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算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消费(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1](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是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单一的物质满足到文化、安全、居住、环境等多方面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成为指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理想、目标和准则。话语是人的实践过程中,为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而产生的物质载体,充当信息交流的媒介,话语在价值观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首先,核心价值观话语主体所掌握的话语权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全球性金融危机、环境问题、贫富不均等,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图推行话语霸权,鼓吹资本主义民主与人权。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传播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正确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构筑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其次,价值观话语是人的精神需要的表达方式。新时代人民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需要追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符合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与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的价值旨归与个人的价值准则相映成趣。此外丰富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话语内容,还需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从生产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与核心价值观指向一致的新词汇、新表达、新故事。再次,全媒体时代,多种传播媒介融合深度发展,共同创新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载体。灵活运用传统媒体、电子媒体、新兴媒体,发挥深度、准度、广度、速度的话语特点,搭建传媒平台,培养传媒人才。自媒体、物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也应当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全新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一个多方面、多领域的有机整体,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等构成要素,同时涉及多个研究角度和学科背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并运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话语体系。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是话语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为内容,在全媒体上采用话语释义、转化、认同等话语方法,向话语受众交流、传播、教育,以扩大影响力、传播力、意识形态领导力为效果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准则,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受众、话语内容、话语载体、话语方法、话语效果六个构成要素。第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关于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人的自由发展理论和思想宣传方法论奠定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成为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话语体系的文化积淀。第三,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首先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方面建设话语主体;其次培养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党员干部受众、学生受众和群众受众;再次,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学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阐发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复次,全媒体时代,运用传统媒体、电子媒体、新兴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载体,扬长避短相得益彰。最后创新核心价值观话语方法。话语释义方法,运用解释方法、修辞方法、叙事方法,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得通俗易懂;话语转化方法,将宣教话语与传播话语、理论与实践话语、大众话语与精英话语相互转化,实现话语主体间相互交融、多向参与;话语践行方法,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真正实现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目标。第四,从实践出发,以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建设现状为课题,总结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成就与不足,针对既存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直面挑战,为构建新时代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探寻机遇。第五,确立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夯实人民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扣新时代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价值观话语表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价值观共识;加深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建设学术话语体系;加强党对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地位,确保话语体系的政治方向。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全面、系统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理论,丰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人的价值理论和话语生产传播规律;既有利于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树立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又有利于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与精神信仰,传播中国价值,践行中国价值。
左华[2](2014)在《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民生,即大多数人的生存与发展。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尤其是近代以来,民生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总基调。今天,在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改善民生更是成为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以来,就把改善民生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刘少奇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有着深切的民生关怀。作为毛泽东的助手,同时又是亲临第一线的指挥者,刘少奇深知理论与实际的连接点与矛盾,对我国的民生建设作出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解读。他的民生理论与实践和毛泽东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实际历史进程。本文按照“群众关切——刘少奇的思考和决策——群众实践效应”的解释模式,综合运用比较、制度主义等分析方法,分作四个阶段全面考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其独特品性。这四个阶段为: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萌动和创生;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长和跨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失误;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和挫折。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由受传统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的熏染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上了推翻旧统治的革命道路。他始终坚持,只有把争取和维护多数工农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革命才能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取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奠定政治前提。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如何在政权未稳、百废待兴的基础上满足民众对改善生活的迫切要求,成为新中国领导者面临的巨大考验。刘少奇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纲领。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人民群众迫切希望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刘少奇放弃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纲领,并跨越到了社会主义道路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场景。刘少奇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实现民生改善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原则和方法。但是,由于对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与民众生活之间的紧张缺乏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实践逐渐偏离了民生发展的轨道。刘少奇努力纠正其中的错误,并进行了大量富有创新性的思考。为克服严重的困难,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刘少奇主抓这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改革举措。国民经济很快得以好转。随之,刘少奇和毛泽东对于民生改善的方法和路径分歧逐渐公开化,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之弦再次绷紧。刘少奇与毛泽东的民生理论与实践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二者之间的纷争充分反映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汲取刘少奇的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并实现了创新与超越,使民众的生活水平很快有了较大提高。刘少奇不同时期的民生理论与实践,揭示了改革开放前我国民生问题的内在矛盾和演绎逻辑,为新时期我国民生建设提供了许多重要借鉴和启示。
段善君[3](2017)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命价值观是人的认知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命价值观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用中国梦引领生命价值信仰。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把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但也有部分大学生持有消极、功利世俗的生命价值观。本文从市场经济、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多样性、网络社会、教育环境等多个视角对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国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要领悟生命本真,珍惜时光,谋划精彩人生,用最少的时间创造最大的生命价值;珍惜生命存续,感悟生命之善;创造幸福生活,体味生命之美;树立崇高理想,成就生命之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应该是开放性的、多样性的、社会化的,这样才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认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路径体现在:一是筑牢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引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大学生时代精神教育;二是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熏陶;三是注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养成;四是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五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建设;六是建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协同机制。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行为,而是基于理想信念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充满关心和爱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既要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也要把学生培养成仰望星空、拥有社会担当和远大理想的人。
