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造纸文摘20条(论文文献综述)
黄文旭[1](2011)在《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导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意义、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如果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对发达国家有关碳关税的立法提案是否符合国际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章对碳关税的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由于碳关税这一名词的出现已是既成事实并已被普遍接受,因此重要的不是碳关税这一表述是否正确,而是对碳关税的法律性质做出准确界定。碳关税指的是基于碳排放的进口环节边境调节措施,表现为要求进口商对进口自未实施碳减排制度的国家的产品缴税或购买排放配额等形式。根据这一定义,碳关税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碳关税是实施碳减排制度的国家对进口自未实施碳减排制度国家的产品采取的边境调节措施;第二,当进口国的碳减排制度为碳税时,碳关税表现为税收的形式,当进口国的碳减排制度为限额与交易制度时,碳关税表现为配额的形式;第三,凡是进口国基于进口产品的碳排放要求进口商承担的税费,都可称为碳关税,不管其采取何种形式。第二章对美国与欧盟的碳关税法律制度进行了介绍。《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和之前的提案都采用了“国际储备储备额”的碳关税模式,《清洁能源工作与美国电力法案》只要求采取边境措施,并未详细说明边境措施的类型。美国未来可能采取的碳关税模式很有可能就是“国际储备配额”。美国式“碳关税”条款具有以下特征:(1)明确指出实施“碳关税”的目的是防止“碳泄漏”,即防止因为本法的实施造成美国生产成本提高,从而导致其他国家的工业实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实质增加;(2)要求“碳关税”的设计与实施符合美国参加的国际条约;(3)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美国的“碳关税”将于2020年1月1日对进口产品适用;(4)“碳关税”不适用于最不发达国家、合格工业部门中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不足0.5%的国家以及占涵盖产品的进口量不足5%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并不享有“碳关税”豁免;(5)“碳关税”的相应国内制度为排放权交易制度;(6)“碳关税”与国内涵盖产品生产商购买排放配额的价格相当。欧盟提出碳关税的时间比美国更早,并且主要是针对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行为。2008年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修改欧盟2003年第87号指令的提案,目的是改善并扩大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交易制度。这是第一份明确考虑了排放权交易制度的运行所产生的碳泄漏问题的指令草案,该草案在序言的注释中讨论了在符合WTO要求的情况下建立一种要求进口商以“不低于欧盟内的机构”的条件获得并提交配额的制度的可能性。由于欧盟成员国对是否实施碳关税还存在着分歧,因此欧盟何时开始实施碳关税还不得而知。第三章以WTO规则为视角分析了碳关税的合法性。从WTO的具体规则来看,GATT第2.2(a)条规定了边境调节税,碳关税有可能表现为一种与碳排放有关的进口环节边境调节税,只要碳关税的征收符合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那么碳关税就是符合WTO规则的。即使碳关税的征收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碳关税还可以从GATT1994第20条例外来寻找合法性依据。由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旨在保护人类免遭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符合GATT1994第20条(b)项的规定;同时,它不仅保护全球的大气而且保护一些动植物免遭气候变暖而灭绝,因此符合GATT1994第20条(g)项的规定。在得出碳关税符合GATT1994第20条(b)项或(g)项后,需要进一步分析碳关税的实施是否“在情形相同的国家之间构成任意或不合理歧视的手段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如果结论是否定的,则碳关税是WTO规则下的合法措施。碳关税的实施可能存在任意或不合理的歧视,但并不代表碳关税本身存在任意或不合理的歧视。第四章从气候变化国际法框架的视角分析了碳关税的合法性。经过分析后,本文认为,采取碳关税措施是一国的主权事项,如果要主张碳关税措施不合法,必须要有国际法上的依据。因此,碳关税本身并不违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不得成为国际贸易上的任意或无理的歧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不得违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即不得对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产品实施。第五章分析了碳关税的国际协调问题。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可以根据该公约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其他缔约方对其实施的碳关税不合法,但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没有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因此解决碳关税争端的最好平台是WTO争端解决程序。但是在WTO争端解决程序中,发展中国家很难证明其他国家对其实施的碳关税违反了WTO规则,如果在WTO争端解决程序中,专家组或上诉机构能够适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条款,则发展中国家胜诉的机率会大大增加。WTO争端解决程序能否适用WTO之外的规则,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存在着争议。第六章提出了中国应对碳关税的策略。中国的不少出口商品都是高能耗产品,如果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中国的绝大多数出口商品就失去了竞争力,这将对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严重打击。因此,在国际层面,我国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世界贸易组织的“自由贸易”原则和“最惠国待遇”原则。此外,中国要努力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制定者,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在国内,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节能减排进程,引导企业强化绿色生产意识和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但是,我国没有必要为应对碳关税而急于推出碳税制度。因为国外的碳关税提案都是以其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为基础的,只要我国采取了相当的碳减排制度,其他国家就不能对我国的产品征收碳关税。因此,我国只需根据我国的国情在适当的时候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或碳税制度之一种即可。此外,我国还可实施碳出口税和碳关税来应对国外碳关税。总之,碳关税本身并不当然违反国际法,如果其设计与实施符合一定条件,则有可能符合国际法规则,而针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的碳关税违反了国际法规则。
王宇松[2](2012)在《碳关税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关税作为一种气候环境治理的制度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公正实施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积极的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将单边碳关税和多边碳关税进行严格区分。单边碳关税因其对WTO规则和联合国气候公约的公然违反,受到发展中国家的一致谴责,它的推行将会使全球气候治理由合作走向分裂,气候治理措施演化成贸易保护壁垒,既不利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减低,也会危机到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严格贯彻气候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多边碳关税则有利于实现全球气候资源的治理和经济贸易的发展。多边碳关税制度是为应对全球公共治理危机而出现的,应从全球各国的公共福利最大化为出发点,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其核心的价值理念,兼顾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该制度必须注重对发展中国家及其民众享有的平等发展权、平等碳排放权的保护,以加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共赢,更加有效地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多边碳关税的具体税收构成要素,应根据气候公约的规定进行设定。