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长福二胡教学系列(二) 阿炳与刘天华(论文文献综述)
张政[1](2021)在《刘长福二胡指法教学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初期刘天华先生对民族乐器进行改革,把民间乐器二胡带入专业院校并展开专业教学。这百余年来,二胡教学一直朝着更加科学规范、系统综合的方向发展。如今二胡教育所呈现出的繁荣景象,是历代二胡教育工作者不断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而刘长福就是这其中之一。刘长福从事专业二胡教育教学五十多年以来,教学成果颇丰,培养了大批优秀后继力量,为二胡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刘长福通过多年的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总结出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他把这些经验进行整合凝练,提出“以‘基础技巧’、‘应用技巧’(含‘风格性技巧’)和‘音乐表现’为基本程序”的科学教学理论,这对促进民族器乐的教学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二胡演奏离不开指法技巧的运用,想要完美地演奏乐曲需要熟练掌握不同指法技巧,而想要熟练掌握不同指法技巧,就离不开科学规范的教学与训练方法。首先,本文将尝试从二胡指法教学背景展开研究,探索指法学习的重要性;以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索二胡指法教学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当前二胡指法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后,进一步探索刘长福指法教学的风格特色,探究刘长福是如何从继承中发展二胡指法教学,又是如何从发展中不断完善指法教学,并在此过程中探究刘长福是如何开展特色指法教学分析其具体教学方式方法。最后,分析总结出刘长福的二胡指法教学对二胡教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二胡教学和学习进行深入反思与展望。
缪诗韵[2](2020)在《马友德二胡“感觉”教学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友德教授“感觉”教学法是其二胡演奏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表演学科重要的教学方法。“感觉”教学法通过对学生“演奏感觉”的引导,使学生充分掌握演奏技术的应用核心;从感觉中把握声音的特质,构建作品的内在情韵;提升舞台表演的艺术魅力。“感觉”教学法立足于听觉、触觉、视觉及动觉感官的运用,训练学生对技术感觉、声音感觉、作品意蕴感知和舞台表演感受的综合演奏感觉把握。注重学生艺术联想、形象思维能力及内心听觉的建立,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意识的形成。“感觉”教学法中建构的“五为”演奏论、“五合一”人才论及“八心”师德论等音乐教育思想,为二胡演奏艺术培养出众多的复合型音乐人才,是中国二胡演奏教育事业的思想结晶。
谭乔馨[3](2020)在《20世纪以来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胡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拉弦乐器,也是胡琴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其音色优美,表现力强。在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之后,如今已逐渐繁荣兴盛,成为集演奏,教学,创作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藏弦胡,又称牛角琴,比汪,毕旺,哔旺等,是藏族人民就地取材制作而成的拉弦乐器,是雪域高原的艺术珍品,常作为藏族说唱艺术“贝翁”、民间歌舞“弦子”、“热巴谐”的主要伴奏乐器,其粗犷、深沉、浑厚、坚实而独具魅力的音色以及独特的歌唱性、表现力而深受藏族人民喜爱。作为汉藏两地胡琴艺术的重要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语境和人们的文化心理潜移默化的改变,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在乐器形制,艺术功能,音乐创作与演奏,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逐渐渗透,互为参照,相互引用,相互模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本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从共时性层面对20世纪以来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之间的互文性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二者互文性表现的同时对其形成互文性的源流进行了探梳,进而对互文性理论中强调的跨地域性的文化交流问题作了探讨。作为传统音乐艺术的两种不同形态,对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研究是大势所趋,不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魅力与价值,感受到两种艺术的兼容并蓄,多元融合,还能使两种音乐文化的价值在碰撞中得以升华,进而抵挡流行音乐文化的盛潮,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传统民族音乐文化。