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孔吸附剂的性能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卿[1](2021)在《非贵金属Cu-N/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甘油是生产生物柴油过程所产生的副产物,由于其产量大和用途单一的相关现状导致了甘油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因此找到合适的方法将甘油转变成高附加值化学品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通过可持续再生能源驱动电催化氧化甘油是实现甘油转化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电催化氧化甘油的反应过程比较复杂,会产生碳碳键断裂和过度氧化等问题,导致目前甘油转化效率和特定产物的选择性比较低。针对这一现状,本论文围绕非贵金属Cu-N/C催化剂,从创新与优化催化剂制备方法、选择合适的催化反应条件、探索活性位点和与Pt的协同催化等方面开展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的组成、结构与电催化氧化甘油制甲酸和甘油酸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明胶固定-热分解法制备一系列过渡金属-氮/碳(M-N/C,M=Fe,Co,Ni,Cu和Zn)催化剂,通过比较甘油电氧化催化活性与选择性,从中筛选出Cu-N/C催化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筛选铜盐种类、铜盐加入量、焙烧温度、三聚氰胺比例等制备条件,得到性能最优的Cu-N/C催化剂,在碱性条件1.42V(vs RHE)、60℃、0.1M甘油的反应条件下获得较高的甘油转化率(97.7%)和甲酸选择性(91.0%)。通过电镜与XPS等表征发现Cu颗粒和Cu-Nx为催化剂主要的活性位点。同时,催化剂拥有的核壳结构可以很好的保护活性位点在电催化反应过程中不被破坏,从而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2)以Cu-N/C催化剂为载体负载Pt制备Pt/CuNC催化剂,在较低电压(0.92V vs RHE),下电催化氧化甘油制甘油酸。通过考察Pt的负载顺序、负载方法和负载量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乙二醇还原法后负载5wt.%Pt,得到性能最佳的Pt/CuNC催化剂,在0.92V(vs RHE)、60℃、0.1M甘油中达到68.6%的甘油转化率和61.2%的甘油酸选择性。通过表征发现Cu-N/C载体可以有效减少Pt的团聚,增加Pt的抗中毒能力,同时,Pt和Cu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使得电子从Pt转移到Cu,降低Pt的电子密度,使其容易吸附活化带负电的烷氧基团,减少碳碳键的断裂和乳酸的生成,从而提高甘油转化率和甘油酸选择性。
陈梓宁[2](2021)在《玉米秸秆纤维沥青吸附机制及其SMA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在生产大量粮食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农副产品秸秆作物,而秸秆的焚烧和堆积均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如果将玉米秸秆制作成纤维应用到沥青路面中,不但能够缓解秸秆作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起到变废为宝、节约有限资源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环境与经济价值。但是目前如何将玉米秸秆制作成符合沥青路面要求的纤维材料还处于不同程度的研究阶段,同时对于沥青路用玉米秸秆纤维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为此,本文将提出一种符合沥青路面应用玉米秸秆纤维的制备工艺,并给出玉米秸秆纤维的技术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玉米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调控研究。首先分析了玉米秸秆的组成结构,选取玉米秸秆皮作为制作纤维的原材料。通过皮穣分离得到玉米秸秆皮,对其进行物理以及化学处理,并基于纤维吸油试验结果确定玉米秸秆纤维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对玉米秸秆纤维的性能进行测试,结合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沥青路面用纤维(JT/T 533—2020)中对絮状木质纤维的技术要求对玉米秸秆纤维性能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沥青路用玉米秸秆纤维的评价指标。利用BET试验方法对玉米秸秆纤维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基于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质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下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质的能力,以及单位质量玉米秸秆纤维对不同沥青种类中沥青质的吸附效果。结合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等温线模型,揭示了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质的动态三阶段吸附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四种不同组分比例的沥青分子模型以及玉米秸秆纤维分子模型,设定分子力场以及计算参数,构建界面分子动力学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不同组分的规律性,研究表明饱和分和芳香分扩散系数数值较大。对玉米秸秆纤维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掺量下玉米秸秆纤维对沥青基本性质、高温性能以及低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能够提高沥青的黏度,改善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且通过提高玉米秸秆纤维掺量是可以达到木质素纤维以及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性能的改善效果。基于Han曲线分析,玉米秸秆纤维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少量的玉米秸秆纤维掺入到沥青中时,纤维在沥青中会起到部分增韧作用,然而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多,纤维在沥青中吸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根据玉米秸秆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理化与力学属性,开展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调控与提升技术研究。基于纤维沥青试验结果,选择不同的玉米秸秆纤维掺量,进行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疲劳性能以及动态模量性能试验研究,结合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揭示玉米秸秆纤维对SMA混合料性能的提升规律和作用机理。进而设计吸附(玉米秸秆纤维)+增强(玄武岩纤维)型混合纤维,之后进行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明确混合纤维对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调控原理,最后通过SMA混合料路用性能与经济性对比分析,推荐用于调控和提升SMA混合料性能的玉米秸秆纤维与混合纤维合理掺量。铺筑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13混合料室内足尺试验场,进行了生产配合比设计,总结路面施工工艺。基于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对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13面层结构和木质素纤维SMA-13面层结构的车辙深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13面层结构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这为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案例分析以及技术支撑。
聂雯[3](2021)在《多孔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频发,一些企业为了一劳永逸、牟取暴利而选择滥用兽药、非法添加兽药导致兽药残留超标。磺胺类抗生素(SA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生素,由于具有较广的抗菌谱,低廉的价格,稳定的化学性质等优点,被广泛地运用于畜牧业。磺胺会因无法在体内代谢而不断累积造成白细胞减少、泌尿系统疾病等问题。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兽药残留十分重要。但由于样品基质复杂,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对杂质的吸附和对待测物质的净化十分重要。经过查阅文献,亲水-疏水平衡填料(HLB)作为固相萃取填料被广泛应用,Zr作为过渡金属,具有空d轨道,可以吸附酯类,但比表面积小,负载量小,需要增大其比表面积。因此,本工作旨在开发三种材料,运用至样品前处理中。本论文依次合成了HLB材料、UiO-66、多级孔ZrO2用作吸附材料。以下是本论文的四个主要内容:绪论:首先详细的介绍了兽药的分类,兽药残留的危害、检测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检测方法。接着对金属有机框架进行了介绍,主要介绍了其特点、应用、分类、合成方法。其次,对多孔材料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分类、合成方法、应用。最后,通过前文的介绍,引出本课题进行的工作,撰写了论文设计的意义、思路。第一章:亲水-疏水平衡填料的合成及对食品中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的应用,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制备了亲水疏水平衡填料,用于固相萃取中,对磺胺进行了检测。条件优化显示,1.5%的分散剂PVA、0.6%偶联剂AIBN、70℃回流温度、200 r/min搅拌速度为最优条件。并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为探究样品基质中的杂质(蛋白质、酯类等)对磺胺检测的影响,探究了鱼蛋白-SAs的荧光猝灭现象,并计算猝灭结合常数KB>104 L/mol,证明了鱼蛋白-SAs的强相互作用会影响SAs的检测。