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宁地区人口增长的定量分析——西宁市人口SD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李梅[1](2003)在《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分析及模拟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短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找出一条合理可行、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出路,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污水的再生回用作为一条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本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再生利用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这样一个涉及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进行了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水资源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再生水资源价值理论和再生水资源价格模型进行了研究。再生水价格是影响再生水回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再生水走向市场和水资源实现良性循环的纽带。论文运用效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生态价值论对再生水资源的价值进行了研究,论证了再生水资源是具有价值的。构建了再生水资源的影子价格模型、边际机会成本模型、模糊数学价格模型和成本价格模型,建立了再生水资源的成本价格模型,并探讨了再生水定价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②用系统论方法对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污水再生回用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污水再生回用系统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定性分析了人口、居民意识、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区域特点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与污水再生回用的关系。提出了污水再生回用系统构成的体系和层次,将系统划分为再生水需水系统、再生水供水系统、城市供需水系统三个子系统,并对每个子系统进行了三级子系统的划分。探讨了再生水回用于各方向的可行性,对污水再生回用系统的多层次、复杂、时变、多重反馈等特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③首次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动力学模型(SD模型)。具体包括:以城市市区为边界,确定了模型的主要变量为再生水回用量、再生水可替代量、城市缺水量、GDP、人口和工业产值等;以子系统为子模块,根据系统中重要因素的因果关系和主要状态变量的反馈回路,分析了模型结构和行为特点;确立了变量之间的函数 摘要关系式:给出了模型中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如万元产值用水t灰色系统GM(l,l)预测模型、用户接受程度的权重值计算方法等;并对直观检验、运行检验、灵敏度分析等模型有效性检验方法应用于该SD模型作了分析。. ④将SD模型用于西宁市的污水回用规划中,对西宁污水再生回用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中、长期预测。模型运行结果良好,说明了模型具有实用性。通过不同方案的运行结果比较,论文给出了西宁市污水再生回用的推荐方案。此方案预测结果,到2020年西宁城市GDP为434亿元,工业产值为861亿元,污水二级处理率为78%,污水回用率为51%,再生水回用量为%34万耐。利用再生水后,城市缺水状况得以缓解,节约了淡水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论文还讨论了用户接受程度对系统的影响,表明污水回用需要公众的支持和鼓励。最后论文指出西宁污水处理和回用工程的建设应该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sD模型具有通用性,通过适当调整输入参数即能用于其它城市的污水回用规划中。
王建新[2](2014)在《水资源约束下西部干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凸显,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其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的基础环节,同时也是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水资源作为西部干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间接决定了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规模,进而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以西宁市为例,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发展了水资源约束下的城市土地利用情景变化模型。系统动力学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研究系统内部反馈机制和运作行为。西宁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供需不平衡,水质日趋恶化,地下水过量开采等方面。并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构建水资源约束下西宁市城镇建设用地情景变化模型,对西宁市未来十年城镇建设用地的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在区域最大水资源约束条件下获得区域发展的最大人口承载力、最大经济规模等资源控制因子,然后利用人口增长率、城镇化水平、单方水产值、工业GDP等社会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驱动模型,获得未来不同水资源约束情景下的宏观土地利用需求总量,之后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因果回路图。制作出土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且结合西宁市历史资料对模型进行校正,对西宁市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仿真。对比不同的仿真结果,得出结论。结果表明:该系统动力学模型重点考虑了水资源因子对整个区域的人口和工业经济发展的约束性,强调在该约束环境下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变化的可能态势。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有助于正确理解水资源对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变化的深远影响。并且系统动力学模型由于其具有的在复杂系统研究上的优势,因而在土地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但系统动力学仍然存在空间表达性较弱等缺点,所以如何寻找弥补系统动力学模型缺点的研究方法,使得模型能更真实的模拟现实系统,并根据对模拟系统的分析得到更为有效的优化系统的策略,将会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震[3](2006)在《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分析城市普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特别是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承载力概念的产生、演变与应用。根据城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进行较全面的理论解析。通过城市生态系统基本问题、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的理论解析,概括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其次,提出了城市复合承载力的概念,阐述其内涵、特征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三,建立了较实用、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以现实环境容量为主要依据的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系数的判别方法。第四,将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理论运用于西宁市的实证研究,充分利用我们自身以往对西宁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和长期、丰富的监测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宁市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分析,特别是在详细调查能源、资源、污染源以及对主要污染因子历史状况分析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对西宁市城市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和综合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了重要资源要素的质、量和时空分异特征,揭示了西宁市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理清了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五,应用多种合理模式测算了西宁市的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环境容量。同时,应用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测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西宁市水、气、土壤的承载现状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状况,明确了生态支持系统的支撑能力。借助协调度模型测算和判断了西宁市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协调的现实状况。最后,从环境复合承载力评价和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分析出发,通过对制约西宁市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辨析,从解决目前西宁市生态安全存在的焦点问题入手,以提高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高孝伟[4](2015)在《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青海省是我国西部的一个自然资源种类和储量非常丰富的省份,其中有60余种矿产储量可以排在全国的前10名,而且因其独特的地域和气候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然而,青海省在其近年的发展中,也表现出了诸如区域和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科技进步贡献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所以提出和确定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基于系统论思想,尤其是WSR系统工作方法论来展开,广泛运用系统工程中的系统结构分析模型(ISM、DEMATEL等)、系统评价模型(AHP、TOPSIS、熵权法等)、系统动力学模型(SD),结合战略管理学中SWOT分析,经济学中的C-D函数、H-D模型和投资乘数效应分析模型以及统计学中的列联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模型对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地分析,进而总结出了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的主要优势在于较高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禀赋,较高的资源承载力以及高于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劣势在于工业基础薄弱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外向型发展动力不足;其发展过程中也面对一些威胁,包括人口增长过快问题,地区和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物价增速过快问题,财政赤字过大的问题等等;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也为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青海省应该正视劣势和威胁,立足优势,把握好发展机遇,在今后的发展中尽力处理好资源、人口、环境、科教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放眼全国以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地发展。