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职业同样可以致富(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彤[1](202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的传承发展研究 ——以新华银器为例》文中指出
田文靖[2](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基于柳州市六所中职学校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培塑青年成长成才的养料,更是一个国家的内在精神支柱,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在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崇高使命。实现这个设想与期盼,既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要求,更是学术研究者需要不断深究的场域热点。本研究发端于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聚焦于新时代学界凝注的研究热点,生成于自身兴趣使然的擅长领域,将文化视角补充到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深究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由此形成的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厚重的文化融合,为之后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研究法,以连贯的逻辑链思路展开研究。首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理论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步伐,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的精华部分。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可以展开为时代维度、中国维度、中职维度及文化维度进行全面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共生、价值耦合、内容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是认清基本国情和放眼宏阔世界的“望远镜”,打牢思想道德和筑垒核心价值的“夯实机”,建设校园文化和崇仰精神文明的“助推器”,滋培文化自信和凝铸文化强国的“培养皿”。其次,运用实证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柳州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选取柳州市六所中职学校的129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周密的调查方案设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基本认知和接受意愿、教师个人能力及教学表现、学校管理方式及教育效果等方面进行调研,同时选取柳州市六所中职学校的12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结合调研数据和信息的分析结果,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继而剖释存在的问题有四个方面,第一,学校管理顶层设计缺位,融合缺乏体系保障;第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足,融合渠道单一;第三,思政课堂缺乏活力,融合程度粗浅;第四,学生文化鉴别能力弱,学习主动性不强。深究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可以发现中职学校深受社会转型的偏误和袭扰,对思政教育工作重视不足;学校、教师没有精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切入点和渠道;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单一,协同育人的合力未形成;网络的发展及中职学生自身特点使中职思政教育更需要新手段新方法。接着,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综合调查的结果,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良好融入的策略,试图构建一个宽向度的融合性践行体系,并对一些中职学校的典型做法和案例进行分析作为支撑。第一,加强学校的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从学校层面建立、健全领导机构,明确融入的目标定位,提供促进融合的物质保障,制定促进融合的激励措施。第二,找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的切入点。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信念部分、文化修养部分、工匠精神核心价值部分和中国精神部分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第三,优化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思政课教学主阵地。包括构建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思政教师队伍,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方法,设置科学多元的考评机制。第四,把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本教材,融入各科教学课堂,构建学科协同教育的课程思政。第五,以经典教育为抓手,以传统节日为契机,以校外实践为平台,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参与式学习第二课堂。第六,营造助力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思政教育环境,包括装扮校园文化育人的温馨小环境和布置“三全育人”改革的立体大环境。最后,进一步论证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卢怡璇[3](2021)在《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具有“以人为本”的活态性保护特征。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传承者,更是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人才的培养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活态传承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为立足点,以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设计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式为调研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方法,剖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借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对非遗传承队伍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讨论非遗与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融合以实现“共赢”,为非遗传承、文化传播、社会进步创造出更大的空间。