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感高热推拿疗法

小儿外感高热推拿疗法

一、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烧(论文文献综述)

裘杨杨[1](2021)在《小儿推拿“吐法”治疗痰热咳嗽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小儿推拿“吐法”治疗小儿痰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探讨一种更有效、更有利于推广的小儿痰热咳嗽推拿处方。方法:本研究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病人(6个月-6岁)中筛选出符合本课题纳入符合要求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用小儿推拿辨证取穴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小儿推拿辨证取穴方法基础上运用“吐法”治疗。2组分别进行2个疗程(1个疗程5天)后的治疗后,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主症和次症积分变化,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在纳入本研究的72例病例中,共脱落6例,完成了临床试验66例,其中对照组、治疗组分别完成33例。2.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p>0.05。3.疗效比较:治疗组33例患儿中,治愈9例(占27.3%),显效15例(占45.5%),有效8例(占24.2%),无效1例(占3.0%),总有效率97.0%。对照组33例中,痊愈3例(占9.1%),显效13例(占39.4%),有效10例(占30.3%),无效7例(占21.2%),总有效率78.8%。两组相比p<0.05,可认为在小儿推拿辨证取穴加“吐法”治疗组治疗痰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小儿推拿辨证取穴对照组。4.症状积分比较:观察治疗结果显示,经2个疗程治疗10天后,治疗组主症积分(3.0±3.54),明显低于对照组主症积分(5.64±5.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次症积分(1.42±1.95),明显低于对照组次症积分(3.48±4.1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评价:治疗组;1级33例,占比90.9%,2级比较安全者3例,占比9.1%;对照组:1级安全者31例,占比93.9%,2级比较安全者2例,占比6.1%。两组都很安全,两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推拿“吐法”结合辨证选穴推拿治疗痰热咳嗽,不仅可以明显缓解患儿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还可以缓解次要症状,提高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推广。

李小兰[2](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李嘉琪,林丽莉,陈兴华[3](2020)在《小儿推拿手法“打马过天河”的发展源流及退热机理探析》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总结历代文献关于"打马过天河"的记载,介绍其名称、手法操作、功效的发展变化,从穴位特点、皮部理论、全息理论、操作手法及小儿病理生理特点等方面论述打马过天河退热的作用机理,认为"打马过天河"是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特定方式对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激发经气,祛邪扶正,起到整体调节作用,最终实热得解,高烧得退。

付京喆[4](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儿童外感发热的疗效不同并加以比较。方法选择我门诊在去年收治的外感发热儿童共80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单纯使用西医方法治疗,而试验组则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随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调查和对比得知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80%。结论儿科门诊在治疗外感发热的儿童的时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相对来说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患者康复。

程明超,余舒,冯跃,廖品东[5](2020)在《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肺炎经验采撷》文中研究说明介绍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肺炎的思路和手法组成。廖教授认为小儿肺炎病位在肺,基本病机为"外邪客肺,肺失清肃,痰热内蕴"。小儿推拿及时治疗能减少甚或替代药物使用,其解表、排痰、清肃肺金的治疗原则是该法在临床治疗小儿肺炎中取得显着疗效的根本原因。主要推拿手法包括点揉肺俞、降肺肃肺法、抱肚法、开璇玑、点按缺盆;清肺平肝、捋中指化痰法、清天河水。附典型案例1则,以资验证。

