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确制导信息处理的重要课题和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杨嘉伟[1](1998)在《精确制导信息处理的重要课题和发展趋势》文中指出简要介绍了精确制导信息处理技术的概况,对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张路[2](2010)在《捷联平台成像末制导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红外成像探测技术和制导控制技术的发展,红外成像末制导技术在动能拦截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利用捷联安装的惯性设备获取成像平台实时姿态信息,并与成像器采集的图像信息复合,以提取目标在惯性空间中的运动信息,并据此进行检测、跟踪等制导信息处理的做法,是一种新的思路,可能成为未来成像末制导信息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捷联平台红外成像末制导信息处理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系统设计中的“凝视成像惯性解耦技术”、“杂波背景中运动平台成像小目标检测技术”、“近距离成像复合跟踪技术”、“实时信息处理系统设计技术”四大内容展开研究。成像平台自身运动常使目标成像偏离理论位置,形成不规律的运动轨迹,使后续信息处理系统无法有效分析和利用目标运动信息。通过分析目标图像与成像平台运动的耦合关系,提出了对成像平台姿态运动的精确解耦算法;针对精确解耦算法计算量较大的问题,在小姿态转角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简化解耦算法,并对解耦算法的误差构成和传播特性进行了分析。惯性解耦算法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强的特点,其简化算法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硬件加速的优点。背景杂波抑制和对弱小目标的积累关联是末制导系统小目标检测的关键问题。针对传统空域自适应滤波算法仅利用单方向背景相关性进行背景预测的不足,从多个方向对图像背景进行自适应预测和加权融合,得到了一种基于二维自适应最小均方滤波器(TDLMS)的邻域滤波融合背景预测算法,改善了传统空域滤波算法在杂波边缘虚警率较高的问题。针对成像平台运动导致的无法对目标进行有效关联积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解耦和最小二乘(LS)预测轨迹关联的小目标检测算法,算法利用两帧图像之间的姿态转角解耦,在保持目标图像运动相关性的同时避免了进行大角度解耦,保证了关联检测算法的精度和实时性。当目标与成像器距离较近时,目标像的轨迹呈现出较强的非线性特性。针对线性跟踪算法在近距离跟踪时失效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纯角度跟踪的系统模型,并分别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和无味卡尔曼滤波(UKF)算法进行了滤波跟踪,能有效地跟踪近距离成像的目标视线角;目标距离较近时,图像特征信息是一种有效的跟踪信息,针对红外图像特征单一、易受干扰的问题,通过对目标区域图像的非线性再量化和多核级联、核窗尺度自适应更新技术,得到了一种改进的均值位移跟踪算法;结合两种算法的优势,在惯性空间将目标观测角滤波结果和二维图像跟踪结果相结合,得到了一种“纯角度滤波预测”+“特征匹配跟踪”的复合跟踪方案。结合某重大项目中“XX红外导引头信息处理机”的研制,讨论了成像末制导信息处理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划分,设计了核心任务的调度方法以及关键算法的硬件加速逻辑。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精度高、响应快的特点。
付强[3](2004)在《毫米波导引头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紧密结合“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自动目标识别系统”研究项目,以Chirp脉冲毫米波体制雷达导引头为应用背景,针对雷达目标合成宽带成像、扩展目标检测和多目标分辨等制导信息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算法仿真,并以毫米波导引头信息处理机的研制为背景,对相关的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及其具体实现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详细阐述了雷达智能信息处理及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然后以某导引头信息处理机为实例介绍了雷达导引头的信息处理流程。 论文的第二章首先分析了利用chirp子脉冲合成宽带一维距离成像的原理及其在实用化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点,结合雷达与目标之间具有相对运动时合成一维距离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循环平稳和利用两步法进行运动补偿的新方法;其次,从参数估计的角度重新分析了频率步进雷达一维距离像成像原理,讨论了利用离散逆傅立叶变换方法进行距离像合成时存在的循环移位和线性调制现象,并分析了由此带来的距离像模糊问题;最后,提出了加权平均距离像拼接算法、为调频步进雷达宽带一维成像技术的工程化实现奠定了基础。 论文的第三章在对chirp脉冲雷达和调频步进雷达的信号处理过程进行了仿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对回波采样数据进行插值和移位处理来补偿包络走动然后进行中分辨信号积累检测的算法;其次,在研究了基于高分辨一维距离像的扩展目标检测的基础上,给出了理想条件下的检测器形式及其检测性能曲线:最后,结合防空导弹末制导雷达在实战中面临的复杂的多目标环境,提出了基于Clean超分辨理论的多目标提取与分辨算法,为解决多目标分辨的难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第四章以宽带主动导引头ATR信息处理机系统研制为背景,研究了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ATR系统总体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及主要技术实现途径,设计了一套实用的ATR信息处理机系统,并在其上实现了基于时延神经网络的目标识别算法,验证了系统的性能。 论文的最后一章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有关结论,分析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相关技术问题。关键词:毫米波制导,自动目标识别,导引头,信息处理机,调频步进,一维距离像,多普勒谱镇11而
