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的改进

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的改进

一、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瑾[1](2021)在《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文中提出萜类化合物在食品、药品和化学品等多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通过从自然界中天然提取和化学法合成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生产萜类化合物则被认为是绿色且经济的途径。酿酒酵母因为具有生物安全性高、易于遗传操作和可利用廉价碳源等优势而成为合成萜类化合物的最有价值的一种宿主。目前,关于在酿酒酵母中异源合成萜类化合物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引入并过表达异源代谢途径酶;增加前体代谢物的供应;动态控制或删除竞争途径;筛选合适的发酵底物,降低合成成本。亲脂性的萜类化合物一般被认为是积累并包裹在脂滴(LD)中的,但是脂滴中各组分的代谢合成与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共用多种前体代谢物、ATP和NADPH,这使整个代谢网络变得复杂。所以,虽然在酿酒酵母中已有很多策略用于萜类化合物的异源合成,但其产量仍受到存储方式和代谢网络的复杂调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重新定向脂类代谢通量对增加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十分重要。在底物利用方面,SUC2基因编码的酿酒酵母蔗糖转化酶(Sc In V)能够水解蔗糖进入细胞参与多种生化反应,这使酿酒酵母能够利用廉价的蔗糖进行代谢发酵。为了更好的利用蔗糖发酵生产高价值的化合物,有必要对转化酶进行定点突变研究其突变体酶活性。本研究以酿酒酵母CEN.PK 113-5D菌株为宿主菌,通过引入并过表达β-胡萝卜素和α-葎草烯的异源合成途径,探究了脂类代谢通量扰动与不同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关系。通过对酿酒酵母中的蔗糖转化酶进行定点突变降低酶活性,研究了蔗糖转化酶活性对β-胡萝卜素积累和其他特性的影响,为在酿酒酵母中利用更为廉价的甘蔗糖蜜发酵生产高价值的化合物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表征酿酒酵母积累不同萜类化合物的能力,分别在酵母细胞中引入了β-胡萝卜素和α-葎草烯的异源合成途径。首先,通过采取基因组整合表达方式和强启动子实现crt YB基因、crt I基因、crt E基因和t HMG1基因的高表达,使构建的YZ03菌株可生产3.67 mg/g DCW的β-胡萝卜素。其次,通过采取强启动子并利用基因组整合方式表达ZSS1基因,并进一步过表达内源性的限速酶ERG20基因和动态调控竞争途径中的ERG9基因,使构建的ZH04菌株可生产93.94 mg/L的α-葎草烯。在酿酒酵母中成功构建了分别产生β-胡萝卜素和α-葎草烯的工程菌株。2.细胞的多种功能离不开脂类代谢网络的调控,我们表征了改造脂类代谢网络对不同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通过在YZ03菌株基因组上整合一个额外的由强启动子控制表达的ARE1和ARE2可以产生5.67 mg/g DCWβ-胡萝卜素,比YZ03的产量提高了54%;在YZ03菌株中敲除磷脂酸磷酸酶基因(PAH1、DPP1和LPP1)也使β-胡萝卜素产量增加了2倍。结合上述两种策略更是将β-胡萝卜素的产量提高了2.4倍。结果表明,脂质代谢网络的改造与调控对于酿酒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积累很重要。然而,在α-葎草烯生产菌株中过表达ARE1或删除磷脂酸磷酸酶基因导致其产量均有所下降。这表明针对不同的萜类化合物,其在酿酒酵母中的积累、存储与脂类代谢网络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同萜类产物与脂类代谢的关系具有一定差异。虽然具体机理尚不清楚,但该工作也为研究改变脂质代谢网络与萜类化合物积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见解。3.酿酒酵母中内源的蔗糖转化酶使其利用蔗糖发酵成为可能。研究了在蔗糖条件下,降低蔗糖转化酶活性对β-胡萝卜素积累和其他特性的影响。通过设计具有不同标签并与Golden Gate克隆兼容的标准化载体,构建了几种含有不同标签的蛋白表达质粒,并在此基础上快速高效地完成蔗糖转化酶的定点诱变,加速了突变蛋白的表达。在高蔗糖条件下,SUC2Q148A和SUC2Q201V突变体具有较低的转化酶活性和增强的发酵能力,为菌株的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

谢显秋[2](2021)在《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甘蔗不仅是广西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更是我国最重要的糖料作物。在甘蔗生产中大量化肥的施用,严重制约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固氮菌能有效促进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转化。大量研究证实,内生固氮菌能定殖于植株根系及体内,并分泌有机酸等物质来活化土壤养分,改善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促进植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研究内生固氮菌对土壤养分的活化和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对于改善蔗地土壤质量、提高甘蔗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用4株固氮菌DX120E(Klebsiella variicola)、CA1(Bacillus mycoides)、WZS021(Streptomyces chartreusi)以及CN11(Pseudomonas mosselii)进行单一及组合处理蔗地土壤,以固氮模式菌株PAL5为对照,分析各菌株处理对土壤三大主要营养和有机酸含量的影响,并将筛选出的最优组合接种处理甘蔗进行桶栽试验,从对甘蔗的农艺性状、生理特性、土壤营养和酶活及茎叶的代谢组学分析等方面探讨处理菌株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菌株或组合对土壤养分具有活化作用,菌株处理后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有机酸含量均上升,无机磷含量降低,且与空白对照差异性显着,但不同处理间差异性不同。隶属函数法筛选得到三个较优处理,分别是DX120E、CN11+DX120E和CA1+DX120E+WZS021。2.将筛选的三个组合以及PAL5回接两个甘蔗品种B8和ROC22的桶栽试验的结果表明,与未接种菌株的甘蔗相比,处理后两个甘蔗品种的株高、叶绿素含量、锤度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有所提高,但不同处理差异不同。两个甘蔗品种的生物量都以DX120E和PAL5处理的效果最好。PAL5处理对品种B8、ROC22的生物量提高效果最为显着,分别比对照提高2.16倍、0.60倍,DX120E处理效果次之,分别提高了1.86倍、0.39倍。接菌处理提高了两个甘蔗品种叶片的氮、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B8甘蔗品种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最高的为PAL5处理,较空白对照CK显着提高40.82%;ROC22品种,DX120E处理的NR活性显着高于对照,比对照提高1.12倍。两个甘蔗品种谷氨酰胺合成酶(GS)、蔗糖合成酶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S,SPS)活性均在处理后60 d时最高。3.桶栽试验不同处理时期,土壤中的硝态氮、氨态氮、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增加,土壤酶的活性均显着提高,无机磷含量降低,与空白对照差异性显着,但不同处理间差异性不同。甘蔗品种B8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不断提高,品种ROC22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加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随着生长期的增加,两个品种土壤中的氨态氮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水解氮、有效磷、无机磷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缓效钾含量呈先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菌株组合处理CA1+DX120E+WZS021对土壤氮磷钾的活化作用显着低于其他两个处理。4.利用LC-MS技术对DX120E接菌处理后的甘蔗茎叶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DX120E接菌处理后甘蔗叶片的差异代谢物种类和含量要高于茎,代谢差异物主要为氨基酸、含氮化合物、有机酸、糖类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接种DX120E后,甘蔗品种B8茎和叶片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下调,甘蔗品种ROC22茎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上调,叶片中差异代谢物普遍下调。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表明,甘蔗品种B8的茎内有62种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叶片中有115种;品种ROC22茎内有53种代谢物含量有明显差异,叶片中有101种。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氨基酸相关代谢通路,接菌后通过影响糖酵解和TCA循环促进了甘蔗的氮代谢和碳代谢。综上分析表明,接种菌株可以改善甘蔗根际土壤环境,促生菌DX120E能影响甘蔗氨基酸代谢通路,促进甘蔗的生长。本研究结果可为不同菌属内生固氮菌在甘蔗稳产增产、化肥减量增效栽培中的应用和揭示内生固氮菌对甘蔗的促生机制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王海霞[3](2021)在《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共混平板膜及其表征》文中认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资源缺乏,同时水污染又日益严重,因此利用有效的方法处理水至关重要。膜分离技术作为水处理方法中的一种,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是亲水膜强度低、易污染,疏水膜疏水性差等问题阻碍了膜分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重点以改进膜工艺及膜改性为突破点,从本质上提高膜性能,制备出综合性能优良的分离膜。