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别从五个部分对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进行对比研究:第一部分从宏观角度出发,概述本文的选题缘由与意义,分析了“互文性”研究本课题的可行性,相关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分别从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发展历史以及乐种特征方面对其艺术概况进行论述,为后文探究两种艺术的互文性奠定基础;第三部分进行本文的中心论述,将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置于文化交流的语境下,从乐器形制、艺术功能、音乐创作与表演等方面论述20世纪以来两种艺术之间的互文性,并以互文性视角重点解读胡琴曲《康巴弦子》;第四部分对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之间形成互文性的源流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究梳理,如时代背景为两种艺术交流互鉴提供了广阔空间、民族交融中受众群体的融合,大众传媒引导下的资源整合与创新,“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占,藏弦胡自身得以延续的需要等;第五部分分析了两种艺术之间的互文性产生的积极意义,并重点探讨了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发展中,藏弦胡艺术应当如何兼顾自身的功能与价值的问题。
彭微芬[4](2020)在《二胡协奏曲《烽火》的音乐内涵与演奏技法处理》文中认为由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苏潇创作于2010年的二胡协奏曲《烽火》是一首战争题材的作品,该作品献礼于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通过音乐呼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思想。作曲家选择二胡作为主奏乐器,一方面是因为二胡作为拉弦乐器,声音的流畅性和延展性使其接近人声,擅长刻画人物形象及表现情绪;另一方面,二胡的不同音区具有特殊的音色,在描绘情境、营造氛围上都有着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这首作品运用了西方的音乐体裁和作曲技法,保留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特色音调,节奏方面多采用复合拍子,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律动特征,但经过作曲家的巧妙构思,该作品被赋予了生命力。目前缺少有关《烽火》协奏曲音乐本体的研究,查阅部分作曲技术理论书籍和二胡演奏相关的文献后,梳理了与本文相关的资料来分析《烽火》的作品特征和音乐内涵,以及如何将演奏技法自然地融进旋律中。本文我将以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陆轶文首演的版本作为音乐分析的主要音频,标记相应乐谱的弓指法,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挑选具有演奏难度的音乐片段,归纳和总结演奏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本文通过对《烽火》的音乐分析,试为其研究文献的空白阶段做出些许贡献,也借个人演奏经验为更多的演奏者带来一些帮助。
杨潇潇[5](2017)在《刘长福二胡运弓教学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胡最早发源于唐朝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拉弦乐器)之一,想要有良好的音色就必须运用好弓子。刘长福在运弓的教学方面有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本文就将针对刘长福先生的运弓教学方法进行研究,通过二胡运弓教学的现状、二胡运弓教学方法的特点、二胡运弓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这三个方面深入剖析现今二胡演奏中运弓方式上出现的问题以及二胡普及教育中运弓教学上存在的漏洞,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从而明确二胡运弓的演奏方式、推动完善二胡运弓的教学体系,并指导二胡普及教育及其继承和发展。
李媛莉[6](2012)在《阿炳学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已经伴随中外听众度过了62个春秋,学术界对阿炳研究也持续了62年了。本文以阿炳这一个案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这一专题研究进行初步研究和梳理总结,进而展现这六十余年中国学术史的发展概况、学术思想变迁和重要学术现象。本论文由引言、正文三章、结语三部分组成,采用了文献法、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写作目的与意义。正文第一章主要对有关阿炳学术研究的论文及专着进行分析阐释。本章分三节,从阿炳生平、音乐本体和历史评价这三方面,对阿炳及其作品进行多方面研究。第二章主要是对阿炳作品的创作改编曲目、以及以阿炳为题材而创作的文艺作品进行分析与评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了阿炳及其作品的社会影响,包括有关学术会议、官方与民间活动、影像CD、普及介绍与随笔类文章、国内国际演出五方面。结语部分是对本论文的总体概述与归纳,指出学术深受政治影响,以及目前学术界的一些弊端。
王丹婷[7](2011)在《论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谈改革开放三十年二胡艺术的发展刍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二胡音乐的发展,无论是创作、改编及移植作品还是各类文章都层出不穷,从不同角度展现和研究了二胡的演奏技法和音乐特点。本文分别梳理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二胡创作、演奏技法研究和教学理论研究,可以看出二胡艺术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较改革开放前有较大突破。
