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M7.8和大同阳高M6.1地震前后首都圈断层活动特征

唐山M7.8和大同阳高M6.1地震前后首都圈断层活动特征

一、首都圈的断层在唐山7.8级地震和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的活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山[1](2017)在《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文中认为华北平原块体周缘及内部历史上强震活跃,本论文从地壳应力场和震源断层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一地区开展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为地震预测提供有益的构造背景资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在不同构造分区的最优一维速度模型下对华北平原块体的中小地震进行重新绝对定位;二是基于重定位结果和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由大量P波初动极性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华北平原块体的地壳应力场;三是在重定位结果和地壳应力场的基础上,对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震源断层的几何参数和运动方式进行研究,详述如下:首先,本论文使用虚拟台网技术整合华北平原块体200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11个省级台网和“地震科学台阵探测流动观测实验场”的震相到时资料,采用Hypo2000定位方法进行初步绝对定位。挑选出重定位后定位精度A、B类的6504个地震事件,采用VELEST程序获得了华北平原块体8个不同构造单元的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在此基础上,再次使用Hypo2000方法进行华北平原块体多速度模型下地震绝对定位。基于新的重定位结果,我们得到以下认识:1、重新定位后震中水平位置变化不大,地震丛集性和条带性更加明显。2、重定位后地震沿垂向展布在0~30km之间,山西断陷带震源深度由奥向北逐渐变浅,绝大多数地震沿断陷盆地主控边界断裂线性展布,震源深度剖面较清晰的勾画出山西断陷带各盆地的发震层下界。3、重定位后震源深度剖面揭示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现象,如郯城震源区下方地震直立分布,霍山地区倾向北东的地震条带,邢台震源区向北西方向倾斜的地震密集带等。其次,在绝对定位和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的基础上,对华北平原块体22069个地震的116571个P波初动极性,采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华北平原块体0.5°×0.5°×20km的精细地壳应力场图像。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以走滑和正断层类型为主,综合震源机制解的一个节面走向大体与所在区域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符合华北平原块体周缘及内部现今的剪切拉张状态。2、P轴方位自西向东呈现NE—NEE—近EW的偏转图像,T轴方位在山西断陷带内与断陷盆地的主控边界断裂走向垂直,自西向东呈现NW—NNW—近NS向的逆时针旋转,T轴方位的一致性要好于P轴方位,预示华北平原块体的目前主要受NW—NNW向主张应力控制。3、山西断陷带的应力状态以正断层为主,在临汾盆地北部和忻定盆地出现走滑应力状态的局部特征;张渤带从西向东应力状态分为正断层型、走滑型和正断层型,P轴方位呈NE—NEE—EW向顺时针旋转;郯庐断裂带应力结构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主压应力方向由北向南表现为NEE—EW—SEE向偏转,以郯庐断裂带为界主压应力方向从西往东由ENE方向逐渐偏转为近EW方向。4、秦岭—大别山构造带受华北平原块体应力场的控制减弱,逐渐向华南地块的应力场转向。华北平原块体的应力场主要受到来自太平洋板块俯冲和青藏高原推挤作用的控制,太平洋板块北西西向的俯冲作用强于青藏高原的挤压碰撞对华北平原块体的影响。最后,基于大震震源区余震长期活动及余震发生在震源断层面上及其附近区域的假设,由现今精确定位的震源位置和区域应力场确定了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的震源断层几何参数和运动方式。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38°,倾向南东,倾角为82°,滑动角为-156°,断层错动类型为右旋走滑兼具正断分量;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283°,倾向北北东,倾角为74°,滑动角为-26°,断层错动类型为左旋走滑兼具正断分量;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的震源断层走向为19°,倾角为88°,滑动角为-179°,滑动性质为右旋走滑型。

曹建玲,贾晓东,李腊月,畅柳[2](2016)在《华北地区跨断层前兆异常特征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中国震例》系列书籍及期刊所记录的华北地区存在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的震例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华北地区不同区域跨断层前兆异常特征。首都圈地区3次6级以上地震之前13年,围绕震中会出现1030项跨断层形变异常,其中超过8成异常场地位于距震中100km范围以外,有78成的异常测项表现为趋势的加速或转折变化,异常幅度集中在13mm,在异常发展过程中或者在加速达到峰值后恢复过程中发震。随着震级的降低,近场跨断层异常增加,对于56级左右地震,无论远场近场均会出现28项水准异常,而5级以下地震前跨断层形变异常只有12项且主要分布在近场。

