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市场均衡利率效应的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张莹[1](2020)在《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全球金融危机(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GFC)的爆发引发了对稳定化政策(Stabilization Policy)的反思,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对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重新评估。危机前,学术界和货币政策制定者对货币政策的共识是只需盯住价格稳定,而不必对信贷和资产价格等金融因素进行应对。GFC的爆发令他们重新考虑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作用。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动态演进是永恒的存在。这一反思是颠覆性的,GFC爆发前的主流经济理论建立在理性预期假说和有效市场假说之上,认为金融市场是完全的,不存在金融摩擦,从而稳定化效应分析并未考虑金融体系风险因素。然而,金融体系会内生地产生系统性风险,经济上行时期,金融部门通过提高杠杆率和过度风险承担(Risk-taking)造成系统性风险的积聚,增加了信贷供给,也推动了经济周期的繁荣,此时系统性风险往往被低估;而经济下行期,系统性风险显现,金融部门陷入普遍的去杠杆和避免风险承担,信贷供给减少,进一步放大了衰退,极端情况便是金融危机。随着对系统性风险的深入认识,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分析和结论难以直接应用于危机后的政策实践,中央银行面临货币政策无法有效稳定经济的困境。这是由于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分析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金融体系稳定,而当系统性风险的演进使得金融体系功能遭受破坏时,需要重新评估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本文正是研究这一问题,以期完善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有效实现经济金融的稳定。本文首先归纳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分析的理论框架,得出GFC爆发前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的共识为,中央银行通过政策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借贷便利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四种工具影响短期利率,通过新古典和非新古典两大类作用机制影响总需求,实现价格的中长期稳定以及价格稳定与产出稳定之间的短期权衡,以实现社会福利水平的最大化。其次,通过定义和描述系统性风险情境,并将其引入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分析的理论框架,发现,第一,对金融稳定目标的忽视导致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积聚,加速系统性风险情境的形成;第二,在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传统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阻塞,既无法切断宏观-金融之间的正反馈机制而实现金融稳定,也无法传导至实体经济而实现产出和价格稳定;第三,在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空间有限;第四,根据引入金融中介和金融风险的IS-MP模型,系统性风险情境下,金融中介信贷供给减少,传统货币政策产出稳定化效应弱化。再次,本文开发时变的修正CRITIC赋权法,构建了时变权重的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度量方法。根据此方法,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CFSI),并结合中国数据,根据中国的特征事实和马尔科夫区制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识别系统性风险情境,并对不同经济金融区制(正常时期和系统性风险情境)下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进行评估,得出:在正常时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基本与传统经济理论论证的一致;而在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传统货币政策对稳增长和稳价格的影响弱化。最后,为有效实现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本文对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相关调整进行总结,得出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重构的趋势是:第一,在稳定化目标中增加对金融稳定的考虑;第二,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扩大稳定化工具箱;第三,完善货币政策稳定化作用机制以实现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稳定。这为关于如何提高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表明,一方面,中央银行应当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稳定化框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完善稳定化作用机制,以更加有效地实现系统性风险情境下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另一方面,政策之间的协调应该得到加强,货币政策需要增进与宏观审慎政策、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后两者与货币政策同样作为稳定化政策,在金融稳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使用宏观审慎政策和财政政策来降低风险,使得货币政策更有效地发挥稳定化政策作用,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唐常[2](2019)在《国库现金管理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财政呈现国库闲置资金规模高和债务存量高的双高并存的现象。这种局面折射出国库现金管理理念的缺失与国库系统的结构性矛盾。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确定三大领域的财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新《预算法》从国库会计、集中收付制度、财政专户、国库现金管理等方面做了相应规定,以及《地方国库现金管理试点办法》的实施,标志着国库现金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启。在实践层面,当前的国库改革着眼于解决我国财政“双高”问题,体制机制的构建围绕国库最低现金持有量和最大化投资收益展开。并未关切国库现金管理实际运行过程中对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的冲击作用。在理论层面,现有理论将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建立在独立于国库现金管理的假设基础之上,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传统理论无法解释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依赖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经验事实。在此现实和理论背景下,本文旨在探讨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个兼容性的国库现金管理系统,使其兼顾两类目标:一是安全支付基础之上的最低现金持有量和最大化投资收益;二是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库现金管理运作机制、核心绩效目标以及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渠道。其次,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国库现金管理对财政货币政策影响机制的探讨。根据国库现金运作的规律,本文主要探讨国库现金管理的两个阶段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即余额管理和国库资金的市场化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最后总结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构建我国兼容性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构建路径。本文将按照以下五个部分具体展开: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旨在了解国库现金管理的共同特征与核心目标,以及国库现金管理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中的角色。第二部分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研究库底资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国库库底资金波动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论证熨平库底资金波动的必要性,进一步推出将库底资金稳定在最低持有规模不仅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消除库底资金波动对财政货币政策的消极影响必然选择。因此,确定库底最低现金持有规模成为关键。本文分析总结了传统测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不足,提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国库现金持有量的测算方法。第三部分是第六章。旨在分析国库资金市场化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国库资金市场化是国库现金管理的高级阶段,主要目的是实现库底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维持库底目标余额,同时也是影响财政货币政策的主要方面。该部分首先分析国库资金市场的影响因素、基本模式以及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模式的现实选择。然后以商业银行存款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国库资金市场化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第四部分是第七章和第八章。综合国库现金管理的两类绩效目标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关系,借鉴国外国库运作的成功经验,提出构建兼容性现金管理系统的路径。该部分从国库现金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协同、运作层面的协调和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四个环节构建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机制。基于以上的研究思路和逻辑,本文的主要发现有以下三点:第一,从财政受托责任视角看,国库现金管理首要职责实现安全支付,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国库现金的绩效目标,即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和最大化投资收益。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国库库底资金不仅存在大规模的闲置资金,同时呈现出剧烈的波动特征。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库底现金余额作为研究目标,在IS-LM框架下分析库底资金积累对财政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库底资金积累降低了自主消费需求,导致产量的下降。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量和削弱了财政政策效果。