同时,通过对照国内其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归纳、总结可借鉴的经验,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为科学有效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李娟娟[4](2020)在《“腾冲花灯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指出花灯内涵丰富,狭义的花灯是指具有一定剧本基础,作为地方剧种的“花灯戏”,广义的花灯是指融合了花灯灯会、群体音乐舞蹈的花灯民俗活动,包括元宵灯会、贺年驱邪求福的“闹花灯”活动、花灯歌舞、花灯小唱、花灯小戏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本文的“花灯”是广义的概念。腾冲花灯历史悠久,从明朝就有以舞蹈和唱调为主的花灯歌舞及有较完整情节的花灯小戏,贺年驱邪求福的“闹花灯”民俗活动延续至今,围绕元宵灯会,形成了包含灯彩展示、猜灯谜、舞龙舞狮、抬阁、皮影戏演出、花灯小戏表演等综合性民间艺术。这些艺术形式扎根于民间,蕴含着民间礼俗、宗教信仰、地域文化等社会生活内容,受到当地群众的青睐。其独特的历史韵味、丰富的文化内涵,生动活泼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弘扬地方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论文从校本课程的角度着力挖掘腾冲花灯文化的内涵,讨论其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做了探讨,力图开发出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符合学生实际的“腾冲花灯文化”校本课程。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展开。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缘由、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等内容。正文一共四章。第一章从理论出发,阐述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文化、师生、课程三个方面论述了“腾冲花灯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从政策依据、资源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三个方面分析了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第二章是课程开发的构想和设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遵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组织形式、教材编写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腾冲花灯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流程,并对编写体例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第三章是课程的实施构想。概述了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五个专题,实行专题教学的方式。专题一主要梳理腾冲花灯概貌,分析了腾冲花灯的类型;专题二主要介绍了腾冲花灯起源及历史沿革发展情况;专题三主要从腾冲玩灯的习俗、赏花灯、闹花灯几个方面品析腾冲的元宵灯会,丰富学生的艺术生活,提升审美能力;专题四分析了腾冲花灯的内容及蕴含的侨乡文化及抗战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家乡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专题五主要从音乐、舞蹈、语言、道具及服装几个方面分析腾冲花灯的表演艺术。接着针对每专题的内容提出了教学建议,分析了教学形式,并展示了教学设计。第四章是课程的评价实施。在课程的评价中坚持多元化、多样性、发展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分别对学生、教师进行了评价。结语对“腾冲花灯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总结,概括了课程开设的意义,简述了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杨霜萍[5](2020)在《中职民宿专业(方向)“整合+拓展”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践教学环节在中职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是提高中职旅游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民宿数量快速增长。然而根据调查发现,目前中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民宿行业发展需求。民宿企业形态具有特殊性,一方面企业小而散、品质差距大,另一方面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较综合,这无疑增加了学校在实习生管理、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难度。目前民宿专业建设尚处于探索开发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民宿实践教学运行还存在一些痛点和瓶颈,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本研究力图探索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在查找、阅读、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描述了研究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首先,通过调查访谈,总结了民宿管家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民宿管家的岗位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民宿和酒店服务管理的比较,总结出中职民宿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活动特征,再次,在酒店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基础上进行整合与拓展,提出了构建中职民宿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路,同时进行中职民宿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最后,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民宿经营与管理专业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该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基础和民宿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现状,提出民宿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策略和保障机制建设。研究成果可以在中职酒店、旅游服务管理相关专业推广,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接轨民宿专业化人才培养需求,推动民宿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高云[6](2020)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农民媒介接触行为研究 ——基于修武县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说明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获得了大批忠实的“粉丝”,迅速打压并蚕食着传统媒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不仅表现在城市地区,同样也表现在农村地区。