盛书中[3](2015)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与断层面参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基于地震孕育和预测的两个“关键问题”—应力与断层,围绕历史上强震多发、活动特色鲜明、正断层系的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开展详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由P波初动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计算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地壳应力场,二是对其周缘的地震丛集群应用双差法进行重定位研究,三是基于重定位结果,应用由小震分布确定断层面的方法对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发震断层面参数进行了研究,分述如下:首先,本论文将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应用于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的计算,使用2007年8月1日——2013年7月21日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发生的8499个地震的49844个P波初动符号资料,所得的0.25°×0.25°应力场结果基本上覆盖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根据该结果,我们得到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具有以下特征:1、在环绕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银川—吉兰泰断陷带、河套断陷带、岱海断陷带、山西断陷带和渭河断陷带内,综合震源机制解结果以正断层型为主,且综合震源机制解节面走向大体上与控制断陷带边界的主要断裂走向相一致,与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断陷带现今的拉张状态相一致。2、在鄂尔多斯西南缘,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为逆冲、逆冲走滑和走滑型,反映了鄂尔多斯块体在西南缘受到青藏高原北东向的挤压作用。鄂尔多斯西南缘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在远处为东-西向,源自于青藏高原向东北挤压的作用,靠近鄂尔多斯块体表现为北东-南西向。3、P轴方位在局部地区变化较大,但总体呈现规律性变化。P轴方位在鄂尔多斯块体西缘,从南向北,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北;在其北缘,由西向东,主压应力轴方位更加偏东。在其南缘和东缘,主压应力轴方位变化不大,大体上平行于控制各断陷带主要断裂的走向。P轴倾角在西南缘为近水平,在其周缘各盆地内P轴近直立。4、T轴方位总体表现为北西—南东向;在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各断陷带内,T轴走向大体上与控制断陷带主要断裂走向以及断陷盆地走向相垂直。5、鄂尔多斯块体在其西南角受到来自青藏高原的北东向挤压和其东北角深部物质上涌形成的北西-南东向拉张力联合作用,上述作用使得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除西南区为挤压区外,其余区域均为剪切拉张区,与先前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处于引张应力场作用相符合,较好地解释了环鄂尔多斯块体周缘的断陷盆地构造,亦符合鄂尔多斯块体东西两侧的右旋剪切拉张带以及南北两侧的左旋剪切拉张带的性质。其次,本论文将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分为:鄂尔多斯北缘、鄂尔多斯东缘、鄂尔多斯南缘、鄂尔多斯西南缘和鄂尔多斯西缘五个区域,利用双差法对地震丛集群进行重定位研究。所得研究结果中,仅鄂尔多斯块体东缘地区所得的重定位结果大体上覆盖了整个研究区域,其余研究区仅获得了局部地区的地震活动特点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未能体现整个研究区的地震活动特征。因此,有关重定位研究结果,我们仅给出关于鄂尔多斯块体东缘地震重定位结果的认识和总结。由山西断陷带地震的双差法重定位研究结果,我们获得以下认识:1、重定位后均方根残差的平均值大大降低,反映双差定位法提高了定位结果的精度;2、重定位后,震中的空间分布更加向断层附近集中,且其条带状展布更为明显;3、震源的深度分布在25 km以内,且大体上呈现出正态分布,南部的震源深度相对较北部要深一些,表明山西断陷带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的中上部;4、盆地内部的震源深度相对较浅,盆地两端震源深度逐渐加深,总体上随着断陷带构造震源深度呈现出起伏变化。最后,基于地震发生在断层面上及其附近区域以及大震震源区地震活动的“长期性”假设,利用前面章节给出的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和地壳应力场研究结果,确定了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和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发震断层面参数,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为199°,倾向北西,倾角为64°,滑动角为-128°,发震断层为右旋走滑正断型;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的断层走向为17°,倾向南东,倾角为84°,滑动角为-176°,发震断层为右旋走滑型为主,有少许正断型分量。