郭玮[8](2011)在《论二胡作品的演奏风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格,原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后被应用于音乐范畴,指作曲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风格是识别和把握不同作品之间的区别的标志,也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艺术之间的区别的标志。在演奏中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技术技巧能力,还要掌握好有丰富表现力的风格性演奏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特定的音乐风格及艺术情趣,更深刻地揭示丰富的音乐内涵,充分地发挥和拓展音乐的表现力。因此,在发扬和继承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事业中,认真研究二胡曲的风格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说明演奏风格在二胡中的重要性,本文将首先从民族音乐风格以及二胡作品演奏风格的形成入手,分析出其风格特征,然后从地方音乐风格、民族音乐风格、戏曲音乐风格三方面逐一举例说明。
郭玮[9](2010)在《论二胡作品的演奏风格》文中指出风格是艺术家思想、情感、方法、技巧等形成的艺术特色。在演奏中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技术技巧能力、打好一般的基本功,而且要掌握好有丰富表现力的风格性演奏技巧。只有这样,在二胡演奏中才能更准确、更生动地表现特定的音乐风格及艺术情趣,更深刻地揭示丰富的音乐内涵,充分地发挥和拓展音乐的表现力。为了更好地说明演奏风格在二胡中的重要性,本文将以表演风格的时代性为脉络对其形成和发展做一简单介绍,并从二胡作品的地方音乐风格、民族音乐风格等方面进行阐述。
吴莎莎[10](2010)在《中国二胡音乐发展中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音乐的吸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百年来,中国二胡音乐的发展吸收借鉴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以求丰富自己的演奏领域,其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后者学习借鉴。本文着重以民族民间拉弦乐器为切入点,梳理了近百年来二胡音乐吸纳其他民族拉弦乐器音乐的成功经验。其中包括二胡音乐创作(练习曲、乐曲两种形式,乐曲移植与乐曲创作两种途径)、演奏技法(左手演奏技法、右手运弓技法)、演奏技法标记与定弦法等三个章节。最后提出二胡音乐应姓“民”,未来的二胡音乐发展要充分吸收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养分,尤其是民间拉弦乐器对二胡音乐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是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对这一现象进行梳理研究的,希望对二胡音乐借鉴其它民族拉弦乐器音乐的理论研究尽一丝微薄之力。
二、刘长福二胡教学系列(二) 阿炳与刘天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刘长福二胡教学系列(二) 阿炳与刘天华(论文提纲范文)
(1)刘长福二胡指法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二胡指法教学背景 |
第一节 二胡指法在演奏中的重要地位 |
第二节 二胡指法教学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期 |
二、发展期 |
三、成熟期 |
第三节 二胡指法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
一、不重视阶段性教学,缺乏教学纲要 |
二、不重视理论实践结合,缺乏教学多样性 |
第二章 刘长福二胡指法教学特点 |
第一节 继承中发展 |
一、以先进教学理念为指导 |
二、以成熟二胡教材与文论为标杆 |
三、通过科学教学法展开教学 |
第二节 发展中完善 |
一、通过“复合记忆”教学强化指法技巧的学习应用 |
二、运用“形象思维”提升指法应用能力 |
三、突出“美学”在指法应用教学中的地位 |
第三章 刘长福二胡指法教学的价值及启示 |
第一节 刘长福二胡指法教学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第二节 刘长福二胡指法教学的启示 |
一、发扬植根传统的教学理念 |
二、贯彻兼容并蓄的教学风格 |
三、落实厚积薄发的教学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情况 |
(2)马友德二胡“感觉”教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四、课题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预期成果 |
第一章 马友德二胡“感觉”教学法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马友德“感觉”教学法的提出 |
一、马友德二胡“演奏感觉”概念的提出 |
二、马友德对“感觉”教学法的充实 |
三、马友德“感觉”教学理论的确立 |
第二节 马友德“感觉”教学法的内容 |
一、通过感觉建构演奏技术 |
二、通过感觉建构声音观念 |
三、通过感觉建构作品情韵 |
四、通过感觉建构舞台经验 |
第三节 马友德二胡“感觉”教学法的特色 |
第二章 “感觉”教学法的核心任务 |
第一节 “感觉”教学法的训练目标 |
一、艺术联想训练 |
二、形象思维建立 |
三、内在听觉培养 |
第二节 “技术感觉”的训练 |
一、听觉感受对“音”的记忆 |
二、视觉和触觉感受对“技”的辅助 |
三、“力”在动觉感受中的肌体训练 |
第三节 “中间位置”演奏感觉的训练 |
一、“中间位置”感觉的概念及运用 |
二、“中间位置”的力学原理体现 |
第四节 声音感觉在作品意蕴描绘中的运用 |
一、“白”的基础音色 |
二、声音色彩的区分及在音乐情境中的显现 |
第五节 舞台表演感受 |
第三章 “感觉”教学法建构的音乐教育思想 |
第一节 “感觉”教学法与“五为”演奏论 |
第二节 “感觉”教学法与“五合一”人才论 |
第三节 “感觉”教学法与“八心”师德论 |
第四节 “感觉”教学法的教学成果 |
结语 |
附录:马友德教授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20世纪以来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互文性”研究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
