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桑、果应列入林业统计范围(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俞[2](2021)在《国家公园容纳原住居民的人数阈值测度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王嘉琦[3](2021)在《青贮桑枝叶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液代谢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文中认为
陈星[4](2021)在《桑树生物碱及酚类含量比较分析》文中提出
马莹[5](2021)在《我国规模化蚕桑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李钜生[6](2021)在《广西农业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诺[7](2021)在《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文中提出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结晶,不仅能为本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和经验来源,对我国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现代文明的全面渗透以及民族社区自身重视不足等多种因素,我国经过千百年传承已久的传统知识已流失严重,传统知识搜集抢救工作亟待完成。维吾尔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拥有大量丰富的关于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医药卫生和文化习俗等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搜集调查和编目维吾尔族传统知识,对于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加快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有裨益。本研究旨在:基于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调查与编目,建立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文献化数据库;通过分析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特征,阐明传统知识、民族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并以维吾尔传统医药为案例研究,探究维吾尔传统知识发展传承现状、存在问题和受威胁因素,为生物保护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实现传统知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和获取与惠益分享。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共调查编目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词条850个,其中: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相关知识词条数目457个(54%),传统医药知识231个(27%),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知识59个(7%),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词条36个(4%),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67个(8%)。2、在编目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知识特征分析,分析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形成、利用、发展及传承的过程与当地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民族文化特征、经济利用特征和社会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以调查案例实证了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知识的形成特点和脉络走向。3、针对和田、吐鲁番、伊宁的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社区对维吾尔传统医药知识的应用与认知有所不同,维吾尔传统医药的使用和认知目前仍局限于本民族内部;多民族共同生活和文化交融与城市化进程对传统医药而言是柄双刃剑,在对传统医药传承产生冲击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医药突破桎梏。提出维吾尔医药的未来发展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本民族应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加强自身刻苦钻研,积极促进传统医药的科研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广,紧跟国家战略步伐,让更多人领略到维吾尔传统医药魅力和文化内涵。4、结合调研实际及结果,提出维吾尔传统知识的传承策略,包括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度的健全,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护和保存传统知识;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助力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增强宣传力度,加强文化自信,注重社区参与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
王婧萤[8](2021)在《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结合跨学科研究法,从古代饮食养生与木本水果相关文献资料入手,对其进行整理和研究,并联系时代背景,系统梳理木本水果养生在历史各时期的认识流变及相关应用,对所收集文献中木本水果的的着作来源、别称、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食用宜忌、养生方法等相关等内容进行归纳,依据梳理得来的历代对木本水果养生的认识流变及辨治方法,分析得出历代木本水果养生方法的内涵范畴与变化过程,以及与之相应的辨证规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本研究借助南中医网络数据库之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龙语瀚堂典籍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库》等中医古籍数据库,同时借助《中医典海》软件,输入所需主题词,并选择其中较佳版本者进行文献的搜集检录;历史分析法:根据《中国食物史》等文献资料,总结归纳出木本水果的历史源流及时代特点;跨学科研究法:结合医学、农学、植物学等学科文献及相关数据库如医经、杂着、本草、专着等文献的相关检索,在多学科共同的理论支撑下,使本研究内容更加翔实客观。[研究结果]本研究以《中国食物成分表》为蓝本,对16个研究对象:李、杏、枣、桃、梨、橘、橙、苹果、荔枝、樱桃、杧果、青梅、桂圆、山楂、枇杷、柿进行研究并形成以下结果:1整理和研究:对古代木本水果养生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2梳理: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分析的方法,结合各时期时代背景,系统梳理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在历史各时期的认识流变及相关应用。3明辨:依据梳理得来的历代对饮食养生的认识流变及辨治方法,分析得出历代果类养生方法的变化过程及内涵范畴,以及与之相应的辩证规律。4启示:基于上述分析得出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意义,以期为现代临床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认识果类养生的内涵提供依据,更准确运用木本水果养生的膳食理念为现代饮食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改进现代人饮食保健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结论]本课题意义在于破除传统思想误区,总结了木本水果的历史源流,明确了其相关分类,探究了其内涵、养生学理论基础、常用木本水果的性味功效、膳食原则、适宜体质及营养成分,归纳了相关养生功效,以“五果为助”膳食理念为依托,将木本水果对现代饮食应用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改进现代人水果保健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在食养食疗方面起到参考及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中医养生治未病的优势。