刘俊良[4](2017)在《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征提取及识别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目标的红外特征提取和识别是导弹防御应用中目标识别研究的关键技术。在末制导阶段,红外传感器作为主要的探测手段用于对空间目标的追踪和识别。如何提取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估计目标本身的特征,进而进行有效的目标识别就成为基于红外探测目标识别系统的关键。本课题以红外空间目标识别任务为背景,围绕红外目标形状和微动特征提取以及目标识别方法设计等问题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空间目标的红外特性分析。着重分析了空间目标的微动、温度和形状差异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红外观测信号的影响,并根据目标辐射规则建立了红外辐射强度序列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模型要素的可提取性与区分能力,发现目标投影面积变量具有单独可提取的特性,能够简化了目标形状和微动特征提取的难度。第二,目标形状和微动特征提取的必要条件和方法。引用几何学领域中形状唯一确定和重构理论对空间目标形状特征提取的必要条件进行探讨,研究形状离散参数描述和参数估计方法,得出了弹头和诱饵等轴对称的半凸体目标在满足探测视线角变化范围超过0.5π时,其形状特征能够被有效提取的结论。在探讨形状和微动参数联合估计方法中,针对微动估计使目标函数变为非凸函数,优化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提出采用网格法搜索全局最优解的解决方案,确立网格间距的选择方法,保证了形状和微动参数联合估计的高效性和可靠性。第三,基于红外辐射强度序列的空间目标形状分类器。针对空间目标识别系统粗分类模块区分轴对称和非轴对称形状目标的任务需求,提出了随机RNNs算法的辐射序列分类方法。随机RNNs采用随机加权的方式将历史预测信息逐层映射到当前的输入空间,不仅增强了学习复杂判决函数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分类算法的推广性能。经过公用时间序列数据集和仿真辐射序列数据集的实验测试,相比于传统RNNs算法,随机RNNs在不增加训练复杂度的前提下能够显着地提高对时间序列的分类性能,有效地区分了轴对称和非轴对称的空间目标。第四,基于稀疏分解表示技术的空间目标形状和微动参数联合估计方法。根据空间目标的形状描述参数具有稀疏性这一特点,构建了红外辐射强度序列的稀疏分解表示模型,将形状和微动参数估计转化为稀疏分解表示的求解。在分析此稀疏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引入交替迭代优化算法,并利用网格法搜索等优化技巧来估计目标的微动和形状参数。在有限数据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测试,当明确形状描述参数的稀疏度范围时,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目标参数的有效估计。基于稀疏分解表示的参数联合估计方法为实际应用中有限数据条件下的目标特征参数估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刘业民[5](2019)在《箔条云极化雷达特性及抗干扰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反舰导弹作为精确制导武器的典型代表,是海上战争的主要进攻利器,曾多次在包括中东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等海战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了海战中舰艇的主要防御对象之一。雷达寻的制导作为反舰导弹中末制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受天气影响等重要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雷达导引头对目标的检测、识别和跟踪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目前各军事强国都在积极研发新型反舰雷达导引头,例如,将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应用于制导(即SAR导引头),将极化技术应用于雷达导引头等等,极化成像雷达导引头是当前反舰雷达导引头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由于雷达主动制导需要通过发射电磁波来完成对目标的探测、识别、定位和跟踪等功能,因而雷达导引头也具有易受战场电磁环境影响的缺点。箔条作为典型的无源干扰手段,具有成本低、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和能够干扰各种体制雷达导引头等优点,在海上电子战中一直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地,由于箔条云在空中运动扩散和分布取向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加上合理的战术运用,使得箔条云呈群集复杂的态势,其雷达特性相当复杂,即使先进的射频雷达导引头也难以应对,故箔条干扰目前仍然是新型反舰雷达导引头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因此,如何提高新型反舰雷达导引头的抗箔条干扰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军事前沿难题。基于以上背景和军事需求,论文以新型极化反舰雷达导引头为对象,针对导引头末制导阶段面临的箔条干扰开展相关的对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箔条云运动扩散特性及其极化散射特性。阐述了箔条云的运动扩散特性,在现有的公开文献研究成果基础上,梳理和总结了三类典型箔条云分布函数,给出了三类典型箔条云的运动扩散模拟实验。从单根箔条的极化散射矩阵(PSM)入手,分析了单根箔条在不同取向情况下的极化散射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三类典型分布箔条云的PSM,分析了各极化通道箔条云幅度、相位以及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PDF),研究了箔条云共极化与交叉极化通道间回波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归纳了箔条云相干矩阵的统一表达式。2.全极化前斜视雷达导引头抗箔条冲淡干扰方法。以反舰导弹SAR导引头为对象,在研究了箔条云的全极化前斜视SAR成像特性基础上,提出了3种抗箔条冲淡干扰方法。1)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平均散射机理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该方法引入极化SAR中的α极化分解理论,详细地分析了三类典型分布箔条云的极化散射参数α特性,把极化散射参数和共极化与交叉极化通道间回波相关性作为识别特征参量,通过数值仿真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分量散射模型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箔条干扰的识别率,研究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广义极化模型的相干矩阵分解方法,在深入分析舰船目标和箔条干扰的散射机理基础上,根据四分量散射模型分解方法中体散射成分,提出了一种识别箔条干扰的特征参量,并给出了箔条干扰的识别流程和实测SAR数据的仿真实验。3)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层极化特性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箔条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极化特性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干涉原理反演出舰船目标和箔条云的高程信息,从高度维分别对舰船目标和箔条云进行分层处理,根据舰船目标和箔条云回波强度的分层极化特征差异来识别箔条干扰,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3.极化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抗箔条质心干扰方法。以反舰导弹极化单脉冲雷达导引头为对象,提出了3种抗箔条质心干扰方法。本论文所提方法摒弃了传统抗箔条质心干扰中基于“箔条干扰抑制”的抗干扰思路,把舰船目标和箔条看成两个不可分辨的目标,通过信号处理方法估计出舰船目标的角度,从而达到抗箔条质心干扰的目的。首先,基于最大似然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似然函数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考虑到该方法需要估计出干扰和目标相对RCS比值的先验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巧妙利用单脉冲雷达的极化信息维度,有效地解决了基于最大似然函数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的不足,且计算复杂度低,测角精度高。最后,针对宽带单脉冲雷达体制,借鉴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分布式目标角度估计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利用分布式目标多散射中心在雷达距离单元上的扩展信息,可有效地提高目标的角度估计精度。