常青伟[4](2014)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化的一种教育活动,承担着关爱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等等的社会功能,是引领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主要实践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政治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从政治属性来说,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从文化属性而言,是通过文化化人的方式来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定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其存在、转型、创新发展都是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时代变迁、发展为前提和背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随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动过程之中,人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因素都对这一过程产生着或轻或重的影响。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对内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则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可以说,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所面临的考验也都与这两方面的现实密切相关。审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新的时代、新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价值和功能的实现所带来的影响和制约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创新应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中心,找准实践、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本论文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从哲学认识论和传播学的角度将信息界定为:通过特定媒介,是人的精神创造物的反映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指:被主体获取、利用、传递、交换、创造出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影响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人的政治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信息成为最重要资源的信息社会,环境中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周围世界的基本看法、生活的态度、行为的选择产生的影响着越来越强化。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就迫切需要分析当前背景下社会的主要变革及特征,把握当前时代发展趋势,梳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和主要问题。以系统的、整体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从思想政治教育单位小系统(学校、工厂、乡村、社区、机关等)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来展开深入的研究。关注整个社会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构及其运行,关注人的素质的整体性存在、整体性提升和整体性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辐射、扩大、渗透到人生活环境中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就是在当前所处的两大时代背景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依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引导社会成员通过获取、传递、变换、贮存、反馈等过程,了解、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促进社会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社会精神生产活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向多主体、多渠道的扩散,以非形式化的方式,以开放动态的模式,使人身处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的心灵,通过人的头脑,形成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通过渗透的方式,架起人与外界环境精神交往、对话的桥梁,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本文从系统、信息、传播、文化等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开拓性研究。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运用系统论、信息论、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概念进行学理界定,着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进行溯源,尤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内容、方式,结构及功能等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试图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体系,进而延伸到实践层面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实现路径。本文围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体系这一中心议题,共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导论:从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带来的挑战和冲击,表明选择该论题进行研究的缘由。论文梳理了现有的与本论题相关研究的概况,提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同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研究价值,这是全文的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为立论基础,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系统论、信息论的角度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涵义,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引导社会成员通过获取、传递、变换、贮存、反馈等过程,了解、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促进社会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价值,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第二部分:分析、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相关理论工具,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础。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环境渗透的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等许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功能、环境渗透的原创性观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环境渗透的思想,理清各自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特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三个面向”、“大小环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原创性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思想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还梳理了古今中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重要思想资源,借鉴了系统论、信息学、传播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对这些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理论工具的分析、梳理,有助于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体系构建、渗透机理、实现路径的研究。第三部分:提出了环境渗透的主要内容、方式、特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理论概述。论文结合全球化背景和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激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对人的发展具有思想引领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博弈和竞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人的行为规范的养成等核心,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加工形成的信息体系。根据人的实践活动,从人生活的两个基本领域: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方式。日常生活是人类最直接、最普遍的存在方式、活动场域,通过人的衣食住行的日常消费行为、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往行为、日常生活观念及其方式对日常生活进行渗透。非日常生活主要是以理性为主要特征,通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对非日常生活进行渗透。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方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具有导向性、隐匿性、整合性、强化性的特征。第四部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结构和功能,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逻辑展开。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基本因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或相对稳定的作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结构从信息内容对人的影响、信息在环境渗透中的地位和形式两个层面,可分为:积极环境渗透和消极环境渗透;主动环境渗透与被动环境渗透;强势环境渗透和弱势环境渗透、显性环境渗透和隐性环境渗透。从主体和信息两条清晰稳定的脉络,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揭示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功能是系统的目的实现所表现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功能是其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系统目的实现所表现出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功能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本文主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正向功能:导向功能、凝集功能、激励功能、示范功能和发展功能等。第五部分:客观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现实要求。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存在三方面主要问题,内容上缺乏现实的表现性,形式上缺乏系统的体系化,效果上尚未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性危机、人本性缺失、人文性缺乏等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第六部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原则,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实现路径,这是本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关键所在。原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能动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原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活动中必须坚持、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因势利导、自主选择、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的养成,从思想引领、舆论推动、文化支撑三个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实现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统领环境渗透方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生活中的社会现实性、使理论更体现生活化;以传播媒介为载体,政府主导舆论导向,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氛围,凝聚环境渗透中的正能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大众文化,开发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符号的文化产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文化形态。
王再兴[5](2012)在《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文中研究说明农民的“解放”,可能既是一个历史的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关于想象的问题。原因在于,在“革命”中国,即1949年以前的旧中国时期,与通常所称的存在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等三大社会压迫的说法相适应,农民的“解放”被很自然地理解成(或者说想象成)农民的土地问题和“翻身”问题。这在民主革命年代曾经被简洁地表述为“打土豪、分田地”,以及表现为1920年代后期直到1950年代初中共的各种土地法令等。但是,上述对于农民“解放”问题的理解,应该说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历史的时间性。以“十七年”为例,前述中国农民的“土地还家”和穷人“翻身”的愿望,在新的人民国家的时代,均已经在事实上逐一得到了实现。这些正是农民的“解放”问题在后续历史实践方面的呈现。但是,在新的历史实践的基础上,“解放”问题也可能悄然诞生了某些新的、纠结的理解或者想象,它们形成了对于当年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诸多理解差异,从而使得问题趋于一定的复杂化了。应该说,正是在这个新的理解/想象的层面上,农民“解放”的涵义重新成为今天我们可能仍然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本文试图依循着1949-1966年间原始的历史材料、小说文本、以及主体想象等彼此交织的层面,努力促成“十七年”农村小说的叙述展示出它自身的复调特性。——或许,这是对于“舆论一律”时代社会主义农村小说进行再阐释的可能条件,虽然它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当然,这也意味着本文的文本细读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讨论方式,这包括以“故事”作为场域、将“叙述”区分为不同层次、视“叙述”为矛盾闭合点、信赖历史编纂学事实的“真实”观、以及“永远历史化”等途径,尽管它们可能算不上是最好的方式。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单干农民:乡村政治及土改叙述下的处境化问题”。本章将1940年代以后的农民小说看作后续十七年农民小说的“前史”,主角就是单干时代的农民。本章试图发现影响到后来1949-1966年农民小说的几个大的话题,如封建性空间、个人、欲望、以及历史化等。本章争取呈现传统、现代、革命等复数话语下的中国农村的复杂面貌,并将农民的“解放”重新上升为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二章,“互助组农民:革命话语下被压抑的欲望形式化”。本章涉及了以下主要话题:当年在“组织起来”的号召下,“劳动”和“尊严”的观念如何被凸现出来,同一过程中“欲望”又是怎样悄悄地遭逢了全面的抑制;如何出现了农民解放的“形式”想象——如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它引发了什么样的文学问题等等。本章尝试说明,革命话语下欲望的形式化通道的被压抑,可能留给了整个社会主义文学持久的和结构性的动荡不宁。第三章,“初级社和高级社农民:集体的想象与困厄的个人”。本章主要讨论社会主义农村小说中“个人”怎样历史性地进入了与“集体”的纠葛当中,“个人”与“集体”两者的关系及其困境等问题。本章试图说明,“集体”仍然是中国农民所需要的;但是如果农民的“个人”在集体之内没有被赋予应然的承认,反过来也会对于原本就由他们所构成的“集体”产生根本性的损害,从而使得农民“个人”与“集体”的间性关系可能面临着全面溃散的危险。第四章,“人民公社农民:‘解放’的景象及其讲述的再历史化”。1950年代末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虽然遭遇了挫折,但是这一浪漫主义运动却在文学上激发了诸多热烈的想象。这些想象指向了超越当时现实困境的某些反思性和可能性。本章希望能够重现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前期文学-政治的复杂关系,并从中钓沉某些被淹没的积极的想象。本章试图说明,这些想象恰恰是今天我们已经淡忘掉的,从这个意义上,它们是另一种意义的历史“真实”。结束语,“重新期待‘人民性’文学”。农民隶属于“人民”。也因为如此,“人民”/“人民性”文学似乎值得我们期待:让农村小说中农民及其生活的想象与叙述重返尊严和平等的维度,让“解放”的讨论返归实在界,使“问题”得到命名,这或者是农村小说以后的可能出路之一。无论如何,我们总会想象未来。对于20世纪中国农民的“解放”故事及其故事的讲述,尽管很难说有哪种阐释方式是最终更为有效的,但是我们的文学与批评,却业已向我们提出了一项艰难的任务:经由怎样的路径,我们方能恢复(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建构”)那个失落的主体间的“承认/认同”关系呢?本文也谨此希望,通过相关的讨论,能够绵薄地有助于让农民成为新时代“解放”意义上的“人民”,让农村生活,也纳入到通常意谓的“好生活”的场域中去,使“平等”、“正义”和“尊严”等曾经温暖我们的原则,在我们的想象和叙述里被重新镀亮起来。