郭娜[9](2021)在《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文中认为桑是桑科桑属中一种多年速生落叶木本经济植物,桑叶和桑果富含多种天然活性成分,营养价值和功能作用突出,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保健品、药品等领域。我国桑树种植面积大,桑叶和桑果产量巨大。目前国内桑叶主要用于饲喂桑蚕和饲料加工,大部分桑叶未被充分利用。桑果皮薄、汁多、易碎,不易长期储存,多加工为饮料和果酱等低附加值产品。本论文以桑叶和桑果为原料,对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新型绿色溶剂高效提取和微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桑树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价值和潜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提取桑叶活性成分的绿色提取技术,并探讨了提取机制。利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以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溶剂筛选、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结合响应面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条件下,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分别达24.39 mg/g和2.97 mg/g。对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中常见的六种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和水提取相比,本方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提取率分别是乙醇提取的1.08-2.07倍和水提取的1.17-1.54倍,提取效率较高。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传统的两种方法。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riton-114分子与目标化合物通过氢键作用相互结合将目标化合物从植物中提取。利用表面活性剂浊点分离现象,在65℃下经过20 min加热,表面活性剂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实现了初步富集和分离。(2)通过微生物发酵解析了桑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规律,确立了红曲霉和酵母菌发酵桑叶工艺参数,并对发酵桑叶进行了活性评估。对复合微生物发酵桑叶条件进行了优化。桑叶总酚含量在第5天可达34.62 mg/g,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在第7天分别达到3.11 mg/g和1.10 mg/g。对发酵过程中影响酚类成分释放和转化的四种水解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酶活与成分相关。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桑叶经微生物发酵后结构破坏严重,发酵促进了活性成分的释放和转化。桑叶发酵过程中,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均与总酚、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呈正相关。总酚含量与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关系密切,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与α-糖苷酶抑制活性关系密切。(3)建立了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桑果花色苷的绿色提取技术,并研究了花色苷在溶剂中的稳定性。利用氯化胆碱-柠檬酸-葡萄糖摩尔比例为1:1:1,含水量为30%(v/v)组成的天然低共熔溶剂作提取溶剂,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桑果花色苷提取率可达6.05 mg/g。本方法对桑果花色苷的提取率优于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法和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分别是其他两种方法的1.08倍和1.30倍。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与传统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桑果花色苷相比,花色苷在低共熔溶剂中的降解速率低、稳定性高,低共熔溶剂有利于花色苷的稳定提取和保存。利用大孔树脂对低共熔溶剂提取的桑果花色苷溶液进行了富集研究。经过AB-8树脂富集,花色苷的回收率为83.57%,桑果花色苷富集物中花色苷含量为21.64%,得到了纯度较高的桑果花色苷富集产物。(4)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发酵桑果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并对发酵桑果的品质进行了评价。首先对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微生物的包埋率为86.73%。以总酚和总花色苷为指标,对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中总酚和总花色苷的含量分别为2.93 mg/mL和2.18 mg/mL。与未发酵的桑果相比,总酚略升高2.81%,花色苷保留率为91.98%,此花色苷保留率高于游离乳酸菌发酵桑果的71.35%。对桑果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抗氧化活性优于未发酵的桑果。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未发酵的桑果和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总酚含量变化不显着,而未发酵的桑果花色苷含量显着降低,贮藏30天时花色苷的保留率为74.57%,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相同条件下花色苷的保留率可达87.79%,保留率提高15.22%。对固定化乳酸菌重复发酵桑果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固定化乳酸菌在使用5次后菌球中乳酸菌的菌落数为初始的83.32%,固定化乳酸菌稳定性较好,有重复使用性。
丁斯甘[10](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指出《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二、茶、桑、果应列入林业统计范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桑、果应列入林业统计范围(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传统知识国内外研究态势及热点 |
二、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研究热点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整理与编目 |
二、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三、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四、维吾尔传统知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实地调查 |
三、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研究区域 |
第四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 |
