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郊区春小麦丰产经验(1975年)(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1976)在《北京郊区春小麦丰产经验(1975年)》文中研究表明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郊区广大贫下中农学理论,抓路线,促生产,1975年全郊区6万亩春小麦夺得了好收成,其中4.5万亩墨西哥春小麦,平均亩产300多斤,还出现了许多亩产一季上《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的丰产地块。如大兴县庞各庄公社
李燕[2](2011)在《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科技史的发展是与包括农业科学家在内的主体活动紧密相联系的。金善宝是我国现代卓着的农业教育家和科学家,是20世纪研究中国小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从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视角研究中国现代农业及农业科技史,可以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丰富研究内容、得到更多启示。金善宝1895年7月2日生于浙江诸暨。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农业专修科,1926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农艺系。1930-1932年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作物育种学习和研究。1933年回国,曾任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央大学、江南大学教授兼农艺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南京农学院院长,华东农林部副部长,南京市副市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等。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金善宝是这一代农业科学家代表,他的活动经历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社会历史条件影响,对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的成长过程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和规律性特征。金善宝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几十年,为我国培养了众多知名学者和卓越的农业科研人员。他为南京农业大学的发展发挥了特别的作用。金善宝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我国的小麦科学事业,他为我国的小麦育种研究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云南小麦的发现和研究、中国小麦品种的分类和分布区域的研究、小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到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等,每前进一步,都树立了中国小麦科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他和他的同事们撰写的小麦论着及其它文章,公开发表的已达百余篇(部)。在实践中,他亲自选育的小麦品种“中大2419”,在我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种植时间长达40年之久,推广面积最高年份达7000余万亩。由他主持研究、育成的春小麦品种“京红号”、“中字号”,曾在我国部分春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大量种植。金善宝率先在我国小麦杂交育种中采用异地加代的方法,“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后来成为我国作物育种中普遍采用的方法。金善宝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在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管理、农业科技普及与推广等方面有着自己深切的体会、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在任中国农科院院长期间,为农科院科研条件的改善、为科技队伍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对全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他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影响,积极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为国家制定、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和农业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做出了重要贡献。金善宝提倡并力行重视历史、立足现实的治学之道,开辟并推动了农业遗产研究、现代农学家研究等。金善宝灵活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科学研究方法,在长期的科技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农业科技价值、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科技创新及农科教相结合等思想观念,都是十分丰富而又珍贵的宝藏。金善宝是中国传统农学向现代农学转型过程中的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一个世纪的生命中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他的一生,集中体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金善宝少年时代生活的艰辛和早年丧父的磨难,炼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童真,培养了金善宝对自然的依赖和热爱的感情;他自幼热爱劳动,培养了他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精神;农民的疾苦和农业生产的落后,强烈地激发了他的求知和改善农村状况的愿望;而勤奋学习得到的扎实基础知识和他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诸多因素的观察记录,则是他日后大展宏图的“本钱”;他始终有着对祖国执着的热爱之情,以平凡而高尚的工作真正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那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敦厚正直、朴实无华的品质,是我国农业科技人员永远学习的楷模。金善宝几十年如一日,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为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正如他自己所说,“也许,在你走过的路上,你所洒下的汗水和留下的足迹,就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成长的道路。”
李立军[3](2004)在《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历史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专家走访和GIS信息技术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了1985—2000年全国分县统计资料数据库,涉及3000多个县共500多万条数据,并实现了基于GIS的耕作制度历史变化趋势和未来布局区划;在此基础上,从作物布局、复种指数、间混套作、轮作连作、土壤耕作方式、物质投入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1985—2001年中国耕作制度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根据FAO数据库,对我国1961-2001年食物需求和供给量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国际比较,预测了202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求;在总结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和食物需求预测的前提下,以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预测了以粮食作物基本生产田、高产和超高产田布局为核心的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1.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主要趋势。(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增产的压力越来越大。(2)作物结构不断优化,作物布局区域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已经形成。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比例从1950年的63.18%上升到2001年的85.24%,其中水稻的产量比例略有下降,小麦的产量增加了一倍,玉米的产量比例增加了一倍半;大豆、薯类的产量比例分别下降了50%,其他作物的比例下降了近4/5。