本文进一步通过央行资产负债表和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库底资金的增加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库底资金的增加对货币政策产生负向冲击作用。针对国库库底资金的财政效应,由于财政政策受到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本文并没有使用VAR模型来分析库底资金的财政效应,而是基于我国GDP核算方法研究库底资金与财政赤字的关系。分析发现,库底资金的波动对冲了部分财政赤字,从而使得名义产出要高于实际产出。基于研究结论,给我们的政策启示是国库现金管理下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的首要任务是要熨平库底资金波动,使国库对财政货币政策的角色从“蓄水池”转向“渠道”角色。而这与国库现金管理追求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是一致的,因此,对库底余额实施目标余额管理制度将有助于兼容性的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构建。第二,目标余额管理制度旨在熨平库底资金波动,将库底资金维持在最低的水平,因而如何确定国库库底最低现金余额成为构建兼容性国库管理系统的关键。传统文献主要基于Baumol模型和Miller-Orr模型两类经典模型或者相关扩展模型测算最低现金持有规模。经典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基于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最优化问题。但是经典模型存在假设过于理想化和适用性较窄的缺点,如经典模型中机会成本往往选择有价证券作为替代,忽视了我国只有商业银行定存一种模式的现实情况,因而测算结果的实际意义受到质疑。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提出适合我国当前情况的测算方法,即使用风险价值(VaR)方法来测定库底资金最低规模。本章旨在提出一个方法论,为国库管理者确定目标余额管理的核心指标提供参考。第三,在库底目标余额管理基础之上,国库资金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维持库底目标余额以及实现国库资金的绩效目标。本文在CC-LM框架下对国库资金市场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存款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存款通过准备金作用于央行资产负债表,从而导致基础货币供给下降;但是对准货币正向冲击较大,导致广义货币供给增加。同时,国库资金商业银行存款对财政支出和产出影响不明显,但是对利率形成负向冲击作用,使得利率水平降低。国库资金市场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因此,国库现金管理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关键是在流动性管理和利率管理两方面加强协调配合,使国库一方面扮演“渠道”角色,另一方面可通过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实现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调节器”作用。
魏鹏[3](2019)在《央行沟通、传导路径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文中研究指明央行沟通是指中央银行面向社会公众,以口头或书面方式传递关于自身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相关信息的过程。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体系和全球实体经济遭受巨大冲击,发达国家的名义政策利率甚至突破了零利率限制,中央银行被迫实施前瞻性指引和窗口指导等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引导公众预期,恢复经济增长。随着全球经济运行不断面临各种新局面和新挑战,中央银行在引导公众预期、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和前瞻性方面的作用更加显着,中央银行沟通的方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频率更趋频繁。央行沟通已受到发达国家央行的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逐渐重视央行沟通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多方面的改革和结构调整,这就要求货币政策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为顺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一个良好而稳定的经济环境。受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已大幅下降,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尚没有完全建立,这就使得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稳定价格和产出方面的能力有所减弱。如果央行沟通确实可以有效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那么对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和增强货币政策调控能力都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央行沟通、传导路径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基于传导路径的央行沟通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一,本文详细论述了央行沟通的内容、渠道、目标、传导机制,分析了我国央行沟通现状,并从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两方面对央行沟通进行了数据统计。第二,在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引入央行信息冲击,运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研究央行沟通在稳定价格和产出方面的作用。第三,基于央行沟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内在机理,运用E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央行沟通对不同期限利率的影响;运用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央行沟通对货币供给及信贷渠道的影响。第四,采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央行沟通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最后,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为我国央行沟通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第一,央行沟通信息冲击的最优消息期限选择为提前1期;央行沟通信息冲击能够使产出和物价波动幅度分别下降53.66%和67.78%,并能促使经济更快回归到稳态值;同时,福利损失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准模型下,央行沟通可以使产出方差、通货膨胀方差与社会福利损失分别下降36.00%、35.29%与35.71%,有利于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第二,从EGARCH模型均值方程分析,宽松沟通信号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促使利率下降,紧缩沟通信号对市场预期的影响促使利率上升;从方差方程分析,除1年期Shibor利率外,央行沟通对短期利率的影响为负,且具有显着性,说明加大央行沟通可以减小利率波动幅度。第三,根据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结果,在给定央行沟通一个正向标准差的冲击之后,货币供应量与人民币贷款量当期产生正向冲击效应,口头沟通冲击的影响程度大于书面沟通;从方差分解的结果分析,央行沟通的贡献率相对较小;第四,央行沟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在长期内宽松的央行沟通策略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可以保持通货膨胀率温和上涨;央行沟通在长期内能够通过预期渠道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使通货膨胀预期朝着货币当局合意的方向变化。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运用EGARCH模型从均值方程和方差方程两方面实证研究了央行沟通对不同期限市场利率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第二,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央行沟通信息冲击,讨论包含央行沟通的货币政策冲击和未包含央行沟通的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验证央行沟通是否可以有效减小物价和产出的波动幅度,并进一步分析央行沟通信息冲击对社会福利的定量影响。第三,选取通货膨胀、实际产出、通胀预期、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沟通等变量构建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从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两方面实证分析了央行沟通行为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效果。第四,在理论及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改进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强化央行沟通公开透明机制;建立清晰的央行沟通战略;提高央行沟通水平和质量;规范央行沟通操作制度;完善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等。
李超伟[4](2019)在《社会资本能否缓解家庭融资难与融资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家庭信贷市场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由此导致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使得家庭信贷约束无法消弭,借贷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为此,可以利用具有非正式制度性质的社会资本来缓解家庭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首先,基于信贷配给的博弈模型显示,引入惩罚机制与声誉机制会使借款人从违约向诚信履约转变,促使信贷市场中诚信借款人的比例增加,家庭信贷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将会随之上升。其次,考虑内生性的同时,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全样本中,社会资本的提升能够促进借款人在非人格化交易中达成契约,从而缓解信贷约束。从城乡对比视角来看,社会资本在城乡家庭借贷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社会资本可以显着的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正规借贷与非正规借贷的概率,但在城市居民家庭中的作用则有所降低。再次,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一方面,在信息不完全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下,社会资本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农户的非正规借贷成本,并且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及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于农户借贷利率的敏感程度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相比较低收入家庭而言,高收入家庭更容易使用社会资本获得低息的贷款。观察社会资本结构类型与借贷利率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农户的亲缘社会资本能降低农户的借贷成本,而友缘性社会资本在借贷中却无法实现相同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城乡对比视角来说,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更多发挥着信息传递的功能,其数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无法显着降低家庭的借贷成本。与此同时,进一步考虑内生性的情况下,从收入异质性和社会资本的结构类型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发现社会资本仍然无法显着作用于城市非正规借贷的利息成本。这一实证结果在克服了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后仍然没有发生显着改变。以上结论充分说明,社会资本的利率效应的发挥,更多是在亲缘性社会资本浓厚的农村地区,对于借贷需求更旺盛的城市居民的作用则十分微弱。社会资本能够在借贷中发挥显着功效,但是不应过分夸大其作用。如此看来,为了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家庭融资中的积极作用,金融机构应加强合作,优化信贷模式;政府优化信贷市场环境,加强失信违约的惩罚力度;,家庭应该注重社会资本积累,加强诚信履约。
