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意见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韩民敏[1](2019)在《基于共词网络的农民工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民工大规模流动使得国家对农民工政策越来越重视,对农民工政策的制定也越来越全面,对农民工自身权益越来越关注。在这种发展现状也使得对于农民工政策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多种学科相结合的新态势,这也就对其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农民工政策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探索显得十分重要。共词分析是一种社会科学计量方法,它以各种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以便能够弄清楚政策文本内容本质上的事实和潜在的变化趋势。本文将共词分析法与农民工政策内容现结合,能够合理有效的对农民工政策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找出40年来国家制定的农民工政策是否解决了农民工的问题。本文选取了1978年—2018年这40年间国家制定的所有农民工政策作为主要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这40年来农民工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把农民工政策分为经济服务政策、公共服务政策及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政策三大类。在经济服务政策中,国家对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是最高的,其次是培训政策,最后是金融服务政策;在公共服务政策中,社会管理政策是国家聚集的焦点,其次是健康服务政策,最后是社会保障政策;在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中,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其次是户籍政策,最后是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第二部分是利用农民工政策文本进行共词分析得出结论。“就业”“公共服务”“创业”“培训”“创新”“改革”等关键词是农民工经济服务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公共服务”“社会保险”“管理”“计划生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关键词是农民工公共服务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制定农民工公共服务政策的要点;“教育”“公共服务”“文化”“支持”“成人教育”“子女教育”等关键词是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制定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关注点;从总体来看,“公共服务”“就业”“培训”“管理”“教育”“社会保障”“改革”“创业”“支持”等关键词是农民工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制定农民工政策的最核心关注点。因此从词频、词云分析得到40多年来国家农民工政策制定的最主要的方向和发展情况。第三部分是利用共词网络分析方法对农民工政策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经济服务政策中的就业创业政策方面,国家政策是最全的,也是执行的最好的;在培训政策方面,也是比较全面而广泛的,但是对培训的执行是否到位、农民工的培训是否有效,目前政策还很少涉及;而金融服务政策方面,除了对农民工支付方面的政策很全面外,其他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就很少。在公共服务政策中的社会管理政策方面,国家对农民工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各职能部门对政策的执行是很严格的;在健康服务政策方面,由于执行起来比较复杂,因此是否有效果,目前还有待对效果进行评估;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从政策本身来看是很全面也很广,但是各个企事业单位是否执行了政策,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很明显。从国家对农民工政策的出台时间来看,国家对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从最近几年才开始关注的,所以许多政策只是从理论角度进行规范,关于执行的效果,还在初步阶段,没有很大的进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直观地反应出我国农民工政策的连续性及贯彻执行性是否良好,在某些政策方面制定的是否全面,以及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农民工政策发展的趋势情况。这将为对农民工政策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快速全面的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提供帮助,也会对从事农民工政策相关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金佳[2](2013)在《政府行为视角下的农民工权利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上亿的农民工承担着我国大量社会主义基础建设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最终将决定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与否。但农民工权利保障问题却日益凸显,其中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以及教育权利等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剖析造成农民工现状的原因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农民工权利缺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我国城乡体制、农民工劳动力资本等较为碎片化的视角,本文以政府行为为视角,结合历史的、动态的制度变迁背景,分析造成农民工权利缺失的原因。从本质上来看农民工权利缺失是制度性不平等的体现,这种不平等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不彻底的结果,而各个历史时期的政府行为就集中体现了这种不平等的发展演化。因此,对该问题的分析应从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府行为及政府态度出发,深层次地分析政府行为背后的机理。本文首先从绝对权利和相对权利两个维度观察农民工权利保护问题,重点梳理农民工相对权利缺失现状;接着,分析造成这一现状与我国政府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提出制度性不平等这一理念,同时,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作出的一系列政府行为,主要是各个时期的政府文件,包括法律法规等,进行文本分析,找出政府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的,从而展现农民工的制度性不平等地位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进一步地,根据原因分析,同时总结以英国、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针对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市劳动力作出政府行为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我国农民工权益缺失问题、改变农民工制度性不平等地位的对策。
姚进忠[3](2015)在《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建构逻辑与未来走向——基于1978—2012年政策文本》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工社会政策作为政府回应农民工群体流动的重要制度措施,在不同的时期遵循着不同的建构逻辑。通过对1978—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政策公报中关于农民工的社会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建构逻辑经历了从流动控制向制度吸纳的转向。在西方社会权利理论和本土社会现实的双重启发下,中国农民工社会政策未来的建构将遵循社会权利逻辑,注重社会公平,强化农民工的主体性,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
李琦[4](2019)在《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是有效加快推进市民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市民化政策渠道正式开启,到如今以政府为主导加快推进市民化发展,市民化政策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已从追求“量”的增长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市民化政策为入城扎根的群体提供了合法合理的户籍身份、平等的就业机会与服务、均等化的社会保障与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但是,现仍存在新的城镇二元结构以及他们愿意进城工作生活却不愿放弃农业户口持观望态度、被动融入城镇等棘手问题。为适应当前市民化发展新环境,调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侧重点刻不容缓。本文以倡议联盟框架理论为基础,研究该政策的变迁过程,以期总结政策变迁规律,为未来加速推进市民化提出政策调整的建议。首先,本文阐明倡议联盟框架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并就此理论的前提与逻辑是否适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进行了分析。其次,以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政策信念体系为基础,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三维分析框架,对1992-2018年间国家级层面公开颁布的市民化政策进行编码和量化的内容分析。主要借助NVIVO、SPSS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划分管控与疏通、保障权益、有序推进市民化政策变迁阶段并客观分析每个阶段的政策特征。