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到中国专利资料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王璐[1](2021)在《《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邢琪[4](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朱涵文[5](2020)在《顺应理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英译实践报告 ——以《2018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外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中国的对外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因此对外宣传中国声音、中国主张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课题。而在对外宣传过程中,中国特色词汇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的关键问题之一。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经常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生动的反应当前国家和地区发展现状与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杭州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因此笔者选取《2018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翻译实践报告材料格外具有意义。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是对《2018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特色词汇英译实践的总结。该《报告》是介绍杭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较为系统而全面的材料,共计1.8万字,且目前无官方译文,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2017年工作回顾;2.2018年当前形势分析及工作重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翻译项目简介,主要介绍了翻译材料的背景、内容及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描述了译前准备工作、译中问题解决及译后修改事项三个方面;第三章为理论基础概述,主要概述了顺应理论的三个特点和四个维度;第四章为翻译案例分析,主要从顺应理论的四个维度出发,对《报告》中含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用语的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策略进行分析;第五章为实践报告总结。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笔者在顺应理论的指导下,发现在翻译最具动态特点的政治类中国特色词汇时,要坚持动态对等的翻译原则,采取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表达准确;在翻译词义经常随语境变化而变化的经济类中国特色词汇时,要坚持以还原原语信息为原则,采取直译或解释性的方法翻译;在翻译词义通常在译入语文化里找不到相同表达的文化类中国特色词汇时,要采用注释、解释等方法,使译文达到跨文化交际功能;而在翻译通常能形象生动的翻译民生问题的民生类中国特色词汇时,要采取音译加注或意译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在语言结构各个层面上顺应译入语的特点。
李敏慧[6](2019)在《广州民国(1923-1936)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研究与应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民国时期的广州处于新旧交替融合的特殊历史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造就了广州民国时期特殊的服饰文化。真实记录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形象的重要依据是期刊和报纸,《广州民国日报》《现象报》《妇女世界》《图画时报》等报刊资料上有关女性服饰形象信息的记录是研究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饰的重要依据。创刊于1923年6月的《广州民国日报》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州地区最有影响的一份日报。报纸是广州民国时期的重要舆论工具,其中《广州民国日报》虽是官方重要报纸,但由于当时报界竞争激烈,也办了许多副刊来增加趣味性与可读性。而这些副刊当中有大量的女性形象插画、广告以及与服饰相关的文章,这些信息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广州民国时期女性的服饰品类、服饰形象和服饰观念。本文以《广州民国日报》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象报》《妇女世界》《图画时报》等报刊资料刊载的民国时期广州女性服饰形象信息为辅助参考资料,运用实地走访法、统计法、分类法、照片参照法和总结归纳法对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形象进行研究。由于《广州民国日报》的办报时间为1923-1936年,因此本论文的研究时间范围集中在1923-1936年。本论文将服饰按来源分为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种服饰类型,其中中式服装主要根据时间变化对女性服饰形象进行分阶段的流变分析,而西式服装由于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则主要根据服装使用的不同场景对女性服饰形象进行分场合的品类分析。本文通过对广州民国时期1923-1936年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具体分析,利用在《图画时报》中找到的相关素材,与民国时期广州报刊中的女性服饰形象进行参照,对比广州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与真实女性服饰形象的异同。总结归纳出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典型特征,从这些服饰特点的视角进行探讨,揭示当时的潮流风向与文化内涵,最终形成广州民国报刊女性服饰风格,结合女性服饰设计现状,通过将其与当今服饰设计语境相结合,进行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形象的应用设计探索与尝试,使广州民国时期1923-1936年的女性服饰形象中蕴藏的文化意象得以延续,提升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国际化新形象。
