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硫酸CIL的流程(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吴云[2](2009)在《澄清池膜过滤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工业污水及居民生活污水未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就直接排入自然水体,给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致使饮用水源水质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新的饮用水标准的实施及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常规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新形式下安全饮用水供给的需要。本论文以在北方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滦河水作为源水,采用澄清池-膜过滤工艺进行饮用水处理研究,对其处理效能、操作条件、膜污染特点、清洗方法等进行综合评价,为该工艺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首先,根据原水的水质特点筛选适合于膜过滤工艺的混凝剂,考察混凝剂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对膜污染的影响。发现混凝剂在水中形成的矾花尺寸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直接影响膜污染,混凝矾花尺寸越大、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越高,膜污染越小。综合评价认为膜过滤工艺中使用铁系混凝剂优于铝系混凝剂,从效费比来说三氯化铁作为膜过滤工艺混凝预处理使用是经济有效的。其次,论文创新性的将澄清池工艺与浸入式膜过滤工艺相结合处理饮用水。对比该工艺与在线混凝工艺,二者出水水质相当,前者的膜污染轻于后者;经过约九个月的运行实验,新工艺在滦河各个水质期的出水水质稳定、膜污染较轻,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本文首次运用响应曲面法对新工艺的运行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了该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再次,针对影响膜工艺有效运行的膜污染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发现膜自身阻力和复合滤饼层阻力是对膜过滤影响最大的两种阻力,实验表明在有效的混凝预处理后,相比于其他阻力膜自身阻力是影响膜过滤的最主要因素。对不同水质期运行污染后的膜组件进行化学清洗研究,认为次氯酸钠与盐酸配合使用能够很好的恢复膜性能。最后,本文首次建立以传质机理为基础的膜反洗模型,确定了反洗过程中反洗压力、反洗流量和反洗有效长度的理论关系。并用澄清池-膜过滤工艺中的实验数据对反洗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反洗模型能够较好的对反洗操作进行模拟、预测和评价。该模型的建立为确定反洗操作条件提供了较完备的理论依据,有效减少了反洗操作过程中清洗剂的消耗量,提高了膜工艺的产水效率。
宋宝旭[3](2016)在《难选金银铁氧化矿粗磨—分类磁选—分组提取金银的选冶理论与工艺》文中研究指明金银铁一直是国家战略经济储备的主体,广泛应用于珠宝首饰、建筑及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坐落于云南大理鹤庆县的北衙金矿,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贵金属共伴生氧化矿,一直以来,矿山采用“细磨-氰化浸出金银-磁选铁”的工艺流程回收金银铁。为了提高金浸出率,解决银铁回收率低的问题,本论文对北衙金银铁氧化矿进行了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对缓解国内金银铁资源的短缺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含Au为1.91g/t,含Ag为41.20g/t,含Fe为35.17%,属伴生银的低品位金铁共生矿。矿石含Cu为0.40%,主要为与铁结合氧化铜,但仍含有少量以孔雀石为主的自由氧化铜。矿石含Pb为1.18%,主要为铅铁矾及结合铅,当前条件下难以利用。矿石含Mn为1.76%,主要为铅硬锰矿和硬锰矿。根据粒度组成结果,矿石中-0.01mm粒级累积产率高达18.07%,属高泥类矿石,而根据各矿物的粒度分布结果,矿石中金银嵌布粒度最细,褐铁矿/锰矿物嵌布粒度居中,磁铁矿/磁赤铁矿嵌布粒度最粗。根据金的赋存状态,重点对氰化浸出过程中矿泥的劫金行为和铜的溶解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公式对矿泥的吸附行为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计算的相关系数可知,次生矿泥中过磨的褐铁矿和白云石更易吸附已溶金。通过铜溶解氰化钠理论耗量计算公式的推导可知,铜的溶解主要与游离氰根离子浓度有关,在游离氰根离子浓度小于1g/L时,铜基本不溶解,此时金浸出率也可在0.8g/L左右达到较高水平,因此控制游离氰根离子浓度在0.8-1.0g/L的范围内可实现金的选择性浸出。银的元素特征X射线面扫描结果表明,北衙矿石中银主要赋存于锰矿物中,必须破坏锰矿物的晶体结构,才能获得较好的银浸出指标。基于此,本论文对锰的预先浸出机理进行了分析。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锰浸出需在矿浆pH值小于3.62的强酸性环境下进行,并需要添加还原剂来降低矿浆电位至1.2295V以下。选择铁粉做还原剂,在常温条件下,反应正向进行程度高,还原反应过程较为彻底,并推断出总反应方程式为:3MnO2+6H2S04+2Fe=Fe2(SO4)3+3MnS04+6H20.