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菲律宾社会阶级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石平萍,陈婷婷[1](2021)在《美国流动性神话的祛魅——析《美国在心中》菲律宾农业移民的跨洋流动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菲律宾裔作家卡洛斯·布洛桑的代表作《美国在心中》是最早获得主流读者认可的美国亚裔文学经典之一。本文借助约翰·厄里和黄秀玲的流动性概念和理论观点,从主人公卡洛斯及其家人的农业移民身份出发探讨其物理学意义上的横向流动、社会经济学意义上的纵向流动和人物内在成长意义上的精神向上流动,指出《美国在心中》是一部关于菲律宾农业移民的跨太平洋流动性叙事,该书在揭示美国殖民统治期间菲律宾农业移民的生存困境、探索其突围路径的同时,从种族和阶级的双重维度达成对美国流动性神话的诘问和颠覆。
许卓[2](2021)在《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文中认为
魏兵[3](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陈俊武[4](2020)在《1986年以来菲律宾自由党的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菲律宾自由党(Partido Liberal ng Pililinas)成立于1946年,是菲律宾历史最为悠久的政党之一,与目前的菲律宾第三共和国同龄,政党伴随国家命运经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政党在成立初期拥有较强的政治实力和影响力,之后遭遇威权统治者的强烈打压,政党发展遇到重大挫折。随着1986年新一轮民主化到来,为了在多党制背景下夺回政治利益,自由党必然需要推行适应性变革。本文首先对1986年前菲律宾自由党发展历史分期进行梳理,结合“初创成长期”和“重大挫折期”的具体历史事件,分析各阶段呈现的发展特点。其次,结合国家、区域和国际的历史背景,归纳1986年前后影响自由党发展变革的国内外因素。根据政党政治研究范式,文章将1986年以来自由党的发展举措分为党内建设和党际交往两个方面。从党内建设角度看,自由党从意识形态、组织架构、党群关系和施政纲领等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一是树立独特的意识形态,推广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政党价值观;二是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架构,明确各政党权力机构和党内官员职责,避免内部派别斗争;三是巩固党群关系,重视群众运动的政治作用,使自下而上的利益诉求和自上而下的意志落实相结合,夯实政党的选民基础;四是修正完善施政纲领,直面社会问题,提出切实可靠的方针政策。同时,自由党积极开展党际交往活动,在国内与政治利益相近的政党结成政党联盟,共同参与竞选和执政;在国外与意识形态相似的国外政党保持联系,加盟主张“自由主义”的地区性和国际性政党组织,提升政党国际知名度。自由党主动实行的适应性变革在近十年收获成效。2010年在党主席阿基诺三世领导下该党赢得总统大选,近年来在副总统选举、国会选举和地方选举方面均有较好表现。同时,自由党摒弃内部党派斗争弊病,改善党群关系,赢得外部支持。但是菲律宾政治生态固有特点难以改变,因此自由党发展过程仍存在诸多不足,完全转型为现代化政党难度较大。通过对自由党变革举措和发展成效的研究,对比1986年前后政党形象,可见本轮自由党发展是一次渐进型、有限性的变革。适应政治格局新要求是主要目标,而夺取大选胜利、掌握国家政权才是自由党最终目的。自由党研究可作为菲律宾政治研究突破口,借助政党研究观察菲律宾政治发展变化。自由党发展变革是动态过程,随着民主化进程深入,自由党的政治实力短时间内依然强盛。近年来单方面挑起“南海仲裁案”的自由党对华态度恶劣,对自由党的长期观察,将有助于管控中菲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章润发[5](2020)在《詹姆逊的电影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1934-)是当代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也是中国文学理论界最为熟悉的理论家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詹姆逊的电影批评。本文认为,詹姆逊的一系列电影批评实践在詹姆逊庞大的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詹姆逊在后现代社会或全球化时代进行认知测绘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章节安排大致如下:第一章探讨詹姆逊电影批评的理论基础,即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厘清詹姆逊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理论与其电影批评的关系,是对詹姆逊的电影批评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前提,主要从总体化原则、历史化策略以及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法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这构成了本章的前三个小节,第四节从阐释实例出发,对以上理论作出证明;第二章探讨电影与后现代主义文化,首先是探讨詹姆逊的文化分期理论对电影批评的影响,即将电影史对应着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划分为:20世纪30和40年代的好莱坞类型电影,50和60年代的大导演电影,以及70或80年代的创新性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其次从电影的角度探讨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