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图书馆工作略谈(论文文献综述)
姜笑楠[1](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开放教育研究——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开放教育正在我国蓬勃发展,文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开放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开放教育中的思想指导,并对高校图书馆在开放教育中的作用展开论述,以期进一步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
李媛俐[2](2021)在《扬州大学古籍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对策》文中提出古籍是以纸为载体抄写或者印刷的古代书籍,是中华文化最原始的记载,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从秦汉时对简牍的杀青,到魏晋时期对纸张的染潢防虫处理,再到建造藏书阁,无处不体现古籍的重要性。我们在保护古籍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古籍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充分挖掘古籍的价值,合理利用和开发好古籍资源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课题。扬州大学古籍的馆藏资源共有100602册,从2009年开展古籍普查与整理工作以来,有9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2部入选《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首批“江苏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扬州大学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利用古籍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及版本价值,实现文化的价值转化是我们当下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以扬州大学古籍开发与利用为研究对象,为解决现阶段扬州大学古籍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尽可能全面的了解扬州大学古籍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评估分析存在的古籍开发问题,如缺乏资金,设备不足;缺乏规划,保护不力;缺乏人才,专业不强;速度较慢,开发不够;数字化低,效率不高。以及,探讨现存的古籍利用问题,如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僵化;服务意识欠缺,服务模式单一;欠缺宣传,认知度较低;受众群体窄,利用率低;古籍利用的观念及方法,出现极端化。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解决对策。对于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可通过逐步解决资金、合理规划古籍开发、完善古籍开发人才队伍、揭示古籍馆藏及内容和深层次开发来解决;对于古籍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培养专业人才、创新古籍服务形式、加强馆藏古籍宣传力度、提高古籍数据库的质量和古籍资源共享的对策。
尤进[3](2020)在《清代徽州书院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书院志记载着一书院之地理面貌、历史沿革、讲学、管理办法、祭祀等与书院相关的内容,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徽州书院自宋以来大兴,历久而日盛,而书院志作为记载书院历史状况的着作,从书院产生后便开始兴起,明代以后逐渐发展,到清代书院志的编纂更是大盛,徽州地区也是如此。据统计,徽州书院志的数量一直位于安徽书院志的第一位,在编纂质量上也较为突出和有特色。现存的清代徽州书院志仅有《紫阳书院志》《还古书院志》和《东山书院志略》三部,这三部书院志特别是《紫阳书院志》和《还古书院志》的编纂较为完备,在史料留存方面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通过对现存的三部清代徽州书院志进行研究,分析其编纂的缘由、体例、史料来源、学术倾向并总结其价值,可以大体窥得清代徽州书院志编纂的概况。就清代徽州书院志而言,其编纂不仅受到当时大环境的影响,还有一些地区性、个人因素的影响。首先,书院的蓬勃发展是书院志编纂的基础,紫阳书院、还古书院和东山书院都有着悠久历史,影响深远。其次,书院志作为地方志的一种,受到明清政府大力倡导修志的影响,许多官员以及学者参与到了修志的事业中,这是当时修志的大背景。最后具体到徽州的这三部书院志的编纂,主要有编纂者个人的因素,如为了继承遗意、传承道统、表彰善行和保存书院资料等。书院志的编纂亦有一定的体例特征,清代书院志一般以纲目体和平目体居多,体裁则包括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同时,作为记载书院历史的文本,书院志的编纂与书院息息相关。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不少史料,故而书院志在编纂时的史料来源十分丰富,除了正史史书以外,还有地方志、个人的学术史着作、文集、笔记等。可以看出,徽州书院志虽为私人编纂,但无论是在编纂体例上还是选取的史料上都与官方编纂的地方志相似。此外,清初徽州书院志的编纂有着清初理学复兴的背景,再加上编纂者施璜个人的学术倾向,也使得《紫阳书院志》和《还古书院志》的编纂带有明显的“尊朱抑王”的特点,而清中后期唐治编纂的《东山书院志略》就少了些理学的色彩。《紫阳书院志》《还古书院志》和《东山书院志略》是清代徽州具有代表性的书院志,无论是在保存、辑录史料方面还是在徽州区域史研究方面都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本文通过研究这三部清代编纂的徽州书院志,以文献学理论与方法为基本研究手段,以方志学与社会文化史为研究理论与视角,考察清代徽州书院志编纂的概况。
傅荣贤,华建铭[4](2020)在《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古典文献学研究,总体上体现了持续性、全面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文献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分支学科的构建与完善、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分析、文献学史与研究史的梳理、各类专题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学者们前后继踵的孜孜求索,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但70年的研究成果也存在领域开拓创新不够、理论研究有待严谨深入、分支学科研究用力不均、"问题意识"亟待加强等不足。
俞雪莲[5](2019)在《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与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产生及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而依托于这一背景下所形成的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则是综合反映东汉至民国期间福州十邑地区与其他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地区通过海上交通进行对外经贸往来而延伸至政治、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各种历史文献以及民国以来的相关研究文献的总和。前者涵盖的文献类型包括地方史料、地方志、谱牒、侨批、考古资料、乡邦人士及外邦人士着述等文本文献,以及票据、契约、金石拓片、舆图、碑刻铭文等非文本文献;后者则主要为民国以来学者的相关研究论着、论文集等文献类型呈现。本文以福州海丝文献资源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科学方法,对目前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的整理与开发现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试从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的概念界定、收藏现状、研究价值等方面,系统梳理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和开发的整体情况,论述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与开发的各自特点,分析了目前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开发工作中分别存在的不足,最后就现存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及对策。
