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杉地理种源苗期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邓玉华[1](2019)在《大叶栎优良种源与家系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叶栎在广西分布较广,除部分人工林以防火林带存在外,大部分为天然林,该树种生长快速,是重要的用材林树种之一。选择优良的大叶栎品种进行造林,对增加用材树种的多样性,改良林地土壤,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对广西现有桉树在部分水源林地的改造有重要意义,既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又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从大叶栎的生长量来考虑,选择生长性状优良的大叶栎来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8个种源的生长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表明,种源间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性状存在显着的生长差异,在spss两两检验比较分析中采用邓肯多重范围检验(Duncan multiple-range test),分析表明广西平果种源在胸径、树高和蓄积的生长性状上表现最好,有三个性状与广西永福种源存在显着差异,有二个性状与福建明溪和广东兴宁的种源存在显着差异;其次湖南种源的胸径生长性状也与广东平远、广西永福和福建明溪的种源存在显着差异,但在树高和蓄积的生长性状上与其他种源差异不显着。(2)对50个家系的生长量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表明,家系间存在显着差异,广西平果的PG07表现最好,胸径的生长性状与YF11等10个家系存在显着差异,蓄积的生长性状与PY02等11个家系存在显着差异;其次,广西平果的PG05、PG06和PG08家系、广西苍梧的CW04家系、广西融水的RS03家系也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性状,胸径、蓄积生长与PY04等多个家系存在显着差异。(3)在大叶栎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方面,大叶栎的种源与家系的遗传力均较高,种源的遗传力大于家系的遗传力,遗传力均达到80%以上;种源和家系的遗传增益均不高,遗传增益在110%以下的家系占多数。(4)在家系选择的综合系数计算中,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变异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主要性状的权重进行分配,经过对比分析认为主成份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所估算的权重较为合理;在综合系数的评定中,采用权重与性状平均值、性状遗传增益来统一量化评比系数,按照得分重新排序,并制作综合系数的条形图用于家系选择。(5)根据统一量化得到的综合系数进行图表分析,评定选择出7个优良家系,分别属于广西平果种源(家系号为PG05、PG06、PG07、PG08、PG09)、广西苍梧种源(家系号为CW04)和广西融水种源(家系号为RS03),入选家系占50个家系的14.0%;入选大叶栎最好的家系和最差的家系与家系总平均值比,平均胸径增加110.56%-24.72%,平均树高增加5.49%-6.50%,平均蓄积增加27.72%-58.42%;选择出来的家系性状表现与其他家系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为下一步的选育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数据。
张兰[2](2017)在《不同种源棕榈种苗生物学特性变异及初步评价》文中指出为进行棕榈优良种源的早期选择,本研究以贵州、云南两省的19个棕榈种源种子进行大田育苗试验,研究不同种源棕榈种子、苗期生物学特性及其变异、苗期抗旱性和抗寒性的差异,以初步筛选出苗期生长综合表现较好的棕榈优良种源,为贵州大面积培育棕榈人工林进行种源选择提供参考。取得结果如下:(1)不同种源棕榈种子的长径、短径、长宽比、绝干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生活力、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均差异显着(P<0.05)。通过对19个棕榈种源种子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种源划分为4类。采用隶属函数法对19个种源种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种子综合质量排序为:罗甸>毕节七星关区>贞丰>惠水>六盘水钟山区>红河>遵义>松桃>兴义>贵阳花溪区、铜仁碧江区>榕江>福泉>道真>安龙>长顺>习水>望谟>湄潭。(2)不同种源棕榈苗期苗高、地径、主根长、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及总干重均差异显着(P<0.05),其中1年生苗苗高、地径变幅分别为:14.69cm-24.37cm、2.35mm-5.76mm;2年生苗苗高、地径、主根长、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及总干重变幅分别为:28.78cm-51.09cm、8.40mm-21.93mm、14.73cm-41.20cm、37.41dm-102.70dm、127.13cm2-370.15cm2、5.52cm3-14.63cm3、4.64g-12.32g。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均表明本省贵州罗甸、毕节七星关区、兴义种源,外省云南红河种源为贵阳地区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种源。(3)棕榈种源间各项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率、光能利用率、叶绿素含量、硝态氮含量、根系活力)均差异显着(P<0.05)。苗期净光合速率、光能利用率、硝态氮含量、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与苗期生长指标相关性显着(P<0.05),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苗木生长状况。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比较,初步筛选出外省云南红河种源,本省贵州罗甸、毕节七星关区、兴义种源为贵阳地区苗期生理指标综合表现较好的种源。(4)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种源棕榈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随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均呈上升的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种源间棕榈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差异显着(P<0.05)。复水30d后,9个种源存活率为100%,7个种源的存活率在80-90%之间,贞丰及安龙种源成活率仅为60%。通过隶属函数法对19个种源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贵州毕节七星关区、长顺、习水和兴义种源苗期抗旱性较强。(5)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各种源棕榈相对电导率、叶片伤害率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其半致死温度在-17.4-22℃之间,各种源棕榈苗期耐寒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毕节七星关区>罗甸>遵义>安龙>福泉>贵阳花溪区>望谟、兴义>贞丰>湄潭>红河>习水>惠水、榕江>道真、长顺>铜仁碧江区、松桃、贵州六盘水钟山区。(6)采取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生长、生理及抗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明,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综合表现优劣顺序依次为:毕节七星关区>罗甸>红河>兴义>习水>遵义>铜仁碧江区>六盘水钟山区>惠水>长顺>福泉>贵阳花溪区>望谟>榕江>贞丰>安龙>松桃>道真。初步认为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罗甸和兴义种源,云南红河种源在贵阳地区苗期综合表现较好。