谢依伦(CHIA JEE LUEN)[7](2018)在《《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从《红楼梦》被带入马来亚的可能性(1820年代)开始乃至2018年近两百年的时间。笔者通过文献记录,尝试呈现出《红楼梦》在某个时代如何传播,当时的传播主体是谁、传播了什么信息、其受众范围的大小,以及根据受众的反馈来探讨《红楼梦》传播的影响力。而后再对已出版的《红楼梦》相关文章与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为马新红学做一个概括性的基础介绍。最后,总结马新红学的特点及不足,参照世界红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未来马新的红学研究的拓展提些建议。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重点探索《红楼梦》入境马新的时间与传播的可能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甲本出版的时间,与槟榔屿(1786)、马六甲(1795)、新加坡(1819)开埠的时间相去不远。马礼逊是西方最早提倡《红楼梦》的学者,他于1815年开始节译《红楼梦》,并在其编纂的《华英字典》大量引用了《红楼梦》的词句,认为初学中文读红楼梦甚好。郭实腊是西方第一篇《红楼梦》评论文章的作者。无独有偶,他们恰好是十九世纪初在马新最为活跃和着名的传教士。马礼逊和和米怜更于1818年在马六甲创建英华书院,内置的中文图书馆至1923年,藏书已达3380册,其中中文藏书2850册。我们相信这是《红楼梦》入境最好的契机。马礼逊以其中文藏书编纂而成的《马礼逊手稿书目》出版于1824年,书内着录与《红楼梦》相关的着作有7种,着录译名为: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他认为《红楼梦》是叙写一个北京贵族家庭的传记,他收藏的版本有东观阁嘉庆辛末重镌《新增批评红楼梦》、东观阁嘉庆戊寅重镌《新增批评绣像红楼梦》、后来失散的四卷本《红楼梦》三种,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续红楼梦》续书三种,还有小说原着改编的戏曲脚本《红楼梦散套》一种。1881年始,领事官左秉隆、黄遵宪在马新开荒,办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努力为华人社会培育了许多文人,让《红楼梦》有了传播的土壤。邱炜萲《红楼梦分咏绝句》初刻出版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标志着马新《红楼梦》研究的开始。第二章主要探讨《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通过文学思潮、教育制度、书业经济、红楼梦藏书的分布等角度去梳理《红楼梦》文本在马新流传的情况以及不同时代传播情况的变化。这样以传播学的要素勾勒出《红楼梦》在英属马来亚时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独立前后,以及独立后至今的传播情况,产生的描述是具体且丰富的。二十世纪初期,受中国文坛及思潮直接的影响,构成了马新知识份子心中“《红楼梦》是最杰出的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观念。《红楼梦》节选被编入华文教科书,影响了一代代的华人。中文报业和书业的发展,扩展了《红楼梦》的传播范围,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图书馆中的《红楼梦》藏书也让学生便于接触和阅读。日治时期(黑暗的三年零八个月)、英殖民政府反共的紧急法令、教育政策对中文教育的约束等,外来干预并没能永恒地阻断《红楼梦》与读者的联系。然而,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联同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了马来西亚。1965年新加坡共和国独立,合合分分,两国语言和教育政策的不同,导致影响到后来《红楼梦》在两地呈现不同面貌的传播形式。新加坡70年代独尊英语,其他语言为辅,大大削弱了国民在中国文学上的阅读能力。80-90年代,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仍以阅读中文原着、听讲座来理解《红楼梦》,而新加坡学生能读懂中文版的相对较少,他们借助《红楼梦》英文译本,或更多以音乐、影视、戏曲来感受《红楼梦》。第三章探讨的是《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从影视传播、戏剧传播、音乐广播、艺术文化展览、美食文化、学术讲座等方面来探讨《红楼梦》演绎产品对大众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此类传播方式更为大众化,其影响范围之广和传播速度之快是《红楼梦》文本传播没法相比的,但其传播的内容受传播者的鉴赏水平和传播目的所影响,极大可能不符合原着原义。通过梳理从1928年就在马来亚开始播放的种种《红楼梦》影视,从报章广告的宣传、电影的内容简介、到影评和观众反应,尝试反映去当时传播的实况。同时也看到科技与时代的变化,电影从兴盛到没落直到逐渐电视机取代的过程。其他类型的传播也是以此模式叙述,从发现到最早的记录叙述到现代的情况,如:1926年3月20日牛车水岭南新剧团就邀请了新丁香耀到来演出《黛玉葬花》,至今新加坡已有属于自己的《红楼梦》戏曲:敦煌剧坊粤剧《红楼梦》、折子戏《幻觉离恨天》《王熙凤大闹宁国府》;双语话剧团体“演艺坊”有《雪剑鸳鸯》四幕剧;新加坡福建公会芗剧团有《情殇红楼》《宝玉哭灵》;新加坡琼剧团有《忆·红楼梦》,其他流传改编的还有歌舞剧、话剧等等。以视觉文化传播形式所产生的功效是巨大的,通过戏曲电影、音乐艺术、精致中式美食、极具中华特色的塑像手工艺品等物的吸引,使到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在丢弃华语的使用权之时,却依然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现象实则来之不易,这是当地的艺术传播者与文史传播者积极地推动,用了大半辈子去维护改良所产生的成果。回顾历史,理解实况,更有助当代人去珍惜。第四章按年代梳理相关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并专题论述当时研究成果较为显着的红学专家,以及他的研究所带来的影响。至于报章上零散或作者身份不可考的文章则穿插概述,以期能更为完整地呈现不同时代的《红楼梦》谈论热点。此章也重点论述马新大学中文系教育对《红楼梦》研究的贡献。《红楼梦》被纳入大学课程,开启了教学模式以后,系统性的《红楼梦》研究方才逐步成型。以马新各大专《红楼梦》课程导师的红学论文,与学生的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的研究方向和《红楼梦》研究观点。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马新《红楼梦》现今的传播情况与《红楼梦》研究展望。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红楼梦》文本与视听文化产品可说唾手可得,各种版本、译本、研究论集、优秀课程视频、影视、戏曲、现代版舞台剧表演皆可轻易获得。但要怎么去感悟、读懂《红楼梦》仍需要有领路人。许多人通过仔细阅读《红楼梦》而得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启示,进而获得成功的实例在本论文中多有陈述。因此,如何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或研究《红楼梦》,通过读懂《红楼梦》得到自己人生所需才是首要任务。感谢前人辛勤付出,搜罗了不少材料。在这基础上,笔者也将自己目前所搜集到的资料加上,并按时间细细整理成表,记录一些重要资讯。其中有中文报章刊登过的文章(从1894年至今目前有917条)、英文报章(56条)、期刊(114篇)、学位论文(70本)、马新出版的《红楼梦》文本(包括改编22种)、译本(2种)、红学论集和专着(17种)、讲座研讨会(55条)、戏曲歌剧表演(59条)、影视上映记录(51条)、广播节目歌曲(37条)和音乐会(27场)。笔者将这些《红楼梦》以不同传播形式在马新留下的痕迹作为论文的附录,期待有更多同好者共同去填补、完善。