周陈曦[5](2018)在《价格型调控转型中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效力检验 ——基于SHIBOR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众所周知,实施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转型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配套性举措。转型会对原有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产生影响,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是传导渠道的关键环节。科学检验操作目标效力状况,事关转型的有效推进。构建一套评价体系用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效力的检验,并将上述体系应用于具体实践,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理论命题。本文以传统的货币银行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价格型调控转型背景下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效力的评价体系。具体而言,该体系包括:操作目标波动率预测及精度状况;应货币政策工具的反馈能力;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控效力;对市场利率的引导效果;与货币供应量的协调状态等五个方面内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以下简称:SHIBOR)具备作为操作目标的有关特征:(1)从我国实际看,虽然SHIBOR不能同过去的“基准利率”般任由央行决定,但其交易操作仍处于央行管理之下,能较好地沿袭过去的操作习惯,使得政策调控具有较好的历史沿袭性;(2)从自身属性看,一方面SHIBOR是由同业拆借市场自发形成的报价价格,另一方面SHIBOR市场由央行组织构建,比较适合承担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至“最终目标”之间的“桥梁”,确保了SHIBOR能够同时具备政策传导性与市场反馈性;(3)从市场地位看,同业拆借市场是主要的货币市场,其价格地位强于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CD市场)、国库券市场等其他货币市场;(4)从国际经验看,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采用了同业拆借利率作为操作目标,SHIBOR应用前景广泛。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探讨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效力的本质、作用机理与检验标准,分析了社会公众经济行为、金融机构经营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转型等方面因素,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构成的影响,论证了操作目标效力的主要特征、决定因素和作用机理,并对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效力评价标准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效力状况,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运行的四个阶段。研究发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有待完善,利率调节渠道尚不畅通;金融市场不甚发达,操作目标传导机制不甚健全;市场利率种类多,但缺乏权威性的操作目标利率。其次,探讨了SHIBOR波动的基本规律及其测定,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SHIBOR波动率指标能否被方便获取;二是SHIBOR波动率能否被预测;三是SHIBOR波动率预测的精确度如何。论文将SHIBOR分为早期、初期、中期和近期等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对SHIBOR的高频数据进行波动率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相应的精度检验。第三,探讨了SHIBOR应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下的传导效力。即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能否准确、及时地对SHIBOR进行调节和控制,以贯彻货币政策意图。中央银行能否根据政策目标和宏观经济状况的情况,在公开市场或通过其他工具直接参与货币市场交易,从而对SHIBOR进行调节。论文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对于SHIBOR的影响,随后将上述过程拓展至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从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探讨了货币政策工具对SHIBOR的影响过程。最后借助计量分析工具对上述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第四,探讨了SHIBOR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节作用。操作目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对于其他利率具有较强相关性,能够起到引导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等其他利率发生联动的作用,通过影响一般性的成本收益水平,进而影响市场主体的消费、投资、储蓄倾向,改变他们对不同金融产品的偏好,最终与国民经济总产出、货币供给、社会消费总额发生关联。论文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分为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结构调整和金融稳定等六个方面,分析了SHIBOR对最终经济目标的影响路径,并借助计量工具分析了SHIBOR对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影响的冲击响应过程。第五,探讨了SHIBOR对其他主要市场利率的引导作用。SHIBOR是利率体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利率,作为金融产品定价依据的技术基准,是金融市场利率体系的坐标原点,在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论文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和同业市场等方面分析了SHIBOR的利率联动作用,并对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期限间SHIBOR的联动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第六,探讨了SHIBOR对货币供应量的协调作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重要调控目标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开展关于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效力检验分析时,理应考察其与货币供应量的协调状况。以确保在实行价格型调控转型之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运行的连续性与一贯性。论文从货币供应三个层次分析了SHIBOR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协调关系,并运用计量工具分析了上述关系的实际效果。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通过对不同期限SHIBOR进行GARCH族模型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精度检验。研究表明SHIBOR波动率呈现出显着的“尖峰厚尾”的特征,短期SHIBOR存在明显的ARCH效应,序列回归方程残差出现波动的集群现象,SHIBOR波动率具有很强的波动集聚性和持续性。(2)通过采用State-space模型就货币政策工具对于SHIBOR的调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于SHIBOR的影响效应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于SHIBOR的影响比较有限,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SHIBOR发挥比较显着的调节作用。(3)通过采用SVAR模型对SHIBOR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HIBOR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比较微弱,对于消费物价具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对于就业水平总体产生了负向影响,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并不稳定,对于结构调整与金融稳定的影响较弱。(4)通过对SHIBOR联动效应的TVP-VAR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期限的SHIBOR之间存在联动关系,长期SHIBOR对于短期SHIBOR具有更加显着的引导效应,短期SHIBOR对于长期SHIBOR的联动效应相对有限。在不同利率市场之间,SHIBOR对于国债收益率、质押式回购利率、CHIBOR的联动效应存在差异。(5)通过采用SEM模型对SHIBOR与货币供应量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利率上升的情形下,企业融资压力较大,企业存款增长率出现下滑,SHIBOR的上升降低了储蓄存款增长率,并降低了其他存款增长率。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SHIBOR之间存在负向关系,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SHIBOR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加强SHIBOR市场报价的体系机制的建设,有效提升市场波动预测的及时性与精确性。推进不同市场间的联络,加强本币与外汇市场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中长端利率的报价准确性,缩小不同期限市场间的波动差距。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金融机构定价行为的监测分析。(2)加强央行对于SHIBOR的监管和指导作用,有效提升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力。建立跨市场的联合调控机制,增强货币政策调节的协调性与规范性。加大票据市场采用SHIBOR作为定价基准的力度。强化对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管理,正确引导货币价格变动的合理预期。巩固央行的货币政策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央行货币政策的权威性。(3)加强SHIBOR对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对于货币政策传导的相关性。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确保中央银行决策独立性与货币政策适用性;提高货币政策的经济调控效力,增强政策设计与经济运行的契合性;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综合协调。(4)加强SHIBOR市场与其他市场的协调联动关系,强化各金融市场价格与SHIBOR的协调性。协调发展各金融市场,建立规范的货币市场资金流通渠道和机制。协调发展金融市场,加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和统一,建立完善的利率传导机制。(5)加强SHIBOR调控与货币供应量管控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政策传导与货币政策调节效能。强化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提高SHIBOR对于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合理利用数量型与价格型调控工具,促进多种政策手段的调节效能。重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非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的协同效应,减少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时滞,增强政策调控的针对性。