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以聚砜(PSF)为制膜材料,通过相转化法,以聚合物浓度、铸膜液温度、空气浴时间以及凝固浴温度设计四因素五水平正交实验来优化制膜工艺,以膜强度、膜孔、膜通量为响应指标,利用极差及均值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此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各因素对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明显不同,综合考虑,平衡各性能的优劣,最终得出膜性能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聚合物浓度为22%,铸膜液温度为60℃,空气浴时间为150 s,凝固浴温度为25℃;并通过验证发现最佳工艺参数下制备的膜各项性能均优于正交实验所制备膜性能的平均水平。2、利用改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400)以及蔗糖脂肪酸酯(SE)对最佳工艺参数下聚砜膜亲水改性,研究各改性剂对膜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亲水改性结果表明,三种改性剂对膜亲水性能均有改善,其中SE最明显,在SE添加量为0.4%时,接触角从86°降低到54°,亲水性能明显增强。同时,SE的添加对聚砜膜的韧性产生正向影响,在添加量为0.2%时,断裂伸长率达到180%。3、通过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偏氟乙烯(PVDF)以及非溶剂中乙醇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制备疏水性能优良的聚偏氟乙烯膜并与其他商用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PVDF所制备的膜,其结构、疏水性能、以及孔径分布均相差较大,机械性能差异较小,在相同聚合物浓度下,型号为PVDF-6020的膜材料配制的铸膜液黏度相比PVDF-1015更小。非溶剂中乙醇浓度对膜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非溶剂中乙醇浓度的增加,膜疏水性明显增强。在乙醇浓度为99%时,膜接触角达到144°,但因膜孔径较大,不利于实际应用;在乙醇浓度为75%时,膜接触角为138.9°,孔径适宜;通过与商用膜对比可知,本研究中以75%乙醇为非溶剂时所制备的膜,疏水性能更好。

张刚宁[4](2021)在《Li-O2二次电池Fe/N@C正极材料与大尺寸软包电池反应不一致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锂-氧二次电池(Li-O2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锂金属,正极反应活性物质来自空气中的氧气,无需在电极中储存,其理论比能量为11430 Wh.kg-1,可与石油相媲美,是当前已知能量密度最高的电化学体系,被誉为“终极电池”。Li-O2电池中的正极是一种气体扩散电极,一般采用廉价、轻质的碳或碳载催化剂制备成多孔电极,是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的主场所,肩负着O2的扩散传质、电子的传导、离子传输、放电产物的沉积储存等任务,成为决定Li-O2电池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主要核心部件。论文围绕Li-O2电池的氧气扩散电极,研究了 Fe/N@C催化剂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探究了有机及固态体系下的多孔气体扩散电极结构的设计,系统分析了大尺寸软包装Li-O2电池中正极反应的不一致性与电池性能的相关性,对于发展Li-O2电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在固定配比的四水合醋酸亚铁(FeAc2·4H2O)及1,10-菲罗啉的Fe/N前驱体中,混入碳黑(Super P),用一步热解法制备了四组Fe/N@C催化剂材料,对其组成、结构和性能主要进行了 XRD、Raman、TEM、XPS、TGA、LSV、CV等系统地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N配比的提升,在C/N摩尔比为70、50、30时,Fe/N异原子掺杂总浓度增加,材料中吡啶N的含量逐渐增大;但当C/N摩尔比为10时,N的总掺杂含量反而下降,Fe的总含量虽然继续增大,但主要伴随Fe3O4相的颗粒在材料中团聚析出,导致其成键组分中的Fe-Nx(的占比大幅下降,且其吡啶N的含量也出现较大下降。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C/N摩尔比为70、50、30的催化材料对应电池的循环性能依次增强,对氧的还原峰电位依次增大,材料在C/N摩尔比为30时具有最佳50周的稳定循环以及最大还原峰电位(2.75V vs.Li+/Li),且其半波电位较C/N摩尔比为10的样品高出28 mV,相比原始Super P高出237 mV,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分析认为,Fe/N@C催化剂材料中的活性反应位点密度可以由Fe/N掺杂配比直接调控;在最优的Fe/N配比下(Fe/N@C-30),Super P基体中可以生成较高含量的吡啶N以及较多占比的Fe-Nx基团,这有利于材料表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并增强电池的循环稳定性。(2)优化和设计了不同结构的氧气扩散电极并分析了其对于电池性能的影响。在液态电解液体系中,实验发现调控高载量氧气扩散电极中SuperP碳黑涂层的厚度和载量关系,将其比值设计为40 μm/mg时,可促进高载量电极内部孔结构的有效利用,实现放电产物在具有良好三相反应界面的电极孔内均匀地分布,电池循环性也较好;以Fe/N@C-30材料制备涂层厚度和载量之比为40 μm/mg的正极时,电池放电容量高达5811.5 mAh/g,生成红细胞状的过氧化锂(Li2O2)产物,进一步表明所设计高载量电极的氧气/催化剂/电解液三相界面结构的适宜性。另外,实验采用LAGP固态电解质和含碳催化剂材料,制备了一体化“致密+多孔”结构和“柔性薄膜式”结构的两种固/固复合型氧气扩散电极,两种多孔电极叠加所制备的催化剂对氧的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出较低的极化和较好的循环特征。此外,采用柔性结构的Fe/N@CNT-LAGP电极在1000 mAh/g催化剂的条件下,电池能够稳定循环55周;而加入RuO2催化剂后Fe/N@CNT-RuO2-LAGP的柔性电极的电池循环周次超过了 102周。在所设计的基于固态电解质LAGP的氧气扩散电极中所形成的气/固/固三相反应界面利于氧气的扩散传质,电极界面稳定,提高了正极的稳定循环的性能。(3)设计并制备了液态有机体系的大尺寸软包Li-O2电池(13 cm x 13 cm),但该类大尺寸、高能量密度(600 Wh/Kg以上)的软包Li-O2电池的循环性能往往不足两周。为了探究其相比扣式电池循环性能较差的内在原因,取该类电池拆解后的正极进行分区域的后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充放电后的不同区域正极所形成的产物形貌及其结构和表面组成呈现明显差异。在电解液分布合理、氧气扩散较好的区域,放电生成较多的Li2O2,而在贫液区,尤其是贫氧区生成的Li2O2含量则较少,这种软包电池采用的大尺寸电极中较易出现的局部反应不均匀性,会加剧在其充电过程中碳电极表面LiAc·2H2O的生成特别是在放电后Li2O2形成较少及碳表面未利用比例较高的区域,该副产物更易生成。进一步分析发现,LiAc·2H2O电化学活性差,对其进行电化学氧化分解的电位过高,成为造成大尺寸软包Li-O2电池循环性能较差的一个关键因素。

郑宇佳[5](2021)在《改性核桃壳炭对水中Pb2+的去除及其对土壤中铅的钝化实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农业迅速发展,重金属铅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铅是生物发展的非必需元素,极易通过食物链积累威胁人类健康,寻求低成本且高效率的治理铅污染水体及土壤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核桃壳生物炭(BC)为原料,对其进行改性制成磁性氨基核桃壳炭(CMBC),通过一系列表征方法分析CMBC的理化性质,探究这两种材料对水中Pb(II)的吸附机理和作用效果,并考察CMBC对铅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铅的赋存形态及植物对铅的积累情况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核桃壳为母本材料,通过负载Fe3O4颗粒、交联壳聚糖,合成磁性氨基核桃壳生物炭(CMBC)。该材料具有官能团丰富、芳香性强、吸附性强等优点,可以提高对Pb(II)的吸附效率,对于水体的适用p H与污染浓度范围也更为宽泛,因此其吸附性能优于未改性核桃壳炭(BC)。Langmuir模型和PF-second模型可以较好描述CMBC对Pb(II)的动力学吸附和等温吸附过程。(2)将BC和CMBC用于水相中Pb的去除对照实验,发现CMBC相较于BC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都大幅提高。探究了初始条件对BC和CMBC吸附性能的影响,初始p H为5.0时,二者的吸附能力最强,温度为298K时,CMBC对100 mg/L含铅溶液的去除率可达99.58%,较未改性核桃壳炭BC提高了27.21%,且可重复利用性优于BC。在重金属Pb(II)与Cd(II)共存的双系统中,CMBC优先吸附Pb(II),可能是因为CMBC上的活性基团更易与Pb(II)形成更为稳定的络合物。(3)施加CMBC到土壤中可以改良土壤的营养环境条件,不同程度上刺激酶活性,从而促进动植物、微生物代谢。说明其对于改良土壤环境有可观的效果。(4)铅污染土壤中施加CMBC后,Pb的形态分布发生变化,施加CMBC比例为5%时效果最好,酸可提取态和还原态分别降低了15.61%、15.43%,比较稳定的氧化态和残渣态增加了18.09%、12.95%。表明CMBC降低了土壤铅的迁移性及生物有效性,使毒性降低。CMBC钝化Pb污染土壤的机制主要有:与盐离子形成金属沉淀,与离子化的基团形成络合物,与活性较强的官能团通过分子内结合或分子间作用形成金属螯合物。(5)小白菜盆栽实验证明CMBC能降低铅在植株体积内的积累,提高其生物量,降低根部的富集系数,从而减轻Pb对小白菜的毒害作用。