运用NVIVO、Net Draw软件绘制中央政府主导的联盟成员的网络关系,从单核心到多核心的关系发展模式预示着市民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朝着多元合作方向发展。再次,应用倡议联盟框架对市民化政策进行理论分析,以不同的政策信念划分积极推进市民化和消极怠滞市民化倡议联盟并明晰不同倡议联盟间的互动方式,总结该政策的变迁规律。最后,围绕本研究发现,就我国今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调整围绕着市民化政策信念的转变、政策工具组合包创新、倡议联盟的凝聚力、政策变迁时机的把握和寻求其他政策子系统支持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詹玲[5](2006)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镇)和乡镇企业就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20世纪80年代末还出现了蔚为壮观的“民工潮”。农民工现象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产物,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特别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立论依据。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九章和结束语。 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介绍、评析了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介绍了本论文的基本思路、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述了农民工的基本内涵、历史追溯以及农民工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本章主要有三点:一是论述了本文所使用的农民工概念,并分析比较了与农民工相关的几个概念,以进一步深化对农民工概念的理解;二是论述了农民流动的历史过程以及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指出“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农民工史就承载了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三是分析了农民工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同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使命的战略任务,而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第二章分析了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原因。一是深入分析了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历史必然性,着重从社会化大生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及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存在等方面进行论述;二是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流出地、不同文化程度等方面对农民工的流动原因进行微观比较。 第三章、第四章分别论述了农民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以及农民工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挑战。第三章重点论述了农民工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出农民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第四章从农民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困境以及农民工所伴生的社会问题两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农民工问题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的不和谐因素,分析了“没有体制的体制”是产生这些不和谐因素的根源。
兰景力[6](2011)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现存制度的产物,又不断催生制度变革。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背景、制度演变和制度影响过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考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发现,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成功做法。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在二元经济制度的推动和市场经济制度的拉动下发生的,先后经历了农村改革的起始阶段、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与完善阶段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阶段,其中相关的制度政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产业政策和城镇化战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影响最大。其次,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波动与转移结构失衡问题。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存在波动,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这种转移波动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波动的现实分析,研究了其中的制度影响因素,并通过建立波动分析模型,找出波动与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和关联性。减缓波动的制度设计重点在于对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乡公共品供给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产业、行业和地区分布结构失衡导致的转移结构失衡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短缺”与“过剩”、转移成本上升和转移速度变缓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步伐和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等政策的完善,解决好转移结构失衡的问题。再次,设计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改革与完善方案。第一,在土地制度方面,应重点推进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第二,在户籍制度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和办法,设计了采取低门槛,渐进式的户籍制度改革路线;第三,在就业制度方面,提出了完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制度、完善农民工教育培训制度和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的创新思路;第四,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设计了分层分类实施保障,分步分阶段推进保障和改进完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的相关措施;第五,在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方面,重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的义务教育制度和城市住房制度提出了完善流入地政府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供给制度,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科学规划农民工住房供给和保障政策等方面的创新办法。最后,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的政策建议。第一,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坚持扩大转移就业的原则,充分发挥第一产业的就业潜力,推动有需求的城镇化建设;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拓展新的就业领域。第二,必须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战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在推进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应重视公共政策创新,应重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大中小城市、城镇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同步解决好“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的问题,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支持和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第四,应充分认识政府责任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集权”与“放权”的关系,进一步重视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长效机制建设。本文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为研究视角,以发展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考察分析了制度因素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影响作用,旨在进一步创新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和产业政策、城镇化战略,为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序、平稳和持续转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供制度政策保障。