张萍[6](2018)在《基于投资行为视角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利率传导机制在货币政策影响宏观经济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官方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进一步引起资本成本的变化,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行为。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对利率的调整逐年频繁,直观上来看,经过改革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应该更加健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果更加显着。但是根据之前一些学者的研究,经济系统对利率的反应比较平淡,利率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理想,呈现弱有效甚至无效的情况。在我国经济体制由管制向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利率传导机制也在进行着类似的变革。我国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索始于1978年,经过了近40年的努力,直到2015年10月才基本完成。通过研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不仅可以判断我国利率传导渠道畅通与否,而且还能够衡量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因此,本文基于企业投资视角,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并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合理建议,有助于从微观角度为我国货币政策研究和制定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从投资行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传导效果。本研究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重要研究,并且介绍了利率理论的发展脉络。之后,根据现有研究并结合我国具体的货币政策和利率体系,本文将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分为了三个阶段: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从市场利率到银行借贷利率,银行借贷利率到实体经济。在实践中,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三个传导环节的效果,目前,学术界更多地对前两个阶段进行研究,较少关注第三个阶段,而第三个阶段恰恰是决定货币政策效果好坏与否的最终环节。因此,基于企业投资行为对利率敏感性角度,结合新古典资本使用者成本模型,本文将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第三个阶段效果的实证检验作为研究重点。检验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我国货币政策能够通过利率有效地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但是该影响力偏弱,由于企业产权性质、企业规模、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利率传导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这反映了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存在着制度问题和结构问题。因此,要在中国建立和完善积极有效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要充分考虑到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利率政策的针对性、金融深化改革等问题。
张娜[7](2018)在《中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基于银行竞争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政策是调控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松紧的总开关,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对实体经济发展、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虽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但却因其兼具理论和实践价值始终是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根据具体作用机制的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可分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在我国银行业占据金融业主导地位的情况尚未发生显着改变的金融格局下,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理应成为我国学术研究的关注对象。国内的现有研究多从企业微观异质性、银行资产规模、流动性及资本充足状况这几个方面来考察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效果,忽略了银行业竞争因素在银行信贷渠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现有关于银行业竞争影响银行信贷供给的研究中,普遍忽视了货币政策变动这一根本性前端变量的影响。正是由于以上两方面研究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度,且均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因此本文选择将银行业竞争因素纳入到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考察之中。银行业竞争因素会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原因,在于企业信贷获得水平和银行信贷供给规模是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而银行竞争因素对这两者产生的影响已经得到学术研究的认可。因此,将银行竞争因素纳入到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效果的考察之中就是可行而且必要的。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本文的核心观点:银行业竞争因素会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考虑到银行业竞争因素需要区分竞争的不同层次,本文在理论分析部分对银行业竞争结构(中观层面)和银行微观市场势力(微观层面),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机制,分别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就银行业竞争结构的影响而言,货币政策变动、银行业竞争水平变化都会影响企业信贷可获得性,但由于银行业竞争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存在两种假说,因此要确定银行业竞争结构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果的影响,就需要结合具体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第二,就银行微观市场势力的影响来看,政策利率变动对银行微观贷款规模变动具有反向影响,即银行贷款渠道的影响存在;银行市场势力的提高减弱了货币政策变化对银行微观信贷规模的影响,或者说银行竞争的提高会强化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效果。本文实证研究以理论分析部分的研究框架为基础,分别从区域银行业竞争结构视角和银行微观市场势力的视角,研究了银行业竞争因素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果的影响,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第一,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显着存在,竞争性的区域银行业结构不仅有助于实体部门的贷款获得,而且会通过银行信贷渠道使货币政策的区域传导效果得到加强。第二,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显着存在,银行微观市场势力会通过信贷渠道,削弱政策变动对银行贷款增长率的影响,而且在紧缩性政策下,银行市场势力对信贷渠道的削弱作用会更强。综上所述,本文从文献梳理中获得启发,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核心观点;并结合理论分析,为不同层次银行竞争因素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的机制,提供了理论推导;最后,使用实际数据对核心观点和理论分析结论进行了验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为研究“银行业竞争因素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应的影响”,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框架,同时也能够为银行业竞争结构优化、银行微观市场势力改善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疏通提供政策依据。
范志勇,冯俊新,刘铭哲[8](2017)在《负利率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深陷长期停滞状态,欧元区与日本相继实施负利率政策。负利率打破了政策利率零下限的教条,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负利率政策可能的传导渠道和影响负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并对现有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发现负利率政策较容易对市场利率和汇率等金融市场变量产生影响;但就实体经济复苏而言,负利率政策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有效增加贷款需求和供给。