王玉璇[6](2021)在《蓝隐藻藻胆蛋白及其复合物的分离及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实验室培养的蓝隐藻(Chroomonas placoidea T13)为材料,分离、纯化不同水溶性的藻蓝蛋白PC645,并定量分析了其疏水性差异以及与亚基组成的关系。通过自行摸索的方法分离得到了PC645聚合形式并对其性质、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在70%、80%、90%、100%硫酸铵饱和度下沉淀出蓝隐藻藻体细胞中藻蓝蛋白PC645的方法,经两步G-100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吸光度值A645/A280≥7、分子量相同的纯品PC645。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四级硫酸铵饱和度下的PC645纯品中除α(8~10 k Da)与β1(17.8 k Da)亚基外,还含有不同比例的β2亚基(15.9 k Da),是其他实验室未曾报道的。β2亚基随着PC645样品水溶性的增强占比降低。在70%和80%藻蓝蛋白中,β2亚基占比较高,PC645可能以(α1α2β1β2)形式,或者是(α1α2β1β1)与(α1α2β1β2)以及(α1α2β2β2)混合存在;而在90%和100%水溶性较强的样品中,β2含量很少或几乎不存在,显示主要以(α1α2β1β1)的形式存在。说明PC645水溶性或疏水性的差异与其β2亚基所占比例不同有关。二维电泳结果表明,100%PC645在变性IEF电泳中可形成p I=8.9、p I=6.7和p I=5.9为主的三条带;而70%PC645还有p I=5.7的第四条亚基带,以及在等电点4~6.3之间的多个数量不定的蓝色条带。SDS-PAGE证实,绿色的p I=8.9和p I=6.7各自富含α1和α2;蓝色的p I=5.9和p I=5.7则富含β1和β2亚基。以上说明,两种β亚基不仅分子量不同,等电点也存在差异。70%PC645中β1与β2两者以不同比例结合,产生了多个等电点在4~6.3不同蓝色?条带;而100%PC645由于缺少β2亚基,因而除β1亚基外没有其余蓝色IEF带。建立和初步优化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C645复合物的方法。复合物与PC645异二聚体呈现相同的吸收、荧光光谱特性;PC复合物含有两种α亚基与β1亚基及少量β2亚基,主要由(α1α2β1β1)的异二聚体聚合形成;相比纯化的PC645,PC复合物在13 k Da和60 k Da左右有非荧光蛋白带,是否为连接多肽还有待实验研究;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时PC复合物与红藻多管藻的藻红蛋白六聚体(240k Da)具有相近的迁移率;负染和电镜观测结果表明,PC645异二聚体的负染颗粒形状不规则,小于10 nm;而PC复合物形状均一规则,大小在20 nm左右,首次观测到PC复合物为中空环状结构。说明可能为4~5个以异二聚体形式为单位的藻蓝蛋白相互聚合形成分子质量较大的聚合态藻胆蛋白复合物。PC645中两个?亚基的异质性,以及聚合态隐藻藻蓝蛋白的存在,打破了以往对隐藻藻胆蛋白存在状态的认识,为更进一步清楚地了解隐藻藻胆蛋白存在状态,光合系统结构及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和理论依据。

娄付荣[7](2021)在《Mg掺杂OMS-2纳米棒高效催化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氧化制备2,5-二甲酰基》文中提出传统化石资源存在的储量不足、不可再生和易造成污染等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冲突,生物质资源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5-羟甲基糠醛(HMF)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平台化合物,可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其氧化产物2,5-二甲酰基呋喃(DFF)可作为中间体合成生物医药、抗菌剂等精细化学品。针对HMF氧化制备DFF反应中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存在的催化效率不高、催化剂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采用简单室温沉淀法制备棒状Mg掺杂氧化锰物八面体分子筛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热重-差热分析(TG-DTA)、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组成、晶形结构、形成机理与催化氧化机制进行研究。采用室温沉淀法制备了 Mg掺杂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催化剂(Mgx-OMS-2,x为Mg占Mg和Mn总含量的摩尔比,x=8%,9%,10%,11%),高锰酸钾与双氧水反应生成MnO6晶胞,Mg2+在晶体生成过程中掺杂进入MnO6骨架,在后搅拌过程中晶胞有序排列生成具有2×2隧道结构的Mg-OMS-2。制备过程中,H2O2/KMnO4化学当量比、尿素、Mg元素含量都会影响催化剂的晶型和晶粒大小。结果表明催化剂Mg9%-OMS-2在以DMF为溶剂,HMF浓度为110 mmol·L-1,O2压力为0.9 MPa,120℃下反应1 h可以获得的HMF转化率为91.3%,DFF选择性为99.9%,并表现出优良的稳定性能。通过实验和表征获得Mg-OMS-2催化HMF氧化反应遵循Mn4+/Mn3+/Mn2+氧化还原循环机制。拟合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活化能为44.0 kJ/mol。在获得相似HMF转化率(60%)时探究了各反应条件对活性的影响,建立动力学方程r=3.2(CHMF)0.187(PO2)0.618。该动力学方程经验证与实验值相关性高达0.995。

巩敏[8](2021)在《镇江香醋中糠醛的形成途径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酿造食醋,也被称为谷物醋,口感丰富,风味独特。作为一种酸性调味品,我国传统食醋中富含氨基酸和糖,非常有利于糠醛和5-羟甲基糠醛(HMF)等呋喃类化合物的形成。糠醛作为我国食醋特有的焦甜香的关键贡献物质,常被用作热加工处理的质量参数,过量的糠醛会产生异味和潜在不良影响。本论文旨在阐明糠醛在镇江香醋的生产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包括糠醛产生的主要阶段、形成前体和反应途径,同时研究了糠醛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可以应用的抑制剂。选取我国市场上常见的来自镇江、山西、四川、福建、天津5个地区的共计58个商品醋,对其中的糠醛含量、糖类物质、游离氨基酸、有机酸进行定量分析和讨论。发现所有商品中糠醛的含量为4.35 mg/L~313.95 mg/L,平均值为136.71 mg/L。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对糠醛、游离氨基酸、糖类物质和有机酸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糠醛与木糖、脱氧核糖和蔗糖呈显着正相关。乙酸和乳酸是食醋中最主要的有机酸。以镇江香醋为例,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取样监测糠醛和HMF含量变化,发现糠醛主要在高温煎醋过程产生,HMF在煎醋和后续的陈化过程均会形成。首次利用富含多种糖、氨基酸和有机酸的谷物醋模拟液来探索糠醛的形成前体和机理,发现镇江香醋中糠醛的形成是多条反应途径共存:(i)糖类和含氮化合物的美拉德反应为主要途径,(ii)戊糖的直接裂解为次要途径,(iii)戊聚糖的间接转化,贡献很小。食醋中糠醛不能由HMF或L-抗坏血酸直接形成。核糖、木糖、阿拉伯糖、氨基酸、半乳糖醛酸、葡糖醛酸和戊聚糖都是糠醛形成的重要前体,以木糖、阿拉伯糖、核糖、氨基酸为主。监测镇江香醋在醋酸发酵期间醋醅中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发现糠醛的前体糖和氨基酸在乙酸发酵过程中快速积累。醋酸发酵使用的麦麸和稻壳种含有大量的戊聚糖,是镇江香醋中糠醛的前体糖的来源,发酵液中的戊糖主要来自于麦麸。利用麦麸和稻壳的酸浸泡实验来模拟醋酸发酵过程,探究酸度和酶对体系中的木糖、阿拉伯糖、戊聚糖含量的影响,发现酸度越高,体系中游离的木糖和阿拉伯糖含量越高,且酸度对阿拉伯糖的释放影响更大。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酶的添加对麦麸和稻壳浸泡液中的糖含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入木聚糖酶时戊糖和木糖更多。研究了煎醋过程中糠醛形成的可能影响因素,发现外加糖种类和添加量均对糠醛和HMF的形成有影响,糠醛的含量依赖于核糖、木糖、阿拉伯糖的添加量。熟醋中的糠醛类化合物的含量与煎煮前生醋的初始酸度有关,酸度越高时含量越高。炒米色的添加是HMF增加的重要原因,但加入炒米色后糠醛含量略有下降。酚类物质对于煎醋过程中糠醛类化合物的生成影响较大,加入香草酸、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食醋中糠醛和HMF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而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对糠醛和HMF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Na Cl的添加对糠醛和HMF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研究了煎醋过程中糠醛的形成动力学和抑制机制。以煎醋温度、煎醋时间和煎醋后的糠醛含量建立动力学方程,发现温度和时间对糠醛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80℃和95℃下煎醋时糠醛的含量随时间呈指数变化。不同的抑制剂对糠醛和HMF抑制程度不同。糠醛和HMF的含量随Cys和GSH的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适量浓度的抑制剂对镇江香醋的风味和理化成分影响不大。Cys和GSH在短时间的热处理时就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这是由Cys上的巯基基团引起的。以上发现可以为调控镇江香醋中糠醛的形成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对提高食醋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产品风味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郭世伟[9](2021)在《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蜜作为一种工业副产品,产量大,但利用效率低,不仅降低了制糖工业的经济效益,也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在糖蜜的各种处理和利用方法中,回收其中的高价值组分(蔗糖、还原糖、色素、酚类物质等)不仅能够解决糖蜜作为废液带来的环境问题,而且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最具前景的利用方向。其中,糖蜜中色素/蔗糖的高效分离是糖蜜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步骤。在各种分离方法中,膜分离由于其简单高效、分离选择性多样等优势,极具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糖蜜的膜法脱色过程中,脱色率和蔗糖透过率之间的平衡效应难以打破,分离效率低;而且由于糖蜜料液组分复杂、粘度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膜污染和通量衰减。本研究以“膜法分离甘蔗糖蜜”工艺中的脱色过程为研究对象,从膜过程机理到膜制备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实现糖蜜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首先,采用小型死端过滤和中试错流设备,对甘蔗糖蜜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的分离机理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考察不同膜性质(材料、膜孔径)、糖蜜组分(糖分、盐分、色素)、膜过程参数(温度、通量、pH、错流速度等)对真实糖蜜脱色过程的影响,系统分析色素和蔗糖的分离过程和膜污染机理。研究发现:1)膜孔径直接决定色素和蔗糖的截留率,而膜污染会通过改变膜孔径而影响截留率。