赵菲[6](2012)在《复杂背景下末制导红外目标检测、跟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外成像末制导信息处理机是红外制导武器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肩负着从复杂红外背景中检测、识别目标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863计划”某重大项目的研制需求,针对目前复杂背景下红外目标检测、跟踪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复杂背景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技术、复杂背景下的红外面目标检测技术以及复杂背景下的红外目标精确跟踪技术这三个方面入手并展开相关研究,其中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针对基于时域滤波的背景抑制算法要求探测器稳定,基于变换域的背景抑制算法计算量大,而基于空域滤波的背景抑制方法未能有效结合背景预测能力和小目标增强能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滤波器融合的复杂红外背景抑制算法,算法首先计算核值相似程度,然后根据像素的核值相似程度融合了两种不同空域滤波器的背景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准确预测背景的同时有效的增强了小目标的能量,为目标检测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基于阈值的红外目标分割方法因实现简单、计算量小具有较高稳定性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已有基于阈值的方法往往假设已知目标和背景能量强度关系,限制了其对于双极性红外目标的分割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红外海面背景下自适应双极性舰船目标分割算法,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多尺度标准差-熵变换,摆脱对“已知背景和目标能量关系”假设的依赖,然后通过一种新的最大二维熵分割和精分割提取双极性舰船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能够有效分割出复杂海面背景下的双极性红外舰船目标。获得较高检测概率的同时会引入较高的虚警率,当虚警率较高时如何快速有效检测出目标轨迹、保证信息处理实时性是末制导信息处理系统面临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连通域特征提取与两级轨迹关联的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针对目标区域快速特征提取问题,面对不同的区域特征提取需求,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加速的快速连通域标记算法和一次扫描快速连通域特征提取算法。两种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和流水结构,适合以硬件加速的方式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在末制导信息处理平台上实时完成连通域标记和特征提取。针对虚警点较多情况下轨迹关联算法效率下降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级轨迹关联的目标检测算法,算法首先在相邻帧间进行短时轨迹关联,然后以短时轨迹为基础建立新的轨迹结构并结合长时轨迹关联算法完成目标的检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无效轨迹的产生,提高了目标检测算法的效率。当目标距离近且可能存在机动和探测器运动的情况下,难以对成像目标精确建模,基于模型预测滤波、关联的跟踪算法无法有效的预测目标轨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动窗口核岭回归的轨迹预测算法,通过向高维核特征空间的转换,将非线性运动轨迹预测问题转化为线性预测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运动轨迹预测能力。针对复杂红外背景干扰严重情况下,基于Mean-Shift的跟踪算法难以对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特征融合Mean-Shift算法对目标进行精确跟踪,通过局部分割再定位、目标模板尺寸的自适应调整以及目标模型的选择性更新实现了复杂红外背景下的目标稳定跟踪和准确定位。通过结合基于滑动窗口核岭回归的轨迹预测算法和改进的多特征融合Mean-Shift算法,得到一种完善的预测+匹配关联跟踪算法,该跟踪算法具有稳定的性能和更高的执行效率。
徐雅燕[7](2015)在《激光半主动制导四象限方位探测接收机设计》文中认为激光半主动制导技术是现代战争中精确打击的重要手段。四象限方位探测接收机是激光半主动制导系统中获取目标方位信息的关键,其性能的好坏对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开展光电探测接收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根据某型号激光半主动制导方位探测的需求,研究四象限方位探测接收技术,提出对视场内目标的有效探测和方位识别的方法、参数分析和具体实现电路,解决大动态、高灵敏度接收的技术难点。首先,给出了和差法四象限方位探测的基本原理,对四象限探测系统的有效解角范围、算法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分段补偿的方法以提高解算精度。其次,分析了光电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仿真了光斑半径大小的最大取值范围,并根据视场要求计算了系统的焦距,确定光学系统的基本结构为透射式双分离透镜结构。核算了系统的灵敏度、动态范围、角分辨率等参数,确定了接收机的总体方案。然后,对接收机温度采样电路、前置放大电路、次级放大电路、峰值保持电路和信息处理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提出了在前置放大电路中设置动态增益切换电路、在次级放大电路中设计AGC控制电路、采用肖特基势垒二极管作为峰值保持的隔离二极管等技术,解决了大动态高灵敏度光电接收电路的设计问题。最后,研究了光电探测系统性能测试与系统试验的方法。对接收机系统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探测视场范围和角分辨率、静态拉距和动态跟踪性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单象限灵敏度为1.75×10-7W,动态范围48dB,视场范围±1.5°,角分辨率1.7mrad,并且静动态的跟踪性能稳定,折算作用距离满足10km的指标要求。