首先将发达国家规定到纳税义务人之中,发展中国家也应有条件的分阶段承担起强制性减排义务;在征税范围上,应由窄到宽,将初期的征税范围确定为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产品开采业、石油冶炼加工业、化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碳行业,在保障有效减排的情况下,不过多影响各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在征税标准上,应采用从量标准,实现税收中性原则;在税率设计上,多边碳关税应遵循量能课税的原则,实行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对发展中国家给予必要的照顾,并根据行业的不同、产品消费性质的不同以及能源种类的不同,实现分类分项定额税率;在税收优惠的设置方面,应对发展中国家享有一定的税基式减免做出明确规定,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扶持和保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税率上给发展中国家一定的减免,以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碳税的征收过程是复杂的,其计税的依据是产品的内涵碳排放量。这也就使得多边碳关税的征收管理工作有别于一般的税收,它除了需要建立一般的税收管理制度外,还需要建立碳标签制度,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制度等这些碳税征收中特有的制度。多边碳关税征收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些相关制度的有效建立和施行。在国际层面上,碳排放配额的公正分配,直接影响到一国的未来发展空间,也会影响到国际间在气候治理上的合作。按照工业化累积人均排放量指标为标准对全球的碳排放总量进行初次分配,将容易得到各国对分配公正性的认可。碳标签制度是碳征收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之一,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碳标签标准,将各国产品的碳排放足迹进行鼠化,可以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一致性、透明性和可信度。它一方面可以提高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的低碳经济意识,另一方面为碳关税的征收提供基本的数据依据,简化了多边碳关税的征收工作。多边碳关税中,碳税收入的分配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将为“多方共赢”赢取机会。作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性公共财政收入,它也应当限于为全球公共产品的生产和维护提供资金支持,应重点用于提高各国的节能减排能力,特别应关注为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技术开:发使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了有效利用这笔碳税收入,应设立一个专项基金,可以将其基金并入到全球环境基金的管理体系中,由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其管理。碳税制度是为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出现的,是一项典型的气候治理措施,但它也与各种经济行为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多边碳关税更足涉及全球气候环境治理和经济贸易的多个领域,对各国的经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无论是多边碳关税的征收,还是碳标签制度的推行、碳税收入的管理,都可能在环境治理领域和经济贸易领域之间产生种种冲突。这既有环境治理规则和经济贸易规则的冲突,也有各国之间碳关税征收发生的冲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碳关税的多边协调机构来推行、协调和监督碳关税制度的施行。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中,在气候环境治理领域里,联合国担当着主要角色,众多气候多边协议的签订,气候国际组织的成立都是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完成的。在国际贸易治理领域里,WTO担当着主要角色,各种全球贸易规责的制定,贸易争端的解决,都是在WTO框架内完成的。但碳关税的多边协调机构并不适合在这两大国际组织的制度框架内建立。它们或因职能分工上的限制,或因规则理念上的差异等种种原因,造成了其协调工作效率的降低。因此,应单独成立个多边碳关税协调机构,在多边碳关税制度的施行过程中,赋予其享有必要的管理职能、协调职能和对各种规则制度资源和国际组织资源的整合职能。在该协调机构中专门设立与联合国和WTO进行协调联络的机构,在统一的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以维持多边碳关税制度的稳定有序运行。随着气候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京都议定书第二减排承诺期谈判陷入困境,全球气候治理措施的选择将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欧美等国家可能将趁机加快单边碳关税制度的施行步伐,这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在低碳经济的概念越来越突破经济和气候治理的领域,成为一个伦理概念,甚至一个政治概念,参与全球气候环境的治理也就将更具深意。因此,我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加强多边碳关税制度的理论和制度设计方面的研究,推动在全球建立起多边碳关税制度,为我国参与新的全球治理机制储备制度资源,增强在全球治理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同时应加快建立和规范碳标签制度,加快建立和推行国内碳税制度,以切实的减排行为彰显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在新一轮的全球低碳经济博弈中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楚小庆[3](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袁守灿,王金林[4](1985)在《查阅国外造纸文献的方法》文中研究表明 一、查阅国外造纸文献使用的检索工具(一)什么是情报、情报检索和检索工具?①以信息为载体进行传递、并发挥其效用的知识,叫情报。②从汇集的文献情报中,查找特定用户在特定的时间、特定条件下所需情报的操作过程,称之为情报检索。③用来积累和查找文献资料线索的工具,如各
彭天杰[5](1989)在《苏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绪言 生态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生物存在与活动的空间,一切与生物有交互作用和关系的环境。生态环境研究的基本含义就是:用生态学和环境料学的观点和基本原理,来研究人类活动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化的机理和规律。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是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环境研究的开展,标志着环境料学的研究工作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它是进行生态建设的基础,是为建设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大系统而探索科学规律、以便更好的指导人类的活动。生态环境研究的特点在于它的综合性,它需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全球性的大生态环境的研究是当前环境科研工作的一个大趋势,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15年来工作积累的一个新要求,是我国环境科研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为此,中科院于198G年10月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熊元彬[6](2015)在《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研究(1851-1938)》文中提出中国幅员辽阔,手工行业众多,各地差异性较大,社会经济存在着多元结构。由于东中部不仅属产棉、缫丝区,而且在手工行业中又最为典型,因而自然比多山多雨、少田少地的云贵手工业更为凸显,以致在研究区域上,学界往往侧重于东中部等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在研究行业上又自然以棉纺织、缫丝业为主。即使在宏观的研究论着中,有关云贵手工业的内容也几乎只是稍有涉及而已,并运用东中部通商口岸统计的资料进行阐述,从而无意间忽视了云贵等地手工业在整个近代中国手工业中的地位和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以及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自身的兴起及其变动过程。文章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融为一体和云贵特殊的自然和历史环境,适度地借鉴发展经济学中的“适合技术”和区域经济中的联动与整合,以及山地经济等理论,从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两组耦合关系,将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融入到整个中国及世界贸易的过程中,通过相对长时间段的连续考察,探讨了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原料及市场等方面的变化。主要回答了云贵高原在多山多雨、少田少地、交通不便、产棉甚少、经济基础较差的特殊情况下,其近代手工业是如何兴起与变动的?