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技术创新人才及其培养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馨[1](2021)在《政府引导下日本科技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日本21世纪诺贝尔奖计划》文中研究说明
范琪[2](2020)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程技术迅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入融合,故有的生产模式与生产形态不断更新与变革,对当代工程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提出了“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促进高校工程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致力于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创建世界一流工程学科。工科教师作为工程教育的核心,工科教师的质量决定着工程教育改革的成败,而研究型大学为教育体系中层次最高的部分,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研究型大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等教育的缩影,往往是引领教育发展改革的榜样。因此,本研究拟构建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工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通过文献查阅,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吸收与借鉴优秀成果并指出不足之处,为本研究提供参考。阐述与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范围。其次,根据相关政策文献,依据欧洲教师核心素养框架,综合当前工科专业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与面临的新问题、工程教育的特殊性和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初步构建出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并分别对各指标要素的内涵进行分析。再次,将初构评价指标体系编制成专家意见调查问卷,使用德尔菲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修订,并采用五级评分法对修订后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专家对各级指标评分,经过统计与计算,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通过以上构建评价指标的步骤,本研究形成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由知识、能力、态度3个一级评价指标,工程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15个二级评价指标,48个三级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及评价指标使用要求组成。本研究所形成的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级指标体系,以期为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专业发展及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评估提供参考。
孙立明[3](2020)在《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探究》文中认为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文件中重点指出,“要弘扬科学和工匠精神,完善科技人才选拔、培育、岗位对接、激励机制等,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改进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进一步指明了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重点任务”。无论何时,科技创新人才都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1978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多年,在这40多年里科技创新人才所取得的成就显着,在这显着的成就背后是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不断改进与完善。现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科技创新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那就要一套优良的人才保障将人才的选拔、培育、岗位对接、吸引、物质保障等机制有序有效的利用。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以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为主线,对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尽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系统阐述探究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科学的界定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科技创新人才指的是,基于社会稳定这一背景下,拥有专业的学识和技能,能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并且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能够推动科技发展的人。阐述了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提出与发展。第三部分,详细论述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建设概况。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初期所取得的成就,找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第四部分,借鉴学习发达国家日本、韩国、美国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中的一些做法,进而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第五部分,全面的分析我国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各种机制中优点与不足,进而为提升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做准备,高效有序的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各种机制。探究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关系到科技创新人才健康有序发展、壮大及科技创新成效等问题。既考虑科技创新人才个体的个性特征,又要营造科技创新人才的宽松环境,还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保障。
李晶晶[4](2020)在《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让学有兴趣、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素质全面的中学生一展所长、以竞赛为中心的课外教育活动,对激发学生兴趣、普及学科知识、渗透学科前沿、促进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具有重要意义。其存在之广、影响之大、争议之多都使之成为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而竞赛活动也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湖南省是竞赛的大省、强省,以湖南省化学竞赛为点,既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又能突出湖南特色、结合湖南智慧,还能以点带面,勾勒我国奥林匹克竞赛现状的面,揭示我国奥林匹克竞赛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化学竞赛的成就、困境与出路。首先从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研究的理论基础,描摹出化学竞赛发展现状的大体框架,再结合近三十年来获湖南省化学竞赛省二等奖以上选手的发展状况调查,通过访谈与部分竞赛选手、竞赛专家共同探讨化学竞赛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湖南方案。此外,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借鉴湖南优秀经验的同时对学科竞赛中客观存在的具体问题深入分析,力求守正创新、拨乱反正,为学科竞赛的破旧立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本研究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直面问题——整体设计。从实际问题、真实现象出发,通过分析文献,明确研究的问题,形成明晰的思路,选取恰当的方法,规划研究的内容。第二部分(第2章):历史考量——精准定位。回顾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历史成就与重要举措,从历史层面定位化学竞赛的价值与功能。第三部分(3、4章):正向思维——守正创新。研究、调查成功的化学竞赛开展正例——湖南省化学竞赛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回顾湖南化学竞赛历史,调查湖南化学竞赛发展现状,总结湖南在化学竞赛中的举措与特点,为学科竞赛的发展提供参考。第四部分(第5章):逆向思维——拨乱反正。通过文献和调查总结化学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反推学科竞赛健康发展。第五部分(第6章):总结展望——助推发展。总结对策,反思不足,展望未来,助力学科竞赛良性发展。