宋来[9](2017)在《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长阶段转换,新常态下需要创新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因此,对1993-2012年财政政策的实践效果开展全面、系统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表明,财政政策在本质上是政府对税收和支出的运用以影响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始终是政府反经济衰退的政策首选,调控经济的思路既有需求管理也有供给管理,并日益呈现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的特点。作为一个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财政政策既通过总量调节改善总需求,又通过结构调节改善总供给,特别是在稳定经济波动、调节经济结构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1993-2012年期间,我国先后实施了适度从紧的、积极的、稳健的和新一轮积极的等类型的财政政策实践。政策框架总体上体现了四个特征:相机抉择是政策调控的核心策略,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主流,多元化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具体政策措施也有四个特点:以政府支出政策为主调节总需求波动,以生产性政府支出为主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财政投资兼具长期和短期的政策目的,以收支政策组合为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稳定经济波动是触发财政政策实施和转型的首要原因。估计三个产出乘数表明,我国财政政策能够挤入私人需求并促进短期产出增长;相对于政府投资政策,短期内政府消费政策拉动产出增长的贡献度更大;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表明,消费-工作互补性、垄断竞争和价格粘性等因素,在合适的参数校准下,可以成为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传导机制;然而,从熨平产出波动的角度看,我国财政政策的总体效果较低;稳定效果不高主要源于:自动稳定效应不高,相机抉择中的政策力度和实施时机把握不好,政策工具搭配不善等原因。财政政策体系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结构调整机制。采用新的产业结构水平度量指标,运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财政收支总量效应与财政收支结构效应、全国总体效应与区域效应、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后发现:财政政策在总量上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着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在东部地区具有最大的正效应,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着;财政收入结构对短期和长期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显着的直接效应,但财政支出结构对短期和长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影响都不够显着;特别是,作为积极财政政策主要内容的扩张性财政投资政策,不仅没有发挥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反而对长期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阻碍作用;在一定条件范围内,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税收优惠政策效果好于财政直接投资。无论是政府收支总量还是收支结构,都可以通过影响总供给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引入非线性影响,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发现:与经济理论预测相一致,财政收支总量与收支结构对长期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是存在的;政府收支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但这个正效应主要是通过其结构变动而产生的;在财政支出中,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和农业支出的比重不利于长期增长,增加社保支出的比重有利于促进长期增长;在财政收入中,增加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重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比重不利于长期增长;财政收支变量对长期增长的作用渠道是不同的。2015年以来,政府强调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之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主线。财政政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今后,应从完善财政规则、优化支出结构、推进税制改革、协调财政货币政策四个方面,不断完善财政政策实施方式,从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财政政策支持。
王伟强[10](2017)在《我国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与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指出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但关于财政政策效应在宏观经济领域一直饱受争议,凯恩斯学派与古典学派对财政政策的影响始终持有不同观点。自Giavazzi和Pagano(1990)研究发现财政政策具有非凯恩斯效应以来,传统凯恩斯理论便受到极大挑战,同时促使一些学者开始从非线性视角解读财政政策效应产生分歧的根源。研究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有助于政府准确把握财政政策在不同时期或阶段的效应类型与作用力度,并依据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及时制定恰当的财政政策,进而提高财政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政府通常会实施赤字财政政策,而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持续攀升易于诱发财政风险,甚至导致财政政策不可持续。鉴于财政政策可持续性是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为此,在论证财政政策存在非线性效应的同时,亦有必要从非线性视角重新考察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研究了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形成机制、财政政策冲击效应的非线性特征以及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三方面内容。首先,本文从消费者异质性和经济周期波动视角对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微观与宏观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将居民划分为李嘉图式消费者和拇指规则型消费者两种类型,构建了一个新凯恩斯DSGE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与居民消费异质性的关联作用。经过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的作用取决于消费者结构,随着居民中李嘉图式消费者比重的上升,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的影响会逐渐由凯恩斯效应向非凯恩斯效应转变,从而产生了非线性效应;在不同消费者结构下,政府支出对产出始终保持正向影响,符合凯恩斯效应;但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负向影响,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考虑到财政政策效应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经济衰退时期和经济扩张时期)通常会发生显着差异,本文基于ST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周期波动导致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产生了非线性效应,但政府支出对产出和私人消费并不存在非线性效应。当经济衰退时,政府税收对产出、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作用方向在短期和长期恰好相反,但作用强度明显大于经济扩张时期,并且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政府税收对产出和私人消费具有非线性效应。政府消费对产出、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作用动态与政府总体支出的冲击响应较为类似,但政府投资对产出、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的动态影响与政府消费差别较大。其次,在探究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微观与宏观形成机制基础上,本文又分别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对财政政策冲击效应的非线性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从国民经济多个部门广泛选取变量,构建tvp-sv-favar模型对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检验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政策冲击效应具有显着的时变特征,但财政政策对产出只有短期影响,没有长期影响,其中政府支出对产出表现为凯恩斯效应,而政府税收对产出产生了非线性效应。财政政策对私人需求同时具有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其中政府支出对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存在非线性效应,而政府税收对私人消费具有非线性效应,对私人投资仅有凯恩斯效应。与此同时,利用地方政府规模作为转换变量,通过构建pstr模型对地方政府支出与其产出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政府支出对产出增长具有显着的门限效应,在政府规模达到16.841%前后,政府支出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政府支出对产出增长的凯恩斯效应会逐渐弱化。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政府规模仍然处于合理区间,政府规模过度膨胀的省区基本分布在西部地区。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随着政府规模的变化,政府支出对产出增长的影响会在凯恩斯效应与非凯恩斯效应之间发生转换,在西部地区,政府支出与产出增长之间关系的非线性变化特征与全国整体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就政府支出类型而言,政府消费对产出增长同样存在显着的非线性效应,当政府规模逐步扩大时,政府消费对产出增长的影响会从凯恩斯效应变为非凯恩斯效应,但政府投资对产出增长始终表现为非凯恩斯效应。最后,鉴于我国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真实存在,这意味着财政收支的调整过程同样具有非线性特征,继续采用传统的线性协整方法展开研究,便不能深刻揭示我国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实际状况。为此,本文在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理论框架下,分别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基于非线性协整方法对我国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与门限协整模型相比,时变协整模型能够更加精准的捕捉到变量协整系数的时变特征,本文通过构建时变协整模型对我国财政收支协整关系检验后发现,我国财政政策具有弱可持续性,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不但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协整系数始终介于0到1之间。根据时变协整系数的变化特征,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和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时变协整系数曾出现大幅下跌,表明财政收支关系受到过强烈冲击;而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和经济“新常态”时期,时变协整系数表现平稳,基本维持在0.9以上,财政收支关系并未受到显着影响。在从全国层面考察我国财政政策可持续性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结构突变与截面相关面板协整模型研究了我国地方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在考虑面板数据结构突变和截面相关性特征情况下,地方财政政策仍然具有弱可持续性,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存在显着的协整关系,同时基于dols方法得到财政收支的协整系数估计值为0.444。根据各地区财政收支关系结构突变时点估计结果,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支关系存在广泛影响。此外,非参数granger和异质性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均显示,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都具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财政收支关系符合“财政同步假说”,为了保障我国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当政府财政收支严重失衡时,应同时从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方面入手采取对策,将财政失衡逐步调整至财政均衡。综合上述研究,本文首先从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形成机制出发,分别基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究了消费者异质性和经济周期波动与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关联性;然后从全国和地区层面,依次检验了我国财政政策冲击效应存在的时变特征和门限特征;最后在证实我国财政政策具有非线性效应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二、对市场均衡利率效应的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市场均衡利率效应的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系统性风险相关研究 |
