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循环水中的铁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阳,常顺,张锦慧,刘恒,赖东平[1](2021)在《“化学实验技术”大赛中两种铁含量测定方法建立》文中研究表明针对2021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中B模块(样品中铁含量的测定),以赛项规程、考核要点、赛项样题为核心,结合相关国家标准、科学文献,经过实验摸索,建立了两种铁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样品测定结果相对极差均小于0.5%,相对误差均小于0.5%。两种方法均适用于比赛现场测定铁试样中的铁含量。
张娅,杜虎君[2](2021)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电站启动阶段水汽微量铁》文中认为通过对DL/T502.25-2006中全铁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中分析方法的改进,确定了显色剂的浓度为10%磺基水杨酸,用量为2.5 mL;缓冲溶液为10%氨水溶液和1%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液,用量为2.5 mL。用1 cm比色皿在λ=425 nm处测量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铁离子浓度在0~4.0mg/L范围内与溶液显色后的吸光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测量实际水样与原子吸收方法对比结果满意,加标回收率在97%~103%之间。
岑呈安,王守玲,吴小说[3](2021)在《化工产品及食品中微量铁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综述了可见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含量的传统显色方法,以及新报道的各种显色方法,对不同测量方法的显色原理、显色条件、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归纳和概述,详细讨论了各种显色方法的优缺点和最新的发展概况。
赵乐,李叶静,房宏伟[4](2020)在《基于两种不同分光光度法测定石灰石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在岩石矿物的分析测试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别通过磺基水杨酸法和邻二氮菲法对三氧化二铁含量进行测定,然后从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酸度、显色时间、检测限、干扰及准确度六个方面展开对比讨论,得出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是适用于实验室大批量矿样时省时、快速、经济、准确的分析方法。
庄子玉[5](2019)在《Fe(Ⅲ)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硫化氢的效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沼气是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主要目标产物,热值在19075-21800 kJ/m3,具有很大能源利用价值。而现如今的污泥处理工艺资源能源回收率低,沼气中H2S含量高,限制了沼气的应用和发展。本文提出向污泥厌氧系统中投加铁离子控制H2S的思路,在厌氧消化系统中投加Fe3+,以提升厌氧消化产气性能,有效抑制H2S产生,并通过测定厌氧消化不同阶段硫和铁存在形态的转化,以及在厌氧消化不同阶段投加Fe3+,测定硫存在状态的转化,初步确定了Fe3+抑制厌氧消化H2S产生的机制。实验首先将不同浓度梯度(0-250 mg/L)的Fe3+投加到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测定污泥厌氧消化的产气性能及消化效果。综合比较不同浓度反应器厌氧消化的甲烷体积分数,H2S去除效果以及有机物去除效果,确定当Fe3+投加浓度为150 mg/L时,产气性能及消化效果最好。其中沼气中甲烷含量可达62%,比空白组的55%高7%;对H2S的去除作用明显,由空白组的1.5 mg/L降低至0.5 mg/L;有效促进细菌溶胞,有机物去除率(以TCOD计)达42.6%,较空白组的36.7%降低了5.9%。其次在反应器内投加150 mg/LFe3+后,观察硫和铁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存在形态的含量变化。发现经厌氧消化后总无机硫含量明显升高,由空白组的34.9 mg/L上升至44.2 mg/L,转化而来的无机硫化物中98.7%(62.64 mg/L)被转化为硫化物沉淀,1.3%(0.84 mg/L)进入沼气,空白组中98%(52.4 mg/L)被转化为硫化物沉淀,2%(1.14 mg/L)进入沼气;固态Fe2+含量升高,由空白组的175.2 mg/L上升286.8 mg/L;沼气中H2S含量降低,由空白组的1.14 mg/L降低至0.84 mg/L,说明硫离子大多与Fe2+结合形成FeS沉淀,从而降低了H2S含量。最后研究了在厌氧消化的不同阶段投加150 mg/LFe3+,各形态硫百分比的变化。从硫存在形态的转化效果来看,在水解酸化阶段投加最好,而在产甲烷阶段投加效果最差。对比于原剩余污泥,在水解酸化阶段投加Fe3+,H2S释放量明显降低,并且最终百分比低0.1%;无机硫含量上升了7%左右;有机硫含量明显降低了6.6%左右。在其他阶段投加Fe3+相比于在水解酸化阶段投加,有机硫溶出量变低,硫酸盐还原率降低,H2S抑制率也降低,并且在产甲烷阶段投加,效果最差。说明Fe3+主要在水解酸化阶段起作用。
