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发展专科教育”和“加强产学合作教育”的一些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彭跃刚[1](2017)在《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社区学院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和变革的经验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借鉴。相对于对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职业教育研究而言,对美国职业教育的研究在我国略显薄弱。社区学院是美国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机构,研究社区学院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较为全面地审视美国社区学院教育并提炼出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学习的经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缘起及研究方案,即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阐述社区学院的历史和规律,由第二章"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和第三章"社区学院的发展规律"构成。第三部分分析社区学院的现状、特点、问题与改革,由第四章"社区学院的现状"、第五章"社区学院的特点"和第六章"社区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构成。第四部分预测社区学院的发展趋势并分析社区学院的几个典型问题,由第七章"社区学院的发展趋势"和第八章"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中的典型问题研究"构成。第五部分探讨社区学院给高职院校的启示,即第九章"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阐述了研究缘起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方案等。该章认为美国社区学院的管理和运行方式较为特殊,且社区学院也在不断变革,研究美国社区学院可为中国高职院校提供有益的经验。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因素分析、比较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在研究美国社区学院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展开。第二章"社区学院的发展历程"分五个阶段分析社区学院的历史:萌芽阶段(1901年-1920年);初步发展阶段(1921年-1944年);快速发展阶段(1945年-1983年);调整和完善阶段(1984年-2008年);再调整阶段(2009年至今)。第三章"社区学院的发展规律"包括:政府推动形成了完善的社区学院网络;与四年制大学和产业界的合作促进了社区学院的健康发展;始终紧扣个人发展需要是社区学院的生命力所在;社区学院发展既受到诸多教育思想影响同时也丰富了教育思想。第四章"社区学院的现状"阐述从社区学院的六个方面展开: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制度;教育培训项目及课程构成;教师;学生;产学合作;与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第五章"社区学院的特点"包括: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培训系统的重要枢纽;社区学院教育优先服务所在社区;社区学院教育培训课程具有较大弹性;社区学院广泛开展对外合作;社区学院拥有特色鲜明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第六章"社区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职业类课程的职业相关性;与产业界的合作以及学生的学业完成。第七章"社区学院的发展趋势"预测了六种趋势:社区学院将更加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社区学院对外合作将更加广泛和深入;社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证书体系和课程体系;社区学院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业完成率;社区学院教育呈现"高移"和"国际化";社区学院评价将会更受重视。第八章"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中的典型问题研究"探讨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证书体系的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产学合作等典型问题。第九章"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主要有五个方面:高职院校应优先满足区域教育培训需求;应建立专兼职结合且具有流动性的教师队伍;应使课程建设兼顾产业界需要和学生发展;通过多途径实施产学合作;把自身打造成区域内的教育培训枢纽。研究可能的创新点有:从较新视角划分了美国社区学院的历史发展阶段;尝试探讨了社区学院的发展规律;启示部分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枢纽的论述有一定新意。受制于研究条件和研究能力,对社区学院的具体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产学合作、转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还需要在未来研究中深入探讨。
吴冰[2](2014)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产学合作培养技能人才是建设高技能社会的迫切需求,也是国家的长期政策要求。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行业、企业参与严重不足、产学合作不紧密的问题。既有的研究部分回答了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动力基础,但却无法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解释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动力差异。比如,已有文献既无法解释在既定制度约束下不同企业与高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水平存在的显着差异,也无法解释不同经济体、不同技能形成制度下的高职产学关系存在的显着差异。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很大原因在于,既有研究大多基于教育理论并从教育机构的立场出发。本研究首先以人力资本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以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为理论视角,建立了一个旨在解释高职院校产学关系的概念框架。这一概念框架解释了高职院校产学关系的实质是: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各主体——技能需求者(企业与行业)、技能供给者(高职教育机构)和技能所有者(学生个体或潜在劳动者)在既有技能形成制度背景下,以(不同专业的学生)技能专用化为目标的契约关系。在上述概念框架下,首先从一个社会(或经济体)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技能形成制度下的高职产学关系;然后从企业、院校、专业和学生个体角度实证研究既有制度约束下影响国内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兼有专用技能人力资本需求和技能投资策略、传统的企业倾向于和高职院校开展实质性产学合作。从企业角度,只有兼具专用技能人力资本需求和技能投资策略、传统的企业才倾向于和高职院校开展实质性产学合作。具体来说,企业因其所属行业(产业)、规模、所有制、技术采用导致专用技能人力资本需求差异,进而引发产学合作行为与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兼具专用技能需求和技能投资策略、传统的企业才有可能与高职院校开展实质性产学合作;小企业、劳动密集企业或不具有技能投资策略、传统的企业产学合作动力主要在于获取技术与技能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2.办学主体差异对产学合作水平存有影响,即行业或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水平越高。从企业角度,对院校前期(技能专用化)投入较大(或与院校合作具有“组织保障措施”的企业/行业,倾向于和高职院校开展实质性产学合作。从院校治理结构来说,“越有利于企业治理的院校”产学合作水平越高。所以行业企业办学无论在产学合作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存在普遍的优势。同时,行业部门能够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利益诉求从而避免企业办学可能出现的“市场失灵”和“办学失范”现象;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因为离技能需求者——企业、行业“组织距离较远”反而更需要通过“古典式签约方法”与企业、行业建立一种以“或有雇佣”为契约条件的订单培养产学合作关系;而学校办学条件(如院校等级和学校规模)对产学合作影响不显着。3.企业与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水平取决于合作专业的技能专用性与市场需求从专业角度,企业与高职院校在不同专业产学合作“兴趣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逻辑。具体来说,企业与高职院校在不同专业的产学合作行为与合作水平是由该专业的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市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职院校对于重点专业的投入与建设能够提升该专业的社会声誉,从而使重点专业在招生市场具有一定美誉度与竞争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学合作但却无法改变企业和市场对特定专业的专用技能的需求,也无法改变企业对该专业深层次的产学合作需求。4.学生个体的可信承诺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稳定性存有影响高职院校产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个体是企业技能专用化投资后的实际受益者和专用技能形成后的实际拥有者。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个体专用技能人力资本水平,但学生个体在产学活动中获取的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大小与产学合作稳定性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为了保障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稳定性,从短期来看,产学合作双方(院校与企业)为“锁定”技能专用化投入后所形成的专用技能,需要建立学生个体、合作院校、合作企业三方可信契约承诺;在长期来看,还需建立学生个体(乃至家庭)对专用“高技能”积累的长期观念,避免学生个体的短期行为。5.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方式与水平受制于所在经济体的技能形成制度从不同社会、经济体的技能形成制度角度,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还受到技能形成制度的影响:首先,企业与高职教育机构基于技能的产学合作动力首先来自专用中间技能的需求,而对专用中间技能需求与所在经济体的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密不可分;其次,构成有利于企业与高职院校基于技能的产学合作制度要素至少应该包括如下三方面:合作各方(受训者、学校、企业乃至政府)的可信承诺关系、行业内技能认证标准化和监督产学合作质量的第三方力量。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得出如下政策启示:第一,加快高职院校治理结构改革。外部治理结构方面,应从法律上进一步理顺高职院校与政府、企业(行业)三者之间的关系。高职院校不仅仅是“普通高校”的一部分,更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建立“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是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在职业院校治理中的作用,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多元主体,各利益相关者在高职院校组织生态内外和谐相处的治理结构;在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方面,要在学校领导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重大决策和监督职业院校发展的机制。第二,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开展以“用人”为基础的产学合作过程当中,要趋利避害,创新顶岗实习方式。高职院校与企业在订单培养、预岗实习等涉及学生个体的产学合作活动中,校企双方应与合作第三方(学生及家长)共签一份利益成本均衡分担、含有违约惩罚机制的契约从而兼顾产学合作质量和企业雇佣稳定性。第三,高职院校应加强所在地产业结构与技能需求结构的市场调研,健全院校、专业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院校要更多地从行业、企业的“经济逻辑”(而不仅仅基于学校的“教育逻辑”)视角来理解、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与产学关系;院校要更多地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技能需求(而非专业实力等技能供给)的角度来规划专业发展。