手工原料及其半成品又是如何与外地进行联动与整合的?在经营手工原料及半成品的商人当中,他们又是如何经营的?政府在推动手工业的变动过程中又有何表现?以及在19世纪80年代云贵近代工业化启动至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前,云贵的商路又有何变化?工业化及商路的变化又对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及其经济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就全文的发展脉络来看,文章以1851年两广商人开始将英国机制洋纱转销云贵和鸦片对客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吸引为切入点,围绕“资源→商人(联动市场与整合资源的中介)→市场”这条主线进行展开,在肯定鸦片对人们身心健康及社会都有着不可争辩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结合国内外特殊的历史环境,运用经济地理将云贵与东中部等地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如对于同属西南的成渝而言,由于成渝不仅属产棉区,纺织基础较好,机制洋纱的输入晚于云贵,而且在输入的洋货中,最先是以消费品的方式从机制洋布输入的,而棉料尚须仰给于外地的云贵则是以原料的方式最先输入洋纱,而后输入洋布。不仅如此,即使是在同属云贵高原的云贵两省中,由于贵州属内陆省份,交通不及云南便利,棉料的输入相对不易,政府为弥补棉料的不足,以致贵州植棉业和蚕桑业的兴起都早于云南。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兴起及其变动是由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强推和云贵高原周边地区相继开埠的一系列带动下,以及在中国尚需进口鸦片而云贵又正好适宜于鸦片种植的特殊时空下,云贵高原与国内外市场之间的联动得以增强,资源整合度也得以相对提高。其中,在联动与整合的方式上,从政府主导型的“滇粤铜盐互易”转变成了受国内外市场自身需求所致的“大锡出口”贸易。在联动与整合的内容上,也从传统的棉料及布疋基本“都仰给与外省”的单线贸易转变成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改贩洋纱入(滇)黔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从而使机制洋纱以原料的方式与传统的手工织布操作相结合,开启了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1883和1886年,云贵两省矿务招商局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云贵近代工业化的开始,继而进一步推动了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发展。作为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兴起的带动因子,鸦片的种植与推广,不是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在世界鸦片、洋纱等各种贸易外力的直接驱动和内部比较利益强有的吸力下,从而使鸦片在财源甚少,但又恰好适宜于鸦片种植的云贵高原得以广泛种植和推广,继而使客商不惧爬山涉水及匪徒的劫财,纷纷而至,不仅将质优价廉的机制洋纱等手工原料及其技术、工具等输入至云贵,以赊购或转卖的方式给手工业生产者,而且还将该地的手工业原料及其半成品转销于外地市场,使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在世界工业化原料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拉力和在以商人为中介的推力下,加强了云贵与外地的联动与整合。民国政府成立后,取消了清政府长期以来对云贵的“协济”,并继承清政府的禁烟政策,致使云贵在财政本已极为困乏的严峻形势下,顿时又失去了两大财源,因而在中央鞭长莫及和财源匮乏的多重影响下,云贵军阀采取了“寓禁于征”的鸦片政策,使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继续在鸦片贸易的带动下与国内外保持着联动与整合的关系。但是,]938年上海、广州、武汉等地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坐镇西南,对云贵进行强有力的直接控制,全面实行严种、严吸、严运的鸦片政策,从而中断了洋纱以易鸦片的这种双向贸易,使云贵与国内外的市场大为萎缩,继而使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转变成了一种一切围绕战争所需进行生产的战时手工业。结合国内外市场和云贵本地的经济地理条件,加强对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及民族经济之问联动与整合复杂关系的专门研究,不仅有益手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打破省级行政区划,明确不同区域间的功能定位,而且还有助于加深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认识,以及为当今云贵与东中部的联动与整合,和云贵与东南亚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发挥区域问的资源互补优势。此外,本文从手工业自身的变动出发,界定了近代手工业的起点,为研究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变动提供了新的线索,即在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较差的情况下,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是在机制洋纱与鸦片双向贸易的共同作用下兴起的,它与中国尚需进口鸦片而产棉甚少的云贵又正好适宜于鸦片种植,继而以易洋纱的这种特殊时空紧密相连。
金淑兰[7](2017)在《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文中指出化学工业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发展生产力、保障人类生活生产必需品以及国防建设和应对战争等密不可分,不仅对于历史上的产业革命和当代的新技术革命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华化学工业会由欧美归国留学生于1922年在北京创建,是我国第一个化学工业学术团体,它荟聚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不仅为后来相继成立的专门学术团体起到了示范和带领作用,而且还推动了民国时期高等化学与化工教育的发展,从而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建制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现代化工事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尚缺乏对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发掘大量第一手资料,运用史料分析、文献解读、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学会承担的社会角色为主线,研究了中华化学工业会自1922年创建至1949年整个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为我国化学工业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首次全面系统地厘清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创立、发展以及组织变迁的历史过程,揭示了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现实条件。这部分内容为完善我国近代化工体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过程提供了参考资料,弥补了我国化工史和技术史史界对相关专题研究的不足。(2)运用社会学方法探讨学术团体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及其随社会变迁所进行的角色调适。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经历了从化工知识普及向化工知识研究的转变,而另一种社会角色——服务于化工实业界则一直伴随并贯穿始终。通过分析认为,除以上所述,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角色还表现在: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工人才;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可见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社会作用和影响不仅仅只表现在与化学工业有关的产业经济方面,甚至还涉及与化学工业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学术团体,其社会角色具有多元性和可变性。(3)详细地梳理了1922-1949年中华化学工业会的主要工作成就及其对中国化工事业的影响。包括化学工业普及方面,如搜集并发布化学工业新闻、举办通俗演讲、翻译化工着作,创办化工普及类刊物《化学世界》;化学工业研究方面,如学会的科研体制化过程、化工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平台建设、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和会刊为主所进行的化工学术研究等;促进实业界与化学界相结合所做的各种努力,如组织学者参观工厂、调查国内化工业现状、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协助举办化工展览。这些史料的挖掘和分析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华化学工业会对于中国化工事业建设的突出贡献,以及推动中国化学工业建制化的积极作用。(4)对中华化学工业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客观的评价。受条件所限,民国时期国内关于化工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并不多见,但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为主、以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为载体刊发的大量文章实用性极强,对于科研同行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作用。(5)在挖掘中华化学工业会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特点。总体上看来,1922-1949年,我国国内的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多为传统手工制作或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国内许多储备丰富的生产原料,仍处于粗放式加工阶段。通过分析影响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剖析政府在化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专门学术团体对于社会的影响,进一步揭示探讨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在我国近现代化学工业体制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