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锰预先浸出过程服从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方程,属于固体膜内扩散步骤控制,并推导出整个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1-2ε/3-(1-ε)2/3=0.12171K0r0-2C10.13227C20.13727t。此外,对银与金的氰化浸出吸附行为也进行了分析,根据电化学分析结果,金浸出速度大于银,而根据动力学分析结果,氧浓度的高低又是决定金溶解速度快慢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论文采用两种常见的过氧化物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助浸剂BY-2,比常规助浸剂表现出了更强的释放氧能力,可提高金的溶解速度,为银的浸出创造时间。而对于已浸出的金银,活性炭对金银的共吸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先发生金银自由吸附,后由于银吸附活性比金低,再发生金取代吸附银,这是导致银吸附率低的主要原因。铁的磁选行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原矿磨矿细度的增加,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褐铁矿/锰矿物中的微细粒级含量增加明显,矿物回收率也呈逐步降低趋势,由此证明北衙矿山采用的细磨工艺是导致铁总回收率低的根本原因。此外,其它主要矿物在铁磁选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富集特征,孔雀石由于与褐铁矿嵌布关系密切的原因,在较粗的磨矿细度下也在弱磁性矿物中富集,白云石则在任何磨矿细度下,均在非磁性矿物中富集。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论文对北衙实际矿石进行了选冶小型试验研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粗磨-分类磁选-分组提取金银”的资源综合利用新思路,即在粗磨条件下,对矿石进行强磁性矿物、弱磁性矿物和非磁性矿物的分类,在源头上减少次生矿泥和铁难选粒级的生成,然后针对各分组产品的矿石性质,消除影响金银浸出的不利因素,分别确定了“强磁性矿物再磨-氰化浸出金银;弱磁性矿物还原酸浸锰铜-强化氰化浸出金银-磁选铁;非磁性矿物强化氰化浸出金银”的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金浸出率为93.05%、银浸出率为74.34%、铁总回收率为70.86%的小型试验指标,实现了金银铁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业化应用首先在不改变选厂“先金银后铁”流程结构的前提下,对原生产流程进行了局部优化,生产应用结果表明,获得了金浸出率为93.09%、银浸出率为36.91%,铁总回收率为51.30%的生产指标。对于选冶小型试验研发的新工艺流程,工业化应用面临着分组产品在浸出作业前是否沉降困难和含氰根矿浆由碱入酸的调浆过程是否安全两大难题,基于此,本论文分别进行了磁选分组产品的沉降试验和含氰根矿浆由碱入酸的调浆试验。最终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工艺的工业试验建议流程。
蔡承嘉[4](1983)在《世界硫酸工业进展》文中认为 1981年由于美国的磷肥工业不景气,西北欧又遭受经济衰退的打击,全形态硫消耗降至3660万吨,比1980年下降5.4%。其中元素硫消耗量下降8.0%,而其它形态硫(包括硫铁矿、石膏、冶炼烟气等)的需求量却增加80万吨,比1980年上升2.0%。这说明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国的硫铁矿制酸量正在上升、亚非地区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制酸工厂有所增加。
蒋本文[5](1980)在《制造硫酸CIL的流程》文中研究说明 硫酸生产中,降低尾气中SO2排放浓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大多数新建酸厂在使用目前的触媒情况下,不得不采用较为复杂的二转二吸流程,这些厂在总效率达到99.7%后,对继续降低SO2排放量,增加可靠性及提高能量效率仍很关注。一个常被提到的与硝酸生产类似的措施是采用较高的压力来增加二氧化硫平衡转化率,改进传热、减少设备尺寸及降低
杨玮[6](2011)在《复杂难处理金精矿提取及综合回收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目前,合理、高效、环保地开发利用难处理金矿资源己成为世界各产金国面对的主要技术问题,本文针对高铜含碳及含砷两种主要难处理金精矿,重点开展了高铜含碳金精矿添加助浸药剂强化浸出、氰尾浮选综合回收、生物氧化砷黄铁矿电化学、细菌氧化浸矿动力学及含碳高砷金精矿的预氧化提金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实施推广和工程化实践。高铜含碳金精矿的直接氰化浸出研究,研究了磨矿细度、浸出时间、氰化纳浓度、矿浆中溶解氧浓度和氧化铅用量等影响因素对金的浸出率和氰化钠消耗的影响,对常规浸出72h,金的浸出率和氰化钠单耗分别为89.48%和15.58kg/t的金精矿(含Cu2.28%),采用20mg/L氧溶解浓度和4kg/t氧化铅用量强化浸出48h,即可获得98.08%的金浸出率和5.60kg/t的氰化钠单耗指标,试验表明:富氧添加氧化铅强化处理高铜含碳金精矿,能有效抑制铜的浸出溶解和减少或消除碳对已浸出金的吸附,降低氰化钠的消耗量,可以显着强化氰化浸金效果。对多金属含硫金精矿直接氰化的浸渣,在考虑实施生产废水零排放的基础上,采用优先混浮分离后再分别进行铜铅分离和铅锌分离的技术路线综合回收铜铅锌等有价组分,试验表明:在利用贫液调浆的氰渣浮选综合回收中,游离氰根浓度和游离氧化钙浓度降低很快,保持二者浓度稳定有利于浮选分离,同时要充分考虑氰化体系中各重金属离子及其络合物对浮选的影响,依据要回收目的矿物选取合适的药剂制度和流程,在铜铅或者铅锌分离中,优先浮铅工艺更容易实现。通过考察TCJ混合菌种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pH值及有害离子耐受能力,研究其生长习性表明:该浸矿菌种可在33~45℃和pH值为0.8-1.8的范围内生长,最佳生长温度和pH值为40℃和1.5,对有害离子Cu2+Cl-及As3+的耐受极限浓度为10g/L、5g/L和3g/L,按照逐级放大的原则,重点对其耐氯能力和耐砷能力进行驯化,在金精矿氧化矿浆中TCJ菌耐受C1-浓度的临界值是2.7g/L,耐受矿浆中液相砷浓度的最高值为15g/L,可以处理含砷量在12%以下的金精矿,较好地提高了其活性和抗毒性能,为含砷难处理金精矿生物预氧化生产实践提供性能优良的浸矿复合型工程菌。