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愈伤组织固体培养

雷公藤愈伤组织固体培养

一、雷公藤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纪楠楠[1](2019)在《‘凤丹’离体细胞植株再生和丹皮酚积累》文中提出牡丹为我国传统名花和中药材,‘凤丹’(Paeonia ostii T.Hong et J.X.Zhang var.lishizheniiB.A.Shen)主要用作药材和园艺砧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全国广为栽培;本世纪初拓展为新兴木本油料作物,成为集药用、观赏和油用于一体的大地绿化和牡丹籽油助推乡村振兴的抗逆优质树种。本论文基于该实验室1996年以来的‘凤丹’研究基础,建立‘凤丹’离体细胞培养体系,探究遗传改良亟需的植株再生体系和次生代谢物丹皮酚生产的细胞工程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凤丹’无菌离体细胞培养体系建立优选‘凤丹’植株成熟饱满种子,去皮,以70%乙醇浸泡60 s,有效氯1.5%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水溶液浸泡30 min,接种在MS培养基上,去污染率高达98.89%;表面消毒的胚和试管苗叶片在6-BA 1.5 mg/L、2,4-D 2.0mg/L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90.00%和82.22%,试管苗茎段在6-BA 1.0 mg/L、2,4-D 2.0 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率则为85.55%。2.离体细胞植株再生培养体系‘凤丹’愈伤组织接种在生长调节剂6-BA(1.0、2.0、3.0 mg/L)和NAA(0.1、0.2、0.3 mg/L)各3个浓度组成的正交试验MS培养基上,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分化影响不显着(p>0.05),在 6-BA2.0 mg/L、NAA 0.1 mg/L 或 6-BA 3.0 mg/L、NAA 0.3 mg/L的MS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为13.33%。3.离体细胞丹皮酚积累培养体系‘凤丹’愈伤组织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基类型、蔗糖、水解酪蛋白、琼脂浓度、pH值及培养时间对细胞增殖倍数有显着影响(p<0.05);愈伤组织褐化率与培养基类型、6-BA、蔗糖及琼脂浓度显着相关(p<0.05)。优化的细胞培养基为6-BA 1.8 mg/L、NAA 0.6 mg/L、蔗糖30 g/L、水解酪蛋白0.4 g/L、琼脂5g/L、pH 7.3的改良WPM(Wang and Staden,2001),暗培养,愈伤组织乳白色,呈S型曲线增长,10-30 d为对数生长期,30-45 d基本到达稳定期,35 d时的增殖倍数为3.67,褐化率为11.78%;每5d测定丹皮酚含量,25 d时的含量最高,达1.75±0.13 mg/g。‘凤丹’细胞悬浮培养,起始培养的细胞密度及6-BA、蔗糖、水解酪蛋白、肌醇浓度等对细胞增殖的鲜重、干重及增殖倍数有显着影响,而培养基类型对细胞干重影响显着(p<0.05)。优化的培养体系为:愈伤组织12 g/L(2 mm × 2 mm × 2 mm)及6-BA0.5 mg/L、NAA 1.0mg/L、蔗糖 25 g/L、肌醇 0.1 g/L,pH5.8的WPM培养基,震荡100 r/min,暗培养;悬浮细胞呈S型曲线增长,培养0-10 d为迟滞期,10-30 d为对数生长期,30-40 d基本到达稳定期;培养30 d时悬浮细胞增殖倍数达4.76,丹皮酚含量最高,达2.65±0.25 mg/g。

尹作鸿,朱蔚华[2](1992)在《雷公藤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研究》文中指出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fordii Hook f.)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以根入药。药理实验表明,雷公藤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炎、免疫抑制以及抗生育作用[1]。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2,3]。雷公藤为多年生木质藤本,生长缓慢,临床上大量应用易使野生资源遭到破坏。因此,从70年代开始,日本、加拿大等国就进行雷公藤组织与细胞培养工厂化生产雷公藤内酯的研究[4-4]。我们对雷公藤植物进行了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每升收获干培养物18.40g、二萜内酯9.184mg,并首次从培养液中分离出二萜内酯化合物。本文报道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

刘生财,段俊朋,徐小萍,潘君飞,程春振,林玉玲,赖钟雄[3](2018)在《真菌诱导子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宁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真菌诱导子与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宁含量的相关性,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为材料,研究真菌诱导子种类、浓度及处理天数对龙眼愈伤组织细胞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100mg/L拟茎点霉菌诱导子培养35d时,最有利于类黄酮含量的积累,含量高达8.58 mg/g;拟茎点霉菌诱导子浓度为50 mg/L时培养35 d,最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36.83μg/g;胶孢镰刀菌诱导子浓度为50mg/L时的培养基中培养35d,最有利于单宁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10.50 mg/g。液体悬浮培养条件下,胶孢镰刀菌诱导子浓度为400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7 d,最有利于类黄酮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6.29 mg/g;尖孢镰刀菌诱导子浓度为200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7 d,最有利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49.21μg/g;胶孢镰刀菌诱导子浓度为400 mg/L的培养基中培养7 d,最有利于单宁含量的积累,其含量为13.15mg/g。本研究为将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细胞工厂化生产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宁等次生代谢物质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技术指导。

李琰[4](2008)在《雷公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调控研究》文中提出雷公藤是一种重要的杀虫植物和传统的中药材,近年来在医用和农用无公害新型杀虫剂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使野生雷公藤资源盲目的开采利用而急剧减少。为保护雷公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实现雷公藤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和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来生产雷公藤的有用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以雷公藤一年生枝条扦插形成的根、茎、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后选择疏松型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和不定根培养体系,探讨外植体、培养基各种成分、培养条件、前体物质、诱导子等对悬浮细胞、不定根的生长和雷公藤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条件优化雷公藤的外植体种类、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浓度及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有显着的影响。根、茎、叶3种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6种基本培养基中MS诱导率最高;单独添加2,4-D时以1.0 mg/L诱导率最高,为47.37%;单独添加NAA时以2.0 mg/L诱导率最高,为36.32%,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KT或6-BA的配合使用时明显提高出愈率,最佳培养基及激素组合为MS+1.0 mg/L 2,4-D +0.51.0 mg/L KT,愈伤组织诱导在90%以上。以3种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研究愈伤组织生长与内酯醇及生物碱积累的关系,探讨基本培养基类型、激素浓度及组合、预防褐变等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对内酯醇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继代多次后,根愈伤组织逐渐变的疏松、颗粒状,而茎、叶愈伤组织致密、呈块状,褐化严重。根愈伤组织增长量、内酯醇含量也明显高于茎、叶愈伤组织,而叶愈伤组织中生物碱的含量明显高于根、茎愈伤组织中的含量;7种基本培养基中6,7-V的愈伤组织增长量最大,White培养基有利于内酯醇和生物碱的积累,但愈伤组织增长量较低;不同浓度2,4-D、NAA及与KT、6-BA组合表明,1.0 mg/L 2,4-D+0.5 mg/L KT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和生物碱的形成,而4.0 mg/L NAA+0.5 mg/L 6-BA有利于愈伤组织中内酯醇的合成;培养基中加入510 mg/LAgNO3,不仅能明显抑制愈伤组织褐变,也明显提高内酯醇含量。暗光培养的愈伤组织增长量、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均较高,且褐化程度较轻。培养到第50天愈伤组织增长量达到最大值,第55天时内酯醇含量达到最大值,生物碱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2.雷公藤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及对内酯醇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以根愈伤组织建立了悬浮系,研究基本培养基类型、继代时间、接种密度、pH值和添加7种氨基酸、10种非生物诱导子和7种前体物质对细胞的生长和内酯醇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悬浮细胞在NT培养基的增长量最高,MS适合进一步继代培养,在White培养基上内酯醇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最高;最佳接种密度为812 g/L,最适继代时间为3035 d,培养55天时收获细胞。培养液pH值为5.8时,细胞增长量最大,内酯醇在pH值为6.4时最高,pH值为5.2时总生物碱最高。培养基中天冬氨酸、酪氨酸、精氨酸和丝氨酸的加入明显抑制雷公藤细胞的生长,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加入苯丙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等在低浓度时能促进细胞的生长。