因此,合适的膜孔径和强抗污染能力是高效脱色膜的两个必要性质;2)色素和盐分影响膜分离性能,盐分会造成孔溶胀效应,增大孔径,而色素会形成膜污染,带来缩孔效应,同时色素的存在会对盐溶胀具有“屏蔽”作用,这种作用对于亲水性较差的膜影响更显着;3)高温和低通量能够有效减弱浓差极化,提高蔗糖透过率,降低膜污染,但是高温导致膜孔扩张也会一定程度加剧膜污染。以上纳滤脱色过程机理研究表明,高分离选择性、高抗污染和抗溶胀纳滤膜是实现高效糖蜜脱色的核心。因此,通过简单的后处理方法调控界面聚合过程,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提高其分离选择性。系统研究了各种后处理剂(有机酸、弱碱、有机溶剂、离子液体)对初生聚哌嗪酰胺纳滤膜后处理调控效果和影响机制,考察其实际脱色效果。研究发现:1)界面聚合后处理主要通过水解效应、溶剂活化、封端反应三种机理对聚酰胺纳滤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通过后处理过程,能够使纳滤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通量增加、孔径增大、表面电荷增多,得到不同分离性能的疏松纳滤膜;2)经过后处理的纳滤膜由于相对疏松的结构(较大的膜孔径)和较多的表面电荷,在糖蜜脱色过程中表现出更好的色素/蔗糖分离效果,并且具有优异的长期稳定性,通过简单的碱性溶液清洗,可以有效去除膜污染,恢复膜的渗透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并总结了后处理对界面聚合过程的调控机理,为聚哌嗪酰胺纳滤膜的后处理调控提供理论指导,还为糖蜜脱色疏松纳滤膜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在界面聚合过程中引入单宁酸(TA)和乙酰丙酮铁(Fe(acac)3)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选择性蚀刻强化”策略,制备具有抗碱性溶胀的疏松纳滤膜,以期解决疏松纳滤膜在碱清洗过程中发生孔溶胀导致膜污染累积的问题。并考察其在实际糖蜜过滤过程的脱色性能和抗污染性能。研究发现:1)TA和Fe(acac)3加入后,该多元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哌嗪(PIP)和聚苯三甲酰氯(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酰胺结构、TA和TMC的界面聚合形成聚酯结构、TA和Fe3+的螯合3种反应过程,其中PIP-TMC和TA-TMC的聚合反应为主要反应,对最终的纳滤膜性能具有主要影响;2)通过碱处理刻蚀可以去除复合膜中的聚酯结构,从而得到疏松纳滤膜,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刻蚀pH和TA的比例对疏松纳滤膜的分离性能进行调控;3)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具有优异的抗碱洗溶胀能力,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首先,Fe3+螯合能力能有效抑制带负电荷基团之间的静电排斥,其次,TA的引入增加了羟基的比例,降低了羧基的比例,从而降低了碱性pH下的静电斥力,另外,TA与PIP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和共沉积反应增强了分离层与支撑层之间的结合作用力;4)后刻蚀的疏松纳滤膜在长期连续过滤中具有更好的抗污染能力,避免了商业纳滤膜由于碱诱导的孔溶胀导致的孔内污染累积。刻蚀强化后的疏松纳滤膜具有较高的渗透通量,对蔗糖和色素具有更高的分离选择性,对真实糖蜜的长期过滤具有较稳定的分离性能。该研究结果不仅建立了一种绿色的后处理方法来调控聚酰胺纳滤膜的性能,而且为实际应用中提高聚酰胺膜的抗碱洗溶胀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佳俊[10](2021)在《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性质鉴定及热稳定性改造研究》文中提出D-阿洛酮糖是D-果糖的C-3差向异构体,具有高甜度、低能量、降血脂、降血糖等诸多优点,是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医药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AEase)可以催化D-果糖发生C-3位置的差向异构化反应,是生物转化制备D-阿洛酮糖的关键酶制剂。然而,大多微生物来源的DAEase普遍被报道具有较低的热稳定性,难以适配工业应用需求。为推动DAEase的工业化应用,本课题通过基因挖掘筛选出了来源于嗜热微生物Thermoclostridium caenicola的新型DAEase(Thca-DAEase),并详细研究了Thca-DAEase的酶学性质及其生物合成D-阿洛酮糖的能力。同时开展了计算机辅助的理性改造研究,成功提高了Thca-DAEase的热稳定性。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基于探针酶序列同源性搜索,结合酶蛋白序列的聚类分析和特征注释,筛选得到Thca-DAEase,其蛋白序列登录号为SHI77623.1,由289个氨基酸组成。合成编码该酶的基因并连接至表达载体p ET28a-Cred上,构建重组质粒。以E.coli BL21(DE3)为宿主生产目的酶,并进行Ni2+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检测和凝胶过滤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目的酶正确表达,其亚基分子质量约为33 k Da,以同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2)通过研究Thca-DAEase的最适条件,发现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 H和最适金属离子分别为65℃,p H 7.5和Co2+。Thca-DAEase需要金属离子存在才能表现出酶活力。在p H 6.5-8.0范围内,其酶活力受p H影响非常小,可以保持89.0%以上的相对酶活。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在50℃条件下的半衰期(t1/2)为13.64h,解折叠温度(Tm)为62.42℃,Co2+孵育可以提高Thca-DAEase的热稳定性。(3)通过研究Thca-DAEase的底物特异性和反应动力学,发现以D-果糖为底物时,该酶的比酶活达到242.4±2.3 U/mg,动力学参数Km,kcat和kcat/Km分别为94.5±8.0 m M,204.5±0.4 s-1和2.2±0.2 m M-1 s-1,其对D-果糖的催化效率在同类酶中相对突出。研究利用Thca-DAEase生物合成D-阿洛酮糖,结果显示在p H 7.5条件下,以500 g/L的D-果糖为底物,反应5 h达到平衡,转化率为29.2%。在弱酸性条件下(p H 6.5)也能达到28.0%的平衡转化率。(4)基于蛋白质折叠自由能变化预测,理性选取突变“热点”,获得了四个热稳定性提高的单点突变体A70P、G107P、F155Y和D162T。其中最优单点突变体G107P的最适温度提高了5℃,Tm值提高了5.70℃,在60℃条件下的t1/2值是野生酶的40.6倍。有序叠加组合突变结果表明,四个正向单点突变对Thca-DAEase热稳定性的影响存在加和效应。其中四点组合突变体Var3的Tm值达到79.48℃,最适温度提高了10℃,在60℃下孵育24 h后仍能维持80%以上的残余酶活。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结构分析表明,突变体热稳定性提高可能与整体刚性变强、亚基间形成氢键以及表面电荷分布优化有关。

二、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酿酒酵母细胞工厂
        1.1.1 酿酒酵母代谢工程
        1.1.2 酿酒酵母合成生物学工具的应用
        1.1.2.1 CRISPR-Cas9 技术在细胞工厂中的应用
        1.1.2.2 单碱基编辑技术
        1.1.2.3 重组蛋白表达技术
    1.2 酿酒酵母中的脂类代谢和脂滴
        1.2.1 脂类代谢
        1.2.2 脂滴组分
    1.3 萜类化合物
        1.3.1 酿酒酵母的甲羟戊酸途径
        1.3.2 萜类化合物在酿酒酵母中的合成
        1.3.3 萜类化合物的存储和发酵培养
    1.4 酿酒酵母的发酵底物
        1.4.1 碳源的来源与应用
        1.4.2 蔗糖转化酶
    1.5 本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异源生物合成β-胡萝卜素的酵母工程菌株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2.2.2 生化试剂与药品
        2.2.3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3.2 PCR扩增基因片段
        2.3.3 同源重组整合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
        2.3.3.1 YZ01 菌株的构建
        2.3.3.2 YZ02 菌株的构建
        2.3.3.3 YZ03 菌株的构建
        2.3.4 PCR扩增构建p2CRT质粒的基因片段
        2.3.5 β-胡萝卜素的提取与定量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pMRI21-P_(TDH3)-P_(TEF1)质粒和pMRI31-P_(TDH3)-P_(TEF1)质粒的构建
        2.4.2 酿酒酵母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引入
        2.4.3 产β-胡萝卜素的酵母工程菌株构建
        2.4.4 高拷贝p2CRT质粒的构建
        2.4.5 游离型质粒对β-胡萝卜素生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脂类代谢途径改造对萜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3.2.2 生化试剂与药品
        3.2.3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3.3.2 CRISPR质粒的构建和供体的制备
        3.3.3 酿酒酵母电转化与基因型验证
        3.3.4 产α-葎草烯的异源代谢途径引入
        3.3.5 强启动子表达限速酶基因
        3.3.6 ERG1 启动子控制ERG9 基因的表达
        3.3.7 β-胡萝卜素的提取和HPLC-UV定量分析
        3.3.8 酵母细胞中β-胡萝卜素分布的显微镜观察
        3.3.9 磷脂类的提取和LC-MS定量分析
        3.3.10 α-葎草烯的定量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重新定向脂类代谢网络影响β-胡萝卜素的积累
        3.4.2 磷脂酸磷酸酶缺失增加了β-胡萝卜素的产生
        3.4.3 甾醇酰基转移酶的过表达增加β-胡萝卜素的积累
        3.4.4 组合多种策略进一步增加β-胡萝卜素的积累
        3.4.5 α-葎草烯工程菌株的成功构建
        3.4.6 工程改造α-葎草烯生产菌株的代谢网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酿酒酵母中蔗糖转化酶突变体的构建与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4.2.2 生化试剂与药品