黄常青,邓金花,秦惠,黄报亮[6](2018)在《水中痕量铁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水中痕量铁的测定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配合物分光光度法和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等)的研究进展。
赵盼青[7](2017)在《铁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热力发电厂中的水汽循环系统是整个发电环节中的一个较小的构成部分,其中流动着大量的水汽,如果水汽品质不良,容易形成FeO、Fe2O3等氧化物,从而导致金属的腐蚀,并附着在热力设备上,形成金属腐蚀产物,导致设备的导热能力降低,并且影响水的品质,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加强水循环系统中水质铁离子含量测定至关重要。本文利用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及EDTA配位滴定法等方法来测定铁离子含量,并对这三种方式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刘龙飞,星成霞,王应高,胡志光[8](2017)在《电厂水汽中痕量铁的检测技术》文中提出火电厂水汽中痕量铁含量一直都是电厂运行控制的重要指标,铁的检测技术也一直是重要话题,有关于Fe3+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以及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本文通过对分光光度发的研究,从直接显(褪)色法中,总结出了多种具体测量痕量铁的方法,如Fe3+-抗坏血酸-TPTZ法、Fe3+-硫氰酸钾-茜素红法、Fe3+-邻二氮菲-CTAB、Fe3+-3-羟基-苄氨基苯甲酸、Fe3+-盐酸羟胺-邻二氮菲(NaAc)等。各有优缺点但对今后的研究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刘郦雅,星成霞,王应高,张胜寒[9](2015)在《工业水中痕量铁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铁含量是评价锅炉给水、炉水以及蒸汽品质的主要指标。综述了近年来水中痕量铁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主要对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发光法等方法以及相关技术的联用进行了归纳和评述。概述了不同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实际应用对象等方面,展望了痕量铁测定方法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张学梅[10](2014)在《温泉水中铁价态分析方法及其价态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泉在我国利用已存在4000多年的历史,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文化底蕴。但是,人们对于温泉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了解的却是微乎其微。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温泉为主题,休闲、养生、度假为目的旅游活动蓬勃发展。同时,温泉水在农业、养殖业、地热发电以及人民生活中也有着极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温泉在当今社会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温泉高矿化度的水体,丰富的矿物质组分,目前中国尚无专门针对温泉水检测的标准或者规范。温泉水中矿物元素的准确度分析是温泉水能更好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只有准确获得温泉水中各元素含量信息,才能为温泉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信息。本文主要以四川雅安周公山温泉、成都大邑县花水湾温泉、成都温江鱼凫温泉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首次系统研究了温泉水中铁的价态分析方法和铁的价态分布状态,总结出温泉水中影响铁价态转换的因素及特征,并通过实验结果,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来分析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成分,从而提高测定结果的质量,评价校准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温泉水样中总铁和二价铁的含量,得到温泉水样中铁的分布状态。该测试方法检出限为0.02mg/L,精密度(RSD)达1.61%,测定温泉水样中总铁准确度为(加标回收率)98.42%~104.36%,二价铁准确度为(加标回收率)95.25%~105.37%,能够满足温泉水中铁的价态分析要求。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2、本文讨论的温泉水中的铁主要为Fe(Ⅱ)、Fe(Ⅲ),有机铁含量甚微不做分析。3、pH值、温度、含氧量是影响温泉水中铁的赋存价态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取回的温泉水样详细论证了pH值、温度、氧化还原电位与放置时间的关系。温泉水样中温度随着自然放置时间的增长逐渐下降,并趋于室温;而水样氧化还原电位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升高;水样的pH值变化不大。4、实验证明了当温泉水样中Cu2+、Co2+、Zn2+Ni2+等变价金属离子的浓度过大时对温泉水中二价铁的测定存在干扰,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显色剂有效消除金属离子的干扰。