陈澜[3](2015)在《不同种源福建柏苗期性状差异性研究及优良种源选择》文中认为福建柏[Fokienia hodgirtsii(Dunn) Henry et Thomas]是国家第一批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珍贵用材树种,是继杉木后又一值得推广的优良树种。本试验播种材料选自福建、广东、广西3省17个种源地的福建柏种子,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主成分分析几种数据处理方式对不同种源一年生福建柏苗苗期性状差异性进行研究比较,选出各方面性状皆兼备的优良种源,旨在为福建柏的幼林期试验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福建柏优良种源选择和育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福建柏种源间球果性状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经多重比较,其中广东韶关曲江种源的球果长、宽、重各项指标与其他种源相比差异最大,在0.01水平下最大达到F;球果长、宽、长×宽、长/宽、重各指标表现最佳的是福建龙岩长汀种源,分别达到194cm、1.87cm、3.63、1.04和3.63g。2.福建柏种源间种子性状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经多重比较,广西柳州柳北种源的种子千粒重与其他种源相比差异较大,在0.01水平下达到F;种子千粒重最大为广西来宾金秀种源,达到0.9506g;福建龙岩长汀种源种子千粒重种内变化较大,变异系数达22.26%。3.球果和种子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球果和种子各性状间总体上显着相关,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956,球果重随球果长和宽的增大而增大,而千粒重则呈现相反规律。4.对福建柏各种源种子进行催芽试验后得到不同种源种子发芽率存在很大差异的结论。福建龙岩的两个种源和福建泉州的两个种源发芽率相对较高,均超过40%,其中福建泉州安溪种源和福建泉州永春种源超过50%,发芽率最高的是福建泉州安溪种源,达到59.22%。5.对不同种源福建柏生长节律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苗高生长基本呈现“慢-快-慢-快-慢”变化趋势,4-5月份出现第一次生长小高峰,7-8月到达第二次高峰,10月后开始缓慢;地径生长总体呈现“慢-快-慢”趋势,各种源生长6月前规律不大相同,7-8月出现一次生长高峰,8月后进入缓慢生长。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苗高地径的拟合结果表明福建柏苗高地径生长过程拟合并不适用该方程。6.福建柏种源间苗高地径中仅苗高呈现显着差异,苗高最大为广西柳州柳北种源,达到25.06cm,地径最大为福建福州永泰种源,达到2.85mm;苗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变动幅度很相近,广东韶关曲江种源苗高地径变异最大,苗高地径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20.99%和29.90%,说明其种内生长最不平均。7.福建柏种源间生物量总体上呈现显着差异,广西柳州柳北种源的生物量积累情况与其他种源相比差异较大;生物量积累最大的为广西柳州柳北种源,总鲜重达到6.18g,总干重达到2.23g,地上鲜重达到5.58g,地上干重达到1.94g,地下鲜重达到0.61g,地下于重达到0.29g。8.生物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种源苗生物量在地上地下部分空间分配上呈现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996,可通过测定某部分生物量推测出其他部分的生物量情况。9.福建三明莘口种源苗期生物量在地下积累最大,地下鲜重/地上鲜重和地下干重/地上干重分别达到0.192和0.273;地上部分含水量最高为福建泉州永春种源,干鲜比为0.306;地下部分含水量最高为福建莆田仙游种源,干鲜比为0.460;整株含水量最高为福建宁德古田种源,干鲜比为0.328。福建泉州永春种源在种源内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配和干鲜比差异很大,变异系数达到61.52%。10.福建柏根系性状方面,不同种源间根系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根长最大达177.09cm,根表面积最大达34.42 cm2,平均根系直径最大达0.68mm,根体积最大达0.54 cm3,根尖数达159,其中福建三明莘口种源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指标均为最大,其根系情况较其他种源更好;不同种源根系性状间相关性很大,相关系数最大达0.975,在根系分析中,可以通过一种指标推测出其他指标的情况。11.在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活性四种生理指标中,仅种源间叶绿素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其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含量最高的均为福建三明莘口种源,分别达到1181.74mg·g-1,435.03mg·g-1,1616.77mg·g-1,且不同种源间种内变异幅度很大.12.结合福建柏各性状和各种源地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最大相关系数为0.688,球果长和球果重都随经度增大而增大;生物量积累量随年无霜期的加长而增大,苗高和总干重随海拔的上升而减小,可溶性糖含量随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13.对福建柏种源四种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以下结果:球果和种子性状方面,评价最高的一类包括福建省龙岩、福州、莆田、泉州几地共计9个种源;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情况方面,评价最高的是广西柳州柳北种源;根系性状方面,评价最高的一类包括广东省、福建省龙岩、福州、南平、莆田、泉州、漳州和三明几地共计15个种源;生理指标含量方面,评价最高的是福建福州罗源种源。14.福建柏优良种源选择的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涵盖所有性状88.778%的信息的前6个主成分,最高分207.9150,最低分95.9367,相差111.9783分,选出前5名优良种源分别是:福建三明莘口、广西柳州柳北、福建泉州安溪、福建三明尤溪、广东韶关曲江,排名比较靠后的几个种源是福建福州闽侯、福建莆田仙游、福建龙岩上杭、福建泉州永春、广西来宾金秀。
夏燕,张建伟,田开春,王军辉,陶明新,王明华,刘军,祁万宜[4](2014)在《云杉5个种18个种源的早期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设置在湖北宜昌地区的云杉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对白云杉、黑云杉、兰云杉、红皮云杉和欧洲云杉等5个种18个种源47年生云杉的适应性、生长性状和形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适应性差异显着,7年生云杉种间和种源间的保存率均呈极显着差异。不同林龄种源间树高、当年抽梢长和冠幅的变异系数较大;且各性状变异既有树种的效应,也有种源间的效应。方差分析表明,57年生云杉的各性状在种间差异极显着,在种源间差异极显着或显着,方差分量表明不同云杉种间和种源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7年生云杉各性状间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运用性状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得到欧洲云杉、兰云杉和黑云杉为试验地区的优良云杉种,并初步筛选出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生长潜力的欧洲云杉6号和4号种源及黑云杉10号种源,7年生树高增益分别为24.08%、13.38%和16.79%。
张怡,韦小丽,王娈,陈模芳[5](2014)在《不同地理种源猴樟苗期生长变异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明不同地理种源猴樟的苗期生长变异,为合理选择猴樟人工林种源提供参考,采集6个不同地理种源猴樟种子进行播种育苗试验,观察其出苗状况,测定各个种源猴樟苗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分析猴樟不同种源苗期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贵阳地区,不同种源猴樟的出苗时间、出苗率、生长发育期及其持续时间均存在差异,贵州花溪种源幼苗萌发最早,云南腾冲种源停止生长最晚。6个种源中生长期最长的是云南腾冲种源(238 d),其次是贵州凯里种源(224 d),最短的是贵州兴仁种源(198 d)。不同种源苗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差异显着,其优劣种源间变异幅度较大:苗高变化范围为33.0584.60 cm,变异系数为29.27%;地径变化范围为9.2313.32 mm,变异系数为12.46%;总生物量变化范围为32.44109.39 g,变异系数为43.23%。综合各种源的生长表现,初步选出云南腾冲种源为贵阳地区苗期生长表现优良的种源。