来庆福[8](2011)在《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抗舷外干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雷达导引头是反舰导弹末制导阶段最重要的制导设备之一,其抗干扰能力直接影响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海战场电磁环境的日趋恶劣,对雷达导引头抗干扰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深入开展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技术,提高雷达导引头适应复杂战场环境的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针对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在搜捕、跟踪阶段面临的典型箔条、舷外有源诱饵等干扰开展相关对抗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完成了一系列工作。雷达导引头面临的舷外干扰分析,总结了导引头面临的箔条、角反射器和舷外有源诱饵等舷外干扰,为抗舷外干扰技术开展的基础。主要工作包括:分析了箔条干扰的雷达回波特性,冲淡干扰和质心干扰的战术使用以及箔条干扰发射系统装备情况;总结了角反射器的有效RCS、方向性、频率特性等基本特征以及角反射器基本装备情况;对于舷外有源诱饵分析了其基本干扰原理、应用特点和典型装备情况。同时,文中对舷外干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雷达导引头搜捕阶段抗干扰方面,深入研究了导引头最佳开机距离的确定和抗冲淡干扰的搜捕技术,提高了导引头的搜捕效率。主要工作包括:①针对反舰导弹搜捕单目标和多目标的情形,分别提出雷达导引头最佳开机距离的确定方法。综合考虑导弹自控终点误差和目标散布误差,在建立搜捕范围模型基础上,保证一定搜捕概率条件下,通过仿真获得不同参数下雷达导引头的最佳开机距离;针对搜捕多目标情形,根据多目标编队模型,建立编队目标散布误差表示方法,获得不同参数下的雷达导引头最佳开机距离,并对影响最佳开机距离的因素进行分析。②针对反舰导弹搜捕阶段面临的冲淡干扰的影响,提出TOM匹配的抗冲淡干扰方法。该方法将反导作战中TOM概念引入到反舰导弹搜捕中加以应用,建立TOM匹配方法和目标选择准则,在受到箔条冲淡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多目标中的预定目标的有效捕获。雷达导引头跟踪阶段抗干扰方面,分别从信息处理应用角度和技术战术综合应用角度开展研究,提出了多种有效的抗舷外干扰方法。主要工作包括:①利用舰船目标和箔条干扰的极化特性差异,提出两种基于极化信息处理的对抗箔条质心干扰方法。箔条质心干扰初形成,舰船目标和箔条干扰不可分辨时,利用GLRT方法检测到存在箔条质心干扰,基于斜投影极化滤波技术抑制箔条质心干扰,减小雷达导引头对舰船目标的测角误差;当舰船目标和箔条干扰可分辨时,基于舰船目标与箔条干扰的极化角统计特性差异,设计识别算法对舰船目标和箔条干扰进行识别,并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对两种抗箔条质心干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验证。②利用惯导信息的短期高精度特性,提出惯导信息辅助的雷达导引头抗舷外干扰方法。在对利用惯导信息辅助的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抗舷外干扰处理方法的可行性的分析、探讨的基础上,通过EKF滤波抑制随机测量误差获得较准确的目标位置、速度信息和利用在GLRT检测方法基础上改进的双门限检测方法实现对舷外干扰存在性的有效检测,分别为利用惯导信息辅助抗舷外干扰方法提供前提条件和启动条件。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惯导数字/半实物仿真演示验证系统对惯导信息辅助抗舷外干扰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验证。
高晓冬,王枫,范晋祥[9](2017)在《精确制导系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未来防空反导导弹精确制导系统面临的挑战和难题,结合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对精确制导系统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提出精确制导系统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的发展途径。根据威胁环境和作战目标、作战使命等的发展变化,分析了精确制导系统面临的挑战;概述了精确制导系统智能化概念,并分析了精确制导系统智能化所面临的挑战。基于精确制导系统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分析了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精确制导系统为适应未来复杂战场环境作战需求和打击群目标及低成本目标的需求,将向高维度高分辨率探测、智能化、网络化和低成本几大方向发展。针对提高复杂战场环境中目标探测、识别能力、复杂战场适应性的需求,提出了发展多维、多谱、多极化(多偏振向)、多模的高维度精确制导探测技术,发展智能化信息处理与发掘技术的发展思路;针对实现精确低成本化的目标,提出了传感器组网与资源综合利用、多弹协同寻的制导、发展低成本寻的制导技术的途径。
王立[10](2004)在《视觉机制研究及其在红外成像制导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红外成像制导已成为当今精确制导武器的重要技术手段。导引头的焦平面阵列功能及结构上相当于人眼视网膜,由此,本文利用科学界对人眼视觉机理研究取得的新成果,探索将人眼仿生技术用于红外成像导引头,以提高导引头的图像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促进智能导弹技术的发展。本文采用人眼视觉机制与成像制导技术相结合的研究路线,探索了人眼视觉系统的视觉信息处理机制,开展了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工作,并针对红外成像制导技术进行了应用性研究,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成果如下: 一、视网膜图像信息处理机制研究 1) 针对视网膜的信息处理模型,论文探索了侧抑制、感受野两个机制的高级话题。提出了差分方程模式实现的循环侧抑制算法,指出侧抑制机制与感受野理论在视觉边缘信息检测方面具有一致性;分析了Off型感受野数学模型的建立规则,结合侧抑制机理提出了新的Off型感受野数学模型,并针对红外图像的边缘检测任务进行了应用分析。 2) 讨论了人眼固视微动的意义,指出人眼不能作为简单的静态摄像机模型进行分析。论文以“视网膜图像”作为研究对象,用动态调制的观点进行了微动下的视网膜图像信息处理模拟工作;基于微动机理探索了静态图像边缘提取的可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眼超分辨机理分析和具体实现方法研究。 3) 阐述了视网膜多尺度分析能力的形成机理,针对高斯尺度空间应用中核函数的截断与采样问题,受视网膜多尺度分析的启发,提出了灵活、简单的卷积模板构造方法。 4) 研究了视觉启发的红外图像预处理算法。论文根据人眼适应性机理,提出了基于费希纳定律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设计;为解决空中目标特别是低空红外目标的分割问题,提出了“背景在线模拟抑制法”的红外目标分割算法;此外,还研究了基于Radon变换的飞机跑道等直线目标识别算法。 二、基于视网膜视皮层映射机理的空间变分辨率视觉系统研究 1) 系统地研究了非均匀映射变换实现算法,指出非均匀映射变换的距离轴离散化与角度轴离散化具有统一的“一一映射环”;依据映射的变换方向不同,论文
二、精确制导信息处理的重要课题和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精确制导信息处理的重要课题和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捷联平台成像末制导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运动平台成像检测跟踪研究现状 |
1.2.1 运动平台成像姿态去耦合技术 |
1.2.2 成像小目标检测技术 |
1.2.3 成像目标跟踪技术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捷联平台成像惯性解耦技术 |
2.1 引言 |
2.2 制导飞行器运动耦合问题分析 |
2.2.1 制导飞行器常见运动方式及特点 |
2.2.2 成像末制导系统角度测量与耦合模型 |
2.3 成像末制导的惯性姿态解耦算法 |