都海虹[8](2018)在《《北洋官报》研究》文中提出《北洋官报》在我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有待再认识、再评估的问题。由它起,结束了中国古代邸报的历史,开启了现代化官报的历程。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北洋官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创造了诸多第一,例如:它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产生重要影响的政府官报;是我国第一份邮发报纸;是我国最早采用铜板印刷技术的报纸。但目前史学界对该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北洋官报》的整体面貌,并运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北洋官报》的宣传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北洋官报》创办于庚子之变后,大清国势衰微,半殖民地程度加深之际。清末统治者决定实行新政,继而实行“预备立宪”,开启了中国近代宪政的历史。得益于袁世凯利益集团的支持,《北洋官报》成为直隶新政的产物。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通上下,开风气,传播新政新学,促进国家富强,成为报纸的办报目的。从外在形式形态上看,《北洋官报》与古代邸报大大不同。报纸取法日本,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尝试新的编辑形式,探索各种渠道促进发行,实行邮递制度,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实乃开新式官报风气之先。该报成为后继创办的官报模仿的典范,甚至影响了民国时期创办的报纸。从内容上来看,《北洋官报》已蜕变成现代化报刊。官报的办报主旨和编辑思想清晰明确。报纸栏目不断调整和完善,内容丰富。创办初期,官报封面刊载《圣谕广训》。除此之外,官报一直刊载“宫门抄”、“上谕”及“辕门抄”。其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充分反映了《北洋官报》对于皇权秩序的维护和尊崇。《奏议录要》、《公牍录要》和《文告录要》是《北洋官报》的重要内容,每期要占3到5个版面,刊载直隶本省及中枢各机关及各省各部门的重要奏议、公文及文告。相较于前时代的邸报、京报与同时代的民办报刊,《北洋官报》刊载更多的政务信息。这充分反映了《北洋官报》的官报性质。另一方面,奏议、公牍、文告属于清政府的行政工作内容,大量政务信息的公开报道,也反映了清政府向现代政治文明的一定程度的转型,营造了新政有序开展的表象。《北洋官报》大量刊载新闻,实现了新闻纸的基本传播功能。其中,国内新闻覆盖地域广,涉及类别多,重点报道清末新政。它对“学务新政”的报道数量最多,涉及问题较为深入;对“经济新政”的报道重在引导社会兴工振商;对“警务新政”的报道充分反映出袁世凯的警政思想,有效协助了直隶警政的建设;1906年后,集中宣传报道“预备立宪”,尤其对立宪知识的普及贯穿始终。国外新闻在《北洋官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创刊之日起,就设有专栏,专门刊载。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是官报刊载国外新闻的重要目的。其刊载的国外新闻包罗万象,五花八门;主要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列强,对“名不见经传”的小国也有报道,由于外交关系,受关注度最高的是日本。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相对来说,《北洋官报》的评论并不突出。其评论随着清政府对新政的重视程度与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进展状况而时有时无。报纸上开过评论专栏,发表过慷慨激越的言辞,为新政和预备立宪摇旗呐喊,也试图寻找符合其利益诉求的思想或观点,加以宣传或推广,为清政府政治改革找到思想支撑和依傍,借以维护中央权威,强化中央意志。通过对《北洋官报》形态与内容的分析,本文认为:《北洋官报》已脱离古代邸报的样态,具备了现代媒介传播的部分功能。它促进了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在清政府实行新政及“预备立宪”过程中,《北洋官报》起到了一定的舆论引导作用;能够促进清末官员思想的现代化;并促进了社会政治文化形态向现代化过渡。《北洋官报》作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不仅宣告了古代形态官报的终结;推进了出版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报人的地位;而且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编辑理念与编辑技术体系。
张媛媛[9](2018)在《苏州历史街区更新中的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街区的更新一直都备受关注,相关学者也就其做过许多文化传承、建筑规划、公共关系、旅游管理等领域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而在苏州历史街区更新所面对的诸多问题中,近年来大量地表径流造成古城内受纳河道的污染成为它的一个主要矛盾,这一矛盾暴露了地下雨水基础设施的缺陷,也敦促着历史街区内雨水基础设施的更新。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对雨水基础设施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将雨水基础设施与景观相结合并将其引入到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中,一方面与地下雨水基础设施协同运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也改善街区环境。文章首先确定了以苏州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从历史街区更新与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概述。