陆攀[6](2014)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文中指出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每个时代的人都要用信仰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类的信仰史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但是直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诞生,才真正实现了人类信仰史的伟大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即科学共产主义信仰),并且他们以自身的行动积极传播和实践着自己创立的信仰,使马克思主义信仰获得了初期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政治信仰,它以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根本指向,其主旨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目标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从马克思主义信仰诞生起,它就与劳苦大众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命运息息相关。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劳动人民,以这一信仰体系为指导,在共产主义目标的牵导下,不断推动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始终发挥着目标导向、思想引领、精神动力、政治灵魂的作用,成为广大劳动人民追求自身解放和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经历了极其坎坷的命运。19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开始传播,并逐渐为工农劳动大众所接受和认可。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俄国化,在信仰理论上,形成了第一个民族化的理论形式即列宁主义;在信仰实践中,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国家的主导信仰。列宁积极推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他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打破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积极推行新经济政策,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主导地位。斯大林在苏联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中也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以及个人崇拜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巩固的同时也出现了扭曲。后斯大林时期,由于逐步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信仰的转向,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出现了危机,这场危机经历了赫鲁晓夫时期的产生、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深化以及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全面爆发的过程,最终导致了苏联的亡党亡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也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但从总体上看,获得了大发展。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范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革命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经历了从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个体形态向组织形态的演变,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革命党的政治信仰上升为国家的主导信仰。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实现了民族化、中国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中国化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巩固,实现了主导信仰与主流信仰的同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信仰主体那里过多地呈现出非理性的一面,并逐步掺入了个人崇拜的因素,以致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了极其严重的个人崇拜现象,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了畸形化发展。“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精神,引导人民群众逐步从个人崇拜的阴影中走出来,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了理性的归位。随后,马克思主义信仰又经历了苏东剧变所带来的信仰困境以及“法轮功”的冲击等,但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曲折中获得了进一步地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中国化的第二个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信仰实践中,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一条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信仰观念从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信仰目标的确立,激发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共产主义的豪情壮志,坚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这就需要通过持续不断地信仰建设来巩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实践中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都为这一信仰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这一信仰建设又受到“资”强“社”弱,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等多种因素的挑战和影响。后者也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现实紧迫性。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不仅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且在当代中国它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迫切需要。为此,就要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效相统一、示范引领与主体选择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相统一、批判斗争与吸收借鉴相统一的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强党及党的信仰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等途径来扎实推进这一信仰的建设。
李建中[7](2010)在《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文中研究说明解放以后,在1949至1953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以平均分配土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以后,国家开始在农村进行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农村信用合作化、农村手工业合作化、农村供销合作化为手段和内容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希图以此在农村进行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上述四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村供销合作化是重中之重。就农业生产合作化而言,从1953年至1958年短短的5年间,我国农村便实现了由个体农民所有制向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至人民公社的过渡。当时,国家认为人民公社是最高类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共产主义的雏形,它的建立和巩固将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1953年至1983年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实践表明,农业合作化的初衷未能实现,农业合作化特别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相反,却使我国的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并一度出现了粮食匮乏的困难局面。其间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唯有此,才能使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就供销合作社而言,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自1949年至1991年,各级供销合作社始终是我国县城以下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在饮食业、服务业、纯商业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是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起,各级供销合作社特别是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才日渐衰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供销合作社虽然垄断了全国农村的商品流通,虽然表面上看似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是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官办”性,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国家的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而不能很好地体现农民群众的局部利益,有时甚至侵犯了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挫伤了生产队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工农业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避免并吸取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把三农工作搞得更好,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需求。在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形势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巩固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随着“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的形成,各级供销合作社日益衰落。但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类合作社在加速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西欧、北美、南美、非洲、北欧、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各类合作社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建设、农民生活的改善以及农业生产、农村商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领域发挥着难以估量的效用。我国要想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要想顺利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想避免农民群众单家独户闯市场或被迫卷入市场大潮,以致自身利益屡受强势群体侵犯的被动局面的出现,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必须加速各类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使农民在与其他阶层进行利益博弈的过程中,有真正的农民所有、农民治理、农民得利的合作经济组织、民间社团,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探讨改革开放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式微的原因和教训,提出复兴供销合作事业的新理论、新对策等,就显得尤为迫切。本论文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史料翔实,结构合理,条理清晰。由于本文研究的是1949至2010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时间跨度很长。因此本文采取了按时间顺序组织全文,以纵向的“条”为主要线索,对南阳县的供销合作事业进行论述的手法。文章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其他八个部分是正文,正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简单地回顾了1949年以前我国的合作事业发展史,第二章研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三章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四章探讨了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五章论证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六章分析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第七章叙述了徘徊中的二年南阳县的供销合作社,第八章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文章从第二章到第八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南阳县供销社的业务、人事、计划、统计、财务等进行了叙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供销合作社领导和管理下的农村副业、农村集市贸易、农村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研究,探索了前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七个不同时期内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特点、规律以及它在南阳县的农业、商业、工业、农村副业、农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现了60余年来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了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当代南阳县以及全国供销合作社的困难局面的对策和理论。