杨琍舒[6](2019)在《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古今临床应用古代虚劳名方薯蓣丸的经验,明晰薯蓣丸的适用病症和适用人群,为进一步安全有效使用薯蓣丸提供临床经验的支持。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是基于薯蓣丸相关的古今文献和导师黄煌教授的临床案例,进行经典文献解析、临床个案分析、案例统计以及社会调查,从而提炼出薯蓣丸的方证,即适用疾病和适用人群。结果:薯蓣丸的主治疾病谱主要分布在晚期肿瘤、老年病、贫血、慢性咳喘、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产后虚损等,大多是消耗性疾病的迁延期或终末期。适用人群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人体消瘦,面色及肤色萎黄、肢冷、肌肉萎缩、脉虚弱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等。常见症状为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睡眠障碍、便溏、怕冷、咳嗽、心悸、胸闷以及关节疼痛。整理发现薯蓣丸适用于“虚劳夹有风邪”的虚性体质。体质形成的因素多与外感未能及时治愈,久病、手术、放化疗、营养不良以及高龄等相关。导师临床案例以及其他文献调查发现,本方对肿瘤晚期以及慢性虚损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在晚期肿瘤治疗上,本方能增进食欲,增加体重,改善贫血,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且无任何副作用。从组方功效分析发现,薯蓣丸具有理虚拯劳,扶正祛邪的效用。由炙甘草汤、桂枝汤、理中丸、八珍汤、柴胡桂枝汤、十全大补汤等组成,君药为山药,大枣和甘草。全方有补益脾胃、益气养血和祛风散邪的功效。药理研究提示薯蓣丸具有增强免疫能力、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保护肾功能、促进白细胞、红细胞生长、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作用。薯蓣丸充分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结论:基于对经方薯蓣丸的文献回顾性研究,本研究认为薯蓣丸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的食疗方以及老年保健方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文海[7](2019)在《射干麻黄膏按摩治疗小儿咳喘(寒饮型)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拟采取射干麻黄膏为介质进行推拿治疗小儿咳喘(寒饮型),将与仅单纯推拿组相对照,观察膏摩独特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前后疗效的差异,希望为优化临床疗效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方法:本研究暂观察约60例咳喘(寒饮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射干麻黄膏推拿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的推拿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患儿症状和体征及主症的积分,并进行统计与分析,从而观察前后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均对改善咳喘状态有极显着的差异(P<0.05),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1.治疗组的疗效与主症积分具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的疗效与主症积分具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射干麻黄膏推拿治疗小儿咳喘(寒饮型)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推拿组,说明射干麻黄膏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魏玉婷[8](2019)在《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挖掘归纳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经络、腧穴相关资料,为敦煌针灸医学理论的整理分类提供依据;(2)基于疗法分类,梳理提炼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特色疗法,总结其现代应用与转化,古法新用,为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应用提供依据;(3)围绕敦煌针灸文献的挖掘和整理成果,总结和探讨敦煌针灸文献的医学和史料价值,阐明其对针灸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手工检索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博物馆、图书馆,敦煌研究院等地现有的敦煌针灸学资料;计算机检索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各大数据库收录的敦煌针灸学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来源。(1)敦煌医籍:依据敦煌文献中腧穴命名、定位,以及背俞穴的特殊记载,结合后世代表性医籍和相关研究,整理提炼敦煌针灸理论;分类归纳敦煌医籍中多种取穴法,并与藏医取穴法进行对比;基于临证疗法,分类和提炼敦煌医学文献中的针灸特色疗法,总结其操作特点、适宜病症、临床应用规律,为临床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2)现代研究:检索整理敦煌医学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资料,进行文献评价与总结分析,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提供思路和建议。结果:(1)经络腧穴文献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资料以腧穴记载为主,涉及经络内容较少,归纳总结敦煌针灸医学理论有助于学者理解经络腧穴理论随时代发展的演变过程。(1)经络理论探讨背俞穴距椎节两旁二寸三分的取穴法是膀胱经单线循行流派的最早代表,同时是基于背腰距中线一寸五分至三寸之间为膀胱经经气流经学说指导下,专属于灸疗法腧穴的特殊定位方式;该取穴法也为人体横向经脉分布提供了依据。(2)腧穴定位、命名研究敦煌针灸文献记载的骨度折量、指寸定位法及借助特定工具、依据体表解剖标志等取穴法是传统取穴法的早期表现形式;板眉、屈眉等特有穴位对补充腧穴学文献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风府、水道、慈宫等同名异位穴位记载为腧穴随时代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文献依据。(2)针灸疗法文献研究敦煌针灸医学文献中的疗法包括灸疗法、针刺疗法、拔罐疗法、刺血疗法、贴敷疗法、导引法及其他疗法(鼻疗法、内药法、催吐法、灌肠法等),深入挖掘、整理、归纳针灸各疗法的应用规律对拓展和丰富针灸临床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时代特征灸疗法、针刺疗法、刺血疗法与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发展基本一致,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及规范的临床操作;贴敷疗法的指导思想仍处于临床探索阶段;拔罐疗法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时代其他地区;导引法与其他地区一致均处于发展的高峰期。(2)应用范围灸法、贴敷疗法为当时的主流疗法,前者适用于各科疾病,后者以治疗头面五官科、皮肤科疾病为主;针刺法、刺血法多治疗内科病症;拔罐及其他特色疗是一些临床辅助疗法;导引法是主要的防病养生保健手段。各针灸疗法(不包括其他疗法)仍被应用于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各疗法的适用范围呈扩大增多趋势。(3)现代研究基于敦煌针灸古方的现代研究涉及灸疗法、刺血疗法及贴敷疗法,其中以贴敷疗法研究为多。研究表明,敦煌针灸古方临床疗效肯定,但现有研究涉及到的原方较少,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案设计不够严谨,使得其临床应用价值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故开展敦煌针灸原方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今后关注的重点。结论:(1)敦煌针灸文献资料涉及经络内容较少,但其背俞穴二寸三分取穴法属于膀胱经单线循行的最早记载;记载的特殊穴位、特有穴位、取穴方法对早期腧穴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敦煌医学文献中涉及的针灸疗法众多,大部分疗法临床实用性强,对丰富和拓展针灸诊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2)敦煌针灸医学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学术和地域特色,其理论和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以更好地促进敦煌针灸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也为构建和完善针灸学理论体系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