李腊月[4](2013)在《北京及邻区现代地壳形变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量事实表明,地壳形变是研究构造运动、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北京及邻区(首都圈地区)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地壳运动强烈、强震多发的地区。由于所处的地震地质环境比较特殊,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强该地区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做好该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论文选取北京及邻区作为分析区域和研究对象,充分利用该地区较丰富的地形变观测资料,主要包括所有的跨断层形变资料,再结合首都圈地区的部分定点形变及GPS资料,系统开展首都圈地区的断层活动性质、活动水平、现代地壳形变时空演化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内在关系研究,为首都圈地区的震情跟踪和预测预报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背景参考信息。本文在全面收集整理地质构造、地壳形变、地震活动、大地测量、震源机制等方面的资料,并在参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研究并主要获得如下几方面的成果与认识:(1)首先开展了首都圈地区断层现今活动特征的研究,通过逐年逐月相减的技术思路,初次完整、定量地计算了跨断层累积滑动量,即水平扭错量,水平张压量和垂直升降量,并用累积的方法计算了断层现今滑动速率,研究了断层活动的演化规律,进而分析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首都圈地区的断层活动水平不高,无论是垂直活动速率还是水平活动速率都不大,均在1.00mm/a以内;断层活动性质反映出断层左旋活动相对增强,右旋活动相对减弱,张性活动相对增强,压性活动相对减弱的应力状态;断层活动还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条断层在时间进程中的活动强度、活动方式不同;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强震前断层活动明显增强,并具有一定的异常特征。(2)为了一般性地定量把握该地区的断层演化特征,本文在基本参量合理计算与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从时空演化的角度对该地区断层活动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以往发生的实际震例,探讨中强地震发生前后断层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和性质的变化,甄别和提取地震前兆时空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空间的异常变化信息。结果发现,中强地震发生前区域断层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特征,时间上,地震发生在异常加速、转折、恢复的过程中;空间上,地震前23年震中及周边地区张压性质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以震中区为压性区而远离震中的地区压性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格局,而震后出现大范围的张性区,可为地震预测中时间和地点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3)为了进一步研究首都圈地区区域断层活动的时程演化总体特征,本文首次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断层活动总体状态参量Rt值二种新方法,定量获得该区域断层活动的总体演化水平。前人在处理此问题时一般采用速率合成方法,与以往的速率合成方法及结果相比,本论文采用的方法更加客观,在结果上能更有效的获得断层活动的总体特征,并有利于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可以作为地震预测和前兆信息挖掘的有效工具。(4)在以上跨断层资料分析和研究基础之上,为了验证、补充和完善跨断层资料所得结果,本文还对首都圈地区部分定点形变资料(伸缩应变)进行相关研究,计算了最大主应变、剪应变等平面应变参数。研究表明,地表潮汐平面应变与地震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且在中强地震前后地表平面应变状态表现出不同的演化特征。首都圈地区经过了几十年的跨断层形变观测,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为本区域地壳形变、断层性质与活动水平、地震活动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本文才能够有条件对首都圈地区断层现今活动水平、性质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采用新的方法对跨断层形变资料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有效提取了一些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本论文获得的北京及邻区现代地壳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该地区震情跟踪和预测预报工作相关方面的理论依据和背景参考信息。