5、论证了铁的价态变化受温泉水样加入保护剂、存放时间的影响。原水样中Fe(Ⅱ)随着存放时间延长而缓慢被氧化为Fe(Ⅲ);硫酸水样存放7天以内Fe(Ⅱ)和Fe(Ⅲ)含量都维持不变,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Fe(Ⅱ)被氧化为Fe(Ⅲ);但总铁含量几乎不变。6、在Fe(Ⅲ)存在的温泉水样中测定Fe(Ⅱ)含量时,由于Fe(Ⅲ)与二氮杂菲形成的[Fe(phen)3]3+,光化学还原使Fe(Ⅱ)测定的吸光度显着增加,产生较大误差。利用NH4F掩蔽Fe(Ⅲ)可以消除的干扰,也不影响Fe(Ⅱ)与二氮杂菲发生显色反应。7、以雅安周公山温泉水样为例,对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温泉水中铁的过程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和评估,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及其检测结果的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得到在95%的置信水平,包含因子为k=2时,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温泉水样中铁含量的测量结果为C=(0.359±0.0208)mg/L。
二、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循环水中的铁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循环水中的铁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实验技术”大赛中两种铁含量测定方法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原理 |
1.2 实验材料 |
1.2.1 仪器与试剂 |
1.2.2 溶液配制 |
1.3 工作曲线绘制 |
1.3.1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
1.3.2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
1.4 样品分析 |
1.4.1 铁试样制备方法 |
1.4.2 样品溶液配制 |
1.4.3 样品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标准曲线的设计 |
2.2 确定待测溶液的配制方法 |
2.3 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分析 |
(2)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电站启动阶段水汽微量铁(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讨论 |
2.1 溶液显色后的吸收光谱 |
2.2 p H值与吸光度的关系 |
2.3 显色剂的用量 |
2.4 缓冲液用量 |
2.5 显色时间及络合物稳定性 |
2.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7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 水样样品分析检测 |
4 结论 |
(3)化工产品及食品中微量铁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显色原理 |
1.1 邻二氮菲显色法 |
1.2 2,2’-联吡啶显色法 |
1.3 苯基荧光酮显色法 |
1.4 磺基水杨酸显色法 |
1.5 偶氮试剂显色法 |
1.6 硫氰酸盐显色法 |
1.7 其他显色法 |
2 影响因素 |
2.1 p H值的影响 |
2.2 增敏剂的影响 |
2.3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 结论与展望 |
(4)基于两种不同分光光度法测定石灰石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1.2 实验原理 |
1.2.1 磺基水杨酸比色法 |
1.2.2 邻二氮菲比色法 |
1.3 矿样的熔融及待测液的制备 |
1.4 样品测定及标准工作曲线建立 |
1.4.1 磺基水杨酸比色法 |
1.4.2 邻二氮菲比色法 |
1.5 分析结果的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实验原理对比 |
2.2 酸度 |
2.3 显色时间与稳定性 |
2.4 检测限与灵敏度 |
2.5 干扰 |
2.6 实际样本检测 |
3 结论 |
(5)Fe(Ⅲ)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硫化氢的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剩余污泥来源及处理 |
1.2.1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 |
1.2.2 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 |
1.3 污泥厌氧消化技术 |
1.3.1 污泥厌氧消化原理 |
1.3.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
1.3.3 沼气的组分和用途 |
1.4 硫循环与硫化氢 |
1.4.1 硫循环 |
1.4.2 厌氧消化过程中H_2S的产生 |
1.4.3 H_2S的性质 |
1.4.4 H_2S的危害 |
1.5 沼气脱硫的研究现状 |
1.5.1 直接法 |
1.5.2 间接法 |
1.6 铁系物质抑制硫化氢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污水和污泥来源 |
2.1.2 化学药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1 厌氧消化铁离子梯度实验 |