当然,本文在内容上并非只写“条”,不写“块”,在进行纵向研究的同时,本文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在结语部分以“块”为主,分专题从业务、体制、管理、农村副业、农村集市、农村私商、供销社与国家的关系、供销社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供销社与农民的关系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横向概括,揭示了60余年来南阳县以至全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和普遍规律。本论文在研究成果和立论观点方面颇具创造性,通过八章正文的详细叙述和论证,文章在结语部分提出了以下创新性观点,总结了60余年来,甚至100年来中国合作事业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未来的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改变了传统的对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全盘否定的观点。文章指出,国民政府推行的合作事业有一些较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如注重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不仅进行官方的宣传教育,而且允许民间社团、私营报刊、民间精英等进行关于合作事业的宣传、教育、创建等活动;注意培养和重用政权体制以外的合作社理论家和合作活动家;制定并实施各级各类合作法律、法规,而且把合作立法的基点放在国际社会公认的有关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上,如团结、互助、互利、合作、联合、自愿、平等、自由、民主、博爱、不以盈利为目的等诸多方面;在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上,政府始终坚持对各类合作社虽然“引动”,但不“代动”的政策,即政府只是对合作社进行指导、监督、帮助,而不直接插手合作社的人事、业务、财务等,这使得国民政府时期的各类合作社具有较大的“民办”性质。(二)本文秉笔直书,认为1953至1983年我国推行并维护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人民公社制度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失误大于成功,教训大于经验。笔者指出,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建立并长期维持的农业大集体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并没有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而是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水平,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使我国农业长期处于慢性徘徊和缓慢发展之中,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长期维持在温饱线上下,有一部分生产队长期以来只给社员分配口粮,而没有一点现金分配。(三)本文以不掩恶,不虚美的学风,首次指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销合作社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商业组织,它在实质上是“官办”企业和政府的附属物,在本质上与国营商业完全一样,都是全民所有制,在人、物、财方面都由国家实行“包配”。正是由于供销合作社的官办性质,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商业工作屡屡出现“政府行为化”,使供销合作社这只用来“勾连”城市和农村的“抓手”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屡屡违反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原则,在城乡经济交流中总是以“多购、少留”、“少供、价高”的形式偏向城市、干部职工、工业,而忽略和损伤农村、农业、农民。这种做法不利于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有损商业工作的“专业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流通对生产的积极反作用,并且使商业部门的经营管理陷于混乱,增大了商业企业的亏损、贪污、盗窃,加重了国家财政对商业企业的“补贴”负担。(四)本文创造性地提出,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不是它的正常状态,改革开放以后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衰落却是它的正常状态:计划经济体制下,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系统的强盛只是一种“虚态”,它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国家依靠行政力量维持着它在饮食业、纯商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垄断地位,国家对农民的家庭副业、自由市场、“私商”等进行了严格控制,并且绝对不允许农民弃农经商、干部职工弃工经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十分强大,但是全国的商业却陷入了长期的呆滞状态,整个国民经济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放弃了依靠行政力量维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垄断地位的做法,并且允许农民经商、干部职工经商、无业者经商、开放自由市场、放弃对“私商”的管制,最终在商业领域形成了“三多一少”的流通体制和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销合作社衰落了,但是这种衰落正是它由“虚态”向“实态”转化的表现。因为它的衰落意味着以个体商业和私营商业为主的其它经济成分的商业主体的兴旺发达,意味着城乡人民群众可以随时得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和优良的服务,意味着国家摆脱了因弥补供销合作社的亏损而长期背负的财政包袱,意味着我国的商业繁盛了,意味着整个国民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表明我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弄明白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理论课题。
马明军[8](1991)在《通过算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消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经济常识》(人教社版)第七课第三节第二框是“个人消费要适合我国的国情”。该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个人消费,而要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对待个人消费是很不容易的。教师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动一些脑筋,想一点法子,给学生以尽可能大的思想震动,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而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在教学实践中,我在讲清了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等基本原理后,通过让学生计算自己一年的消费支出,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个人消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我设计的“学生消费情况调查表”。
谢翌[9](2006)在《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 ——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教师和学校是教育变革的关键,无论哪一层面的变革,最终都要经由学校和教师来实施。因而,了解学校文化变革和教师改变中的动力因素非常重要。相关研究表明,教师信念是学校文化中的深层指令,它像“幽灵”一样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实践,同时,又被学校文化所影响,因此,理解、控制和重建这一“幽灵”成了学校优质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国内外研究成果显示,以往的研究更多的关注了教师的教学信念,而对于学校教育实践中其他对象的信念有所忽视。由于教师的活动并不仅仅限于课堂,他们的信念游走于学校的所有活动当中,并影响着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所以超越教师教学信念的研究,关注教师对于教育整体各个方面的信念,也就成为了教师信念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认为,教师的教育信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关于学校愿景的信念;关于学校教育活动(如课程、教学、德育、科研、评价、管理等方面)的信念;关于教师自我的信念;关于学生的信念;关于社会和家庭角色的信念;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信念,等等。为了了解新课程实施、学校变革和教师改变的成功条件和困难,本研究从教师教育信念入手,选取了一所普通中学N为个案,采用访谈、听课、学生自由作文、文件分析、问卷调查、临床情境诊断等质化的研究方法搜集资料,从多位教师重复较多的语言和实践中找出N中所运作的主要信念。通过比较这些信念,建构了N中教师信念的主要结构。然后将这些信念与新课程以及目前教育变革中的一些主要理念进行比较,藉此了解中学教师在实施学校变革和自我改变时需要转变和坚持哪些信念,会遭遇到哪些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信念的一般结构。研究发现,“考试成功至上”的信念是N中的“幽灵”,决定了其消极的学校文化。N中运行着两种对立的文化:停滞文化与进步文化,学校的矛盾表现为两种文化的冲突。这种文化冲突的根源还在于教师信念之间的冲突,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关于“管治为先,教学跟上”与“科研兴校,自主发展”的愿景之争;二是“分数和控制”与“自主发展”成了学校中不同教师群体所关注的重要目标;三是教师关于自我形象的定位:“权威-控制”与“亦师亦友”的角色信念的对立;四是关于学生的差异的信念:“差异即问题”与“差异即个性”和“科学对待差异”。因而学校所运作的信念体系总体上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存在着两种相冲突的信念体系,从而导致了冲突的学校愿景和学校文化;二是学校教育的真实目标被窄化为分数与纪律,从而忽视了具体个体及他们的具体需要。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学校要把“理解并控制学校教育中的幽灵”作为学校文化重建和教师教育的基点。在新课程实施和学校文化变革中,需要帮助教师反思他们固有的经验与教育信念,同时,调适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师的教育信念。学校同时应从学校文化的建设方面配合新课程的实施、学校的改进和教师专业方面的发展,形成自主的教师专业文化。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从元情感和教师文化入手,重建教师信念;需要重建教师关于“科研、德育与教学”三者整合的学校愿景;重建关爱每一个具体个体的学校课程愿景;重建教师角色的信念,让每一个教师成为学校的领袖,建设领导者共同体;超越“学科教研”,走向“学校科研”;建构“田野—书斋”理论,形成大中小学协作共同体。总之,学校文化与教师信念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改变的条件。
吴云才[10](2014)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发展轨迹,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密切联系的社会思潮。它是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青年对民族命运、民族利益、国际关系、国家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对于增强青年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我国理论界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时间并不长,虽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不够系统、深入、全面。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研究更加薄弱,仅限于对某些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表现形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还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评价褒贬不一、研究零碎片面等问题。这种状况难以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及其对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难以更好地发挥其动员和凝聚广大中国青年的积极进步作用。本文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为背景,对近代以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青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地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学、青年学等学科理论,主要采用历史分析方法,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了它在每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青年的重要影响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它的非理性倾向,提出了对它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内容和措施。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本文试图澄清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模糊认识,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其动员和凝聚青年作用的途径;构建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从而拓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引导和鼓励青年正确成长、成才、成功提供新的途径。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的现状,认为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中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并以此为背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界定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基本概念。分析了中国青年群体、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简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四种青年民族主义类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性质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的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历史分析部分。以时间顺序对近代以来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每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的危机是产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和启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的历史条件。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过程中,尽管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历经曲折,但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始终紧密相连,并主要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近现代时期,它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青年运动,以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核心内容;在当代,它主要表现为各种爱国行为,以实现祖国统一和富强为核心内容。