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家乡的土地上

希望,在家乡的土地上

一、希望,在家乡的土地上(论文文献综述)

宋杰[1](2019)在《大学生家乡情结的问卷编制和现状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家乡情结是个体与家乡之间的一种持久而深刻的情感联结,是中国人的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它蕴含了国人对家乡的共同情怀。从古代的“落叶归根”、“衣锦还乡”,到现代的“春运大迁徙”,无不表现出人们浓厚的家乡情结。除此之外,中国的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决定了中国人的家乡情结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因此,对家乡情结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人这一心理特点。目前关于家乡情结的研究主要基于社会学和文学的视角,多以描述性为主,缺少心理学视角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具体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家乡情结理论结构的基础上编制测量工具,探讨大学生家乡情结的现状,并尝试对大学生家乡情结较为突出的特点进行质性的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家乡情结是一个包含家乡认同感、家乡安全感和家乡思念感的三维结构;编制的《大学生家乡情结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有效支持后续研究。(2)大学生家乡情结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家乡认同感最为强烈。具体而言,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表现出更突出的家乡情结,农村大学生比城市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家乡思念感,现在所处地与家乡的关系为本省本市的大学生比本省异市、异省异市的大学生表现出更明显的家乡安全感,最为有趣的是云南籍大学生比非云南籍大学生表现出更浓烈的家乡情结。(3)质性研究表明云南籍大学生家乡情结的特点表现为差序感知、认知偏差和家乡特质感知,其中较强的认知偏差和家乡特质感知可能是造成其家乡情结强烈的原因。

罗超[2](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认为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刘雪艳[3](2020)在《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文化的交流日益繁盛,要想在全球文化之林有自己的一片土地,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变得越来越重要。乡村文化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家通过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政策表达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乡村题材纪录片可以承载民族情感、传递国家意志,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的国家文化形象,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文化形象对外传播与交流,加强我国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也能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笔者通过观摩作品、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及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乡村文化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进行探究,乡村文化作为国家文化形象的核心,乡村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乡村文化是国家文化形象的根本立足点。乡村文化的内涵包括:和谐统一、自强不息、孝悌仁义以及新时代乡村道德风尚,国家文化形象蕴含在乡村文化的母体中,乡村文化中的文化元素是呈现国家文化形象的载体。本文研究的重点章节是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内容呈现手段,乡村题材纪录片将符号与文学修辞相结合对国家文化形象进行呈现。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的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具有相似性,以语言符号为载体呈现的国家文化形象,便于受众理解与接受。非语言符号囊括着节日符号、实物符号、行为符号与场景符号,非语言符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非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语境固化的作用被削弱,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在画面修辞的呈现上,笔者创造性的将文学修辞手法与纪录片画面相结合,在文学与纪录片的交叉中寻找更加有力的内容呈现手段,强调、隐喻、渲染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国家文化形象有着更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乡村题材纪录片对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还体现在叙事策略上,本文从乡村文化主题把握、形象塑造、故事讲述三方面进行探讨。