将合成的HLB材料应用到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并对准确度进行了加标回收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加标量为1 ppm时回收率均在80.1%~99.7%内,检出限在6.3~3.7μg/L内,RSD小于2.86%,结果较为满意。与样品前处理常用吸附剂PSA、Oasis HLB比较,结果也令人满意,因此,本工作合成的亲水疏水平衡填料可以用作固相萃取材料运用到样品前处理中。第二章:UiO-66的合成及对食品中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的应用,由于氧化锆比表面积小等缺点不适用于吸附剂,因此,本工作通过合成基于Zr的金属有机框架UiO-66,并对材料进行了SEM、XRD、FT-IR、BET、TG一系列表征。为了探究UiO-66对样品基质中杂质(脂质)的吸附效果,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显示p H=5.0、120 min吸附时间时达到最大吸附量:6.25 g/g。将样品运用到实际样品检测中,对鸡肉中的磺胺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加标量为1 ppm时回收率均在78.9%~91.2%内,检出限在17.6~3.8μg/L内,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结果证明,UiO-66也可作为杂质的吸附材料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的检测。第三章:多级孔ZrO2的合成及对食品中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的应用,由于课题二中UiO-66无法作为SPE材料,可能原因是虽然含有大量的微孔和介孔比表面积大,但食品基质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无法通过介孔,造成SPE柱的堵塞。因此本工作合成了同时含有介孔和大孔的多级孔ZrO2。条件优化显示:0.1 mmol P123(0.58 g)、2 mmol栲胶(0.78 g)、0.5 mol Zr(SO4)2(1.775 g)为最佳反应条件,并对该材料进行了SEM、XRD、FT-IR、BET表征。为了探究ZrO2对样品基质中杂质(脂质)的吸附效果,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弱酸性、60 min时达到最大吸附量:2.92 g/g。将样品运用到实际样品检测中,对鸡肉中的磺胺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加标浓度为1 ppm时回收率均在80.9%~97.6%内,检出限在17.6~3.8μg/L内,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结果证明,ZrO2也可作为杂质的固相萃取材料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的检测。
柏珊珊[4](2021)在《铁改性稻壳生物炭对水中SMT的吸附效能及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生物炭是生物质经过热解或不完全燃烧所形成的固体产物,它不仅解决了城市与农业废弃物再利用的问题,同时依靠其形成的特殊结构,可通过吸附、分配等作用固定或去除环境有机污染物。但是,传统生物炭吸附容量有限,而且其对水中污染物吸附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仍不清晰。因此,本研究探索了两种易于从水溶液中分离的稻壳生物炭复合材料(BC-MP——生物炭-菌丝复合球和MBC——铁改性生物炭),通过结构表征和吸附性能对比,筛选出吸附容量最佳的铁改性生物炭开展其对水中磺胺二甲基嘧啶(SMT)的吸附构-效关系研究和作用机制研究。探索了BC-MP和MBC的结构特征和吸附性能。阐明了BC-MP中生物炭(BC)和菌丝(MP)的耦合机制为表面吸附、静电作用和胞外聚合物与生物炭之间的氢键作用。与纯菌丝球相比,BC-MP结构致密程度增加,提高了稳定性;比表面积增大,增加了吸附活性位点。MBC中铁的存在形态为磁铁矿。经磁铁矿修饰后,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减小,极性、孔体积有所增加,材料表面有Fe-O键的生成。MBC吸附SMT的表观平衡时间(120 h)低于BC-MP(144 h),MBC对SMT的表观吸附量(0.083 mmol/L)是BC-MP(0.013 mmol/L)的6.15倍。MBC的高孔容和复杂的结构、组分变化使其更具有应用潜力。揭示了不同形成条件(r——铁/碳质量比;T——热解温度)的磁铁矿改性生物炭(MBCr-T,当r=0时,为BCT)的结构演变特征。对于原始BC,热解温度的升高(350℃~700℃)促进了有机碳相由无定形碳向芳香碳转变,表面极性降低,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大,表面缺陷程度增加。对于MBC,当r为0.1~0.5时,铁颗粒呈分散性,但当r进一步增加时,铁颗粒团聚堵塞生物炭基体的孔隙。不考虑热解温度的情况下,MBC的极性、孔体积与BC相比均有所增加。MBC中Fe-O结构的出现不仅导致了生物炭表面Fe-OC的络合作用或铁氧化物的生成,而且也导致生物炭中无机和有机结构交替生成,并加速了铁氧化物或芳香层上的水合化或羟基化。在中低温(350℃和500℃)下,适当的铁负载有助于碳结构的缩合;而在高温(700℃)下,磁铁矿的包覆促进生物炭表面更多缺陷结构的形成。解析了MBC与SMT之间的吸附构-效关系。对于原始BC,BC500由于其湍流态的碳层结构有利于有机物的吸附,表观吸附量为0.028 mmol/g;而对于MBC,MBC0.5-700由于其结构缺陷程度最高而对有机物具有更高的吸附能力,表观吸附量为0.083 mmol/g。两室动力学模型能更好拟合SMT在MBCr-T上的吸附,并且可以区分复合材料中不同组分的贡献,对于BC,快速吸附容易发生在无定形碳组分中,慢速吸附容易发生在缩合碳组分中;对于MBC,磁铁矿颗粒增加了生物炭中的快速吸附组分,从而提高SMT的快吸附动力学速率。MBC对SMT的吸附包括了SMT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主导的“形态吸附模型”部分和表面形成的π键辅助氢键主导的“偏离形态吸附模型”部分。与原始BC相比,磁铁矿涂层不仅为生物炭引入了更多水合氧化物来作为氢键位点,而且提高了π键极性。BC表面的持久性自由基(PFRs)或MBC表面上的活性铁氧化物对SMT产生部分降解作用,但没有引起对SMT吸附量的高估。Dubinin-Ashtakhov模型能较好地表述MBC对SMT的吸附等温线。铁氧化物和碳基质的表面水合化作用,会导致MBC的吸附亲和力高于BC,而MBC的异质性增加,也会导致其对SMT的吸附能力的增强,其中,MBC0.5-700的饱和吸附量预测值最高,为0.3207 mmol/g。阐明了MBC对SMT的吸附作用机制。BC和MBC位点能量分布曲线在中温条件(500℃)下呈单峰分布,而在低温(350℃)或高温(700℃)条件下呈双峰分布,而且,BC和MBC在高能量区存在显着的峰值差异,MBC0.5-700具有最高的峰位能量、最高的平均位点能量和异质性,进一步验证了MBC0.5-700的最佳吸附效能。铁改性生物炭的吸附容量与平均位点能量和孔体积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平均位点能量随吸附剂含氧量的升高而增加,π-π相互作用和孔隙填充是铁改性生物炭吸附SMT的重要机制。四种磺胺类抗生素的不同分子性质导致其在MBC0.5-700上的能量分布在高能量区和低能量区均存在明显差异。四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平均位点能量与分子尺寸和溶解度呈负相关,表明孔隙填充、π-π相互作用和H键是导致不同SAs吸附差异的主要机制。
陈正灿[5](2021)在《温敏性多孔ReO4-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铼作为一种战略物资,其需求与高新技术领域密切相关。由于铼资源稀缺,将工业含铼废料作为二次资源,开发铼资源循环再利用的新技术备受全世界关注。但因废料中的成分复杂,传统的富集分离方法和技术存在分离纯化效率低,工艺流程长,难以满足工业化应用。因此亟待开发一种新的技术和材料,从含铼二次资源中精准高效分离回收铼资源。本论文进行了基于铼精准分离的温敏性多孔印迹聚合物的研究,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首先采用RAFT(可逆-断裂链转移)聚合合成温敏性嵌段聚合物PDEA-b-P(DEA-co-AM)。随后采用类Pickering聚合技术,将其作为“柔性”部分引入至IIPs(Ion Imprinted Polymers)的制备过程,制备温敏性多孔ReO4-印迹聚合物(ReO4--TPIP,Thermosensitive Porous ReO4-Imprinted Polymer)并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AM)/(AA)、n(EGDMA)/n(AA)、n(H2O2)/n(AA)、n(Vc)/n(AA)、n(NH4ReO4)/n(AA)为1.01、1.82、0.042、0.011和0.046,反应温度为33 ℃时,ReO4--TPIP的吸附量(Q)、分离度(R)、解吸率(D)分别为0.1568 mmol/g、3.41和85.22%。重复使用11次之后,降至0.1212 mmol/g、1.23和70.01%,显示出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和重复使用性。吸附研究结果表明,ReO4--TPIP在120分钟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前期符合零级动力学,后期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更加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该吸附为单层吸附。在含铼的高温合金二次浸出模拟液中,经过一次吸附/解吸周期,铼的纯度由35.4119%提高到53.4812%。2)为了提高ReO4--TPIP的传质速率,进一步提高ReO4--TPIP的分离效率,在上述工作上,采用类HIPE Pickering聚合制备孔高度贯穿的ReO4--TPIP并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M)/n(AA)、n(EGDMA)/n(AA)、n(APS)/n(AA)、n(TEMED)/n(AA)、n(NH4ReO4)/n(AA)为0.812、1.82、0.032、0.062和0.052,反应温度为33 ℃时,ReO4--TPIP的Q、R和D分别为0.1650 mmol/g、3.26和82.21%,重复使用11次之后,降至0.1290 mmol/g、1.4和71.01%,具有优异的重复使用性。吸附研究结果表明,ReO4--TPIP在80分钟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前期符合零级动力学,后期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更加符合该等温吸附过程。在含铼的模拟液中,经过一次吸附/解吸周期,铼的纯度由35.4119%提高到62.8233%。3)基于上述合成的ReO4--TIP存在吸附使用后回收困难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温敏性/磁性固体粒子并为稳定剂,制备温敏性/磁性多孔印迹聚合物(ReO4--TMPIP,Thermosensitive and Magnetic Porous ReO4-Imprinted Polymer)。