2.3.1 经典稳像/解耦算法回顾 |
2.3.2 基于方向余弦变换的成像平台姿态解耦 |
2.3.3 小姿态角转动时的简化姿态解耦算法及其误差特性 |
2.3.4 成像末制导解耦时的参考坐标系选择 |
2.4 惯性解耦算法的应用实现及性能分析 |
2.4.1 惯性解耦算法实现步骤 |
2.4.2 解耦算法精度范围、时间性能的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杂波背景条件下运动平台成像小目标检测 |
3.1 引言 |
3.2 杂波背景自适应滤波检测方法 |
3.2.1 红外图像的数字描述 |
3.2.2 基于自适应滤波邻域加权融合背景预测的小目标检测 |
3.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基于递推解耦与最小二乘预测轨迹关联的小目标检测 |
3.3.1 轨迹关联检测算法结构描述 |
3.3.2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目标位置预测 |
3.3.3 基于递推解耦的轨迹关联技术 |
3.3.4 轨迹关联算法中的参数设计 |
3.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像末制导纯角度建模与均值位移复合跟踪技术 |
4.1 引言 |
4.2 成像末制导中的纯角度跟踪建模与求解方法 |
4.2.1 一种新的成像纯角度跟踪模型 |
4.2.2 基于二元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纯角度跟踪算法 |
4.2.3 基于UKF 的纯角度跟踪算法 |
4.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基于均值位移算法的特征匹配跟踪方法 |
4.3.1 经典均值位移跟踪算法 |
4.3.2 基于改进均值位移算法的红外目标跟踪 |
4.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4 基于运动建模与特征匹配复合的跟踪方法 |
4.4.1 卡尔曼滤波与均值位移算法的复合 |
4.4.2 纯角度跟踪算法与均值位移算法的复合 |
4.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成像末制导信息处理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
5.1 引言 |
5.2 信息处理系统框架设计 |
5.2.1 末制导信息处理功能划分 |
5.2.2 信息处理模块的软硬件划分 |
5.3 软件系统结构与调度 |
5.3.1 软件系统总体结构 |
5.3.2 核心任务调度关系 |
5.4 硬件系统设计关键技术 |
5.4.1 连通区域检测 |
5.4.2 TDLMS 邻域滤波融合 |
5.4.3 递推惯性解耦 |
5.5 实验方法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3)毫米波导引头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雷达精确制导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雷达精确制导智能信息处理方法述评 |
1.2.2 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目标识别技术研究概况 |
§1.3 雷达精确制导智能信息处理的发展趋势 |
1.3.1 二维成像制导及多维高分辨制导信息处理技术 |
1.3.2 雷达与其它制导方式的多模复合制导信息融合技术 |
1.3.3 雷达目标识别新原理、新方法研究 |
§1.4 Chirp脉冲毫米波导引头智能信息处理流程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Chirp脉冲毫米波导引头合成宽带成像技术 |
§2.1 引言 |
§2.2 调频步进雷达成像原理分析 |
§2.3 调频步进雷达成像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
2.3.1 参数匹配问题 |
2.3.2 运动补偿问题 |
2.3.3 距离像拼接问题 |
2.3.4 其它问题 |
§2.4 运动补偿方法研究 |
2.4.1 基于两步法的运动补偿方法 |
2.4.2 基于循环平稳的运动补偿方法 |
2.4.3 进一步讨论 |
§2.5 频率步进雷达一维距离像拼接算法研究 |
2.5.1 用参数估计的方法成一维距离像 |
2.5.2 频率步进雷达一维距离像拼接算法 |
第三章 Chirp脉冲毫米波导引头信号检测及多目标分辨 |
§3.1 引言 |
§3.2 中分辨Chirp脉冲雷达信号积累检测研究 |
3.2.1 Chirp脉冲信号处理原理分析 |
3.2.2 积累性能分析 |
3.2.3 包络插值移位补偿原理 |
3.2.4 速度搜索步长的确定 |
3.2.5 检测器设计 |
3.2.6 检测性能仿真 |
§3.3 高分辨力扩展目标检测问题研究 |
3.3.1 扩展目标检测器设计 |
3.3.2 检测器性能仿真 |
3.3.3 高分辨检测方案展望 |
§3.4 基于CLEAN的多目标分辨算法研究 |
3.4.1 多运动目标回波特性和移位补偿 |
3.4.2 多运动目标多卜勒谱分析 |
3.4.3 多卜勒谱的CLEAN处理 |
3.4.4 Sinc函数插值实现多卜勒谱的提取和重构 |
3.4.5 中分辨多目标速度多分辨的处理流程和仿真 |
3.4.6 算法的工程实用化分析 |
第四章 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自动目标识别系统实现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总体结构与信息处理算法流程 |
4.2.1 系统总体结构与组成 |
4.2.2 ATR信息处理流程和关键技术分析 |
§4.3 弹载ATR处理机实现技术 |
4.3.1 处理机方案设计 |
4.3.2 处理机系统研制 |
4.3.3 处理机参数测试 |
§4.4 实时ATR算法实现研究 |
4.4.1 毫米波主动寻的制导目标识别实时处理需求 |
4.4.2 宽带毫米波雷达目标时延神经网络识别算法 |
4.4.3 在处理机平台实现目标识别算法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中主要数学符号一览表 |
攻读博士期间作者完成的主要论文 |
(4)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征提取及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红外空间目标识别相关技术 |
1.2.1 红外信息处理流程 |
1.2.2 空间目标特性分析与红外识别技术 |
1.3 空间目标微动和形状特征提取 |
1.3.1 微动特征提取 |
1.3.2 形状特征提取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空间目标红外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空间目标运动特征 |
2.2.1 轨道特征 |
2.2.2 微动特征 |
2.3 空间目标的温度特征和形状特征 |
2.3.1 温度特征 |
2.3.2 形状特征 |
2.4 目标红外辐射强度序列模型分析 |
2.4.1 辐射强度序列建模与仿真分析 |
2.4.2 特征的提取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空间目标形状和微动特征提取的条件研究 |
3.1 引言 |
3.2 空间目标的形状特征提取 |
3.2.1 凸体形状确定和重构的必要条件 |
3.2.2 形状参数描述和估计方法 |
3.2.3空间目标形状估计实验 |
3.2.4 小结 |
3.3 空间目标的形状和微动联合估计 |
3.3.1 联合估计问题描述 |
3.3.2联合估计方法和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红外辐射强度序列的形状粗分类研究 |
4.1 引言 |
4.2 传统RNNs算法 |
4.2.1 网络结构 |
4.2.2 网络训练 |
4.3 随机RNNs算法 |
4.3.1 形状分类问题的特点和需求 |
4.3.2 随机RNNs算法 |
4.3.3 R2NNs结构的扩展体 |
4.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4.4.1加权矩阵确定实验 |
4.4.2 URC数据集分类实验 |