利用线性扫描电化学测试技术,对砷黄铁矿在无菌和有菌的酸性介质中的氧化机理、电化学动力学及浸矿动力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细菌的存在强化了阴极作用和砷黄铁矿与其它硫化矿物间的原电池效应,加速分解砷黄铁矿氧化过程产生的中间相,促进砷黄铁矿的氧化;在有菌9K培养基体系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砷黄铁矿的腐蚀电位、阳极斜率、阴极斜率和极化电阻均降低,腐蚀电流密度增加,砷黄铁矿在温度高的体系中更容易被氧化腐蚀溶解;pH值在1.5-2.0区间变化时,砷黄铁矿电化学动力学参数变化不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和砷黄铁矿的稳定氧化,通过控制适宜的pH值,可以减少氧化体系中砷铁酸盐、铁的氢氧化物及单质硫的形成,提高砷黄铁矿氧化效果;电化学动力学和浸矿动力学研究表明,细菌的间接氧化机理在砷黄铁矿的氧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浸出动力学过程受固体产物层内扩散控制。通过对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氰化提金条件试验研究,优化氧化预处理和氰化浸出的工艺条件参数。对含碳高砷金精矿氧化预处理9d后,砷、铁及硫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5.77%、95.25%和86.64%,试样失重率为26.48%,氧化渣氰化浸出36h后,金和银的浸出率分别达到了95.68%和75.64%,比未经氧化预处理的金精矿常规氰化浸出72h的金、银浸出率分别提高了78.14%和24.71%,因此细菌氧化预处理不仅可以显着提高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的氰化浸出指标,而且还会大大缩短氰化浸出周期。采用富氧添加氧化铅氰化处理高铜含碳金精矿的工业化生产实践中,金的浸出率由常规氰化的88.56%提高到97.53%,氰化钠单耗由常规氰化的19.86kg/t降到11.68kg/t,在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的前提下,有效生产能力由常规氰化的53.19t/d提高至72.8t/d,证明该工艺能有效提高金的浸出率,降低氰化钠单耗,缩短浸出时间,扩大生产能力。氰渣浮选综合回收生产实践表明,利用浮选的方法综合回收氰渣中铜铅锌是可行的,适宜的作业条件下能够生产出合格的精矿产品,但必须根据氰渣的特性及成分组成,充分考虑各组分受氰化物抑制程度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浮选工艺,原则上采用优先浮铅工艺,同时须密切关注和控制产品中元素互含超标的问题,否则会因为杂质超标降低品级销售而大大影响产品质量和企业的效益。含砷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提金工程化实践表明,TCJ菌可以用来直接氧化处理含砷量高达8%的难处理金精矿,对于含砷高达21.89%的难处理金精矿,通过配入一定比例的低砷碳酸盐型金精矿,使给矿铁砷摩尔比在4.6~5.2之间,高砷金精矿的铁、砷氧化脱除率分别由6.14%和7.38%提高到89.90%和93.60%,金、银浸出率分别由64.18%和35.93%提高到97.78%和88.83%,改善细菌氧化和浸出效果显着。本论文的研究为高铜含碳和含砷难处理金精矿的直接氰化浸出和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毛杨林,曾国琼,廖旭杲,王春,赵宇,朱时来,陈斌[7](2013)在《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HClO的结构式:H—Cl一OB氯化铵的电子式
张洲[8](2021)在《基于钛氧簇的阴极界面层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以有机半导体为吸光材料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具有质轻、半透明、可卷对卷柔性制备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是由吸光层、界面层和电极构成,其中界面层位于吸光层和电极之间,根据所在电极处相对极性的不同分为阴极界面层(CIL)和阳极界面层(AIL),它们对光电器件中载流子传输行为的调节及改善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具有电子传输功能的阴极界面层材料的要求为能有效降低阴极功函、良好的电子迁移率和导电性、优异的成膜性和高效的电荷提取能力。基于以上要求,我们发展了以环状钛氧簇(CTOC)为分子模型的新型阴极界面材料,并成功地用于高效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概述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器件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以及吸光材料的创新发展,并介绍了界面层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第二章开发了一种合成简单、成本低廉的以环状钛氧簇(CTOC)为无机核,以萘类溴化铵盐为电解质的有机-无机杂化电解质材料CTOC-N-Br。CTOC-N-Br在醇溶液中显示出优异的溶解性,通过紫外光电子能谱(UPS)的测试发现该材料可有效降低银电极的功函,从电子自旋共振(ESR)发现该材料具有明显的电子自掺杂效应,可高效地进行电子的提取和传输。利用掠入射广角X射线衍射(GIWAX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发现CTOC-N-Br存在良好的非晶态成膜性。作为一种通用性较好的阴极界面层材料用于非富勒烯和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分别取得了17.19%(PM6:BTP-4Cl)、12.91%(PM6:IT-4F)、8.72%(PM6:PC71BM)、8.87%(PTB7-Th:PC71BM)的优异能量转换效率。