2.2.2 厌氧消化硫和铁转化测定实验 |
2.2.3 厌氧消化硫化氢产生机制实验 |
2.3 具体分析项目与测定方法 |
2.3.1 常规水质、泥质指标检测方法 |
2.3.2 沼气组分的测定 |
2.3.3 含硫物质的测定 |
2.3.4 污泥中铁的测定 |
2.3.5 扫描电镜 |
第3章 铁离子浓度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影响研究 |
3.1 Fe~(3+)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 |
3.1.1 Fe~(3+)对厌氧消化单位VS累计产气量的影响 |
3.1.2 Fe~(3+)对厌氧消化单位VS日产气量的影响 |
3.1.3 Fe~(3+)对厌氧消化甲烷含量的影响 |
3.1.4 Fe~(3+)对厌氧消化H_2S含量的影响 |
3.2 Fe~(3+)对厌氧消化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
3.2.1 Fe~(3+)对厌氧消化SCOD的影响 |
3.2.2 Fe~(3+)对厌氧消化溶解性蛋白质的影响 |
3.2.3 Fe~(3+)对厌氧消化溶解性糖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厌氧消化过程中硫和铁转化研究 |
4.1 厌氧消化过程中硫的转化 |
4.1.1 厌氧消化过程中气相硫的含量变化 |
4.1.2 厌氧消化过程中液相硫的含量变化 |
4.1.3 厌氧消化过程中固相硫的含量变化 |
4.2 厌氧消化过程中铁的转化 |
4.2.1 厌氧消化过程中溶解性铁离子的含量变化 |
4.2.2 厌氧消化过程中固态铁的含量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Fe~(3+)抑制厌氧消化硫化氢产生机制研究 |
5.1 Fe~(3+)对剩余污泥有机物溶解TOC的影响分析 |
5.2 Fe~(3+)对剩余污泥性质的影响分析 |
5.2.1 Fe~(3+)对剩余污泥TS,VS,MLVSS,MLSS的影响 |
5.2.2 Fe~(3+)对剩余污泥COD的影响 |
5.2.3 Fe~(3+)对剩余污泥硫含量的影响 |
5.2.4 Fe~(3+)对剩余污泥SSD、SC的影响 |
5.2.5 Fe~(3+)对剩余污泥平均粒径的影响 |
5.3 Fe~(3+)对厌氧消化不同阶段硫转化影响研究 |
5.3.1 Fe~(3+)对厌氧消化水解酸化阶段硫转化影响研究 |
5.3.2 Fe~(3+)对厌氧消化产氢产乙酸阶段硫转化影响研究 |
5.3.3 Fe~(3+)对厌氧消化产甲烷阶段硫转化影响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水中痕量铁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 |
1.1 原子吸收光谱法 |
1.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 |
2 配合物分光光度法 |
2.1 邻菲啰啉 |
2.2 磺基水杨酸 |
2.3 荧光酮类物质 |
2.4 2, 4, 6-三 (2-吡啶基) -1, 3, 5-三嗪 |
2.5 菲啰嗪 |
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
3.1 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 |
3.2 高碘酸钾作为氧化剂 |
3.3 溴酸钾作为氧化剂 |
3.4 其他氧化剂 |
4 其他方法 |
5 结语 |
(7)铁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铁离子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 |
2 我国热力发电厂水汽循环中的铁离子控制标准 |
3 铁离子的含量测定方法 |
3.1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含量 |
3.2 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含量 |
3.3 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铁离子含量 |
4 铁离子测定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2.1 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线性范围、摩尔吸光系数测定结果 |
4.2.2 干扰因素分析与检测 |
4.2.3 回收率检测结果 |
4.3 结果分析 |
5 3种方法的优势分析及注意事项 |
6 结论 |
(8)电厂水汽中痕量铁的检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邻菲罗啉 |
2 磺基水杨酸法 |
3 苯基荧光酮类 |
4 几种显色反应体系 |
4.1 Fe3+-抗坏血酸-TPTZ法 |
4.2 Fe3+-盐酸羟胺-邻二氮菲 (HAc-NH4Ac) |
4.3 Fe3+-硫氰酸钾-茜素红 |
4.4 Fe3+-盐酸羟胺-邻二氮菲 (Na Ac) |
4.5 Fe3+-盐酸羟胺-邻二氮菲 (HAc-Na Ac) |
4.6 Fe3+-邻二氮菲-CTAB |
4.7 Fe3+-盐酸羟胺-邻二氮菲 (NH4OH) |
4.8 Fe2+-呋喃三嗪二钠盐 |
4.9 Fe3+-3-羟基-苄氨基苯甲酸 |
5 总结 |
(9)工业水中痕量铁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测定方法 |
1. 1 分光光度法 |
1. 1. 1 普通分光光度法 |
( 1) 邻菲罗啉法 |
( 2) 苯基荧光酮类法 |
( 3) 磺基水杨酸法 |
1. 1. 2 固相分光光度法 |
( 1) 树脂相分光光度法 |
( 2) 泡沫塑料相分光光度法 |
( 3) 萘相分光光度法 |
( 4) 聚氯乙烯膜相分光光度法 |
( 5) 甲壳素相分光光度法 |
1. 1. 3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
