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梅萝卜dsRNA的克隆及cDNA杂交检测不同品种萝卜dsRNA的亲和力

新梅萝卜dsRNA的克隆及cDNA杂交检测不同品种萝卜dsRNA的亲和力

一、心里美萝卜dsRNA的克隆和cDNA杂交法检测不同变种萝卜dsRNA的亲缘性(论文文献综述)

卢利佩[1](2012)在《萝卜优良单株选择及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利用性状差异显着的两种萝卜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再自交获得F2。以F2分离群体为材料,调查其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筛选优良的萝卜单株,为下一步育种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探讨萝卜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为萝卜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按照综合评分比较选择法,选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分别为F2-48、F2-46、F2-38和F2-29。2.相关分析显示,萝卜的产量与叶片数、叶长、叶宽、根长和根粗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4、0.478、0.550、0.576和0.920,与株高和株幅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7和0.390,其中与根粗的相关系数最大。3.通径分析表明:根粗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是0.7826,说明根粗是提高总产量的最重要因素,应作为选育高产萝卜品种的主要指标。根长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为0.2892,对萝卜总产量影响较显着,在萝卜新品种选育中应重视对根长性状的选择。叶宽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为0.1463,对萝卜产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株幅和叶片数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0103、0.0027,对萝卜总产量的影响不大。所以,在萝卜的选育过程中对株幅和叶片数的选择标准可适当放宽。叶长和株高对萝卜产量的通径系数分别为-0.1006、-0.01,表明叶长和株高对总产量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萝卜选育过程不宜选择叶长和株高过大的株系。4.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单个分离世代的分离分析方法,对F2群体的一些性状表型数值进行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肉质根Vc含量、根长和株幅的最适遗传模型都为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7.72%、95.58%、85.39%;肉质根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最适遗传模型都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5.71%、92.55%;肉质根根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最适遗传模型都为一对加性主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9.53%、50.30%;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最适遗传模型为一对负向显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2.62%;叶宽、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无主基因控制。