第三章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将4-甲基苯甲酸、苯甲酸和4-三氟甲基苯甲酸修饰在CTOC的外围,即合成了苯基功能化的CTOC-CH3、CTOC-H和CTOC-CF3,将其作为阴极界面材料应用于PM6:BTP-4Cl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分别取得了17.08%、17.02%和15.87%的能量转换效率。通过紫外光电子能谱发现CTOC-CH3、CTOC-H和CTOC-CF3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界面偶极子,从而显着降低银电极的功函;从电子自旋共振的测试发现CTOC-CH3、CTOC-H和CTOC-CF3与非富勒烯受体之间具有强效的n电子掺杂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在这些材料的醇溶液中掺入10%质量分数的聚乙二醇,以此降低它们的结晶性。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发现聚乙二醇的掺杂使它们形成了更优的薄膜形貌。得益于薄膜质量的提高,CTOC-CH3、CTOC-H和CTOC-CF3的器件能量转换效率分别进一步提升至17.26%、17.23%和16.77%。
沙业汪,张一麟,潘永明[9](1988)在《带阳极保护管壳式不锈钢浓酸冷却器的应用和国产化工业试验的工艺设计》文中提出本文对带阳极保护管壳式不锈钢浓酸冷却器目前在国内外的应用和技术情况作了简要介绍。还叙述了阳极保护的原理及管壳式不锈钢浓酸冷却器的结构和材料,阳极保护系统控制指标和有关的工艺参数。介绍了引进该种设备的情况及国产化工业试验工艺设计的技术情况。文中最后对国内应用该种冷却器的有关问题作了探讨。
张素坤[10](2006)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沉积物中PCDDs和PCDFs的空间分布和污染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美国EPA1613四氯至八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二苯并呋喃HRGC/HRMS同位素稀释测定法的基础上,并借鉴国际上其它实验室的净化方法建立了本实验室自己的二恶英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用该法测定了珠江三角洲61个土壤/沉积物样品中的I-TEQ和包括非2378一位氯取代的PCDDs/Fs在内四氯至八氯代二恶英的总浓度,并通过与二恶英已知源的同组物分布和同分异构体分布的特征的比对初步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二恶英污染的可能的污染源。珠江三角洲土壤/沉积物中二恶英化合物的总浓度为85.5—14525pg/g(干重),总毒性当量为0.09—19.7pg/g(干重)。按照德国和美国有关的土壤/沉积物标准,三个沉积物样品的I—TEQs表明对一般水生物没有危害;有43(68.7%)个土壤样品对人类的健康没有危害,剩下的15(31.3%)个样品的I—TEQ在5—40pg/g(干重),在土地使用时应有所防护。在这15个土壤样品中,有11个采自郊区,样品点有11,21,27,28,40,41,43,44,51,52和53;有三个采自工业区,采样点有5,7,31,一个样品(样品50)采自居民/商业区。有几个样品有较高浓度和毒性当量,这表明这几个点附近有潜在的污染源。这些样品中二恶英的同组物和同系物的分布特征表明这几个点的二恶英污染源为混合源,PCP或PCP的钠盐的广泛使用可能是主要的污染源,因为这些杀虫剂的副产品中含有大量的二恶英。土壤中二恶英浓度和毒性当量与EC浓度没有相关性,进一步表明了焚烧过程并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二恶英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人类活动影响不到的山上也检测出了二恶英,这暗示二恶英的源为干湿沉降。本文进一步对二恶英燃烧源进行了调查,家用煤和烧烤木炭燃烧处置烟气中二恶英的测定结果表明,形成于石炭—二迭纪时代的海相成煤和海陆交互相成煤,在燃烧处置时会释放出二恶英。在本研究的范围内,所有样品的烟道气颗粒物样品中二恶英的总浓度和总毒性当量折合为每千克原样后结果分别为742.2-20731pg和4.0-413.9pg。每克烟道灰中的二恶英毒性当量为0.6-88.4 pg。随着样品中氯含量的增加,2378—PCDDs/DFs和二恶英总浓度,每千克煤的毒性当量和每克烟灰中的二恶英的毒性当量总体上来说是增加的。就煤而言,韩城的蜂窝煤样品所排放的二恶英的毒性当量最高,每千克煤样品的I—TEQ为383.3 pg,每克烟道灰中二恶英的I—TEQ为77.4pg。每克烟道灰样品中太原组8号煤,山西组2号煤和山东兖州蜂窝煤燃烧烟道气中的I—TEQ也很高,分别为36.4,26.5和8.9 pg/g。参照德国土壤中二恶英对人的危害标准,人们在接触及处置这些烟道灰时,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一般来说,家用蜂窝煤燃烧处置烟道气颗粒物中的二恶英的测定结果为PCDFs的浓度>PCDDs的浓度,即使是PCDFs的浓度<PCDDs的浓度,二者也是相近的。同组物分布特征为TCDFs和OCDD的浓度相对较高,同系物分布特征为2378—TCDF和23478-PeCDF的毒性贡献比较大。无论是散装烧烤木炭还是包装烧烤木炭,燃烧处置所排放的总浓度和总毒性当量也是很高的。每千克样品中总浓度分别为13053pg和1850pg,毒性当量为413.9pg和141.0pg;每克烟道灰中二恶英的毒性当量为88.4 pg和69.6 pg。以木炭为燃料的烧烤场无疑是环境中二恶英的一个来源,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从而确定烧烤木炭在二恶英释放源中所占的比重。
二、制造硫酸CIL的流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造硫酸CIL的流程(论文提纲范文)
(2)澄清池膜过滤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2 饮用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
1.2.1 常规饮用水处理技术 |