7种氨基酸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内酯醇的合成,其中精氨酸1mmol/L和半胱氨酸2 mmol/L时,内酯醇含量较对照提高了3.2倍和2.8倍。除半胱氨酸明显抑制生物碱的合成以外,其他氨基酸的加入对雷公藤生物碱的合成均起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蛋氨酸0.5 mmol/L时,雷公藤不仅生物碱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5倍,内酯醇含量也较对照提高了2.3倍。非生物诱导子中,大豆蛋白、水杨酸、水解酪蛋白、谷氨酰胺、酸水解干酪素和甲醛抑制细胞的生长,矮壮素、乙酸钠、酵母提取物和苯甲酸钠在低浓度时对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除酸水解干酪素抑制内酯醇的合成以外,其他均对内酯醇的合成起促进作用,其中谷氨酰胺2 mmol/L和大豆蛋白1 g/L时,内酯醇含量较对照提高了2.4倍和2.9倍。除水杨酸明显抑制生物碱的合成以外,其他诱导子的加入对雷公藤生物碱的合成均起促进作用,其中酵母提取物2 g/L时,雷公藤生物碱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3倍。甲醛浓度为1.0 mL/L时,虽然细胞增长量仅为对照的77%,但内酯醇含量为对照的2倍,总生物碱含量为对照的1.2倍。前体物质中,除桂皮酸对雷公藤细胞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外,其他前体物质在低浓度时对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除丙二酸抑制内酯醇的合成以外,其他前体物均对内酯醇的合成起促进作用,其中桂皮酸10 mg/L时,较对照提高了2倍;异戊二烯10 mL/L内酯醇为对照的2.5倍,总生物碱含量为对照的1.5倍,而细胞的增长量下降并不明显,为对照的96%。柠檬酸、桂皮酸和丙酮酸对雷公藤生物碱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丙二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在低浓度时对雷公藤生物碱的合成起促进作用,其中丙二酸浓度为2.0 mmol/L细胞内总生物碱含量为对照的2倍。3.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及对内酯醇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以悬浮细胞诱导不定根,建立不定根摇瓶培养体系,研究培养液中营养元素的消耗规律,探讨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碳源及有机物和生物诱导子等对不定根生长和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在悬浮细胞中,加入4.0 mg/L NAA,可诱导产生不定根,经过多代培养,形成了稳定的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检测不定根中内酯醇含量为悬浮细胞的2.1倍,为根皮粉中的4.5倍。经对NT培养基中大量元素的消耗动态研究,不定根进入快速生长期后,氮、磷、钾元素含量明显不足导致生长进入停滞期;当NO3-/NH4+与NT培养基一致并维持不变时,随着培养基中氮浓度的提高,雷公藤不定根增长量急剧上升,当总氮浓度为50 mmol/L时,增长量达到最大值。当总氮浓度为30 mmol/L时,内酯醇和总生物碱含量达最大值。在NO3-/NH4+为9︰1时,不定根增长量最大,内酯醇含量与NT培养基氮源比例基本一致时最高;只有铵态氮的情况下,不定根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最高。不定根增长量随着PO43-、K+、Ca2+和Mg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内酯醇含量在K+浓度为NT培养基的1.3倍时,Ca2+浓度为NT培养基的2/3时,达到最大值,内酯醇含量随着PO43-浓度的升高而升高,NT培养基中Mg2+浓度即可使内酯醇含量达到最大值;NT培养基中PO43-、K+、Ca2+和Mg2+浓度即可使总生物碱含量达到最大值。微量元素中,NT培养基中Fe2+、Zn2+和Cu2+即可满足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2倍Mn2+浓度可使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量达最大值,在试验范围内,Na2MoO4浓度越高不定根增长量越高,培养基中缺乏H3BO3、KI和CoCI2不影响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Fe2+浓度为正常标准的1/3时,内酯醇和总生物碱的积累达到最大值;在试验范围内内酯醇和总生物碱的含量随Mn2+浓度的升高而升高;Zn2+盐浓度的2倍可使内酯醇的积累达到最大值,而生物碱的积累在该试验范围内随着Zn2+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Cu2+盐浓度的2倍可使内酯醇和生物碱的积累达到最大值;H3BO3的加入对内酯醇及总生物碱的合成起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培养基中缺乏KI时不影响生物碱的合成,内酯醇的含量随着KI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培养基中缺乏CoCI2并不影响内酯醇的合成,在NT培养基正常标准的2倍时,生物碱的含量最高;培养基中缺乏Na2MoO4有利于不定根中内酯醇和生物碱的合成,不定根中内酯醇和生物碱的含量随着钼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碳源中,适合不定根生长、内酯醇形成的碳源为蔗糖,适合生物碱积累的碳源为葡萄糖;适合雷公藤不定根生长的蔗糖浓度为45 g/L,不定根中内酯醇和生物碱含量在蔗糖浓度为20 g/L时最高。7种有机物中,NT培养基中的正常标准的肌醇和VB1,即可使雷公藤不定根增长量、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达到最大值。加入0.5 mg/L的烟酸可使内酯醇的含量达到最大值,但烟酸的加入对不定根中生物碱的合成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VB6浓度为1mg/L,不定根增长量、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达到最大值。在试验范围内,不定根增长量、内酯醇含量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生物碱含量在甘氨酸浓度为1 mg/L时,达到最大值。叶酸和生物素的加入并不影响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但在叶酸浓度为1 mg/L时,可使内酯醇及生物碱的含量达到最大值。生物素在0.5 mg/L时,内酯醇含量达到最大值,在1 mg/L时,生物碱的含量达到最大值。采用7种生物诱导子分别处理雷公藤不定根,均能促进不定根中内酯醇和生物碱的合成,并且对不定根的生长均没有明显影响,其中链霉菌和苹果炭疽病菌效果最好。经苹果炭疽病菌处理的雷公藤不定根中内酯醇的含量达88.65μg/gDW,为对照(39.62μg/gDW)的2.2倍,生物碱含量达6.09 mg/g DW,为对照(3.02 mg/gDW)的2倍。诱导子的作用效果与诱导子浓度、诱导子作用时间及不定根的生长状态有关。对苹果炭疽病菌来说,诱导子作用的最适浓度为每毫升培养基含糖100μg/mL;不定根在对数生长末期对诱导作用最敏感;在加入诱导子15 d后收获不定根,不定根中的内酯醇含量最高,而生物碱含量随诱导子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在不同体积的三角瓶中,按三角瓶体积的2/5加入培养液,随着三角瓶体积的增大,雷公藤不定根增长量略有下降, 1 L和5 L的三角瓶中不定根增长量分别下降2.92%和6.57%,而不定根和培养液中的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明显。内酯醇和生物碱均为分泌型,在过滤不定根后的培养液中内酯醇占每瓶内酯醇总量的56%,总生物碱占每瓶总量的65%。4.雷公藤组培产物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杀虫活性研究建立了在同一提取物中同时测定雷公藤内酯醇和总生物碱的方法。内酯醇的检测范围为1100μg/ mL,(R2= 0.9999);雷公藤总生物碱在5-100μg/ 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2= 0.9998);在同一提取液中,雷公藤内酯醇和总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2%(RSD=0.975%)、100.33%(RSD=2.56%)。不同组织培养产物提取液对3龄小菜蛾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和毒杀作用,其中不定根培养物提取物处理后每天的小菜蛾体重增加量均成了负值,72 h后70%左右已经死亡,存活的试虫体重比试验前下降了18.33%。5.雷公藤再生体系建立及组培快繁研究以雷公藤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体细胞胚的发生过程和植株再生、芽苗增殖的影响因素。组织学观察表明,雷公藤体细胞胚起源于愈伤组织内部的单细胞,发育历程与合子胚相似。在愈伤组织再生中,NAA较2,4-D效果好, 6-BA优于KT,NAA与6-BA配合使用明显提高再生率。6种培养基中,MS和B5的愈伤组织再生率达100%,在0.1 mg/L NAA+1.0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不仅愈伤组织再生率达100%,而且每块愈伤组织平均形成芽数也比较多。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植株再生率和愈伤组织分化形成的小苗数,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以继代八个月到一年之间的胚性愈伤组织的再生能力最强,达100%。雷公藤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20个月后已经丧失分化能力。再生苗茎段增殖以1/2MS+2.0 mg/L IBA为好,生根培养以1/2MS+2.0 mg/L IBA+0.5 g/L活性炭较好,生根率达100%。移栽至珍珠岩与腐殖质土(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达96%。

尹作鸿,朱蔚华[5](1992)在《雷公藤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报道了不同理化因素对固体培养的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及二萜内酯含量的影响: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中二萜内酯含量高于10001 x 光照下的组织;在不同生长素及其组合中,NAA 对二萜内酯积累的作用最好,而 2,4-D 对愈伤组织生长的效果最好;在6,7-V 培养基中,补加100mg/L 的KNO3,或者加入丙酮酸、柠檬酸、苹果酸等,都能显着提高愈伤组织中二萜内酯的含量;愈伤组织分化出根,二萜内酯含量升高,而生长速度下降;20g/L 的蔗糖浓度对二萜内酯积累的效果较好,但30g/L 的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生长的效果好。