        4.2.3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4.3.2 Golden Gate克隆反应系统和程序
        4.3.3 质粒构建
        4.3.4 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4.3.5 酵母电转化与突变位点验证
        4.3.6 突变体重组蛋白的动力学分析
        4.3.7 突变体菌株的酶活力和发酵力测定
        4.3.8 突变体菌株的β-胡萝卜素提取和HPLC-UV定量检测
        4.3.9 突变体菌株中的乙醇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蔗糖底物有利于增加β-胡萝卜素产量
        4.4.2 ScInV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4.4.3 ScInV的结构分析
        4.4.4 ScInV突变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4.4.5 ScInV突变体蛋白的动力学分析
        4.4.6 酿酒酵母突变体重组菌株酶活力分析
        4.4.7 ScInV活性对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
        4.4.8 酿酒酵母中ScInV突变体菌株的发酵力测定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2)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1.前言
    1.1 甘蔗生产中化肥的施用
    1.2 植物内生固氮菌
    1.3 植物内生固氮菌的研究进展
        1.3.1 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
        1.3.2 内生固氮菌促生作用及土壤活化作用
        1.3.3 内生固氮菌回接甘蔗的研究
    1.4 植物代谢组学发展和应用
    1.5 微生物菌肥前景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供试土壤
        2.1.3 种植材料
        2.1.4 代谢组学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供试菌株组合
        2.2.2 桶栽试验
    2.3 试验方法
        2.3.1 供试菌株的活化与制备
        2.3.2 菌株组合对土壤的处理
        2.3.3 甘蔗种植及接菌处理
        2.3.4 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2.3.5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2.3.6 甘蔗农艺性状测定
        2.3.7 甘蔗氮、糖代谢相关酶活测定
        2.3.8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
        2.3.9 代谢物样品提取方法
        2.3.10 样品色谱质谱采集条件
        2.3.11 数据分析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 较优促生菌株组合的筛选
        3.1.1 不同接菌处理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磷素的影响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钾素的影响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3.1.5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和有机酸影响的隶属函数分析
    3.2 菌株对甘蔗生长和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3.2.1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株高的影响
        3.2.2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茎径的影响
        3.2.3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的影响
        3.2.5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锤度的影响
        3.2.6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3.2.7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2.8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2.9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3.3 桶栽试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养分、土壤酶活的影响
        3.3.1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氮素的影响
        3.3.2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磷素的影响
        3.3.3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钾素的影响
        3.3.4 不同接菌处理对甘蔗土壤酶活的影响
    3.4 DX120E处理甘蔗茎叶代谢组学分析
        3.4.1 甘蔗茎的代谢组学分析
        3.4.1.1 茎样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4.1.2 茎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3.4.1.3 茎差异代谢物筛选
        3.4.1.4 接菌处理后茎差异代谢物功能分类
        3.4.1.5 茎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3.4.1.6 茎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3.4.2 甘蔗叶片的代谢组学分析
        3.4.2.1 叶样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4.2.2 叶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3.4.2.3 叶差异代谢物筛选
        3.4.2.4 接菌处理后叶片差异代谢物功能分类
        3.4.2.5 叶片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
        3.4.2.6 叶片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
4.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的生长和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
        4.1.2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4.1.3 接种DX120E菌株对甘蔗茎叶代谢物的影响
        4.1.4 接种固氮菌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分析
    4.2 结论
    4.3 论文创新点
    4.4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共混平板膜及其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现状
        1.1.2 常用的废水处理工艺
    1.2 膜分离技术
        1.2.1 膜分离技术发展历程
        1.2.2 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1.2.3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1.3 制膜材料
        1.3.1 含氟聚合物
        1.3.2 聚砜类
    1.4 制膜技术
        1.4.1 制膜方法
        1.4.2 膜改性方法
    1.5 相转化法制备膜影响因素
        1.5.1 聚合物浓度
        1.5.2 溶剂的种类
        1.5.3 添加剂的种类
        1.5.4 制备工艺参数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技术路线图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膜制备及表征
        2.2.1 平板膜制备
        2.2.2 测试手段
3 基于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制备聚砜平板膜
    3.1 正交实验设计
    3.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2.1 膜微观结构分析
        3.2.2 各因素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3.2.3 各因素对膜孔的影响
        3.2.4 各因素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3.3 正交实验最佳实验配方
        3.3.1 正交实验最佳实验配方选择
        3.3.2 正交实验最佳实验配方膜性能表征
    3.4 本章小结
4 聚砜平板膜亲水改性
    4.1 改性剂PVP对聚砜膜的影响
        4.1.1 PVP对膜强度的影响
        4.1.2 PVP对膜孔隙率及孔径的影响
        4.1.3 PVP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4.1.4 PVP对膜亲水性的影响
        4.1.5 PVP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4.2 改性剂PEG-400对聚砜膜的影响
        4.2.1 PEG-400对膜强度的影响
        4.2.2 PEG-400对膜孔隙率及孔径的影响
        4.2.3 PEG-400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4.2.4 PEG-400对膜亲水性的影响
        4.2.5 PEG-400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4.3 改性剂SE对聚砜膜的影响
        4.3.1 SE对膜强度的影响
        4.3.2 SE对膜孔隙率及孔径的影响
        4.3.3 SE对膜水通量的影响
        4.3.4 SE对膜亲水性的影响
        4.3.5 SE对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聚偏氟乙烯平板膜制备
    5.1 PVDF分子量对膜性能影响
        5.1.1 PVDF原料参数分析