该部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试图用历史事实纠正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偏见和误解。第三部分即第六章的内容,是本文的意识形态分析部分。主要论述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和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及其危害和根源;探讨了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领和规范的方法和途径。该部分是本文立论基础的深化。第四部分即第七章的内容,是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这种引导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培育中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为目标,重点进行三大主题教育和八项专题教育,并以五项引导教育措施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也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深化和探索,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无疑是凝聚和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提出了把青年民族主义教育纳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观点;特别是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导和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的构建将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广大青年树立科学正确的政治观和民族观,不断强化青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使青年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二、通过算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消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算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理论背景 |
(二)现实背景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探讨、发展或者研究的空间 |
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基本理论阐释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概念厘定 |
(一)价值观与话语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话语主体 |
(二)话语受众 |
(三)话语内容 |
(四)话语载体 |
(五)话语方法 |
(六)话语效果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特征 |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二)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 |
(三)稳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四)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意义 |
(一)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时代化 |
(三)有助于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四)有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思想探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论述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主体的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论述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载体的论述 |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价值观话语方法的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理论成果 |
(一)中国共产党掌握价值观的话语权 |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是价值观话语的主要内容 |
(三)大众化是价值观话语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
三、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一)关于价值观话语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二)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三)关于价值观话语方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主体建设 |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国家主体 |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社会主体 |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人民主体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受众培养 |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党员干部受众 |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学生受众 |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群众受众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内容阐发 |
(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
(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
(三)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 |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载体运用 |
(一)运用文字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
(二)运用电子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
(三)运用新媒体作为核心价值观话语载体 |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方法创新 |
(一)核心价值观话语的释义方法 |
(二)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转化方法 |
(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践行方法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境遇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状 |
(一)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成就 |
(二)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
(三)目前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既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挑战 |
(一)价值多元化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影响 |
(二)西方话语霸权对核心价值观话语内容释译的影响 |
(三)新兴媒体的兴起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传播方式的影响 |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的机遇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机遇 |
(二)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
(三)全媒体时代为核心价值观话语创新拓展空间 |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策略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理论 |
(二)发挥马克思主义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
(三)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话语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坚持人民在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二)保障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话语创作权和表达权 |
(三)促进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生活化 |
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建设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时代背景 |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基础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国际背景 |
四、深化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 |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体系 |
(二)深化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研究内容 |
(三)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话语研究方法 |
五、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优化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 |
(一)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理论成果 |
(二)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内容的表达方式 |
(三)学习世界优秀文明关于价值观话语传播的实践经验 |
六、加强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 |
(一)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话语权 |
(二)改善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方式 |
(三)提高党对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的领导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的学术价值 |
0.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民生”概念界定 |
0.2.1 民本——“民生主义”——“为人民服务” |
0.2.2 民生问题的实质探究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0.3.1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研究 |
0.3.2 刘少奇及其民生思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的阶段划分、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0.4.1 研究对象的阶段划分 |
0.4.2 研究思路 |
0.4.3 创新与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手段 |
0.5.1 文献研究法 |
0.5.2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
0.5.3 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第一章 民主革命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萌动和创生 |
第一节 近世解决民生问题的三种方案 |
1.1.1 马克思主义方案 |
1.1.2 自由主义方案 |
1.1.3 渐进改良方案 |
第二节 由民主主义革命者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者 |
1.2.1 受传统和先进思想影响,追随民主革命 |
1.2.2 接受并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 |
第三节 领导工人运动 |
1.3.1 掌握领导权 |
1.3.2 不能把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割裂开来 |
1.3.3 反对过激行为,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
第四节 反对“左”倾盲动 |
1.4.1 根据客观条件发动群众斗争 |
1.4.2 利用可利用的合法形式争取和维护工人的利益 |
第五节 指导土地改革 |
1.5.1 耕者有其田 |
1.5.2 开展群众运动 |
1.5.3 有右反右,有“左”反“左” |
第六节 做好群众工作 |
1.6.1 从实际出发组织群众 |
1.6.2 相信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 |
1.6.3 教育和宣传群众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生长和跨越 |
第一节 恢复与发展生产,正确对待私人资本 |
2.1.1 恢复和发展生产是改善民生的基础 |
2.1.2 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 |
2.1.3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
2.1.4 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走向社会主义 |
第二节 以先富促共富 |
2.2.1 贫富分化不可怕 |
2.2.2 发展合作社,在经济上领导小农 |
第三节 民生发展的战略规划 |
2.3.1 工业化 |
2.3.2 民主化 |
2.3.3 工会要保护普通工人的利益 |
第四节 全面的社会建设 |
2.4.1 办教育,保就业,努力发展生产 |
2.4.2 解决群众的工资、物价、住房要求,实现分配公平 |
2.4.3 整风除恶,创造向善的社会环境 |
2.4.4 开展“三反”、“五反”,促进市场公正 |
第五节 民生发展的道路选择 |
2.5.1 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
2.5.2 同意采用统购统销政策 |
2.5.3 接受农业集体化的主张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失误 |
第一节 全面的民生发展纲领 |
3.1.1 刘少奇在“八大”前的调研 |
3.1.2 阐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二节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3.2.1 矛盾是否存在 |
3.2.2 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及产生的根源 |
3.2.3 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第三节 “大跃进”与民生悖论 |
3.3.1 从“反冒进”到跟进“大跃进” |
3.3.2 “大跃进”模式与效果 |
3.3.3 质疑与反思 |
第四节 生产关系的超越与民生幻象 |
3.4.1 通向共产主义天堂的桥梁 |
3.4.2 一次不理想的试验 |
3.4.3 《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学习 |
第五节 探索制度建设 |
3.5.1 收权与放权 |
3.5.2 纠“左”与反右倾 |
3.5.3 调整公社管理体制 |
小结 |
第四章 国民经济调整阶段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成功和挫折 |
第一节 湖南调查与“七千人大会”上的总结 |