管雪钰[5](2020)在《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石。高校不仅是优秀人才的诞生地,也是科研成果的诞生地,同时肩负着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大首要任务。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储备之外,还要能够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要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及应变能力。由此看来,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遵循从应然到实然再回到应然的研究范式,依次展开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以及对策研究。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文献资料、问卷资料和访谈资料,发现如今高校的科研与教学位置发生些许失衡,高校学生科研意识有待提高,且相关的教研机制仍需完善等问题。所以当前尤其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能够正确的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价值,把科学研究在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因此,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建议有三点:其一,把科学研究活动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互相结合,使科研充分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其二,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活动注入到科研中去,也就是促使高校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能够直接参与到研究活动当中,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锤炼创新能力;其三,还应该设置一定的激励政策,完善教研机制。所以根据以上问题所述,应从本研究的三大主体入手,即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学生。反思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相关资料,笔者建议在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设置激励政策,以及鼓励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研究。本文一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此处是引言部分。主要是对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讨论,主要是为了明确主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第二章,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理论探析。通过对有关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最终找出和本研究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三章,通过对相关文献、问卷资料和访谈资料的整理,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职能、人才培养的主体及相关激励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发展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国际比较。选取三个国家的科研育人现状引发对我国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第五章,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本章是基于对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及访谈资料的分析,对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策略。
申耀鑫[6](2020)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创新精神培养路径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从自已国情出发,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正确道路。一些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增加国民财富;而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美、日、欧,则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发展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2006年,我国全国科技大会首次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接着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分三步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创新的举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强调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家的发展不再取决于自然资源和人口数量,而是越来越依赖创新的力量。创新力量来源于创新精神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改革以来,我国公民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精神不断弘扬,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如何持续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大力培养创新精神,不断储备一大批创新人才,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十八大以来的创新实践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目前创新实践取得的成就和创新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尝试提出一些培养建议。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部分系统总结了创新精神的相关理论和历代领导人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第二部分阐述了创新精神的基本内容和时代价值,总结了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总结了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实践所取得的成就,从中分析了一些不利于创新精神培养的因素,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从完善创新精神培养路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运转良好的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创新精神培养的路径建议。