李永明[6](2019)在《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服务中心,其服务随着社会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和行为的变化,经历了从文献服务到信息服务再到知识服务的发展历程。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知识存储、生产、应用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机构,需要进一步做好以知识为基础和内容的知识服务,促使其由知识宝库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基础设施。图书馆知识服务是信息服务的深化和拓展,是精细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是图书馆融入用户情境,充分发挥馆员的知识和智慧,支持或辅助用户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图书馆知识服务离不开用户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图书馆知识服务以用户为中心、融入用户情境、辅助或支持用户问题解决的这些特性,都要求用户参与到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以保证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已有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历程、服务模式、实施对策等相关研究中,用户需求、用户情境、用户参与等用户因素被提及或被重视,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国内外图书馆服务中有关用户参与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总体来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方面的研究甚少。为了促进图书馆积极吸引、鼓励、引导、协同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确保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顺利开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知识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明确了研究主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工具、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一步深入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拓展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本研究借助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与开展情况,筛选典型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角色转变、用户价值转变和用户行为转变,细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结合图书馆知识服务流程,构建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映射,深入剖析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结果表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类型可分为使用性参与、评估性参与和建设性参与;用户参与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已经逐步融入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但是用户参与的深度、广度和强度都有待提升;图书馆可以根据知识服务流程寻求用户参与切入点,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第二,解释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探索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可为图书馆制定政策吸引、引导、鼓励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依据。设计爬虫采集开放式虚拟社区有关用户参与主题的问答数据,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识别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调研,组织专家小组讨论,抽取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方法,通过建立邻接矩阵、计算可达矩阵、分解层级关系等一系列步骤,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综合上述分析,理清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各层级主次要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机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研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综合相关理论,引入用户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假设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设计问卷获取数据,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探索性分析,利用Amos验证假设模型,实证探索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参与通过用户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不仅确立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还丰富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理论。第四,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是建立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及其逻辑关系是构建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的依据。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及启示,提出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框架,并从角色定位、方式选择、氛围营造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图书馆吸引、鼓励、支持和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提供参考。基于用户参与类型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对象定位,将用户融入知识服务过程。基于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鉴于情景因素对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影响,营造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激励氛围,集多种资源、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促进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上述研究结论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丰富了用户参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理论,还可以为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有利于促进图书馆正确鼓励、支持、引导用户参与知识服务。鉴于知识服务项目各有不同,本研究只是从整体情况考量,后续将关注不同知识服务项目中的用户参与,继续扩展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刘勤[7](2018)在《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友服务探究——以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校友对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许多着名学府都把支持校友发展看作学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对校友开放的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友服务的主要风险、高校图书馆为校友提供服务的意义与面对的挑战。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友时做好影响图书流通风险的防控、校友管理成本的防控、在版权许可范围内适度开放电子资源等具体对策。