王冰林,李媛媛,韩太利[2](2009)在《我国萝卜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文中认为概述了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基因定位、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体系优化等在萝卜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萝卜遗传改良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刘金亮[3](2007)在《四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分子变异及HC-Pro结构对抑制RNA沉默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obacco vein banding mosaic virus, TVB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TuMV)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 ZYMV)分别是危害茄科作物、十字花科蔬菜和葫芦科作物的主要病毒。本研究分析了这4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分子变异以及蚜传辅助成分-蛋白酶(helper component proteinase,HC-Pro)部分结构变化对抑制RNA沉默功能的影响。马铃薯Y病毒(PVY):1.本研究测定了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甘肃省和黑龙江省等地烟草和马铃薯上44个PVY分离物3′-端基因组(包括部分NIb、完整CP和3′-UTR)片段,以及其中25个分离物的HC-Pro基因并测定其序列。首次根据HC-Pro和CP编码区序列分析了中国烟草上PVY的遗传进化和分子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中国烟草上PVY种群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除了PVYN和PVYO外,还发现PVYN:O和PVYNTN株系在我国烟草上发生,而且PVYN:O是最流行的株系。2.遗传多样性分析证明,PVY CP编码区在其进化过程中处于正向或多样化选择,而HC-Pro编码区处于负向或纯化选择。进一步分析显示,寄主适应性和地理来源在PVY CP编码区进化过程中起作用。芜菁花叶病毒(TuMV):1.利用生物学、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首次证明潍县萝卜红心病的病原是TuMV,并对其病害循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克隆了其CP基因,并构建了其表达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正确表达,为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奠定了基础。2.本研究测定了2004-2007 4年间中国十字花科蔬菜上44个TuMV分离物3′-端基因组(包括部分NIb、完整CP和3′-UTR)序列,与GenBank上有明确寄主的74个TuMV中国分离物及100个东亚分离物的CP基因及3′-UTR序列比较,并对其遗传进化及分子变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44个分离物3′-端基因组片段大小为1125 bp或1126 bp,均包括48 bp的NIb基因序列、867 bp的CP基因序列、210 bp或211 bp的3’-UTR。这44个分离物在系统进化树上属于3个组,分别对应basal-BR、Asian-BR和world-B。首次发现中国basal-BR分离物的存在,并且发现了14个中国分离物属于basal-BR种群。3.重组分析结果,WFLB-04、BJ1-06、BJ2-06 3个分离物CP基因及3′-UTR可能发生了重组。4.分析了东亚144个分离物TuMV CP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表明CP编码区在进化过程中氨基酸非常保守,处于负向或纯化选择压力,寄主选择性、地理来源等因素对其遗传多样性影响较小。烟草脉带花叶病毒(TVBMV):1. TVBMV在中国烟草上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烟草生产上一种主要病毒,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测定了山东、河南、安徽、云南等地烟草上12个TVBMV分离物的3’-端基因组片段(包括部分NIb、完整CP和3′-UTR),与GenBank上仅有4个分离物的基因组部分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这些分离物表现出一定的地理相关性。YN9和YND两分离物NIb和CP的切割位点为Q/N,其它分离物均为Q/G(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普遍存在)。2.本研究构建了YND分离物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并制备了相应的特异性抗血清,为在生产上快速检测TVBMV奠定了基础。小西葫芦花叶病毒(ZYMV):1.采用RT-PCR的方法,对采自山东聊城的一表现严重花叶、黄化、蕨叶及果实畸形的南瓜样品进行了检测,同时扩增到了ZYMV、WMV、TMV和CMV 4种病毒的基因组片段,说明该样品受到这4种病毒的复合侵染。2.根据CP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42个ZYMV分离物可划分为6个基因型,本研究得到的分离物与Con、Cal、Flo等11个分离物属于基因型Ⅲ。ZYMV中国分离物的变异性最大,不同地区的ZYMV分离物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相关性。HC-Pro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明确HC-Pro参与蚜传和协生的基序对抑制RNA沉默是否有影响,针对参与蚜虫传毒和协生的基序设计一系列引物,获得了3个HC-Pro的突变体,通过农杆菌共浸润法,根据报告基因GFP的表达情况分析了不同突变体对抑制RNA沉默的影响。结果表明,Phe7、Asn12的缺失及同时将Ile250和Gly251分别突变为Asp和Glu得到的相应突变体均使HC-Pro丧失对RNA沉默的抑制活性,说明这3个位点参与HC-Pro抑制RNA沉默功能。

张晓婷,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4](2005)在《双链RNA技术与植物病毒研究》文中认为90%以上的植物病毒基因组是RNA。含RNA基因组的病毒会产生特异的双链RNA(dsRNA)。从受到病毒侵染的植物组织中提取病毒相关的dsRNA,进行病毒的检测和分类,诊断植物病毒病,探索生物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新途径,是植物病毒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双链RNA技术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王冲[5](2005)在《蔷薇科植物病毒研究 ——4种病毒的分子鉴定及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对浙江、山东、辽宁等地的蔷薇科主要经济植物上的主要病毒进行了检测和分子鉴定,比较了该科植物中的主要病毒李坏死环斑病毒(PNRSV)、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花叶病毒(ApMV)和洋李矮缩病毒(PDV)分离物的序列同源性、血清型和种内进化关系,初步研究了应用玻片杂交技术来检测该科植物上以上病毒的发生概况。 田间症状调查显示,蔷薇科植物病毒病症复杂多样。ELSIA和RT-PCR检测表明,在我国甜樱桃上PNRSV的感染率很高,ELISA检测阳性率为45%;苹果褪绿叶班驳病毒(ACLSV)也可能是甜樱桃上的主要病毒,RT-PCR检测阳性率为30%。ASGV和ApMV是苹果上的主要病毒,ELIS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6.7%和18.3%。PNRSV在玫瑰、桃和苹果上偶有发生,侵染率不高。我们没有在中华樱桃上检测到PNRSV。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感病樱桃叶肉细胞组织病变严重,组织病变情况呈多样性,可以观察到线状病毒粒子群或结晶体。 通过RT-PCR方法获得8个PNRSV分离物(PNRSV-C4、PNRSV-CTA、PNRSV-C3、PNRSV-C915、PNRSV-A1、PNRSV-A2、PNRSV-P、PNRSV-R)的CP基因序列,PNRSV-P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675 bp,其它7个分离物CP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681bp。所获得分离物与54个其它地区的分离物进行同源性分析、血清型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各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7%-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9-100%。杭州桃分离物PNRSV-P归属为亚组Ⅲ成员,其余七个分离物均为亚组Ⅰ成员。亚组Ⅰ与亚组Ⅱ、Ⅲ的最显着的区别是亚组Ⅰ在第118-125碱基之间插入了6个核苷酸长度的序列。核苷酸序列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来源的PNRSV分离物不表现明显的地域相关性或寄主相关性。CP蛋白氨基酸序列比较和抗原指标分析显示分离物PNRSV-P属于CH9血清型温和致病型的株系,其余7个分离物与CH9血清型皱缩致病型株系的抗原指标比较相似,但在第5、62和126位氨基酸处的抗原指标差别较大。 通过RT-PCR方法从苹果上获得2个ASGV分离物和一个ApMV分离物,分别命名为ASGV-A1、ASGV-A2和ApMV-A。对不同地区来源、不同寄主来源的12个ASGV分离物进行CP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0.2%-1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1%-100%。ASGV-A1和ASGV-A2与巴西的分离物UV01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分别为99.2%和99.6%,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6%和100%,应该是同一病