4.4.3目标形状分类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稀疏分解表示的空间目标形状和微动参数估计 |
5.1 引言 |
5.2 信号稀疏分解表示的依据 |
5.2.1 表示方法的选择依据 |
5.2.2 稀疏表示形式及求解 |
5.3 空间目标数据的稀疏分解表示 |
5.4 微动参数和形状参数的联合估计 |
5.4.1 参数联合估计问题 |
5.4.2 收敛分析 |
5.4.3 估计流程 |
5.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5.1 数据仿真 |
5.5.2 评价标准 |
5.5.3 估计实验及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探测器视线向量在目标局部坐标系中的夹角表示 |
附录B 锥体目标的投影面积计算推导 |
附录C 八分圆分割方法 |
(5)箔条云极化雷达特性及抗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反舰雷达导引头的发展现状 |
1.2.2 箔条作战使用现状 |
1.2.3 箔条运动扩散特性研究现状 |
1.2.4 箔条雷达回波特性研究现状 |
1.2.5 抗箔条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箔条云运动扩散特性及其极化散射特性 |
2.1 引言 |
2.2 箔条云运动扩散特性 |
2.2.1 箔条的空气动力学模型 |
2.2.2 典型箔条云分布函数 |
2.2.3 箔条云运动扩散模拟实验及结果分析 |
2.3 箔条云极化散射特性 |
2.3.1 单根箔条极化散射特性 |
2.3.2 箔条云极化散射统计特性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全极化前斜视雷达导引头抗箔条冲淡干扰方法 |
3.1 引言 |
3.2 箔条云的全极化前斜视SAR成像特性 |
3.2.1 SAR导引头平台运动特点 |
3.2.2 基于时域走动校正的前斜视非线性CS成像算法 |
3.2.3 箔条云的SAR回波信号模型及成像特性分析 |
3.3 基于目标平均散射机理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 |
3.3.1 箔条云的极化散射参数α特性 |
3.3.2 数值仿真验证 |
3.3.3 仿真实验以及基于SVM的箔条干扰识别处理 |
3.4 基于四分量散射模型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 |
3.4.1 广义目标散射模型 |
3.4.2 改进的基于广义极化模型的相干矩阵分解方法 |
3.4.3 舰船和箔条云散射机理分析及箔条干扰识别流程 |
3.4.4 极化SAR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 基于分层极化特性的箔条干扰识别方法 |
3.5.1 箔条云的分层极化特性 |
3.5.2 基于干涉原理的箔条分层处理及箔条干扰识别算法 |
3.5.3 仿真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极化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抗箔条质心干扰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最大似然函数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 |
4.2.1 单脉冲测角体制 |
4.2.2 最大似然函数角度估计方法 |
4.2.3 改进的最大似然函数角度估计方法 |
4.2.4 仿真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4.3 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点目标角度估计方法 |
4.3.1 点目标双极化和差信号模型 |
4.3.2 目标和箔条回波的极化统计特性 |
4.3.3 估计目标角度及流程 |
4.3.4 仿真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4.4 基于极化单脉冲雷达的分布式目标角度估计方法 |
4.4.1 分布式目标模型 |
4.4.2 分布式目标双极化和差信号模型 |
4.4.3 分布式目标角度估计及流程 |
4.4.4 仿真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5.2 创新点总结 |
5.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箔条云共极化与交叉极化通道间回波不相关的证明 |
附录 B 箔条云极化散射参数α特性的推导 |
附录 C 箔条质心干扰条件下似然函数的推导 |
(6)复杂背景下末制导红外目标检测、跟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复杂背景下红外末制导信息处理任务 |
1.1.2 复杂红外背景下目标检测、跟踪所面临的困难与本文研究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杂背景下的弱小目标检测技术 |
1.2.2 复杂背景下的面目标检测技术 |
1.2.3 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跟踪技术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双滤波器融合的复杂红外背景抑制技术 |
2.1 引言 |
2.2 背景预测模型和基于空域滤波的背景抑制算法 |
2.3 基于双滤波器融合的复杂红外背景抑制算法 |
2.3.1 核值相似程度 |
2.3.2 预测结果融合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红外海面背景下自适应双极性舰船目标分割技术 |
3.1 引言 |
3.2 红外海天背景下舰船目标成像特点分析及本章算法总体结构 |
3.3 基于多尺度局部标准差-熵变化量的舰船区域增强 |
3.3.1 红外图像局部标准差-熵 |
3.3.2 基于多尺度 LSDE 变化量的目标增强 |
3.4 一种新的最大二维熵分割算法 |
3.4.1 基于多尺度 LSDE 变化量和梯度方向标准差的二维直方图 |
3.4.2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快速二维熵分割 |
3.4.3 基于二维熵分割结果的精分割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快速连通域特征提取与两级轨迹关联的目标检测技术 |
4.1 引言 |
4.2 基于硬件加速的快速连通域标记算法 |
4.2.1 连通域特征提取方法概述 |
4.2.2 连通域标记算法 |
4.2.3 基于硬件加速的快速连通域标记算法 |
4.2.4 算法硬件加速实现 |
4.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一次扫描快速连通域特征提取算法 |
4.3.1 一次扫描快速连通域特征提取算法 |
4.3.2 算法硬件加速研究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4 快速连通域特征提取总结 |
4.4 基于两级轨迹关联的目标检测算法 |
4.4.1 基于短时轨迹关联的轨迹起始筛选算法 |
4.4.2 基于两级轨迹关联的目标检测算法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4 基于快速特征提取的短时轨迹关联硬件加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 SWKRR 轨迹预测与 Mean-Shift 结合的目标跟踪技术 |
5.1 引言 |
5.2 基于 SWKRR 的轨迹预测算法 |
5.2.1 核方法基本思想 |
5.2.2 基于滑动窗口核岭回归的轨迹预测算法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基于均值位移的目标跟踪技术 |
5.3.1 传统均值位移算法与多特征融合的均值位移算法 |
5.3.2 改进的多特征融合 Mean-Shift 算法 |
5.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基于 SWKRR 与 IMFMS 结合的目标跟踪算法 |