1.2.2 常规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局限性 |
1.2.3 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强化 |
1.2.4 饮用水预处理技术 |
1.2.5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 |
1.3 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膜与膜组件分类 |
1.3.2 饮用水处理中常用膜技术的原理及技术特征 |
1.3.3 微滤、超滤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特点 |
1.3.4 微滤、超滤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5 饮用水处理中膜污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方法和装置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水水质概述 |
2.1.2 膜与膜组件 |
2.2 主要测定项目和分析方法 |
2.2.1 水质分析方法 |
2.2.2 膜组件阻力测定 |
2.2.3 膜临界通量测定 |
2.3 实验流程及装置 |
2.3.1 混凝实验 |
2.3.2 混凝-膜过滤实验流程及装置 |
2.3.3 澄清池-膜过滤实验流程及装置 |
第三章 混凝-膜过滤工艺处理滦河水实验研究 |
3.1 实验期间原水水质 |
3.2 混凝剂筛选实验 |
3.2.1 原水水质 |
3.2.2 混凝剂种类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2.3 pH 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4 小结 |
3.3 混凝-膜过滤工艺出水水质分析 |
3.3.1 原水、混凝液、上清液经膜过滤后水质 |
3.3.2 混凝剂种类对膜出水水质的影响 |
3.3.3 混凝剂投加量对膜出水水质的影响 |
3.3.4 小结 |
3.4 混凝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
3.4.1 实验用膜的基本性能测定 |
3.4.2 混凝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
3.4.3 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对膜过滤的影响 |
3.4.4 混凝预处理形式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 |
3.4.5 小结 |
第四章 澄清池-膜过滤工艺处理滦河水实验研究 |
4.1 澄清池-膜过滤工艺由来 |
4.1.1 混凝-膜过滤工艺形式介绍 |
4.1.2 澄清池-膜过滤工艺介绍 |
4.2 实验设计及膜性能测定 |
4.2.1 实验计划 |
4.2.2 膜装置的性能测定 |
4.2.3 临界通量测定及分析 |
4.3 澄清池-膜过滤工艺与在线混凝工艺比较 |
4.3.1 不同工艺产水水质分析 |
4.3.2 两种膜工艺运行通量比较 |
4.4 澄清池-膜过滤出水水质分析 |
4.5 操作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 |
4.5.1 单因素条件对膜污染的影响 |
4.5.2 响应面法实验设计 |
4.6 小结 |
第五章 膜污染分析与恢复 |
5.1 膜污染的机理及表征方式 |
5.1.1 膜污染概念和机理 |
5.1.2 膜污染的表征方式 |
5.2 混凝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分析 |
5.2.1 直接过滤原水的阻力特征 |
5.2.2 混凝剂种类对膜过滤阻力的影响 |
5.2.3 混凝剂投加量对膜过滤阻力影响 |
5.3 澄清池-膜过滤实验中膜污染及恢复研究 |
5.3.1 膜清洗方法及清洗药剂 |
5.3.2 物理清洗 |
5.3.3 化学清洗 |
5.3.4 膜污染特点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膜反洗模型建立及反洗参数确定 |
6.1 浸没式膜组件的清洗形式 |
6.2 浸入式膜组件在线反洗理论基础 |
6.2.1 在线反洗控制参数的理论分析 |
6.2.2 在线反洗基本理论公式 |
6.3 单端在线反洗模型建立与分析 |
6.3.1 单端反洗模型的建立 |
6.3.2 边界条件的确定与方程求解 |
6.3.3 在线反洗参数的控制 |
6.4 双端在线反洗模型建立与分析 |
6.4.1 双端反洗模型的建立 |
6.4.2 边界条件的确定与方程求解 |
6.4.3 在线反洗参数的控制 |
6.5 浸入式膜组件反洗操作的模拟与实验分析 |
6.5.1 反洗操作的模拟分析 |
6.5.2 反洗操作实验结论分析 |
6.6 反洗动力方案的确定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实验及研究结论 |
7.2 实验中的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难选金银铁氧化矿粗磨—分类磁选—分组提取金银的选冶理论与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银铁的基本性质 |
1.1.1 理化性质 |
1.1.2 主要用途 |
1.1.3 供需分析 |
1.2 金银铁的矿产资源 |
1.2.1 储量分布 |
1.2.2 开采要求 |
1.2.3 矿床类型 |
1.3 金银铁的选冶技术 |
1.3.1 金银 |
1.3.2 铁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支撑项目和实验条件 |
2.1 研究方法 |
2.2 支撑项目 |
2.3 实验条件 |
2.3.1 化学药剂 |
2.3.2 仪器设备 |
第三章 北衙金银铁氧化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化学组成 |
3.2 矿物组成 |
3.3 粒度组成 |
3.4 主要矿物的粒度分布和单体解离度 |
3.5 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嵌布状态 |
3.5.1 铁矿物 |
3.5.2 铅锰矿物 |
3.5.3 铜矿物 |
3.5.4 金矿物 |