在这种环境大背景下,农民的媒介接触和使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媒介已经成为农民了解世界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不仅如此,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代表的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比较突出的问题,“三农”问题得不到改善,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农民媒介接触研究涉及颇多,但多侧重于大众媒介时代,主要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农民媒介接触研究还有所欠缺。为了客观真实了解农民现今的媒介接触行为,本文选取河南省修武县作为调查对象,在该地发放总计4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335份)并随机采访10人。通过问卷调查法、个人访谈法等方法,获得了修武县农村地区农民媒介接触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并将所获得数据资料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探讨出当地媒介接触的特点和问题。首先,本文介绍了修武县农村农民媒介接触行为的调查研究设计概况,叙述了调查地修武县的基本县情和媒介发展情况,并且对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月收入。另外还重点叙述了问卷的设计和访谈情况。其次,通过对问卷进行文本分析,总结当地在媒介拥有量、媒介接触行为、媒介信任与满意方面的情况。在媒介拥有量上,手机的拥有量占据着第一位置。在媒介接触上,期刊报纸的接触率很低;传统广播虽然“遇冷”,但网络广播、车载广播深受听众喜爱;电视的拥有率不低,但是接触时间并不长。作为新媒介,电脑的接触率并不高,而当地农民对手机却有着很深的依赖感。在媒介信任与满意度上,当地总体表现出比较乐观的态度。最后,通过统计出的数据概括修武农民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接触行为所呈现的新特点。比如移动互联网提高当地农民获取和发布信息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民处于信息弱势群体的地位;报纸、杂志和广播使用率较低,而传统广播随着车载广播与移动广播的发展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获得了稳定的听众群;新媒体接触的主力军在年龄上出现向上过渡趋势,青年人不再成为新媒介接触的主要人群,用手机上网已成为40到60岁人群的日常习惯;社交动机成为媒介接触的主要驱动力,这大大拓展了乡土联系的范围。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地区媒介接触行为与大众媒介时代相比有所不同,但也不能轻易忽视所存在的问题。如媒介接触比例失衡、地方媒体涉农服务功能发挥有限、农民媒介素养不高、缺少对农新媒介技能培训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多方合力来助力农村更加健康稳定发展。如政府部门需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对农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地方媒体应充分利用好县级融媒体,通过融媒体新闻矩阵来为农服务;农民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与文化修养,学会媒介的基本操作和知识;意见领袖也要发挥好对农新媒介技能培训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地区学会利用互联网增产增收。
郭晓霞[7](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以利津县为例》文中认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其中第一条就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农民,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培育塑造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发展农村经济,为振兴乡村提供优质人力资源的需要。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价值进行分析,介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利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途径,以期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保驾护航,从而为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于泽威[8](2020)在《感知社会流动性对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付费软件的日益普及和行业内竞争的加剧,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企业纷纷开展“阶层焦虑”营销来促进产品销售。这些宣传方式通过为消费者带来不同的社会流动性感知来激发其对优质知识的需求,并产生为知识付费的行为。消费者通过这些知识付费平台的营销广告会产生对社会价值观的考量,包括对其自身现有社会阶层和未来社会阶层变化可能性的思考,由此产生了消费者主观的感知社会流动性差异。社会心理学领域对社会流动性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表明感知社会流动性差异会导致个体行为差异。营销学领域中逐渐有学者开展有关社会流动性作为自变量的研究,然而目前仍鲜有学者将感知社会流动性具体地与某一营销形式结合探究。因此,本文在注意到知识付费平台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将感知社会流动性与消费者知识付费相结合,深入探究感知社会流动性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和边界条件。本文共研究了三个问题,包括感知社会流动性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长期目标承诺的中介作用以及知识重要性感知的调节作用。研究1通过运用二手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消费者感知社会流动性的高低差异与其知识付费意愿之间的关系,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感知社会流动性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研究2采用实验法操控被试者的感知社会流动性,研究长期目标承诺对感知社会流动性与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感知社会流动性会提升消费者的长期目标承诺,并进而对知识付费意愿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研究3运用了与研究2不同的操控方法来进行实验,以探究知识重要性感知是否是感知社会流动性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影响的边界条件,实验验证了感知社会流动性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与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低知识重要性感知消费者而言,在知识重要性感知较高的消费者中感知社会流动性对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更为显着。本文研究了感知社会流动性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和边界条件,对知识付费及更广泛的营销领域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可以为知识付费软件制定营销沟通策略和目标市场定位提供借鉴。本研究将社会学概念与营销领域内容相结合,为未来营销方向提供更广泛的理论支持。