第四,高职院校要提高为中小微企业技术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拓宽产学合作领域、提高产学合作水平,迫切要注意提高教师技术水平,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手段,重点为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提供技术服务。第五,政府未来对于高职院校的激励与支持要引入竞争的手段。今后对高职院校财政支持重点可从过去对特定院校专项财政扶持转向“产学合作订单培养项目”的财政补贴,受益对象从过去的特定院校转向基于专业-项目的“产学合作订单培养学生”。第六,学习、借鉴域外高职产学关系经验不能简单复制其产学合作的具体方式与措施,更需要深入探究其技能形成制度特征。作为一个地域广大、发展不均衡的技能“发展型”经济体,各级政府要根据所在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来推进高职教育机构与企业的产学合作从而回应产业的技能需求,并以此推动高技能社会的形成。政府应将高职产学合作视为技能形成政策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项教育政策。第七,政府、行业组织作为第三方的介入可以保证集体性的、优质的产学合作。一个高技能社会的形成有赖于整个社会高质量的产学合作,而高质量的产学合作不仅需要校企双方的努力,更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在制定行业人才培养标准、职业资格认定、产学合作过程监督乃至高职教育机构外部治理结构改革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邵波[3](2009)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发展、国家转型和教育民主化思潮等因素的联合推动作用下,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规模高速扩张时期。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系统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高等教育由于量的扩张必将引起质的改变,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成为了指导各国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预警理论。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高等教育的主体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基础与核心的高深知识也越来越趋向实用化,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出现了明显分工,有的侧重于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新技术的设计,有的侧重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侧重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人才已成为独立的人才群体,出现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以科学范式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知识模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都要求高等教育走出高楼深院,遵循市场的规律和要求,重新进行自己的功能定位,扩展自己的功能范围,不仅要培养从事“发现”和“发明”的研究人员,更多的是培养从事应用领域的各类工作人员,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在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和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二元结构,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和多规格的体制。德国、美国、英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科学大学、社区学院、原多科技术学院以及科技大学等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型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尽管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及提法尚不统一,但是通过考察和研究上述国家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机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同于传统学术导向型高等教育的,以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和应用导向型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养成的有机统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纪之交,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名义,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量的大发展。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我国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存在着种种误读,而且由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而一方面需要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影响进行理性解读和反思;另一方面,从国家、社会等各方面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众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胡丽玲[4](2010)在《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在全力发展经济,加快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大量的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需要高级应用型人才。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高等技术人才,以“学校、企业合作”为基础,将学校与企业的教育资源相结合、学生在学校学习与在企业进行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实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进行分析,得出一定的启示;对国内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院校优秀经验等,在此基础上,以高等职业院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为支撑,借鉴国外主要的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根据笔者的各高等职业院校的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即政府大力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政府在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的统筹职能。
何珊珊[5](2014)在《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在短短的几十年的历史里,其发展犹如一部台湾经济发展史,其发展脉络遵循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满足对社会和人民的需求。它曾为台湾地区创造“经济奇迹”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的学制和体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所认同。其中产学合作是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当前的重要政策。台湾地区“教育部”为鼓励高等技职院校与产业合作,积极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与企业共同创造更多价值。将产学合作大致分为研究发展和人才培育两方面,研究发展主要着重整体规划产业界与学校间的合作,其目的在于加强学校与产企业间双向交流,藉由学术界的研究,引导产业界正确的经营理念、协助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相对地也提升学术界研究发展水准,以达到区域科技资源整合的理念。此外,人才培育则强调经由课程共构与教学合作缩短学校教学与产业需求的落差,加强学生职场能力的培养,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产学合作的两方面必须有全方面的设计,才能带动产业和学术需求的满足,形成产学合作双赢的运作模式。经过长期的探索,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形成一套独特的运行体系。本研究希望通过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研究,梳理其发展过程,尽力概括和总结其发展规律,期望给我国大陆高等职业学校产学合作发展提供些许建议。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本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再简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对台湾地区高等职业发展历程进行剖析,首先交代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发展的背景,再对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分三阶段发展历程:初创期——劳动密集型社会发展期,发展期——技术密集型阶段以及成熟期——知识信息型阶段;第三部分,对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发展历程、产学合作发展的现状、发展政策、产学合作的发展策略、管理上的不足及产学合作未来展望的思考;第四部分,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提供对策和建议。
赵月桃[6](2004)在《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高等教育逐步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潮流。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面临着如何摆脱学科型教育传统的影响,正确定位、办出特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长期任务;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院校,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还面临着办学条件、育人模式及就业水平三大瓶颈难题。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合作教育之路,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本文从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历史与现状两个维度,分析了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国内外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状况;在明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及高职高专产学合作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现状的分析,探索了推动产学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动力机制、工作机制和实践模式,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和实践对策措施,进一步以河南机专的“2+1”模式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张兄武[7](2015)在《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我国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数量与规模的扩张,文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逐渐突显。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科本科专业人才,是当前高等文科教育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层次和数量决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社会对文科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本研究提出文科本科专业在保持培养适量学术型人才的前提下,应坚持应用性改革与发展方向,大力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综合访谈和其它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本科层次文科专业的应用性,既不是广义上的价值性应用,也不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操作性使用,而是指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实际问题。