然后通过对苏州历史街区更新及历史街区雨水基础设施发展历程的梳理,提出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的必要性,并在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对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其必要性与可行性为铺垫,文章就苏州历史街区特点与其雨水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街区内雨水外排与雨污合流及其引发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景观化的三个目标与五个原则。在目标与原则作为导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际案例,文章总结归纳出了构建拟园林的雨水系统、拟自然的分流设施与多样化的雨水空间三个苏州历史街区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的核心策略。最后,为使所研究的策略能够得到系统化完善与应用,笔者以苏州怡园历史街区为具体案例,以其雨水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为出发点,提出针对区域、街巷、节点三个改造模块的景观化思路,对街区的“点-线-面”景观化体系进行了设计性探讨。
许波[10](2018)在《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研究 ——以司法案例运行机制为视角》文中提出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新一轮司法改革进程中推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深入实践探索,对于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更好地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但由于该制度自2015年正式确立至今仅有三年时间,且在相对小众的知识产权审判领域予以实施,故尚未引发学界的充分关注和研究,相关司法实践也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效与问题同在。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2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后,无论是对已有经验的总结还是对下一步发展的构想,都需要建立在充分认识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基础上,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握制度运行的根本规律和逻辑,以此来指导制度构建实施,才可能保证正确方向并取得良好效果,而这正是现有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所欠缺的。本文从司法规律这一元问题入手,以司法案例运行机制为研究视角,首先选取英国、美国作为英美法系的典型代表,选取德国、日本作为大陆法系的典型代表,对上述各国的司法制度及其案例运行机制进行横向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于知识产权审判领域,通过考察各国知识产权专业化审判体系设置,并以“等同理论”在上述四国的发展演进作为考察对象,结合相关案例,具体呈现出各国的知识产权案例制度。其次,以时间为轴,以特定时期内的总体法律样态为标准进行划分,对中国古代、中华民国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前期、案例指导制度前期和案例指导制度时期五个阶段的司法制度和案例运行机制进行纵向本土化考察,展现中国案例制度的发展演进。基于以上对古今中外宏观司法制度和微观案例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在具有法院层级的司法体系下,司法裁判尤其是上级法院和本院所作出的在先裁判的效力往往并不局限于个案的既判力,在很多时候还会对相同或类似情形的后案形成某种程度的拘束力,使后案对前案的遵循成为应有之义,从而在司法活动中形成一种动态的、超越个案本身的案例运行机制。尽管该机制会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但就总体而言,仍然在不少国家和不同时期普遍存在,相互之间也有许多共同共通之处,而这正是“遵循先例”得以超越法系和时空界限,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在各国诉讼活动中频繁出现的司法规律基础,我国自然也不会例外。在该共性之下,各国还会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发展出个性,谓之“特色”,我国当前的司法制度就是发轫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又历经战时、计划经济、改革开放至今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特色。该中国特色在与具有普适性的“遵循先例”的案例运行机制相结合后,最终形成了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多元的案例指导制度。案例指导制度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其中国特色主要体现为由最高人民法院“自上而下”主导推动实施,及其在统一法律适用、生成裁判规则之外,还表现出了通过“案例指导”加强工作指导和社会治理的强烈愿望,这也成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区别于西方判例法或判例制度的重要方面。本文填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对案例指导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整个规则体系,以及指导性案例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评价,但同时也发现随着该制度的全面推广实施,一系列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制度发展瓶颈初步显现,迫切需要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并在必要环节予以深化与突破。201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选择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深入探索实施案例指导,立足案例应用,建立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明确提出该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坚持制定法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遵循先例”为核心,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内进行的一种法律适用活动。