5.4.1 SWKRR 与 IMFMS 的结合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激光半主动制导四象限方位探测接收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激光半主动制导技术应用现状 |
1.2.1 空地导弹应用 |
1.2.2 激光制导炸弹应用 |
1.2.3 末制导炮弹应用 |
1.3 激光方位探测接收技术 |
1.3.1 光电位置敏感式接收 |
1.3.2 电荷耦合式接收 |
1.3.3 分象限光电转换式接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四象限方位探测的基本原理 |
2.1 四象限方位探测的基本方法 |
2.2 光斑大小的匹配性分析 |
2.3 测角误差分析与补偿 |
2.3.1 算法的基本误差分析 |
2.3.2 四象限不一致引起的算法误差 |
2.3.3 死区引入的误差 |
2.3.4 算法补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象限方位探测系统方案设计 |
3.1 探测器选型 |
3.2 接收电路方案 |
3.2.1 灵敏度 |
3.2.2 动态范围 |
3.2.3 光电接收电路组成 |
3.3 光学系统方案 |
3.3.1 光斑大小及焦距 |
3.3.2 角分辨率 |
3.3.3 光学系统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电接收电路设计 |
4.1 温度采样电路设计 |
4.2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4.3 次级放大电路设计 |
4.4 峰值保持电路设计 |
4.5 信息处理电路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QAPD温度/偏压特性测试 |
5.2 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测试 |
5.3 探测视场范围和角分辨率测试 |
5.4 跟踪性能测试 |
5.4.1 静态拉距测试 |
5.4.2 动态跟踪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课题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抗舷外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面临的干扰环境与技术发展分析 |
1.2.1 舰载干扰 |
1.2.2 舷外干扰 |
1.2.3 复合干扰和自然干扰 |
1.2.4 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
1.3 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反舰导弹搜捕中抗干扰技术现状 |
1.3.2 抗舷外干扰技术现状 |
1.3.3 抗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面临的舷外干扰分析 |
2.1 引言 |
2.2 箔条干扰特性分析 |
2.2.1 箔条干扰的雷达回波特性 |
2.2.2 箔条干扰的战术使用 |
2.2.3 箔条干扰的基本装备情况 |
2.3 角反射器干扰特性分析 |
2.3.1 角反射器基本特性 |
2.3.2 角反射器的基本装备情况 |
2.4 舷外有源诱饵干扰特性分析 |
2.4.1 舷外有源诱饵基本干扰原理 |
2.4.2 舷外有源诱饵干扰应用特点分析 |
2.4.3 舷外有源干扰基本装备情况 |
2.5 舷外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反舰雷达导引头末制导搜捕中抗舷外干扰技术 |
3.1 引言 |
3.2 单目标情况下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最佳开机距离确定 |
3.2.1 模型的建立 |
3.2.2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3 多目标情况下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最佳开机距离确定 |
3.3.1 编队的模型 |
3.3.2 多目标散布误差表示方法 |
3.3.3 仿真实验与分析 |
3.4 基于 TOM 匹配的反舰导弹抗冲淡干扰搜捕技术 |
3.4.1 TOM 的表示和装订 |
3.4.2 TOM 的匹配与目标选择 |
3.4.3 基于 TOM 匹配的捕获性能仿真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极化信息处理的反舰雷达导引头抗舷外干扰技术 |
4.1 引言 |
4.2 箔条质心干扰的原理 |
4.2.1 质心干扰的定义 |
4.2.2 质心干扰的原理分析 |
4.3 箔条质心干扰存在性检测方法及性能分析 |
4.3.1 箔条质心干扰条件下回波信号统计特性 |
4.3.2 箔条质心干扰存在性的 GLRT 检测方法 |
4.3.3 条件 GLRT 检测方法的仿真实验结果和分析 |
4.4 箔条和舰船目标不可分辨时箔条干扰的抑制 |
4.4.1 质心干扰对雷达导引头单脉冲测角的影响分析 |
4.4.2 斜投影基本原理和极化滤波 |
4.4.3 斜投影极化滤波抑制干扰的仿真验证与分析 |
4.5 箔条和舰船目标可分辨时舰船和箔条干扰的识别 |
4.5.1 舰船与箔条的双极化统计特性 |
4.5.2 基于实测数据的舰船与箔条极化统计特性分析 |
4.5.3 基于极化角统计特性的识别算法和性能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惯导信息辅助的反舰雷达导引头抗舷外干扰技术 |
5.1 引言 |
5.2 利用惯导信息辅助抗舷外干扰方法的提出 |
5.2.1 惯导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
5.2.2 影响反舰导弹末制导精度的主要因素 |
5.2.3 惯导信息辅助的抗舷外干扰方法 |
5.2.4 惯导信息辅助抗干扰方法的可行性仿真验证 |
5.3 目标位置和速度信息的准确获取 |
5.3.1 弹目相对运动方程的建立 |
5.3.2 状态方程与量测方程的离散化和线性化 |
5.3.3 滤波性能分析 |
5.4 箔条质心干扰存在性检测的改进——双门限检测 |
5.4.1 双门限检测方法设计 |
5.4.2 双门限检测与 GLRT 检测方法的理论性能对比 |
5.4.3 双门限检测方法的性能仿真分析 |
5.5 导引头波束内舷外有源诱饵存在性的检测 |
5.6 利用惯导信息辅助抗舷外干扰方法的性能分析 |
5.6.1 仿真实验分析 |
5.6.2 干扰形成时间对抗干扰性能的影响分析 |
5.6.3 干扰检测概率对抗干扰性能的影响分析 |
5.7 抗舷外干扰方法在仿真系统上的验证 |
5.7.1 验证与演示仿真系统简介 |
5.7.2 验证与演示仿真系统工作流程 |
5.7.3 仿真验证实验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 A 代价函数的推导 |
(9)精确制导系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精确制导系统面临的挑战 |
3 精确制导技术发展方向 |
3.1 精确制导系统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
3.2 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
3.2.1 高维度、高分辨率探测 |
3.2.2 智能化 |
3.2.3 网络化 |
3.2.4 低成本 |
4 提高复杂战场环境中目标探测能力的对策 |
4.1 高维度、高分辨率精确制导探测技术 |
4.1.1 多波段/多光谱红外成像制导技术 |
4.1.2 激光主动成像制导技术 |
4.1.3 相控阵雷达制导及自适应空时处理技术 |
4.1.4 高分辨率微波毫米波成像制导技术 |
4.1.5 多模复合制导技术 |
4.1.6 分布式协同组网精确制导技术 |
4.2 智能化信息处理、发掘与决策技术 |
5 防空反导导弹精确制导低成本化的技术途径 |
5.1 传感器组网与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精确制导低成本化的重要途径 |
5.1.1 综合利用体系内多传感器资源可降低末制导系统目标识别的难度 |
5.1.2 综合利用体系内多传感器资源, 降低对末制导系统作用距离要求 |
5.2 多弹协同寻的制导是精确制导低成本化的可行途径 |