同时,分析总结了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当代特点、具体表现,以及文科专业应用性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和形成基础。在理论梳理后,本研究利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构建了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价体系。其中深度访谈40人/次,专家咨询5人/次;为获取的依据更为牢固,发放关于如何评价文科专业应用性调查问卷300份,调查对象包括毕业3年以上文科专业毕业生,高校文科专业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以及政府机构、企事业等用人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3类群体。本研究认为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可以从就业难易程度、就业结构、就业质量、适应状况、发展前景和转换能力等6个一级纬度,具体包括获得初次就业机会的时间、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薪资福利等20个二级纬度来评价。根据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价体系,初步编制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状况调查问卷,并对150份样本进行了试测和信效度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800份调查问卷,检测了当前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现状。依据结果评价原则和外部评价原则,本研究选择工作年限为2-6年的文科本科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尽可能包括文科本科专业毕业生可就业的各类型的社会组织。根据调查结果,文科本科专业的应用性程度较理工科专业弱;211大学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程度相对985大学和一般本科院校要高,而且显着高于一般本科院校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程度;在文科内部,8个不同学科门类之间也存在差异,历史学、法学和哲学较低。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高校自身在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上存在包括专业体系需要改进、培养过程和教学内容需要优化、师资力量需要提升、评价功能需要强化等诸多问题;同时,在内部管理机制方面也存在没有形成有利于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和制度。利益相关方在人才培养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造成文科专业应用性不强的重要原因。文科专业应用性的形成受诸种因素的制约,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撑。本研究提出高校自身应从文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模式、教师队伍、学科建设、以及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同时,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主体功能,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以及其它社会组织的参与功能。为保证不同利益相关者有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本研究根据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等原则,提出了需要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建立健全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构建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赵聪慧[8](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产教融合育人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教育的发展历来都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科技进步推动着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方向。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发展格局。同时,高等教育领域适时而动,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建设新工科。新工科建设的一个重点就是探索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目的在于加强高校与社会联系,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国内产教融合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职业教育,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开展产教融合的研究则不多。因此本研究试图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高等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发展,构建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国内产教融合发展状况仍存在较多问题亟需解决。如产教融合育人目标层次不明确、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以及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为提升产教融合发展质量,促进工程教育与产业升级协调发展,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等,系统研究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构建路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明确研究目的、意义,并对当前关于产教融合发展国内外现状进行综述,接着对新工科及产教融合育人概念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对育人模式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分析国内工程教育领域产教融合发展历史脉络、取得的成就和挑战,第三部分将研究视野集中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具体分析该校在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实践举措、成效以及问题与不足,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在认识到问题不足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域外,分析国外工程教育强国如德国、美国及日本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和实践,进行横向研究,并总结出有针对性的经验;第五部分结合新工科要求及当前国情,从育人目标、培养内容、标准与制度建设及外围环境利用等方面提出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第六部分是总结。通过此研究以期为新工科建设及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此外,本研究中一些观点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深入论证。
李振祥[9](2007)在《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及绩效研究 ——以宁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如何合理选择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合理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是摆在学校和企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并且已成为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吸收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高职教育的产学合作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企业家的重视和关注。为了使高职产学合作教育能深入、持续地发展下去,提高高职产学合作的效果和质量,有必要对高职产学合作及绩效问题作专题研究。产学合作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它将课堂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它允许学生跨越校园界限,面对现实世界去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确定职业方向。产学合作通过利用学校和社会现场两种环境、两种资源,对大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锻炼和素质养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既有高等性,又有职业性。产学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显着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比普通高等教育的产学合作更全面、更深入,它所追求的是紧密型、深层次的产学合作——合作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产学合作教育,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赢得质量和社会认同度,才能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格局,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高等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产学合作,有利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实现高职特色办学目标;有利于创新专业设置,改善办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更有利于学生就业。本文从宁波产学合作案例分析入手,对高职产学合作产生、存在和发展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剖析了具有代表性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的做法、结果和特点,总结了他们在产学合作教育中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也阐述了他们在产学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分析产学合作,文章的研究采用了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即不仅仅从宁波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的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而且对绩效的理论——产学合作动力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这就充分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即先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因为产学合作绩效仅以实际案例分析还是远远不够的。它缺少产学合作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分析,更缺少动力机制的探讨。为此,本文对动力问题也作了一定深度的讨论,尤其从动力的角度来分析产学合作中的动机问题、动力的来源问题、目前存在的动力问题、中外产学合作动力比较和研究等。通过分析研究后,发现产学合作绩效与产学双方的动力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动力,找准高职产学合作难以开展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明确绩效优良是以产学双方双赢互动为基础的,并提出构建起高职产学合作教育的藕合机制。如结合机制、动力机制、选择机制、组织机制、投入机制、就业用人机制、政府的保障机制、实训基地建设机制、产学合作评价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建立,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本文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的一些结果和结论:首先,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合作之路。其次,高职产学合作绩效是建立在合理的动力机制基础上的,因此,要研究产学合作绩效问题,就必须解决动力及动力机制问题。再次,只有构建起高职教育产与学双方绩效藕合机制才是产学合作的长效机制。第四,绩效优良是以产学双方双赢互动为基础的,因此,双赢既是产学合作的切入点,又是产学合作的落脚点。