张勇[8](2006)在《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文中提出产业安全是一国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于国际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异常的货物、技术、服务进出口等外部因素导致的一国产业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一部总编性、综合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安全法》,做为维护中国经济主权和产业安全的一项制度性保障和安排,对于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运用和创造性应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在既定时间维度下的不同产业、不同空间、不同法律诱因构成的“三维等分”分析法,为产业安全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实用的研究范式。并据此,回顾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产业安全理论、法律制度及其演进历程,并对明清以来的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及实践进行了总结。本文首次将产业安全定义为一种财产权,具有普通法意义上所有属性。这样将复杂的产业安全问题转化为讨论:产业安全的权益主体、权益存在、权益损害和权益救济、以及监督成本。从这一点出发,建立了与制度经济学的联系,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在产业安全法律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性提出了产业安全具有外部性,产业损害的预防成本是可计量的,且存在最优保护制度,并由最优交易原则所确定的一般性结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和法的经济学分析,对传统产业安全理论及法律制度进行了扬弃,独创性的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产业安全观和产业安全法律的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历时四个月,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社会学调查活动。以期更好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安全法律,并保障其充分实施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基于中国目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以及国际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经验,从实证的角度佐证、厘清了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立法目标、调整对象和内容、基本原则以及立法的总体框架、体例等理论问题。同时科学的回答了立法模式、立法途径、执法机构等现实问题。为政府机关、立法工作者和其他学者,以及关心产业安全的人士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的资料。这次问卷调查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第一次就某一立法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所做的法律社会学调查。
王雪梅[9](2008)在《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我国造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在造纸业产能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压力,造纸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目前来看,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相对较低,这同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形成了严重的反差;但造纸产业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的造纸业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在这一背景下,造纸产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得人们对这一产业今后的发展存在争议。环境竞次理论、污染避难所假说、生态倾销假说等有关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提出使得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保护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等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密切关注,而这些问题在我国的造纸产业得到了集中体现。目前,针对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系统研究尚未开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外资进入我国造纸业的原因和动机、外资进入对我国造纸业的影响、造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对造纸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的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并运用竞争力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产业转移理论就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目前有关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来看,没有明确环境因素在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对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这是一个较大的缺陷。因此,本文首先对“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保证产业安全及跨越国际绿色壁垒的基础上,产业的产出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造纸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深层原因:对我国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就环境保护强度对我国造纸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环境比较优势在我国造纸产业外资进入中的影响和作用;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就环境保护对钻石模型各竞争要素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就如何进行合理的环境规制、如何减少环境保护对造纸产业的不利影响及冲击、如何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等提出了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与现代造纸工业的特点相比,我国造纸产业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造纸产业资源和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比较突出。造纸产业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恰恰反映出造纸产业较低的环境竞争力水平,而导致这种现状的既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影响,也有产业发展的客观原因。