结果表明,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使用后的ReO4--TMPIP能快速分离回收。ReO4--TMPIP的Q、R和D分别0.1408 mmol/g、3.26和86.21%,重复使用11次之后,降至0.1112mmol/g、1.203和74.08%,显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吸附研究表明,ReO4--TMPIP在90分钟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前期符合零级动力学,后期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且Langmuir模型更加符合该等温吸附过程。在含铼的模拟液中,经过一次吸附/解吸周期,铼的纯度由35.4119%提高到60.3571%。证明该ReO4--TMPIP在工业化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段三壮[6](2020)在《不同煤岩甲烷吸附/解吸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清洁能源之一的瓦斯主要存储于煤岩中,而煤层中瓦斯的难脱附以及解吸速度慢是我国大多数煤储层普遍具有的特点,这就给瓦斯治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研究不同变质程度、压力、温度、粒径对煤吸附/解吸瓦斯影响,对开采清洁瓦斯资源和防治瓦斯灾害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恒温水浴条件下的高压气体吸附仪实验平台上,分别对无烟煤、焦煤、气煤、气肥煤,开展了不同温度下煤对甲烷吸附/解吸影响的实验,以研究不同变质程度对煤吸附/解吸甲烷影响。此外,本论文还分别对潘三矿11-2和13-1两个相邻煤层煤样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不同粒径条件下的煤对甲烷吸附/解吸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煤的变质程度在不同气体压力下对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不同,甲烷吸附量随煤的变质程度升高而变大。不同煤样的常压解吸特性不同,在解吸过程中最大甲烷解吸速度的大小与煤的变质程度呈负相关;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变压解吸过程中,解吸量和解吸速率不同,解吸完成后甲烷的残存量与煤的变质程度呈正相关;甲烷的解吸滞后性与煤的变质程度呈负相关,即煤的变质程度越高,越容易达到动态吸附/解吸平衡;在对煤样吸附解吸数据分析时发现,采用langmuir吸附方程中压力P修正后的吸附/解吸方程对煤吸附甲烷曲线拟合时,与实验结果更加吻合;不同煤样的等量吸附热不同,煤样解吸过程的等量吸附热大于吸附过程等量吸附热的绝对值;相邻煤层不同条件下的吸附参数不同,潘三矿11-2煤层对甲烷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均大于13-1煤,而且在对比相邻煤层煤样吸附/解吸差异性时发现,差异性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温度升高,煤样的吸附解吸特性越接近;随着压力的增大,相邻煤层煤样的吸附特性差异越大,不同煤样的解吸特性也随之变大。图[48]表[25]参[80]
库尔班江·努尔麦提[7](2020)在《气体吸附等温线在炭材料孔径分布表征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炭材料吸附等温线分类、炭材料微孔D-A模型和H-K模型、介孔kelvin模型和BJH模型、计算机模拟计算孔径分布以及各模型在炭材料孔径分布的应用,归纳孔径分布常用模型的应用前提和使用范围,为炭材料孔径计算模型选用提供参考。
邓苗[8](2020)在《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体系浆体水化特征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在地质环境因地质资源大量开采而被破坏和地质灾害频发的今天,自然环境同时面临着来自大量工业废弃物的威胁,因此减少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以及工业废弃物的处置对地质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地质工程上广泛应用的水泥基灌浆材料中添加活性工业废渣来改善浆体的性能,既可以减少水泥使用量降低水泥生产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危害,还能实现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绿色高性能发展。本文旨在探索利用可循环生物质硅源稻壳灰替代硅质矿山硅源来制备水泥添加剂和工业废渣硅灰的活性激发剂层状硅酸钠以及层状硅酸钠对水泥基灌浆材料水化特征的影响,为此研究了稻壳灰在合成层状硅酸钠的过程中合成温度和合成时间因素对合成产物的组成及钙、镁离子交换能力大小的影响,并在1.0水灰比下不同龄期净水泥、层状硅酸钠-水泥体系、水泥-硅灰和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4种体系浆体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的基础上,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4种浆体水化过程中主要水化产物C-S-H,钙矾石和氢氧化钙的结构、形貌、物相和孔隙特征从微观层面进行了表征和研究,以此微观层面研究为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体系灌浆材料设计理论依据,根据工程需求设计所需性能灌浆材料,结合现场应用结果分析,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采用可循环生物质硅源代替硅质矿山开采的硅源,利用固相法在720℃下烧结120min可制备出δ-Na2Si2O5含量高达90%的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层状硅酸钠,其钙、镁离子的交换能力可达到430mg/g和396mg/g。δ-Na2Si2O5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能力与其晶体结构中硅氧四面体组成的基本环状结构和环状结构组成的片层结构具有更大的孔径和更规则的面结构有关外,还和晶胞中部分钠原子的空间分布有着密切关系。(2)层状硅酸钠能有效降低高水灰比下硅酸盐水泥浆体的泌水率,提高浆体稳定性,在初始水解期和加速期能加快水泥颗粒的水化速度,在减速期会降低水泥颗粒水化速度,降低浆液初始流动度和缩短浆液初凝时间和可工作时间,能提升浆体水化1天的抗压强度,但会大幅度降低浆体后期的抗压强度;层状硅酸钠会导致水泥浆体中早期的I型水化产物C-S-H的形貌从短纤维状转变为II型的三维网格状结构,水化后期C-S-H中聚合度较高的硅酸根基团含量低降低,浆体中规则片层状的C-S-H的含量会减少或缺失,C-S-H的该转变会导致浆体中20nm左右的规则狭缝型孔隙减少或缺失,封闭型孔隙数量的增加;层状硅酸钠会导致水泥浆体中钙矾石在a,b和c轴方向的生长得到加强,钙矾石三维尺寸都会明显增大,颗粒的数量减少,易以某些生长点为中心向外放射状生长,该变化对浆体中0.1μm2-4μm2范围内孔隙数量、分布和孔隙形状都会产生明显影响,对提高水化1天浆体抗压强度有利,对水化后期抗压强度不利;水化初期和水化后期层状硅酸钠都能较大幅度降低浆体中氢氧化钙的含量,氢氧化钙晶体易沿(100)方向生长成面积相对较大、厚度较薄的片状颗粒,水化后期片状颗粒聚结成尺度更大的片状物聚合体,浆体中氢氧化钙的择优度存在一个动态变化,相对于净水泥桨中在28天前每个对应水化龄期时择优度都有所增大。(3)1.0高水灰比下硅灰可以比较有效的降低水泥浆体的泌水率和浆体初始流动度,会大幅度延长浆体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和工作时间,会延缓水泥诱导期前期和加速期的水化速度,诱导期的反应不是趋于停滞而是缓慢进行,相对于水泥净浆浆体水化1天的抗压强度有所提升,但浆体后期的抗压强度会有较大幅度降低;硅灰对水泥浆体中C-S-H、钙矾石的形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在水化14天后硅灰与水化形成的氢氧化钙的反应才会明显表现出来,该反应能降低浆体中氢氧化钙的含量。(4)层状硅酸钠会较大幅度降低硅灰-水泥体系浆体的泌水率和初始流动度,并缩短浆体的可工作时间,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可以提升浆体水化1天的抗压强度,相对于层状硅酸钠-水泥体系和硅灰-水泥体系浆体会较大幅度提升浆体后期的抗压强度;层状硅酸钠能有效激活水泥-硅灰体系浆体中硅灰的活性,使其在水化7天时与水泥水化形成的氢氧化钙的反应明显显现出来,并促进浆体中氢氧化钙的消耗,在水化28天水时浆体中氢氧化钙的含量为水泥/硅灰体浆体中的60%,净水泥浆中的43%左右,在水化1天会增大氢氧化钙的择优度,水化14天和28天的择优度会减小;层状硅酸钠会导致硅灰-水泥体系浆体中早期的水化产物C-S-H的形貌从I型的短纤维状转变为II型的三维网格状;钙矾石晶体颗粒相对在a、b轴方向的生长受限,c轴方向的生长得到加强,并且易以某些生长点为中心向外放射状生长;层状硅酸钠添加到水泥/硅灰体系浆体中有助于浆体中毫米级孔隙的孔隙大小减小和在浆体中的均匀分布,微米级孔隙范围内孔径较大的孔隙数量有所增加,纳米级的总孔隙相似,20nm左右的开孔孔隙度大大增加。(5)通过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体系浆体水化进程中固形物特征-孔隙特征-性能特征的研究结果,结合工程需求,设计出了在抗压强度和早强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的可用于灌注锚固体的浆体。该浆体设计到应用的过程实现了以微观理论为依据,宏观性能验证的灌浆材料设计思路,对该体系浆体或其它体系浆体的绿色高性能发展和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孙莉楠[9](2020)在《基于MCM-41介孔分子筛抗氧化活性包装膜的制备及控释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脂肪氧化是影响食品品质和安全的重要问题。控释型抗氧化活性包装以其具有的活性物质释放速率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的优点逐渐替代传统抗氧化包装成为近年来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控释包装技术大多存在选材受限及缓释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介孔分子筛材料因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以及尺寸可调节的孔道结构和可化学修饰的表面,在控释包装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基于介孔载体控释技术开发的包装膜对活性物质的缓释效果欠佳,控释载体对薄膜的包装及控释性能影响尚不明确。本课题以MCM-41介孔分子筛为吸附控释载体,以天然抗氧化剂α-生育酚为活性物质,以低密度聚乙烯为聚合物基材,开发抗氧化活性包装膜材料。研究中,以活性物质负载率、控释组装体添加量、MCM-41孔径尺寸及表面基团为控释因子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活性物质释放速率的活性薄膜。