李东航[10](2015)在《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和大众高等教育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建立起比例合理、功能明确、沟通顺畅的合理分流体系。当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出现比例失衡、功能重叠和沟通不畅等突出问题。因此,开展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合理分流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沿着“理论探讨——历史梳理——问题归纳——成因分析——创新思考”的逻辑思路展开。除第一章绪论之外,主要由五大研究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对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进行理论探讨,由第二章构成。界定了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的核心概念,阐述了高等教育分流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理论依据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高等教育分流是高等教育分流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分流对象的意愿和条件,由分流机构实施操作的对分流对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差别的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活动。当前,高等教育分流呈现出流向多元、职普沟通、上下衔接、内外融合、前后循环的新的时代内涵。高等教育分流制度是人为设计的,约束高等教育分流活动各相关主体行为和主体间互动关系的规则体系,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多向分流制度、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高等教育上下衔接制度、高等教育内外融合制度、高等教育前后循环制度。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建立健全受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高校自主发展能力、学生参与高教管理层次、企业参与高教发展程度、社会文化教育观念等五大因素的制约。第二部分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分析,由第三章构成。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基本是到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得以发展,并在政府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后发展进程加快。高等教育教育多向分流制度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制度经历了初步探索、雏形建立、不断完善三个发展阶段;非正规高等教育发展制度经历了雏形期、成型期、提升期三个发展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制度经历了萌芽期、波动期、深化期三个发展阶段。职普沟通制度中的职普“专升本”制度经历了制度的出台、制度的修正、制度的调整三个发展阶段;职普联合培养制度经历了制度的酝酿、制度的形成、制度的实施三个发展阶段。上下衔接制度经历了单轨上下衔接、单轨上下衔接向双轨交互上下衔接过渡两个发展阶段。内外融合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深化改革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后循环制度经历了制度的文本出台、试点实践两个发展阶段。第三部分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由第四章构成。总体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缺乏顶层设计,制度的协调性较差;二是缺乏专门立法,制度的权威性不强;三是缺乏配套制度,制度的操作性太弱。具体看,多向分流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有制度权威性不高、制度协调性较差、制度操作性不强:职普沟通制度的现实困境主要包括沟通渠道单一、沟通的单向性、具体环节的不完善;上下衔接制度的现实困境包括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对口式”上下衔接通道、缺乏普通高等教育“转流式”上下衔接通道;内外融合制度的现实困境主要是缺乏顶层设计、科学论证和可操作性:前后循环制度的现实困境包括缺乏明确有力的专门法规、缺乏覆盖全国的标准框架、缺乏相互协调的配套制度。第四部分是对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现实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由第五章构成。导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现实困境的因素主要有五个:一是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政府重集权管理轻分权管理、重部门利益轻公共利益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重政策调控轻依法治理、重计划手段轻市场作用的高等教育管理机制是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现实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高校自主发展能力。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未得到充分落实、高校联合发展机制的缺失严重阻碍了高校的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限制了高校在分流制度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三是学生参与高教管理层次。当前我国学生参与高教管理时面临着参与意识偏弱、参与能力不强、参与机制欠缺和制度不全等问题,这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在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而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建立健全。四是企业参与高教程度。当前我国企业在参与高等教育发展时呈现出重经济利益轻社会责任、重单兵突进轻行业协作、重表面形式轻深层参与的缺点,导致企业没有发挥其在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建设中的应有作用,从而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建设进程。五是社会文化教育观念。当前在我国社会中终结性学习观、一元化人才观、封闭取向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和控制取向的高等教育管理观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建设缺乏有利的思想和文化氛围。这五大因素与五个高等教育分流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呈现出一对多或者多对一的复杂关系。第五部分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进行探讨,由第六章构成。在创新主体构成上,中央政府是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宏观调控者;地方政府是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中观统筹者;高校是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微观实施者;学生是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主要参与者;企业是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在创新动力来源上,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意味着对制度背后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高校、学生、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原有利益格局进行调整。只有通过一定的利益协调机制达成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形成制度创新的共识,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才能获得动力并有可能取得实质的创新成果。在实施策略上,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应采取政府推动与市场诱导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局部试点相结合、适度突破与稳步推进相结合、立足国情与合理借鉴相结合四大实施策略。在具体路径上,要针对五个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存在的问题,分别采取具体的改革举措。在环境优化上,一是要优化政府的高教管理体制机制,二是要增强高等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三是要提升学生参与高教管理的层次,四是要提高企业参与高教发展的程度,五是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观念氛围。
二、对“发展专科教育”和“加强产学合作教育”的一些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发展专科教育”和“加强产学合作教育”的一些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美国社区学院有很多成功经验 |
二、美国社区学院是一种典型的教育模式 |
三、美国社区学院研究具有较大空间 |
四、中国高职院校可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经验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社区学院综合研究 |
二、社区学院历史研究 |
三、社区学院课程研究 |
四、社区学院教师研究 |
五、社区学院产学合作研究 |
六、社区学院转学研究 |
七、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假设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美国社区学院萌芽时期(1901年-1920年)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 |
第二节 美国社区学院初步发展时期(1921年-1944年)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的发展与变革 |
第三节 美国社区学院快速发展时期(1945年-1983年)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 |
第四节 美国社区学院调整和完善时期(1984年-2008年)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 |
第五节 美国社区学院再变革时期(2009年至今)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二、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规律探讨 |
第一节 社区学院发展与政府介入 |
一、民众的教育需求促使政府介入社区学院 |
二、提升国家竞争力需要政府干预社区学院 |
三、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需要政府介入社区学院 |
第二节 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互动 |
一、社区学院是四年制大学的生源基地 |
二、社区学院有效衔接高中教育和四年制大学教育 |
三、四年制大学深刻地影响着社区学院转学课程设置 |
四、转学机制对社区学院学生有很强激励作用 |
五、四年制大学促进了社区学院内部课程融合 |
第三节 社区学院与产业互动 |
一、产业变化影响社区学院人才培养规格 |
二、社区学院人才培养离不开产业界参与 |
三、社区学院系统与产业界已结成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社区学院与个人教育培训需求 |
一、社区学院的存在基础是满足个人教育培训需求 |
二、多元化的个人教育培训需求不断促使社区学院变革 |
三、社区学院课程设计要兼顾个人当前和未来发展 |
第五节 社区学院教育与教育思想 |
一、教育界人士倡导是社区学院萌芽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
二、办学思想变化直接影响着社区学院教育培训的轨迹 |
三、多种教育思想促进了社区学院发展和变革 |
四、社区学院的长期教育实践丰富了教育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美国社区学院现状 |
第一节 社区学院的行政管理及学校管理 |
一、社区学院的行政管理 |
二、社区学院的学校管理 |
第二节 社区学院的教育培训服务项目及课程构成 |
一、社区学院的教育培训项目 |
二、社区学院课程构成 |
第三节 社区学院师资 |
一、社区学院师资类型及学历 |
二、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 |
三、社区学院师资的素质要求 |
四、社区学院教师培训 |
五、社区学院教师考核 |
第四节 社区学院学生 |
一、社区学院学生的特点及构成 |
二、社区学院学生的入学条件及学费 |
三、社区学院学生学业评价及学位(证书)获取 |
第五节 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合作 |
一、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
二、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在不同项目中推行且形式多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社区学院的特点 |
第一节 社区学院是美国教育培训系统的重要枢纽 |