本文首次全面总结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构建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思路和做法,详细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项司改举措以及在知识产权诉讼中应用先例的具体规则,并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在对该院2015-2017年间援引先例的1034份裁判文书进行研究后,总结出当前实践中应用先例的三种主要情形,即遵循先例确保裁判统一、援引先例增强裁判说理、形成先例指导审判实践,同时也指出了先例应用过程中已经出现的应当引起重视的各种异化现象。针对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上述实践情况,本文在肯定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制度建设主体、先例概念、先例范围、裁判要点定位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尤其是着重指出受到法院层级和司法辖区的限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在探索构建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基于前述比较研究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实践情况,本文最后提出,可以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在宏观层面,应当认识到完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与优化知识产权法院体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可以通过成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彻底突破法院层级和司法辖区限制,实质性地主导并推动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在微观层面,可以案例运行的基本规律为指引,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探索实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中好的做法和经验予以固定,并针对在先案例的范围、裁判要点的定位、遵循先例的例外、在先案例引述不当的处理等具体问题,加强研究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诉讼指南和操作规则,并在时机成熟时提出诉讼法修改建议,或是制定知识产权特别程序法,将知识产权诉讼中应用案例的具体方式纳入其中,促进形成符合我国司法实际且高效有序的案例运行机制。
二、新到中国专利资料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到中国专利资料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旨趣 |
二、研究成果述评 |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四、论文架构 |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
一、经济的现代化 |
二、文化的现代化 |
三、教育的现代化 |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
小结 |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
小结 |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
六、《中庸》周刊 |
七、国文学会 |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
小结 |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
一、发现自我 |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5)顺应理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英译实践报告 ——以《2018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项目简介 |
1.1 翻译项目背景介绍 |
1.2 翻译项目内容介绍 |
1.3 翻译项目意义介绍 |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文本分析 |
2.1.2 平行文本的搜集与整理 |
2.1.3 制定翻译计划 |
2.2 译中步骤 |
2.3 译后审校 |
第3章 理论基础概述 |
3.1 顺应理论的发展概述 |
3.2 顺应理论的三个特征及四个维度 |
3.3 顺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
第4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2018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的分类 |
4.2 《2018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策略 |
4.2.1 语境关系顺应与经济类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
4.2.2 语言结构顺应与民生类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
4.2.3 动态顺应与政治类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
4.2.4 翻译过程中的意识突显与文化类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
第5章 实践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书目(非直接用) |
附录二: 《中国译协对外传播委员会中译英研讨会系列讨论词汇选登》 |
附录三: 中国特色词汇表 |
附录四: 翻译实践原文 |
附录五: 翻译实践译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广州民国(1923-1936)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研究与应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 |
1.2.1 报纸上有关民国时期广州女性服饰的广告 |
1.2.2 画报和期刊上刊登的广州民国时期的女性形象 |
1.2.3 与民国时期广州女性服饰相关度较高的书籍 |
1.3 术语界定 |
1.4 文献回顾 |
1.4.1 有关民国时期报刊中服饰文化现象研究的论文 |
1.4.2 有关广州民国时期服饰研究的专着和论文 |
1.4.3 以民国时期纺织品广告媒介为研究对象的专着和论文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研究的方法 |
1.5.2 研究的思路 |
1.5.3 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论述 |
第二章 广州民国时期与服饰有关的背景研究 |
2.1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与女性服饰有关的社会背景 |