和平[5](2010)在《有限单元法在跨断层水准变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人们早就注意到中强地震的发生常常伴随着显着的地壳变形。中、美、俄等国都十分重视利用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监测地壳运动状态。断层属于地壳形变的薄弱地带,对构造应力场变化最敏感,在捕捉强地震孕育信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跨断层水准测量作为获取断层形变信息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其异常现象常常被看作地震前兆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指标。1975年海城7.3级地震预报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包括距震中200km的金县台观测到的跨断层异常变化等在内的前兆异常。因此,定性定量地解读跨断层水准变化机理不仅有助于人们加深对地震孕育过程中地表形变、断层活动规律的认识,而且为进行野外异常落实、未来震情判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这也是实现由地震经验预报到物理性地震预报转型的一次重要尝试。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利用有限单元法重点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一、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测量监测能力评估。以首都圈地区布设在不同断层上的24处跨断层水准观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不同地壳分层结构、含不同倾角断层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研究断层倾角和走向对断层上下盘垂向差异性运动的变化特征,从理论上探讨跨断层水准观测在何种情况下与区域应力场应力增强相关的信息最显着,对导致测点监测能力差异的可能物理机理加以探讨和分析;同时结合震例研究及R值震兆信度评分结果,对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测量的整体监测能力进行初步评价。二、环境变化对跨断层水准观测结果的数值模拟。以2007年八宝山跨断层测点水准测量资料异常变化为例,根据首都圈地质构造环境、震源机制解、大地测量以及观测场地调研等相关资料,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和解释了八宝山测点跨断层水准异常变化的机理。通过数值模拟和综合分析,论文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当区域应力场应力增强时,对于倾角介于30°70°的断层,跨断层水准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异常效果比较明显,当倾角接近90°时,跨断层水准变化幅度趋近零,信息展露最小。(2)对于相同倾角的断层,当其走向与断层两侧水平位移矢量差方向接近垂直时,跨断层水准变化较明显,测点越容易监测到断层的活动,从而更加有效的捕捉断层活动的异常现象。(3)总体而言,首都圈的跨断层水准测量的布设具备较强的地震监测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监测效能比较好的跨断层水准测点主要包括紫荆关、德胜口、小水峪、燕家台、大灰厂、八宝山、张山营、狼山等。以上数值模拟结果均与震例总结和R值评分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4)未来对跨断层水准测点进行选址时,应当考虑断层倾角和走向对跨断层水准监测能力的影响,建议将跨断层水准测点尽量布设于倾角介于20°80°之间且走向与区域构造运动总体方向近垂直的断层上。(5)场地变化时质量迁移对于跨断层水准的影响很小,同时对断层周围最大剪应力的分布没有太大影响。相比而言,质量迁移导致的观测场地岩体渗水条件改变,通过影响断层两侧破裂带介质性质,可能导致地表垂直形变场和跨断层水准值相对明显的扰动,并有可能导致断层附近的应力场的重新分布。此外,就出露地表的八宝山断层,大范围、长期的降雨对其测点跨断层水准观测是有比较显着的影响的。(6) 2007年5月至7月跨断层测量异常引起的机理主要可能归结为两方面,一是降雨影响,二是土石开方导致的渗水条件改变的影响,而场地附近的质量迁移(载荷卸载的重力塌陷作用)对跨断层水准观测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和平,李志雄,陆远忠,邵志刚[6](2010)在《有限单元法在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测量监测能力初步评价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首都圈地区布设在不同断层上的24处跨断层水准观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壳分层结构、含不同倾角断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了断层倾角和走向对跨断层水准观测结果的影响,并结合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震例研究及R值预测评分,对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测量监测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①跨断层水准观测能力一定程度上受倾角和走向因素的共同影响;②跨断层水准布设于倾角30°70°且走向与地面水平最大位移方向近垂直时具有较好的映震效能;③首都圈跨断层水准监测体系总体而言具备较强的监测能力。

李瑞芬,高伟[7](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认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龙锋,闻学泽,徐锡伟[8](2006)在《华北地区地震活断层的震级-破裂长度、破裂面积的经验关系》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建立适用于华北地区地震活断层的地震震级-震源破裂尺度经验关系,从1965年以来华北发生的地震中,系统整理出已由地震波谱、地形变、余震分布等方法获得和发表的震源破裂尺度参数,包括破裂长度L、破裂下倾宽度W以及破裂面积A(A=L×W),同时还基于余震分布重新确定出部分地震的破裂尺度参数。针对来源于不同方法的破裂尺度参数的不确定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通过进一步分析和鉴别来确定出可靠参数的8条原则。依据这些原则的综合分析,共获得34次地震的可靠破裂长度以及其中20次的破裂面积。震源机制解反映这些地震破裂以走滑型占绝大多数。我们进一步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建立起华北地区的面波震级MS-破裂长度L的回归关系式MS=3·821+1·860lg(L)以及面波震级MS-断层破裂面积A的回归关系式MS=4·134+0·954lg(A)。与已有同类关系式的比较分析表明:文中新建的2个关系式可较好地适用于华北以及首都圈地区的走滑型地震活断层的潜在地震强度评价。