诊断,即深度模式的丧失、历史意识的隐没、审美主体的消亡、表意锁链的断裂、批评距离的陷落这几个方面;最后探讨第三世界电影问题,主要的切入点是以杨德昌《恐怖分子》为代表的台湾电影,以及以《甜蜜的梦魇》为代表的菲律宾电影;第三章探讨詹姆逊电影批评中涉及到的一些理论问题,首先探讨电影作为后现代代表的文化形象,詹姆逊将视像和可视物的历史分成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题分别是“观看”(Look)、“他者”(Otherness)和后现代主义;其次小说的电影改编问题,詹姆逊认为,“改编”这一行为本身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他以“纪念碑式的背叛”的说法来形容电影改编的绝佳实践,而电影在小说面前是一个“败北的获胜者”;最后探讨詹姆逊的认知测绘美学与电影批评的关系,电影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文本,被詹姆逊视作考察传媒社会、景观社会的微观试验场,对电影进行认知测绘,绘制出一副电影和政治的地图,使得身处后现代的个体的人能够重获总体性;第四章探讨作为后现代电影代表类型的怀旧电影和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二者相互对照,共同呈现出后现代电影的典型特征。总而言之,描绘詹姆逊电影批评的整体面貌,揭示詹姆逊理论与其电影批评的内在勾连,以使詹姆逊一系列的电影批评文章受到应有的重视,是本文努力的方向。
刘博[6](2020)在《学术文本中隐喻的翻译 ——《跨国性社会问题》(第九至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篇实践报告以Thomas Faist所着的《跨国性社会问题》(The Transnationalized Social Question)一书为文本展开撰写。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推进,社会问题卷土重来,移民问题愈发尖锐,因此移民造成的政治冲突、经济变化等问题亟需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原文信息量大,逻辑清晰,用词严谨,属于典型的学术文本。文本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对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笔者选取文本中的隐喻作为翻译问题。概念隐喻理论打突破了传统翻译研究的局限,为隐喻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笔者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分析文本中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的例子,在翻译实践中结合文本特点,总结出转换、省译、拆句的翻译技巧和意译、直译与意译结合的翻译方法,以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以期为学术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赵艺璇[7](2020)在《历史再现与国族认同:许鞍华电影研究(1990-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香港导演许鞍华在1990年代以来的电影中对国族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呈现,并试图揭示电影中所包含的历史化阐释路径。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当代历史的重要分期,一方面可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现代性的考察与塑造,另一方面也成为划分革命世纪和后革命世纪的历史分期,本文将运用历史分析的方式揭示并阐释这一时期相关电影所蕴含的复杂历史身份认同。本文的工作方法主要以霍米·巴巴的“身份认同”概念作为全文的界定与起点,聚焦于詹姆逊提出的“历史化阐释”路径中的三个主要问题:一、历史的再现问题——实质上是叙事的问题,可以用来再现历史的任何叙事框架的充足性问题;二、与此相关的历史叙事中的“人物”问题——更准确地说,是社会阶级地位问题,以及它在这种集体的历史叙事中作为“历史主体”的可行性;三、基于前两者之上的、具体的第三世界历史与阶级文本呈现的寓言问题——即第三世界文本中的政治隐喻与民族寓言。以此对《客途秋恨》(1990)、《女人,四十。》(1995)、《男人四十》(2001)、《姨妈的后现代生活》(2006)、《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桃姐》(2012)、《黄金时代》(2014)、《明月几时有》(2017)等八部电影进行解读,达成对影片中“政治无意识”的挖掘与呈现。本文主体部分第一章阐述《客途秋恨》中历史的意识形态作用与乌托邦冲动的双重功能,并以风景与个人记忆作为“中介”,揭示《男人四十》、《女人,四十。》、《姨妈》中呈现的香港与中国内地特殊历史时期的历史再现问题;第二章通过“可塑性”的概念阐述《女人,四十。》、《姨妈》、《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四部电影中可感知的阶级表述,并揭示其中“边缘化”作为“意识形态素”在中国内地与香港产生的政治共鸣与阶级意识;第三章通过细读《黄金时代》与《明月几时有》,讨论在全球化与殖民历史的语境中,“第三世界寓言”观照下影片的历史维度与超越性身份体验。通过三个章节的论证,本文试图说明,许鞍华1990年代以来电影中折射出的政治身份认同,是在对于中心有一定张力与滑动的经验差异下,在同一个完整中国的感观与情感上完成的身份叙述与国族认同。