从薄膜微观形貌、结晶度、机械及物理性能等角度出发,研究并分析了α-生育酚/MCM-41控释组装体对薄膜包装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迁移试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分别对α-生育酚的迁移和扩散行为进行研究,对MCM-41的控释机理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包括:(1)α-生育酚/MCM-41控释组装体及活性膜的制备及性能评价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组装体负载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α-生育酚在控释组装体中负载率的影响,对负载前后MCM-41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挤出流延法将组装体与LDPE母料共混制膜,研究不同α-生育酚负载率对活性膜缓释性能的影响,并对薄膜的抗氧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负载过程中α-生育酚在溶液中的浓度是影响其在介孔材料中负载率的最关键因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热重、红外光谱及氮气吸附表征分析结果说明,α-生育酚被成功负载于MCM-41孔道中,同时,负载后,α-生育酚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负载后的介孔材料仍然保持着孔道结构的有序性。活性膜性能方面,相较于直接添加抗氧化剂,活性膜中α-生育酚向脂肪类食品模拟物中释放的扩散速率降低了62%,释放周期延长了57%,同时,薄膜的抗氧化性活性研究证明其具备抗氧化活性。(2)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添加量对活性膜性能的影响研究以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在制膜过程中的添加量为单一变量制备活性薄膜,对薄膜的微观形貌、结晶性、拉伸性能、透光性及阻隔性进行表征,研究不同组装体添加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迁移试验,研究不同组装体添加量对α-生育酚释放行为的影响。薄膜的微、宏观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组装体在聚合物基质中的分布均一性的变化导致了薄膜机械及物理性能的变化。随着添加量的提高,薄膜的结晶度、拉伸性能均下降,阻光性、透氧性和水蒸气透过性增强;而在缓释性能方面,MCM-41表现出由介孔孔道和纳米级颗粒尺寸而引起的双重控释效果。活性膜中,α-生育酚的释放行为不但受MCM-41孔径尺寸的限制,而且随着组装体添加量的提高,α-生育酚的扩散路径逐渐曲折化,从而引起α-生育酚的释放速率逐步放缓。(3)MCM-41孔径尺寸及表面基团对活性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制备具有不同孔径尺寸和表面基团的MCM-41分子筛,负载α-生育酚后制备活性薄膜,对负载前后的介孔分子筛进行微观形貌、孔结构、热重及红外光谱表征;对薄膜的微观形貌、结晶度、机械及物理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不同属性MCM-41对薄膜包装性能的影响;进行迁移试验,研究不同属性的MCM-41对活性膜缓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具有不同孔径尺寸及嫁接不同有机基团的MCM-41介孔分子筛,不同属性的MCM-41都成功实现了对α-生育酚的负载;活性膜性能方面,在添加不同孔径尺寸MCM-41制备的活性薄膜中,薄膜的结晶度受组装体的比表面积影响显着,拉伸性能则随着孔径尺寸的增大而增强,组装体中α-生育酚对薄膜有增塑效果;总体而言,活性膜中α-生育酚的释放速率与孔径尺寸呈正相关关系。有机基团的嫁接显着提高了组装体在聚合物基质中分布的均一性,聚合物的结晶度、拉伸性能及阻隔性能都得到了显着提高;缓释效果方面,烷基链长度增加,α-生育酚在活性膜中的释放速率减缓;嫁接氨丙基的MCM-41对α-生育酚的缓释效果最优,相较于直接添加α-生育酚,活性膜的扩散系数降幅达到87%。(4)α-生育酚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构建不同孔径尺寸及表面基团的MCM-41与α-生育酚两相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α-生育酚在不同属性MCM-41中的扩散行为及控释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基团的嫁接改变了抗氧化剂分子在MCM-41孔道中的运动方式;随着MCM-41孔径尺寸的增加,α-生育酚在孔道中的活动能力不断增强;而在不同表面基团的介孔孔道中,α-生育酚的扩散行为则受到孔径尺寸及表面基团嫁接的双重影响;不同属性MCM-41孔道中,α-生育酚扩散速率的变化本质上是由活性物质与控释载体之间相互作用能的变化导致的;α-生育酚/MCM-41两相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能够有效对控释膜中活性物质的释放行为进行预测。
陈晨[10](2020)在《磁性海藻酸钠/稀土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特性》文中认为印染行业不仅是耗水大户,而且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总量还分别位居全国工业废水和污染物总量的第二位和第四位,是我国重点污染行业之一,因此,开发环保高效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成为当前环保行业关注的重点课题。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是一种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凝胶性、无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特性,且分子链中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可与各种染料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能被作为吸附材料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中。本研究以海藻酸钠为原料,利用其凝胶性质,采用不同稀土(Rare earth,RE)离子进行交联,结合磁性Fe3O4,制得了两种新型磁性海藻酸钠-稀土高分子凝胶球,即Fe3O4@SA/Ce和Fe3O4@SA/Y。采用XRD、SEM-EDS、FT-IR、VSM和XPS等测试手段对Fe3O4@SA/RE的形貌结构、元素含量、比表面积和磁性能等进行表征分析。分别以直接桃红12B(Direct Red 12B,DR 12B)、直接橙S(Direct Orange S,DO S)、直接深棕M(Direct Dark Brown M,DDB M)、直接耐晒翠兰GL(Direct Fast-Turquoise Blue GL,DFB GL)和直接墨绿NB(Direct Dark Green NB,DG NB)五种直接染料为吸附对象,对两种Fe3O4@SA/RE的制备条件和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探究了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吸附热力学及相关吸附机理分析,所得研究结果如下:(1)Fe3O4@SA/Ce吸附剂制备的优化条件为:于35g/L的SA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g/L的Fe3O4,搅拌均匀再超声30min后,将混合液均匀滴入质量浓度为35g/L的Ce(NO3)3溶液中,25℃下交联反应180min后,取出凝胶球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即得Fe3O4@SA/Ce凝胶球吸附剂。Fe3O4@SA/Y吸附材料优化的制备条件为:将3g/L的Fe3O4溶液加入到分散均匀的30g/L SA溶液中,搅拌均匀再超声分散30min后将混合液均匀滴入质量浓度为35g/L的Y(NO3)3溶液中,在25℃下交联反应180min后,取出凝胶球冲洗至中性,干燥后即得Fe3O4@SA/Y吸附材料。(2)Fe3O4@SA/Ce对DR 12B和DO S两种染料吸附的合适条件为:Fe3O4@SA/Ce的投加量为0.1g,DR 12B和DO S溶液的自然pH值和初始浓度分别为8.90、9.08、2000mg/L和3000mg/L,吸附反应时间分别为120min和90min,吸附反应温度为25℃,此条件下Fe3O4@SA/Ce对DR 12B和DO S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可达464mg/g、735mg/g、92.7%和97.9%。Fe3O4@SA/Y对DFB GL、DG NB和DDB M三种染料吸附的合适条件为:Fe3O4@SA/Y的投加量分别为0.1g、0.1g和0.08g,DFB GL、DG NB和DDB M溶液的自然pH值和初始浓度分别为9.79、8.20及7.90和1200、1200及2000mg/L,吸附反应时间和温度均为120min和25℃,此条件下Fe3O4@SA/Y对DFB GL、DG NB和DDB M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可达282mg/g、282mg/g、563mg/g、94.1%、94.4%和90.2%。(3)通过SEM、XRD、EDS、FT-IR、VSM、XPS表征结果表明:SA是由各种棒状、块状等不规则碎屑颗粒组成,添加Fe3O4后经与稀土离子Ce(III)和Y(III)分别进行交联后制得的两种Fe3O4@SA/RE吸附材料均属于以介孔为主的凝胶微球复合材料,表面呈“菜花”状的脊状褶皱结构,带状沟纹深浅不一、紧密相连,但两种凝胶球的表面形貌结构还有所不同;同时两种Fe3O4@SA/RE凝胶球均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能够实现吸附污染物后与水体的快速分离,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4)动力学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298K、313K、328K),两种Fe3O4@SA/RE吸附材料对DR 12B、DO S、DFB GL、DG NB和DDB M染料的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速率模型,吸附速率较快,对DO S和其它四种直接染料分别在90min和120min内可达吸附平衡,且吸附速率主要受颗粒内扩散影响。Fe3O4@SA/Ce对DR 12B和DO S的表观吸附活化能Ea值分别为32kJ/mol和124kJ/mol。Fe3O4@SA/Y吸附DFB GL、DG NB和DDB M的表观活化能Ea值分别为32、44和36kJ/mol。(5)等温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Fe3O4@SA/RE吸附材料对DR12B、DO S、DFB GL、DG NB和DDB M五种直接染料的等温吸附行为均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且1/n均小于1,说明吸附过程容易进行。(6)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不同温度(298K、313K、328K)下,Fe3O4@SA/Ce对DR 12B和DO S吸附的标准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标准反应焓变ΔH<0,标准反应熵变ΔS>0,表明吸附均为放热、混乱度增大的自发反应。Fe3O4@SA/Y吸附DFB GL、DG NB和DDB M的ΔG<0,ΔH>0,ΔS>0,表明Fe3O4@SA/Y凝胶球对三种直接染料的吸附均为吸热、混乱度增大的自发反应。结合两种Fe3O4@SA/RE吸附材料对五种直接染料吸附前后的FT-IR和XPS图谱变化分析说明,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和氢键作用来完成。本研究制备的Fe3O4@SA/Ce和Fe3O4@SA/Y复合吸附材料具有高效环保、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和吸附性能优良等优势,且吸附后易与水体分离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SA和稀土离子在废水处理领域的高值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期望为直接染料废水的处理提供一条新途径。