3.5.5 银矿物 |
3.5.6 脉石矿物 |
3.6 主要元素在矿石中的平衡分配计算 |
第四章 高泥高铜环境对金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 |
4.1 矿泥对金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 |
4.1.1 易泥化矿物的晶体结构 |
4.1.2 矿泥样的制取与分析 |
4.1.3 矿泥对金的吸附行为 |
4.2 铜溶解对金氰化浸出过程的影响 |
4.2.1 铜矿物在氰化溶液中的溶解度 |
4.2.2 铜溶解的氰化钠理论耗量计算 |
4.2.3 不同游离氰根离子浓度下的铜溶解行为 |
4.3 小结 |
第五章 以铁锰矿物为载体的银回收机理研究 |
5.1 银与铁锰矿物之间的关系 |
5.2 锰的预先浸出机理 |
5.2.1 锰的预先浸出热力学 |
5.2.2 锰的预先浸出动力学 |
5.3 金银的氰化浸出行为 |
5.3.1 氰化浸出过程的电化学 |
5.3.2 氰化浸出过程的动力学 |
5.3.3 助浸剂BY-2放氧规律的研究 |
5.4 活性炭对金银的共吸附行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矿物在铁磁选过程中的富集规律 |
6.1 强磁性矿物的磁选行为 |
6.2 弱磁性矿物的磁选行为 |
6.3 其它矿物的磁选行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实际矿石的选冶小型试验研究 |
7.1 原则工艺流程的确定 |
7.2 磨矿细度的确定 |
7.2.1 分类磁选作业 |
7.2.2 分组氰化浸出作业 |
7.3 分类磁选试验 |
7.3.1 磁场强度的影响 |
7.3.2 连续生产试验 |
7.4 强磁性矿物中金银铁的回收 |
7.4.1 不磨条件下的氰化浸出探索试验 |
7.4.2 磨矿细度的影响 |
7.4.3 氰化钠用量的影响 |
7.4.4 矿浆浓度的影响 |
7.4.5 浸出时间的影响 |
7.4.6 搅拌强度的影响 |
7.4.7 稳定试验 |
7.5 非磁性矿物中金银的回收 |
7.5.1 磨矿细度的影响 |
7.5.2 氰化钠用量的影响 |
7.5.3 矿浆浓度的影响 |
7.5.4 浸出时间的影响 |
7.5.5 BY-2的影响 |
7.5.6 搅拌强度的影响 |
7.5.7 稳定试验 |
7.6 弱磁性矿物中金银铁的回收 |
7.6.1 磨矿细度的影响 |
7.6.2 还原酸浸锰铜试验 |
7.6.3 氰化浸出金银试验 |
7.6.4 选铁试验 |
7.6.5 综合试验指标 |
7.7 全工艺流程 |
第八章 关键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研究 |
8.1 原工艺流程概况 |
8.2 原工艺流程的优化改造 |
8.2.1 氰化浸出吸附作业 |
8.2.2 磁选作业 |
8.2.3 优化后的工艺流程及指标 |
8.3 新工艺流程的应用建议 |
8.3.1 磁选分组产品的沉降试验 |
8.3.2 含氰根矿浆由碱入酸的调浆试验 |
8.3.3 建议的工业试验流程 |
第九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复杂难处理金精矿提取及综合回收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难处理金矿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1.1 难处理金矿石概念的界定 |
1.1.2 难处理金矿石难选冶的原因 |
1.1.3 难处理金矿石的特性及类型 |
1.1.4 难处理金矿石的主要处理方法 |
1.2 含砷难处理金矿氧化预处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1 焙烧氧化法 |
1.2.2 热压氧化法 |
1.2.3 化学氧化法 |
1.2.4 生物氧化法 |
1.3 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在难处理金矿石处理上的应用 |
1.3.1 BIOX工艺 |
1.3.2 BacTech工艺 |
1.3.3 MINBAC工艺 |
1.3.4 Newmont公司的细菌氧化堆浸工艺 |
1.3.5 Geobiotics工艺 |
1.3.6 CCGRI工艺 |
1.4 金的氰化浸出技术进展 |
1.4.1 氰化浸金的原理 |
1.4.2 氰化提金工艺的发展 |
1.4.3 氰化提金新技术 |
1.5 高铜铅含碳金精矿浸出及综合回收的技术现状与进展 |
1.5.1 焙烧预处理后综合回收 |
1.5.2 湿法冶金综合回收技术 |
1.5.3 氰化浸出尾渣综合回收 |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6.1 选题的意义 |
1.6.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高铜含碳金精矿的直接氰化浸金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设备及药剂 |
2.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 试验结果 |
2.3.1 高铜含碳金精矿常规氰化浸金研究 |
2.3.2 高铜含碳金精矿强化氰化浸金研究 |
2.3.3 分析讨论及强化浸金机理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含砷难浸金精矿生物预氧化细菌的培养与驯化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器材 |
3.2.3 研究方法 |
3.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3.2.5 指标计算公式 |
3.3 研究结果及讨论 |
3.3.1 TCJ菌生长习性研究 |
3.3.2 浸矿细菌的驯化 |
3.3.3 浸矿细菌抗砷机理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氧化砷黄铁矿电化学及浸矿动力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器材 |
4.2.3 研究方法 |
4.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4.3 研究结果及讨论 |
4.3.1 细菌氧化砷黄铁矿机理探讨 |
4.3.2 细菌氧化砷黄铁矿电化学动力学研究 |
4.3.3 含砷金精矿细菌氧化浸出动力学研究 |