(2)我国造纸产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的确享有环境比较优势,这一比较优势意味着我国纸类产品在参与国际竞争时,消耗了比别国更多的资源、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国内环境保护政策削弱了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出于环境保护要求的污染治理运行费用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投资和费用的增加推动了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而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降低了纸类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比较优势。但同时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却在提高造纸产业的环境竞争力,提高我国造纸产业抵御外资进入以及跨越绿色壁垒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将环境保护作为产业发展的机遇,培育产业未来的竞争优势。(4)环境比较优势是造纸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动机,国外的环境政策对造纸产业转移具有驱动作用,对此,本文结合纸类产品贸易流向进行了验证。(5)在现阶段,环境保护主要通过政府和跨国公司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施加影响。(6)外资进入对我国造纸产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是我国造纸产业中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出口依存度等指标已经超出了产业安全的要求,尤其是作为污染密集型产业,其环境效应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从战略角度考量,这些纸业跨国公司是在消耗我国资源和能源并增加我国环境保护压力的同时维持其竞争优势并为本国提供清洁产品;它们在林纸一体化过程中利用资金优势占据了产业价值链上端的原料供应。因此,对纸业跨国公司的发展策略和手段必须站在产业安全和国家环境安全的战略高度来思考,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提早防范。(7)面对环境保护施加给产业的影响,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尤为突出。
杭州“轻专”[10](2002)在《造纸及其有关专利信息摘编》文中认为专利申请号:97104602公开号:1172875专利名称:草料碱法制浆工艺和治理其所生污水的方法及其系统装置文摘: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稻麦草碱法蒸煮制浆方法,由该方法所产生的废液及洗浆废水的回收利用
二、国外造纸文摘20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造纸文摘20条(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碳关税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碳关税的类型 |
一、将碳税适用于进口产品 |
二、将排放权交易制度适用于进口产品 |
第二节 碳关税的概念 |
一、碳关税与替代名称的使用情况 |
二、碳关税与关税的关系 |
三、碳关税与边境调节税的关系 |
四、碳关税的定义 |
第三节 发达国家推出碳关税的原因 |
一、环境原因:解决碳泄漏问题 |
二、经济原因: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
三、根本原因:贸易保护主义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美国与欧盟的碳关税提案 |
第一节 美国的碳关税提案 |
一、美国提出碳关税的背景 |
二、《2008 年利伯曼—沃纳气候安全法案》 |
三、《2009 年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 |
四、美国碳关税立法的趋势 |
第二节 欧盟的碳关税提案 |
一、欧盟提出碳关税的背景 |
二、欧盟碳关税提案的主要内容 |
三、欧盟碳关税立法的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关税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的合法性 |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
一、自由贸易抑或保护环境 |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对碳关税合法性的影响 |
第二节 碳关税是否违反 WTO 实体义务 |
一、关税减让与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
二、边境税调节规则 |
三、国民待遇原则 |
四、最惠国待遇原则 |
五、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与差别待遇 |
第三节 GATT 第20 条例外 |
一、GATT 第20 条(b)项 |
二、GATT 第20 条(g)项 |
三、GATT 第20 条引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碳关税在气候公约下的合法性 |
第一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碳关税有关的规定 |
二、碳关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合法性 |
第二节 《京都议定书》 |
一、《京都议定书》与碳关税有关的规定 |
二、碳关税在《京都议定书》下的合法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碳关税的国际协调 |
第一节 对碳关税进行国际协调的背景 |
一、碳关税受世界贸易组织与气候公约双重调整 |
二、对碳关税进行国际协调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对碳关税进行国际协调的方案 |
一、在 WTO 框架外协调碳关税 |
二、在 WTO 框架内协调碳关税 |
三、WTO 争端解决机制与气候变化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调 |
第三节 碳关税多边协调的进展 |
一、多边贸易谈判的进展 |
二、多边气候谈判的进展 |
三、多边气候谈判与单边碳关税的互动 |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中国应对碳关税的策略 |
第一节 中国的气候变化政策 |
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绩 |
二、中国的减排目标 |
第二节 碳关税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
一、碳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
二、碳关税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 |
三、碳关税对中国气候谈判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在国际层面的应对策略 |
一、在 WTO 框架下应对碳关税 |
二、在气候变化国际法框架下应对碳关税 |
第四节 中国在国内层面的应对策略 |
一、以碳税应对碳关税 |
二、以排放权交易制度应对碳关税 |
三、以碳出口税应对碳关税 |
四、以碳关税应对碳关税 |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2)碳关税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碳关税的概念、缘起和演变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三、选题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碳关税制度的一般分析 |
一、设立碳关税制度的合理性 |
(一) 生态效应 |
(二) 经济效应 |
(三) 社会效应 |
二、碳关税制度与国际贸易制度的关系 |
(一) 碳关税制度与WTO原则 |
(二) 碳关税制度与反补贴制度 |
(三) 碳关税制度与反倾销制度 |
(四) 碳关税制度与WTO的环境例外 |
三、碳关税制度与气候治理制度的关系 |
(一) 碳关税制度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二) 碳关税制度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 |
(三) 碳关税制度与“巴厘岛路线图” |
(四) 碳关税制度与《哥本哈根协议》 |
(五) 碳关税制度与坎昆气候大会 |
第二章 碳关税法律制度的理念和原则 |
一、碳关税制度的价值理念 |
(一) 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实现 |
(二) 符合经济运行规律 |
(三) 顺应社会发展需要 |
二、碳关税制度的原则 |
(一)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二) 发展权平等原则 |
(三) 历史责任原则 |
(四) 人均排放权原则 |
第三章 碳关税法律制度的构成要素 |
一、纳税义务人 |
(一) 《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原则的规定 |
(二) 《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内容的规定 |
二、初期征税范围 |
(一) 初期征税范围的幅度 |
(二) 初期征税范围的确定 |
三、征税标准 |
(一) 从价标准的不适宜性 |
(二) 从量标准的适宜性 |
四、税率 |
(一) 地区差别定额税率 |
(二) 分类分项定额税率 |
五、税收优惠 |
(一) 税基式减免 |
(二) 税率性减免 |
(三) 税额式减免 |
第四章 碳关税征收管理制度 |
一、碳排放配额分配管理 |
(一) 影响碳排放配额分配的关键因素 |
(二) 碳排放配额分配衡量指标 |
(三) 碳排放配额的分配 |
二、碳标签管理 |
(一) 碳足迹、碳盘查、碳标签 |