高忠宁,焦青,龚复华[9](2004)在《大灰厂断层形变测量结果的地质解译》文中指出对大灰厂断层形变测点的36年基线、水准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研究,将观测值的变化转换为断层的水平和垂直活动量,并从断层活动方式与所受压应力方向的关系研究了华北地区邢台-唐山地震时段和大同—张北地震时段,以及在八宝山断裂(大灰厂段)上显示的地震前后断层异常活动特征及相应的应力状态。认为对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的分析研究不仅要通过一定的数学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更应当从断层活动方式及应力状态进行地质解译,以探索孕震过程中的断层活动信息。

唐方头[10](2003)在《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大陆现代以块体构造变形为主要特征。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块体活动的普遍性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所认同,导致了活动地块理论的诞生。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0~120kaB.P.)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活动地块边界构造活动强烈,绝大多数强震都发生在地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上。活动地块具有新生性、层次性、整体性和立体性四个基本特征。中国大陆及邻区可以划分出6个一级活动地块,它们是:青藏、西域、华南、中缅、华北和东北活动地块。华北地块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与青藏、西域、华南和东北4个一级活动地块相邻,其地震活动强度和构造变形在东部地区最强,也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华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也是祖国的首都所在地。加强华北地块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对于防震减灾,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地块为研究对象,对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初步认识了华北地块内部与边界带的构造变形、强震活动的关系,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中国大陆的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在前人对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明显受活动地块的控制,其中52%以上的6级地震、73%以上的7级地震和100%的8级地震发生在一、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内;多个活动地块边界带相互交汇、相互作用的地带往往是强震高发区;特别是几个一级活动地块的交汇部位,更是强震集中发生的地区;而且不同构造部位地块的活动性也有差异,以南北地震带为界,西部地块的活动性等明显高于东部地块,在西部地区,青藏地块活动性最高,而对于东部地区,华北地块活动最强烈。 二、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利用华北地块已有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块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华北地块内的主要构造单元都表现出新生与继承的辩证发展。根据地块内地质、地球物理与强震活动等资料,将华北地块进一步划分成3个二级地块(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和鲁东—黄海),并对其中的一些二级地块进一步细分为三级和四级地块。 通过对华北地块内强震活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活动地块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华北地区二级活动地块边界带和活动地块内部5级以上地震的密度相差2.5倍以上,每平方千米地震释放能量是地块内部的30倍以上;7次8级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7级大震除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外,在三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也有分布,而4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只有6级强震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块不同构造部位的构造单元内的活动强度存在差异,对于二级地块:华北平原块体活动最强、鄂尔多斯块体活动最弱;对于三级地块:东南鄂尔多斯亚块体活动性大于西北鄂尔多斯亚块体,豫皖亚块体活动性明显大于太行亚块体和冀鲁亚块体;对于边界带:鄂尔多斯西南弧活动性最强烈,而华北平原块体和鲁东—黄海块体的南部边界带则活动较弱;大致以NE向大同—环县基底隐伏断裂、豫皖亚块体西边界和鲁西微块西边界的连线之间是华北地区活动最强的区域。 华北地块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特征,在空间上不同活跃期有不同主体活动区域。第一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的边界带;第二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和华北平原块体的边界带上;而第三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除在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发生外,在华北平原和鲁东一黄海块体的内部也有分布。研究还发现华北地块不同震级地震在活动地块内部和边界带的分布差异很大,震级越大两者的差异越大;地块级别降低,各震级地震的频度和能量释放在块内与边界带的比值都减,J。三、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研究 利用近期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构造应力场,证实了区内主压应力方向为NE一NEE,强震发生主要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同时发现,在强震活跃期间,在与强震发生有关的边界带内震源机制解主压应力P轴的方向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而在地块内和其它边界带上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平静期间,则总体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 利用GIS对华北地块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进行统计研究后现,华北地块内地震活动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控制。具体表现为,在1474一1804地震活动活跃期内,强震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1805年以来强震主要受NW断裂组控制。1970年以来,5级以下地震活动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6级以上强震主要发生在NE和NW断裂组交汇区内。 跨断层测量资料表明,邦庐断裂带和太行亚块体内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小于张家口一渤海断裂带和山西断陷带;山西断陷带东缘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弱于西缘;华北地块对于NE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包括地块和边界带),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小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W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大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E、NW走向断裂?