乡村题材纪录片中蕴含的文化主题以新颖的乡村视角展现独特的文化风情,以民族的讲述展现不一样的家国特色,以可读的故事讲述多彩的文化形象。乡村题材纪录片塑造的国家文化形象对国家文化形象中时代特色、民族魂魄与国家意志的展现也是大有裨益的。乡村题材纪录片的故事讲述将国家文化形象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的叙事手法呈现我们的眼前。最后,国家文化形象的呈现以乡村题材纪录片的画面为依托,无论是微观的镜头选取,还是宏观的整体表现,乡村题材纪录片都围绕国家文化形象,以其独特的优势,建构国家文化形象。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深沉且奔放、热烈又含蓄且具有中国特色。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家文化形象在历史与时代的潮流下不断变化外壳,以符合时代审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乡村题材纪录片犹如华丽布匹,以得天独厚优势为国家文化形象量体裁衣。乡村题材纪录片以乡村文化为精髓,以独特的叙事策略,以纪录片符号为依托,在画面的表达中,建构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和谐奋进的、仁义自信的国家文化形象。

何存中[4](2016)在《悠然见南山》文中提出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诗经·信南山》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经·殷其雷》一你准备好了吗

刘钰[5](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黄佳伟[6](2020)在《基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研究 ——以潮汕乡土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对高中生进行素养培养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议题。而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具人文色彩的一部分,如何对其进行培养便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而素材内容丰富,且在距离和心理上均贴近学生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自然也就成为了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之一。潮汕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其文化历经千年之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提供给了潮汕地区丰富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因此,本课题力图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来探讨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方面的运用。本课题在回顾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生家国情怀教育方面的运用进行了研究。首先,笔者从必要性与可行性两个方面解释了为何要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原因;之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概述了一些较典型的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然后,笔者通过对潮汕地区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来找出问题及其原因所在;接下来通过相关的策略和案例从政治归属、经济联系、文化交融、爱国事迹四个角度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多角度、全方位地感受家国情怀,以及通过乡土素养积累、历史遗址瞻仰、史料馆参观、身体力行的课外活动方式来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感悟;最后针对前面的教育现状与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表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能够不仅能从多角度来建构学生思维中的家国一体框架,而且还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对于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来说是有利的。

肖迪[7](2020)在《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与不安之中,政治形势混乱,经济遭受危机,整体危机四伏。中国现代文学一直固守着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对小镇的存在有意无意的忽略,然而这些中国内陆地区的小镇不仅经历了中国转型期的阵痛,也见证了历史和文化的变迁。小镇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都市与乡村的中转站,茅盾塑造的小镇空间较之其他作家,更加具有开放性,小火轮和铁路连接起上海与小镇,工业化浪潮和商品经济也随之而入,我们能看到小镇涌现出很多新式物件,这些“风景”改变了古老小镇的面貌,一方面带来了文明的气息,另一方面,传统并未就此沉寂下去,传统与新潮在小镇空间里不断拉扯。风景有“常”也有“变”,工业文明与传统中国激烈的碰撞,给普通民众带去了灾难与欢欣。开放多元的小镇必然会带来极强的社会流动性,这也是茅盾小镇叙事的特点之一。作家主要塑造了几类人物,分别是小镇商人、知识分子、小市民阶层和乡绅,这些人物在都市、小镇与农村之间来回穿梭流动,以小镇为轴心,辐射影响着都市与农村。