龙晓玲[9](2020)在《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经济,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将“三农”工作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民生根本,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现阶段,需要解决自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中积累的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问题,重点需要解决的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发展的不充分。乡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土地、依靠农业和农民,无论是村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还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都需要大量会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现阶段依靠从外引进人才是不现实,也是不可持续的。归根到底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是得依靠本地自己培养的人才,而农村职业教育就是最好的培养途径,这也是农民参与终生教育的做好方式。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围绕青海省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全面调查进行详细剖析,并利用国内外在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西宁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意见建议。西宁辖区内仅有1所省属的高职的畜牧专业技术学校,它从省级宏观层面针对青海牧区畜牧业的发展,但没有市属专门的农村职业院校,现有职业技术院校中涉农的专业少,职业教育的水平低。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国家的政策机遇,以及对口支援省市的扶持政策。西宁市应当抓紧机遇,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探索符合西宁市及周边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城镇化质量需求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引导职业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设置,突出重点学科,重点建设现代农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方向的新型主干专业。积极在广大农村搭建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台,切实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就业及发展能力。
张澳[10](2020)在《安利(中国)的直销传播及其在新媒体情境下的调适 ——以J团队为例》文中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直销在中国经历了30年的发展,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技巧都以可复制粘贴的形式被直销从业人员快速掌握,后快速传授给新加入的直销人员。与日常传播方式不同,直销通过以组织传播为基础,以人际传播为支柱,其他多种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直销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本研究以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J团队为例,通过考察直销中的多种传播方式,深入了解安利直销传播的特点。文章采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对直销的传播过程及传播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文本分析法,管窥直销传播内容为何会产生“洗脑”的效果。目前安利公司正在进行“传统直销+社交电商”模式的转型,因此本文结合新媒体情境,对传统直销向“新直销”转型中的传播进展与调试进行了考察,并提出直销行业传播效果对于日常传播的借鉴与反思。直销中的小群体传播、营销传播、借力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紧密配合,对提升直销传播效果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直销传播中基于特殊信息环境下的持续性传播,趣缘上的口碑传播、关系传播,职业理念与人生观价值观的捆绑等特点,对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直销员在传播过程中注意受众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使直销的传播区别于普通以“买卖”关系建立的传播方式,提升了用户粘性。在日常传播中,要想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就要重视面对面传播的强大力量,在与用户构建多重关系的同时做好线上引流,提升线下转化率。当然,日常传播也要在直销的传播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最大程度减少消极职业刻板印象的产生。
二、第一职业同样可以致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职业同样可以致富(论文提纲范文)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基于柳州市六所中职学校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
1.研究现状 |
2.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1.研究意义 |
2.研究创新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 |
(一)概念界定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
2.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1.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 |
2.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能动性理论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共生 |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耦合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交融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生认清基本国情和放眼宏阔世界的“望远镜” |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生打牢思想道德和筑垒核心价值的“夯实机” |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和崇仰精神文明的“助推器”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生滋培文化自信和凝铸文化强国的“培养皿”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卷调查 |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2.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访谈调查 |