4.3.4 小结 |
第五章 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浸出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5.2.1 原料性质 |
5.2.2 试验设备及试剂 |
5.2.3 试验研究方法 |
5.2.4 测试及分析方法 |
5.2.5 指标计算公式 |
5.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5.3.1 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常规氰化浸金研究 |
5.3.2 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预氧化研究 |
5.3.3 细菌氧化渣氰化浸出试验研究 |
5.3.4 含碳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氰化浸金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氰渣浮选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
6.1 前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试验矿样 |
6.2.2 试验设备及试剂 |
6.2.3 试验研究方法 |
6.2.4 试验研究方案的确定 |
6.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6.3.1 优先混浮分离试验 |
6.3.2 铜铅分离浮选试验 |
6.3.3 铅锌分离浮选试验 |
6.4 小结 |
第七章 高铜含碳及含砷金精矿提金技术工程化实践 |
7.1 高铜含碳金精矿直接氰化提金工程化实践 |
7.1.1 富氧浸出工艺体系的建立 |
7.1.2 富氧添加氧化铅直接氰化浸出实践 |
7.2 多金属金精矿氰渣综合回收工程化实践 |
7.2.1 氰渣综合回收浮选工艺扩建 |
7.2.2 氰渣综合回收生产实践 |
7.3 含砷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提金工程化实践 |
7.3.1 细菌氧化生产工艺流程 |
7.3.2 细菌氧化生产工艺参数及自动控制 |
7.3.3 细菌氧化提金工艺生产实践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8)基于钛氧簇的阴极界面层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历史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 |
1.2.3 有机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 |
1.2.4 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参数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吸光材料研究进展 |
1.3.1 给体材料 |
1.3.2 受体材料 |
1.4 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材料研究进展 |
1.4.1 阴极界面材料 |
1.4.1.1 金属氧化物材料 |
1.4.1.2 有机小分子材料 |
1.4.1.3 聚合物材料 |
1.4.1.4 自组装材料 |
1.4.2 阳极界面材料 |
1.5 钛氧簇简介 |
1.6 本论文设计思路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有机-无机杂化电解质材料作为阴极界面层在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与试剂 |
2.2.2 材料与器件性能测试 |
2.2.3 材料合成 |
2.2.4 器件制备流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结构表征 |
2.3.2 理化性质表征 |
2.3.3 光电性能表征 |
2.3.4 薄膜形貌表征 |
2.3.5 通用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苯基功能化的环状钛氧簇作为阴极界面层在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与试剂 |
3.2.2 材料与器件性能测试 |
3.2.3 材料合成 |
3.2.4 器件制备流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结构表征 |
3.3.2 理化性质表征 |
3.3.3 光电性能表征 |
3.3.4 聚乙二醇掺杂对苯基功能化的环状钛氧簇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沉积物中PCDDs和PCDFs的空间分布和污染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二恶英的研究现状 |
一、二恶英的发现及国内外二恶英的大事年表 |
二、二恶英概述,毒性作用机制及对人类健康影响 |
1、二恶英概述 |
2、二恶英的毒性作用机制 |
3、二恶英毒性评价体系 |
4、二恶英对健康的影响 |
三、二恶英的主要的污染源和主要生成机制 |
1、二恶英的主要污染源 |
1.1 焚烧过程 |
1.2 金属生产和回收冶炼过程 |
1.3 水泥生产 |
1.4 汽车尾气 |
1.5 含氯化学品及农药的生产过程 |
1.6 造纸厂漂白过程 |
1.7 其它 |
2、垃圾焚烧炉二恶英的形成机制及最小化 |
2.1 垃圾焚烧炉二恶英的生成机制 |
2.2、影响垃圾焚烧炉二恶英排放的因素 |
2.2.1 供料中的二恶英 |
2.2.2 供料中的前驱物 |
2.2.3 供料中的氯 |
2.2.4 催化剂 |
2.2.5 氧 |
2.2.6 温度和保留时间 |
2.2.7 燃烧条件 |
2.2.8 供料工艺 |
2.3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最小化措施 |
2.4 二恶英的排放标准 |
3、造纸工业二恶英源的最小化 |
三、二恶英的检测方法 |
1、化学分析法 |
1.1 提取 |
1.2 净化 |
1.3 测定 |
1.3.1 色谱仪,色谱进样方式和色谱柱的选择 |
1.3.2 检测器与定性定量 |
2、生物学方法 |