1.2.2 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路线与主要内容 |
1.4 贡献与不足 |
1.4.1 边际贡献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传统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理论框架 |
2.1 稳定化目标 |
2.1.1 中长期稳定化目标:价格稳定 |
2.1.2 短期稳定化目标:价格稳定和产出稳定的权衡 |
2.2 稳定化工具 |
2.2.1 政策利率 |
2.2.2 公开市场操作 |
2.2.3 借贷便利 |
2.2.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2.3 稳定化作用机制 |
2.3.1 新古典传导渠道 |
2.3.2 非新古典传导渠道 |
2.4 小结 |
第3章 系统性风险情境下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弱化 |
3.1 系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情境 |
3.1.1 系统性风险概述 |
3.1.2 系统性风险情境 |
3.2 稳定化目标的弱化 |
3.2.1 被忽视的稳定化目标:金融稳定 |
3.2.2 货币政策稳定化目标与系统性风险情境 |
3.3 稳定化作用机制的阻塞 |
3.3.1 稳定产出和价格方面的阻塞 |
3.3.2 稳定金融体系方面的阻塞 |
3.4 稳定化工具空间的压缩 |
3.4.1 零下限约束导致“流动性陷阱” |
3.4.2 传统稳定化工具难以应对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
3.5 稳定化效应的弱化——引入系统性风险的IS-MP分析 |
3.5.1 模型构建 |
3.5.2 模型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中国系统性风险和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现实考察 |
4.1 中国系统性风险的量化分析——基于金融压力指数 |
4.1.1 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量化 |
4.1.2 中国金融压力指数的构建 |
4.2 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特征事实 |
4.2.1 稳定化目标 |
4.2.2 稳定化工具 |
4.2.3 稳定化作用机制 |
4.2.4 稳定化效应 |
4.3 小结 |
第5章 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的实证检验 |
5.1 模型构建和变量选取 |
5.1.1 模型构建 |
5.1.2 变量选取 |
5.2 模型估计 |
5.2.1 变量平稳性检验 |
5.2.2 MS-VAR模型形式确定 |
5.2.3 估计结果 |
5.3 计量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系统性风险情境下提升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对策选择 |
6.1 稳定化目标的重构 |
6.1.1 金融稳定的涵义 |
6.1.2 如何将金融稳定纳入稳定化目标 |
6.2 稳定化工具的创新 |
6.2.1 大规模资产购买政策 |
6.2.2 前瞻指引 |
6.2.3 负利率政策 |
6.3 稳定化作用机制的完善 |
6.3.1 大规模资产购买政策的传导渠道 |
6.3.2 前瞻指引的传导渠道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启示 |
7.1 结论 |
7.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国库现金管理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国库现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基于财政受托责任框架的分析 |
2.2 国库现金管理的原则、目标与功能架构 |
2.3 国库管理模式与政策协调 |
2.4 国库现金管理与传统政策协调的关系 |
第3章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变迁与现状 |
3.1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变迁 |
3.2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模式与现状 |
3.3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问题 |
第4章 国库库底资金波动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
4.1 国库库底资金对财政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 国库库底资金的货币政策效应 |
4.3 国库库底资金的财政政策效应 |
第5章 熨平库底资金波动的目标余额确定 |
5.1 熨平库底资金波动与目标余额管理 |
5.2 国库最低目标余额确定的模型选择 |
5.3 国库最低现金持有量的测算——以我国中央国库为例 |
第6章 国库资金市场化运作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
6.1 国库资金市场化运作的内涵与模式 |
6.2 国库资金市场化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 |
6.3 实证分析 |
第7章 国库现金管理与政策协调的国际经验 |
7.1 选择“美国和英国”的理由:典型性分析 |
7.2 美国的实践经验 |
7.3 英国的实践经验 |
7.4 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8章 构建兼容性国库现金管理系统的路径 |
8.1 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 |
8.2 构建标准TSA机制 |
8.3 提高国库现金流预测能力 |
8.4 国库现金管理运作层面的协调 |
8.5 财政部门与央行之间的权责划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央行沟通、传导路径与货币政策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央行沟通 |
1.2.2 利率体系 |
1.2.3 公众预期 |
1.2.4 货币政策有效性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内容结构 |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央行沟通理论 |
2.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2.1.3 理性预期理论 |
2.1.4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央行沟通与利率预期 |
2.2.2 利率预期与货币政策 |
2.2.3 央行沟通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2.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央行沟通框架分析 |
3.1 央行沟通的目标、渠道及内容 |
3.1.1 央行沟通的目标 |
3.1.2 央行沟通的渠道 |
3.1.3 央行沟通的内容 |
3.2 央行沟通的传导机制分析 |
3.2.1 央行沟通传导机制的含义 |
3.2.2 央行沟通传导机制的特点 |
3.2.3 央行沟通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 |
3.3 央行沟通现状分析 |
3.3.1 中国人民银行沟通现状 |
3.3.2 央行沟通数据测度 |
第4章 央行沟通、信息冲击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4.1 央行沟通、信息冲击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分析 |
4.1.1 央行沟通与预期管理 |
4.1.2 信息冲击与DSGE模型 |
4.2 基于信息冲击的DSGE模型构建 |
4.2.1 家庭部门 |
4.2.2 企业部门 |
4.2.3 货币当局 |
4.2.4 市场结清条件 |
4.3 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4.3.1 参数校准 |
4.3.2 消息期限选择与贝叶斯估计 |
4.4 货币政策模拟 |
4.4.1 冲击分析 |
4.4.2 福利损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央行沟通对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影响分析 |
5.1 央行沟通对市场利率的作用分析 |
5.1.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和现状 |
5.1.2 央行沟通影响市场利率的作用机理 |
5.1.3 央行沟通影响市场利率的实证分析 |
5.2 央行沟通对货币供给及信贷渠道的影响分析 |
5.2.1 我国金融市场货币供给及信贷渠道现状 |
5.2.2 央行沟通影响货币供给及信贷渠道的作用机理 |
5.2.3 央行沟通影响货币供给及信贷渠道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央行沟通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分析 |
6.1 央行沟通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分析 |
6.1.1 Morris-Shin扩展模型 |
6.1.2 央行损失函数分析 |
6.2 央行沟通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
6.2.1 SVAR模型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6.2.3 模型检验及实证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强化央行沟通的公开透明机制 |
7.2.2 建立清晰的央行沟通战略 |
7.2.3 提高央行沟通水平和质量 |
7.2.4 规范央行沟通操作制度 |
7.2.5 完善我国利率传导机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后记 |
(4)社会资本能否缓解家庭融资难与融资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社会资本的测度 |
1.2.2 社会资本与借贷行为 |
1.2.3 社会资本与借贷成本 |
1.2.4 文献评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点 |
1.6.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资本理论 |
2.2.2 二元经济理论 |
2.2.3 二元金融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5 信贷配给理论 |
第三章 作用机制与模型分析 |
3.1 作用机制的理论阐释 |
3.1.1 信用担保机制 |
3.1.2 惩罚机制 |
3.1.3 信息甄别机制 |
3.2 模型分析 |
3.2.1 基本博弈模型 |
3.2.2 社会资本情形下的借贷博弈 |