一、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社区学院管理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
二、以州级管理为主的教育培训系统 |
三、学士学位教育的重要中转站 |
四、职业技术教育的主阵地 |
五、补偿教育和社区培训的重要平台 |
第二节 社区学院教育优先服务所在社区 |
一、社区学院在州范围内"经络通畅" |
二、社区学院教育培训服务覆盖面广 |
第三节 社区学院教育培训课程具有较大弹性 |
一、学科性和职业性兼具 |
二、融合性和发展性并举 |
第四节 社区学院重视转学教育和产学合作 |
一、社区学院重视转学教育 |
二、社区学院重视产学合作 |
第五节 社区学院拥有特色鲜明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
一、专职教师是美国社区学院教育教学的稳定器 |
二、兼职教师是美国社区学院教育教学的平衡器 |
三、教师适度流动制度是社区学院教师队伍的活力激发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 |
第一节 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 |
一、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
二、课程衔接的改革措施 |
第二节 社区学院职业技术类课程的职业相关性 |
一、社区学院职业技术类课程的职业相关性不够 |
二、社区学院提高职业技术类课程职业相关性的举措 |
第三节 社区学院与产业界的合作 |
一、社区学院与产业界合作存在的问题 |
二、推动社区学院和产业界合作的举措 |
第四节 社区学院学生的学业完成 |
一、社区学院学生学业完成面临的问题 |
二、促进社区学院学生学业完成的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社区学院将更加关注产业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市场需要 |
一、国内产业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影响着社区学院的专业结构 |
二、国际产业竞争对社区学院的专业设置产生间接影响 |
三、社区学院将不断调整教育培训项目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
第二节 社区学院对外合作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
一、社区学院会巩固与产业界的合作 |
二、社区学院将加强与高中和四年制大学的合作 |
三、社区学院会扩大与其他机构的合作 |
第三节 社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证书体系和课程体系 |
一、教育界人士会进一步倡导建立统一的证书体系及课程体系 |
二、完善的学科系统将促进统一的证书体系及课程体系的完善 |
三、成熟的职业分类将推动统一的证书体系及课程体系走向完善 |
四、建立统一的证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未来走向 |
第四节 社区学院将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业完成率 |
一、学业完成率低是美国社区学院面临的严酷现实 |
二、社区学院学生学业完成率会受到教育研究者更多关注 |
三、社区学院学生的学业完成率会更受社区学院重视 |
四、政府和社区学院将会采取措施提高学生学业完成率 |
第五节 社区学院教育呈现"高移"和"国际化"的趋势 |
一、社区学院教育"高移"趋势分析 |
二、社区学院"国际化"趋势分析 |
第六节 社区学院评价将会更受重视 |
一、社区学院的办学质量受到各方关注 |
二、一些非政府组织用奖项推动社区学院提高办学质量 |
三、一些机构积极探索社区学院的评价及排名 |
四、政府有意促进社区学院提高办学质量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中的典型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州范围内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的课程衔接 |
一、建立统一的课程编码系统是课程有效衔接的前提 |
二、制定共享的课程及学分互认机制是学生转学的重要保证 |
三、同中有异的课程衔接标准是州范围内转学的现实选择 |
四、网络课程是优化课程衔接的重要方式 |
第二节 社区学院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的构建 |
一、建立统一的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是市场发展的趋势 |
二、建立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已具备的基础 |
三、建立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存在的主要障碍 |
四、社区学院系统建立统一职业技术类证书体系的策略 |
第三节 社区学院兼职教师制度的利弊分析及完善策略 |
一、兼职教师制度的"利" |
二、兼职教师制度的"弊" |
三、兼职教师制度的完善策略 |
第四节 社区学院产学合作机制 |
一、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 |
二、社区学院产学合作具备的优势 |
三、建立和完善社区学院产学合作机制的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
第一节 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满足区域教育培训需求 |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培训在服务区域方面存在的弊端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在满足区域教育培训需求方面的启示 |
第二节 高职院校课程应兼顾产业界需要和学生发展 |
一、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计的启示 |
第三节 高职院校教师应专兼职结合并适度流动 |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面临的突出问题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
第四节 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实施产学合作 |
一、产学合作是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薄弱环节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启示 |
第五节 高职院校应在政府支持下把自身打造成教育培训枢纽 |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培训枢纽地位不明显 |
二、美国社区学院给我国高职院校在打造教育培训枢纽方面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社区学院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2 法案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3 部分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4 主要组织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5 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及成果 |
后记 |
(2)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同或相近领域研究综述 |
1.3.3 专用人力资本的研究进展和该理论对本选题的适切性 |
1.3.4 对现有研究的评析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线与逻辑结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人力资本理论基础 |
2.1.1 早期人力资本思想回顾 |
2.1.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 |
2.1.3 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2.1.4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技能”与“技能形成”概念 |
2.2 新制度经济学基础 |
2.2.1 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治理机制与制度环境分析 |
2.2.3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专用技能”概念 |
2.2.4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技能形成”与“技能形成”制度 |
2.3 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
2.3.1 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 |
2.3.2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
3.1 分析框架 |
3.1.1 治理机制与产学关系类型 |
3.1.2 技能形成制度与产学关系 |
3.2 英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产学关系 |
3.2.1 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技能形成制度 |
3.2.2 工业化成熟期的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产学关系 |
3.2.3 英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
3.3 美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 |
3.3.1 早期工业化时期的技能形成制度 |
3.3.2 工业化成熟期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
3.3.3 美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院校产学关系 |
3.4 德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产学关系 |
3.4.1 早期工业化与双元制技能体系的建立 |
3.4.2 工业化成熟期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
3.4.3 德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
3.5 中国台湾地区技能形成制度与其高职产学关系 |
3.5.1 劳动密集型进品替代/出口工业阶段 |
3.5.2 重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阶段 |
3.5.3 经济自由化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阶段 |
3.5.4 台湾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
3.6 韩国技能形成制度与高职院校产学关系 |
3.6.1 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工业化阶段 |
3.6.2 重化工业阶段 |
3.6.3 经济自由化阶段 |
3.6.4 韩国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产学关系 |
3.7 不同技能形成制度下的高职产学关系 |
3.7.1 技能需求与产学合作动力 |
3.7.2 技能形成制度与产学关系稳定性 |
3.7.3 技能形成制度演变与产学关系变迁 |
3.7.4 技能形成制度模式与高职产学关系类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主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影响 |
4.1 理论分析框架 |
4.1.1 企业人力资本专用性与技能需求 |
4.1.2 企业所需技能专用性与获取方式 |
4.1.3 企业技能获取方式与产学合作 |
4.2 研究模型和设计 |
4.2.1 研究概念模型和假设 |
4.2.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4.3 样本数据统计描述 |
4.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4.1 企业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对产学合作的影响 |
4.4.2 企业合作策略、合作历史对产学合作的影响 |
4.4.3 “投资型”企业与实质性产学合作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假设验证结果小结 |
4.5.2 结论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办学主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3 调查样本数据统计描述 |
5.3 实证分析 |
5.3.1 办学主体差异对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
5.3.2 其它院校特征对产学合作的影响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研究结论 |
5.4.2 政策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专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对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框架 |
6.2 研究设计 |
6.2.1 研究假设与指标选择 |
6.2.2 研究模型 |
6.3 数据说明 |
6.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6.3.2 数据统计描述 |
6.4 实证分析 |
6.4.1 专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和市场需求对产学合作的影响 |
6.4.2 学校专门化投资对产学合作的影响 |
6.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学生个体技能人力资本在产学合作中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框架 |