        5.1.2 分子量对PVDF膜性能影响
    5.2 非溶剂对PVDF膜性能的影响
        5.2.1 非溶剂对膜结构的影响
        5.2.2 非溶剂对膜机械性能影响
        5.2.3 非溶剂对膜孔径及水通量的影响
        5.2.4 非溶剂对膜疏水性能的影响
        5.2.5 膜性能对比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Li-O2二次电池Fe/N@C正极材料与大尺寸软包电池反应不一致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Li-O_2电池的分类
        1.2.1 非水有机体系Li-O_2电池
        1.2.2 水系Li-O_2电池
        1.2.3 混合体系Li-O_2电池
        1.2.4 全固态体系Li-O_2电池
    1.3 Li-O_2电池充放电反应机理
        1.3.1 放电反应机理
        1.3.2 充电反应机理
    1.4 氧气扩散电极研究进展
        1.4.1 氧气扩散电极的组成和结构设计
        1.4.2 氧气扩散电极界面的主要副反应
        1.4.3 氧气扩散电极催化体系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材料的表征
        2.2.1 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
        2.2.2 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
        2.2.3 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
        2.2.4 X射线粉末衍射(XRD)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6 拉曼光谱(Raman)
        2.2.7 热重分析(TGA)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电极制备与电池的组装
        2.3.2 两电极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
        2.3.3 三电极模具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
        2.3.4 循环伏安测试(CV)
        2.3.5 交流阻抗测试(EIS)
        2.3.6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LSV)
3 Fe/N@C材料作为Li-O_2电池高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制备
        3.2.2 材料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材料SEM-EDS表征与分析
        3.3.2 材料XRD表征与分析
        3.3.3 材料Raman表征与分析
        3.3.4 材料TEM-EDX测试
        3.3.5 材料的LSV测试
        3.3.6 材料XPS表征与分析
        3.3.7 材料前驱体的热重分析
        3.3.8 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3.3.9 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3.3.10 材料的极片循环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4 氧气扩散电极的结构优化及其电化学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电极制备
        4.2.2 电极表征
        4.2.3 电池组装和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有机体系Li-O_2电池电极结构优化及其电化学性能
        4.3.2 固态体系Li-O_2电池电极结构设计及其电化学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Li-O_2软包电池的组装设计与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制备
        5.2.2 材料表征
        5.2.3 极片的制备
        5.2.4 电池的组装和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软包电池循环性能与分析
        5.3.2 软包电池倍率特性研究
        5.3.3 软包电池正极三相反应界面与失效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改性核桃壳炭对水中Pb2+的去除及其对土壤中铅的钝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重金属铅的研究背景概述
        1.1.1 铅污染的现状
        1.1.2 铅的来源和危害
        1.1.3 铅的迁移和转化
    1.2 含铅废水及土壤的治理
        1.2.1 含铅废水
        1.2.2 铅污染土壤
    1.3 生物炭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生物炭的定义
        1.3.2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
        1.3.3 生物炭的改性
    1.4 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选题背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改性核桃壳生物炭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吸附剂的制备
        2.2.3 改性核桃壳炭的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扫描电镜分析
        2.3.2 BET测试结果分析
        2.3.3 元素分析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6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7 磁性能(VSM)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核桃壳炭对水相中铅的吸附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水相中铅的吸附实验
        3.2.3 竞争吸附实验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2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3.3 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研究
        3.3.4 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吸附等温线研究
        3.3.5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研究
        3.3.6 吸附解吸分析
        3.3.7 共存金属离子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核桃壳炭对铅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与仪器
        4.2.2 供试材料的制备
        4.2.3 土壤基础指标的测定
        4.2.4 土壤中酶活性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MBC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影响
        4.3.2 CMBC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性核桃壳炭对铅赋存形态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材料与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CMBC对土壤Pb有效态含量的影响
        5.3.2 CMBC对土壤Pb形态分布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MBC对铅污染土壤中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材料与仪器
        6.2.2 土壤盆栽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CMBC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6.3.2 CMBC对小白菜Pb积累的影响
        6.3.3 CMBC对小白菜中Pb的富集转运的影响
    6.4 可行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蓝隐藻藻胆蛋白及其复合物的分离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光合作用
    2 隐藻概述
    3 藻胆蛋白
        3.1 红藻藻胆体及藻红蛋白
        3.1.1 红藻藻胆体
        3.1.2 红藻藻红蛋白的性质
        3.1.2.1 藻红蛋白的结构特性
        3.1.2.2 藻红蛋白的光谱特性
        3.2 隐藻藻胆蛋白
        3.2.1 隐藻藻胆蛋白种类
        3.2.2 隐藻藻胆蛋白的存在状态
        3.2.3 隐藻藻胆蛋白结构
        3.2.3.1 隐藻藻胆蛋白色基种类及分布
        3.2.3.2 一级结构
        3.2.3.3 空间结构
        3.2.4 隐藻藻胆蛋白的性质
        3.2.4.1 吸收、荧光光谱特性
        3.2.4.2 构象稳定性
        3.2.4.3 疏水特性
    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藻种
    2 实验试剂
    3 实验仪器
    4 实验方法及流程
        4.1 蓝隐藻藻种培养、收集和破碎
        4.1.1 蓝隐藻藻种的培养与收集
        4.1.2 蓝隐藻藻种破碎
        4.2 蓝隐藻PC645的分离、纯化
        4.2.1 硫酸铵分级沉淀
        4.2.2 Sephadex G-100 凝胶过滤层析
        4.2.3 各级PC645光谱分析
        4.3 非变性电泳检验纯度
        4.4 藻蓝蛋白PC645亚基分析
        4.4.1 SDS-PAGE鉴定亚基
        4.4.2 藻蓝蛋白PC645β亚基的二维电泳
        4.5 藻胆蛋白复合物的分离与组成研究
        4.5.1 PC复合物分离条件摸索
        4.5.2 光谱分析
        4.5.3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条带的SDS-PAGE
