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苎麻的丝光——同亚麻和棉的比较——Ⅱ.对染色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高丞[1](2021)在《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PL(己内酰胺)、PA6及下游产品的生产国,锦纶6纤维产业链日益成熟。其中,高强锦纶6纤维性能优良,价格亲民,具备民用产品开发的可能性。课题采用高强锦纶6短纤维材料,研究配合的纺纱及织造工艺,制备高强锦/棉混纺纱线及织物,以期开发出兼具耐用性和舒适性的职业工装面料升级迭代产品,为职业装行业消费升级提供参考和保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根据高强锦纶短纤维的特性,针对高比例(≥60%)高强锦纶与棉混纺时出现的问题,各工序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及工艺优化,顺利纺制不同线密度和混纺比的紧密赛络纺高强锦/棉混纺纱。测试结果显示,高比例高强锦纶/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高、伸长大、断裂功大,且条干和毛羽水平优良。(2)运用混纺纱强伸理论模型,探究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发现高强锦纶与棉混纺时存在临界混纺比,且混纺纱断裂强度与混纺比关系曲线与理论预测曲线高度吻合,但断裂伸长率曲线存在变化速率上的差异,并证明了高强锦/棉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与混纺比关系曲线的三阶段特征显着,具体表现为一、三阶段平缓,二阶段激增。为保证高强锦/棉混纺纱较高的断裂强度和稳定的断裂伸长率,混纺时要避开30%-40%临界混纺比附近区间,且在40%-100%锦纶混纺比区间,高强锦/棉相较于普通锦/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大幅度提高,达到FZ/T 12052-2016《锦棉混纺本色纱线》优等品水平。(3)分别于大、小捻系数范围内,探究捻系数对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大、小范围内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3mm毛羽指数随捻系数的变化趋势,确定各比例高强锦/棉混纺纱捻系数390-400为佳。(4)采用合适混纺比及捻系数的混纺纱,织制职业装用高强锦/棉混纺机织物,探究不同混纺比织物的拉伸、抗撕裂、弯曲、耐磨等服用性能,并与目前市售的职业工装坯布性能及原料成本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市售的工装坯布,开发的高强锦/棉混纺卡其织物的抗撕裂及耐磨性能极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强伸性能及透气透湿性。N/C 20/80的撕破强力是纯棉织物1.5倍;耐磨性能超过TC织物,是纯棉织物的近4倍;弯曲刚度小于纯棉织物,但弯曲回复性能变差;透湿性能与纯棉织物相当。N/C 50/50的断裂强力远超纯棉织物,与TC织物相当,断裂伸长远超纯棉及TC织物;撕破强力超过TC织物,是纯棉织物的3倍;耐磨性能分别是纯棉织物和TC织物的7.9倍和2.3倍;弯曲刚度小于纯棉织物,弯曲回复性能优于纯棉织物;透湿性能较纯棉织物略有降低,但好于TC织物。N/C 60/40与N/C 50/50相比,织物的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及耐磨性进一步提高,但出现较明显的起毛起球现象且透气透湿性能有所下降。高强锦/棉织物与纯棉织物的原料成本相差不大,而TC织物较高强锦/棉织物的原料成本低0.36倍左右。
尉腾祥[2](2020)在《纬平棉针织物平幅丝光线圈结构变化规律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丝光设备的不同,针织物丝光整理方式主要包括圆筒丝光和平幅丝光,平幅丝光可以避免圆筒丝光进布区超喂、扩布、布面歪斜,织物细微吃碱反应不匀的情况,但是存在织物边缘和中心区域线圈变化不一致的问题,使织物产生不规则形变。本研究以线圈易发生变形的纬平棉针织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未丝光织物在单向和双向拉伸条件下织物线圈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丝光织物在双向拉伸条件下处于拉伸状态和松弛状态时织物的线圈结构参数,并对丝光条件与织物服用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网格法将织物分成不同的单元,对未丝光棉织物进行了单向拉伸和双向拉伸,研究在不同张力条件下织物线圈结构参数(向量场和位移场、圈高和圈距、线圈形态系数和剪切角)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织物单元节点的位移矢量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方向;在织物边缘线圈易发生歪斜等大变形行为,在中心区域节点的形变较小且存在一个呈椭圆的均匀变形区域;圈高和圈距的变化符合抛物线的变化规律;线圈形态系数呈梯度分布,线圈形状存在周期性变化;剪切角分层明显,存在明显的递变规律。织物在单向拉伸下线圈的变形较大,并且线圈的变化不均匀,双向拉伸的条件下线圈形态更稳定。在双向拉伸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丝光条件(碱浓度、张力、温度和时间)对织物在拉伸状态下的线圈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碱浓度和张力对织物线圈参数的影响较大,温度和时间对织物线圈参数的影响较小。在双向拉伸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丝光条件(碱浓度、张力、温度和时间)对织物在松弛状态下的线圈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对比拉伸状态下织物可以发现,在松弛状态下,织物线圈形态更加均匀,线圈变化更加规律,具有更好的线圈结构参数。织物处于松弛状态时当碱浓度为200g/L,张力为扩幅5%,温度为50℃,时间为120s时,位移场中椭圆区域面积占比达到47.52%,圈高和圈距符合抛物线的变化规律并且拟合度都在0.95以上;织物线圈形态均匀的中心区域面积变大,织物最大剪切角由89.3°变为90°,并且最大剪切角的区域面积增大。对不同丝光条件与织物性能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了空白样品和丝光织物缩水率、风格、耐磨性能、断裂强力、透湿性能、透气性能和保温性能的变化规律。与空白样品相比,丝光织物力学性能、柔软度、起毛起球性和保温性能提高,缩水率、硬挺度、透湿性和透气性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明丝光织物的纤维天然扭曲大部分消失,纤维呈椭圆形;X射线衍射(XRD)测试结果表明丝光织物结晶度由原来的0.471降低为0.466,丝光棉纤维一部分纤维素Ⅰ转化为纤维素Ⅱ。综合不同丝光条件下织物线圈结构参数的变化和织物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到棉针织物最佳的丝光工艺条件。这些研究阐明丝光工艺条件与针织物线圈形态变化关系,以及丝光条件与针织物尺寸稳定性能、热湿舒适性及机械性能等服用性能的关系,对提升针织物平幅丝光产业化、低碳化具有重要意义。