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战略管理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青海省实际需求为导向,本文构建了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包括以“放眼全国、立足优势、因地制宜、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下的青海省今后三个阶段的发展重点和具体战略措施建议。论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利用DEMATEL方法建立了青海省经济系统结构化模型,使得其系统内部要素的作用得以显示;构建了省域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模型,使得模型指标体系更为简化和具有可操作性;采用ISM和SD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青海省人口预测模型,在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基础上纳入了更多的影响变量,使得预测的精度有所提高;构建了基于TOPSIS方法的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比传统方法更有理论依据和可靠性;另外,将WSR系统方法论思想引入到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中,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上述模型和方法的创新采用为省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刘辉[5](2011)在《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 ——以兰州—西宁区域为例》文中认为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研究“人地”关系的热点和焦点,通过研究生态环境脆弱区城市化空间结构形态、格局,土地、水、气候等生态因子随着城市建设活动的演化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有利于深入探讨西北半干旱地区城市化问题,有利于研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调控研究,确保城市化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有着重要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全文在对国内外城市化空间格局以及环境效应进行宏观研究基础上,对兰州-西宁区域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综合城市化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态、空间演化方向性、空间紧凑程度及景观格局演化进行了具体研究。然后探讨了土地、水、气候生态环境因子随着城市建设活动的变化情况及生态环境效应、土地承载力空间上的差异性。最后,从自然资源条件、交通网络体系、城市经济、政策体制因素方面分析了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演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的耦合机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区域城市化外部空间结构研究。探讨时按照城市化水平的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城市化水平测度,然后通过城市体系分形维数、不平衡指数、基尼指数、空间关联指数、重心模型研究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探索人口和经济空间“热点”和“冷点”及人口、经济和非农业人口重心空间移动轨迹。认为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热点”和“冷点”区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且综合城市化内部各调控层作用差异明显。二是以西宁为例,研究了城市化内部空间结构。论证时选取紧凑度模型、土地利用强度模型、景观生态格局指数,研究了城市化内部空间形态类型、紧凑程度、利用强度、景观格局以及城市化空间拓展的方向性。三是以兰州为例,研究了伴随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主要因子的响应。包括土地利用类型、流向、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变化,耗水结构、水质、水量随城市化的演化,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趋势,以及生态环境效应和土地承载力空间差异性。四是从自然条件、交通技术、城市经济和政策体制四个方面论证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演化及生态环境响应的机制。利用ArcGIS技术研究河网密度、分形维数、高程与城市空间分布、城市体系分维数、土地承载力之间关系,通过缓冲区分析方法和转移矩阵,研究了交通对土地利用/覆盖的影响,及其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分析耗水结构、水质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论证城市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人口插值分析,经济和城市化水平插值分析,借助Voronoi图,阐述经济基础对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的决定作用。最后论证政策体制对生态环境、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演化的加速和延缓双重作用。
刘晓聪[6](2014)在《西宁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展动态及驱动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城市发展的最基本载体,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市用地规模增加、空间扩张成为重要特征。城市作为人口、经济、交通等高度聚集的综合体,人类活动对城市用地变化的影响非常显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结构演变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与过程,既是空间概念上的表达,又是时间序列上的演绎。在某种程度上,城市用地的扩展直观体现着城市化发展的空间过程特征,对其变化特征和扩张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探究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利于城市健康发展的问题和现象,对缓解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压力、合理规划管理城市土地利用以及城市和城市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具有区域性中心作用的西宁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区为西宁市所辖的四个主城区: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城北区;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将城市用地现状图进行配准及矢量化(采用CGCS2000坐标系),应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分析西宁市主城区建设用地规模和结构的时空变化并对驱动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一、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张特征分析。对研究区1996-2012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空间扩展特征以及城市建设用地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内部用地类型变化逐渐趋于稳定,用地变化由内部调整转化转向以向外延伸扩张为主,建设用地效益处于低水平上升阶段;二、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时序特征分析。从用地结构比例、用地功能空间分布的变化对研究区1996-2012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内商服功能、居住功能、生态功能逐渐加强;三、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根据之前的用地变化特征分析,从自然、社会经济、人口、政策、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四、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的定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线性回归,建立了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与驱动因子的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人口增长是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最主要驱动力,由于驱动力的定量分析仅从社会经济方面入手,有待今后详细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政策制度的量化影响进行综合探讨。