范漪萍,王晓迪,张炜,吴玉辉,刘彦君[7](2019)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分析及精准引才对策建议》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密切关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精准引进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及其团队来京创新创业。据《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北京缺乏人工智能高端人才,顶尖人才数量和质量都不及美国,超过10年以上经验的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少。为了给北京精准引进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提供决策建议,本文在梳理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与人才分布,剖析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精准引才的对策建议。首先,围绕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计算芯片和图像识别领域一方面要引进原创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引进来源于企业、能直接推动产业化发展的急需人才;其次,面向这三个方向顶尖人才密集的国家及机构制定引进计划;最后,建议通过建立合作机制、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等方式引进人才。
赵兰香,姚萌,吴博[8](2019)在《隐性知识视角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技术加速发展使信息技术由教学辅助手段向主导性资源演变,催生一系列教育模式变革。本文以国际新涌现的教育变革为出发点,总结教育现象背后所代表的四类培养模式,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构建了"显性知识学习模型"与"隐性知识学习模型"。通过案例分析、政策梳理及模型对比研究发现:1.教育新模式的出现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持及政策激励; 2.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不应局限在"工具"层面,而应是教育改革层面的问题; 3.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现并非偶然,其实质是对隐性知识的重视。隐性知识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研究旨在为未来教育变革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谢子娣[9](2019)在《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两所案例高校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复杂的社会问题已无法通过单一学科的知识积累得以解决,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跨学科思维与合作能力的研究者成为时代诉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了解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在各个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首先,对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和问题进行相关文献梳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选取S大学和Z大学两所研究型大学作为案例高校。通过对高校管理者、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不同主体对该问题的看法。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和访谈对象的建议,提出针对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合理化建议。研究者发现,两所高校已将培养跨学科人才上升到学校发展战略高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如设立跨学科预研专项、创建跨学科团队、设置跨学科硕博点、实施跨学科博士生培养专项计划等,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制度建设上,跨学科招生以需求为导向,招生考核方式和内容缺乏对跨学科思维与能力的关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有待完善。在资源配置上,尚未建立跨学科导师组制,且学术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在培养过程上,跨学科课程体系缺乏合理规划,课程缺乏稳定的教学团队,学生缺乏跨学科合作学习平台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缺乏对跨学科思维与能力的关注;此外,学生缺乏系统的跨学科培训和交流活动;跨学科学位论文相对缺乏有效指导且尚未建立跨学科学位论文评价机制。结合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以及访谈对象的建议,本研究认为,在制度建设上,首先学院不能仅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跨学科招生,要以培养学生为中心;其次,尝试设置跨学科学位与专业,成立跨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在资源配置上,促进师资学科背景多元化发展,提升导师的跨学科能力且为学生组建跨学科导师组;搭建公共研究平台,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在培养过程上,以需求为导向设置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成立跨学科教学团队,并完善跨学科课程学习结果评价制度;重视跨学科科研训练,改进跨学科科研项目评价机制;制定跨学科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并组建跨学科评审小组。
李冰倩[10](2019)在《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社会高度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复杂难题的产生,当今许多科技、经济、环境、人口等问题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单一学科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此,利用跨学科的知识来应对复杂难题已成为了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而,具备多学科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成为了建设社会的急需人才。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势必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担,为了应对社会的需求,构建跨学科的培养环境和培养体系成为了各研究型大学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美国是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最早的国家,如今其培养模式已成常态化,积攒了许多经验。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时代的推动下也开始积极的进行了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尝试,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要求。我国虽然已在跨学科的土壤上迈出了步伐,但不够稳健,在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些许不足,需要国外的成熟经验为蓝本进行引导,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本研究以2019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 Report)全美大学排名前30的研究型大学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其次,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再次,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的进行分析,究其培养动因、目的及培养方案;然后,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挖掘;继而,对于其培养背后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梳理;最后根据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规律和经验,对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对策建议。