        4.5.4 PC复合物与PC645β亚基的二维电泳
        4.6 藻胆蛋白复合物的纯化
        4.6.1 二次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4.6.2 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
        4.6.3 SDS-PAGE
        4.7 PC复合物分子量大小的确定
        4.7.1 制备分子量已知的藻红蛋白六聚体
        4.7.1.1 藻胆蛋白的提取
        4.7.1.2 60%硫铵沉淀
        4.7.1.3 Sephadex G-25 分子筛层析
        4.7.1.4 DEAE-52离子交换层析
        4.7.1.5 R-PE的SDS-PAGE
        4.7.2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4.8 负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与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 蓝隐藻藻种培养、收集和破碎
        1.1 蓝隐藻藻种培养与收集
        1.2 生长曲线
    2 PC645 的分离纯化
        2.1 硫铵分级沉淀
        2.2 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
        2.2.1 洗脱曲线
        2.2.2 藻蓝蛋白光谱测定
        2.2.2.1 吸收光谱
        2.2.2.2 荧光光谱
        2.3 非变性电泳检验纯度
    3 藻蓝蛋白PC645 亚基分析
        3.1 SDS-PAGE鉴定亚基
        3.2 藻蓝蛋白PC645β亚基的二维电泳
    4 藻蓝蛋白复合物的分离与组成研究
        4.1 PC复合物的分离
        4.2 各条带光谱测定
        4.2.1 ZoneⅠ吸收、荧光光谱
        4.2.2 ZoneⅡ吸收、荧光光谱
        4.2.3 ZoneⅢ吸收、荧光光谱
        4.2.4 ZoneⅣ吸收、荧光光谱
        4.3 PC复合物分离条件的改进
        4.4 改进条件后各带光谱测定
        4.4.1 ZoneⅠ吸收、荧光光谱
        4.4.2 ZoneⅡ吸收、荧光光谱
        4.4.3 ZoneⅢ吸收、荧光光谱
        4.5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条带的SDS-PAGE
        4.5.1 去除类囊体膜前后ZoneⅠ、ZoneⅡ对比
        4.5.2 超速离心后ZoneⅡ与ZoneⅢ对比
        4.6 PC复合物与PC645β亚基的二维电泳
        4.7 藻蓝蛋白复合物的纯化
        4.7.1 二次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4.7.1.1 光谱测定
        4.7.1.2 SDS-PAGE
        4.7.2 Sephadex G-100 凝胶过滤层析
        4.8 PC复合物分子量大小的确定
        4.8.1 制备分子量已知的藻红蛋白六聚体
        4.8.1.1 硫铵沉淀R-PE的吸收光谱
        4.8.1.2 Sephadex G-25洗脱曲线
        4.8.1.3 离子交换层析洗脱曲线
        4.8.1.4 SDS-PAGE分析R-PE
        4.8.2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4.9 蓝隐藻藻蓝蛋白复合物的透射电镜检测
        4.9.1 70%PC645异二聚体的负染
        4.9.2 PC复合物的负染
第四章 讨论
    1 蓝隐藻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
    2 PC645 亚基组成及特性分析
    3 藻蓝蛋白复合物的研究
        3.1 PC复合物的分离
        3.2 PC复合物分子量大小和形态
        3.3 PC复合物的组成与功能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7)Mg掺杂OMS-2纳米棒高效催化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氧化制备2,5-二甲酰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HMF简介
    1.3 DFF简介
    1.4 DFF的制备
        1.4.1 糖类合成DFF
        1.4.2 HMF选择性氧化制备DFF
    1.5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
    1.6 研究思路及内容
        1.6.1 课题研究思路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催化剂表征技术
        2.3.1 X射线衍射
        2.3.2 差热分析
        2.3.3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5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
        2.3.6 BET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2.4 锰氧化物分子筛催化剂活性
    2.5 反应物及产物分析
第3章 Mg掺杂OMS-2纳米棒的形成过程及催化性能
    3.1 前言
    3.2 Mg掺杂OMS-2纳米棒制备
    3.3 Mg掺杂OMS-2纳米棒物相分析
        3.3.1 Mg掺杂超细棒状OMS-2晶型
        3.3.2 Mg掺杂超细棒状OMS-2热稳定性
        3.3.3 Mg掺杂超细棒状OMS-2形貌
        3.3.4 Mg掺杂超细棒状OMS-2表面积与孔径分布
        3.3.5 Mg掺杂超细棒状OMS-2表面组成
    3.4 Mg掺杂OMS-2纳米棒形成机理
        3.4.1 H_2O_2/KMnO_4比例
        3.4.2 尿素添加
        3.4.3 Mg/(Mg+Mn)影响
        3.4.4 Mg掺杂超细棒状OMS-2形成机理
    3.5 Mg_(9%)-OMS-2催化HMF制备DFF反应条件优化
        3.5.1 催化剂用量
        3.5.2 反应温度
        3.5.3 O_2压力
        3.5.4 反应时间
        3.5.5 反应溶剂
        3.5.6 OMS-2及其相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3.5.7 Mg_(9%)-OMS-2的再生性能
    3.6 本章小结论
第4章 Mg_(9%)-OMS-2氧化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4.1 前言
    4.2 氧化还原性能
    4.3 Mg_(9%)-OMS-2催化HMF氧化反应机理
    4.4 HMF氧化动力学
        4.4.1 HMF浓度对活性的影响
        4.4.2 O_2压力对活性的影响
        4.4.3 H_2O含量对活性的影响
        4.4.4 反应温度对活性的影响
    4.5 HMF氧化动力学方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8)镇江香醋中糠醛的形成途径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传统酿造食醋
        1.1.1 中国传统酿造食醋
        1.1.2 食醋中的糖
        1.1.3 食醋中的氨基酸
        1.1.4 食醋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1.2 镇江香醋
        1.2.1 镇江香醋概述
        1.2.2 镇江香醋的生产工艺
    1.3 发酵食品中的糠醛类物质
        1.3.1 糠醛概述
        1.3.2 糠醛的作用
        1.3.3 糠醛形成的影响因素
        1.3.4 糠醛的形成途径
        1.3.5 食醋中糠醛研究现状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国传统食醋中糠醛含量分析及与理化特性的相关性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食醋样品
    2.3 实验方法
        2.3.1 食醋样品前处理
        2.3.2 食醋样品中糠醛的含量分析
        2.3.3 糖含量分析
        2.3.4 有机酸分析
        2.3.5 游离氨基酸分析
        2.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地区食醋中糠醛的含量分析
        2.4.2 不同地区食醋中的糖组分差异分析
        2.4.3 不同地区的食醋中游离氨基酸分析
        2.4.4 不同地区的食醋中有机酸分析
        2.4.5 糠醛与食醋中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镇江香醋中糠醛的形成前体及途径探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样品采集
    3.3 实验方法
        3.3.1 糠醛和HMF的含量分析
        3.3.2 糖、游离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分析
        3.3.3 反应模型的构建
        3.3.4 探究糠醛的前体糖的实验设计
        3.3.5 水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的测定
        3.3.6 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含量测定
        3.3.7 糠醛的其他转化途径的验证实验
        3.3.8 糠醛的前体氨基酸的探究实验
        3.3.9 基于关键前体糖和氨基酸的反应模型
        3.3.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镇江香醋中糠醛和HMF的含量变化
        3.4.2 镇江香醋中游离糖的含量变化
        3.4.3 镇江香醋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3.4.4 镇江香醋中糠醛形成的主要前体探究
        3.4.5 基于关键前体糖和氨基酸的糠醛形成途径
        3.4.6 可溶性戊聚糖和总戊聚糖分析
        3.4.7 镇江香醋中糠醛形成途径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镇江香醋中糠醛的主要前体的来源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乙酸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分析
        4.3.2 糠醛形成的主要前体糖的变化
        4.3.3 戊聚糖的变化检测