马文亮[7](2011)在《基于协同理论的兰—西城镇区域协同演化的定量描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州—西宁城镇区域位于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城镇区域。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城镇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能源与矿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其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在特殊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城镇职能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趋同,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浪费严重,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问题,导致城镇区域无序发展,阻碍了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社会、环境、经济健康良好的发展。为了促进该城镇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城镇区域是一个复杂的、远离平衡态的巨系统,其内、外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在其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各种随机的涨落力,所以城镇区域具有明显的耗散结构特征。本文以兰州—西宁城镇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定量分析了该城镇区域的发展阶段;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协同发展的空间位置变量;论文研究重点是运用协同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定量分析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发展的涨落过程,建立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演化方程,选取各个城镇协同发展的状态变量,确定城镇协同演化发展的动态涨落和随机涨落变量,并对26个城市(镇)的状态变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通过对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现状发展、空间变量、涨落过程和状态变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协同发展必须以整个系统为出发点,编制城镇区域规划,从政策上实现区域发展的协同;明确城镇职能结构定位,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实现城镇职能与产业布局的协同整合;编制区域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实现资源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加快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促进城镇区域由扁平化向网络化发展;进而实现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协同发展。
刘同德[8](2009)在《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江河之源、亚洲水塔,不仅具有生态上的特殊战略地位,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具有地理上、国土安全、社会稳定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关系到高原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得以保障,民生改善与保障机制得以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实现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资源支持系统及环境支持系统(即SRED系统)建设现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贡献体现在:从理论模型方面,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创造性地将PRED系统修正为SRED系统;系统地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经济政策上,首次提出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总体战略及空间模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生态政策上,首次系统提出青藏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试验区的建立;从国家战略上,首次提出西线“南亚大陆桥”建设问题;从制度创新方面,系统地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多路径综合”的系统性优化升级,形成了制度集成创新。
陈思[9](2010)在《兰—西城镇区域PREE系统的互动反馈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区域是一个人口、资源、经济、环境、政治、文化等构成的综合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要求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一致,其本质是城镇区域资源的永续利用,并在永续利用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注意人口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因此,城镇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促使城镇区域PREE系统的研究。城镇区域PREE系统互动反馈机制的研究探究了城镇区域的发展状况、动力因素、动态趋势、互动协调等,对于深入研究兰-西城镇区域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以兰-西城镇区域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城镇区域发展的研究、可持续发展以及PREE协调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界定了城镇区域、PREE系统、恢复力等相关概念。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兰-西城镇区域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发展历程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在这样一个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城镇区域上,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发展情况与互动机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定性的方法,分析了城镇区域发展与PREE系统内部每一个子系统的互动反馈机理,为定量分析和评价做好了现实层面的准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静态协调度对兰-西城镇区域的各区域PREE系统做了定量分析。引入“扰沌现象”中的恢复力,对兰-西城镇区域PREE系统以及其内部各子系统对于城镇区域发展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的恢复力做了定量评价。在综合PREE系统发展态势、协调度状况、恢复力情况等各方面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兰-西城镇区域PREE系统发展的优化机制。认为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综合考虑PREE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的问题,利用各种发展机遇和时代背景,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实施生态经济战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高度考虑环境效益,促进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兰-西城镇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张少兰[10](2016)在《兰西地区快速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关联耦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区域作为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巨系统,其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兰西地区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城镇区域之一,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复杂巨系统,其城市化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方面,兰西地区在甘肃省、青海省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与交通区位优势,但是受自然条件与行政分割的局限,城市发展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兰西地区地处西北内陆,虽然能矿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在此前提下,虽然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地区资源环境的开发与利用,但是粗放的利用,产生众多资源环境问题,进而限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于上述兰西地区两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兰西地区两大系统的关联耦合关系,具有深刻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其次整理相关概念及理论,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手段分析兰西地区城市化发展和存在问题,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首先建立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两大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熵值法计算各个指标得权重,再次分别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兰西地区四个主要城市的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通过区域整合来推动兰西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西宁地区人口增长的定量分析——西宁市人口SD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宁地区人口增长的定量分析——西宁市人口SD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分析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 |
1.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1 污水再生回用研究意义 |
1.2.2 再生水资源价值研究意义 |
1.3 污水再生回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污水再生回用研究现状 |
1.3.2 我国污水再生回用研究现状 |
1.3.3 污水再生回用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1 水资源系统研究方法 |
1.5.2 本课题研究方法的选取 |
1.5.3 系统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 |
1.6 研究区域的选取 |
1.7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2 再生水资源价值理论和价格模型 |
2.1 再生水资源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效用价值论 |
2.1.2 劳动价值论 |
2.1.3 生态价值论 |
2.2 再生水资源价格模型 |
2.2.1 再生水资源影子价格模型 |
2.2.2 再生水资源边际机会成本模型 |
2.2.3 再生水资源模糊数学价格模型 |
2.2.4 再生水资源成本价格模型 |
2.2.5 再生水资源价格模型评析 |
2.3 再生水价格制定原则 |
2.4 再生水资源成本价格模型的建立 |
2.4.1 污水回用工程费用函数 |
2.4.3 再生水成本价格模型 |
2.5 再生水定价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 |
2.5.1 我国水价现状 |
2.5.2 再生水定价的影响因素 |
2.5.3 再生水定价的发展趋势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 |
3.1 系统论原理 |
3.1.1 系统的概念 |
3.1.2 系统分析及其特点 |
