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钙蛋白T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血清肌钙蛋白T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一、血清肌钙蛋白T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明辉[1](2021)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冠心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二大死因,且呈逐年增长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我国2018年的介入网报数据显示,我国PCI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18年介入人数高达91万例。PCI的临床应用大幅度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并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发生是导致晚期PCI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介入领域一道难题。随着器械以及药物的不断更新,ISR的发生率已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即使在目前临床广泛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治疗时代,ISR发生率仍有5-10%以上。既往研究提示生物标志物可提供传统临床和血管造影等危险因素之外的预后信息。除传统临床ISR危险因素外,有关新型ISR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较少,探寻可控的影响ISR生物标志物,并与传统ISR危险因素相结合或可实现更准确的风险评估。对ISR的早期识别、治疗方案选择、术后随访安排等综合管理至关重要。血脂紊乱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重要病因。既往研究证实积极降脂治疗后患者仍有较高ISR风险,提示除血脂紊乱外可能存在其他潜在危险因素在ISR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近年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被认为是新型可干预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心血管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础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引起血管炎症、脂质氧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破坏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功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引起平滑肌细胞、促进胶原纤维增殖等机制,从而增加ISR的发生率。然而,临床循证医学研究中HCY与ISR的相关性仍存有争议,且在DES治疗人群中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证据尚缺乏。同时,在不同血脂水平中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DES-ISR)的相关性尚未有研究报道。补充叶酸对降低HCY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比,但既往补充叶酸等B族维生素治疗对ISR的影响结论存有争议。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以下4方面进行探讨:(1)DES治疗患者中HCY与DES-ISR是否呈独立相关性;(2)不同基线血脂水平中HCY与DES-ISR的关系是否存有差异;(3)补充叶酸或叶酸复合制剂是否可以降低DES-ISR以及ISR相关的靶血管血运重建风险;(4)联合传统ISR危险因素与有关生物标志物构建DES-ISR 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和临床应用价值评估。方法本研究是单中心、回顾性纵向研究,共纳入从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DES治疗冠心病患者5823名,按术后6个月及以上至少行1次冠状动脉造影的纳入标准共入组845人。通过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大数据中心平台提取患者基线数据(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人体测量指标以及血生化检验和检查指标等),建立Epidata数据库补充收据患者用药情况、血管造影学特征以及手术相关信息等。利用R 3.4.3软件、易侕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具体内容分为4部分阐述。第一部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HCY与DES-ISR的独立相关性。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和平滑曲线拟合(惩罚样条法)绘制平滑曲线来评估HCY和DES-ISR真实的线性关系。应用Markov-chain Monte Carlo方法进行多重插补减少缺失变量偏性对结果的影响。第二部分:对纳入本研究682名行DES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排除服用叶酸或叶酸复合制剂)进行分析。基线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组(LDL-C<1.8mmol/L和非-HDL-C<2.6mmol/L)和血脂异常组(LDL-C≥1.8mmol/L或非-HDL-C≥2.6mmol/L)。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以评估不同血脂水平HCY和DES-ISR之间的关系。此外,进行广义加性模型和平滑曲线拟合,探讨不同血脂水平中HCY与DES-ISR之间的真实量效关系。第三部分:纳入本研究行DES治疗845名冠心病患者,其中95名患者使用叶酸或叶酸复合制剂(叶酸含量0.8mg),使用倾向性匹配评分对是否服用叶酸或叶酸复合制剂患者进行1:5匹配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卡钳值设定为0.05。主要观察的终点事件指标是DES-ISR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TLR)。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计算比值比(odd ratios,ORs)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评估不同亚组水平与治疗策略之间的交互作用。第四部分:本研究纳入的845名参与者。采用LASSO回归分析和文献系统回顾筛选预测协变量,进一步对筛选出的协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区分度,Calibration曲线校准图评价校准度。数据随机切分为70%训练集,30%验证集,采用自助法(Bootstrap)重复采样1000次进行模型内部验证。使用C-统计量与传统预测模型(PRESTO-1、PRESTO-2、EVENT)进行比较,并进行决策曲线(DCA)分析,以评估nomogram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第一部分:本次研究分析共纳入716名DES治疗冠心病患者,平均年龄65.7岁,男性占比76.4%,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平均时间18.5个月。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HCY每增加1μmol/L DES-ISR风险增加3%(95%CI:1.00,1.05)(P=0.042)。平滑曲线拟合提示HCY与DES-ISR呈非直线性正相关。应用两段Logistics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在拐点HCY 15μmol/L两侧DES-ISR的比值比(OR)分别为1.00(95%CI:0.90,1.11),P=0.956和1.03(95%CI:1.00,1.06),P=0.042。分层分析中年龄分组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P=0.019和P=0.001)。第二部分:在完全调整模型中,血脂正常组HCY每增加1μmol/L DES-ISR发生风险增加17%(OR=1.17,95%CI:1.02-1.35;P=0.030)。在血脂异常组中HCY每增加1μmol/L DES-ISR发生风险未见显着增加(OR=1.02,95%CI:0.99-1.05;P-交互值=0.039)。将HCY由连续性变量转换为二分类变量,在血脂正常组中,与HCY≤15μmol/L组相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DES-ISR发生风险增加9.75倍(OR=9.75,95%CI:1.31-72.62;P=0.026)。然而,在血脂异常组中,与HCY≤15μmol/L组相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DES-ISR发生风险无显着性增加(OR=1.16,95%CI:0.74-1.82;P=0.525)。平滑曲线拟合显示在血脂正常组患者中HCY和DES-ISR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线性关联,但在血脂异常组中,两者未呈现明显相关性。