各分区和县级GIS分析表明,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分别占各区总播种面积的60~70%;小麦以黄淮海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50%;玉米的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40%;大豆以东北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30%。(3)作物复种方式不断优化,复种指数呈波动式增长。(4)作物种植模式由高产为主向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5)轮作面积逐渐缩小,呈现单一化趋势。(6)土壤耕作由多耕多种向少耕精种方向发展。 2.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基本规律。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方向;社会需求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力;促进粮食增产、环境改善是耕作制度发展与改革的核心任务;可持续发展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则;农业科技进步与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中国食物及粮食安全趋势及预测。(1)我国食物需求已经进入植物性产品需求基本稳定、动物性产品持续增长的阶段。(2)我国食物安全的现状是:热量基本达标、蛋白质不足、植物脂肪偏低。(3)2020年我国食物及主要粮食作物需求量预测。高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1857万t,水稻18904万t、小麦11450万t、玉米14137万t、大豆2193万t;低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4319万t,水稻16953万t、小麦8966万t、玉米14154万t、大豆2193万t。 4.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1)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2)确保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吸引劳动力就业是耕作制度的根本任务。(3)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是耕作制度的主要目标。根据县级GIS分析的结果,实现2020粮食总产目标,需要现有低产田提升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提升为中产田、中产田提升为中高产田、中高产田提升为高产田、高产水平再提升40%。(4)区域化、专业化是作物布局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基于粮食生产的基本农田分析,按高谷物需求的三个方案,到2020年分别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69.7万hm2、7959.0万hm2和6872.2万hm2;按低谷物需求方案分别需9846.6万hm2、8275.8万hm2和7145.7万hm2。(5)复种方式应不断优化、复种指数需进一步恢复和提高。按复种指数恢复和提高方案,2020年所需粮食作物耕地面积高、中、低三个水平为5557.4万hm2、4676.4万hm2和4042.0万hm2,分别占2001年的89.3%、75.1%和64.9%。(6)间混套作方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提高,土地生产率进一步提高。(7)土壤耕作次数减少,耕作质量提高,少免耕进一步得到推广与应用。(8)技术集约和生产要素投入减少是未来高效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多倍体小组[4](1975)在《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和试种》文中指出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用人工的办法综合而成的异源多倍体,是人工合成的一个新物种,因此,也是一个人工制造的新作物。这个办法是从自然界里总结出来的。“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对物种的进化问题有一个重大的发现,这就是植物界里新的物种可以在一、二世代的短时间内以飞跃的方式通过异源多倍体途径而产生。小黑麦工作就是运用这个办法来进行育种的一个尝试。
周建超[5](2020)在《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从区域形象的媒介呈现角度出发,通过探究建国后《人民日报》对东北报道的叙述,分析其呈现出的具体形象。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借助不同历史时段重大的经济政治事件,勾勒出东北形象的变迁。对《人民日报》东北报道的具体材料进行框架分析,并结合区域媒介形象的相关理论分析其媒介形象呈现的内在动因。本研究的重点有两个,其一是描述东北形象的具体呈现,二是这种形象得以形成的经济政治因素,这同时也是本研究论述的核心内容。在研究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分析东北形象的历史共性及现状,探讨当下东北形象的形成,并对其中呈现的问题做出思考和总结。东北是一片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文地理区域,“铁人精神”和“大国重器”都诞生于此,在70年的风雨历程中,东北经历过辉煌的过往也饱受转型的阵痛。在具体的媒介呈现上,东北主要以三种面貌呈现:建国初期斗志昂扬、火热建设的东北(1949—1965),上世纪末积重难返、转型艰难的东北(1978—2002),新世纪以来逐渐边缘、弱势的东北(2003—2019)。这三种面貌在《人民日报》中对应着三种报道框架,分别是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下的“宣扬框架”,转型阵痛下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以及新世纪以来的“边缘框架”。东北形象的面貌和东北报道的框架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决策密不可分,“宣扬框架”下的东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线,是国家工业投资的重点区域,媒体的报道量甚至能与首都北京持平,塑造的形象也是丰富且正面的。“问题与策略框架”下的东北则饱受经济发展落后,文体教育、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报道无法扭转负面经济报道的颓势,“落后”成为当时东北形象的标签。“边缘框架”与国家出台振兴东北的政策相关,国家政策的扶持会提升一个地区的形象,东北地区在媒体关注上确实受益于振兴政策,但是也形成媒体关注与振兴政策关联的窘境。简单来说,国家出台振兴政策,东北获得媒体关注;国家不出台政策,东北就被媒体忽视。即使在不是振兴政策出台的相关年份,《人民日报》的东北报道也大多与振兴相关。东北自身获取媒体资源的能力薄弱,缺乏媒体关注东北日益边缘化的现象即是“边缘框架”。由于东北形象中经济形象占有突出地位,想要扭转东北形象的弱势一是要加强经济建设,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二是树立主动传播意识、主动发声,改进传播观念,将东北各地方形象的有益成分都纳入到东北形象的旗帜下,打出东北传播的组合拳。
安俊波[6](2009)在《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制约新疆绿洲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对于对水资源的依赖严重的新疆地区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节水灌溉技术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发展迅速,在棉花生产中,尤其以膜下滴灌技术推广最为普及,但随之产生的残膜污染问题严重影响新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膜下滴灌技术相比,地下滴灌技术由于浅层干燥土壤将以下湿润土壤与干燥空气相隔离,无需采用覆膜技术就达到抑制蒸发的目的,从而不存在白色污染问题,成为新疆大面积棉花种植的最佳搭档。但滴头堵塞、灌水均匀度及可靠性、作物出苗及幼苗期灌溉成为阻碍地下滴灌大面积应用推广的三大难题,因此本论文提出将棉花无膜移栽技术与地下滴灌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集成创新技术——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技术,本论文通过2年的栽培试验,求证该技术的可行性,并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进行研究,初步确定了适合于北疆的无膜移栽地下滴灌灌溉制度。本文的主要结论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栽培处理棉花各个生育期各项生态参数的详细比较,认为育苗移栽技术对地下滴灌棉花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在保持地下滴灌较高水分利用率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率;棉花移栽不采用薄膜覆盖对地下滴灌棉花影响不大,甚至有增产和提高籽棉品质的作用。无膜移栽技术与地下滴灌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新疆棉花生产具有较大的节水效益、增产效益和环境效益。