4.1.1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方法” |
4.1.2 贴近群众,关心群众生活 |
4.1.3 群众满意不满意,生活是否改善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4.1.4 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上的总结 |
第二节 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
4.2.1 进一步统一思想,请陈云出山 |
4.2.2 批评公安、政法战线的“左”倾错误 |
4.2.3 甄反,让实事求是的人抬起头来 |
第三节 尊重个体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
4.3.1 默许包产到户 |
4.3.2 重塑党、政、企的关系,发挥市场作用 |
4.3.3 努力减少阶级斗争的干扰 |
第四节 民生发展的围城之困 |
4.4.1 反官僚主义,反腐防修 |
4.4.2 团结95%的干部,团结上中农和富农 |
4.4.3 团结95%的群众是团结95%干部的前提 |
4.4.4 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性质是什么 |
4.4.5 “四清”钩沉 |
第五节 倡导“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 |
4.5.1 经济恢复时期两种制度的并行 |
4.5.2 1956年前后两种制度的发展 |
4.5.3 “大跃进”时期两种制度的变奏 |
4.5.4 六十年代两种制度内涵的新阐释 |
小结 |
第五章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和历史地位 |
第一节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分析 |
5.1.1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特征表现 |
5.1.2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哲理探析 |
第二节 民生问题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的实证考察 |
5.2.1 贫富差距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
5.2.2 反官僚主义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
5.2.3 民主与所有制、阶级斗争、群众运动 |
第三节 刘少奇与毛泽东民生问题上的分歧 |
5.3.1 分歧的寻踪觅迹 |
5.3.2 路径分歧还是路线分歧 |
5.3.3 正确对待不同意见 |
第四节 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的继承和超越 |
5.4.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5.4.2 从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
5.4.3 兼顾效率与公平,走共同富裕道路 |
5.4.4 改革开放,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5.4.5 增强发展活力,有效促进社会建设 |
小结 |
结束语 坚定自信,奋力开辟民生发展新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阐述 |
一、生命存在为生命价值观教育提供可能条件 |
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使人成为类存在物 |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
四、劳动铸就生命辉煌,创造幸福生活 |
第二节 革命文化为生命价值观教育孕育肥沃土壤 |
一、用崇高理想铸就坚定信念 |
二、为了理想信念而勇于献身 |
三、不畏生死的生命价值取向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生命价值观教育思想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生命价值的表达与关怀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生荣死哀”的辩证分析 |
第二章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过程与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功利主义造成部分大学生漠视生命价值 |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机制还有待完善 |
三、部分大学生缺乏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知 |
四、部分大学生丧失对生命价值的高尚追求 |
第三章 影响当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市场经济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和交往方式 |
二、市场经济使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功利化 |
第二节 民主法治建设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以人为本理念彰显对生命价值的尊重 |
二、民主法治建设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知 |
第三节 文化多样性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多样文化拓宽了生命价值观教育思路 |
二、多样文化使大学生生命价值取向困惑 |
第四节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推动 |
二、网络社会给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带来的挑战 |
第五节 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
一、学校教育唤醒大学生生命价值与权利意识 |
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
第四章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谋划精彩人生,领悟生命本真 |
一、生命本真的矛盾性 |
二、珍惜时光,谋划精彩人生 |
第二节 珍惜生命存续,感悟生命之善 |
一、敬畏生命,增强生命责任意识 |
二、培养生态意识,树立低碳消费理念 |
第三节 创造幸福生活,体味生命之美 |
一、丰富业余生活,体味生命之美 |
二、构建智慧人生,享受幸福生活 |
第四节 树立崇高理想,成就生命之魂 |
一、实现中国梦,提升生命价值 |
二、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追求高尚的生命价值 |
第五章 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路径 |
第一节 筑牢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引领 |
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化大学生时代精神教育 |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
第二节 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文化熏陶 |
一、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功能 |
二、建设凸显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教育环境 |
三、营造涵养良好家风的家庭文化教育环境 |
第三节 注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养成 |
一、在志愿服务奉献中彰显生命价值 |
二、在自省自励成长中感悟生命价值 |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生命价值 |
第四节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一、政府重视并推动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发展 |
二、认识建立家校社一体沟通平台的重要性 |
三、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宣传导向作用 |
第五节 探索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建设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主动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 |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重点突出生命价值观教育 |
三、开设凸显生命价值观教育特点的校级选修课体系 |
第六节 建立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协同机制 |
一、探索创建立体化的“全员育人”环境 |
二、精细开展全过程生命价值观教育教学 |
三、协同机制为大学生构筑生命健康防线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概念界定、研究价值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概念界定 |
(一) 环境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研究价值 |
(一)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需要 |
(二)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需要 |
(三)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主要代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思想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重要思想资源 |
(一) 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思想 |
(二) 中国近代思想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思想 |
(三) 西方思想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思想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相关理论工具 |
(一) 传播学 |
(二) 信息论 |
(三) 控制论 |
(四) 系统论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内容、方式和特征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内容 |
(一) 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 具体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工而成的信息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方式 |
(一) 日常生活渗透 |
(二) 非日常生活渗透 |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特征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导向性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隐匿性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整合性 |
(四)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强化性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结构与功能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结构 |
(一) 积极环境渗透与消极环境渗透 |
(二) 主动环境渗透与被动环境渗透 |
(三) 强势环境渗透与弱势环境渗透 |
(四) 显性环境渗透与隐性环境渗透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功能 |
(一) 导向功能 |
(二) 凝聚功能 |
(三) 激励功能 |
(四) 示范功能 |
(五) 发展功能 |
第五章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环境渗透内容:缺乏现实的适应性 |
(二) 环境渗透形式:缺乏环境渗透系统的体系化 |
(三) 环境渗透效果:缺乏满足发展的需要 |
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感危机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人本性缺失 |
(三)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性贫乏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原则和实现路径 |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原则 |
(一) 循序渐进原则 |
(二) 潜移默化原则 |
(三) 因势利导原则 |
(四) 自主选择原则 |
(五) 和谐发展原则 |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实现路径 |
(一) 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环境渗透的方向 |
(二) 舆论推动:传播媒介凝聚环境渗透的正能量 |
(三) 文化支撑:精神文化丰富环境渗透的形态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后记 |
(5)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作为问题的农民“解放”及其讲述(1949-1966) |
第一章 单干农民:乡村政治及土改叙述下的处境化问题 |
第一节 《一个绅士的长成》(1941)与两难而诡异的乡村化空间 |
第二节 《刘二和与王继圣》(1947):“不是翻了身了吗?” |
第三节 《受苦人》(1942)和《金宝娘》(1948):“解放”背后的身体 |
第四节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1948):阶级及其暴力解放的讲述 |
结语 |
第二章 互助组农民:革命话语下被压抑的欲望形式化 |
第一节 《村歌·上下篇》(1949):“流氓主要是不生产” |
第二节 《不能走那条路》(1953):解放的形式想象与叙事程式 |
第三节 《铁木前传》(1956)及其生命的“火力”、改造与爱情 |
第四节 《创业史》(1959):欲望、及欲望的“历史”化讲述 |
结语 |
第三章 初级社和高级社农民:集体的想象与困厄的个人 |
第一节 《韩梅梅》(1954):“受不起委屈也是一种个人主义” |
第二节 《三里湾(》1955):集体和集体化的想像及其问题 |
第三节 《山乡巨变》(1957)与“算帐”、“未来的草图”及声口 |
第四节 《“锻练锻练”(》1958):公共空间的崩溃与个人的处境 |
结语 |
第四章 人民公社农民:“解放”的景象及其讲述的再历史化 |
第一节 《李双双小传》(1959)与“劳动”的道德化及参与政治 |
第二节 《张满贞》(1961):“日常生活”中的“新人”想象 |
第三节 《“老坚决”外传》(1962)中乡村空间与精英的再历史化 |
第四节 《艳阳天》(1964):“新英雄人物”、青年问题及想象的“解放”① |
结语 |
结束语 重新期待“人民性”文学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及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本体研究 |
第一节 信仰基本理论 |
一、信仰的含义及特征 |
二、信仰的功能、分类 |
三、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
四、信仰与信念、理想及迷信的关系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基本概念 |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功能 |
四、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的关系 |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 |
六、信仰危机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
第二章 共产主义信仰:一个没有公开言说的信仰 |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信仰观 |
一、宗教信仰批判—对科学的“无神”信仰的呼唤 |
二、资产阶级理性信仰的批判—对无产阶级信仰体系的反面论证 |
三、空想共产主义信仰的批判—科学共产主义信仰体系的反面说明 |
四、马克思恩格斯对“信仰”一词的谨慎用法 |
第二节 共产主义信仰的创立和基本内容 |
一、科学共产主义信仰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共产主义信仰在革命运动中的传播和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运动中丰富、传播和实践着自己创立的信仰 |
二、共产主义信仰的广泛传播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苏联的命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俄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 |