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体系,对各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厚喜[7](2011)在《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构建现代社会的重要纽带,也是实现转型的基本内容之一。本论文从转型中后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命题出发,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历程、基本因素、基本路径、基本政策为主要研究内容,试图在理论、实践、政策上提出新解释,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广阔的政策选择。本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首先,本论文分析了当前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背景,界定了经济社会转型、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相关概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理论、二元结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区域理论等国外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对当前国内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基本梳理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国外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论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政府建设等经济社会转型主要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国内相关文献主要从中国相关国情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内容,设计并实施符合国情的相关政策。其次,通过总结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过程和经验,本论文提出了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般框架,并归纳了国外的相关经验,尤其是转型中后期的相关政策。以此为基础,本论文重新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过程、相关政策以及不同时期的转移效果,构想了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倾向、转移结果等内容,提出了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框架。本论文认为,对于人口大国,转型时期,设计并实施正确的人口政策十分艰难。中国目前的转型成功说明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政策,但绝不能照搬。只有根据本国实际国情世情来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长期发展。转型中后期,中国应进一步修正前期的转型政策,建设中国自身的基础性制度体系,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转型路径,这也是农村劳动力政策成功的根本前提。再次,本论文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因素,并提出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逻辑框架。本论文认为,经济驱动是转型的基本动力,社会驱动是转型的隐性机制,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是转型的基本支撑,而制度变迁则构成转型的基本路径依赖,这是转型国家的一般规律。这四大因素是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约束,也构成中国转型的中心支柱;农村劳动力也影响着四大因素的演化,推动转型的深化。在此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三大基本路径,即现代农业、城市经济、农村非农产业。本论文认为,城镇化并不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唯一路径,现代农业、农村非农产业仍将是今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选择,也构成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设计和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不仅应有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现代农村转型、城镇化等现代化建设,更应充分满足农村劳动力就业。最后,从中国转型的现状和前景出发,本论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趋势,给出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判断,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变化,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前景。本论文认为,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进入了关键时期,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新阶段的主要原因。“民工荒”是由中国现有制度缺陷、人口素质不高、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综合造成的,所以,改善农村居民人力资本、基础性制度重构与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基本内容。本论文提出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三大政策体系。政府的三大政策体系应最终能够实现在同一制度框架下实施,构筑区域层面或国家层面的国民一致的制度体系,这是实现转型的根本前提。农村劳动力的原有政策体系并不可能瞬间被改变,本论文认为,当前政府应在长远规划基础上,分类分步设计农村劳动力的新政策体系,构筑转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性互动机制,实质性地推动中国改革进程。转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基本历程。转型前期和中后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转型前期的成功经验很难被复制,甚至还会形成路径依赖或锁定效应,构成后期转型的基本障碍。转型中后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将成为破除路径依赖的重要突破口,建设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将成为破解转型难题的重要选择,这也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根本性转移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政府需要进一步修正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区域层次和中央层次相协同的一体化基础性制度体系,以更好地应对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种种难题。
韩联郡[8](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韩嘉玲[9](2017)在《相同的政策 不同的实践——北京、上海和广州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1996—2013)》文中研究说明北京、上海、广州无论在城市规模、城市发展、城市人口背景、流动儿童数量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是,在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方面,相似的城市背景和相似的人口规模背景不仅没有促成相似的政策结果,反而出现了北京、上海、广州之间不同的教育模式。为什么同样的中央政策在具有相似背景的城市中产生出了不同的政策效果呢?这个问题需要首先考察过去10多年中,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对中央政策的解读与执行。文章从两为主作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的政策框架出发,将从各地履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流入地责任的主要体现(包括政府责任及经费投入)与各地入学模式(包括公立学校的可及性及民办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等4个方面对3个城市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显示了3个城市在落实中央流动儿童教育政策上的异同,以及各自在解决流动儿童教育上的作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模式。