(2)采用450~488 mm的中大定额并实施多次频繁灌水利于棉花主干生长、叶片发育、现蕾、开花、结铃和吐絮较多较早发育,从而利于棉花稳定获得较高的产量。(3)从苗期到吐絮期,耗水土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加深,不同灌溉定额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层含水率动态变化的影响明显,小的灌溉定额会促使棉花耗水土层的深入;对于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的耗水规律,各个处理均呈现耗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不同的灌水次数对灌溉定额较高的小区土壤含水率变化影响较大,对灌溉定额较低的小区土壤含水率变化影响较小,且主要影响浅层土壤的含水量变化;不同灌水次数对各个灌水定额处理小区棉花耗水规律的影响主要在蕾期。(4)分别以灌水定额和棉花蒸发蒸腾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并选用最优模型进行求解比较,得到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主要耗水生育期最优灌水定额为473mm,再根据前期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棉花的生理生态指标的综合比较,确定灌水次数为16次,最终确立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初步的节水灌溉制度(如表6-4)。
张树清[7](2001)在《甘肃农田氮磷钾养分资源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甘肃省农田氮、磷、钾养分特征尚无系统研究结论,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一重大问题。本文以甘肃及其不同生态区域农田为中心,以提高土壤生产力和平衡推荐施肥为目标,通过宏观调查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控制论的黑箱理论及生态系统平衡理论,系统研究了甘肃省土壤、肥料养分资源状况及演变和农田养分平衡状况与特征,并且据此建立了宏观平衡推荐施肥区划。研究结果表明: 1、甘肃农田土壤全氮、速效磷含量显着提高,土壤钾素含量总体上略有上升,但局部地区下降明显。根据1998年全省5064个耕层土样监测结果,土壤全氮平均含量0.92g/kg,较第二次土壤普查(1983年)时0.80g/kg增加0.12g/kg,增幅15%。1998年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11.19mg/kg,较1983年土壤普查结果7.36mg/kg提高3.83mg/kg,增幅达52.0%。土壤全钾、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21.77g/kg和195.14mg/kg,较1983年土壤普查结果19.55g/kg和198.50mg/kg增加2.22g/kg和5.62mg/kg;从分区看,河西土壤速效钾含量211.88mg/kg,陇东203.72mg/kg,较1983年土壤普查结果分别增加27.27mg/kg和19.62mg/kg;陇中、陇南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82.96mg/kg和122.05mg/kg,较1983年分别下降16.64mg/kg和12.55mg/kg。 2.主要耕种土类及耕地类型氮磷钾养分含量差异较大。9种主要耕种土类全氮平均含量栗钙土(1.49g/kg)>褐土>灰褐土>灌漠土>红粘土>潮土>黑垆土>黄绵土>灌淤土(0.74g/kg),各耕地类型全氮旱地高于水浇地;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在63.0mg/kg~124.0mg/kg之间。7种主要耕种土类速效磷平均含量潮土(15.47mg/kg)>栗钙土>灌漠土>黑垆土>灰褐土>红粘土>褐土(9.01mg/kg);按耕地类型,旱地普遍低于水浇地,灌溉水田比旱砂地高6.0倍,反映了土壤磷素的不均衡性。10种主要耕种土类速效钾含量在163.79~268.86mg/kg之间,排列顺序:栗钙土>潮土>灌漠土>灌淤土>红粘土>灰钙土>黑垆土>黄绵土>褐土>灰褐土;按耕地类型,以菜地及灌溉水田居高。 3.近50年来甘肃及其不同生态区域农田氮磷钾养分投入量逐步递增,有机肥和化肥提供养分构成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全省1953年由有机肥100%提供氮磷钾演变为1999年的29.1%,15.36%,73.58%。化肥氮、磷、钾投入比例,均以氮、磷肥为主,1980年化肥用量14.05万吨,N:P2O5:K2O为1:0.36:0.05,1999年化肥施用总量达到63.40万吨,其中N、P2O5、K2O分别占54.5%,42.1%, 3.4%,N:巳0。:民O为1:0.刀:0刀6,氮磷肥效呈下降趋势,钾肥肥效逐渐显现。 单位面积化肥用量呈增加趋势,1999年全省氮素平均用量99石k归’,低于 全国平均水平;磷素平均用量76J一汕m,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面积钾素化,肥施用较少。不同生态区域化肥养分投入均呈增加趋势,并且氮磷养分投入均 以无机肥为主,钾素以有机肥为主:1999年化肥氮、磷、钾单位农作物播种一 面积施用量以河西居高,分别为247.sk妒m’,192.4 k的”,192 k卯m‘,氮磷分 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氮、钾以陇中最低,分别为 58.0 k沏’,3.8 k沏’,磷 素以陇南最低 38石 kg/hln’;河西、陇中、陇东、陇南 4区 1999年养分总投入 比例分别为1:0.78:0刀8,l:0石2:0.07,l:0.87:0刀9,l:0石5:0二7。由此可见,无 论从全省还是不同生态区域,氮、磷化肥投入量增加较快,磷素提高速率大于 氮素,但氮、磷、钾养分投入比例极不平衡,造成局部地区土壤氮、磷盈余, 钾素耗竭。 4.有机养分资源再循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1999年全省有机肥资源总 实物量 13405.3万吨,其中粪尿类占 88.8%,秸秆占 6.8%,绿肥等其它有机肥 仅占4.4%;有机肥利用量58的斗3万吨,利用率妇石%,其中秸秆直接还田利 用率16.5%左右,处于较低水平。有机肥资源单位面积拥有量以河西地区最高 为 54.98吨/公顷,其次陇东为 38.76吨/公顷,陇中为 28.80吨/公顷,最少陇南为 28.32吨/公顷。若将人畜粪尿、秸秆、绿肥、饼肥充分加以利用,可提供N, Pp;,K尸养分总量 204.36万吨,是甘肃省 1999年化肥施用量的 3二2倍。重 视有机肥的积造和施用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发展可持续生态农业的关键和 重点。 5.氮、磷养分归还率逐步上升,钾素基本平稳,反映了长期“偏氮重磷, 重无机轻有机肥”的施肥结果,为今后科学施肥和养分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线 索和依据。甘肃省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钾养分平衡宏观研究表明,氮、磷养 分总体水平有所提高,钾素始终处于亏缺,地区之间不平衡,局部亏缺严重。 80年代以前,氮、磷养分归还率均小于 100%,钾养分归还率一直在 50%左右
张凯[8](2016)在《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资源利用效率及其权衡》文中指出植物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权衡策略是植物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光能、水分和氮素作为植物生长的必需资源,其环境供给水平与植物获取能力、利用效率的关系,植物冠层与根系结构、生物量分配对水氮水平的响应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应用抗旱性不同的三个春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不同水分和氮素供应水平,通过田间试验探讨春小麦冠层、根系结构与功能、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对水分和氮素水平的响应,分析了春小麦品种氮素、水分和光能利用率及其权衡关系。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三个春小麦品种间表型(冠层高度、比叶面积、叶倾角、根长、根尖数、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可塑性有明显差异。比叶面积、叶倾角、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与冠层氮素含量在冠层垂直水平上差异显着。抗旱性品种和尚头与西旱2号根系大、冠层高、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高、蒸腾速率低,对土壤水分和氮素吸收和保持能力强。不抗旱性品种宁春4号群体株型紧凑、冠层氮素垂直分布梯度明显、光资源捕获利用能力强、光合电子流向光化学反应方向的分配比例高、净光合速率高。增加灌水和适量施氮(和尚头与西旱2号在施氮150kg·hm-2、宁春4号在施氮225kg·hm-2时)可以通过改变小麦冠层、根系结构功能,促进春小麦光能截获和水氮吸收能力的提高。(2)宁春4号繁殖分配、籽粒产量、灌溉水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明显高于抗旱品种。西旱2号生物产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积累最大,光能利用效率最高。和尚头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抗旱性品种和尚头与西旱2号对土壤水分敏感性低、对氮素敏感性高,不抗旱品种宁春4号相反。减少灌水对不抗旱品种的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效果明显,提高氮素水平对抗旱品种的生物量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氮素贡献率更高。