1.访谈对象及实施 |
2.访谈提纲与访谈结果的处理 |
(三)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释析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
(一)加强学校的组织领导,强化顶层设计 |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
2.明确融入的目标定位 |
3.提供促进融合的物质保障 |
4.制定促进融合的激励措施 |
(二)找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切入点 |
1.选取传统文化中理想信念部分丰满中职学生信念教育 |
2.选取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部分滋养中职学生文化修养 |
3.将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融入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
4.以传统文化的中国精神提升中职学生爱国情怀 |
(三)优化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思政课教学主阵地 |
1.构建优秀的思政教师队伍 |
2.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 |
3.设置科学多元的思政教育考评机制 |
4.案例分析:获奖课例——《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四)构建学科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 |
1.把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本教材 |
2.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科教学课堂 |
3.案例分析:《零部件技术测绘与出图》课程思政示范课 |
(五)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参与式学习第二课堂 |
1.以经典教育为抓手,内化于心 |
2.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寓教于乐 |
3.以校外实践为平台,外化于行 |
4.案例分析:校园开放体验日——蜡染、扎染传统工艺走进思想政治教育 |
(六)营造助力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思政教育环境 |
1.装扮校园文化育人的温馨小环境 |
2.布置“三全育人”改革的立体大环境 |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教育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访谈提纲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3)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 |
(三)职业教育 |
(四)正规与非正规教育 |
三、已有研究成果和现状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融合的研究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概况 |
第一节 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概述 |
第二节 非遗与设计学院的创建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两种路径 |
一、正规教育 |
二、非正规教育 |
第二章 正规职业教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路径 |
第一节 人才培养实施主体与对象 |
一、师资队伍 |
二、学生构成 |
三、学生就业方向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 |
一、公共基础课 |
二、核心技艺课 |
三、专业拓展课 |
四、综合实训课 |
五、顶岗实习课 |
第三节 文化认同互动机制的建立 |
一、教与学:认知文化价值 |
二、传与学:增进身份认同 |
三、社会与学校:建立文化自信 |
第三章 非正规职业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的延伸 |
第一节 资格认证为导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
第二节 提升公众意识为目标的社区欣赏者培养 |
第三节 “帮扶制”的跨区域潜在人才培养 |
第四章 对职业教育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现实思考 |
第一节 现存问题与困境 |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
二、生源缺乏稳定性 |
三、成果展示平台不足 |
四、理论建设有待完善 |
第二节 面临的挑战 |
一、大众观念的转变 |
二、独有竞争力的体现 |
三、个人价值的实现 |
第三节 未来的机遇 |
一、职业教育为非遗拓宽发展路径 |
二、职业教育扩大非遗传播范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中关于非遗与教育的项目介绍 |
印度尼西亚北加浪岸的蜡染布博物馆——小学、初高中、职业学校和工艺学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培训(2009年) |
西班牙传统文化中心——普索尔教育计划的学校博物馆(2009年) |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 |
二、调查问卷 |
三、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腾冲花灯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腾冲花灯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一节 “腾冲花灯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
一、有助于继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有利于教师发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
三、有利于充实语文教学资源,丰富语文教学方法 |
第二节 “腾冲花灯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
一、政策依据 |
二、资源优势 |
三、学生兴趣和需要 |
第二章 “腾冲花灯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 |
第一节 课程理念与目标 |
一、课程基本理念 |
二、课程目标 |
三、课程设置说明 |
四、教学组织形式 |
第二节 教材编写思路 |
一、选编标准 |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三、教材结构 |
四、编写体例说明 |
第三章 “腾冲花灯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构想 |
第一节 课程内容及教学建议 |
一、专题一腾冲花灯概貌 |
二、专题二腾冲花灯的起源及历史沿革概况 |
三、专题三腾冲元宵灯会 |
四、专题四腾冲花灯戏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
五、专题五腾冲花灯戏的表演艺术 |
第二节 课程形式 |
一、专题讲座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 |
三、校园文化建设 |
四、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课堂 |