周玲[6](2013)在《美国不同种源刺槐果实种子及苗期性状的差异研究》文中提出刺槐(Robinia pserdoacacia L.)属豆科(Leguminosae)刺槐属(Robinia L.),落叶乔木,天然分布在美国,天然分布区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分布区从宾夕法尼亚州中部延伸到亚拉巴马和佐治亚洲北部的阿柏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 t.),西部分布区包括密苏里南部的奥扎克高原,阿尔堪萨斯与冬奥克拉荷马的北部和东部。于1898年引入我国,引进后得到迅速扩大栽植,据调查,我国大陆除黑龙江和海南省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均有栽培,其中15个省将刺槐列为主要造林树种,我国刺槐的面积约在1000万hm2以上。刺槐是重要的多用途树种,在材性、抗逆性、生物量等方面都具备十分优良的特性,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先锋树种。目前,国内外对刺槐种源都有研究,但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刺槐的次生种源,有的即便是原生种源,但也不系统。为此,本试验从刺槐原产地美国引进32个种源的刺槐种子,对果实和种子、苗木性状进行了差异对比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的果实和种子性状存在极显着的差异性。28号种源的单果胚珠数及单果好种子数都比较多,该种源是提供大量种子的良好种源。28、31号种源单果面积比较大,是具有胚珠数量较多的种源。19、31号种源是千粒重比较大的种源,29、6号种源是种子面积比较大的种源。16、24号种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较高,31号种源的发芽率较高,7号种源的发芽势较高,而1号种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较低。(2)经过初步对比,不同种源间一年生苗高及粗生长量差异均极显着,6、7号种源的一年生苗高生长和粗生长均最大,认为这两个种源是适合孟津当地生长的刺槐种源。(3)果实和种子性状受种源的地理位置影响,具有连续地理变异性,但不同性状变异规律不同。果实的单果好种子数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多,单果胚珠数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减少,单果长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长,单果宽度和单果面积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小。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减小,种子面积受纬度和海拔两个因子的影响,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小。经度对果实和种子的各个性状影响均不明显。一年生苗生长量受种源的地理位置影响不明显。不同种源的果实种子及幼苗性状间也具有相关性。发芽率和发芽势,单果面积与单果长度、单果宽度,苗高与地径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面积与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呈显着正相关。这表明种子的面积越大,种子的重量也越大,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也随之变高。除此之外,果实,种子及幼苗性状间的相关性均不显着。(4)以果实和种子性状以及一年生苗生长量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看,可将32个种源分为四类,第一类:1,16,21,25,2,30,13;第二类:6,7,17,22,28,29;第三类:19;其余为第四类。同一类的种源在经纬度海拔因子上有一定规律,但类间区别不明显。(5)对不同种源果实种子及幼苗所有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每个样品的得分,6,7,31号种源得分较高,为优质种源,21号种源得分最低。(6)本研究仅是对刺槐原产地种源的果实、种子的特性进行的地理变异探讨。其他如材性、抗性等特性的地理变异研究,有待在今后工作中分别讨论。
潘春林[7](2012)在《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欧洲云杉是我国北方一些重点林区成功引种的外来用材树种,具有优于当地云杉属树种的发展潜力,可扦插繁殖利用。论文以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试验林为材料,系统检索了国内云杉属的研究资料,采用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Spss16.0统计软件)等研究方法,系统观测了试验林13个生长性状,分析了欧洲云杉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特性,旨在了解7年生欧洲云杉36个无性系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及无性化改良潜力,探讨优良无性系选择的可行性,为欧洲云杉的改良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优良种质。对欧洲云杉的栽培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分析结果表明:1)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试验林平均保存率为32.5100%,试验林保存情况发生分化,是由于优树适应性不同及优树产地和试验地之间存在地域差异性造成的。说明嫁接无性系间适应性存在差异,绝大部分无性系的适应性很强。2)遗传变异系数为8.7514.08%,生长性状在无性系间遗传变异显着。各性状的无性系方差相对分量(方差分量占总方差分量的比例)在4.817.6%之间;区组方差相对分量在-0.51.4%之间。表明无性系间遗传变异是主要的变异因子,这是无性系选择的理论依据。无性系重复力为4070%,单株重复力为4.817.6%。表明无性系选择的改良潜力较大,单株选择也是可行的。3)当年接穗高与接穗基径、接穗高、47年生接穗高等6个性状之间存在遗传相关,接穗基径与6、7年生接穗高等性状存在遗传相关,47年生接穗高等4个性状之间存在早晚期遗传相关关系。说明可以用4年生接穗高这个早期性状对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晚期的接穗高进行预测。可以确定4年生作为早期选择年限,利用4年生的性状进行早期选择,缩短遗传评价时间。4)把综合选择指数和综合评定值两个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早期选择,以25%的入选率可选出9个优良无性系,这些无性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可用于推广示范。无性系选择与繁殖利用是有效的改良途径。建议用这9个优良无性系材料通过无性繁殖建立采穗圃,也可作为亲本进行种内、种间杂交制种,实现进一步的遗传改良利用。5)根据当年接穗高生长节律观测数据,拟合出接穗高排序前5位的无性系的当年接穗高与生长天数的回归方程。生长表现最好的19号无性系的回归曲线方程为幂函数模型lny=ln5.15E-7+4.617lnt(R2=0.998,Sig.=0.001)。
王玉山[8](2011)在《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起源于中国,种质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荒山造林绿化树种。针对侧柏缺乏良种的现实,本文根据分子系统学、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AFLP标记结合表型性状,从分子和形态两个水平对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探讨其遗传变异规律,为侧柏优良种源选择、种源区划分、种子调拨及遗传改良等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17省(市、自治区)41个侧柏种源的生长性状、21个种源的球果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在5.41%47.55%间,其中以分枝角的变异系数最大(28.74%),树高的变异系数最小(10.73%)。种子的变异范围为4.77%47.42%,其中单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0.28%,种子厚为11.63%、种子宽为10.42%,种子长的变异最小(CV=8.67%)。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比种子性状的变异系数大,说明种子的遗传稳定性高。生长性状、球果形态的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在种源间分别存在极显着差异,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侧柏种源间生长性状表型分化最大的性状是树高(Vst=46.82%),分化最小的是冠幅(Vst=20.92%),生长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0.12%,即生长变异的69.88%来自种源内。