张鸿飞[8](2018)在《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春市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吉林大学图书馆杨春元先生率先提出"大学图书馆应该向社会开放",之后的学术界对于公立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从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提出"图书馆应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之后,对于图书馆的开放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基于对吉林大学中心校区和周围院校的调研,试总结出适用于长春的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模式。
吴稌年,顾烨青[9](2018)在《新中国“17年”的图书馆学术思想发展》文中提出新中国初期"17年"的图书馆学术思想发展最早是从对新型的分类法学术思想体系的研究开始的。文中论述了图书馆任务、定义的初步确定,学术期刊的出版,开架服务的否定之否定,图书馆界"为科学研究服务",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图书馆学研究规划的出台,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的召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社会主义图书馆学概论》和《略谈"人民公社图书馆"》的发表,"矛盾说"的产生等问题。
周娟[10](2017)在《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调查与思考 ——以南京两所高校为例》文中认为提高全民素质,提倡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当今我国,人民群众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滞后的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已无法完全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这无疑不利于我国民众的终身教育,阻碍了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作为一种必然趋势,不仅为社会大众提供了阅读窗口,促进全民阅读社会风气形成,提高全民族精神文化素养,而且能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促进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早在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有部分学者进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产生了大量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文献,其中不乏独到的,有建设性的优秀文献。但这些文献绝大程度拘泥于理论分析与策略构建,实证研究相对而言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丰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以南京两所所高校为例:N大学,Z大学,试图了解及分析目前南京市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困境,以期为南京市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提供一定理论指导。本研究首先通过对N大学和Z大学周边的400名南京市民的问卷调查,了解其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效果现状,并通过网络调查以及访谈法了解N大学和Z大学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实际运行状况以及政策内容。本研究从高校社会化服务内容、高校社会化服务规则、高校社会化服务宣传措施,高校社会化服务制度以及高校社会化服务效果五个维度进行了调查,发现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有: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意识薄弱、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政策缺失、社会化服务配套制度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经费不足以及知识产权困扰。并提出通过加强高校社会化服务宣传力度、完善社会化服务制度体系、联合合作构建高校,政府,企业,社会大众的合力网、完善政策法规,拓宽融资渠道以更好的促进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实践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工作略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图书馆工作略谈(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开放教育研究——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在开放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
2 高校图书馆在开放教育中的思想指导 |
2.1 需求指引思想 |
2.2 超前服务思想 |
2.3 现代管理思想 |
3 高校图书馆在开放教育中的作用 |
3.1 资源核心作用 |
3.2 信息资源支撑作用 |
3.3 用户教育作用 |
3.4 教学科研推动作用 |
3.5 终身学习引领作用 |
4 结语 |
(2)扬州大学古籍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问题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古籍与扬州大学所藏古籍及其价值 |
第一节 古籍的概念和开发、利用的原则 |
一、古籍的概念 |
二、古籍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
第二节 扬州大学古籍资源及其价值 |
一、扬州大学古籍资源 |
二、扬州大学古籍的价值 |
第二章 扬州大学古籍开发及利用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扬州大学古籍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研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扬州大学古籍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扬州大学古籍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 |
二、扬州大学古籍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扬州大学古籍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
第一节 扬州大学古籍开发的对策 |
一、逐步解决资金问题 |
二、合理规划古籍开发 |
三、完善古籍开发人才队伍 |
四、充分揭示古籍馆藏及内容 |
五、进行深层次开发 |
第二节 扬州大学古籍利用的对策 |
一、转变观念培养专业人才 |
二、创新古籍服务形式 |
三、加强馆藏古籍宣传力度 |
四、提高古籍数据库的质量 |
五、古籍资源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清代徽州书院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四 相关定义阐释及研究对象 |
五 创新点及特色 |
一 清代徽州书院志编纂缘起 |
(一)徽州书院的炽盛 |
(二)官府及民间的推动 |
(三)保存史料的需要 |
二 清代徽州书院志的体例 |
(一)体例结构 |
(二)篇目的设置 |
(三)运用的体裁 |
(四)体例特色 |
三 清代徽州书院志的史料来源 |
(一)官修和私修史书 |
(二)地方志 |
(三)笔记与文集 |
(四)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及见闻 |
(五)其他史料来源 |
四 清代徽州书院志编纂的学术倾向 |
(一)重程朱理学的学术倾向 |
(二)学术倾向产生的原因 |
五 清代徽州书院志的文献价值 |
(一)辑录保存资料的价值 |
(二)对徽州区域史研究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整理与出版 |
1.1 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1949-1978年) |
1.1.1 成立了古典文献出版机构及出版规划领导机构 |
1.1.2 创立了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现代范式及文献学专业 |
1.1.3 确定了文献整理出版定位与首个重点规划 |
1.1.4 取得了文献整理出版上的非凡成就 |
1.2 改革开放40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1979-2019年) |
1.2.1 一个转折性文件与7个规划出台 |
1.2.2 文史成果品类完备,重大项目批量出现 |
1.2.3 出土文献汇集问世,海外汉籍整理加快 |