本研究共包含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从选题来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入手,阐明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对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剖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势。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法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研究,以确保研究的全面性。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本章对跨学科、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进行了概念界定,择取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系统理论、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并分别阐明了所选取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第三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分析。本章首先探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动因和培养的目的,然后通过对多个研究型大学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时间安排及学分安排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第四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分析。课程体系是衡量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章首先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课程目标进行了归纳,进而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角度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了探析,最后对于其跨学科课程组织方式进行了分类。第五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分析。本章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从选拔原则和选拔具体形式两方面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的选拔方式;归纳了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包括合作化课堂教学方式、体验化实践教学方式和“寓研于教”的科研训练方式;从评价考核要求与原则、考核方式和淘汰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其研究生培养的考核机制。第六章,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机制。本章从制度、师资、经费和培养平台四个方面的建设与保障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剖析。第七章,对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启示。通过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研究,总结了其培养体系的规律和经验,从明确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方案、充实培养内容、系统优化培养方式和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出建议。
二、论技术创新人才及其培养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技术创新人才及其培养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德尔菲法 |
(四)数理统计法 |
四.研究问题与内容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研究型大学 |
(二)工科教师 |
(三)核心素养 |
(四)评价指标体系 |
二.理论基础 |
(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综合评价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构 |
一.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 |
二.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一)科学性原则 |
(二)发展性原则 |
三.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一)一级评价指标 |
(二)二级评价指标 |
(三)三级评价指标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及使用要求 |
一.专家意见调查与分析 |
(一)专家选择 |
(二)调查问卷编制 |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 |
(四)资料分析标准 |
(五)第一回合专家意见结果统计分析 |
(六)第二回合专家意见统计结果分析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与总结 |
(一)二级评价指标的修改 |
(二)三级评价指标的修改 |
三.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一)一级评价指标权重 |
(二)二级评价指标权重 |
(三)三级评价指标权重 |
四.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要求 |
(一)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使用范围 |
(二)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原则 |
(三)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计分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指标构建研究 专家调查法调查问卷 |
附录:2: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指标构建研究 专家调查法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内涵与发展 |
一、人才与科技创新人才 |
(一)人才的内涵 |
(二)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
二、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提出与发展 |
(一)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提出 |
(二)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建设情况 |
一、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发展概况 |
(一)当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概况 |
(二)人才保障机制发展概况 |
二、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取得的成效 |
(一)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显着提升 |
(二)科技创新人才效能不断增强 |
(三)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与时俱进 |
三、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尚需完善 |
(一)科技创新人才选拔体制亟待健全 |
(二)科技创新人才培训体系有待完善 |
(三)科技创新人才岗位对接有待改进 |
(四)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机制亟待提升 |
(五)科技创新人才物质保障有待加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经验借鉴 |
一、日本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的经验 |
(一)强化大学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
(二)抓好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科学 |