二、首都圈的断层在唐山7.8级地震和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的活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都圈的断层在唐山7.8级地震和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的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简介
    2.1 Hypo2000定位方法简介
    2.2 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2.2.1 最优一维速度模型的概念
        2.2.2 反演程序VELEST
    2.3 综合震源机制解方法
        2.3.1 双力偶点源模型
        2.3.2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
    2.4 震源断层拟合方法简介
        2.4.1 求解断层面的数学模型
        2.4.2 断层面模型求解
        2.4.3 断层边界的确定
        2.4.4 断层面上滑动角的确定
第三章 华北平原块体分区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3.1 震相数据收集整理
    3.2 多速度模型初步定位
    3.3 分区最优一维速度模型反演
        3.3.1 晋冀蒙交界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2 京津唐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3 邢台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4 太原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5 运城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6 长治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7 安徽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3.8 山东地区最优一维P波速度模型反演
    3.4 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华北平原块体的多模型地震定位
    4.1 华北平原块体地震定位研究进展
    4.2 多模型地震定位
    4.3 定位结果分析
        4.3.1 郯庐断裂带中段重定位结果分析
        4.3.2 霍山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4.3.3 邢台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4.3.4 唐山震源区及邻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4.3.5 晋冀蒙交界地区重定位结果分析
        4.3.6 忻定—太原盆地重定位结果分析
        4.3.7 临汾—运城盆地重定位结果分析
    4.4 小结与结论
第五章 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研究
    5.1 引言
    5.2 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研究进展
    5.3 研究资料及速度模型
        5.3.1 资料情况
        5.3.2 速度模型
    5.4 P波初动极性信息及权重
        5.4.1 P波初动极性误差
        5.4.2 P波初动极性权重及参数确定
    5.5 华北平原块体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5.5.1 山西断陷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5.2 张渤断裂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5.3 郯庐断裂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5.4 秦岭—大别山带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5.5 华北平原块体内部和外围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5.6 华北平原块体b值空间分布
    5.7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典型历史大震的震源断层研究
    6.1 引言
    6.2 震源断层参数拟合的研究进展
    6.3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6.3.1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简介
        6.3.2 数据资料
        6.3.3 1679年三河—平谷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6.4 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6.4.1 1830年河北磁县地震简介
        6.4.2 数据资料
        6.4.3 1830年磁县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6.5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震源断层研究
        6.5.1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简介
        6.5.2 数据资料
        6.5.3 1303年洪洞地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6.6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基本情况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3、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2)华北地区跨断层前兆异常特征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1978年唐山7.8级震例分析
2 1989年大同6.1级与其后2次5级震例分析
3 1998年张北6.2级震例分析
4 2006年文安5.1级震例分析
5 首都圈地区3次6级以上震例跨断层异常特征
6 大华北其它地区震例分析
7 结论与讨论