董震[3](2016)在《棉秆皮纤维的制备及其纺织加工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棉秸秆来源丰富,但应用却非常有限。2015-2016年度我国的棉花产量约540万吨,棉花种植过程产生的秸秆总量达到了2600万吨。目前,这些秸秆的主要处理方式还是田间焚烧。棉秆皮约占棉秸秆总质量的27%,从棉秆皮中提取木质纤维素纤维不仅可以增加纺织原料的供给,还可以减轻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一些研究尝试了用常压碱煮的方法提取棉秆皮纤维。但是,由于纤维粗(51 dtex)或木质素含量高(>11.8%)等原因,目前还未见棉秆皮纤维在纺织领域产业化应用的报道。本文采用了蒸汽闪爆、碱和过氧化氢联合的方法、细菌和生物酶脱胶的方法及细菌和高温碱煮联合等三种方法提取了棉秆皮纤维,研究了脱胶工艺对纤维性能的影响。将棉秆皮纤维与棉混纺,制成了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纱及其针织物。对棉秆皮纤维的纺纱性能、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织物的风格及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蒸汽闪爆、碱和过氧化氢联合的方法可提取细的棉秆皮纤维。2 MPa的蒸汽压力、120 S的保压时间是比较理想的闪爆工艺条件。闪爆预处理后的棉秆皮纤维较粗(49.3dtex),具有较高含量的半纤维素(15.7%)、木质素(24.3%)及较高的断裂强度(2.7c N/dtex)。后续的碱煮过程使纤维的木质素含量降至13.3%,细度降至28.3 dtex。最后的过氧化氢处理使纤维的木质素含量再降至11.8%、细度降至26.8 dtex。纤维的力学性能与棉相似。细菌预处理和生物酶脱胶结合的方法也可以降低木质素的含量,但很难得到细的棉秆皮纤维。分泌果胶酶的菌株可以去除棉秆皮中的胶质,分离出纤维束。后续的复合酶处理可以使纤维的半纤维素含量降低至5.8%,木质素含量降低至8.2%,但纤维较粗(55.0dtex)。在脱胶过程中,不同的酶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复合酶的脱胶效果明显优于单一酶。细菌预处理和高温碱煮结合的方法可提取直径小、木质素含量低的棉秆皮纤维。细菌预处理后的纤维束具有较高含量的木质素(15.3%)和半纤维素(12.6%)。这些纤维束在130℃下用4%的碱处理5 h后得到细度24.0 dtex、长度50.8 mm及木质素含量3%的棉秆皮纤维。该纤维具有略低的断裂强度(2.0 c N/dtex)和杨氏模量(56.2 c N/dtex)及I型纤维素的结晶结构。在高温条件下,纤维内的木质素可以更有效地被去除,使纤维变细、柔软。棉秆皮纤维可与棉混纺,制成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纱及相应的针织物。支数和捻系数相同时,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强度低于纯棉纱。当支数相同时,混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始终高于纯棉纱。棉秆皮纤维在混纺纱中的最高比例可达到30%,而黄麻仅为10%。混纺比同为90/10时,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条干不匀率比棉/黄麻混纺纱低25.9%,断裂强度高61.6%。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织物的顶破强力比棉/黄麻混纺织物高,手感更柔软、平滑。当棉秆皮纤维的比例从10%升至30%后,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条干CV%升高了69.9%,毛羽指数上升了78.6%,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降低20.6%和6.5%;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织物的顶破强力下降27%,手感变得更硬更粗糙。活性红120在棉秆皮纤维上的上染率比棉高15.7%,这是因为棉秆皮纤维的结晶度比棉低,Zeta电位比棉高。上染率Qt为30 g/Kg时,染1吨棉秆皮纤维需活性红120染料38.5 Kg,这比染1吨棉需要的染料量少27%。染色后混纺织物的K/S值比纯棉织物高,L*值比纯棉织物低;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织物的水洗、耐光及干摩擦牢度与纯棉织物相同,但沾色和湿摩擦牢度略低。总之,本文中的棉秆皮纤维可作为传统韧皮纤维的一个优质替代品,用于高附加值的纺织应用。本文中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环境压力,还可以促进纤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郭秀娟,尚维欣,唐立,申学锋,刘瑞宁[4](2015)在《麻/棉混纺织物的酶氧前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麻/棉混纺织物的染整加工,包括采用KDH精练酶进行酶氧冷堆,碱氧短蒸练漂,低碱半丝光,活性染色,拉幅柔软以及预缩等。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达到良好的漂白和染色效果,同时降低水耗、能耗、COD值和AOX值,减小了纤维损伤。
项周瑜[5](2015)在《不同纤维素纤维低温改性处理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纤维素纤维在人们的日常服用方面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例如棉纤维、粘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轻肤性,麻类纤维具有优良的透气抗菌性,在追求绿色环保的今天受到人们极大的青睐。但是棉、麻纤维的在水中呈负电性,在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电解质,增加了染色时间和成本;麻纤维截面积大、初始模量高,受到外力时不易弯曲,导致穿着时有刺痒感,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此类纤维纺织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需要使用改性方法来提高棉、麻纤维的上染性能,降低麻纤维的刺痒感。本课题采用碱/尿素低温处理纤维素纤维的方法,对天然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以棉、苎麻、亚麻、大麻、粘胶纤维为研究样本,利用7wt%NaOH/12wt%urea/10wt%甘油的预冷冻处理液,处理温度为-15°C至5°C,处理时间为10min,对纤维素纤维进行处理。通过纤维低温处理前后聚集态的变化观察、纤维表面SEM观察、单纤维断裂应力和初始模量、结晶度、回潮率、染色深度(K/S)的分析,探索不同纤维对低温处理的耐受性,从纤维角度确定影响处理强度的关键结构因素;确定不同纤维所适用的低温处理温度;分析纤维在低温处理前后结晶度、回潮率、染色深度的变化,并对比不同纤维之间变化的差异。