朱留刚[6](2012)在《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愈伤细胞悬浮培养生产雷公藤甲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属卫矛科藤本植物,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已有700多年的利用历史,具有广泛药理作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炎等多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雷公藤亦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肿瘤、抗器官排斥、免疫调节及抗生育等作用。目前,传统药用植物的来源仍多以采挖野生资源为主,这种不合理及破坏性利用植物资源的方式,已导致药用植物资源日益减少。随着药用植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药用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大意义,亦为实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研究以雷公藤组织培养苗为材料,研究了愈伤组织诱导、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外源物对悬浮细胞生物学特征及次生代谢过程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以雷公藤组培苗为诱导材料,研究雷公藤根、茎、叶三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及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结果发现:在MS培养基上三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叶﹥茎﹥根;在五种不同组分培养基上对叶外植体诱导,其诱导率:MS﹥N6﹥B5﹥White﹥1/2MS;同时研究表明雷公藤叶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最佳pH范围为5.8-6.2;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分布规律:叶愈伤﹥根愈伤﹥茎愈伤。2.对雷公藤叶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研究不同营养条件对雷公藤愈伤细胞生长及其雷公藤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细胞在White培养基上增殖最快,而在MS培养基上生长最慢;White和MS培养基中悬浮细胞在第6d时雷公藤甲素含量最高,产量分别为70.14ug/g(DW)和40.77ug/g.而N6培养基中雷公藤甲素最大产量为6.34ug/g,出现在第9d;三组细胞培养悬浮液中的雷公藤甲素峰值产量分布规律则为:White(2.81mg/L)> N6(2.13mg/L)> MS(1.63mg/L);同时培养基的pH值随细胞的生长而有波动现象。3.以White液体培养基为培养条件,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和氯化镧(Lacl3)对悬浮细胞生物学特征及产甲素过程的影响。SA和Lacl3均对雷公藤悬浮细胞PAL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两种诱导子对悬浮细胞胞内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影响存在差异,两种诱导子各浓度处理下细胞内甲素峰值质量分数总体变异分布规律为:SA0.1mg/L95.99μg/g﹥Lacl340mg/L86.34μg/g﹥SA1.0mg/L71.02μg/g﹥Lacl360mg/L65.47μg/g﹥CK63.12μg/g﹥Lacl320mg/L58.23μg/g﹥SA10.0mg/L54.86μg/g。SA和Lacl3在合适浓度下有促进悬浮细胞向胞外释放次生代谢产物的能力,均能有效促进悬浮细胞胞外甲素的积累。两种诱导子对雷公藤胞外甲素峰值产量积累效应的影响结果为:SA0.1mg/L5.53mg/L﹥Lacl320mg/L3.11mg/L﹥Lacl340mg/L2.68mg/L﹥Lacl360mg/L1.84mg/L﹥CK1.56mg/L﹥SA1.0mg/L1.48mg/L﹥SA10.0mg/L1.34mg/L。4.以White液体培养基为培养条件,研究雷公藤内生真菌诱导子对宿主细胞生物学特征及产甲素过程的影响。不同时间添加内生真菌诱导子悬浮细胞胞内甲素峰值质量分数总体分布变异规律为:NS-5菌丝体⑧155.18μg/g﹥NS-5菌丝体④140.62μg/g﹥NS-17培养液④101.12μg/g﹥NS-5培养液④93.41μg/g﹥NS-17菌丝体④75.52μg/g﹥NS-17菌丝体⑧70.72μg/g﹥CK63.12μg/g﹥NS-5培养液⑧53.1μg/g﹥NS-17培养液⑧39.4μg/g;不同时间添加诱导子对胞外甲素峰值浓度影响规律为:NS-5菌丝体诱导子(K8)﹥NS-17菌丝体诱导子(K6)﹥NS-17培养液诱导子(K5)﹥NS-5培养液诱导子(K4)﹥NS-5培养液诱导子(K7)﹥NS-17菌丝体诱导子(K2)。

李建鹃[7](2009)在《雷公藤组织培养微生态条件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雷公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舒筋络血、消肿止痛、杀虫止血等功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肾炎及难治性肾病、红斑狼疮等10余种难治病症有很好的疗效。由于近年来对雷公藤需求不断增加,使得野生雷公藤资源急剧减少,为统筹兼顾雷公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雷公藤再生苗,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应用前景。本研究拟在雷公藤良种选育的基础上,以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雷公藤优良无性系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条件进行优化,为加快雷公藤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雷公藤组织培养最佳外植体为无病害的绿色嫩叶。最佳消毒方式为:70%的酒精浸泡30s, 10%的NaClO中消毒15min,污染率最低,存活率最高,分别为21.08%,65.66%。2、基本培养基的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显着影响。4种基本培养基中MS诱导率最高。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优选试验采用L16(45)设计,各因素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依次为2,4-D>NAA>KT,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2,4-D1.5mg/L+ NAA1.5mg/L+KT0.1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2.93%。最佳培养时间为40d。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激素之间的线性模型关系为: y = 46.85 + 5.35 x1 + 5.79 x 2 ? 2.18x3( R = 0.681)3、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发现,各因素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影响依次为IAA>KTA>2,4-D,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最佳配方为:MS+2,4-D1.0mg/L+IAA1.0mg/L+KT0.1mg/L+AgNO350mg/L,愈伤组织相对增长率可达485.08%。最佳光照条件为:先进一个星期的暗培养后进行16h/d的光照培养,最佳培养时间为30d。雷公藤愈伤组织相对增长率与激素之间的线性模型关系为: y = ?8 3.42 + 44.12 x1 + 111.10 x 2 + 37.81x3( R = 0.654)4、基本培养、激素的种类和浓度组合对雷公藤不定芽诱导影响显着。雷公藤不定芽诱导需要微量元素齐全、钾盐、铵盐及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培养基,3种基本培养基中1/2MS、MS均可诱导雷公藤不定芽的分化,其中MS的诱导率最高。雷公藤不定芽诱导需要KT和6-BA的交互作用。在3种生长素中只有NAA对雷公藤不定芽诱导最为有利。L9(34)正交设计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雷公藤不定芽诱影响依次为6-BA>KT>NAA,雷公藤不定芽诱导的最佳配方为: MS+NAA0.2mg/L+ KT0.5mg/L+ 6-BA1.5mg/L,不定芽诱导率可达73.68%。最佳培养时间为60d。雷公藤不定芽诱导率与激素之间的线性模型关系为: y = 93.79 ? 1.20 x1 ? 2.11x 2 ? 27.03x3( R = 0.894)5、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雷公藤不定芽增殖影响极显着,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发现,各因素对雷公藤不定芽增殖影响依次为NAA>KT>6-BA,雷公藤不定芽增殖最佳配方为:MS+NAA0.1mg/L+KT0.1mg/L+6-BA1.0mg/L,不定芽增值倍数可达3.56倍。最佳培养时间为60d,为保持一定的生长活力和增殖系数,进行继代增殖培养的试管苗苗高须在2cm以上,继代次数不宜超过6次。雷公藤不定芽增殖倍数与激素之间的线性模型关系为: y = 3.98 ? 0.38 x1 ? 0.32 x 2 ? 0.15x3( R = 0.599)6、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发现,基本培养集和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雷公藤生根培养影响不显着,各因素对雷公藤生根率影响依次为基本培养基> KT>NAA,各因素对雷公藤平均根长影响依次为基本培养基>NAA>KT,各因素对雷公藤平均根数影响依次为NAA>基本培养基>KT,雷公藤生根培养的最佳配方为:1/2MS+NAA2.0mg/L+KT0.1mg/L+活性炭0.50g/L, 45d的生根率可达100%,平均根可达2.77cm,平均根数可达11.42根。为保证一定生长活力,进行生根培养的试管苗芽苗须在2~3cm以上,培养时间为45d。最能体现不同培养时间与雷公藤生根率之间的关系的模型为: 2y = 3.42 x1 + 0.03 x2? 18.63( R = 0.995)最能体现不同培养时间与雷公藤平均根长之间的关系的模型为: y = 0.07 x1? 0.31( R = 0.995)最能体现不同培养时间与雷公藤平均根数之间的关系的模型为: 2y = 0.37 x1 + 0.01x 2? 2.53( R = 0.991)7、试验结果显示,苗高在4cm以上,根数在3条以上,根长在2.0cm以上的试管苗移栽后最易成活,最佳炼苗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1∶2,在30d的观察期后移栽苗的成活率可达87%。试验中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快速繁殖育苗的要求,其技术措施可以满足苗木组培生产的需要。