他们的流动不仅包括水平的空间流动,更包括垂直的阶层流动。茅盾非常关注经济问题和经济关系,农村经济破产之时,除了对农民施以关切之外,茅盾更加关注小镇商人群体的出路,小镇商人既包括吴荪甫、唐子嘉这样的商业大亨,也包括林老板这样的普通小镇商人群体,面对经济危机、纷乱的战争局势和买办阶层,他们最终都不得不走向失败的结局。知识分子是茅盾作品中的重点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镇青年走入都市接受新式教育,他们面临更加艰难的抉择。知识分子处在返乡与离乡夹缝中艰难生存,他们的社会流动也并不成功。小市民阶层要么固守原地,要么就是因为逃难和谋求职业发展进入都市,但因为个人力量太过于微薄,他们往往依附于从小镇走出来的企业家。对乡绅的态度茅盾是一分为二的,对像吴荪甫或者钱良材,他的态度是褒奖的;对土豪劣绅,茅盾则一律予以批判,这些人虽然短期内可能获得利益,但他们的算盘最终仍会落空。茅盾的小镇叙事显示出极强的政治色彩,在作家看来,革命既是造成社会流动性不断提高的原因,更是作者探索的解决失败问题的途径。革命的小镇中弥散着各式各样的谣言,政治局势混乱不堪,保卫团、县政府、县党部、土匪以及共产党同时存在于基层社会,农民极易受到煽动发起革命或者暴动,革命青年有满腔斗志、新式的做派和坚韧的信仰,然而他们软弱、缺少机智、犹豫不决,终于让革命成为了部分投机者的幌子,带来了社会更深重的灾难,革命事业也因此大受打击。面对理想主义的破灭和革命的信仰,小镇在高潮与低徊之间来回穿梭,作家因此陷入了严重的矛盾和动摇之中,并最后确定了革命的信念。茅盾为中国现代小镇文学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既继承了前辈们的传统,同时也别有新意,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构筑的小镇世界勾连起都市和乡村,不管是在革命发展还是经济联通上都扮演着先觉者的角色,反映出江浙小镇的特点和中国社会在近代的艰难转型,更融汇了作家对三十年代中国历史现实的思考,承载了茅盾深刻的历史文化意识。

忽培元[8](2013)在《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文中指出题记:一个由来已久的夙愿,终于成行。是朝圣之旅,精神的放牧,对于笔者,更是灵魂救赎与洗礼。序曲没有专门进行采访,甚至不曾刻意提出任何一个问题,只是随时记下她老人家,一位抗日战争中入党,之后千辛万苦来到革命圣地延安,以后在绥德认识习仲勋

张领[9](2010)在《流动的共同体 ——农民工与一个村庄的变迁》文中认为本文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研究农民工。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外出、异地行为等不尽符合既有的研究视角。既有的研究视角可以概括为“政治--经济视角”。“政治-经济视角”认为农民外出主要受到政策的影响,户籍制及与之相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从政策的角度来理解农民工的学者认为,农民外出及异地行为严重受到户籍制的影响。在户籍体制及二元经济的背景之下,在异地的农民由于不能平等地享受当地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福利,他们因此产生返乡行为。这一理论路径意味着:90年代民工潮的出现是户籍体制放开的结果。但从农民外出的实际经验来看,是农民外出的趋势推动户籍体制改革而不是相反。在这个意义上,户籍体制限制农民外出的理论路径模糊了制度和农民外出之间的关系。因此,多数学者认为,不能仅仅从政策的角度来理解农民外出,还必须从经济方面来理解。这方面的研究已建立了一系列模型,着名的有“劳动力相对过剩”、“比较收益模式”、“预期收入模式”等。这一理论路径较为有力地解释了农民的外出。但这一理论路径也无法解释农民外出在地点上的差异性及其群体性特征,这正是社会文化因素带来的结果。农民外出所体现的上述特点说明了传统农民转型的困难,在此意义上,村庄转型和农民外出一样,都是这一转型困境的真实表现。转型必然面临现代性的困扰,为避免现代性的不良后果,农民采取共同体的方式外出,这极有助于共同体的转型。这正是社会理论中一个经典的二律背反的现实反应:“共同体”与“社会”。正是基于现代性中传统农民所采取的适应方式及村庄转型困难的考虑,本文创造了“流动的共同体”这一解释框架。它体现农民外出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转型困难的特性,补充了“政治-经济”视角解释的不足。“流动的共同体”是一个解释框架,它由相互联系的“流动”和“共同体”两个关键词组成。这一解释框架包含两层含义:一、“流动”说明农民外出经济方面的考虑;“共同体”说明外出的社会文化方面的考虑。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农民外出时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1)家乡附近就业;(2)农民选择有同乡聚居区的地方就业。二、这一概念还体现了农民转型的困难,这是马克思、滕尼斯、涂尔干等人使用“共同体”概念所表达的含义之一。共同体转型可以通过交通系统将异质性因素植入,也可以通过外出的农民输入。就远离现代性的村庄而言,仅通过交通系统将现代性因素植入很难实现转型,农民需要外出才能更为有效地推动社会变迁。但农民外出必然使得安全感、归属感和确定性丧失,为避免现代性的不良后果,农民采取共同体的形式外出。简言之,“流动的共同体”体现了面临“社会”冲击的背景之下,共同体成员采取的应对方式;另一方面,这一概念在理论上回应了“共同体”与“社会”的经典的现代化问题。