(3)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与断层面参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研究
    2.1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研究背景
    2.2 研究资料及速度模型
        2.2.1 资料情况
        2.2.2 地壳速度模型的选取
    2.3 研究方法
        2.3.1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研究背景
        2.3.2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及其优点
        2.3.3 P波初动权重及参数的确定
    2.4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2.4.1 银川—吉兰泰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2 河套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3 岱海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4 山西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5 渭河断陷带内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6 鄂尔多斯块体西南边缘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4.7 鄂尔多斯块体邻近地区应力场结果及分析
    2.5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断陷盆地成因推测
    2.6 应力场计算结果可靠性分析
        2.6.1 地震目录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2.6.2 速度模型对应力场计算结果的影响
        2.6.3 P波初动极性拾取准确性对应力场计算结果的影响
        2.6.4 局部地区应力场结果的对比分析
        2.6.5 局部地区应力场变化较大原因探讨
    2.7 结论
第三章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丛集群的重定位研究
    3.1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震定位研究背景
    3.2 双差定位法
        3.2.1 双差定位法研究背景
        3.2.2 双差定位法原理简介
    3.3 资料及分区情况
        3.3.1 资料情况
        3.3.2 分区情况
    3.4 鄂尔多斯北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4.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4.2 参数设置及计算结果
        3.4.3 重定位结果分析
    3.5 鄂尔多斯东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5.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5.2 参数设置、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3.6 鄂尔多斯南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6.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6.2 参数设置、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3.7 鄂尔多斯西南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7.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7.2 参数设置、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3.8 鄂尔多斯西缘地震丛集群重定位及分析
        3.8.1 速度模型选取及资料情况
        3.8.2 参数设置、重定位结果及分析
    3.9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部分显着地震事件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
    4.1 引言
        4.1.1 发震断层参数的确定方法
        4.1.2 由地震分布确定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研究进展
    4.2 由地震分布确定断层面参数方法简介
        4.2.1 求解断层面参数的数学模型
        4.2.2 断层面模型的求解
        4.2.3 断层边界确定
        4.2.4 断层面上滑动角的确定
        4.2.5 主应力相对大小R值的物理意义
    4.3 资料情况
        4.3.1 地震资料情况
        4.3.2 鄂尔多斯块体周缘显着地震事件震源机制解的收集
        4.3.3 确定断层面参数资料选取原则
    4.4 大同—阳高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确定结果及分析
        4.4.1 大同—阳高地震简介
        4.4.2 资料情况
        4.4.3 大同—阳高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4.5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确定结果及分析
        4.5.1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简介
        4.5.2 资料情况
        4.5.3 1303年山西洪洞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及分析
    4.6 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基本情况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3、 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4)北京及邻区现代地壳形变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形变测量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及其进展
        1.2.2 跨断层形变测量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及其进展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首都圈地区地震构造背景及跨断层形变监测
    2.1 首都圈地区地质构造及主要断裂带简介
        2.1.1 首都圈地区地质构造
        2.1.2 本论文研究涉及的主要断裂
    2.2 首都圈地区地震活动性分析
    2.3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概况
第三章 首都圈断层现今活动特征及与地震关系研究
    3.1 断层活动性参量的计算方法
        3.1.1 方法与原理
        3.1.2 观测资料实际处理过程
    3.2 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3.2.1 断层活动状况分析
        3.2.2 断层活动速率定量分析
        3.2.3 断层形变资料与 GPS 结果的对比分析
    3.3 断层活动与地震活动关系分析
        3.3.1 强震前断层异常活动特征
        3.3.2 地震与断层存在准同步性和周期性活动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跨断层垂直观测量的定量计算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1 数据处理
    4.2 张北 6.2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4.2.1 张北 6.2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的时间演化特征
        4.2.2 张北 6.2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的空间演化特征
        4.2.3 结论与讨论
    4.3 文安 5.1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4.3.1 文安 5.1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的时间演化特征
        4.3.2 文安 5.1 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的空间演化特征
        4.3.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跨断层观测资料综合分析
    5.1 首都圈跨断层形变资料的主成分分析
        5.1.1 方法与原理
        5.1.2 大同 5.9 级地震前后断层形变异常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5.1.3 张北 6.2 级地震前后断层形变异常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5.1.4 文安 5.1 级地震前后断层形变异常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5.1.5 结论与讨论
    5.2 地震活动性总体参量在跨断层形变资料中的应用
        5.2.1 断层活动性总体状态参量 Rt 值方法
        5.2.2 首都圈断层活动总体状态参量 Rt 值的结果与定量分析
        5.2.3 断层活动总体状态参量 Rt 值的多尺度小波分析
        5.2.4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基于定点伸缩观测结果的应变分析
    6.1 台站概况
    6.2 线应变组合观测计算平面应变参数
    6.3 应变特征分析
        6.3.1 张家口台应变变化
        6.3.2 延庆台应变变化
        6.3.3 易县台应变变化
        6.3.4 怀来台应变变化
    6.4 中强地震前后地表平面应变变化特征分析
    6.5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有限单元法在跨断层水准变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理论依据与意义
    1.2 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论文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有限单元法原理及断层面处理方法综述
    2.1 有限单元法简介
    2.2 有限单元法基本方程
        2.2.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2.2.2 虚功方程
    2.3 有限单元法求解问题步骤
    2.4 断层面的有限单元模拟方法概述
        2.4.1 介质弱化带模型
        2.4.2 劈节点(SNT)模型
        2.4.3 块体(DDA)模型
        2.4.4 接触单元模型
    2.5 小结
第三章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测量监测能力的初步评价
    3.1 引言
    3.2 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测点概况
    3.3 模型建立
    3.4 模拟计算结果
        3.4.1 断层倾角对跨断层水准变化的影响
        3.4.2 断层走向对跨断层水准变化的影响
        3.4.3 跨断层水准监测效能的理论分级
    3.5 首都圈跨断层水准监测能力初步评价
        3.5.1 模拟结果与实际震例的对比
        3.5.2 模拟结果与R 值评分结果的对比
        3.5.3 首都圈跨断层水准测点监测能力初步评价
    3.6 结论
第四章 环境变化对跨断层水准观测结果影响的数值模拟—以八宝山测点为例
    4.1 引言
    4.2 八宝山跨断层测点概况
        4.2.1 八宝山断裂构造环境
        4.2.2 八宝山测点及水准变化概况
    4.3 模型建立
        4.3.1 设计思路
        4.3.2 有限元模型几何范围、介质参数、边界约束
    4.4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4.4.1 质量迁移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4.4.2 降雨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4.4.3 场地渗水条件改变的模拟计算结果与讨论
        4.4.4 环境变化对跨断层水准观测结果影响
    4.5 八宝山测点跨断层水准变化的可能原因
    4.6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进展及取得一些初步成果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工作

