 |
4.1.7 其他骨骼损伤 |
4.2 骨骼的非特异性感染 |
4.2.1 化脓性骨髓炎(pyogenic osteomyelitis) |
4.2.2 退行性关节病(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简称DJD) |
4.3 足骨跪踞面的统计与分析 |
4.3.1 研究材料及观察方法 |
4.3.2 调查结果 |
4.3.3 讨论 |
4.4 骨骼上的骨肿瘤 |
4.5 先天性骨关节疾病 |
4.6 营养及代谢性疾病 |
4.6.1 眶顶板筛孔样病变 |
4.6.2 多孔性骨肥厚 |
4.6.3 牙齿釉质发育不全 |
4.6.4 老年性齿槽萎缩 |
4.7 口腔疾患 |
4.7.1 龋齿 |
4.7.2 根尖/齿槽脓肿 |
4.8 牙齿畸形 |
4.8.1 钉形齿(Peg-Shaped teeth) |
4.8.2 增生齿(supernumery) |
4.8.3 牙齿阻生 |
4.8.4 人工拔牙 |
4.8.5 齿间隙大 |
4.8.6 牙齿异位 |
4.8.7 异型牙齿 |
4.8.8 牙齿的先天缺失(congenital absence) |
4.8.9 齿位扭转 |
4.9 人工拔牙及相关问题 |
4.10 小结 |
第5章 殷墟中小墓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测量 |
5.1 颅骨非测量形态特征的观察 |
5.1.1 研究材料 |
5.1.2 观察方法与结果 |
5.1.3 颅骨非测量形态特征的分析 |
5.2 颅骨测量性状的研究 |
5.2.1 研究材料及数据统计 |
5.2.2 种族类型的初步分析 |
5.2.3 小结 |
第6章 殷墟中小墓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的相关研究 |
6.1 研究材料及方法 |
6.1.1 研究材料 |
6.1.2 研究方法 |
6.2 与黄河中下游地区青铜时代居民的比较研究 |
6.3 殷墟中小墓商代居民的种系来源 |
6.4 殷墟中小墓商代居民的种系流向 |
6.5 小结 |
第7章 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地理变迁 |
7.1 黄河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古代人类 |
7.2 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古代居民 |
7.2.1 裴李岗时代的古代居民 |
7.2.2 仰韶时代的古代居民 |
7.2.3 龙山时代的古代居民 |
7.3 黄河中下游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古代居民 |
7.4 黄河中下游地区铁器时代的古代居民 |
7.5 结论与讨论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一 大司空遗址人骨性别和年龄鉴定表 |
附表二 刘家庄北地遗址人骨性别和年龄鉴定表 |
附表三 个体测量表中项目所用代号说明 |
附表四殷墟大司空、刘家庄北地中小墓居民颅骨测量编号与个体号对照表 |
附表五殷墟中小墓商代居民颅骨个体测量表(男性) |
附表六 殷墟中小墓商代居民颅骨个体测量表(女性) |
图版 |
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5)《先秦历史及考古发现》汉英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Project Overview |
1.1 Project Introduction |
1.2 Task Arrangement |
1.3 Task Requirements |
Chapter Two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2.1 Glossary Building |
2.2 Collection of Parallel Texts |
2.3 Translation Tools |
2.4 Theoretical Preparation |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
3.1 Difficulties |
3.1.1 Terminology and Proper Noun |
3.1.2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 |
3.1.3 Ancient Chinese |
3.2 Solutions |
3.2.1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
3.2.2 Division and Reconstruction |
3.2.3 Amplification |
Chapter Four Feedback and Reflections |
4.1 Feedback |
4.2 Self-reflection |
4.3 Suggestion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Appendix |
(6)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理念——生物考古学 |
1.2 生物考古学与体质人类学(生物人类学) |
1.3 生物考古学与考古学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2.1 澄城县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概述 |
2.1.1 澄城县的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澄城地区的历史沿革 |
2.2 关中地区先秦时期生物考古学的发展现状 |
2.2.1 主要的人类化石材料 |
2.2.2 主要的人类骨骼材料 |
2.3 刘家洼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
2.3.1 遗址概况 |
2.3.2 墓地概况 |
2.3.3 遗址时代 |
2.3.4 文化性质 |
2.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说明 |
2.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4.2 研究对象 |
第三章 刘家洼遗址人群的古人口学研究 |
3.1 性别鉴定与死亡年龄推算 |
3.1.1 个体性别鉴定 |
3.1.2 死亡年龄推算 |
3.2 性别与死亡年龄的统计分析 |
3.2.1 性别与死亡年龄分布统计 |
3.2.2 性别分布与死亡年龄段分析 |
3.3 人口寿命研究 |
3.3.1 刘家洼组古代居民总人口寿命研究 |
3.3.2 刘家洼组古代居民男、女两性寿命研究 |
3.4 与先秦时期关中地区其它人群的比较分析 |
3.4.1 死亡年龄出现状况的对比研究 |
3.4.2 性别比例的比较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刘家洼遗址人群的古病理学研究 |
4.1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口腔疾病 |
4.1.1 牙齿保存状况统计 |
4.1.2 龋齿 |
4.1.3 C、N稳定同位素分析与龋齿率所体现的人群生业模式 |