第三部分: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试验组(服用叶酸或叶酸复合制剂治疗)和对照组(未服用叶酸或叶酸复合制剂治疗)人数分别为77和385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与DES-ISR和TLR无显着相关,风险比分别为8%(OR:1.08,95%CI:0.57-2.06;P=0.804)和10%(OR:1.10,95%CI:0.51-2.39;P=0.803)。在不同亚组中补充叶酸治疗组对DES-ISR影响同样未发现显着交互作用,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糖尿病、最小支架直径、基线HCY水平以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第四部分:本研究参与者平均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间18.44±11.26个月,DES-ISR发生率为16.2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最终纳入的建模变量包括病变支数、开口病变、ACCAHA病变分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基线HCY水平。使用上述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并构建可视化nomogram图。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使用全部的数据进行模型构建,4种建模方式模型区分能力AUC分别为Full=0.735,BS Full=0.719,Stepwise=0.701,BS Stepwise=0.701,最佳阈值为13.33,敏感度为0.63,特异度为0.70。数据随机切分验证中,训练集AUC为0.639,验证集AUC为0.659。验证集中最佳阈值为14.1,敏感度为0.61,特异度为0.77。传统ISR预测模型PRESTO-1、PRESTO-2和EVENT在本研究人群中的C统计量分别为0.58、0.59和0.58。本研究预测模型AUC为0.68。本模型相比传统预测模型显着改善ISR的预测能力,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分析显示其净效益优于其他3种传统模型。结论冠心病患者HCY水平与DES-ISR发生风险呈独立非线性正相关。在基线血脂正常患者中,HCY≥15umol/L仍是DES-ISR的重要残存危险因素。通过补充叶酸或叶酸复合制剂(0.8mg)降低HCY治疗未能显着降低DES-ISR和TLR的发生风险,需要进一步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验证。传统ISR危险因素基础上联合HCY构建的nomogram模型对DES-ISR发生风险预测效能较好,有利于在当代PCI治疗中ISR高危患者评估和防治。

李丹丹[2](2021)在《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严重供血不足而软化或坏死的疾病,其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为“影像学检查”,而疾病急性发作的早期,影像学有一定局限性。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发生多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系,早期亦出现凝血功能、免疫系统等异常。D-二聚体(D-dimer,D-D)作为监测纤溶亢进和血栓发生的灵敏指标,可以及早反映凝血机制的变化。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急性脑梗死时,神经调节异常,心肌细胞受损,肌钙蛋白I(Troponin I,cTnI)含量亦会增加。这三个指标都与急性脑梗死早期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目的通过对D-D、Hcy、cTn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达水平进行监测,探究D-D、Hcy、cTnI三者联合检测与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的临床诊断相关性。方法1、收集病例:收集河南省某医院自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所有急性脑梗死病例,出院时均需经影像学确诊,入选者均为首发,年龄在30岁~80岁。同时排除资料不完整者,入院前服过抗凝药或合并全身性严重疾病的病例。健康对照组则是由随机入选的50例健康体检者组成。2、病例分组:针对入选病例按照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hinese Stroke Clinical 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CSS)的评分准则评估并分组,即轻度型组、中度型组和重度型组。3、影像学检查:入院24小时以内对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进行影像学扫描。4、实验室指标检测:入院时采集血液样本,分别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进行D-D的检测、采用酶循环法进行Hcy的检测、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进行cTnI的检测。5、统计学分析方法:分别将不同组别之间的性别、年龄指标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对急性脑梗死组中不同分组的患者D-D、Hcy、cTnI单个指标及联合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6、ROC曲线:针对单项检测指标以及联合检测的数据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1、健康对照组中D-D的结果为0.27(0.17,0.41)(mg/L),Hcy的结果为14.1(7.0,40.4)(umol/L),cTnI的的结果为0.02(0.01,0.05)(μg/L)。2、急性脑梗死组中D-D、Hcy、cTnI的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轻度型组中D-D、Hcy、cTnI的结果相较于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4、中度型组中D-D、Hcy、cTnI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及轻度型组比较,显着升高(p<0.05)。5、重度型组中D-D、Hcy、cTnI的水平升高,且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型组及中度型组(p<0.05)。6、急性脑梗死组中D-D、Hcy、cTnI的灵敏度分别为为59.4%、79.6%、49.5%,特异度分别为为73.5%、70.5%、91.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729、0.521;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为81.2%,特异度为97.8%,其曲线下面积为为0.878,联合检测时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一检测。7、不同神经功能损伤的分组中,Hcy的灵敏度最高,cTnI的特异度最好,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单项检测。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早期的临床诊断,D-D、Hcy、cTnI三者联合检测的方法优于单项检测。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D-D、Hcy、cTnI的水平变化有明显的差异性。

张辛欣[3](202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中医证候关联规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索文献确立影响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据此构建ACS高危因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Nomogram模型,用以估测ACS发病风险概率,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检索的方式,系统收集ACS中医常见证型及主症,对ACS常见中医证型的症状之间进行关联规则评价,确定每种证型的常见主症,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有效的检索工具。方法:通过中英文网络数据库查找2000年01月-2019年12月中与ACS发病相关的文献,搜集汇总影响ACS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IBM SPSS 22.0及Graph Pad prism8.0软件,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方法确定ACS发生的高危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预测指标的准确性,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通过文献查阅收集的方式,整理自2010年01月-2019年12月的ACS中医医案文献,对证型、症状归纳统计,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Apriori算法对常见证型-症状关联规则分析,并筛选出现各证型的频率高者前10位中医症状,总结ACS高频证型的主要症状。