一、作为信仰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早期传播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与俄国各种思潮的交锋中传播和发展 |
三、列宁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体系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主导信仰的确立和发展 |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探索 |
二、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巩固和扭曲 |
第三节 后斯大林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深化与全面爆发 |
一、赫鲁晓夫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 |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深化 |
三、戈尔巴乔夫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全面爆发与苏联的解体 |
四、苏联解体的“信仰”反思和若干启示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信仰交锋和信仰选择 |
一、信仰选择的历程 |
二、信仰选择的必然性 |
第二节 革命话语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和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演变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主体从个体形态向组织形态的演变 |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 |
四、中国共产党信仰教育的集中开展:整风运动 |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确立和巩固 |
第三节 建设话语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和发展 |
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非理性曲折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畸形发展:“文化大革命”中的个人崇拜 |
三、“文化大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性归位:“文革”后信仰危机的出现和克服 |
四、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困境 |
五、邪教“法轮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时中国态 |
一、由传统社会主义信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转变: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形式的变化 |
二、在当代中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五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时代课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有利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在实践中的彰显: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说起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 |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资”强“社”弱的挑战 |
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 |
三、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中劣势地位的挑战 |
四、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挑战 |
第三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紧迫性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 |
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
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迫切需要 |
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迫切需要 |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基本方法 |
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效的统一 |
二、坚持示范引领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
三、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统一 |
四、坚持批判斗争与吸收借鉴的统一 |
第二节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途径 |
一、实践层面:进一步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效 |
二、理论层面: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 |
三、教育层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四、党建层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及党的信仰建设 |
五、意识形态层面: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史料与方法 |
四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合作事业的历史回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合作事业 |
一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发展概况 |
二 国民政府时期合作事业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合作运动 |
一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 |
二 刘少奇的合作社理论 |
三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运动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49-1953) |
第一节 先天不足的产儿:自上而下建立供销合作社 |
一 自上而下的组导工作 |
二 先天不足与后天变异 |
第二节 探索之中的业务经营 |
一 业务经营概况 |
二 业务经营中的两个特点 |
三 业务经营中的问题 |
第三节 业务经营的中轴线:计划统计制度的奠基 |
一 全国总社对计统制度的宏观勾勒 |
二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先天计统工作的加强 |
第四节 经营效益的晴雨表:财务制度的创立 |
一 全国总社有关财务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
二 南阳县供销社系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 |
第五节 生产救灾与增产节约 |
一 生产救灾运动 |
二 增产节约运动 |
第六节 官办抑或民办 |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541957) |
第一节 业务经营范围的相对固定 |
一 供销社的三大任务 |
二 供应业务分析 |
三 收购与推销业务分析 |
第二节 领导农村市场 |
一 占据农村市场领导地位 |
二 领导农村私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合理安排农村市场 |
四 开放与管理农村自由市场 |
第三节 由支持生产救灾到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支持灾区生产自救 |
二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第四节 年复一年的增产节约运动 |
一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目的和原因 |
二 增产节约运动的内容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的南阳县农村商业(19581960) |
第一节 商业"革新"运动 |
一 商业体制的革新 |
二 商业技术革新 |
第二节 跳出商业圈子大办工业 |
一 商办工业兴起的原因 |
二 建厂情况概论 |
第三节 得不偿失的支持人民公社发展多种经营运动 |
一 支持人民公社大办工厂 |
二 贻笑大方的副食品大生产运动 |
第四节 业务分析:支持工农业大跃进掀起购销狂潮 |
一 掀起生产资料供应狂潮 |
二 向工农业劳动大军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和服务 |
三 农副产品收购:向农副土特废品"进军" |
第五节 评大跃进时期的商业 |
一 政治挂帅的消极作用 |
二 大购大销的严重后果 |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11965) |
第一节 业务经营 |
一 商业调整概论 |
二 供销社主营的大类商品的购销原则 |
三 忙于救灾的1961年 |
四 开始恢复的1962年 |
五 恢复任务的完成 |
第二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农村私商问题的由来 |
二 由改造到领导 |
三 由领导到挤压 |
第三节 开放集市贸易 |
一 我国农村商业体制回溯 |
二 国家有关农村集市贸易的政策规定 |
三 南阳县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的个案分析 |
第四节 饮下大跃进酿造的苦酒 |
一 反对商品"走后门"运动 |
二 商品"三清"运动 |
三 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第五节 大队代购代销点的建立 |
一 建立的背景 |
二 性质和任务 |
三 业务经营及财务管理 |
四 代购代销员 |
五 领导管理 |
第六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中央政府有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方针政策 |
二 供销社系统支持农村多种经营的措施 |
三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四 不该消逝的副业"单干" |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661976) |
第一节 商业系统的文化大革命 |
一 "批" |
二 "树" |
三 "改"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服务农业生产 |
二 服务农民生活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大力支持社队集体副业的发展 |
二 社员家庭副业的尴尬处境 |
第四节 农村私商问题 |
一 对私指导思想 |
二 对私政策 |
三 对私商的冲击 |
四 南阳县处理私商问题的个案分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问题 |
第七章 徘徊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6-1978) |
第一节 "双学一推"运动 |
一 搞好"学、揭、批" |
二 做好企业整顿 |
三 大树先进典型 |
第二节 集市贸易问题 |
一 狠批"四人帮"炮制的哈尔套经验 |
二 徘徊中的集市贸易政策 |
第三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 |
二 农民生活资料的供应工作 |
三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工作 |
第四节 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 |
一 以购促产 |
二 抓好商品基地建设 |
三 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 |
四 南阳县农村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南阳县供销合作社(1979-2010) |
第一节 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一 改革的背景 |
二 改革的内容 |
三 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 |
第二节 业务经营分析 |
一 业务经营概览 |
二 棉花经营 |
三 农资供应 |
第三节 官办转民办的尝试 |
一 股金风波 |
二 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社 |
三 强化为农服务功能 |
结语 |
一 百年回眸 |
二 展望未来 |
征引文献 |
后记 |
(9)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 ——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 |
第2 章文献综述 |
2.1 信念 |
2.1.1 信念与部分相似概念 |
2.1.2 信念的内涵与结构 |
2.2 教师信念 |
2.3 教师信念研究的基本历程 |
2.4 教师信念与学校文化 |
第3 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分析框架 |
3.2 研究取向与研究策略 |
3.3 研究方法 |
3.3.1 个案选取 |
3.3.2 资料搜集 |
3.3.3 研究资料分析 |
3.3.4 研究的效度、信度与限制 |
3.3.5 伦理问题 |
第二部分 研究发现:N 中学教师的故事 |
第4 章 N 中学的学校文化 |
4.1 从“车间”到“学校” |
4.2 “我们这类学校!” |
4.3 “厂校文化” |
4.4 合作的缺失:教师的最大感受 |
4.5 尴尬的家校关系 |
4.6 学校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
第5 章教师关于学校愿景的信念 |
5.1 我们在哪里?该往何处去? |
5.2 “以科研促发展”还是“抓‘管治’保稳定”? |
5.3 N 中能不能搞科研? |
5.4 “抓学生管治”?“创设自主发展的平台”? |
第6 章 关于课程与教学的信念 |
6.1 课程:“应试教育的处方”?培养多种能力的载体? |
6.2 课程实施:忠实执行?适当调适? |
6.3 课外活动:自主发展的平台?无关紧要的活动? |
6.4 “非考试科目是次科!” |
6.5 “不是新课程不好,而是考试不这样考!” |
6.6 以考定教 |
6.7 学习:个体生命的超越?知识的积累? |
第7 章 关于德育的信念 |
7.1 学生有无自主教育的能力? |
7.2 德育内容:关注个体品德还是集体规范? |
7.3 德育方法:靠“管治”还是“自主”? |
7.4 “管好学生纪律是学校教育的前提!” |
7.5 “‘教学’与‘德育’可以分开实施!” |
第8 章关于科研的信念 |
8.1 “我们不爱科研!” |
8.2 “科研是教师轻蔑的情人!” |
8.3 科研:“不得不搞”?“不能不搞,但不能真搞”? |
8.4 “科研不需要、也不可能人人都搞!” |
第9 章 关于学校管理的信念 |
9.1 “校长身边的那个人” |
9.2 “常规管理是学校的生命!” |
9.3 权力与文化:孰重?孰轻? |
9.4 校长:学校纪律的维护者?学校文化的领导者? |
9.5 “N 中的教师还要当警察!” |
9.6 学校管理:包干?合作? |
第10 章关于教师自我的信念 |
10.1 N 中复杂的教师关系 |
10.2 “保证学生考好,才算对得住良心!” |
10.3 “教师需要具备管住学生的能力!” |
10.4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给模式”还是“给思维”? |
10.4.1 关注“技术”,还是关注“理论”? |
10.4.2 “经验-技术”重要,还是“理论-思维”重要? |
10.5 关于人际关系的信念 |
10.5.1 “同行是冤家!” |
10.5.2 师生之间:“权威—遵从”还是“平等合作”? |
10.5.3 校长—教师关系:“老板—员工”还是“同侪伙伴”? |
10.6 教师角色:“权威-控制者”?“品德高尚的朋友”? |
10.6.1 学生“讨厌”的教师:权威-控制者 |
10.6.2 学生喜欢的教师:品行高尚的朋友 |
第11 章关于学生的信念 |
11.1 “烂X 中学”? |
11.2 关于学生人性的信念 |
11.2.1 “人性本恶!” |
11.2.2 “人性本贱” |
11.2.3 “学生个体不可信!” |
11.3 关于学生问题归因的信念 |
11.4 差异:差距?个性化的表征? |
11.4.1 “学生是分类分等的!” |
11.4.2 “好班级=纪律好+学习好!” |
11.4.3 分班实验:“科学对待差异”?“有意制造差异”? |
第三部分 研究者的声音:分析与建议 |
第12 章 分析与讨论 |
12.1 N 中教师信念的结构与特点 |
12.1.1 N 中教师信念的主要内容 |
12.1.2 N 中教师信念的基本特点 |
12.2 N 中学校文化与教师信念之间的关系分析 |
12.2.1 N 中的学校文化结构与性质 |
12.2.3 学校文化与教师信念之间的关系分析 |
12.3 N 中教师信念与新课程理念之比较 |
12.4 “考试成功至上”:操纵N 中的“幽灵” |
12.4.1 “考试成绩是评价学校好坏的首要标准!” |