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对于单纤维状态的纤维素纤维(棉、苎麻、粘胶),纤维的聚合度是影响纤维对低温处理耐受性的主要原因,纤维聚合度越高,其耐受性越强;对于束纤维状态(亚麻、大麻)的纤维素纤维,纤维长度和含胶量是影响其耐受性的主要原因,纤维长度越长,含胶量越高,其耐受性越强。同时对于含有胶质的麻纤维,低温处理会有一定的脱胶效果。(2)在能够进行单纤维强力测试的条件下,棉、苎麻、亚麻、大麻纤维能够承受的最低处理温度分别为-15°C以下、-15°C、-5°C和0°C;在综合考虑纤维的断裂应力和初始模量的条件下,棉、苎麻、亚麻、大麻纤维所适宜的处理温度分别为0°C、-10°C、0°C和5°C。(3)对于处理后纤维的断裂应力和初始模量,除了棉纤维有一定的提高,其它三种麻纤维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苎麻、亚麻、大麻纤维的断裂应力分别降低了50.4%、35.1%、42.4%,初始模量分别降低了59.3%、75.4%、24.1%,说明低温处理可提高麻纤维的柔软度。处理后纤维结晶度降低了18.5%-50.5%,从XRD图谱分析证明,处理后部分I型纤维素溶解,并重构形成了II型纤维素,处理后的纤维的回潮率提高了15.6%-39.0%,结晶度降低的越多的纤维,其回潮率提高的就越多。(4)低温处理后的棉、苎麻、亚麻、大麻纤维的染色深度分别提高了3.6%、179.3%、101.4%、66.1%,证明低温处理能够改善纤维的染色能力。对于棉纤维,虽然其低温处理后的染色能力的提高不及常温碱处理,但是低温处理节省了60%用碱量和80%时间,在满足日常纤维染色的情况下,低温处理在成本、效率、环境方面均优于常温碱处理。由于碱/尿素低温处理过程可回收重复使用处理液,在提高棉、麻纤维的上染性能和降低麻纤维的刺痒感的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环保效益和经济价值,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孙中良[6](2014)在《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与染色》文中认为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从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其宏观性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纺织纤维与染整加工领域,有关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的研究是在人们意识纤维超分子结构中结晶度和取向度尚不足以解释纤维素纤维某些性能而展开。关于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与染色间关系的文献报道多集中于直接染料,而活性染料较少,还原染料则更为鲜见。纤维孔隙体积与染料上染量(固色率或K/S值)关系的研究多为定性描述,缺少定量分析。本论文主要研究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与活性染料或还原染料染色行为的关系,并尝试建立纤维孔隙体积与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函数关系,以助于理解不同种类或不同前处理纤维素纤维织物染色性能的差异并为织物的染整加工从理论上提供参考。论文采用反相尺寸排阻色谱法(ISEC)法研究了棉、苎麻和粘胶等纤维素纤维的微隙结构(孔隙尺寸及分布),以及它们与活性染料或还原染料上染量的关系。纤维内微分可及体积、累积可及体积和表面积大小顺序为:粘胶>棉>苎麻。这三种纤维累积可及体积的差异以小孔隙最为明显,如粘胶Ф=25.2?累积可及体积,约是棉纤维的2.5倍;而苎麻的累积可及体积约是棉纤维的88%。选择分子量不同的5只活性染料对这三种纤维素纤维织物进行染色。以棉纤维为基准,C.I.活性橙16和C.I.活性红23(分子量600-700)在粘胶上固色率分别比棉高66%和97.4%,而对C.I.活性黑5、C.I.活性红120和C.I.活性红243(分子量1000-1700)在粘胶上固色率比棉高15%左右;苎麻与棉之间固色率的差异较小,分子量600-700的染料固色率比棉少15%左右。这些现象可从上述ISEC测定结果中获得较满意的解释,如C.I.活性红23在粘胶与棉上固色率的差异主要与25.2?累积可及体积有关。还原染料染色结果与活性染料类似。进一步的研究聚焦于对天然纤维中加工量最大的棉纤维和棉纤维染色用量最大的活性染料进行,主要探讨纤维微隙结构对染料扩散或吸附的影响。分别测定丝光棉和丝光后再经液氨处理的棉(简称丝光/液氨棉)的微隙结构。以丝光棉为基准,丝光/液氨棉微分可及体积分布曲线向小孔隙方向移动,Ф≤28.8?孔隙的累积可及体积增加,Ф>28.8?孔隙的累积可及体积下降。用上述分子量不同的5只活性染料对丝光棉、丝光/液氨棉进行染色,以其中c.i.活性橙16(小分子量)和c.i.活性红243(大分子量)为例作染色动力学和染色热力学研究。c.i.活性橙16在丝光/液氨棉上的染色速率和平衡吸附量明显高于丝光棉的,c.i.活性红243在丝光/液氨棉的染色速率和平衡吸附量都较丝光棉有明显下降,该染色现象是由丝光棉再经液氨处理后Ф≤28.8?累积可及体积增加,中大孔隙(Ф>28.8?)累积可及体积减少引起的。选择商品交联剂sdp1对丝光/液氨棉进行交联处理(人为改变纤维内累积可及体积),观察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变化。从isec测定结果看丝光/液氨棉纤维经交联处理后,微分可及体积分布曲线向小孔隙方向移动,累积可及体积随交联程度的提高而递减,表明纤维内的交联“封闭”或“分隔”大孔隙。用c.i.活性橙16和c.i.活性红243对丝光/液氨/交联棉进行染色。染料的固色率显着下降。结合苎麻、粘胶、丝光棉和丝光/液氨棉的数据,将Ф=25.2?和Ф=56.7?孔隙的累积可及体积分别对c.i.活性橙16和c.i.活性红243的固色率作图,非线性拟合可知,所选染料固色率与累积可及体积满足reciprocal函数关系,拟合相关系数大于0.96,建立了累积可及体积与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函数关系。为了验证累积可及体积与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函数关系,采用15%氢氧化钠溶液对丝光/液氨棉作溶胀处理(碱处理)。经isec测定,丝光/液氨棉碱处理后纤维孔隙(Ф<74.4?)累积可及体积增加。碱处理后,c.i.活性红243的染色速率提高,固色率由63.8%提高到78.5%,与丝光棉(77.8%)接近,说明碱处理能削弱或弥补丝光棉经液氨处理后c.i.活性红243固色率的降低。这也再次表明孔隙体积与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密切关系。根据Reciprocal函数关系,由C.I.活性红243固色率计算可得丝光/液氨/碱处理棉中Ф56.7?的累积可及体积为0.0460略低于实验值(0.0496),说明函数关系基本成立。通过观察不同分子量活性染料对丝光棉和丝光/液氨棉染色的色深差异,设想分子量差异较大的黄蓝两只染料,混合后对丝光棉和丝光/液氨棉染色,可通过染色织物色相的变化推断液氨处理对孔隙的影响。试验表明,C.I.活性黄15/C.I.活性蓝194染色丝光/液氨棉较丝光棉偏黄,而C.I.活性蓝19/C.I.活性黄145染色丝光/液氨棉较丝光棉偏蓝,色差大于单只染料染色,均能定性反映液氨处理后小孔隙累积可及体积变大,大孔隙累积可及体积变小的情况。用两只染料混合染色的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可以在生产现场快速对织物进行分析。论文建立了纤维素纤维累积可及体积与活性染料染色行为的函数关系,为染色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比如选择大分子量染料对棉/粘胶混纺或交织织物染色,可缩小两种纤维间的色差。至于企业反映丝光/液氨棉比丝光棉得色浅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是小分子量染料,丝光/液氨棉得色深于丝光棉,而大分子染料则相反。以上这些解决实际生产中易发生问题的思路是由纤维素纤维超分子结构中除结晶度和取向度外的第三个重要因素纤维微隙结构提供的。