种子的表型分化系数范围为16.78%27.66%,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2.92%,即种子的变异77.08%来自种源内。说明侧柏表型变异种源内远高于种源间的,种源内变异是侧柏种源的主要变异来源。3.生长和种子性状与经纬度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各性状与纬度的关联度大于经度,说明侧柏的表型变异是以纬向变异为主。对44个种源8个种实性状与种源点经纬度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揭示出侧柏种源种实性状的变异受纬度和经度双重控制,变异的基本模式是以纬向变异为主的类型,经纬度可解释种球变异量的38.48%。4.空间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长性状的全局Moran’s I系数在-0.18780.1921间,种子的全局Moran’s I范围为-0.48420.7518,自相关系数多不显着,表现为近距离时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随距离增大,表现为空间不相关或空间随机性。胸径的Moran’s I系数多大于树高的,说明胸径的空间变异性大于树高的空间变异性。各种源生长性状的G系数在-1.0975.6426间,种子的G系数在-2.18991.9142间,且负值多,表明侧柏种源表型性状的空间聚集不明显,大多数种源与较小的种源相邻,即随纬度增加,表型性状呈变小的趋势。部分北方、南方种源的G系数为0,与周围种源无空间相关性,呈现随机分布状态。5.半方差函数结果说明胸径和树高的块金系数分别为58.72%、47.78%,两者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分枝角的块金系数达90.6%,其空间相关性很弱。“Krige”分析反映出侧柏种源的生长性状存在一定的空间结构,呈现出渐变、双向渐变和不规则斑块的非随机分布模式。表明侧柏种源间表现为多数生长性状缺乏空间结构和部分生长性状具特定空间结构的复合模式。6.树高和胸径遗传力在两地点表现不同,平阴点树高遗传力0.70490.9557、胸径遗传力0.70070.8858,枣庄点树高遗传力0.26840.8102、胸径遗传力0.32620.9424,平阴点树高遗传力大于胸径的遗传力,枣庄点则是胸径遗传力多大于树高的遗传力。总体来说,23年生时胸径、树高的遗传力低于幼龄林遗传力。不同林龄生长量与经纬度相关分析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大高生长与经度相关系数逐步缩小,与纬度相关系数有增大趋势;侧柏种源胸径生长量与经度相关系数逐步增大趋势,与纬度相关系数有减小趋势。7.以26个种源的254个单株为试材,利用荧光AFLP标记对侧柏种源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对引物扩增的平均多态位点数为100.4,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6.47%。各种源扩增的多态位点数(A)差异较大,全国种源的平均多态位点数为83.6118.5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A)为38.72%54.86%。山东种源扩增的平均多态位点数为54.5个124.8个,PPA为25.23%57.75%。四种源区扩增的多态位点数和多态位点百分比相比较,南部种源(A = 104.5,PPA = 48.35%)>北部种源(A = 104.2,PPA = 48.25%)>中部种源(A = 102.1,PPA = 47.28%)>山东种源(A =95.4,PPA = 44.14%)。说明南部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北部种源次之,中部和山东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8.不同侧柏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有显着差异,观测等位基因(Na)的变幅为1.26221.6122,有效等位基因(Ne)变幅为1.09831.2519,Nei’s基因多样度(H)变幅为0.06350.1531,Shannon信息指数(I)变幅为0.10250.2371。26个侧柏种源的平均Na=1.5311、Ne=1.2022、H =0.1305、I =0.2102。侧柏种源种级水平观测的等位基因数为Na = 2.000,有效等位基因数为Ne = 1.2406,Nei’s基因多样度为H = 0.1605,Shannon信息指数为I = 0.2695,四个参数在种级水平上显着高于种源水平。在区域水平上,南部种源的Nei’s基因多样度、Shannon信息指数(H=0.1434、I = 0.2366)高于北部种源(H = 0.1425、I = 0.2305)和中部种源(H = 0.1377、I = 0.2283),但无显着性差异,显着高于山东种源(H = 0.1285、I = 0.2227),说明南、北部种源的杂合体多,遗传多样性丰富,而山东种源的遗传多样性低。9.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种级水平总的基因多样度Ht为0.1518,种源内基因多样度HS为0.1106,种源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703,也就是说总变异的27.03%来源于种源间遗传变异,72.97%属于种源内的遗传变异。分子方差(AMOVA)分析结果显示,种源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14.02%,种源内变异占74.86%,区域间变异占11.12%,表明侧柏种源出现了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种源内。10.遗传分化系数计算得到种级水平的基因流Nm = 1.3804,说明侧柏4个种源区间存在适度的基因交流,但各区域的基因流显着高于全分布区的基因流(1.3804),其中北部种源的基因流最高,达3.8442,中部种源为3.3679,南部种源为2.5390,山东种源为2.1078,说明尺度小的区域内,侧柏种源的基因交流频繁。11. 26个侧柏种源间的遗传一致度介于0.84220.9919之间,平均为0.9380;遗传距离为0.00860.1717,平均值0.0647,说明种源间具有较高的基因相似度,遗传距离小。基于侧柏样本间的Nei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26种源可分为5大类,大致按地域聚在一起:第一类为南部种源,包括云南文山、福建南平、贵州贵阳3个种源;第二类为北部种源,包括北京密云、内蒙乌拉山、辽宁朝阳和新疆伊犁4个种源;第三类为西南部种源,包括四川西昌、湖北荆门和河南确山3个种源;第四类为中部的8个种源,为甘肃徽县、江苏铜山、陕西黄陵、山西石楼、宁夏银川、河北易县以及山东的枣庄、莒南8个种源;第五类为山东种源,包括费县、曲阜、泰安、博山、安丘、平度、平阴和聊城8个种源。聚类结果显示纬度(地理距离)相近的种源被聚到了一起,反映了侧柏的遗传分化和生境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经Mantel检验,种源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显示正相关,但未达到显着性水平(r=0.288 6,P = 0.0930)。
唐海霞[9](2011)在《侧柏种源评价及优良种源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原有侧柏种源试验林基础上,对山东地区23年生侧柏进行生长量、抗寒性、抗旱性分析,根据山东立地条件进行山东适生侧柏的种源选择,并进一步对山东侧柏进行种源区划。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侧柏种源生长指标分析及优良种源选择。(1).侧柏种源林地区间、种源间差异极显着,单地点区组间差异不显着,从试验林Duncan检验结果来看:枣庄侧柏生长总体好于平阴和原山,平均胸径分别为10.46cm、9.35cm、8.01cm。原山和平阴立地条件相差不大,但平阴试验林侧柏种源总体生长优于原山。(2).从3个地点生长指标Duncan和聚类分析结果来看,山东泰安、山东肥城、山东微山为最佳种源,此外,山东平阴、山东曲阜等部分鲁中南地区种源,河南大部分种源,江苏徐州、江苏铜山种源也相对较好。2.不同侧柏种源抗寒性研究从种源区域化试验的结果看来,东部区域包括辽宁凌源、北京密云、山东各种源及福建南平种源,抗寒性表现良好,从原山林场抗寒调查(冻害率)结果来看,抗冻性比较好的种源有江苏盱眙、山西种源、除河南禹县外的河南种源,河北种源,其次为山东种源,且这些种源受冻害情况总体差别不大,其中山东枣庄种源冻害率为11.7%,居于第3位,与第2位差别不大,江苏盱眙种源冻害率低于10%。因此,综合看来,原山林场抗寒性较好的种源为:江苏盱眙、山西霍县、山东枣庄种源。3.不同侧柏种源抗旱性研究(1).不同种源鳞叶解剖构造研究表明:侧柏角质层发达,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高。通过对不同侧柏种源进行形态解剖构造观测,探究其抗旱能力强弱,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解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侧柏种源抗旱能力大小依次为:河南确山>河北获鹿>四川射洪>山东泰安>山东平阴>陕西黄陵>福建南平>山东长清>云南文山>山东原山>辽宁凌源>新疆伊犁>山东灵岩>甘肃合水>北京密云>山西长治>鲁徂徕山>湖北荆门。(2).通过光合指标强度、水分饱和亏缺、枝条保水力等方面对不同侧柏种源进行抗旱能力大小评价,最终选出山东泰安等抗旱能力较强的种源。4.从侧柏地理种源变异规律上看:树高、胸径、冠幅与材积相关性极显着,树高、胸径、材积与经度呈不显着的正相关,而冠幅与经度呈不显着的负相关。树高、冠幅指标与维度呈现不显着的负相关,胸径、材积与维度呈不显着的负相关。从三次到五次趋势面,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总体上显示出从西北、西南向华东方向演变,种源的地理变异规律并不是像趋势面一次方程所显示的呈现有规律的逐渐变异。五次趋势面显示出华东种源树高,东经117°北纬36°附近种源表现较好,既山东区域种源表现较好,我国北部,西南种源较差。