1.2.4 专科成果精彩纷呈,整理成果总量可观 |
1.2.5 文献编目成绩可观,珍稀文献渐次出版 |
1.2.6 创新解决“藏”“用”矛盾,数字存储渐成主流 |
2 古典文献学的理论研究与体系构建 |
2.1 古典文献学的命名、定义及其学科边界 |
2.2 文献学研究方法探讨 |
2.3 文献学史与研究史考察 |
2.4 文献学学科理论体系及学科建设研究 |
2.4.1 古典文献学理论及学科体系探讨 |
2.4.2 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与实践探讨 |
3 中国古典文献学分支研究 |
3.1 目录学研究 |
3.1.1 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 |
3.1.2 目录学研究方法探讨 |
3.1.3 目录学史及学术史研究 |
3.1.4 目录学专题研究 |
3.2 版本学研究 |
3.2.1 版本学基础理论研究 |
3.2.2 版本实践方面的研究 |
3.2.3 版本学史及学术史研究 |
3.2.4 版本学专题研究 |
3.3 校勘学研究 |
3.3.1 校勘学基础理论研究 |
3.3.2 校勘法研究 |
3.3.3 校勘学史研究 |
3.3.4 校勘学专题研究 |
3.4 辑佚学研究 |
3.4.1 辑佚学基础理论研究 |
3.4.2 辑佚史及学术史研究 |
3.4.3 辑佚学专题研究 |
3.5 辨伪学研究 |
3.5.1 基础理论研究 |
3.5.2 文献辨伪方法探讨 |
3.5.3 辨伪学史及学术史 |
3.5.4 专题研究 |
3.6 专科文献研究 |
4 结语 |
(5)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与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海丝文献研究现状 |
1.2.2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概述 |
2.1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空间界定 |
2.1.2 时间界定 |
2.1.3 内涵界定 |
2.2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的研究价值 |
2.2.1 学术价值 |
2.2.2 应用价值 |
2.3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收藏现状 |
2.3.1 以福州市图书馆为首的公共图书馆 |
2.3.2 以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为首的高校图书馆 |
2.3.3 以福州市档案馆为首的档案馆 |
2.3.4 以福州市博物馆为首的文博机构 |
2.3.5 其他海丝文献收藏机构 |
第三章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的整理现状 |
3.1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的概况 |
3.2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的形式及内容 |
3.2.1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影印出版 |
3.2.2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编订出版 |
3.3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3.3.1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的特点 |
3.3.2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存在问题 |
第四章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的开发现状 |
4.1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开发概况 |
4.2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开发的形式及内容 |
4.2.1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特藏机构设置 |
4.2.2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书目索引编制 |
4.2.3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 |
4.2.4 利用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开展的宣传推介活动 |
4.2.5 利用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开展的研究活动 |
4.3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开发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4.3.1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开发的特点 |
4.3.2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
第五章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与开发的相应对策 |
5.1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对策 |
5.1.1 组建海丝文献整理专业人才队伍 |
5.1.2 创新海丝文献整理方式 |
5.1.3 转变重藏轻用观念,加大宣传力度 |
5.2 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开发对策 |
5.2.1 推动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
5.2.2 编制福州海丝文献资源综合书目索引 |
5.2.3 深入挖掘福州海丝文献资源内涵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1 州古代海丝文献资源整理论着 |
附录2 州近现代海丝文献资源整理论着 |
附录3 州海丝文献资源相关研究论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
1.1.2 用户参与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的重视 |
1.1.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的用户参与有待探索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与工具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图书馆服务中用户参与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图书馆用户参与研究综述 |
2.1.1 基本文献计量分析 |
2.1.2 图书馆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1.3 图书馆服务用户参与相关研究 |
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研究述评 |
2.2.1 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述评 |
2.2.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研究价值 |
第3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分析 |
3.1 图书馆知识服务及用户参与的内涵 |
3.1.1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 |
3.1.2 用户参与的内涵 |
3.2 用户参与视角下的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调查 |
3.2.1 图书馆服务项目概况 |
3.2.2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
3.2.3 图书馆知识服务项目筛选 |
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价值分析 |
3.3.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角色转变 |
3.3.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转变 |
3.3.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价值转变 |
3.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类型 |
3.4.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行为划分 |
3.4.2 知识服务项目与用户参与类型的交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案例分析:来自知乎社区的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启示 |
4.1.1 数据采集与分析工具选择 |
4.1.2 编码方式与过程 |
4.1.3 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