结果:文献统计结果显示ACS组210例,非ACS组14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S组年龄、hs-CRP、Hcy、Fib、尿酸、RDW、心率指标水平高于非ACS组,两组在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病史、高尿酸血症病史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升高{OR(优势比,odds ratio)=1.214,95%CI(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0.962-1.088)}、Hcy水平升高(OR=1.254,95%CI:1.150-1.368)、Fib增大(OR=2.494,95%CI:1.719-3.602)、尿酸升高(OR=1.016,95%CI:1.006-1.025)、RDW升高(OR=1.659,95%CI:1.203-2.288)是ACS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ROC曲线显示,5项指标联合预测准确性最高(AUC:0.948,P<0.05),根据最大约登指数求得各指标临界值为hs-CRP(3.395mg/m L)、Hcy(12.83μmol/L)、Fib(3.15mg/L)、尿酸(314.295μmol/L)、RDW(13.105%),运用R软件初步构建急性冠脉综合征Nomogram模型,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0.949((P<0.01));按照中医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有效医案200例,涉及证型23种,痰瘀阻滞证共35例(17.6%),构成症状及舌脉33个,胸闷、胸痛、脉弦滑、苔白腻、乏力、气短、舌质暗红为主要症状,舌质暗红与胸痛关联最密切;气虚血瘀证33例(16.6%),构成症状及舌脉42个,胸痛、气短、胸闷、乏力、苔薄白为主要症状,胸闷、胸痛、气短三者关联度最强;气滞血瘀证25例(12.6%),构成症状及舌脉38个,胸痛、胸闷、脉弦细、舌质暗红、苔薄白为主要症状,胸闷、舌质暗红、苔薄白关联度较高,苔薄白和胸痛关联密切;痰浊闭阻证23例(11.6%),构成症状及舌脉47个,胸闷、胸痛、脉弦滑、胃脘症状、苔白腻为主要症状,胸闷、胸痛、脉弦滑为关联度较高的一组症状;气阴两虚证21例(10.6%),构成症状及舌脉40个,乏力、苔薄白、胸闷、舌质红、气短为主要症状,胸闷、苔薄白,乏力关联度最高;心阳不振证18例(9.0%),构成症状及舌脉47个,胸闷、胸痛、乏力、苔薄白、畏寒为主要症状,胸闷、胸痛、乏力三者之间关系较紧密。结论:hs-CRP≥3.395mg/m L、Hcy≥12.83μmol/L、Fib≥3.15mg/L、尿酸≥314.295μmol/L、RDW≥13.105%是ACS发生的高危因素,ACS回归方程为logit(P)=-19.293+0.182×hs-CRP+0.254×Hcy+0.867×Fib+0.019×尿酸+0.406×RDW,构建急性冠脉综合征Nomogram预警模型,用来预测ACS的风险概率;初步确立了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医常见6种证型,分别为痰瘀阻滞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闭阻证、气阴两虚证、心阳不振证。并根据关联规则的置信度和支持度归纳总结了每种证型中关联度较强的症状组合,可为临床证型诊断提供参考借鉴。

张钦钦[4](2020)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的认知水平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基于知信行模式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比较常规健康教育与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以期为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知识宣教和心脏康复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1.根据成组设计中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样本含量估算,确定每组所需研究对象为45例,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自2019年2月至5月在河南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抽取的信封中的数字,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干预组。最终纳入对照组41例、干预组43例患者。2.两组患者在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本研究所需量表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生活质量水平、心理状态等,干预组采取以知信行模式为依据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方案进行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及康复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疾病知信行水平、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的改善效果。4.观察指标:量表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知信行水平评估量表得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得分、广泛性焦虑量表-7项(GAD-7)和健康问卷-9项(PHQ-9)量表得分;实验室数据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值、LDL-C值、血压值、LVEF值;健康行为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吸烟情况;5.采取EXCEL数据表格录入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所用统计方法有:统计描述,卡方检验(x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干预前年龄、民族、性别、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及工作情况、家庭收入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和既往病史、冠脉病变情况、置入支架个数等疾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知信行水平评估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效应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10.473,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SF-36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效应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25.797,P<0.05)。干预组患者尤其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心理健康这四个维度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4.干预前两组患者GAD-7、PHQ-9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值、LDL-C值、LVEF值、吸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值、LDL-C值、LVEF值、吸烟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血压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效应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23.852,P<0.05)。结论1.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效果良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树立健康的信念和态度,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经过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患者的空腹血糖值、LDL-C值、LVEF值、血压情况控制良好,吸烟情况得到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提高。3.急性心肌梗死知信行量表可以作为衡量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疾病认知、行为改善的评价指标。