赵兴银[8](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应舜[9](2019)在《精品酒店顾客感知意象研究 ——目的地意象理论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品酒店以其个性化的特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顾客的青睐。学界对精品酒店的研究以顾客满意度、顾客体验和市场营销为主,缺乏对顾客的感知意象的关注。在跨文化背景下,传统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和访谈由于在数据的数量、数据的时间/空间跨度及数据的丰富性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在全球范围内深入和全面地探究不同文化背景顾客的感知意象。因此,本研究基于文本大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法(关键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情感分析、可视化分析),结合实证研究法(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从目的地意象理论和跨文化的视角深入剖析不同文化背景顾客的感知意象的差异性、造成这些差异性的原因以及文化差异如何影响顾客感知意象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不同文化背景顾客的感知意象的构成特征、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的关联结构、感知意象对应的情绪特征都具有显着的差异性。从感知意象的受关注度来看,中国大陆顾客最关注的是无形因素例如“服务”,国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顾客在关注度上虽然存在差异性,但是最关注的都是有形因素例如“房间”和“餐饮”;中国大陆顾客的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的维度构成都比国外顾客更为丰富;从情感强度来看,中国大陆顾客更习惯于表达积极的情感而较少表达消极的情感,国外顾客则在表达积极和消极的情感方面都较为直接;中外顾客的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的关联结构和对应的情绪特征也存在显着的差异。其次,文化差异是造成不同文化背景顾客的感知意象具有显着性差异的原因。在精品酒店的顾客样本中,基于Hofstede的跨文化理论,权力距离和个人主义、不确定性规避及放纵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与长期定位则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个人主义和不确定性规避及放纵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与长期定位则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定位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而与放纵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长期定位和放纵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另外,文化维度中权力距离和长期定位与感知意象正相关;个人主义、不确定性规避和放纵则与感知意象负相关。最后,文化距离负向调节顾客感知意象和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本文检验了顾客感知意象和顾客满意度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且在精品酒店的情境下,服务的感知意象对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房间的感知意象和设计的感知意象,对满意度影响最小的是餐饮的感知意象;无形的方面比有形方面对顾客的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更大;文化距离负向调节顾客感知意象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即精品酒店顾客和酒店所在国家的文化距离越大,顾客对酒店的绩效和比较标准的一致性越弱,从而减弱了顾客感知意象对顾客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顾客感知意象的构成、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的关联结构及感知意象对应的情绪特征,对以往将感知意象作为一个整体变量的研究角度进行了拓展;第二,将跨文化理论引入目的地意象的研究领域,探讨了跨文化理论中的文化维度和感知意象的相关性,为全面理解不同文化背景顾客感知意象的差异性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第三,考察了文化距离如何调节顾客感知意象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丰富了消费者行为的变量之间内在关系的研究;第四,对顾客的异质性进行了深入的解构,对不同文化背景的顾客产生异质性行为的原因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从实践意义上来看,通过深入挖掘精品酒店顾客的异质性特征,给酒店管理者提供了更有效的大数据管理方法,也对酒店业的细分市场、市场定位及营销管理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刘冲[10](2019)在《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意识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菲律宾拥有着较长的美国殖民历史,因此菲律宾也成为东南亚较早传入西方民主思想和建立民主制度的国家之一。菲律宾的民主制度最早建立于菲律宾第一共和国时期,但是随着菲律宾第一共和国的战败和美国的在菲殖民统治秩序的建立,菲律宾最终移植了美国的民主制度。菲律宾的民主制度建立于美国殖民统治初期,在美国放弃直接干预菲律宾政治且允许菲律宾自治以后,菲律宾的民主政治经历了一个平稳运行——崩溃——转型——巩固的变化过程。