二、大孔吸附剂的性能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孔吸附剂的性能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贵金属Cu-N/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甘油氧化的研究背景 |
1.1.1 甘油综合利用现状 |
1.1.2 甘油选择性氧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3 甘油电氧化反应研究现状 |
1.2 甘油电催化氧化制甲酸研究现状 |
1.3 甘油电催化氧化制甘油酸研究现状 |
1.4 Cu-N/C催化剂研究现状 |
1.5 论文选题意义及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表征手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 表征仪器及测试条件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2.2.5 N_2吸附-脱附 |
2.2.6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ICP-AES) |
2.2.7 高效液相色谱 |
2.3 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测试 |
2.3.1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3.2 电催化氧化甘油测试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 HPLC数据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三章 Cu-N/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甘油制甲酸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u-N/C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3.3.2 M-N/C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的比较 |
3.3.3 Cu-N/C催化剂的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 |
3.3.4 催化剂制备条件对Cu-N/C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的影响 |
3.3.5 甘油电氧化反应条件对Cu-N/C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的影响 |
3.3.6 Cu-N/C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制研究 |
3.3.7 Cu-N/C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t/CuN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甘油制甘油酸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Pt/CuNC催化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t/CuNC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4.3.2 Pt/CuNC催化剂的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 |
4.3.3 Pt不同负载方法对Pt/CuNC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的影响 |
4.3.4 Pt不同负载量对Pt/CuNC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的影响 |
4.3.5 甘油电氧化反应条件对Pt/CuNC催化剂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的影响 |
4.3.6 Pt/MNC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比较 |
4.3.7 Pt/CuNC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制研究 |
4.3.8 Pt/CuNC催化剂循环稳定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硕士期间学术情况 |
致谢 |
(2)玉米秸秆纤维沥青吸附机制及其SMA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秸秆纤维处理技术的研究 |
1.2.2 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应用的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玉米秸秆纤维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玉米秸秆纤维制备 |
2.1.1 原材料与制备用品 |
2.1.2 制备工艺设计与优化 |
2.2 性能表征与技术指标 |
2.2.1 物理性能 |
2.2.2 技术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玉米秸秆纤维的沥青吸附机制 |
3.1 物理吸附试验及其规律 |
3.1.1 物理吸附试验 |
3.1.2 吸附模型与规律 |
3.2 沥青吸附的分子模拟与分析 |
3.2.1 分子模型构建 |
3.2.2 吸附数值模拟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玉米秸秆纤维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
4.1 纤维沥青的制备 |
4.2 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性能试验分析 |
4.2.1 基本性质 |
4.2.2 高温性能分析 |
4.2.3 低温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玉米秸秆纤维对SMA路用性能的调控技术研究 |
5.1 调控技术方案 |
5.1.1 吸附型玉米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设计方案 |
5.1.2 吸附+增强型混合纤维SMA混合料设计方案 |
5.2 吸附型玉米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5.2.1 配合比设计 |
5.2.2 高温性能研究 |
5.2.3 低温性能研究 |
5.2.4 水稳定性研究 |
5.2.5 疲劳性能研究 |
5.2.6 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
5.2.7 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分析 |
5.3 吸附+增强型混合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5.3.1 配合比设计 |
5.3.2 高温性能研究 |
5.3.3 低温性能研究 |
5.3.4 水稳定性研究 |
5.3.5 疲劳性能研究 |
5.3.6 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分析 |
5.4 经济性分析与掺量推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足尺加速加载试验验证 |
6.1 室内足尺试验方案 |
6.2 混合纤维SMA-13生产配合比设计 |
6.2.1 原材料性能 |
6.2.2 生产配合比确定 |
6.2.3 生产配合比验证 |
6.3 关键工艺参数与质量控制 |
6.4 加速加载试验研究 |
6.4.1 路面加速加载设备参数 |
6.4.2 加速加载试验方案 |
6.4.3 车辙变化规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多孔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研究现状 |
1.1.1 兽药残留的分类及危害 |
1.1.2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
1.1.2.1 传统方法 |
1.1.2.2 固相萃取 |
1.1.2.3 QuEChERS萃取技术 |
1.1.3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
1.1.3.1 酶联免疫分析 |
1.1.3.2 免疫层析法 |
1.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1.3.4 毛细管电泳法 |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1.2.1 MOFs的特点 |
1.2.2 MOFs的应用 |
1.2.3 MOFs的分类 |
1.2.4 MOFs的合成方法 |
1.3 多孔材料 |
1.3.1 微孔材料 |
1.3.2 介孔材料 |
1.3.3 大孔材料 |
1.3.4 多级孔材料 |
1.3.4.1 多级孔的合成方法 |
1.3.4.2 多级孔材料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亲水-疏水平衡填料的合成及对食品中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2.3 HLB材料的制备 |
2.2.4 HLB材料制备条件的优化 |
2.2.5 HLB材料的表征 |
2.2.6 蛋白质对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的影响 |
2.2.6.1 鱼血清蛋白的制备 |
2.2.6.2 荧光猝灭研究 |
2.2.6.3 蛋白质对萃取率的影响 |