第三节 课程设计教学案例 |
一、《腾冲灯彩之魅力》教学设计 |
二、《腾冲花灯的起源》教学设计 |
三、《腾冲灯会之灯谜猜制》教学设计 |
四、《腾冲花灯的文化内涵(一)》教学设计 |
六、《腾冲花灯唱词的语言艺术(一)》教学设计 |
第四章 “腾冲花灯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 |
第一节 评价原则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
二、评价方式多样性原则 |
三、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性原则 |
四、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原则 |
第二节 评价内容 |
一、学生评价 |
二、教师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腾冲花灯文化校本教材》样章 |
附录 B“腾冲花灯认知及兴趣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职民宿专业(方向)“整合+拓展”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市场和政策推动民宿成为旅游业新热点 |
2.专业人才大量缺乏成为民宿业发展痛点 |
3.中职民宿专业建设尚处于探索开发阶段 |
4.实践教学为中职民宿专业建设瓶颈之一 |
(二)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技术路线 |
(四)国内外研究动态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研究述评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专业实践教学 |
2.实践教学模式 |
3.民宿专业(方向) |
4.民宿管家 |
5.典型工作任务 |
(二)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2.杜威“做中学”理论 |
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 |
4.行动导向教学理论 |
三、民宿管家岗位能力分析 |
(一)调查研究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3.调查结果 |
(二)民宿管家岗位能力结构 |
1.岗位基础能力 |
2.岗位综合能力 |
3.岗位创新能力 |
四、中职民宿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
(一)中职民宿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活动特征 |
1.岗位任务综合性——实践教学目标突出“一岗多能”培养定位 |
2.工作标准复合性——实践教学课程内容跨专业交叉整合拓展 |
3.民宿企业小微性——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安排统筹设计责任明晰 |
(二)中职民宿专业(方向)实践教学模式 |
1.整合酒店实践教学活动设计 |
2.拓展民宿实践教学特色内容 |
(三)中职民宿专业(方向)实践教学资源 |
1.共享酒店实训资源,新建民宿实训基地 |
2.依托酒店专业师资,培养专业教学人才 |
3.借鉴管理与考核经验,规范评价与监控 |
五、实证案例——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民宿专业办学探索 |
(一)旅游系专业办学概述 |
(二)调查研究过程及结果 |
1.调查研究设计与实施 |
2.酒店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调查结果 |
3.民宿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
(三)柳一职民宿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
1.课堂实践环节:整合酒店实训教学课程,拓展民宿特色内容 |
2.第二课堂环节:丰富民宿企业互动交流,加强专项技能训练 |
3.企业实践环节:螺旋递进实践教学安排,制定项目任务清单 |
(四)柳一职民宿专业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建设 |
1.健全管理制度,全过程规范化管理 |
2.加强信息反馈,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
3.深化校企合作,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成果与结论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宿员工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柳一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柳一职民宿专业实习方案设计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6)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农民媒介接触行为研究 ——基于修武县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四)理论依据与相关概念界定 |
1.理论依据 |
2.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个人访谈法 |
4.文本分析法 |
(六)创新之处 |
一、修武县农民媒介接触行为调查研究设计 |
(一)修武县基本概况 |
1.修武县概况 |
2.媒介发展情况 |
(二)样本选择特征 |
1.调查样本选择说明 |
2.样本基本信息 |
3.调查问卷设计情况 |
二、修武县农民媒介接触行为概况 |
(一)媒介拥有量占比情况 |
(二)媒介接触情况 |
1.报纸接触行为 |
2.期刊杂志接触行为 |
3.广播接触行为 |
4.电视接触行为 |
5.电脑接触行为 |
6.手机接触行为 |
(三)媒介信任与满意情况 |
三、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媒介接触行为呈现的新特点 |
(一)移动互联网提高农民获取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
(二)报纸杂志广播使用率较低,网络广播潜力巨大 |
(三)新媒体接触主力军由青年向中青年群体过渡 |
(四)社交动机成为媒介接触的主要驱动力 |
四、修武县农民媒介接触行为存在的问题 |
(一)媒介接触比例失衡 |
(二)地方媒体涉农服务功能发挥有限 |
(三)农民媒介素养不高 |
(四)缺少对农新媒介技能培训 |
五、修武县农民媒介接触行为问题的解决策略 |
(一)政府:做好统筹规划和对农资金投入 |
(二)地方媒体:充分利用县级融媒体平台 |
(三)农民: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与文化修养 |
(四)意见领袖:发挥对农新媒介技能培训的带动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以利津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础理论 |
2.1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和特点 |
2.1.1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
2.1.2 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2.2.2 城乡融合发展理论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价值分析 |
3.1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地位与实施 |
3.1.2 新型职业农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契合 |
3.2 传统农民面临的挑战 |
3.2.1 传统农民的文化程度偏低 |
3.2.2 传统农民的观念意识落后 |
3.2.3 传统农民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足 |