苏畅[5](2020)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近年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已成为我国居民重要死亡因素之一,其中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已逐渐取代诸如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RHD)等疾病在心血管疾病(CVD)患者人数中的主要地位,成为我国心脏病患者中的主要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作为缺血型心肌病(ICM)的重要病因,其发病人数逐年上升,并为患者造成巨大的财产负担及健康风险。因此,尽可能早地识别冠心病患者,并能区分患者病变程度,及时给予相关诊治在降低患者死亡并减少治疗花费中极为重要。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并可确定病变严重程度的金标准,然而接受冠脉造影术需住院治疗,且花费较高,难以惠及未参保患者,因此明确一种血液标志物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提供临床决策是有必要的。半个世纪以来,对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研究已经发现其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相关家族史、吸烟等多种因素。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e)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亦有着明显相关。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含有较高反应性的巯基,可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从多个途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1)其参与氧化应激反应所生成的超氧化物及过氧化物,可损伤血管内皮,并影响凝血因子的功能,使得血栓风险增加。(2)其可与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 B)结合,所形成的致密复合物易于为巨噬细胞所吞噬,并使得血管壁出现脂肪堆积。(3)其可增加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可见,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状态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因此,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联拥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研究目的(1)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硬化程度间的相关性。(2)研究检测血清同型半管氨酸水平在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上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纳入2013-09-01至2017-05-01期间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并于住院期间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68例(64.20%),女性患者428例(35.80%)。收集患者初次采集的静脉血,并检测同型半胱氨酸、血肌酐、血脂水平。根据患者接受冠脉造影术的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并将患者依据以下两种方法分组:①依Gensini评分得分分为三组:轻度病变组(0<Gensini得分≤20),中度病变组(20<Gensini得分≤40)和重度病变组(Gensini得分>40);②依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HHcy组与非Hcy组。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均数比较采用τ检验,变量间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将患者按照冠脉病变程度区分之后,得出三组患者在年龄(P=0.032)、eGFR(P=0.04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上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而在甘油三酯(P=0.34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172)等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病变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17±6.60)μmol/L,中度病变组为(16.91±6.81)μ mol/L,而重度病变组为(17.84±6.91)μ mol/L,均高于上述两组。中度病变组相较于轻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之间上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1721,0.055),但轻度病变组与重度病变组间有明显差异,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Hcy组患者与非HHcy组患者采用两独立样本τ检验比较,HHcy组患者Gensini积分为(46.08±34.57)分,明显高于非HHcy组的(38.93±29.92)分,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2,p<0.001)。采用 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所有病人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得出结论二者有显着相关性(r=0.102,P<0.001)。结论对于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血清同型半管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即血清同型半管氨酸水平越高,GENSINI评分越高。临床上可通过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来预测患者可能的冠脉病变程度,并为患者进行危险分级,进而可采取相应的诊治措施。

张静[6](2021)在《血清中LP-PLA2、RBP、Hcy和OX-LDL联合检测在50岁以下ACS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文中认为背景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尤其50岁以下人群,占比逐年增加,如今ACS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寻找简易、微创、敏感的ACS预测生化指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以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冠心病的关系在心血管领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如何依据它们的含量评定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仍有争议。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联合检测在50岁以下ACS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联合Lp-PLA2、RBP、Hcy和ox-LDL水平构建50岁以下ACS患者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以期通过早期诊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9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50例,同时选择同期于医院体检健康的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左心室射血分数值(LVEF)和Gensini积分。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血清中Lp-PLA2(上转发光法)、RBP(免疫学测定法)、Hcy(免疫学测定法)和ox-LDL(酶联免疫法)实验室检测,并随访6个月后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Lp-PLA2、RBP、Hcy和ox-LDL水平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itic分析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LP-PLA2、RBP、Hcy和OX-LDL单独和联合预测ACS预后中的价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1.AMI组LVEF明显低于UA组和对照组,Gensini积分、LP-PLA2、RBP、Hcy和OX-LDL水平明显高于UA组和对照组,UA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Gensini积分、LP-PLA2、RBP、Hcy和OX-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S患者LP-PLA2、RBP、Hcy和OX-LDL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82、0.545、0.662和0.713,P均<0.05)。3.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得出:LVEF、Gensini积分、LP-PLA2、RBP、Hcy和OX-LDL是MACE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4.LP-PLA2、RBP、Hcy和OX-LDL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MACE发生风险的模型为Y=0.943×(LP-PLA2>212.25μg/L)+1.511×(RBP>117.35 mg/L)+1.134×(Hcy>42.55μmol/L)+0.685×(OX-LDL>196.87μg/L)。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中LP-PLA2、RBP、Hcy和OX-LDL联合对ACS患者治疗后MACE发生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AUC=0.919,灵敏度为93.9%,特异度为92.4%)。6.MACE事件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MACE发生风险预测模型与实际观测值的一致性较好,本次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较为准确。结论Lp-PLA2、RBP、Hcy、ox-LDL水平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生化标志物,且四者联合对ACS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准确的预测价值。