7.1.1 个体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与产学合作 |
7.1.2 个体可信承诺与产学合作 |
7.2 研究假设与设计 |
7.2.1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7.2.2 变量设计与测量 |
7.3 样本数据描述统计 |
7.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4.1 产学合作对个体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影响 |
7.4.2 学生个体人力资本专用性对产学合作稳定性的影响 |
7.4.3 学生个体契约对产学合作稳定性的影响 |
7.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5.1 实证结果小结 |
7.5.2 结论与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1.1 技能需求者——企业主体因素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影响 |
8.1.2 技能供给者——学校办学主体因素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影响 |
8.1.3 技能专用性——专业因素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影响 |
8.1.4 技能所有者——学生个体因素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影响 |
8.1.5 技能形成制度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影响 |
8.2 政策启示 |
8.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8.3.1 可能的创新点 |
8.3.2 可能的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附录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
附录2 国家统计局对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
附录3 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情况问卷调查(学生卷)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源起 |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与推进 |
第二节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 |
第一节 英才多元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高深知识实用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市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制度基础 |
第四节 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组织基础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应用科学大学建设与启示 |
第二节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原多科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启示 |
第三节 台湾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启示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
第一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 |
第四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 |
第五节 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 |
本章结语 |
第七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分析 |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建议 |
本章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产学合作教育概述 |
第一节 产学合作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
第二节 产学合作教育的历史发展 |
第二章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
第一节 美国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
第二节 英国"三明治"教育模式 |
第三节 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 |
第四节 日本"官、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
第三章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
第一节 1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数据资料分析 |
第二节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
第四章 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
第一节 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思考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相关研究 |
2、 国外相关研究 |
3、 台湾地区产学合作研究 |
4、 相关文献评析 |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本文创新点 |
(四) 相关概念界定 |
1、 高等技职教育 |
2、 产学合作 |
3、 本研究使用的其他术语说明 |
二、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历程 |
(一)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发展的背景 |
(二)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历程 |
1、 初创期——劳动密集型社会期(20 世纪 50~70 年代) |
2、 发展期——技术密集型(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80 年代末) |
3、 成型期——知识信息型(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
本章小结 |
三、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 |
(一) 产学合作发展历程 |
(二) 当前产学合作的现状 |
(三) 产学合作发展政策 |
(四) 产学合作的策略模式 |
1、 产业园区产学合作补助案策略 |
2、 “教育部”区域产学合作中心策略 |
3、 设立 40 所技术研发中心策略 |
4、 技术研发中心强化人才培育计划策略 |
5、 奖励大专院校产学合作绩效评量策略 |
6、 办理产学合作相关活动 |
(五) 产学合作特点 |
1、 完善法规建设 |
2、 整合推动机制 |
3、 加强“系科本位课程”规划,推动“最后一哩学程” |
4、 建置产学合作资讯网 |
5、 建立产学评鉴制度 |
(六) 产学合作管理的不足 |
1、 各部会办理产学加值计划配合不充分 |
2、 各校落实建立产学合作机制不健全 |
3、 参与产学合作的师资法规不完善 |
4、 培育业界所需专业人才不足 |
5、 产学合作的专案奖补助不具体 |
(七) 产学合作未来展望 |
本章小结 |
四、 对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启示 |
(一) 大陆地区高职产学合作现状 |
(二) 对大陆地区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启示 |
1、 完善高职产学合作法律法规 |
2、 推动产学合作政策发展 |
3、 健全高职产学合作机构 |
4、 强调区域产学合作平台建设 |
5、 健全产学合作成果评估机制 |
6、 构建产学合作互惠互利的机制 |
7、 实现师资多元化,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产学合作教育概述 |
1.1 产学合作教育的概念分析 |
1.1.1 产学合作教育的定义 |
1.1.2 产学合作教育的特征 |
1.2 产学合作教育的历史回顾 |
1.2.1 产学合作教育的初始形成阶段 |
1.2.2 产学合作教育的初具规模阶段 |
1.2.3 产学合作教育的迅速发展阶段 |
1.3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
1.3.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
1.3.2 高职高专产学合作教育的特点及要求 |
1.3.3 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重要性 |
第二章 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国外比较研究 |
2.1 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产学合作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
2.1.2 开放系统与组织集的建立——产学合作教育的组织学基础 |
2.1.3 资源依赖理论与交易成本、博弈理论与战略联盟——产学合作教育的经济学基础 |
2.1.4 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产学合作教育提供了现实需求 |
2.1.5 人力资本优先发展战略为产学合作教育创造了客观环境 |
2.2 国外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及借鉴 |
2.2.1 国外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 |
2.2.2 启示与借鉴 |
第三章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形式 |
3.1.1 我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
3.1.2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基本形式 |
3.2 我国产学合作教育取得的成效 |
3.2.1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
3.2.2 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着 |
3.2.3 校企双方实现互惠互利 |
3.3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3.3.1 产学合作教育的各方认识不尽一致,思想不够开阔 |
3.3.2 产学合作教育的大环境还不够理想 |
3.3.3 产学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结合不稳,合作仍停留于浅层次 |
3.3.4 产学合作教育的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尚不完善 |
3.3.5 产学合作教育的双方利益冲突亟待解决 |
3.3.6 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亟待突破 |
第四章 推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
4.1 产学合作教育的系统分析 |
4.2 推动我国高职高专产学合作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
4.2.1 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努力拓宽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思路 |
4.2.2 多方配合,形成内驱力和外推力双管齐下的产学合作动力机制 |
4.2.3 强化基础,建立和优化保障产学合作教育顺利运行的工作机制 |
4.2.4 注重效果,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评估 |
第五章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实践模式及选择 |
5.1 几种典型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
5.1.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
5.1.2 “2+1”人才培养模式 |
5.1.3 “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
5.1.4 “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人才培养模式 |
5.1.5 “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 |
5.2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选择 |
5.2.1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选择的原则 |
5.2.2 产学合作教育模式选择的方法 |
附录一 “2+1”人才培养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附录二 调查问卷及统计处理结果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研究状况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 |
三、基本结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文科 |
二、专业 |
三、应用性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