张小宝[10](2019)在《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指导下,将男女平等与国家社会发展相结合,以国家最高政策的形式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发展的一项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总政策。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确立,从一项政府承诺发展为一个不断完善并日益丰富的运行体系,在推动我国男女平等事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战略高度,对如何进一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要求。因此,系统地梳理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进程,探索进一步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策略,既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体制机制”的题中之义。所以,本研究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的研究局限,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策略建构相结合,从党和国家对男女平等认识的发展变化、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其体系的生成与建构及对男女平等突出问题的解决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归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和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从理论上廓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对“妇女问题”的社会属性、妇女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妇女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变迁,揭示这些思想理论的核心构成、阶段性特征和新发展,以阐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的伟大实践,重点回顾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法律政策等方式推动男女平等与国家发展进步共赢的重要举措,揭示党运用法律政策推动男女平等的延续和发展。第三部分从国内妇女发展状况、国际社会推动妇女发展的潮流及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拓展三个层面分析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梳理1995年前后到2012年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从提出到在国家政策、法律和党的执政纲领层面的确立,呈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由一项国家承诺发展为一个内含组织机构、规划纲要、法律政策、监测评估在内的国策运行体系的过程,并以此期间中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研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研究在新时代妇情新变化、中国共产党男女平等新思想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共同作用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相关机制、激发妇女主体潜力等方面的新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党和政府直面弱势妇女和农村妇女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推动新时代中国男女平等事业不断走向深入。第五部分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内在局限及国策运行的外部环境来理解和认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问题;然后,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探讨如何在完善法律政策、健全配套措施、增强机构建设、优化国策实施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发展。总之,二十多年来,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不断发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男女平等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正视不同时期中国男女平等的现实情况和妇女发展的现实需求,推动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呈现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男女平等事业逐渐走向深入的历史图景。但是,面向新时代背景下“三个平等”的新观点给中国男女平等和妇女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正面临着内在机制的不健全和外部环境的不完善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对此,党和政府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以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的方式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男女两性平等发展、妇女自身全面发展。
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意见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意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共词网络的农民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概念界定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1.6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公共政策理论 |
2.1.2 共词网络理论 |
2.2 一般群体政策的研究动态 |
2.2.1 一般群体政策研究现状 |
2.2.2 一般群体政策的共词网络研究 |
2.3 农民工政策的研究动态 |
2.3.1 农民工政策研究现状 |
2.3.2 农民工政策的共词网络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民工政策文本分析 |
3.1 经济服务政策 |
3.1.1 就业创业政策 |
3.1.2 金融服务政策 |
3.1.3 培训政策 |
3.2 公共服务政策 |
3.2.1 社会管理政策 |
3.2.2 健康服务政策 |
3.2.3 社会保障政策 |
3.3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 |
3.3.1 户籍政策 |
3.3.2 教育政策 |
3.3.3 农民工市民化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4 农民工政策的共词分析 |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1.1 关键词提取与规范化 |
4.1.2 高频关键词的选取 |
4.2 经济服务政策的共词分析 |
4.2.1 经济服务政策词频分析 |
4.2.2 经济服务政策词云分析 |
4.3 公共服务政策的共词分析 |
4.3.1 公共服务政策词频分析 |
4.3.2 公共服务政策词云分析 |
4.4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共词分析 |
4.4.1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词频分析 |
4.4.2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词云分析 |
4.5 农民工总政策内容的共词分析 |
4.5.1 农民工总政策词频分析 |
4.5.2 农民工总政策词云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农民工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1 经济服务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1.1 构建经济服务政策共词矩阵 |
5.1.2 经济服务政策的可视化分析 |
5.1.3 经济服务政策的密度及中心性分析 |
5.1.4 经济服务政策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
5.2 公共服务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2.1 构建公共服务政策共词矩阵 |
5.2.2 公共服务政策的可视化分析 |
5.2.3 公共服务政策的密度及中心度分析 |
5.2.4 公共服务政策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
5.3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3.1 构建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共词矩阵 |
5.3.2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可视化分析 |
5.3.3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密度及中心度分析 |
5.3.4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
5.4 农民工总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
5.4.1 构建农民工总政策共词矩阵 |
5.4.2 农民工总政策的可视化分析 |
5.4.3 农民工政策内容的密度及中心度分析 |
5.4.4 农民工政策内容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政府行为视角下的农民工权利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和重难点 |
1.3.1 创新点 |
1.3.2 重难点 |
1.4 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支撑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3 我国农民工权利保护的历史演变 |
3.1 农民工绝对权利的历史性增长 |
3.2 农民工相对权利的差距现状 |
3.2.1 经济权利不对等 |
3.2.2 社会保障权利差距大 |
3.2.3 文化教育权利滞后 |
3.2.4 政治权利行使难 |
4 农民工权利保护的政府行为视角分析 |
4.1 我国农民工权利保护中的政府行为沿革 |
4.1.1 严格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时期 |
4.1.2 适度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期 |
4.1.3 合理控制农民工潮时期 |
4.1.4 规范管理农民工流动时期 |
4.1.5 全面保护农民工权利时期 |
4.2 制度性不平等是导致农民工权利缺失的根源 |
4.2.1 正式规则对农民工的排斥 |
4.2.2 非正式规则对农民工的排斥 |
4.3 政府行为与制度性不平等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 |
4.3.1 改革前的工业化导向政府行为 |
4.3.2 改革中的资本化导向政府行为 |
4.3.3 现代人力资本导向政府行为 |
4.4 政府行为变迁中的制约因素 |
4.4.1 稳定是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 |
4.4.2 公平正义是决定现代制度变迁的根本 |
5 政府行为视角下打破制度性不平等的对策研究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5.1.1 西方各国农民市民化模式 |
5.1.2 西方政府保护农民工经验总结 |
5.2 我国政府行为作出应遵循的原则 |
5.2.1 公平原则 |
5.2.2 稳定性与前瞻性原则 |
5.2.3 矛盾非转移性原则 |