2.1.1 广州民国时期的“天乳”运动 |
2.1.2 广州民国时期妇女服装的约束 |
2.1.3 广州民国时期“奇装异服”的整治 |
2.2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业与时尚的关系 |
2.2.1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的广告植入 |
2.2.2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的服饰常识 |
2.2.3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引入的海外服饰资讯 |
2.2.4 广州民国时期报刊中的服饰时尚评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报刊中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装的特点 |
3.1 报刊中广州民国时期中式服装特点 |
3.1.1 中式两节制服装搭配特点 |
3.1.2 中式两节制服装款式特点 |
3.1.3 中式旗袍款式特点 |
3.1.4 中式旗袍图案特点 |
3.2 报刊中广州民国时期西式服装特点 |
3.2.1 特殊场景下西式服装的品类及特点 |
3.2.2 日常场景下西式连衣裙的特点 |
3.2.3 夏季西式分体的服装特点 |
3.2.4 冬夏季西式外套的服装特点 |
3.3 小结 |
3.3.1 中式女性服装小结 |
3.3.2 西式女性服装小结 |
第四章 报刊中广州民国时期女性服装配饰及相关行业的特点 |
4.1 女性服装配饰特点 |
4.1.1 头部发式特点 |
4.1.2 头部装饰配件特点 |
4.1.3 颈部至肩部的装饰 |
4.1.4 手部的配饰 |
4.2 报刊中女性服饰行业特点 |
4.2.1 报刊中的鞋业和丝袜业 |
4.2.2 百货公司广告上的服装 |
4.2.3 洋服店广告上的服装 |
4.2.4 报刊中服装面料的品类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广州民国时期报刊女性服饰元素的创新设计与应用 |
5.1 粤港两地对民国服饰文化的宣传 |
5.2 广州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的创新设计 |
5.2.1 服装设计理念 |
5.2.2 服装设计思路 |
5.2.3 服装图案创新设计思路 |
5.3 服装制作中的难点分析及应对方法 |
5.3.1 服装制作中的难点分析 |
5.3.2 使服装上印花图案连贯的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7)《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探讨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 |
第一章 梦下南洋初绽红:《红楼梦》入境马来亚的起始探源 |
第一节 传教士学中文传福音 |
第二节 领事官弘扬中华文化 |
第三节 星洲寓公邱炜萲对《红楼梦》的接受与传播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梦在南洋百年红:《红楼梦》文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历程 |
第一节 《红楼梦》作为古典小说代表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教科书中的《红楼梦》节选 |
第三节 书业与《红楼梦》销售市场 |
第四节 《红楼梦》藏书的分布与价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梦植南洋百花红:《红楼梦》视听文化传播历程 |
第一节 影视传播 |
第二节 戏剧传播 |
第三节 音乐传播 |
第四节 艺术文化传播 |
第五节 中式美食文化传播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南洋入梦千朝红:马新《红楼梦》研究 |
第一节 报章期刊上的《红楼梦》文章 |
第二节 大学机制下产生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三节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红楼梦》研究学位论文分析 |
总结—历史、现状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北洋官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1章 《北洋官报》创办的历史背景 |
1.1 《北洋官报》创办前后中国时局动荡 |
1.2 清末新政的实施与新闻事业的发展 |
1.2.1 清末新政的实施 |
1.2.2 清末新政中有利于报刊发展的因素 |
1.2.3 晚清新闻事业的发展 |
1.2.4 清末新式官报蜂起 |
1.3 袁世凯与直隶新政 |
1.3.1 直隶新政成绩瞩目 |
1.3.2 创办《北洋官报》是直隶新政重要举措之一 |
1.4 晚清的政治舆论失范与媒介控制 |
1.4.1 晚清社会的言禁受到极大冲击 |
1.4.2 晚清政府对舆论的管控乏力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北洋官报》的定位、形态与运营 |
2.1 《北洋官报》的发展分期与形态确立 |
2.1.1 发展前期形态确立 |
2.1.2 发展中期调整变革 |
2.1.3 发展后期收缩僵化 |
2.2 《北洋官报》的体制 |
2.2.1 组织与运行现代化 |
2.2.2 办报宗旨高远 |
2.2.3 版面设置与栏目安排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
2.2.4 附刊注重开民智 |
2.3 《北洋官报》的发行方式与广告 |
2.3.1 发行方式以派销为主 |
2.3.2 阅报社的推行配合官报的发行 |
2.3.3 报纸的寄递受益于大清邮政系统 |
2.3.4 广告收入无法支撑官报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洋官报》的内容分析——“通上下,开民智” |
3.1 《圣谕广训》与邸报的摘抄 |
3.1.1 篇首刊载《圣谕广训》表达对清朝皇权道统的尊崇 |
3.1.2 刊载上谕维护官场权力秩序 |
3.2 官方文牍的刊载 |
3.2.1 《北洋官报》比邸报、京报刊载更多的政务信息 |
3.2.2 刊载大量政务信息是清政府政务有限公开的表现 |
3.2.3 清政府借助新式官报刊载政务信息营造新政有序开展的表象 |
3.3 国内新闻的报道 |
3.3.1 重视新闻报道,重点报道新政 |
3.3.2 对“学务新政”的报道数量最多,涉及问题深入 |
3.3.3 对“经济新政”的报道引导社会兴工振商 |
3.3.4 对“警务新政”的报道协助直隶警政的建设 |
3.3.5 对“预备立宪”的报道声势浩大 |
3.4 外国新闻的选登 |
3.4.1 刊载外国新闻为了看世界、学西方 |
3.4.2 《北洋官报》的外国新闻报道分析 |
3.5 图画的刊载 |
3.5.1 新闻摄影彰显新的报刊理念 |
3.5.2 广告图片突出营销兼顾审美 |
3.5.3 装饰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 |
3.6 论说的编发 |
3.6.1 清政府试图借官报评论挽回流失的话语权 |
3.6.2 评论随清政府对新政的态度时有时无 |
3.6.3 《北洋官报》评论主题分析 |