3、免疫学方法 |
四、二恶英环境中的降解 |
1、光降解 |
2、生物降解 |
3、热降解 |
4、化学降解法 |
5、多相催化加氢脱氯 |
五、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及中国二恶英环境污染水平和相关二恶英的环境标准 |
1、世界各国大气的污染水平及相关标准 |
2、世界其它国家土壤的污染水平及相关标准 |
3、世界各国水/沉积物中二恶英的污染水平及相关标准 |
4、二恶英的人日容许摄入量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一章 土壤、沉积物和烟道灰中二恶英的测试方法的建立 |
第一节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同位素内标稀释定量法测定二恶英 |
一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二恶英测定原理 |
1 二恶英对高分辨气相色谱的要求 |
2 高分辨质谱测定二恶英的原理 |
3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稳定性 |
二 同位素内标稀释法测定二恶英 |
1 标样预处置 |
2 标准样品测定及响应因子的建立 |
3 二恶英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 |
第二节、二恶英测定方法的建立 |
一、实验材料 |
1、标样 |
2、有机溶剂 |
3、填料 |
3.1 碱性氧化铝 |
3.2 中性硅胶 |
3.3 酸性硅胶 |
3.4 碱性硅胶 |
3.5 硝酸银硅胶 |
4、其它 |
5、所用玻璃器皿的净化 |
二、土壤/沉积物、烟道颗粒物和气相样品中二恶英的萃取及净化流程的选择与建立 |
1、高纯试剂,净化填料的选择 |
2、萃取和净化流程的选择 |
2.1 索式萃取 |
2.2 酸性硅胶床净化 |
2.3 AgNO_3—多段硅胶柱净化 |
2.4 碱性氧化铝净化 |
2.5 中性硅胶柱净化 |
3、酸性硅胶床段回收率 |
4、多段硅胶柱段净化回收率 |
5、碱性氧化铝段净化回收率 |
6、中性硅胶段净化回收率 |
7、以干净的石英砂为参考基质测定二恶英 |
三、标准参考基质中二恶英的测定 |
小结 |
第二章、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沉积物中二恶英的浓度和毒性当量 |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沉积物中二恶英的浓度和毒性当量 |
一、物质和方法 |
1、样品采集 |
2、样品萃取 |
3、净化 |
4、HRGC—HRMS分析 |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沉积物样品中二恶英的浓度和毒性当量 |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沉积物样品中二恶英同组物/同系物的分布特征 |
四、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沉积物样品中二恶英可能的污染源 |
1、文献报道的特定污染源的同组物和同系物分布特征 |
2、可能的污染源 |
五 珠江三角洲土壤沉积物中TOC和EC及与二恶英的相关性 |
1、实验材料 |
2、分析流程 |
2.1 样品的制备 |
2.2 TOC和EC的测定流程 |
2.2.1 TOC的测定流程 |
2.2.2 EC的测定流程 |
2.2.3 EC流程的质量控制 |
3、测定结果 |
4、EC与二恶英总浓度及毒性当量的相关性 |
结论 |
第三章、煤和木炭燃烧处置过程中生成的二恶英的浓度和毒性当量 |
第一节、中国民用能源结构和采样方法 |
1、中国民用能源结构 |
2、固定源有机物的采样方法 |
第二节、煤和烧烤木炭中的二恶英 |
一、实验材料及制备 |
1、样品采集及元素铜、氯的测定 |
1.1 样品采集 |
1.2 样品中元素铜、氯的测定 |
2、燃烧用样品及其制备 |
3、样品燃烧及烟道气采集 |
3.1 玻璃滤膜和PUF |
3.2 样品采集 |
二、烟气中二恶英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
1、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2、结果与讨论 |
3、样品的同组物和同系物分布特征 |
4、二恶英浓度和毒性当量与有机质及其所含无机元素的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结论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制造硫酸CIL的流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澄清池膜过滤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工艺研究[D]. 吴云. 天津大学, 2009(01)
- [3]难选金银铁氧化矿粗磨—分类磁选—分组提取金银的选冶理论与工艺[D]. 宋宝旭.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1)
- [4]世界硫酸工业进展[J]. 蔡承嘉. 硫酸工业, 1983(03)
- [5]制造硫酸CIL的流程[J]. 蒋本文. 硫酸工业, 1980(S1)
- [6]复杂难处理金精矿提取及综合回收的基础研究与应用[D]. 杨玮. 中南大学, 2011(12)
- [7]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J]. 毛杨林,曾国琼,廖旭杲,王春,赵宇,朱时来,陈斌.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3(Z1)
- [8]基于钛氧簇的阴极界面层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性能研究[D]. 张洲. 河北大学, 2021(09)
- [9]带阳极保护管壳式不锈钢浓酸冷却器的应用和国产化工业试验的工艺设计[J]. 沙业汪,张一麟,潘永明. 硫酸工业, 1988(02)
- [10]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沉积物中PCDDs和PCDFs的空间分布和污染源研究[D]. 张素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6(04)