5.2.4 最大程度保证执行性原则 |
5.3 政府行为视角下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对策研究 |
5.3.1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 |
5.3.2 全面开放户籍制度 |
5.3.3 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改革 |
5.3.4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
5.3.5 完善现有的司法体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3)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建构逻辑与未来走向——基于1978—2012年政策文本(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流动控制逻辑:1978—2000 年 |
(一)防范、管制性 |
(二)城乡二元分割性 |
(三)堵疏交替性 |
(四)碎片化突出 |
二、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制度吸纳逻辑:2001—2012 年 |
(一)管理与服务并存 |
1内容均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中的公报专栏。 http://www.gov.cn/gongbao/。 |
( 二 ) 体现城乡统筹 |
(三 )渐进性 |
三、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未来走向:社会权利逻辑 |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政策 |
(二)实现社会公正 |
(三)强化农民工的主体性 |
四、结语 |
(4)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性与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2.1.2 市民化政策 |
2.1.3 政策变迁 |
2.2 倡议联盟框架(ACF)理论 |
2.2.1 倡议联盟框架的概貌 |
2.2.2 倡议联盟框架的核心概念 |
2.2.3 以政策为导向的学习 |
2.3 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适用性分析 |
2.3.1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前提假设适用性分析 |
2.3.2 倡议联盟框架理论基本逻辑适用性分析 |
第3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文本分析步骤与框架 |
3.1 政策文本的选择与梳理 |
3.1.1 政策文本的获取与筛选 |
3.1.2 政策文本的汇总 |
3.2 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
3.2.1 政策信念的次要方面 |
3.2.2 政策信念核心和次要方面结合 |
3.2.3 政策信念的核心方面 |
3.3 政策文本内容的处理 |
3.3.1 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编码 |
3.3.2 信度检验 |
第4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的实证分析 |
4.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阶段划分 |
4.1.1 管控与疏通市民化渠道政策阶段(1992-2002) |
4.1.2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各项权益政策阶段(2003-2010) |
4.1.3 促进有序推进市民化政策阶段(2011 至今) |
4.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文本框架分析 |
4.2.1 政策信念次要方面(X轴) |
4.2.2 政策信念核心与次要结合方面(Y轴) |
4.2.3 X-Y维度结合分析 |
4.2.4 政策信念核心方面(Z轴) |
第5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的理论应用 |
5.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子系统内的倡议联盟 |
5.1.1 中央政府主导的联盟内部网络关系 |
5.1.2 以市民化问题为焦点的倡议联盟 |
5.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子系统外的影响因素 |
5.2.1 相对稳定变量 |
5.2.2 外部(系统)事件 |
5.3 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逻辑 |
5.3.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子系统内倡议联盟的互动 |
5.3.2 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轨迹 |
第6章 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调整建议与启示 |
6.1 进一步调整市民化政策信念,追求市民化“质”的提升 |
6.1.1 彻底转变政策新观念,使政策更具前瞻性 |
6.1.2 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包,使政策更具创新性 |
6.2 提升市民化政策子系统内倡议联盟的理性,增强其凝聚力 |
6.2.1 有意识地培养倡议联盟成员对市民化问题的理性认识 |
6.2.2 增强倡议联盟的凝聚力,加大公民参与力度 |
6.3 适时把握市民化政策变迁时机,主动与其他政策子系统合作 |
6.3.1 完善政策反馈系统 |
6.3.2 营造积极的倡议联盟间的讨论 |
6.3.3 寻求其他政策子系统的支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农民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大课题 |
第一节 农民工的内涵 |
一、农民工的概念界定 |
二、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农民流动的历史回顾以及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 |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流动 |
二、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就业人口的流动 |
三、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工的出现和发展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农民工问题的关系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党执政历史使命的战略任务 |
二、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
第二章 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原因 |
第一节 农民工出现、发展、流动的历史必然性 |
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三、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 |
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
第二节 不同类型农民工流动原因的徽观比较 |
一、不同性别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
二、不同年龄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
三、不同流出地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
四、不同文化程度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差异 |
第三章 农民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农民工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
一、降低了工业化成本,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 |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
三、促进了对外开放,为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支持作用 |
第二节 农民工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作用 |
一、农民工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 |
二、农民工促进了我国工农联盟的巩固和发展 |
第三节 农民工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 |
一、农民工促进了农村落后文化的消除 |
二、农民工推动了城市先进文化的传播 |
三、农民工推进了先进农民工群体文化的培育 |
第四节 农民工对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作用 |
一、农民工在整体上促进了社会稳定 |
二、农民工促进了社会公正 |
第四章 农民工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挑战 |
第一节 农民工问题中的不和谐因素 |
一、农民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权益困境 |
二、农民工所伴生的社会问题 |
第二节 没有体制的体制:不和谐因素产生的根源 |
一、城乡二元结构:不和谐因素产生的基础 |
二、没有体制的体制 |
第五章 农民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身份界定和认同问题 |
第一节 身份界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一、中国社会阶层及其身份界定问题 |
二、社会阶层和身份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第二节 农民工的身份界定和认同困难 |
一、我国农民身份的内涵和功能 |
二、农民工身份界定的困难 |
三、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危机 |
第三节 农民工总体上属于工人阶级的范畴 |
一、工人阶级的内涵变化 |
二、农民工总体上应属于工人阶级 |
三、农民工作为新式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 |
第六章 农民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流动问题 |
第一节 社会流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一、社会流动是现代化发展中的必然现象和趋势 |