(二) 碳足迹认证标准的现状 |
(三) 多变体制框架下的碳标签制度 |
三、碳关税收入管理 |
(一) 碳关税收入使用的方式选择 |
(二) 专项基金的设立 |
第五章 碳关税多边协调机构的建立 |
一、联合国框架内多边协调机构建立的可行性 |
(一) 联合国环境治理职能的发展历程 |
(二) 建立多边协调机构的方案 |
(三) 建立多边协调机构的现实障碍 |
二、WTO框架内建立多边协调机构的可行性 |
(一) WTO环境治理职能的发展 |
(二) 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的冲突 |
(三) 建立多边协调机构的现实障碍 |
三、独立的多边协调机构的建立 |
(一) 碳关税多边协调机构的职能 |
(二) 碳关税多边协调机构的组织架构 |
第六章 我国应对多边碳关税的措施 |
一、加强参与多边碳关税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 |
(一) 加强多边碳关税制度的理论研究 |
(二) 参与多边碳关税的制度设计 |
二、加快建立和规范我国的碳标签制度 |
(一) 加快建立碳标签制度的意义 |
(二) 我国碳标签制度项目的研究和实施状况 |
(三) 我国碳标签制度建设的不足和改进 |
三、加快推动国内碳税制度的制定和施行 |
(一) 立法模式上的选择 |
(二) 计税依据上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6)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研究(1851-193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方法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方法与资料的运用 |
二、学界的研究现状与主要分歧 |
(一) 国内学界对近代中国手工业的宏观研究 |
(二) 国内学界对近代中国手工业的区域和行业性研究 |
(三) 海外学界对中国近代手工业的研究 |
(四) 学界对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调查和研究 |
(五) 学界的主要观点及其问题 |
三、文章的内容及其结构安排 |
(一) 文章的主旨、主线及重点、难点、创新 |
(二) 文章的篇章结构及其大致内容 |
四、文章相关概念的辨析及界定 |
(一) “工厂”与“手工业”概念的阐述 |
(二) “云贵高原”空间及其“近代”时间的界定 |
(三) “近代工业”与“近代手工业”内涵的辨析 |
(四) “市场联动”与“资源整合”理论的诠释 |
第一章 云贵高原传统手工业的变与不变 |
第一节 传统棉纺织业 |
一、棉纺织原料的来源 |
二、棉纺织生产及其市场 |
三、蚕桑业的兴起及其发展 |
第二节 冶矿业的开采及其市场 |
一、云贵冶矿业的开采 |
二、矿业资源对客民的吸引及其影响 |
三、矿产的销售及其市场 |
第三节 其它特色手工业及商贸的变动 |
一、其它特色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
二、客商对云贵手工业的带动及本地商人的成长 |
三、传统贸易的联动与整合 |
第二章 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兴起 |
第一节 鸦片与机制洋纱的整合及客商与市场的联动 |
一、带动因子:鸦片种植与近代商人的成长 |
二、市场联动:鸦片贸易与外地市场及客商的关系 |
三、资源整合:“改贩洋纱入(滇)黔以易鸦片”的双向贸易 |
第二节 机制洋纱的输入与云贵高原手工业的变动 |
一、“土纱业中引起了一个革命”:机制洋纱对传统棉料来源的取代及其影响 |
二、机制洋纱的助推:织布业的发展与不足 |
三、同床异变:云贵与成渝近代棉纺织兴起与变动的差异 |
第三章 工业化的兴起与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近代化工厂的创办 |
一、政府主导型:机械化工厂的创办 |
二、商人自动型:民营企业的创办 |
三、政府与商人联合型:集资创办的新式工业 |
第二节 手工业与工业化的相互影响 |
一、机器生产对手工业的带动作用 |
二、新式手工业的兴起及其发展 |
三、手工业专业区的传承与变动 |
四、手工工具及技艺的相对提高与不足 |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经济的变化 |
一、并存中的发展:传统集市的转型与新兴市镇的出现 |
二、商品化的相对提高与不足 |
三、资金及新型人才的缺乏及其影响 |
第四节 云贵高原典型手工业的传承与变动 |
一、云贵高原动物资源的利用:皮毛制革业的生产及其市场 |
二、云贵高原植物资源的开发:制茶业的生产及其市场 |
三、食品加工业的传承与变动:酿酒业与制糖业的发展 |
第四章 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市场联动与资源整合 |
第一节 列强在联动与整合中的表现 |
一、外向的投入:列强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及其影响 |
二、市场的占领:列强机制工业品向云贵高原的倾销及其影响 |
三、资源的掠夺:列强对云贵高原工业资源的占领及其影响 |
第二节 边陲贸易的发展与商贸中心的形成 |
一、国外市场:云贵高原边陲贸易的变动及其影响 |
二、中心市场:云贵高原商贸中心的形成及对手工业的影响 |
三、国内市场:区域问工业原料及半成品的整合 |
第三节 联动与整合中商路的变迁及其影响 |
一、人力桥梁:交通不便下马帮的作用及其影响 |
二、口岸联动:云南及云贵周边商埠对云贵手工业的影响 |
三、新旧联动:传统商路的变动与新型商路的出现及其影响 |
第五章 政府与商人在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表现及作用 |
第一节 政府与商人的引领及手工业的发展 |
一、棉纺、染织的倡导及其影响 |
二、蚕桑业的鼓励及其影响 |
三、其它手工业的推动 |
第二节 商帮、商号的发展及对手工业的推动 |
一、商帮、商号的形成及其发展 |
二、商帮、商号在市场联动与资源整合中的运作 |
第六章 云贵高原近代于工业与经济社会的变迁 |
第一节 手工业与经济结构的变动 |
一、女性工人的出现及其影响 |
二、人口变动对手工业的影响 |
三、组织变迁:传统经营组织与经营体制的多样化 |
第二节 手工业与社会风尚习俗的联动 |
一、消费观念的变革:奢侈化与传统勤俭之风的并存 |
二、生活方式的变动:社会习俗的变与不变 |
第三节 手工业与消费结构的多元化 |
一、西式服饰与“:土式”服饰的并存 |
二、中西合璧式建筑与新旧式交通的并存 |
结语 |
一、云贵高近代原手工业的特点 |
二、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的启示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创建与发展 |
2.1 创建背景与条件 |
2.1.1 社会条件 |
2.1.2 宏观背景 |
2.1.3 人才基础 |
2.2 学会的创建与发展 |
2.3 组织机构的变迁 |
2.3.1 对学会章程的不断修订与完善 |
2.3.2 内部结构的变迁 |
2.4 历任理事(评议员) |
2.5 会员分析 |
2.5.1 全体会员分析 |
2.5.2 代表性会员分析 |
第3章 化工宣传与普及工作 |
3.1 搜集、发布化学工业新闻,提供化工消息 |
3.2 举办通俗演讲,推动化工知识传播 |
3.3 翻译化工着作,引进西方先进化工技术 |
3.4 创办科普刊物《化学世界》 |
第4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刊的创办、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
4.1 会刊简史 |
4.2 历任编纂 |
4.3 发展历程 |
4.3.1 化学工业调查阶段 |
4.3.2 化学工业述评阶段 |
4.3.3 化学工业应用研究阶段 |
4.4 会刊的历史作用 |
第5章 中华化学工业会的科研体制化探索 |
5.1 创立化工图书馆,为化工研究提供基础 |
5.2 发行化工专业期刊,鼓励学术研究 |
5.3 召开年会,促进学术交流 |
5.3.1 历届年会概况 |
5.3.2 年会发展历程 |
5.3.3 联合年会纪实 |
5.3.4 年会的演变及其特点 |
5.4 协助审定化学名词,推进化学用词规范化 |
5.4.1 化学讨论会的缘起与成果 |
5.4.2 与会人员中的中华化学工业会会员分析 |
5.4.3 化学工程名词的统一与审定 |
第6章 对中国传统工业的改进与研究 |
6.1 肥皂工业 |
6.2 造纸工业 |
6.3 油脂工业 |
6.4 橡胶工业 |
6.5 油漆工业 |
6.6 制革工业 |
第7章 联络并服务于化学工业实业界 |
7.1 组织参观工厂,促进学企结合 |
7.2 调查国内化工产业,掌握化工发展现状 |
7.2.1 调查实录 |
7.2.2 关于化工调查的总结与反思 |
7.3 服务于实业界,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咨询 |
7.4 协助化工展览,推动化工产业发展 |
7.4.1 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 |
7.4.2 举办化学工艺品展览会,暨组建化学工艺研究会 |
7.4.3 吴承洛对化学工艺品展览会的评价 |
第8章 结语 |
8.1 对学会在化工学术研究方面的影响评价 |
8.2 关于中华化学工业会社会角色的探讨 |
8.2.1 构建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
8.2.2 开启了中国化工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化学工业人才 |
8.2.3 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建制化奠定了基础 |
8.3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框架、路径和方法 |
三、贡献与创新 |
第一章 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引言: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 |
一、西方经济安全研究综述 |
二、国内经济安全研究的进展情况 |
三、产业安全研究范式的提出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安全理论 |
一、传统产业安全的概念 |
二、经济全球化与传统产业安全理论的扬弃 |
第三节 新产业安全理论与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
一、产业安全的新概念 |
二、新产业安全观的内涵 |
三、新产业安全观的外延 |