3.6.4 以“浅说”的形式普及立宪常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洋官报》的历史作用及其地位 |
4.1 《北洋官报》与舆论引导 |
4.1.1 国际国内要求清政府实施新政的舆论呼声高涨 |
4.1.2 大量刊载新政内容,对舆论进行议程设置 |
4.1.3 以亲民化的表达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
4.2 《北洋官报》与清末官员思想的现代化 |
4.2.1 近代报刊对文明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
4.2.2 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是晚清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
4.2.3 《北洋官报》“开官智”的作用较大 |
4.2.4 传播现代化内容和思想 |
4.2.5 正确评价《北洋官报》的“开智”作用 |
4.3 《北洋官报》促进了政治文化形态向现代化过渡 |
4.3.1 促进了清政府的政务公开 |
4.3.2 促进了地方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 |
4.4 《北洋官报》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
4.4.1 宣告了古代形态官报的终结 |
4.4.2 推进了出版技术的发展 |
4.4.3 提高了报人的地位 |
4.4.4 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编辑理念与编辑技术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苏州历史街区更新中的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趋势 |
1.1.2 地下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缺陷 |
1.1.3 现代雨水基础设施与景观的结合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历史街区(Historic Quarters、Historic Districtor Historic Blocks) |
2.1.2 城市更新(City Renewal or City Revitalization) |
2.1.3 雨水基础设施(Sustainable Stormwater Infrastructure) |
2.1.4 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 |
2.2 相关理论阐释 |
2.2.1 分散式城市雨水生态管理景观策略 |
2.2.2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
2.2.3 雨水艺术设计理论(Artful Rainwater Design) |
2.2.4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 |
2.3 历史街区更新历程研究 |
2.3.1 国外历史街区更新研究 |
2.3.2 国内历史街区更新研究 |
2.4 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研究进展 |
2.4.1 国外研究进展 |
2.4.2 国内研究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历史街区概况 |
3.1 苏州基本情况分析 |
3.1.1 人文地理条件 |
3.1.2 自然条件 |
3.1.3 雨水利用现状 |
3.2 苏州历史街区更新概述 |
3.2.1 历史街区的分布 |
3.2.2 历史街区更新进程 |
3.2.3 历史街区的特点 |
3.2.4 历史街区更新政策与规划 |
3.3 苏州历史街区雨水基础设施更新概述 |
3.3.1 雨水基础设施更新发展历程 |
3.3.2 雨水基础设施现状 |
3.4 苏州历史街区雨水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片区内雨水外排 |
3.4.2 庭院里雨污合流 |
3.4.3 河道水质的污染 |
3.4.4 雨水价值的忽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历史街区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策略研究 |
4.1 苏州历史街区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目标 |
4.1.1 雨水就地消纳 |
4.1.2 径流源头减排 |
4.1.3 雨水造景利用 |
4.2 苏州历史街区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原则 |
4.2.1 整体性原则 |
4.2.2 分散式原则 |
4.2.3 自然联系性原则 |
4.2.4 功能性原则 |
4.2.5 艺术性原则 |
4.3 构建拟园林的雨水系统 |
4.3.1 自然渗透的雨水路径 |
4.3.2 本土生态的构建材料 |
4.4 构建拟自然的分流设施 |
4.5 构建多样化的雨水空间 |
4.5.1 动态的雨水景观 |
4.5.2 多层次的空间塑造 |
4.5.3 多维度的感官体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怡园历史街区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个案研究 |
5.1 怡园历史街区基本情况分析 |
5.1.1 地理区位 |
5.1.2 历史沿革 |
5.2 怡园历史街区现状分析 |
5.2.1 地块现状及规划 |
5.2.2 历史雨水排放方式 |
5.2.3 现状地下雨水基础设施 |
5.3 怡园历史街区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思路 |
5.3.1 片区内雨水优先消纳 |
5.3.2 街巷里雨水源头控制 |
5.3.3 节点处雨水造景利用 |
5.4 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过程的公共参与性 |
5.5 预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10)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研究 ——以司法案例运行机制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国外知识产权案例制度考察 |
第一节 英国 |
一、英国法概况 |
(一)“经验主义”的英国法 |
(二)普通法精髓:“遵循先例” |
二、英国知识产权案例制度 |
(一)英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
(二)英国知识产权审判体系 |
(三)实例:“等同理论”的英国发展 |
第二节 美国 |
一、美国法概况 |
(一)“实用主义”的美国法 |
(二)“遵循先例”的美国范式 |
二、美国知识产权案例制度 |
(一)美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
(二)美国知识产权审判体系 |
(三)实例:“等同理论”的美国发展 |
第三节 德国 |
一、德国法概况 |
(一)“理性主义”的德国法 |
(二)德国的判例制度 |
二、德国知识产权案例制度 |
(一)德国知识产权法 |
(二)德国知识产权审判体系 |
(三)实例:“等同理论”的德国发展 |