刘锁银,王天瑞,胡宝栓[7](2012)在《汉麻多纤维混纺或交织色织面料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在开发多纤维与汉麻混纺或交织色织面料过程中,对染色、浆纱、织造、后整理等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合理制定工艺参数,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落实上机工艺,使染色白度、色牢度、质量损失率、强力损耗、浆纱增强率、减伸率、上浆率、毛羽增强率、织造引纬率、后整理烧毛等级、丝光效果及液氨免烫整理前后强力、幅宽、缩率等标准得到严格控制,检验结果表明,织物内在与外在质量均达到亚麻棉色织布标准要求。
刘锁银,王天瑞,胡宝栓[8](2012)在《多纤维与汉麻混纺或交织色织面料开发研讨》文中研究指明在开发多纤维与汉麻混纺或交织色织面料过程中,对染色、浆纱、织造、后整理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合理制定工艺参数,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落实上机工艺,使染色白度、色牢度、重量损耗、强力损耗、浆纱增强率、减伸率、上浆率、毛羽增强率、织造引纬率、后整理烧毛等级、丝光效果及液氨免烫前后强力、幅宽、缩率等标准得到严格控制,检验结果表明,织物内在与外在质量均达到亚麻棉色织布标准要求。
王小奇[9](2011)在《剑麻纤维改性及其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改善剑麻纤维的染色性能,本文采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为剑麻纤维的着色剂,采用浸染一浴法染色工艺,研究了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染料浓度、浴比、促染剂用量、固色剂用量、固色时间、染色温度等)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光分光光度计和电脑测色配色仪测试了剑麻纤维的上染率以及染后剑麻纤维的K/S值。最后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剑麻纤维较适宜的染色工艺条件:染料浓度2%,浴比:1:30,促染剂用量在40~60g/L,纯碱10g/L,最佳染色温度60℃,固色时间为30min。研究了剑麻纤维双活性基活性染料染色动力学。选用两种不同的活性染料(活性红和活性黄)分别对剑麻纤维以及棉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棉纤维和剑麻纤维对两种染料的上染速率曲线、半染时间、染色速率常数、染色扩散系数等,并做比较。结果表明:在任何一个染色阶段,剑麻纤维的上染率均比棉纤维的上染率要低,半染时间比棉纤维的短,扩散系数比棉纤维要大,染色速率常数比棉纤维的大。研究了碱处理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影响。采用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碱处理对剑麻纤维进行处理,通过浸染一浴法染色工艺进行染色。研究了碱处理对剑麻纤维表面形貌、纤维中化学官能团、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吸湿性能、断裂强力、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碱处理后的剑麻纤维表面变得粗糙,纤维变得蓬松,纤维中的木质素发生部分水解,剑麻纤维的结晶度先上升后降低,剑麻纤维的热分解稳定性有所降低,纤维的最大断裂强力下降。碱处理能显着改善剑麻纤维的染色性能。采用电晕处理技术改性剑麻纤维,以期达到改善剑麻纤维表面性能的目的,从而改善剑麻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了电晕处理对剑麻纤维表面形貌、表面官能团、热稳定性能、结晶性能、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晕处理对剑麻纤维表面有一定程度的刻蚀作用,经电晕处理后的剑麻纤维亲水性官能团增加,结晶度增大。电晕处理对剑麻纤维的热稳定性能影响不大,电晕处理可改善剑麻纤维活性染料染色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但效果并不显着。
李瑞[10](2010)在《大麻织物改性技术对染色及服用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大麻纤维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但是由于其纤维中纤维素含量较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纤维素伴生物较多,使大麻织物在染整加工和使用上存在很多困难。本课题在参考了大量其它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加工和改性方法的基础上,对大麻织物进行改性,以期可以改善大麻织物的染色和服用性能。本课题采用的原料为纯大麻原坯布,由于前处理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织物染色时的染色性能,所以为了获得能够满足后续染色及改性的要求的大麻织物,首先简要的讨论一下大麻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分别采用酸碱煮练和酶煮练两种方法对大麻织物进行煮练。先进行酸煮练处理对大麻纤维中木质素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并且配合碱煮练可以很好的提高大麻织物的毛细效应,并且保持较好的强力。由于生物酶对织物刺痒感的改善较为明显,所以在煮练部分选取了常见的三种纺织用酶对大麻织物进行处理,分别为精炼酶、果胶酶、酵素,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酵素酶与果胶酶复配起来处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由原布的14.5cm上升到现在的17.8cm,织物的抗弯长度从原来的38.6cm下降到27.7cm,抗弯强度也从原来的573N下降到213N,表明织物的毛细效应和柔软度都获得了较大的改善。