许兆祥,李蕾琴[6](2001)在《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实验研究发现 ,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卫青萝卜提取物对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的小鼠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可抑制网状细胞肉瘤实体瘤的生长 ,并且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阮红,李德葆[7](1996)在《The technique of double─stranded RNA:a》文中提出Thetechniqueofdouble┐strandedRNA:anewdetectionmethodforstrawberryvirusRuanHong1;LiDebao2(1Dept.ofBiologicalSci.andTech.,Zheji...

王燕平,陈爱珺,张竞,付士红,许兆祥[8](1992)在《心里美萝卜dsRNA的克隆和cDNA杂交法检测不同变种萝卜dsRNA的亲缘性》文中研究说明 我们曾报道,十字花科萝卜的各种栽培变种都含有抗病毒、抗癌作用的干扰素诱生剂,其有效成分为dsRNA。本实验构建了含有心里美萝卜dsRNA的cDNA重组质粒。以其cDNA为探针进行杂交试验,探讨各种变种萝卜dsRNA之间的亲缘关系。 萝卜dsRNA的分离和纯化参照文献,先从萝卜提取总核酸,然后经CF11纤维素柱层析和低融点琼脂糖制备电泳,获得较纯的dsRNA。

二、心里美萝卜dsRNA的克隆和cDNA杂交法检测不同变种萝卜dsRNA的亲缘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里美萝卜dsRNA的克隆和cDNA杂交法检测不同变种萝卜dsRNA的亲缘性(论文提纲范文)

(1)萝卜优良单株选择及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萝卜育种研究进展
        1.1.1 生物技术育种
        1.1.2 抗病育种
        1.1.3 品质育种
        1.1.4 新品种选育
    1.2 萝卜主要性状的遗传研究
    1.3 萝卜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4 萝卜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
    1.5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形态特征调查
        2.2.2 品质性状及生理指标测定
    2.3 数据处理
        2.3.1 相关性分析
        2.3.2 遗传分析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萝卜优良单株选择
    3.2 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3.3 产量与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
    3.4 萝卜主要性状遗传的初步分析
    3.5 萝卜主要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3.6 萝卜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第4章 讨论
    4.1 萝卜优良株系选择及评价标准
    4.2 萝卜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模型
    4.3 今后的研究方向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词汇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我国萝卜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DNA分子标记技术
2 基因克隆与异源表达
3 基因定位
4 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体系优化
5 其他
6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展望