1.2.1 “互文性”的含义界定 |
1.2.2 互文性理论对本课题研究的学理启迪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文献,期刊类 |
1.3.2 书着类 |
1.4 研究方法 |
2 二胡与藏弦胡的艺术概况 |
2.1 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历史沿革 |
2.1.1 二胡艺术的发展源流 |
2.1.2 藏弦胡艺术的历史衍变 |
2.2 二胡与藏弦胡的乐种特征 |
2.2.1 二胡与藏弦胡的形制结构特征 |
2.2.2 二胡与藏弦胡的演奏特征 |
2.2.3 二胡与藏弦胡的音乐特征 |
2.2.4 二胡与藏弦胡的艺术功能 |
3 20世纪以来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 |
3.1 藏弦胡艺术对二胡艺术的吸收借鉴 |
3.1.1 藏弦胡形制与二胡形制的互文 |
3.1.2 藏弦胡对二胡艺术表演形式及艺术功能的“引用” |
3.1.3 藏弦胡艺术对二胡艺术教育传承方式的借鉴 |
3.2 二胡音乐创作与演奏对藏弦胡艺术的吸收改编 |
3.2.1 藏弦胡艺术风格题材的二胡作品概况 |
3.2.2 二胡演奏对藏弦胡演奏技巧的吸收转化 |
3.3 以互文性视角解读胡琴曲《康巴弦子》 |
3.3.1 藏族“巴塘弦子”音乐素材下的创作 |
3.3.2 当代作曲技法与少数民族音调的巧妙融合 |
3.3.3 琴与舞中韵律美的延伸 |
4 20世纪以来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源流探梳 |
4.1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两种艺术的碰撞 |
4.1.1 民族交融对民族艺术发展的奠基 |
4.1.2 民族融合下受众群体的融合 |
4.2 大众传媒的功能引导 |
4.2.1 传媒发展增强互文感知 |
4.2.2 传媒发展传播主体反应 |
4.3 “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占 |
5 关于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的思考 |
5.1 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的积极意义 |
5.2 关于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的瞻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1 着作类 |
2 期刊、论文类 |
3 论文集类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4)二胡协奏曲《烽火》的音乐内涵与演奏技法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第一章 作品特征 |
第一节 结构特征 |
第二节 律动特征 |
1.抑扬格现象 |
2.休止符的联结功能 |
3.规则性律动与非规则性律动的结合 |
第二章 音乐内涵及表现力 |
第一节 描绘性 |
第二节 情感性 |
第三节 象征性 |
第三章 演奏技法及艺术处理 |
第一节 左手演奏技法及艺术处理 |
1.揉弦 |
2.滑音 |
3.颤音 |
4.换把 |
第二节 右手演奏技法及艺术处理 |
1.换弦 |
2.顿弓 |
3.快速震音 |
第三节 具有特定形象的演奏技法及艺术处理 |
1.左手拨弦、右手击琴筒 |
2.滑奏 |
3.双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刘长福二胡运弓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理由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二胡运弓教学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运弓方法对于二胡演奏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二胡演奏中运弓存在的问题 |
一 运弓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
二 运弓基础技巧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弓法技巧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二胡运弓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刘长福二胡运弓教学方法的具体分析 |
第一节 二胡运弓的基本要求 |
一 握弓状态 |
二 持琴姿势 |
三 运弓方法及要求 |
第二节 二胡运弓教学中难点弓法的分析 |
一 快弓 |
二 换弓 |
三 换弦 |
第三节 二胡运弓教学中特色弓法的选择 |
一 波弓 |
二 断弓 |
三 抛弓 |
第三章 刘长福二胡运弓教学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刘长福二胡运弓教学方法在演奏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刘长福二胡运弓教学方法在二胡普及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刘长福二胡运弓教学方法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6)阿炳学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学术研究 |
第一节 阿炳生平研究 |
一 国内对阿炳的研究 |
二 国际上对阿炳的研究 |
第二节 音乐本体研究——以《二泉映月》为代表 |
一 采访与推广 |
二 标题与内容 |
三 音调来源与音乐结构研究 |
四 演奏风格、技法、乐器形制与谱本的研究 |
五 与《二泉映月》相关的律制、测音研究 |
六 其他曲目研究 |
第三节 历史评价 |
一 持继性的研究史 |
二 史观变迁 |
三 横向比较法对阿炳的研究 |
第二章 创作改编 |
第一节 弦乐合奏 |
第二节 钢琴改编曲 |
第三节 歌舞剧 |
第三章 社会影响 |
第一节 学术会议 |
第二节 官方与民间活动 |
第三节 影像CD |
第四节 普及介绍与随笔类文章 |
第五节 国内国际演出 |
结语 |