二、人力资本理论 |
三、利益相关者理论 |
四、诸种理论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本研究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科专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
第一节 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 |
一、学术型人才 |
二、应用型人才 |
三、不同类型人才之间的关系和区分标准 |
第二节 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 |
一、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分化 |
二、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 |
第三节 文科专业应坚持应用性发展方向 |
一、理论依据 |
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三、文科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
四、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
五、国家教育政策规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内涵、当代特点与具体体现 |
第一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内涵理解 |
一、访谈资料的整理 |
二、相关研究观点 |
三、对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三种错误理解 |
四、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内涵 |
第二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当代特点 |
一、针对性 |
二、学术性 |
三、职业性 |
四、技术性 |
五、人文性 |
六、综合性 |
第三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具体表现 |
一、专业设置方面 |
二、培养目标方面 |
三、培养体系与教学内容方面 |
四、培养途径方面 |
五、师资队伍方面 |
六、培养条件方面 |
七、质量评价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发展历程、主要特征与形成基础 |
第一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发展历程 |
一、中世纪的宗教性 |
二、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期的世俗化 |
三、19世纪中期至二战前的初级应用 |
四、二战后应用性的多样化 |
五、文科专业应用性的丰富 |
六、文科专业应用性发展的分析 |
第二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主要特征 |
一、社会性 |
二、制约性 |
三、动态性 |
四、诸种特征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形成基础 |
一、社会发展基础 |
二、学科发展基础 |
三、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 |
四、多种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现状 |
第一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价框架的构建 |
一、评价框架构建的理论基础 |
二、评价维度的初步选择 |
三、评价框架的初步确定 |
第二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评估问卷的编制 |
一、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 |
二、调查问卷的质量分析 |
三、调查问卷的最终确定 |
第三节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文科本科专业与理工科本科专业的应用性状况比较 |
二、文科本科专业与理科、工科本科专业的应用性状况比较 |
三、不同类型高校之间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状况比较 |
四、文科内部8个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应用性状况比较 |
五、调查结果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大学自身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专业体系需要改进 |
二、培养过程、教学内容需要优化 |
三、师资力量需要提升 |
四、评价功能需要强化 |
五、内部管理需要重整 |
第二节 利益相关方的困境 |
一、学生 |
二、政府 |
三、企业等用人单位 |
四、其它社会组织 |
五、多种主体的协调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改进设想 |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涵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
三、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人才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
四、不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文科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意义 |
第二节 大学自身的改革 |
一、优化文科本科专业体系 |
二、改进人才培养过程 |
三、改革质量评价模式 |
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 |
五、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
六、改善管理体制机制 |
第三节 发挥其它利益相关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
一、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 |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三、发挥企业的主体功能 |
四、发挥其它社会组织的参与功能 |
第四节 建立不同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 |
一、确立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原则 |
二、建立健全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课题和获得的奖项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的访谈 |
附录二 关于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如何评价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关于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程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关于高校文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8)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新工科的研究 |
1.2.2 关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研究 |
1.3 理论基础 |
1.3.1 理论来源 |
1.3.2 主要观点 |
1.4 相关概念概述 |
1.4.1 新工科 |
1.4.2 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
1.4.3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特点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工程教育产教融合育人发展现状 |
2.1 建国以来工程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脉络 |
2.1.1 初步发展(1949-1958 年) |
2.1.2 曲折探索(1958-1976 年) |
2.1.3 焕发活力(1978-2000 年) |
2.1.4 全面发展(2000 年至今) |
2.2 产教融合取得的成就 |
2.2.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开展 |
2.2.2 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实施 |
2.2.3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落地 |
2.3 新时期产教融合面临的挑战 |
2.3.1 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适应度 |
2.3.2 企业与高校育人双主体的融合度 |
2.3.3 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行业协会的监管度 |
第三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
3.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产教融合的实践及成效 |
3.2.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产教融合的现行实践 |
3.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产教融合取得的成效 |
3.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产教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2 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分析 |
4.1 德国双元制模式 |
4.1.1 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
4.1.2 专业及课程设置围绕职业活动进行 |
4.1.3 考核评价制度体现公正严谨 |
4.1.4 保障机制双重且稳定 |
4.2 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
4.2.1 培养目标体现复合型与创新性 |
4.2.2 培养内容注重跨学科性 |
4.2.3 考核评价标准完整且程序严密 |
4.2.4 政策推动加机构引导的保障体系 |
4.3 日本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
4.3.1 培养目标强调能力与品格的培养 |
4.3.2 培养内容体现职业需要 |
4.3.3 政府主导并重视信息整合 |
4.3.4 多样的保障制度与完备的组织机构 |
4.4 经验总结与启示 |
4.4.1 培养目标上,关注学生能力发展与产业需求吻合度 |
4.4.2 培养内容上,体现职业需要且注重学科交叉 |
4.4.3 考核评价制度上,多元参与且针对性强 |
4.4.4 保障体系上,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发力 |
第五章 面向新工科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构建路径 |
5.1 基于多方利益主体,确定育人目标 |
5.1.1 国家层面:又红又专的工程创新人才 |
5.1.2 学校层面:面向未来的新型工程师 |
5.1.3 人与社会层面:全面发展的行业骨干及领军人才 |
5.2 培养内容和新兴产业相关,体现时代特征 |
5.2.1 专业体现行业性,课程体现跨学科性 |
5.2.2 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教育资源,促进项目式及案例教学 |
5.2.3 完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体系,打通产学研发展壁垒 |
5.3 强化制度与标准建设,构建内外双重质量保障体系 |
5.3.1 改进教学管理制度,保障产教融合深入教学活动 |
5.3.2 完善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提升融合效益与效率 |
5.3.3 建立相关组织机构,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化发展 |
5.4 政府,高校,企业多方联合,多途径加强融合 |
5.4.1 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协调、咨询、服务作用 |
5.4.2 强化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 |
5.4.3 高校要积极谋划,以融合促发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及绩效研究 ——以宁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第一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一、选题的时代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有关概念的说明 |
二、中外产学合作教育概念理解的比较 |
三、高职教育的产学合作含义 |
第三节 产学合作研究现状的综述 |
一、高职产学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
二、国内产学合作、特别是高职产学合作研究现状 |
第二章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特点与问题 |
第一节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特点和优势 |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
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特点 |