(三)培养青年成为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取向 |
(四)重金吸引国外人才 |
二、韩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经验 |
(一)强化优质教育 |
(二)吸引国内外人才回流 |
(三)实施奖励激励政策 |
三、美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经验 |
(一)重视教育 |
(二)放宽移民政策 |
(三)营造良好的宽松环境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路径 |
一、国内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优势 |
(一)广东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做法 |
(二)北京在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做法 |
二、提升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人才保障 |
(一)从外在因素提升 |
(二)从内在因素提升 |
三、我国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有效运行的路径 |
(一)健全科技创新人才选拔机制 |
(二)跟进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
(三)开发科技创新人才岗位对接机制 |
(四)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吸引与流动机制 |
(五)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研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创新 |
2 化学竞赛概述 |
2.1 国际化学竞赛 |
2.1.1 国际化学竞赛的由来 |
2.1.2 国际化学竞赛的发展 |
2.1.3 国际化学竞赛的运作 |
2.2 中国化学竞赛 |
2.2.1 中国化学竞赛伊始 |
2.2.2 中国化学竞赛的发展 |
2.2.3 全国化学竞赛的运作 |
2.2.4 中国化学竞赛的成绩 |
2.2.5 我国化学竞赛发展的基本特征 |
2.3 化学竞赛教育的性质与功能 |
2.3.1 化学竞赛的教育性质 |
2.3.2 化学竞赛的教育功能 |
3 化学竞赛在湖南的发展 |
3.1 湖南化学竞赛的有序开展 |
3.2 湖南化学竞赛成就概览 |
3.2.1 名校资源丰富 |
3.2.2 发展势头劲猛 |
3.2.3 化学实力扎实 |
3.2.4 办赛经验丰富 |
3.3 成绩说明了什么? |
3.4 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选手发展状况的调查统计 |
3.4.1 调查对象 |
3.4.2 调查内容 |
3.4.3 结果分析 |
3.5 与湖南省化学竞赛选手、教练的访谈讨论 |
3.5.1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选手的访谈 |
3.5.2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专家的访谈 |
3.5.3 湖南选手、专家剖析湖南竞赛成绩突出之因 |
3.5.4 湖南选手、专家眼中化学竞赛的问题与困境 |
3.5.5 湖南选手、专家对如何抓好化学竞赛的建议 |
4 湖南省在化学竞赛中的举措与特点 |
4.1 湖南省在化学竞赛中的举措 |
4.1.1 入门引导 |
4.1.2 学生选拔 |
4.1.3 书籍推荐 |
4.1.4 组织安排 |
4.1.5 培训步骤 |
4.1.6 学校管理 |
4.1.7 竞赛历程 |
4.1.8 注意事项 |
4.2 湖南省化学竞赛的特点 |
4.2.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4.2.2 重视选手选拔,关注选手心理 |
4.2.3 坚持“四定”,分步培训 |
4.2.4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
4.2.5 巩固基础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
4.2.6 学好理论与搞好实践相结合 |
4.2.7 化学竞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 |
4.2.8 体系完备,开放合作 |
5 竞赛八问 |
5.1 “诺奖”之问——竞赛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
5.2 “公平”之问——竞赛真的公平吗? |
5.3 “功利”之问——功利驱动下的竞赛健康吗? |
5.4 “拔苗”之问——竞赛是否有拔苗之嫌? |
5.5 “偏科”之问——竞赛是否有碍学生全面发展? |
5.6 “增负”之问——竞赛是否有增负之嫌? |
5.7 “应对”之问——新时代、新高考、新政策、新状况下的竞赛何去何从? |
5.8 “发展”之问——未来竞赛该走向何方?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应对策略 |
6.1.1 以顺应时代为发展前提 |
6.1.2 以科学理论为发展指导 |
6.1.3 以历史经验为实践基础 |
6.1.4 以国外竞赛为重要参考 |
6.1.5 以增加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 |
6.1.6 以提升教师素质为重要手段 |
6.1.7 以“互联网+竞赛”为未来学科竞赛发展的重要方向 |
6.1.8 以研究、反思为学科竞赛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 :问卷调查 |
附录三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专家的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对湖南省化学竞赛选手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章程 |
附录六 :湖南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组织管理实施细则 |
致谢 |
(5)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肩负的重大使命 |
(二)科学研究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
(三)导师课题与个人兴趣相契合 |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一)“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发展动向 |
(二)“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内容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四)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理论探析 |
一、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一)科学研究 |
(二)创新型人才 |
(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
(四)路径 |
(五)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
二、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理论 |
(一)信息管理理论 |
(二)知识管理理论 |
(三)“双创”理论 |
三、基于科研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大主体理论框架 |
第三章 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科研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调查与研究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思路 |
(三)调查过程 |
(四)问卷调查情况说明与分析 |
(五)访谈调查情况说明与整理 |
二、科研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现状 |
(一)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
(二)高校国际学术影响显着提升 |
(三)高校科研服务社会取得成效 |
三、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 |
(一)平行职能弱化两者间相融相生关系 |
(二)被动式科研任务削减学生科研兴趣 |
(三)科研与培养相关教研机制亟待完善 |
四、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过程相对疏离 |
(二)学生自身与科学研究过程相对矛盾 |
(三)师生科研意识相对较弱 |
第四章 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国际比较 |
一、国外大学在科研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形成的经验 |
(一)德国 |
(二)美国 |
(三)俄罗斯 |
二、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