(3)四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分子变异及HC-Pro结构对抑制RNA沉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马铃薯Y 病毒属病毒的研究综述
        1. 马铃薯Y 病毒属的生物学特性
        1.1 症状及寄主范围
        1.2 病毒传播
        2. 马铃薯Y 病毒属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2.1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表达
        2.2 病毒基因的功能
        3. 马铃薯Y 病毒属病毒的分类现状
    二、植物病毒的分子变异
        1. 植物病毒变异机制
        1.1 突变
        1.2 重组
        1.3 重排
        2. 植物RNA 病毒变异特征
    三、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马铃薯Y 病毒的分子变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VY 的提纯
        2.2 抗血清制备
        2.3 病毒样品的血清学检测
        2.4 RT-PCR 扩增
        2.5 PCR 产物的克隆
        2.6 序列分析
        2.7 29个PVY 分离物分子变异
        2.8 15个PVY 分离物分子变异
    3. 结论和讨论
第三章 芜菁花叶病毒的分子变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TuMV 的提纯
        2.2 抗血清制备
        2.3 潍县萝卜红心病病原鉴定
        2.4 潍县萝卜TuMV 分离物CP 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2.5 十字花科蔬菜TuMV 分子变异
        2.6 8个TuMV 分离物的3′-端基因组片段序列分析
        2.7 44个TuMV 分离物的3′-端基因组片段序列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烟草脉带花叶病毒的分子变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RT-PCR 扩增
        2.2 PCR 产物的克隆
        2.3 序列分析
        2.4 TVBMV CP 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RT-PCR 扩增及克隆
        2.2 序列测定及分析
        2.3 ZYMV-LC 3'-端序列分析
        2.4 TMV-LC CP 序列分析
        2.5 WMV-LC 3'-端序列分析
        2.6 CMV-LC CP 序列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HC-PRO 结构变化对抑制RNA 沉默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4)双链RNA技术与植物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中的双链RNA
2 双链RNA的提纯和分析技术
    2.1 从植物组织中直接提取dsRNA
    2.2 从病毒粒体中提取dsRNA
3 双链RNA技术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3.1 病毒或类病毒病的诊断
    3.2 病毒的分类和比较
    3.3 病毒卫星RNA的检测
    3.4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4 问题与展望