3.2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 |
3.2.1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描述 |
3.2.2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构成 |
3.3 子系统构成 |
3.3.1 再生水供水子系统 |
3.3.2 再生水需水子系统 |
3.3.3 城市供需水子系统 |
3.4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特点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SD模型的构建 |
4.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4.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4.1.2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
4.1.3 系统动力学原理 |
4.1.4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
4.2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SD模型的建立 |
4.2.1 系统的边界和模型的变量集 |
4.2.2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子系统的划分 |
4.2.3 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SD模型系统流图 |
4.3 再生水供水子系统 |
4.3.1 再生水供水子系统流图及说明 |
4.3.2 主要反馈回路 |
4.3.3 主要因果关系 |
4.3.4 主要变量定义及SD方程式 |
4.4 再生水需水子系统 |
4.4.1 再生水需水子系统流图及说明 |
4.4.2 因果关系 |
4.4.3 主要变量定义及SD方程式 |
4.5 城市供需水子系统 |
4.5.1 系统流图及说明 |
4.5.2 主要反馈回路 |
4.5.3 因果关系 |
4.5.4 主要SD方程式 |
4.6 参数的确定方法 |
4.6.1 万元产值用水量的计算 |
4.6.2 用户接受程度参数的估算 |
4.6.3 其它参数的确定方法 |
4.7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4.8 模型的应用软件 |
4.9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SD模型应用实例 |
5.1 西宁市概况 |
5.1.1 自然地理概况 |
5.1.2 社会经济状况 |
5.2 西宁污水回用前景分析 |
5.2.1 西宁市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 |
5.2.2 水环境污染及污水处理状况 |
5.2.3 西宁生态环境特点 |
5.2.4 西宁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
5.2.5 解决西宁市缺水的途径 |
5.3 西宁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SD模型 |
5.3.1 模型总体框架 |
5.3.2 子系统分析及参数确定 |
5.3.3 模型的检验 |
5.4 方案设计与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
5.4.1 方案一 |
5.4.2 方案二 |
5.4.3 方案三 |
5.4.4 方案四 |
5.4.5 推荐方案的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水资源约束下西部干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意义 |
1.2.2 水资源约束力的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1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
1.5.2 水资源约束力在土地利用领域的研究进展 |
1.5.3 系统动力学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系统资源约束理论 |
2.3 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 |
2.3.1 系统理论 |
2.3.2 信息反馈理论 |
2.3.3 决策理论 |
2.3.4 系统力学 |
2.3.5 计算机仿真模拟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西宁市行政区划 |
3.2 西宁市自然地理条件 |
3.3 西宁市经济社会条件 |
第4章 西宁市土地及水资源利用变化分析 |
4.1 西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1.1 西宁市土地利用特点 |
4.1.2 西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1.3 西宁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4.2 西宁市水资源利用分析 |
4.2.1 西宁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
4.2.2 西宁市水消费基本状况 |
4.2.3 西宁市水资源利用中问题 |
第5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 SD 模型的构建 |
5.1 土地可持续利用 SD 模型设计 |
5.1.1 土地可持续利用 SD 模型的建模思路分析 |
5.1.2 模型结构设计 |
5.2 土地可持续利用 SD 模型子系统反馈机制构建 |
5.2.1 水资源约束下经济发展子系统 |
5.2.2 水资源约束下人口增长子系统 |
5.2.3 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子系统 |
5.2.4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子系统 |
5.3 水资源约束下土地可持续利用的 SD 模型构建 |
5.3.1 绘制系统流图 |
5.3.2 系统主要反馈回路 |
5.3.3 模型主要方程的建立 |
5.4 模型测试与修正 |
5.5 土地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 |
5.5.1 不同水资源约束程度的情景模拟 |
5.5.2 动态仿真结果分析与评价 |
5.6 实现西宁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建议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文章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目的和意义 |
1.1.3 环境承载力的产生背景 |
1.2 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1 承载力的概念演变及其研究应用 |
1.2.2 环境要素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4 环境承载力研究趋势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2. 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解析 |
2.1 城市的本质定义 |
2.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涵义 |
2.3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点 |
2.3.1 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
2.3.2 不完全性和脆弱性 |
2.3.3 能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 |
2.3.4 环境问题的长期性、扩展性、积累性、重叠性 |
2.3.5 地域限制性 |
2.3.6 高度开放性 |
2.4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
2.4.1 生活功能 |
2.4.2 生产功能 |
2.4.3 还原及污染净化功能 |
2.5 城市与城市化的背景 |
2.6 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
2.6.1 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 |
2.6.2 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
2.6.3 产业结构的调整 |
2.6.4 城市的辐射作用和城乡交流 |
2.6.5 决策作用的驱动 |
2.7 中国的城市化和发展趋势 |
2.7.1 中国城市化历史沿革 |
2.7.2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
2.7.3 中国城市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
2.8 城市环境问题和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及表现 |
2.8.1 城市环境问题由来 |
2.8.2 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实质 |
2.8.3 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危机 |
2.9 城市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2.9.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9.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9.3 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
2.9.4 承载力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2.10 本章小节 |
3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理论探索 |
3.1 承载力的提出 |
3.2 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 |
3.3 不同角度的承载力定义 |
3.4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特征 |
3.4.1 客观性 |
3.4.2 运动性 |
3.4.3 主观性 |
3.4.4 时空性 |
3.4.5 以生命活动为核心 |
3.4.6 可计量性 |
3.4.7 脆弱性 |
3.4.8 整体性 |
3.4.9 层次性 |
3.5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功能 |
3.5.1 产品提供功能 |
3.5.2 调节功能 |
3.5.3 文化功能 |
3.5.4 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维持功能 |
3.5.5 净化与更新功能 |
3.5.6 输送功能 |
3.5.7 制约功能 |
3.5.8 效益功能 |
3.6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定义和内涵 |
3.7 影响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
3.7.1 环境系统本底性能 |
3.7.2 人类生活水平 |
3.7.3 人为引起的城市物理环境变化 |
3.7.4 科技创新水平 |
3.7.5 环境系统祸合 |
3.7.6 社会生产力水平与人类社会进步 |
3.7.7 经济增长速度、指令等行为因素 |
3.8 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
3.9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物质基础条件——城市资源承载力 |
3.10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限制条件——城市环境容量与质量 |
3.1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假说 |
3.11.1 多样性—稳定性假说 |
3.11.2 铆钉假说 |
3.11.3 冗余假说 |
3.12 本章小结 |
4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定量化研究 |
4.1 环境承载力主要定量方法综述 |
4.1.1 专家调查法 |
4.1.2 灰色系统分析方法 |
4.1.3 层次分析法 |
4.1.4 系统动力学方法 |
4.1.5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6 生态足迹分析法 |