蒋爱[9](2019)在《小儿退热洗剂药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儿退热洗剂由薄荷、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艾叶、紫苏、柴胡7味药组成,主负清热凉血解毒,辅以解表散寒,具有抑菌、抗病毒、清热等作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各种热性病、寒热往来之证。本课题依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南六类中药新药要求和《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要求,对小儿退热洗剂进行制备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药效学研究以及初步稳定性研究。1.制备工艺研究1.1提取工艺小儿退热洗剂中多数药味的挥发油与水溶性成分均为有效物质基础,先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考察各因素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以连翘苷含量与浸膏得率综合得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取工艺。综合挥发油与水提取工艺,最终优化提取工艺为:取处方量饮片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30 min,煎煮3次,每次1h,用筛网(不少于100目)趁热过滤,合并3次滤液,同时收集挥发油。1.2成型工艺通过比较低温减压浓缩浓度前后连翘苷含量、考察不同浓度吐温-80对挥发油增溶效果以及不同灭菌条件对连翘苷含量、薄层鉴别及微生物的影响,确定成型工艺。优化后的成型工艺为:取3次合并液,低温(60±5 ℃)减压浓缩至200 ml,低速(4500 rpm)离心,取全部上清液备用。将挥发油加入至0.6%(v/v)吐温-80中搅拌均匀,缓慢加入上清液稀释,用蒸馏水定容至200 ml。灌装,采用105 ℃湿热灭菌40 min。1.3量值传递对制备过程不同环节中。结果显示在小儿退热洗剂制备过程中,提取液、浓缩液、成型制剂中连翘苷转移率分别为81.18%、74.3 8%、74.07%;成型制剂中保留了药材总挥发油29个成分中的28个成分。2.质量标准研究2.1薄层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小儿退热洗剂中的薄荷、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艾叶、紫苏、柴胡7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建立各药味薄层色谱方法学,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2.1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 11批小儿退热洗剂HPLC指纹图谱,1 1批制剂相似度均大于0.96,共匹配出共有峰29个,指认出13个成分。在指纹图谱基础上,选出7个咖啡酰基奎宁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迷迭香酸以及连翘苷9个成分作为多指标含测指标性成分。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学均符合要求,表明本实验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小儿退热洗剂质量控制。对11批小试样品进行多指标含测,并在此基础上建了立小儿退热洗剂质量标准草案。3.药效学研究采用大鼠干酵母发热模型探究小儿退热洗剂解热作用,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小儿退热洗剂组给药1h后即可将体温降至正常体温以下,退热迅速,给药2h后体温回升至略高于正常体温水平并保持稳定;而阿司匹林组则需2h将体温降至正常体温附近,继而持续将体温降至正常体温以下。与发热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在给药5h内各时间内体温均有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差异,给药5h后体温反应指数相应减小。小儿退热洗剂可改善发热病势,减缓发热持续进程。4.初步稳定性对制剂进行了3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在3个月内的加速试验过程中,制剂中总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连翘苷含量、薄层鉴别等项均未见明显变化,3个月内的加速稳定性良好,表明小儿退热洗剂工艺设计合理、制剂稳定、质量可控。