柳新红[10](2011)在《白花树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与油脂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槐(Sophora japonica L.),小到中等乔木,是我国优良的材用、药用、食用和观赏树种。国槐自然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广泛引种栽培于世界其他各地。本研究在国槐浙江杭州、湖北孝感、陕西西安、陕西咸阳、北京、河南濮阳和山东泰安等7个群体中,各随机抽取130个单株作为采种样株,对其种子的长、宽、长宽比、表面积、体积和千粒重等6个性状作了观测分析,采用巢氏设计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性和聚类等统计分析,分析不同性状的表型变异及规律,试图为国槐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量化指标,为国槐遗传资源评价、保存和利用提供依据。以北京市丰台苗圃基地收集保存的国槐品种和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旨在探讨国槐DNA的提取和SRAP-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国槐遗传资源的SRAP分析,在分子水平上鉴别品种与无性系及其亲缘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国槐种子的形态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5.24%-14.57%;6个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6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53.11%,表明群体间遗传变异略高于群体内;种子形态性状与地理纬度和经度的相关程度较低。利用分析结果显示7个国槐群体可以分为3类:1)泰安群体;2)湖北孝感和北京群体;3)浙江杭州,西安,咸阳和河南濮阳聚为一类。研究发现,国槐种子没有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可能是长期地人为栽培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采样的不全面或不连续性造成的。2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国槐的最佳SRAP-PCR反应体系(20 uL):Taq聚合酶1.5 U,dNTPs 0.30 mmol/L,模板DNA 90 ng, Mg2+2.0 mmol/L,引物0.3 umol/L,ddH2O补至20 uL。3从12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对PCR产物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进行国槐品种与无性系的亲缘关系的分子识别研究。12对引物PCR扩增的条带大多集中在100bp-2000bp之间。在所获得的430条扩增条带,415条具有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6.60%,其中4对引物的多态性达到了100%。试验结果还表明,SRAP能检测国槐品种及无性系的多个遗传位点。采用Em9-Me12引物组合可以很好的区分国槐的不同品种及无性系,并建立了国槐的SRAP指纹图谱。4国槐品种和无性系的遗传相似系数(SM)为0.68-0.89,平均相似系数为0.73,说明国槐品种和无性系间的相似性比较高,遗传基础比较窄。基于遗传相似系数SM,按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对国槐品种和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76处,将其分为4类,第二类为国槐4号和国槐35号;第三类为蝴蝶槐(S.japonica var.oligophylla Franch);第四类为龙爪槐(S.japonica var. pendula Loud.),曹州2号(S.japonica ’Caozhou 2’)和金叶国槐(S.japonica f.flavi-rameus);其余为第一类,第一类又可以分为两个亚组;蝴蝶槐(S.japonica var.oligophylla Franch)单独聚为第三类,表明不同叶型间的差距比较大。
二、云杉地理种源苗期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杉地理种源苗期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大叶栎优良种源与家系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大叶栎的特征与特性 |
1.1.1 形态特征与分布 |
1.1.2 生物学特性与适生环境 |
1.1.3 要用途及发展前景 |
1.2 林木良种选育研究现状 |
1.2.1 林木遗传改良研究 |
1.2.2 国内外种源试验研究 |
1.2.3 广西当前大叶栎研究进展 |
1.3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3.1 目的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不同种源/家系大叶栎的生长性状调查与分析 |
2.3.2 不同种源/家系大叶栎的遗传差异比较 |
2.3.3 不同种源/家系大叶栎的性状综合评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源/家系生长性状 |
3.1.1 不同种源生长性状 |
3.1.2 不同家系生长性状 |
3.1.3 小结 |
3.2 种源与家系遗传差异分析 |
3.2.1 种源遗传力 |
3.2.2 种源遗传增益与现实增益 |
3.2.3 家系遗传力 |
3.2.4 家系遗传增益与现实增益 |
3.2.5 小结 |
3.3 家系性状综合评定分析 |
3.3.1 权重的选择分析 |
3.3.2 优良家系的选择 |
3.3.3 优良家系选择结果分析 |
3.3.4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不同种源棕榈种苗生物学特性变异及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种源试验的研究进展 |
1.1.1 林木种源试验研究现状 |
1.1.2 林木种源试验研究内容 |
1.1.2.1 不同种源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1.2.2 不同种源苗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1.3 林木种源试验的研究趋势 |
1.2 棕榈的研究现状 |
1.2.1 棕榈的生物生态学特性 |
1.2.2 棕榈的繁殖技术研究 |
1.2.2.1 棕榈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
1.2.2.2 棕榈育苗技术研究 |
1.2.3 棕榈的抗寒性研究 |
1.2.4 棕榈的应用价值研究 |
1.2.4.1 食用价值 |
1.2.4.2 药用价值 |
1.2.4.3 观赏价值 |
1.2.4.4 工业价值 |
1.2.5 棕榈研究展望 |
1.3 选题依据 |
1.4 研究内容 |
1.4.1 不同种源棕榈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4.2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生长特性的研究 |
1.4.3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
1.4.4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抗旱性、抗寒性的研究 |
1.4.5 不同种源棕榈的综合评价与初步选择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种源棕榈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种子形态指标的测定 |
2.2.2 种子品质指标的测定 |
2.2.2.1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 |
2.2.2.2 种子千粒重的测定 |
2.2.2.3 种子发芽率的测定 |
2.2.2.4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
2.2.3 种子内含物含量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种源棕榈种子形态指标比较 |
2.4.2 不同种源棕榈种子品质指标比较 |
2.4.2.1 种子千粒重 |