(一)德国 |
(二)美国 |
(三)俄罗斯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
一、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支持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 |
(一)搭建竞赛平台,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 |
(二)出台相关政策,激励各高校开展科研工作 |
(三)打造科研基地,完善校企间联合培养模式 |
二、高校充分配合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 |
(一)建立训练平台,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 |
(二)完善教研机制,调动创新创业积极性 |
(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三、学生主动参与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 |
(一)注重知识积累,并掌握相关的战略和方法 |
(二)积极参与研究,并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 |
(三)主动参加比赛,并在过程中得到学术升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硕博士论文类 |
(四)其它类 |
二、外文类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致谢 |
附录1:访谈提纲记录 |
一、针对教育部门行政人员的访谈提纲记录 |
二、针对高校行政人员的访谈提纲记录 |
三、针对高校教师的访谈提纲及记录 |
四、针对大学生的访谈提纲记录 |
附录2 |
附录3:个人简介 |
(6)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创新精神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 选题背景 |
2.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综述 |
2. 国外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五) 本文创新之处及不足 |
一、创新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 创新的含义 |
(二) 创新精神的含义 |
(三)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创新及创新精神的重要论述 |
二、创新精神的基本内容和时代价值 |
(一) 创新精神的基本内容 |
1. 批判 |
2. 探索 |
3. 求真 |
4. 自主 |
5. 冒险 |
6. 容错 |
(二) 创新精神的时代价值 |
1. 创新精神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
2. 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先进文化和创新成果 |
3. 创新精神有助于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
4. 创新精神有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战略 |
三、当代我国创新实践的成就及存在问题 |
(一) 十八大以来创新实践所取得的成就 |
1. 科技创新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 |
2. 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
3. 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
4. 创新速度不断攀升 |
5. 创新成果实现历史性跨越 |
(二) 影响创新精神培养的不利因素 |
1. 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
2. 创新学术氛围不够浓厚 |
3.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显不足 |
4.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 |
四、创新精神培养的路径 |
(一) 完善创新精神培养管理体制 |
1. 完善创新政策和制度规范 |
2. 保护激励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 |
3. 优化科技专利制度和管理制度 |
(二)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
1. 形成平等自由的社会氛围 |
2. 培育敢于怀疑的学术风气 |
3. 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
(三) 建立运转良好的创新体制机制 |
1. 注重市场机制在创新实践中的决定性作用 |
2. 加强政府在创新实践中的主导作用 |
3. 重视科研机构在创新实践中的引领作用 |
4. 发挥企业在创新实践中的主体作用 |
(四)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系统 |
1. 加强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
2. 建立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 |
3. 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和竞争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基本情况 |
后记 |
(7)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分析及精准引才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二、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
(一)总体需求特点 |
1.人才结构多元化 |
2.人才领域集中化 |
3.产业链上游端人才需求大 |
4.人才需求国际化 |
(二)不同区域人才需求对比 |
三.北京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分布现状 |
(一)总体 |
1、从规模看,北京与国外领先城市人才数量相当 |
2、从结构看,北京人才主要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人才少 |
3、从质量看,北京与硅谷相比尚存差距 |
(二)重点领域 |
四、存在问题 |
1. 人才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上游缺乏高端人才 |
2. 基础研究人才与应用实践人才联系不紧密 |
3. 人才结构失衡 |
五.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精准引才对策建议 |
(一)引进类型 |
(二)引进来源 |
1、自然语言处理领域 |
2、智能计算芯片领域 |
3、图像识别领域 |
(三)引进措施 |
(8)隐性知识视角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教育模式变革指向创新型人才培养 |
2.1 案例选取 |
2.2“主动性学习”模式 |
2.3“个性化学习”模式 |
2.4“实践性学习”模式 |
2.5“讨论式学习”模式 |
3 新技术与新政策为教育模式变革提供动力 |
3.1 信息技术发展支撑教育新模式 |
3.2 教育新政策呼吁传统教育变革 |
4 隐性知识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质 |
4.1 知识视角下的人才培养问题 |
4.2 显性知识学习模型 |
4.3 隐性知识学习模型 |
4.4 模型对比研究 |
5 主要研究结论 |
(9)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两所案例高校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新时期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
二、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诸多问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跨学科 |
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
第二节 文献梳理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半结构访谈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研究进度安排 |
第三节 案例选取 |
一、S大学背景信息 |
二、Z大学背景信息 |
第四章 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制度建设 |
一、培养目标 |
二、招生遴选 |
三、政策规范 |
四、结果评价 |
五、小结 |
第二节 资源配置 |
一、师资配置 |
二、物资配置 |
三、小结 |
第三节 培养过程 |
一、课程教学 |
二、科研训练 |
三、学位论文 |
四、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制度保障尚待健全 |