任辉杰[10](2018)在《小儿推拿汗法探讨》文中提出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从小儿推拿汗法的源流、演变,探讨汗法的临床应用,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对汗法的理解:汗法为内外同调、解表与温里共用的综合疗法,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同时,在推拿中应注意结合患儿体质、病情轻重、证型分类,遵循个体化、中病即止的原则,发汗不可太过,以免误伤津液。

二、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烧(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推拿“吐法”治疗痰热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综述
    1 咳嗽的基本概念
    2 咳嗽的病因病机
        2.1 外邪致病,肺失清肃
        2.2 痰浊内生,贮肺做咳
        2.3 素体虚弱,肺脾受损
    3 痰热咳嗽的病因病机
    4 中医治疗咳嗽的研究进展
        4.1 中医内治法治疗
        4.2 中医外治法治疗
    5 吐法的现代研究及应用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西医诊断标准
        1.3 中医诊断标准
        1.4 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病例剔除、脱落、终止标准与处理
        1.8 安全性评价
        1.9 不良事件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病例观察
    3 统计学分析
    4 技术路线
研究结果
    1 病例资料分析
        1.1 完成情况
        1.2 一般情况比较
        1.3 治疗前后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1.4 疗效比较
        1.5 安全性评价
    2 结论
讨论
    1 小儿咳嗽的分析
        1.1 中医对小儿咳嗽的病因病机分析
        1.2 现代医学对小儿咳嗽的机制分析
    2 推拿治疗咳嗽的机理研究
        2.1 调和阴阳
        2.2 补虚泻实
        2.3 调和气血
    3 推拿治疗痰热咳嗽的辨证选穴依据
    4 小儿推拿“吐法”的立法依据
        4.1 古代源流及应用
        4.2 吐法机制
        4.3 “痰”和咳嗽的关系
        4.4 小儿推拿“吐法”的运用
结语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2)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第一节 专着类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第四节 特殊病种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第一节 蛇叹肿毒
        一、蛇叹肿毒概述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第二节 小儿疳积
        一、小儿疳积概述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四、小儿疳积现状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第三节 肚腹痛
        一、肚腹痛概述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第四节 心头痛
        一、心头痛概述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小儿推拿手法“打马过天河”的发展源流及退热机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相关文献对“打马过天河”的记载
2“打马过天河”退热机理的探讨
    2.1 从操作部位及手法的角度探讨“打马过天河”的退热机理
        2.1.1“打马过天河”的操作部位
        2.1.2从操作手法的角度解释“打马过天河”的退热机理
    2.2 从生物全息理论的角度推测“打马过天河”的退热机理
    2.3 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探讨“打马过天河”的退热机理
3 讨论

(4)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判定
2 结 果
3 结 论

(5)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肺炎经验采撷(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肺炎的认识
    1.1 小儿肺炎的西医认识
    1.2 小儿肺炎的中医认识
2 廖品东教授治疗小儿肺炎经验介绍
    2.1 廖教授的认识
    2.2 廖教授的经验诊断
    2.3 临床治疗经验
3 病案举例
4 讨论
5 结语