灌水量增加后,三个小麦品种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降低。增加施氮水平,小麦植株氮素获取量增加,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显着下降。(3)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光能利用效率、生物量水分利用率极显着负相关,光能利用率与生物量水分利用率显着正相关。所以,春小麦氮素利用率与光能、水分利用效率间存在明显的权衡关系。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资源利用效率及其对水氮水平的响应,为更好地理解植物光能、水分与氮素利用效率间的权衡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明确了有利于提高不同抗旱性品种资源利用效率的灌水和施氮水平,对绿洲灌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王强[9](2002)在《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共分三篇。第一篇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安排进行了分类总结。第一章《优先工业化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安排》对改革前我国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粮食购销制度与农产品流通体制演变、农业投入的制度安排(包括农村金融、农业税赋)按历史逻辑进行了系统梳理,剖析了以上各项制度安排对于农业的作用以及制度安排的必要性、必然性。最后,在上述分类总结的基础上对优先工业化进行了深刻地时代总结。论文认为改革前的片面工业化战略选择与制度安排强制性地过度榨取基础薄弱的农业剩余,严重削弱了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抑制了农业的发展;同时,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排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得过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于十分有限的土地并承受半失业、失业的痛苦。为保证优先实现工业化而建立的户籍制度逐步成为分隔城乡的主要壁垒,此后,食物供给制度、住宅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婚姻制度等等逐步诱致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形成并造成了深刻的负面效应。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政策选择》首先回顾了农业经济改革的总体历程。对户籍制度变革、劳动力转移及其特征、劳动力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论述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性及其理想模式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败得失。对粮食流通与农产品贸易制度、农业投入机制的改革与变迁都作了系统总结,揭示了农村金融歧视、农村税赋与农民负担恶化以及财政支农的新趋势。在分析了农业改革制度变迁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现代化的局部经验和政策资源潜力以及农业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得出了农业市场化、城乡一体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第二篇主要对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模式与理论模式进行了比较总结。第三章《世界农业现代化典型实践模式分析》系统分析了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对美国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机械化与科技应用、农业市场化与农业国际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日本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科技发展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力变迁、农业合作组织以及农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对韩国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新村运动”等农业现代化基本历程,对我国台湾地区土地改革、台湾的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变迁以及农业投资与技术合作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得出了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化基本结论。第四章《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总结》系统分析了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带动模式)、结构转变模式、改造传统农业模式和诱导技术变迁模式。对工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业发展与农业市场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对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结构转变中的农业变迁以及工业化、结构转变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中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要素引入的制度安排问题,对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变迁的诱导机制以及工业化与农业技术变迁的关系等都作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农业现状<WP=4>进行了比较总结。第三篇《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与政策选择》。第五章首先介绍了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规则,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正反双重影响,择要论述了我国应对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对策在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效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并有必要针对农产品贸易规则,加强农业支持与保护。最后,为迎接WTO的挑战,论文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创新,如: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决策机制的制度创新、政策法规的制度创新以及政府职能的制度创新。第六章《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的系统创新》是作者本人长期工作实践的思考与总结。在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判断下,我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系统创新进行了分类总结。一是改革户籍制度,改城乡分割为城乡平等融合,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二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比较优势,论文在创造性地提出积极抛荒与消极抛荒概念的基础上,对土地抛荒合理性、适度规模经营以及粮食安全战略进行了科学分析;三是促进农业技术变迁,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提出中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不可能选择忽视机械技术进步的单纯生物化学技术进步路线,更不能选择轻视生物化学技术进步的单纯的机械技术进步路线,而只能选择一条非均衡、动态式、中间型技术创新路线。针对我国小农经济普遍、市场发育程度低以及巨大的人口压力和资源约束,证明我国必须建立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农业技术变迁机制,必须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四是针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探索新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建立土地资源税制(生态税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五是大胆而深刻地剖析了涉农部门的运行机制、行为变迁及其实践影响,提出了新时期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保护的战略安排,创造性地指出必?