4.2 评价指标体系与构建原则 |
4.2.1 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
4.2.2 充分考虑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特点 |
4.2.3 可比性 |
4.2.4 自我维持性 |
4.2.5 科学性 |
4.2.6 实用性与可操作性 |
4.2.7 相对独立性 |
4.2.8 动态性与稳定性相统一 |
4.2.9 适应性 |
4.3 环境复合承载力评价方法和程序 |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水环境容量核算 |
4.5.1 水环境容量理论简析 |
4.5.2 水环境容量测算技术流程 |
4.6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
4.6.1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因子确定 |
4.6.2 控制区确定 |
4.6.3 清洁对照点确定 |
4.6.4 控制区网格化 |
4.6.5 数据收集 |
4.6.6 确定大气扩散模型 |
4.7 土壤环境容量测算 |
4.8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模型 |
4.8.1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理论模型 |
4.8.2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计量模型 |
4.9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判别 |
4.10 本章小结 |
5 西宁市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 |
5.1 西宁市概况 |
5.1.1 自然环境 |
5.1.2 城市行政区与人口状况 |
5.1.3 国民经济构成 |
5.1.4 城市基础设施 |
5.2 西宁市城市能源结构分析 |
5.2.1 西宁市能源消耗历史分析 |
5.2.2 西宁市能源消耗现状 |
5.3 西宁市环境质量(历年状况) |
5.3.1 1991年~2002年空气环境质量时空特征分析 |
5.3.2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 |
5.4 空气环境质量分析 |
5.4.1 西宁市1991~2002年SO_2、NO_x、TSP、PM_(10)降尘年平均浓度变化情况 |
5.4.2 西宁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探析 |
5.5 西宁市声环境分析 |
5.5.1 1990~2002年西宁市交通干线噪声和区域噪声分析 |
5.5.2 区域噪声声源构成 |
5.6 西宁市酸雨时空分布 |
5.7 1991~2002年地表水环境时空特征分析 |
5.7.1 西宁市水环境点位布设与监测频次 |
5.7.2 1991~2002年西宁市地表水环境质量 |
5.7.3 水质污染特征分析 |
5.7.4 水质污染趋势分析 |
5.7.5 水环境污染总体特征及原因分析 |
5.8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
5.8.1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8.2 西宁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空间评价 |
5.9 西宁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分析 |
5.10 西宁市防治污染的难点及其原因分析 |
5.10.1 城市化快速发展与城市基础实施落后之间的矛盾 |
5.10.2 环境保护投资困难很大 |
5.10.3 历史遗留问题过多 |
5.10.4 工业化起点低,工艺落后,技术改造难度大 |
5.10.5 小企业面源性污染严重 |
5.10.6 缺乏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 |
5.11 环境容量测算基准年(2002年)环境空气质量基本状况 |
5.11.1 2002年西宁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分析 |
5.11.2 2002年西宁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 |
5.12 西宁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
5.12.1 容量测算的数学模型的选择 |
5.12.2 容量计算中城市及城区控制区本底浓度的确定 |
5.12.3 西宁市污染气象状况分析 |
5.12.4 西宁市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结果 |
5.13 环境容量测算基准年(2002年)水环境质量基本状况 |
5.13.1 西宁市水资源状况分析 |
5.13.2 2002年污染源分析与环境质量评价 |
5.14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测算 |
5.14.1 水容量测算中的主要参数确定 |
5.14.2 污染源调查分析与结论 |
5.14.3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
5.14.4 西宁市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
5.15 西宁市土壤环境容量测算结果 |
5.16 西宁市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计算结果和判别 |
5.17 西宁市环境和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
5.17.1 发展、限制、协调之间的辨证关系 |
5.17.2 西宁市城市发展压力指数分析 |
5.17.3 协调度分析 |
5.18 本章小结 |
6 提高西宁市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的策略研究 |
6.1 自然环境支撑力维护措施 |
6.1.1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
6.1.2 生态环境环境综合整治 |
6.2 生态系统的维育和管理 |
6.2.1 建立专门的生态安全与维育联席办公机制 |
6.2.2 建立生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 |
6.2.3 坚持对重要生态资源优先保护的原则和落实具体措施 |
6.2.4 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 |
6.2.5 加强污染控制的科学研究 |
6.3 提高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协调措施 |
6.3.1 经济发展协调性策略 |
6.3.2 社会调控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己发表和录用论文 |
(4)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基础理论 |
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1.1 发展极和增长点理论 |
2.1.2 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模型 |
2.1.3 点轴式非均衡发展理论 |
2.1.4 网状交织发展理论 |
2.2 战略管理理论 |
2.2.1 SWOT分析 |
2.2.2 定量化SWOT分析 |
2.3 系统工程学理论 |
2.3.1 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
2.3.2 系统评价理论与方法 |
2.3.3 系统结构化模型理论与方法 |
2.3.4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
2.3.5 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 |
2.4 统计学理论 |
2.4.1 相关与回归分析 |
2.4.2 列联分析 |
2.5 其它理论和方法 |
2.5.1 C-D模型 |
2.5.2 模糊聚类分析 |
2.5.3 资源诅咒分析 |
3. 青海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分析 |
3.1 青海省简介 |
3.1.1 青海历史与区位 |
3.1.2 主要资源状况 |
3.1.3 青海省辖区区划 |
3.2 经济发展及其与全国水平的对比分析 |
3.3 青海省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青海省经济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 |
4.1 青海省经济系统结构化模型综合分析 |
4.2 主要原因要素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
4.2.1 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 |
4.2.2 矿产资源与经济发展 |
4.2.3 水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
4.2.4 投资与经济发展 |
4.2.5 科技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4.3 主要结果要素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
4.3.1 人口与经济发展 |
4.3.2 旅游资源与经济发展 |
4.3.3 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 |
4.4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 |
4.5 本章小结 |
5. 青海省经济发展评价与聚类分析 |
5.1 青海省相对于全国的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
5.1.1 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1.2 指标权重确定 |
5.1.3 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 |
5.2 青海省相对全国水平的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
5.2.1 基于传统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评价 |
5.2.2 基于TOPSIS的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 |
5.3 青海省相对于西部省份的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5.3.1 指标的同趋化 |
5.3.2 熵和熵权的计算 |
5.3.3 综合评价结果 |
5.4 青海省8个地区经济发展综合分析 |
5.4.1 青海省8个地区三次产业发展列联分析 |
5.4.2 青海省8个地区模糊聚类分析 |
5.4.3 青海省8个地区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
5.5 青海省矿产资源系统聚类分析 |
5.5.1 青海省矿产资源按矿种的聚类分析 |
5.5.2 9 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聚类分析 |
5.5.3 青海省矿产资源按地区的聚类分析 |
5.6 2012年青海省资源诅咒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青海省资源与经济发展预测 |
6.1 基于ISM和SD的青海省人口增长预测 |
6.1.1 基于人口增长的ISM模型 |
6.1.2 基于SD的青海省人口增长模型 |
6.1.3 SD模型的附加方程式 |
6.1.4 SD模型人口预测结果 |
6.2 经济发展总量与结构预测 |
6.2.1 青海省经济发展总量和平均水平预测 |
6.2.2 青海省经济三次产业结构预测 |
6.3 矿业发展预测 |
6.3.1 5 种主要资源预测 |
6.3.2 原油产量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7. 青海省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7.1 SWOT要素分析 |
7.1.1 优势分析 |
7.1.2 劣势分析 |
7.1.3 机会分析 |
7.1.4 威胁分析 |
7.2 定性为主的SWOT分析 |
7.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SWOT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
8.1 战略指导思想的确定 |
8.2 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 |
8.3 战略阶段及战略重点 |