二、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
三、社会流动的机制分析 |
第二节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问题 |
一、农民工进城务工增加了垂直流动的机会 |
二、农民工社会流动的不合理性 |
第七章 农民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组织和管理问题 |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功能 |
一、社会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
二、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健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农民工的党团组织 |
一、农民工党团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
二、农民工党团组织面临的新课题 |
第三节 农民工的其他社会组织 |
一、农民工的工会组织 |
二、农民工的妇联组织 |
三、农民工的非正规组织 |
四、不同程度存在的农民工非法组织 |
第四节 农民工的管理问题 |
一、农民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
二、创新农民工管理体制的主要困境 |
第八章 农民工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策和法律保障问题 |
第一节 农民工的政策问题 |
一、党和国家有关农民工政策的演变 |
二、以往农民工政策的利弊得失 |
第二节 农民工的法律问题 |
一、农民工法律的现状 |
二、农民工法律的缺陷 |
第九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农民工的发展趋势和对策问题 |
第一节 农民工的发展趋势 |
一、农民工问题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 |
二、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中的有利条件 |
三、农民工发展的主要趋势 |
第二节 进一步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方向 |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 |
三、完善农民工的政策体系 |
四、健全农民工的法律法规 |
五、培育农民工的社会组织 |
六、创新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体制 |
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劳动力转移(迁移)理论综述 |
1.3.2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综述 |
1.3.3 对国内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简要评价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制度的涵义 |
1.4.2 政策的涵义 |
1.4.3 政策与制度的关系 |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背景 |
2.1 分析的基准:关于"推拉"理论 |
2.2 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推动效应 |
2.2.1 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
2.2.2 二元经济社会制度的特征 |
2.2.3 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效应 |
2.3 市场经济制度的拉动效应 |
2.3.1 市场化的配置作用 |
2.3.2 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
2.3.3 城镇化的吸纳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与制度演变 |
3.1 计划经济主导阶段(1952-1977) |
3.1.1 1949-1957:农村富余劳动力自由流动阶段 |
3.1.2 1958-196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急剧波动阶段 |
3.1.3 1964-197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停滞阶段 |
3.2 农村经济改革起始阶段(1978-1991) |
3.2.1 1978-198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控制流动阶段 |
3.2.2 1984-1988: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转移阶段 |
3.2.3 1989-1991:农村富余劳动力逆流阶段 |
3.3 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及完善阶段(1991-1999) |
3.3.1 1991-1996:农村富余劳动力超常转移阶段 |
3.3.2 1997-1999: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调整阶段 |
3.4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实施阶段(2000年以后) |
3.4.1 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
3.4.2 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经验分析及国内不同地区转移模式比较 |
4.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及经验 |
4.1.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 |
4.1.2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 |
4.1.3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做法 |
4.1.4 对中国的启示 |
4.2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及经验 |
4.2.1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特点 |
4.2.2 巴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教训 |
4.2.3 印度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经验教训 |
4.2.4 对中国的启示 |
4.3 国内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 |
4.3.1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4.3.2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4.3.3 重庆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4.3.4 国内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影响 |
5.1 土地制度 |
5.2 户籍制度 |
5.3 就业制度 |
5.4 公共品供给制度 |
5.4.1 义务教育制度 |
5.4.2 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制度 |
5.4.3 城市住房制度 |
5.5 社会保障制度 |
5.6 本章小结 |
6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波动与制度变迁 |
6.1 波动的影响效应 |
6.1.1 劳动力转移增速波动的影响效应 |
6.1.2 劳动力转移减速波动的影响效应 |
6.2 波动的周期性观测 |
6.2.1 波动的周期性特征 |
6.2.2 波动的影响因素 |
6.3 波动与制度变迁的关联性 |
6.4 波动规律与制度设计 |
6.4.1 波动模型的建立 |
6.4.2 波动规律的讨论 |
6.4.3 波动的均衡转移区间 |
6.4.4 减缓波动的制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失衡与政策完善 |
7.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失衡 |
7.1.1 产业分布结构问题 |
7.1.2 行业分布结构问题 |
7.1.3 地区分布结构问题 |
7.2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失衡的影响 |
7.2.1 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与"过剩"并存 |
7.2.2 农村劳动力流向区域集中致转移成本增加 |
7.2.3 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致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 |
7.3 解决结构失衡的相关政策完善 |
7.3.1 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 |
7.3.2 完善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政策 |
7.3.3 完善实施农村转移劳动力资源开发战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改革与完善 |
8.1 土地制度改革与完善 |
8.1.1 推进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8.1.2 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
8.1.3 推进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
8.2 户籍制度改革与完善 |
8.2.1 各地户籍制度改革新政 |
8.2.2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思路创新 |
8.2.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创新 |
8.3 就业制度改革与完善 |
8.3.1 应对新情况的制度完善 |
8.3.2 市场条件下的政府就业服务制度完善 |
8.4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 |
8.4.1 问题症结 |
8.4.2 制度完善路径 |
8.4.3 制度完善措施 |
8.5 城市公共品供给制度改革与完善 |
8.5.1 义务教育制度完善 |
8.5.2 公共住房制度完善 |
8.6 本章小结 |
9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影响与对策建议 |
9.1 产业政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9.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分析 |