齐成喜[10](2005)在《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历史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专家采访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天津市50多年的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2020年的耕作制度发展进行了预测,进而提出了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对策。 1.确定了新形势下天津市农业耕作区划 在对比分析和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天津市农业耕作区划的各个区域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和分析,共划分四个农业耕作区,即近郊都市农业耕作区、滨海农业耕作区、中南部平原综合农业耕作区、北部生态农业耕作区。根据各个分区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都市农业圈、滨海农业产业带和中南综合农业带、北部生态农业区”即“一圈、两带、一区”的区域农业发展概念。 2.系统地研究了1949年-2003年天津市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1949年以来,天津市耕作制度不断优化,促进了种植业结构、农业结构及农村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复种指数先增后降,先由105.48%增加到149.23%,后又降低到119.8%,近年呈现稳定发展趋势。作物布局出现专业化、区域化的趋势,逐步形成了设施蔬菜种植区、棉花种植区和粮食种植区;种植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土地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轮作进一步减少,连作面积增加,年限加长;科学技术水平幅度提高,作物新品种、设施农业等新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产水平。 种植业内部粮食比重下降了39%,经济作物比重上升了37%,粮食、蔬菜、棉花总产量分别增加4倍、23倍、16.6倍;粮食自给率下降到24.41%,全市粮食消费量和农村粮食消费量分别增加了80.54%、38.08%,根据长期变化的趋势,天津市粮维持在20%-40%是比较合理的区域。 农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农业比重下降了43.99%,畜牧业比重上升了32.63%,渔业上升9.11%,林业稳步增长。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村总产值增加了100倍,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42.59:53.02:4.39调整为8.01:74.03:17.96。乡村从业人员增加了17.59%,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例下降了23.3%,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例上升了16.88%、6.34%: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步提高,增长了129.24倍。 天津耕作制度演变的基本规律是:大城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为:城市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需求的增加,伴随着资源(耕地面积、水资源等)的减少→粮食面积减少、经济作物增加(第一产业比例下降、农业比例下降)→粮食自给能力下降、肉蛋奶的供应能力上升、农业劳动力减少→经济效益的提高(亩耕地产值、劳均产值、人均收入)→促进农业多样化和农村多元化→城乡→体化发展;城市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是推动大城市耕作制度发展和调整主要动力;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耕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农业政策保证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根本保证。 3.天津市耕作制度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耕作制度的演变受到了城市发展、生产条件和投入水平、水资源状况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1978~2003年天津市城市化率由49.00%提高到59.37%,而耕地面积由469400 hm2减少到418527 hm2,减少了10.84%;天津市农机总动力、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塑料薄膜使用量分别增加了1485倍、634.47%、269倍、171.47%,这些变化大大促进了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农业用水日益紧张,使水稻、小麦等耗水作物面积减少,相应地棉花等耐旱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上升,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各影响因素与耕作制度演变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对耕地面积的影响,各要素的顺
二、北京郊区春小麦丰产经验(1975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郊区春小麦丰产经验(1975年)(论文提纲范文)
(2)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存在问题 |
第一章 金善宝生平及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
第一节 金善宝生平及其主要活动经历 |
一、生平概述 |
二、主要活动经历 |
第二节 金善宝科技活动社会历史条件分析 |
一、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 |
二、农业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 |
三、传统农业文化与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
第二章 金善宝与现代农业教育 |
第一节 金善宝现代农业教育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培育现代农业科技优秀人才 |
一、"科教兴国"理想的尝试 |
二、现代农业教育家的典范 |
三、建设现代农业科学家队伍 |
四、关爱年轻科研人员 |
第三节 金善宝在南京农业大学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
一、在南京农学院的办学实践 |
二、南京农学院新校址选择 |
三、为"南农"复校所做的努力 |
第三章 金善宝与小麦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小麦品种资源科学研究 |
一、云南小麦的发现与研究 |
二、中国小麦品种分类及其分布区域的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
一、现代中国小麦育种回顾 |
二、"中大2419"等小麦良种的育成与推广 |
三、"中字麦"系列优质小麦新品种的育成与推广 |
四、南繁北育、异地加代小麦育种方法创新 |
第三节 小麦科学理论的总结与创新 |
一、《中国小麦栽培学》研究与编写出版 |
二、中国小麦品种系谱与品种志研究 |
三、小麦生态研究 |
四、小麦科学其它相关着作和理论研究 |
第四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技政策和管理 |
第一节 农业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建议 |
一、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和执行主体 |
二、强调农业科学研究的特殊地位 |
三、改善农业科研条件和落实科研人员政策 |
四、呼吁政府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
第二节 农业科技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
一、重视农业科技的管理研究 |
二、提倡农业科技协作研究 |
三、提议建立专业与区域农业科研中心 |
四、农业科研要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
第三节 农业科技推广与普及 |
一、农业科技要直接面向农业生产 |
二、农业科技的推广体系建设 |
第五章 金善宝与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 |
第一节 金善宝对中国农业历史遗产的研究与传承 |
一、对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高度重视 |
二、中国小麦史研究 |
三、中国现代农学家研究 |
第二节 金善宝与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设与发展 |
一、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的建立 |
二、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事业的发展 |
第六章 金善宝的科学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一、理论联系实际 |
二、面向社会实践与科学问题确定科研选题 |
第二节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 |
一、田野调查与科学实验 |
二、科学研究的历史方法 |
第七章 金善宝的现代农业科技思想 |
第一节 为农服务的农业科技价值思想 |
一、充分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作用 |
第二节 系统辩证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思想 |
一、农业科技发展受外部因素的制约 |
二、农业科技发展受内部因素的制约 |
三、农业科技知识的积累 |
第三节 科技创新思想 |
一、求真务实 |
二、开拓创新 |
三、开放学习 |
第四节 农科教结合的教育理念 |
一、农科教结合教育理念的形成 |
二、农科教结合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
第五节 中国农业哲学探索 |
一、农业科技史与农业哲学 |
二、《农业哲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
结语评价与启示 |