8.4 战略措施建议 |
8.4.1 第一阶段的战略措施 |
8.4.2 第二阶段的战略措施 |
8.4.3 第三阶段的战略措施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形成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 ——以兰州—西宁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范围的确定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特点与创新点 |
1.3.1 特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对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
2.1 国外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及环境响应研究 |
2.1.1 城市化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
2.1.2 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
2.2 国内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及环境响应研究 |
2.2.1 城市化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
2.2.2 城市化概念界定 |
2.2.3 城市化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
2.2.4 城市化的环境响应研究 |
2.3 兰州-西宁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化及环境响应研究现状 |
2.3.1 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阶段及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
2.3.2 兰州-西宁区域城市化内部空间结构研究 |
2.3.3 兰州-西宁区域生态环境研究 |
2.3.4 100年前兰州-西宁区域聚落与环境关系演化过程 |
2.4 国内外研究中问题和不足 |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化空间格局及演化 |
3.1 城市化及空间格局研究方法 |
3.1.1 城市化及水平测度 |
3.1.2 城市化空间分布均衡与差异性测度 |
3.1.3 城市化空间关联指数计算 |
3.1.4 人口和经济重心演化 |
3.1.5 城市空间紧凑程度 |
3.2 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演化 |
3.2.1 区域城市化进程缓慢,发展阶段不同 |
3.2.2 区域城市化空间结构 |
3.2.3 综合城市化水平 |
3.2.4 城市化空间移动轨迹 |
3.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演化 |
3.3.1 城市化空间形态类型的多样性 |
3.3.2 城市化内部空间拓展的方向性 |
3.3.3 城市化空间紧凑程度和利用强度演化 |
3.3.4 城市化景观格局指数的演化 |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化过程的环境效应 |
4.1 兰州—西宁区域生态环境概况 |
4.1.1 植被覆盖率低,农业用地递减 |
4.1.2 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
4.1.3 大气质量差异大,局部得到改善 |
4.1.4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4.2 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 |
4.2.1 土地(生态环境背景)随城市化进程的响应 |
4.2.2 水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 |
4.2.3 局地气候环境对城市化的响应 |
4.2.4 生态环境效应空间上的差异 |
4.2.5 土地承载力演化及空间差异 |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化空间格局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 |
5.1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间相互作用关系 |
5.1.1 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促进和约束效应 |
5.1.2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促进和胁迫效应 |
5.2 自然禀赋主导环境演变的同时奠定城市化空间格局 |
5.2.1 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对生态环境演化的主导作用 |
5.2.2 自然条件对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奠定作用 |
5.3 交通对城市化空间与环境空间的推动和拉大 |
5.3.1 交通网络体系拉大环境空间变化推进演化速度 |
5.3.2 交通网络体系推动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形成 |
5.4 经济对城市化空间格局和环境演化的双重作用 |
5.4.1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影响生态环境演化的速度和强度 |
5.4.2 经济规模基础对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的决定 |
5.5 政策体制及规划调控对环境响应的加速及减缓 |
5.5.1 城市化道路和产业布局政策加速了环境恶化 |
5.5.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恢复生态环境 |
5.5.3 社会政治要素引导城市化的空间格局形成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关联性弱 |
6.1.2 城市建设空间形态受地形地势、河流等自然条件制约明显 |
6.1.3 生态环境演化是生态因子多要素自身变化和人类干扰的综合结果 |
6.1.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耦合性 |
6.1.5 生态脆弱区城市化建设活动中存在问题 |
6.1.6 通过一体化及统筹发展调控城镇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 |
6.2 不足和展望 |
6.2.1 城市化(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6.2.2 城市化(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调控 |
6.2.3 空间响应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图 |
(6)西宁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展动态及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数据来源 |
1.4.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市辖区与中心城区(主城区) |
2.1.2 城市建设用地 |
2.1.3 城市建设用地演变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聚集经济理论 |
2.2.3 城市化理论 |
第三章 西宁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演变动态分析 |
3.1 西宁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研究区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
3.2 西宁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演变动态分析 |
3.2.1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及演变动态分析 |
3.2.2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及时序特征分析 |
3.2.3 城市建设用地效益 |
第四章 西宁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演变驱动力分析 |
4.1 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自然地理因素 |
4.1.2 社会经济因素 |
4.1.3 人口增长因素 |
4.1.4 城市化进程 |
4.1.5 政策与制度 |
4.2 城市建设用地演变驱动力的定量分析 |
4.2.1 主成分分析 |
4.2.2 线性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及建议 |
5.1.1 主要研究结论 |
5.1.2 建议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协同理论的兰—西城镇区域协同演化的定量描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1.4.1 国外研究进展评述 |
1.4.2 国内研究进展评述 |
1.4.3 兰州—西宁地区城镇区域研究评述 |
第二章 城镇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PREE系统理论 |
2.2 协同学理论 |
2.2.1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 |
2.2.2 协同学理论对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指导意义 |
2.3 耗散结构理论 |
2.3.1 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 |
2.3.2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耗散结构特征 |
第三章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范围与发展现状 |
3.1 研究区域范围 |
3.2 研究区域概况 |
3.3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发展阶段判定 |
3.3.1 建立指标体系 |
3.3.2 评判标准 |
3.3.3 模糊综合评价 |
3.3.4 评价结果和分析 |
第四章 兰州—西宁城镇协同发展的空间变量与涨落分析 |
4.1 兰州—西宁地区城镇协同发展的优势变量 |
4.1.1 区位条件 |
4.1.2 资源条件 |
4.1.3 经济社会条件 |
4.1.4 基础设施条件 |
4.2 兰州—西宁地区城镇协同发展的劣势变量 |
4.2.1 城镇规模分布——城镇规模小,且非均衡分布 |
4.2.2 行政壁垒因素 |
4.2.3 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具有相似性,结构趋同 |
4.3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发展涨落分析 |
4.3.1 城镇区域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
4.3.2 城镇区域城镇化发展涨落分析 |
4.3.3 城镇区域产业结构的涨落分析 |
4.3.4 城镇区域资源开发利用涨落分析 |
4.3.5 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发展涨落分析 |
第五章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演化的定量分析 |
5.1 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演化方程 |
5.1.1 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基本要素关系分析 |
5.1.2 协同学演化方程基本形式 |
5.1.3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发展的演化方程 |
5.2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演化的状态变量确定与分析 |
5.2.1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演化的状态变量确定 |
5.2.2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演化状态变量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协同发展机制定性分析 |