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需求 |
3.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求 |
3.3.2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战略选择 |
3.3.3 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要求 |
4.1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主体需具备先进性 |
4.2 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4.3 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求 |
4.3.1 培育内容多元化 |
4.3.2 技能培育现代化 |
4.3.3 培育形式多样化 |
第5章 利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证分析 |
5.1 工作成效 |
5.2 主要做法 |
5.2.1 制度保障:规范制度,强化监管 |
5.2.2 产业需求:结合本县产业,扎实培育 |
5.2.3 政策扶持:落实政策,全面扶持 |
5.3 几点思考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6.1 培育观念落后 |
6.2 培育体系不完善,内容针对性不强 |
6.3 培育环境欠佳 |
6.4 培育机制缺失 |
第7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途径 |
7.1 更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念,提高认识 |
7.1.1 政府层面:发挥宣传力,提高参与性 |
7.1.2 新型职业农民层面:探索新方法,激发职业意识 |
7.2 完善培育体系,优化培训模式 |
7.2.1 精准选择培育对象 |
7.2.2 科学设置培训内容 |
7.2.3 优化培育模式 |
7.2.4 精心配备培育师资 |
7.3 做好顶层设计,精准创建培育的良好环境 |
7.3.1 合理规划,增加财政扶持 |
7.3.2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
7.3.3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聚力打造发展平台 |
7.4 健全培育机制,突出培育的有效性 |
7.4.1 需要良好的引人机制和留人机制 |
7.4.2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保障机制 |
7.4.3 建立多方合作培育机制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感知社会流动性对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知识付费 |
2.1.1 知识付费的定义 |
2.1.2 知识付费的分类 |
2.1.3 知识付费的影响因素 |
2.2 社会流动性 |
2.2.1 社会流动性的定义 |
2.2.2 社会心理学对社会流动性的研究 |
2.2.3 营销学对社会流动性的研究 |
2.3 现有文献评述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 |
3.1 感知社会流动对消费者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 |
3.2 长期目标承诺的中介作用 |
3.3 知识重要性感知的调节作用 |
3.4 研究模型 |
4 研究一: 国内主要城市的二手数据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数据收集 |
4.1.2 变量测量 |
4.2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4.2.1 相关分析 |
4.2.2 假设检验 |
4.3 研究小结 |
5 研究二: 长期目标承诺的中介作用检验 |
5.1 研究设计 |
5.1.1 实验设计 |
5.1.2 实验操控 |
5.1.3 变量测量 |
5.2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2.1 信度分析 |
5.2.2 操控检验 |
5.2.3 假设检验 |
5.3 研究小结 |
6 研究三: 知识重要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
6.1 研究设计 |
6.1.1 实验设计 |
6.1.2 实验操控 |
6.1.3 变量测量 |
6.2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6.2.1 信度分析 |
6.2.2 操控检验 |
6.2.3 假设检验 |
6.3 研究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与贡献 |
7.2 营销与管理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2实验问卷 |
附录B 研究3实验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职业教育 |
2.1.2 农村职业教育 |
2.1.3 农民教育 |
2.1.4 农村教育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农村发展与教育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终身教育理论 |
2.2.5 巴洛夫和福斯特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 |
第三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
3.1 调查方法选取 |
3.2 调查说明 |
3.2.1 问卷及访谈提纲初稿设计 |
3.2.2 小规模预调查 |
3.2.3 问卷的定稿与发放 |
3.2.4 资料收集 |
3.3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相关情况 |
3.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3.2 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基本情况 |
3.3.3 西宁市农民培训情况 |
3.4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 |
3.4.1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3.4.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3.5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3.5.1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 |
3.5.2 缺乏面向农村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 |
3.5.3 职业教育实训条件有限 |
3.5.4 欠缺就业机制 |
3.5.5 发展专门的农村职业教育难度较大 |
第四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传统思想阻碍 |
4.1.1 学生和家长的观念 |
4.1.2 政府相关部门的理念 |
4.1.3 现有思想观念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影响 |
4.2 专业设置不合理 |
4.2.1 涉农专业稀缺 |
4.2.2 课程结构不合理 |
4.2.3 家长和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知 |
4.3 对师资的吸收和培养不足 |
4.3.1 总体师资不足 |
4.3.2 教师队伍缺乏创新培训机制 |
4.4 不重视实训和就业机制 |
4.4.1 不重视实训 |
4.4.2 不重视就业机制的建立 |
4.5 生源不足 |
4.5.1 职业教育生源少 |
4.5.2 职业教育生源素质偏低 |
第五章 国内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借鉴 |