1. 2 原子吸收法 |
1. 2.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1. 2. 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
1. 2. 3 氢化物原子化 |
1. 2. 4 冷蒸气原子化 |
1. 2. 5 对于改进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几点想法 |
1. 3 化学发光法 |
2 我国工业水中痕量铁测定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结论 |
(10)温泉水中铁价态分析方法及其价态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温泉水的组成及特点 |
1.1.1 温泉水的组成 |
1.1.2 温泉水应用特点 |
1.2 温泉水中铁的影响 |
1.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
1.4 初步成果及创新 |
第2章 温泉水中铁的价态分析和价态分布 |
2.1 温泉水中铁的价态分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小结 |
2.2 温泉水中铁的价态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3章 分光光度法测定温泉水中不同铁的价态 |
3.1 温泉水的采集 |
3.2 温泉的预处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主要实验仪器 |
3.3.2 药品与试剂 |
3.3.3 标准溶液 |
3.4 实验原理 |
3.5 最优条件的选择 |
3.5.1 最佳波长的选取 |
3.5.2 显色时间的确定 |
3.6 分析方法 |
3.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3.6.2 水样的测定 |
3.7 标准工作曲线和线性范围 |
3.8 方法精密度 |
3.9 方法检出限 |
3.10 标准回收和准确度 |
3.11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温泉水中铁的不确定度 |
3.11.1 实验方法 |
3.11.2 建立数学模型 |
3.11.3 标准物质称样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3.11.4 硫酸亚铁铵中分子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3.11.5 标准溶液制备和取样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3.11.6 通过标准曲线求取m_0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3.11.7 分光光度计方法误差及读数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3.11.8 小结 |
第4章 温泉水中铁的价态分布及转换规律 |
4.1 水体系中铁的存在形态 |
4.2 铁的Eh-pH图 |
4.2.1 Eh-pH图的绘制原理 |
4.2.2 水体系中铁Eh-pH图 |
4.3 环境氧对温泉水中铁的氧化作用 |
4.3.1 铁标准随时间变化规律 |
4.3.2 温泉原水样随时间变化规律 |
4.3.3 温泉硫酸水样随时间变化规律 |
4.4 温度对温泉水中铁的价态变化的影响 |
4.5 温泉水中其他离子对铁价态影响 |
4.5.1 金属阴阳离子对铁价态分析影响 |
4.5.2 硫化物对铁价态分析干扰 |
4.5.3 三价铁对二价铁测定的干扰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循环水中的铁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实验技术”大赛中两种铁含量测定方法建立[J]. 孙晓阳,常顺,张锦慧,刘恒,赖东平. 云南化工, 2021(12)
- [2]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电站启动阶段水汽微量铁[J]. 张娅,杜虎君. 广东化工, 2021(18)
- [3]化工产品及食品中微量铁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岑呈安,王守玲,吴小说.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1(08)
- [4]基于两种不同分光光度法测定石灰石中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比较[J]. 赵乐,李叶静,房宏伟. 广东化工, 2020(05)
- [5]Fe(Ⅲ)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硫化氢的效能研究[D]. 庄子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水中痕量铁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黄常青,邓金花,秦惠,黄报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8(11)
- [7]铁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赵盼青. 生物化工, 2017(03)
- [8]电厂水汽中痕量铁的检测技术[J]. 刘龙飞,星成霞,王应高,胡志光. 华北电力技术, 2017(06)
- [9]工业水中痕量铁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刘郦雅,星成霞,王应高,张胜寒. 华北电力技术, 2015(03)
- [10]温泉水中铁价态分析方法及其价态变化规律研究[D]. 张学梅.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