并且织物的单面压缩性能也获得了较好的改善,织物的毛羽长度从0.604mm下降到0.554mm,分界点处的压力值由1.05cN下降到0.87cN,织物主体压缩硬度由11.2下降到9.8,表明织物的刺痒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获得较好的白度对于后续的染整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双氧水和过氧乙酸两种漂白剂对于大麻织物进行漂白,并分别从影响它们漂白的因素着手找到它们对于大麻织物的较佳的工艺,最后结合两种工艺对大麻织物进行初漂与复漂。相对于双氧水来说,过氧乙酸在漂白大麻织物时,对大麻纤维中木质素的去除较为有效,漂白前后的木质素含量分别为5.284%和4.019%,同样条件下双氧水漂白前后大麻织物的木质素含量为5.284%和4.525%。先进行过氧乙酸漂白再进行双氧水漂白可以使大麻织物在保持一定的强力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白度,它的强降率和白度分别为13%和64.1,可以基本满足染整加工的需要。针对大麻织物的染色的不足,在参考其它麻类纤维改性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浓碱液、乙二胺/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硫脲/氢氧化钠/尿素、N-甲基氧化吗啉(NMMO)等改性方法对大麻织物进行改性在染料的上染率、色牢度、强力、刺痒感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NMMO和阳离子改性后的大麻织物性能较为优异,染色时可获得较好的上染率与比表面得色量,并保持较好的色牢度,其对刺痒感的改善也很明显。经过改性后的大麻织物在染色时上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阳离子改性后的织物上染率由41%提高到了54%,提高了13%,然后是NMMO处理的织物和乙二胺改性织物,上染率也都分别提高了12%和11%。从K/S值来说,同时织物也获得了较高的K/S值,其中NNNI改性织物达到10.13,阳离子改性织物也达到了9.98,过浓碱改性即丝光后的染色织物K/S值也达到了8.8。从染色时的匀染性来说,染色织物的匀染性也有所提高,色差DE上可以看出,从原布的2.2都有所下降,其中NMMO改性织物的色差为1.2。再从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延伸率来说,虽然经过改性后纤维有所损伤,但是同时改性也使纤维中各组分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织物强力的增加,所以在总体上来看,织物的强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强降率都保持在13%以内,特别是经过NMMO改性的织物强降率不足1%,而且改性织物的断裂延伸率都普遍提高20%以上。同时改性后的染色织物干湿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都达到了4-5级以上。从织物的刺痒感来看,改性后大麻织物的刺痒感有所改善。其中NMMO改性的大麻织物的毛羽长度最短,从原来的0.423mm下降到0.324mm.分界点压力值也从0.98cN下降到0.79cN。
二、苎麻的丝光——同亚麻和棉的比较——Ⅱ.对染色和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苎麻的丝光——同亚麻和棉的比较——Ⅱ.对染色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锦纶纤维概况 |
1.2 锦纶混纺纱及织物的研究现状 |
1.3 职业装面料的开发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高强锦/棉混纺纱可纺性及其制备 |
2.1 高强锦纶短纤维性能及可纺性 |
2.2 高强锦/棉混纺纱的纺制 |
2.3 混纺纱性能测试 |
2.4 性能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研究 |
3.1 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强伸性能的影响 |
3.2 双组分混纺纱强伸模型再讨论 |
3.3 高强锦/棉与普通锦/棉混纺纱断裂强度比较 |
3.4 混纺比对高强锦/棉混纺纱其他性能的影响 |
3.5 捻系数对高强锦/棉混纺纱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强锦/棉混纺织物织造及性能研究 |
4.1 高强锦/棉混纺织物的织造 |
4.2 织物种类及规格 |
4.3 织物性能测试 |
4.4 织物厚度及面密度 |
4.5 织物的力学性能 |
4.6 织物的耐磨性能 |
4.7 织物的舒适性能 |
4.8 织物的抗渗水性能 |
4.9 高强锦/棉与涤/棉混纺织物性能及成本对比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纬平棉针织物平幅丝光线圈结构变化规律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针织物结构及性能 |
1.2 棉针织物的丝光 |
1.2.1 丝光原理 |
1.2.2 棉针织物的丝光整理方式 |
1.2.3 棉织物的丝光设备 |
1.2.4 棉织物的丝光整理研究现状 |
1.3 针织物线圈形态变化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仪器 |
2.1.1 织物 |
2.1.2 实验药品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丝光工艺 |
2.2.3 线圈结构参数的测量 |
2.3 性能测试 |
2.3.1 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 |
2.3.2 织物耐磨性能测试 |
2.3.3 织物断裂强力测试 |
2.3.4 织物保温性能测试 |
2.3.5 织物透气性测试 |
2.3.6 织物透湿性测试 |
2.3.7 织物缩水率测试 |
2.3.8 织物风格测试 |
2.3.9 纤维表面形貌测试 |
2.3.10 纤维结晶度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拉伸条件对织物线圈结构参数的影响 |
3.1.1 单向拉伸 |
3.1.1.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1.1.2 圈高和圈距 |
3.1.1.3 线圈形态系数 |
3.1.1.4 剪切角 |
3.1.2 双向拉伸 |
3.1.2.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1.2.2 圈高和圈距 |
3.1.2.3 线圈形态系数 |
3.1.2.4 剪切角 |
3.2 双向拉伸丝光织物处于拉伸状态时的线圈结构参数 |
3.2.1 丝光张力 |
3.2.1.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2.1.2 圈高和圈距 |
3.2.1.3 线圈形态系数 |
3.2.1.4 剪切角 |
3.2.2 丝光碱浓度 |
3.2.2.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2.2.2 圈高和圈距 |
3.2.2.3 线圈形态系数 |
3.2.2.4 剪切角 |
3.2.3 丝光温度 |
3.2.3.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2.3.2 圈高和圈距 |