3.2.3 模型结论及其经济含义 |
第四章 社会资本与家庭融资难的实证检验 |
4.1 数据说明与变量定义 |
4.1.1 数据来源 |
4.1.2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4.1.3 核心解释变量 |
4.1.4 控制变量的选择 |
4.1.5 数据处理 |
4.1.6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模型设定与工具变量选取 |
4.2.1 二元选择probit模型 |
4.2.2 内生性问题与工具变量选取 |
4.3 实证结果 |
4.3.1 全样本条件下的实证结果 |
4.3.2 社会资本与家庭借贷行为的城乡差异分析 |
4.3.3 稳健性检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资本与家庭融资贵的实证研究 |
5.1 模型设定及说明 |
5.2 变量选择 |
5.2.1 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
5.2.2 控制变量的选择 |
5.2.3 数据处理 |
5.2.4 核心解释变量 |
5.3 内生性问题与工具变量选择 |
5.4 农村样本下的社会资本与融资贵实证检验 |
5.4.1 社会资本与借贷成本的影响关系 |
5.4.2 考虑农户异质性情形下的社会资本与借贷成本 |
5.4.3 社会资本结构类型与农户借贷成本 |
5.4.4 样本选择偏差模型 |
5.5 城市居民社会资本与家庭借贷成本 |
5.5.1 不同收入水平下的社会资本与借贷成本 |
5.5.2 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结构与借贷成本 |
5.5.3 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与借贷成本的Heckman检验 |
5.5.4 稳健性检验 |
5.6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价格型调控转型中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效力检验 ——基于SHIBOR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研究 |
1.2.2 关于操作目标传导效力评价的研究 |
1.2.3 关于SHIBOR操作目标效力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价格型调控转型中操作目标效力检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 |
2.1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效力的理解 |
2.1.1 效力的定义 |
2.1.2 操作目标效力的本质 |
2.2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作用机理与检验 |
2.2.1 目标效力的作用机理 |
2.2.2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选择标准对于效力检验的借鉴 |
2.3 价格型调控转型背景下操作目标效力检验体系的建立 |
2.3.1 价格型调控转型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
2.3.2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效力检验的最终体系 |
2.4 SHIBOR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价值 |
2.5 操作目标应用及其效力的国际经验 |
2.5.1 美国 |
2.5.2 德国 |
2.5.3 英国 |
2.5.4 日本 |
2.5.5 新兴经济体国家 |
2.6 我国操作目标的具体实践 |
2.6.1 “现金投放”阶段 |
2.6.2 “准备金率”阶段 |
2.6.3 “双重目标”阶段 |
2.6.4 “货币市场利率”阶段 |
2.7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效力的制约因素 |
3 可测性:SHIBOR波动率的预测及其检验 |
3.1 各时期SHIBOR的阶段性波动状态 |
3.1.1 SHIBOR的早期波动状态 |
3.1.2 SHIBOR的初期波动状态 |
3.1.3 SHIBOR的中期波动状态 |
3.1.4 SHIBOR的近期波动状态 |
3.2 波动率预测理论 |
3.2.1 历史波动率理论 |
3.2.2 隐含波动率理论 |
3.2.3 实际波动率理论 |
3.3 SHIBOR的波动率预测的实证分析 |
3.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3.3.2 模型设计、检验及传导效应的理论设计 |
3.3.3 GARCH族模型的波动率拟合与属性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4 可控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于SHIBOR调控的有效性 |
4.1 货币政策工具的组成及体系 |
4.2 货币政策工具对于SHIBOR影响效应的传导 |
4.2.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于SHIBOR的传导 |
4.2.2 公开市场操作行为对于SHIBOR的传导 |
4.2.3 再贴现率变动对于SHIBOR的传导 |
4.3 货币政策工具对于SHIBOR的影响 |
4.3.1 数量型工具对于SHIBOR的影响 |
4.3.2 价格型工具对于SHIBOR的影响 |
4.4 基于State-space模型的实证分析 |
4.4.1 变量选择 |
4.4.2 实证分析 |
4.4.3 结果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相关性:SHIBOR调控对于最终目标的影响路径及其效果 |
5.1 SHIBOR对于最终目标调控的理论分析 |
5.2 SHIBOR影响最终目标的主要路径 |
5.2.1 经济增长 |
5.2.2 物价稳定 |
5.2.3 充分就业 |
5.2.4 国际收支平衡 |
5.2.5 结构调整 |
5.2.6 金融稳定 |
5.3 SHIBOR对于最终目标影响效应的SVAR模型分析 |
5.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模型设定与模型检验 |
5.3.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联动性:SHIBOR对于其他市场利率的引导效应 |
6.1 我国利率体系及其相关关系 |
6.1.1 利率体系的基本构成 |
6.1.2 市场利率间的相关关系 |
6.2 利率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 |
6.2.1 货币政策渠道 |
6.2.2 债券市场渠道 |
6.2.3 信贷市场渠道 |
6.2.4 同业市场渠道 |
6.3 SHIBOR各期限间的联动效应 |
6.3.1 TVP-VAR模型的理论分析 |
6.3.2 MCMC模拟估计 |
6.3.3 联动效应检测结果 |
6.4 SHIBOR与主要市场利率间联动效应 |
6.4.1 各市场利率联动的历史情况 |
6.4.2 短期市场利率联动情况 |
6.4.3 中期市场利率联动情况 |
6.4.4 长期市场利率联动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7 协调性:SHIBOR与货币供应量变动的相互影响效应 |
7.1 货币供给与利率协调的理论分析 |
7.1.1 货币供给对利率的影响效应 |
7.1.2 利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效应 |
7.2 SHIBOR与货币供应量间协调的路径分析 |
7.2.1 SHIBOR与流通中现金(M0)间的协调效应 |
7.2.2 SHIBOR与狭义货币供应量(M1)间协调效应 |
7.2.3 SHIBOR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协调效应 |
7.3 基于SEM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1 理论分析 |
7.3.2 样本选取 |
7.3.3 数据处理 |
7.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5 建立初始SEM模型 |
7.3.6 研究假设与验证 |
7.3.7 模型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对策思考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相关对策思考 |
8.2.1 加强SHIBOR报价体系机制建设并提升市场波动预测精确性 |
8.2.2 强化SHIBOR监管和指导作用并改进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能 |
8.2.3 提升SHIBOR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影响作用并增强调节能力 |
8.2.4 改进SHIBOR与其他市场的联动关系并强化金融市场协调性 |
8.2.5 完善SHIBOR与货币供应量管控的协调配合并提高政策效能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投资行为视角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结构 |
1.3 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 |
2.2 国内研究 |
第三章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理论基础 |
3.1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理论 |
3.2 利率传导机制对投资的影响分析 |
第四章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阶段分析 |
4.1 第一阶段: 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 |
4.2 第二阶段: 市场利率到银行业借贷利率 |
4.3 第三阶段: 银行业借贷利率到实体经济 |
第五章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1.1 企业产权性质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
5.1.2 企业规模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
5.1.3 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
5.2 实证模型及变量解释 |
5.2.1 实证模型推导 |
5.2.2 变量解释 |
5.3 数据说明与描述 |
5.4 实证估计方法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5.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5.2 实证估计结果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深化国有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形成公平的借贷环境 |
6.2.2 根据微观层面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实施利率政策 |
6.2.3 继续推进金融深化改革,促进形成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基于银行竞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
2.1.1 货币渠道 |
2.1.2 信贷渠道 |
2.2 银行业竞争与货币政策效果的相关研究 |
2.2.1 银行业竞争结构对信贷供给的影响 |
2.2.2 银行业竞争结构与信贷结构 |
2.3 影子银行业务对信贷渠道影响的相关研究 |
2.4 银行竞争的衡量方法 |
2.4.1 结构性指标及应用 |
2.4.2 非结构性指标及应用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变迁与货币政策实践进展 |
3.1 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变迁 |
3.1.1 银行业体系的建立与竞争格局的初步形成 |
3.1.2 中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现状 |
3.1.3 中国银行业发展与竞争面临的挑战 |
3.1.4 中国银行业发展和竞争的机遇 |
3.2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进展 |
3.2.1 货币政策执行 |
3.2.2 货币政策工具 |
3.2.3 市场化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行竞争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果的理论分析 |
4.1 银行竞争、货币政策变动与实体部门信贷获得水平 |
4.1.1 银行竞争影响实体部门信贷获得水平的机制分析 |
4.1.2 银行竞争、货币政策变动影响实体部门信贷获得的模型分析 |
4.2 银行竞争、货币政策变动与银行微观信贷供给规模 |
4.2.1 完全竞争市场基本分析框架 |
4.2.2 不完全竞争市场基本分析框架 |