6.1 编制兰州—西宁城镇区域规划 |
6.2 城镇区域产业布局和职能的协同 |
6.3 城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协同 |
6.4 城镇区域资源要素的协同开发利用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
1.2.1 选题意义 |
1.2.2 选题目的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贡献与创新 |
1.5.1 研究贡献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 可持续发展 |
2.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 |
2.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
2.2.1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 |
2.2.2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研究 |
2.2.3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
2.2.4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
2.2.5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6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 |
2.2.7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
2.2.8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
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式 |
3.1.1 对区域PRED 系统的修正 |
3.1.2 青藏高原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结构模式 |
3.1.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模式 |
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测量模型 |
3.2.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度模型 |
3.2.2 SRED 系统各因子对可持续度CSD 的作用 |
3.2.3 区域S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
3.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3.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3.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持能力分析 |
3.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原则 |
3.4.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 |
3.4.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 |
3.4.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四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持系统 |
4.1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地区 |
4.1.1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4.1.2 青藏高原区域发展成本分析 |
4.2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与区域经济布局 |
4.2.1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分类 |
4.2.2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
4.3 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布局 |
4.3.1 联动开发总体战略构想 |
4.3.2 联动开发空间模式 |
4.3.3 不同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 |
4.4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与调整优化 |
4.4.1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与存在问题 |
4.4.2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
4.5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
4.5.1 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4.5.2 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
4.5.3 青藏高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 |
5.1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5.1.1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强大动力 |
5.1.2 青藏高原地区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状况分析 |
5.1.3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5.1.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
5.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5.2.1 青藏高原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 |
5.2.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
5.2.3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5.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
5.3.1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度分析 |
5.3.2 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
5.3.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和谐调控与稳定 |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支持系统 |
6.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1.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特点 |
6.1.2 青藏高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3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2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2.1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结构 |
6.2.2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6.3.1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区划 |
6.3.2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支持系统 |
7.1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价值 |
7.1.1 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
7.1.2 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广阔 |
7.1.3 高原是世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
7.1.4 高原生态环境价值巨大 |
7.2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支持能力评价分析 |
7.2.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压力 |
7.2.2 青藏高原环境水平 |
7.2.3 青藏高原生态水平 |
7.2.4 青藏高原抗逆水平 |
7.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及成因分析 |
7.3.1 青藏高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
7.3.2 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
7.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7.4.1 将青藏高原列为国家生态安全实验区 |
7.4.2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
7.4.3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
8.1 法律保障体系 |
8.1.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 |
8.1.2 制定《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
8.1.3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 |
8.2 生态产业发展政策 |
8.2.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
8.2.2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
8.3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
8.3.1 财政支持政策 |
8.3.2 税费约束政策 |
8.3.3 绿色信贷政策 |
8.3.4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
8.3.5 绿色环境核算政策 |
8.4 生态保护政策 |
8.4.1 制定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整体规划 |
8.4.2 进一步完善退耕(牧)还林(草)政策 |
8.4.3 完善草地产权 |
8.4.4 实施生态移民 |
8.5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
8.5.1 建立促进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
8.5.2 设立国家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基金 |
8.5.3 实施全国科技支援青藏高原地区的政策 |
8.6 教育发展支持政策 |
8.6.1 “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 |
8.6.2 义务教育政策 |
8.6.3 高等教育政策 |
8.6.4 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
8.6.5 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政策 |
8.7 社会保障政策 |
8.7.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
8.7.2 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 |
8.8 对口支援政策 |
8.8.1 深刻认识新时期“全国援藏”的重大意义 |
8.8.2 将“全国援藏”覆盖整个藏区 |
8.8.3 制定和落实青海等藏区对口支援实施方案 |
8.9 架设“南亚大陆桥”,建设青藏国际大通道 |
8.9.1 西线“南亚大陆桥”的提出 |
8.9.2 连接中印,架设南亚大陆桥地缘政治意义十分突出 |