汝鹏,李玉喜[7](2019)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清中超敏肌钙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120例ACS病人作为观察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0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入院后24 h内进行血清hs-cTnT、 hs-CRP和HCY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hs-cTnT、hs-CRP和HCY水平与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3组研究对象血清hs-cTnT、hs-CRP和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3个指标AMI组均明显高于UAP组和对照组(P<0.01),且U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组之间比较发现,随着病变程度加重,hs-cTnT、hs-CRP和HCY水平逐渐升高(P<0.01)。hs-cTnT和hs-CRP呈正相关关系(r=0.525,P<0.01);hs-cTnT和HCY呈正相关关系(r=0.742,P<0.01);hs-CRP和HCY呈正相关关系(r=0.461,P<0.01)结论:hs-cTnT、 hs-CRP和HCY水平对ACS病人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范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郝晓娇[8](2019)在《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栓前体蛋白(TpP),P选择素(Ps),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imer)四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间的浓度水平差异,分析四者浓度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间的关系,评估联合检测四项指标对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预测意义,为临床通过血清学检验早期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提供新的方法与理论支持。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2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患者12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按病种分为三组,分别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3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以及健康组30例作为对照。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通过反复加样、温预、洗板操作,最终将显色的酶标板置于酶标仪读数,根据相应OD值测定各组样本血栓前体蛋白和P选择素的浓度水平。同时应用酶循环法测定各组样本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水平。记录基线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肌酐、合并疾病等)及实验结果,将实验数据汇总数据库,应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相比,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浓度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及健康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两项指标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亦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这四项指标,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其中在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分析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两项指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间比较发现,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四者水平前组均高于后组,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这四项指标在稳定型心绞痛(SA)者高于健康者,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栓前体蛋白及P选择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者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及健康者。在心肌梗死者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者。说明二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存在预测价值。2.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者普遍高于健康者。说明二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的提示意义。3.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实际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联合检测早期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宁田海,佟金[9](2015)在《《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说明说明:1本索引按关键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序。2在第1个汉字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汉字拼音字母顺序排序,以后依次类推。在第1个汉字音同字不同的情况下,按笔划多少排列。3在关键词相同的情况下按发表先后顺序排列。4以英文为首的词,按第1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居文中关键词之前。5在第1个英文字母相同的情况下,按第2个英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依次类推。6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张剑青[10](2008)在《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冠心病(CHD)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它的主要病理基础,内皮功能损伤、平滑肌细胞增殖、血小板激活聚集以及血栓形成是其主要发病机制,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控制其发展已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研究发现:可溶性P-选择素(soluble P-selectin, sP-selectin)作为一种细胞粘附分子在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选择素调节活化的内皮细胞与粒细胞、血小板与粒细胞之间的反应,是反映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激活状态进而导致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的特异性非侵入性指标。近年来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是一种脂肪沉积的疾病,炎症在其发生、发展和预后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为一种急性期反应物反应全身炎症程度,大量试验证实,hs-CRP是心血管事件的一种预测物,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高hs-CRP水平提示高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的又一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r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发展。