2.4.2.2 种子发芽指标 |
2.4.2.3 种子生活力 |
2.4.3 不同种源棕榈种子内含物含量比较 |
2.4.4 种子特性与地理位置的相关性分析 |
2.4.5 种子指标聚类分析 |
2.5 不同地理种源棕榈种子质量综合评价 |
2.6 小结与讨论 |
2.6.1 小结 |
2.6.2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性状变异研究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
3.3.1 苗高、地径生长量的测定 |
3.3.2 生物量及根系生长状况的测定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3.5 结果与分析 |
3.5.0 不同种源棕榈2年生苗生长节律变异 |
3.5.0.1 苗高生长节律 |
3.5.0.2 地径生长节律 |
3.5.1 不同种源棕榈2年生苗生长期的划分 |
3.5.2 不同种源棕榈苗高、地径生长量变异 |
3.5.2.1 1年生苗生长量变异 |
3.5.2.2 2年生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变异 |
3.5.3 不同种源棕榈2年生苗根系生长变异 |
3.5.4 不同种源棕榈2年生苗生物量变异 |
3.5.5 苗期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5.6 生长指标与地理位置的相关性分析 |
3.5.7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生长的综合评价 |
3.5.7.1 不同种源棕榈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
3.5.7.2 不同种源棕榈隶属函数分析及综合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生理生化特性变异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苗期光合指标的测定 |
4.2.2 苗期生化指标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种源苗期光合指标的比较分析 |
4.3.1.1 净光合速率的比较 |
4.3.1.2 蒸腾速率的比较 |
4.3.1.3 气孔导度的差异 |
4.3.1.4 胞间CO2浓度的差异 |
4.3.1.5 水分利用率的差异 |
4.3.1.6 光能利用率的差异 |
4.3.2 不同种源苗期生化指标的比较分析 |
4.3.2.1 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4.3.2.2 硝态氮含量的差异 |
4.3.2.3 根系活力的差异 |
4.3.3 棕榈苗期生理特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3.4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综合评价 |
4.3.4.1 不同种源棕榈生理生化特性主成分分析 |
4.3.4.2 不同种源棕榈生理生化特性隶属函数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抗性研究及综合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2.1 抗旱性试验设计 |
5.1.2.2 抗寒性试验设计 |
5.1.3 指标测定方法 |
5.1.3.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5.1.3.2 生理指标的测定 |
5.1.3.3 光合指标的测定 |
5.1.3.4 复水后存活率的统计 |
5.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抗旱性比较 |
5.2.1.1 处理期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5.2.1.2 干旱处理下不同种源棕榈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 |
5.2.1.3 干旱处理下不同种源棕榈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 |
5.2.1.4 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棕榈光合参数的差异 |
5.2.1.5 不同种源棕榈幼苗复水后存活率差异 |
5.2.2 不同种源棕榈抗寒性分析 |
5.2.2.1 叶片相对电导率与处理温度的关系 |
5.2.2.2 叶片伤害率与处理温度的关系 |
5.2.2.3 低温处理下棕榈不同种源半致死温度的确定 |
5.2.3 不同种源棕榈抗性综合评价 |
5.2.4 棕榈种源苗期变异综合评价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不同种源棕榈种子生物学特性变异 |
6.1.2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生长性状变异 |
6.1.3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生理生化特性变异 |
6.1.4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抗旱性研究 |
6.1.5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抗寒性研究 |
6.1.6 不同种源棕榈苗期综合评价及初步筛选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不同种源福建柏苗期性状差异性研究及优良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福建柏种源试验综述 |
1.1.1 福建柏种源种子品质差异试验 |
1.1.2 福建柏种源苗期试验 |
1.1.2.1 幼苗生长性状和生物量 |
1.1.2.2 幼苗生长节律 |
1.1.2.3 幼苗根系性状 |
1.1.3 福建柏的种源幼林期试验 |
1.1.3.1 生长性状 |
1.1.3.2 地理变异规律 |
1.1.4 开花结实 |
1.2 近年来其他植物种源试验研究情况 |
1.2.1 生长节律、生长模型拟合 |
1.2.2 光合特性 |
1.2.3 胁迫下的研究 |
1.2.4 其他方面的研究 |
1.3 小结 |
2. 试验地概况、研究内容、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福建柏各种源球果和种子性状比较试验 |
2.2.2 福建柏地理种源苗期试验 |
2.3 试验材料 |
2.4 研究方法 |
2.4.1 福建柏各种源球果和种子性状比较试验 |
2.4.1.1 球果和种子指标测量方法 |
2.4.1.2 球果处理 |
2.4.2 福建柏地理种源苗期试验 |
2.4.2.1 福建柏种子发芽试验方法 |
2.4.2.2 试验设计和苗期管理 |
2.4.2.3 福建柏各种源苗生长节律试验方法 |
2.4.2.4 福建柏各种源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指标试验方法 |
2.4.2.5 福建柏各种源苗根系指标试验方法 |
2.4.2.6 福建柏各种源苗叶绿素含量测量方法 |
2.4.2.7 福建柏各种源苗可溶性糖含量测量方法 |
2.4.2.8 福建柏各种源苗可溶性蛋白含量测量方法 |
2.4.2.9 福建柏各种源苗硝酸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 |
2.4.2.10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福建柏各种源球果和种子性状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
3.1.1 不同种源福建柏球果性状比较分析 |
3.1.2 不同种源福建柏种子千粒重比较分析 |
3.1.3 不同种源福建柏球果和种子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 福建柏地理种源苗期试验结果分析 |
3.2.1 不同种源福建柏发芽情况比较分析 |
3.2.2 不同种源福建柏生长节律比较分析 |
3.2.2.1 苗高地径生长趋势变化 |
3.2.2.2 苗高地径Logistic方程拟合结果分析 |
3.2.3 不同种源福建柏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比较分析 |
3.2.3.1 苗高地径差异分析 |
3.2.3.2 生物量差异分析 |
3.2.3.3 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相关性分析 |
3.2.4 不同种源福建柏根系性状比较分析 |
3.2.4.1 根系性状差异分析 |
3.2.4.2 根系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
3.2.5 不同种源福建柏生理指标比较 |
3.2.5.1 生理指标差异分析 |
3.2.5.2 叶绿素含量比较分析 |
3.2.6 福建柏地理种源变异规律 |
3.2.7 福建柏种源性状聚类分析 |
3.2.8 福建柏优良种源选择 |
3.2.8.1 各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2.8.2 各种源的综合得分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不同种源福建柏球果和种子性状比较 |
4.1.2 不同种源福建柏发芽情况比较 |
4.1.3 不同种源福建柏生长节律比较 |