(5)蔷薇科植物病毒研究 ——4种病毒的分子鉴定及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蔷薇科经济植物
    1.2 蔷薇科植物的经济意义
    1.3 蔷薇科作物生产现状
    1.4 蔷薇科经济植物主要病毒的研究进展
        1.4.1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
        1.4.2 苹果茎沟病毒
        1.4.3 苹果花叶病毒
        1.4.4 洋李矮缩病毒
        1.4.5 侵染蔷薇科木本植物的其它病毒
    1.5 植物病毒研究的方法学
        1.5.1 生物学方法
        1.5.2 电子显微镜技术
        1.5.3 血清学方法
        1.5.4 分子生物学方法
        1.5.4.1 病毒dsRNA分析
        1.5.4.2 PCR和RT-PCR技术
        1.5.4.3 核酸杂交方法
        1.5.4.4 基因芯片方法
        1.5.4.5 异源双链泳动分析法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预期目标
第二章 蔷薇科植物病毒的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毒源采集与保存
        2.1.2 病毒双链RNA提取与病毒基因组分分析
        2.1.3 感病植物的组织病变观察
        2.1.4 ELISA实验步骤
        2.1.5 寄主反应测定
        2.1.6 总RNA提取
        2.1.7 RT-PCR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蔷薇科植物病毒病田间症状
        2.2.2 dsRNA分析结果
        2.2.3 ELISA检测结果
        2.2.4 寄主反应测定结果
        2.2.5 病变组织观察
        2.2.6 RT-PCR检测结果
    2.3 小结
第三章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病毒分离物
        3.1.2 酶与试剂
        3.1.3 引物设计
        3.1.4 病毒RNA模板的制备
        3.1.5 RT-PCR和cDNA合成
        3.1.6 PCR反应和目标片段的扩增
        3.1.7 PCR产物回收
        3.1.8 RNA玻片杂交
        3.1.9 DNA片段的连接
        3.1.10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3.1.11 重组质粒的转化
        3.1.12 重组质粒DNA的制备(碱裂解法)
        3.1.13 重组质粒的鉴定
        3.1.13.1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3.1.13.2 菌液PCR鉴定
        3.1.14 DNA测序和序列同源性比较
    3.2 结果分析
        3.2.1 PNRSV部分序列的cDNA的克隆
        3.2.2 不同PNRSV分离物的序列分析
        3.2.3 PNRSV分离物CP基因序列酶切位点分析
        3.2.4 不同PNRSV分离物C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3.2.5 不同PNRSV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3.2.6 PNRSV分离物序列末端分析
        3.2.7 玻片杂交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侵染苹果的两种病毒的分子鉴定与检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病毒分离物
        4.1.2 酶与试剂
        4.1.3 引物设计
        4.1.4 总RNA模板的制备
        4.1.5 RT-PCR和cDNA合成
        4.1.6 PCR反应和目标片段的扩增
        4.1.7 PCR产物回收
        4.1.8 DNA片段的连接
        4.1.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4.1.10 重组质粒的转化
        4.1.11 重组质粒DNA的制备(碱裂解法)
        4.1.12 重组质粒的鉴定
        4.1.12.1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4.1.12.2 菌液PCR鉴定
        4.1.13 DNA测序和序列同源性比较
        4.1.14 RNA玻片杂交
    4.2 结果分析
        4.2.1 ASGV和ASPV部分序列的cDNA的克隆
        4.2.2 ASGV和ApMV分离物的序列分析
        4.2.3 不同ASGV分离物C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4.2.4 不同ASGV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4.2.5 不同ApMV分离物C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4.2.6 不同ApMV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4.2.7 两种病毒的玻片杂交结果
    4.3 小结
第五章 侵染甜樱桃的洋李矮缩病毒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病毒分离物
        5.1.2 酶与试剂
        5.1.3 引物设计
        5.1.4 ELISA检测
        5.1.5 总RNA模板的制备
        5.1.6 RT-PCR和cDNA合成
        5.1.7 PCR反应和目标片段的扩增
        5.1.8 PCR产物回收
        5.1.9 DNA片段的连接
        5.1.10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5.1.11 重组质粒的转化
        5.1.12 重组质粒 DNA的制备(碱裂解法)
        5.1.13 重组质粒的鉴定
        5.1.13.1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5.1.13.2 菌液PCR鉴定
        5.1.14 DNA测序和序列同源性比较
    5.2 结果分析
        5.2.1 PDV序列的cDNA的克隆
        5.2.2 PDV分离物的序列分析
        5.2.3 不同PDV分离物CP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5.2.4 不同PDV分离物C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
    5.3 小结
总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6)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 萝卜提取物的制备
    2 实验鼠
    3 病毒
    4 鼠网状细胞肉瘤和肿瘤细胞的移植
    5 自然杀伤 (NK) 细胞活性的测定
结 果
    1 萝卜提取物对小鼠皮下感染乙脑病毒的保护作用
    2 萝卜提取物对网状细胞肉瘤的抑制作用
    3 萝卜提取物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作用
讨 论

四、心里美萝卜dsRNA的克隆和cDNA杂交法检测不同变种萝卜dsRNA的亲缘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萝卜优良单株选择及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D]. 卢利佩. 河南科技大学, 2012(05)
  • [2]我国萝卜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 王冰林,李媛媛,韩太利. 长江蔬菜, 2009(08)
  • [3]四种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分子变异及HC-Pro结构对抑制RNA沉默的影响[D]. 刘金亮.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1)
  • [4]双链RNA技术与植物病毒研究[J]. 张晓婷,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04)
  • [5]蔷薇科植物病毒研究 ——4种病毒的分子鉴定及检测技术研究[D]. 王冲. 浙江大学, 2005(08)
  • [6]萝卜提取物在小鼠体内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 许兆祥,李蕾琴. 病毒学报, 2001(04)
  • [7]The technique of double─stranded RNA:a[J]. 阮红,李德葆.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6(03)
  • [8]心里美萝卜dsRNA的克隆和cDNA杂交法检测不同变种萝卜dsRNA的亲缘性[J]. 王燕平,陈爱珺,张竞,付士红,许兆祥. 病毒学报, 1992(04)

标签:;  ;  ;  ;  ;  

新梅萝卜dsRNA的克隆及cDNA杂交检测不同品种萝卜dsRNA的亲和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