在这样的一个政治发展过程中,菲律宾社会各阶层的民主意识受到菲律宾社会变迁的影响,同时菲律宾民众的民主意识也对菲律宾的政治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的民众,由于其面临的社会现实不同,所以其民主意识的发展历程也不尽相同。本文以菲律宾社会各阶层的民主意识为研究对象,探讨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意识的发展状况、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民主巩固后菲律宾各阶层民主意识的发展趋势。本文主体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将菲律宾社会划分为三个阶层,分别探讨了在2010年之前菲律宾社会各阶层的构成变化及其民主意识的发展情况;第二章中列举了影响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发展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菲律宾的教育发展、政治实践、经济制度、教会的角色、新闻媒体以及传统政治文化对于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意识的发展状况;第三章就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意识的发展趋势问题展开讨论。从2010年以后,随着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也有了新的发展,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菲律宾社会各阶层的民主意识因此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二、菲律宾社会阶级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菲律宾社会阶级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流动性神话的祛魅——析《美国在心中》菲律宾农业移民的跨洋流动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的厘清:农业移民与流动性 |
二、农业移民在美属菲律宾:阶级空间的流动性 |
(一)多向的横向流动与向下的纵向流动 |
(二)阶级固化与精神的向上流动 |
三、农业移民在美国本土:种族与阶级交叠空间的流动性 |
(一)无序的横向流动与停滞的纵向流动 |
(二)种族、阶级的分野与精神的向上流动 |
四、结语 |
(3)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1986年以来菲律宾自由党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二、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跨学科研究法 |
第五节 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1986年前自由党发展历史分期 |
第一节 两党制背景下的“初创成长期”(1946--1972) |
一、“初创成长期”的历史沿革 |
二、“初创成长期”的发展特点 |
第二节 一党制背景下的“重大挫折期”(1972-1986) |
一、“重大挫折期”的历史沿革 |
二、“重大挫折期”的发展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86年前后影响自由党发展的关键因素 |
第一节 影响自由党发展的国内因素 |
一、民主回归催生政党制度变革 |
二、多党制下政治权力结构演化 |
三、热门政治思潮在菲深入人心 |
第二节 影响自由党发展的国际因素 |
一、西方政党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革 |
二、冷战末期区域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86年后自由党发展变革具体措施 |
第一节 加强党内建设举措 |
一、加强“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二、建立从基层到中央的组织架构 |
三、以“街头议会”为契机巩固党群关系 |
四、以热点议题为导向制定施政纲领 |
第二节 拓宽党际交往举措 |
一、国内政党合作以巩固发展利益 |
二、国际政党合作以寻求国际声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986年以来自由党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自由党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效 |
一、党内建设巩固政党凝聚力 |
二、党际合作壮大政党影响力 |
第二节 自由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党建设理念改革不够彻底 |
二、精英家族把持政党现象依旧 |
三、与美国关系密切影响独立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詹姆逊的电影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詹姆逊电影批评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詹姆逊电影批评的基础观念 |
第一节 总体化原则 |
第二节 历史化策略 |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
第四节 阐释实例:《炎热的下午》、《大白鲨》与《教父》 |
第二章 电影与后现代主义文化 |
第一节 电影与文化分期理论 |
第二节 后现代的文化诊断 |
第三节 第三世界电影 |
第三章 电影批评与后现代理论扩展 |
第一节 电影:作为后现代形象 |
第二节 小说的电影改编 |
第三节 电影与认知测绘美学 |
第四章 后现代电影诸类型 |