9.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供求趋势分析 |
9.1.3 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坚持扩大转移就业增长 |
9.2 城镇化战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9.2.1 城镇化应是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创新 |
9.2.2 城镇化战略方向应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9.2.3 城镇化发展模式应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9.3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9.3.1 相互影响分析 |
9.3.2 路径选择 |
9.3.3 政策建议 |
9.4 政府责任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9.4.1 政府责任与市场配置的边界 |
9.4.2 政府责任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
9.4.3 政策建议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 |
一、农村劳动力 |
二、经济社会转型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五节 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论文可能的创新 |
二、本论文的不足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理论综述 |
一、产业结构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二、二元经济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三、人力资本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四、区域经济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趋势 |
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向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政策及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过程 |
一、转型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评价 |
二、转型时期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评价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过程 |
一、韩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分析 |
二、巴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及分析 |
第三节 转型时期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启示 |
一、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启示 |
二、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启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历程 |
第一节 1978-199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及其重要内容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二节 1992-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发展和整体推进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及主要内容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效果评价 |
第三节 2002-2010:农村劳动力转移深入推进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及主要内容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效果评价 |
第四节 2011~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质性变革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背景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可能采取的政策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可能产生的政策效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口因素 |
一、人口规模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硬约束 |
二、人口结构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变迁 |
三、人口城市化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态 |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因素 |
一、居民收入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拉力 |
二、资本因素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规模 |
三、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驱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支撑 |
四、农业生产率的改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力 |
五、地理经济因素是农村劳动力区域化转移的重要基础 |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 |
一、市场制度改革和深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激励机制 |
二、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设计和实施的主要纽带 |
三、城乡二元福利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的基本因素 |
四、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制度是农村劳动力半城市化转移的重要原因 |
第四节 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因素 |
一、人力资本的持续改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的重要保证 |
二、社会资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纽带 |
三、社会变迁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化 |
第五节 转型中后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逻辑框架 |
一、经济社会转型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 |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路径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推动中国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政策 |
第一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
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现状和前景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长期趋势 |
三、设计和实施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市化政策 |
一、推动户籍制度及福利制度改革,建立一体化的国民福利制度 |
二、改进县级财政政策,推动县域内城乡统筹发展 |
三、完善区域财政政策,优化区域城市化布局 |
第三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代乡村建设政策 |
一、加大农业现代化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 |
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推动城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
三、鼓励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建设农村现代经济 |
四、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推动农村社会进步 |
第四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民工政策 |
一、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民工市民化 |
二、调整财政民生支出结构,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总结 |
二、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9)相同的政策 不同的实践——北京、上海和广州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1996—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 |
二、相同的政策:国家政策的演变 |
(一)确定了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公立学校借读就学方式并设置一定的门槛 |
(二)确定“两为主”原则,明确了流入地政府的责任 |
(三)确定非户籍儿童与户籍儿童一视同仁的原则 |
(四)明确了对民办教育扶持与管理的原则 |
(五)建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保障机制 |
三、不同的政策结果:北京、上海、广州的比较 |
(一)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问题 |
(二)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压力 |