第四节 日本 |
一、日本法概况 |
(一)“拿来主义”的日本法 |
(二)日本的判例制度 |
二、日本知识产权案例制度 |
(一)日本知识产权法 |
(二)日本知识产权审判体系 |
(三)实例:“等同理论”的日本发展 |
第二章 中国案例制度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时期 |
一、中国古代法律概况 |
(一)法律成文化 |
(二)法律儒家化 |
二、中国古代的判例 |
(一)中国古代不存在判例法 |
(二)中国古代存在判例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
一、北洋政府时期 |
(一)民国初期法制概况 |
(二)大理院判例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一)初步实现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 |
(二)继承发扬判例制度 |
第三节 我国改革开放前期 |
一、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 |
(一)法制状况 |
(二)“判例”汇编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 |
(一)旧法已废,新法未立 |
(二)总结审判经验,加强案例指导 |
第四节 案例指导制度前期 |
一、司法解释 |
(一)司法解释的积极作用 |
(二)司法解释的正当性质疑 |
二、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 |
(一)专题发布典型案例 |
(二)《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 |
(三)其他典型案例 |
三、地方法院“案例指导”实践探索 |
(一)高级法院层面 |
(二)中级法院层面 |
(三)基层法院层面 |
(四)总体评价 |
第五节 案例指导制度时期 |
一、案例指导制度概况 |
二、案例指导制度的规则体系 |
(一)指导性案例 |
(二)参与主体 |
(三)审查发布 |
(四)司法应用 |
(五)指导性案例的废止 |
(六)指导性案例的编纂 |
(七)激励保障 |
(八)评价与展望 |
三、案例指导制度的实施情况 |
(一)指导性案例的发布情况 |
(二)指导性案例的应用情况 |
(三)非指导性案例的应用情况 |
四、案例指导制度瓶颈初显 |
(一)案例指导“三不”现象突出 |
(二)突破瓶颈的策略选择 |
第三章 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探索实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概况 |
一、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内涵 |
(一)“中国特色”与“遵循先例” |
(二)“先例” |
二、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定位 |
(一)与立法的关系 |
(二)与案例指导制度的关系 |
(三)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
(四)与司法改革的关系 |
第二节 构建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基本做法 |
一、全面深化各项司法改革 |
(一)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和法官员额制改革 |
(二)改革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
(三)建立约束与引导机制 |
二、制定知识产权诉讼先例应用规则 |
(一)案件受理 |
(二)庭前准备 |
(三)开庭审理 |
(四)案件评议 |
(五)司法裁判 |
(六)二审和再审 |
第三节 实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证分析 |
一、先例应用数据分析 |
(一)援引先例案件情况 |
(二)被援引先例情况 |
(三)援引先例的结果 |
二、先例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具体应用 |
(一)“遵循先例”确保裁判统一 |
(二)援引先例增强裁判说理 |
(三)形成“先例”指导审判实践 |
(四)先例应用中的异化 |
第四章 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一节 基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实践的评价 |
一、“案例指导”的再认识 |
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实践探索的积极意义 |
(一)丰富了“案例指导”的内涵 |
(二)形成了诉讼全流程的先例应用规则 |
(三)提升了裁判说理水平 |
(四)开辟了司法主导的新路径 |
三、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实践探索引发的问题与争议 |
(一)“先例”的概念问题 |
(二)制度建设的主体问题 |
(三)先例的范围问题 |
(四)裁判要点的定位问题 |
第二节 完善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的对策建议 |
一、宏观层面:成立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 |
(一)成立知识产权上诉法院的时机已经成熟 |
(二)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与知识产权法院体系的关系 |
二、微观层面:优化案例运行机制 |
(一)在先案例的范围 |
(二)裁判要点的定位 |
(三)遵循先例的例外 |
(四)引述不当的处理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新到中国专利资料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和平日报》(兰州版)文艺副刊研究[D]. 王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5]顺应理论视角下中国特色词汇英译实践报告 ——以《2018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为例[D]. 朱涵文.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6]广州民国(1923-1936)报刊中女性服饰形象研究与应用设计[D]. 李敏慧.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7]《红楼梦》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传播与研究[D]. 谢依伦(CHIA JEE LUEN). 山东大学, 2018(02)
- [8]《北洋官报》研究[D]. 都海虹. 河北大学, 2018(08)
- [9]苏州历史街区更新中的雨水基础设施景观化研究[D]. 张媛媛. 苏州大学, 2018(01)
- [10]我国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研究 ——以司法案例运行机制为视角[D]. 许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