王博[8](2008)在《促进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培养物中三萜物质积累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先以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树皮为材料,分析了白桦不同部位和种源间白桦酯醇含量的变化。而后,以白桦组织苗为材料,诱导白桦愈伤组织,进行愈伤组织固体培养和悬浮培养,并对愈伤组织中白桦三萜物质的代谢调控进行了研究。初步探索了白桦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及其内部三萜物质积累的关系,为进一步利用细胞工程手段提高白桦酯醇等三萜化合物含量提供理论依据。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白桦不同部位及种源间白桦酯醇含量的变异分析对白桦酯醇的提取方法中,索氏提取和超声波醇提的白桦酯醇含量较高,分别为240.25和239.57mg/g。超声波醇提法与其他3种提取方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建议提取白桦酯醇采用超声波醇提法。白桦酯醇在白桦不同部位的含量依次分别为:外皮>枝皮>内皮>芽>叶>根>花粉。其中,树皮的外皮中白桦酯醇含量最高,而枝皮次之,花粉最少。对采自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和东北地区的13种8年生白桦种源树皮内白桦酯醇含量的分析表明,白桦酯醇的含量范围为132.45~257.11mg/g,且种源间白桦酯醇的含量差异呈极显着水平.其中,东北地区的北湖和凉水两个白桦种源的含量最高,达到257.11和240.36 mg/g;而采至辽宁、内蒙和宁夏的清源、莫尔和宁夏3个白桦种源的含量最低,分别为139.24、136.26和132.45 mg/g。2、白桦愈伤组织固体培养体系的优化及其三萜类物质代谢调控研究最适合三萜物质生产的白桦愈伤组织固体培养体系为:I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8mg/L 6-BA+0.6 mg/L NAA,蔗糖浓度为30g/L,光处理条件为强光照,蓝色光质。比较MS、NT、IS、WPM、B5五种基本培养基,发现WPM培养基最有利于白桦愈伤组织鲜重的积累,收获时鲜重达到6.6 g(Pw)/瓶;而IS培养基则有利于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物质的积累,最高含量为2.3670 mg/g(DW)。在所有激素组合中6-BA与TDZ组合有利于愈伤组织鲜重增长,而0.8 mg/L 6-BA+0.6 mg/L NAA培养的愈伤组织中三萜物质含量最高,达到3.5319 mg/g(DW)。不同碳源条件下,蔗糖浓度为30g/L的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类物质积累量最高,达到4.040 mg/g(DW)。不同光处理条件下,蓝光对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物质含量的积累最为有利,最高达到8.413 mg/g(DW)。3、白桦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初步建立及其三萜类物质的积累调控最适合三萜物质生产的白桦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为: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4mg/L 6-BA+0.2mg/L TDZ,接种量为10~20g/L,光处理条件为光照。在整个悬浮培养周期中,白桦愈伤组织的鲜重都处于增长状态,而细胞中的三萜物质含量在第9天达到最高值,含量为14.3075 mg/g(DW)。比较了MS、NT、IS、WPM、B5、1/2MS六种基本培养基,发现B5培养基对细胞鲜重的积累有利,收获时达到13.72g(FW)/瓶;而NT培养基最有利细胞中三萜物质的积累,最高含量达到11.9671mg/g(Dw)。激素配比为0.4mg/L 6-BA+0.2mg/L TDZ培养的愈伤组织中三萜物质含量最高,最高含量达到14.2264mg/g(DW)。10g/L的接种量是悬浮细胞中三萜物质积累最高,最高含量达到14.3638mg/g(DW)。光照对白桦悬浮培养细胞的鲜重积累和悬浮细胞中三萜物质的积累都有利。4、所有试验表明悬浮培养比固体培养更有利于白桦三萜物质的积累,最适培养条件为:悬浮培养,B5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4mg/L 6-BA+0.2mg/L TDZ,接种量为10g/L(FW),光照条件。

李斌,彭志英,何琼英[9](2001)在《剑麻细胞悬浮培养诱导蛋白酶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将经过高浓度生长素预培养的剑麻愈伤组织细胞.接种入LS、MS、N6、B5四种液体培养基中,在30d培养过程中动态每2-5d测定培养细胞的生长速率、剑麻蛋白酶活力和培养液的pH值变化。结果表明: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量成倍地高于固体培养细胞;LS、MS培养基是剑麻细胞悬浮培养及诱导产蛋白酶最适的培养基;悬浮培养液中的蛋白酶活力占细胞蛋白酶活力的20.0%-46.9%;悬浮培养细胞生长速率与培养液的pH值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赵磊[10](2016)在《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优化及中试放大研究》文中认为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多年生攀缘性藤本,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雷公藤内酯醇及生物碱,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同时也是杀虫的活性成分,在我国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本研究以雷公藤不定根为材料,探究了大孔吸附树脂类型和添加量以及H培养基中大量元素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较为系统地从接种大小、培养时间、接种密度和通气速率等方面对雷公藤不定根10 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体系进行了条件优化和筛选,探讨了雷公藤不定根继续放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及其添加量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对XAD-2、XAD-7、HP-20、ADS-8和ADS-F8等5种型号大孔吸附树脂试验发现,XAD-7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雷公藤不定根中3种次生代谢产物有较高的吸附效率,不仅提高了3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对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添加量为5%时收获的雷公藤不定根增长量为1.61 g DW,是对照的1.16倍,培养液中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的含量分别为对照2.57倍、35.77倍和3.31倍,最后收获的3种次生代谢产物总产量分别达到0.57 mg/flask、1.08 mg/flask和130.47μg/flask,分别为对照的2.04倍、8.60倍和1.66倍。2.H培养基大量元素浓度及硝铵比优化:研究H培养基中N元素、Ca元素、Mg元素、P元素和K元素等5种大量元素浓度及培养基中硝态氮和铵态氮之比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时发现,N元素、P元素和K元素浓度为H培养基标准浓度2倍、Ca元素浓度为2.5倍、Mg元素浓度为1.5倍、硝铵比为9:1时最适宜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H培养基原有硝铵比(7:3)对3种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都最为有利,其中3.5倍N元素和Ca元素浓度、1.5倍P元素和K元素浓度、2.5倍Mg元素浓度有利于雷公藤内酯醇的积累;1.5倍N元素浓度、3倍Ca元素浓度、2倍P元素和K元素浓度、3.5倍Mg元素浓度有利于吉碱的积累;3倍N元素和Mg元素浓度、3.5倍Ca元素浓度、1.5倍P元素和K元素浓度有利于次碱的积累。3.10 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条件的优化:对10 L生物反应器培养雷公藤不定根时的接种大小、接种密度、通气速率和培养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时发现:雷公藤不定根团块接种大小为4-5 cm、接种密度为120 g FW/bioreactor、通气速率为1.0 vvm、培养时间为30d时较适合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此时收获的不定根干重达36.21 g,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的总产量分别为24.19 mg、46.56 mg和6.28 mg。雷公藤不定根培养在中试放大的过程中,10 L生物反应器收获的干重为6.04 g/L,不足250 mL三角瓶生物量生产能力的一半,但雷公藤内酯醇和吉碱的总产量仅分别较250 mL三角瓶培养降低9.84%和4.55%,而雷公藤次碱的总产量则较250 mL三角瓶提高28.05%。由此可见使用生物反应器进行大规模培养雷公藤不定根的方法是可行的,大规模工厂化培养雷公藤不定根可以不受季节和地点的限制快速增殖雷公藤不定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是改善雷公藤生长和繁殖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这为通过工厂化培养雷公藤不定根生产其次生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二、雷公藤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公藤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凤丹’离体细胞植株再生和丹皮酚积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牡丹的生物特征、生长特性及分布
        1.1.1 牡丹的生物特征
        1.1.2 牡丹的生长特性
        1.1.3 牡丹的分布
    1.2 牡丹的应用价值
        1.2.1 观赏价值
        1.2.2 药用价值
        1.2.3 食用价值
    1.3 丹皮酚的来源
        1.3.1 天然产物丹皮酚
        1.3.2 化学合成丹皮酚
        1.3.3 离体细胞培养生产丹皮酚
    1.4 愈伤组织培养
        1.4.1 外植体的选择
        1.4.2 无菌培养体系建立
        1.4.3 愈伤组织诱导
        1.4.4 影响愈伤组织增殖及悬浮细胞培养的因素
        1.4.4.1 培养基类型
        1.4.4.2 植物生长调节剂
        1.4.4.3 碳源
        1.4.4.4 添加物
        1.4.4.5 pH值
        1.4.4.6 凝固剂
        1.4.4.7 培养条件
        1.4.4.8 起始浓度
        1.4.4.9 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
    1.5 植株再生
        1.5.1 愈伤组织的分化
        1.5.2 体细胞胚胎
        1.5.3 胚培养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凤丹'离体细胞培养体系建立
        2.2.2 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
        2.2.2.1 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
        2.2.2.2 试管苗茎段诱导愈伤组织
        2.2.2.3 试管苗叶片诱导愈伤组织
        2.2.2.4 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
        2.2.3 愈伤组织固体培养