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致内皮受损及功能障碍,由于内皮细胞的损伤,血管活性物质的分泌与释放失衡,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同时降低内皮细胞的抗血栓能力,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导致血栓形成,最终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目的:1、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三者能否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2、通过实验研究冠心病患者可溶性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三者的相关性,探讨血小板功能与内皮细胞功能及血管炎症反应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20例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心脏64排螺旋CT排除冠心病者(对照组)20例。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年龄、性别构成、吸烟、并存疾病、血小板计数、血脂和肾功能诸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1、P-选择素水平在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74.81±5.24) ng/mL、(200.44±8.47) ng/mL、(103.87±9.59) ng/mL、(101.16±9.67) ng/mL。在AMI组、UAP组和SAP组,两两比较差异显着(P均<0.05),而SAP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hs-CRP水平在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4.10±.1.69) mg/L、(2.22±0.49 ) mg/L、( 0.76±0.51) mg/L、(0.74±0.35) mg/L。在AMI组、UAP组和SAP组比较均差异显着(P均<0.05),而SAP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Hcy水平在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28.13±.6.17)μmol/L、(19.58±3.07)μmol/L、(11.09±2.16 )μmol/L、(10.44±1.99 )μmol/L。在AMI组、UAP组和SAP组比较均差异显着(P均<0.05),而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 05)。4、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与hs-CRP相关系数r=0.456 (P<0.05),Hcy与hs-CRP相关系数r=0.210(P<0.05),P-选择素与Hcy相关系数r=0.848 (P<0.05)。结论:1、P-选择素在AMI组和UAP组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AMI组更高,提示ACS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状态,AMI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最重,其次为UAP组,在次为SAP组。2、hs-CRP水平在AMI组和UAP组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AMI组最高,提示ACS患者体内存在血管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程度为:AMI>UAP>SAP。3、Hcy水平在AMI组和UAP组较SAP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AMI组更高,提示ACS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进而激发血管炎症反应,AMI患者较UAP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更重。4、血清Hcy水平,Hs-CRP水平及P-选择素水平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联合检测三者可协助了解病情,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二、血清肌钙蛋白T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清肌钙蛋白T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1.1.2 基线资料数据采集
        1.1.3 疾病定义
        1.1.4 其他指标相关定义:
        1.1.5 统计分析和缺失变量处理
    结果
        1.2.1 研究人群概述
        1.2.2 研究人群基线特征
        1.2.3 HCY与 DES-ISR的相关性
        1.2.4 HCY与 DES-ISR呈非直线型相关
        1.2.5 亚组分析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血脂水平对HCY与 DES-ISR相关性的影响
    前言
    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2.1.2 基线数据采集
        2.1.3 实验室检查和检验
        2.1.4 研究终点事件定义
        2.1.5 统计分析
    结果
        2.2.1 分析人群概述
        2.2.2 基线特征比较
        2.2.3 HCY与不同血脂成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2.4 在不同血脂水平中HCY与 DES-ISR的相关性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冠状动脉DES治疗术后补充叶酸对DES-ISR的影响
    前言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1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3.1.2 基线数据采集
        3.1.3 实验室检查和检验
        3.1.4 叶酸或叶酸复合制剂组
        3.1.5 结局事件定义
        3.1.6 统计分析
    结果
        3.2.1 研究人群
        3.2.2 倾向性评分队列中补充叶酸治疗与支架内再狭窄和靶血管重建相关性
        3.2.3 不同亚组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对DES-ISR的影响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冠状动脉DES-ISR的预测nomogram构建及验证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4.1.1 研究人群和研究设计
        4.1.2 数据收集
        4.1.3 结局事件定义
        4.1.4 预测变量筛选
        4.1.5 统计方法
    结果
        4.2.1 参与者基线特征
        4.2.2 模型的开发和nomogram构建
        4.2.3 模型的内部验证
        4.2.4 与既往ISR预测模型的比较
        4.2.5 决策曲线分析
    讨论
    结论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影响因素研究新进展
    参考文献

(2)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中医证候关联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引言
一、ACS预警数学模型的建立
    (一)资料与方法
        1.文献来源
        2.检索方法
        3.纳入标准
        4.剔除标准
        5.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6.质量控制
        7.数据分析方法
    (二)统计结果
        1.纳入文献基本特征
        2.单因素分析
        3.Logistic回归分析
        4.ACS预警模型的建立与ROC曲线分析
        5.Nomogram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6.DCA分析
二、ACS中医证候症状关联规则评价
    (一)资料与方法
        1.文献来源
        2.检索方法
        3.剔除标准
        4.纳入标准
        5.统一数据标准
    (二)统计结果
        1.各证型症状频次统计
        2.证型症状间关联分析
讨论
    一.ACS高危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一般指标
        (二)理化指标
    二、ACS中医证候关联规则研究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冠脉综合征预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4)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名词对照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现状