附录一:学术研究 |
表1:阿炳生平研究文章统计表 |
表2:音乐本体研究文章统计表 |
表3:历史评价研究文章统计表 |
表4:研究专着与文学统计表 |
附录二:创作改编 |
表5:创作改编研究文章统计表(弦乐合奏与钢琴改编曲) |
表6:创作改编研究文章统计表(其他形式) |
附录三:社会影响 |
表7:学术会议研究文章统计表 |
表8:学术会议统计表 |
表9:社会活动报道文章统计表(民间与官方) |
表10:影像CD研究文章统计表 |
表11:影像CD统计表 |
表12:普及介绍与随笔类文章统计表 |
表13:国内国际演出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论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谈改革开放三十年二胡艺术的发展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胡音乐创作的思维范式转型与创新成果 |
(一)八十年代的二胡音乐创作 |
(二)九十年代二胡音乐创作 |
(三)二十一世纪初期二胡音乐创作 |
二、二胡音乐理论研究的摸索起步与发展 |
(一)二胡的演奏技法 |
1. 八十年代的二胡音乐理论研究 |
2. 九十年代的二胡音乐理论研究 |
3. 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二胡音乐理论研究 |
(二)二胡的教学研究 |
1. 八十年代的二胡教学理论研究 |
2. 九十年代的二胡教学理论研究 |
3. 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二胡教学理论研究 |
(8)论二胡作品的演奏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特征的形成 |
二胡作品演奏风格的发展脉络 |
二胡作品演奏的地方音乐风格 |
戏曲音乐风格在二胡演奏中的运用 |
附录 |
致谢 |
(9)论二胡作品的演奏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二胡演奏风格的发展脉络 |
二、二胡演奏的风格性技巧 |
三、二胡作品的音乐风格 |
(10)中国二胡音乐发展中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音乐的吸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中国民族拉弦乐器概述 |
二、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二胡音乐作品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音乐之吸纳 |
第一节 二胡移植作品 |
一、练习曲移植形式 |
二、乐曲移植形式 |
第二节 二胡创作作品 |
一、练习曲创作形式 |
二、乐曲创作形式 |
小结 |
第二章 二胡演奏技法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音乐之吸纳 |
第一节 左手演奏技法 |
一、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把位与换把之吸纳 |
二、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揉弦之吸纳 |
三、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滑音之吸纳 |
四、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装饰音之吸纳 |
第二节 右手运弓技法 |
一、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双弦之吸纳 |
二、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抖弓之吸纳 |
三、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弓序之吸纳 |
四、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闷功之吸纳 |
小结 |
第三章 二胡演奏技法标记与定弦法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音乐之吸纳 |
第一节 二胡演奏技法标记 |
一、二胡演奏技法标记发展概况 |
二、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的浪弓标记之吸纳 |
三、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的打音标记之吸纳 |
第二节 二胡定弦法 |
一、两弦音程关系 |
二、定弦音高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刘长福二胡教学系列(二) 阿炳与刘天华(论文参考文献)
- [1]刘长福二胡指法教学研究[D]. 张政.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马友德二胡“感觉”教学法研究[D]. 缪诗韵.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20世纪以来二胡艺术与藏弦胡艺术的互文性研究[D]. 谭乔馨.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二胡协奏曲《烽火》的音乐内涵与演奏技法处理[D]. 彭微芬. 武汉音乐学院, 2020(06)
- [5]刘长福二胡运弓教学方法研究[D]. 杨潇潇.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6]阿炳学案[D]. 李媛莉.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8)
- [7]论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谈改革开放三十年二胡艺术的发展刍议[J]. 王丹婷. 北方音乐, 2011(08)
- [8]论二胡作品的演奏风格[D]. 郭玮. 西北民族大学, 2011(06)
- [9]论二胡作品的演奏风格[J]. 郭玮.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0(07)
- [10]中国二胡音乐发展中对其它民族拉弦乐器音乐的吸纳研究[D]. 吴莎莎.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