        2.2.3.1 培养基类型、6-BA和NAA浓度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2.2.3.2 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2.2.3.3 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2.2.3.4 水解酪蛋白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2.2.3.5 pH值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2.2.3.6 琼脂浓度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2.2.3.7 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2.2.3.8 继代周期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2.2.3.9 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绘制
        2.2.4 悬浮细胞培养
        2.2.4.1 培养基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2.2.4.2 起始浓度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2.2.4.3 蔗糖浓度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2.2.4.4 添加物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2.2.4.5 pH值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2.2.4.6 培养时间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2.2.4.7 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绘制
        2.2.5 两种培养方式下丹皮酚含量的积累
        2.2.5.1 愈伤组织固体培养过程中丹皮酚含量的积累
        2.2.5.2 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丹皮酚含量的积累
        2.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凤丹'离体细胞培养体系建立
    3.2 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
        3.2.1 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
        3.2.2 试管苗茎段诱导愈伤组织
        3.2.3 试管苗叶片诱导愈伤组织
        3.2.4 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
    3.3 愈伤组织固体培养
        3.3.1 培养基类型、6-BA和NAA浓度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2 6-BA浓度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3 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4 水解酪蛋白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5 PH值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6 琼脂浓度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7 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8 继代周期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
        3.3.9 愈伤组织生长曲线绘制
    3.4 悬浮细胞培养
        3.4.1 培养基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3.4.2 起始浓度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3.4.3 蔗糖浓度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3.4.4 添加物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3.4.4.1 CH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3.4.4.2 肌醇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3.4.5 PH值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3.4.6 培养时间对悬浮细胞培养的影响
        3.4.7 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绘制
    3.5 两种培养方式下丹皮酚含量的积累
        3.5.1 愈伤组织固体培养过程中丹皮酚含量的积累
        3.5.2 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丹皮酚含量的积累
4 讨论
    4.1 无菌培养体系建立
    4.2 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
    4.3 愈伤组织增殖条件的优化
    4.4 建立悬浮培养体系
    4.5 建立丹皮酚次生代谢物质离体培养技术体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真菌诱导子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宁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真菌诱导子的制备
        1.2.2 真菌诱导子种类和浓度的筛选
        1.2.3 真菌诱导子处理时间的筛选
        1.2.4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及单宁含量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真菌诱导子种类和浓度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2.2 拟茎点霉菌处理时间对固体培养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2.3 胶孢镰刀菌处理时间对龙眼悬浮细胞中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2.4 真菌诱导子种类和浓度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2.5 拟茎点霉菌处理天数对固体培养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2.6 尖孢镰刀菌处理天数对龙眼悬浮细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2.7 真菌诱导子种类和浓度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单宁含量的影响
    2.8 胶孢镰刀菌处理天数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单宁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适宜的真菌诱导子类型和浓度有利于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
    3.2 真菌诱导子处理时间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较大

(4)雷公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的研究进展
        1.1.1 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
        1.1.2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物质
        1.1.3 植物组织培养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
    1.2 植物次生代产谢产物与植物源农药
        1.2.1 植物体中存在有防御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
        1.2.2 生物技术在植物性杀虫剂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1.3 雷公藤的研究概况
        1.3.1 雷公藤的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分布
        1.3.2 雷公藤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1.3.3 雷公藤的杀虫作用研究概况
        1.3.4 雷公藤代谢产物的化学合成及生物合成的基因修饰
        1.3.5 雷公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研究进展
    1.4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条件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主要仪器、试剂和药品
        2.1.4 雷公藤愈伤组织中内酯醇和总生物碱的提取检测(参见第五章)
        2.1.5 数据处理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植物生长素类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2 植物生长素类与6-BA 和KT 配合使用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3 不同培养基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4 不同外植体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2.5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2.2.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生长和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2.2.7 抗褐变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
        2.3.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和抗褐变的影响
        2.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和抗褐变的影响
        2.3.4 褐变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2.3.5 光照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第三章 雷公藤细胞培养生产内酯醇及生物碱的代谢调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主要仪器、试剂和药品
        3.1.4 雷公藤细胞中内酯醇和总生物碱的提取检测(参见第五章)
        3.1.5 数据处理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培养基类型对细胞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3.2.2 培养时间对雷公藤细胞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接种量对雷公藤细胞生长的影响