        4.3.4 麦麸和稻壳戊聚糖的提取及糖组成
        4.3.5 麦麸和稻壳的浸泡模拟实验
        4.3.6 酸度和酶对前体糖释放的影响
        4.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乙酸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
        4.4.2 乙酸发酵过程中糠醛的前体糖的变化及来源
        4.4.3 戊聚糖含量分析及变化趋势研究
        4.4.4 麦麸、稻壳及食醋水解液中的糖组成
        4.4.5 不同麦麸和稻壳比例对食醋中糖释放的影响
        4.4.6 酸度和酶对糠醛形成的前体糖释放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镇江香醋的煎醋工艺中影响糠醛形成的因素探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糖种类和添加量的影响
        5.3.2 酸度的影响
        5.3.3 炒米色添加对镇江香醋中糠醛形成的影响
        5.3.4 酚类物质对镇江香醋中糠醛形成的影响
        5.3.5 盐离子对镇江香醋中糠醛形成的影响
        5.3.6 NaCl浓度对镇江香醋中糠醛形成的影响
        5.3.7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糖种类和添加量对糠醛形成的影响
        5.4.2 酸度对糠醛形成的影响
        5.4.3 炒米色添加对糠醛形成的影响
        5.4.4 酚类物质对糠醛形成的影响
        5.4.5 金属离子等对糠醛形成的影响
        5.4.6 NaCl添加量对糠醛形成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镇江香醋中糠醛的形成动力学及调控技术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煎醋过程中糠醛形成的动力学实验
        6.3.2 不同潜在抑制剂的筛选
        6.3.3 添加量对煎醋过程中糠醛形成的影响
        6.3.4 抑制剂的加入对食醋感官品质的影响
        6.3.5 加入抑制剂并煎醋后的理化成分分析
        6.3.6 Cys和 GSH对煎醋过程中糠醛形成的抑制
        6.3.7 镇江香醋中糠醛形成的抑制模型建立
        6.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煎醋过程中糠醛形成的动力学函数
        6.4.2 抑制剂对煎醋过程中糠醛形成的影响
        6.4.3 添加量对糠醛和HMF形成的影响
        6.4.4 Cys和 GSH对食醋感官品质的影响
        6.4.5 煎醋过程中抑制剂的加入对食醋理化成分的影响
        6.4.6 Cys和 GSH随着煎醋时间对糠醛的抑制
        6.4.7 Cys和 GSH对糠醛的抑制策略推测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糖蜜的资源化利用
        1.1.1 糖蜜的来源和利用
        1.1.2 糖蜜色素脱除
    1.2 疏松纳滤膜
        1.2.1 疏松纳滤膜的制备
        1.2.2 疏松纳滤膜在资源回收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2章 糖蜜膜法脱色过程中的色素/蔗糖分离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和过程
        2.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2.2.4 数据计算和处理
        2.2.5 数据模拟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膜性质的影响
        2.3.2 糖蜜料液组分的影响
        2.3.3 膜过程参数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界面聚合后处理制备疏松纳滤脱色膜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膜制备
        3.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3.2.4 膜性能测试
        3.2.5 截留分子量和孔径分布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滤膜分离性能
        3.3.2 纳滤膜的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3.3.3 界面聚合后处理的机理讨论
        3.3.4 疏松纳滤膜的糖蜜脱色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界面聚合“刻蚀增强”制备抗溶胀疏松纳滤脱色膜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界面聚合和后处理刻蚀过程
        4.2.3 检测和表征方法
        4.2.4 膜性能测试
        4.2.5 溶胀率定义和通量/截留率的变化率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界面聚合制备多组分复合纳滤膜
        4.3.2 后处理刻蚀制备疏松纳滤膜
        4.3.3 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4.3.4 抗溶胀机理讨论
        4.3.5 糖蜜脱色实际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性质鉴定及热稳定性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D-阿洛酮糖简介
        1.1.1 D-阿洛酮糖的理化性质
        1.1.2 D-阿洛酮糖的生理功能及应用
        1.1.3 D-阿洛酮糖的生产策略
    1.2 酮糖3-差向异构酶(KEase)概述
        1.2.1 KEase简介
        1.2.2 KEase资源挖掘现状
        1.2.3 KEase的酶学性质
        1.2.4 KEase的结构特征
    1.3 分子改造提高KEase热稳定性进展
        1.3.1 融合标签
        1.3.2 定向进化
        1.3.3 理性设计
    1.4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主要实验试剂配方
        2.2.1 培养基和储备液
        2.2.2 E.coil感受态细胞制备缓冲液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试剂
        2.2.4 蛋白纯化缓冲液
        2.2.5 SDS-PAGE凝胶电泳试剂
        2.2.6 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
    2.3 实验方法
        2.3.1 重组质粒构建
        2.3.2 E.coil感受态细胞制备
        2.3.3 重组工程菌构建与保藏
        2.3.4 重组质粒提取
        2.3.5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3.6 重组酶诱导表达
        2.3.7 重组酶分离纯化
        2.3.8 SDS-PAGE凝胶电泳检测
        2.3.9 重组酶全分子量测定
        2.3.10 重组酶浓度测定
        2.3.11 重组酶活力测定
        2.3.12 重组酶性质鉴定
        2.3.13 D-阿洛酮糖生物合成
        2.3.14 重组酶热稳定性改造
3 结果与讨论
    3.1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基因挖掘
    3.2 Thca-DAEase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Thca-DAEase的异源表达及分离纯化
    3.4 Thca-DAEase的反应底物和产物检测
    3.5 Thca-DAEase的酶学性质研究
        3.5.1 反应温度对Thca-DAEase酶活力的影响
        3.5.2 反应pH对 Thca-DAEase酶活力的影响
        3.5.3 金属离子对Thca-DAEase酶活力的影响
        3.5.4 Thca-DAEase的底物特异性
        3.5.5 Thca-DAEase的反应动力学
        3.5.6 Thca-DAEase的热力学稳定性
        3.5.7 Thca-DAEase的动力学稳定性
    3.6 D-阿洛酮糖的生物合成
    3.7 Thca-DAEase的热稳定性改造
        3.7.1 Thca-DAEase的结构预测与分析
        3.7.2 突变位点的选择
        3.7.3 单点突变体的筛选
        3.7.4 正向突变体的热稳定参数
        3.7.5 正向突变的有序叠加组合
        3.7.6 组合突变体的热稳定参数
        3.7.7 突变体热稳定性提升机制分析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

四、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代谢工程改造酿酒酵母生产萜类化合物[D]. 赵一瑾.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2]固氮菌优势组合筛选及其对甘蔗的促生长作用研究[D]. 谢显秋. 广西大学, 2021(12)
  • [3]相转化法制备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共混平板膜及其表征[D]. 王海霞.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4]Li-O2二次电池Fe/N@C正极材料与大尺寸软包电池反应不一致性的研究[D]. 张刚宁.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
  • [5]改性核桃壳炭对水中Pb2+的去除及其对土壤中铅的钝化实验研究[D]. 郑宇佳.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6]蓝隐藻藻胆蛋白及其复合物的分离及特性研究[D]. 王玉璇. 烟台大学, 2021(09)
  • [7]Mg掺杂OMS-2纳米棒高效催化5-羟甲基糠醛选择性氧化制备2,5-二甲酰基[D]. 娄付荣.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8]镇江香醋中糠醛的形成途径及调控研究[D]. 巩敏. 江南大学, 2021(01)
  • [9]糖蜜纳滤脱色过程机理及高性能脱色膜制备的研究[D]. 郭世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
  • [10]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性质鉴定及热稳定性改造研究[D]. 陈佳俊. 江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蔗糖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