4.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确立 |
4.2.1 知乎社区与既有文献用户参与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4.2.2 结合访谈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用户参与影响因素抽取 |
4.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结构关系分析 |
4.3.1 方法选择 |
4.3.2 分析过程 |
4.3.3 解释模型 |
4.4 研究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用户参与行为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模型 |
5.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5.1.1 理论模型 |
5.1.2 研究假设 |
5.2 实证分析 |
5.2.1 量表设计及数据采集 |
5.2.2 探索性分析 |
5.2.3 验证性分析 |
5.3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3.1 研究结论 |
5.3.2 研究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用户参与激励机制 |
6.1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构建 |
6.1.1 激励机制与知识服务绩效的关系 |
6.1.2 面向知识服务绩效的激励机制 |
6.2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对象定位 |
6.2.1 使用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2 评估性参与角色定位 |
6.2.3 建设性参与角色定位 |
6.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方式选择 |
6.3.1 面向认知的激励方式 |
6.3.2 面向情感的激励方式 |
6.3.3 面向动机的激励方式 |
6.4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氛围营造 |
6.4.1 用户参与的平台氛围营造 |
6.4.2 用户参与的互动氛围营造 |
6.4.3 用户参与的合作氛围营造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图书馆知识服务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用户参与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绩效的影响调查问卷 |
附录3 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判别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7)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友服务探究——以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对校友开放的重要意义 |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友服务的主要风险 |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友服务的主要对策 |
四、结语 |
(9)新中国“17年”的图书馆学术思想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的分类法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 |
2 新时期图书馆任务、定义的初步确定 |
3 开架服务的否定之否定 |
4 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较为广泛地开展 |
5 图书馆学研究规划的出台 |
6 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的召开 |
7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
8“一书一文”的产生 |
9“矛盾说”的产生 |
1 0 结语 |
(10)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调查与思考 ——以南京两所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综述 |
(二)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理论思考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校社会服务 |
(二)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 |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可行性 |
(一) 图书馆丰富的馆藏量 |
(二) 专业的人才队伍 |
(三) 良好的学术氛围 |
三、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理论基础 |
(一) 高等教育职能理论 |
(二) 终身教育理论 |
(三)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理论 |
(四) 无边界高等教育理论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工具 |
(四) 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 |
(一)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内容调查 |
(二)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规则调查 |
(三)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宣传措施调查 |
(四)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制度调查 |
(五)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效果调查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缺失影响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积极性 |
二、高校信息资源共享意识不强,落后思想制约实践 |
三、制度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难以纵深发展 |
四、经费紧张,高校馆社会化服务难以开展 |
五、知识产权困扰,社会化服务内容单一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政策法规,为社会化服务提供立法保障 |
二、拓宽融资渠道,为社会化服务提供资金支撑 |
三、加强宣传,增强社会化服务意识 |
四、实行高校图书馆有条件有限制地开放 |
五、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使社会化服务有序开展 |
六、联合合作,探索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四、高校图书馆工作略谈(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开放教育研究——以学习型城市建设为视角[J]. 姜笑楠.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1(07)
- [2]扬州大学古籍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对策[D]. 李媛俐. 扬州大学, 2021(09)
- [3]清代徽州书院志编纂研究[D]. 尤进. 安徽大学, 2020(07)
- [4]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J]. 傅荣贤,华建铭. 图书馆杂志, 2020(02)
- [5]福州海丝文献资源整理与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D]. 俞雪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1)
- [6]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中用户参与的激励机制研究[D]. 李永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高校图书馆开展校友服务探究——以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 刘勤. 报刊荟萃, 2018(05)
- [8]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长春市高校为例[J]. 张鸿飞.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8(04)
- [9]新中国“17年”的图书馆学术思想发展[J]. 吴稌年,顾烨青. 图书馆, 2018(01)
- [10]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调查与思考 ——以南京两所高校为例[D]. 周娟. 扬州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