        3.2.4 培养液pH 值对雷公藤细胞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装液量对雷公藤细胞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前提物质、诱导子及其浓度对雷公藤细胞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添加前体物质对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3.3.2 添加诱导子或刺激剂对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建立和生产雷公藤内酯醇及生物碱的代谢调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3 主要仪器、试剂和药品
        4.1.4 雷公藤不定根中内酯醇和总生物碱的提取检测(参见第五章)
        4.1.5 数据处理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雷公藤不定根的诱导及稳定性培养
        4.2.2 培养时间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和内酯醇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4.2.3 不定根悬浮培养过程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耗的变化
        4.2.4 大量元素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和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4.2.5 微量元素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和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4.2.6 碳源及其浓度对不定根生长和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4.2.7 有机物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和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4.2.8 生物诱导子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和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4.2.9 硝酸银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和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4.2.10 摇瓶体积放大对不定根生长和内酯醇及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4.3 讨论
        4.3.1 雷公藤不定根发生因素的探讨
        4.3.2 培养基成分对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
        4.3.3 生物诱导子对雷公藤不定根的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
第五章 雷公藤组培产物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及杀虫活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3 主要仪器、试剂和药品
        5.1.4 数据处理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内酯醇和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5.2.2 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5.2.3 不同类型雷公藤样品中内酯醇及总生物碱的测定
        5.2.4 不同类型雷公藤样品对小菜蛾幼虫的毒杀作用
        5.2.5 不同类型雷公藤样品对小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雷公藤再生体系建立及组培快繁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1.3 数据处理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雷公藤愈伤组织类型对植株再生的影响
        6.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影响
        6.2.3 6-BA 和NAA 水平及活性炭对雷公藤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影响
        6.2.4 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影响
        6.2.5 雷公藤体细胞胚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6.2.6 不同培养基对雷公藤腋芽萌芽和生长的影响
        6.2.7 培养时间对雷公藤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影响
        6.2.8 雷公藤胚性愈伤组织分化潜力丧失研究
        6.2.9 雷公藤胚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变异及其稳定性研究
        6.2.10 雷公藤芽苗的增殖
        6.2.11 不同浓度活性炭对雷公藤芽苗生根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雷公藤植株再生的影响
        6.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植株再生的影响
        6.3.3 雷公藤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及其稳定性
        6.3.4 活性碳添加量对雷公藤芽苗生根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7.3 突破性进展
    7.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5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6)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愈伤细胞悬浮培养生产雷公藤甲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雷公藤研究概况
        1.1.1 雷公藤地理分布及形态特征
        1.1.2 雷公藤药用历史
        1.1.3 雷公藤植株药用成分
    1.2 雷公藤甲素研究进展
        1.2.1 雷公藤甲素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
        1.2.2 雷公藤甲素药理研究
    1.3 细胞悬浮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1.4 诱导子研究进展
        1.4.1 非生物诱导子
        1.4.2 内生真菌诱导子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 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系建立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1.1 植物材料与培养基
        2.1.2 主要仪器、药品
    2.2 试验方法
        2.2.1 愈伤组织诱导
        2.2.2 愈伤组织细胞活力测定
        2.2.3 雷公藤甲素的测定
        2.2.3.1 高效液相仪(HLPC)测定条件设定
        2.2.3.2 雷公藤甲素样品的制备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
        2.3.2 雷公藤甲素标准品及样品 HPLC 检测图谱
        2.3.3 不同外植体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2.3.4 不同培养基对雷公藤叶外植体的诱导和生长影响
        2.3.5 不同 pH 值对雷公藤外植体的诱导和生长的影响
        2.3.6 雷公藤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生物量研究
        2.3.7 雷公藤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细胞活力比较
        2.3.8 雷公藤不同生长条件及培养形态下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变异规律
    2.4 小结
3 细胞悬浮培养系的建立
    3.1 材料与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3.2.2 高效液相仪(HLPC)测定条件设定
        3.2.2.1 雷公藤甲素测定
        3.2.2.2 细胞干质量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愈伤组织与悬浮细胞
        3.3.2 雷公藤甲素标准品及样品 HPLC 检测图谱
        3.3.3 不同培养基对雷公藤细胞生长量的影响
        3.3.4 不同培养基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雷公藤甲素质量分数的影响
        3.3.5 雷公藤细胞悬浮培养对培养液 pH 的影响
        3.3.6 雷公藤细胞培养悬浮液中甲素质量分数变化
    3.4 小结
4 非生物子诱导调控雷公藤悬浮细胞产甲素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外源诱导子 SA 和 Lacl3浓度控制及添加
        4.2.2 悬浮细胞活性测定
        4.2.3 悬浮细胞生物量测定
        4.2.4 悬浮液总糖含量测定
        4.2.5 细胞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测定
        4.2.6 细胞胞内、胞外雷公藤甲素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浓度 SA 和 Lacl3对悬浮细胞活性的影响
        4.3.2 不同浓度 SA 和 Lacl3对悬浮细胞生物量的影响
        4.3.3 不同浓度 SA 和 Lacl3对悬浮培养液总糖含量的影响
        4.3.4 不同浓度 SA 和 Lacl3对细胞 PAL 的影响
        4.3.5 不同浓度 SA 和 Lacl3对细胞内雷公藤甲素的影响
        4.3.6 不同浓度 SA 和 Lacl3对胞外雷公藤甲素的影响
    4.4 小结
5 生物诱导子调控下雷公藤悬浮细胞产甲素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仪器
        5.1.1 生物材料
        5.1.2 培养基
        5.1.3 仪器及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内生真菌菌丝体及菌液诱导子制备