四、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概念 |
第四节 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政治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二、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三、法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四、关于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理论基础的一般性结论 |
第二章 国际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一节 国际产业安全法律及其演进 |
一、一战之前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
二、一战到二战之间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
三、二战后到80 年代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
四、80 年代至今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
第二节 典型美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分述 |
一、反倾销制度 |
二、保障措施制度 |
三、行政“快车道”(fast-track) |
四、对外谈判制度 |
第三节 美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特点 |
一、美国钢铁产业保护历程引起的思考 |
二、产业界的角色 |
三、执法机构分工协调 |
四、美国三权角色:制衡与促进 |
第四节 欧盟和日、韩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综述 |
一、欧盟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
二、日本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
三、韩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
第三章 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社会学调查 |
第一节 晚近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及实践综述 |
一、经济主权逐渐衰落的明清阶段 |
二、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逐渐兴起的民国阶段 |
三、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封闭的28 年 |
四、产业安全法律逐步受到重视的改革开放阶段 |
第二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状况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三节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二、被调查者反映产业安全法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被调查者有关产业安全立法的建议 |
第四节 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总体建议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总体性建议 |
第四章 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安全法》的设想 |
第一节 中国产业安全总体状况分析 |
一、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现状 |
二、中国重点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三、中国服务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分类 |
五、中国产业安全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重要意义 |
一、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
二、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可行性 |
第三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总体构想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模式 |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 |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的主体及调整对象 |
四、中国产业安全法的调整内容 |
五、中国产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责任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责任主体 |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责任种类 |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的归责原则 |
四、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后果 |
五、中国产业安全法的诉讼时效 |
第五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框架、体例及立法方式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框架 |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体例 |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方式 |
四、中国产业安全法相关保障体系 |
第五章 中国产业安全法重点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审查法律制度 |
一、美加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审查法律制度演进历程 |
二、美加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
三、中国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审查的立法建议 |
第二节 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
一、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服务贸易:高开放水平与弱竞争力的矛盾 |
三、中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的现状 |
四、构建中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的设想 |
第三节 边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一、边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概念 |
二、边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际借鉴 |
三、中国边境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建议 |
四、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几个热点问题 |
第四节 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 |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的概念 |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的国际借鉴 |
三、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的设计 |
四、构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的关键 |
五、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法律制度的展望 |
第五节 国家产业损害预警制度 |
一、国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概念 |
二、国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国际借鉴 |
三、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法律渊源:情势变更原则 |
四、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在贸易救济法律中的作用和效力 |
五、中国产业损害预警制度展望 |
第六章 结论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律理论 |
二、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建议 |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立法框架(建议稿) |
第七章 附录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立法框架(建议稿) |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状况调查问卷 |
三、主要参考文献 |
(9)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对象 |