(9)大灰厂断层形变测量结果的地质解译(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概况
2 与地震活动相关的断层阶段性活动特征
    (1) 第一时段为1967年9月至1977年12月邢台-唐山地震活动时段。
    (2) 第二时段为1978年1月至1987年4月地震活动平静时段。
    (3) 第三时段为1987年5月至2001年12月大同-张北地震活跃时段。
3 与地震有关的断层异常活动
    (1)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的震后异常 (震中距330 km) 。
    (2) 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后的断层异常活动 (震中距180 km) 。
    (3) 1989年10月19日大同6.1级地震前后的断层异常活动 (震中距200 km) 。
    (4) 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前后的异常活动 (震中距190 km) 。
4 讨论
5 结束语

(10)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活动地块
    第一节 板块构造与活动地块
    第二节 中国活动地块划分
    第三节 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第二章 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第一节 华北断块区构造演化特征
    第二节 华北地块划分
    第三节 华北地块强震活动特征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三章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特征研究
    第一节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
    第二节 由地震活动反映华北地块活动断裂的运动特征
    第三节 跨断层形变测量反映的断层活动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四章 华北地块地壳形变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华北地块垂直形变特征
    第三节 华北地块水平形变特征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华北地块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第一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背景
    第二节 华北地块典型震例震前主要构造变形特征
    第三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第四节 华北地块未来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分析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四、首都圈的断层在唐山7.8级地震和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的活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D]. 王晓山.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7(02)
  • [2]华北地区跨断层前兆异常特征综述[J]. 曹建玲,贾晓东,李腊月,畅柳. 地震, 2016(04)
  • [3]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与断层面参数的研究[D]. 盛书中.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5(11)
  • [4]北京及邻区现代地壳形变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D]. 李腊月.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3(12)
  • [5]有限单元法在跨断层水准变化机理研究中的应用[D]. 和平.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0(03)
  • [6]有限单元法在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测量监测能力初步评价中的应用[J]. 和平,李志雄,陆远忠,邵志刚. 地震, 2010(02)
  • [7]《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8]华北地区地震活断层的震级-破裂长度、破裂面积的经验关系[J]. 龙锋,闻学泽,徐锡伟. 地震地质, 2006(04)
  • [9]大灰厂断层形变测量结果的地质解译[J]. 高忠宁,焦青,龚复华. 地震, 2004(03)
  • [10]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D]. 唐方头.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04)

标签:;  ;  ;  ;  ;  

唐山M7.8和大同阳高M6.1地震前后首都圈断层活动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