第一节 编目概况 |
第二节 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作物遗传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家养动物和水生生物遗传资源 |
三、维吾尔族传统利用动植物资源 |
第三节 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药用生物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理论和传统方剂 |
第四节 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业生产技术 |
二、维吾尔族传统工艺 |
三、维吾尔族传统食品加工技术 |
四、维吾尔族传统规划设计与建筑工艺 |
第五节 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
一、维吾尔族生态伦理与习惯法 |
二、维吾尔族传统节庆与传统饮食文化 |
第六节 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
第七节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 |
二、民族文化特征 |
三、实践利用特征 |
四、社会经济特征 |
第四章 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
一、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特点 |
二、采集与药用部位特点分析 |
三、功效特点分析 |
第二节 维吾尔族社区居民对维医药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使用及评价状况 |
三、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 |
四、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的保护意愿 |
第三节 维吾尔传统医药发展与传承趋势 |
一、发展与利用现状 |
二、传承与保护现状 |
三、发展趋势 |
第五章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传承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日趋减少 |
二、传统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不当 |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遭到忽视 |
四、传统工艺逐渐消失 |
第二节 影响因素 |
一、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健全 |
二、传统知识的搜集整理颇有难度 |
三、传统知识受到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冲击 |
四、传统知识传承观念日渐淡薄 |
第三节 传承策略 |
一、建立惠益分享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 |
二、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留保存传统知识 |
三、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应用助力经济建设 |
四、增强宣传力度,注重社区参与保护传统知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条示例 |
附录2 居民(村民)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汉语版) |
附录3 维吾尔医医院(诊所)医生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4 和田药材市场药材销售商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5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野生) |
附录6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多年栽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1. 常用木本水果的概念 |
1.1“木本”的概念 |
1.2 “木本水果”的概念 |
1.3 “常用木本水果”的概念 |
2. 常用木本水果与“五果”的关系 |
2.1 “五果为助”概念的提出 |
2.2 常用木本水果与“五果”的关系 |
3. 常用木本水果的分类及依据 |
3.1 按植物学分类 |
3.2 按适宜栽培的气候分类 |
3.3 按现代通用分类法分类 |
3.4 按季节分类 |
4. 常用木本水果的选取及标准 |
4.1 依据国内销量选取常用木本水果 |
4.2 依据中国居民喜好选取常用木本水果 |
4.3 依据中国居民网络检索需求选取常用木本水果 |
4.4 依据目标文献的出现频率选取常用木本水果 |
第二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发展源流 |
1. 远古时期 |
1.1 早期木本水果的采摘 |
1.2 早期木本水果的酿造 |
2. 先秦时期 |
2.1 果树的人工培育栽种 |
2.2 部分木本水果的原产种植 |
2.3 部分木本水果的食用方式 |
2.4 “五果为助”饮食原则的提出 |
3. 汉唐时期 |
3.1 部分木本水果引入中原的第一个时期 |
3.2 部分木本水果的种类增多 |
3.3 道教辟谷食果食俗 |
3.4 水果交易市场的发展 |
3.5 饮食专着的出现 |
3.6 木本水果引入中原的第二个时期 |
3.7 传统木本水果的种植 |
3.8 食疗及饮食专着的出现 |
4. 宋元时期 |
4.1 木本水果生产的专业化与商业化 |
4.2 食养食疗理论的繁盛时期 |
4.3 金元四大家的食养主张 |
4.4 第一部营养学专着《饮膳正要》问世 |
5. 明清时期 |
5.1 木本水果引入中原的第三个时期 |
5.2 饮食养生的鼎盛时期 |
6. 近代时期 |
第三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性味功效等历代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文献检索方法 |
2. 常用木本水果的性味功效等 |
2.1 李 |
2.2 杏 |
2.3 枣 |
2.4 桃 |
2.5 梨 |
2.6 橘 |
2.7 橙 |
2.8 苹果 |
2.9 荔枝 |
2.10 樱桃 |
2.11 忙果 |
2.12 青梅 |
2.13 龙眼 |
2.14 山楂 |
2.15 枇杷 |
2.16 柿 |
第四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的中医养生 |
1. 常用木本水果的阴阳五行养生 |
1.1 常用木本水果的阴阳属性 |
1.2 常用木本水果的五行划分 |
2. 常用木本水果的藏象养生 |
3. 常用木本水果的精气血津液神养生 |
4. 常用木本水果的体质养生 |
4.1 体质养生的概念及分类 |
4.2 常用木本水果的中医五行体质养生 |
4.3 常用木本水果的中医九种体质养生 |
5. 常用木本水果的三因制宜养生 |
5.1 常用木本水果的因时制宜养生 |
5.2 常用木本水果的因地制宜养生 |
5.3 常用木本水果的因人制宜养生 |
第五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现代研究 |
1. 常用木本水果的主要功能性营养成分及作用 |
2. 常用木本水果的主要理化品质 |
第六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在常见亚健康状态与疾病中的养生应用 |
1. 常见亚健康状态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1.1 便秘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1.2 记忆力下降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1.3 睡眠紊乱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1.4 疲乏无力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1.5 消化不良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2. 常见疾病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2.1 超重、肥胖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2.2 糖尿病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2.3 肿瘤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2.4 慢性胃炎的常用木本水果养生应用 |