(6)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文献收集
        2.2. 文献确认
        2.3. 文献分析
        2.4. 结果及讨论
第二章 古代文献研究
    1. 薯蓣丸原方
        1.1. 薯蓣丸方剂类文献研究
        1.2. 薯蓣丸方论研究
        1.3. 薯蓣丸组方方解
    2. 薯蓣丸类方
    3. 小结
第三章 现代文献研究
    1. 名中医经验
        1.1. 虚劳
        1.2. 老年衰老
        1.3. 肺结核
        1.4. 肿瘤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
        1.6. 肾炎
        1.7. 皮肤病
    2. 临床报道
        2.1. 肿瘤
        2.2. 呼吸系统疾病
        2.3. 肾病
        2.4. 循环系统疾病
        2.5. 慢性肝病
        2.6. 其他
    3. 药理研究
        3.1. 免疫调节作用
        3.2. 肾功能保护作用
        3.3. 抗肿瘤作用
        3.4. 其他
        3.5. 山药药理
        3.6. 大枣药理
    4. 小结
第四章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的经验
    1. 薯蓣丸病案统计
        1.1. 主治疾病统计
        1.2. 适用人群特征统计
        1.3. 薯蓣丸临床症状统计
        1.4. 薯蓣丸的剂型与剂量
        1.5. 疗效评价
    2. 黄煌教授应用薯蓣丸典型病案
        2.1. 结肠腺癌侵犯十二脂肠案(患病2011-)
        2.2. 胰头颈癌侵犯门静脉、肝总动脉案(患病2014-)
        2.3. 多发性骨髓瘤案(患病2016-)
        2.4. 左上肺中分化腺癌—肺小细胞肺癌案(患病2010-)
        2.5. 消瘦腹泻案
    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1. 经典原文的诠释
        1.1. 关于“虚劳诸不足”
        1.2. 关于“风气百疾”
        1.3. 关于“虚劳诸不足”与“风气百疾”的关系
    2. 薯蓣丸组方结构分析
        2.1. 薯蓣丸中方剂分析
        2.2. 薯蓣丸药对分析
        2.3. 薯蓣丸单味药分析
    3. 薯蓣丸功效探讨
        3.1. 理虚拯劳
        3.2. 扶正祛邪
    4. 薯蓣丸方证探讨
        4.1. 推荐处方
        4.2. 适用人群
        4.3. 主治疾病谱
    5. 薯蓣丸方证的鉴别
        5.1. 与炙甘草汤的鉴别
        5.2. 与八珍汤的鉴别
        5.3. 与十全大补汤的鉴别
    6. 薯蓣丸的使用注意
        6.1. 热证慎用
        6.2. 水饮病慎用
    7. 薯蓣丸的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7.1. 薯蓣丸可以作为肿瘤晚期的调理方
        7.2. 薯蓣丸可以作为消耗性疾病的食疗方
        7.3. 薯蓣丸可以作为老年保健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黄煌教授薯蓣丸与其他方剂交替使用的治疗经验整理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射干麻黄膏按摩治疗小儿咳喘(寒饮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观察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两组基线情况比较
        (二)研究结果
    四、病例分析
    五、不良反应及分析
    六、小结
讨论
    一、对咳喘(寒饮型)的认识
        (一)中医学对咳喘(寒饮型)病机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咳喘病的认识
    二、机理探讨
        (一)推拿治疗寒饮型咳喘的机理浅析
        (二)射干麻黄汤的机理及应用浅析
        (三)膏摩的机理浅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外治法在小儿咳喘病中的研究与应用近况
    参考文献
致谢