张慧荣[10](2014)在《后殖民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当代美国印第安英语小说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运用后殖民理论或生态批评理论研究当代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成果斐然。但总的来说,大多数研究主要以人类为中心,探讨内部殖民主义对于印第安社会的毁灭性影响,或印第安生态意识对于西方人精神和被毁坏世界环境的救赎功能,而忽视殖民主义实践及殖民书写中经济发展、环境和动物所扮演的角色,同样无法认识印第安文学中发展、环境和动物在强化反殖民意识和解构殖民话语中的积极作用。在美国内部殖民主义的整个物质和话语实践活动中,(新/旧)殖民主义与发展、环境和动物都存在着密切联系。主流社会以发展之名抢夺印第安土地上最后的资源,危害当地环境,动物也因丧失栖息地而濒临灭绝。同样,在殖民书写中,资本主义全球化被宣扬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同时动物保护法也与印第安人的文化权力形成冲突。这种殖民书写中暗含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为政治征服奠定心理和物质基础,实现文化渗透和文化控制,迎合主流社会的白人中心主义意识。实际上,发展可能被利用而成为殖民主义的新形式,环境保护与原住民权力间的冲突关系成为有待探讨的灰色地带,这是本文提出当代英语印第安文学后殖民生态批评的重要前提。殖民主义既毁坏原住民社会,也破坏原住民的环境并危害当地动物,既可呈现为社会实践,也可呈现为话语实践。殖民话语中欧裔美国人对应于印第安人、环境和动物之间的二元对立是殖民主义实践和话语体系的基本范式。反思被殖民的历史,审视被殖民经历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在当代的表征,从而实现思想的去殖民化,这是包括印第安社会和其它包括曾经被殖民社会在内的国家面对全球化潮流,争取生存机会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殖民主义与发展、环境和动物的系统性联系,要真正实现思维的去殖民化、对抗(新/旧)殖民意识和殖民话语,必须从多角度消解殖民主义关于发展、环境和动物的相关意识形态和话语。当代印第安作家是颠覆殖民意识和话语的重要力量。本研究主要涉及路易斯·欧文斯的《狼歌》(1991)、托马斯·金恩的《青草,流水》(1993)、莱斯丽·玛蒙·西尔科的《沙丘花园》(1999)和琳达·霍根的《灵力》(1998)四部当代印第安作家的代表作,认为这四部作品以发展与环境,环境保护与印第安文化权力的关系为主题,并使之成为思想去殖民化的手段,认识到在世纪之交他们对殖民主义与生态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在探索对抗殖民意识的策略方面做出了尝试,客观上反映了对殖民主义思想和话语的解构。本研究主要采用后殖民生态批评视角,探究殖民主义与发展、环境和动物的体系性联系,并分别以荒野、水坝、花园和动物四个意象为切入点,通过透视小说中的意象以及这些意象与人的关系所映射出的殖民心态和权力话语,探究作家的反殖意识和小说叙述中呈现的对殖民话语的多样性反抗。本论文研究的当代印第安小说表明作家们针对内部殖民主义的不同表征,采用了不同的反抗形式颠覆殖民话语。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回顾了印第安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和印第安文学后殖民和生态批评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简要介绍了本选题的理论支撑,即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并提出本选题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主体部分包括四章,运用后殖民生态批评的主要观点,并依据新殖民主义的不同呈现方式和相应的反抗形式而构建。第一章主要参照殖民主义夺取印第安土地和资源的历史,反观《狼歌》中主流社会的荒野话语和由此对印第安身份造成的毁灭性影响,主人公对新殖民主义进行了回应并进行了个体极端式反抗。本章首先结合被他者化的荒野概念的历史演化,探究被征服的荒野、被保护的荒野和被开发的荒野所反映的殖民主义与土地占有和资源掠夺的结构性联系,接下来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揭示与荒野话语相对应的印第安身份偏见,包括“野蛮印第安人”、“生态印第安人”和“消失的印第安人”,说明荒野话语和印第安身份偏见所暗含的白人对应于土地和印第安人的二元对立范式,使一些印第安人陷入无主、无根和无话语权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接纳白人主流文化,但小说主人公通过牢记祖先故事,进入荒野重构地域归属感,以暴力抗争手段重建身份。第二章集中探究在后殖民语境下,印第安文学中的水意象在重写、消解和颠覆作为环境种族主义偶像的水坝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印第安人以集体生态破坏幻想抵抗殖民主义。本章首先展现传统印第安视阈中水的特征,包括水的创生性、神圣性和环形运动特征等,继而揭露水坝对原族生存环境的破坏性后果,如破坏原族的生活方式、迫使原族迁移和毁坏原族文化,但在水的双重力量作用下,印第安神话人物和现实中人物结合自然的力量合力摧毁水坝,实现暴力抵抗的目的,原族部落实现再生,原族个体人物在水的作用下也获得人生新开端。第三章主要分析以印第安古花园的物质成果和文化内涵为手段对殖民主义进行的非暴力反抗。本章首先探究以人与土地互惠为花园伦理并开展自给自足经济活动的印第安古花园,但古花园遭受殖民者的浩劫,以土地为基础的印第安宗教仪式“鬼舞”祈望土地回归,然后分析白人的现代维多利亚花园反映的对于自然和印第安人的双重征服,说明基督教为殖民主义提供宗教话语支持,殖民主义渗透于国际资本主义植物贸易之中。但作家并不赞同白人文化与印第安文化的二元对立,欧洲花园体现的古欧洲“伟大女神”神话和以土地为基础的早期基督教反写基督教教义对于女性、黑色和蛇的贬低,作家以印第安文化与古欧洲文化形成的跨大西洋本土化轴心颠覆了殖民主义的二元对立范式。第四章重点研究在国际环境保护语境下,美国动物保护法与印第安文化权力间的复杂关系和矛盾冲突,以及动物与人的栖息地问题。作家提倡印第安人对殖民话语采用矛盾式反抗策略,印白之间进行基于土地的跨物种间合作。本章首先说明作家对环境正义主题的关注,叙述了与小说情节相对应的现实中猎杀濒危动物事件,说明猎豹与当地印第安人面临类似的生存危机,而小说人物举行再生仪式对抗灭绝命运,继而追溯了主流社会对野生动物从猎杀到保护的历史及其所反映的白人中心主义立场,说明动物濒危的真正原因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威胁动物的栖息地,最后指出作家探索主流社会动物保护法与印第安文化权力间关系的灰色地带,关注围绕动物保护论题所反映的复杂矛盾和文化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在本质上是对侵占动物和印第安人栖息地的新殖民主义的矛盾式反抗。作家倡导印白双方基于土地,而不是民族进行合作。