3.2.3.3 线圈形态系数 |
3.2.3.4 剪切角 |
3.2.4 丝光时间 |
3.2.4.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2.4.2 圈高和圈距 |
3.2.4.3 线圈形态系数 |
3.2.2.4 剪切角 |
3.3 双向拉伸丝光织物处于松弛状态时的线圈结构参数 |
3.3.1 丝光张力 |
3.3.1.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3.1.2 圈高和圈距 |
3.3.1.3 线圈形态系数 |
3.3.1.4 剪切角 |
3.3.2 丝光碱浓度 |
3.3.2.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3.2.2 圈高和圈距 |
3.3.2.3 线圈形态系数 |
3.3.2.4 剪切角 |
3.3.3 丝光温度 |
3.3.3.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3.3.2 圈高和圈距 |
3.3.3.3 线圈形态系数 |
3.3.3.4 剪切角 |
3.3.4 丝光时间 |
3.3.4.1 向量场和位移场 |
3.3.4.2 圈高和圈距 |
3.3.4.3 线圈形态系数 |
3.3.4.4 剪切角 |
3.4 丝光棉针织物性能研究 |
3.4.1 织物缩水率 |
3.4.2 织物风格 |
3.4.3 织物耐磨性和起毛起球性 |
3.4.4 织物断裂强力 |
3.4.5 织物透湿性能 |
3.4.6 织物透气性能 |
3.4.7 织物保温性能 |
3.4.8 织物表面形貌 |
3.4.9 织物晶体形态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棉秆皮纤维的制备及其纺织加工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秸秆基生物质纤维的提取方法 |
1.3 棉秸秆的结构和组成 |
1.3.1 棉秆的结构 |
1.3.2 棉秆皮纤维的组成 |
1.4 棉秸秆纤维的提取和应用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闪爆和化学脱胶联合提取棉秆皮纤维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纤维提取方法 |
2.2.3 测试方法和性能表征 |
2.3 闪爆预处理工艺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1 保压时间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2.3.2 蒸汽压力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2.4 闪爆后的碱脱胶工艺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2.5 过氧化氢后处理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2.6 棉秆皮纤维的形态分析 |
2.7 棉秆皮纤维的红外光谱分析 |
2.8 棉秸秆皮纤维的结晶结构分析 |
2.9 棉秆皮纤维的力学性能分析 |
2.10 小结 |
第三章 细菌与生物酶方法提取棉秆皮纤维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棉秆皮纤维的提取方法 |
3.2.3 测试方法和性能表征 |
3.3 细菌脱胶后纤维束的胶质含量分析 |
3.4 漆酶脱胶后纤维束的胶质含量分析 |
3.5 漆酶/介质体系脱胶后纤维束的胶质含量分析 |
3.6 木聚糖酶脱胶后纤维束的胶质含量分析 |
3.7 果胶酶脱胶后纤维束的胶质含量分析 |
3.8 复合酶脱胶后纤维的性能分析 |
3.9 小结 |
第四章 低木质素棉秆皮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棉秆皮纤维的提取方法 |
4.2.3 测试方法和性能表征 |
4.3 高温碱煮法提取棉秆皮纤维的性能 |
4.3.1 碱浓度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4.3.2 碱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
4.3.3 高温提取棉秆皮纤维的形态分析 |
4.3.4 高温提取棉秆皮纤维的结晶结构分析 |
4.4 细菌预处理和高温碱煮联合提取棉秆皮纤维的性能 |
4.4.1 棉秆皮纤维的尺寸 |
4.4.2 棉秆皮纤维的成分 |
4.4.3 棉秆皮纤维的力学性能 |
4.4.4 棉秆皮纤维的红外光谱 |
4.4.5 棉秆皮纤维的结晶结构 |
4.5 小结 |
第五章 棉秆皮纤维的纺织加工可行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制备 |
5.2.3 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织物的制备 |
5.2.4 棉秆皮纤维的上染速率曲线和染色平衡曲线 |
5.2.5 棉/棉秆皮纤维混纺织物的染色工艺 |
5.2.6 测试方法和性能表征 |
5.3 混纺纱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
5.4 混纺织物的手感与外观分析 |
5.5 染料在棉秆皮纤维和棉上的染色性能比较 |
5.5.1 上染速率的比较 |
5.5.2 染色平衡曲线的比较 |
5.6 染料在混纺织物和纯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比较 |
5.6.1 60℃恒温条件下的上染速率 |
5.6.2 60℃上染 85℃固色条件下的上染速率 |
5.7 混纺织物的颜色及色牢度分析 |
5.8 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麻/棉混纺织物的酶氧前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试验 |
1.1织物、药品及设备 |
1.2测试方法 |
2染整工艺 |
2.1气体烧毛/轧酶 |
2.1.1烧毛 |
2.1.2轧酶 |
2.2练漂 |
2.2.1练漂工艺 |
2.2.2半制品处理效果 |
2.3丝光 |
2.4染色 |
2.5拉幅 |
2.6预缩 |
2.7成品对比检测结果 |
3结论 |
(5)不同纤维素纤维低温改性处理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纤维素纤维特性 |
1.1.1 纤维素纤维的超分子结构 |
1.1.2 纤维素纤维的物理性质 |
1.1.3 纤维素纤维的化学性质 |
1.1.4 纤维素纤维的反应性 |
1.2 几种主要的纤维素纤维 |
1.2.1 棉纤维 |
1.2.2 普通粘胶纤维 |
1.2.3 苎麻纤维 |
1.2.4 亚麻纤维 |
1.2.5 大麻纤维 |
1.3 纤维素纤维改性的研究现状 |
1.3.1 纤维表面改性 |
1.3.2 分子结构改性 |
1.3.3 引入取代基团 |
1.3.4 功能基团接枝 |
1.4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基础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低温处理后纤维形态的变化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2.1.2 低温碱尿素处理过程 |