4.2.3 模型改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分析:基于地区银行业竞争结构的视角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模型设定 |
5.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1 变量选取 |
5.3.2 数据来源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分析:基于银行微观竞争水平的视角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模型设定 |
6.3 变量定义与数据说明 |
6.3.1 变量定义 |
6.3.2 数据说明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3 分析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4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演进与国际经验 |
2.1 财政政策的基本内涵 |
2.1.1 政策定义 |
2.1.2 目标体系 |
2.1.3 主要工具 |
2.1.4 政策类型 |
2.2 理论认识的历史演进 |
2.2.1 需求稳定能力之争 |
2.2.2 供给管理作用之争 |
2.2.3 动态一般均衡效应之争 |
2.3 政策实践的国际经验 |
2.3.1 需求管理型政策实践 |
2.3.2 供给管理型政策实践 |
2.3.3 结构性财政政策实践 |
第3章 政策实践历程与主要特征 |
3.1 政策运行背景 |
3.1.1 增长型经济波动 |
3.1.2 经济运行阶段特点 |
3.1.3 财税体制改革 |
3.2 政策实践内容 |
3.2.1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践 |
3.2.2 积极财政政策实践 |
3.2.3 稳健财政政策实践 |
3.2.4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实践 |
3.3 政策实施特征 |
3.3.1 政策框架的总体特征 |
3.3.2 政策措施的典型特点 |
第4章 经济稳定效应 |
4.1 总需求管理的理论基础 |
4.1.1 比较静态分析框架 |
4.1.2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 |
4.2 政策乘数估计 |
4.2.1 经验估计方法 |
4.2.2 比较静态乘数 |
4.2.3 一般均衡乘数 |
4.2.4 冲击反应函数 |
4.3 稳定效应分析 |
4.3.1 产出缺口估计 |
4.3.2 总体政策的稳定效应 |
4.3.3 不同政策工具的稳定效应 |
4.3.4 不同调控机制的稳定效应 |
4.3.5 影响稳定效应的主要因素 |
第5章 结构调整效应 |
5.1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联系 |
5.1.1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 |
5.1.2 财政政策的结构调整机制 |
5.1.3 财政政策结构效应的约束因素 |
5.2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
5.2.1 基准计量模型设定 |
5.2.2 面板数据估计方法 |
5.2.3 变量设置与数据说明 |
5.3 财政政策调整产业结构效应的经验证据 |
5.3.1 产业结构水平的新度量 |
5.3.2 财政收支总量的政策效应 |
5.3.3 财政收支总量政策的区域效应 |
5.3.4 财政收支结构的政策效应 |
5.3.5 财政收支政策的长期效应 |
5.4 财税政策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5.4.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
5.4.2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
5.4.3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效果 |
第6章 长期增长效应 |
6.1 财政政策的长期增长促进机制 |
6.1.1 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 |
6.1.2 内生增长理论框架 |
6.2 计量模型、估计方法与数据处理 |
6.2.1 基准计量模型 |
6.2.2 动态面板估计方法 |
6.2.3 变量设置及数据说明 |
6.3 财政政策促进长期增长的经验证据 |
6.3.1 财政政策与人均GDP增长 |
6.3.2 财政政策与劳动生产率增长 |
6.3.3 财政政策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6.4 财政政策影响长期增长的作用渠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政策建议 |
7.3.1 完善财政规则 |
7.3.2 优化支出结构 |
7.3.3 推进税制改革 |
7.3.4 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我国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与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2.1 基本概念 |
1.2.2 论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2.1.1 财政政策的凯恩斯效应 |
2.1.2 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 |
2.1.3 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
2.2 财政政策效应与可持续性相关理论 |
2.2.1 IS-LM模型与AD-AS模型 |
2.2.2 李嘉图等价定理与理性预期理论 |
2.2.3 阀值效应模型与劳工市场效应模型 |
2.2.4 政府跨期预算约束理论与财政可持续性指标 |
第3章 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微观形成机制研究 |
3.1 DSGE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
3.1.1 居民行为 |
3.1.2 厂商行为 |
3.1.3 政府行为 |
3.1.4 市场出清 |
3.1.5 对数线性化均衡条件 |
3.2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及数值模拟 |
3.2.1 参数校准 |
3.2.2 不同消费者结构下政府支出冲击的脉冲响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的宏观形成机制研究 |
4.1 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模型 |
4.1.1 STVAR模型的基本形式 |
4.1.2 STVAR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 |
4.2 财政政策效应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联性分析 |
4.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2.2 STVAR模型的设定与检验 |
4.2.3 各变量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4.2.4 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冲击的动态响应分析 |
4.2.5 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冲击的动态响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财政政策冲击效应的时变特征检验 |
5.1 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 |
5.1.1 TVP-SV-FAVAR模型的基本框架 |
5.1.2 TVP-SV-FAVAR模型的先验信息与贝叶斯估计 |
5.2 基于TVP-SV-FAVAR模型的财政政策非线性效应分析 |
5.2.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2.2 共同因子的提取 |
5.2.3 时点脉冲响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方财政政策产出效应的门限特征检验 |
6.1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
6.1.1 PSTR模型的设定 |
6.1.2 PSTR模型的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
6.1.3 PSTR模型的初值搜索与参数估计 |
6.2 地方财政支出与产出增长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
6.2.1 政府支出与产出增长关系的两区制PSTR模型构建 |
6.2.2 政府支出对产出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6.2.3 政府支出对产出增长非线性效应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6.2.4 政府消费和政府投资对产出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时变协整模型的我国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研究 |
7.1 时变协整模型 |
7.1.1 时变协整模型的VECM表示 |
7.1.2 时变协整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 |
7.1.3 时变协整模型的LR统计量构建 |
7.2 财政收支协整关系的时变特征检验 |
7.2.1 财政收支的变化趋势与序列平稳性检验 |
7.2.2 财政收支的协整检验与可持续性分析 |
7.3 财政收支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结构突变与截面相关面板协整模型的地方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研究 |
8.1 结构突变与截面相关的面板协整模型 |
8.1.1 模型的形式与假设条件 |
8.1.2 模型统计量的构建及其渐近性质 |
8.2 地方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面板协整分析 |
8.2.1 财政收支的动态特征与变量平稳性检验 |
8.2.2 考虑结构突变与截面相关的面板协整检验结果分析 |
8.2.3 面板协整系数的DOLS估计 |
8.3 地方财政收支的异质性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8.3.1 异质性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原理 |
8.3.2 异质性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对市场均衡利率效应的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性风险情境下中国货币政策稳定化效应研究[D]. 张莹. 辽宁大学, 2020(01)
- [2]国库现金管理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研究[D]. 唐常.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3]央行沟通、传导路径与货币政策有效性[D]. 魏鹏.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4]社会资本能否缓解家庭融资难与融资贵?[D]. 李超伟.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5]价格型调控转型中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效力检验 ——基于SHIBOR的实证分析[D]. 周陈曦.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4)
- [6]基于投资行为视角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研究[D]. 张萍. 山东大学, 2018(12)
- [7]中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研究 ——基于银行竞争的视角[D]. 张娜.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8]负利率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有效性研究[A]. 范志勇,冯俊新,刘铭哲. 《国际货币评论》2017年合辑, 2017(总第51-60期)
- [9]1993-2012年中国财政政策宏观调控效应的实证分析[D]. 宋来.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10]我国财政政策的非线性效应与可持续性研究[D]. 王伟强. 吉林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