二、资源配置缺乏有效整合 |
三、培养过程亟需系统规划 |
第二节 讨论与建议 |
一、健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制度 |
二、促进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 |
三、完善培养过程规划体系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10)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4 研究展望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跨学科 |
2.1.2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
2.1.3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 |
2.2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及其适用性概述 |
2.2.1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
2.2.2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2.3 系统理论及其适用性概述 |
2.3.1 系统理论 |
2.3.2 系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2.4 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及其适用性概述 |
2.4.1 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 |
2.4.2 后现代主义教学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分析 |
3.1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动因 |
3.1.1 单一学科知识难以解决社会复杂问题 |
3.1.2 学科自身逻辑的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 |
3.1.3 社会对综合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
3.2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定位 |
3.2.1 输出能解决复杂难题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
3.2.2 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产生协同效益 |
3.2.3 培养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深层次能力 |
3.3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其培养方案 |
3.3.1 培养目标 |
3.3.2 研究方向 |
3.3.3 学习时间安排及学分安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分析 |
4.1 跨学科课程目标 |
4.1.1 重视学科基础,为研究前沿科学做好准备 |
4.1.2 注重课程应用性,为将来职业做好知识和素质准备 |
4.1.3 强调课程创新,为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路径 |
4.2 跨学科课程结构 |
4.2.1 理论课程 |
4.2.2 实践课程 |
4.3 跨学科课程组织方式 |
4.3.1 个体式课程组织方式 |
4.3.2 整合式课程组织方式 |
4.3.3 组合式课程组织方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分析 |
5.1 设置科学的培养选拔机制 |
5.1.1 选拔原则 |
5.1.2 选拔具体形式 |
5.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
5.2.1 合作化课堂教学方式 |
5.2.2 体验化实践教学方式 |
5.2.3 “寓研于教”的科研训练方式 |
5.3 运用严格的评价考核机制 |
5.3.1 评价考核要求与原则 |
5.3.2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
5.3.3 严格的淘汰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机制 |
6.1 制度保障 |
6.1.1 国家政策层面制度保障 |
6.1.2 高校跨学科培养组织与管理制度保障 |
6.2 跨学科师资保障 |
6.2.1 跨学科师资聘任方式 |
6.2.2 任期工作职责 |
6.2.3 考核标准 |
6.3 培养经费保障 |
6.3.1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
6.3.2 丰富的资助项目 |
6.3.3 完善的资助制度 |
6.4 跨学科培养平台保障 |
6.4.1 积极打造校内跨学科科研平台 |
6.4.2 建设校校跨学科交流平台 |
6.4.3 建设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
7.1 明确的培养理念和科学的培养方案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先决条件 |
7.1.1 明晰以问题为导向的培养理念,重视综合性实践能力培养 |
7.1.2 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培养跨学科研究生的创新性 |
7.2 开放型综合化的培养内容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
7.2.1 研制跨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立跨学科研究生专业与项目 |
7.2.2 重视科研训练,激发跨学科研究生的科研信念与动力 |
7.2.3 将核心能力培养寓于课程与科研之中 |
7.3 系统优化培养方式是提升跨学科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
7.3.1 革新入学选拔方式,拓宽招生口径 |
7.3.2 尝试多类型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7.3.3 实行多元考核方式,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
7.4 健全的保障机制是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发展支柱 |
7.4.1 政府政策先行,高校设立专门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 |
7.4.2 优化教师聘任制度,促进师资共享 |
7.4.3 加大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资助力度 |
7.4.4 多渠道构建跨学科培养平台,克服组织与学科壁垒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论技术创新人才及其培养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引导下日本科技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日本21世纪诺贝尔奖计划[D]. 张宇馨. 吉林财经大学, 2021
- [2]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教师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范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才保障机制探究[D]. 孙立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4]湖南省高中化学竞赛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D]. 李晶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科学研究支撑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管雪钰.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创新精神培养路径研究[D]. 申耀鑫.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7]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分析及精准引才对策建议[A]. 范漪萍,王晓迪,张炜,吴玉辉,刘彦君. 创新发展与情报服务, 2019
- [8]隐性知识视角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赵兰香,姚萌,吴博. 科研管理, 2019(11)
- [9]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两所案例高校的质性研究[D]. 谢子娣. 厦门大学, 2019(02)
- [10]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D]. 李冰倩. 中国地质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