        5.2.2 细胞悬浮培养及处理
        5.2.3 悬浮细胞生物量测定
        5.2.4 悬浮细胞活性测定
        5.2.5 悬浮液总糖含量测定
        5.2.6 悬浮细胞 PAL 测定
        5.2.7 细胞内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丙二醛(MDA)的测定
        5.2.8 雷公藤悬浮细胞胞内、胞外雷公藤甲素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内生真菌菌丝体和菌液诱导子对悬浮细胞生物量的影响
        5.3.2 内生真菌菌丝体和菌液诱导子对悬浮细胞活性的影响
        5.3.3 内生真菌菌丝体和菌液诱导子对悬浮液总糖含量的影响
        5.3.4 内生真菌菌丝体和菌液诱导子对细胞 PAL 的影响
        5.3.5 内生真菌菌丝体和菌液诱导子对细胞 POD 活性的影响
        5.3.6 内生真菌菌丝体和菌液诱导子对细胞 MDA 的影响
        5.3.7 内真生菌菌丝体和菌液诱导子对细胞内雷公藤甲素的影响
        5.3.8 内生真菌菌丝体和菌液诱导子对胞外雷公藤甲素的影响
    5.4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雷公藤组织培养微生态条件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1.1.1 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基础及其应用
        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史
        1.1.3 植物组织培养微生态条件调控的研究进展
        1.1.3.1 植物组织培养微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1.1.3.2 植物组织微生态调控的研究进展
        1.1.3.3 植物组织微生态调控的发展趋势
    1.2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及应用
        1.2.1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1.2.1.1 进行药用植物大规模的快速无性繁殖
        1.2.1.2 保存药用植物的优良种质资源
        1.2.1.3 促进无病良种药用植物品种的栽培
        1.2.1.4 获得药用植物的新品种
        1.2.2 利用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法生产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
    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几个难题
        1.3.1 污染
        1.3.2 褐变
        1.3.2.1 褐变的发生机理
        1.3.2.2 影响褐变的因素
        1.3.2.3 防止褐变的措施
        1.3.3 玻璃化现象
        1.3.3.1 玻璃化形成的原因
        1.3.3.2 玻璃化的防止对策
    1.4 雷公藤的研究进展
        1.4.1 雷公藤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1.4.2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1.4.3 雷公藤的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1.4.3.1 雷公藤药理性研究
        1.4.3.2 雷公藤的临床应用
        1.4.4 雷公藤的毒性及其研究
        1.4.5 雷公藤的生物杀虫作用研究
        1.4.6 雷公藤的繁殖与栽培研究
        1.4.7 雷公藤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培养基的制备和培养条件
    2.3 试验设计
        2.3.1 试验宗旨
        2.3.2 技术路线
        2.3.3 试验方法
        2.3.3.1 取材与消毒
        2.3.3.2 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2.3.3.3 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
        2.3.3.4 雷公藤不定芽的诱导
        2.3.3.5 雷公藤不定芽增殖的培养
        2.3.3.6 雷公藤的生根培养
        2.3.3.7 炼苗与移栽
    2.4 试验结果的观察项目和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取材与消毒
        3.1.1 外植体的选择
        3.1.2 不同NaClO 浓度的选择
        3.1.3 不同消毒时间的选择
    3.2 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3.2.1 基本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2 不同激素水平对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3 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激素之间的关系模型
    3.3 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培养
        3.3.1 不同激素水平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影响
        3.3.2 雷公藤愈伤组织相对增长率与激素之间的关系模型
        3.3.3 不同光照条件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培养的影响
        3.3.4 不同抗氧化剂、抑制剂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抗褐变的影响
        3.3.4.1 硫代硫酸钠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抗褐变的影响
        3.3.4.2 维生素C 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抗褐变的影响
        3.3.4.3 柠檬酸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抗褐变的影响
        3.3.4.4 硝酸银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抗褐变的影响
        3.3.4.5 聚乙烯吡咯烷酮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抗褐变的影响
        3.3.4.6 活性炭对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抗褐变的影响
    3.4 雷公藤不定芽的诱导
        3.4.1 培养基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3.4.2 不同的分裂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3.4.3 不同的生长素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3.4.4 不同生长素和分裂素的配比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3.4.5 雷公藤愈不定芽诱导率与激素之间的关系模型
    3.5 雷公藤不定芽增殖
        3.5.1 雷公藤不定芽增殖
        3.5.2 雷公藤愈不定芽增殖倍数与激素之间的关系模型
    3.6 雷公藤的生根培养
        3.6.1 培养基对雷公藤生根培养的影响
        3.6.2 活性炭对雷公藤生根培养的影响
        3.6.2 活性炭对雷公藤生根培养的影响
        3.6.3 不同培养时间对雷公藤生根培养的影响
        3.6.4 不同培养时间与雷公藤生根培养关系模型
    3.7 炼苗与移栽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无菌体系的建立
        4.1.2 雷公藤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体系
        4.1.3 雷公藤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体系
        4.1.4 雷公藤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体系
        4.1.5 雷公藤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体系
        4.1.6 雷公藤生根的最佳培养体系
        4.1.7 雷公藤炼苗移栽培养体系
    4.2 讨论
    4.3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8)促进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培养物中三萜物质积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白桦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
    1.2 桦木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3 林木悬浮培养的研究概述
    1.4 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5 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概述
    1.6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因素
        1.6.1 外植体的选择
        1.6.2 高产细胞系的选择
        1.6.3 最佳培养条件和程序的选择
    1.7 萜类化合物
        1.7.1 萜类化合物概述
        1.7.2 萜类化合物的生源途径
        1.7.3 白桦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与检测
        1.7.4 白桦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1.8 白桦三萜类物质的研究现状
    1.9 本研究的意义
2 白桦不同部位及种源间白桦酯醇含量的变异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来源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白桦酯醇标准品色谱响应的线性范围
        2.2.2 白桦酯醇提取方法的选择
        2.2.3 不同部位白桦酯醇的含量分析
        2.2.4 白桦种源间白桦酯醇含量的变异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白桦愈伤组织固体培养体系的优化及其三萜类物质代谢调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来源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激素配比对白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2 不同培养基类型对白桦愈伤组织生长及其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