        1.1.2 心脏康复的现状
        1.1.3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操作性定义与理论依据
        1.3.1 操作性定义
        1.3.2 知信行理论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量计算
        2.1.2 研究对象
        2.1.3 纳排标准
    2.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2.1 干预组
        2.2.2 对照组
    2.3 干预评价指标及资料收集方法
        2.3.1 量表评价指标
        2.3.2 实验室评价指标
        2.3.3 健康行为评价指标
        2.3.4 资料收集方法
    2.4 质量控制
        2.4.1 研究设计阶段
        2.4.2 研究实施阶段
        2.4.3 调查结束
    2.5 伦理原则
        2.5.1 知情同意原则
        2.5.2 不伤害原则
        2.5.3 保密原则
    2.6 统计学处理
    2.7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资料比较
    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得分比较
        3.2.1 干预前得分比较
        3.2.2 干预后得分比较
        3.2.3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知信行水平量表的得分比较
        3.3.1 干预前得分比较
        3.3.2 干预后得分比较
        3.3.3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
    3.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得分比较
        3.4.1 干预前得分比较
        3.4.2 干预后得分比较
        3.4.3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
    3.5 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值、LDL-C值、LVEF值的比较
        3.5.1 组间比较
        3.5.2 组内比较
    3.6 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长度的比较
        3.6.1 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
        3.6.2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3.7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血压情况改变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抽烟人数情况改变的比较
4 讨论
    4.1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
    4.2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4.3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的情绪
    4.4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PCI术后健康状况
    4.5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4.6 今后的研究方向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附录B 一般人口学资料
附录C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附录D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信行水平评估量表
附录E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
附录F 患者健康问卷-9项量表(PHQ-9)
附录G 患者疾病资料(医护人员填写)
致谢
论文发表及课题基金申请情况

(5)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血清中LP-PLA2、RBP、Hcy和OX-LDL联合检测在50岁以下ACS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结语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ACS的风险因素和相关诊疗及预后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清中超敏肌钙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hs-cTnT、hs-CRP和HCY的检测
    1.3 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分级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组hs-cTnT、hs-CRP和HCY水平的比较
    2.2 不同病变程度病人血清hs-cTnT、hs-CRP和HCY水平的比较
    2.3 观察组中hs-cTnT、hs-CRP和HCY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8)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综述
        参考文献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9)《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A
    阿霉素
    阿司匹林
    阿托伐他汀
    Angio Light系统
    Apelin-APJ系统
B
    白蛋白
    白藜三醇
    白细胞介素8
    半乳糖凝集素3
    比伐芦定
    吡哆胺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标志和徽章
    并发症
    病理学,临床
    病例报告
    病例对照研究
C
    C反应蛋白质
    侧支循环
    超声检查,介入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多普勒
    超声心动描记术,压力
    晨峰血压
    成纤维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抽吸
    除颤器,植入型
    触发,活动
    磁共振成像
    雌激素
    刺激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甲状腺素
    催乳素
    存活率
D
    大动脉炎
    代谢综合征
    丹参酮
    胆红素
    蛋白激酶类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
    导管插入术
    导管消融术
    导管心室隔离成形术
    登革热
    低钠血症
    低温
    抵抗素
    碘
    电刺激
    电极,植入
    电生理学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僵硬度
    动脉炎
    动脉粥样硬化
    动作电位
    对比剂肾病
    对比研究
    多导睡眠监测仪,便携式
    多柔比星
    多态性,单核苷酸
    多中心研究
E
    二级预防
    二甲双胍
    二尖瓣狭窄
F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方法
    芳香烃受体核转位子
    放射性核素显像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肺栓塞
    肺炎
    缝隙连接蛋白类
    氟伐他汀
    妇女
    腹膜透析
G
    钙化
    肝素
    感染
    干扰素诱导剂
    干细胞
    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血压
    高血压,肺性
    高血压,妊娠性
    高血压,足细胞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Gensini积分
    骨桥蛋白
    GRACE评分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斑块
    冠状动脉闭塞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
    冠状血管
    冠状血管痉挛
    冠状血管造影术
    灌注成像
    光密度测定法
    过敏反应
H
    核纤层蛋白A型
    Hep G2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生成素
    呼吸障碍
    华法林
    环匹阿尼酸
    患病率
    磺达肝癸钠
J
    肌,平滑,血管
    肌钙蛋白
    肌联蛋白
    肌细胞,心脏
    基因
    基因表达调控
    基质金属蛋白酶3
    激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诊
    疾病特征
    脊髓损伤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类
    间隔封堵器
    减阻剂
    健康行为
    降钙素