本论文在结论部分指出,从后殖民生态批评的视角研究当代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可以发现当代印第安社会难以回避现代性、全球化和由此导致的具有毁灭性经济发展。这种建立在西方文化霸权和经济增长双重原则基础上的“赶超式”发展模式没有可持续性,实际上是打着发展的幌子对人与环境的滥用。内部殖民主义导致印第安社会的不均衡发展,由此造成印第安物质环境的不均衡发展。由于家乡的风景地貌已经被改变,当代印第安人难以通过回归家园实现疗伤和获得文化身份。除了发展造成了印第安环境的恶化之外,第一世界的环保主义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其说是保护自然环境,不如说是掠夺贫困国家和社会最后资源的战争。环境问题威胁印第安人的生存,解决印第安人问题的方法与生态相关,但传统的生态法则是否能适应当代美国印第安社会仍存在疑问。为反抗对印第安人和自然的共同压迫,印第安作家质疑关于能动作用的定义的正确性,指出印第安人和自然中的事物,如荒野、河流和动物等是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者,不仅能够发声,而且能展开行动反抗对于印第安人和自然的殖民。作家们通过反写基督教赋予蛇、黑色和女神的象征含义,颠覆了殖民话语的宗教根基,也发掘出早期欧洲基督教的生态之根。小说中的印第安人对主流社会从个体极端生态破坏反抗、集体生态破坏幻想、非暴力抵抗直到矛盾式反抗的演化,表明印第安社会与主流社会的关系从对立到协调的转变,体现了当代印第安作家试图超越印白二元对立模式的愿望。当代印第安社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动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表明,应该将全球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状况相协调,提倡一种更加包容的和跨文化的环保主义,以便与其它社会运动结合,创造一个更加易于人和非人物种居住的更有生命力的世界。

二、希望,在家乡的土地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希望,在家乡的土地上(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家乡情结的问卷编制和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概念解析
        1.1.1 家乡的概念
        1.1.2 情结的概念
        1.1.3 家乡情结概念的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1.2 家乡情结的相关研究
        1.2.1 国外关于家乡情结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家乡情结的研究
        1.2.3 已有研究评述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构思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问卷调查
        2.3.2 扎根理论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现实意义
第3章 大学生家乡情结问卷的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初始问卷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3.2.1 文献查阅
        3.2.2 开放式问卷调查
        3.2.3 深度访谈
    3.3 初始问卷维度与项目的形成
    3.4 初始问卷的施测与分析
        3.4.1 研究方法与程序
        3.4.2 问卷的项目分析
        3.4.3 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3.5 正式问卷的确定与信效度检验
        3.5.1 研究方法与程序
        3.5.2 信度检验
        3.5.3 效度检验
第4章 大学生家乡情结现状的量化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与程序
        4.2.1 被试
        4.2.2 研究工具
        4.2.3 数据处理
    4.3 研究结果
        4.3.1 大学生家乡情结总体状况
        4.3.2 云南籍与非云南籍大学生家乡情结的差异检验
        4.3.3 大学生家乡情结在其他因素上的差异检验
第5章 云南籍大学生家乡情结的质性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视角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与程序
        5.2.1 扎根理论
        5.2.2 研究对象
        5.2.3 访谈提纲
        5.2.4 研究工具
        5.2.5 分析过程
    5.3 云南籍大学生家乡情结的特点
        5.3.1 差序感知
        5.3.2 认知偏差
        5.3.3 家乡特质感知
    5.4 质性研究的信度、效度控制
第6章 分析与讨论
    6.1 大学生家乡情结问卷的维度构成和信效度
        6.1.1 大学生家乡情结维度的构建
        6.1.2 大学生家乡情结的信度和效度
    6.2 大学生家乡情结的现状
        6.2.1 大学生家乡情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6.2.2 云南籍大学生家乡情结更为强烈
        6.2.3 大学生家乡情结在其他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6.3 云南籍大学生表现出强烈家乡情结的原因
        6.3.1 较强的认知偏差可能是影响云南籍大学生家乡情结强烈的原因之一
        6.3.2 较强的家乡特质感知可能是影响云南籍大学生家乡情结强烈的原因之二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大学生家乡情结开放式问卷