(三)相同的政策,不同的政策结果 |
四、不同的实践 |
(一)政府责任:各地履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流入地责任的主要体现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
1. 北京市政府承担有限责任,由区县负责、乡镇执行 |
2. 上海市政府积极承担政府责任发挥了主导及关键因素 |
3. 广州市政府从不作为到采取有限的政府责任的转变 |
(二)经费投入:流入地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的经费投入才能形成保障机制 |
1. 北京市明确规定区县财政经费投入的政府责任,投入仅限于公办学校 |
2. 上海建立区/县及市一级政府分别承担经费的保障机制 |
3. 广州从无到有建立有条件的经费投入机制 |
(三)公立学校的可及性 |
1. 北京市公立学校成为流动儿童就学的主渠道,高门槛与不透明的程序与规定并存 |
2. 上海市公立学校逐步落实非户籍流动儿童免费入学政策 |
3. 广州市采取区别对待与优先次序原则的积分制的入学条件 |
(四)流入地政府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 |
1. 北京市对待民工子弟学校发展模棱两可的态度使民办学校难以发展 |
2. 上海逐步将民工子弟学校纳入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体制 |
3. 广州具有利于民办学校发展的政策环境,促成了较成熟的民办办学体制 |
五、不同的实践结果 |
(一)北京模式:政策调控为主 |
1. 市级政策模棱两可依据国家宏观政策灵活调整 |
2. 流入地政府责任下移到区县与街道,从地方主义出发来解读与落实政策 |
3. 政策模糊性与权利下移增加了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 |
4. 北京市通过不明确的手段来调控民工子弟 |
(二)上海模式:服务导向为主 |
1. 免费教育政策覆盖所有儿童 |
2. 公办学校通过多种渠道接纳流动儿童入学 |
3. 非沪籍儿童在流入地享受同等的基础教育 |
4. 市一级政府财政的投入与统筹是成功的关键 |
(三)广州模式:市场导向为主 |
1. 政府不作为将政府责任推给市场 |
2. 市场化程度高有利于民办学校的发展 |
3. 形成相对成熟的民办办学体制 |
4. 市场需求成为决定子女落户与入学的重要条件 |
六、结论 |
(一)既要考虑公共政策的公正性与普惠性原则,更要考虑最底层群体的利益最大化 |
(二)建立流入地省/市一级统筹财政保障机制 |
(三)顺应城市化及人口流动的大趋势,确定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入学原则 |
(四)大城市对城市化与人口流动认识不足,从控制人口总量的观念出发,阻碍了流动儿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
(10)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
(一)国内关于男女平等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 |
(三)国外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男女平等观 |
(一)私有制是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
(二)无产阶级解放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
(三)妇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
二、毛泽东男女平等思想 |
(一)“四权”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社会总根源 |
(二)在革命斗争中求解放,在参与生产中求平等 |
(三)劳动妇女是争取男女平等的主体力量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的男女平等观 |
(一)邓小平男女平等观 |
(二)江泽民男女平等观 |
(三)胡锦涛男女平等观 |
(四)习近平男女平等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孕育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初步探索 |
(一)动员妇女参政议政,争取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
(二)打破封建土地制度,争取男女经济权利平等 |
(三)实行婚姻制度改革,争取妇女婚姻自由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面探索 |
(一)男女平等成为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
(二)颁布《婚姻法》构建新型婚姻家庭关系 |
(三)保障妇女参加普选和民主建政 |
(四)强调同工同酬与保护妇女劳动权益 |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推进男女平等的全新探索 |
(一)修改《婚姻法》,应对新时期婚姻新问题 |
(二)直面妇女参政低谷,切实维护妇女参政权利 |
(三)促进妇女公平就业,深化妇女劳动权益保障 |
(四)出台《妇女权益保障法》,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及逐步完善 |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和确立 |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时代背景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提出 |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建构 |
(一)明确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组织体系 |
(二)制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纲要规划体系 |
(三)构筑保障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执行的法律政策体系 |
(四)建立科学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监测评估体系 |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的初步推进 |
(一)多措并举保障妇女就业创业 |
(二)齐抓共管积极推动妇女参政 |
(三)多部门联合共促妇女成长成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发展 |
一、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的新机遇 |
(一)新时代妇女发展的新样态 |
(二)习近平男女平等的新思想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 |
二、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运行体系的新进展 |
(一)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的突破性成果 |
(二)妇女发展纲要规划凸显妇女的主体地位 |
(三)法律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
三、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对妇女发展问题的新突破 |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得到有力保障 |
(二)助力贫困妇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
(三)促进农村妇女平等参与村民自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时代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妇女发展问题凸显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
(三)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执行力度亟需加强 |
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展受阻的原因分析 |
(一)地方政府对男女平等的重视程度有限 |
(二)相关机构的权威性与协调性不足 |
(三)性别平等文化环境尚未形成 |
三、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
(一)完善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法律政策 |
(二)健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配套措施 |
(三)增强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机构建设 |
(四)营造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文化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意见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共词网络的农民工政策研究[D]. 韩民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2]政府行为视角下的农民工权利保护研究[D]. 金佳. 浙江大学, 2013(03)
- [3]农民工社会政策的建构逻辑与未来走向——基于1978—2012年政策文本[J]. 姚进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4]倡议联盟框架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变迁研究[D]. 李琦.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 詹玲.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6]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完善研究[D]. 兰景力.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7]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D]. 李厚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8]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相同的政策 不同的实践——北京、上海和广州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1996—2013)[J]. 韩嘉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历史演进及推进策略研究[D]. 张小宝.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