2.2.7 HLB材料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2.2.7.1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2.2.7.2 实际样品的前处理 |
2.2.7.3 与样品前处理常用吸附剂性能对比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LB材料合成条件优化 |
2.3.1.1 引发剂AIBN对材料合成的影响 |
2.3.1.2 分散剂PVA对材料合成的影响 |
2.3.1.3 搅拌速度对材料合成的影响 |
2.3.1.4 回流温度对材料合成的影响 |
2.3.2 HLB材料的表征 |
2.3.3 磺胺类抗生素与鱼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2.3.4 蛋白质对提取率的影响 |
2.3.5 实际样品的测定 |
2.3.6 与常用样品前处理吸附材料性能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3 UiO-66 的合成及对食品中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UiO-66 的制备 |
3.2.4 UiO-66 的表征 |
3.2.5 UiO-66 对油脂吸附的单因素优化 |
3.2.5.1 pH对UiO-66 吸附酯类的影响 |
3.2.5.2 时间对UiO-66 吸附酯类的影响 |
3.2.5.3 花生油初始量对UiO-66 吸附酯类的影响 |
3.2.6 UiO-66 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3.2.6.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3.2.6.2 实际样品的前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UiO-66 的表征 |
3.3.1.1 扫描电镜测试(SEM) |
3.3.1.2 X射线衍射仪测试(XRD) |
3.3.1.3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FT-IR) |
3.3.1.4 比表面积测定仪测试(BET) |
3.3.1.5 热重分析仪测试(TG) |
3.3.2 UiO-66 对油脂吸附的单因素优化 |
3.3.2.1 pH对UiO-66 吸附酯类的影响 |
3.3.2.2 吸附时间对UiO-66 吸附酯类的影响 |
3.3.2.3 花生油初始量对UiO-66 吸附酯类的影响 |
3.3.3 UiO-66 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3.3.4 与常用样品前处理吸附材料性能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多级孔ZrO_2的合成及对食品中磺胺类抗生素检测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2.3 多级孔ZrO_2的制备 |
4.2.4 多级孔ZrO_2的合成条件优化 |
4.2.5 多级孔ZrO_2的表征 |
4.2.6 多级孔ZrO_2对油脂吸附的单因素优化 |
4.2.6.1 pH对多级孔ZrO_2吸附酯类的影响 |
4.2.6.2 时间对多级孔ZrO_2吸附酯类的影响 |
4.2.6.3 花生油初始量对多级孔ZrO_2吸附酯类的影响 |
4.2.7 多级孔ZrO_2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4.2.7.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 |
4.2.7.2 实际样品的前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级孔ZrO_2的条件优化 |
4.3.2 多级孔ZrO_2的表征 |
4.3.2.1 扫描电镜测试(SEM) |
4.3.2.2 X射线衍射仪测试(XRD) |
4.3.2.3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FT-IR) |
4.3.2.4 比表面积测定仪测试(BET) |
4.3.3 多级孔ZrO_2对油脂吸附的单因素优化 |
4.3.3.1 pH对多级孔ZrO_2吸附酯类的影响 |
4.3.3.2 时间对多级孔ZrO_2吸附酯类的影响 |
4.3.3.3 花生油初始量对多级孔ZrO_2吸附酯类的影响 |
4.3.4 多级孔ZrO_2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4.3.5 与常用样品前处理吸附材料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铁改性稻壳生物炭对水中SMT的吸附效能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磺胺类抗生素污染及治理现状 |
1.2.1 磺胺类抗生素污染 |
1.2.2 磺胺类抗生素污染的治理方法 |
1.3 生物炭的结构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
1.3.1 生物炭的结构特征 |
1.3.2 生物炭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
1.3.3 生物炭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机制 |
1.4 生物炭复合材料 |
1.4.1 生物炭-有机体复合材料 |
1.4.2 生物炭-无机颗粒复合材料 |
1.5 吸附位点能量分布理论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生物质来源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及检测项目 |
2.2.1 生物炭制备 |
2.2.2 生物炭-有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生物炭-无机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生物炭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2.2.5 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磺胺类抗生素的吸附作用研究方法 |
第3章 两种生物炭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对SMT的吸附能力 |
3.1 引言 |
3.2 两种生物炭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 |
3.2.1 生物炭-有机体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 |
3.2.2 生物炭-无机金属颗粒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 |
3.3 两种生物炭复合材料对SMT的吸附性能初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铁矿改性生物炭的制备、表征及其对SMT的吸附效能 |
4.1 引言 |
4.2 不同磁铁矿改性生物炭的结构特征 |
4.2.1 表面形貌 |
4.2.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4.2.3 元素分析 |
4.2.4 表面化学行为 |
4.3 SMT在磁铁矿改性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 |
4.3.1 SMT在磁铁矿改性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
4.3.2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4 磁铁矿改性生物炭吸附SMT的PH依赖性 |
4.5 吸附SMT后磁铁矿改性生物炭的表面变化 |
4.6 SMT的降解作用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铁矿改性生物炭对磺胺类抗生素的位点能量分布研究 |
5.1 引言 |
5.2 SMT在不同磁铁矿改性生物炭上的吸附等温线拟合 |
5.2.1 SMT在不同磁铁矿改性生物炭上的吸附等温曲线 |
5.2.2 SMT在不同磁铁矿改性生物炭上的吸附等温线的拟合 |
5.3 基于DA模型的吸附位点能量分布研究 |
5.3.1 不同磁铁矿改性生物炭的吸附位点能量分布 |
5.3.2 不同磁铁矿改性生物炭的平均位点能量 |
5.3.3 不同磁铁矿改性生物炭的吸附位点能量异质性 |
5.4 磁铁矿改性生物炭对不同磺胺类抗生素的位点能量分布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温敏性多孔ReO4-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印迹聚合物 |
1.2.1 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原理 |
1.2.2 IPs的制备方法 |
1.2.3 响应性IPs以及其应用 |
1.3 Pickering乳液聚合 |
1.3.1 Pickering乳液的定义及类型 |
1.3.2 Pickering乳液稳定剂 |
1.3.3 Pickering乳液聚合在IPs中的应用 |
1.4 温敏性多孔IPS |
1.4.1 温敏性多孔IPs的研究进展 |
1.4.2 温敏性多孔IPs目前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类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温敏性多孔ReO_4~-印迹聚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DEA温敏性聚合物的制备 |
2.2.4 PDEA-b-P(DEA-co-AM)温敏性嵌段聚合物的制备 |
2.2.5 PDEA以及PDEA-b-P(DEA-co-AM)的LCST测定 |
2.2.6 ReO_4~--TPIP的制备 |
2.2.7 ReO_4~--TPIP的结构以及形貌表征 |
2.2.8 吸附动力学实验 |
2.2.9 等温吸附实验 |
2.2.10 ReO_4~--TPIP吸附选择性实验 |
2.2.11 ReO_4~--TPIP解吸实验 |
2.2.12 重复使用性能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DEA以及PDEA-b-P(DEA-co-AM)的LCST测定 |
2.3.2 类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研究 |
2.3.3 ReO_4~--TPIP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2.3.4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3.5 等温吸附研究 |
2.3.6 温度对ReO_4~--TPIP的吸附选择性的影响 |
2.3.7 解吸时间与解吸量关系的研究 |
2.3.8 工艺条件对ReO_4~--TPIP吸附性能的影响 |
2.3.9 工艺条件对ReO_4~--TPIP解吸性能的影响 |
2.3.10 ReO_4~--TPIP的重复使用性能的研究 |
2.3.11 ReO_4~--TPIP在模拟液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类Pickering HIPE聚合制备温敏性多孔ReO_4~-印迹聚合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
3.2.2 ReO_4~--TPIP的制备 |
3.2.6 吸附动力学实验 |