第一节 怀旧电影 |
第二节 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学术文本中隐喻的翻译 ——《跨国性社会问题》(第九至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1.1 作者简介 |
1.1.2 文本简介 |
1.1.3 研究价值 |
1.1.4 所选章节内容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外因素的分析 |
1.2.2 文内因素的分析 |
第2章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
2.1.2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1.3 翻译工具的准备 |
2.1.4 翻译理论的准备 |
2.2 翻译实践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2.3.1 自我校审 |
2.3.2 他人校审 |
2.4 理论准备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结构隐喻的翻译 |
3.2 方位隐喻的翻译 |
3.2.1“上-下”隐喻的翻译 |
3.2.2“前-后”隐喻的翻译 |
3.3 实体隐喻的翻译 |
3.3.1 实物和物质隐喻的翻译 |
3.3.1.1 以原因为实体的隐喻的翻译 |
3.3.1.2 以目标和动作为实体的隐喻的翻译 |
3.3.2 容器隐喻的翻译 |
3.3.2.1 以地区为容器的隐喻的翻译 |
3.3.2.2 以视觉领域为容器的隐喻的翻译 |
3.3.2.3 以事件、动作和状态为容器的隐喻的翻译 |
第4章 翻译总结 |
4.1 翻译问题的总结 |
4.2 实践报告中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及译文 |
附录2 平行文本 |
附录3 术语表 |
致谢 |
(7)历史再现与国族认同:许鞍华电影研究(1990-201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许鞍华1990年代以来电影与历史的互动 |
一、香港电影的“90年代” |
二、许鞍华1990年代以来电影的路径转向 |
第二节 研究综述:许鞍华1990年代以来电影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家国情怀及中国身份认同 |
二、电影形式与现实主义美学风格 |
三、女性意识及女性形象问题 |
四、访谈资料及其他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身份认同与历史化阐释 |
一、以“身份认同”为起点 |
二、关于“历史化阐释” |
第二章 历史的再现 |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双重功能 |
一、意识形态作用:“家庭认知”与“故乡祛魅” |
二、乌托邦冲动:作为“集体”的个人主体 |
第二节 作为“中介”的风景与记忆 |
一、内地风景的“调和”功能 |
二、内地革命历史记忆 |
第三章 阶级意识与可塑的阶级表述 |
第一节 “可塑性”的日常生活 |
一、个体情感与知觉:关于吃饭的统觉反应 |
二、阶级意识的沉淀:政治共鸣与身份认同 |
第二节 “边缘化”作为意识形态素 |
一、边缘化的劳动力 |
二、边缘化的空间 |
三、街区权力结构的乱象 |
第四章 形式的意识形态 |
第一节 历史的叙述:个人与民族命运的隐匿关系 |
一、向历史敞开的萧红:史料性的独白 |
二、黄金时代的“警钟”:进不去的延安 |
第二节 历史材料的选择性重建:茅盾与《黄昏》文本的切割 |
一、茅盾《黄昏》:文本的选择性切割 |
二、彬仔的人物设置:香港主体的内卷性叙述 |
三、香港抗战经验:内部的独特叙述与反殖民诉求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许鞍华电影资料汇编 |
后记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精品酒店顾客感知意象研究 ——目的地意象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路线 |
1.3.3 章节安排与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的时间跨度 |
2 相关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精品酒店研究 |
2.1.1 精品酒店的定义 |
2.1.2 国内的精品酒店顾客研究 |
2.1.3 国外的精品酒店顾客研究 |
2.1.4 精品酒店研究小结 |
2.2 目的地意象理论 |
2.2.1 感知意象 |
2.2.2 感知意象研究小结 |
2.3 旅游和酒店领域的跨文化研究 |
2.4 旅游和酒店领域的大数据研究 |
2.5 小结 |
3 文本数据采集及描述性分析 |
3.1 数据采集 |
3.1.1 旅游网站的选取 |
3.1.2 数据采集 |
3.2 描述性分析 |
4 子研究一: 精品酒店顾客感知意象解构-关键词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国家和地区顾客的感知意象解构 |
4.3.2 感知意象各个维度的解构 |
4.4 结论和讨论 |
5 子研究二: 不同文化背景顾客的感知意象差异之(一):社会网络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不同国家和地区顾客的总体感知意象社会网络分析 |
5.3.2 各个维度的感知意象社会网络分析 |
5.4 结论和讨论 |
6 子研究三: 不同文化背景顾客的感知意象差异(二):情绪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方法 |
6.3 研究结果 |
6.3.1 不同国家和地区顾客的总体情绪分析对比 |
6.3.2 不同国家和地区顾客的不同情绪极性对应的感知意象分析 |
6.3.3 不同情绪极性对应的感知意象对比分析 |
6.4 结论和讨论 |
7 子研究四: HOFSTEDE文化维度和顾客感知意象的关系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理论分析 |