    附录B 大学生家乡情结问卷(初始版)
    附录C 大学生家乡情结问卷(最终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资料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二、武器装备因素
        三、宗教复兴运动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二、“国家重葬”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小结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小结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小结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小结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小结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小结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小结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1. 对比可行性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后记

(3)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乡村题材纪录片的定义
        二、国家文化形象的定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符号学理论
        二、交往行为理论
第二章 乡村文化与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乡村中有国家文化的精髓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
        一、乡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新时代的乡村文化
    第三节 国家文化形象塑造中乡村文化元素的挖掘
第三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内容呈现手段
    第一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符号的使用
        一、语言符号的使用
        二、非语言符号的使用
    第二节 乡村题材纪录片中文学修辞的使用
        一、强调的使用
        二、隐喻的使用
        三、渲染的使用
第四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主题把握
        一、主题具有民族性
        二、主题具有新颖性
        三、主题具有可读性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形象塑造
        一、乡村文化形象具有时代特色
        二、乡村文化形象彰显民族魂魄
        三、乡村文化形象呈现国家意志
    第三节 乡村文化的故事讲述
        一、多元结构下表达文化
        二、多元节奏下呈现文化
        三、多元视角下传递文化
第五章 乡村题材纪录片建构国家文化形象画面表达方式
    第一节 镜头的选取传递文化
        一、景别的选择表达文化意义
        二、构图的使用呈现文化含义
        三、色彩的使用表现文化意义
    第二节 画面整体呈现时以真实和艺术相结合传递文化
        一、以真实事物中真实性与自然美的结合传递文化
        二、以画面表现时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传递文化
        三、以整体呈现上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传递文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一)文献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研究 ——以潮汕乡土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一章 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必要性
        一、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的要求
        二、历史课程资源的补充
        三、提高家国情怀教育效果的需要
    第二节 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可行性
        一、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论指导
        二、潮汕地区丰富的乡土史资源支持
        三、学生对潮汕乡土史资源的获取途径多样化
第二章 潮汕地区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概况
    第一节 历史遗址
        一、古代生活遗址
        二、革命遗址
    第二节 纪念碑、纪念墓园
        一、纪念碑
        二、纪念墓园
    第三节 历史建筑
        一、着名建筑
        二、名人故居
        三、祠堂
        四、古村寨、土楼
    第四节 文艺类
        一、潮剧
        二、潮阳英歌舞
        三、潮州歌册
    第五节 工艺类
        一、潮汕木雕
        二、潮州刺绣
        三、潮汕陶瓷
第三章 基于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基于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教育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和调查内容