2.1.3 纤维表面形态观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纤维聚集态的变化对比 |
2.2.2 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对比 |
2.3 小结 |
第三章 低温处理后纤维物理性能的变化 |
3.1 实验部分 |
3.1.1 生物显微镜 |
3.1.2 结晶度测试 |
3.1.3 回潮率测试 |
3.1.4 机械性能测试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 |
3.2.2 纤维结晶度的变化对比 |
3.2.3 纤维吸湿性的变化对比 |
3.3 小结 |
第四章 低温处理后纤维染色性能的变化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与药品 |
4.1.2 常温碱处理 |
4.1.3 纤维染色过程 |
4.1.4 染色照片拍摄 |
4.1.5 染色纤维 K/S 值测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纤维染色直观对比 |
4.2.2 纤维染色 K/S 值 |
4.2.3 纤维染色能力变化对比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与染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的意义 |
1.2 纤维素纤维的微隙结构 |
1.2.1 纤维素纤维的超分子结构 |
1.2.2 纤维素纤维的微隙结构 |
1.3 纤维微隙结构对染色的影响 |
1.3.1 国际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染色对纤维微隙结构的影响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
2.0 引言 |
2.1 干态分析法 |
2.1.1 显微镜法 |
2.1.2 压汞法 |
2.1.3 气体吸附法 |
2.2 溶胀态分析法 |
2.2.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2.2 核磁共振法 |
2.2.3 小角X射线散射法 |
2.2.4 染色法 |
2.2.5 反相尺寸排阻色谱法 |
2.3 ISEC用标样的筛选原则及半径的计算方法 |
2.4 ISEC固定相 |
2.5 ISEC数据分析方法 |
2.5.1 线性回归模型 |
2.5.2 Log-Normal模型 |
2.5.3 Knox-Scott模型 |
2.5.4 逻辑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对染料染色行为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实验材料及化学品 |
3.2.2 实验设备 |
3.2.3 纤维形态结构 |
3.2.4 纤维结晶度 |
3.2.5 纤维微隙结构测定 |
3.2.6 染色 |
3.2.7 活性染料固色率的测定 |
3.2.8 染色织物K/S值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纤维的形态结构与结晶度 |
3.3.2 纤维的微隙结构 |
3.3.3 染料上染量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液氨处理对丝光棉纤维微隙结构和染色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 |
4.2.1 实验材料及化学品 |
4.2.2 棉纤维回潮率和保水率测定 |
4.2.3 染料上染速率曲线的绘制[3] |
4.2.4 染料吸附等温线的绘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液氨处理对丝光棉纤维形态结构与结晶度的影响 |
4.3.2 液氨处理对丝光棉纤维微隙结构的影响 |
4.3.3 液氨处理对活性染料染色行为的影响 |
4.3.4 液氨处理对还原染料上染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与染料上染量的函数关系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实验材料及化学品 |
5.2.2 仪器设备 |
5.2.3 交联处理 |
5.2.4 染色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交联处理对纤维形态结构和结晶度的影响 |
5.3.2 交联处理对纤维微隙结构的影响 |
5.3.3 交联处理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改善纤维微隙结构提高活性染料的利用率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实验材料及化学品 |
6.2.2 NaOH溶胀处理[6] |
6.2.3 染色 |
6.2.4 活性染料固色率的测定 |
6.2.5 染色织物K/S值的测定 |
6.2.6 织物物理机械性能 |
6.2.7 纤维结晶结构 |
6.2.8 纤维微隙结构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溶胀处理后C.I.活性红243的固色率及染色织物K/S值 |
6.3.2 溶胀处理前后织物物理机械性能 |
6.3.3 棉纤维结晶结构 |
6.3.4 棉纤维微隙结构 |
6.3.5 NaOH溶胀处理对C.I.活性红243扩散和吸附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活性染料作探针表征棉纤维的微隙结构 |
7.1 前言 |
7.2 试验部分 |
7.2.1 材料及化学品 |
7.2.2 NaOH溶胀处理 |
7.2.3 交联处理 |
7.2.4 染色 |
7.2.5 染色织物K/S值及色差测定 |
7.2.6 ISEC法测定棉纤维的微隙结构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可行性分析 |
7.3.2 应用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7)汉麻多纤维混纺或交织色织面料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汉麻纤维的功能特性 |
2 汉麻与亚麻、苎麻、棉理化性能比较 |
2.1 主要物理性能 |
2.2 主要化学性能 |
3 产品开发设计 |
3.1 产品的风格 |
3.2 纱线的选择 |
3.3 色彩花型 |
3.4 产品规格、标准 |
4 产品试制工艺流程 |
5 产品试制工艺 |
5.1 络筒 |
5.2 染色 |
5.3 整经 |
5.4 浆纱 |
5.5 织造 |
5.6 整理 |
(9)剑麻纤维改性及其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剑麻纤维简介 |
1.2.1 剑麻纤维的基本结构和物理性能 |
1.2.2 剑麻纤维的化学组成 |
1.3 剑麻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
1.4 改善麻纤维染色性能的途径 |
1.4.1 物理改性 |
1.4.2 化学改性 |
1.4.3 生物酶改性 |
1.5 活性染料简介及其对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机理 |
1.5.1 活性染料的定义和分类 |
1.5.2 活性染料的染色机理 |
1.5.3 活性染料的优缺点 |
1.5.4 影响活性染料上染纤维素纤维的因素 |