(8)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敦煌写卷名称与编号一览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敦煌医学文献的研究概况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 国内研究
        1.2 国外研究
    2 敦煌遗书中的主要针灸医学文献
        2.1 《灸经图》
        2.2 《新集备急灸经》
        2.3 《明堂五脏论》
        2.4 《敦煌古藏医灸法残卷》
        2.5 《吐蕃藏文针灸图》
        2.6 《灸经明堂》
        2.7 《脉经》
        2.8 敦煌本《针灸甲乙经》
    3 敦煌遗书中的其他针灸文献
第二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分类研究
    1 研究目标、方法和意义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来源
        1.2.2 文献检索方法
        1.2.3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1.3 研究意义
    2 敦煌针灸文献的理论研究
        2.1 经络理论研究
        2.1.1 内容
        2.1.2 价值分析
        2.2 取穴法分类研究
        2.2.1 内容
        2.2.2 价值分析
        2.3 腧穴分类研究
        2.3.1 内容
        2.3.2 价值分析
    3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研究
        3.1 灸法
        3.1.1 历史沿革
        3.1.2 分类与应用
        3.1.3 临证特点
        3.1.4 主治病症总结
        3.1.5 选穴汇总
        3.1.6 灸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2 针刺法
        3.2.1 历史沿革
        3.2.2 分类与应用
        3.2.3 临证特点
        3.2.4 主治病症总结
        3.2.5 选穴汇总
        3.2.6 针刺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3 拔罐疗法
        3.3.1 历史沿革
        3.3.2 应用
        3.3.3 临证特点
        3.3.4 拔罐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4 刺血疗法
        3.4.1 历史沿革
        3.4.2 分类与应用
        3.4.3 临证特点
        3.4.4 主治病症总结
        3.4.5 刺血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5 贴敷疗法
        3.5.1 历史沿革
        3.5.2 分类与应用
        3.5.3 临证特点
        3.5.4 主治病症总结
        3.5.5 贴敷疗法的操作和应用分析
        3.6 导引法
        3.6.1 历史沿革
        3.6.2 分类与应用
        3.6.3 导引法的应用分析
        3.7 其他外治法
        3.7.1 分类与应用
        3.7.2 临证特点
        3.7.3 主治病症总结
        3.7.4 其他外治法的应用分析
    4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现代应用与评价
        4.1 资料与方法
        4.1.1 文献来源
        4.1.2 文献纳入、排除标准
        4.1.3 文献质量评价
        4.2 文献评价结果
        4.2.1 纳入文献Jadad评分
        4.2.2 敦煌医学文献针灸疗法的应用评价
        4.3 现代研究与展望
    5 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疗法的总结
        5.1 针灸疗法涉及主要文献及特点
        5.2 针灸疗法的总结与分析
        5.2.1 时代特点
        5.2.2 临床适用范围
第三部分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及价值
    1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特点
        1.1 地域性
        1.2 开放性
        1.3 多样性
    2 敦煌针灸医学的学术价值及影响
        2.1 丰富了隋唐前后的针灸医学典籍
        2.2 保存了最早的藏医古文献
        2.3 记载了以灸法为主的多种针灸疗法
结语
    1 结论
    2 存在的问题
    3 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着作
附件
文献综述 敦煌藏医文献中针灸腧穴与疗法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小儿退热洗剂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 药浴疗法
        2. 推拿按摩疗法
        3. 直肠给药疗法
        4. 穴位贴敷疗法
        5. 针刺放血疗法
        6. 多方式组合疗法
        7. 其他治疗方式
    第二节 小儿退热洗剂处方分析及其组成药味的研究
        1. 处方来源
        2. 处方组成
        3. 处方功效与主治
        4. 方解
        5. 处方药味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小儿退热洗剂制备工艺研究
    第一节 工艺设计及工艺路线
        1. 剂型选择
        2. 工艺设计
    第二节 挥发油提取工艺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和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第三节 水提取工艺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第四节 成型工艺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第五节 连翘苷的量值传递及挥发油在制剂的保留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第六节 本章总结
        1. 制备工艺
        2. 制备工艺流程图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儿退热洗剂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第一节 性状与检查
        1. 性状
        2. 检查
    第二节 鉴别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结果
    第三节 指纹图谱研究
        1. 仪器和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第四节 多指标含量测定
        1. 仪器与耗材
        2. 方法与结果
    第五节 小儿退热洗剂质量标准草案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儿退热洗剂大鼠干酵母发热模型药效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初步稳定性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4. 总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全文总结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小儿推拿汗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推拿汗法的古代文献
2 小儿推拿汗法的现代文献
3 小儿推拿汗法的穴位应用及机制探讨
4 小儿推拿汗法的注意事项

四、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烧(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推拿“吐法”治疗痰热咳嗽的临床研究[D]. 裘杨杨.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3]小儿推拿手法“打马过天河”的发展源流及退热机理探析[J]. 李嘉琪,林丽莉,陈兴华. 中医药导报, 2020(07)
  • [4]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外感发热疗效分析[J]. 付京喆.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5)
  • [5]廖品东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肺炎经验采撷[J]. 程明超,余舒,冯跃,廖品东.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04)
  • [6]基于黄煌教授“方-病-人”学说的薯蓣丸方证研究[D]. 杨琍舒.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射干麻黄膏按摩治疗小儿咳喘(寒饮型)的临床研究[D]. 张文海.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敦煌针灸医学文献的挖掘与整理研究[D]. 魏玉婷.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小儿退热洗剂药学研究[D]. 蒋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10]小儿推拿汗法探讨[J]. 任辉杰. 中医儿科杂志, 2018(04)

标签:;  ;  ;  ;  

小儿外感高热推拿疗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