7.3 样本与研究设计 |
7.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7.3.2 研究设计 |
7.4 变量测量 |
7.5 结果分析 |
7.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5.2 Hofstede文化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7.5.3 Hofstede文化维度和感知意象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
7.6 结论和讨论 |
8 子研究五: 顾客感知意象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检验:文化距离的调节效应 |
8.1 问题的提出 |
8.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8.2.1 感知意象和满意度的关系 |
8.2.2 文化距离(cultural distance)的调节作用 |
8.3 样本与研究设计 |
8.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8.3.2 研究设计 |
8.4 变量测量 |
8.4.1 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测量 |
8.4.2 调节变量-文化距离的测量 |
8.5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8.6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8.6.1 顾客感知意象和顾客满意度的关系检验 |
8.6.2 文化距离的调节作用检验 |
8.7 稳健性检验 |
8.7.1 样本一(2007年-2015年的数据) |
8.7.2 样本二(2016年-2018年的数据) |
8.8 结论和讨论 |
9 研究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启示与建议 |
9.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意识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五、基本概念 |
(一)阶级与阶层 |
(二)民主 |
(三)民主意识 |
第一章 菲律宾社会各阶层的构成变化与民主意识发展 |
一、菲律宾社会的分层与构成变化 |
(一)菲律宾社会上层群体的构成与变化 |
(二)菲律宾社会中层群体的构成与变化 |
(三)菲律宾社会下层群体的构成与变化 |
二、菲律宾社会各阶层的民主意识发展 |
(一)菲律宾社会上层群体民主意识发展 |
(二)菲律宾社会中层群体民主意识发展 |
(三)菲律宾社会下层群体民主意识发展 |
第二章 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教育体系 |
(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
(二)教育中的民主内容 |
(三)高等院校中的民主氛围 |
二、民主实践 |
(一)马科斯独裁时期前受限的民主实践 |
(二)马科斯独裁时期以后扩大的民主实践 |
三、教会角色 |
(一)马科斯独裁时期前保守的教会 |
(二)马科斯独裁时期教会态度的改变 |
(三)阿基诺夫人政府时期后教会对民主的支持 |
四、经济制度 |
(一)封建土地制度的维持与加强 |
(二)马科斯独裁时期的封建土地制度开始瓦解 |
(三)阿基诺夫人政府时期以后市场经济的繁荣 |
五、新闻媒体 |
(一)20 世纪70 年代前作为政治工具的新闻媒体 |
(二)20 世纪70 年代后确立民主立场的新闻媒体 |
六、传统政治文化 |
(一)家族主义与家族政治 |
(二)庇护主义与裙带政治 |
(三)个人主义与政治利己 |
(四)威权主义与强人政治 |
第三章 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意识的发展趋势 |
一、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民主意识的发展 |
二、教育体系的持续发展推动民主意识的发展 |
三、教会对民主的支持态度有利于民主意识的发展 |
四、新闻媒体对政治的高度关注有利于民主意识的发展 |
五、社会贫富差距不利于民主意识的发展 |
六、传统政治文化持续影响民主意识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菲律宾社会阶级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流动性神话的祛魅——析《美国在心中》菲律宾农业移民的跨洋流动性[J]. 石平萍,陈婷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2]美国亚洲基金会在菲律宾冷战活动研究(1951-1967)[D]. 许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1986年以来菲律宾自由党的发展研究[D]. 陈俊武.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4)
- [5]詹姆逊的电影批评研究[D]. 章润发.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学术文本中隐喻的翻译 ——《跨国性社会问题》(第九至十一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刘博.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7]历史再现与国族认同:许鞍华电影研究(1990-2017)[D]. 赵艺璇.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9]精品酒店顾客感知意象研究 ——目的地意象理论的视角[D]. 应舜. 浙江大学, 2019(02)
- [10]菲律宾社会各阶层民主意识发展研究[D]. 刘冲.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