5.3 低成本精确寻的制导技术是精确制导低成本化的基础 |
6 结束语 |
(10)视觉机制研究及其在红外成像制导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2 背景知识综述 |
1.2.1 生物视觉系统研究的历史概况 |
1.2.2 机器视觉的研究概况与方法论 |
1.2.3 红外成像制导概述 |
1.3 生物视觉研究在红外成像制导中的应用前景 |
1.3.1 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与难点 |
1.3.2 仿人眼视觉系统与本文主题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2.1 人眼视觉机制 |
2.1.1 视觉系统通路 |
2.1.2 视网膜生理结构和机制 |
2.1.3 膝状体与视皮层 |
2.2 红外成像制导系统 |
2.2.1 红外成像原理 |
2.2.2 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的对比 |
2.2.3 红外成像制导的特点 |
2.3 小结 |
第三章 侧抑制与感受野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侧抑制信息、处理机制 |
3.2.1 侧抑制机理概述 |
3.2.2 非循环侧抑制机理实现 |
3.2.3 循环侧抑制的实现 |
3.2.4 基于循环侧抑制的视网膜图像处理仿真 |
3.2.5 侧抑制网络对图像的对比度增强验证 |
3.2.6 结论 |
3.3 侧抑制与感受野的联系 |
3.3.1 ON型感受野模型 |
3.3.2 两者关系的理论分析 |
3.3.3 基于侧抑制的边缘检测方法 |
3.4 Off型感受野模型的应用 |
3.4.1 Off型模型特点 |
3.4.2 侧抑制启发的Off型感受野新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眼球微动与超分辨率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人眼微动与视觉适应性 |
4.2.1 固视微动概述 |
4.2.2 视觉适应性 |
4.3 视网膜动态分析与模拟 |
4.3.1 单点理想化响应模型 |
4.3.2 图像响应模型 |
4.3.3 基于人眼微动的视网膜边缘提取 |
4.4 视觉超分辨率问题分析 |
4.4.1 基于眼球微动的解释 |
4.4.2 基于视皮层的Vernier超分辨模式解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视网膜尺度空间建模设计 |
5.1 引言 |
5.2 视网膜的尺度性质 |
5.3 新的高斯空间卷积模板的构造 |
5.3.1 高斯尺度空间相关问题 |
5.3.2 基于视网膜特性的模板构造 |
5.3.3 新模板的普适性分析 |
5.3.4 新模板构造模式的推广与图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生物启发的特定任务视觉算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费希纳定律的红外图像增强 |
6.2.1 费希纳(Fechner)定律 |
6.2.2 针对军事红外图像的增强应用 |
6.2.3 结论 |
6.3 基于背景抑制的空中红外图像分割 |
6.3.1 背景模拟概述 |
6.3.2 空中红外目标背景模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
6.3.3 系统流程与阈值选取 |
6.3.4 例图及结论 |
6.4 基于Radon变换的机场跑道识别 |
6.4.1 Radon变换 |
6.4.2 Radon变换的应用和缺陷 |
6.4.3 Radon变换的应用附加策略 |
6.4.4 结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视网膜视皮层映射实现算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视觉系统的非均匀性映射与传输分析 |
7.2.1 视觉系统的非均匀性 |
7.2.2 视觉信息的传输模型分析 |
7.3 对数极坐标映射实现算法 |
7.3.1 概述 |
7.3.2 对数极坐标映射模型实现的正向算法 |
7.3.3 基于子像素的变换阵反向算法 |
7.3.4 非均匀变换对生物视觉系统的解释 |
7.3.5 结论 |
7.4 非均匀映射的推广 |
7.4.1 对数极坐标模型参数调节的有限性 |
7.4.2 非均匀映射模型的构造法则 |
7.4.3 线性模型 |
7.4.4 反正切模型 |
7.4.5 结论 |
7.5 空间变分辨视觉系统快速实现研究 |
7.5.1 非均匀排列传感器视觉系统 |
7.5.2 基于均匀排列传感器的快速算法 |
7.6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对数极坐标映射变换阵的匹配识别算法研究 |
8.1 引言 |
8.2 基于非均匀变换阵的图像处理与识别前景 |
8.2.1 非均匀变换阵的边缘提取 |
8.2.2 映射变换两个不变性在边缘图上的表现 |
8.3 基于转换阵的匹配识别与跟踪算法 |
8.3.1 信号相似度分析基本算法 |
8.3.2 抗尺度变换匹配 |
8.3.3 抗旋转变化的匹配 |
8.3.4 尺度变化与旋转同时存在的总体策略 |
8.3.5 红外成像制导的应用流程示例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空间变分辨机理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中的具体实现与应用策略 |
9.1 引言 |
9.2 空间变分辨机理在红外成像制导系统中的实现 |
9.2.1 基于精确视场角的非均匀映射实现 |
9.2.2 大视场的扫描应用 |
9.2.3 跟踪领域的应用 |
9.3 基于空间双模描述的内外场景并行实现模型 |
9.3.1 空间双模图像描述模型 |
9.3.2 生物视觉双通道并行化的启发 |
9.3.3 外场景区的兴趣点选择问题 |
9.3.4 内外场景系统并行实现方案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论文工作的回顾 |
10.2 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四、精确制导信息处理的重要课题和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精确制导信息处理的重要课题和发展趋势[J]. 杨嘉伟. 电子科技导报, 1998(01)
- [2]捷联平台成像末制导关键技术研究[D]. 张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0(04)
- [3]毫米波导引头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研究[D]. 付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4(02)
- [4]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征提取及识别方法研究[D]. 刘俊良.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5]箔条云极化雷达特性及抗干扰技术研究[D]. 刘业民.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6]复杂背景下末制导红外目标检测、跟踪技术研究[D]. 赵菲.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0)
- [7]激光半主动制导四象限方位探测接收机设计[D]. 徐雅燕.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8]反舰导弹雷达导引头抗舷外干扰技术研究[D]. 来庆福.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4)
- [9]精确制导系统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高晓冬,王枫,范晋祥. 战术导弹技术, 2017(06)
- [10]视觉机制研究及其在红外成像制导中的应用[D]. 王立. 西北工业大学, 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