        三、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二节 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学生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学校层面:对乡土史教学的支持力度不足
第四章 利用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教学策略与案例
    第一节 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的家国情怀培养策略与案例
        一、利用乡土制度史理解家国一体
        二、穿插乡土经济史领悟家国兴衰
        三、结合文化交融理解家国包容
        四、补充乡土爱国事迹演绎家国同命运
    第二节 潮汕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课外教学的家国情怀培养策略与案例
        一、积累乡土素养以提高家国认知
        二、瞻仰历史遗址以唤起家国情怀
        三、参观史料馆以追寻家国足迹
        四、身体力行以感悟家国一体
第五章 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的建议
    第一节 教师要重视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在高中生家国情怀培养方面的使用
        一、重视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课前挖掘和教材整合
        二、重视课堂乡土史教学对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
        三、在课外乡土史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方向性引导
    第二节 社会各界要加大对乡土史教学的支持力度
        一、学校方面的支持
        二、主管部门方面的支持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其它
附录1
附录2
附件3
致谢

(7)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中国现代小城镇文学研究
        二、茅盾“小镇叙事”作品研究史
    第二节 “小镇”与茅盾“小镇叙事”的历史语境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开放的小镇:风景中的“常”与“变”
    第一节 城乡间的中转站:小镇风景的多样性
    第二节 难以破除的过去:固守的乡土风俗传统
    第三节 家宅与茶馆:独特的地域人文景观
第二章 流动中的“动”与“思”:茅盾笔下的小镇人物群像
    第一节 小镇商人:往来于城乡的中间者
    第二节 走进都市与被迫返乡:小镇知识分子的“出走”与“回归”
    第三节 出路的无处追寻:小市民群体与乡绅阶级的抉择
第三章 茅盾小镇叙事中的革命书写
    第一节 挣扎与无序:“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暴力中的城乡流动:小镇权力的更迭
    第三节 动摇中的革命小镇:群氓之乱与知识分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茅盾小镇叙事小说作品出版简表
附录2:茅盾小镇叙事作品中人物流动情况简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9)流动的共同体 ——农民工与一个村庄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及其意义
    1.2 以往的研究
        1.2.1 农民研究的两个传统
        1.2.2 具体的经验研究
        1.2.3 一个综合:兼具理性和道义的农民
    1.3 研究方法和选取的样本
        1.3.1 研究方法
        1.3.2 选取的样本
    1.4 农民工及相关概念
    1.5 文章结构
2 与"社会"相对的共同体
    2.1 共同体理论
        2.1.1 共同体概念
        2.1.2 共同体的研究范畴
        2.1.3 共同体的特性
    2.2 共同体与"社会"的困境
        2.2.1 异化的现代性
        2.2.2 官僚化的现代性
        2.2.3 失范的现代性
    2.3 流动的共同体
3 果支村的生态系统
    3.1 果支村的地理区位
    3.2 果支村的共同体结构
        3.2.1 血缘-地缘关系与共同体
        3.2.2 基层市场与共同体
        3.2.3 行政力量与共同体
        3.3.4 小结
    3.3 共同体在果支村
        3.3.1 日常交往
        3.3.2 祖先崇拜
        3.3.3 选举斗争及村庄、族间资源的争夺
    3.4 小结
4 共同体在余姚的活动
    4.1 农民工外出的具体原因
    4.2 共同体的移植机制
        4.2.1 特殊的流动渠道
        4.2.2 共同体的归宿感和确定性
        4.2.3 无法融入当地社会圈子
    4.3 共同体在余姚
        4.3.1 农民工的职业类型
        4.3.2 农民工在余姚的仪式
        4.3.3 农民工的交往
    4.4 共同体维权
        4.4.1 政治框架中的共同体作用
        4.4.2 共同体维权
    4.5 小结
5 农民工共同体的回流与村庄变迁
    5.1 农民工共同体的回流
        5.1.1 农民工转型模型
        5.1.2 返乡农民工和家乡的联系
        5.1.3 农民工和家乡的联系
    5.2 共同体回流及社会变迁
        5.2.1 共同体观念结构的变迁
        5.2.2 共同体行动系统的变迁
        5.2.3 农民工的分类