        3.2.3 不同激素配比对白桦愈伤组织生长及其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
        3.2.4 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碳源对白桦愈伤组织生长及其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
        3.2.5 不同光处理条件对白桦愈伤组织生长及其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白桦愈伤组织悬浮培养体系初步建立及其三萜类物质合成的调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来源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白桦悬浮培养细胞生长曲线与三萜物质的形成关系
        4.2.2 不同形态白桦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后细胞的生长曲线与三萜物质的积累
        4.2.3 不同接种量对白桦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其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
        4.2.4 不同培养基种类对白桦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其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
        4.2.5 不同激素配比对白桦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其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
        4.2.6 不同光照条件对白桦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及其三萜物质积累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剑麻细胞悬浮培养诱导蛋白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1.2.2 接种与培养
        1.2.3 细胞生长量和细胞生长速率的测定
        1.2.4 剑麻蛋白酶活力测定
        1.2.5 悬浮培养液pH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剑麻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动态
    2.2 剑麻细胞固体培养与液体培养细胞生长动态比较
    2.3 剑麻悬浮培养细胞的蛋白酶活力
    2.4 剑麻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pH值的变化
3 结论

(10)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优化及中试放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1.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
        1.1.2 植物不定根培养研究概况
        1.1.3 两步培养法研究概况
        1.1.4 生物反应器培养植物不定根培养研究概况
    1.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1.2.1 酚类化合物
        1.2.2 含氮化合物
        1.2.3 萜类化合物
        1.2.4 其他化合物
    1.3 大孔吸附树脂在药用植物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1.4 雷公藤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雷公藤资源分布情况及繁殖方法
        1.4.2 雷公藤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4.3 雷公藤主要化学成分
        1.4.4 雷公藤医药作用研究概况
        1.4.5 雷公藤杀虫作用研究概况
        1.4.6 雷公藤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雷公藤不定根材料的诱导及稳定性培养
        2.2.2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及其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2.2.3 H培养基大量元素浓度及硝铵比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2.2.4 10L植物根须培养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雷公藤不定根研究
        2.2.5 不定根增长量的测定及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与HPLC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影响
        3.1.1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
        3.1.2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雷公藤不定根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1.3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培养液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1.4 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对雷公藤不定根和培养液中次生代谢产物总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影响
        3.2.1 不同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对雷公藤不定根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对培养液中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大孔吸附树脂添加量对雷公藤不定根和培养液中次生代谢产物总含量的影响
    3.3 H培养基大量元素浓度及硝铵比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影响
        3.3.1 氮元素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3.2 钙元素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3.3 磷元素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3.4 镁元素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3.5 钾元素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3.6 硝铵比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3.4 10 L植物根须培养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雷公藤不定根研究
        3.4.1 生物反应器DO值变化曲线
        3.4.2 接种大小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影响
        3.4.3 培养时间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影响
        3.4.4 接种密度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影响
        3.4.5 通气速率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影响
        3.4.6 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雷公藤不定根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
    4.1 大孔吸附树脂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影响
    4.2 H培养基大量元素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的影响
    4.3 10 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雷公藤不定根研究
        4.3.1 10 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雷公藤不定根的最佳条件
        4.3.2 10 L气升式生物反应器培养雷公藤不定根的污染现象
        4.3.3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仍需优化或改进的方面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雷公藤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凤丹’离体细胞植株再生和丹皮酚积累[D]. 纪楠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1)
  • [2]雷公藤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研究[J]. 尹作鸿,朱蔚华. 生物工程学报, 1992(01)
  • [3]真菌诱导子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单宁含量的影响[J]. 刘生财,段俊朋,徐小萍,潘君飞,程春振,林玉玲,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2018(09)
  • [4]雷公藤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调控研究[D]. 李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5]雷公藤愈伤组织的固体培养[J]. 尹作鸿,朱蔚华. 中国药学杂志, 1992(01)
  • [6]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愈伤细胞悬浮培养生产雷公藤甲素研究[D]. 朱留刚. 福建农林大学, 2012(12)
  • [7]雷公藤组织培养微生态条件的调控研究[D]. 李建鹃. 福建农林大学, 2009(05)
  • [8]促进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培养物中三萜物质积累的初步研究[D]. 王博.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
  • [9]剑麻细胞悬浮培养诱导蛋白酶的研究[J]. 李斌,彭志英,何琼英. 中国食品学报, 2001(02)
  • [10]雷公藤不定根培养体系优化及中试放大研究[D]. 赵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雷公藤愈伤组织固体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