4.1.4 不同种源福建柏苗高地径和生物量比较 |
4.1.5 不同种源福建柏根系性状比较 |
4.1.6 不同种源福建柏生理指标比较 |
4.1.7 福建柏地理种源变异规律 |
4.1.8 福建柏种源性状聚类分析 |
4.1.9 福建柏优良种源选择 |
4.2 讨论 |
4.2.1 球果和种子指标和生长指标 |
4.2.2 生长曲线的拟合 |
4.2.3 福建柏苗期地理种源变异规律差异 |
4.2.4 各指标高低和综合得分的差异 |
4.2.5 最优种源和根系性状与生理性状的关系 |
4.2.6 苗期试验种源评价选择指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云杉5个种18个种源的早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数据调查 |
2.3 统计及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云杉种和种源的生长适应性 |
3.2 种和种源各性状的表型变异 |
3.3 种和种源各性状的方差分析 |
3.4 各性状间相关分析 |
3.5 优良种和种源的选择 |
4 结论与讨论 |
(5)不同地理种源猴樟苗期生长变异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播种育苗 |
1.2.2 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源猴樟种子出苗情况 |
2.2 苗木生长节律变异 |
2.2.1 苗高生长节律 |
2.2.2 地径生长节律 |
2.2.3 生长期 |
2.2.4 苗高及地径各时期的净生长量 |
2.2.5 不同种源猴樟苗高及地径总生长量的差异 |
2.3 根系生长 |
2.4 生物量及其分配 |
2.5 不同种源的聚类 |
3 结论与讨论 |
(6)美国不同种源刺槐果实种子及苗期性状的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种源试验的意义 |
1.2 种源实验测定的方法 |
1.3 种源实验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种源试验研究进展 |
1.3.2.1 种源间差异及种源的地理变异趋势研究 |
1.3.2.2 优良种源的选择和种子调拨区划 |
1.4 种源试验对林业生产的影响 |
1.5 刺槐研究进展 |
1.5.1 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
1.5.2 刺槐种源的研究概况 |
1.6 种源试验的下一步发展建议 |
2 引言 |
3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1 试验材料及采集方法 |
3.2 试验方法 |
3.2.1 刺槐果实和种子指标测定 |
3.2.2 刺槐种子催芽及育苗 |
3.2.2.1 育苗地概况 |
3.2.2.2 种子催芽及育苗方法 |
3.3 统计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刺槐不同种源果实性状对比研究 |
4.1.1 刺槐不同种源单果长、宽及面积对比 |
4.1.2 刺槐不同种源单果种子数对比 |
4.2 刺槐不同种源种子性状对比研究 |
4.3 刺槐不同种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对比研究 |
4.4 刺槐不同种源一年生刺槐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差异 |
4.5 刺槐不同种源果实和种子性状以及一年生苗的相关性研究 |
4.5.1 刺槐原产地种源地理位置与不同种源果实和种子性状以及一年生苗生长量的关系研究 |
4.5.2 刺槐不同种源果实、种子及苗期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
4.6 刺槐不同种源聚类分析 |
4.7 刺槐不同种源主成分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7)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云杉属的研究进展 |
1.2.1 云杉属的分类学述评 |
1.2.2 欧洲云杉概况 |
1.2.3 云杉强化育苗的研究进展 |
1.2.4 云杉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5 云杉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 |
1.2.6 我国云杉遗传改良的技术路线及育种策略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与重点解决的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概况与试验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 性状的方差分析 |
3.3 遗传参数估算 |
3.4 优良无性系选择 |
3.5 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 |
3.6 性状的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的适应性 |
4.2 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特点 |
4.3 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的选择 |
4.4 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性状的相关性 |
4.5 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的生长曲线方程 |
4.6 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木种源试验 |
1.2.2 表型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2.4 侧柏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表型变异数据 |
2.1.2 地理变异分析数据 |
2.1.3 分子标记材料 |
2.2 试验地状况 |
2.3 方法 |
2.3.1 性状测定方法 |
2.3.2 AFLP 实验方法 |
2.3.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侧柏种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1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
3.1.1.1 生长性状变异特征比较 |
3.1.1.2 生长性状极差变异特征 |
3.1.1.3 生长性状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的多重比较 |
3.1.1.4 生长性状表型分化 |
3.1.2 种子变异分析 |
3.1.2.1 种子性状值离散性特征 |
3.1.2.2 种子性状值极差变异特征 |
3.1.2.3 种子性状变异系数和相对极差的多重比较 |
3.1.2.4 侧柏种源种子性状方差分析 |
3.1.2.5 侧柏种子的表型分化 |
3.1.3 侧柏种源聚类分析 |
3.2 侧柏种源地理变异规律 |
3.2.1 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 |
3.2.1.1 生长性状与经纬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
3.2.1.2 生长性状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
3.2.2 侧柏种子地理变异规律 |
3.2.2.1 侧柏种实性状与地理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
3.2.2.2 侧柏种实性状与气象因子的典型相关分析 |
3.2.2.3 种实性状与经纬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
3.2.3 侧柏种源表型性状的空间相关分析 |
3.2.3.1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的全局空间相关分析 |
3.2.3.2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的局部空间相关分析 |
3.2.3.3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的半方差函数 |
3.2.3.4 侧柏种源生长性状空间分布 |
3.2.3.5 侧柏种子性状的全局空间相关分析 |
3.2.3.6 侧柏种子性状的局部空间相关分析 |
3.2.4 种源的聚类 |
3.2.5 侧柏种源性状的遗传力分析 |
3.2.6 侧柏种源不同林龄胸径和树高与经纬度关系 |
3.3 侧柏种源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1 不同引物组合对侧柏种源的荧光AFLP 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
3.3.2 侧柏种源的遗传多样性 |
3.3.3 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经纬度关系 |
3.3.3.1 Nei’s 基因多样度(H)与经纬度关系 |
3.3.3.2 Shannon 信息指数与经纬度关系 |
3.3.4 侧柏种源的遗传分化 |