第七部分 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使用方法及相关产品研究 |
1. 常用木本水果的加工食用方式 |
1.1 饮品 |
1.2 其他制品 |
2. 常用木本水果的食用禁忌 |
3. 常用木本水果的药用价值 |
4. 常用木本水果相关产品的养生应用价值 |
第八部分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之处与现代应用价值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桑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2.1 桑叶简介 |
1.2.2 桑叶主要活性成分 |
1.2.3 桑叶主要药理活性 |
1.3 桑果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3.1 桑果简介 |
1.3.2 桑果主要活性成分 |
1.3.3 桑果主要药理活性 |
1.4 植物活性成分新型提取技术 |
1.4.1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简介 |
1.4.2 新型提取方法 |
1.4.3 新型提取溶剂 |
1.5 植物活性成分微生物发酵技术 |
1.5.1 微生物发酵技术简介 |
1.5.2 微生物发酵技术分类 |
1.5.3 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主要内容 |
1.6.3 创新点 |
2 桑叶酚类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研究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材料与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
2.3.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与优化 |
2.3.3 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提取工艺的优化 |
2.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
2.3.5 表面活性剂与目标化合物的结合机制探究 |
2.3.6 浊点富集工艺研究 |
2.3.7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2.4.2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确定 |
2.4.3 单因素分析 |
2.4.4 BBD结合响应面优化结果 |
2.4.5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 |
2.4.6 提取过程分析 |
2.4.7 桑叶活性成分的富集 |
2.5 本章小结 |
3 桑叶酚类成分微生物转化及功能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材料与试剂 |
3.2.3 微生物 |
3.2.4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种的活化 |
3.3.2 桑叶固态发酵过程 |
3.3.3 桑叶活性成分的提取 |
3.3.4 活性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
3.3.5 发酵中水解酶的测定 |
3.3.6 桑叶的形态学观察 |
3.3.7 桑叶生物活性的测定 |
3.3.8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发酵对桑叶活性成分的影响 |
3.4.2 桑叶发酵条件的优化 |
3.4.3 桑叶发酵中酚类成分的变化 |
3.4.4 桑叶发酵中水解酶的变化 |
3.4.5 桑叶形态表征 |
3.4.6 发酵桑叶的生物活性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桑果花色苷成分提取研究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材料与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桑果花色苷的分析与检测 |
4.3.2 低共熔溶剂的筛选与优化 |
4.3.3 实验优化设计 |
4.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
4.3.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
4.3.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工艺研究 |
4.3.7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桑果花色苷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4.4.2 低共熔溶剂体系的确定 |
4.4.3 提取工艺的优化 |
4.4.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提取动力学结果 |
4.4.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分析 |
4.4.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 |
4.5 本章小结 |
5 桑果微生物发酵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材料与试剂 |
5.2.3 微生物 |
5.2.4 培养基 |
5.3 实验方法 |
5.3.1 菌种的活化 |
5.3.2 乳酸菌生长参数的测定 |
5.3.3 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 |
5.3.4 桑果发酵工艺的优化 |
5.3.5 活性成分的测定 |
5.3.6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5.3.7 贮藏稳定性的测定 |
5.3.8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研究 |
5.3.9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乳酸菌的生长情况 |
5.4.2 固定化乳酸菌制备条件的确定 |
5.4.3 发酵工艺的确定 |
5.4.4 抗氧化活性评价 |
5.4.5 贮藏稳定性评价 |
5.4.6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10)《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
第二节 《通报》概况 |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
一、《通报》目录索引 |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
一、语言比较研究 |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
一、“Tibet”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
四、《通报》的影响力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茶、桑、果应列入林业统计范围(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国家公园容纳原住居民的人数阈值测度与对策研究[D]. 张俞.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3]青贮桑枝叶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液代谢及瘤胃内环境的影响[D]. 王嘉琦. 浙江大学, 2021
- [4]桑树生物碱及酚类含量比较分析[D]. 陈星.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5]我国规模化蚕桑基地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马莹.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6]广西农业产业发展研究[D]. 李钜生. 广西大学, 2021
- [7]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D]. 陈诺.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8]常用木本水果养生的文献研究[D]. 王婧萤.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D]. 郭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10]《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