1.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1.2 研究对象选取的背景 |
1.1.3 小结 |
1.2 研究的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数据的选取和使用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使用说明 |
1.5 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回顾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环境 |
2.1.2 环境问题 |
2.1.3 环境保护 |
2.1.4 环境规制 |
2.1.5 竞争力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竞次理论 |
2.2.2 污染避难所假说 |
2.2.3 生态倾销假说 |
2.2.4 波特假说 |
2.3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
2.4 国内外有关环境保护与产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回顾 |
2.4.1 国外研究回顾 |
2.4.2 国内研究回顾 |
2.5 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2.6 我国造纸业环境保护与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
3 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 |
3.2 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
3.2.1 问题的提出 |
3.2.2 基于环境的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 |
3.3 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3.4 对基于环境的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新认识 |
4 国内外造纸产业的发展及特点 |
4.1 发达国家造纸业的产业特点及发展趋势 |
4.1.1 产业特点 |
4.1.2 世界造纸产业的发展趋势 |
4.2 我国造纸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4.2.1 现状 |
4.2.2 特点 |
4.3 我国造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小结 |
5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
5.1 造纸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5.1.1 能源消耗 |
5.1.2 资源消耗 |
5.1.3 污染物排放 |
5.2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问题的成因 |
5.2.1 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
5.2.2 市场失灵在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
5.2.3 政府失灵在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问题上的具体表现 |
5.2.4 我国造纸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行业原因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比较优势研究 |
6.1 环境要素禀赋与环境比较优势 |
6.1.1 环境要素禀赋 |
6.1.2 环境比较优势 |
6.1.3 环境比较优势与环境竞争力 |
6.1.4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
6.2 我国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 |
6.2.1 土地资源价格 |
6.2.2 水电资源、能源价格 |
6.2.3 环境标准的差异 |
6.2.4 环境偏好的差异 |
6.3 小结 |
7 环境保护强度与我国造纸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7.1 我国造纸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现状 |
7.1.1 国际市场占有率 |
7.1.2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
7.1.3 贸易专业化指数 |
7.2 造纸业环境保护强度的测量 |
7.2.1 造纸业环境保护强度测量的指标体系 |
7.2.2 造纸业环境保护强度测量结果 |
7.3 环境保护强度与纸类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环境比较优势对我国造纸产业外资进入的影响 |
8.1 问题的提出 |
8.1.1 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 |
8.1.2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8.1.3 我国造纸产业外资进入现状 |
8.2 外资进入我国造纸业的动因 |
8.2.1 非环境因素 |
8.2.2 环境因素 |
8.3 造纸业产业转移性质的讨论与结论 |
8.3.1 我国造纸产业有着明显的环境比较优势 |
8.3.2 环境比较优势是造纸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动机 |
8.3.3 国内外的环境政策对造纸产业转移有驱动作用 |
8.3.4 贸易流向变化对产业转移性质的验证 |
8.4 本章小结 |
9 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9.1 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钻石”模型 |
9.1.1 引入环境保护的竞争力模型 |
9.1.2 环境保护对钻石模型内部竞争要素影响的分析 |
9.2 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具体分析 |
9.2.1 产业转移的影响 |
9.2.2 绿色壁垒与生态倾销 |
9.2.3 国内政府环境政策变化的影响 |
9.3 讨论 |
9.3.1 环境保护对不同造纸企业的影响 |
9.3.2 环境政策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复杂性 |
9.3.3 技术创新在当前我国造纸产业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 |
9.4 结论与政策含义 |
10 提高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
10.1 提高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原则 |
10.2 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
10.2.1 政府层面 |
10.2.2 行业层面 |
10.2.3 企业层面 |
10.3 小结 |
11 结论与创新 |
11.1 结论概括 |
11.1.1 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11.1.2 我国造纸产业环境竞争力水平较低 |
11.1.3 我国造纸产业具有环境比较优势 |
11.1.4 国内环境保护政策削弱了我国造纸产业的环境比较优势 |
11.1.5 环境比较优势是造纸业跨国转移的主要动因 |
11.1.6 环境保护通过政府和跨国公司对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施加影响 |
11.1.7 提升我国造纸产业基于环境的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
11.2 论文创新 |
11.2.1 理论创新 |
11.2.2 研究方法创新 |
11.3 论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表与附图TABLE AND CHARTS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国外造纸文摘20条(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 黄文旭. 华东政法大学, 2011(06)
- [2]碳关税法律制度研究[D]. 王宇松. 安徽大学, 2012(10)
- [3]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4]查阅国外造纸文献的方法[J]. 袁守灿,王金林. 国际造纸, 1985(02)
- [5]苏联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研究[J]. 彭天杰. 环境科学丛刊, 1989(05)
- [6]云贵高原近代手工业研究(1851-1938)[D]. 熊元彬.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7]中华化学工业会研究(1922-1949) ——兼论民国时期专门科学社团的社会角色[D]. 金淑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11)
- [8]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D]. 张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9)
- [9]环境保护对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D]. 王雪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10]造纸及其有关专利信息摘编[J]. 杭州“轻专”. 湖北造纸, 2002(02)
标签:碳关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碳排放; 经济研究; 环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