3.3.5 侧柏种源的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析 |
3.3.6 聚类分析 |
3.3.6.1 全国种源聚类 |
3.3.6.2 山东种源株系聚类 |
3.3.6.3 山东种源聚类 |
3.3.6.4 侧柏种源的区域聚类 |
4 讨论 |
4.1 侧柏的表型变异丰富 |
4.2 侧柏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
4.3 侧柏种源的遗传结构 |
4.4 侧柏种源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
4.5 侧柏种源的地理变异规律 |
4.6 侧柏种源的空间变异规律 |
4.7 不同林龄种源与经纬度关系 |
4.8 侧柏种源间的亲缘关系 |
4.9 本论文的创新点 |
4.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5 结论 |
5.1 侧柏种源表型多样性结论 |
5.2 侧柏种源地理变异规律结论 |
5.3 侧柏种源分子遗传多样性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9)侧柏种源评价及优良种源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种源选择研究概况 |
1.2 侧柏的特征及地理分布 |
1.3 我国侧柏种源研究现状 |
1.3.1 侧柏种源基础性研究 |
1.3.2 侧柏种源选择研究 |
1.3.3 侧柏地理变异的研究 |
1.3.4 侧柏种源区划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状况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树高、胸径、冠幅、材积的测定 |
2.3.2 抗冻调查 |
2.3.3 15 个侧柏种源抗寒性指标测定 |
2.3.3.1 材料采取及处理 |
2.3.3.2 各项指标的测定 |
2.3.4 枝条保水力研究 |
2.3.5 光合指标测定 |
2.3.6 18 个侧柏种源的形态解剖 |
2.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地理变异趋势研究 |
3.1.1 种源经纬度相关性分析 |
3.1.2 侧柏种源胸径趋势面分析 |
3.2 3个试验点不同侧柏种源生长量评价 |
3.2.1 3个地点各指标相关性及遗传参数分析 |
3.2.1.1 原山林场侧柏生长指标遗传相关性分析 |
3.2.1.2 大寨山林场侧柏生长指标遗传相关性分析 |
3.2.1.3 抱犊崮林场侧柏生长指标遗传相关性分析 |
3.2.2 原山林场不同侧柏种源生长量评价 |
3.2.3 平阴大寨山林场不同侧柏种源生长量评价 |
3.2.4 枣庄抱犊崮林场不同侧柏种源生长量评价 |
3.2.5 3 个试验点侧柏种源综合评价 |
3.2.5.1 侧柏种源的基因型稳定性分析 |
3.2.5.2 3 个地点相同侧柏种源的种源稳定性分析 |
3.2.5.3 3 个地点侧柏种源方差分析 |
3.2.5.4 3 个地点侧柏种源聚类分析 |
3.3 基于生长指标下的优良侧柏种源选择 |
3.3.1 原山林场优选侧柏种源及形态描述 |
3.3.2 大寨山林场优选侧柏种源及形态描述 |
3.3.3 抱犊崮林场优选侧柏种源及形态描述 |
3.3.4 3 个试验点优选侧柏种源 |
3.4 不同侧柏种源适应性研究 |
3.4.1 3 个试验点种源保存率研究 |
3.4.2 不同侧柏种源抗寒性研究 |
3.4.2.1 原山林场侧柏种源抗冻调查 |
3.4.2.2 15 个侧柏种源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
3.4.2.3 各指标聚类分析 |
3.4.2.4 各侧柏种源区域化研究 |
3.4.2.5 优良抗寒种源选择及描述 |
3.4.3 不同侧柏种源抗旱性研究 |
3.4.3.1 枝条保水力研究 |
3.4.3.2 平阴43 个侧柏种源光合能力分析 |
3.4.3.3 平阴地区抗旱种源选择 |
3.4.3.4 18 个侧柏种源的形态解剖 |
3.5 山东地区侧柏优良种源综合选择及评价 |
3.5.1 山东地区侧柏种源综合评价 |
3.5.2 山东地区侧柏优良种源选择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10)白花树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与油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空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白花树地理分布及其气候、群落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白花树在我国的分布 |
2.2.2 白花树分布区气候特征 |
2.2.3 白花树群落类型与组成 |
2.2.4 群落主要特征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白花树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叶片样品采集 |
3.1.2 表型性状测定与分析方法 |
3.1.3 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
3.1.4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群体间和群体内的表型变异 |
3.2.2 表型性状群体间分化 |
3.2.3 白花树表型变异特征 |
3.2.4 白花树表型性状间相关关系 |
3.2.5 白花树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
3.2.6 表型聚类分析 |
3.2.7 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3.2.8 基于SRAP的扩增结果 |
3.2.9 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
3.2.10 群体间亲缘关系SRAP分析 |
3.3 小结 |
3.3.1 表型多样性 |
3.3.2 SRAP标记揭示的白花树遗传多样性 |
3.3.3 白花树群体的遗传分化与基因交流方式探讨 |
第四章 白花树地理种源苗期变异和光合特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4.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4.1.2 生长性状观测与分析方法 |
4.1.3 光合光响应观测和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苗木生长量、生物量和形态的种源变异 |
4.2.2 光合-光响应参数的种源差异 |
4.2.3 主要光合参数对光合有效辐射响应的种源差异 |
4.2.4 影响净光合速率生理因子的种源差异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产地种仁与种子油营养成分及理化特性 |
5.1 试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5.1.1 材料和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种子物理参数比较 |
5.2.2 种仁主要成分及其氨基酸、矿物质、苯甲酸含量的比较 |
5.2.3 种子油成分比较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云杉地理种源苗期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叶栎优良种源与家系选择研究[D]. 邓玉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2]不同种源棕榈种苗生物学特性变异及初步评价[D]. 张兰. 贵州大学, 2017(04)
- [3]不同种源福建柏苗期性状差异性研究及优良种源选择[D]. 陈澜.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4]云杉5个种18个种源的早期评价[J]. 夏燕,张建伟,田开春,王军辉,陶明新,王明华,刘军,祁万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12)
- [5]不同地理种源猴樟苗期生长变异性[J]. 张怡,韦小丽,王娈,陈模芳.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5)
- [6]美国不同种源刺槐果实种子及苗期性状的差异研究[D]. 周玲.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3)
- [7]欧洲云杉嫁接无性系遗传变异与选择[D]. 潘春林.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01)
- [8]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D]. 王玉山.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9]侧柏种源评价及优良种源选择[D]. 唐海霞.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9)
- [10]白花树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与油脂特性研究[D]. 柳新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