8.9.3 架设“南亚大陆桥”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 |
8.9.4 “南亚大陆桥”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青藏高原区域SRED 系统能力总体最低 |
9.1.2 外部支持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
9.1.3 社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 |
9.1.4 必须尽快建立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
9.1.5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
9.2 研究展望 |
9.2.1 研究的局限性 |
9.2.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兰—西城镇区域PREE系统的互动反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
1.1.1 科技进步与全球一体化促使城镇区域的协调发展成为新的区域发展模式 |
1.1.2 可持续发展促进了PREE协调发展系统的形成与研究 |
1.1.3 城镇区域可持续发展促使城镇区域PREE系统的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技术框架 |
1.5 研究的重点和可能的创新 |
1.5.1 研究的重点 |
1.5.2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有关研究概念的辨析界定 |
2.1.1 城镇区域的概念及界定 |
2.1.2 PREE系统的概念及界定 |
2.1.3 PREE恢复力的概念及内涵 |
2.2 区域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2 区域发展的空间关系理论 |
2.2.3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
2.2.4 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 |
2.3 PREE系统相关研究进展 |
2.3.1 PREE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
2.3.2 PREE系统要素及特征 |
第三章 兰—西城镇区域发展与PREE系统的关联互动机制 |
3.1 城镇区域发展与人口发展的互动机制 |
3.1.1 人口与城镇区域发展 |
3.1.2 兰—西城镇区域人口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涨落分析 |
3.1.3 兰—西城镇区域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动态格局分析 |
3.2 城镇区域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互动机制 |
3.2.1 自然资源对城镇发展的效应 |
3.2.2 兰—西城镇区域资源情况 |
3.3 城镇区域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 |
3.3.1 兰—西城镇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
3.3.2 兰—西城镇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分布格局 |
3.3.3 兰—西城镇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分析 |
3.4 城镇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动机制 |
3.4.1 城镇发展与环境 |
3.4.2 兰—西城镇区域大气环境问题分析 |
3.4.3 兰—西城镇区域水环境问题分析 |
3.4.4 兰—西城镇区域固体废物问题分析 |
3.4.5 兰—西城镇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分析 |
第四章 兰—西城镇区域发展与PREE系统的反馈机理 |
4.1 城镇区域发展与PREE系统的反馈机理总论 |
4.2 城镇区域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反馈机理 |
4.2.1 城镇发展对人口的集聚效应 |
4.2.2 城镇发展与人口城市化 |
4.3 城镇发展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反馈机理 |
4.3.1 城镇发展促进资源开发利用 |
4.3.2 城镇发展对资源开发利用的负面影响 |
4.4 城镇区域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反馈机理 |
4.4.1 城镇空间格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4.4.2 城镇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4.5 城镇区域发展对环境的反馈机理 |
4.5.1 城镇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耦合机制分析 |
4.5.2 城镇发展其他因素对环境发展的作用 |
第五章 兰—西城镇区域PREE系统的协调机制研究 |
5.1 兰—西城镇区域的PREE各子系统间协调性研究 |
5.1.1 指标体系建立 |
5.1.2 主成分分析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
5.1.3 静态协调度的计算 |
5.1.4 其他区市计算结果 |
5.1.5 兰—西城镇区域的PREE各子系统间协调性总结 |
5.2 兰—西城镇区域的PREE整体恢复力研究 |
5.2.1 PREE恢复力定量评价过程 |
5.2.2 兰—西城镇区域各城镇PREE恢复力定量评价结果 |
5.2.3 兰—西城镇区域各城镇PREE恢复力综合结论 |
5.3 兰—西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机制 |
5.3.1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综合考虑PREE系统整体协调发展问题 |
5.3.2 兰—西城镇区域人口子系统的优化机制 |
5.3.3 兰—西城镇区域资源子系统的优化机制 |
5.3.4 兰—西城镇区域经济子系统的优化机制 |
5.3.5 兰—西城镇区域环境子系统的优化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兰西地区快速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关联耦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 |
1.1.2 实现兰西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1.1.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兰州—西宁地区相关研究 |
1.2.4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目标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创新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可能的创新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镇区域与城市化 |
2.1.2 自然资源、环境 |
2.1.3 耦合 |
2.2 相关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涨落理论 |
2.2.4 协同论 |
第三章 兰西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分析 |
3.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3.2 城市发展及存在问题 |
3.2.1 城市化发展进程 |
3.2.2 城市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 |
3.2.3 城市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
3.3 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 |
3.3.1 土地资源现状与问题 |
3.3.2 水资源现状与问题 |
3.3.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
3.3.4 脆弱的自然环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关联耦合分析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选择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关联耦合分析—耦合度模型 |
4.2.1 耦合度模型 |
4.2.2 两系统耦合度分析 |
4.2.3 两系统耦合度演变对比分析 |
4.3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关联耦合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3.2 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4.3.3 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演变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4.4.1 四市两系统耦合度分析 |
4.4.2 四市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 |
第五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区域整合 |
5.1 区域整合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
5.1.1 生活方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相似性 |
5.1.2 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必然性 |
5.1.3 地区资源环境恶化的内在要求 |
5.1.4 海东市的兴起为区域整合带来新的契机 |
5.2 区域整合对策 |
5.2.1 行政范围微调,统一行政体制 |
5.2.2 完善地区城镇等级结构,推动地区均衡发展 |
5.2.3 资源环境要素的整合开发 |
5.2.4 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要素的整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西宁地区人口增长的定量分析——西宁市人口SD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分析及模拟预测[D]. 李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03)
- [2]水资源约束下西部干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型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9)
- [3]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D]. 相震.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4]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高孝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5]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 ——以兰州—西宁区域为例[D]. 刘辉. 西北大学, 2011(09)
- [6]西宁市主城区建设用地扩展动态及驱动力分析[D]. 刘晓聪.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4)
- [7]基于协同理论的兰—西城镇区域协同演化的定量描述研究[D]. 马文亮. 西北大学, 2011(08)
- [8]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同德. 天津大学, 2009(12)
- [9]兰—西城镇区域PREE系统的互动反馈机制研究[D]. 陈思. 西北大学, 2010(10)
- [10]兰西地区快速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关联耦合分析[D]. 张少兰. 西北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