    5.3 小结
6 流动的共同体与隔离
    6.1 第一代农民工的自我隔离
        6.1.1 自我隔离的社会动力
        6.1.2 隔离的社会效果
    6.2 新生代农民工的半隔离状态
        6.2.1 新生代农民工的隔离:被迫的选择
        6.2.2 成功者的脱离
    6.3 小结
7 流动的共同体与共同体建设
    7.1 共同体的变迁方式
    7.2 农村建设与农民外流
        7.2.1 村庄治理与农民外流
        7.2.2 村庄治理的方向
    7.3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10)后殖民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当代美国印第安英语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印第安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当代美国印第安英语文学后殖民和生态批评研究综述
    三、后殖民生态批评学说
    四、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荒野之行——《狼歌》中的土地所有权
    第一节 作为资源的荒野
        一、被征服的荒野:殖民早期的新大陆
        二、被保护的荒野:失落的家园
        三、被开发的荒野:最后的资源
    第二节 荒野话语影响下印第安身份偏见
        一、“野蛮印第安人”:文明人的对立面
        二、“生态印第安人”:环保主义者的想象
        三、“消失的印第安人”:强加的属性
    第三节 荒野中的身份重建
        一、“独人部落”:身份重建的困境
        二、荒野中的灵视追寻:先人的故事
        三、荒野中的身份重建:结合传统与现实的新故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河的解放——《青草,流水》中的水权
    第一节 印第安文化视阈中的水
        一、水的创生性:创造世界与生命
        二、水的神圣性:太阳舞仪式的中心
        三、水的环形运动特征:平等关系的基础
    第二节 作为环境种族主义偶像的水坝
        一、水坝:对自然和原族的双重威胁
        二、被否定的原性:背弃协约的借口
        三、公共利益:合法化掠夺的谎言
    第三节 迸发双重力量的水
        一、崩塌的水坝:水的颠覆力量
        二、人生新起点:个人命运的改写
        三、部落的再生:新方舟故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反抗的花园——《沙丘花园》中的花园与政治
    第一节 从前有个花园——拒绝殖民的印第安古花园
        一、人与土地互惠原则:印第安古花园的花园伦理
        二、生态浩劫:失落的避护所
        三、崇拜土地:鬼舞教的核心
    第二节 染血的国际资本主义植物贸易
        一、征服与背离:废墟之上的维多利亚花园
        二、生态盗贼:堕落的植物学家
        三、丛林中的罪恶:帝国主义生态抢夺
    第三节 跨大西洋本土化轴心
        一、基于土地:英国花园中的古欧洲异教
        二、被掩盖的基督教源头:古诺斯替教
        三、反写基督教象征:意大利花园中的“伟大女神”神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再生之舞——《灵力》中的动物栖息地问题
    第一节 现实与神话中的杀猎豹事件
        一、环境正义:霍根作品的主题
        二、生存危机:猎豹与印第安人的相似境遇
        三、再生之舞:现实中的神话
    第二节 主流社会与野生动物关系的曲折历程
        一、戕害生灵:征服野生动物的历史
        二、权力对抗:动物保护法与印第安宗教的矛盾
        三、被侵扰的栖息地:威胁野生动物的现实
    第三节 动物保护灰色地带的思索
        一、超越二元对立:接纳不同世界的真理
        二、直面变化:以动态视角看世界
        三、面向未来:提倡基于土地的跨物种间合作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所引书目首字母缩写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教研成果
后记

四、希望,在家乡的土地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家乡情结的问卷编制和现状调查[D]. 宋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3]乡村题材纪录片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研究[D]. 刘雪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悠然见南山[J]. 何存中. 长江文艺, 2016(15)
  • [5]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6]基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研究 ——以潮汕乡土史为例[D]. 黄佳伟.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城乡互动中的文化景观-1930年前后茅盾小说中的小镇叙事研究[D]. 肖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J]. 忽培元. 中国作家, 2013(20)
  • [9]流动的共同体 ——农民工与一个村庄的变迁[D]. 张领. 浙江大学, 2010(08)
  • [10]后殖民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当代美国印第安英语小说研究[D]. 张慧荣. 苏州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希望,在家乡的土地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