3.2.7 等温吸附实验 |
3.2.8 ReO_4~--TPIP吸附选择性实验 |
3.2.9 ReO_4~--TPIP解吸实验 |
3.2.10 重复使用性能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ReO_4~--TPIP结构表征与形貌表征 |
3.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3.3.3 等温吸附研究 |
3.3.4 温度对ReO_4~--TPIP的吸附选择性的影响 |
3.3.5 解吸时间与解吸量关系的研究 |
3.3.6 工艺条件对ReO_4~--TPIP吸附性能的影响 |
3.3.7 工艺条件对ReO_4~--TPIP解吸性能的影响 |
3.3.8 重复使用性能的研究 |
3.3.9 ReO_4~--TPIP在模拟液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ickering HIPE聚合制备温敏性/磁性多孔ReO_4~-印迹聚合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2.3 Fe_3O_4@PDA NPs的制备 |
4.2.4 改性Fe_3O_4@PDA-g-RAFT NPs的制备 |
4.2.5 温敏性/磁性固体粒子的制备 |
4.2.6 ReO_4~--TMPIP的制备 |
4.2.7 吸附动力学实验 |
4.2.8 等温吸附实验 |
4.2.9 ReO_4~--TMPIP选择性实验 |
4.2.10 ReO_4~--TMPIP解吸实验 |
4.2.11 重复使用性能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4.3.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3.3 等温吸附曲线研究 |
4.3.4 温度对ReO_4~--TMPIP吸附选择性的研究 |
4.3.5 解吸时间与解吸量关系的研究 |
4.3.6 重复使用性研究 |
4.3.7 ReO_4~--TMPIP在模拟液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研发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不同煤岩甲烷吸附/解吸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煤岩对吸附解吸甲烷的影响 |
1.2.2 甲烷气体压力对煤吸附解吸甲烷的影响 |
1.2.3 煤的吸附机理研究现状 |
1.2.4 煤吸附模型研究现状 |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煤对甲烷吸附/解吸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
2.1 煤的分类 |
2.2 煤吸附甲烷的本质及机理 |
2.2.1 煤吸附甲烷的本质 |
2.2.2 煤吸附甲烷机理 |
2.2.3 煤吸附甲烷模型适用性分析 |
2.3 甲烷解吸理论 |
2.3.1 甲烷解吸机理及其特性 |
2.3.2 甲烷解吸规律经验公式 |
2.3.3 甲烷解吸滞后性分析 |
2.4 甲烷吸附/解吸影响因素 |
2.4.1 煤的变质程度 |
2.4.2 煤的粒度 |
2.4.3 煤的含水率 |
2.4.4 实验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煤岩吸附/解吸甲烷实验研究 |
3.1 实验仪器 |
3.1.1 仪器简介 |
3.1.2 设备原理及结构 |
3.2 实验样品 |
3.2.1 煤样采集 |
3.2.2 煤样制备 |
3.3 实验过程 |
3.3.1 实验原理 |
3.3.2 仪器调试准备 |
3.3.3 气密性测试 |
3.3.4 煤样准备处理 |
3.3.5 实验前系统死体积测定 |
3.4 不同压力条件下煤对甲烷等温吸附/解吸规律研究 |
3.4.1 不同压力下煤样的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2 不同压力下的等温解吸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相邻煤层的煤样甲烷吸附解吸实验分析 |
3.5.1 不同压力下相邻煤层不同粒径煤样的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2 不同压力下相邻煤层不同温度下煤样的等温吸附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 不同变质程度下煤对甲烷吸附/解吸规律研究 |
3.6.1 不同变质程度煤样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对甲烷吸附实验结果分析 |
3.6.2 不同变质程度对煤样吸附甲烷的吸附常数a、b值的影响 |
3.6.3 不同变质程度煤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甲烷解吸实验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不同煤岩对甲烷解吸滞后性和吸附热量差异性研究 |
4.1. 甲烷解吸滞后性分析 |
4.2 不同变质程度煤在不同吸附量条件下甲烷吸附/解吸热量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气体吸附等温线在炭材料孔径分布表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炭材料吸附等温线 |
2 多孔炭材料孔径计算模型 |
2.1 微孔孔径分布分析 |
2.2 介孔孔径分布分析 |
2.3 计算机模拟 |
3 结语 |
(8)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体系浆体水化特征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层状硅酸钠研究进展 |
1.2.2 灌浆材料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层状硅酸钠合成工艺研究 |
1.5.2 层状硅酸钠性能与晶体结构研究 |
1.5.3 灌浆材料基本性能研究 |
1.5.4 灌浆材料水化物特征研究 |
1.5.5 灌浆材料孔隙特征研究 |
1.5.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稻壳灰硅源制备层状硅酸钠的研究 |
2.1 稻壳灰分析 |
2.2 合成温度的制定 |
2.3 合成温度对层状硅酸钠晶型的影响 |
2.4 合成时间对层状硅酸钠晶型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层状硅酸钠特征研究 |
3.1 层状硅酸钠离子交换能力研究 |
3.2 层状硅酸钠晶体结构特征研究 |
3.3 层状硅酸钠的形貌特征研究 |
3.4 层状硅酸钠基团特征研究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3.4.2 拉曼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层状硅酸钠-水泥浆体物化性能研究 |
4.1 实验 |
4.1.1 水泥原料分析 |
4.1.2 浆体原料配比 |
4.2 浆体物性测试分析 |
4.2.1 物性测试与分析 |
4.2.2 流动度测定与分析 |
4.2.3 水化热特征研究 |
4.2.4 浆体强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层状硅酸钠-水泥浆体水化特征研究 |
5.1 实验样品制备 |
5.2 浆体的XRD测试研究 |
5.2.1 水化初期浆体的XRD研究 |
5.2.2 不同水化时期浆体的XRD研究 |
5.2.3 氢氧化钙的XRD研究 |
5.3 浆体的热分析研究 |
5.3.1 浆体的TG-DTA研究 |
5.3.2 浆体的DTG研究 |
5.4 浆体的IR研究 |
5.5 浆体的SEM研究 |
5.5.1 C-S-H的 SEM研究 |
5.5.2 钙矾石的SEM研究 |
5.5.3 Ca(OH)2的SEM研究 |
5.6 浆体孔隙研究 |
5.6.1 孔隙的显微法研究 |
5.6.1.1 浆体孔隙的光学显微镜研究 |
5.6.1.2 浆体孔隙的扫描电镜研究 |
5.6.2 小角度X射线散射法研究 |
5.6.3 氮吸附法(BET)研究 |
5.6.3.1 浆体孔结构表征 |
5.6.3.2 孔径分布特征 |
5.7 层状硅酸钠-水泥浆体水化特征 |
第6章 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浆体性能研究 |
6.1 实验 |
6.1.1 硅灰分析 |
6.1.2 实验原料配比 |
6.2 浆体物性分析 |
6.2.1 凝结时间和泌水率分析 |
6.2.2 流动度分析 |
6.2.3 浆体水化热特征研究 |
6.2.4 强度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浆体水化特征研究 |
7.1 浆体的XRD研究 |
7.1.1 水化早期浆体的XRD研究 |
7.1.2 不同水化龄期浆体的XRD研究 |
7.1.3 氢氧化钙的XRD研究 |
7.2 浆体热分析研究 |
7.2.1 浆体的TG-DTA研究 |
7.2.2 浆体的DTG研究 |
7.3 浆体的SEM研究 |
7.3.1 C-S-H的 SEM研究 |
7.3.2 钙矾石的SEM研究 |
7.3.3 氢氧化钙的SEM研究 |
7.4 浆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
7.5 浆体孔隙研究 |
7.5.1 显微镜法研究 |
7.5.1.1 光学显微镜法研究 |
7.5.1.2 电子扫描显微镜研究 |
7.5.2 小角X射线散射法研究 |
7.5.3 氮气吸附法研究 |
7.5.3.1 孔结构研究 |
7.5.3.2 孔隙分布研究 |
7.6 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浆体水化特征 |
第8章 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浆体在锚固体上的应用研究 |
8.1 工程地质情况 |
8.1.1 场区地层构成及特征 |
8.1.2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 |
8.2 实验室配置 |
8.2.1 浆料制备 |
8.2.2 浆体强度检测 |
8.3 现场施工效果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基于MCM-41介孔分子筛抗氧化活性包装膜的制备及控释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控释型抗氧化活性食品包装膜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包装膜材料 |
1.2.2 抗氧化剂 |
1.2.3 活性包装控释技术 |
1.2.4 活性物质迁移行为的研究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第二章 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及活性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中活性物质的负载率分析 |
2.3.2 MCM-41负载前后孔结构分析 |
2.3.3 MCM-41负载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
2.3.4 MCM-41负载前后的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
2.3.5 α-生育酚/MCM-41/LDPE活性膜中α-生育酚迁移行为研究 |