三、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优势 |
第二节 高职教育产学合作与其它教育产学合作的区别 |
一、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合作的区别 |
二、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区别 |
三、国内外高职产学合作的差异性 |
第三节 国内高职产学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分析 |
一、合作认识障碍 |
二、利益分配障碍 |
三、合作目标障碍 |
四、配套政策障碍 |
五、文化障碍 |
第三章 宁波高职产学合作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宁波高职教育的概况 |
一、宁波的概况 |
二、宁波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宁波高职教育的特点 |
第二节 宁波高职产学合作的实践与绩效 |
一、宁波高职产学合作绩效显着的原因 |
二、产学合作绩效调研的地点和对象 |
三、宁波高职产学合作绩效概况 |
四、宁波高职产学合作的理念和基本做法 |
第三节 宁波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绩效典型案例的剖析 |
一、雅戈尔集团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绩效案例研究 |
二、宁海县政府、模具城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创办宁海(机电)产学研基地案例研究 |
三、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企业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产学合作绩效案例研究 |
第四节 宁波高职产学合作分类研究 |
一、宁波高职产学合作的分类 |
二、高职产学合作分类研究 |
三、分类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宁波高职产学合作绩效的实证分析 |
一、宁波高职产学合作绩效显着 |
二、宁波高职产学合作障碍分析 |
三、宁波高职高绩效产学合作需做的工作 |
第四章 高职产学合作绩效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产学合作中的动力来源分析 |
一、利益驱动 |
二、环境的诱导 |
三、和谐的关系和对自我发展的追求 |
第二节 我国高职产学合作存在的动力问题 |
一、高职产学合作教育的互利原则未能充分实现 |
二、经费不足给高职产学合作教育的实施带来许多的困难 |
三、高职院校自身实力不强制约了产学合作工作开展 |
四、缺乏政府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持 |
五、企业投资并参与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 |
六、传统教育观念给产学合作教育造成了许多误区 |
第三节 中外产学合作教育动力的比较研究 |
一、产学合作教育外部动力的比较 |
二、产学合作教育内部动力的差异 |
第四节 构建起高职教育产与学的藕合机制 |
一、结合机制 |
二、动力机制 |
三、选择机制 |
四、组织机制 |
五、投入机制 |
六、就业用人机制 |
七、政府的保障机制 |
八、实训基地建设机制 |
九、产学合作的评估机制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一节 产学合作及绩效研究的结论与分析 |
一、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合作之路 |
二、高职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定位必须准确 |
三、政府在高职教育产学合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四、产学合作绩效应建立在合理的动力机制基础上 |
五、只有构建起产学合作的藕合机制,才是高职产学合作教育的长效机制 |
六、高绩效的产学合作工作必须创新 |
七、产学合作只有做到双羸,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
第二节 高职教育产学合作的改革与创新 |
一、提高对产学合作教育创新的认识 |
二、产学合作教育创新的理论依据及合作条件 |
三、产学合作教育创新的思路 |
四、产学合作教育创新运作 |
第三节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如何加强高职产学合作教育理论研究 |
二、如何建立高职产学合作教育的管理体制问题 |
三、建立高职产学合作教育的评价体系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 |
(一) 研究现状 |
(二) 不足之处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的概念界定 |
(一) 制度 |
(二) 高等教育分流 |
(三) 高等教育分流制度 |
二、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 高等教育分流理论 |
(二) 终身教育理论 |
(三) 制度变迁理论 |
三、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内容构成 |
(一) 高等教育多向分流制度 |
(二) 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 |
(三) 高等教育上下衔接制度 |
(四) 高等教育内外融合制度 |
(五) 高等教育前后循环制度 |
四、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制约因素 |
(一) 政府管理体制机制 |
(二) 高校自主发展能力 |
(三) 学生参与管理层次 |
(四) 企业参与高教程度 |
(五) 社会文化教育观念 |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一、多向分流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一)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制度的演进历程 |
(二) 非正规高等教育发展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三)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制度的演进历程 |
二、职普沟通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一) 职普“专升本”制度的演进历程 |
(二) 职普联合培养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三、上下衔接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一) 单轨上下衔接制度时期 |
(二) 单轨上下衔接制度向双轨交互上下衔接制度过渡时期 |
四、内外融合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一) 计划体制时期的高等教育内外融合制度建设 |
(二) 改革开放初期的高等教育内外融合制度建设 |
(三) 深化改革时期的高等教育内外融合制度建设 |
五、前后循环制度的演进历程 |
(一) 高等教育前后循环制度的文本出台 |
(二) 高等教育前后循环制度的试点实践 |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多向分流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 制度的权威性不高 |
(二) 制度的协调性较差 |
(三) 制度的操作性不强 |
二、职普沟通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 职普沟通渠道单 |
(二) 职普沟通的单向性 |
(三) 具体环节的不完善 |
三、上下衔接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 缺乏高等职业教育“对口式”上下衔接通道 |
(二) 缺乏普通高等教育“转流式”上下衔接通道 |
四、内外融合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 缺乏顶层设计 |
(二) 缺乏科学论证 |
(三) 缺乏可操作性 |
五、前后循环制度的现实困境 |
(一) 缺乏明确有力的专门法规 |
(二) 缺乏覆盖全国的标准框架 |
(三) 缺乏相互协调的配套制度 |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症因分析 |
一、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的影响 |
(一) 重集权管理轻分权管理 |
(二) 重部门利益轻公共利益 |
(三) 重政策调控轻依法治理 |
(四) 重计划手段轻市场作用 |
二、高校自主发展能力的影响 |
(一) 高校办学自主权未落实 |
(二) 高校联合发展机制缺失 |
三、学生参与管理层次的影响 |
(一) 参与意识偏弱能力不强 |
(二) 参与机制欠缺制度不全 |
四、企业参与高教程度的影响 |
(一) 重经济利益轻社会责任 |
(二) 重单兵突进轻行业协作 |
(三) 重表面形式轻深层参与 |
五、社会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 |
(一) 学习观的终结性 |
(二) 人才观的一元化 |
(三) 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封闭取向 |
(四) 高等教育管理观的控制取向 |
第六章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的创新思考 |
一、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主体构成 |
(一) 中央政府——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宏观调控者 |
(二)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中观统筹者 |
(三) 高校——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微观实施者 |
(四) 学生——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主要参与者 |
(五) 企业——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者 |
二、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动力机制 |
(一)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利益格局 |
(二) 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利益协调 |
三、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实施策略 |
(一) 政府推动与市场诱导相结合 |
(二) 顶层设计与局部试点相结合 |
(三) 适度突破与稳步推进相结合 |
(四) 立足国情与合理借鉴相结合 |
四、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 |
(一) 高等教育多向分流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 |
(二) 高等教育职普沟通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 |
(三) 高等教育上下衔接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 |
(四) 高等教育内外融合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 |
(五) 高等教育前后循环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 |
五、我国高等教育分流制度创新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政府的高教管理体制机制 |
(二) 增强高等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 |
(三) 提升学生参与高教管理的层次 |
(四) 提高企业参与高教发展的程度 |
(五) 营造良好的文化教育观念氛围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之点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发展专科教育”和“加强产学合作教育”的一些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与变革研究[D]. 彭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2]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D]. 吴冰.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8)
-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 邵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09(11)
- [4]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胡丽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3)
- [5]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产学合作研究[D]. 何珊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6]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月桃. 天津大学, 2004(07)
- [7]高校文科本科专业应用性研究[D]. 张兄武. 苏州大学, 2015(04)
- [8]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D]. 赵聪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9]高职教育产学合作及绩效研究 ——以宁波为例[D]. 李振祥. 厦门大学, 2007(08)
- [10]高等教育分流制度研究[D]. 李东航.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