5.1 国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1.1 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
5.1.2 英国的CEBT(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模式 |
5.1.3 法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1.4 澳大利亚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2 国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 |
5.2.1 江苏的中心辐射模式 |
5.2.2 山东省平度样板 |
5.2.3 河南省农学结合的弹性学制 |
5.3 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
5.3.1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大 |
5.3.2 校企合作比较紧密 |
5.3.3 有效监督教育质量 |
5.3.4 国内其他省市的具体经验 |
第六章 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完善法规政策 |
6.1.1 制定相应国家政策消除落后观念 |
6.1.2 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
6.2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
6.2.1 调整专业结构和层次 |
6.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6.2.3 重视学生多元化发展 |
6.3 改善实训条件 |
6.3.1 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 |
6.3.2 加强与政府农业部门的互动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10)安利(中国)的直销传播及其在新媒体情境下的调适 ——以J团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 直销的传播 |
二 安利直销的传播 |
三 新媒体情境下直销的传播 |
四 小结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参与观察法 |
二 文本分析法 |
三 深度访谈法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安利(中国):直销的典型个案 |
第一节 直销及其在国内外的演变 |
一 何谓直销? |
二 直销在国外的演变 |
三 直销在中国的引入及其发展 |
第二节 安利(中国)公司:直销在中国的典型个案 |
一 安利公司:源自美国的跨国企业 |
二 安利(中国):诞生及发展 |
三 J团队:安利(中国)直销传播的缩影 |
四 新媒体情境下直销的新尝试 |
第二章 安利(中国)的多样态直销传播 |
第一节 基于家庭聚会和会后会的小群体传播 |
一 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聚会 |
二 会后会的互动分享传播 |
第二节 基于生人效应和桥接作用的借力传播 |
一 生人效应促成观点表达 |
二 桥接作用搭建信任桥梁 |
第三节 基于品牌、定位和体验的营销传播 |
一 品牌建设:策略性广告投放 |
二 找准定位:打造个性化服务 |
三 分享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 |
四 多种营销:助力提升知名度 |
小结 |
第三章 安利(中国)直销传播的特点 |
第一节 基于特殊情境的持续传播 |
一 人性化的时间安排 |
二 成功者的示范激励 |
第二节 基于趣缘的关系传播、口碑传播 |
一 基于趣缘的关系传播 |
二 基于趣缘的口碑传播 |
第三节 承担多重传播角色的意见领袖 |
一 意见领袖对直销团队的引领功能 |
二 意见领袖对直销团队的传帮带 |
三 通过塑造意见领袖来推动直销 |
第四节 想消费者之所想的共情传播 |
一 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
二 回应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
三 与消费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共振 |
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体情境下安利(中国)直销传播的调适 |
第一节 新媒体出现之前的安利直销传播 |
一 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唱主角 |
二 传播内容:以培训和宣传为主 |
三 传播效果:产生极化现象 |
四 受众:地缘关系联系松散 |
第二节 新媒体情境下安利直销传播的调适 |
一 传播媒介:新媒介遍地开花 |
二 传播内容:更加动态化、大数据化 |
三 传播效果:线上仍旧不如线下 |
四 受众:线上线下重合度较高 |
小结 |
第五章 直销传播对日常传播的可能启发 |
第一节 直销传播与日常传播的相近之处 |
第二节 直销传播与日常传播的不同点 |
一 传播者身份与传播关系不同:多重与单重 |
二 传播立场与策略不同:主动与被动 |
三 传播内容价值取向程度与针对性不同:个性化与大众化 |
四 传播的社会背景与公信力不同:信任与质疑 |
第三节 直销传播的积极效果对日常传播的参照价值 |
一 媒体:通过构建多重关系增强用户粘性 |
二 政府机构:通过面对面传播做好基层宣传 |
三 企业营销:通过个性服务线上引流提升转化率 |
第四节 直销传播的消极效果对日常传播的借鉴意义 |
一 内容:真实准确、注重个性与规避强势引导 |
二 态度:注重情感需求、提防群体固化 |
小结 |
结语 |
一 三点结论 |
二 两点创新 |
三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19年6-9月直销课程一览表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部分访谈整理摘录 |
附录 D 词频统计中自定义词库类别及频次统计表 |
致谢 |
四、第一职业同样可以致富(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物质文化遗产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的传承发展研究 ——以新华银器为例[D]. 刘欣彤.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基于柳州市六所中职学校的实证调查[D]. 田文靖.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研究[D]. 卢怡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腾冲花灯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 李娟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职民宿专业(方向)“整合+拓展”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 杨霜萍.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农民媒介接触行为研究 ——基于修武县的实地调查[D]. 高云. 河南大学, 2020(02)
- [7]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以利津县为例[D]. 郭晓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8]感知社会流动性对知识付费意愿的影响研究[D]. 于泽威.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西宁市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D]. 龙晓玲.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安利(中国)的直销传播及其在新媒体情境下的调适 ——以J团队为例[D]. 张澳. 郑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