2.3.6 α-生育酚/MCM-41/LDPE活性膜的抗氧化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α-生育酚/MCM-41组装体添加量对活性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负载前后MCM-41的热重及孔结构分析 |
3.3.2 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3.3.3 薄膜的红外分析 |
3.3.4 薄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3.5 薄膜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3.3.6 薄膜的拉伸性能分析 |
3.3.7 薄膜的透光度、阻氧性及阻湿性分析 |
3.3.8 活性膜中α-生育酚迁移行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CM-41孔径对活性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负载前后MCM-41的孔结构及热重分析 |
4.3.2 负载前后MCM-41的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MCM-41的微观形貌分析 |
4.3.4 薄膜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4.3.5 薄膜的拉伸性能及阻隔性能分析 |
4.3.6 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4.3.7 活性膜中α-生育酚迁移行为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CM-41表面基团对活性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表面基团MCM-41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2 不同表面基团MCM-41负载前后的孔结构及热重分析 |
5.3.3 不同表面基团MCM-41负载前后的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
5.3.4 薄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
5.3.5 薄膜的差式扫描量热分析 |
5.3.6 薄膜的拉伸性能及阻隔性能分析 |
5.3.7 活性膜中α-生育酚迁移行为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α-生育酚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6.1 引言 |
6.2 α-生育酚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方法 |
6.2.1 力场选择 |
6.2.2 模型构建 |
6.2.3 α-生育酚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2.4 α-生育酚扩散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
6.2.5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模型稳定性验证 |
6.3.2 α-生育酚在MCM-41孔道中的扩散 |
6.3.3 α-生育酚在MCM-41孔道中扩散的均方位移 |
6.3.4 α-生育酚在MCM-41孔道中的扩散系数 |
6.3.5 α-生育酚与MCM-41之间的相互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磁性海藻酸钠/稀土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染料废水概述 |
1.2.1 染料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2.2 染料废水的危害 |
1.2.3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3.1 物理法 |
1.2.3.2 化学法 |
1.2.3.3 生物法 |
1.3 海藻酸钠综述 |
1.3.1 海藻酸钠的来源、结构及性质 |
1.3.2 海藻酸钠的应用研究 |
1.3.3 海藻酸钠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 稀土材料概述 |
1.4.1 稀土元素简介 |
1.4.2 稀土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5 磁性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染料溶液的配制 |
2.3.2 直接染料的吸收光谱 |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3.4 磁性海藻酸钠/稀土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Fe_3O_4@SA/RE)的制备 |
2.3.5 吸附实验 |
2.3.6 吸附剂等电点的测定 |
2.3.7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4 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及吸附热力学 |
2.4.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2.4.2 等温吸附方程 |
2.4.3 表观吸附活化能的计算 |
2.4.4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三章 Fe_3O_4@SA/Ce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3.1 Fe_3O_4@SA/Ce凝胶球的制备 |
3.1.1 Fe_3O_4 添加量的选择 |
3.1.2 SA质量浓度的选择 |
3.1.3 Ce(NO_3)_3 溶液浓度的选择 |
3.1.4 交联反应时间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
3.1.5 交联反应温度对Fe_3O_4@SA/Ce吸附性能的影响 |
3.2 材料的表征 |
3.2.1 材料的形貌分析 |
3.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2.3 比表面积和孔径(BET)分析 |
3.2.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5 饱和磁化强度(VSM)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e_3O_4@SA/Ce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对直接染料的吸附研究 |
4.1 Fe_3O_4@SA/Ce凝胶球对染料吸附条件的优化 |
4.1.1 凝胶球投加量的选择 |
4.1.2 染料溶液p H的选择 |
4.1.3 染料初始浓度的选择 |
4.1.4 接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4.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3 吸附活化能计算 |
4.4 等温吸附研究 |
4.5 热力学研究 |
4.6 吸附机理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e_3O_4@SA/Y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5.1 Fe_3O_4@SA/Y凝胶球制备条件的选择 |
5.1.1 Fe_3O_4 添加量的选择 |
5.1.2 SA质量浓度的选择 |
5.1.3 Y(NO_3)_3 质量浓度的选择 |
5.1.4 交联时间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
5.1.5 交联温度对凝胶球吸附性能的影响 |
5.2 Fe_3O_4@SA/Y凝胶球的表征 |
5.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5.2.2 X射线能谱(EDS)分析 |
5.2.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5.2.4 比表面积和孔径(BET)分析 |
5.2.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5.2.6 饱和磁化强度(VSM)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Fe_3O_4@SA/Y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对直接染料的吸附研究 |
6.1 Fe_3O_4@SA/Y凝胶球对染料吸附条件的优化 |
6.1.1 吸附剂投加量的选择 |
6.1.2 染料溶液pH的选择 |
6.1.3 染料初始浓度的选择 |
6.1.4 接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
6.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6.3 表观吸附活化能计算 |
6.4 等温吸附研究 |
6.5 热力学研究 |
6.6 吸附机理探讨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
四、大孔吸附剂的性能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贵金属Cu-N/C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甘油性能研究[D]. 张卿.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玉米秸秆纤维沥青吸附机制及其SMA路用性能研究[D]. 陈梓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多孔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D]. 聂雯. 烟台大学, 2021(09)
- [4]铁改性稻壳生物炭对水中SMT的吸附效能及作用机制[D]. 柏珊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5]温敏性多孔ReO4-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D]. 陈正灿.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6]不同煤岩甲烷吸附/解吸特性实验研究[D]. 段三壮.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7]气体吸附等温线在炭材料孔径分布表征中的应用[J]. 库尔班江·努尔麦提. 广东化工, 2020(21)
- [8]层状硅酸钠-硅灰-水泥体系浆体水化特征研究与应用[D]. 邓苗.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基于MCM-41介孔分子筛抗氧化活性包装膜的制备及控释行为研究[D]. 孙莉楠. 江南大学, 2020(01)
- [10]磁性海藻酸钠/稀土生物高分子凝胶球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吸附特性[D]. 陈晨.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