一、金善宝在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史上的历史地位 |
二、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金善宝年谱 |
附录二: 金善宝论文、论着、演讲文稿一览 |
附录三: 金善宝小麦科学研究的主要学术成就 |
一、育成的小麦品种 |
二、育种资源与方法 |
三、小麦学术着作 |
四、学术荣誉和奖励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 |
(3)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1 农业进入新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 |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成为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耕作制度研究现状 |
1.2 作物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
1.3 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 |
1.4 有关小康社会的研究 |
1.5 有关预测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材料方法 |
第三章 中国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及规律 |
第一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演变趋势 |
3.1.1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3.1.2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
3.1.3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
3.1.4 近半个世纪中国粮食总产量演变趋势 |
第二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作制度演变趋势 |
3.2.1 近半个世纪中国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
3.2.2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复种指数演变趋势 |
3.2.3 近半个世纪我国间混套作演变趋势 |
3.2.4 近半个世纪我国轮作连作演变趋势 |
3.2.5 近半个世纪中国土壤耕作演变趋势 |
3.2.6 近半个世纪用地和养地演变趋势 |
3.2.7 各熟制区农业物质投入演变趋势 |
3.2.8 影响耕作制度演变的因素分析 |
3.2.9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粮食供需发展趋势及预测 |
第一节 1960-2001年我国食物供给分析评价 |
4.1.1 我国粮食人均热量供给40年变化趋势 |
4.1.2 我国人均蛋白质供给40年变化趋势 |
4.1.3 我国人均脂肪供给40年变化趋势 |
4.1.4 我国食物人均供给量40年变化趋势 |
第二节 我国粮食安全供需分析与预测 |
4.2.1 中国与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食物安全需求比较及预测 |
4.2.2 我国与美国、日本食物安全需求的比较预测 |
4.2.3 中国2020年粮食安全供给预测 |
小结 |
第五章 2020年中国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
第一节 2020年中国作物布局发展趋势 |
5.1.1 2020年作物布局原则--用超高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5.1.2 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3 2020年水稻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4 2020年小麦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5 2020年玉米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6 2020年大豆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第二节 2020年中国粮食复种发展趋势 |
5.2.1 2020年我国复种指数预测 |
5.2.2 2020年复种指数预测方案下的耕地面积需求 |
第三节 2020年中国间混套作发展趋势 |
第四节 2020年中国轮作连作发展趋势 |
第五节 2020年中国土壤耕作发展趋势 |
第六节 2020年中国用养结合发展趋势 |
第七节 2020年中国食物安全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
5.7.1 我国近半个世纪粮食生产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
5.7.2 近半个世纪粮食总产上升500亿KG台阶的代价 |
5.7.3 近半个世纪粮食单产上升25KG台阶的代价 |
第八节 中国耕作制度国际定位与宏观战略 |
5.8.1 中国粮食安全在世界上的地位分析 |
5.8.2 2020年耕作制度宏观战略 |
小结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主要结果 |
6.1.1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基本趋势 |
6.1.2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
6.1.3 中国2020年食物安全需求预测 |
6.1.4 中国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主要趋势 |
6.2 讨论 |
6.2.1 关于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和规律问题 |
6.2.2 关于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问题 |
6.2.3 关于耕作制度数据和方法应用问题 |
附录1 中国耕作制度0级区、1级区和2级亚区区划图 |
附录2 全国各熟制区主要高产高效模式及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1.框架理论 |
2.媒介形象理论 |
3.区域媒介形象理论 |
4.关于区域媒介形象的研究范式 |
第三节 东北形象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历史的回溯:东北形象的媒介呈现 |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东北形象 |
一、东北形象的历史呈现 |
二、东北报道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不同报道领域的东北形象 |
一、明显“盛衰二分”的经济形象 |
二、政策约束下的东北形象 |
三、报道分散的社会文化形象 |
第三节 东北形象的转变 |
第三章 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媒介建构 |
第一节 恢复与建设(1949—1965):“宣扬框架”下的东北 |
一、以“建设者”为特征的工业形象 |
二、富饶的农业生产形象 |
三、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样板的外事形象 |
第二节 政治风波(1966—1977):东北形象的削弱 |
第三节 积重难返(1978—1990):“问题框架”下的东北 |
一、负面经济形象出现 |
二、负面政府形象显现 |
三、以社会文化、农林生态报道充实东北形象 |
第四节 艰难转型(1991—2002):“问题”与“策略”框架下的东北形象的塑造 |
一、负面经济形象的固化 |
二、其他领域塑造正面形象的实践 |
第五节 振兴战略提出(2003—2019):“边缘框架”下的东北 |
一、东北报道与政策发布高度相关 |
二、东北形象传播力弱 |
第四章 东北形象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
第一节 70年来东北形象的共性 |
第二节 当下东北形象的处境 |
第三节 关于东北形象提升的思考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6)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及装置材料 |
2.3 观测内容和方法 |
2.4 土壤水分测定仪器的标定 |
2.5 土壤参数测定 |
2.6 棉花耗水量的计算 |
2.7 观测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对地下滴灌棉花生长的影响 |
3.1 不同栽培方式对棉花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 不同栽培方式对棉花籽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灌水处理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形态及产量影响 |
4.1 不同灌溉定额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形态的影响 |
4.2 不同灌溉定额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 |
4.3 不同灌水次数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形态的影响 |
4.4 不同灌水次数对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产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研究 |
5.1 全生育期不同深度土层水分消耗规律 |
5.2 不同灌溉定额下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5.3 不同灌溉定额下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水分消耗 |
5.4 不同灌水次数对不同灌溉定额处理小区棉花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
5.5 不同灌水次数对不同灌溉定额下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水分消耗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研究 |
6.1 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6.2 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灌溉制度的初步拟定 |