12.4.2 “考试成功至上”的信念:左右着学校文化的运作 |
第13 章 结论与建议 |
13.1 教师信念的一般结构 |
13.2 教师信念重建的基本方向与策略 |
13.2.1 教师信念变革的影响因素与基本策略 |
13.2.2 重建学校愿景 |
13.2.3 重建教师关于学生个体的信念:关爱独特的具体个体 |
13.2.4 重建学校课程愿景:建设具体个体的课程 |
13.2.5 重建学校管理体制:由“科层”走向“赋权合作” |
13.2.6 教师角色信念的重建 |
13.2.7 超越“科本教研”,走向“校本科研” |
13.2.8 超越技术与经验,倡导反思性教师专业发展 |
13.2.9 建构“田野—书斋”理论,形成大中小学协作共同体 |
13.2.10 学校文化的重建:教师信念改变的关键 |
余韵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
1.1.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
1.1.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 |
1.2 研究意义 |
1.2.1 是更好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需要 |
1.2.2 是应对“中国威胁论”,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 |
1.2.3 是建立新型国家、民族关系的需要 |
1.2.4 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1.2.5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分析方法 |
1.4.2 比较分析方法 |
1.4.3 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4 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
2 中国青年与民族主义 |
2.1 青年的主体性与社会价值 |
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
2.2.1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 |
2.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历史使命 |
2.2.3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发展 |
2.3 民族主义 |
2.3.1 纷繁复杂的民族主义 |
2.3.2 民族主义在西方的演变 |
2.3.3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和演变 |
2.4 青年民族主义 |
2.4.1 以建立民族国家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2 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实现民族解放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3 作为法西斯工具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4 以网络为活动平台的青年民族主义 |
2.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2.5.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含义 |
2.5.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青年民族主义 |
3.1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
3.1.1 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 |
3.1.2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
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
3.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启动和初步探索 |
3.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确立和胜利前进 |
3.2.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的奠定和历史性跨越 |
3.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
3.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述的变迁 |
3.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
3.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 |
3.4.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外部挑战 |
3.4.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内部挑战 |
3.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 |
3.5.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 |
3.5.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 |
3.5.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
3.5.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
3.6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
3.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
3.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团结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旗帜 |
3.7.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共同作用 |
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一) |
4.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4.1.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形势和中国青年 |
4.1.2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 |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4.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
4.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作用和特点 |
4.3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4.3.1 思想来源和价值取向复杂 |
4.3.2 青年的自身解放与民族解放同步 |
4.3.3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不断增强 |
4.3.4 近现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相促进 |
4.4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
4.4.1 强化了中华民族意识、催生了新的爱国观念 |
4.4.2 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引领了中国人的开放意识 |
4.4.3 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
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二) |
5.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年-1956 年)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1.1 中国青年历史使命的转变 |
5.1.2 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
5.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3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结束期间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3.1 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爱国强国热情高涨 |
5.3.2 民族主义被爱国主义所取代 |
5.3.3 经历了从激进到反思的转变历程 |
5.4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4.1 “新启蒙运动”对青年的深远影响 |
5.4.2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5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5.1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5.2 关于对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争论 |
5.6 21 世纪初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6.1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的特点 |
5.6.2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6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非理性倾向 |
6.1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
6.1.1 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员机制 |
6.1.2 民族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 |
6.1.3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和发展的凝聚力量 |
6.1.4 民族主义是地区动荡冲突的意识形态支撑 |
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
6.2.1 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和边缘性 |
6.2.2 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
6.2.3 以实现祖国强大和维护祖国统一为核心诉求 |
6.2.4 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优越感 |
6.2.5 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应激性 |
6.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表现 |
6.3.1 民族心理不够自信、理性 |
6.3.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日益明显 |
6.3.3 情绪化民族主义在网络上较为泛滥 |
6.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根源 |
6.4.1 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
6.4.2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使部分中国青年对西方心怀警惕 |
6.4.3 西方国家的霸权行径使部分青年反应激烈 |
6.4.4 民族文化差异与民间交流隔阂 |
6.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危害 |
6.5.1 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 |
6.5.2 给“中国威胁论”以把柄 |
6.5.3 影响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行 |
6.6 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统一 |
6.6.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
6.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
6.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和引领 |
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年民族主义的引导与教育 |
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目标 |
7.1.1 培育广大青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7.1.2 培养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
7.1.3 更好地发挥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统领 |
7.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年民族主义的必要性 |
7.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措施 |
7.3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内容 |
7.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
7.3.2 中国共产党青年成长理论教育 |
7.3.3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教育 |
7.3.4 世界历史与地缘政治教育 |
7.3.5 国家安全与国际风险教育 |
7.3.6 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教育 |
7.3.7 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教育 |
7.3.8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 |
7.3.9 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教育 |
7.3.10 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教育 |
7.3.11 担当重任与社会实践教育 |
7.4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措施 |
7.4.1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民族主义教育 |
7.4.2 加强对青年民族主义舆论的正确引导 |
7.4.3 重视青年民生关怀,增强当代青年的现实担当 |
7.4.4 用道德和法律手段约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 |
7.4.5 增强高校研究和引导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通过算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消费(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体系建设研究[D]. 刘旭.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2]刘少奇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 左华. 南开大学, 2014(04)
- [3]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 段善君.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D]. 常青伟. 苏州大学, 2014(12)
- [5]从单干到社员:社会主义农村小说的“解放”想象及其困境(1949-1966)[D]. 王再兴. 上海大学, 2012(11)
- [6]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历史演变研究[D]. 陆攀. 安徽大学, 2014(08)
- [7]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D]. 李建中. 南京大学, 2010(08)
- [8]通过算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消费[J]. 马明军. 思想政治课教学, 1991(01)
- [9]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 ——一所普通中学的个案研究[D]. 谢翌.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
- [1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D]. 吴云才. 西北工业大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