    降血脂药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切除术,化学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颈动脉损伤
    颈动脉狭窄
    静脉血栓形成
    局部血流
    巨噬细胞
K
    抗凝药
    抗心律失常肽10
    抗原,肿瘤相关,碳水化合物
    可降解
L
    老年人
    雷米普利
    雷帕霉素
    类风湿性
    冷
    离子通道
    利伐沙班
    利拉鲁肽
    利钠肽,脑
    利钠肽,重组
    利肽素
    连接蛋白43
    连接蛋白类
    流行病学
    硫化氢
    螺杆菌,幽门
    氯吡格雷
    氯化钙
M
    门控血池显像
    免疫学
N
    那屈肝素
    脑啡肽酶
    脑血管意外
    内皮,血管
    内皮缩血管肽1
    内皮细胞
    内向整流钾通道
    NF-k B
    尼古丁
    尼加拉瀑布样T波
    年度报告
    年龄因素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
    脓毒症
P
    培哚普利
    评论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葡萄糖代谢障碍
    葡萄糖耐量试验
    普罗帕酮
Q
    气候
    气囊扩张术
    憩室
    前列地尔
    前列腺素E2
    前瞻性研究
    青少年
    QT延长综合征
    曲美他嗪
    缺血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R
    桡动脉
    人参皂甙类
    RNA干扰
S
    3D打印
    肾动脉狭窄
    肾疾病
    肾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小球滤过率
    肾脏
    肾脏功能衰竭,慢性
    生活质量
    生物多样性
    生长分化因子15
    室间隔缺损
    嗜铬细胞瘤
    受体,血管紧张素
    输血,预后
    栓塞和血栓形成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顺应性
    死亡率
    随访研究
T
    糖尿病
    糖尿病,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体外循环
    体重
    替米沙坦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
    T淋巴细胞
    同型半胱氨酸
    Turner综合征
    T细胞
W
    外科手术,微创性
    危险管理
    危险性评估
    危险因素
    微RNAs
    微循环
    围手术期并发症
    维生素E
    维生素K
    尾加压素
    胃肠出血
    5-羟葵酸
X
    西洛他唑
    吸烟戒断
    细胞保护
    细胞凋亡
    细胞结构
    细胞生理过程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细胞增殖
    纤维蛋白原
    氙气
    腺苷三磷酸
    腺嘌呤核苷酸类
    相关血管
    缬沙坦
    心导管插入术
    心电描记术
    心动过速,室上性
    心动过速,室性
    心动过速,折返性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持续性
    心房重构
    心肺复苏术
    心肌
    心肌病
    心肌病,肥大性,家族性
    心肌病,肥厚性
    心肌病,酒精性
    心肌病,扩张型
    心肌病,限制性
    心肌肥厚
    心肌梗死
    心肌疾病
    心肌缺血
    心肌细胞
    心肌纤维化
    心肌消融术
    心肌血管重建术
    心肌炎
    心肌营养素1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理学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室性
    心率变异性
    心内膜炎
    心肾综合征
    心室电风暴
    心室功能障碍,左
    心室功能障碍、右
    心室室壁瘤
    心室重构
    心血管畸形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造影术
    休克,心原性
    心脏瓣膜成形术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脏传导阻滞
    心脏功能试验
    心脏破裂,梗死后
    心脏起搏器,人工
    心脏缺损,先天性
    心脏室壁瘤
    心脏外科手术
    心脏移植
    心脏再同步化
    信号传导
    性别特性
    性别因素
    胸腺肽α1
    血沉
    血管
    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
    血管活性肽
    血管疾病
    血管内膜
    血管舒张
    血管再狭窄
    血流储备分数,心肌
    血流动力学
    血栓
    血栓栓塞
    血栓形成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增多
    血压
    血压变异性
    血脂异常
Y
    压力
    烟草
    盐酸小檗碱
    氧化性应激
    药物毒性
    药物疗法
    药物洗脱球囊
    夜间
    伊伐布雷定
    胰岛素抗药性
    遗传变异
    遗传学
    乙酰半胱氨酸
    婴儿
    婴儿,新生
    应激
    有机磷化合物
    右美托咪定
    右心室
    预测
    预后
    预激综合征
    鸢尾素
    晕厥,血管迷走性
    炎症
Z
    载脂蛋白类
    再灌注损伤
    再同步化治疗
    藏红花苦素
    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扎考比利
    诊断
    诊断,鉴别
    震波治疗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正压呼吸
    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脂蛋白类,HDL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
    脂联素
    治疗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类
    昼夜节律
    主动脉
    主动脉,胸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弓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胸
    主动脉内气囊泵
    主动脉狭窄,瓣膜上
    转化生长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装置取出
    子痫
    自主神经系统
    综述
    总结性报告
    组蛋白酰基转移酶
    左卡尼汀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左西孟旦
    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室重构

(10)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P-选择素在心血管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血清肌钙蛋白T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D]. 李明辉. 南昌大学, 2021(01)
  • [2]D-D、Hcy、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应用分析[D]. 李丹丹.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3]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中医证候关联规则研究[D]. 张辛欣.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D]. 张钦钦. 河南大学, 2020(02)
  • [5]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D]. 苏畅. 山东大学, 2020(09)
  • [6]血清中LP-PLA2、RBP、Hcy和OX-LDL联合检测在50岁以下ACS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D]. 张静.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7]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清中超敏肌钙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汝鹏,李玉喜.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06)
  • [8]血栓前体蛋白、P选择素、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研究[D]. 郝晓娇. 沈阳医学院, 2019(07)
  • [9]《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第30卷关键词索引[J]. 宁田海,佟金. 中国循环杂志, 2015(12)
  • [10]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D]. 张剑青. 延安大学, 2008(09)

标签:;  ;  ;  ;  

血清肌钙蛋白T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