4.1.4 生前失牙 |
4.1.5 根尖周炎 |
4.1.6 牙周病 |
4.1.7 牙釉质发育不全 |
4.2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骨骼病理 |
4.2.1 骨膜炎 |
4.2.2 眶上缘筛孔样变和多孔性骨肥厚 |
4.2.3 脊柱退行性疾病 |
4.3 小结 |
第五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研究 |
5.1 颅骨非测量性形态特征观察 |
5.2 颅骨测量性形态特征观察 |
5.3 小结 |
第六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颅骨的分组研究及t检验 |
6.1 不同考古学背景下墓主颅骨的分组研究 |
6.1.1 墓主头向的分组 |
6.1.2 墓葬形制的分组 |
6.1.3 随葬器物的分组 |
6.1.4 墓葬等级的分组 |
6.2 颅骨分组的t检验(差异性检验) |
6.2.1 A组与C组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
6.2.2 A组与D组(女)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
6.2.3 B组与D组(男)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
6.2.4 C组与D组(女)颅骨主要特征t检验 |
6.3 小结 |
第七章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种族类型研究 |
7.1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区系类型的比较 |
7.1.1 与北亚类型相比 |
7.1.2 与东北亚类型相比 |
7.1.3 与东亚类型相比 |
7.1.4 与南亚类型相比 |
7.2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之比较 |
7.2.1 Dij与α的定量分析 |
7.2.2 聚类分析 |
7.3 与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北方各人群之间的关系 |
7.3.1 研究材料 |
7.3.2 α的定量分析 |
7.3.3 Dij和聚类分析 |
7.3.4 因子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相关问题的讨论 |
8.1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 |
8.1.1 研究材料 |
8.1.2 α的定量分析 |
8.1.3 Dij和聚类分析 |
8.1.4 因子分析 |
8.2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的种系流向 |
8.2.1 研究材料 |
8.2.2 α的定量分析 |
8.2.3 Dij和聚类分析 |
8.2.4 因子分析 |
8.3 刘家洼遗址古代居民人种成分分析 |
8.3.1 黄河中游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
8.3.2 戎狄人种因素 |
8.3.3 北方长城地带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
8.3.4 黄河上游土着居民人种因素 |
8.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陕西蓝田地区更新世黄土沉积与地貌及其揭示的古人类生存年代和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中国黄土与黄土地区更新世古人类研究现状 |
1.3 蓝田地区更新世古人类活动年代序列的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及工作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剖面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剖面岩性描述 |
2.3 野外样品采集 |
第三章 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
3.1 光释光年代学原理 |
3.2 样品前处理过程及测试方法 |
3.3 光释光测年结果 |
第四章 磁性地层学研究 |
4.1 磁性地层学原理 |
4.2 退磁技术和样品测试方法 |
4.3 JJW剖面热退磁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五章 粒度测试结果 |
5.1 粒度的测试方法 |
5.2 刁寨剖面的粒度特征 |
第六章 磁化率特征及地层序列分析 |
6.1 磁化率的测试方法 |
6.2 研究剖面的磁化率结果及特征 |
6.3 研究剖面的地层划分 |
第七章 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的年代框架及生存环境 |
7.1 发现的旧石器及其揭示的古人类活动年代 |
7.2 蓝田地区古人类活动与古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 |
第八章 蓝田地区古人类研究的意义 |
8.1 蓝田与秦岭南北各旧石器地点的关系 |
8.2 “秦岭通道”的探索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试论泾渭河流域旧石器文化及与邻区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四、陕西黄龙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类从哪里来?——(2)中国化石人类学研究历史与现状[J]. 季燕南,季强,吴文盛,董颖,郭震. 地质学刊, 2020(Z1)
- [2]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J]. 杨亚长,马明志,胡松梅,王炜林. 考古与文物, 2008(06)
- [3]陕西黄龙出土的人类头盖骨化石[J]. 王令红,李毅. 人类学学报, 1983(04)
- [4]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综合研究[D]. 原海兵. 吉林大学, 2010(08)
- [5]《先秦历史及考古发现》汉英翻译报告[D]. 向家红.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人骨研究[D]. 雷帅. 西北大学, 2020(08)
- [7]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J]. 陈星灿. 考古, 1999(09)
- [8]陕西志丹县发现的古人类化石[J]. 杨福新,任剑璋,张景昭,刘林. 史前研究, 1998(00)
- [9]陕西蓝田地区更新世黄土沉积与地貌及其揭示的古人类生存年代和行为[D]. 卓海昕. 南京大学, 2017(05)
- [10]试论泾渭河流域旧石器文化及与邻区的关系[J]. 张行. 文物春秋, 19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