6.3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7)甘肃农田氮磷钾养分资源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氮磷钾养分资源管理(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4 主要测定项目分析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甘肃省土壤养分资源状况 |
3.1 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动态变化及评价 |
3.1.1 土壤氮素变化特征 |
3.1.2 土壤磷素变化特征 |
3.1.3 土壤钾素变化特征 |
3.2 主要耕种土类及耕地类型氮磷钾含量特征 |
3.2.1 土壤氮素 |
3.2.2 土壤磷素 |
3.2.3 土壤钾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甘肃省肥料养分资源状况 |
4.1 甘肃农田肥料氮磷钾养分投入结构的演变 |
4.2 甘肃化肥氮磷钾养分数量比例演变及肥效作用 |
4.2.1 化肥施用历史及现状 |
4.2.2 化肥氮磷钾投入比例演变 |
4.2.3 化肥肥效 |
4.2.4 化肥施用量 |
4.3 甘肃不同区域农田肥料养分投入数量及其变化特征 |
4.4 甘肃有机肥氮磷钾资源的利用潜力 |
4.4.1 有机肥主要品种及其资源数量与利用 |
4.4.2 不同有机肥中氮磷钾养分特点 |
4.4.3 不同有机肥种类对氮磷钾养分资源的贡献及开发利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甘肃省农田氮磷钾素养分平衡状况与特征 |
5.1 甘肃农田生态系统氮磷钾养分平衡状况的宏观评价 |
5.1.1 农田养分物质平衡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
5.1.2 农田氮磷钾养分投入与产出分析 |
5.2 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养分循环特征比较 |
5.3 甘肃农田养分平衡与土壤养分和肥料投入变化之间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甘肃省平衡推荐施肥区划 |
6.1 分区原则 |
6.1.1 分区原则和依据 |
6.1.2 分区命名系统 |
6.2 分区概述 |
6.3 分区的综合评述 |
6.3.1 分区基本性质 |
6.3.2 肥料效益与投肥方向 |
6.3.3 甘肃化肥用量预测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资源利用效率及其权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研究内容、目的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植物水分利用的研究 |
1.1.1 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 |
1.1.2 水分供给与植物利用的差异性 |
1.2 植物氮素利用的研究 |
1.2.1 氮素供应与利用效率 |
1.2.2 植物冠层氮素分布 |
1.3 根系对水氮吸收的影响 |
1.4 植物光能利用的研究 |
1.4.1 植物的光能利用 |
1.4.2 水分和氮素对植物光能利用的影响 |
1.5 植物对光能、水分和氮素利用的关系 |
1.5.1 植物资源供给与利用的关系 |
1.5.2 植物水、氮、光利用对水分和氮素的响应 |
1.6 植物的资源利用策略与繁殖分配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冠层参数 |
2.4.2 根系观察 |
2.4.3 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
2.4.4 旗叶光合能力 |
2.4.5 生物量积累与分配 |
2.4.6 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率和氮素利用率 |
2.5 数据统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春小麦冠层结构参数对水分和氮素水平的响应 |
3.1.1 冠层高度 |
3.1.2 比叶面积 |
3.1.3 叶倾角 |
3.2 春小麦根系形态特性对水氮的响应 |
3.2.1 根长 |
3.2.2 根尖数 |
3.2.3 根平均直径 |
3.2.4 体积 |
3.2.5 表面积 |
3.2.6 投影面积 |
3.3 春小麦冠层氮素垂直分布 |
3.3.1 苗期冠层氮素分布 |
3.3.2 拔节期冠层氮素分布 |
3.3.3 抽穗期冠层氮素分布 |
3.3.4 灌浆期冠层氮素分布 |
3.3.5 成熟期冠层氮素分布 |
3.3.6 穗部氮素含量 |
3.4 春小麦冠层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垂直分布 |
3.4.1 可溶性糖 |
3.4.2 可溶性蛋白 |
3.4.3 脯氨酸 |
3.5 春小麦光合作用对水氮水平的响应 |
3.5.1 叶绿素含量 |
3.5.2 荧光参数 |
3.5.3 气体交换特性 |
3.6 春小麦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对水氮水平的响应 |
3.6.1 生物量积累 |
3.6.2 生物量分配 |
3.6.3 产量构成 |
3.7 春小麦光能与水分利用对水氮水平的响应 |
3.7.1 光能利用率 |
3.7.2 生物量水分利用率 |
3.7.3 灌溉水利用率 |
3.8 春小麦氮素利用对水氮水平的响应 |
3.8.1 氮素吸收 |
3.8.2 氮素利用 |
3.8.3 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关系 |
3.9 春小麦氮素、光能、水分利用率的关系 |
3.9.1 根系生长与氮素水平、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
3.9.2 氮素利用效率与光能、水分利用率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生物量分配及其适应性 |
4.1.2 冠层氮素分布及氮素利用率对水氮水平的响应 |
4.1.3 水分利用率对水氮水平的响应 |
4.1.4 叶片渗透调节、光能分配与利用对水氮水平的响应 |
4.1.5 氮素利用与光能、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4.2 结论 |
4.2.1 主要研究结论 |
4.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二、 论文的主体结构与框架构思 |
三、 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四、 论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篇 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章 优先工业化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 改革以前,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 |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3年-1957年 |
(三) 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0年 |
(四) 调整时期(1961年-1965年 |
(五) “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 |
二、 户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
(一) 中国的农村户籍制度 |
(二)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结构 |
三、 农村土地制度 |
(一) 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化运动 |
(二) 土地集体化 |
四、 粮食购销制度与农产品流通体制 |
(一) 粮食购销制度的变迁 |
(二) 农产品流通制度 |
五、 农业投入的制度安排 |
(一) 农村金融简况 |
(二) 农业税赋安排 |
六、 “优先”工业化的时代总结 |
(一) 片面工业化过度榨取农业剩余 |
(二) 片面工业化排挤农业剩余劳动力 |
(三) 片面工业化诱致二元社会结构及其负面效应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
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 |
(一)1978 年-1984年:农业解锢与迅速发展 |
(二)1985 年-1991年:工业迅速发展与农业总体徘徊 |
(三)1992 年至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 劳动力就业与市场发展 |
(一) 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所松动 |
(二) 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
(三) 农业劳动力移转的特征 |
三、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
(一) 中国农村选择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性 |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想模式 |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败得失 |
四、 粮食流通与农产品贸易 |
(一)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二) 农产品贸易 |
五、 农业投入的改革与变迁 |
(一) 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工与重组 |
(二) 民间金融组与活动 |
(三) 农业税赋与农民负担问题 |
(四) 财政支农的新变化 |
六、 农业市场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一) 农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特征 |
(二) 农业现代化的局部经验和政策资源潜力 |
(三) 农业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
第二篇 世界农业现代化比较与农业发展的理论总结 |
第三章 世界农业现代化典型实践模式分析 |
一、 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美国农业的资源禀赋 |
(二)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与科技应用、发展 |
(三) 美国农业市场化发展与农业国际化 |
(四) 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五) 美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二、 日本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日本农业的资源禀赋 |
(二) 日本农业科技发展与农业生产率 |
(三) 日本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变迁 |