1.6 麻类纤维染色国内外研究概况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剑麻纤维活性染料浸染染色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染料浓度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2.3.2 促染剂用量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2.3.3 浴比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2.3.4 固色碱剂用量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2.3.5 染色温度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2.3.6 固色时间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剑麻纤维染色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两种染料的标准工作曲线 |
3.3.2 上染速率曲线 |
3.3.3 半染时间与扩散系数 |
3.3.4 染色速率常数 |
3.4 本章小结 |
4 碱处理剑麻纤维及其染色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分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碱处理对剑麻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4.3.2 碱处理对剑麻纤维化学结构的影响 |
4.3.3 碱处理对剑麻纤维结晶性能的影响 |
4.3.4 碱处理对剑麻纤维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
4.3.5 碱处理对剑麻纤维吸湿性能的影响 |
4.3.6 碱处理对剑麻纤维断裂强力的影响 |
4.3.7 碱处理工艺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4.3.8 碱处理对剑麻纤维上染速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电晕处理剑麻纤维及其染色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分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电晕处理对剑麻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5.3.2 电晕处理对剑麻纤维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5.3.3 电晕处理对剑麻纤维结晶性能的影响 |
5.3.4 电晕处理对剑麻纤维的热降解性能的影响 |
5.3.5 电晕处理工艺对剑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大麻织物改性技术对染色及服用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
1.1.1 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 |
1.1.2 大麻纤维的优良性能 |
1.2 大麻纤维的化学组成 |
1.2.1 纤维素 |
1.2.2 木质素 |
1.2.3 纤维素的其它伴生物 |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大麻织物煮练工艺研究 |
2.1 试验原料及化学药品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验药品 |
2.2 主要试验仪器 |
2.3 主要试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
2.3.1 主要试验内容 |
2.3.2 测试方法 |
2.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4.1 酸碱煮练的研究 |
2.4.2 生物酶煮练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麻织物漂白工艺研究 |
3.1 试验原料及化学药品 |
3.2 主要试验仪器 |
3.3 主要试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
3.3.1 主要实验内容 |
3.3.2 测试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双氧水对大麻织物的漂白工艺的研究 |
3.4.2 大麻织物的过氧乙酸漂白工艺的研究 |
3.4.3 双氧水与过氧乙酸复漂大麻织物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麻织物的改性及染色 |
4.1 大麻织物的改性工艺现状 |
4.1.1 物理改性 |
4.1.2 化学改性 |
4.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4.2.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4.3 试验手段与测试方法 |
4.3.1 大麻织物改性工艺流程 |
4.3.2 大麻织物活性红BES染料染色工艺 |
4.3.3 测试方法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浓碱改性大麻织物的研究 |
4.4.2 乙二胺/尿素/水混合液改性大麻织物 |
4.4.3 阳离子接枝改性大麻织物 |
4.4.4 硫脲/氢氧化钠/尿素混合液改性大麻织物 |
4.4.5 NMMO改性大麻织物 |
4.4.6 几种改性方法改性效果的对比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苎麻的丝光——同亚麻和棉的比较——Ⅱ.对染色和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装用高强锦纶混纺纱线及面料的研究与开发[D]. 刘高丞. 东华大学, 2021(09)
- [2]纬平棉针织物平幅丝光线圈结构变化规律及其性能研究[D]. 尉腾祥. 江南大学, 2020(01)
- [3]棉秆皮纤维的制备及其纺织加工的可行性研究[D]. 董震. 江南大学, 2016(03)
- [4]麻/棉混纺织物的酶氧前处理[J]. 郭秀娟,尚维欣,唐立,申学锋,刘瑞宁. 印染, 2015(17)
- [5]不同纤维素纤维低温改性处理的对比研究[D]. 项周瑜. 东华大学, 2015(05)
- [6]纤维素纤维微隙结构与染色[D]. 孙中良. 东华大学, 2014(07)
- [7]汉麻多纤维混纺或交织色织面料的开发[J]. 刘锁银,王天瑞,胡宝栓. 上海纺织科技, 2012(05)
- [8]多纤维与汉麻混纺或交织色织面料开发研讨[J]. 刘锁银,王天瑞,胡宝栓. 染整技术, 2012(01)
- [9]剑麻纤维改性及其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D]. 王小奇. 武汉纺织大学, 2011(12)
- [10]大麻织物改性技术对染色及服用性能的影响[D]. 李瑞. 河北科技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