(四) 日本农业发展的政府推进 |
(五) 日本农业合作组织 |
(六)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三、 韩国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韩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历程 |
(二) 韩国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 |
(三) 韩国的“新村运动” |
(四) 韩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四、 中国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模式 |
(一) 台湾的土地改革 |
(二) 台湾的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战略变迁 |
(三) 台湾的农业投资与技术合作 |
(四) 台湾农业现代化 |
(五) 台湾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经验 |
第四章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模式总结 |
一、 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带动模式 |
(一) 工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
(二) 工业发展与农业市场化 |
(三) 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
(四) 工业化与中国农业发展 |
二、 结构转变发展模式 |
(一) 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 |
(二) 结构转变中的农业变迁 |
(三) 工业化、结构转变与农业现代化 |
(四)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结构转变 |
三、 改造传统农业模式 |
(一)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
(二) 人力资本投资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
(三) 要素引入的制度安排 |
(四) 引进现代要素改造中国传统农业 |
四、 诱导技术变迁模式 |
(一) 农业技术变迁与农业发展 |
(二) 农业技术变迁的诱导机制 |
(三) 工业化与农业技术变迁 |
(四)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变迁 |
第三篇 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与政策选择 |
第五章 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发展 |
一、 农产品贸易规则的主要内容 |
(一) 市场准入规则 |
(二) 国内支持承诺的削减规则 |
(三) 出口补贴减让规则 |
(四) 其它的有关规则 |
二、 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
(一) 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的负面影响 |
(二) 农产品贸易规则对我国农业的积极影响 |
三、 我国应对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对策 |
(一) 提高我国农业效率,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
(二) 针对农产品贸易规则,加强农业支持与保护 |
四、 迎接WTO的挑战,中国农业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
(一) 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 |
(二) 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 |
(三) 决策机制的制度创新 |
(四) 政策法规的制度创新 |
(五) 政府职能的制度创新 |
第六章 市场导向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政策系统创新 |
一、 改革户籍制度,改城乡分割为城乡平等融合 |
(一)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 |
(二) 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
二、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比较优势 |
(一) 土地抛荒合理性与适度规模经营 |
(二) 粮食安全战略 |
(三) 结构调整中的比较优势与战略选择 |
三、 促进农业技术变迁,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 |
(一) 选择正确的农业技术变迁路线 |
(二) 建立我国现代农业技术变迁的进步机制 |
(三) 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
四、 探索新的农产品定价机制和生态税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一) 现代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与农产品定价机制 |
(二) 建立资源税制与生态税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五、 农业保护:涉农部门改革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一) 涉农部门的行为变迁 |
(二) 农业保护的战略安排 |
(三) 迅速抢占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制高点 |
六、 财政支农中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村金融制度 |
(一) 农村公共产品建设 |
(二) 财政支农与农业科技投入 |
(三) 消除金融歧视与金融抑制 |
七、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制度建设 |
(一)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市场化 |
(二) 加大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材料与方法 |
第四章 天津市耕作制度的现状特征 |
4.1 天津农业资源概况 |
4.2 农业和农村发展现状特征 |
4.3 农业耕作区划特征 |
4.4 各农业耕作区布局及耕作制度特征 |
第五章 天津市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 |
5.1 天津市农村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
5.2 天津市农业内部结构演变特征 |
5.3 天津市耕作制度50年的总体演变特征 |
5.4 各耕作区耕作制度演变特征 |
5.5 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粮食供应水平变化 |
5.6 天津市耕作制度演变规律 |
第六章 影响天津市耕作制度演变的因素变化分析 |
6.1 城市化水平的变化 |
6.2 农业生产条件和投入水平的变化 |
6.3 养殖业发展的变化 |
6.4 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
6.5 科学技术的影响分析 |
6.6 各影响因素与耕作制度演变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七章 天津市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预测与发展方向 |
7.1 天津市耕作制度主要影响因素发展预测 |
7.2 种植业结构优化预测 |
7.3 天津市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预测 |
7.4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方向 |
第八章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对策 |
8.1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原则 |
8.2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存在的问题 |
8.3 天津市耕作制度发展对策 |
8.4 天津市各农业耕作区耕作制度发展对策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北京郊区春小麦丰产经验(1975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郊区春小麦丰产经验(1975年)[J]. 北京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农业科技资料, 1976(01)
- [2]金善宝与中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研究[D]. 李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3]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 李立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4]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和试种[J]. 北京市农业科学院多倍体小组. 中国农业科学, 1975(01)
- [5]媒体报道框架与东北形象的变迁 ——《人民日报》对东北地区报道的历时性研究[D]. 周建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6]无膜移栽地下滴灌棉花耗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D]. 安俊波. 石河子大学, 2009(03)
- [7]甘肃农田氮磷钾养分资源特征研究[D]. 张树清. 甘肃农业大学, 2001(01)
- [8]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资源利用效率及其权衡[D]. 张凯.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9]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 王强.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10]天津耕作制度50年演变规律、2020年发展方向及其对策研究[D]. 齐成喜.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